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篇1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儒家思想;传承;影响

B222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与产生

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改变了传统阶级统治教育的基本械,把私人讲学的主要基本教学模式传播到了国家与整个民族。所以,儒家思想在社会中慢慢地发展起来,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儒家思想的鼎盛时期是汉武帝时期,在那时甚至还出现了罢黜百家而独尊儒家的基本场景。从此,儒家思想将作为治国的正统思想。在汉朝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较大的普及,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也得到了迅速的解决。在儒家思想中,仁政、道德礼法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这也让尊崇儒家思想的汉朝国家变得国富民强。直至西汉时期,国家也到了异常鼎盛的时期,为了对国家的繁盛进行维持与发展,则必须找寻与之匹配的思想体系来对应,所以,众多思想政治家就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对于西汉制度的实施与稳定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因此,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占据首席地位。

二、中国历史文化受儒家思想的有利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即它为我国封建的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社会理论以及治理国家的思想体系,同时还让我国的传统的统治阶级顺利地运用于国家的治理以及封建社会的具体统治当中去,从而使得我国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人类发展史,它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以及全世界范围内开了历史的先河,而且这也是我国中华民族无论是以往、现在还是将来屹立于世界中的根本保证与条件。在儒家思想中,有着一个非常大的特点,这就是“仁爱”,此思想在我国社会的发展历史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与推动作用。“仁爱”思想是维护国家和谐安定的基本保障,同时还是加强人与人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仁爱”思想不仅仅影射了人类的本性,并且它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因素。封建社会的主要外壳在于封建思想,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不只体现于国家的治理中,它更体现在对于我国历史社会产生的相应伦理思想上,正是由于封建社会出现了一定的论理观,也让国家从最初的统治阶级的基本角度来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对于通俗的语言也加以规范起来,并规范了人类的首先意思,这种规范思想将把人类的整体思想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封建伦理观,而此观念对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人民群众有着非常深远的思想影响,它也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重要核心,以此来实现社会与国家双重治疗的基本效果。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属于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影响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建设,比如,理想价格在现代人的价格塑造中也产生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而“泛爱主义”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当作生态环境保护同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儒家思想的深入挖掘能将儒家思想所蕴含的积极精神资源诠释出来,也只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才能让儒家思想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不仅关系着儒家思想在我国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社会转型能否顺利进行。

三、中国历史文化受儒家思想的不利影响

尽管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基本发展带来了非常深远的有利影响,但是因为儒家思想有着十分浓烈的封建主义色彩,所以,儒家思想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也相应地伴随着一些不利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封建统治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管理价值,可是它并未强调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这是由于儒家思想有着十分浓郁的封建主义色彩,因此,对于科学知识的基本学习也做得不到位,而这也造就了儒家思想只重国家治理的特点。经验性是儒家思想的特性,而这一特性也会导致现实存在的逻辑性被忽略掉,同r会使理论与现实产生脱轨现象,这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强的阻碍作用。在儒家思想中,它主张的是少数服从多数,这对于真理的追求也会有所忽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的个性发展进行打压。此外,儒家所推崇的具体思想为“统一”,这对于个人性格的发展上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并禁锢整个社会的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创新机制。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国家沉浸在礼仪的风气中,而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追求利益,对于相关礼节则会变得非常的繁琐,这使得社会的进步受到一定的阻碍。儒家思想非常注重道德伦理,从而忽视国家法律的作用,这也将致使我国封建统治者对于社会的管理方式变得越来越单调。仅仅以道德伦理的基本教育来管理社会,这让整个国家在控制与管理中缺乏一定的稳定性与具体性。

四、结束语

儒家思想的地位我国近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中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具体的传承过程中获得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寻求发展,通过对儒家思想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相关经典的解读来展现传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我们需要把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学社会主义道路,这能让我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

[1]李芳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研究[J].前沿,2013,10:55-56.

[2]赵小平.浅析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89-90.

[3]杨明霞,董玮.小议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商,2016,06:134.

篇2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企业文化 企业家 协同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思想,它既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国家统治和社会引导的主要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同时也是占据中华民族统治史两千多年、在不自觉中影响决定人们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在当代,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就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同时,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延展。两者相容相进,相辅相成。这种协同关系作用并伴随着现代企业不断成长,从倡导“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到“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的管理思想,儒家思想中的管理思想的萌芽都在现代企业文化中点滴体现出来。如何把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儒家思想和左右企业发展远景与使命的企业文化的协同关系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是我们在现阶段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思想内涵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的主要论著和思想中都提到了以“仁爱”为统治和管理的基本思想,主张“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为政以德”。所谓“以民为本”即是认为人民为封建社会统治者管理的根基,是一切管理行使的基础。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视人的作用,主张“天生万物,以人为贵”。唐太宗时期,大臣魏征曾警示太宗皇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提醒他在统治国家时应该时时注意到人的作用。“以和为贵”则是儒家思想中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都是在强调儒家思想中提倡和谐,注重中庸的思想体现。另外,孔子认为封建统治者想要“为政以德”必须具备“信”的要素。所谓“国不可无信,人不可无信”,诚信成了儒家思想治国齐家的根本。无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还是“以诚为重”都是发自于儒家思想的“仁”、“爱”,都在强调一种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协调发展的思想,这些观点正同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不谋而合。

儒家文化适合于现代管理需要主要表现在儒家文化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自我与集体的关系孤立与隔离起来,而是沿袭了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念与归属观念,这些认识对于以人为基本管理对象的现代企业文化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和亟待继承与发展的宝贵遗产。

二、企业文化塑造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企业文化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以来,就被誉为企业发展的“第二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为目的,以人本管理为主体,以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共识和企业经营目标的认同为基础,以形成团队意识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职工共同自觉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是企业赖以发展的灵魂和支柱,是企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三、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的协同关系

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的协同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思想的精髓,企业要在市场的大潮中做一个成功的弄潮儿,靠的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企业文化凝聚力的强弱。以人为本在企业的环境中主要是指两类人,即企业内部的最高层领导――企业家和企业内部的最基本单元――内部员工。

(1)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家。

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的组织群体,是具有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特殊载体。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作为企业精神的倡导者和化身,能够根据企业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提炼和概括出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目标,让广大员工认可并心悦诚服地自觉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

(2)作为基础力量的员工

员工是企业的基础力量,是企业全部工作的承担者和完成者。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每个员工对于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理解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使所有员工学会,在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大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达成共识,以企业发展为最根本的奋斗目标。另外,提倡人性化管理也要注重员工的参与程度、情感尊重、团队意识培养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使他们自觉地构建企业文化。

2.诚信的理念贯彻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过程

“诚信经营”是现代企业提倡的经营管理理念之一,也是儒家思想中“信”的体现。诚实守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要义。所谓“信”也可以用儒家所说的“生财须有道”来解释,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财有道”。企业存在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可能会受到种种不良因素的侵袭,我们现在提倡要贯彻“诚信”的理念就是要做到维护良好的经营环境,自觉形成守信不移,童叟无欺的局面。如果耍手腕,搞欺诈,企业就不可能正常经营下去。

3.企业团队中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

“ 团队精神”是近年来管理界颇为提倡的一个概念,它讲求组织内部的成员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高级管理层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儒家思想中提到的“和为贵”的思想即是要求人们做事不走极端,求大同而存小异。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当代中国企业家应经开始注重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他们注意关心员工的情绪,定期组织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参加活动,定期召开管理层和员工代表的讨论会,使员工有机会发表自己对于企业发展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达到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的“共同管理”。

四、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反映在文化的比拼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量始终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上保持积极而正确的态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立足于儒家思想的背景,用传统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借鉴西方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创新更具特色更加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2]汪宇燕:论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9第3期

[3]黎敏:论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第4期

[4]张绍学:以人为本:儒家爱民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昆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刘云柏: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篇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传入日本以后,对日本社会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本文从儒家思想传入日本入手,结合日本企业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分析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儒家思想;企业文化;影响

企业文化也被称为企业精神,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成员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都包含在其中,他具体体现了企业的凝聚力,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成功企业的体现.文化是与民族分不开的,在日本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中,日本企业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也就代表了日本国家、民族文化的特点.而追根溯源,日本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巨大影响.

1儒家思想的传入及发展

公元5世纪左右,儒家思想传入日本,据《古事记》、《日本书纪》记载,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是百济的阿直岐和王仁,他们不仅带来了《论语》、《千字文》等儒家经典,还曾为当时的皇太子讲授儒家学说.平安时代末期,圣德太子高度重视儒学,编制了许多以儒学为基础的典籍,如“冠位十二阶”、“十七条宪法”等,基本上所用词汇和资料,都来自儒家典籍.7世纪开始,中日两国互派使者,打开了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门,来自中国的使者、留学生和僧人大量涌入日本.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大化革新”,其指导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他们的制度建立都是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使日本社会全面发展,儒家思想也由初期传入进入到实际应用的阶段.13世纪,日本开始流行起宋学,以“明经训诂”为主的旧儒学逐渐的被以“义理”为主的新儒学取代,“新儒学”成为日本儒家思想的主流学说.德川幕府建立后,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一种维护身份等级制度的御用思想被逐渐建立起来,而最适应这种思想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名分论”,德川幕府的正统思想体系由此形成.从近代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西方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代替了老旧的儒家思想,但日本文化依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明治维新以前,“四书五经”基本上是日本学校的必交课程,日本知识界甚至以对“四书五经”的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作为判断学者水平高低的标准.而且,日本社会也把儒家思想的“忠、孝、仁、义”之道都吸收进来,等级森严的上下级体系在当今日本社会仍然保持着.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发展,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是相伴相随的,儒家思想更是做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日本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蔓延开来,其中就包括日本的企业文化.

2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2.1“以人为本”———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

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人”都被经营者作为企业的中心,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逐渐形成了.日本著名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把员工看作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认为“企业即人,成也在人,败也在人”.他自己的经营哲学就是:“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他还曾经说过:“松下先塑造人,后生产电器.”而有“国际经营者”之称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说得更加直接明了:“使企业得到成功的,既不是什么理论,更不是什么计划,而是人!”索尼公司的口号则是“要让管理工作去适应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管理工作”.这些日本企业的管理思想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另外,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只要员工没有过错,就可以在公司里从入职一直工作到退休,而且薪酬和地位也会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得到提高.同时,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和对在职员工的再教育,企业会根据公司的盈利情况,让员工在公司内部或者外部、甚至去国外进行研修,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使其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人为本,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善于发挥和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巧妙结合,这也是日本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个奥秘.“以人为本”还有一个体现,那就是日本式的经营方法,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家族式经营方法.日本人把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庭”,每个员工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都应该与自己的“家庭”荣辱与共.公司的社交性活动计划通常都排得满满的,表面上说自由参加,实际上是全员参加.公司还会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给全体员工提供福利:从家属补贴、交通费、职务补贴一直到公司住宅、宿舍、住房贷款、借贷的延期偿还、存款、健康保险等,无所不包.毫无疑问,在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下,大多数日本企业的员工都会因此认为,公司的经济稳定就等于自身的稳定,公司的经济发展就等于自身的发展,所以才会愿意为公司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公司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2.2“以和为贵”———日本企业文化的精髓

儒家文化把“以和为贵”作为最高的社会价值原则,日本文化将他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把“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吸收进来,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将他作为基本准则,并且把它引入到企业文化中去.例如,松下公司的“和亲”、丰田汽车公司的“温情友爱”、三菱电机公司的“养和精神”等,这些都反映了“以和为贵”的思想“.和能生财”这一观点尤其在现代日本的企业管理中大行其道.在企业内部“,以和为贵”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人和”被广泛运用于员工与员工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即企业内部的团结.日本企业称为“株式会社”,他的意思就是说企业如同一个大家庭,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维持家庭内部的和谐、团结,从而来避免产生家庭内部矛盾.“以和为贵”在日本企业内部被相当重视,从而使企业员工内部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强烈的集团主义意识.松下幸之助认为,一加一等于二这是很显而易见的法则,但是在人与人的关系调节上,如果编组恰当,一加一的答案可能远远大于二.可如果搭配不合适,一加一很有可能等于零,甚至有可能都会出现负数.所以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是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和调整的一部分,即使发现并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从而建立起和谐、融洽、团结的良好关系.最重要的是,“以和为贵”还能改善劳资关系,弱化雇佣与被雇佣意识,使整个企业呈现一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景象,为企业以致整个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2.3“礼治、德治”———日本企业管理的圣经

礼治和德治思想是孔子治国思想的两个主要方面,孔子认为,在治理国家上,行政和刑罚只能使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坏事,却不会使人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去做坏事,而用“礼治”来统一人们的行为,用“德治”来教化人们,却能起到行政和刑罚起不到的作用.日本的企业经营者把“礼治”和“德治”思想引入到企业管理中来,管理员工时更多的以用“礼”和“德”来教化、管理员工,尽量不采用严格的管束和处罚的手段,使他们自觉自愿地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尽职尽责的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因此,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注重对员工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入职以后还要对其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教育,在日后的晋升和提拔时,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就是道德素养.另外,在儒家思想的道德教化中,特别强调统治者的身教,即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日本的企业经营者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都要做员工的表率.而且在与员工交流时非常注意措辞,尽量避免给人留下高高在上的印象.例如著名的东芝公司董事长土光敏夫就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领导,他最崇尚的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主张言教不如身教.他经常深入员工之中,与员工谈心、聊天,认真倾听员工的声音,有时甚至会与员工一起举杯畅饮,把酒言欢,充满了人情味.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深深打动员工,使员工都乐意为公司效劳,极大调动了员工们的积极性.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更是日本企业经营者的行动指南和商务圣经,在我国亦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日本许多有名的企业家,如涩泽荣一、伊藤淳二、北尾吉孝等,都把《论语》作为自己为人处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南.尤其是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也被称为“儒家资本主义的代表”,他将《论语》作为第一经营哲学,并在自己的著作《论语与算盘》中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就是“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当然,日本企业对儒家思想并不是无条件地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批判性地继承,并将有利于本企业发展的部分发扬光大.在日本经济界与学术界共同构筑的“日本式经营”学说中,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思想的特征,并特别强调儒家思想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在分析研究日本企业文化时,一定要先认真研读我国的儒家经典,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日本的企业文化.

作者:赵小平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启贤.日本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6(5).

〔2〕林智鑫.试论日本企业文化的儒学情结[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8).

〔3〕刘乃成.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02):77-80.

〔4〕官文娜.日本企业的信誉、员工忠诚与企业理念探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40-149.

篇4

关键字:儒家思想 会计职业道德 关系

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定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中思想行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而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会计职业道德受到特定时期环境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和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由于文化是随着人类的产生和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人类和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因、地理生态条件、民族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及风俗的不同,人民一代代创造和承传下来的文化环境就亦不同。就我国的文化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建立在小农、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三位一体的基础上的儒家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必然会影响会计人员的某些观点和看法,必然会影响到会计工作,进而会计职业道德也受到影响。由于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对其要者进行。

一、儒家思想文化在会计职业道德中的适应性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如今已不在有正式制度的支持。在社会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受国内和国际的局势、形势的冲击,很难期望现时的人们会像传统中的人那样守信儒家思想文化。但就整个文化民族而言,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没有完全离我们而去,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从而决定人们的行为。许多相关的证实,当今人的待人处世、接物方式等,暗中依然有儒家思想文化操纵主持。 “诚实守信,操守为重,不做假帐,遵守准则”是现阶段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作为会计人员应牢记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原则、提高技能、保守秘密、文明服务。”在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过程中,儒家思想起着一定作用。

1.“仁”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同情人和帮助人。在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过程中应与儒家的仁爱思想相结合,有利于形成尊重人、爱护人的氛围,有利于创立一个以爱心换取被爱,以奉献换取真情的良好人际关系环境,从而使会计人员不断增强奉献精神,热心服务,形成友好融洽的工作环境;使会计人员更好的为服务,这也属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范畴。敬业精神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要求,理应成为人确认自身价值和追求自我完善的伦理规范。现代生产的规模化、劳动的复杂性和高新技术趋势,从事会计工作和从事其他行业同样,要求员工敬业重道,乐观爱岗,要有尊敬首先要源于对别人的爱护,敬业先需要爱岗,这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敬业就要爱己、爱人、爱本职工作,同时爱岗敬业是主人翁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的统一。

2.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诚实守信不仅作为为人处世的原则,作为企业商德的核心,而且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之一。具体的说,作为会计人员的工作就是记录和一个单位的全部财产物资的支付、消耗、使用和存量的情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还要计算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果。例如,会计数据不实、帐目不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中的诚信原则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儒家思想中“诚信”被视为贯穿天地万物的基本原则,是天地之道,为人之本。正如大儒所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作为会计人员更要诚实、忠实。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求实讲真”,其中求实:一是数字求实,即从定量角度准确、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二是工作务实,要求可以引导出许多具体的道德规范及表现形式,如工作作风扎实等等。所谓讲真是真实认真的记录会计事项,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追求真理。会计的管理层及社会公众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遵循诚实守信这一原则不仅是会计本职工作的负责,而且有利于协调会计人员同上级之间的关系,让上级认为此会计人员值得信赖,从而鼓励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发挥其应有才能。因此,儒家思想中的“诚信”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中起着一定作用。

3.就我国形势看,我国的会计队伍正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过度时期。许多老会计正逐步退休,一大批年轻会计走向工作岗位,我国的会计队伍日益年轻化。新老会计在不同时代背景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特征。老会计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成长起来的,由于客观环境的约束以及会计人员自身的主观努力,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能够自觉地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达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年轻会计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市场经济固有的特征都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他们思想解放,具有竞争意识,接受了许多文化,有良好的业务技能。但是,他们在奉公守法和敬业精神方面比老会计有明显的差距。市场经济中的拜金和个人主义思想对他们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些会计人员就会有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这时只有认真考虑后果,及时悬崖勒马,才能避免恶果发生。这其中离不开儒家思想文化的支撑。儒家思想“以德为本”的道德意识有如下特征:①要有反省意识,经常检讨自己的作为是否合乎正道。正如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是这种反思意识的最佳说明。②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舍利取义。如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③对社会的道德秩序怀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后来发展成为关怀意识,最典型的是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述意识特征很难说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踪迹,这些特征无疑是儒家文化独有的意识模式。显而易见,在现实工作中如果会计工作者遵循这样的道德意识模式,则从事会计工作就能有效的权衡利弊。特别是反思意识的形成,更有利于会计工作者深入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免失范。会计实践中常见的见利忘义、重利轻信、弄虚作假等不道德的行为会得到更有效地遏制。儒家思想的“和谐”说明义和利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当义和利发生冲突而不可兼得时,儒家思想强调义重于利,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重视道德境界的追求,重视人格尊严和气节。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见利忘义,惟利是图,这不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一种体现。

二、儒家思想文化在职业道德中的不适应性

1.我国自古以来奉行的都是价值决定个人价值。认为只有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个人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等等。把个人利益同家族、民族和国家的群体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但往往抹杀了个人能力的发挥。过去,人一直生活在计划体制下,平均主义主导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寻求个人利益被视为可耻的个人主义加以批评,那时也不存在贫富差距。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效率机制的推动下,个人利益得到承认,在这种条件下,会计工作者个人才能得以发挥,个人价值得以体现,仍然能更好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推进会计事业的,进而更加促进会计职业道德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儒家思想文化也有不可取的一面。

2.“中庸之道”可以说大多数中国人都为之崇尚,可称“中庸”是中国人的天性,在当今中国人的生活中以及各个方面依然盛行。儒家伦理的“中庸”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中庸是指恰到好处,过犹不及。在“过”与“不及”之间“中行”。第二,作为儒家特色的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考虑、采取行动时,从全局出发,不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这也不一定适应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不进”“不退”则“适中”这种过于谦逊则有迂腐之嫌;推崇清新寡欲,难免疏于参与和进取;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势必有碍于创新和进步。“中庸”处理问题善于“申时度势而后行”,不愿冒风险,且讲究人际关系抹煞个人观点;“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往往搞折中。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为“求实讲真”。其中“讲真”要求会计人员不谓权势、不为利诱,与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因而“中庸”不愿冒险“只说三分话”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已在上述两大点中讨论过了儒家思想文化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其适应性,也有其不适应性。所以说,对待儒家思想文化,我们应坚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首先,儒家传统的敬业重道,诚实守信,注重反省、反思的思想在会计职业道德中存在着适应性,并有其体现。不但在现实条件、形势下对会计职业道德产生着正效应,而且更有利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对加强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起着推动性的作用。 其次,在弘扬儒家思想文化的同时,也必须摒弃与会计职业道德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和道德弱点。近些年来,我国文化方面的变迁十分明显,积极、参与、进取、竞争、开拓、创新、变革成为社会主流意识,观念深入人心。从会计方面看,会计工作者从机械、被动地记账、算账和报账,转变为积极参与会计改革,特别是会计准则的讨论和征询意见的反馈工作,积极参与会计改革的选择和调整、自发进行必要的财务信息披露,主动参与财务和经营方面的决策等等。面对挑战,会计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个人技术的培养。因而,儒家思想文化中的抹煞个人能力及自身价值发挥的作用,以及不愿冒险、不求进步的中庸思想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不相适应的。只有摒弃这些消极的思想,树立竞争意识、创新观念和民主意识,才能顺应的发展,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

Thought of the Confucianists and the Profession Morality

Abstract: As a kind of ideology, the profession morality of accounting ha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national culture, tradition and the view of value of special time and condition. At present the profession morality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newly challenged, and it is very urgent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constructing of the profession morality of accounting. Whether the Thought of the Confucianists has been influencing the culture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our countr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ng of the profession morality of accounting? The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hought of the Confucianists and the profession morality of accounting and stresses on dealing with the important effect of the Thought that the Thought of the Confucianists has on the constructing of the profession morality of accounting. Key words: the Thought of the Confucianists the profession morality of the accounting relation

1. 庞长兰,《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探讨》。财会,2006(01)

篇5

[关键词]传统儒家思想 大学生 道德观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30-02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对于高校工作者来说,不仅要解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思想政治觉悟等问题,还要培养大学生们树立正确优良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责任感。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思想正是提高大学生道德观的良好思想品质,也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逐渐地将传统儒家思想融入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建设上,这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进入了充满挑战的时代,新思想和新潮流不断冲击着陈旧的体制,给社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大学校园内的莘莘学子们。面对着新时期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是高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代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质都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正义感,在认知和行为的表现上都呈现出一种正确和健康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社会活动空间增大,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大学生的人生观变得复杂多样,他们的道德观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一)人生理想模糊不定

当代大学生对于人生理想基本上都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其影响既有积极的,同时也有消极的。有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价值在逐渐的淡化,将眼前的利益当成自己的理想,用经济价值尺度衡量自己的行为,追求物质享受,造成思想麻木,精神空虚,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从而丧失了人生中重要的精神支柱――人生的理想。

(二)价值取向重利轻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新的体制、思想和观念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价值取向的偏失。有些同学在市场经济的趋利下,一切都要向“钱”看,以为只要追求了最大的物质利益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这导致了他们淡化了理想和信念,养成了只索取不奉献的思想。有些同学政治意识薄弱,言必及利,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这导致了学习和生活散漫,纪律不严谨,个别同学甚至误入歧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个人诚信责任缺失

诚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如果一个人连诚信都做不到,那么以后怎么立足于社会呢?但这些不讲诚信的问题仍存在于我们大学生身上。在学习方面,大学生不讲诚信最突出的方面是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论文剽窃等,这也是老师和学校最头痛的问题。在毕业离校后,有些大学生助学贷款到期不予归还,甚至换名更姓逃避还贷。在就业的过程中,有些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他们在签订合同后有出现毁约的情况,也有在面试简历当中造假的情况。企业看中的不是头衔而是这个人的勤奋、实干和品质,而伪造简历却恰恰说明了伪造者的空虚、不自信,让别人不敢轻信。本来是想争取机会赢得信任却反而受到了怀疑,这样被录用的几率也降低了。

(四)人际关系注重自我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现在不少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交往中只顾自己表现,不给对方表现的机会,忽视了对方的感受。而有些同学在交往的过程中过于拘谨,不愿与同学接触交往,从而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逐渐产生惧怕心理;有些同学交往范围过于狭窄,只局限于本系、本年级、本寝室和老乡,这样小圈子内的交往,不能促进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五)社会责任难于担当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利益多元化,造成个人价值独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也随之增强。有些大学生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注重个人的物质追求和自身需求,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团结意识淡薄,缺乏了对社会和集体牺牲精神。不爱护公共设施、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等一些现象也会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二、传统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吸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进取的精神。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其中经典著作《大学》中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成为了后来学者俗称的“三纲八目”,其中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些儒家思想所主张的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可以帮助提升精神境界,树立理想信念,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等等,无不蕴涵着引人致善、教人向上的力量和精神。这些传统儒家思想精华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难得的教材,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最佳途径,通过研究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也恰恰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二)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它向外展示我们民族的团结与爱国激情,对内则能团结和聚集仁人志士,而学习传统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信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国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主要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培育起来的,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范仲淹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清代顾炎武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因其体现民族精神而世代相传。儒家思想最主要就是崇尚“忠孝仁义”,强调忠诚祖国,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重义轻利,这些道德标准,对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养成博爱待人的习惯,净化社会风气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将会使大学校园里怀有不同爱好性格情趣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培养出爱国主义精神,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校园内的生活更为和谐轻松。

(三)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很复杂的,并非只依靠自己就足够了,而高校大学生更需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这也是困扰大学生的难题之一。传统儒家思想提倡“反求诸己”,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经典言论有利于在交友、完善人格等诸多方面提升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帮助大学生具备宽容的心态、包容的胸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最大限度地汲取人生智慧,提高其人文素质,让大学生学会临事不乱,成为有主见有决断能力、有技能、内外兼修、创造力无限、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提出传统儒家思想寓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社会与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

弘扬传统儒家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宣传,通过媒体播出相关栏目,在公共场所建设宣传栏,刊登诗词名段和文化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扩展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修养的人。加强大学生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增强各级图书馆藏书量和服务力度,针对大学生免费开放各类博物馆、标本馆等,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场所。而家庭也要对其子女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同参与各种重要的纪念活动,体会中华民族传统的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学校是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建议学校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将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并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一是增加“第一课堂”有关传统儒家思想的教学活动,建立一支可以担当传统儒家思想教育艰巨任务的队伍,为教育的顺利发展和深入提供有力支持。开设专门学科,使之成为各专业系的必修课程,组织学生学习古代经典和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并在有关学科中渗透其知识和教育。二是组织“第二课堂”开展传统儒家思想的课外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学术报告、展播影片等形式促使传统儒家思想推广更加深入,吸纳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成立社团,植根于学生中,以更加活泼的形式达到共学的目标。三是利用“第三课堂”进行传统儒家思想的实践活动,利用网站、报纸、广播等形式,在学校中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开展不定期的讲座、讲演。此外还可以组织游历、参观旅游、各种表演竞赛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学习,使传统思想教育健康持久地存在和发展下去,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增强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的自觉性

现代社会承载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自觉性,更需要加强主体性辨认和体识的能力,既要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又要敢于面对和承担风险,具备坚守信念的能力和意志。大学生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主体,要对自身经验与知识结构进行深刻的思考。同时,在实践中激活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反思自我价值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知识的汲取,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必须的历史文化根基与横向跨文化比较的基础,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现象,既能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尊重差异,又能够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文化利器,抵御不良侵蚀,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文明道德操守。

今后,我们将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为中心,不断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以特色校园文化熏陶学生,让其掌握高技能的同时,继承更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宣霖.钦州学院学生国学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钦州学院学报(增刊),2007.

[2]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J].民报,第7号,1906.

[3]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增订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篇6

对于文化的概念,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的论断据说是最早的文化定义之一:“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是一个偏重于文化精神方面的定义。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起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这个定义偏重于文化的物质方面。把文化理解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美国符号学家莫里斯写道:“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文化是特定个人所达到的生活方式,并且是由他们保存下来作为社会其他的人的生活方式。”

因此,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广泛的社会现象,仅仅从某一角度对文化下定义是很难的,必须从社会的精神、物质和行为三方面来界定文化。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传统与文化争论》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典型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这里,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体系,主要包括物质的、思想的、制度的三个层次。

如果把社会文化整体比喻成为一个圆,那么,从圆心到圆周,大体以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为序,即精神文化是文化圈的内核,可称为文化的深层结构,行为文化称为中层结构,物质文化称为表层结构。

二、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语文包含于文化之中,语文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语文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文化与语文教育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一方面,语文传播、继承、发展文化,语文教育的内容承载着民族文化,深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语文教育体制,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选拔机制。教育对文化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教育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保存民族文化传统,更主要的是起到一种强烈的活化作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活化文化的方式来保存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定内涵,需要通过教育来传递给下一代。因此,民族文化传统将大大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另一方面,价值观念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部分,沉积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中,成为衡量事物的基本尺度,将极大地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地位、作用、内容及方式方法的看法,从而使语文教育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语文教育对文化也有体现作用。它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体现文化的特征。下文从儒家文化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关系、中西不同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这两点加以说明。

1.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变化中,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除一个短命的秦朝主张法治、废除儒术以外,其他历朝历代没有不崇尚儒家思想的。从春秋战国的儒家到秦汉时期的经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到隋唐时期的佛家,再到宋元时期的理学、明清时期的科举,几乎无一不与儒家思想有关。儒家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积淀,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1)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对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关注,“仁”和“礼”是这一伦理本位文化的两大范畴。“仁”主要指一种社会伦理道德原则和要求。它以“爱人”为核心,包括礼、智、信、义、忠、恕、孝、悌等诸多内容。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在诸多道德伦理原则中,儒家极为重视“孝悌”这一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把这种家庭伦理层面的孝悌观念推及社会政治,于国家社稷而言,就是忠君爱国。“礼”是指维护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成为对人的一切行动的约束准则。孟子在此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说,宋明理学提出的三纲五常,实质上是对儒家政治伦理化统治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总之,儒家的“仁”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最重要原则,而“礼”则是利用血缘宗法关系维护既定社会制度的一种手段。

(2)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人合一”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它力图探求天与人的相通之处,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以达到天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天命观”、孟子的心性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及宋明的“天人一道说”。总之,“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儒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内容十分广泛,但它的主导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便达到一种道德伦理层面人与人的和谐,最终实现天下稳定太平、统治秩序坦然的社会发展目标,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学说的思想理论基础。

2.儒家文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承载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根本的而且是巨大的。下面就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几个方面来谈谈儒家文化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

(1)对语文教育理念的影响

儒家文化具有以伦理为本位的基本特征,这种伦理型的思想文化渗透着古代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这一教学理念强调德、智是衡量人才的两条最重要的标准,故而要求德育、智育能够同时得到发展。儒家思想认为,德育的实施也能够促进其他教学。儒家教育不仅肯定德育的核心地位,而且将智育视为德育的手段。这一原则对纠正或防止片面的知识化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导致重德轻智,过分强调语文教学为伦理、政治服务,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特别是到了隋唐,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语文教学只重视写作,以八股文取士,使人们思想僵化。顾炎武曾经批评,这种文章训练的方法使“人才日至于消耗,学术日至于荒陋”。

(2)对语文教育内容的影响

我国古代没有单纯的语文教育。古文教育是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学科教育。比如我国奴隶社会的六艺教育,有“礼、乐、射、御、书、数”的综合性内容。春秋战国之后,教材主要是《五经》《四书》。《三字经》有言:“凡训蒙,须讲究,讲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这段话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和古代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顺序,即:小学―四书―孝经―六经―子书―史书。

古代语文教育之所以选择《四书》《五经》作为主要教材,是因为:《四书》是儒家正统思想的精华,体现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孟子一脉相传下来的儒家思想。其中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伦理思想、哲学观点和教育教学思想,历来被统治者所推崇,并规定为一切官办学校、私塾的基本教材。《五经》也是历代各朝宣传封建宗法思想的重要根据。《诗经》相当于文学课本,《书经》相当于政治课本,《礼经》相当于道德伦理课本,《易经》相当于哲学课本,《春秋》相当于历史课本。可见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文史哲不分的,就连当时的蒙学读物“三、百、千”也是识字教育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如“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阐述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三纲五常。

(3)对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

儒家教育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采用了许多教育方法,并对他们进行了许多理论性的探讨和总结,如问答法、讲授法、论辩法、诵读法。这里仅以诵读法为例来说明儒家文化对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两汉时期为什么流行诵读法呢?因为内容多是《四书》《五经》,而儒家特别强调诗书的教化作用,“以孝治天下”“以论语治国”成为当时的口头禅。所以当时盛行记诵法。

3.儒家文化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有着巨大的渗透力和传承力,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也会产生很强的渗透作用。儒家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其中的精华部分,如重人伦、中庸和谐、自强不息等精神,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其中的糟粕部分,如过分注重伦理、忽视新知的探索等,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有负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如传统的德育理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使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始终是我们德育教育的首要内容。传统德育的方法如讲求“克己”“慎独”,对于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爱护集体的习惯,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又如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如“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对于励志、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有深刻的意义。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对语文教育的思考

如今,多元文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这种景象呈现了对立碰撞而走向统一融合的多维形态。多元的文化背景促使语文教育不断更新其课程内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中理应填充新鲜的时代意识和价值观念。

在课程设置上,应打破旧有的模式框架,恢复语文教育应有的鲜活生机、朝气洋溢,为各种文本内容充分碰撞、交流和对话提供广阔的天地。语文教育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应当反映当今社会时代的精神内涵,更有世界范围内优质的异国文化,促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对国外的教育理念,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吸收扬弃,取长补短,以形成自己的强势文化。

参考资料: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7

中国的宗教存在,大体可分为代表已经融入传统中国文化的宗教和被视为外来文化之载体的宗教:前者包括儒、佛、道三教,后者则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要代表。诚然,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主要是儒教和道教,但从印度传入的佛教经过在华约两千年的本色化过程已基本上与中国文化共构一体。因此,中国历史上对儒、佛、道以“三教”并称,中国人亦视它们为中国宗教文化传统之代表。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则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分别代表着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其在华之本质存在仍不离这两种文化的嬗变或衍生。尤其对基督教而言,中国人的普遍看法是,它乃一种结合古希腊和古希伯来文化、并在更高层次上扬弃这两种文化而产生出来的植根于西方世界的宗教;早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并经过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发展,基督教已决定性地铸就了西方文化的模式和特征。因此,尽管基督教在此后的发展中足迹已遍及全世界, 并几乎已在各洲各国建立起教会,却仍然以代表西方文化为主,其思想、教义和礼仪都反映出西方文化传统的发展及其社会人生观念的凝聚与积淀。数百年来,基督教在中国的本色化过程亦步履维艰,一般中国人在其中仍主要是看到西方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状态及文化风俗, 故称其为“洋教”。这种理解并不同于基督教会内部从其教义意义上关于“福音无国界”的传统看法。目前, 在中国社会之现代化过程中,上述两大类型的宗教都需完成其改革与更新的任务, 以适应甚至影响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

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载体的宗教而言,代表华夏文明之本质精神的儒家体系,无论称其为“儒教”或“儒家”,都表现为一种植根于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政治宗教和伦理宗教,在它身上非常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观与伦理观的统一及互用。按精神实质,儒家乃是一种“有为”的宗教,儒家精神积极倡导“参政”、“有为“,希冀在社会政治中通过“人治”而达其“仁”、“礼”之理想目的。实际上,中国不少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都是以儒家思想的责任感来追求真理、维系正统或实施改革的。当然,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儒家所追求的这种“人治“是要靠以封建君王为核心来加以展开并得以实现的。因此,与其政治观相协调和一致的,便是儒家“忠君”、“报国”之社会伦理观,即以“忠”、“孝”之举来求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社会伦理观突出强调集体的利益和共存,也就是说,它要求人们为了整体统一而必须放弃或牺牲个人的自由与利益。其体现的伦理精神曾为维系中国封建大一统的“稳态”存在、保证其长治久安的社会局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随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其延续两千余年的儒家正统思想体系曾一度遭到批判和冷遇。然而,以儒家思想为主所凝结成的中华民族传统却仍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顽强地存活着,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今天,中国大陆组织形式的儒教已不复存在,但观念形式的儒家却深入人心,它仍制约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中国人的命运及前途休戚相关。因此,在方兴未艾的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儒家的更新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一个热门话题。

复兴儒家思想的努力最初始于海外华人学者,近十多年来也得到一批大陆学者的积极响应。针对一般人认为“儒家”代表一种旧学说或旧规范、“现代化”代表一种从旧到新的改变或一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之观点,这些学者则认为儒家思想与现代化过程并不相悖,二者在本质上是可以兼容的。这种兼容或统一之根据,乃在于儒家思想本是以“理智的自主”、“智能的发展”、“思考与反省的活动”和“质疑与分析的方式”为原则。 而基于这些原则的儒家思想之复兴,可以导致一种能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之基础的新的思想方法,因此它能推动社会现代化而决不是阻挠其实现。这种乐观看法,使他们相信中国现代化将会迎来其新儒家的兴盛时代。

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重科技发展、轻视观念转变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为此,这些新儒家思想代表向社会提出了警告及忠告:“现代化的程序应从内在的思想着手,而不是从外在开始。” 如果急功近利、只求表面的成功和短期的收效,现代化事业就会事倍功半、曲折反复,甚至遭受功败垂成之结局。而人之内在思想的升华和人之基本素质的提高,则会使现代化过程有了活水源头而经久不衰。

概言之,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新儒家所展示的儒家精神之复兴与更新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第一,它在现代世界文化氛围中从更广远的视野和更高深的层次上向中国人重提曾作为其精神之源的“忧患意识”。在本世纪初,西方思想文化界风行的“危机意识”曾对其走出历史发展的低谷、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起过重大作用。因此,这种“忧患意识”要寻求一种与西方“危机意识”异曲同工的效果,以使现代社会中的中国人既客观了解别人、又真正认清自我、通过文化、社会比较和思想、灵性比较而具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从而确保中国现代化进程所需要的精神动力。

第二,它从人的自我改造对参与社会现代化和实现自身现代化之意义上重立其“仁”之标准。“仁”本为儒家思想领域中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它既是为人之理想,又是善政之标准。孔子儒学的形成,正是针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的社会存在状况,旨在挺立人心之仁,挽救世风危机。如果说,基督教“爱”的标准确立了西方文化理想之路,那幺,儒家“仁”的标准则开创了中国文化理想之路。“仁”本身已具有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也包括人与人相亲相爱之关系。它充分显示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性和存在意义。新儒家思想家坚持,只有“仁的自觉和挺立才使内圣外王之道有了超越的根据和内在的源头。” 在此,他们对儒家中心理念“仁”及其“内圣外王”的实践既进行了总结反思,也加以了新的诠释。“仁”作为教化人生与社会的绝对“道德命令”在儒家思想中有着强烈的现世取向,其参赞化育包括个人和社会这两个方面的完善。所谓“内圣”,指个人内在精神道德之修养,即达到其人格道德之完美。因此,新儒家首先将“道德生命的完美成就圣贤人格“作为每个人生的目标。然而,这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并不只是到“独善其身”为止。“仁者”不仅要“独善其身”,也要“兼善天下”。所谓“外王”,就是指个人必须积极参与外在世界,投身社会改造,做出“己立立人,已达达人”的贡献。如果说传统儒家在“内圣”意义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那幺它在“外王”的社会实践上却基本上归于失败。这种失败一方面包括在认识和利用自然世界上未能形成一种科学知识价值传统,从而使中国人缺乏西方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则包括在改造和建构社会人生上未能形成一种民主参政意识及其相关的民主体制之“政道”,从而使中国人也缺乏西方人的“民主精神”。“五四”运动对西方“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欢迎、以及对儒家的批判,正是基于其“外王”实践上的失误或失败。不过,“五四”运动并没有彻底完成其任务,而在其认识中外灵性精神上又走入了新的误区。这样,新儒家认为儒家思想体系在中国的历史使命并没有结束,在实现“科学与民主”之“现代化精神”上仍可大有作为。其思想家正发掘其蕴藏的精神意趣,对许多儒学内涵加以现代解释,试图从中国本身的文化传统中找出一条通往现代化之路,以使其传统文化获得新生。这种“外王”新探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儒家更新的成败,检验其参与现代化的实际能力和在当代中国的真正影响。 第三,它根据社会旧秩序打破后出现的道德与价值观之紊乱而试图重建以“诚”为基准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以便能为现代社会补偏救弊。 儒家传统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将“诚”视为“天”、“人”之“道”,从而形成“诚”的哲学。现代社会的发展体现出多元性、对比性、交感性、变动性、非平衡性、以及共存性,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均趋于复杂。在合作与竞争、成功与失败相交织的世界生活氛围中,人们会形成强烈的社会对比反差感和自我失落感。其人性本质的异化和沦落,人们相互交往上的防范与虚假,往往又会使现代社会陷入因境甚至停止发展。在此,儒家思诚、持诚的精神遗产遂重放光彩、大有所为。新儒家思想家把“诚”视为人们在现代文化多元趋势中求得共存的基石,倡导“以诚通其情,以诚成其和”,在真诚相待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社会中个人之间、团体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样,会作为儒家传统“宗教道德象征”而存在的“诚”便获得其现代意义与价值。

有些学者会强调应区分“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认为前者指活在现实中的文化,乃表现流向的动态,后者则指已经过去的文化,乃表现凝固的静态。 其实,它们在许多情况下都是表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儒家思想既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体现其文化传统。当这种传统文化没有随其诞生的时代之结束而消亡,却继续其生存与发展的时候,它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既反映其原初之静态,又表现其变化之动态。儒家体系及其它中国传统宗教之更新,只有从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上才能真正理解。这正是《诗经》之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的真谛所在。

佛、道二教在中国历史上虽有类似“人间佛数”的入世经历,但从总体而言却主要表现为一体“出世”、“无为”的宗教,体现出任运自然、随遇而安的精神情趣。在此,佛教“超脱”精神和道教“消遥”精神的社会功效往往不谋而合。作为这种传统文化类型的佛、道二教,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的更新努力则有着更大的难度。就目前状况而言,中国佛、道界人士一方面昭示其信仰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及其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另一方面则以其学者哲学神思的理论活动和群众练功修行的实践活动来参与现代社会生活,重新塑造其宗教形象。但从总体来看,儒家精神在中国社会存在形式和人生价值意向上尚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比较普遍的文化影响,而佛、道精神在国民意识和大众生活中却相对淡化且不居主流。所以说,佛、道教的更新在于从其传统的田园、寺院或山林之遁隐生活中复出,面对一个“开放”的世界和“信息”的时代,面对中国文化从农村生活往都市生活、农业经济往工业和商品经济之“转型”过程中的现代社会。在此,“人生佛教”运动已给人启迪与希望。

就作为外来文化之载体的宗教而言,代表西方文明之本质精神的基督教在中国的命运则更富有戏剧性,其在现代化社会中的更新亦更加引人注目。

由于基督教文化按其传统主要代表着西方文化,因而给恪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多数中国人以一种生疏、偏远之感。加之中国本世纪20年代曾出现的非基督教运动和50年代形成过的与西方国家之对峙局面,使基督教会在中国陷入一种比较复杂和敏感的关系之中。因此,中国大陆教会本世纪以来所进行的“本色化”运动,尤其是从50年代起所突出的“三自”、“爱国”之基准,主要反映了其文化关系及文化交流之中的政治层面。但在现代社会之“开放”与“对话”的气氛中,这种曾对中国教会生存起过至关重要之作用的政治层面,其意义主要是作为教会改革的社会背景或前提,而从其它文化层面上来使教会在社会现代化中得以更新则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方面,中国教会的更新在于根据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氛围来对其传统教义加以现代诠释,展开历史与现今的对话。这就提出了中国教会神学建设的任务,而教会人士也正致力于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之神学体系的深思和构设。在其看来,基督教的普世意义已使之扬弃了“西方”与“中国”之别。中国教会即代表着中国人之基督信仰及其灵性精神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在此起决定作用的并非文化交流意义上的“拿来”或“输入”,而是其人格生成意义上与神对话及讲通的“体验”和“经历”。所以,中国神学不再是复述传教带来的形式及内容,而归根结底是表达自我识神识人的心曲和体会。这种神学将基于其信仰传统之真谛,却又不囿于其语言及象征符号之外观。它是中国信徒对其生存及发展中与神相遇之现实感触的流露和对其信仰之共识的倾吐。这里,教会神学家不同意像教会之外的一些中国人那样对其信仰作“内”、“外”之别或“土”、“洋”之分。但要达到其中国“本色”的普遍认同,中国教会仍然任重而道远。

篇8

[关键词]“儒” “礼” “仁” “中和、中庸” “性善说” “道德境界”

一、孔孟儒学的意义及地位

儒本来是一种职业,所谓儒者,就是以相礼教书为职业的人,对于孔孟,这话是不能说的。孔孟虽亦儒者,但他们又创立了儒家。儒家与儒者是不同的。儒者是社会中的教书匠、礼乐专家,这是孔子孟子以前有的。儒家是孔子所创立的一个学派。他们也讲诗书礼乐、“古之人”等。但他们不是照着“古之人”讲,而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孔子因其以述为作,所以他不只是儒者,也是儒家的创立人。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了解儒学,就不可能了解中国文化。而要了解儒学,则必须领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二、孔孟儒学思想的具体阐释

儒家是以仁、义、礼、智见称于世的。后人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但孟子讲“四端”则只说道仁、义、礼、智。此四者也是孔子常讲的。将其并列为四,则始于孟子。

先说孔子的“仁”、“礼”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孔子生当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奴隶制一触即溃。面对时局,孔子不惜以年迈之身,周游列国,宣传以礼治国,主张恢复“周礼”以重整社会秩序。其思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对“仁”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阐释和规定。从正面讲,“刚毅、木讷近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学而笃直,而同近思,仁在其中矣”。从反面讲,“巧言令色,鲜矣仁”。就其具体的内容而言,仁者即是爱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亦所谓恕,合忠与恕,谓之忠恕之道,忠恕皆是推己及人。忠是推己及人的积极方面说,恕是推己及人的消极方面说。如是“推其所为”,以及他人。所以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是孔子哲学的中心,而忠恕又是“为仁”的下手处。

第二,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求,通过对个体道德的自觉培养,提高修养,使一切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要求。能立即能循礼而行,则可以“克己复礼”。

第三,和贵中庸。《论语尧曰》载:尧禅位于舜,教四字之诀“允执其中”,意即以“中道”为政教的准则。舜受尧命,唯中是用。孔子对此大加赞赏。儒家的中庸,中和观念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可以说,它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这些思想,就是其本身而言,有其合理性,但就时局而言却不合潮流。孔子死后,儒家很不景气,杨朱、墨翟的学说很有市场。孟子把自己视为孔子的传人,立志恢复儒学,并对孔子的仁学作了进一步发展。一方面,给仁学找到了人性论的根据;另一方面,又把“仁”的道德内涵发展为政治理论的基础,建立起仁政学说。

第一,为了寻找仁政学说的自然基础,孟子提出了性善的人性论。性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孙丑下》),即人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又可称为“恻隐之心”,即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心。围绕“不忍人之心”,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概括为“四心”。

第二,仁义礼智与人性美。孟子突出了仁、义、礼、智,他把这四者与人性善组成一系列。孟子的仁当然不只停留在动机上,它也要转化为行动,行动的原则是由心而行。由己及人,由亲及疏,孝和亲中亲是仁的根本。仁蕴涵义,是义的行为,不必是仁的行为。孟子所说的礼,指揖让进退之类的行为规范。礼从属于义,是仁义的外在表现,是进入仁义道德之境的门户。智是对于仁义礼的了解。人必对于仁义礼有了解,然后才可以有仁义礼的行为。如无了解,他的行为,虽可以和乎仁义礼,但严格地说,不是仁义礼的行为。其只顺性而行,或顺习而行,他的境界,不是道德境界,而是自然境界。

孟子的思想体系还有道、德、信、思等等,但仁、义、礼、智是核心,其他可视为外延。孟子与孔子相比,伦理内容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和发展,但孟子的新贡献主要在于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接在一起。人伦关系出自人的本能,就这一点论,在儒家伦理观念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儒家的系统性格

民族的心态和性格特征,既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也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直接影响民族心态和性格特征的是文化的核心,即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以儒学作为宗教信仰的民族。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它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必然对中华民族性格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构成了我们民族共同的性格和主要的思维方法——道德境界。

儒家讲道德,并不是只宣传些道德规律或道德格言,叫人只死守死记。因此,孔孟从个人的生存状况出发,力求用道德境界的精神遗产进行社会教化,用比较低的社会成本实现天下大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积极政治理念,所以儒家把家国并称,把修齐治平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孟子则把他继续向前推演到“仁者无敌”。然而,道德境界的实现,需要个人的高度自觉;个人的自觉当然取决于个人抵制自然欲望的能力、抵制追求利益的过分强烈愿望。孟子提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过程,就是道德境界的最主要最实用的修炼过程。

四、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儒学是人类文化性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培养人们特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礼仪文明习性,它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多元文化良性互动中发挥过沟通、融合的重要作用,它也会在当代世界文明对话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儒学之所以能够推动世界文明对话,就在于儒学体现了人类的道德自觉,揭示了人生常道,维护了人类的尊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将不仅发扬儒家文化仁爱宽厚的精神,使自己的文明与世界各种文明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对话和交流。而且中华民族也将以儒学“中和之道”的态度和智慧促进正在发生冲突的各种文明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起到中介和桥梁的作用。

总之,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的价值取向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塑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其消极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的隐暗性格。今天,我们已致力于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体系,就不能不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学及其价值体系进行分析,使之成为新价值体系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五卷.新原道,1986,(11):16-17.

篇9

一、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在中国历史上学术与言论为开明时代。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术)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但是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和讲华夷之辨。

(二)简说儒家思想的历史变迁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汉朝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的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篇10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中语文教材;人格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3.3

儒家文化自其创立以来,在其发展的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历代儒家通过多种形式的努力与继承,使其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更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都有明确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儒家思想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对高中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的重要来源之一。

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将大量的儒家文化经典编选其中,对于传承儒家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收录了大量古诗文,整套必修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文约占课文总数的38%,必修一4篇;必修二4篇;必修三

8篇;必修四12篇;必修五8篇;课文总数为95篇。

一、作品分析

“我们阅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 依照当今的社会现实,儒家思想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弥补社会道德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爱国主义

春秋战国乃为乱世,儒家文化诞生于乱世,那么自其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忧患的色彩。孔子主张的“入世”并不仅仅在于在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加强调的是“救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孟以‘君子有终身之忧’为思想基调,强调君子要忧国、忧民、忧礼乐之失传、忧文明之失散” ,他们的忧患意识对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古往今来的有志之士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爱国作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课文有:《烛之武退秦师》、《离骚》、《永遇乐・京口北故亭怀古》、《五人墓碑记》、《指南录后序》等。以《五人墓碑记》为例,课文讲述了明末时期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不怕牺牲敢于同魏忠贤这类奸佞之流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慷慨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他们“激于义而死”的崇高精神,肯定了其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揭示出“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

爱国主义并不是近现代的产物,古已有之,属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这是一种对祖国和民族的深深眷恋,是日积月累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种下的挂念国家、济世救民的果实。儒家文化教会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有义务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付出。

(二)美好品德

《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此言有三层涵义:第一层是说“中庸”是一种道德;第二层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第三层是说老百姓中很少有能做到“中庸”的。中庸之道之所以是“德”,并且是“至德”,因为它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平衡人际关系为手段,置社会于安定和平的。

“仁”,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总纲。具体来说,“仁”包括忠、恕、孝、悌、信、恭、敬、智、俭、良、耻等所有道德范畴,是对各种善品质的总概括。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意思是说,“孝悌”是“仁”最基本的内容。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孝悌,才有后来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亲情是一种十分伟大的感情,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才能将这种爱作用于他人和社会,实现“博爱”。所谓国家,有“家”才有“国”,在这一层面上看,“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对“孝”的发展。《孝经》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移于君”,家庭和睦在先,之后才能君臣和睦,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如果说孝悌观念是规范家庭成员行为的基本理念,原则是“长幼有序,尊卑有等”,那么这又体现了“礼”,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许多篇目都是关于道德文化的,如:《项脊轩志》、《陈情表》、《廉颇蔺相如传》等。以《陈情表》为例,这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了祖母在艰难环境下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自己应当竭尽全力报养祖母的大孝之义。在感谢朝廷知遇之恩同时,又真情倾诉了难以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更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三)仁政与民本思想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对君王提出的要求,民本思想是对仁政思想的补充。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主张君王须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他提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贵君轻”等思想,将“爱民”看成是政治的最高准则。

教材中体现仁政与民本思想的课文有《季氏将罚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等。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这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论述了如何通过实行“仁政”以“王道”来统一天下的问题。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天下。本文气势宏达,说理切剩阐明了孟子的治国之策,大力宣扬了他的仁政思想。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在儒家思想中的内涵并不能简简单单用我们今天所说的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合一来诠释,它是儒家思想在生命哲学领域的中心思想。儒家认为,生命来源于天,即天命。在孔子奠定的生命哲学中,最根本的就是天命,天道。人需要对天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这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生生不息,不断传承与轮回,我们需要对天保持敬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材中就有不少关于生命、人生的经典文章与诗歌,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滕王阁序》、《琵琶行》、《锦瑟》等。以《锦瑟》为例,辞藻华丽,情思缠绵,意象迷离,含义深邈,但对于诗歌主题历来存在争论。一般认为这是作者李商隐追忆似水流年,感叹悲欢离合,相思梦想都幻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的怅然之作。

(五)“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先天就有差别,所受的教育也必须不同,体现出其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重视学知,认为“生而知之”仅是一种虚设,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在学习上,他强调四个方面:

一要实事求是。《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要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不要武断专横,不要顽固不化,不要自以为是。二要多方面学习。《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将“多闻”、“多见”和“择善而从之”作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他自己也“入太庙,每事问”。三要思考功夫。《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思须并重。四要触类旁通。孔子提出“闻一知十”,“上学而下达”等学习方法,在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上发挥理性的能动作用。此外,在言与行的关系上,孔子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说话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言行一致。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苏教版必修一《劝学》篇就典型体现出儒家对学习的重视。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先后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二、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西方的快餐文化日益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引导不当,就容易滋生出崇洋、摒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绪,譬如圣诞节热热闹闹,重阳节却无人问津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儒家经典文本的收录十分必要。一方面,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其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将被世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葛楚英.儒学的普世价值――社会平衡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2] 黄受安等.中国古代九大思想学派集要[M].北京:出版社,2002.

[3] 蔡莹涓.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传统思想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03.8.

[4] 井源.论语文教学中的儒家经典文本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4.

[5] 张啸宇.试论儒家文化在高中教学中的渗透[D].云南师范大学.2014.5.

[6] 张世颖.中学语文教材中儒道经典选篇现状与教学研究――以人教版新n标中学语文教材为例[D].吉林师范大学.2014.6.

[7] 吴伟明.中学语文教材中儒家经典选文及其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