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古典园林;文化影响;文化内涵
1.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1.1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中的“人本精神”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及人对自然的改造,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文化意蕴。如“台”在园林中的变迁。
儒家思想中的“君权至上”体现了维护社会各个阶层秩序的等级制度被用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如,古代统治者在建造园林时讲究雄壮巨丽,“非壮丽无以重威”、“不睹皇居壮,不知天子尊”都体现了君权至上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中的“比德思想”强调园林景物的象征意义,以植物等自然景观为载体,赋予其人性,借喻对美好品德和高尚精神的追求。
1.2道家文化的影响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追求万物和谐的主张。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审美体现了道家思想,通过人工建造效仿自然,效法自然的内涵即庄子所谓的“物化”,主与客、人与自然二合一,把人格和精神追求融入到自然之美中,使园林艺术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精神境界,这也是中国造园艺术所追求的的最高境界和园林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
1.3佛家文化的影响
佛教初次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末年,至隋唐时期发展到鼎盛。“禅宗思想”源自佛法和儒道的结合,“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禅宗的精髓,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从而感知宇宙之浩渺。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一种浑然天成、无生硬之感和刻意雕琢的自然美,禅宗思想更加深化了这种追求意向,如“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将草木之画境升华为自然之意境,体现了“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里之峻”以小见大的禅意。
1.4隐逸文化的影响
隐逸文化体现在文人园林的发展和兴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摒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渴望平凡的田园生活,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富有自然气息、远离尘嚣的居住环境,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这就是隐逸文化的兴起,到了唐宋时期这种隐逸文化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园林艺术也正是在这种氛围影响下步入了成熟期,文人直接参与园林建构,将“诗情画意”融入园林艾术中。
隐逸文化对中国占典园林的影响可以从园林建筑命名上体现,例如,苏州明园网师园之“网师”,暗示了园主人史正志的隐逸之意,沧浪亭体现了园主的江湖情怀,祸园、拙政园则表达了园主的归田之意,“招隐堂”、 “桃园小隐”等园皆体现了园主的隐逸情趣。
2.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要素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筑山、理水、建筑营造、植物配置。通过对山水、建筑和植物等造园要素的合理搭配,在造园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另外再加入造园者的思想,使园林艺术充满了文化内涵和韵味。
2.1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的文化内涵
孔子《论语》中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论述,自然界中的山或雄壮浑厚或俊秀挺拔,象征了志士仁人无畏无惧、刚正不阿或泰然自若、无欲无求的品格,造园者通过用玲珑通透湖石和厚重粗犷的黄石来堆砌形态各异的假山,象征自己不同的人生追求。
水景成为我国古典园林重要的造园要素不仅因为它是生命之源,也是因为水的形态美和意境美,更是因为园林中的理水手法象征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内涵。水无形无色却能反映出形形的景物,我国古代哲学观认为:“虚”是哲学的最高境界,水的无形无色正是“虚”的象征,然而它可以倒映四周的山石、草木、建筑和广阔的天空,虚而不空,无却胜有,延伸了人们的视线,无形中扩大了空间,同时丰富了园林意蕴和内涵。此外,“水惠及万物却能谦和处下”,“水形柔弱却能以柔克刚”,“水景简单却能变化莫测”都体现了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和水景不可替代的作用,“园不在大,有水则灵”体现了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
2.2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内涵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有三大类型:北方型,江南型和岭南型。北方型多为皇家园林,其建筑气势恢宏、色泽华丽、体态端庄,重在体现帝王风范。江南型多为私家园林,其建筑规模小,讲求精致风雅,其建筑玲珑活泼,曲径通幽,明媚秀丽,广泛吸取了我国山水画的意蕴。岭南型既有北方型的华丽和稳重,又有江南型的潇洒和素雅,并采用了国外的手法自成一派。
我国园林建筑归结起来有四大特点:多曲、多变、空透和雅朴。园林建筑在布局上注重迂回曲折、参差错落,和风景环境达到和谐,通过对亭、台、楼、阁、轩、榭等建筑的灵活布置,使园林充满无拘无束的情趣,如此通过引导、曲折、暗示、掩藏等多种造园手法可以丰富园林的空间感,达到“以小见大”、“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
2.3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花木作为人们情感的载体,是人们托物言志时的媒介如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象征了在严酷环境考验后忠贞不变的友谊,松苍劲古雅,不畏严寒,挺立于雪山之巅;竹高风亮节,纵凌云处亦虚心;梅高洁清雅,刚直潇洒……又如,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兰柔条独秀,无矫揉造作之感,亦无媚俗之态,幽香清远,四君子中为最雅;陶渊明独爱菊之不畏风霜的君子品格,其诗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这样的生境、画境和意境构成了园林景观的精髓,也是值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传承的珍贵资源。
3.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应用
中国古典的园林一直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是中国历史文化不断的沉淀出璀璨的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新的流行性的元素,而中国的园林也必然的与这些新元素相互结合,并且随着我国的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也不断的接受着国外的新兴文化洗礼,所以的这些都共同的影响着中国园林的发展,已经引发了“新中式”的成型,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
4.结语
古典园林既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园林文化可分为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两个层面。园林中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等构成了园林物态文化的主体,而透过园林物态构成要素所反映的心理意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以及审美特征等原则是园林心态文化的具体内容。 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作品很多在设计思想上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询问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这一点在中国园林中又被诠释的淋漓尽致。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必能为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以指引。虽然中国古典园林的某些形式、某些观念可能己经不符合今天的要求,但作为一门艺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表现手法,高超的艺术涵养,是值得现代园林借鉴和传承的。
参考文献:
[1]艾丽皎.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文化内涵.园林设计,2013 (6).
[2]王洪军,项波.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分析.作家杂志,2013 (10).
[3]钟国庆,陈向荣.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肇庆学院学报,2014(1).
篇2
关键词:古典园林;自然;意境
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mainly in the natural landscape based, supplemented by artificial building, follow the natural to artificial means, reflect the aesthetic conception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hrough art processing on various elements of the landscape, fully embodies the builders to Literature and art culture and philosophy of the highest.
Keywords: classical garden; nature; artistic concep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传早在周文王时期就有建宫苑活动,后经过春秋、战国及至秦汉时期的发展,完成了从商、周的园、囿向秦、汉宫苑和私家园林的转化。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自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描摹对象,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中国古典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这些构景要素进行改造、调整、加工等艺术化的处理,构建出一个精练概括、典型化的自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这种艺术再现的特点在构建园林山水和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现存的许多优秀的叠山作品,一般不过八九米,从它们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都是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与提炼。这种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充分展现了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发现手法。
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做出湾港、水口或堆筑岛、堤、架设桥梁等,以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这追求的是“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立意,这在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都是常用的手段。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在构园中常常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植物配置都以树木为主调,不讲究成行成列,但随意参差,运用少量树木概括表现出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此外,观赏树木和花卉还按其形、色、香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征寓意。
园林中的建筑为了适应主人居住、游憩等多方面的需要,不论其性质功能、造型结构如何,都能与园内山水花木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在用料上,园内建筑物充分利用木框架结构的内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在布局上化整为零,通过完全自由随意、因山就水、高低错落的变化,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关系。把建筑物的小空间与自然界的大空间沟通起来,达到造园者追求的天人谐和的境界。
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建造时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许多园林是在文人的直接参与下建造的,这使中国古典园林深受绘画、诗词等文学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感彩。这首先表现为造园者的人生态度,造园者通过由建筑、山石、水体、树木所构筑而成的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的排列,把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凝聚其中,隐喻更为深广的幽美境界,即“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如苏州古典园林,往往是通过模仿和想象而感悟到有限的空间里达到咫尺山林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这种意境的营造,是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它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反应出文人气息的园林艺术。园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园主之文化水平,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者大多为文人雅士,一般在文学、绘画上都有极高的造诣。在园林建造手法上和诗词书画上一脉相承,它接受了传统艺术的普遍规律,中国古典园林的“以景写情”,正是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画理。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与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这种意境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其创设和表达大体上有两种方法:其一是象征手法进行表达,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分别用墨石、湖石、黄石和雪石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这种借比拟而产生的联想,借助文学语言手法创造出的画面和意境,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从而提高园林艺术的感染力;另一种是靠楹联题咏对园林意境进行表达,在园林中,大量运用匾额、碑刻、对联、题咏等手法进行造景,对丰富园林景观起到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直接影响了古典园林的建造目的、总体布局和设计手法。
首先,从建园目的上来说,禅宗所产生的影响最深远。禅宗奉劝人们要达到一种完全平静安详的精神境界,因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虚幻的。另一方面禅宗信仰者又置身于现实社会之中,这与他们“心既是佛”的与世无争“空”的信仰相矛盾,这是建园者的心态真实反应。这种矛盾在园林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园林提供了寂静冥想的场所,渲染了禅的气氛,引起人的禅思。
其次,儒家思想在园林总体布局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儒家讲究的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反应出来的是实用主义的,古典园林的建造者多是理想主义者,而非政治家,他们饱读诗书,但受制于儒家君臣思想,辞官归隐几乎是他们一贯的模式,但隐居只是他们无奈的一种表现,为了抒发这种感情,他们往往寄情于物。中国古典园林很多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建造的。
道家美学哲学原则直接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道法自然——中国园林艺术和设计的指导原则。“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这一观念之上。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建造上完全是按自然布局,建筑物也是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点染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
3世俗风水学说
篇3
关键词:中国园林艺术;美学思想;自然;意境
1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
美学思想的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久远而古老的年代,但它又是年轻的,因为它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间还不足300年。又因处于蓬勃发展期,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观点,而是百花齐放,各成一派。人皆有之是爱美之心,诞生了作为天地万物之灵的人类后,这世界便出现了各种形态与不同领域的美。有了美就需要审美的意识、能力与经验,这个过程是不断经过深入而细致的探索、思考,进而归纳总结出来的。
中国的美学思想可追溯到先秦,相比西方大概早了300年。在西周末年,周太使灵感闪动,和谐美的思想诞生,从此中国美学熠熠生辉。可以说中国的美学智慧诞生于儒家、道家美学,成熟于禅宗美学。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美学思想更是当中的精髓之一[1]。其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以仁释礼”、“美与善的统一”与“乐以忘忧”等方面,提出“吾与点也的自由境界,文质彬彬,然后为君子”的观点。道家代表老子崇尚自然之美与静为美,以无为胜有为,提出“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的美学观点。相比于古希腊先哲提出的美学思想,他们观点早了100多年。
儒家美学思想从先秦发展到两汉,逐渐偏重于善而轻视美。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美学思想并未受到崇佛观点的影响,出现诸如欧洲中世纪美学思想发展被神学制约的问题。这时侯,美在各种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美学也开始与玄学、佛学相结合,随后逐渐由重善轻美演变成重美轻善。隋唐中叶,新的美学思想诞生,即是禅宗美学的出现。佛学追求自由不被束缚的禅宗思想,区别于庄子“自由即游”的观点,禅宗强调“自由即觉”,也就是所谓用心感悟的境界,“使耳目闭而自然得者,心之知用外矣”(郭象《齐物论注》)。自此,中国美学从求实转向空灵。
到明朝中后期,中国美学思想不再是先秦两汉时期当做伦理学进行形而上学的探讨,也越过了南北朝时期的心理审美期。此时的美学思想在资产阶级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开始出现人文主义,美学思想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倾向自然之美,讲究独创性并重视考察审美需求,不再一味追求实用性与功利性。中国美学思想开始吸收西方美学观点是在之后,而促进近代美学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要归功于当时的北大校长先生,他重视和倡导美学教育,让中国美学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立形态的学科。
2 中国园林艺术展现的美学思想
2.1 倾心自然美
“尚用”可说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艺最具特点的观点,而老、庄代表的道家文艺观是“贵真”。庄子提出的这个观点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崇尚自然,他认为高超的艺术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不需要加以修饰令其失真。庄子深受老子这种文艺自然观的影响,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的美学观念,他认为“朴素”就是“大美”,即是未加以人工修饰雕琢的,纯天然的、未造作的才是最美的。
这种美学思想的形成,使中国艺术特别讲究自然,中国园林艺术也因此遵循“崇尚自然”与“不烦人工之事,自成天然之趣”的设计原则。所以中国园林并不是简单的模拟自然,而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开发自然资源,再经过思考、分析,探索出合适的设计方案,将园林中的山水、植物与建筑有机融合,再现自然之美。这种创造手法,虽经过人工提炼,但并不有损自然之美,因为它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相反的,它强调人的审美心理与自然的契合,这种自然之美与人工美结合的创作会更自然与协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比如说园林中的假山就是真山的“浓缩版”,真山的峰、峦、谷、岭,甚至悬崖峭壁都可以惟妙惟肖地展现在假山上。这种园林的构图和堆叠艺术是对实体山面貌的抽象化概括。审美大家李渔认为叠山的原则是讲究园林的艺术情调,能体现文人的恬淡情怀。
中国园林中的水体也是会考虑到园林内的地势和水源条件,将大自然界中的河流、湖泊、海、溪、涧、泉、池进行艺术提炼,设计出与自然基本一致,无违和感的风景。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大多保持自然原貌,多种常绿的植物,如翠竹与苍松。植物往往是丛植或群植,看似随意却是与周围的山水、建筑参差错落,相得益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2 追求意境美
中国园林艺术风格与文化、精神息息相关,常常将个人的内心情感或是思想融入到园林艺术中。中国美学是成熟于禅宗美学的,自然--内在--超越是禅宗心性学说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园林艺术中,就是在青山碧水中体验禅味,从红花绿树中感悟禅境,再由禅境升华到园林的“意境”,达到个人精神自由与生命的超越[2]。
中国园林注重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它的美不在于空间上物质实体,而是强调山水草木、桥梁建筑表现的情趣或是引发的情感,也就是曲径通幽处的淡然、宁静的意境才是园林所要真正表现的。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常把园林当做心灵的栖息之处,尤其是仕途失意之际,喜欢寻找园林这样一个可以静静冥想的地方。他们在园林里可以亲近大自然,感悟花草树木的生命,达到物我合一的意境。
园林艺术对人的内心情感很重要,“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悟”过才能获取意境,欣赏者需在特定的景观中才能体悟到人生境界。中国园林艺术在进行空间或时间设计时,注重营造出园林的空灵氛围。如扬州个园,就宛如一幅山水画,画中各个景物相互映衬,交相映错,散落的小院、石桥、叠山,再加上处处飞舞的蜂蝶和欢唱的鸟儿,和谐之美点到人心。面对此美景,引发人的遐想,心灵体验到一种无所羁绊的适宜、宁静的心绪。
2.3 讲究虚实、含蓄
中国园林艺术有继承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创作原理,山水画讲究留白,也就是让人对画面的有无产生联想。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空间艺术,“虚”即是表现“有无”,园林的空间是随着人的心境不同而变化的,它是靠心灵去感悟的。园林的室内与室外、亭台楼阁、林荫小道、院子窗棂、花草树木,所有的景物都错落有致,互相映衬,整个园林就是一个整体。在实与虚、静与动、显与藏中彼此消长,交相辉映,营造出中国园林“虚实相济”的意蕴。
中国园林艺术讲究含蓄、虚幻,即是文学领域上所谓的“境生象外”,也就是“景有尽而意无穷”,其中的奥妙正是藏而不露、求景外之意,使人们置身其景之中产生不可穷尽的幻想[3]。如狮子林中假山的设计艺术,假山上有山峰、石笋,石笋上又有垂萝。假山石缝中长着树木,山道蜿蜒曲折,看似无路,却发现在路的尽头出现一座桥或是一个山洞,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一种迷离、虚幻的神秘乐趣。中国园林在空间上表现出来的不断循环,峰回路转,追求的就是含蓄的境界,借鉴的是绘画与文学的含蓄艺术,以求得大小、虚实与远近相结合,进而将对立的元素统一成浑然一体的园景。
3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含蓄、淡泊为美,尤其是讲究契合人内心的情感。中国园林有着“东方园林之母”之称,它的婉约灵巧、随势赋形、藏而不漏,富有中国园林艺术特色。园林设计师理应以此为傲,在继承与挖掘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艺术美,创作出自然美与生活美相融合的、具有独特意境的园林。
参考文献
1 姜小丽,尹正茂.浅析孔子美学思想[J].淮南师院学报,2011(6)
篇4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闲逸优雅的恬静生活,在唐宋时期这种想法尤为流行,这或许与唐宋高度膨胀的儒家思想有着一定的关系。儒家思想在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对大自然抱着一种天人合一、整体平衡的观念,对所处的自然环境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唐诗宋词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优美、瑰丽的韵调使其有着无穷的魅力,姿态万千的神采和沁人心脾的芳香更令人陶醉。唐诗宋词善于使用各种意象,构成丰富多彩的意境,来表情达意,达到艺术效果,从而使其有着无穷的魅力。本文试图分别对唐诗宋词中的草、梧桐、雨、月和夕阳的意境进行分析,具体阐明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为更好地进行现代艺术设计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唐诗宋词中的意象
唐宋的文人都喜欢用“物”来衬托某种意境。综述唐诗宋词:草、梧桐、雨、月等物被较为广泛地引用。本节简单介绍这几种物在唐诗宋词中的意象。
1.草 在唐诗宋词中,文人常常用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别情离绪和思古念旧之情。著名诗句“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中蕴含了怀旧痛今、凄怆伤感之情。在“草”的这个意象上,积攒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离情别绪。纵览古今,凡是具有古代文学知识和一定的文化修养背景的人,只要在古代诗歌中碰到“草”这个名词,就像敲击了某一个特殊的神经,脑海中会立刻产生黯然神伤的离愁别绪。
2.梧桐 梧桐以其高大的落叶乔木“专情”形象,在唐诗宋词中备受青睐。在唐诗宋词中梧桐经常伴随着孤寂、冷清、落寞、哀愁而出现。梧桐在宋词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寂寞梧桐”和“梧桐更兼细雨”这些经典名句,至今依然脍炙人口。然而梧桐在宋词中的意境趋向于悲伤、凄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堆积”等悲怆的千古名句,无不营造着一种浓厚的悲愁氛围。
3.雨 雨同样受到唐宋诗人的关注,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不乏空灵的雨境。打开唐诗宋词,到处听得到雨声。雨由于其本质的轻柔流动,很容易成为诗人笔下的感情载体,赋予其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无论是春、夏、秋、冬,也无论是阴晴圆缺,雨尽显其百态千姿,妙不可言。在唐诗宋词中有很多雨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等唐诗宋词绝句,无不内容丰富深邃,感人至深;其艺术手法更是多姿多彩,令人回味久远;它的瑰丽奇异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它的华赡丰富吸引着人们去领会,它的精妙绝伦吸引着人们去感受,它的人文气息吸引着人们去感觉。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也常以雨来作为背景衬托,譬如在修饰恋人分手时的悲怆时,常以一场暴雨来衬托,这场暴雨无需多解,即可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惆怅。
4.月 月作为一个古老的极具文化意蕴与情感价值的原型意象,不但渲染了一种恬静优美的气氛,同时还更使人联想到月下美人的美丽容颜。在唐诗中几乎处处可见月亮,文人们喜欢用月色去展现他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细致入微的内心体验。他们善于用诗篇去触动灵魂,去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样的诗歌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离别之情;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更是向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的情感。
二、唐诗宋词意象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与唐诗宋词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或者可以说,艺术设计就是一种唐诗宋词文化。艺术设计过程中重点是要处理好意境、空间意识和自然意识。只有处理好这三个部分的艺术设计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设计。
1.唐诗宋词意象与艺术设计的“意境”美 顿悟净心、寻求心灵的澄澈自由是唐诗宋词的灵魂,它灌输给人们一种平静淡然的世界观,使得人们在物质化的世界中寻求一种达观、一种自在而为的人生追求。唐诗宋词在貌似淡然的外表下隐藏着一种极为广阔、令人深省的思想空间,如草、梧桐、雨、月和夕阳等基础元素构成了唐诗宋词广袤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深深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思想,形成了用是否含有意境追求来评价艺术设计成败的衡量标准。意境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和处理,从而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效果,它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以我国的园林设计为例,在古代的园林设计中,“意
转贴于
境”是设计者们必须考虑和追求的,没有意境的园林必然会被历史淘汰。从园林的作用来看,它不仅仅是人们休憩的地方。纵观历史,园林是文人们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更是历代文人们表达心志、寄予情感的场所。包括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在内的几乎所有园林,它们都没有脱离对“意境”的追求,这些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们利用园林来表达自我,实现自我。草代表着离情别绪,梧桐代表着至真情感,雨代表着悲怆惆怅,月代表着思念和夕阳代表着凋零,这些唐诗宋词中的意象,在园林的设计中体现得淋漓精致。除了园林设计,中国自古以来的艺术设计都有着相似的意境,对这种意境的追求从未间断过。
2.唐诗宋词意象与艺术设计中的空间意识 唐诗宋词中并没有表达出绝对的有限和无限,对二者没有严格的界定。恰恰相反,在唐诗宋词中二者可以互相转换,表露出了有限的空间里包含着更为无限的世界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简单就是美,在艺术设计中更是如此,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更大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和思索。用艺术设计的专业术语可以表达为“以小为大,咫尺世界”等。虚实相生、分景、借景等方式更是古代园林设计者和建筑者们所采取的“以小为大”的手段,他们利用这些手段来使观赏者从心理上扩大空间感,将有限的园林之景融入到无限的宇宙之中。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可利用的面积和空间与设计者的品味和能力是有着必然联系的,面积和空间越小,体现出的设计者的品位和能力就越高。园中园、景中景那种“庭院深深”的层层设置,更容易冲击人们的视觉,从而产生一定的空间感。园林设计强调的是传神达意,有时一棵梧桐就能代表一段至真的爱情。简单的一棵树结合其背后的深远意境,给人带来的将是多重的空间感。
篇5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文化
Modern Library’s cultural and architectural form
Cheng Lu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eing Digital Age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library building, library building from the art style, image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the library building and cultural diversity, local characteristics, ethnic style and spirit of the times.
【Key words】Library buildings; Culture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它传承着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记载着人类前进的脚步,成为人类文明和文化知识的积淀和宝藏。而珍藏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建筑则被看作是艺术宫殿中的瑰宝之一,受到高度关注,世界建筑艺术之林中熠熠生辉的经典之作,无不包含图书馆建筑的倩影,其中不少建筑已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图书馆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大,社会文化等活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因而图书馆建筑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不断现代化的历程。21世纪是一个以“数字化生存”为主导的信息化社会。为适应社会,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信息传播、建筑思想和服务理念都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现代图书馆建筑也将适应时代的变革,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弘扬现代设计思想,结合实际,注重现代化和人文特色的设计。
图书馆是一种兼具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文化建筑。纵观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历史,无不体现着人类文化、文明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因此,人们往往把图书馆建筑本身看作是文化艺术的象征和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文明的标志。
1.古代图书馆的文化特色
我国古代的图书馆――藏书楼建筑,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崇尚自然,营造自然优美的环境,强调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和强烈浓郁的文化韵味,体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建筑风格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认识程度有关,趋于封闭、保守,讲究对称和谐,外型古朴典雅].建筑大多都依山傍水或选址在具有某种文化象征意义的地点,即所谓的风水宝地。为营造文化气息,建筑区内廊亭通幽,迂回曲折,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房屋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门窗精工细作,灵秀活现,每一局部都隐藏着深刻的含义,催人上进,教化人生。楼阁内大量的画、匾、联,字迹娟秀,寓意隽永,启发人们理解主题,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当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的阶段后,过去为文人雅士、官宦名流提供传经讲学的藏书楼已则演变成为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阅读的图书馆。其文化特性表现在诸如选址造型、结构设计、平面布局、内外环境等方面,均努力营造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图书馆建筑。
古代图书馆称之为阁、观、院等,是以藏书为主,建筑多为封闭式的藏书楼。关于藏书处所最早有形制可考的当属汉朝丞相肖何督造的宫廷图书档案馆――石渠阁,《三辅黄图》称石渠阁“其下砻石为渠,说明这座图书档案馆以石料建造,下有流水,注意防火。西汉以后的图书馆概称”阁“,很可能与其它殿阁式建筑相似,柱廊、挑檐、大脊、画栋,增添了学术气氛,东汉的兰台、东观经常有学者会集于此,讲学论道,为人们所向往。位于宁波西部的明嘉靖时范钦所建现存最早的藏书楼――天一阁,是二层建筑,楼下6间,楼上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这种不求对称的布局是事出有因的,当时,范钦鉴于书楼多患火灾,想照《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话,取以水克火之义,故建楼6间,书橱数目均为6的倍数,取名”天一“。楼下正门悬”天一阁“匾额,廊柱楹联为”石品洞天题海岳,书藏福地辟琅环“。庭前凿池蓄水,意在消防,池南垒石作山,池边依墙立小亭,池中小桥穿越林石之间,约300平方米的庭园,山重水复,石径回逶,气势自然,不失雕琢,后来清乾隆为珍藏《四库全书》修建藏书楼,共有文源、文渊、文溯、文津、文澜、文汇、文综七阁,都参照天一阁建造,可见一脉相承的痕迹。综观我国古代现有的藏书阁,藏书院建筑无不体现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1.1 强烈浓厚的文化韵味古代藏书楼,以阁为代表的一类,由于它仅用于宫廷、官家收藏图书档案,其建筑特征封闭近于极致,建筑材料以笨重、结实的石、木为主,为防火防潮,在环境的营造上凿水池,引小溪,建廊亭。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他们反对奢侈和浪费,崇尚朴实,因此,建筑形象朴实无华,装饰和色彩清新淡雅。大部分书院建筑外部显露其封火清水山墙,色彩多选黑、白、灰、棕(棕红)等中性色,显得较为沉着,这些色彩或作为建筑的主调,或作为轮廊线,灰白相间,虚实相比,既可达到强烈的对比,又可获得轻松的调和感。从天一阁到清乾隆间的文渊、文溯等七阁,从白鹿洞、岳麓书院等四院到近代古越藏书楼,每一座藏书楼的命名和大量使用的画、匾、联都表达了深刻的寓意,或强化教化内容,或指明学派师承,或宣传人生哲学,或体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启发人们理解主题,阐发联想。
1.2 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古代藏书楼在选址和环境营造方面,注意自然景色的优美,也重视历史古迹名人遗迹等人文因素,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如在祠庙中另辟一处的藏经阁,其实是佛家经典的专业藏书处,选址于祠庙之中,一是为了便于保护经书,方便佛家子弟吟诵,二是因为此地实在清静、肃穆、庄重,富于宗教色彩,是理想的读经圣地。以讲学、藏书、祭祀为“三大事业”的书院,往往都建于景色极佳幽静处,那时由于战乱,名士纷纷隐居山林,聚徒授学,形成了书院远离市井的传统;其次,作为儒家理学阵地的书院地处山林,加强了与佛、道的交往,也激化了争夺地域的矛盾,使书院始终不愿放弃名山胜地;除此以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书院“通天地人之谓才”的教学育才思想,决定了书院择胜而处,书院一切环境也就满足了“净心”、“悦情”、“深源”、“妙用”天人结合的境界。
2.现代图书馆的人文化和艺术设计
随着人类跨入信息社会,文化观念及价值体系将发生很大变化,它必将影响和制约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方向,这些变化表现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的创作观念;知识价值规律与信息审美观的建立;注重多元化、个性化与推崇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倾向;以及图书馆网络化与注重高技术、高情感相结合的建筑等方面。
大英图书馆馆长布里安。朗先生在回顾本世纪欧洲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时,满怀激情地说道:“当这个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新图书馆建筑诞生的年代。”随着新世纪数字化图书馆建筑时代的到来,一种新的图书馆文化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新图书馆建筑落成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新图书馆文化的跃然而立。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特性要求它所表现的建筑形象应该是一个着意提供文献与阅读的场所。从选址造型、结构设计、平面布局、内外环境上,努力营造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的图书馆建筑。其实,我们无法把这种水融的实际操作与目的要求割裂开来,只有让读者去品味、感受建筑、环境与人的亲和之力,让来人去评价、赏析那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图书建筑艺术奇葩。
2.1 丰富的形象构造图书馆是建筑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体,它不仅能满足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物质要求,还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具有感染的建筑形象。
现代图书馆的外观造型将更加充分地体现文化类建筑性格与特征,体现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 并与周围的历史文化环境协调并持续发展具有新意、高品格,具有时代感,与周围环境共同渲染文化气氛,强调文化内涵。
早期的图书馆建筑在建筑的构图上多采用比较简单的几何体,就是所谓方盒子建筑,20年代后期图书馆建筑一改前观,不仅具有简洁明快的现代主义特征,还包含了多样变化和细致的处理,除了一般的方块和长方形外,还增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弧型等多种形体。各种几何形体以千变万化的方式结合起来,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象给人以鲜活和惊喜之感。现代图书馆建筑中,平板、斜面、曲面、直角、尖角纵横交错,有分有合、若即若离、虚空和实体相互勾绕,互相渗透,造成扑朔迷离的动人景象。“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图书馆建筑风格将由单一的模式逐步走向多元化,并且表现出一定的风格特征和流派倾向,建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充分体现建筑的特殊内涵,并也与其特定的环境协调一致。
2.2 多元化与个性化建筑内容赋予建筑形象一定的个性特征,这是建筑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一面。无论是圣洁高敞的北京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宏大高耸的哥特式建筑,无不体现各自美的建筑性格。图书馆建筑艺术形象是一定文化建筑的特定的个性的体现,取决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取决于读者特征。现代图书馆建筑形象将告别那种缺乏个性特征的“方盒子”式单一形象,外部造型将具备鲜明的个性特点。它直观的建筑形象将着意提供借书与阅览的场所,而不应被误认为是其它公共建筑物。图书馆的外型和装饰应表明它是一个安静的文化学习中心,它的建筑形象应有益于感染读者去学习和探索。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所表现的特点不同,前者具有浓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后者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公共性,至于少儿图书馆应着力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
主体建筑造型突出了现代精神,融入时代特色,逐渐摒弃传统的方正结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力求造型新颖,美观大方,简洁明快,崇尚高雅,并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产生亲切和吸引读者的文化氛围,再现建筑艺术魅力和学院风格,烘托出一种静谧、高雅的知识殿堂的氛围。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大胆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和成功经验,追求空间层次、立体造型、细部装饰、质感色彩、光影及其与周围环境融合而形成的视觉整体形象。赋予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视觉上的享受。荷兰代而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筑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未来派艺术特征、最为现代化的图书馆之一。整个大楼造型极其别致,似从天而降,建筑三面为巨大的玻璃幕墙,另一面则倾斜成为大楼屋顶,并继续延伸使整个屋顶与地面合而为一。
2.3 建筑与环境的统一建筑的艺术境界,既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形状、色调有关,又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及其它建筑群、自然景观有关,形成不同的环境和美学追求。
很多图书馆建筑过于注重建筑本身的构造和形体,显得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数字生存时代的图书馆建筑更加推导文麦主义,注重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将整个城市或校园的环境纳入规划的思路之中,创造一个容入式敞开的新的图书馆建筑,似乎这座城市或校园的建筑、树木、景象都是原本属于这个建筑的。21世纪,建筑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它的外部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对话的关系,互相衬托、互增光彩。
21世纪的建筑理念提出了城市和区域概念,个体建筑与它所处的城市后区域空间环境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数字生存时代个体的图书馆建筑设计应该超越自我,实现与城市、校园结构和文化肌理的链接。在数字化图书馆的设计中,尝试使用“城市与区域的交互活动”的概念处理建筑与城市结构以及校园结构的关系。实现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动态交融”。
2.4 民族与文化的象征图书馆长期以来被当作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象征,其形象常引起建筑师 的关注,从而体现出对文化环境的尊重。如国外有些著名大学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对校园传统的重视,对维护其统一的面貌,保持特有的传统风格看成是极重要的事情。随着“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业的发展,使全球文化传播日益便捷,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图书馆建筑设计面向全球化,同时也给建筑提出了发展的新课题――“寻求特色图书馆建筑文化”,即给建筑师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尊重地域和民族文化以及强调环境协调和与周围建筑的”文脉“的设计观点”。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极其鲜明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现代图书馆建筑十分注重对民族性、地域性的理解,在大胆吸收国外建筑文化、设计理念的同时,注重延续地域文化脉络,挖掘建筑本身的文化精髓,恰如其分地融合中西文化,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格。
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现代模数式建筑都是“方盒子”缺乏民族特色,西方的建筑模式、建筑材料、设计观念引进中国必然会冲击民族风格的变化,完全西化或在采用西方建筑构图的同时,通过局部点缀某些中国传统式的小构件、纹样、线脚等,来突现民族格调,这既是图书馆建筑现代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又不失中国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位于北京西郊紫竹院旁,环境幽美、建筑恢宏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馆设计以高层书库居中,周围环绕着低层阅览室,其中布置了三个中国庭园式内院,构成了一组“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建筑群。其建筑形式立面造型对称严谨,富于中国民族及文化传统特色,尤其以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瓷质面砖,汉白玉栏杆,配以古铜色铝合金门窗和蓝色玻璃,在紫竹院绿荫衬托下,凭添了中国书院特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图书馆坐落在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的西昌市,整个建筑风格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屋顶的“撒勒博”装饰层层挑屋“斗拱”,长廊装饰的“鸡肠”、“羊角”等图案深含着悠久的彝族文化,成功地反映彝族的建筑风格,绿色的琉璃瓦、乳白色的外墙瓷砖以及园内的花木绿草,极富中国园林建筑特点。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传统不尽相同。设计时,在遵守共性的同时,又要尊重个性。民族院校应突出各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习惯,把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融入到图书馆建筑的每一个细节。艺术院校图书馆更应体现建筑的艺术性设计,把艺术思想融入到设计的每一个角落。师范院校图书馆建筑应把孔孟思想、师德、文化教化的主题体现在设计中,通过壁画、浮雕、雕塑等手法及各种流派的文字、图案,深化主题,活化建筑,使建筑更具生命力及艺术活力。此外,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南北东西形成的建筑思想、文化、理念略有差异,建筑风格也稍有不同。北方的建筑粗犷、传统、保守、方正,讲究实用,不太注重外观设计。南方建筑秀美、挺拔、多变,设计细腻,曲线柔和,富有现代特色和生活气息,十分注重外观设计五、人性化的空间艺术图书馆“是一个人的心灵与情感,在此最大限度敞开的地方,因此无论过去和未来图书馆在本质上又都是人们获取知识,感受文明,塑造自我的场所,在这里进行着的是体味、倾听、交流和感应――一种人的心灵与情感参与的内在活动”,“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图书馆在建筑形式方面,由于具有更为开放的公共性及对大型空间尺度的需求,使其在外部形象上的技术理性特征变得更为突出。为改变传统图书馆的庞大、冷峻和静穆的气氛,在建筑形式上注重情感化。一方面,更加注重其使用功能,处处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达到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通过高技术的材料的简洁、细腻、精致的处理形成人们可把握、理解、大而亲切的形象,使其在一种沉静中唤起人们的情感认同。显然,“将技术的物质力量和人性化的精神需要加以良好地平衡”,理所当然的成为“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一个重点课题。和整体造型。设计时,应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空间是图书馆建筑的主角,“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空间是表达人文关系的重要元素。传统的图书馆建筑是一元的,设计功能是单一的。而数字化图书馆的空间按照不同是主题被有序的划分充满温情的多元空间,每一个人都是图书馆的中心,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自己作为主体被尊重的感觉。
空间赋予情感,才不会显得呆板、空泛和一成不变。数字化图书馆的设计,如千变万化的魔方,演绎出不同的姿态。层次叠加、视角的转移、光影的对比,视域的变化,给读者一种安详的感觉,同时建筑不再是一堵冷冰冰的墙,而是充满趣味和人性的线面组合,它的空间,如同一支优美的乐曲,奇妙的律动和旋音撩拨着读者的心。
结束语
图书馆建筑中最具生命力、最具感染力、最能打动人的东西便是其展现的文化内质和艺术魅力。我们无法将建筑中所表现的各种文化特质一一罗列出来,只有通过设计大师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内涵,把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境用无声的建筑语言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去品味、去感受环境、建筑与人的亲和力,去欣赏一座座别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建筑奇葩,领略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