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2:2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学硕士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 MBA论文可以是案例分析型论文、调研报告型的论文或专题研究型的论文。
第二条 为进一步提高MBA论文质量,加强MBA论文工作的管理,MBA论文选题由全院内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老师提出。各位老师所提出的论文选题应注意以下方面。
1、论文选题符合MBA教学的特点和规律。MBA的中文名为“工商管理硕士”,论文选题必须考虑该专业的特点,应结合行业经济、企业管理的特色。
2、论文选题应是对实质性问题的研究,不要将题目出得空洞。如“中国国有企业问题的研究”、“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问题研究”等题目都过大、过空,不符合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对MBA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3、教师出题应考虑MBA的学位特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色,不要任意的跨专业出题或超越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般来讲,教师所提供的选题范围不应超出自己所在专业的范围。如在企业管理专业任教的教师,原则上不能跨专业出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的选题,更不能出金融、保险方面的选题,反之亦然。
4、根据MBA的培养目标,MBA论文的撰写要求结合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证研究、注意数量的分析,要强化结合学生工作实际。
5、论文选题提交(包括教师更新的论文选题)的时间为每学期的期中之前,由MBA教育中心上网公布,逾期将不予受理。基于以上的意见,MBA教育中心可以对不符合要求的选题给予适当处理。
第三条 MBA学员选题的基本要求如下:
1、学员可根据MBA教育中心网上各位导师提供的MBA论文选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工作经历等选择1~3个论文选题或导师作为论文选题志愿。
2、MBA教育中心根据学员所选的第1~3个选题顺序或导师编制学员论文选题汇总表,为每位学员分配一名指导教师。为确保论文指导的质量 ,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一般在同一年级同一性质的班(包括F-time MBA、P-time MBA和集中班)指导的论文篇数不能超过6篇。对学员的第一志愿比较集中(超过规定的人数或论文指导篇数)的导师,MBA教育中心应首先让第一志愿的导师优先挑选或确认学员;对于“落选”的学员,MBA教育中心将遵循学员的第二、三志愿并采取同样的方法让导师确认。对于3个志愿都“落选”的学员,MBA教育中心将通知学员重新选题。
篇2
>> 如何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 浅论研究生教育质量 提高全日制管理类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探索管理新理念,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抓好“五个结合”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思考 关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析 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探索 注重问题牵引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概念初探 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深化改革 优化结构 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把握教育基本原则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 地方财经院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研究 创新型人才视角下的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述评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
[2]梁龙霞.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研究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0.
[4]周文辉,吴晓兵,李明磊.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4:113-117.
[5]赵世奎,张帅,沈文钦.研究生参与科研现状及其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4:49-53.
[6]陈立文,曹亮,尹志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5(6):56-59.
篇3
优秀的管理者能变草为金;低劣的管理者却恰恰相反。It]这句名言反映出管理者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与公共组织承担了实现公共利益,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人类共同福祉的重任。公共管理者受国家和人民所托,代表组织行使公共职权,从事日常公共管理活动,其一举一动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公共管理活动的效能更是关系着公共利益的实现、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上世纪9O年代以来,信息社会逐渐建立,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信息科技密切联系了地球的每个角落,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在这个高速发展和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公共管理者需要具有系统的思考方式、广阔的知识视野和高超的管理能力。一句话,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有意义的学习实现个人成功和社会成功,承担起自身的重担。现代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促进学生知识的量变积累,而且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自己主动汲取任何所需知识的能力。从国外教育经验来看,已经对新社会环境下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包括:批判性思考,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以及创造新的想法、产品和解决方案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项目管理、收集信息、使用工具、系统思考、自我定位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才能顺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从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24所高等院校为首批MPA培养试点单位以来,我国MPA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0年底,MPA培养院校达到146所,覆盖了28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09年共有65147名MPA研究生走出校门,服务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活动;按照我国现有公务员680万人计算,可以说大约1%的公务员都接受了MPA教育(根据中国MPA教育发展报告计算而得)。MPA教育在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共管理者能力提升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十年的教育实践也暴露出MPA专业学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模式上主要呈现出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课堂互动交流不够充分。现在大部分MPA课堂仍以“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这是一种知识从教师向学生单向流动的教学方式。由于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授大量基础知识,教学任务繁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形式还不普遍,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二是教学案例本土化程度低。MPA最早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87年历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专业,已经开发出足够的案例等教学资源。我国MPA教育历史较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案例采集模式,没有建立起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案例库,教学过程中需要引用国外案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了MPA教学质量。
第二,教师教学内容总体上偏学术性、重理论性。我国MPA专业学位的设立大多依托于培养公共管理学术型人才的教育体制,MPA任课教师大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重科学轻技术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有着浓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研究激情,但在MPA教学中,难免会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重要性,忽视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需要。这并不是说MPA硕士不需要学习理论,而是说不能脱离实际地学习理论,使学生困惑于多种理论和原则的争辩。没有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过程,理论就会丧失生命力和光彩,成为屠龙之术。
第三,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无法提高。首先,根据我们的了解,MPA研究生虽然多来自公共管理部门,但来自基层的比例并不高,他们大多具备部门管理经验,却缺乏综合管理经验。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没有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有效衔接,既无法通过管理实践的经验来深化和发展理论,也无法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其次,学生互动交流不够深入。受限于有限的教学和课堂讨论时间,学生尽管对教学案例有兴趣,也会在讨论中自说自话,难以真正分享宝贵的管理经验,更难以通过深入交流求得思想共识。再次,学生研究能力提高不显著。研究能力的提高不是体现在学生撰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上,而是体现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从目前MPA教育总体情况看,并没有有效的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仍被动接受理论和知识,既没有很好的消化理论和知识,更谈不上运用理论与知识分析实际管理难题,没有切实参与研究课题的经验,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最后,学位论文形式单一,偏离工作需要。虽然相关文件允许学生以调查报告、案例和设计等形式完成学位论文,但实际中大多数学生仍选择撰写学术论文,教师也习惯于用学术型硕士论文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很少结合学生本身的工作需要,更无法解决学生在实际中面临的问题。
总之,我国MPA教育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但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范围扩大、难度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但MPA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人才培养质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解决教育目标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弥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构建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途径。因此,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允许他们探究现实生活情景以及重要问题的学习环境I3J,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可以为教师提供实践经验,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MPA教师教学水平;可以促进高校知识整合,学科与资源重组,实现知识的创新与融合;可以加强政府与学校的联系,更好地开拓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新领域,建立长期有效的实习基地和合作平台;可以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输送具备现代政治学和管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可以通过培养高素质、学习型公共管理者,以个人带动组织,引导全社会共同学习。
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创新
能实现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内外两个循环圈:内循环是学生从社会回到学校的学习过程。MPA研究生具备工作经验,可以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以现实存在的问题为起点,结合教师讲授的知识和理论,大胆提出假设,认真观察反思,运用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案,指导实践工作。内循环过程重视实践经验,以现实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同时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在“做中学”,将客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主观的个人经历,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外循环是学生从学校再进入社会学习的过程,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将所学理论与现实经验相对照,会产生验证理论或解决现实问题的冲动,对这些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汇总和提炼,就形成了调研课题,学生重新回到社会中开展课题调研,在无形中就把现实问题与理论知识结合了起来;调研过程也要求学生增强规划和管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过程还要求将机关和学校结合起来,密切沟通,切实解决机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寻找适合解决问题的理论前沿专题。调研有助于发现并形成具体案例,慢慢积累,形成本土化的公共管理案例库,反馈到教学活动中,为前人理论提供现实佐证或者为未来理论发展提供思考方向。两个循环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两者不断循环,协同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扩展、思维训练的养成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称为“双循环”(DoubleLoop)模式,是一种旨在充分发挥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作用,实现社会实践和理论知识双向融合、双重循环,实现个人学习与团体学习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双循环”培养模式的提出并非凭空臆想,而是在既有理论基础之上,结合MPA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提出的。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一下“双循环”模式与学习循环圈理论、“三基于”探究式学习方法和学习型组织理论之间的关系。
(一)“双循环”模式与学习圈理论
1984年,大卫•库伯(Da~dK0】b)在总结了约翰•杜威0ohn.Dewey)、库尔特•勒温rtLewin)和皮亚杰(JeanPiage0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经验学习圈理论(如图2)。他认为学习过程由两个基本结构维度——领悟维度和改造维度组成,由领悟方式不同和改造内容不同形成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应用,这四个阶段循环往复,“螺旋升”,不断推进。同时,他还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风格上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习风格的人对于各个阶段的偏好不一样,他们在各个阶段中学习的效果也有不同,根据这种不同,学生可分为主动型、反思型、理论型和应用型。经验学习圈理论立足于经验的学习,透彻分析了如何将经验带到课堂上进行学习的过程,但这只是一个“单循环”学习过程。“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与学习圈理论一样,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持续不断、分阶段、分层次的循环过程,也重视学习者的既有经验,学生从工作实际中发现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符合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学习过程。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带着实践工作经验投入学习;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校学习时对工作经历与实际问题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这是将理论转化为自身知识的过程;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课堂习得的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双循环”中的内循环正是从感知的具体经验到通过看与思考进行反思观察,再加上课堂理论知识学习,领悟、概括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最后回到实际部门中,具体实施解决方案。与学习圈理论相比,“双循环”模式增加了外循环圈,把学生由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研究者,要求学生带着经由反思而产生的理论问题返回实践,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采集现实素材,寻求解决问题,同时也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和创新理。
(二)“双循环”模式与“三基于”探究式学习方法论
“三基于”探究式学习方法是达林•哈蒙德教授领导其团队在探究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三基于”指的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这三种方法旨在促进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学习,为了有意义的学习而学。“双循环”培养模式主要沿用了基于项目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应该说,“双循环”借鉴的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宣传一种观念,借助这样的观念和方法,探索、实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托马斯(Thomas)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应该以课程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生接触涉及核心概念或者原理的真实世界的问题和人们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并且尝试建构知识体系[41。“双循环”模式重视项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将学生分组后长期研究探索某一项目(或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连续性,锻炼学生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技能。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基于项目学习的“近亲”,可以理解为特殊类型的项目,为了教授学生界定和提出解决策略Is]。MPA研究生大多来自实际公共管理部门,在实践中发现很多问题,这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契机和起点,更能促进学生充分理解理论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三)“双循环”与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由彼得•圣吉(PeterM.Senge)提出的。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们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是深层学习环路。“双循环”培养模式充分认可深层学习环路,并将其运用到培养MPA研究生学习与实践中。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伟大的团队就是学习型组织,是一部分人相互信任、亲密关系、相互接纳、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的符合他们共同价值观的东西。成功的团队往往建立在团队成员个体深层学习循环基础之上的。“双循环”培养模式为了培养能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处理复杂公共问题的未来通才,从而建立高效率、重服务的公共管理组织。“双循环”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深层学习循环,通过课堂教授、项目调研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改变学生主观感知与认知,并鼓励学生回到工作部门,结合实践增强自身态度和信念的转变,完成个人的学习循环。学生个人学习循环的实现,改变了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将学习作为日常习惯。学生毕业后仍然会保持这种习惯,通过与人接触交流带动周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带动周围团体乃至整个组织的共同进步。这样就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把个人的学习进步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MPA研究生带动公共管理组织再到带动整个社会的共同学习。
三、“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双循环”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也是一种适合于MPA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模式。“双循环”模式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依托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发展起来的,必然受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深刻影响,比如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把握却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还是应用型研究生,终归都要符合“研究生”的共性要求,都应该把增强研究性学习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就MPA教育来说,要有效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就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用具体的科研任务驱动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调查研究完成科研项目,通过科研项目提高研究能力。“双循环”模式以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由学生去寻找身边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思考所得的困惑,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认真分析问题、收集信息、调查研究,然后形成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成果。“双循环”培养模式注重利用真实问题和项目为学生提供独特的机会,由学生自主性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要求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仅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更是合作研究的关系,科研项目会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带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
(二)团队式学习
“双循环”培养模式强调学习团队的作用,将学生按照项目的内容和个人兴趣爱好分成项目小组,让学生在项目组中不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树立团体意识、合作意识,共同研究学习,生产和传播知识。团队学习是从自我超越和自我认知开始的同。MPA研究生首先要进行自我定位,充分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科研项目申报阶段,学生就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项目要求组成若干团队,共同设计研究计划,分配研究任务。一旦团队获得了有价值的任务,也便有了奋斗的方向。每个学生都需要参与到分工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团队成员既要在增进友谊过程中完成任务,也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相互学习。实践证明,集体学习比个体学习更有效率。集体崇尚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反对把学习看作孤立和封闭的行为;倡导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重视学习者的相互启发、分享知识。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他们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不同思想的“交换”使得每个学习者得到更多的思想。毋庸赘言,这种集体学习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演练未来的集体活动,抛弃自我为中心的观点,重视集体合作;有利于学生亲自实践、沟通交流,相互宽容;更有利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三)社会性学习
MPA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理论联系实际是不二法门。以往教学改革中比较强调案例教学等方式,试图在课堂中模拟社会现实。但事实上,课堂终究无法替代现实,案例研讨也无法替代社会实践。“双循环”模式把人才培养从课堂拓展到社会,把在课堂中学习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与在社会发现、分析和解决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是前人长时间亲身体验、实践的成果,但对学生而言,这是间接经验,应允许学生带着批判、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思考。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与外界相互交流,将前人经验和当代社会无缝隙对接,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更加贴近理论的本质、贴近现实、贴近本真、贴近学习的真实意义。“双循环”培养模式打破学校与政府的壁垒,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双循环”模式中问题和项目着重来源于政府机关或咨询部门和学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成若干个项目,到实际工作部门进行调研,把问题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做中学”,最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和提高学习能力。
(四)创新性学习
传统教育中,学习被理解成知识的获得和记忆过程,但是“双循环”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完成深层学习循环。“培养了新技能,人们的认识和感知也将得到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人们开始以不同的态度看待并体验这个世界时,就会有新的信念和假设,从而进一步促成新技能的培养。”t~MPA教育通过“双循环”培养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公共精神、法治意识、全球视野、国情意识、务实作风,影响着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学生将这些观念和能力带回到工作岗位上,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传播,使自身态度和信念发生转变,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中国现实,为中国特色道路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促成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四、“双循环”模式的实施流程、预期成效和保障措施
“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以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为主线,通常要经历包括6个阶段的培养周期:
1.项目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有设立机构和建章建制。机构是改革推进的载体,在准备阶段要成立项目工作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持续发展。规章制度是规范项目的保障措施,是为了项目有秩序、有条理的发展。
2.项目启动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确立项目选题库。选题可以来源于多个渠道:当地政府招标的政策咨询项目;人才培养单位的教师申报的项目中应用性较强的子项目;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跨领域、面向现实、涉及公共部门的有价值的选题;人才培养单位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研究方向,申报的重大项目中的部分实践性问题。二是项目申报。将学生4-6人分为一组,形成科研团队,自主申报项目。三是项目评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性和最佳研究团队进行评定,并及时给予师资支持,鼓励使用“双导师”制和支持青年教师作为指导老师。
3.项目实施阶段。各项目小组开始进行调查研究和小组讨论。各个研究团队在指导教师的领导下,制定研究计划,实施实地调研;围绕计划和实地调研结果进行交流,做汇报准备。在这个阶段,学生亲身体验实践,能直接感受到理论和实践的碰撞,积极参与,将明显地提高自身能力,促进个人学习的循环。
4.项目交流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以“公共管理论坛”的形式为各个研究团队提供交流平台,做调研汇报,促进学生之间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沟通,带动下一届学生的学习循环;同时,应该加强项目基地的建设,及时收集学生调研反馈的结果,提供项目的单位机关协商合作,建立校地合作研究基地,这是为人才培养提供长效机制,使研究长期化、制度化。
5.顾目评估阶段。评估就是要奖优惩劣,鼓励认真研究、效果明显的团队,惩处敷衍了事、项目中断或没有实际效果的团队。最后将优秀成果汇编,形成案例、调研报告。这个从正负激励手段出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障研究科学性和持续性。
篇4
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招聘引进的严格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换句话说,符合教师资格是从业的法定条件。教师资格认定包括政治思想、学历和能力等方面,即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公民,学有所长,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分析高校教师招聘引进的条件可以看出,学历条件是刚性条件,没有研究生学历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是难以进入高校担任专任教师的。在现实实施中,条件往往更高。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往往要求应聘者具有研究生学历和获得博士学位,个别学校或专业还要求应聘者取得的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来自名校名师。国内一流大学对应聘者筛选时,更倾向于有海外求学、讲学或工作的经历。然而,这种过分注重学历、学位的倾向,使本来全面的,要求政治思想坚定、品德高尚、注重能力的综合标准变成单一的学历学位标准。因此,高校引进和招聘人才和名师,应当全面考察其是否遵纪守法,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思想品质是否高尚,治学是否严谨,是否具备敬业精神,是否热爱学生,个人生活作风是否良好等等,对违法乱纪者、道德品质恶劣者、学术造假者、生活作风糜烂者一票否决。近年来,在高校及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是学术造假,学术造假的事件不断曝光: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论文抄袭事件;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抄袭事件;东北财经大学“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华中师大胡春林硕士论文“更牛”抄袭事件(仅致谢不一样);汪晖《反抗绝望》事件等等。上述事件中,有的虽然是学生所为,但也反映出为师者治学不严。在这种师德师风堪忧的特殊背景下,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在起点上奠定良好的师德师风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些学术造假事件的背后,反映出高校教师入口不严和管理混乱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学术不端行为者,一经查实,一律予以解聘,依法撤销教师资格。高校是产生思想和生产知识的神圣殿堂,学术不端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兢兢业业、默默耕耘者的感情,恶化了不良学术风气,打击了创造创新者的积极性。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毒害了部分学生,他们抛弃学业的严谨,惧怕科研的艰辛,选择探索的抄袭捷径。网络世界的出现为学术品质恶劣者、成果抄袭者提供了客观上的便利,此风不刹,本科生、研究生的学历、学位含金量大大缩水,导致科研能力不足,服务企业、党政部门以及社会的水平下降。
二、绩效考核公平公正,激励保障有力
在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十分复杂。从应然关系来说,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但在实然状态下,教师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学校的教师资源也是有限的。教师的科研任务和压力太重,必然影响到教学精力的投入,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其科研精力投入必然减少,直接影响到科研的产出、科研的质量。在高校职位聘任、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待遇兑现过程中,科研的分量极大,有的学校甚至实行科研数量、级别一票否决制,任务繁重的教师只有三种选择:一,放弃职称晋升,听凭科研处罚;二,身体透支,在教学和科研两条战线同时作战,以牺牲个人生命健康为代价;三,投机取巧,导致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基于以上分析,高校在职位设定、工作量底线、量化考核以及待遇兑现过程中,应当并重看待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人力资源开发深层研究中,价值观、敬业态度、自我评价、社会责任等软能力所起的作用更加持久和重要,是人力资源考量的优先因素,因而,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应重点分析教师的敬业态度、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等。毋庸置疑,今天的教师待遇总体是不错的,在各种职业评价中,仍然是许多优秀人才向往和满意的好职业。但受到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影响,优秀人力资源在选择就业单位和进行服务时,总是充分考虑住房条件、工资待遇、科研平台、管理水平和领导者素养等综合因素,因而,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教师待遇,包括学术休假、出国深造、学术交流、困难帮助等,既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举措,也是吸引广大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上,防止精力外投,无暇科研,弄虚作假,敷衍教学,冷淡学生的积极对策。
三、人性化培训与开发,合理进行岗位流动
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中,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创新环境、复杂环境以及多变环境,倡导人人培训,人人开发,终身开发,因而,坚持培训开发面前人人平等十分重要。培训与开发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完成任务的前提,不能有的教师经常培训深造、访学交流,有的教师则无机会,甚至职业生涯期被完全剥夺了发展的权利。这种权利被剥夺,意味着教师能力不能有效发展,意味着竞争劣势,意味着教师间的不平等和尖锐矛盾。需要决定培训,需要决定开发。平等是一种美德,是人的尊严的象征。公平公正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人性的需要。剥夺人的权利,中止人的发展机会,是造成教师教书育人动力不足的重要因素。同时,要重能力,轻学历,学历和学位都应当体现在能力上。“确立‘能力本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其目的就在于摒弃和转变传统人力资源培养、考评、使用和开发中倚重权力、关系、金钱等外在身份要素,阻滞人的能力拓展和发挥,把人力资源考评、使用和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以能力为核心,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和实现人的价值。”在强化人性化培训开发的同时,还要进行岗位合理流动。人的能力总是变化的、发展的,岗位也是变化的、发展的,因而,在高校内部,特别是相近、相同专业间进行岗位合理流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有限人力资源,特别是优秀人才的作用,避免人才的浪费,有序转岗的制度设计可以使不同能力的教师找准自己的位置,降低压力,避免职业倦怠,化解矛盾,增强凝聚力。
四、优化生成环境,形成自律
篇5
企业联盟是一种互惠互生的组织形态,这种互惠互生关系不仅有利于联盟内部知识的共享,也影响到企业联盟整体与外界环境中的知识共享。企业联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过程其实就是成员企业间通过合作促进彼此间的知识共享过程,通过知识共享促进企业联盟知识资源的积累和增值利用,甚至是共同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由于企业联盟内外部的各种知识共享活动而形成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由于联盟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而不断发展演化,并反过来促进基于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向高层次发展。
1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层次分析
国外关于知识网络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典工业界提出的,其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实际构建方面,同时也有些对其经济结构、市场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大连理工大学的王众托院士则从知识网络的构成层次出发,提出知识网络的3个层次,即技术层面的网络、知识资源层面的网络和人际关系层面的网络[2]。技术层面的网络是构成知识网络的基础,由无处不在的构成网络的各种技术组成;知识资源层面的网络是构成知识网络的核心,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各种联系,知识资源内部也因知识间的各种关联而形成知识资源网络;人际关系层面的网络是构成知识网络的关键,所有的知识都是被人创造的,同时也要被人利用。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这3个层次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3个层次的网络正如人体的骨架、血肉、经络一样,形成了一种具有特定关系的网络,甚至是复杂的超网络。企业联盟内的知识网络是与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的,由于联盟内外部知识共享活动的推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内的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1.1技术网络现代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活动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技术层面主要指构成技术网络的硬件设施、技术软件及相关标准等,表现为企业联盟内部的技术网络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网络。不管是企业联盟内部的技术网络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网络,目前都是在一系列技术应用与技术集成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既包括计算通信技术、企业知识门户、企业联盟知识交换与共享平台架构技术、云计算共享服务架构等支撑技术及标准,也包括企业联盟知识的自动发现与采集、自动标引与组织、知识挖掘、知识链接、互操作、可视化、知识自动存储与保存等应用技术及标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构建中会应用到多种先进技术,因而涉及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问题。由于技术的选择、应用与发展,直接影响到企业联盟知识管理与共享效率,影响到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发展,这也使技术层面的网络呈现出开放、交互、动态发展的特征,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兼容、互操作、可扩展等功能。如中国同方数据公司与国内一些出版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结成联盟,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应用与集成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包括知识共享网格、云计算平台架构等支撑技术及标准,数据库制作与、互联网信息与知识采集、引文链接、知识单元语义检索等应用技术及标准,通过各种技术所形成的网络将知识资源、出版者、作者、用户等联系起来,构建了便于知识共享的联盟知识共享网络。
1.2知识资源网络企业联盟内外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知识资源,构成知识资源的基本因素即知识单元之间总存在各种关联,这些相互关联的知识资源网络形成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基础与内容体系。企业联盟作为促进知识共享的一种主要渠道,不只是促进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转移,而是要根据知识流加强知识管理、重组和整合[3]。企业联盟知识资源网络需具有以下功能:①知识资源的发现与采集。构成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知识资源,主要分布在不同的成员企业中,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规章制度、技术方案、专利文献、会议录、报告等。除了联盟内部的知识资源外,有些与企业联盟经营活动相关的一些外部知识资源也是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重要客体,如外部的市场信息和知识、竞争对手知识等。这就要求能够识别企业联盟共享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重要的内部知识资源,能够发现企业联盟外界环境中存在的与联盟知识需求密切相关的知识资源。②知识资源组织、挖掘与开发。对于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所涉及的各种内外部知识资源,要根据知识共享目标利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组织、挖掘与开发。分类与主题方法是传统而经典的知识组织方法;另外,知识本体论等新方法也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活动中逐渐得以应用。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知识资源组织方法,都要力求有效地揭示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以方便知识的检索和利用。随着企业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知识共享需求的不断提高,除了对已有知识资源进行组织外,有时也需要采用知识挖掘技术,对大量已积累的知识资源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规律和隐含的知识价值,并生产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方案和知识服务产品,如知识库、智能工具、应用软件等。③知识资源的提供和服务。要根据企业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要求,为其提供专利文献、会议记录、学术论文等知识资源;或通过智力劳动提供深层次的知识资源服务。如以CNKI为主的联盟知识共享网络所依托的资源主要有CNKI联盟成员(包括中国同方数据公司与国内一些出版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自身的知识资源、互联网信息资源和用户已有数据库或生产的信息资源等。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内容包括了期刊、报纸、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源数据库,以及企业、医院、基础教育、城市建设等专业知识仓库等。如从CNKI数据库的作者库中,可以得到描述与管理我国各学科专业研究队伍的专业知识;从期刊论文和博硕士论文的引文数据库中,可以得到知识的引用与被引用知识、学术和成果评价知识等。
1.3人际关系网络在任何一个人际关系网络中,其中的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两个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并形成一定的联系。企业员工是知识的创造者、传递者、加工者和利用者,大量的隐性知识都存在于员工大脑中。每个企业员工都有自身的个人人际关系网络,每个成员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网络,成员企业之间又会构成联盟共有的人际关系网络,甚至在企业联盟及其外界环境之间还可能存在的一定人际关系网络等。正因为有这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存在,技术网络和知识资源网络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以CNKI为主的联盟知识共享网络所包括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是非常多而复杂的,如CNKI内部员工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出版企业内部员工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作者与作者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CNKI用户与用户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用户与作者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用户与CNKI服务提供者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等。正因为这些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客观存在和推动,CNKI的技术网络和知识资源网络才有机地结合起来。
2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
2.1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基础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不断演化的基础是知识共享网络的相对稳定性和开放性等。
2.1.1知识共享网络的相对稳定性成员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有些是长期的,有些则是短暂性的,而从知识共享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一般联盟关系发展得越长久,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其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更深入更有效。虽然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3个层次都会随着联盟关系的发展而变化,但是知识共享活动的进行,必须建立在相对稳定的联盟关系及合作基础上,不管这种企业联盟关系发展的时间长短。知识共享网络只有保持相对稳定性,各成员企业才能更好地了解联盟伙伴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知识交换实现互补,才有可能进行知识创新等更高层次的知识共享活动。
2.1.2知识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企业联盟与外界环境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或向外界环境供应知识,或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开放性是指企业联盟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知识共享的能力。另外,知识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也包括对未来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扩展的适应能力。因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技术网络应避免因新技术发展而带来的滞后现象,能适应技术发展所必然带来的变化。企业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的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也会因为合作的深入而不断得以增加,并呈现出一定的可扩展性。
2.2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机理知识具有集聚和交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4]。由于企业联盟间知识关系的影响,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机理可用三维模型进行简单的分析,表现为沿空间维的协同共生现象、沿时间维的动态调节现象、沿知识共享能力维的集成优化现象。
2.2.1沿空间维的协同共生现象樊治平等曾以“知识协同”“knowledgecollaboration”“knowledgesynergy”作为主题词在国内外的几大著名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发现“KnowledgeManagement”杂志前任主编Karlenzig较早提出知识协同共生问题,并认为其是一种组织战略方法,可以动态集结内部和外部系统、商业过程、技术和关系(社区、客户、伙伴、供应商),以最大化商业绩效[5]。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过程中,知识协同共生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如成员企业为完成共同的合作任务,会互相贡献和吸收对方的知识,表现为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协同进行产品开发等。共享网络内的知识协同往往涉及不同成员企业的多个业务部门,有些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知识流的整合,有些则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知识内容的重组,都要求参与知识协同的网络节点能利用联盟内的某些技术网络进行协作,能快速了解并获取对方的知识,能及时响应其他节点的需求,各业务部门能互相配合高效地完成合作任务,实现知识创新目标。知识共享网络内的协同共生,能减少成员企业知识交换与共享时滞,大幅降低知识共享成本,减少不同成员企业间的业务冲突,避免知识创造的重复,使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的价值实现最大化。正如Anklam曾指出的,知识管理正迈向以知识协同共生为标志的新发展阶段,企业通过协同方式进行知识创新,能够弥补知识缺口,有效解决知识情景嵌入和路径依赖问题[6]。成员企业间在知识的协同共生过程中,或出现知识流的整合,或出现知识内容的重组,或出现思想的交互与碰撞,或出现思维的激发与创新等,这也是所有参与知识共享的成员组织互利共赢的表现,我们认为这就是知识共享网络的协同共生现象。
2.2.2沿时间维的动态调节现象一方面,随着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内的技术、人力和知识资源都要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成员企业之间会有技术交换、专利技术交叉授权、知识库的相互调用、人员互换、专家派遣等活动,这一过程其实也是联盟内部的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相互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呈现出相应的动态调节现象。如果成员企业为了自身的某种利益,不顾联盟长远的发展和联盟的知识共享目标,而对自身的技术进行过度的保护、对自身的知识资源突然大量删减、对自身的员工进行大量的招聘或解雇等,都会严重破坏联盟内部的知识共享网络,而不会出现所谓的“动态调节”现象。另外,任何一个企业联盟都有不同的生命周期,而在企业联盟生命周期中往往有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在任何阶段都能容纳其他新的企业或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网络系统,或加入到其他企业或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网络系统中去。企业联盟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合作伙伴不断地加盟中来,也总有一些联盟伙伴因为各种原因而退出已有的联盟,合作伙伴的加入或退出,必然会引起成员企业之间的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的调整。当然,这种动态调节是渐进的,是以保持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相对稳定性为基础的,合作伙伴的加入或退出应该有相应的联盟合作条约进行约束,也不可能是随意性的,应该要考虑到联盟整体利益与其他合作伙伴的意愿。
篇6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64-02
一、概念的界定
(一)大学择业观
对于大学生择业观的直接性定义。孙国徽这样说道,择业观是指人们对于择业理性、择业动机、择业标准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自己在社会中的职业定位,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体现。黄发有认为,择业观可以概括为择业意识、择业意向、择业态度、择业标准四个方面,是对择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处理择业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指导思想。
对于大学生择业观的限定性定义。晏开利、杨广德这样提到,大学生择业观是毕业生对选择职业的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集中表现,它与毕业生的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毕业生个人价值观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得出:首先,择业观与价值观联系紧密,可以说择业观主要是人们对职业的一种价值反映和初步判断,是价值观中的一种;其次,择业观是择业主体对于选择什么职业、为什么选择这项职业、如何实现职业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主要是围绕职业来展开的;再次,从内涵上说,择业观与就业观类似,但择业观更能体现择业者对职业选择的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
(二)农业院校
以学科门类分类的代表性学者是武书连等教授,他们从学科覆盖的维度将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林业院校、农业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医药院校、政法院校、财经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等13类。
(三)农科大学生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中,农科包含了八个学科,分别为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兽医学、畜牧学、林学、水产学。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设立的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大类中涉及农业其他“种、养、加、产、供、销”等产业链的学科货专业(如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公共管理中的土地资源管理等),也经常归为农科。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学生所学科目专业术语农学门类的本专科学生,通常被我们归为农科大学生。
二、相关理论基础
有关研究大学生择业观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理性选择理论、职业匹配理论、地位获得理论等。
有关理性选择理论,科尔曼在其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中有提到。他主要指出了:“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所期望从多种可能的行动结果中获得的功利性函数,行动者的这种行动所追求的是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其基本理论主要来源于以整体论方法为主的功利主义、新古典经济学、博弈理论和社会学的交换理论等。把这些基本理论具体运用到分析大学生就业观这一方面,其根本的动因就在于大学生对就业时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在当前特定社会大背景下面对就业,大学生将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理性选择,并且获得自己的职业地位。
帕森斯认为职业选择有三大要素和条件,他在其“职业——人”匹配理论中提到:第一是应该明确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第二是应该明确地认识和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第三即是保持以上两个条件的平衡。该理论告诉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职业的相互适应。根据这一理论,需要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同时也要了解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应当以此理论为基点,理性地引导大学生,便于他们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职业。
美国社会学家peterm.blau和o.duncan二人共同出版了一本书——《美国职业结构》,在该书中他们提出了众所周知的地位获得模型,对于个人的出身背景、教育程度与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二人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并指出个人
经济地位直接受个人出身背景、教育等因素较为明显的影响。随后,地位获得模型成为学者们广泛研究的热点与焦点,并基于此产生了许多衍生模型。
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存在多种复杂的原因造成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经初步分析不难得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着一定问题。
关于择业心理,何军峰,黄红球进行了比较仔细的研究与探析,他们得出在农科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方面,农科毕业生的不良心态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盲目自卑导致消极等待,过分依赖导致错失良机,冷漠孤傲导致自暴自弃,浮躁不安导致不能自持,好高骛远导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肖传强、李娟和王峰也对此问题进行了相似的研究,认为农科毕业生目前存在的不良就业心态主要有“不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期望值较高;对自己的实力与专业缺乏认真分析,盲目攀比别人;拈轻怕重,不愿意吃苦;立志考研,不忙工作;不远工作,逃避就业。”
关于地域方位,刘红斌认为,“很多农科大学生不考虑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片面追求那些物质待遇好、地理条件优越的单位。”
关于农业专业自身的薄弱性。刘红斌指出,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且农业行业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少。
四、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的树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多种因素会在这一择业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影响的作用,大体上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四个部分:个人因素(价值向导、择业能力等)、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家庭背景等)、学校因素(学科背景、就业指导等)、社会因素(政策导向、就业环境等)。 秦俭通过实证分析,在其硕士论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影响因素研究》中指出“大学生的择业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父母期望值的影响”。通过这一观点,父母的期望值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它指出了父母对孩子期望值的大小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影响。
五、转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的对策及建议
张竞乾认为,“加强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教育,帮助农科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加强就业观念引导,鼓励农科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刘红斌指出,“加强教育和宣传,促成农科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转变;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农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何军峰,黄红球指出,“加强毕业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育。教育毕业生正视现实,合理定位,靠艰苦创业求发展。重视农科学生的心理辅导,要学会自我的调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就业指导。”
通过以上所提及的建议与对策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提出的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是有一部分学者提出的建议与对策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帮助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建立起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人才需要相适应的择业观,其实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和改善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择业观,而这一转变和引导的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以择业观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前提,要以对择业观产生重要影响因素为依据,若按照此种思路提出的建议和对策,那么运用到大学生理性择业观形成的这一过程中应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六、总结
第一,对于择业观的概念,目前,不同的学者对此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他们之间也有着共同点,他们都认同择业观是价值观的一种,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择业观的形成。
第二,对于择业观的概念,由于不同的学者对此的认识持有不同的观点、对择业观的研究侧重点也就各异,所以对于择业观的构成要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据择业观形成的心理过程、择业观的概念和择业观等的因素理念,笔者认为择业观应该包含以下主要因素有:择业动机、择业意识、择业期望、择业态度。
参考文献:
[1]孙国徽.试论大学生择业观形成及构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1996,(2).
[2]何军峰,黄红球.农科毕业生的不良择业心态和纠正[j].高等农业教育,2001,(11).
[3]刘红斌.农科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2004,(4).
[4]姚科艳.农科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服务需求与高校就业服务优化——基于对部分农业院校的调查[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5]秦俭.当代大学生择业
观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6]郭世强.大学生择业观的理性分析与思考[d].长春:吉林大学,2007.
[7]传强,李娟,和王峰.农科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不良心态与合理引导[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
[8]julian r.betts.(1995),what do student know about wages?evidences from a survey of undergraduates, journal of human resouces,february.
篇7
关键词:土地财政; 财政压力; GDP锦标赛; 时间序列模型
一、引言
近年来,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为控制房价出台了多项措施如限购令,国十条等,但房价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土地财政则是房价持续推高的重要原因,其本身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通过土地和房地产业所获取的土地出让金、土地相关税费、以及抵押土地所获取的融资等收入,直接或间接增加财政支出能力的行为[1]。土地财政今年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据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的土地财政中土地出让金收入仅有10.5亿,而2010年我国的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2.9万亿元。虽然2011年土地出让金有所减少,但是据前三个季度的数据可以预测2012年土地出让金又有增加的趋势。
土地财政为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正常运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土地财政严重透支了我国未来的发展资源,隐藏着巨大的财政金融以及政府信用风险[2]。因而必须要从其成因入手尽快解决该问题。对于土地财政的成因,各家有自己的观点,归纳下来主要为:1、财政压力说。2、土地相关制度说。3、GDP锦标赛说。
近年来涌现大量关于土地财政的学术研究中,以陈国富,谢国财等为代表,主要从我国特有的财政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入手研究其原因,传导机制,所导致的巨大风险,以及对其解决对策,研究我国总体的土地财政状况[3]。但是很少有人对我国土地财政的影响因素做出合理的模型进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模型验证土地财政的成因并提出相关政策。
二、土地财政影响因素的定性描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进行,我国土地财政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土地财政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房地产相关税费,土地抵押融资,以土地进行招商引资四方面组成。而土地出让金作为土地财政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地方土地财政发展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各地土地出让金金额迅猛增长,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平均达48.9%。
从图1中可以看到我国土地财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尽管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是总体上还是在增加,其比重从2001年的16.6%上升到2011年的60.1%,2011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3.15万亿元。由此可见土地财政的确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4]。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其土地财政的产生原因可以归类如下。
其一,分税制改革—财政压力说:目前针对土地财政这一问题,学术界流行一种重要的说法—财政压力说。该理论认为分税制改革给我国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 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占比22%,且中央财政支出占比为28.3%,但是进行分税制改革之后我国中央财政收入于94年升至55.7%,2011年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比为49.5%,首次低于50%。同时财政支出中央占比尽管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是中央占比一直呈现降低趋势,2010年低至17.8%。同时,各个地方大力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即地方政府财权不断缩小,事权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地方政府财政严重不足。因而,地方政府为了改善财政压力将目光转向了土地财政。
其二,土地相关制度—土地相关制度说:促使土地财政形成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土地出让制度,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土地储备制度。与国外的土地出让制度不同的是,我国使用的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且我国的土地按所有权分为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且只有政府可以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出让,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要通过政府的征用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就赋予了政府土地方面很大的权力,同时也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很大的寻租空间,致使腐败滋生。现行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进一步为地方政府提供以地生财的动力。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政府征收土地要向被征地农民及集体组织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且规定了最高补偿费用。即便是按照最高补偿费用来算,失地农民所占收益的比例仍是很小一部分,这为政府提供了极大的利差。最后是土地储备制度,政府储备土地最初的目标是要盘活土地存量,但是目前为地方政府进行信贷提供了保证,促使政府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并将存活的储量土地进行土地融资,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大的资金支持,这一方面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大的土地财政动力。另外,地方政府以土地作为抵押品从银行获取大量的贷款,这就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的信用风险。综上,与土地相关的制度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进行和扩张提供了制度条件和动力,也是推高房价和地价的重要因素。
其三,现行的地方官员晋升考核体系—GDP锦标赛说: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即GDP锦标赛说是从我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模式入手,研究其对我国地方官员的行为和地区差异的影响。该理论认为我国政府官员的晋升是以GDP增长为标准,这使得政府官员在面对晋升竞争时,更加关注GDP的增长率、财政收入等相关的经济指标。晋升锦标赛致使作为理性人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达到晋升目的,必将会尽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诱发政府官员的短视行为以取得GDP、财政收入等指标的提高[4]。而土地财政是GDP锦标赛的短期内最有效的选择。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或者是通过土地融资获取大量的资金支持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低价甚至免费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吸引投资,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三、土地财政发展的实证研究
以上三种成因说法,其中土地相关制度说目前属于理论制度层面。目前相关理论研究已经相当充分,本文主要针对财政压力说和GDP锦标赛说进行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数据收集和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土地财政依赖度(即土地出让金收入/地方政府财政总收入)为被解释变量,用比值来度量我国的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能够有效地剔除相关的通货膨胀影响,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伪回归。用财政压力指数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1,该变量能够有效地表示地方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并用以验证财政压力说。另外,选取我国GDP年增长率做为变量X2,说明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与GDP增长的关系,用来验证目前所流行的GDP锦标赛说。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显示,土地财财政这个名词在2001年才出现,并在以后的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所以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财政年鉴》选取2001年到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加以处理以支持模型验证。建立相关模型如下:
Yt =C1+C2X1t + C3X2t+μt
(二)模型估计结果
我们对时间序列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的结果显示各组时间序列的数据均满足平稳性假设。对模型应用OSL估计,得出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回归结果,得出如下回归方程:
在(1)式中Y表示我国土地财政依赖度,即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值;X1表示我国的财政压力指数,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GDP的比值来表示;X2为我国近年来GDP的增长率。
3.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0.954185说明该回归模型与样本拟合优度高F=14.64说明回归模型整体显著;DW=1.965470说明回归方程随机性不存在序列相关。各项系数符合实际情况和理论分析,同时结果显示接受财政压力说和GDP锦标赛说。
根据结果显示,X1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为4.662249,这说明土地财政依赖度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呈正相关,该结果接受财政压力说,这与李永乐、吴群等的理论研究结果相一致:中国式的分权体制刺激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的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也就是说我国的分税制改革的确是为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了扭转土地财政肆意发展的状况必须要进一步调整我国的分税制[5]。
同时X2也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为6.920928,这说明我国的土地财政与我国的GDP的增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各个地方GDP的增长的确对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有贡献作用,这与GDP锦标赛理论的预测相一致,即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能够达到晋升的目的的确会通过采用土地财政的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GDP锦标赛的理论通过了模型的验证[6]。另外该结果还表明GDP的增长率对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影响程度更大,是影响土地财政依赖度的主要的因素。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来分析了土地财政发展的动因,结果表明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是分税制改革、土地相关制度、GDP锦标赛的共同结果。要想解决我国的土地财政问题,必须要从土地财政的发展动因出发,制定相关政策,做出适当的调整[7]。
(一)积极深化税制改革,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进一步调整我国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占比,在扩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基础上,将一部分事权从地方政府手中解放出来,同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力度,以此缓解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8]。
在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同时,应当在税制上做一些调整,在与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的税费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目前,与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的税费基本上包括营业税及附加,印花税等停留在房地产和土地的交易环节[9]。我国政府应当将土地和房产的保有环节作为征收税费的重点,同时此举能够为地方政府提供额外的税收收入。
(二)完善土地制度和相关的分配和管理机制
首先,应该改变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格局。我国地方政府在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一级市场上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和行政权利,这就为地方政府取得和出让土地提供了相应的不可抵抗的保障。
其次,应该改变我国的土地出让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实施土地招拍挂制度,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寻租及政府腐败行为。但是该管理体制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应该让土地出让进一步市场化和透明化。
再次,调整相应的土地储备制度,限制地方政府以地贷款的额度和频率,避免地方政府进一步恶化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避免政府信用的崩溃。
(三)改善我国的政绩考核指标,避免GDP锦标赛的恶性循环
我国目前的政绩考核指标集中在可以衡量的显性指标如GDP增长和财政收入等,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留任等都依赖于这些硬性指标,这是政府官员开展土地财政的原动力,促使地方政府出让土地获取大量的土地出让金以增加财政收入,或者廉价出让土地以招商引资以促使GDP的增加[10]。要想改变政府官员的这种行为,必须要改变我国的政绩考核模式,要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要从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居民幸福指标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指标来考察政绩。这是改变土地财政肆意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肖全章. 土地财政与我国财政体制关系的经验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2(1).
[2]陈伟. 城市土地供给不能“寅吃卯粮”——城市土地供给应实行均衡性管理[J]. 长江建设, 2004(5).
[3]顾乃华,王小霞. 我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与成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产经评论, 2011(3).
[4]徐霆. “招拍挂”土地出让制度的实证分析[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D], 2011(2).
[5]刘佳,吴建南. 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与土地财政——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南开学报, 2012(2).
[6]骆祖春,高波, 赵奉军. 土地财政的标尺竞争机制与空间效应分析[J]. 学海,2011(1) .
[7]王玉波,唐莹. 转型期地方土地财政效应研究[J]. 农村经济, 2011(10).
[8]张小宏,郑思齐. 住宅用地供给短缺背后的地方政府动机[J]. 探索与争鸣,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