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监理规划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防安全监理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防安全监理规划

篇1

【关键词】建设工程;消防管理;对策

前言:

现阶段,由于工程建设中消防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相关管理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使得建筑物的致灾因素增多,极大地增加了建筑物火灾隐患地发生率,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加强建设工程源头管理,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日常监督已经成为现阶段非常重要且极其紧迫的任务。

正文:

一、现存问题

1、前期监管不到位

现阶段部分工程项目,尤其是政府扶持工程或是招商引资工程往往会以任务重工期紧等原因为借口,在没有得到工程施工许可的状况之下便已经开始建设施工,甚至部分工程都竣工完成或是投入使用,都仍然没有消防审核意见书,导致施工前期缺失监管。在图纸设计方面部分单位完全依据企业需要进行设计,而未能严格遵守消防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也有的企业和单位对消防审核意见书中涉及的问题敷衍了事,仅仅对图纸做简单变更和书面回复,而在现实施工过程中依然我行我素,抱有侥幸心理,从而使得消防审核形式化,失去消防管理的根本目的。部分单位在进行城中村改造工程时,无视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刻意缩短防火间距,或是忽略消防车通道的建设,进而导致其建成的建筑藏有严重的火灾安全隐患。

2、监管责任未能完全落实

目前很多建设单位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随意占用公共消防车道、盲目增加建筑高度,甚至对建筑原来的使用性质和平面布局进行随意改动,导致竣工工程与该单位申报工程存在很大的差别。少数设计单位意欲谋求更高的经济收益无视消防安全,对建设单位给出的要求一味迎合,忽略工程实际情况,明知部分设计无法实际实施,却仍然弄虚作假。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投机取巧,对隐秘工程试图偷工减料,以谋求蝇头小利,如肆意更改消防管道口径、更换耐火等级低的电器线路、减少防火涂料的使用等等,这一系列不良举措都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除此之外,很多监理单位形同虚设,其中的监理人员专业能力往往较差,素质水平也不高,再加上经济利益的诱导,使其难以担负起监理工作。

3、消防设施管理维护工作不到位

现阶段存在部分单位关于建筑消防设备管理的意识不足,为了节约工程投资在建设初期选择建筑消防产品的时候,片面追求低价,而偏向于廉价且质量较差的产品,而这种消防产品投入运行之后,便很可能随时发生故障。某些建设单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受到建设成本的制约,使得消防安全管理的专职队伍很难组织建立起来,未能完全按照消防相关要求制定管理和维修等制度,少数单位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往往在执行上不够严格,且未能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测试、检查、清洗或是维护等工作,除此之外,负责消防设施维保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较差,虽然有过相关消防安全培训,但往往实践经验较少,一旦突发安全事故,却很难可以快速正确的对事故进行处理。

二、改善对策

1、加强建设工程消防源头管控

首先,消防部门应该安排人员进入城乡各级建设规划委员会,从而督促其主管部门在对新城开发或是旧城改造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实施消防规划。商务、安全监管以及卫生等相关行政部门应该对安全消防管理问题进行严格审批,凡是违背法定审核条件的建设单位一律不得给予相关许可证。与此同时,还需要公安消防部门的积极配合,形成联合执法,实现监管合力。检察机关需要对各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使得消防安全职责得以完全落实,确保消防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对失职渎职的不良行为应该给予严肃查处。对于城市老街区、城乡结合部、出租屋等区域性火灾安全隐患场所应该适当增补消防设施,疏通消防通道,从而降低其火灾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消防监督部门还应该对重点建设工程进行提前介入,与其相关部门积极建立沟通机制,并且对其开设绿色通道,主动对其提供科学、合理、全面、规范的消防安全执法服务,帮助其解决各种消防问题,从而最大监督的降低火灾隐患的发生。

2、对各方主体责任进行充分落实

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设计、建设、监理以及消防安全技术管理结构等多个单位工程建设的参与活动情况做详细记录,并且对其进项安全职责划分与落实,要求其对建设工程消防安全问题担负终身责任。建设单位主要负责消防质量安全在建设过程中的协调管理,积极督促工程的相关参与单位对安全管理责任进行落实;设计单位需要完全依据国家消防相关法律发挥进行建设消防设计工作,并且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承担监理责任。此外,还需哇哦积极发展消防检测和消防咨询等中介组织,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将社会消防安全“第三方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要求其担负起消防安全法律责任。

3、强化建设单位的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意识

督促建设单位对消防安全责任进行严格落实,将常态化的自我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起来,尽可能做到隐患自除、安全自查。消防及公安等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对所有的扩建、改建、新建等建设工程实行户籍化消防安全管理,督促建设单位对单位实际情况、消防安全信息、管理制度以及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的具体落实情况等进行及时录入,引导建设单位对日常消防安全进行实时更新和管理。对于已经舍友专项消防设施的建设单位,需要要求其对施工所需要用到的消防设备监理操作维保和巡查的操作规程,强化消防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设施可以正常投入运行,从而进一步增加建筑物的抗灾能力,从而避免火灾安全隐患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消防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导致建筑单位建成的建筑藏有严重的先天火灾安全隐患,严重危及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文中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并且希望可以在建设工程消防管理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丹. 浅谈建设工程消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0,24:751+753.

[2] 昌. 浅谈建设工程消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科技创业家,2013,02:60.

篇2

【关键词】 建设工程 火灾 防范措施

1 建设工程火灾原因分析

1.1 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

由于受施工现场场地局限性的影响,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互毗连,建筑材料跺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易燃、可燃材料随意堆放,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极大的损失。还有近年来新型材料的使用,由于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和防控措施还缺乏了解,使得施工现场的火灾机率增大。如央视火灾中使用的新型进口外装修材料,较易燃烧且火灾荷载大,火灾发生前对其高温性能了解较少,并未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1.2 建设工程施工工地用电设备多且负荷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

施工工地塔式起重机、井架、搅拌机、电焊机等施工机械种类繁多、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现象较为严重,许多配电箱随意安装在可燃的木制构件上,临时性的电气线路纵横交错,容易跑电或漏电,导致电火花引燃物品形成火灾。如果安全用电措施不当,线路超负荷,容易造成导线绝缘层过热或短路形成电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

1.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明火作业多,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现在建设工程施工中普遍采用电、气焊割,电炉、喷灯等明火设备,电焊火花飞溅、散落极易引燃工地上存放的易燃材料。加上有的电焊工无证上岗或不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更有甚者,部分施工现场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这些都是潜在的火灾隐患。

1.4 消防设施严重不足,消防通道不畅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最根本的原因是初期火灾未及时扑灭。而初期火灾未及时扑灭主要由于现场人员不作为或初期火灾发生地点的附近既无灭火器,又无水源。施工场地大多采用临时水源,水压存在严重不足,且未设置消防水池,尤其是可燃建筑材料附近,一旦发生火灾,扑救火灾最基本的水源问题都解决不了。配置灭火器是扑救初期火灾的一个有效办法,但有些施工单位只讲究经济利益,不重视消防安全,不舍得在消防方面投资,尤其是一些室内装修工程,在现场不配置灭火器或配置数量不足;有些施工现场配置了灭火器,但是型号不对;有些施工单位为防止灭火器丢失、损坏,不是锁起来就是固定在某个位置,致使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使用灭火器材。现场一些施工人员为图方便,将一些易燃、可燃材料及杂物随处堆放,造成消防通道不畅。施工现场,建筑物处于已经开始建设但未竣工阶段,消防设施不完善,一旦发生火灾,建筑设计中的消防设施往往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其火灾扑救就相当困难了。

1.5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制度没有落到实处

虽然大部分施工工地消防安全制度健全,但也只是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是施工现场随意存放大量易燃可燃材料,并且随意堆放建筑材料。有些工地未明确划分明火作业区,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擅自在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场地以及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实施明火作业,导致火灾发生的机率增大。二是忽略了烟头等火源的管理。施工现场外来人员和产业工人比较多,可燃、易燃物多,流动吸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极易引燃其他物品造成火灾。三是忽视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施工单位乙炔、氧气使用频繁,民工食堂大部分采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一旦使用管理不当,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1.6 消防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

施工单位强调的只是施工速度,施工质量,对消防安全的强调较少,未举办过消防培训班,同时大多施工人员来自农村,自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发生火灾,自防自救能力差。

2 防范措施及对策

2.1 严格落实明确各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建筑法》、《消防法》、公安部119号令《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建筑物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监理除承担消防施工的质量监理责任外,还应负责对在建工地日常消防安全方面的监管责任。因为监理单位是独立于建设、施工单位外的机构,不易受外界和工地的干扰,以“独立”身份行使监管责权,将对在建工地的消防安全的日常管控更具成效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各类火灾隐患的及时发现并有效消除。施工单位应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严密消防工作网络。一是确定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成立义务消防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同时制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重点巡查有无遗留烟头、电火源、明火等安全隐患。

篇3

为进一步落实省、市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确保我县城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检查目的

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组织领导

我办成立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小组,负责工作的开展。各项目组成立相应的施工安全生产检查小组,认真做好自查工作。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三、检查依据、标准

根据《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2011)等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格标准。

四、检查范围

XX县城市建设办公室所有在建工程项目

五、检查内容

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情况,汛期前地质灾害集中排查、高温天气防暑降温、消防安全等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以及扬尘治理、工地乱象、扫黑除恶等;

2.监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监理人员是否履职,监理规划中是否明确安全监理目标、措施、计划和安全监理程序,是否将安全监理纳入工地例会、监理日记、监理月报和监理总结;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临时用电、基坑开挖管线施工、起重机械、施工机具等易发事故部位的安全防护以及扬尘治理管理情况。

4.施工现场防火检查。主要是消防安全制度、消防管理措施落实情况,临建生活区、办公区、仓库、施工现场灭火器材配备及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全员的消防培训情况;

5.夏季防暑降温情况。施工企业、项目部采取的降温、消暑措施,作息时间安排,饮用水安排等。

六、时间安排

检查组检查时间为4月1日至4月30日。此次专项检查工作分二个阶段实施,分别为企业自查整改阶段和检查组检查阶段。

1.施工现场自查整改阶段(4月1日至4月10日):通知各施工项目部要认真对本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彻底排查各类事故隐患。监理企业针对本企业监督的在建工程项目,按检查要求和量化评分标准进行自查自评;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

1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将相对日益缺乏,特别是人口日渐密集,城市建筑密度增大,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选择。但是,随之而来的消防安全隐患也在随之升级。大城市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由于开展较早,技术力量较强,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已基本上步入正轨,开展得比较好。而中小城市,这项工作由于起步较晚,各方面的技术力量都较弱,加之社会发展较大城市缓慢,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就相对较多。笔者通过借鉴大城市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2 当前中小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2.1 消防设计未受重视?

前几年,许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均未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只是一味地根据甲方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来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且有部分建筑设计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就投入使用,因而问题不少。?

2.2 消防审核困难重重?

消防部门在建筑防火审核时会遇到种种难关。一类是三边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擅自更改消防设施。另一类是形象工程。什么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火灾登高设置等都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第三是停缓建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停缓建项目往往存在着防火间距不足、无消防环行车道、无火灾登高面、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不足、设置形式不正确等等诸多问题,而有些开发商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忽略了消防安全的“隐性投资”,这样的建筑物,建成一个,就多一个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2.3 装修材料易使火灾蔓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转变,装修的档次也愈来愈高。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纤维制品和高分子材料,使得高层建筑中火灾荷载很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猛烈燃烧,迅速蔓延。北京央视北配楼大火的惨痛教训,就暴露出了高层建筑装修施工中火灾隐患的共性。?

2.4 施工单位素质不高?

现在不少高层建筑是由私人建筑队承包施工的,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差,业务水平低,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施工要求高不相适应。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仍旧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些施工队伍为了赚取利润,暗地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耐火性能。一些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水喉、防火门、防火卷帘,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品,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2.5 消防管理制度落后?

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名目繁多,一般建设即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操作系统,有的还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雨淋或水幕系统、自动闭门装置系统,而现在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是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不要说怎么去定期维护、检测、操作上述各类消防设施,有些管理人员竟连灭火器是否过期怎么判断也不懂。有的高层建筑管理的另一隐患是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这种淡薄表现在单一使用主体的建筑物上要好一些,若是两家以上单位共租一座高层建筑时问题就出来了,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造成安全门封闭,疏散楼梯堵死,消防问题互相推诿,拖而不决。

3 加强中小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建议?

3.1 严把设计源头关?

一是强化建筑设计单位资质要求。为了加强对从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单位的管理,国家特设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设计单位应取得相应资质的设计证书,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二是严格实行消防专篇,自审制度。消防专篇应有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方面的消防设计内容,专篇应在初步设计中体现完善,并应由设计院完成自检自审工作。三是确定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

3.2 严把审核关?

一是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审核工作,应落实“谁审核,谁负责”的制度。二是实施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必审制。相关部门应出台细则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将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三是实行施工图审查签字制度。对高层建筑消防施工图纸,须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消防部门才给予受理审核。四是提高消防建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

3.3 严抓施工管理?

一是实行施工人员资质证。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建议可实行资质单位消防水、电施工员及施工管理员上岗制度,这样消防监督部门在施工检查中,可以有的放矢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严格落实责任制,从而也就确保了高层建筑自动消防工程设计的施工质量,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二是实行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建立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既可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质量又可以了解施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的把关极有益处。三是加强建筑施工检查。现代综合性高楼,装修投资惊人,可燃物质数量巨大,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消防监督。?

3.4 严抓后期管理?

一是加强对已经验收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二是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兼消防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知识。三是定期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应由专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拥有符合标准的先进检测设备,建立完善可行的检测规程,严格依据国家标准,运用科学手段,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对系统工作状态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四是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全部设施在内的消防设施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岗位责任制,从而保证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5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质量;重要性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各类建筑层出不穷,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无论是高层建筑、商业建筑、物资仓库,都与建筑消防息息相关。一套优质的建筑消防设施是保障建筑安全的关键,因此在建筑消防过程中应注意提高消防灭火设备的质量,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1 建筑消防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消防意识。对消防的投入过少

今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增加,大型商场或学校内经常会进行消防安全的普及和演练,用以防范可能会遇到的突发状况,但也有部分单位或场所缺少对消防问题的重视,在建筑消防问题上对安全性认识不足,或者在消防安全问题上不舍得投入,许多消防设施只是形象工程,并没有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有些建筑项目的投资者,为节省资金、缩短工期,在消防设施的投入中盲目的缩减成本,不重视消防设施的实用性和质量问题,会给消防系统和建筑项目带来严重的安全性问题。

1.2恶性竞争

有些项目的承包者在接手工程项目后,只单纯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没有根据相关的安全法规来对建筑的消防设备进行建设,为应付了事,甚至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在工程建筑中滥竽充数,并不考虑消防设备的质量问题。有些承包商在竞标过程中为了迎合投资者节省成本的心理,在工程规划中直接省去了消防的部分,以此来争取到竞标工程。有些建筑单位不了解消防设施的重要性,在建设中钻相应规定的空子,用质量较差的消防设施来应付工程建设,用低投入来换取高回报。低质量设备的应用会使设备在使用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后期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不利影响。

1.3设备损坏

在建筑消防灭火设施的使用过程中,人为破坏或使用时间过长等问题使设备造成损坏,不能继续或正常使用。①资金不到位,在建筑开工过程中,开发商会出现拖欠承包商工程款的情况,这就使工程在建设工程中,出现了非法使用某些手段将消防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拆走,使系统不能进行正常工作,从而要挟开发商放款。②由于一般建筑工程的开工和交付使用的周期较长,在部分卖出的房屋中,系统正常开通运行,而在没有卖出或出租的部分,系统处于停滞运行的状态,这就使整个消防防火设施系统不能联动。③在某些房屋出租后,不断的更换业主,不断的进行装修,致使原有的消防设计不断的变化,可能导致消防灭火设施出现缺失或不配套的现象,严重的会使消防系统无法正常的运作。

1.4监理不到位

我国现行的消防问题在监管方面还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应该对建筑消防灭火设施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由于项目阶段和环节较多,人员分配无规划,导致在消防监理方面的人员配备不足、消防监管力度不够,消防监管不到位。我国现有的消防监管制度和管理体系都不是特别完善,这就使消防灭火设备的质量问题成为工程监管中的重要环节,监管的前景令人担忧。我国只有部分地区在工程消防设施的监理中有专门的监理部门,消防设施都经过严格的检测,这是今后我国的其他建筑消防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1.5维护不当

由于消防灭火设备在交付使用之后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有些长期放置不用,有些只是值班人员代管,有些只起到“装饰”的作用。有些建筑消防设施在管理中出现了分工不明的状况,有些使用单位和物业都不进行管理,这就使灭火设备处于闲置的状态或已经失去了其基本功能,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能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1.6缺少相应报废制度

我国对部分产品实行了报废制度,其中包括家电、汽车等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但在消防灭火设备方面只对某些灭火器材实行了报废制度。国家对以投入使用的消防设备没有进行明确的使用年限规定,一般的消防设备都没有具体的使用周期。在某些建筑中已经安装了二、三十年的消防灭火设备仍在使用,但由于使用年头较长,且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导致有些设备不能进行正常的使用。有些单位或小区由于不想对消防设备进行二次投入,而使原有的设备只能继续利用或停止使用。

1.7人员技术能力弱

消防灭火安全知识的普及是十分必要的,但许多人对消防设备的实际操作却不是十分清楚。作为消防灭火设备的直接管理者,更应该熟练的掌握消防设施的具体应用。但在调查中发现,在许多单位中的消防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有些单位的消防工作是由保安代管;有些消防人员的流动性大,不能进行业务上的定期培训;有些消防人员对设备技术缺乏一定的了解,不能进行正常的设备操作和问题的解决;有些工作人员对其本职工作不负责任,在工作中缺乏警惕性。所以应该加强对建筑消防人员的培训。

2 怎样加强建筑消防质量

2.1加强消防宣传

建筑消防灭火设施是一项工程整体安全的保障,国家在建筑方面对建筑消防问题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技术规范标准,在一些重点工程中,都严格的执行了国家的规定,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只有按规定来对消防设施进行建设和管理,才能确保单位的安全,提高防火自救的能力,保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在西方国家,公民的防火意识较强,防火设备也比较齐全,大大的提高了国家的安全问题,这也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我国的消防建设中,要加大对消防方面的宣传力度,让人民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并带动周围的人。

2.2加强消防监管

在加强建筑消防过程中,应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在消防过程中要做好建设和日常维护工作,施工单位要在消防灭火设备的挑选中,选用一些科技含量高、质量较好的消防灭火设施,要按照较高的标准来进行施工和安装。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消防工程进行实地检测和验收。在消防安全责任制过程中,要遵守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相应的部门就要承担责任的原则。在消防监管过程中要发挥中介组织的基本作用,通过制定建筑行业公约,来规范建筑行业的行为,讲究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对于在消防中不能正常运行的设施,有关部门要及时的进行处理,情况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2.3加强施工质量监控

我国对建筑进行监理的时间并不长,而且监理工作是由国外引入的,在建筑工程方面还没有真正全面落实。对消防灭火设施方面的监理工作还没有全面的普及,虽然现阶段我国在消防方面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消防灭火实施质量的监理工作还不到位。对于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设备的选择、具体的使用状况等方面都应该实行有效的监理。这就要求我国在消防监理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有一个技术能力较强的监理团队来监督和实施消防监理,对建筑防火、安全施工做好监督工作。

2.4做好检测工作

建筑消防设施在防火、救火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消防设施的检测工作就成为保证防火设备正常运作的前提,也是工程能否通过验收的依据。在消防设施的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测程序,在科学的基础上,用具体的检测参数来确定检测结果。在检测合格后,还应该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做好定期的使用检测,以保证消防系统的有效运行。

篇6

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和人口密集是造成特大型城市消防安全隐患层出不穷、屡治屡现的根本所在。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大城市务工,而城市相应的管理政策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基础设施供给压力增大、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不足,从而也滋生了特大型城市特有的消防安全难题。

1.1人口密集导致居住类消防安全问题

特大型城市在短期内人口急剧膨胀,迫使城市原本正常的社会管理体系紊乱,城市现有的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供给资源不足。(1)大城市超高的生活成本导致群租成为典型的城市诟病,城市中心区、城郊结合部的地铁站周边楼盘,几乎成了群租重灾区。因群租引发的消防隐患较多。如采用易燃可燃材料分隔、用火用电不规范以及三合一、多合一群居违法行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或群死群伤等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2)流动人员自身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参差不齐,对消防安全认知度不高、接受消防安全培训教育的途径不畅,社会有限的消防培训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员全覆盖受训的需求,文化水平有限等因素,也导致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缺失基本的防火灭火意识和逃生自救技能。遇到火警时容易惊慌失措,重财轻命,人为延误火灾扑救和逃生时间,导致小火亡人事故多发。

1.2城市新一轮开发建设衍生建筑类消防安全问题

(1)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大空间钢结构建筑、地铁隧道、物流分拣中心、会展建筑、交通枢纽等大量新型建筑不断推陈出新,挑战现有消防技术规范和灭火救援能力。①建筑类型复杂性凸显设计规范的滞后,设计和审核人员缺乏设计和把关依据,现有规范限制了一些先进设计理念的实现,而超规范的设计没有相应的依据论证保障建筑使用安全。②建筑超高、超大挑战传统灭火救援装备和技术[1]。上述新型建筑主要依赖建筑自身所设置的自动消防设施进行控火自救,一旦建筑自身消防设施因故障瘫痪,未能正常发挥控火自救功能,庞大的建筑进深和高度超越了消防队员在传统消防设备的辅助下进入建筑物内攻灭火所能正常发挥的能力,势必延误控火灭火。(2)泡沫混凝土、泡沫夹心保温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大量运用于建设工程,施工人员不熟悉、不了解其燃烧性、耐火性和稳定性,施工过程中麻痹大意,极可能引燃建筑材料并蔓延扩大成灾。(3)老旧建筑安全性能退化。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纺织、锅炉等淘汰产业的老厂房、仓库被整体转型为创意产业园区或商业休闲场所,虽经装饰或加固后面貌焕然一新,但这些建筑大都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其原始建筑结构和骨架已趋老化,接近建筑原设计使用年限,各类问题呈退行性病变趋势出现,建筑整体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能等同于当初新建时的设计指标。一旦发生火灾,坍塌的可能性较大,给正常的火灾扑救带来极大的威胁。

1.3城市化建设飞速跃进导致消防基础设施配套缺失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快速推进,城区规模不断扩大,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未随城市建设同步配套跟进,导致在新城区出现新的消防保护盲区,形成新的历史欠账。尤其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公共消防站编配不足、市政消防管网不明晰、市政道路消火栓缺失、特种装备配备存在缺口等方面,给消防官兵的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困难。

1.4房屋产权分割新模式考验传统消防监督管理模式问题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屋所有制类型不断推陈出新,挑战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开发商为快速回笼建设资金,推出公寓式办公场所、酒店式公寓等产权分割到户的公共建筑层出不穷,给使用后的消防管理带来了不少难题。公共建筑不同于住宅,其功能业态复杂,又赋予业主自主处置权,因此,在同一幢楼内出现了居住、办公、仓储、营业等多种功能用途的“小、散、杂”场所,而且层层转租,消防部门在监管过程中面临法不责众的尴尬局面,久而久之,成为了城市消防管理的灰色地带,建筑物业消防管理缺乏相应的抓手。

1.5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考验大客流、多业态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轨道交通以其快捷、方便、准时等优势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各特大型城市的轨道交通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滋生了大量消防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①高峰时大客流在遇警情况下的乘客应急疏散困难,一旦惊慌失措,可能产生踩踏亡人的次生灾害;②部分运营线路已到产品使用年限,但超负荷、超龄运行可能导致因电气设备线路故障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③地铁上盖商业业态复杂多样,规模巨大,且商户众多,可能引发火灾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极易蔓延至轨道交通;④部分场所建造、管理、使用三分离,造成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界定较模糊,容易导致日常消防管理缺位;⑤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轨道交通容易成为一些不法之徒为泄私愤、制造等的目标场所。

1.6社会单位激增使消防监管和灭火救援人员呈现防控短板效应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单位也不断增多,足浴、网吧、餐饮小吃等三小单位更是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在行业监管、社会单位自管职能还尚有缺失,三级消防管理专业性稍显薄弱的现状下,现有在编的消防监督人员数远远不够,一线有一技之长的防火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是“5+2”、“白+黑”的工作模式,也无法实现对社会单位全覆盖的消防监管。而对于灭火救援力量,一方面城市消防站不断开工建设、建成投用,而另一方面随编的灭火救援人员却无法配置到位,有作战经验的一线带队指挥人员存在大量缺口,再加上现役消防队员服役年限短、积累的现场经验不多、对复杂火灾的预判性不足以及各类非传统火灾现场的复杂性,也导致了近年来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伤亡的事故多发。防控力量不足在确保特大城市安全运行、为城市建设发展保驾护航等方面呈现一定的短板效应。

2对策探讨

2.1加强顶层设计,切实提升城市消防硬实力

(1)注重消防规划,打造“四大体系”,全方位夯实消防工作基础。城市消防规划是引领未来消防工作的总纲领,是针对目前显现的消防安全薄弱环节或可预见性的消防问题,以及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匹配的预期达到的社会消防环境所制定的工作指导意见。特大型城市消防规划制定应坚持“远近兼顾、软硬兼备、对症下药、综合治理”的原则,对接地区发展实际,建立城市消防“四大体系”:①打造一体化社会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多层次区域风险评估与安全维护构架;②打造现代化城市消防安全防治体系,推进特大型城市消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③打造集约化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科学布设消防站点、灭火救援设备、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基础建设,提高对火灾和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④打造实体化政府消防工作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消防专业部门“主力军”、“主推手”作用,借助“消防委”等协调议事平台,将规划贯彻落实工作作为各级政府消防工作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倒逼各项责任和规划落地见效。(2)加强源头管控,严把“四个关”,完善建筑自身消防安全。针对建筑类消防安全问题,加强建造和改造之初的源头管控,对维护和保障建筑自身安全尤为重要。①严把规范标准关。规范标准的制订要具有前瞻性、实时性和可操作性,在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作为母体规范的基础上,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制订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为不断推陈出新的建筑新类型提供设计和把关依据,保障建筑使用安全,坚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出现。②严把设计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针对规模小、火灾危险性小的工程项目简化了消防行政审批的程序,大大方便了建设单位工程报批手续,缩短了审批时间,但这是建立在设计、建设和工程监理单位三者高度负责的基础上的,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建筑投用后必定后患无穷。③严把建筑材料关。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火灾和央视大楼火灾都是因为建筑材料问题引发的大火,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于新型建筑材料,生产、检验、施工、使用等各个环节应严格把关,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进行生产和质检,确保质量过关。④严把施工验收关。施工前设计和施工负责人要与具体施工、监理人员对接,做好相应的产品性能推介,明确施工工艺要求,并对施工过程特别是隐蔽工程进行实时跟踪,一旦出现与图纸不符或施工不达标的问题,应及时督促整改。工程验收人员要严格对照设计图纸,进行深入细致的验收把关,不得留有验收盲区,验收决不能走马观花、草草了事。

2.2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城市消防软实力

(1)加强公安消防专业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提升专业消防服务能力。公安消防机构防火监督队伍、灭火救援队伍以及公安派出所消防三级管理是消防法律赋予的具有执法权的正规军,其职能应着重对前端管理、疑难杂症、重要场所、重大活动以及火灾扑救和应急抢险救援等,切不可面面俱到、万事皆管,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目前公安消防队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天天奔波于日常琐事,不分主次,势必本末倒置、力不从心,反而适得其反。对于特大型城市来讲,经常会碰到较难解决或从未碰到过的新型问题,也可借鉴规划、安监等部门做法,建立综合专家库,分解除患压力,解决技术难题,切实体现专业性。(2)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消防监管服务能力。地方政府作为统管一方的基层组织,承担着确保本辖区平安的职责。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作为社会消防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公安消防力量的补充,承担社区公共消防管理、初期火灾扑救、消防宣传等基础性、事务性消防工作职能;其下补充志愿消防队、义务消防员、消防志愿者等民间组织充实政府消防管理组织,辅助社会消防管理。(3)加强社会消防服务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第三方中介服务能力。社会消防服务机构从业人员队伍是社会单位消防设施安装、检测、维护保养的专业技术队伍,是确保社会单位消防设施完好率的技术保障人员,为消防设施临警好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城市整体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反映了这支队伍的技术能力和消防中介服务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消防管理的水平。特大型城市社会单位多,自动消防设施遍布全市各个角落、数以万计,且设施类型多、专业技术强、操作复杂,社会单位对自动消防设施主动灭火的依赖性高,如果从业人员技术不过关,安装时就存有先天不足的毛病,那么,后续的正常使用就无从谈起,单位花大价钱购置先进设备,却因安装维保技术不过关、临警时消防设施形同虚设的例子也不在少数。(4)加强社会单位消防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社会单位自主管理能力。社会单位消防从业人员是城市消防管理体系的基础,他们既承担着对单位内部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职责,也承担着确保单位自身消防安全、对消防设施开展检查、维保的职责。俗语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旦单位内部缺失消防从业人员或疏于管理或形同虚设,火灾势必不可避免。特大型城市火灾高危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多,这些单位对消防从业人员专业性的需求更加高,其消防管理和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确保本单位内部消防安全、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控火灾能力,从而确保城市社会面的消防安全。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对策研究

现代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完备,发生初期火灾一般都能被自动喷水系统所扑灭。但有些高层建筑虽然安装了固定消防设施,火灾时这些设施并没有发挥作用,消防队赶到火场也没有控制火势,反而使火势扩大蔓延,有的整幢大楼被烧毁,教训深刻。实践告诉我们,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正确使用固定消防设施,才能有效控制火势、扑灭火灾。那么,如果固定消防设施因故没有联动,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等设备没有启动,如何将其在灭火救援中充分发挥作用?本文就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如何更好发挥消防设施作用作一试论。

1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现状分析

结合近年来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情况和高层建筑火灾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来看,当前影响和制约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的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

1.1.1 目前的高层建筑多为合用建筑,产权单位多,使用单位更多,因此造成了各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现象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

1.1.2 部分高层建筑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思想上认识不够,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主要表现在:有的单位任意封堵室内消防通道,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不落实;有的没有消防应急预案;有的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

1.1.3 由于产权不清晰,产权单位、物业管理不一致,消防设施不能做到定期维修保养、更换。对于消防设的保养,产权单位、物业管理互相推诿,另外则是各业主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不愿意承担这一笔费用。

1.2 消防控制室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

一些业主和管理人员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发生火灾的几率低,因此对消防安全投入少,致使消防工作措施不落实。一些消防控制室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有的未经专业培训上岗,素质也参差不齐,对建筑消防设施不熟悉。

1.3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保养不到位。

由于防火意识差,不少高层综合楼、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施故障、损坏甚至随意关停的现象比较突出。从历次专项整治情况看,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平均完好率不足50%,特别是高层住宅的物业管理单位舍不得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投入,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不落实,设施完好率更低,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发挥作用。

1.4 租户、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

高层建筑租户、居民普遍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堵塞通道、防烟楼梯间防火门损坏或常开的现象突出,许多住户大量使用可燃材料装修,而且遮挡、拆卸建筑消防设施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加之物业管理单位制定的灭火疏散预案流于形式,很少组织演练,群众缺乏最基本的逃生自救常识和技能。

1.5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为:部分设计、施工人员缺乏消防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导致擅自降低标准或未按规范要求设计、施工;部分单位和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单位承揽工程,造成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偏低;招标过程中,为节约成本,恶意压价竞争,以致出现降低施工质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消防产品质量监督存在缺位,消防产品质量无法保证100%合格;施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技术工人跳槽频繁,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1.6 高层建筑自身特点给灭火带来困难。

高层建筑结构、功能复杂,内部竖井、管道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发展速度快、蔓延模式多变,烟囱效应十分明显。加之建筑外部装饰、附属物多,一些建筑外墙和内部平顶的采光玻璃、广告牌、空调等受热坠落,破碎的玻璃幕墙坠落形成的“玻璃雨”,危及人员和车辆器材的安全。此外,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消防部队的装备还不能适应需要。目前,全国仅有5%的消防队站配备有50米以上的举高消防车178台,35%的执勤中队没有举高消防车。

2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

2.1 明确主体责任,加强单位自我管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单位应该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就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来讲,应该要求主体单位制定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

2.1.1 内部建立责任制,落实责任人,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来管消防设施。单位法人代表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管理使用者是直接责任人。签订责任状。主管部门同所属单位签订,法人代表与分管领导签订,分管领导与具体责任人签订,做到级级负责,层层落实。

2.1.2 建立一档二薄三查制。一档,即是防火档案,按照重点单位管理做法,建立消防设施防火档案。二薄,即设立日查登记薄、月查登记薄,每个单位每日都应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登记,也作为值班记录。月查登记薄一式两份,一份送当地消防监督部门备查,一份送本单位领导审查。三查,即实行日查、周查、月查。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消防设施,由单位消防负责人制定相应的日查、周查、月查的内容和方法,并组织实施。

2.2 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提高高层建筑单位自防自救能力。

加强高层建筑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管理达标验收活动;强化日常监管,将高层公共建筑纳入重点单位范围,将高层住宅纳入派出所监管范围,并适时开展专项治理,集中整治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推动社区、居委会和管理单位加强高层住宅居民消防宣传教育,定期组织住户开展家庭初起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演练,普及逃生自救基本常识和技能。

2.3 开展高层建筑防灭火关键技术研究,提供科技支持。

抓好高层建筑火灾蔓延与烟气控制技术、超高层供水供液技术、高层建筑避难区域和疏散通道安全性及保护技术等研究。同时,启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新型消防车底盘、消防泵、破拆工具和逃生救援设施等的研发。

2.4 严格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准入制度,强化源头防范。

要协调政府建立建设、规划、消防、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执法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2.4.1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规范要求,加强新建、改建、扩建的高层建筑的前置审批,确保防火间距、消防车道、自动灭火、防火分隔、引导疏散、扑救空间等硬件设施设置到位,特别要协调规划部门控制容积率,合理规划停车场,避免车辆停放占用消防车道。

2.4.2 建立多元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高层建筑建设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资质评价体系和获取程序,形成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工作质量与资质挂钩机制,推动各自职责有效落实。

篇8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要求,以落实“四项责任”、编织政府消防工作网,提高“四个能力”、编织单位自防自救网,夯实“四个基础”、编织社区农村防火网,提高“四个水平”、编织消防机构服务网为着力点,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全市各级政府消防安全责任机制更加健全、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基础更加牢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高、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市火灾形势稳定。

二、工作重点

(一)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

以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责任、安全监管责任、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责任、检查考评责任为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消防工作各项责任机制。

1.落实组织领导责任。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公安消防支队,负责统筹指挥协调全市“防火墙”工程的实施。各县(区)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并在2010年8月1日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防火墙”构筑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2.落实监管责任。认真履职尽责,按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一岗双责”的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法审核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加强消防安全源头管理;要针对本地、本系统消防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全面、深入、及时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法从严查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公安消防机构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和灭火救援职责,及时排查消除火灾隐患,对重大火灾隐患要列入政府挂牌督办,及时整改治理。

3.落实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各级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消防经费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社区消防力量发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纳入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年内,编制完成全市“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各县(区)要在2011年内编制完成“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围绕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着力解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出租屋、“三合一”场所、务工人员聚集地等存在的突出消防安全问题,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改善城乡消防安全条件。

4.落实检查考评责任。各级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评和政务督查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细化标准、严密措施,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逗硬检查、严格考评、落实奖惩,形成政府纵向检查、行业横向督查、消防部门随时抽查的全方位检查考评责任网络。

(二)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一般单位可结合实际,有重点地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要求。2010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1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2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市公安消防机关要统一式样、统一内容、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督促指导社会单位建立健全“四个能力”建设相关档案资料。

1.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领导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确保单位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严格落实防火巡查检查制度,重点单位每日要进行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应当至少每2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营业结束时要进行清查;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严格落实应急预案修订演练制度,重点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其他单位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演练。严格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重点单位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公众聚集场所至少每半年培训一次,其他单位可适时组织培训。严格落实隐患整改制度,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能立即消除的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逐级上报,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资金和时限。

2.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督促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建立专职消防队,有保安队伍的单位要建立“保消合一”的消防队,其他单位要建立志愿消防队。各种形式的消防队要掌握和熟悉本单位的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达到“熟悉预案、明确各自职责,熟悉消防设施设备、会扑灭火灾,熟悉逃生常识、会引导人员逃生”的要求,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火灾。

3.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单位的指导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教学和专业人员指导等方式,切实提高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使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达到“懂消防法律法规、会部署消防工作,懂消防设施设备、会查改火灾隐患,懂消防知识、会组织员工培训,懂火灾应急处置、会组织灭火演练”的“四懂四会”要求;消防控制值班人员要取得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达到“懂消防设施设备、会操作使用,懂火灾应急处置程序、会组织扑救火灾,懂消防安全常识、会检查隐患”的“三懂三会”要求;一般员工达到“懂灭火设备使用、会扑救初起火灾,懂自救逃生技能、会组织人员疏散”的“两懂两会”要求。

4.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各级各部门要全面组织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设置板报或宣传栏,定期宣传消防知识。积极推进标识化管理工作,消防设施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

(三)夯实农村、城市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

各级政府要以夯实基层消防机构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工作群防群治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为基础,扎实深入推进农村、城市社区消防工作。2010年,全市农村、城市社区消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完善;2011年,全市城市社区消防工作全部达标,85%的农村消防工作达标;2012年,农村消防工作全部达标,社会群防群治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1.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农村、城市社区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确保基层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2010年,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成立消防安全领导机构;鼓励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成立消防工作专门机构,其他地区的乡镇依托综治办、安监办等机构,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2011年,各行政村、城市社区要落实消防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要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实行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开展消防安全互查互督,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联合组织扑救;村庄实行消防安全多户联防制度,轮流值班开展消防安全提示和检查。

2.夯实设施建设基础。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及时修编消防专业规划编制,确保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以及消防装备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加强对公共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完好有效。2010年至2011年,对具备给水管网条件的乡镇、村庄,要利用给水管道设置消火栓;不具备给水管网条件的,要利用河流、池库、水渠等水源,设置消防取水设施。2012年,各乡镇至少建立2个能全年安全使用的灭火加水点,配备1台运水车或器材车、1台手抬机动消防泵以及必要的水带水枪、破拆器材;各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台手抬机动消防泵以及必要的灭火器材。

3.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社区消防组织网络、经费保障和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培训、防火巡查、火灾预防警示等各项制度,将社区消防工作纳入创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等评比内容,定期组织检查考评;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强统筹规划,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制约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至少每半年要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检查,村(居)民委员会每月要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检查,冬春旱季、重大节假日、农业收获季节等重要时段要加大检查频率,并组织村民轮流巡防。公安派出所每季度要对辖区单位及村(居)民委员会进行一次消防监督抽查;结合社区警务改革,完善多功能社区警务室建设,将社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纳入社区民警的重要职责,督促责任区单位、村(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切实履行消防职责,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防火检查。

4.夯实队伍建设基础。全面实施“乡乡有消防队”工程,2011年,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要建立政府专(兼)职消防队,其他乡镇要依托公安派出所民警、乡镇干部、治安联防人员等组建乡镇志愿消防队;2012年,所有乡(镇)、村庄、社区要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加强合同制消防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落实福利待遇、表彰奖励和伤残抚恤等政策措施。

(四)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

1.持续整治火灾隐患。继续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和地下建筑等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火灾的单位和场所为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消除一批消防安全突出隐患。

2.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各级公安、安监、建设、工商、质检、教育、民政、卫生、文体等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把建设消防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关,形成消防监管合力,坚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

3.探索执法工作新模式。积极探索,搞好试点,推行合同制消防文员协助参与消防监督检查等消防监督执法新举措,有效缓解当前消防机构执法检查力量不足等突出问题。

4.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全面推行消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落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消防安全检查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培育和规范消防设施检测、电气防火检测、消防安全检测等社会消防中介组织,培育发展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机构,开展社会化消防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将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纳入信用等级评定、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调整等内容。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8月上旬):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及时动员部署,认真组织实施。

(二)示范带动阶段(2010年8月中旬至2010年12月):市政府将通江县确定为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示范样板县,南江县确定为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和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四个基础”示范样板县,巴州区确定为夯实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示范样板区,平昌县确定为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示范样板县。各县(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建设标准和要求,采取蹲点帮扶、定点指导等方式,区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打造本地“防火墙”工程建设的样板,并大力推广。

篇9

一、“十一五”时期消防工作成效

“十一五”时期,区消防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强化消防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坚持破瓶颈、求突破,积极开展火灾隐患治理和消防安全宣传,消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确保了全区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社会消防安全环境不断改善。消防安全责任制逐步落实,部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大力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和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彻底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大力开展社会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和消防宣传“五进”活动,累计发放消防宣传资料近3万份,受教育群众达15万人次,公众消防常识知晓率近83%,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显著提升。

二是强化部门职责,消防安全长效机制得以完善。各职能部门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部门职责,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各企事业单位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增强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承担各自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积极做好安全自查,隐患自除等工作。各街道、社区通过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营造了社会公众关心消防,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三是强化综合实力,部队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夯实战训业务基础,落实执勤教育训练制度,突出综合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攻坚克难能力建设,全力打造公安消防铁军,部队灭火抢险救援实战能力大幅提升。圆满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灾以及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应急救援和重点保卫任务,成功处置了2007年食品城物资仓储中心等火灾和抢险救援事故,部队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我区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是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既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各种困难和矛盾的凸显期,做好消防工作同样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日益增加,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社会火灾总量必将处于高位运行期。实现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将成为社会领域的焦点,消防工作将面临重要的创新转型期,一些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因素势必在“十二五”时期予以解决。

一是消防安全责任制没有完全落实。部分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没有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部门依法监管工作不到位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相关行政部门与消防机构联合执法、“并联审批”和信息互通函告机制还不健全,没有形成齐抓消防安全工作的合力。少数单位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没有做到协调发展,在研究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上,缺乏工作力度,甚至出现降低消防审批门槛、干预消防执法的行为。

二是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欠账较多,旧账未还、又欠新账。消火栓数量不足,旧城区和城郊结合部的消防站保护面积过大,消防站覆盖率较低,影响了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响应能力。依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配备要求,消防车辆和器材装备建设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扑救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火灾和实施大型抢险救援的特勤消防车辆装备比较缺乏。

三是致灾因素和火灾隐患不断增多。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诱发火灾的原因已由传统因素演变为传统与非传统复杂交织的因素。制造业、运输业、仓储业、服务娱乐业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人员密集场所大量增加,人流物流加剧,多种致灾因素和火灾危险源大量增多。经济发展迅速,“三合一”场所剧增,社会面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存量总体上仍处于高位,居民亡人火灾事故依然多发,全区仍处于火灾事故易发、高发期。

三、“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省消防条例》,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坚持依法治火、综合治理,坚持科技先行、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区消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普遍提高,公共消防设施逐步达标,灭火应急救援体系覆盖城乡,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创新发展,社会防控火灾能力显著提升,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总量和亡人火灾事故,确保火灾形势稳定。

2.具体目标

(1)火灾危害控制目标。全区年度火灾万人死亡率控制在0.019以内,亿元GDP火灾损失控制在万分之0.3以内,重大以上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2)消防经费保障目标。进一步完善消防事业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加大对消防经费的投入,确保各级正常消防业务经费增长比例不低于同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

(3)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街道、社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4)消防队伍和装备建设目标。继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街道、社区志愿消防力量建设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消防力量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配齐配全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

(5)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建设目标。将消防法律法规、火灾预防知识、火灾扑救、人员疏散逃生和火场自防自救知识等内容纳入到全民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众消防常识知晓率达85%以上,城镇居民家庭灭火器材配备率达30%。从事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的专职消防队员、从事建筑防火工作的有关消防从业人员100%取得相应的岗位职业资格,社会从业人员消防安全培训率达万分之40以上。

四、“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总体思路

(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明确政府消防工作的主导地位

1.落实政府主导地位。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对分管领域负责的消防安全责任制,每年至少召开2次消防工作会议。区政府应将本地区消防工作情况每年向市政府作专题报告,并逐级签订年度消防工作责任书。完善消防工作目标管理和考评机制,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职能部门政绩考评、任期责任目标考评、年度责任目标考评、行政监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政务督查的重要内容,由上级政府负责对下级政府和本级政府部门定期考评、督查,并将考评督查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度,对不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或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安全行政审批等方面失职渎职的以及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负有领导责任的,要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2、严格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行政部门与公安消防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信息互通函告制度。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定期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检查考核。建设、规划、安监、质监、工商、商贸、文化、教育、民政、卫生、体育等部门在审批涉及消防安全事项时要将消防安全状况作为重要依据,努力形成消防监管和强制执法的合力。

3.加强消防法制建设。按照建设“法治徐州”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消防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重点解决消防安全责任制、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消防产品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为消防工作提供法制保障。公安消防部门要强化“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活动。定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积极改善全区消防安全环境。

4.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职能作用。乡镇、街道以上地方政府部门要成立由分管领导负责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定期研究分析本地区消防安全工作形势,重点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委员会工作规范,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消防机构与成员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二)加强消防工作经费保障,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

5.完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财权、事权划分的原则,着眼消防事业和部队建设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结合经济发展和各地现有消防队站的数量,合理确定消防经费数额,实现与当地财政收入同步增长。逐步将消防官兵生活福利纳入地方财政经费补助津贴保障范围,将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消防装备建设等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对消防工作重大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各地要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信息化建设和消防宣传经费、社区消防工作经费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6.加快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通道建设。高度重视市政消防水源建设,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分期在市区故黄河、大龙湖等合理地段和位置建设消防取水码头或取水口。旧城区、居民社区和农村地区要因地制宜建设消防水池、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灭火救援用水需求。加强居民小区内消防车通道不畅治理工作,切实改善消防车应急通行状况。

7.加快消防装备建设。要结合实际,紧紧围绕防火灭火、抢险救援等重点工作,优化消防车辆装备的结构和性能,加大对大功率排烟车、供水车、泡沫车、登高车等特种消防车的采购力度,逐步实现装备发展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2015年,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配齐配强各类执勤车辆装备。继续强化公安现役官兵个人防护器材配备,按照每年30%的置换比率更新置换新型防护装备。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完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三)创新社会消防监管机制,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

8.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源头控制。严格依法审核涉及消防安全的建设工程项目,凡达不到消防安全条件的,行政审批部门一律不得予以许可,从源头上防止先天性火灾隐患。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未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擅自施工或备案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或备案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不按消防安全标准设计、施工、监理等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建立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建筑材料的消防安全监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外墙保温材料一律使用不燃材料,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加大对消防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建设工程违法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或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9.提升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加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2011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全部达标;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以提高“四个能力”为重点,加强对火灾易发、高发行业、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建立消防安全等级评估制度,对涉及行业性、区域性的消防安全问题,加强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继续推广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工作,推动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10.深入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定期研判火灾形势,把握火灾规律和特点,适时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力争火灾隐患“减少存量、不增新量”。大力整治多产权、“三合一”、出租屋等场所火灾隐患,对区域性、行业性火灾隐患要结合城市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治。加强对建筑工地消防安全检查和室内外装饰装修、保温材料的监管工作,大力推广应用不燃、难燃装饰装修材料和阻燃织物,严禁违规使用易燃有毒材料。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要加强防火检查、巡查,定期组织居民开展疏散演练,确保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各地要严格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和公告制度。要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监管,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消防审核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质检、工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11.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督促指导各类行业协会开展消防安全自律管理,将消防工作纳入行业管理、服务、培训、评比内容。继续加强消防设施检测和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评估等各类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行业自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主管部门要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风险评价和信用等级考核结果作为单位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形成社会组织合力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高压态势。

12.加强基层消防工作。街道、社区要明确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保障消防专项经费,大力加强基层消防工作。加强社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依托大型社区建设消防执勤点。要充分利用公安派出所消防警务室、行政村和社区警务室点多面广的优势,配齐必要的软硬件消防设施,加强消防监管和服务。街道、社区应设立消防管理组织或配备专(兼)职消防干部;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制订防火安全公约,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持续开展街道、社区消防安全达标创建活动,推动各地争创“零亡人火灾街道”和“零火灾社区”创建活动。

(四)实施科技强消战略,提升消防科技支撑水平

13.提升消防信息化建设水平。区政府要加强综合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完善119接处警系统功能,强化综合应急指挥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建立多部门联动、协调作战的一体化专业灭火和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逐步完善卫星网络和3G图传系统建设,力争“十二五”末期,实现与国家、省(市)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

14.强化“网上消防”建设。推广应用“社会公众服务平台及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开展灾情预警、信息公开、业务受理、投诉办理、教育培训等网上便民消防服务。深化“消防一体化信息系统”应用工作,将一体化系统平台应用延伸至应急救援和执法监督一线。同时,逐步与城市其他信息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将消防信息应用由固定终端向移动终端延伸,有效满足移动消防工作需要。

(五)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15.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继续推进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活动,加强灭火救援攻坚、灾害事故处置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各级指战员实战能力训练,提高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深化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全面加强公安消防队伍正规化建设,推进部队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部队基层基础建设达标创优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公安消防队伍。

16.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支持发展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积极培育城乡专兼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鼓励发展民间消防组织。强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政策、经费、人员保障,规范地方专职消防人员的征招、培训、管理和使用,不断拓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职能,探索开展相应的社会救助、消防宣传、安全检查,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增强社会防控火灾实力。

17.提升综合应急救援水平。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在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的基础上,2012年底前街、办要全部建成应急救援队伍,形成一体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强化消防安全培训,加强实战演练,提升地震坍塌、防汛抗旱、危险化学品、突发公共事件等专业救援处置能力。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完善信息共享、定期会商和要情通报制度,每年定期开展多部门协同配合的综合应急演练,规范灭火应急救援行为,提高灭火应急救援效能。

18.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卫生部《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建立消防员健康档案,积极预防职业病危害。全力帮助现役官兵解决子女升学就业、抚恤优待、家属就业、转业安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落实官兵住房优惠政策,积极支持消防部队开展公寓住房建设,逐步将消防官兵住房保障纳入到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开发计划,切实解决消防部队随军干部和高级士官住房困难的问题。

(六)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提升公民消防安全意识

19.构建大宣传格局。要建立健全消防宣传常态化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大力提升全社会的消防安全素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设立消防专栏、专题,定期开展公益消防宣传;各类学校每学期要定期开展火场逃生疏散演习,2012年底前完成创建一所省级以上“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的目标。积极引导家庭配备独立式火灾探测器、家用灭火器材等家用消防产品,城镇居民家庭消防器材配备率达30%。加强消防舆论引导,及时、准确消防安全和火灾事故信息,保障公民消防安全的知情权。

20.深化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完善消防安全培训体系,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社会消防培训机制。探索建立重点单位、岗位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全面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21.壮大消防志愿者队伍。健全社会消防志愿者管理制度,加强志愿者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编发《消防志愿者工作手册》,落实《全省消防志愿者星级管理规定》,强化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消防志愿者行动的规范管理。以社区、学校为重点,面向高层住宅住户、弱势群体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开展“一对一”的消防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对志愿者活动的财政支持,鼓励、支持对志愿者活动进行捐赠。

五、“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抓消防、政府建消防”的责任意识,把“十二五”消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消防事业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对规划中确定的重大项目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切实加强分管行业、系统和部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及时通报消防规划的实施情况和工作进度,研究解决消防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消防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二)保证经费投入。要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加消防工作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公安消防部队履行职能经费需要。完善政策措施,拓宽消防经费渠道,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体,接受社会捐助为补充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全区消防事业快速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经费投入、提高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落实伤残抚恤待遇、减免相关税费、建立激励机制、支持再就业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为消防力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确保队伍生命力和发展后劲。

篇10

关键词:装修 民用建筑 消防安全 火灾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目前,各种豪华的民宅装修已经屡见不鲜了,可以说遍地皆是,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较大的利益和夺取装饰行业这块大蛋糕,通过挂靠、分红以及分包等方式取得工程的装饰权,进而进行违法装修。以致于这些建筑为了省钱、省时和使得外在更加美观,在工作中擅自更改施工方的要求,使得工程档次和质量降低,造成了工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和火灾隐情。一旦发生火灾,极容易促使火灾进一步的蔓延,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隐患。

一、常见的装修隐患

根据国家《建筑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在民用建筑装饰工程中通常都是包含室内顶棚、地面、墙面等装修,同时还包含对于家居的固定、摆放和室内布置等,对于这些材料的选择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这些装饰材料的选择中,材料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耐火等级要求,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或者降低此生火灾的概率。然而造成目前装饰隐患现象的主要方式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装修从业人员素质低

由于近几年来,装饰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发展速度,使得一些不具备装修资格、没有装修资质的人员或者单位直接接取工程,然后在施工的时候临时招募一些流动人员进行施工,由于这种装饰工程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且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就直接上岗,这就造成了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消防问题和消防隐患,同时由于工作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浅薄,造成了在工作中为了经济利益故意降低材料等级或者使用伪劣材料进行装修,这种装修技术的存在不仅造成了装修质量和效果存在着与预计规划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时也给建筑火灾埋下了先天患。

2、建设方意识浅薄、施工标准不佳

在目前的装饰工程项目中,个别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追求工程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安全效益,对《消防法》内容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一无所知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在工程项目中施工质量和标准无法得到保障,使得在工程之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也有企业为了降低装修成本、或者为了美观,变更设计要求、降低工程技术标准,甚至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特别是对于隐蔽工程和电器设备,采用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定的材料和敷设方式造成消防安全隐患,特别是不需要消防审核的家居工程,建设方选用一些“三无”装修队进行装修,导致设计得不到审核,埋下的隐患既得不到检查,更得不到整改,一但发生事故,迅速蔓延,无法控制。

3、消防部门监管面有限,施工单位钻法律、法规的漏洞消防部门由于警力有限,不能对全社会的装修工程进行监管,造成一些漏洞,使一些不法的装修公司,有了可乘之机,在装修时偷工减料,违章装修。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小、性质复杂、施工地点小而分散的工程,消防和建设部门监管难度大,执法效力不强,导致一些违法装修不受约束,造成隐患长时期得不到整改。成为引发事故的原因。

4、防火材料的发展滞后于装修市场的需要。《建筑内部装修材料防火规范》(GB 50222-95)对装修材料的耐火等级有明确的要求,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装修材料品种单一,美观性能不能满足需求,一些耐火等级高、美观的产品价格又偏高,这就造成一种供求矛盾。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时以经济利益为主、忽视安全效益,选购一些防火性能差、耐火等级低的产品,导致火灾隐患的存在。

二、预防对策

1、加大审核力度,增加施工时检查次数、严把工程质量关。《消防法》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对民用建筑装修工程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也赋予了消防部门对工程审核、验收的职责。严把审核质量关,从源头上杜绝隐患的存在。在工程施工时,根据工程的进展需要进行对现场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于容易滋生隐患的隐蔽工程,加大监督力度、整改隐患,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设计要求顺利施工。同时在工程竣工时,严格进行验收,作好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工程坚决不让其投入使用。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建设方、施工方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越来越多的新建、改建装修工程,特别是对于不需要消防审核的家居装修,只有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的责任感,才能作到预防事故,人人尽责。

3、完善工程监理制度,由监理公司对工程全部过程进行技术把关。内部装修工程消防火灾隐患的遗留大都在工程施工阶段,因此要严格把好这个环节。一是限制可燃复合材料的使用量,除《建规》、《高规》规定外,《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5)是对建筑内部装修工程进行审核施工的主要依据,在审核中一定要准确适用规范对各类建筑物内部不同部位应采用的装修材料。二是内部装修是否遮挡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及安全出口,又无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三是是否按规定设置自动消防设施。四是把好建筑装修电气审核关。火灾统计资料表明,因电气设备及其线路故障而引起的火灾占相当的比例,主要是由于电气设备和线路敷设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和可燃隔断夹层内而未穿防火阻燃管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有的不按经消防审核同意的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砍掉或减少消防设施设备,降低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有的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偷工减料,在一些隐蔽工程上做手脚,造成很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因此严格装修施工的中间环节,至关重要。

4 联合相关部分,加大对装修行业的监管力度,集中治理“三无”装修公司消防部分应该对现在的装修行业进行有针对的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联合建设部分、工商等相关部分对装修行业进行集中治理,将一些分歧格装修公司予以取缔,对一些不完善的装修公司进行改造,进步整个行业的安全技术含量,降低火灾发生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