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

篇1

(一)丹麦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模数法制化的国家,并制定了20多个必须采用的模数标准,包括“建筑规则设计模数”、“模数组件的尺寸”、“优先采用的建筑水平向尺寸”、“双跑楼梯的楼梯间”、“厨房构件”等。丹麦推行工业化建筑的途径是开发以采用“产品目录设计”为中心的通用体系,同时比较注意在通用化的基础上实现多样化。丹麦通过模数和模数协调实现构配件的通用化。主要的通用部件有混凝土预制楼板和墙板等主体结构构件。这些部件都适合于3M的设计网格,各部分尺寸是以1M为单位生产的,部件的连接形状(尺寸和连接方式)都符合于“模数协调”标准,因此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之间具有互换性(于萍、陈效逑,2011)。丹麦标准对于模数协调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建筑及建筑产品的尺寸和规格的规定比较多而且比较详细,对于建筑的水平与竖向尺寸、各类构件的尺寸和小型建筑产品的尺寸都有规定,通过这种方式来规范设计,发展通用体系。

(二)日本早在1969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推动住宅产业标准化五年计划》,开展材料、设备、制品标准、结构材料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并依靠各有关协会加强住宅产品标准化工作。1971年2月通产省和建设省联合提出“住宅生产和优先尺寸的建议”,对房间、建筑部品、设备等优先尺寸提出建议。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住宅产品大批量社会化商品化生产的前提,极大推动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纪颖波,2011)。

(三)法国法国的工业化建筑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第一代工业化建筑”,出现过许多“专用建筑体系”,不同体系出自不同厂商,各建筑体系的构件互相不通用。20世纪70年代后过渡为“第二代工业化建筑”,以通用构配件制品和设备为特征。1977年成立了构件建筑协会,1978年该协会制订了尺寸协调规则。法国政府在1982年调整了技术政策,提出一套构件目录,只要与某些其它目录协调,并组成一个“构造逻辑系统”即可(孟刚,2005)。

(四)小结可以看出,模数协调和部件通用体系在工业化建筑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模数协调强调的是在建筑设计阶段尽量统一尺寸,做到标准化设计,而部件通用体系强调的是在部件生产阶段尽量统一部件的规格尺寸,做到部件通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设计是生产的基础,标准化设计有助于部件的通用,部件生产是设计的延续,部件通用可以促进标准化设计。各级政府部门在修订和制定标准时应充分借鉴国外标准,尤其是在模数协调和部件通用体系两方面。

二、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现状

目前我国针对传统建筑的标准规范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其中也涉及了一些有关工业化建筑的内容,但涉及专业不全,规定分散,不成体系,本文对此按照执行范围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

(一)国家标准表-1中所列标准涉及建筑设计、建筑产品、结构设计和施工验收四方面,其中既有针对工业化建筑而制定的标准,也有针对传统建筑制定而又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标准。针对工业化建筑的标准大部分颁布较早,已不能够满足新型工业化建筑的要求,应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等进行修订。传统建筑标准中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规定不够深入,应进行深化完善。

(二)行业标准表-2中所列行业标准大部分为建筑产品标准,另外还有两部集设计和施工于一身的综合规程以及一部抗震标准。与国家标准情况相似,针对工业化建筑的标准颁发时间较早,应结合现状修订,传统建筑标准中关于工业化建筑的规定应深化完善。

(三)地方标准从表-3可以看出,各地区已出台的针对新型工业化建筑的技术标准在内容上基本一致,大体可分为总则、术语解释、材料要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和验收。且各技术标准和规范都集中大部分篇幅对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而其他章节则只做了原则性规定,比较概括,不够具体、详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沈阳市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在制定技术标准方面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在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等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沈阳市组织中建标准院、中建东北院、中建设计集团、沈阳建筑设计院等设计单位,以现代建筑产业化工程建设为依托,不断丰富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在构件制作与验收、工程质量、安全、节能、检测等方面开展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编制工作(于海,2012)。

(四)在编标准目前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已经,相关人员正在积极修改。该规程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要求、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装配板式结构设计、外墙挂板设计、构件制作与储运、构件安装与施工和工程验收。另外,据北京市建委消息称,将启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规程》编制工作,积极推动产业化住宅设计标准建设。该规程将对住宅设计中的模数协调、平面设计、外墙、内墙、楼面设计、内装修与设备管线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要求,为规划管理和建筑设计提供技术依据。由标准院作为组编单位编制的《装配式住宅设计规范》也正处在编制中。

(五)小结目前各级标准中,关于结构设计和施工安装及验收的标准还比较少,应尽快修改相关标准,增加相关内容。另外虽然有一些关于建筑产品的标准,但还不能满足新型工业化建筑的生产要求,应加紧修改现行标准并编制相应新标准。在修改和编制标准时应结合现有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做到能够充分反映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且应该与在编标准相协调,力争做到不重复,不矛盾。另外,在生产过程上,工业化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相比,无论是设计所依据的标准规范、施工安装标准,还是验收检查标准,都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应进行修订。在建筑设计上,应加强有关模数协调的规定;在结构设计上,现行相关标准中几乎没有针对节点设计的内容,应增加相关内容;在构件部品生产上,应尽快完善关于尺寸规格、生产要求等方面的标准,尽快建立一套通用体系;在施工安装上,现行相关标准中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规定比较分散,应进行整合,增加必要规定,尤其是关于节点连接这一重要环节的规定;在验收检查上,主要应修改两方面规定:一是部分工程的验收地点由工地现场转移到了构件部品工厂;二是应增加关于节点连接的验收规定。

三、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的修订和建议

结合我国现行建筑技术标准规定和国外工业化建筑发展过程中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本文对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建筑过程中部分主要技术标准提出两点建议。

(一)对现行主要技术标准的修订建议1.建议。具体见表-4。另外,《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住宅楼梯预制混凝土中间平台》和《住宅楼梯预制混凝土梯段》都是为了发展工业化建筑而制定的,但制定时间较早。近几年工业化建筑发展迅速,相继出现了许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上述标准应结合工业化建筑的现状进行修订,以适应新型工业化建筑发展。2.说明。《住宅建筑规范》中的条文大多针对现浇结构,应增加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部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规定构件中的钢筋可作为防雷设施的引下线。此技术在现浇结构中易于实现,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不易实现,应作相应修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没有专门针对节点设计的内容,节点设计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增加针对节点设计的相应内容;另外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求较少,应继续完善,如节点连接构造要求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各类建筑的抗震计算和构造做出了规定,但没有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计算和构造,应增加相应抗震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主要针对现浇结构进行规定,应增加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的相关规定,如构件部品、施工机械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第9章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中,对预制构件的验收、结构性能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做出了规定,但不够具体,应进行完善。另外,由于构件部品在工厂生产所以在现场验收的规定已不适用,应增加针对工厂生产验收部分。《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应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同步修改。《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中没有针对节点加固的方法和构造要求,节点连接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应增加相应加固方法和构造要求。《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中有大量针对现浇结构的规定,应增加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相应规定。《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中没有关于构件部品连接节点的防水设计,构件部品连接节点是防水的薄弱环节,应增加相应防水设计内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是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的重要参考,目前该图集只针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应增加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部分。

(二)对新增技术标准的建议1.建议。(1)完善模数标准体系,增加各类建筑的模数标准,如学校模数标准、医院模数标准、办公楼模数标准等。(2)完善建筑产品通用体系,增加关于各类建筑产品的尺寸、规格的标准,如预制梁尺寸规格标准、预制柱尺寸规格标准、预制隔墙板尺寸规格标准等。2.说明。(1)目前我国现行建筑模数标准只有《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三部,应完善模数标准体系,增加各类建筑模数标准。(2)目前我国建筑产品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通用体系尚未建立,许多建筑产品缺乏与之对应的尺寸、规格的标准,应增加各类建筑产品的尺寸规格标准。

四、结论

为了找出目前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典型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提出建议,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得到相关结论。

(一)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进行总结和分析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新型工业化建筑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大都颁布较早,已不能满足新型工业化建筑的建造,地方标准大都只对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而其他方面则比较概括。

(二)对典型国家的技术标准特点进行总结对瑞典、丹麦、日本和法国的技术标准特点进行总结,虽然四国在做法上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都体现出了模数协调和部件通用体系在技术标准中的重要性。

篇2

【关键词】革命 多元化 精准化 标准化 持续发展

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1.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房屋建造也可以进行机器化生产,大批量的在工厂或工地制造,然后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组装而形成的建筑,这就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这将是我国建筑、建材业在21世纪即将面临的一次大革命。

1.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最早起源于欧洲,目前为止,西欧和美国地区装配式建筑在混凝土结构中占的比例已达35%-40%,而在亚洲,日本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且装配式建筑在混凝土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50%之多。我国对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起于上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兴盛起来, 90年代到21世纪初由于技术等原因陷入停滞状态,而最近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施工技术的提高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装配式建筑被重新启用起来,并以全新的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优势以及与传统式建筑的比较

2.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优势

(1)降低企业成本。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是由预制工厂批量生产,运达施工现场直接安装,避免了传统施工现场装拆脚手架、模板等繁琐工序,节省了大量人力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工期,人工费和工期的减少也使得成本变得更具有可控性。

(2)保证工程质量。传统的建筑施工现场中,由于工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安全和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由于施工构件大都是在工厂车间中按模板生产的,比起传统的工人现场湿作业,构件质量更好的得到了保障,而且这些建筑结构的安装有着固定的流程,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经实验测定结果显示,装配式建筑结构强度与现浇结构相当,混合来凝结的自我恢复性好,变形能力强,节点区域的抗剪能力也优于现浇结构,这些都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3)空间设计灵活。装配式建筑基本实现了设计模数化,标准化,组合灵活多样相对于传统建筑设计的承重墙多,开间小等问题,更容易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改善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供了多一种选择。

(4)节能环保。在全国的能耗排行中,建筑业的能耗占三分之一左右,传统建筑施工工地产生的粉尘与建筑固体垃圾等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大量污染。装配式建筑与之相比凸显出了极大的优势--节能,节水,节材,环保。例如,万科集团代建的深圳龙悦居项目,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建设16万平方米住宅面积测算,节约了标准煤320吨,木材160立方米,减少废水5.4万立方米,施工垃圾约1600吨。

2.2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式建筑的优缺点比较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优缺点比较,如表1所示:

表1.传统住宅和装配式住宅的比较

3.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技术要求

(1)建筑整体需采用高精度的坐标体系,且应预埋标准门窗可随意装卸的高精度接口。只有确立了标准化体系,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

(2)细化精装修技术标准,用基础三维设计软件来解决各种建筑模块和设备模块安装的碰撞问题,合理确定标准化模块,从而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3)积极实行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住宅建筑品质,并对成本、工期精细化管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4.装配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节能环保发展迫在眉睫。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同时,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装配式建筑各种优点及其绿色发展的理念使其在将来在中国的发展优势毋庸置疑。

参考文献:

[1]李湘洲,李南.国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J].国外建材科技,1995(04).

[2]王茜,毛晓峰.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2(07).

篇3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构件可以预先在工厂完成预制,运输至施工现场只需要对预制构件加以吊装与拼装即可。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十分凸显,但在施工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非常注意的要点,尤其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极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设计因素、生产因素、协同因素和人为因素,均会对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考虑到这些因素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影响较大,因而务必积极落实项目管理工作。

1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

作为建筑行业一种发展快速的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是十分显著的,直接革新了传统的建筑形式,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和深远的。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可有效提升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构件均由工厂预制完成,在预制阶段可以严格按照标准数据来生产,因而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一些施工质量问题,比如可避免墙体开裂。另外,可以大大提升建筑物整体的安全等级、耐久性和防火性。可加快项目进度:凭借工厂预制的优势,装配式建筑可以在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立即着手施工,对加快项目进度有十分大的裨益。长期的研究发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进度可以高出传统建筑形式施工进度的30%左右[1]。有助于提升建筑物品质:从装配式建筑室内精装修的角度来说,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即拆即装,又快又好,施工人员正在开展吊装施工,如图1所示。足够的节能环保:从节能方面来说,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外挂板是两面混凝土中间夹挤塑板,有很好的保温性能,保温效果明显优于外墙保温和外墙内保温。另外,应用这种材料可以此来解决传统建筑所做外墙保温层脱落的问题。在环保方面,因为所使用的构件均是通过工厂化方式来制作,因而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可以大大减少,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控制在最低。有助于文明施工和安全管理:与传统的建筑作业现场有所不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现场不需要太多的施工人员,只需要留有一小部分的施工人员即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点,即设计因素、生产因素、协同因素、人为因素。设计因素:设计工作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其可以直接影响工程管理质量。就设计阶段的工作来说,若是设计人员未在前期阶段充分考量结构构件的分离、运输、堆放等相关内容,势必会导致整体的设计方案较为模糊,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最终影响工程管理的质量[2]。以构件生产、存放及运输等环节的困难与成本为例来说,若是在设计阶段缺乏全面的考量,势必会导致所设计出的构件结构单薄、节点复杂,后续施工难度有所增加,且构件还易发生断裂和崩烂。再比如若是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构件安装工序及安装难度、施工成本,则易导致后续施工钢筋穿插绑扎困难,甚至出现无法施工的情况,导致成本增加。生产因素: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其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构件均由工厂加工,这让工厂在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十分凸显。具体来说,以加工厂的预制构件运输工作为例来说,为确保预制构件的运输质量,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做到车启动应慢,车速应匀,转弯变道时要减速。在运输墙板时需要竖放,用槽钢制作满足刚度要求的支架,而后将墙板搁支点设定在墙板底部两端处。在运输楼梯、阳台等预制构件时需要单块堆放,在叠放时则需要用四块尺寸大小统一的木块衬垫。但若是加工厂在预制构件运输过程中并没有做到这些工作,势必会导致预制构件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无法确保后续的施工质量。协同因素:与传统建筑形式的施工有所不同,装配式建筑虽然施工现场的工序较少,但工序划分和岗位的配置更加的精细,在实际开展施工时非常注重多个部门的协同作业,尤其是需要设计部门、加工厂、施工部门和监理部门的协同作业,这无形中增加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3]。具体来说,装配式建筑涉及顶层设计、技术标准、产业链打造和关键技术等重要内容,单纯依靠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紧紧依托于产业协同和优势对接,以此高效完成建筑施工。以标准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精益化装配、BIM信息化管理这四个部分为例来说,彼此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一项工作完成质量不佳时均会对其他环节造成影响。但若是在工程管理中缺乏统筹管理意识,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势必导致各个工序的设计工作、加工工作、施工及验收存在问题,更易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人为因素:人员是装配式建筑高质量落实的关键,人员的核心素养可以直接影响和决定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比如在智能化制造环节,对工厂工人的综合素养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工人可以借助自动化系统来完成构件的预制,尤其是要确保构件的预制精度。再比如进行精益化装配工作时,会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综合素养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钢筋绑扎、楼板吊装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要求更高。另外,在BIM信息化管理这一方面,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结构、机电一体化设计等诸多工作联系起来,对装配式建筑实施全过程控制。另外,BIM技术有着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和优化性的显著优势,其应用在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管理中,有着安全耐久、施工快捷、可视化程度的优势,非常值得推广应用。但若是项目人员对BIM技术掌握不足,实际使用时会导致BIM技术无法发挥最佳的优势,从而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管理质量。

3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3.1创新管理理念与模式

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工作对落实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必须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管理理念创新中,需要及时去转变管理理念,要彻底改变以往存在于传统现浇建筑的管理理念,需要做到及时转变管理理念,让技术前置和管理前移。具体来说,装配式结构的实施效率是项目效益的基本保障,在管理工作中要将设计、生产和施工等诸多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例来说,均要严格按照产业化要求来施工,转变以往的建设方式,注重设计规范化、标准化,尽可能地去形成一种一体化的建设模式。为确保各个生产工序可以与单位协调配合,可以结合生产加工周期、安装时间和工程工期等因素,通过倒排的方式来制定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计划,并事先确定好重要构件的技术参数,提升对各方面因素的管控能力。在管理模式创新上,装配式建筑可以尝试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EPC(工程总承包)施工模式。以EPC施工模式为例来说,项目可以落实五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对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BIM一体化加强管理,确保整个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4]。通过应用这样的管理模式,势必可以保证和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水平。

3.2引进先进技术

就当前阶段装配式建筑在技术上的应用情况来说,最具应用优势和发展潜力丰富的技术当属BIM技术,有很多的施工单位会选择使用BIM技术,通过发挥好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和优化性优势,可以确保装配式建筑设计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具体来说,施工单位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为工程的协同设计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施工单位可以此来进行各项信息的整合,构建BIM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可以凭借BIM软件的可视化和模拟化功能,来评估协同设计是否具有足够的可行性、科学性和经济性,以此来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除此之外,在工程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的共享特征可以将各个生产部门紧紧联系起来,建立一种动态、协同化的管理体系,这可以为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和施工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对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有十分大的裨益。

3.3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与管理有着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员工的专业能力培训工作。具体来说,施工单位为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需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不断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帮助员工认识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自身职责,继而积极参与到施工与管理工作中去。二是要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活动,引导员工参与到技术知识的学习中去,以此掌握更多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知识和管理知识。

篇4

【关键词】钢结构;装配式; 住宅;优化

装配式住宅诞生于20世纪初期,这种建筑设计标准定型,构件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加工,现场采用螺栓、自攻螺钉等连接件和密封材料干式组装,无湿作业,施工安装便捷。近30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地区)逐步发展起来。装配式住宅不仅改变了传统住宅的结构模式,而且完全替代了砖、混凝土、石材、木材,真正实现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从而大大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这种方式已在国外得到了推广。为推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我国的利用,本文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我过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从我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思路及其优化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 我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现状

1.1设计方法落后

传统是住宅设计和预装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无论从结构体系的设计、基本模数的确定、平面的定位方式、设计的指导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方案阶段,通用结构体系和专用结构体系没有区分,数模化、标准化的设计思想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施工图阶段,缺少对于构件及装配节点的深化探讨,没有解决构配件的标准化定型和装配节点的构造详图设计,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阻碍了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1.2设计规范缺失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由于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在相关设计、施工标准等方面的规范文件缺失较多,与之相关的施工工艺、工法和安全规程还未建立,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装配式住宅发展,我国在某些方面远远落后与国外的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和国内现行的建筑技术标准、规范在很多地方还不兼容,使得装配式住宅在设计、审批、验收等方面无标准可依。这对于工业化住宅的大规模推广是一个障碍。

1.3部件发展滞后

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由于缺乏技术引导及自主创新,市场需求并没有达到产业化的程度。因此,我国的相关产品功能性单一,工厂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住宅产业化标准的要求。目前,该技术零散而不系统,技术水平及标准参差不齐,不配套,需进一步研究创新并进行整合。我国钢结构住宅在建材和部品方面,目前建造钢结构住宅方面的所学材料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运来,甚至有些外商在中国大陆委托加工的部件,往往也只能到国外去采购,在国内市场上一时还找不到,这严重制约了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及推广。

1.4环保节能意识落后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建建筑中 95%属于高能耗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数亿吨,其中产生的污染物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因素。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相对于传统的砖瓦建设材质具有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但是在另外一方面,环保节能的钢材在整个钢结构住宅中的使用率很低,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在10%左右,绝大部分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使用的钢材仅仅是一般材质的钢材,在节能、环保、安全性能方面满足不了当前的需要。安全性能低、使用寿命较短,而且钢材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

2 我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思路

2.1以建筑结构为主导,结构专业为辅助

钢结构住宅设计首先要遵循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一般原则,这是建筑设计的最重要原则,在满足这个要求的前提下,才能更多地关注其现场板材裁截量、使用功能、节能环保以及建筑效果等,然后是发挥钢结构的优势。单纯突出钢结构而不考虑生活的舒适性,不能满足人文要求的钢结构住宅项目是没有市场的,必将影响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大量推广应用。

2.2户型设计标准化、定型化

目前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方面缺乏户型设计的标准化、定型化标准,大多住户住宅户型设计随意,规格多种多样,这样会导致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的不确定性,严重拖延整个工程的现场施工周期,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标准化生产的板材尺寸统一的特点,房间的深入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求,房间开间的尺寸满足模数制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异形板的使用量和现场版材裁截量,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周期。

2.3 厨卫设计标准化、定型化

住房的心脏是厨房和洗手间,由于内部管道多,功能复杂,在设计施工的时候往往是最耗时耗力的部分。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对于厨房、卫生间的设计执行标准化,定型化。尽可能减少异形板的使用量和现场板材裁剪,住宅民户设计一套标准化、定型化的程序,减少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影响,以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

2.4 平面布置系列化、模块化和灵活化

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设计过程中,以住宅间、套型或单元为单位模块,以木块的多种拼接形式来适应总平面的布置变化。实现住宅平面功能的开放设计,充分发挥构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通用化应用、多样化组合的特点。

3我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优化方案

3.1 建立功能需求明确、结构合理的住宅户型

一套功能需求明确的户型必须遵守,合理布局、动静分区、充分利用的原则,合理布局就是根据集体条件将特性相近的行为单元组合在一起,动静分区则是在行为单元组合中尽量避免相互干扰,充分利用则是充分利用房间空间面积。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房屋的柱梁方面数量要尽量少,结业钢材用量,设计并成功装配一套宜居舒适、布局合理、动静分区、洁污分区的优秀户型,

3.2 环保节能

“钢结构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贯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是当前城镇化建设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建筑结构体系。高科技是指建筑设计和建造环节突出节水、节电、节材、节能的设计理念。钢结构是典型的环保绿色建筑,仅垃圾排放量就比传统混凝土建筑减少约六成。因此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广泛应用环保节能的钢材,可以满足环保、节能的要求。在具体户型中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床墙比、减少外形的凹凸、大坡顶、入口设门斗等技术,可以很好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3.3 追求户型造型的美观

户型的美观是现代人对生活的追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方式,必须重视户型的美观。在具体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四个技巧,动静分开、公私分开、主次分开、干湿分开,重点对屋顶、檐口、入口雨棚顶、窗线条、腰线处理等方面的设计,有利于家具摆放提高使用面积,也符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 叶之皓.我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状及对策研究[D]. 南昌大学硕士论文. 2012, 11-17

[2]卢俊凡, 王佳, 李玮蒙. 等.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和应用[J]. 城市住宅. 2014(6):23-26

[3] 陈以一, 王伟, 童乐为. 等.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J].住宅产业, 2012(12):15-18

篇5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建筑结构施工;叠合板技术

1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建筑行业发展充分地体现出城市的进步。在这个背景下,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仅能够缩减工程的实际施工成本,还能减少施工阶段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装配式建筑结构与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相契合,需要重视叠合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2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应用优势

叠合板施工技术作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常用施工技术,合理应用这个施工技术手段,不仅能够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还能在某种程度上规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结合以往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叠合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叠合板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工程施工工期,主要是因为叠合板已经在工厂内完成了基础性施工,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叠合板的二次处理,避免相同施工步骤的重复操作,从而保证建筑装配式工程施工能够如期完成。第二,叠合板施工技术在建筑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经济成本支出。例如,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可以利用预制叠合板进行施工,有效地减少施工中模板的支撑应用,逐渐在工程施工中减少有关这部分施工经济成本的投入。第三,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和钢筋绑扎施工而言,叠合板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整个施工操作流程更为简单,不容易在工程施工中因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问题,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效果。第四,利用叠合板施工技术手段进行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且能够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进行施工操作,更好地满足工程后续的建设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规范。基于上述的施工优势,不难发现我国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利用叠合板施工技术开展相关施工活动,是当前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有越来越多工程施工应用这个技术手段。

3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3.1叠合板的制作。在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深化分析,保证构件加工生产的有序进行。在深化分析施工设计图纸时,工作人员不仅要对不同专业技术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施工设计的集合度,还要对相关标记符号进行简化和规范应用,促使专业需求得以精准性表达。同时,要深入分析建筑构件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在施工设计图纸分析之后,对模具的组装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在实际生产叠合板的过程中,保证模具侧模的垂直程度和拼装尺寸,保证模具能够被清理干净,禁止在钢筋材料上涂刷隔离剂。而且,在落实钢筋工程时,要根据构件的加工图纸进行依次安装,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避开预埋构件。此外,需要在地面与构件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进行堆放存储,并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和刚度要求来确定构件是保持立放方式,还是保持平放方式。通常情况下,叠合板构件需要选择平放方式进行堆放存储,从而降低对其质量的影响。3.2叠合板的运输。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叠合板运输方案,并在存储、运输、吊装、构建等过程中,如果出现叠合板的破损问题,是很难对其进行修补和完善的,不仅会延误工程的施工工期,还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单位在运输叠合板构件之前,需要制定科学的运输方案,并在运输之前对构件的数量和信号以及规格等进行仔细核对,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书等文件。其次,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运输车辆,如使用平板拖车或者大吨位卡车。通常情况下,在运输叠合板构件时,需要采用平层叠放的方式进行装载,并在实际的装载过程中,要在车厢的底部位置铺设2根截面面积为10cm×10cm的方形木头,且在方形木头上铺垫厚度为大于15mm,包括15mm在内的柔性垫和硬性橡胶垫,保证叠合板构件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提高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最后,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驾驶人员需要对整个运输路线进行分析,仔细查看沿途的路况情况,保证运输路线上的路况正常。而且,在叠合板运输过程中,要保证运输车辆处于平稳驾驶状态,避免因驾驶车辆的颠簸,以及驾驶速度的变化,影响叠合板构件的质量,实现对影响构件结构质量的外力因素的控制。3.3叠合板的吊装。在叠合板构件的吊装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模数化吊装梁结构进行合理应用。在具体的构件吊装施工中,需要保证4个吊点位置的受力均匀。在腹筋和格构梁上弦交界位置设置吊点位置,促使吊点位置与板块之间的实际距离为20%~25%的板长,并在实际的构件起吊过程中,要保证吊装的缓慢施工作业,增强叠合板构件起吊的平稳性和高效性。在采用锁链吊装方式进行叠合板构件的吊装施工时,需要合理地应用4个闭合吊钩和专用锁链,促使其能够对实际受力进行平均分担,实现多个位置的均衡起吊。在这个过程中,吊起的锁链长度通常是4m,并在吊装叠合板构件时,需要在施工作业位置的上方300mm处略作停留,结合实际的安装施工位置进行方向调整,做好准确的施工位置定位,保证安装施工的质量。此外,在吊装过程中,为避免框架柱上设置的竖向钢筋与叠合板结构中的预留钢筋出现碰撞问题,需要在吊装叠合板的过程中,保持停稳慢放,避免因吊装施工中叠合板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导致板面结构出现质量问题。而且,在实际的吊装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叠合板的安装施工位置进行矫正,如嵌入楔形的小木块进行位置调整,禁止使用撬棍对叠合板构件进行调整,避免损坏构件的边缘位置。在完成楼板的铺设施工之后,要保证构件结构的平整性,避免叠合板下边缘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以及保证叠合板安装组成的密闭性。如果叠合板之间的组合安装出现缝隙问题,需要对缝隙进行封堵处理或者适当调整,保证板底没有缝隙。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安装施工中,利用叠合板施工技术手段开展施工活动,不仅要做好叠合板构件的制作生产,还要注重叠合板构件的安装组合施工,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叠合板的吊装施工,提高叠合板安装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同时,参与构件安装施工的技术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提升,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促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建筑企业的行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梁伟,张泉,宫文晋.某大型公建装配式叠合板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技术,2018,49(S1):76-78.

【2】刘洋,李志武,杨思忠,等.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研究进展[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01):61-68.

【3】杨士珏,邓淦群,戴祝泉,等.装配式结构叠合板串吊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8,47(S4):595-598.

【4】郭舒,郭建华.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生产质量技术措施[J].混凝土世界,2019,118(04):78-82.

篇6

关键词 探讨 桥面净宽 合理取值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公路建筑限界是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运行与安全,规定在公路上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物体(如各种管线、 护栏、标志牌等设施)侵入的最小空间界限。桥梁、涵洞的建筑限界与公路建筑限界相同,只是当桥(涵)面设置有人行道时,建筑限界还应包括人行道的宽度。

在实际桥梁设计工作中,由于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对公路建筑限界的定义与条文说明内容不统一,致使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产生疑惑,对此有必要探讨公路建筑限界――桥面净宽的合理取值问题。

1 问题的提出

交通部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4)(以下简称《技术标准》)第2.0.7条中规定:二、三、四级公路的建筑限界宽度为W+2L。

上式中:

W――行车道宽度;

L――侧向宽度:

二、三、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

二、三、四级公路建筑限界见图1。

图1 2004年《技术标准》规定的二、三、四级公路建筑限界

对于二级公路,当行车速度为80km/h时,行车道宽度为3.75=7.5m,硬路肩宽度为1.5=3.0m,土路肩宽度为0.75=1.5m,即路基宽度为7.5+3.0+1.5=12.0m,则公路的建筑限界宽度为:W+2L=7.5+2(1.5+0.75-0.25)=11.5m

然而,《技术标准》条文说明第5.0.5条中对第2.0.7条公路建筑限界的解释是,“要求桥涵与桥头引道的行车道(包括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慢车道、错车道等)、硬路肩或紧急停车带、中央分隔带、路缘带等对应的宽度应保持一致,也即俗称的内齐外不齐”。由于一般的二级公路只有行车道、硬路肩,而行车道与硬路肩的宽度为7.5+3.0=10.5m,故建筑界限的宽度为10.5m。

交通部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以下简称《桥规》)第3.3.1条中规定:二、三、四级公路的建筑限界宽度为W+2L。字母W、L表示的意义同前,即分别表示行车道宽度、侧向宽度。但由于《桥规》表3.3.1-3给出的只有右侧路肩宽度值,等同于《技术标准》中的硬路肩宽度,而没有土路肩宽度,因此,对于二级公路,当行车速度为80km/h时,桥面净宽为:W+2L=7.5+2(1.5-0.25)=10.0m

但是,《桥规》条文说明3.3.1第3段要求桥涵净空的建筑限界,“应首先考虑与桥涵相连的公路路段的路基宽度,保持桥面净宽与路肩同宽”。由于路基宽度为12.0m,则桥面净宽也为12.0m 。

以上即为问题所在。为了清楚起见,将以上问题列表如表1就更加一目了然。

表1 依据《技术标准》、《桥规》计算出的桥面净宽

由表1可知,依据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计算出的桥面净宽是不同的。由于桥面净宽的不确定性,使得桥梁的总宽也难于确定(对于桥梁总宽,通常的理解是桥面净宽与人行道、安全带、护栏等落地(桥)宽度的总和)。

对于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净宽,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2 历史沿革

为了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必要研究讨论《技术标准》中关于公路的建筑限界――桥面宽度的历史沿革。

2.1 1972年《技术标准》

1972年交通部颁发的《技术标准》(试行)规定:二级路桥面净宽为9m或7m(净宽指人行道或安全带内缘间的宽度)。而二级路路面宽度只有9m或7m两种,因此,其实就是桥面净宽与路面同宽。当时的桥面净空图示见图2。

图2 1972年《技术标准》规定的桥面净空

(图中R――人行道宽度)

上世纪七十年代,根据此标准编制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板式桥涵上部构造》(JT/GQB 003-73、004-73)以及《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JT/GQB 001-73)等公路桥涵标准图,其桥(涵)面净宽就为9m或7m。对于仅设置安全带的桥梁,其桥面总宽总是小于或等于相应公路路基的宽度(四级公路上的桥梁除外),原因是土路肩宽度总是大于或等于安全带的宽度(安全带底宽一般为0.25m)。1972年《技术标准》中,二、三、四级公路路基、路面、桥面净宽见表2所示。

2.2 1981年《技术标准》

1981年交通部颁发的《技术标准》(JTJ 1-81)规定:一般公路上的桥面宽度为W(行车道宽度)+2.25m(安全带)(四级公路以及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上的桥面宽度除外)。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公路上的许多桥面宽度总是比路基窄的原因。1981年《技术标准》中二、三、四级公路路基、路面、桥面净宽见表2所示,当时的桥面净空图示见图3。

2.3 1988年《技术标准》

1988年交通部颁发的《技术标准》(JTJ 01-88)规定:二、三、四级公路的建筑限界宽度为W+2L。字母W、L意义同前。

对于一般公路中的二级公路,所处地形为平原微丘区时,由于行车道宽度为9.0m,土路肩宽度为1.5=3.0m,即路基宽12.0m,则公路的建筑限界宽度――桥面净宽为:

W+2L=9.0+2(1.5-0.25)=11.5m

由于当时桥面两侧以设安全带为主,而安全带底宽一般为2.25=0.5m,所以桥面总宽为11.5+0.5=12.0m,即与路基同宽。1988年《技术标准》中一般公路上的二、三、四级公路路基、路面、桥面净宽见表1所示,桥面净空图示与图1相同。

2.4 1997年《技术标准》

1997年交通部颁发的《技术标准》对公路建筑限界宽度的规定,与2004年交通部颁发的《技术标准》完全相同,桥面净空图示也相同,见图1。

图3 1981年《技术标准》规定的桥面净空(单位:cm)

3 探讨桥面净宽的合理取值

3.1 针对《技术标准》

通过对1972年、1981年《技术标准》的研究发现:除四级公路以及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上的桥面净宽均比路面宽外,其余二级公路以及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上的桥面净宽均与路面同宽,比路基窄两个路肩宽度。究其原因,可能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对出行条件要求不高,以及道路等级普遍较低、车速普遍较慢、筑路资金短缺等因素有关。

自1981年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公路建设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以人为本、方便交通、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在1988年《技术标准》中桥面净宽有所提高的基础上(二、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其桥面净宽均大于相应公路的行车道宽度,仅比路基宽度窄0.5m),2004年《技术标准》又对二级路路肩硬化提出要求,对于二级路及以上公路上的桥梁明确规定应设护栏。由于护栏的底宽比一般的安全带底宽要宽,则桥面宽度必然要加宽。因此,从《技术标准》的发展过程看,桥梁的宽度已逐步与路基同宽,但前提条件是桥面设置安全带。

针对2004年《技术标准》第2.0.7条中关于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本人认为就二、三、四级公路侧向宽度的定义做如下调整比较切合实际(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侧向宽度定义不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桥(涵)面两侧设置护轮带或安全带配栏杆、扶手时,侧向宽度为土路肩宽度减去0.25m。

(2)桥(涵)面两侧设置波形梁防撞护栏或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时,侧向宽度为土路肩宽度减去0.5m。

(3)双车道四级公路侧向宽度为土路肩宽度加0.25m,单车道四级公路侧向宽度即为土路肩宽度。

调整的目的,一是保证桥面的净宽大于等于路面宽度,二是除双车道四级公路桥(涵)面宽度大于路基宽度外,其余公路上的桥(涵)面宽度均与相应的公路路基同宽。

针对2004年《技术标准》条文说明第5.0.5条中关于公路建筑限界的解释,笔者认为第二段应做如下修改:

按“符合本标准第2.0.7条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要求桥面总宽与相应公路的路基同宽。由于双车道四级公路路基宽6.5m,小于以后可能要改建成三级路所要求的桥面净宽7.0m,因此,桥面需加宽2.25 = 0.5m。

3.2 针对标准图

交通部交公路发[1999]237号文“关于采用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标准图》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列出了“70-80年代部颁公路桥涵标准图(继续使用部分)”,以及“1993年―1998年部颁公路桥涵标准图”总共38套(其中两套标准图已用新图替代),由于跨越的年代时间长,如目前仍然使用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板式桥涵上部构造》标准图(JT/GQB 004-73),为1978年编制完成,采用的是1972年的《技术标准》,其设计计算方法为容许应力法,无论是《技术标准》的内容还是设计理论,已经与目前格格不入。因此,全面修改、整理桥涵标准图已是有关标准图编制单位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否则,桥涵设计人员在一条相同等级公路上设计出来的各种结构形式桥涵,由于采用不同的标准图,其桥面净宽或宽度就有可能产生不同。

为了保证以往及现行《技术标准》中路基宽度不变,在人们普遍理解“桥梁与路基同宽”的前提下,对于二、三、四级路直接规定桥面净宽值,比如在2004年《技术标准》第5章桥涵第5.0.5条中增加如表3所示的桥(涵)面净宽值,则设计人员在桥涵设计过程中就不会出现错误(此方法在1981年《技术标准》中就已经采用过)。

表3 桥(涵)面净宽

注:表中数字有括号并列者,括号内数字为不设防撞护栏时桥(涵)面净宽。

4 结束语

桥梁净宽的问题由来已久,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二、三级公路的桥梁上,修建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的不多,主要以安全带配栏杆、扶手为主。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群众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得以逐步完善,2004年《技术标准》中明确提出,在二级路及以上的公路桥梁,均要求设置护栏。由于护栏的底度比一般的安全带要宽,因此,这一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在新的《技术标准》使用之际作为问题提出来,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相关人员的注意,在以《技术标准》为基础编制其它标准、规范、规程时,考虑桥面净宽的取值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篇7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国家推进行业转型审计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工程建设领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货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建筑陈烨现代化的发展态势可以主要归纳为四大反方面:

一是建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面积共计1865万平方米(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2015年我国计划达到4650万平方米。

二是技术体系和标准逐步完善。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各类技术标准超过70项,涉及设计、构件产品生产,施工,质量验收等环节,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初步的技术标准依稀,有力地支持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

三是构建部品生产能力增长较快、以预制沪宁图构建为例,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有生产企业111家,生产线281条,年底生产能力2590万立方米,部分地区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能力较为充裕。

四是政策措施引导推动作用明显。全国共有12 个省、自治区和 18 个地级以上城市制定了 68个指导文件,从土地、规划、财政、税收、金融、房产销售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切实措施,有效地引导和推动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当前,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健康快速发展,是国家工程建设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大亮点。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领导和推动下,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筑产业现代化实践在全国各地纷纷展开,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存在一定误区。一些人把建筑产业现代化仅限于或者更多地放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忽视了钢结构、木结构等其他结构形式的同步发展 ;还有一些人则把建筑产业现代化等同于主体结构的工业化,对内装工业化及其对行业的带动作用认识不足 ;此外,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更多地着眼于施工过程的工业化,没有考虑协同推进建筑全产业链的整合与发展。

同时,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化推进力度不足。一方面技术体系繁多,通用性差,体系之间不接轨,产品和构件不兼容,无法实现社会化和规模化 ;另一方面模数化设计执行的不好,从方案设计就较少考虑模数化、标准化的问题,构件拆分尺寸多样、形状不一,给构件生产和施工安装带来很多困难,导致建造成本偏高、市场动力不足。建筑产业现代化在技术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结构体系、设计技术、构配件生产和质量控制技术、装配技术、机电系统安装技术等技术体系还需完善 ;部分关键环节、节点连接技术研究不够深入,有的仅经过少量的试验,尚未充分验证就在项目中进行应用推广,质量安全令人担忧;设计、构件制造、装配施工的技术人员能力欠缺,产业工人培训力度不足,人才队伍不能有效支撑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企业更习惯于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对产业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模式缺少研究和实践。

更为重要的是监管模式转变没有跟上产业现代化发展节奏。监管模式比较滞后,招标、设计审查、定价结算、现场质量管理、工程验收等监管模式的创新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良好,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战略领域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亮点。在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十分重要,是确保设计、施工、生产、安装流畅规范,是推动建筑产业化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有了标准设计,才能确保设计、施工、生产、安装的流畅、规范,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014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牵头组织全国近 60 家设计、科研、施工、构件生产和开发单位,历时 8 个月,圆满完成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和第一批标准设计图集的编制工作,是凝聚全行业力量和智慧办大事的成功典范。2015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率先推出了第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并在北京举办首次宣贯培训会。各省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也积极组织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宣贯培训活动,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学习,真正把这个系列国标图集推广好、应用好,成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并在这个体系的范围内发展创新,逐步推动形成全国统一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通用体系。

下一阶段,建筑行业要树立全面产业化理念,凝聚行业共识,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要加强技术支撑。首先要完善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在内的技术体系,对关键技术实施创新,对已经成熟的技术体系要以标准设计、技术指南等形式积极推广应用 ;其次要大力推行标准化,争取设计实现模数化,对部分通用的构件完全采用标准尺寸 ;第三是要注重与 BIM 等信息技术相融合,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工程品质 ;第四是要注重内装和外装工业化,全面推行工程全装修。

二是实现管理创新。首先从项目组织模式上要推行工程总承包,实现设计、施工、采购的深度融合,是较为适合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的建造管理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研究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各地和有关企业也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开展相关工作 ;其次要优化项目管理方式,包括场地布置、进度计划、人员和机械调配等,使之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需求。

三是强化监管工作。研究调整市场准入制度,尤其是对招投标制度、定价体系等要认真思考,如何转变以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完善现有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包括设计审查、构件质量管理、施工安装质量安全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一系列制度都要转变和创新。四是加大政策和舆论引导力度。首先要积极出台扶持政策,一方面各地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对推进效果较好的政策措施,抓紧时间研究出台并切实落地 ;另一方面要抓紧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印发《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政策和要求 ;其次要加强主体企业培养,加快培育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龙头企业,鼓励成立包括开发、科研、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在内的产业联盟,注重产业基地建设,培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第三是开展示范工程引路,在进一步完善试点地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示范制度,总结、推广成熟可靠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不断扩大试点示范范围。

作者简介:

篇8

江苏省住建厅副巡视员当前主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市场应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公告。

建筑业是江苏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2014年,据初步统计,江苏建筑业总产值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建筑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但总体上看,江苏建筑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生产效率、科技含量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新一轮发展中,住建部明确江苏省为建筑工业化试点省,江苏以此为契机,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推动江苏建筑业再上新台阶。

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总体设计。江苏建筑工业化起步较早。2007年制定了《江苏省建筑工业化细则》,成为全国第个在省级层面上进行工业化技术规范指导的省份。2011年《关于城乡发展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建筑工业化为抓手促进建设生产的节约实效。建造过程中低碳环保,将推进建筑工业化作为衡量建筑企业资信的重要因素。2014年10月,江苏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对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扶持、保障措施、实施路径作了明确规定,并由省政府成立建筑工业化推进小组对全省进行指导。

分步实施。江苏明确了以绿色建筑为方向、建筑工业化为手段、住宅工业化为重点的实现路径,并根据省情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试点示范期(2015~2017年),主要是推动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培养龙头企业,建立建筑工业化标准、技术和质量等体系框架。第二步推广发展期( 2018~2020年),主要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全面构成现代化生产体系,建筑工业化技术、产品和建造方式产业联盟,全面构成现代化生产体系,建筑工业化技术的产品和建造方式,推广至全部省辖市。第三步普及应用期( 2021~2025年),即到2025年来,也就是用10年左右时间,使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

有序推进。在住建部和江苏省政府指导下,各级政府推动建筑工业化的热情很高、力度很大。部分企业也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投资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对全省建筑工业化基地进行了合理布局,防止像光伏企业一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文件,如扬州市政府就明确规定,全市规划投资2~3个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从而确保了建筑工业化基地的健康发展。

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建筑产业的现代化。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产业在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推广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智能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信息统筹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鼓励建筑企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营销自己的建筑产品,推广金螳螂利用020模式,从工装到家装跨界发展的先进经验。金螳螂在2014年5月收购了家装驿站,建立了电商平台。家庭装饰可以在互联网上订购,然后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目前在50个城市展开,以后将逐步发展到200个城市。这种做法,对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来推动建筑工业化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充分发挥企业在建筑工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业是建筑工业化的主力军。目前江苏省有10多家大型建筑企业进行建筑工业化的尝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南集团的框架体系、大地集团的世构体系、镇江威信模块的钢混体系、苏州皇家木结构体系等。但江苏建筑企业总体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房建领域的企业较多,处于建筑行业的低端,轨道交通,桥梁,港口等建设能力不足。现在江苏6个城市在建地铁600公里,市场基本被大企业垄断。江苏要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像南京一样,由市政府牵头,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向地铁等高端市场迈进。要组建一批工程研发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对建筑工业化研究,重点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体系的创新研发,尽快形成设计技术、部品生产建造技术、装配施工与集成技术、成品住宅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强制度创新。建筑企业要改变项目部大包干的旧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总部对项目部的指导。企业总部是决策中心、金融中心、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控制中心,是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调度中心。一个项目用什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由总部通过信息化系统加以指导,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这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江苏建筑企业在2000年前后,大部分改为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许多企业成为集团化的大公司,下面有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现在是怎么调动各个层次积极性的问题。有些企业已进行了大胆尝试,比如南通二建进行了项目部公司化运营的探索,赋予项目部更多的权力;南通四建进行了股权流转的革新,对企业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加快人才培养。要开展多层次的建筑工业化知识培训。使行业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更快掌握相关的前沿知识,提高科学管理和技术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工人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当前建筑工人主体仍然是农民工,要以住建部实施新资质标准为契机,努力把建筑工人培育成职业化的产业工人。整合力量、加大扶持建筑工业化发展力度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2014年10月份,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加大财政对建筑工业化、工业化基地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税收、土地、科技和人才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各市县政府也纷纷出台文件,加大对建筑工业化的支持。

加大对建筑工业化基地扶持。动员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设计企业以及大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积极参加建筑工业化联盟。

加大建筑工业化产品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认知度。积极宣传建筑工业化、建筑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对建筑工业化的引导

加强技术指导。省住建厅成立由主管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建筑工业化专家专业委员会,进行标准编制、项目评审、技术理论、性能论定等方面的技术把关和服务指导。当前主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市场应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公告。

篇9

关键字: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在建筑行业中应用广泛,从工业建筑到民用建筑,因此我们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保证居民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要做好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控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规格购买,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成本。混凝土自身具有抗压性能好、抗拉性能差的特点,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和施工安全,我们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监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一、混凝土结构建筑自身的优越性

混凝土结构主要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承重构件,涵盖范围比较广,如薄壳结构、使用滑模、升板等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承受压力,它自身具有牢固、耐用、防火性好、用料省和成本低的特点。混凝土结构根据自身结构不同可以分为整体式混凝土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需要在施工现场架设模板,浇捣混凝土而建筑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在施工现场拼装形成的。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标准,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挑选那些抗压能力好的混凝土,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混凝土自身的优越性:

第一,受力均匀。混凝土结构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自身的特长,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承压能力。混凝土结构在建筑行业的具体应用中主要是和钢管或者钢筋结合使用,混凝土受钢筋或者钢管的束缚,混凝变了受力性能,由一方受力变为三方受力,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承压能力;

第二,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混凝土属于脆性材料,因此它的可塑性比加强。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处于三方受力的状态,改善了普通材料在使用阶段的弹性性质,而且在受到破坏时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形状改变,这种破坏属于可塑性破坏。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强的抗疲劳、耐冲击性能;

第三.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比较简单,工期也大大缩短。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前必须设置模板,这些不仅节省了建筑材料,同时还大大减少建筑成本,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缩短工程的工期。混凝土结构为企业节约了成本,节省了大量的木材,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第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好,造型美。混凝土结构的自重比较轻,有利于提高抗震能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是以圆柱形为主,造型美比较适合公共建筑,因此在大型的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二、混凝土结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列的问题,可能会对建筑工程造成致命性的毁坏。因此,在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建筑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严格遵循安全、经济、快捷、便利的原则,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我们主要从混凝土施工工艺方面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施工要求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没有紧密结合。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混凝土所起的重要性也不相同。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规范要求也不一致。在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管理主要是有具体的部门负责。但是,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落后,在技术规格、监管制度上缺乏明确的要求,制定的施工方案没有从建筑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特点出发,实际可行性大大下降;

第二,在混凝土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体积的温度裂缝。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水泥水化热温度高。水泥在谁画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其次,混凝土在空气中由于受到氧化作用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体积缩小的现象。混凝土在在不受外力影响的基础上自发变形,产生拉应力,从而致使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出现硬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的水分蒸发而干缩变硬;最后,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浇筑温度剧烈增高,从而出现了大体积的温度裂缝;

第三,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形式单一,施工工艺重点不明确。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仅对于桥、梁、板这三种形式来说不能满足当今建筑工程的发展需要,这种划分不利于完成工程质量的检测和判定。在施工企业的施工方案中,施工工艺的重点不明确,没有及时根据特定部位和特定工序对于施工工艺做出及时调整,不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四,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标准缺乏实用性,检测手段比较落后。为了满足企业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需要,部门企业一味采用一些缺乏实用论证的技术,也许会给建筑物带来暂时的经济利益,但是可能会建筑物质量安全埋下隐患。对于混凝土结构常用的检测手段比较落后,很多先进的技术设备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不利于推进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进程。

三、提出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目前混凝土结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工作要求和建筑物特点结合不紧密、工艺技术落后等,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一,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要与建筑物自身的特点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建筑物自身的地理优势,制定合理化的施工方案,明确规定相应的建筑施工制度,提高混凝土结构建筑的经济适用性。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特定工序和特定部位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注重对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施工的具体规格、技术流程做出明确规定;

第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选用水化热量小的水泥品种。为了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大体积的裂缝,我们可以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选购那些水化热量低的水泥,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避免出现裂缝;

第三,注重引用先进的工程检测设备和技术,制定实用性强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企业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不应该盲目追随由于引用尚未经过实用验证的技术标准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注重推广那些先进检测设备,保证居民的人身安全和施工安全;

篇10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三大误区:建筑工业化≠装配化;工业化=标准化≠没有个性;忽略部品部件的重要性;

四大瓶颈:制度;标准;技术;管理。

当前国内建筑工业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行业内的企业实施途径是多种模式并行:以万科为代表的房地产龙头的资源整合模式,充分利用技术研发、应用平台、资源整合,万科这些年来高举住宅工业化的大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功不可没,也确实是有它的代表性和商业模式。以远大住工为代表的龙头,集设计、开发、制造、施工、装修一体化建造模式。还有以龙信集团为代表的工程总承包(EPC)龙头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重点要发展EPC模式。通过工程总承包的模式打通设计跟施工,打通设计跟制造、跟构件生产和施工全产业链,只有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才能成功。建筑工业化实施途径及几大误区

误区1:建筑工业化≠装配化。2013年以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建筑工业化发展迅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阶段由于建筑工业化处于发展的初期,尚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筑工业化的内涵、步骤、路径还不够清晰。

一些地方政府还只是盲目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单纯地用预制率指标来衡量工业化、工业化程度,甚至简单地以“装配化”程度来论建筑工业化水平。目前政府的很多激励政策都是针对PC制订的。实际上,PC只是工业化的一部分。PC具有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等优点。但这些优点的发挥需要一定的边界条件。首先要对未来市场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防止产能过剩。第二,PC构件现有生产能力不能满足产业需求规模。

一些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发、应用装配式结构技术,但仍然未脱离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忽视企业的管理创新,使得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效率、效益不高,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建筑工业化是要从管理现代化上要质量、要效益。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建筑工业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到位,还停留在以往的单一的工业化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层面上,还局限在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装配化。建筑工业化的核心是新型建筑工业化,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要素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在房屋建造的全过程中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并形成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从而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决不是在传统生产方式上的修修补补,也决不能简单地用“装配化”来概括或替代。

误区2:工业化=标准化≠没有个性。据统计,推行建筑工业化后,水耗、垃圾和污水排放量能降低62%左右,能耗、人工可分别减少38%与46%。模块建筑是根据建筑的功能空间设计,划分为若干个尺寸适宜运输的多面体空间模块,根据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熟练工人在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制作完成室内精装修、水电管线排布、卫生器具安装以及家具嵌入等。模块建筑的优势, “多快好省”,适用性广泛,建造周期短,建筑寿命长,环保效果显著,性价比优。

从各国发展的实践看,因住宅量大面广,与商业、办公物业相比,其个性化相对较弱,更容易、更有意义推进产业现代化。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是以“住宅产业现代化”概念来代表建设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发展进程,实质上也未必专指住宅,并且都是借助住宅建设大规模发展时期,同步推进住宅工业化。因此,从这一点上,“住宅产业现代化”也有利于进行国际交流与对比分析。

越是标准化,对工业化推动越有利。制造标准化,产品的质量标准化,同时管理也要标准化。标准化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个性化又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住宅建筑设计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在个性化的中间存在着不可缺少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构配件,标准化的模数,使社会化大生产的产品在一个工程中得到合适地使用。这就意味着用最少韵资源,最少的时间,实现最高效的工作成果。

住宅标准化不意味着单一化,这与房地产的特征是相悖的。标准化的关键是节点,是模块,是方式。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将标准模块进行组合拼装,形成多种形式,多种效果,这就形成了多样性。同样的事件有不同的描述方法,同样的标准模块经过组合和集成,也能达到不同的效果。所以,标准化不等于单一化,多样性是结果,标准化是方法和过程。

误区3:忽略部品部件的重要性。建筑工业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部品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一方面它能够降低单个部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设计、选用产品。而目前行业对部品部件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还没有意识到其足以占据建筑工业化“半壁江山”。

建筑工业化的四大瓶颈

从国外的经验看,政府支持和完善的制度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通用化、标准化和体系化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从标准化发展角度看,建筑产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以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取代传统的设计和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电子数字和智能技术的机械操作,做到精确施工。标准化设计是全产业链整合的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化在不同标准下改进建房模式的重要依据,它的推广和应用将给整个行业带来变化。设计作为标准化的第一步,必须确定必要的规则。当前推进建筑工业化建设普遍面临以下四大瓶颈。

制度。一是近年来,虽然我国出台了多个建筑工业化相关政策规定,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针对建筑工业化发展详细、系统的政策制度研究与制定仍然不足;二是目前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都是针对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的,这就对建筑工业化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标准。通用的现代化建筑标准和体系仍然在起步阶段,成套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落后,没有形成适用范围广泛的模数标准和成套技术标准,难以大范围推广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成本。

技术。传统陈旧的技术在我国建筑业仍被大量采用,建筑产业技术的发展仍以单项技术推广应用为主,有效、集成的现代化建筑技术上的缺乏制约了建筑产业发展的真正现代化。

管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相应的管理经验较少,管理措施主要是借鉴国外经验,具有我国或者地方特色的建筑工业化管理方法仍不成熟,管理水平很难支撑建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