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声乐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声乐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声乐教学

篇1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声乐教学现状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貌孕育了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音乐。新疆人民豪爽热情,喜欢用音乐来讴歌家乡、赞美劳动、抒发真情实感。学习新疆音乐,对于了解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类型,激发民族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当前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声乐教学现状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如何有效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完善学科教学模式依旧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声乐教学现状

1.学生:声乐基础较差

新疆少数民族人民自古以来就能歌善舞,这其中不乏乐感优秀的青少年学生。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大部分青少年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声乐训练,绝大多数学生轻视声乐学习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声乐技巧不足、歌唱感染力不够、声乐内涵理解不透彻是阻挠青少年学生声乐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2.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偏隅,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局限,在开展少数民族青少年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有限的矛盾。很多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的声乐教学难以有序进行,一位教师可能要带整个学校的声乐教学,教师精力有限成为阻挠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声乐教学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声乐有效性教学研究

1.科学合理的发声训练,把握演唱技巧

发声技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音乐技巧之一,在组织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和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安排科学合理的发声训练,使学生学会调动身体各部分发音器官,将各种声音元素完美组和。

新疆地区地域广袤,人们普遍能歌善舞,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先天资源优势,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发声训练。面对实际存在的碧海蓝天,学生的演唱激情必然能被有效激发。新疆本地有很多声乐技巧纯熟、音乐功底深厚的优秀匠人,在面对教师资源不足等现状的窘境下,学校可以邀请学生深入这些音乐匠人中间,向他们请教发声技巧,请这些民间老师帮助指正发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演唱技巧。

2.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提高辨别能力

视唱练耳是声乐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提高学生视唱练耳技巧,对于有效提高声乐演唱表现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视唱练耳分为唱和听两个组成部分,唱这方面的技能通过发声训练可以很好地得到提高,有针对性的声乐作品鉴赏和专门性的视听章节训练则可以帮助提高听这方面的技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听力训练小组,合作开展对唱、交替视听训练活动,成员自由模仿不同音色、音高,组内进行辨识练习,提高对不同节奏、不同音高的感受能力。

很多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作品都表现出了无主旋律伴奏的特点,在此类作品的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学会关注作品节奏的变化和器乐配合旋律。乐队合唱是提高学生听力辨别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在合唱活动中需要调动两个以上声部进行表演,在此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自身的演唱,还需要对其他声部的演唱特色进行关注。例如,《在银色的月光下》合唱中,学生既要把握曲目开端、发展、和结尾音色的不同处理方式,又要掌控不同阶段情感的控制,开展这样的合唱训练,学生自身辨别不同音程、不同和声、不同调式、不同调性的音乐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还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3.选用多元化声乐作品教材,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声乐课程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所选用的教材以意大利语的歌剧和艺术作品为主,学生感受不到亲切感,单一的教学内容容易让其感到枯燥。为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和演唱曲目,不妨选用一些多元化的声乐作品,例如,德语歌曲、法语歌曲、俄语歌曲、汉语歌曲和少数民族民歌等,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赛阿巴索娃的《维吾尔声乐作品选》可以作为教材参考辅助教学。

国家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中,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声乐教学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对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实施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由于教学经验以及发展水平有限等问题不可避免会遭遇诸多挑战,但只要教学工作者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将学生声乐素养的培养工作放在心间,就一定可以取得可喜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声乐教学;变声期;嗓音训练;嗓音保护

一、变声期情况概述

变声期主要指的是14-16岁的青少年,具体情况根据性别有所不同。男生的变声期一般在14-16岁开始,一般在18岁结束;女生的变声期一般在13-15岁开始,在16岁结束,除了有性别的差异以外,还有个体的差异,有些早熟的人甚至在9岁就开始变声了。变声的原因,是由于喉头、声带增长会伴随发音疲劳、局部充血水肿、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导致青少年在平时开口说话时的声音与少儿时期不同。在变声期刚开始的那段时间,青少年说话时声音会出现容易疲劳、持续性差、并且还会有声音的不稳定等现象,此外,男女生的声音变化还有差别。男生的声音会有些沙哑,女生的声音则会有些涩滞,但这些特征不会持续多久,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此时的声音会逐渐丰满。到了变声期中期,男生会出现第二特征,喉结会变大,声带也会增加,声音随之变得浑厚。但是这时期也会有声带充血的现象出现,不注意保护的话会有失声现象出现。女生到了变声期中期,虽然表面没什么变化,但是在体内,声带和咽腔黏膜等地方会出现分泌物,阻碍发声。男生变声期快结束时,声带充血现象会慢慢消退,喉咙处慢慢发育完全,喉结明显突出,声音也慢慢像个成年人。而女生在变声晚期的声音会比男生高8度左右,声音显得尖和细,特征明显。

二、变声期嗓音的训练

女生的话,由于变声阶段的声音变化并不明显,音域和音色的前后变化都很小,所以女生在变声期之前或者期间就可以慢慢接受声乐训练。但男生不行,男生因为变声期阶段的声音变化明显,特别是早期和中期,沙哑的声音容易走调,声带还会充血,正常训练很难进行。所以只能等到变声期快要结束时,声音稳定后,才能逐渐开始声乐训练。男女生在变声期的声音差别十分明显,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区别性对待。让女生发音主要胸腔和头部,而男生的话,则教他们依靠胸腔发音。变声期是对一个人的声音来说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这对于声音练习来说同样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训练法来帮助青少年进行声乐练习。具体而言的话,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训练学生嗓音。

(一)教学内容选择要合适,音域范围要合理

教师在挑选声乐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好音域这一因素。音域在8度以内的歌曲比较适合练习,声调变化合理,太高不好,同时针对学生变声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正确指导学生发声,但也要控制好音量大小。

(二)采取科学的声乐练习法,强化气息练习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让他们学会科学的发声练习,并强化学生在气息方面的练习,让学生运用平稳的气息进行声乐演唱。此外不要忘记提醒学生在练习时音量不要太高,循序渐进就好,尤其是处于变声期的学生。

(三)科学制定教学内容,让嗓子避免疲劳

变声期阶段,保护嗓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特别是男生,在嗓子疲劳时会导致声带充血,损害嗓子的健康。所以教师要注意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避免学生嗓子疲劳。

(四)传授变声期的相关常识,在日常生活里保护声带

保护学生嗓子,除了在课程和一些声乐练习上下功夫以外,教师还应该教学生们在卫生和饮食方面保护嗓音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们在平时生活里避开会危害嗓子的潜在威胁。

三、变声期嗓音的保护

(一)学习科学合理的发声方式

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要改掉自己以往错误的发声方式,加强自己的发声技巧,掌握气息和呼吸与共鸣腔之间的调节技巧。同时,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要激动、大声喊叫,这会造成声带疲劳。

(二)声乐练习不要图快,以免声带疲劳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的时候要把握好练习的时间和强度,避免造成声带疲劳,学生练习的时候不能声调太高,也不要长时间练习,避免损伤声带。训练结束后也要注意声带休息,减少说话次数。

(三)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与状态

抒感的有效方式是声乐,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演唱时表达出歌曲里的真情实感。除了良好的心态,标准的姿势也是十分重要的。标准的姿势是身体站直,两腿略微分开,距离保持与肩一样宽,身体重心放在双腿,收腹保持身体放松。演唱时用深呼吸调整气息,为发生做好准备。

(四)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学生在日常生活里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少抽烟喝酒,规律饮食,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还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这些都会损害喉咙健康。

四、结语

篇3

摘要:唱歌是伴随人们终生的一项活动,歌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因此,在中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要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变声期,并准确把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并进行科学的变声期声乐训练。

关键词:中学音乐;中学生;变声期特征;歌唱训练;保护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21-01

歌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果在变声期不很好的保护嗓音,将给人们以终生遗憾,不但不能唱歌而且讲话时也相当困难,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变声期是从青少年到青年的必经阶段,青少年在变声期如何安全度过变声期,特别是其间的嗓音保护与保护,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1.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由于变声期少年的自主性逐日增强,他们都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应该盲从,而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也不像从小那样完全地依从了。他们开始逐渐地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对于老师所讲的道理也不轻易地相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建立正常、协和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而其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是否忠诚于教育事业,是否热爱学生、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教学的关键。如果学生对某教师在业务上不信任,或在思想感情上对立,教学工作是难以进行的。所以说,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作用,钻研教学,勤恳地工作,形成尊师爱生的教学环境,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2.选用合适的声乐教材进行教学

教材中的歌曲音域虽都不太宽,但是对于正处在变声期的中学生而言却都是不小的挑战。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必须选用适当的声乐教材,歌曲的音域不能太宽,最好不超过九度,音量和力度也不宜太大。旋律尽量避免“大跳”,以免学生叫喊。为了适合他们演唱,老师可以把一些歌曲的调降低。例如在教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一课时,本来是C大调的歌曲可以降低两个半音让学生演唱。而且在演唱的音量和力度上也不宜过大。

3.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

3.1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气息支持来歌唱。要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教会学生唱歌时使用气息支持。平时练唱时尽量用轻声,若学生感觉歌曲定调太高可以适当降低。练声的时间也不能持续过长,防止声带疲劳损伤。平时练唱时尽可能用轻声,这样既能保护嗓子,同时又能使学生在轻声演唱时能感受到音乐旋律的动人之处极其丰富的内涵,使学生的音乐修养逐日得到提高。此外,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可先让学生从合适、容易发声的自然音区练起。可多以练唱哼鸣为主,也可男女声组练,以适应各自的声部特点。女生在变声期练声时,可适当引入假声,进行混合训练,这对于女生今后声音的发展将十分有利。

教师要根据学生变声期的特点,调整学生呼吸方法,因为中学生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肺活量小,呼吸也较浅,还不会用横隔膜挡气,很容易用儿童时期的浅呼吸方法来演唱,这样会使喉咙卡紧,喉头上提,喉音加重,形成喊叫的白声。所以教师在这时期必须训练学生习惯于用胸腹式呼吸方法来歌唱。

这个时期,教师除了要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外,还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可以先让学生从容易发声的、较简单的自然声区练起,切不可大声练声、练唱,避免唱过高过低的音。平时训练可用“哼鸣”为主。女生在变声后期可引入假声,进行混声训练,这对于女声今后声音的发展非常有利。这个时期也可采取多听少唱的方法,注意提高她们的艺术修养。

3.2通过传统声乐教学,了解认识“咽音练声法”,并学会将其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及变声期的嗓音训练中,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咽音练声法”就是专门研究如何保护嗓音,快速提高发音能力,以及对各种嗓音疾病进行矫治的练声法。其中的四个无声练习,做一些不发音但能训练有关肌肉的操练,对“变声期”的嗓音训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们分别是:用正确的方法抬头张口;震摇下巴;用“蛤蟆气”练习法训练、控制与歌唱的气息有关的肌肉;训练舌部能形成纵沟。

3.3引导学生保护好嗓子。要求学生在唱歌之外的时间里尽量的少说话,少用嗓子,避免长时间的高谈阔论、争论不休或呐喊助威。情绪激动时,大笑不止或号啕大哭都应尽量控制。中国有句古话叫“语多伤气”,正证明了这个道理。由此,在少年变声期间,甚至可采用一些无声练习法来对学生进行声乐训练。例如用嘴唇打“嘟”的练习就较为容易掌握,也特别适合变声期的孩子去做。其方法是:嘴唇轻闭,用闻气的方法把气息有控制的吐出上下嘴唇随之发出震动,这样可以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

3.4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在少年变声期里练唱的时间应适度,不宜持续过长,否则很容易引起声带疲劳甚至受到损伤。在上一堂音乐课时,可将唱歌教学划为两个部分,分别放在一堂课的头尾两个时间段,中间一段时间可穿插讲授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作品等活动,这样不仅使声带得以休息,以减轻学生的额外负担,同时又能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增加他们的音乐知识,这对今后的唱歌教学是大有益处的。对暂时失声的少年应允许他们在别人唱歌时禁声。

总之,在中学仍存在着不科学的喊唱情况,尤其是处在变声时期的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缺少科学发声方法的训练与指导,这些现象要关注和重视。只有正确、合理、科学的使用嗓音,才能平稳的渡过变声期。

参考文献:

篇4

声乐是音乐的一部分,同属于艺术,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人们研究声乐,更多是研究声乐作品和声乐评论,较少研究其功能美学,实际上,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声乐作品的创作也独具其美学观念,本文着重分析声乐艺术的美学功能。

【关键词】声乐艺术;美学;功能

色彩是构成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音符也不例外,声乐艺术表面上看起来高于生活,实际上源于生活,也正因为声乐艺术源于生活,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方面面。声乐艺术用其独特的魅力放松着人们的心情,愉悦着人们的身心,起着育人、审美鉴赏、实用等功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一、声乐艺术的育人功能

声乐艺术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将声乐艺术加入教学中,主要是为了使声乐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的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声乐教育者、传承者和声乐表演人才。人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德育情操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思维能力、创造力、交际能力、身心素质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声乐艺术在育人方面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将德育教育和声乐艺术良好地结合起来,人们在欣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心灵与精神追求就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声乐艺术利用其审美性能够将人们引入德育教育的氛围中,最终能够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道德与伦理教育方面的培育。另外,人们欣赏不同种类的声乐艺术,自身性格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不同的变化,可以说,声乐艺术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由于声乐艺术具备抽象性,有利于帮助人脑开发创造力,因此人们在学习声乐艺术的过程中,自身的创造力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通过接受声乐艺术的教育指导,形象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而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就是青少年期,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声乐艺术的教育,使青少年在学习声乐艺术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1]。在学习声乐艺术的过程中相互进行交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帮助人们建立良好有效的人际关系,对于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声乐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主要是因为声乐教育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轻松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的欲望,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学生们在每一次的唱演练习和每一次欣赏和分析声乐作品的过程中,逐渐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声乐艺术的审美功能

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审美观也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声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都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不同的是,声乐艺术对人们审美观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包括触发人的审美观、引导人的审美倾向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2]。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这种事物有了美的感受,人们在欣赏声乐艺术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感受到美,表明触发人的审美情趣这一步骤已经实现;其次,人们在发现美之后会更深入地去分析声乐作品,在分析时一般又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类型,这实质上就是在判断自己的审美方向,在这个选择和欣赏的过程中,人们在声乐艺术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审美倾向,这种倾向帮助人们逐渐走进艺术的世界,探寻艺术世界的秘密,人们的艺术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后,人们如果对声乐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时仍旧欣赏声乐艺术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声乐艺术作为一种形象思维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在无限的想象中更深入地理解美,还可以在理解美的基础上创造美,在人们声乐艺术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三、声乐艺术的实用功能

声乐在生活中常被用于进行保健和精神治疗,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声乐艺术利用其调节能力帮助人们放松心情。人们疲劳时可以在舒缓音乐的陪伴下入眠;在情感低迷时可以利用欢快的音乐来改善自己的心情;在心灵受到创伤时可以利用具有治愈功能的音乐填补心灵的创伤。在一些节日或者特定场合中,音乐也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烘托着氛围。总而言之,音乐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人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音乐的陪伴,必然会索然无味,毫无乐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声乐艺术的功能性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声乐艺术融于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着人们的审美,声乐艺术利用其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思维倾向,提升着人们的创造思维能力[3]。声乐艺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提升人们的交际能力也非常重要,由声乐艺术的种种作用可知,声乐艺术的美学功能非常丰富,我们如果擅于探寻,一定能发现更多声乐艺术的美学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娓.声乐艺术的功能美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5(3):98-98,99.

[2]宋冬菊.论声乐艺术在电影艺术中的美学价值[J].电影文学,2012(14):113-114.

篇5

关键词:变声期 歌唱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70-01

变声期是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后从童声向青春期过渡过程中的必然生理反应。在声音方面表现为从童声向具有成人特征的男声和女声的转变。从医学角度讲,变声期特指14~16岁的青少年,因为喉头、声带增长而伴随的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音疲劳,局部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导致讲话、唱歌时的声音与儿童时代不同并持续半年至一年的时期。

一般来讲,变声期始于13~14岁,到18~19岁结束,女孩略早。变声期开始的早晚与地区、生活环境、种族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的规律是南方早,北方迟。据统计,变声期最早为11岁,最晚为20岁,平均值为14.7岁。如果以说话声音的变化来确定变声期的长短,一般约需3~6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如果以歌唱发声的变化来确定,大约需要一年半至两年,甚至三年。

变声过程中,喉头迅速增大,男孩可比原来大1.5倍,女孩则增大1/3。其中以甲状软骨的前面增长最快,使喉增大突出,形成喉结,声带也变长变厚,男孩一般增长6~10毫米,女孩则少。这个时期在发声上会表现出不同障碍。声带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声带生理性充血水肿,分泌物过多,发音疲劳,声带肥厚等。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变声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变声初期,声带呈轻度充血,无其它特殊表现;第二阶段为变声中期,除充血外,还有发声功能方面的变化。男孩在变声前,言语和歌唱都是使用近似假声的童声,这是由于声带小而薄的缘故。变声中,虽然喉和声带突然增大,但发声功能还不能完全及时的变成成人的胸声发声。变声初期,男孩童声比胸声用的多,末期正好相反。言语中已成为成年男人的音色。但偶尔还会有高的童声冲出;第三阶段为变声后期,是胸声发声的巩固期。这个阶段有些较大青年歌声却仍停留在童声状态,这是因为变声中变声者把较多时间用在谈话上,而很少歌唱,以至于歌唱功能迟迟不变。以上三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几乎一样,变声期后的男声音高比女声一般要低八度。这就造成了听觉上“女高男低”的现象。

长期以来,人们对变声期歌唱教学持有不同的态度,有人主张在变声期禁唱,甚至说话都要减少,有人则要求继续练唱喊嗓,强迫练习硬唱。到底如何才能科学安全的度过变声期是我们声乐教师和广大声乐爱好者应该共同研究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掌握科学的唱歌时长:变声期的男女在青春期发育迅速,发声器官也迅速增长。我们发现,尚未成熟的发声器官常常可发生生理性的变化,声带充血,发声费力,分泌物过多,声门闭合不全且容易导致发声器疲劳。在这种状况下,不宜长时间的歌唱,否则,不但容易生病,甚至影响发声器官的发育。这时的歌唱,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歌唱中要有间隙,如:中间穿插音乐欣赏、乐理知识、音乐常识、音乐游戏等能够增长音乐知识、锻炼乐感的活动,让嗓子得到适当的休息。那种长时间练唱并不断强化的“过瘾式”练唱是不可取的。

(2)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为了防止学生在唱歌时喊唱或挤压喉头,发声练习时可做一些诸如:缓吸缓呼、急吸缓呼、急吸急呼一类的呼吸练习,不宜多搞发声练习,可适度的用单母音唱一些三度、五度音阶,练习不宜复杂,音域不要太宽,中声区为主,中等音量为佳,用气均匀,面部肌肉放松,微笑打开口腔,练习时间要短,轻唱为佳。那种盲目追求高音和音量会损害发声器官,导致变声期后声音嘶哑、甚至患喉病的机会增多。练习结束后,可让学生做“打嘟噜”等的放松练习。

(3)合理处理歌唱教学:合理处理歌唱教学是青少年安全、平稳度过变声期的前提和基础。歌曲的选择最好是音域不宽(八度以内为佳),音程跳度小,乐句短,力度不强,节奏平稳,旋律优美的歌曲。如可唱《明天会更好》《大海啊,故乡》《让世界充满爱》《雪绒花》《摇篮曲》等,演唱前要求学生轻声唱,即能保护嗓音又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旋律的线条美和节奏美。同时教师还要多在歌曲的特点、风格、情感变化、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等内容上给学生分析和提示,让学生从心灵上去体会歌曲旋律的美,从内容上得到精神的启迪。要特别提出的是坚决杜绝摇滚歌曲和音域过宽、情绪过于饱满的歌曲。这样,既可使歌唱能力得以延续和提高,又可以安全的度过变声期。

(4)科学使用,保护嗓音: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变声期是从少儿向成人声音过渡时正常的生理变化阶段。给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打消他们由于声音的变化而带来的一些紧张心理,同时还要介绍保护的方法和知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变声,要注意合理使用,变声期的嗓子多处于充血状态,如讲话过多,歌唱过久,过于用力都易引起嗓子的疲劳。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时增减衣物,防止伤风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注意全面营养的摄入,少食辛辣食品(如辣椒、芥末、烟、酒等),保证充足睡眠(每日7~8小时),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干燥,如有不适及早就医。此时,教师还要辩证地安排教学,把学唱、眼看、耳听等活动结合起来,在减轻学生声带负担的同时,进一步保护和激发学生歌唱的积极性,不要把发音不准、声音失控视为嗓子不好、“五音不全”或“故意捣乱”,不应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

总之,变声期是一个人成长中必然的生理反应。科学、安全的度过变声期是青少年能否具备健康优美嗓音的关键,让我们广大的声乐教师携起手来,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手段,保护好处在变声期的青少年,让他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音乐的海洋尽情遨游,健康快乐成长。

篇6

(一)体裁分类

1.颂歌颂歌用于对祖国、英雄人物、革命事业等的歌颂和赞美。其曲调庄严、雄伟、宽广、热情洋溢、气势磅礴。例如歌曲《铁人颂》、《百年油田百年辉煌》等。2.抒情歌曲抒情歌曲的主要特点是气息宽广、曲调优美、表情细腻,善于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歌曲强烈的抒发了石油人对事业、家乡、对家人的热爱、依恋、爱恋之情。例如歌曲《钻工的妻子》、《妹妹是红柳》、《美丽的大庆,我可爱的家乡》等。3.舞蹈歌曲舞蹈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节奏鲜明,结构方整,适宜于载歌载舞。例如歌曲《荒原男子汉》、《送你一朵小花》、《奔向明天》、《新世纪摇滚》等。4.表演歌曲表演歌曲,是一种演与唱并重的歌曲体裁,它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它的音乐形象鲜明,带有说唱性的音调和口语化的旋律;演唱时常用短小的间奏以便于说白和表演。歌曲语言生动、细腻,有一定的人物和情节。例如歌曲《荒原喜事》、《新老铁人对话》等。5.劳动歌曲劳动歌曲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的,是劳动生产时所唱的歌曲。劳动歌曲的曲调朴质,节奏明显整齐,有浓厚的劳动气息。例如歌曲《干打垒之歌》、《井队出征歌》、《勘探队员之歌》等。

(二)演唱形式分类

1.独唱歌曲由一个人演唱的表演形式叫做独唱。例如歌曲《满怀深情忘北京》、《我为祖国献石油》、《油田一幅画》、《妹妹是红柳》、《永不忘》等。2.齐唱歌曲齐唱就是单声部的群唱。例如歌曲《井队出征歌》、《追石油》、《踏着铁人脚步走》等。3.对唱歌曲由两个人进行演唱的成为对唱。分为男女声对唱,男声对唱和女声对唱。例如歌曲《新老铁人对话》、《大庆不是传说》等。4.重唱歌曲指二至四人各人唱各自不同旋律。有男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女声二重唱和由三个、四个声部组成的三重唱、四重唱等。例如歌曲《青年志愿者》、《灿烂的石油之光》等。5.合唱歌曲多声部的群唱称之为合唱。合唱可分为:混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我们通常把人数较少的多声部群唱成为小合唱。例如歌曲《“三老四严”好》、《歌唱“四个一样”》、《天下大庆》等。6.说唱歌曲说唱歌曲就是在一首歌曲里面有说有唱。它的音乐节奏较快,旋律较为明朗、欢快。例如:歌曲《新世纪摇滚》等。

二、石油歌曲的艺术特征

(一)创作特征(三个时期)

1.歌曲直接反映石油工人的生活和工作;体现乐观精神。曲式特点,歌曲音乐大多欢快、热情、豪迈。节奏刚强有力,刚柔交织、感情炽热,语言朴实、直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为例,歌曲C大调,歌曲结构形式是单三部曲式。歌词朴实,情绪激扬,展现了石油工人自豪、乐观的英雄气概。2.情感更加细腻;传承铁人精神,歌颂新铁人。曲式特点,歌曲在音乐写作上更加注重旋律的动听、新颖,语言生动,符合大众审美情趣。以歌曲《妹妹是红柳》为例,歌曲以东北秧歌为基调,热情、欢快。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石油工人,而是将大自然中的一种植物“红柳”巧妙地与石油工人紧紧联系起来,乍一听像一首爱情歌曲,实则表现了石油人对石油的无限热爱。3.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赞美石油人,赞美生活。曲式特点,石油歌曲在音乐创作上更加富有新意。旋律、节奏形式丰富多变,更为注重新颖和意境。歌曲富有表演性和歌唱性,强调歌唱的技巧性和表现力。

(二)语言特征(三个时期)

1.歌曲语言直白而朴实,直抒胸臆,通俗易懂。许多歌曲直接反映了工人们的劳动和生活,让我们了解了石油工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精神面貌,使听者感受到他们的善良质朴。2.歌词注重内心情感的揭示和抒发,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增强艺术感染力。用更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真实平凡、努力进取的普通石油工人形象。这些作品虽然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豪言壮语,但都唱出了石油人的心声。语言上口,便于流传,符合大众审美情趣。歌词创作除了正面歌颂以外,更加注重写实,捕捉新生活,展现石油工人的风采,使作品更有新意和活力。3.歌曲在语言上更加细腻,更加注重运用情感的抒发和语言的上的意境来表现了新一代石油人的崭新风貌。作词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宗旨,反映了新时期的城市特色和魅力,语言展示了石油人的生活,记录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三、石油歌曲的教育功能分析

(一)思想品德功能

首先,石油歌曲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认识。优良的品德修养能够完善人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石油歌曲从内容上来看是具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的,它能够提升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认识。例如:《歌唱“四个一样”》等歌曲。“四个一样”是大庆人把党的作风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结合起来,体现了石油工人的主人翁思想和自律精神。青少年通过对这些歌曲的学习和研究,能够丰富思想品德知识,提升对思想品德的正确判断,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做人的道理、什么是工作的优良作风,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准则,做到对他人充满善意,对祖国、对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石油歌曲有利于增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意志。石油歌曲的思想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歌曲中所弘扬的精神和思想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意志。每当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动摇其思想品德观念的事件或活动时,想起这首歌曲中的音乐、语言和思想内涵,就会更加坚定其思想。例如:歌曲《满怀深情望北京》、《铁人松》等。再次,石油歌曲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行为的规范。思想品德行为是以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为动机的外在表现,是衡量思想品德水平和修养的重要标志。思想、意识是无形的,行为是有形的。石油歌曲展示的优良品德和思想有利于规范青少年的行为,例如:《三老四严》等歌曲。三老就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就是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些内容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意识,最终形成正确的行为活动。

(二)美育功能

首先,石油歌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石油歌曲是听觉艺术、是声音艺术、是视觉艺术、是时间艺术,其思想内容和音乐形象反映了石油人的现实生活、工作、创业和情感,它们展示了石油工业的变化,是当今石油人幸福生活、多彩生活的写照。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朴实的语言、生动的表演等能够使听者、学者、表演者产生美的情感,抵制精神污染,增强鉴别美的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其次,石油歌曲有助于青少年陶冶性情、塑造心灵美。音乐是最具有情感性的艺术,能够美化人的心灵,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情与追求。石油歌曲所表达的积极思想,爱国、求实、创业、奉献的精神,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以塑造人格、修养身心。例如:歌曲《采油女工之歌》、《永不忘》等,它们将党的优良传统与会战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出了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等具有一定积极影响。最后,大庆石油歌曲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石油歌曲是油田发展与实践的产物,它的音乐形象与思想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实践研究证明,不良的情绪能够影响人的精神和身体,引起精神上的疾病或身体上的疾病,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从焦虑、烦躁、困惑、痛苦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身体与精神上的放松,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石油歌曲中表达的积极思想,描绘的创业历程、工作环境和生活情景能够激发青少年面对挫折、解决困难的决心,能够帮助青少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身体和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三)智育功能

首先,石油歌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音乐教育是培养、发展、提升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石油歌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对锻炼和提升观察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们可以在学习和表演石油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对其音乐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较为全面的、准确的了解每首歌曲的本质和特征,深层次的剖析事物的各个侧面,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观察力和敏感性。教师也可以在演唱歌曲时,让大家仔细观察演唱时的声音、咬字、舞台表演等,找出优点、不足和以往的不同之处,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其次,石油歌曲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记忆力的提高。石油歌曲可以通过音乐的形象性、感受性,运用艺术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功能、听觉功能和视觉功能来强化、提高记忆力,其学习的过程就是锻炼记忆的过程。音乐教育有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来进一步促进智力的发展,尤其在非文字记忆方面更为突出,石油歌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记忆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最后,石油歌曲有助于发展青少年的想象力。石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思想内涵等能够给人们带来联想,歌曲中的音乐能够唤起青少年对相关事物听觉、视觉想象,使想象力得到发挥。想象力的发展能够使青少年的欣赏水平和表演能力得到提高,青少年可以通过作品的旋律和语言,结合实际,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使表演更加打动人心,使技能技巧得到磨练与提高,使想象力就得到发展。

(四)教学实践功能

篇7

关键词: 变声期 声乐 发声方法 问题与保健

童年的歌声曾给我们美好的回忆,也曾给予我们智慧的力量。少儿学习声乐在现今社会中已逐渐形成一种趋势。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等乐器的同时,还将目光投向了声乐的学习。社会上各界人士对少儿时期就开始学习声乐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些人鉴于少儿正处在身体发育期,生理状况并没有完全成熟、稳定这一因素,认为学习声乐容易误入歧途,造成声带破损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些人认为,在正确的训练和引导下,少儿可以进行一些简易的声音上的训练。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少儿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地按照成人的方法学习声乐,否则不但得不到清脆、透明的声音,而且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效果。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会对少儿的声乐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少儿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变声期的问题。变声期是少年儿童从童声向青年成声期过渡的一个正常的生理变化阶段。

一、变声期的特点

男孩一般于13岁开始进入变声期,到了15岁已完全进入变声期,进入这一时期,男孩出现了高音发声的困难且持久力差、音域也显著下降,声音粗哑、胸声增多、音色变暗等明显变化,音域先是变窄而后变宽;19岁以后男孩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基本结束变声期。女孩变声期的开始是由于声带充血而声音涩滞,后期逐渐变得圆润且音域渐趋宽广,尤其是在音色方面具有了女性特有的特点。

二、变声期的声音训练

变声期是否可以唱歌,我认为是可以的,但要非常小心,在主要变声期间,最好能停止歌唱,而且不要乱喊叫,避免声带因使用不当受到伤害而无法复原。即使对声音进行训练也要选择适当的声乐教材,音乐不能太宽,最好不超过九度。变声期的歌唱要注意下列几点:

声音不能过分刚强、粗暴或大声喊叫。

多用柔软的起音。

多用“Hm”哼唱的练习。

练习时间要短,不宜过长,每次最好不超过十五分钟,每天可分散几次练习。

在三度到五度的音阶范围内练唱。

不能挤压声音,勉强唱高音,引发不必要的问题。

多用下行唱法。

建议用U、O元音练习。

变声期是人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在这段时期内儿童的心理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要注意对少儿加以引导,正确对待变声期出现的问题。在变声期间,除了要注意科学合理地使用嗓子,不要让它太疲劳以外,饮食方面的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变声期的嗓子保护方法如下:

应注意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摄入。发音器官主要是由喉头、喉结和甲状软骨组成的,这些器官又是由胶原蛋白质和单性蛋白质构成的。声带也是由弹性蛋白质薄膜构成的。因此,变声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些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海产品等。

应摄入B族维生素和钙质。维生素B2、B6能促进皮肤的发育;钙质可以促进甲状软骨的发育。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有芹菜、番茄、蛋类、豆类、动物肝脏及新鲜水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主要有鱼虾、牛奶、豆制品等。

主食及副食都应以软质、精细食物为宜。不要吃炒花生仁、爆米花、锅巴、坚果类及油炸类硬且干燥的食物,以免对喉咙造成机械性损伤。

适量多饮水。可减少或清除局部分泌物,避免继发感染。

少吃酸、苦味的刺激性食物,如大蒜、辣椒、生姜、韭菜等,因这些食物会刺激气管、喉头与声带。不要喝太热的开水,吃太多冷饮,过冷或过热对声带都不利。更应忌烟酒,以防加重局部无菌性炎症。

进食时宜细嚼慢咽。切忌快速进食,谨防食物中的砂粒、鱼骨刺伤咽喉部的组织。

少儿因变声而丧失歌唱能力是极少的。只要正确对待变声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对嗓子的保护就是完全可以顺利度过变声期的。

少年儿童在成长发育阶段学习声乐,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但总体而言体现在:缺乏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因对发声方法理解的不够透彻而导致喉音、鼻音等问题的出现;少年儿童所面临的变声期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学习歌唱的积极性,把他们推到了盲目模仿成人,追求流行音乐,通俗歌曲唱法的一端。由于无节制地大声喊叫和缺乏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导致声带受损。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以儿童为中心来说,所谓歌唱,不单是技术,再以着重个性的成长的教育。”总之,少儿时期学习声乐,只要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则拥有明亮、悦耳、像银铃一般清脆、透明的歌声完全可以做到。

参考文献:

[1]刘朗.音乐教育手册.

篇8

一、学生自我把握生理发育特点,做好嗓子的保护工作

初中阶段是整个中学时代身体发育处于最快的时期,而变声期正是处在这个年龄阶段,一般是在14-16岁左右,这个时期是他们的喉头、声带增长发育阶段,其表现为: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音疲劳、局部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男生一般于13岁开始进入变声期,到了15岁已完全进入变声期。男生在进入青春期后,应该主动去关注自己的喉头发育情况,会出现左右两块方形软骨所构成的夹角变小,上部向前突出形成喉结,这时的喉头前后颈也迅速松宽,声带的长度几乎猛增一倍,宽度和厚度也增加。随着声带的发育成长,从嗓子的发音音频上讲,大约要降低一个八度,于是清脆的童声随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浑厚而低沉的嗓音。而女孩在青春期喉结虽没有明显的外观变化,但喉结内一样有明显变化,声带会变长变窄,因而发音频率高,声调也随着变得高而尖细。变声期阶段一般为半年至一年,但也因人而异,长短不一,短则4~6个月,长可达一年之久。在整个变声期阶段,声带容易发生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等显著的变化,非常容易受到损伤。因此正处于变声期的初中生,如果这个时候想学好声乐,掌握一些歌唱方面的技巧,那么一定要对自己的生理发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自己的嗓子出现任何一点微小的变化都要重视,保护好声带,不能大喊大叫,平时尽量做到少说话,少用嗓子,避免长时间的高谈阔论、争论不休或呐喊助威。对一些音调较高的歌曲不能只凭真嗓喊,要注意方法,科学合理地利用嗓子,同时不要经常使声带处于疲劳状态,平时说话或者练声时注意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为半小时以内比较适宜。也可采用一些无声练习,如用嘴唇打嘟噜、用鼻子闻花吸气等来进行声乐辅助训练,这样可以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另外在饮食、睡眠、休息等方面也要稍加注意。只有在这几方面加以重视,才能使声带受到很好的保护,给以后的声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掌握学生生理发育特点,做到科学训练发声

作为初中音乐老师或者是初中生的课外音乐辅导老师都应该掌握初中学生在生理上的一些变化,针对变声期临近和已经处在变声期的学生在声乐课程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除了帮助他们安全、顺利地渡过变声期,教师还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的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首先在声乐课中对每一节课堂上声音音色的变化,以及练声时出现的声带疲劳、破嗓等细微变化,要及时和学生取得沟通,证实是生理上的问题还是方法掌握能力上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达到科学的声乐教学,如果证实是生理上出现变化的学生应该停止上声乐课程。其次在练声曲和演唱曲目的选择上要慎重,特别注意要做到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练声时可先让学生从合适的、容易发声的自然音区练起,以练哼鸣为主,并要把男女生分开练声,以适应各自的声部特点及音域。女生在变声以后,可适当地加些假声,进行混合训练。选择的练声曲注意音符跳动变化不能太大,要以音阶的平稳上行、下行为主,加以少量的小跳,特别强调学生在发声练习时要以气息练习为重点,音量要适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大音量从而造成喊嗓和白声。在演唱曲目的选择和把握上,教师要尽量做到挑选学生演唱与表演都力所能及的歌曲,并根据学生情况的异同,做到因材施教。选择的的作品特点应该是音域偏窄,音调不高、音量和力度也不宜过大,作品难度适度、较容易演唱的一些歌曲。而不能像个别学生在模仿唱歌或者单纯为了追求音高音量时去故意拉长脖子使劲喊,也不提倡学生自己盲目地去演唱像《离歌》、《青藏高原》之类的流行歌曲和《今夜无人入睡》《我的太阳》等一些难度大的艺术歌曲以及歌剧作品,这些作品因为高音较多,难度较大,整个作品也比较难把握。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多给学生欣赏以及讲解不同风格的作品,这样学生可以从音乐中去感受和体验情感,理解音乐表达的内涵,把潜在的问题带到以后的声乐学习中并逐步解决。掌握好变声期嗓子变化的规律及采取科学的嗓音训练方法,将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会给声乐爱好者以后的歌唱事业铺平道路。

三、尊重学生学习心理,提倡个性发展

篇9

一、专题活动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领导组负责xx年全县素质教育专题活动的组织、协调、招生方案、教师聘任、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具体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二、课程设置与安排

1、课程。本期其开设九大类,25个专业,分别是,棋类:象棋、围棋;书画类:儿童画、简笔画、素描、书法、国画;乐器类:钢琴、小提琴、手风琴、二胡、笛子、葫芦丝、电子琴;舞蹈类:中国舞、街舞、拉丁舞;表演类:主持与表演、少儿口才;声乐类:声乐;文化类:新概念英语、3-6年级阅读与写作、3-6年级思维训练;科普类:科普、logo语言、动漫;体育类:跆拳道;

2、班级设置。每个专业开设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各一个,特殊情况视情况而增减班级数。初级班为未参加本专业培训的学员,中级班是参加了活动中心开展的连续“三期”以下(含三期)的培训或通过本专业四级以下(含四级)考试(以证书为证)的学员。高级班是参加了活动中心开展的连续“三期”以上的培训或通过本专业四级以上考试(以证书为证)的学员。每班人数详见课程安排表。原则上每班为25人,乐器类及其他特殊专业酌情增减。

3、教室安排。分楼层安排,详见课程安排表。

三、时间安排及工作方式

1、上课时间。周一至周五的8:00—9:30、9:40-11:10、14:20—15:50、16:00-17:30。具体:七月份:第一周5-9日,第二周12-16日,第三周19-23日,第四周26-30日;八月份:第五周2-6日,第六周9-13日,第七周16-20日。学期总课时为28课时(logo语言为56课时)。

2、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方式一是在班主任处报名,二是在活动中心报名,报名时都统一使用《青少年活动中心xx年暑期登记表》。活动中心报名方式为集中报名,流水作业,地点是一楼书法教室(制作席卡),程序:报名(填写登记表)(黄)——开票(胡)——收费(陶)——录入(李)。

(1) 班主任处报名时间:6月10日至6月25日;

(2) 活动中心报名时间:6月26日至6月30日

3、招生宣传时间

宣传单于5月底制作完成。入校宣传时间为6月2-4日,重点单位在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时作宣传与布置,具体时间待定,其他单位适时安排。

4、结算时间:原则上定为6月25日。

5、排班时间:7月1-3日。

篇10

【关键词】:变声期:歌唱心理;理智的思考;情感体验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教师大多比较重视的往往只是歌唱的各种技巧,却容易忽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学生变声期的生理和不断变化的心理因素对演唱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在变声期里,老师要特别重视其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科学地处理教学问题,使变声的少年顺利地度过变声期。否则,很可能导致他们抱憾终生的后果。

一、中学生变声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歌唱教学问题

进入中学,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发育处于高峰期。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广泛,成人感强,自尊心、荣誉感和好胜心强。意志品质有了突出表现,自我意识有明显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占优势。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好争论、好怀疑、情感变化决而不稳定等等。变声,是人从向成人发育成长过程表现在发声器官上的生理现象。呈现这种生理现象,就意味着该少年已经步入青春期。

“变声期中的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对社会了解的加深,其心理活动呈幼稚性逐步减少、成熟性逐步增多的趋势。但是,无论怎样说,他们还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之中。少年在变声期里,其形象思维活动不曾减少,抽象思维活动却日益增多,并且变得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他们的思维能力朝着全面提高的方向发展。基于这种条件,他们很乐意思考理想、道德、情操一类的问题,而且热忠于追求真、善、美的东西。但是,由于他们难以避免的思维上的片面性及表面性,再加上生活阅历不深,往往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缺乏辨别能力。在行为表现上,它们争强好胜,自尊心、进取心很强,总想摆脱对承认的以来,自主的要求很迫切。因而,在各方面都摹仿成人那样去处理事物。

二、中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由于生理方面的急剧变化,他们的音乐学习心理也带有起伏波动的过度性特征。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随注意力、身体协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综合音乐能力也随之得以发展。“中学生的音乐认知、音乐感知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听觉的灵敏度已接近或超越成人的水平。他们愿意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创作北京以及相关文化的学习去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他们不再满足那些单纯写实性(描写动物、植物)、拟人性的音乐作品,而逐渐转向以个人喜好为标准。

中学生的音乐审美也存在一定的个人偏爱性,相当对的中学生已越来越表现出对通俗歌曲、流行音乐的热衷与偏爱,有的已达到痴迷的程度。另一方面,综观当今的中学生,他们所接触的音乐环境几乎被电台、电视台、电脑网络中的音乐所占据,这些宣传媒体被大量的流行音乐保卫,此外,中学音乐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式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影响,中学生对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外方式方法不满组,便会转向学校音乐教育以外的内容”。

中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构成音乐的各个要素的综合发展。初中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随着听觉、记忆力的发展而得到很大的提高,他们的调式辨别能力相当突出。高中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有所发展。但相对于幼儿、小学生、初中生来说,其发展水平与速度就相应地趋于平缓,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与相应各阶段的心理发展是相适应的。由于中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更加愿意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均成为中学生音乐课的重要内容。 三、让学生喜欢学校音乐教学的内容也是中学生歌唱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教师只有认真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再加以沟通,根据学生心里去克服学生对音乐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加以解决之外,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还要了解社会上的流行音乐及其在学生中的影响等情况,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学校音乐教育如果能与学生的心理过程相符合,则能够促进学生具有音乐感的愿望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则容易产生两种后果:一部分热衷于升学的学生(或在各种压力下只注重文化课而排斥其他一切活动和爱好的那部分学生)具有音乐感的愿望受到抑制;另一部分喜欢音乐而学校又不能满足他们爱好音乐的愿望的学生,则会向追求社会上流行歌曲的方向发展。由于缺乏基本的音乐常识和鉴赏能力而不辨良莠,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会受到某些不良影响。但是如何使学生喜欢学校音乐教学的内容呢也是中学生歌唱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首先就教材而言,选入教材的作品必须是艺术精品。编选教材时除了考虑到各种必备因素之外,不可忽视的是所选音乐作品必须是符合学生审美情趣(学生愿意接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