哲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的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坎
转贴于 1、“内在理路“是余英时先生最为提倡的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亦以余先生在具体的研究中运用得最为出色。但这一方法并不排斥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对于学术思想的影响。诚如余先生所言:“‘内在理路’说不过是要展示学术思想的变迁也有它的自主性而已。”参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增订本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6月,页2。
2、这是李泽厚先生近年来的看法。
3、儒学三期说最早由牟先生提出,而以杜维明先生在世界范围内倡言最为有力。但一般人大多仅从时间的意义上来理解。依笔者的理解,杜先生儒学三期发展更主要的还包含空间拓展的意义。第一期由先秦至两汉,儒学从鲁国的一种地方性思想扩展为整个中国的主流文化;第二期由隋唐至宋明清,儒学从中国的民族文化扩展为整个东亚范围内的主导性价值;第三期则是现代,儒学面临的任务将是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多元文化的一项。对此,参见Tu Wei-ming, Confucianism一文,收入Arvind sharma所编的Our Religions一书,为该书第三章,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5, pp140-227.
4、就牟先生的哲学系统而言,《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和《圆善论》皆是重要的著作。但前者可视为《现象与物自身》的前奏(牟先生自己亦如此说),后者更多地针对德福如何统一这一具体问题。另外,牟先生的许多哲学睿识,也散见于对中西哲学的专门性研究或讲论之中。
5、仅就人的角度而言,现象与物自身的超越区分委实是不稳当的。牟先生在《现象与物自身》中对这种不稳定性的层层剖析是极严密而有力的。参见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一章,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8月4版,页1-19。
6、牟先生认为,对智的直觉严格而论不能说对象(Object),只能是“内生的自在相”(Eject)。
7、参见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第四章第一节,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8月4版,页121-122。
8、牟先生曾用陆象山“平地起土堆”之语和“吹绉一池春水”的诗句来比喻现象的生起。
9、蒋庆先生对牟先生的批评,所谓“良知只能呈现,不能坎陷”(参见其〈中国文化〉14期文)大概是个例外。
10、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8月4版,页123-124。
11、蔡仁厚:《王阳明哲学》,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8月修订3版,页73-74。
12、笔者1991年曾以《道德与知识: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现代新儒学的一个发生学解说》为题,撰文对此过程加以描述。载《原道》第6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页228-256。
13、这种道德优位性并不等同于在混淆道德与知识分际前提下以道德涵盖甚至消解知识的泛道德主义。对该问题的澄清与辨正参见李明辉:《论所谓“儒家的泛道德主义”》,《儒学与现代意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页67-123。
14、认为牟先生《现象与物自身》无形中几乎承袭了康德主体主义哲学所有预设的看法,其实并不恰当。如果要用主体主义或主体性哲学来指称牟先生用无限心所开两层存有论哲学系统的话,我们同时应当意识到“主体”这一原西方哲学的概念其实已发生了变化。西方哲学中谈到主体必然预设主客二分,但在牟先生的哲学系统中,作为“智主体”的自由无限心恰恰是“与物无对”而消解了主客体的对立,至少“自由无限心”与其所对应者所构成的是“我——你”关系而非主客对立的“我椝惫叵怠U馐敝形闹魈逡淮仕杂Φ挠⑽拇势涫凳莍ntersubjectivity,而不是subjectivity。就这种意义上的主体而言,实不必接受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种种二分(主客、现象与物自身、事实与价值)或三分(知、情、意)。表达上的“分”,亦是言说上的方便而已。
15、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4。
16、彭国翔:《王龙溪的先天学及其定位》(北京大学硕士论文,1998年6月),《鹅湖学志》第21期,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1998年12月,页69-161。
17、牟先生对龙溪的看法,亦有一个变化过程。在四十左右岁时,牟先生尚顺通常的旧说批语龙溪近禅荡越。但待牟先生对王学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到了“王学的分化与发展”(《新亚学术年刊》,1972年9月)的“‘致知议辩’疏解”(《新亚学术年刊》,1973年9月)和后来的《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学生书局,1979年),牟先生已认为龙溪精授阳明义理而有“调适上遂的发展”。蔡仁厚先生在出版《人文讲习录》时,亦指出这种变化,见蔡仁厚:《人文讲习录》,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版,页74。
18、我们可以从思想史发展“实然”的层面对牟先生的三系说提出质疑,但牟先生从逻辑关联的角度对宋明理学中不同思想形态的揭示,却远较以往“理学”、“心学”的说法来得细致和深入,并具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而牟先生三系说(亦可说二系三型)与劳思光先生一系三阶段说(见氏著《中国哲学史》三卷上册,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的区别,主要在于对《易传》、《中庸》的理解和评价不同。
19、牟先生无论在《心体与性体》还是《从陆象山至刘蕺山》中,均曾明白地表示过对五峰、蕺山系的欣赏,认为此一系于主观面的“心”和客观面的“天”之间平衡较好,而陆王之“心”虽不碍包括“天”,但毕竟于客观性方面稍虚歉。
20、杨祖汉先生曾经对儒家“心”的观念做过相应的考察,参见杨祖汉:《儒家的心学传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但尚可进一步对儒家“心”的义理内涵与结构进行动态的观念史研究。
21、彭国翔:“康德与牟宗三之圆善论试说”,台北:《鹅湖月刊》,1997年第8期,页21-32。
22、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8月4版,页449-450。
23、参阅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九章“有无之境”一节,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235-242。
24、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8月4版,页435。
25、语见周汝登:《东越证学录》卷一《南都会语》。《明儒学案》卷三十六《海门学案》亦有录。
篇2
时空,时间与空间的简略集合名词。是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哲学的基本概念。
在力学和物理学中,这些概念是从对物体及其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测量和描述中抽象出来的;涉及物体及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广延性和持续性。
哲学上,空间和时间的依存关系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秩序。涉及的发散性概念有周易里的“乾坤”,道家的“道”以及孔孟之道的大成智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一、理论物理学的重要方法
探索性的演绎法是理论物理学的重要方法。
在爱因斯坦看来,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是有效的基本原理(亦称基本假设、基本公设、基本定律等),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因此,理论物理学家所运用的方法,就在于应用那些作为基础的基本原理,从而导出结论;于是,他的工作可分为两部分:他首先必须发现原理,然后从这些原理推导出结论。对于其中第二步工作,他在学生时代已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准备。因此,如果在某一领域中或者某一组相互联系的现象中,他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他就一定能够成功。可是第一步工作,即建立一些可用来作为演绎的出发点的原理,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这里并没有可以学习的和可以系统地用来达到的的方法。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间抓住某些可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爱因斯坦指出,一旦找到了作为逻辑推理前提的基本理,那么通过逻辑演绎,推理就一个接着一个地涌现出来它们往往显示出一些预料不到的关系,远远超出这些原理依据的实在的范围。但是,只要这些用来作为演绎出发点原理尚未得出,个别经验事实对理论家是毫无用处的。实际上,单靠一些从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孤立的普遍定律,他甚至么也做不出来。在他没有揭示出那些能作为演绎推理基础原理之前,他在经验研究的个别结果面前总是无能为力。
爱因斯坦把物理学理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之一是“原理理论”。建立这种理论使用的是分析方法,而不综合方法。形成它们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元素,不是用假设造出来的,而是在经验中发现到的,它们是自然过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这些原理给出了各个过程或者它们的理论表述所必须满足的数学形式的判据。热力学就是这样力图用分析的方法,从永动机不可能这一普遍经验得到的事实出发,推导出一些为各个事件都必须满足的必然条件。用探索的演绎法建立起来的相对论,就属于“原理理论”。但是物理学理论大多数是构造性的。它们企图从比较简单的式体系出发,并以此为材料,对比较复杂的现象构造出一幅图像。气体分子运动论就是这样力图把机械的、热的和扩散的过程都归结为分子运动——即用分子假设来构造这些过程。当我们说,我们已经成功地了解一群自然过程,我们的思想必然是指,概括这些过程的构造性的理论已经建立起来了。爱因斯坦认为,构造性理论的优点是完备,有适应性和明确,原理理论的优点则是逻辑上完整和基础巩固。
相对论就是爱因斯坦自觉地运用探索性演绎法的杰作。它不仅以其革命性的新观念和卓有成效的理论结果为人津津乐道,而且它所体现出的科学方法的新颖、精湛以及理论的逻辑结构的严谨,也令人叹为观止。爱因斯坦在创立狭义相对论(1905)时,他依据的仅仅是光行差现象和斐索实验这两个并不充分的实验材料,著名的二阶以太漂移实验即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对他并没有直接影响。他主要通过对16岁时想到的“追光”思想实验的沉思,对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基础的深入考察,发挥了思维的自由创造,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美国著名科学史家霍耳顿认为,在狭义相对论中,除了被提高为公设的两个基本原理外,爱因斯坦还作了另外四个假定:一是关于空间的各向同性和均匀性,另外三个是定义钟的同步的三个逻辑性质。霍耳顿的学生米勒后来指出,另外的四个假定也是两个基本原理的必然结果,他们不是独立的假设。然后,他以此为逻辑前提,接二连三地推导出了关于运动学和电动力学的结论,著名的质能关系式是他先前根本没有料想到的,这些结论大大超出了两个原理所依据的实在的范围。广义相对论(1915)的建立也是这样。作为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即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前者是爱因斯坦基于把相对性原理贯彻到底的信念(从惯性系推广到加速系)提出的,后者是依据厄缶实验(惯性质量等于引力质量)和升降机思想实验提出的。
在1905年,由于爱因斯坦采用了探索性的演绎法,从而使他能够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一举砍断了哥尔提阿斯死结(哥尔提阿斯是古代夫利基阿国王,相传他曾把自己的车乘的辕与轭用绳结系住,死得无法解开,声言能解开此死结者,得以结治亚细亚。这个死结后来被亚历山大大帝用剑砍断),开拓了一个奇妙的新世界。那些恼人的以太漂移实验,那些使人迷惑不解的单极电机电动势的“位置”问题,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体系中已根本不成其为问题。但是,同时代的博大精深的科学大师,诸如洛伦兹、彭加勒,却热衷于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等以太漂移实验打交道,迷恋于做出种种构造性假设,建立他们的构造性理论——电子论和电子动力学。例如,洛伦兹1904年的著名论文尽管声称是以“基本假设”而不是以“特殊假设”为基础的论文,但事实上却包含有11个假设:假设有静止以太,假设静止电子是球形的,假设电子的电荷分布是均匀的,假设电子的全部质量都是电磁质量,假设运动电子收缩,假设电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力相同等等。洛伦兹和彭加勒虽说走到了狭义相对论的大门口,但他们并没有打开这扇大门,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从方法论上讲,就在于他们运用的是传统的经验归纳法,而没有采用探索性的演绎法。在当时的科学发展的形势下,仅靠个别的经验事实进行归纳,是建立不起什么崭新的理论的。洛伦兹、彭加勒的电子论和电子动力学固然富丽堂皇,但毕竟只是经典物理学的最后的建筑物。它们虽然包罗万象,可是由于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最终还是被人们遗忘了,仅有历史的价值。
二、采用探索性的演绎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经典科学,一般称为近代科学。在科学史上,这个漫长的时期主要是积累材料和归纳材料的时期。与这一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产生了经典的科学哲学,它始于弗兰西斯•培根的归纳主义。培根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经验归纳出理论。他比喻说,只要及时采摘成熟的葡萄,科学的酒浆就会源源不断。到19世纪,整个科学一般说来还没有摆脱这种“原始”状态,因而经典科学哲学能够得以通过穆勒之手发展成为更完备的经验论形态,经验归纳法依然是正统的科学方法。
在物理学领域,这个时期的最大成就是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牛顿力学虽则是超越了狭隘经验论的人类理智的伟大成就,但它又同人们的日常经验密切相关。力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比较直观,可以直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某种原型。这种状况掩盖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思辨性质,甚至牛顿本人也深深陷入这一幻觉之中。他一再声称他“不作假设”,实际上却作了许多假设,他要求人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法导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19世纪的经典物理学也具有现象论和经验论的特征:它尽量使用那些接近经验的概念,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放弃基础的统一性。热、电、光都用那些不同于力学量的各个状态的变数和物质常数来描述,至于要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同时间的相互关系中去决定全部变数的任务,主要只能由经验来解决。麦克斯韦及其同代人,在这种表示方式中看到了物理学的终极目的,他们想像这个目的只能纯粹归纳地从经验得出,因为这样所使用的概念同经验比较接近。从认识论上看,穆勒和马赫大概就是根据这个理由来决定他们的立场的。总而言之,这个时期的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大都以为,“理论应当用纯粹归纳法的方法来建立,而避免自由地创造性地创造概念;科学的状况愈原始,研究者要保留这种幻想就愈容易,因为他似乎是个经验论者。直至19世纪,许多人还相信牛顿的原则——“我不作假设'——应当是任何健全的自然科学的基础。”
但是,在某些个别的科学部门,已经悄悄地透进了新时代的曙光;尤其是非欧几何学,它仿佛故意向经验论示威一样,以毋庸置辩的方式显示了理性思维的强大威力和奇妙作用。彭加勒正是在《科学与假设》中通过对非欧几何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经典力学和经典物理学的慎密考察揭示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是经验的直接归纳,而只能以经验事实为指导,通过精神的自由活动(其产品即约定)来创造。通过研读彭加勒的科学哲学著作,尤其是通过创立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科学实践,使爱因斯坦清楚地看到,人们可以在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基础上,以更加令人满意和更加完备的方式,来考虑范围更广泛的经验事实。但是,完全撇开这种理论还是那种理论优越的问题不谈,基本原理的虚构特征却是完全明显的,因为我们能够指出两条根本不同的原理,而两者在很大程度上都同经验相符合。这—点同时又证明,要在逻辑上从经验推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的任何企图,都是要失败的。爱因斯坦还清楚地看到,相对论是说明理论科学在现展的基本特征的一个良好的例子。初始假设变得愈来愈抽象,离经验愈来愈远。另一方面,它更接近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即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设或者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事实。同时,从公理引向经验事实或者可证实的结论的思路也就愈来愈长,愈来愈微妙。理论科学家在他探索理论时,就不得不愈来愈听从纯粹数学的、形式的考虑,因为实验家的物理经验不能把他提高到最抽象的领域中去。正是科学发展的这种理论化趋势,使爱因斯坦认识到:“科学一旦从它的原始阶段脱胎出来以后,仅仅靠着排列的过程已不能使理论获得进展。由经验材料作为引导。研究者宁愿提出一种思想体系,它——般地是在逻辑上从少数几个所谓公理的基本假定建立起来的。”他进而指出:“适用于科学幼年时代的以归纳为主的方法,正在让位给探索性的演绎法。”
三、爱因斯坦大胆运用探索性的演绎法的直接动因
只是在广义相对论建立之后,爱因斯坦才把探索性的演绎法作为一个方法论原则从理论上加以论述。可是,早在创立狭义相对论时,他就在研究中大胆运用这一科学方法了,并在思想上对它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促使爱因斯坦大胆运用探索性的演绎法的直接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赫兹、玻耳兹曼、彭加勒等人的思想影响,其二是当时的物理学现状使得他不能不那样做。
在联邦工业大学期间(1896~1900),爱因斯坦自学了赫兹、玻耳兹曼等科学大师们的著作。赫兹在他的名著《力学原理》(1894)中试图重构力学,为此他仅利用空间、时间和质量三个原始概念。赫兹的力学体系建立在通过科学家个人的“内在直觉规律”从经验引出的公理之上,它能够导出经验预言。赫兹认为“内在直觉规律”的功能像“康德意义上的先验判断”一样,并且声称他的力学重构是演绎系统,与牛顿的《原理》(全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有许多相同的风格。在这个公理体系中,我们可以推演出与我们的观察记录相对照的可检验的结论,依据该结论与可观察的世界一致还是不一致,来决定这个体系是否正确。尽管爱因斯坦不赞同赫兹的隐质量概念和“把自然现象追溯到力学的主要定律”的长远目标,但是赫兹强调公理描述的威力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公理描述与其说在经验材料上预言理论结构,倒不如说在公理和直觉上预言理论结构。
爱因斯坦也自学了玻耳兹曼的《力学讲义》(1897)。在该书中,玻耳兹曼把力学作为物理学的核心,爱因斯坦当然不会同意这种看法的。但是,玻耳兹曼重构力学的方法的下述特点,一定会强烈地震撼爱因斯坦敏感的心弦:“恰恰是力学原理的不明晰性,在我看来不是同时以假设的智力图像为起点而得到的,而是从一开始就以与外部经验相联系的尝试而得到的。”玻耳兹曼的意思很清楚:力学原理的不明晰,在于经验归纳,而不在于智力图像。玻耳兹曼的“智力图像”概念比赫兹的“外部对象的图像或符号”更自由,爱因斯坦可能山此注意到,力学的发展已使原理凌驾于经验材料之上。
彭加勒在《科学与假设》(1902)中对约定主义的论述,对爱因斯坦的探索性的演绎法的形成必定大有裨益,爱因斯坦在“奥林比亚科学院”时期(1902~1904)曾和他的同伴索洛文、哈比希特一起研读过这本脍炙人口的畅销名著。彭加勒通过对数理科学的基础进行了敏锐的、批判性的审查和分析后得出:几何学的公理既非先验综合判断,亦非经验事实,它们原来都是约定。物理学尽管比较直接地以经验为基础,但它的一些基本原理也具有几何学公理那样的约定特征。例如惯性原理,它不是先验地支配我们的真理,否则希腊学者早就知道它了,它也不是经验的事实,因为人们从来也不能用不受外力的物体做实验,因而无法用实验证实或否证它。经过最终分析,它们化归为约定或隐蔽的定义。因此,彭加勒得出结论说:在数学及其相关的学科中,“可以看出自由约定的特征”;他进而指出:“约定是我们的精神的自由活动的产品”,“我们在所有可能的约定中进行选择时,要受实验事实的引导;但它仍是自由的,只是为了避免一切矛盾起见,才有所限制。”
彭加勒在考察了物理学的理论后认为,物理学有两类陈述——原理和定律。定律是实验的概括,它们相对于孤立的系统而言可以近似地被证实,原理是约定而成的公设,它们是十分普遍的、严格真实的,超越了实验所及的范围。彭加勒还阐述了约定主义的方法论意义。他说,当一个定律被认为由实验充分证实时,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态度。我们可以把这个定律提交讨论,于是,它依然要受到持续不断的修正,毋庸置疑,这将仅仅以证明它是近似的而终结。或者,我们也可以通过选择这样一个约定使命题为真,从而把定律提升为原理。在彭加勒看来,经典力学和经典物理学的六大基本原理(迈尔原理即能量守恒原理、卡诺原理即能量退降原理、牛顿原理即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相对性原理、拉瓦锡原理即质量守恒原理、最小作用原理)就是这样形成的。
彭加勒提出约定主义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在近代科学发展的早期,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经验归纳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对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后来却助长了狭隘经验事义的盛行。到19世纪,以惠威尔、穆勒为代表的“全归纳派”和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广为流行,把经验和归纳视为唯一可能的认识方法。到19世纪末,第二代的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马赫更是扬言要把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从科学中“排除掉”。另一方面,康德不满意经验论的归纳主义的阶梯,他把梯子颠倒过来,不是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而是以先天的“感性直观的纯形式”(时间和空间)和先天的“知性的纯粹概念或纯粹范畴(因果关系、必然性、可能性等十二个范畴)去组织后天经验,以构成绝对可靠的“先验综合知识”。彭加勒看到,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先验论,都不能圆满地说明科学理论体系的特征。为了强调在从事实过渡到原理时,科学家应充分有发挥能动性的自由,他于是提出了约定主义。约定主义既要求摆脱狭隘的经验论,又要求摆脱经验论,它顺应了科学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当时科学界自由创造、大胆假设的要求,在科学和哲学上都有其积极意义。
《科学与假设》一书对爱因斯坦的印象极深,他和同伴们花了好几个星期紧张地读完了它。爱因斯坦坦率地承认彭加勒对他的直接影响。他赞同“敏锐的深刻的思想家”彭加勒的约定主义观点,认为概念和公理是思维的自由创造,是理智的自由发明。他这样说过:“一切概念,甚至那些最接近经验韵概念,从逻辑观点看来,都是一些自由选择的约定。
一开始,爱因斯坦也对洛伦兹的电子论(是1895年的论文,而不是1904年的电子论的最终形式)发生过兴趣,这是一种构造性的理论。可是不久,他从普朗克的量子论中看到,辐射具有一种分子结构。这是同麦克斯韦理论相矛盾的,而且麦克斯韦理论也不能导致出正确的辐射压涨落。爱因斯坦在“自述”中谈到了他当时的转变:“早在1900年以后不久,即在普朗克的首创性工作以后不久,这类思考已使我清楚地看到:不论是力学还是热力学(除非在极限情况下)都不能要求严格有效。渐渐地我对那种根据已知事实用构造性的努力去发现真实定律的可能性感到绝望了。我努力得愈久,就愈加绝望,也就愈加确信,只有发现一个普遍的形式原理,才能使我们得到可靠的结果。”从此时起,爱因斯坦就断然决定用探索性的演绎法来解决问题。
四、爱因斯坦的探索性的演绎法的特色
作为科学推理的演绎法,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的哲学家、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归纳和演绎这两种逻辑方法,并认为演绎推理的价值高于归纳推理。而古希腊名声最大的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把几何学系统化了,这部流传千古的名著就是逻辑演绎法的典范。牛顿在建立他的力学理论体系时虽然运用了归纳法,但其集大成著作《原理》的叙述方法却采用的是演绎法。爱因斯坦的探索性的演绎法绝不是这种古老的演绎法的简单照搬。他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顺应当时理论科学发展的潮流,对演绎法作了重大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也许是为了强调他的演绎法与传统的演绎法的不同,他在“演绎法”前面加上了限制性的定语——“探索性的”,这个定语也恰当地表明了他的演绎法的主要特征。与传统的演绎法相比,爱因斯坦的探索性的演绎法是颇有特色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地阐述了科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恰当地指明了思维同经验的联系问题,充分肯定了约定在建造理论体系时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把科学理论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作为理论的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其二是由此推导出的具体结论。在爱因斯坦看来,那些不能在逻辑上进一步简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是理论体系的根本部分,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公理基础或逻辑前提。它们实际上“都是一些自由选择的约定”;它们“不能从经验中抽取出米,而必须自由地发明出来”。谈到思维同经验的联系问题时,爱因斯坦说:直接经验ε是已知的,A是假设或公理,由它们可以通过逻辑道路推导出各个个别的结论S;S然后可以同ε联系起来(用实验验明)。从心理状态方面来说,A是以ε为基础的。但是在A和ε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的逻辑联系,而只有通过非逻辑的方法——“思维的自由创造”(或约定)——才能找到理论体系的基础A。爱因斯坦明确指出:“物理学构成一种处在不断进化过程中的思想的逻辑体系。它的基础可以说是不能用归纳法从经验中提取出来的。而只能靠自由发明来得到。这种体系的根据(真理内容)在于导出的命题可由感觉经验来证实,而感觉经验对这基础的关系,只能直觉地去领悟。进化是循着不断增加逻辑基础简单性的方向前进的。为了要进一步接近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听从这样的事实:逻辑基础愈来愈远离经验事实,而且我们从根本基础通向那些同感觉经验相联系的导出命题的思想路线,也不断地变得愈来愈艰难、愈来愈漫长了。”
第二,大胆地提出了“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范畴是自由的约定”的命题,详细地阐述了从感觉经验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非逻辑途径。爱因斯坦指出,象马赫和奥斯特瓦尔德这样的具有勇敢精神和敏锐本能的学者,也因为哲学上的偏见而妨碍他们对事实做出正确的解释(指他们反对原子论)。这种偏见——至今还没有灭绝——就在于相信毋须自由的构造概念,事实本身能够而且应该为我们提供科学知识。这种误解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们不容易认识到,经过验证和长期使用而显得似乎同经验材料直接相联系的那些概念,其实都是自由选择出来的。爱因斯坦认为,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就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
为了从经验材料中得到基本原理。除了通过“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外,爱因斯坦还指出可以通过“假设”、“猜测”、“大胆思辨”、“创造性的想像”、“灵感”、“幻想”、“思维的自由创造”、“理智的自由发明”、“自由选择的约定”等等。不管方法如何变化,它们都有—个共同点,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只能通过非逻辑的途径自由创造出来。这样一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于感觉经验而言在逻辑上是独立的。爱因斯坦认为二者的关系并不像肉汤同肉的关系,而倒有点像衣帽间牌子上的号码同大衣的关系。也正由于如此,从感觉经验得到基本概念和原理就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这也是探索性的演绎法的关键一步。因此,爱因斯坦要求人们“对于承担这种劳动的理论家,不应当吹毛求疵地说他是‘异想天开';相反,应当允许他有权去自由发挥他的幻想,因为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道路可以达到目的。他的幻想并不是无聊的白日做梦,而是为求得逻辑上最简单的可能性及其结论的探索。”
关于爱因斯坦所说的“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和“范畴是自由的约定”,其中的“自由”并非任意之谓,即不是随心所欲的杜撰.爱因斯坦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选择自由是一种特殊的自由。它完全不同作家写小说时的自由,它倒多少有点像一个人在猜一个设计得很巧妙的字谜时的那种自由。他固然可以猜想以无论什么字作为谜底,但是只有一个字才真正完全解决了这个字谜。显然,爱因斯坦所谓的“自由”,主要是指建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时思维方式的自由、它们的表达方式的自由以及概括程度高低的自由,—般说来,它们包含的客观实在的内容则不能是任意的。这就是作为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类理智结晶的科学之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诚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作为一种被迫求的目的,却同人类其他一切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
第三,明确地把“内在的完备”作为评判理论体系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的标准之一。在爱因斯坦看来,探索性的演绎法就是在实验事实的引导下,通过思维的自由创造,发明出公理基础,然后以此为出发点,通过逻辑演绎导出各个具体结论,从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评判这个理论体系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的标准是什么呢?爱因斯坦晚年在“自述”中对这个问题作了纲领性的回答。他认为,第一个标准是“外部的证实”,也就是说,理论不应当同经验事实相矛盾。这个要求初看起来似乎十分明显,但应用起来却非常伤脑筋。因为人们常常,甚至总是可以用人为的补充假设来使理论同事实相适应,从而坚持一种普遍的理论基础。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观点所涉及的是用现成的经验事实采证实理论基础。这个标准是众所周知的,也是经常运用的。有趣的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第二个标准——“内在的完备”。它涉及的不是理论同观察材料的关系问题,而是关于理论本身的前提,关于人们可以简单地、但比较含糊地称之为前提(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自然性”或者“逻辑简单性”。也就是说,这些不能在逻辑上进一步简化的元素要尽可能简单,并且在数目上尽可能少,同时不至于放弃对任何经验内容的适当表示。这个观点从来都在选择和评价各种理论时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确切地把它表达出来却有很大困难。这里的问题不单是一种列举逻辑上独立的前提问题(如果这种列举是毫不含糊地可能的话),而是一种在不可通约的质之间作相互权衡的问题。其次,在几种基础同样“简单”的理论中,那种对理论体系的可能性质限制最严格的理论(即含有最确定论点的理论)被认为是比较优越的。理论的“内在的完备”还表现在:从逻辑的观点来看,如果一种理论并不是从那些等价的和以类似方式构造起来的理论中任意选出的,那么我们就给予这种理论以较高的评价。
爱因斯坦看到了“内在的完备”这一标准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他指出,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距离直接可观察的东西愈来愈远,以致用事实来验证理论的含义就变得愈来愈困难和更费时日的时候,“内在的完备”标准对于理论的选择和评价就一定会起更大的作用。他还指出,只要数学上暂时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而不能确立这个理论的经验内涵:逻辑的简单性就是衡量这个理论的价值的唯一准则,即使是一个当然还不充分的准则。爱因斯坦的“内在完备”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言传的,但是它在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具有“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的人的手中,却能够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预言家们在判断理论的内在完备时,它们之间的意见往往是一致的。
篇4
关键词:大学物理 还原论 意识
中图分类号:O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04-01
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维方法已渗透到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内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之中,从而成为各个学科的根基。目前国内许多著名大学针对文科专业开展了文科物理教学工作。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大学物理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笔者收集了今年来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试探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1 大学物理课程的定位
在课后交流中,每年来自不同院系的许多学生总是提出这样的疑问:学学物理有什么用?和他们所学专业有什么联系?可见,学生不知道大学物理课程的定位问题,这是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者必须要正确回答的问题。否则,将伤害他们学学物理课程的兴趣。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其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物理学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及他们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知识,是一切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因此,大学物理课程所包含的基本理论、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是每位理工科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是学习其它后续课程的基础,对将来的工作和毕业后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物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还原论
物理学中有许多简单的模型,如质点、刚体、弹簧振子、孤立系统、理想气体、平衡态、卡诺热机等,有些同学可能怀疑这些简单模型对研究复杂物理问题的意义。这就需要物理教学工作者让学生明白并掌握物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还原论。所谓的还原论,就是将世界分成许多小的部分,每一部分研究清楚了,最后摒起来,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这个观点是自然的,物理学家过去受到的是这个训练,基本接受这一观点,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支持这个观点,鼎鼎大名的爱因斯坦就讲过:“物理学家的无尚考验在于达到那些普适性的基本规律,再从它演绎出宇宙”。这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雄心壮志,也是几代物理学家抱有的看法,就是说如果我们把世界的基本规律搞清楚了,那么一切事情就自然解决。
3 大学物理知识的“导出”意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解新的教学内容时,大多数老师都非常重视导入问题。导入的作用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如今已有许多新的导入方法被提出,如温故知新法、矛盾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然而,在知识点、章节讲完即结束,或接着讲几个例题就结束,绝大多数老师往往没有导出意识。假如有学生对所学知识点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不知如何从哪里开始。目前,教材中,针对某一章节结束后只有知识点小节,没有给出对知识点深入学习的具体课外参考资料。这就需要老师介绍相关且有一定深度的参考资料,指出参考书具体对应的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既能将学生引入所讲解的知识点,又能将学生引出到课后想要学习的知识的海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激发学生认真学学物理的热情和兴趣。
4 物理学中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的类比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清楚地解释基本概念,详尽地推导出基本原理和规律,但缺乏一些相近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的类比意识。这样老师往往感觉很“冤”,课堂上已经讲清楚,但是课后总是有很多学生还是搞不清楚,不会应用。例如:在气体动理论中,分子数密度被引入(N为总的分子数;V为气体分子的体积)。在高中学生也学过质量密度这个概念(M为给定物体的总质量)。前者指的是单位体积内有多少个气体分子;后者指的是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的多少。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满足方程ρ=nm(m为某个分子的质量)。此外,氢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氢气的平动动能,这两个概念也容易混淆。前者指某个分子,而后者指给定量的总的氢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这些概念如果不通过类比加以强调,大多数同学往往容易混淆。物理学中有很多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对一些相近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要有类比意识。
5 物理学与哲学
在气体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研究对象为什么是大量的气体分子而不是单个分子呢?就单个分子而言它的行为是及其偶然的,而把大量分子看作一个整体,它的运动就有一定的规律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必然发生的、确定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出现的趋势,它决定于事物内部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因而将大量气体分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运用统计的方法找出一些普遍的规律。可见,通过一些哲学原理来解释物理学的相应问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结语
传授物理,物理教学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悟物穷理。这里的“理”是万物之理,即物质运动之理论,或者说是物质世界运动的最基本的规律。每当教学改革的呼声高涨时,其他专业就要求压缩物理课程学时,同时对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众多不同的要求。如何能娴熟地驾驭教材,使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既能适合理工科不同专业的需要,又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位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工作者面前必须应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浙生.物理科学与认识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 龚斌,周雨青.大学物理问题式导入研究[J].物理与工程,2006.
篇5
一、理直气壮地强调记忆和背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反复强调背诵记忆环节的重要性,不仅要求学生背诵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论,而且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均能历历在目,了如指掌,能够构建“知识树”,把课本学透、学薄,并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多动脑、动口、动笔,特别强化了学生记忆典型例题的答题方法和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提升效率。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明确教学中的记忆目标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所以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从前言、标题、摘要到正文认真熟记教材,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多动脑筋,真正弄清每个知识点。重视记忆背诵环节,明确背诵的内容。比如应该记住一些哲学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记忆要准确,有些关键词要与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随意搞错,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就不能说成是“客观存在”。又如规律不能说成规则,意识反作用不能说成反映。这些基础知识就如同我们房子的地基,一定要打牢打稳,只有这样才能无坚不摧。
三、运用科学的方法――“典型”记忆法
1.比较记忆法
易混比较法,就是把一些看似相似,其实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比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规律与规则、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弄清这些概念的真正区别和联系。对照比较法,就是把要比较的几个对象在同一时间出现,使学生直接在感知过程中进行辨别分析,如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等概念,从内涵上进行比较,比较它们所反映的思维过程的不同层次水平,所反映的范围、程度。意识,属于唯物论范畴的概念,而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真理则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们的个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水平的反映。
2.关键词法
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比如,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可以分别概括为:“调节”、“刺激”、“促进”或者“棒子作用”、“鞭子作用”和“筛子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的三点可以概括为“对内”和”对外”两个大的方面。企业的兼并就是“大鱼吃小鱼”,企业的破产可以理解为企业按法定程序“安乐死”,等等。关键词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上课听老师总结。
3.系统记忆法
化繁就简,使琐碎的知识系统化。整个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部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明确知识范围,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如我用六个字概括辩证法的内容,即联系发展和矛盾,要求学生一提到辩证法就想起这六个字来,就从这六个字里面找知识点、找范围。
4.趣味记忆法
哲学的一些原理枯燥、抽象,记起来比较困难,我就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比如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教学中,我就用了“任何事物分两点,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并非不转变,亦可转为非重点”来概括,这样,学生就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我还采用缩句法等,如:规律就是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是本质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等。
5.公式记忆法
我们把哲学的主观题归结为体现型,即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运用公式“观点+材料”;说明型即什么样的哲学道理说明材料里的现象;原理+方法论+做法(哲学侧重方法论)做法型,即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应该怎么去做。
6.事例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比较难懂的),一定要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辅助理解,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比如: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就可以对应到课本上的图画“一哄而下”;理解商品的概念就联系“自己用的书”不是商品,而“书店出售的书”才是商品;“社会主义国家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可以联系“神六的成功发射”、“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等等。事例的寻找可上课从老师那里找,也可以自己总结,事例应该是材料、图表、漫画、数字等直观形象的东西。
7.动笔记忆法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遭,不如手过一遭,教师应要求学生动笔整理、积累、作答。
8.反复记忆法
好多学生都会说其实这些题,我们都做过,当时也明白了,就是没记住,考试时就是不会做,所以教师应注意旧题的重复和再现,好题不怕重复,重点不怕重复,重复到学生一看类似的题目,答案就能呼之欲出。
9.对比联系法
对于相近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把他们放到一起加以对比和联系,这比单纯一个个理解和记忆更容易。比如,学习“价值”,要对比联系“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等概念;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要对比联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学习“企业”,要对比联系“市场主体”、“公司”、“企业法人”等概念。每学完一节尤其是一课的内容后,都要做这一项工作。另外,要注意老师上课在这方面的总结和参考书上面的总结。
四、多种形式检查,加强记忆效果
篇6
关键词 公共管理硕士 系统科学 复杂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缩写为MPA)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课程设置在MPA教育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员知识结构的构建以及指导学员的工作实践。我国MPA课程设置尚处于初步完善阶段,课程结构一般分为核心课、选修课、社会实践与研讨。本文讨论了面向MPA开设系统科学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及意义,并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在开设相关课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 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必要性与意义
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学科基础是作为公共部门管理及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是研究公共管理机构的组织机构设置、管理过程、管理手段、管理效能及其规律性的科学。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其理论和实践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①
公共管理研究对象复杂是公认的,而且其研究重点、范围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有学者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变形虫”。②单一学科、简单还原论的方法是难以满足公共管理科学这种“变形虫”式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围绕社会公共事务的解决,研究者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整合来自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运筹学、未来学和系统分析等。多学科交叉与方法融合始终伴随着公共管理的发展,非还原论研究策略也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公共管理研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目前对方法的关注主要来自统计学、数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当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方法论研究为特点的系统科学发展并日益受到其它研究领域关注的时候,公共管理学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见,也不十分系统,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尤为突出。③④
系统科学是一门研究事物整体的学科,是一门从事物整体性的角度观察世界、研究事物、认识问题的学问,是人类对于系统规律认识的总结。⑤系统科学作为横断学科,比一般的交叉学科如生物物理等涵盖的范围更宽。系统科学把事物看做系统(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大量实际经验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人类认识、描述、设计、管理、控制系统的一般性的理念、方法与具体步骤,是各门学科的方法论和基础。系统科学以系统论为哲学基础,一般系统学作为基础理论,运筹学、控制学、信息学等为基本方法,以系统工程为工程技术,为人类从整体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
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各国的高等学校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如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加强通才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重视文理相通,扩展学生的视野,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MPA学员作为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级管理人才,除了学习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还非常有必要学习系统科学这类通识性选修课程,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系统科学的思维。通过系统科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MPA学员从整体出发、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的系统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系统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得MPA学员掌握构建、管理、运行公共组织以及合理高效处理公共事物的方法。(3)系统科学的工具。通过系统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得MPA学员掌握相关系统建模、分析、仿真的工具。
2 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
国防科技大学是在钱学森倡导下在国内最早开设系统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遵照钱老的专业建设思想和规划,经过20多年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⑥依托相关学科优势,作为全国首批试办MPA的院校之一,国防科技大学自2001年招生以来,开始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不断探索、积极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熟悉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重点掌握动态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复杂网络理论以及系统工程方法论,使学员具备初步运用系统思想、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
按照钱学森提出的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系统科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座桥梁”,其中系统学为基础科学层次,信息学、运筹学、控制学等为技术科学层次,系统工程为工程技术层次,系统科学哲学为连接系统科学与哲学的桥梁。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如下。
第一讲: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重点介绍系统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包括系统的分类、结构、行为、功能、状态、演化;系统科学的概念及内涵;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第二讲: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
主要介绍古代系统思想的萌芽;近代科学中的系统思想;现代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讲:系统学基础理论。
主要包括确定动态系统理论,包括轨道、暂态和定态解、轨道稳定性与结构稳定性;随机动态系统理论,包括随机过程与随机涨落、主方程与福克普朗克方程;自组织与他组织、序的概念与内涵;静态有序、动态有序;耗散结构与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的应用等。
第四讲: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主要介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Agent及其相关概念,包括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构筑快;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观点,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的主要特点。复杂适应系统整体建模方法,包括刺激响应模型,包括规则的表示、适应度的修改与确认、新规则的产生;回声模型,包括资源、位置;复杂适应系统软件平台等。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人工生命等。
第五讲:复杂网络理论。
该部分内容主要有复杂网络的结构属性,包括度分布、小世界性、积聚性、度关联性;复杂网络的结构模型,包括规则网络模型、随机网络模型、小世界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复杂网络同步动力学、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复杂网络交通动力学、复杂网络抗毁性等。
第六讲: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
控制、控制论、控制系统;控制的任务,包括定值控制、程序控制、随动控制、最优控制;控制的方式,包括简单控制、补偿控制、反馈控制。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度量、信息的传递;信息论的概念、信息论的历史、信息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运筹学的概念、运筹学的发展、运筹学的分支。
第七讲:系统工程概述。
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等。
第八讲:系统工程案例。
系统工程发展史上的典型案例,以及当前国内外的热点大工程项目等。
2.3 教学方法
理论、技术、方法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MPA教育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证,其中理论、技术与方法是核心,实践是理解消化理论、技术、方法的重要途径。系统科学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都很强的课程,甚至被学员戏称为“MPA的哲学课”和“MPA的数学课”,很容易陷入“听不懂、没有用”的尴尬境地。
考虑到MPA学员哲学、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除了第一讲、第二讲以理论讲述为主外,本课程教学内容均以实际案例作为入手点,通过案例引出理论、技术、方法,通过理论、技术、方法归纳总结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例如,第三讲动态系统理论我们从计划生育政策讲起,第三讲自组织理论我们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讲起,第四讲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我们就从股市震荡、大规模讲起,第七讲系统工程我们就从三峡工程讲起。
此外,我们还引导学员结合现实世界中的热点问题利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我们在课程中讨论了“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中医”、“从系统科学角度看风水”、“从系统科学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从系统科学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机”等等。同时,我们还鼓励学员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去理解和认识系统科学,并把它作为开卷考试的论述题。
3 结束语
MPA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位教育,为培养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但同时也应看到,MPA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尤其薄弱。为此,必须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以促进MPA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必要性及意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开设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希望与广大从事MPA教育的工作者们一同探讨。
注释
① 查尔斯・蓝伯.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公共管理学报,2006(2):60-69.
② 刘霞.公共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J].公共管理学报,2004(2):38-43.
③ 杜海峰,李树茁,朱正威,白萌.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J].浙江社会科学,2009(3):13-20.
④ 朱正威,杜海峰,李树茁,白萌.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9(4):114-119.
篇7
1. 科学首先是概念性的
保罗•休伊特是物理教育中概念教学法的先驱,他曾经说过:“一个对物理缺乏概念性理解的物理专业学生解起物理问题来,就如同一个聋子在作曲或一个瞎子在作画。太多的物理专业学生正在他们没有一点感觉的问题的分析上兜圈子。”物理是揭示宏观世界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历史长于化学,学科理论也更系统,如果在学习物理时尚且存在这种感觉,那么对化学知识――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错综复杂,在学习时更加会有掉进茫茫大海的感觉。休伊特建议:教师应该“先给学生提供完全是概念性物理的入门课程”。我觉得化学教学不妨也借用这个观点。
化学科学教学更应落实概念性,而非技巧性。虽说化学是研究组成世界的各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和联系,但是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主要是从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和自然现象。中学化学实验仅仅涉及探究宏观物质的变化,主要由于在教学中从分子、原子等微观世界层面研究的不可操作性。在科技尚不发达的时期,科学家也经历了利用假说、建立模型等方法发展化学概念。所以化学这门科学对学生来说充满了神秘感,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得的前科学概念少之又少。
2. 科学概念与科学事实信息辨析
科学事实信息很容易被误解为科学概念。分析《化学1》中分散系及其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系、分散剂、胶体、溶液、浊液这些不是真正的科学概念,因为它们本身不包含体现化学科研究思想和研究方向的信息,只是一些名词、短语,起到注解作用。要传递的科学概念是(1) 把混合物体系按照组成成分的状态进行分类研究。(2) 组成成分的状态相同的混合体系进一步按照组分的颗粒大小进行分类研究。
科学概念就是一种科学思想,决定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许许多多的科学概念组织和建立起一门学科体系。科学事实信息是科学家为了阐述一门学科的探究思想和发展思路,或者区分鉴别各种科学概念而形成的注脚,内容包括一些名词和短语。
3.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概念缺失现象
3.1 初、高中化学教材存在弱化科学概念,突出化学事实信息现象
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仅在第一单元,化学概念处于被强化的地位。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分子概念的引出涉及到了科学概念。“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品红为什么能在水中扩散?这样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以解释上述这类现象。”教材通过设问,巧妙回答了化学是研究什么现象的?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用到的方法有哪些?化学研究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可是,尽管教材引入分子、原子这些概念时,已经涉及到了科学概念,但是教材并没有对它强化,有关科学概念的思考和问题不见踪影,极端地强调科学事实信息。看看课后“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里的问题:1.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涉及到科学概念的问题比例是0%。同样的现象在各种练习中重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什么?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充斥在练习册上。
3.2 教材中某些科学概念的引出并不“科学”
前面说过,化学是从微观世界研究宏观现象的科学。从这个角度讲,学生对某些化学问题的前科学概念少之又少,所以在教授这些问题时,首先应该着重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可是教材在这方面重视不足,比如初中教材中离子概念就是“空投而下”的。“跟原子、分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离子概念的提出背后有科学家当初对科学事实的观察、有众说纷纭的假说、有缜密的思考和精彩的论证等背景知识,而它的引出能否如此简单化?如果说以学生目前的知识不能理解那些假说和论证,那么可以把离子概念安排在稍后出现,顾此失彼也要权衡利弊,不能顾了“化学理论体系的相对完整”失去“科学理性的风采。”
4. 教学中存在科学概念缺失现象
4.1 教师缺乏辨别科学概念和科学事实信息的能力
把科学视为事实体系的人普遍很难区分概念和事实性信息。
有教师质疑小学苏教版《科学》教材中的一个问题“牙膏属于固体还是液体?”,他认为这个问题不值得探究,因为这个问题有不想让学生搞明白科学道理之嫌,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把科学概念和科学事实信息混淆了。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物质,引入一个科学概念:科学家通过独特的视角即物质的状态对物质分类。为了传递科学家的这种分类方式,不可避免地引入固体、液体这些名词。但是小学生认知水平是有限的,也许有些孩子就认为物质就是这样分的,把认识固定化、框架化。而在这时提出“牙膏属于固体还是液体?”的问题打破了原来的框架,冲击科学事实信息的绝对地位,从感性到理性,把科学事实提升到概念,把分类思想进一步显性化。
4.2 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科学概念缺失原因
4.2.1 绝对优势的单纯评价手段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评价的绝对优势的单纯手段,是使教师缺乏辨别科学概念和科学事实信息的意识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到考试引导的影响,化学定理、化学方程式、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名词、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等,要记忆的信息太多了。即使要用到分析、抽象等思维,比如用物质的性质去排除(多见选择题)、去推理(多见于框图题)、去计算,毕竟还要以掌握这些科学事实信息为基础。正是由于考试时涉及到多种多样解题的技巧,教学程式也趋向过程简单化、学习结果化、应用技巧化。
篇8
一、自然哲学复兴的背景
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哲学、自然观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形而上学的幽灵是无法驱除的。在自然科学方面,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以时空四维连续统以及物质消弭于几何结构的观念代之,量子论在微观领域引入了不确定性和概率,修正了牛顿—拉普拉斯完全决定论的自然观,表明规律在宏观上具有必然性,在微观层次,具有偶然性;热力学引入了物理过程的不可逆性,表明了时间的方向性;系统科学探索复杂性,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反对将整体还原为部分之和,这与牛顿自然观强调自然的简单性,原子构成性形成对照;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论和超循环、混沌学探索从混沌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表明了自然过程的生成性。就自然科学内部重建其形而上学基础而言,生命科学强调层次性,坚持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大分子,但反对将有机体还原为纯粹的物理化学过程。生态危机与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一环节的缺失或破坏,都将危及人类自身。传统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理论上,受到了现代物理学的挑战,现代物理学把人、把观测者引入到认识自然的背景、乃至图景中,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实际中误导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当作其征服和掠夺的对象。从而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们在痛定思痛后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思想是一种大智慧,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准则。
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科学理论有一个本体论的承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我们的自然图景,是作为人的认识又包含了对人的认识,是内在于自然的对自然的认识,是一种本体论的框架又具有认识论的本性、根源和局限性。认识主体由于本身也是客体的一部分,也参与客体的显现,也规定着客体的基本特征,因而与客体本质上不可截然区分。认识的这种人类学特征和内在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科学追求终极主体地位和绝对客观性的不可能性。科学哲学作为哲学最首要的任务是,追究科学的存在论基础,科学在近代的支配性,科学的有效性全系于此。对此的遗忘已引起科学整体上的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自然哲学的研究重新热了起来。
二、关于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而又确定的研究对象,自然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在自然科学昌明的今天,那么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呢?
吴国盛认为,自然哲学有两种含义,第一,指一门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这个学科是哲学的分支学科,是第二哲学;第二指某种哲学理论形态或哲学思考的某种趋势和倾向,这个意义上的自然哲学不是第二哲学,而是第一哲学,如谢林的自然哲学。他本人主张第一哲学,认为不必以自然科学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哲学不再是求知的事业,它不再创造关于实在的知识体系,而是透过知识与文明的厚厚积淀层,追寻人类之根、生命之源、宇宙之本。自然哲学不再是关于外在自然的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而是在技术时代意欲追根溯源,正本清源的沉思者的事业。
李章印认为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从对象到家园,旧自然哲学,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牛顿的自然哲学,还是黑格尔的自然哲学,都是把自然作为外在的对象来把握,也可以说作为存在者来认识,然而,以存在者为对象的认识早已成为科学的专利,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思考存在者的哲学成为多余的了。作为第一哲学的新自然哲学不能象作为第二哲学的旧自然哲学那样,以自然物为对象,也不能把自然本身作为对象。那么,以思考自然本身为己任的自然哲学,怎么能不把自然作为对象呢?哲学不能局限于对象性的科学认识,在对象性思维以外,还有人与自然的另外的关系,在这另外的关系中,人不是作为主体,自然也就不是作为客体,从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是主客关系或对象性关系。非对象性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就是人融入自然之中来领悟自然,就是人把自然作为家园。这种家园是人的寄托和归宿,心灵对这种家园的追寻、认可、领悟和回归就是自然哲学的事情。
胡新和认为新的自然哲学必须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立足于二者互相规定、包容、依赖的关系来构筑自然观念和图景,也必须不仅涵盖人类对自然的理论认识,更关注人类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为制定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提供框架和背景;在认识上,人类作为自然中的特殊(具有智能)的一员而与之构成对话者的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提供了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模式;在实践中,人类与自然则是共生共荣,互相依赖的伙伴和朋友。
三、关于历史上的形而上学理论
张华夏认为历史上的形而上学也即自然哲学,是指研究存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知识领域,根据其所用的表达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我们大体上可以区分出四种形而上学:(1)模糊形而上学,其特点是用模糊不清的概念和语言来表达本体论的问题,因而它的语言是违反清晰的逻辑语法的。(2)思辨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的最高概括,严格经验主义的方法失效,此种形而上学强调思维的自由创造与想象。这种想象性的普遍化有经验根据,同时受逻辑一贯和系统协调的约束。(3)分析的形而上学或语言定向的形而上学。由于语言系统本身包含有某种本体论的承诺和本体论的预设,因此,通过语言分析,我们能够得出有关世界的一般性的特征。通过语言分析来研究本体论,我们称作语言定向的形而上学,它是分析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4)综合的形而上学。通过概括各门系统科学,建立系统哲学,首先是系统本体论,系统本体论的产生,不是直接思辨的产物,也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概念的推广,而是通过系统科学找到跨学科的共同语言,来建立描述一般物质、一般系统、一般事物的理论模型,运用这个模型综合各种自然科学描述物质世界的一般特征及其一般进化图式。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新的形而上学叫做综合的科学的形而上学。拉兹洛的广义综合进化论和邦格的系统世界观主要属于这种形而上学,是一种更加接近数学自然科学方法的形而上学。
张华夏主张拒斥作为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的思辨的而又模糊的形而上学,赞成思辨的但却清晰的形而上学,赞成分析的以及综合的形而上学,后面三种形而上学的发展和整合,便是当代新形而上学或当代新自然哲学的兴起。
四、国内自然哲学研究中提出的部分理论观点
金吾伦提出了生成哲学。象系统整体论那样的整体论虽然力图摆脱以实体主义为基础的构成论,但仍带有构成论的色彩。系统只是放大了的实体,基础还在要素的分离与结合。整体论不同于构成论的地方只是,前者考虑到了要素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后者忽略或不考虑这些联系与相互作用。但那些要素却是实存的。生成论与此不同,它强调那些要素是生成的,把“生成”概念提到最本质的地位。没有生成就没有要素。其自然科学依据是:(1)宇宙是生成的;(2)粒子也是生成的;(3)定律也有从无到有的过程。生成论的最基本概念是生成,最本质特征是动态性和整体性。这两个基本特征由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潜在性;(2)显现性;(3)全域相关性;(4)随机性;(5)自我同一性。生成论认为宇宙及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一个生成过程;这个生成过程是整合的,即从潜存到显现过程中将相关因素都整合在其中,从而生成具有个体性的新事物。生子论是生成论的精髓,生子是生成的因子。它是瞬时持续的,空间是非定域的。生子不是物质,不是能量,不是精神,但它能转化成物质和能量。生子具有自主性和自组织性。这种自主性和自组织性是宇宙自身所具有的,且是演变的。生子与原子的区别在于:(1)原子是实存的,生子则是潜存的;(2)原子是空间上定域的,它在空间中通过某种作用力而运动,生子是非定域的,它能自己运动。(3)原子运动的改变要靠外力,它自己不会发生变化;(4)事物的变化是由组成它们的原子分离和结合的结果;生子自身具有内在的能力,事物的变化是由生子的生成、转化的结果;(5)原子是机械论的,生子是有机性的,由原子构成的是一只机械大钟,生子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宇宙万物及我们人类自身处在不断的生成,演化过程中,这个生成过程的机制大致为:潜在的道实在具有双重结构,生子就在其中孕育。用物理学语言说,它是对称的,尚未破缺,生子的形成就是生成的开始。生子不是实体,它在时序上先于实体。它可以生成实体。当全局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凝聚”到某一点时,实体生成了,生子就转成实体。
朱葆伟认为20世纪科学中发生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是用机体的模型取代机械的模型作为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基础,并广泛采用了“关系—功能”分析方法。上述变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使得一种广义的“价值”成为把万事万物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组织因素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进入世界科学图景乃至一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假设和问题中,这直接影响了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但所有这些不能为价值研究中的自然主义提供充分的支持。有机论科学图景的深刻启发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可以容纳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选择、反馈等关于活动的机制和逻辑的启发性概念框架。这一概念框架更为接近人的活动的实际,但不足以完整描述人的活动的实际,借助于它,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类实践的机制和逻辑。“可能性空间中的选择”和“反馈”这两个范畴的引入是十分重要的。正是活动和活动结果的相互作用、反馈循环,使得活动系统参与到所在的世界中,通过活动本身不断地为自己开辟新的可能性,也通过反馈—放大机制不断地为自身确立存在的条件和根据。这一活动结构中展示了一种类似于艾根“超循环”的特殊逻辑,也即“活动实践的逻辑”。在这里,活动本身成为实在的要素,成为可能向现实、偶然向必然,以及实然向应然、未来、理想推移、转化的必要环节:对于活动——参与者来说,现实实在不仅是以往活动的结果和制约我们现实选择的可能性空间,而且是要联系于不确定的未来,联系于我们的目的和价值观念才能获得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未来不是给定的,人的活动、实践参与在现在向未来的推移过程中实在地起着作用,它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并纳入合乎目的、需要和理解的轨道,理想、价值、规范等也就在此而联系于现实事实,转化为现实事实,这种逻辑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两个在逻辑上相互独立的因素求真和趋善自我确立,又相互生发、催化。
罗嘉昌认为把时间观念放到重要位置上,这是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当代哲学所以对时间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传统的时间和宇宙概念业已受到相对论等现代科学的猛烈冲击;二是急剧的社会变动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使不少哲学家把人的问题,存在的历史真实性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分别受这两方面的影响,当代哲学在时间问题上形成了对立的两派和两种观点:一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中心的唯科学主义观点;另一种是直觉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生命哲学等人本主义流派的非理性主义、非科学主义观点。前者认为,关于时间,凡能理解的,都只能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中去了解;后者则断言,真正的时间是科学所无法了解的。近年来,一些物理学家提出时间可能并不是基本的物理量,而是更基本的量生成的次生量。进而否定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罗嘉昌认为在时间哲学见解中,非理性主义倾向和唯科学主义倾向都是片面的。我们必须越出各个具体学科和领域的界限,走向对时间的整体理解。他主张时间是无限的、客观的,宇宙是开放的。
胡新和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特征是:(1)从实体论转向关系论;(2)从基元论转向整体论;(3)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4)从决定论转向随机性;(5)从可逆性转向不可逆性。自然界的关系特征和整体特征揭示了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本质上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关系者脱离了关系就失去其意义,部分也不可能独立于整体而存在;而自然界的生成性、随机性和不可逆性,则显示出人类在其自身及其他生命过程中非常熟识的特征,揭示了自然界的某种内在统一性。
主要参考文献:
①吴国盛:《自然科学的复兴——一个历史的考察》,《自然哲学》第1辑,1994年。
②李章印:《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同上。
③吴国盛:《第二种科学哲学》,载《自然哲学》第2辑,1996年。
④张华夏:《旧自然哲学的衰落和新自然哲学的兴起》,载《自然哲学》第1辑,1994年。
⑤金吾伦:《生成哲学导论》,同上。
⑥朱葆伟:《机体与价值》,同上。
篇9
【摘要】探讨风景园林的哲学本体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针对风景园林一元论和二元论的不足,基于近20年的研究实践积累,从哲学的存在、意义、追求3个基本方面,分析认识风景园林的本体,提出构建了由“环境生态”“行为活动”和“空间形态”三元一体的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阐述了风景园林的本质是三元耦合互动的理念。
【关键词】风景园林 哲学 三元论 环境生态
一、研究背景
风景园林本体有其自身产生、存在、发展的规律,这种规律既包含了源自自然万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也包含了源自人类需求的社会发展的主观规律。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在发现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认清风景园林,探索主观规律,发挥主观的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首要任务。
从现象的层面看,从客观的时空存在到主观的感受审美,风景园林所呈现出的“存在”是千变万化的,产生的感受也因人而异、难以捉摸。为此,需要“以不变应万变”,借助于哲学,经过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抽象概括,基于找到构成风景园林丰富多彩世界的“三原色”的思想,采用建立风景园林的“元素周期表”的理性方法,发现、探寻那些从古至今,在各个领域层面左右着风景园林的元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完成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首要任务。
受制于整个社会主观认识的影响,在风景园林意识形态的历史长河中哲学一元论和二元论一直l挥着主要作用,即使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代,作为根深蒂固的意识,仍然影响着人们对于风景园林的思维理解而成为一种束缚发展的桎梏。与一元认识论和二元认识论相比较,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弥补了前两者的不足,更为接近风景园林本体。借助于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可以澄清风景园林的基本概念,明确学科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指导学科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研究提出风景园林三元论的意义所在。风景园林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三大方面:①由自然和人工因素组成的物质环境和资源,简称为“环境资源元”;②人类等生命体的户外感受和行为,简称为“感受活动元”;③这类环境和行为赖以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简称为“空间形态元”。风景园林的追求同样可以总结为三元:①保护物质环境资源与生态平衡;②满足引导人类的身心健康行为;③保护、组织、创造环境资源和感受活动的空间。
风景园林哲学认识论的“存在”暗示了风景园林的存在形式,风景园林哲学的“意义”涵盖了风景园林的研究与实践内容,风景园林哲学的“追求”概括了风景园林的目标和价值观。与一元认识论和二元认识论相比较,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弥补了前两者的不足,更为接近风景园林本体。借助于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可以澄清风景园林的基本概念,明确学科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指导学科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研究提出风景园林三元论的意义所在。依据三元论的认识论,风景园林所有“存在”的形态,可以概括为三元:“园林(garden)”;“风景(scenery)”;“地景(landscape)”,风景园林的“意义”,可以归纳三大方面:①由自然和人工因素组成的物质环境和资源,简称为“环境资源元”;②人类等生命体的户外感受和行为,简称为“感受活动元”;③这类环境和行为赖以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简称为“空间形态元”。风景园林的追求同样可以总结为三元:①保护物质环境资源与生态平衡;②满足引导人类的身心健康行为;③保护、组织、创造环境资源和感受活动的空间。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待,风景园林存在、意义、追求中各自的三元均作为基本元素,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但又并非等量齐观。 “存在”的三元中,“地景”是具统领性的。因为,在风景园林三元“存在”的定义中:地景是大地表层,是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载体,地景中富含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地带可以成为风景,园林则是以优美风景或地景为大背景的人为环境。虽然,学科理论概念研究中的“地景”是以概念中的第三元而后介入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地景却是最早出现于地球之上的。
二、风景园林三元方法论和实践论
(一)风景园林三元方法论
如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风景园林方法论所要探索的是关于风景园林科学、艺术、工程的原理、方式、途径,要解决的关键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思维方式。面对风景园林所包含的元素、要素、因素,如何认识,分清主次轻重及其相互关系,面对规划设计中的诸多选择、如何排序取舍,需要借助方法论。方法是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方式、角度,不同的方法,直接影响认识判断、决定处理方式。
(二)风景园林三元实践论
广义的风景园林实践内容包括专业教育、资源保护、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等,面向国土、区域、乡村、城市、街区、住区、各类园区的自然与人工境域等空间范围,涉及方法、途径、科学、工程、技术等环节。把这些实践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一条龙”式地展开实行,或者取其中某一内容独立而行,这是风景园林一元论的实践论。把这些实践内容两两划分开,如将“设计”分为规划和设计两大类;将“总规”分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两大类;把各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分为“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和“园林与景观设计”两大类,如此等等,均以二元结构呈现,这是风景园林二元论的实践论。将广义的风景园林实践内容划分为三元和三元一体的组成,这是风景园林三元论的实与一元实践论、二元实践论相比,三元实践论更为切合当代风景园林实践的实际状况。
风景园林作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历史久远,作为学科专业历史却又不过100多年。作为三大世界风景园林体系之一的中国风景园林,在成为一级学科百业待兴的今天,迫切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和深度,深入、全面地认识风景园林学科本体,寻求正确的学科观和方法论,进而坚持正确的实践论。
参考文献:
篇10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理财哲学虽已有初步探讨,但仍没有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充分重视。对于能否建立财务管理哲学表示质疑的人较多,他们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如财务管理的性质是否有必要存在哲学;财务管理哲学是什么;财务管理人员是否有资格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建立财务管理哲学体系是哲学家的事还是财务管理专家的事;财务管理人员是否敢于涉足这样一个与日常理财活动不同的领域,是否能成功。要讨论并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应探讨哲学的本质和财务管理的本质,并研究将哲学的方法、意图和目的应用于财务管理的可能性。财务管理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也开始对财务管理的目的和本质提出了疑问,并寻求哲学的指导。其他许多学科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哲学,这些特定的哲学不仅对理解目前所面临的专业问题有帮助,而且对理解整个学科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财务管理哲学主要靠本领域的专家去研究建立,虽然财务管理学尚未达到许多学科已有的高度,但已有可以进行深入反思的程度,特别是对其假设、目标和方法等进行深入探讨。但也并不主张财务管理人员勉强地从哲学角度去研究财务管理。在建立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过程中,如果想出色地开展财务管理哲学研究,并取得成果,就必须按照哲学研究的程序进行。在研究财务管理哲学时,应当充分考虑研究的目的、规则和境界。财务管理哲学必须经得起财务管理专家和哲学专家们的考查与检验。一方面,研究学习的人员需要认识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方法和职能;另一方面,还需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哲学既具有批判功能,又具有建设功能的特性。
二、财务管理哲学研究的基本路径
财务管理哲学研究应遵循哲学研究的基本路径。一是要理解财务管理哲学研究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认真研究规范的财务行为和思维背后的合理根据;二是要使财务管理哲学研究能够促进财务管理知识系统化,排除自相矛盾,使其实用性变得更强;三是要使财务管理哲学研究有助于形成和处理财务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首先,研究财务管理哲学意味着对财务管理整体的理解,而不仅是对其部分的理解。应在财务管理学科中探讨被普遍使用的概念,如财务、资本、时间价值、风险等的一般概念。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哲学化研究,可以促进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发展。这种研究比单纯认为财务管理即理财或处理财务活动更深刻,因为其合乎实际,且更能反映财务管理的本质。此外,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不仅仅是理财,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生目标的体现。
其次,研究财务管理哲学意味着要拓展研究财务管理的视野,以抓住其真谛。要求摒弃那些特殊理由,抛弃成见和既得利益,对每一个财务管理问题都应当综合考虑,而不是从单个角度去考虑。轻易得出的财务管理结论往往作用不大,相反还会缺乏更深远的意义。
再次,研究财务管理哲学意味着研究财务管理的深度,旨在竭力发现构成人们理财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本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假设是理财研究和实践的前提,但它像其他许多理论前提一样,不会轻易显现出来,故其本性和重要性往往很难被认识。虽然财务界也讨论过财务管理的假设问题,但从哲学高度审视,各种观点都还不完美,即财务管理假设仍未被充分揭示。如果要在财务管理知识领域里避免偏见,剔除不科学的推论,那么,揭示并接受这些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的基础就显得非常必要。
最后,研究财务管理哲学意味着需要对财务管理进行合理的想象。想象力是揭示财务管理问题实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素质。只有真正摆脱日常财务管理问题的困扰,长期致力于发展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可能提出超越时代,预见未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财务管理哲学研究的方法
-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 下一篇:监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