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技术规范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桩基技术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桩基技术规范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桩基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其主要负责将重力荷载传递给建筑工程的持力层,对于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桩基可以分为高承台桩基和低承台桩基,其具有沉降稳定快、沉降均匀、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抗震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因此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质量控制,保障建筑工程顺利的施工建设。

一、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1、桩基缺陷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产生沉淀的泥浆,导致难以测定泥浆厚度,如果桩基顶部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达不到要求,会严重影响桩基的强度和稳定。同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如果过度用力或者不均匀用力来拆拔和预埋钢护筒,会影响基桩顶部的混凝土质量。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很可能由于地质条件差后者勘察失误,导致局部的桩基坍塌,混凝土翻浆。并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用力过度插拔导管,会影响混凝土的连续性和质量,导管受到不均衡的内外压强,混凝土在下料过程中受到阻碍,引起桩基断桩[1]。

2、单桩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建筑工程桩基不符合施工设计的深度,基桩顶部达不到施工要求的持力层或者桩基贯入量较大,会严重影响单桩的承载力。另外,如果勘察报告中的地层剖面、地基承载力等数据和实际情况有很大不同,出现断裂、桩倾斜过大,也会导致单桩承载力达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要求。

3、桩基倾斜过大

桩基桩顶倾斜是建筑工程桩基常见的问题,预制桩质量不合格,会导致桩基的桩尖和桩顶面位置变形或者不正,桩基发生倾斜;如果桩锤、桩帽、桩身的中心线发生偏离,锤击也会偏离中心,会导致桩基倾斜角度更大;桩基安装位置不精确,地面与桩架之间出现偏角,或者桩基顶部遇到障碍物,错误打桩顺序或者桩距较小,都会发生强烈的挤土效应,又或者在开挖基坑土方时操作不当,放线测量错误,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桩基发生倾斜。

4、断桩

桩基倾斜过大就会造成桩基发生断裂,如果桩堆放、起吊、运输的支点或者吊点位置发生偏差,在受到障碍物或者由于桩的质量等原因导致桩基自身发生弯曲,这些都可能导致桩基断桩。另外,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现场,如果桩锤击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锤击力度过大、次数过多,都会引起断桩。

5、桩接头断裂

如果建筑工程要求桩基的长度较长时,在进行桩基施工时,通常采用分段沉入、分段预制的方法[2],再用钢制将每段桩基焊接起来,但是经常出现桩接头断裂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桩基倾斜角度过大。另外,上节桩基和下节桩基之间的中心线发生偏离,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落后也是造成桩接头断裂的重要原因。

二、提高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1、加强桩基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桩基施工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固性。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组建桩基施工质量监察小组,由技术负责人、桩基施工工程师、质检员、测量工程师、安全负责人等人员共同组成。根据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明确桩基施工的质量检测标准,安排专门的质检人员全面做好质量监督和检测,将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桩基施工质量,结合建筑桩基的类型,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桩基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提高桩基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另外,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要加强有效监管,在检验施工工序质量合格之后,再开始下一道施工工序的施工建设,对于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施工工序,要按照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返修,在保障桩基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还要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

2、规范桩基施工工序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桩基施工工序,保障桩基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要根据桩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全面审查施工设计图纸,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建设单位要向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单位要仔细审查施工设计图纸,全面掌握桩基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要求组织施工建设。在桩基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全面了解桩基施工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同时做好自检,严格把关桩基施工质量。另外,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单位要坚持三级计量评审,仔细测量桩点,提高桩基位置的准确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预制桩造成破坏,要重复进行施工测量,反复进行验证,确保桩基的位置、结构尺寸、水平和中线正确,规范桩基施工操作。

3、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1)补沉法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如果预制桩的入土深度较浅,没有达到施工设计要求,这时可以采用补沉法,加深桩基的深度,有效解决桩基底部土体隆起的问题,确保桩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补桩法

补桩法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桩基承台之前见进行补桩,主要被用于桩基间距较小的情况[3],另外,在建筑工程地下室或者桩基承台可以进行补静压桩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工程地下室或者承台结构来承受静压桩的反向承受力,这种方法施工工艺简单,并且施工效率较高。

(3)纠偏法

纠偏法主要适用于桩基未断裂,桩身倾斜,由于基坑开挖导致桩基倾斜并且桩基长度较短,没有断裂的情况。利用纠偏法,纠正桩基的中心线位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倾斜角。

(4)扩大承台法

当建筑工程桩基承台不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或者不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或者构造结构要求时,这时可以采用扩大承台法,结合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要求,适当扩大桩基承台面积,提高桩基的稳定性。

(5)复合地基法

复合地基法主要是根据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在桩同作用下,适当处理建筑地基,提高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妥善处理不合格的桩基

不合格桩基的处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期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不合格桩基,会增加很多施工成本。例如,在处理桩位超偏时,在开挖桩基过程中,在桩基施工现场要加强实测实量和巡视检查,一旦发生桩基位置偏差超过误差允许范围,要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进行处理,可以适当增加桩基局部的承台截面,并且在处理桩基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确保桩基处理质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质量不仅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还关系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结合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桩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和改进桩基施工技术,推动建筑工程桩基的顺利施工建设。

参考文献:

[1] 薛建.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0(05).

篇2

关键词:桩基工程;施工问题;桩基础;桩基检测

桩基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和强度要求时,可以利用下部坚硬土层或岩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而设计成深基础,其中较为常用的为桩基础。桩基础作为一种深基础,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稳定快、良好的抗震性能等特性,因此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各类建(构)筑物。

桩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按受力分类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桩的入土方法可分为打入桩、压入桩和灌注桩等。建筑工程桩基础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桩,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桩基质量,使桩基符合设计要求,是基础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1.桩基施工共性问题

随着桩基础应用的日益广泛,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多种多样,比如:颈缩、断桩、移位、斜桩、检测等问题。本文就桩基础施工中最容易忽略的几点加以分析。

1.1测量施线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一是把图上的建筑物基础桩位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准确地测设到拟建区地面上,为桩基础工程施工提供标志,作为按图施工、指导施工的依据;二是进行桩基础施工监测;三是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为检验施工质量和为地面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桩基础资料,需要进行桩基础竣工测量。

理论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5.1.3条规定,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规定,如盖有基础梁的桩,沿基础梁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150 mm,垂直基础梁中心线的允许偏差100 mm。此条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控制。规范5.4.5条又将桩位偏差列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检验标准的主控项目,即桩位偏差对桩基质量验收具有否决权,如有超出允许偏差范围,即为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测量施线是桩基施工时最易发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测量施线有误,都会采取加大桩承台或加桩的处理方式。但这样一来,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还延误了工期。

1.2地下水问题

当基础深度在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时,在基础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的处理问题。在桩基础工程中,地下水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影响最大。地下水的处理有多种可行的方法,从降水方式来说总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止水法相对来说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井点降水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地下水的影响在有冻土地基时也是施工的难点。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地质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比如,在冬季我们经常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冻结法施工即是利用人工制冷的方法把土壤中的水冻结成冰形成冻土帷幕,用人工帷幕结构体来抵抗水土压力,以保证人工开挖工作顺利进行。我国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至今也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主要用于煤矿井筒开挖施工。经过多年来国内外施工的实践经验证明,冻结法施工有以下特点:可有效隔绝地下水,其抗渗透性能是其他任何方法不能相比的。冻结法施工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异物进入土壤,噪音小,冻结结束后,冻土墙融化,不影响建筑物周围地下结构。冻结施工用于桩基施工或其它工艺平行作业,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1.3桩基检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8条规定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1.1条规定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5.1.5条规定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桩的测试方法分为静载荷试验和动力测桩两大类,还有抽芯法和静力、动力触探以及埋设传感器法等辅助类方法。目前桩的静载荷试验主要采用锚桩法、堆载平台法、地锚法、锚桩和堆载联合法以及孔底预埋顶压法等。

在桩基检测中,各个检测手段需要配合使用,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对桩基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但实际工程中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往往是桩基施工完后不及时通知检测单位,而擅自施工上部结构,待桩基检测出来后上部已施工了几层,如果桩基检测不合格,再采取补救的措施,代价是相当大的。国内不少地方就曾出现这种案例。所以我们在桩基施工时一定要重视桩基检测这道工序。

2.钻孔灌注桩及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质量控制

对于钻孔灌注桩来说,其成孔时孔深的控制对钻孔灌注桩至关重要。在(GB50202-2002)第5.6.4中明确规定:孔深只深不浅。对设计采用中风化及以上强度的基岩作为持力层的桩,尤其是抗水平推移、坡地岸边的桩,其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地基承载力及安全使用尤为重要。实际施工中,孔深往往是只浅不深,泥浆沉淀不易清除,影响端部承载力的充分发挥,并造成较大沉降,这给钻孔灌注桩留下了致命的质量隐患。

近几年,随着国内管桩生产企业的不断涌现,管桩产量大幅提高,价格也随之下降,促使管桩特别是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和质量控制不完善,管桩桩基础施工也容易产生质量问题。桩位及桩身倾钭超过规范要求;桩头破裂;桩身(包括桩尖和接头)破损断裂;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桩的长度不够;桩身上浮,桩顶平面与桩的中心轴线不垂直及桩顶不平整等制作质量问题都会引起桩顶破碎。

篇3

桩基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主要应用在重型厂房、建筑住宅、高层建筑、桥梁基础以及其他基础土建中。桩基工程的主要功能是把建筑上部荷载有效传到深层稳定土层,稳定建筑基础,进而减少建筑不均匀沉降现象,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安全。对桩基采取桩基检测技术系保证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利用成孔质量检测、静载试验检测、低应变动力检测和高应变动力检测等技术,通过系统分析对桩基进行检测与评价,可保证工程桩基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建筑技术的日益提高,桩基础在城市高层建筑、工厂建设、铁路建设以及商品房建设中被广泛使用。随着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桩基的设计施工检测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基桩检测技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桩基检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选择桩基类型,科学施工桩基以及对桩基础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测十分重要。

一、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内容

桩基的质量最终表现在承载力上,尽管静载试验是最客观的桩基检测方法,然而它具有损性而且检测周期长、费用高、设备庞大,难以对桩基进行大比例的质量及承载力普查。近几年高应变动力测桩(PDA)的检测方法缩短了检测的周期,然而根据规范也只抽检2%。由此可见,在桩基检测中,需要各个检测手段配合使用,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灵活运用,才能够对桩基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1)成孔质量检测

在灌注桩的施工中,成孔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注后的成桩质量。成孔质量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桩孔位置、孔深、孔径、垂直度、沉渣厚度等。如果桩孔的孔径偏小,则成桩的桩尖端承载力减少,整桩的承载能力降低;如果桩孔上部扩径,导致成桩上部侧阻力增大,下部侧阻力不能完全发挥,使单桩的混 凝土浇注量增加;如果桩孔偏斜,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桩竖向承载受力特性,削弱基桩承载力;如果桩底沉渣过厚,使得有效桩长减少,直接影响桩尖的端承能力。因此,成孔质量检测对于控制成桩质量尤为重要。

(2)桩的承载力的检测

桩的承载力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静荷载试验法以及高应变动测法。

静荷载试验法包括基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基桩承载力。其优点在于受力条件比较接近桩基础的实际受力状况。静载试验主要适用于工程试桩的承载力检测,对于工程桩检测不能做破坏性试验。静荷载试验法检测精度高,相对误差在10%范围内。

高应变动测法利用重锤对桩顶进行瞬态冲击,使桩周土产生塑性变形,检测桩头实测力和速度的时程曲线。通过应力波理论分析,可以得到桩土体系的参数,分析桩身质量,揭示桩土体系在接近极限阶段时的工作性能,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

(3)桩的完整性检测

桩的完整性检测方法主要有低应变动测法和声波透射法。

基桩的低应变动测法通过对桩顶施加较低的激振能量引起桩身及周围土体微幅振动,用仪表测量记录桩顶的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再利用波动理论或机械阻抗理论对记录结果加以分析,以达到检验桩基施工质量、判断桩身完整性以及预估基桩承载力的目的。

声波透射法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学参数的变化,分析判断桩身混凝土质量,在声波传播路径遇到混凝土有缺陷时(如断裂、裂缝、夹泥、密实度等),发生传播时间延长、波幅减小、计算声速降低、波形畸变等现象,分析混凝土的缺陷的大小、位置。

二、桩基检测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

某办公楼,是地上十四层、地下一层的高层办公楼。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总建筑面积为38818.6。进过现场勘查,场地的地基根据其工程特性的差异自上而下分为四层: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砾砂层和强风化泥岩层。基桩设计参数要求:桩径为φ500mm;桩长为10~12m;工程桩总桩数为170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000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桩端持力层为砂砾层。

本次工程针对场地环境和地质条件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检测手段:

①成孔质量检测,检测数量40个;

②试桩载荷试验,检测试桩数量3根;

③低应变动力检测,检测数量30根。

(1)成孔质量检测

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即可进行测试。本工程中基桩成孔质量测试采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JNc一型沉渣测定仪、JⅨ一3A型井斜仪、JJC―IA型孔径仪、深度记录仪、电动绞车、孔口轮等。

检测结果:设计孔深介于10.45m-11.94m,头测孔深介于10.60m-12.20m,所有检测桩均大于设计要求孔深。实测局部最小孔径介于451mm-471ram,局部最大孔径介于524mm-633mm。实测垂直度介于0.68%~0.97%。均小于l%。实测孔底沉渣厚度介于80~100mm,均小于150mm。

以上结果可以分析出,成孔的孔深、孔径、孔斜及沉渣厚度均能够达到规范要求。

(2)静载试验检测

本次工程中对试桩检测过程中的3根试桩分别进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检测中使用的主要设备有武汉生产的静载试验成套设备RS-JYB(包括主机、中继器、控载箱、5000kN千斤顶、位移传感器等)、钢梁、压板等。

在测量时,采用锚桩反力装置与配重联合加载法,竖向静载试验,在试验桩桩顶放置千斤顶再放主梁、次梁,同时在次梁上堆放预制桩作为配重。对桩的加载方式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加荷后隔15min读一次数,每级荷载增量均为500kN,每级加荷时间为2h。

检测结果:3根桩的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4000kN,极差为0,不大于平均值的30%。单桩承载力的特征值为4000=2.0=2000kN,在设计要求规定的范围内。

(3)低应变动力检测

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规定,低应变方法用于判断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根据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给出每根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

本次测量中,检测仪器由采FDP204PDA型动测分析系统,在桩顶放置一只加速度传感器,接受锤击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信号,通过FDP204PDA型桩基动测系统放大和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传给微机。计算机处理信号后在屏幕显示实测波形,每根桩布采集点一个,每点采集5~6锤信号。分析不同部位的反射信号,据此分析每根桩的桩身完整性。

检测结果:I类桩28根,II类桩2根,总体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是一项全面、系统、综合的工作,在实际工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具情况,利用成孔质量检测、静载试验检测、低应变动力检测和高应变动力检测等技术对建筑的基桩进行检测,了解建筑中被测桩的桩身完整性和桩身混凝土质量,掌握被测桩桩身的基桩承载力水平与完整性程度,评判桩侧桩端土支承能力,评价桩基质量,最终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鼎辉.浅谈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3)

[2] 徐泽勇.关于桩基检测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32)

[3] 周涛,付剑锐.影响桩基检测质量的几个因素分析[J]. 中国建设信息. 2009(14)

[4] 王林红,沈毅靖.低应变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J]. 科技风. 2009(04)

篇4

关键词:基桩质量检测完整性 承载力

Abstract: The author encountered number of related issues in the usual pile foundation inspection. This paper compared with the related testing, desig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point out some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e samples, testing methods and deformation observations benchmark of the pile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Key words: pile; quality testing; integrity; bearing capacity

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自2003年至今已实施8年。在这期间,本人长期从事在现场检测工作。对现场检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规范中部分条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达到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目的。

1、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对重要工程多节预制桩电焊接头,为保证接桩质量,防止焊接接头脱节,笔者建议对接头焊缝应抽取10%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同时这也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5.3.2节相统一。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条文说明中第5章5.1.5中规定:施工前的试桩如果没用破坏,又用于实际工程中应可作为验收依据,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规定执行。这条文是说在工程桩验收检测过程中,抽样样本的数量是在单位工程总桩数减去试桩的数量后再按《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规定的抽样百分比进行工程桩的静载荷试验。

3、在部分小区工程(比如成片的别墅区)中,许多单位工程工程桩数量少于50根。而该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相同,同一施工单位施工,工艺也相同。如无争议可按若干单位工程桩基数量合并来计算静载荷试验桩的检测数量。

4、有部分送变电线路塔基基础,直径较大超过1600mm,在低应变检测过程中发现桩底反射也明显,但桩身有明显缺陷,就很难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基于以上状况,笔者建议对于砼灌注桩的完整性检测,当直径小于等于1600mm时,可采用低应变法 检测桩身完整性,而对于直径大于1600mm的桩应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

5、有部分建设单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对钻孔、沉管灌注桩等在工程桩施工前不进行试桩承载力检测。而这些桩型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一旦出现基桩完整性和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经济损失和工期损失将很大。笔者建议对未进行试桩承载力检测的混凝土灌注桩验收性检测中静载荷试验数量增加到为每单位工程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通过增加检测数量使建设单位达不到为省检测费用而不进行试桩承载力检测的目的。

6、对《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第3.4.7条款: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超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类和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数量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在未检测桩中继续扩大抽检。本条款对当所发现的Ⅲ类和Ⅳ类桩之和小于抽检数量的20%时怎么处理及扩大检测的数量没有明确规定。笔者建议修改为: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超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类和Ⅳ类桩之和小于等于抽检数量的20%时扩大2倍抽检数量(双倍复检);当双倍复检后发现的Ⅲ类和Ⅳ类桩之和仍然大于抽检数量的20%时,该批桩应全部检测。

7、对较土地区,笔者建议静载试验也要增加变形基准的辅助测量。因变形基准出现变化而使基桩承载力出现较大误差的事例并不少见。在笔者所在的里下河地区的某工地,该场地表层土为淤泥质粘土,表层土承载力很低。Ø=400mm,L=12m预应力管桩,设计单桩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200kN。某地基基础检测单位对压重平台下的地基处理不实,压重平台的过大沉降致使基准桩上浮,检测结果为单桩极限承载力为600 kN。经一段时间休止后,建设单位请另外一家检测单位对该桩承载力检测进行比对试验。由于第二家检测单位增加了对变形基准的辅助测量,使桩顶沉降量真实、准确。经验证该桩实际极限承载力为960 kN。误差之大可想而知。

8、笔者以为《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对低应变检测精度不明确。只规定了,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评价;设计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两种情况宜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对桩身完整性判定,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不好进行判断了。例:某测试桩波速Ci与该场地5根Ⅰ类桩平均波速Cm二者之间相对误差为多少时,判断该测试桩短桩?若该场地桩平均波速本身就明显偏低,该桩完整性类别怎么判别?建议规范8.4.6增加1条:桩身波速明显异常。

对《江苏省规范基桩质量检测工作实施导则》中的要求和规定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基桩检测方法应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地质条件、桩型及施工质量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搭配。基桩检测结果应结合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判定。以上观点和建议仅为个人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参考文献

[1] 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御水岸商住楼为高层建筑,共2栋,层数为17+1F及29+1F。两栋住宅楼由高1F商业楼连接。桩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冲孔灌注桩。

2、桩基施工方法及技术

通过对各种成孔工艺的比选,对于本工程的工程桩我司拟采用“冲孔钻进工艺”进行施工。

(1)桩位测定及定位钢护筒

①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测放出各桩位,并作好标记,复核无误后,由我方与业主、监理共同办理桩位复核手续。

②为确保桩机施工过程中不移位,每桩开钻前均由孔口地面下长度不少于4m(或超过填石层)的钢护筒进行定位。

③桩孔的钢护筒均用机械开挖后埋设。

(2)桩机施工

①施工场地要求:场地必须平整且承载力满足冲桩机行走需要,场区已进行可地基处理,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桩基施工需要。本工程开工前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必要时对场区进行处理,确保承载力满足要求,经处理后,地面承载力可满足冲孔桩机的施工需要。

②垂直度控制:冲击工艺是依靠冲锤自由下落产生的冲击能破坏岩土层成孔,因此,冲桩机的垂直度控制取决于对位准确、机身稳固。

(3)护壁

场区填石、砂层、淤泥等软弱松散土层较厚,工程桩施工时必须采用合适的护壁措施,以防止桩孔发生塌孔、缩径等孔内事故。结合我司在珠海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本工程工程桩护壁措施主要如下:每孔开孔前先下入长度大于4m(或超过填石层)的钢护筒,以保证上部孔壁的稳固,钻进过程中,由孔口注入泥浆进行护壁,保持泥浆液面高度在地面标高以下0.5m内。

2.1 水下砼灌注过程控制

采用直径219mm的导管灌注水下砼,其最底一节长4~5米,内壁应光滑,导管使用前应试拼,并作封闭水压试验,在此应通过0.3~0.5Mpa时,15分钟不漏水为宜。

根据水下砼流动扩散规律,砼灌注时导管埋深过小,往往使管外砼面上的浮浆沉渣挟裹卷入砼内,形成夹层,埋深过大,导管口的超压力减少,管内砼不易流出,容易产生堵管,并给导管的起升带来困难。所以保持合理的导管埋深,对水下砼的灌注是非常重要的。正常灌注时,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深度一般为2.5~3.5m,最小埋管深度为2.0m,最深不超过6米。

导管安装时其底端应高出孔底沉淀层面30~40cm,以便隔水栓能顺利排出,初灌砼导管埋深应控制在1.0~1.5D。初灌量必须按各桩的桩径计算确定,保证初灌的埋管深度满足规范要求。

浇筑混凝土时,先修好施工便道,使混凝土车能直接驶至桩孔口附近,由混凝土车直接向料斗送料,混凝土车无法驶达的部位,采用汽车泵或混凝土输送泵灌注。

(10)待混凝土灌注完毕,起拔钢护筒,并测量砼面标高,如砼面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则需立即补灌。

(11)空桩处理:工程桩施工后大量空桩的存在,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不仅会影响相邻工程桩的施工,而且也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为确保工程桩成桩质量及施工安全,每根工程桩在桩芯混凝土达灌注完成后,立即用钢筋网片或盖板封闭孔口,并在孔口周边设置钢管围栏。桩芯混凝土终凝后,立即采用砖渣、碎石及砂土等对桩孔进行回填处理,直至填平至现地面。

3 冲(钻)孔工程桩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堵管

造成原因:隔水塞直径过大或过小,过大时在导管内易被卡住,过小时混凝土与泥浆在导管内混合,发生离析,导致堵管;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或离析,导致堵管;混凝土中存在大块骨料或异物,导致堵管;导管漏水,混凝土被水稀释,粗骨料与水泥砂浆分离,导致堵管;长时间停滞灌注,表层混凝土已经初凝,失去流动性,导致堵管。

防治措施:使用合格的软质隔水塞(如球胆),直径比导管内径小1-2cm;每车混凝土都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混凝土严禁入孔;在大料斗上安置过滤筛,防止大块骨料或异物进入导管;导管使用前进行水密性试验,使用时经常检查导管,上好密封圈,连接丝扣上紧;保证混凝土供应,尽量缩短混凝土灌注时间。

2、导管漏水

造成原因:导管连接处没有使用密封圈或破损,导致导管漏水;导管壁磨损出小洞,导致导管漏水;埋管深度计算错误,拔管过多,造成导管进水;初灌量不足,埋管过少,泥浆自导管底部侵入。

防治措施:下导管时注意检查密封圈,不合格的密封圈不得使用,并在每个节头处上齐两道密封圈;经常检查导管,发现磨损立即修理或更换;严格计算程序,由专人负责导管埋深的计算,技术人员经常检查施工记录,防止计算错误;严格按计算初灌量进行施工。

3、钢筋笼不居中

造成原因:钢筋笼垫块放置不符合要求,导致钢筋笼平面位置偏差过大;钢筋笼吊环长度计算错误,导致钢筋笼竖向位置偏差过大;

防治措施:在钢筋笼顶部增设垫块,并适当增大垫块直径,使垫块紧贴护筒,以此固定钢筋笼的平面位置;两人以上检查吊环长度,保证计算正确;使用双吊环固定钢筋笼,防止钢筋笼掉落。

4、钢筋笼上浮下沉

造成原因:工程桩到钢筋笼底时,砼灌注速度过快导致钢筋笼上浮;接触地面面积小,钢筋笼、导管重量大,压在平台上,导致钢筋笼下沉。

防治措施:工程桩到笼底时放慢灌注速度;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

5、缩径

缩径即成孔后在地层压力作用下造成孔径小于设计孔径的现象。

造成原因:造成缩径的主要原因是地层的性质不良和泥浆性能指标不合适,同时,成孔后放置时间过久,钻孔内泥浆压力不能抵消地层压力,也会造成缩径。

防治措施: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泥浆循环量,适当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四周土体也不会引起膨胀。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并注意保持钻孔内的泥浆面高度也是预防所经的措施之一。如出现缩径,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6、护筒外壁冒水

护筒外壁冒水,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孔口坍塌,护筒倾斜和移位。

造成原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

防治措施:在埋护筒时用粘土把护筒外捣实。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发现护筒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埋设护筒。

7、桩底沉渣过多

造成原因:清孔不干净;泥浆性能差致使泥浆中的悬浮物沉淀快;钢筋笼吊放过程中,未对准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孔底;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致使泥浆沉积过多等。

防治措施:成孔后,将冲击钻头提出孔,使用捞渣桶进行清孔,采用性能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钢筋笼吊放时,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下完钢筋笼后,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则应利用导管采用反循环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篇6

关键词:桩基础;设计;施工;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9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桩基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和强度要求时,可以利用下部坚硬土层或岩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而设计成深基础,其中较为常用的为桩基础。桩基础作为一种深基础,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稳定快、良好的抗震性能等特性,因此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各类建(构)筑物。

桩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按受力分类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桩的入土方法可分为打入桩、压入桩和灌注桩等。建筑工程桩基础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桩,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桩基质量,使桩基符合设计要求,是基础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1、桩基的实用与选择

1.1对下列建筑工程要求情况,可以考虑选用桩基础方案:

不允许地基有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高层建筑或其他重要建筑物。重型工业厂房和荷载过大的建筑物,如仓库、粮仓等。对烟囱、输电塔等高耸高结构建筑物, 宜采用桩基以承受较大的上拔力和水平力,或用以防止结构物的倾斜。对精密或大型的设备基础,需要减小基础振动、减弱基础振动对结构的影响,或应控制基础沉降和沉降速率。软弱地基或某些特殊性土上的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或以桩基作为地震区结构抗震措施。

当地基上部软弱而下部太深处埋藏有坚实地层时,最宜采用桩基。如果软弱土层很厚,桩端达不到良好地层,则应考虑桩基的沉降等问题;通过较好土层而将荷载传到下卧软弱层,则反而使桩基沉降增加。

总之,桩基设计应该注意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这两项基本要求。在工程实践中,由于设计或施工方面的原因,致使桩基不合要求,甚至酿成重大事故者已非罕见。因此,做好地 基勘察,慎重选择方案,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也是桩基工程施工必须遵循的准则。

2、桩基础设计与施工中经常发生的问题

2.1地下水问题

当基础深度在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时,在基础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的处理问题。在桩基础工程中,地下水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影响最大。地下水的处理有多种可行的方法,从降水方式来说总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止水法相对来说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井点降水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

当地下水位不大时可进行单桩桩内抽水,当地下水位较大时可采用多桩同时抽水法来降低地下水。如果桩设计深度不大时可考虑在场地四周设置井点排水。人工挖孔桩在开挖时,如果遇到细砂、粉砂层地质时,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极易形成流砂,严重时发生井漏,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

除此之外,地下水的影响在有冻土地基时也是施工的难点。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地质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比如,在冬季我们经常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冻结法施工即是利用人工制冷的方法把土壤中的水冻结成冰形成冻土帷幕,用人工帷幕结构体来抵抗水土压力,以保证人工开挖工作顺利进行。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方法,冻结法施工技术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已有l00多年的历史。我国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至今也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主要用于煤矿井筒开挖施工。经过多年来国内外施工的实践经验证明,冻结法施工有以下特点:可有效隔绝地下水,其抗渗透性能是其他任何方法不能相比的。冻结法施工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异物进入土壤,噪音小,冻结结束后,冻土墙融化,不影响建筑物周围地下结构。冻结施工用于桩基施工或其它工艺平行作业,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2.2桩基达到其极限承载力而无法压至设计标高。

这里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地质报告有误,桩实际承载力大于计算值,必须先做试桩以确定其合理的桩长及承载力。其二则可能由于土层本身原因,譬如说饱和砂土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使桩基根本无法压入,这就需要我们从施工措施上去解决。首先是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譬如说跳打,使先期施工的桩产生的水压力消散后再施工下一根桩;其次对静力压桩来说必须选择有足够压桩力的施工机械,要避免抬机等现象出现;另外可以采取引孔,设置排水孔等措施尽量减少空隙水压力。当然压桩时必须注意压桩力应控制在桩身极限强度范围以内,且应注意压桩挤土作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3、施工殊情况处理

桩基施工由于地层的不可知性,经常会遇到很多异常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仔细分析,采用妥善的方法去解决各类问题。

3.1桩基达到其极限承载力而无法压至设计标高。

这里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地质报告有误,桩实际承载力大于计算值,必须先做试桩以确定其合理的桩长及承载力。其二则可能由于土层本身原因,譬如说饱和砂土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使桩基根本无法压入,这就需要我们从施工措施上去解决。首先是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譬如说跳打,使先期施工的桩产生的水压力消散后再施工下一根桩;其次对静力压桩来说必须选择有足够压桩力的施工机械,要避免抬机等现象出现;另外可以采取引孔,设置排水孔等措施尽量减少空隙水压力。当然压桩时必须注意压桩力应控制在桩身极限强度范围以内,且应注意压桩挤土作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3.2桩基静载荷试验不合格。

某工程由于时间限制,甲方要求试桩与工程桩同时进行,待试桩满足JGJ94-94附录c.0.6条时进行静载荷试验,结果三组试桩有一组满足设计要求而另外两组试桩均在小于设计承载力时产生破坏。这就让我们从设计、施工和试验等各方面去分析这两组试桩,但经过与周边工程比较及现场施工试验记录分析,均未发现特殊情况,即不存在施工,试验中的失误。笔者对第一组合格试桩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终于发现后二组试桩本身的停歇时间已够,但周边的其余工程桩施工在试验前2天才完成,完全有理由认为是因为工程桩施工时将试桩周边的土破坏而没有固结,影响了试桩的承载力。于是等工程桩停歇时间也满足JGJ94-94附录c.0.6条时再次对2根试桩进行了静载荷试验,结果与我们判断完全一致,试桩均满足设计要求。这一实例告诉我们影响试桩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对各种情况一定要仔细分析,找出问题所在,而不要盲目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3.3管桩裂缝处理。

预应力管桩以其强度高,制作周期短,比预制桩节省材料等优点在工程设计中受到普遍应用,但其也存在受剪能力差的不足之处。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垂直度偏差或挤土等原因经常会使管壁产生裂缝而影响质量。在昆山某一工程中由于场地天然地面标高较低,在桩施工前场地回填了约2m左右的土,而施工中又未对上述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使压桩机械在施压进行过程中对桩产生了不均匀的侧压,施工结束后发现局部桩位产生了侧偏,经小应变检测发现这些管桩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裂缝,如何处理显得相当关键。我们对偏差资料经过分析归类后,对于垂直度偏差小于0.5%的管桩,管壁基本无裂缝,我们认为承载力应不受损失,故在增加了一组试桩证明承载力满足设计条件后不再进行处理。而对垂直度偏差大于0.5%的管桩,可以认为管壁均已产生裂缝,承载力已受影响,我们对此类桩采用了先纠偏再进行灌芯处理,使裂缝部位的传力通过灌芯部分混凝土传递,经最终静载荷试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因此我们在管桩的实际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垂直度的控制,因为管桩的抗剪能力较差,很容易破坏而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结束语

总之,桩基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打桩过程中如遇到上述问题,都应立即暂停打桩,施工单位应与勘察、设计单位共同研究,查明原因,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参看文献:

[1]阎名礼。地基处理技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篇7

关键词:建筑桩基构造施工

Abstract: as the society progresses, high-rise buildings were springing up rapidly, and urban construction pace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quick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making pile foundation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widely applied.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pile found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ome problems for some analysis.

Keywords: building pile foundati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桩基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和强度要求时,可以利用下部坚硬土层或岩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而设计成深基础,其中较为常用的为桩基础。桩基础作为一种深基础,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稳定快、良好的抗震性能等特性,因此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各类建(构)筑物。

桩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按受力分类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桩的入土方法可分为打入桩、压入桩和灌注桩等。一般现在工程灌注桩技术应用比较广泛。

一、桩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当桩基发生质量问题后,若处理不及时,结果给工程留下隐患。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点:

1、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

事故性质和范围清楚;目的要明确,应有预定处理方案。

2、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3、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

桩成孔后,应检查桩孔嵌入持力层深度、岩石强度、沉渣厚度、桩孔垂直度等数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设计要求,就应及时分析解决,方能灌注砼、移动钻机,防止类似问题产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基桩开挖前必须全面检查成桩记录和桩的测试资料,发现质量上问题,必须经研究后方能挖土,防止基桩开挖后再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成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的质量和后续工程的影响

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时,应考虑会不会损坏混凝土强度和较低的邻近桩。

二、桩和桩基的构造基本要求

1、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在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

2、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3、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4、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5、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应力桩不应低于C40。

6、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

7、配筋长度:①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②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③坡地岸边的桩、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桩应通长配筋。④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精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

8、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Ⅰ级钢)的30倍和钢筋直径(Ⅱ级钢和Ⅲ级钢)的35倍。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和柱直接连接。桩和柱的连接可按本规范第8.2.6条高杯口基础的要求选择截面尺寸和配筋,柱纵筋插入桩身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9、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中,应满足填土密实性的要求。

三、关于桩偏差的控制和处理

桩基施工中对桩的偏差必须严格控制,特别是对于承台桩及条形桩,桩位的偏差都将产生很大的附加内力,而使基础设计处于不安全状态。对于桩位偏差我们主要控制两个方面,其一是竖向偏差,根据JGJ94-94第7.4.12条我们控制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0~+100mm,但实际施工中偏差这么大将引起繁重的施工任务及损失。当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则需要劈桩,特别对于预应力管桩等空心桩来说,桩顶有桩帽劈桩既困难又不经济;而当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时,又需要补桩头,这既影响工期又浪费金钱。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桩顶标高,尽可能地使工程桩标高同设计一致,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桩在卸载后的回降量,否则不加考虑则每根桩都将高于设计标高。而我们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施工误差亦应有所考虑,笔者建议针对目前的施工质量,设计中可以考虑2mm左右的偏差容许,这样就可以免除大量小偏差桩的劈桩,这在实践工程中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避免了大量不必要的工作。其二则是桩位的水平偏差。根据JGJ94-94第7.4.11条控制各桩位偏差,施工过程中发现桩位偏差较大则应及时补桩处理。这里针对4~16根承台的桩基,JGJ94-94规范第7.4.11条中规定允许偏差为1/3桩径或1/3边长,而根据GB50202-2002第5.1.3条则规定允许偏差为1/2桩径或边长。这显然是矛盾的,在实际过程中很容易与施工验收方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笔者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明确桩位偏差允许值所执行的标准。另外,对于小直径桩(D≤250)笔者强调必须对其偏位进行严格控制而不应按上述规范标准,笔者建议对承台桩可控制70mm;而对于条形承台则区分垂直于条形承台方向50mm,平行于承台方向为70mm,当然这些要求必须在施工前予于明确。当然桩位偏差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仅仅代表桩基本身验收合格,而对于由此引起的承台整体偏心或基础高度损失,我们必须另行处理。对于桩偏心我们可以采取增加承台刚度或加大拉梁刚度、配筋来解决,这在实际工程中需针对具体情况相应处理。

四、桩基检测问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8条规定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1.1条规定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5.1.5条规定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桩的测试方法分为静载荷试验和动力测桩两大类,还有抽芯法和静力、动力触探以及埋设传感器法等辅助类方法。目前桩的静载荷试验主要采用锚桩法、堆载平台法、地锚法、锚桩和堆载联合法以及孔底预埋顶压法等。

在桩基检测中,各个检测手段需要配合使用,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对桩基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但实际工程中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往往是桩基施工完后不及时通知检测单位,而擅自施工上部结构,待桩基检测出来后上部已施工了几层,如果桩基检测不合格,再采取补救的措施,代价是相当大的。国内不少地方就曾出现这种案例。所以我们在桩基施工时一定要重视桩基检测这道工序。

五、结束语

篇8

关键词:桩基、静载试验、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每年的用桩总量超过500万根。如此大的用桩量,如何保证桩基工程的质量,一直受各方面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软土地区,桩基工程的复杂性和施工的高度隐蔽性,决定了发现质量问题难、事故处理更难,因此桩基质量检测工作成为整个桩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成为控制地下基础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只有提高桩基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检测评定结果的可靠性,才能真正做到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静载荷试验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测单桩承载力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之中。

二、桩基质量检测内容及方法

国家规程明确指出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桩基的承载力检测作为桩基质量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确保桩基工程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它不仅与桩基本身质量有关,且与地质条件、结构型式、设计要求、使用条件等密切相关。实测的试验结果也包含诸如地质条件、休止时间、施工工艺和流程、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被检桩的代表性等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按其完成设计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所规定的具体检测项目,宏观上可以分为3种检测方法。

(1)直接法:通过现场原型试验直接获得检测项目结果或为施工验收提供依据的检测方法。承载力检测包括了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试验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前者用来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判定工程桩竖向抗压(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可以在桩身或桩底埋设测量应力(应变)传感器,以测定桩侧、桩端阻力;后者除用来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判定工程桩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外,还主要用于浅层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的确定,以便分析工程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

(2)半直接法:是指在现场原型试验基础上,同时基于一些理论假设并加以综合分析才能最终获得检测项目结果的检测方法。高应变法是通过在桩顶实施重锤敲击,使桩产生的动位移量级接近常规静载试桩的沉降量级,以便使桩周岩土阻力充分发挥,再通过测量和计算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对桩身完整性作出评价的一种检测方法。

(3)间接法:依据直接法已取得的试验成果,结合土的物理力学实验或原位测试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一定的计算模式给出经验公式或半理论、半经验公式的估算方法。由于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复杂性,施工工艺、施工水平及人员素质的差异性,该方法对设计参数的判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只适用于工程初步设计的估算。

我国的桩基承载力检测在宏观上就分为以上3种,在《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对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可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进行选择,如表1所示。其中直接法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半直接法以高应变法为主。下面仅对直接法中抗压静载荷试验进行分析。

三、几种常用静载荷测试方法

(1)堆载法:堆载反力梁装置就是在桩顶使用钢梁设置一承重平台,上堆重物,依靠放在桩头上的千斤顶将平台逐步顶起,从而将力施加到桩身。反力装置的主梁可以选用型钢,也可用自行加工的箱梁,平台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方型或矩形,堆载用的重物可以选用砂袋、混凝土预制块、钢锭、甚至就地取土装袋,也有用水箱的如图1所示。

图1 堆载法试验示意

(2)锚桩法:锚桩反力梁装置在具体的应用中又可根据反力锚的不同分为两种:将反力架与锚桩连接在一起提供反力的,俗称锚桩反力梁装置;将几只螺旋钻钻入地下使用地锚提供反力,俗称锚杆反力梁装置。

锚桩反力梁装置就是将被测桩周围对称的几根锚桩用锚筋与反力架连接起来,依靠桩顶的千斤顶将反力架顶起,由被连接的锚桩提供反力,提供反力的大小由锚桩数量、反力架强度和被连接锚桩的抗拔力决定。锚桩反力梁装置一般不会受现场条件和加载吨位数的限制,当条件允许,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是最经济的,但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观测锚桩的上拔量,以免拔断,造成工程损失。

小吨位基桩和复合地基试验,小巧易用的地锚就显示出了工程上的便捷性。地锚根据螺旋钻受力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斜拉式(也即伞式)和竖直式,斜拉式中的螺旋钻受土的竖向阻力和水平阻力,竖直式中的螺旋钻只受土的竖向阻力。地锚提供反力的大小由螺旋钻叶片大小和地层土质有关。虽然有不少单位使用地锚进行复合地基试验,但由于试验过程中,地锚会对复合地基土产生扰动,这一点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另外还有一些反力装置比如锚桩与堆重平合装置,以及利用现有建筑物或特殊地形提供反力的。

四、两种方法的应用实例

(1)堆载法。某工程1200kN工程桩静载试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箱形钢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压重块组成,并通过拉杆连接,充分利用了支墩的重力,降低了整个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的重心。

(2)锚桩法。某工程9000kN试桩静载试验,使用锚桩反力梁装置,由4个锚桩提供反力,锚筋使用罗纹钢焊接在副梁的连接盘上,主梁采用自制的箱型桁架。

五、两方法的的优缺点

(1)堆载法。优点:堆载反力梁装置使用比较广泛,其承重平台搭建简单,适合于不同荷载量试验,及于不配筋或少配筋的桩,可对工程桩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在千斤顶配合下,该装置可以将力比较均匀而缓慢地施加到桩上,能明显改善电动油泵加载中的过冲现象,从而使荷载量的大小比较容易控制。缺点:由于开始试验前,堆重物的重量由支撑墩传递到地面,使桩周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报道称,当荷载大于20000kN时,影响深度将达到45m深。而且大吨位试验时,若用袋装砂石或场地土等作为堆重物,由于上部荷载较大,造成安装时间较长,而且需要进行技术处理,以防鼓凸倒塌。在广东地区,许多单位使用混凝土预制块堆重,大大减少了安装时间,但需运输车辆及吊车配合,试验成本较高;使用水箱配重,试验结束后,由于要放水,会影响试验场地的整洁。

(2)锚桩法。优点:锚桩反力梁装置是通过邻近工程桩或预设锚桩提供反力,安装快捷,特别对于大吨位试桩,节约成本明显。缺点:安装时荷载对中不易控制,试验的开始阶段容易产生过冲,当使用工程桩做锚桩时,会对工程桩的承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为试验桩设置专用的锚桩,则会大大增加相关成本。锚桩在试验过程中受到上拔力的作用,其桩周土的扰动同样会影响到试桩,《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94―94)提出的试桩与锚桩之间的中心位置应≥4d且≮2.0m就是为了减小这种影响。对于桩身承载力较大的钻孔灌注桩锚桩反力梁装置无法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六、结束语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旧城区需要改造,特别是荷载比较集中、层数较多的临街商住楼和综合服务设施的出现,对基桩质量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会开发出更安全、更简单、更有效的检测方法服务于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 何涛:《静载试验加载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广东建材》,2009年03期

[2] 林忠辉:《桩静载试验的几种方法比较分析》,《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篇9

关键词: 含义;要求;技术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 A

地基检测工程是以地基检测来验证和补充勘察成果;而地基检测的前提是真实、完整、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任何一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能只重视勘察而忽视基础施工中的地基检测工作,或不能对勘察轻描淡写而试图依靠地基检测来处理岩土工程工作中碰到的地质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进行了细致的岩土工程勘察,又经过了认真的地基检测,并解决了检测发现或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才能使工程基础坚如磐石。

1、地基基础检测的含义

地基基础检测作为地基基础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检验地基基础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或安全标准的重要监测方式之一。在现行建设法规的严格要求下,地基检测作为一项建设工程的前期基础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岩土体的不确定性,在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要求岩土工程勘察一丝不漏地查清整个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是有较大难度的,需要以地基检测来验证和补充勘察成果。

2、地基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地基基础检测机构管理规范性缺失问题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建筑工程项目检测机构可分为国家直接指定检测机构以及中介性质检测机构这两种类型。在检测机构类型差异性因素的影响之下,针对同一建筑工程项目地基基础所开展检测程序存在的差异性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受到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经济利益的驱使因素影响,部分检测单位甚至存在直接出售空白检测报告的违规行为。而这些行为的产生均在一定程度导致了地基基础检测质量低下。

2.2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开展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显示:近年来所开展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频频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开展与建筑施工工作的开展处于交叉进行的状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人员检测工作环境无法得到有效性保障。再加上现阶段地基基础检测作业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无法有效控制。

2.3地基基础检测结果精确性水平较低

在地基基础检测机构管理规范性缺失以及安全隐患问题频频出现的背景作用之下,地基基础检测结果数据的精确性也无从得到可靠性保障,这种精确性水平较低的问题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部分地基基础检测单位未针对地基基础检测作业给予详细且完善的检测计划,或是所编制检测计划过于单一,无法发挥检测计划对检测作业的指导性目的;②.地基基础检测结果提交过程当中应当引用或是加以反应的资料不够全面,导致相关数据准确性程度较低,地基基础检测结论过于简单,无法有效反应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地基基础检测现状;③.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开展与相关检测规范相脱离,导致相关原始性资料数据涂改问题严重,再加上地基基础检测观测时间并未得到明确控制,进而导致极限基本值参数与承载力标准参数判定结果出现明显偏差,同样导致地基基础检测结果精确性水平较低。

3、地基基础检测问题对策分析

3.1地基基础检测应当构建一整套健全且完善的市场监督约束机制

通过构建健全且完善的市场监督约束机制,地基基础检测机构的各项行为活动将得到规范性的指导与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杜绝地基基础检测机构管理规范性缺失问题。那么,应当如何构建这样的市场监督约束机制呢?笔者认为重点应当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强化合同管理,充分发挥合同审查及合同备案制度对于各种不正当行为操作的制约性与约束性目的;②.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的引导性职能,针对整个地基基础检测市场进行管理规范化建设作业,重点针对那部分长期存在违规违法操作或是扰乱市场经营管理正常秩序的地基基础检测机构加以重点整治或是吊销其地基基础检测机制。

3.2地基基础检测作业实施过程当中应当落实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地基基础检测过程当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频频产生,对于整个地基基础检测作业的安全且有效开展而言产生着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从根本上杜绝这一问题的产生,结合地基基础检测作业实际,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无疑是最为直接与有效的方式之一。在这一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针对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开展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将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借助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而构建,确保地基基础检测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缓解与控制;②.地基基础检测作业开始之前应当针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安全培训,特别关注在检测作业开始前针对整个检测区域安全性的评估与分析,以此种方式确保检测区域及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3.3地基基础检测作业实施过程当中应当以相关技术规范为参照

对我国而言,现行JGJ106-2003技术规范中针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类检测方式的应用问题及适用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应当重点关注。与此同时,还应当将GB50007-2002以及GB50202-2002规范作为辅依据加以参照。

4、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方式分析

4.1成孔质量检测技术方式分析

成孔质量检测技术方式多适用于程控制量的检测作业。检测作业应重点关注的检测指标包括成孔孔深、孔径、位置、沉渣厚度以及垂直度等在内。

4.2静载试验检测技术方式分析

考虑到工程桩体检测无法进行破坏性试验,在现阶段技术条件支持下工程桩体承载作用力的检测主要以静载试验方式完成。静载试验检测应重点关注的检测内容包括水平承载作用力检测以及竖向承载作用力检测这两个方面(现阶段桩基工程实践应用作为广泛的为竖向承载作用力检测)。

4.3声波透射法检测技术方式分析

声波透射法作为一项传统技术所支持的检测方式,在交通系统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持续发展与完善的背景作用之下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4.4钻孔取芯法检测技术方式分析

此种地基基础检测方式能够针对桩基础桩身质量予以定性且直观的分析,在检测过程当中明确桩基础桩身混凝土强度、胶结以及离析问题。可以说,此种检测技术方式是现阶段应用作为普遍与成熟的桩基础检测方式之一。然而较高的成本投入与较慢的响应速度始终是制约此类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性因素。不得不予以重视的是:钻孔取芯法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势必会导致桩基础桩身结构或是部分构件出现局部性破坏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此种地基基础检测方式无法在整个桩基础结构当中予以普遍性应用,应当采取与其他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综合性检测与评定。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检测是保证物质量的重要环节,责任重大,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在对地基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基检测工作是保证地基质量的重要程序,所以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振拴.崔峰.刘波等.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的研究. [J].建筑科学.2011.27.(Z1).163-166.

[2] 罗志德.杜逢彬.侯亚彬等.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的技术途径. [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06.(Z2).1736-1740.

[3] 李玉岩.田砾.某住宅楼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事故分析. [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6.(04).107-109.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 钻孔灌注桩; 要点控制

1、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所以复杂性不愈而言,首先要了解清楚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定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础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下面就结合实例工程探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所注意的施工要点,本工程为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工程用地面积141388,建筑面积357980,本标段为A、B区域,分1#-4#楼,地下一层整体地下室,层高2―14层,桩基工程为钻孔灌注桩,桩径Φ600、Φ700、Φ800三种,抗拔桩为Φ600,桩长30m左右,桩端进入8-2圆砾层1m。工程桩为Φ700、Φ800,桩长38-40m,桩端进入9-2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工程桩和抗拔桩总桩数约1200根。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抗弯,结合水泥搅拌桩止水。围护桩桩数约400根。

本工程桩基工程非常大,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密切,所以桩基施工中,质量控制是很重要的。下面就分三个阶段对桩基工程施工要点控制。

2、钻孔灌注桩注重要素

按照建设部颁发的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6及相关施工规程、规定的各项要求, 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也要针对易产生偏差, 甚至是质量事故的施工环节结合实际情况, 多想办法, 增强可操作性, 以期施工工序合乎5规范6要求, 做到控制施工要点, 保证施工质量。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序是环环相扣的, 成桩质量也直接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若不加注意, 严重时会导致桩身承载力的降低, 甚至造成断桩的重大质量事故。

钻孔灌注桩包括成孔和成桩两大过程, 是项目工序环节较多、工艺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工作量较大并需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灌注混凝土的隐蔽工程。施工过程控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桩基施工既有机械操作, 又有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制和灌注等多种工作, 工序种类繁多, 影响因素多,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 稍有不慎, 就可能出现孔底沉泥、缩颈、夹渣、断桩等, 稍有疏忽, 就可能出现质量事故。

3、准备阶段要点控制

3.1人员的控制

检查灌注桩施工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如合同允许选择分包商承担灌注桩施工时, 要确认承包商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能保证按要求完成工程施工, 方可允许分包商施工人员进场。

3.2施工机具的选择

施工机具的好坏对能否保证施工质量以及功效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是实现质量控制的首要条件。对有相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桩径, 其选择使用的成孔机具, 如钻机、钻杆、钻头有很大差别。选择钻机, 首先要看功率和扭矩够不够, 因为桩径越大, 钻进时切削阻力越大, 要求功率和扭矩也越大。钻头直径必须保证桩的设计直径, 一般比设计桩径小5~ 6 cm,钻头形状应对称, 锥尖角度不应小于120b。因为不对称的钻头易产生斜孔锥尖过尖会在孔底产生一个锥形, 在其中埋藏大量泥块沉渣, 影响桩的承载力。

3.3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场地平整, 探明和清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 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道路、供水供电、泥浆池和排浆槽等泥浆循环系统、施工设施、材料堆放等有关布设。应逐级进行图纸和施工方案交底, 并做好原材料质量检验工作。

3.4试成桩目的是核对地质资料, 检验所选设备、机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试成孔过程中, 应根据持力层情况, 决定选用钻头型式, 选择合适的清孔方式。成孔结束后应检验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和沉渣泥浆密度等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成孔过程要点量控制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质量如控制得不好, 则可能会发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及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等, 还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和造成桩承载力下降。

(1)采取隔孔施工程序钻孔混凝土灌注桩与打入桩不同, 打人桩是将周围土体挤开, 桩身具有很高的强度, 土体对桩产生被动土压力;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则是先成孔, 然后在孔内成桩, 周围土移向桩身, 土体对桩产生动压力。尤其是在成桩初始, 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 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来平衡的, 故采取较适宜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径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

(2)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这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 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 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 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

(3)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 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 mm, 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 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坪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 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 在桩架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和桩具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 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校验成孔达到深度。

(4)钢筋笼的制作质量和安放钢筋笼主筋搭接长度及焊接应满足设计要求, 绑扎制作后由甲方监理单位验收。钢筋笼制作的技术要求主要是: 钢筋笼直径应符合设计尺寸; 每节的长度不宜超过9 m, 也不宜短于5 m, 因为过长则吊起时易弯曲变形, 过短则增加焊接时间, 对成桩的质量不利; 制作好的钢筋笼应平卧堆放在平整干净的场地, 堆高不得超过两层。

(5)泥浆的制备和第二次清孔, 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 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5、成桩要点控制

(1)为确保成桩质量, 必须对混凝土搅拌记录和坍落度进行检查, 包括搅拌时间、使用材料及配合比等。碎石粒径以20~ 40 mm 为宜; 水泥宜采用32. 5R 普通硅酸盐水泥; 骨料应合理级配, 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坍落度宜控制在18~ 20cm 之间。

(2)断桩、夹泥、浮浆过厚等问题。应随时掌握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入深度, 其中对第一批混凝土浇筑量的控制最为关键。混凝土导管的第一节底管应不小于4 m, 第一批混凝土量应能使导管埋入混凝土中1 m 以上, 并由监理工程师根据桩径予以核定。在混凝土连续灌注的情况下, 随着桩内混凝土面的不断升高, 需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拆管前须用测绳测定混凝土面的高度, 以确定提高管高度即拆管节数, 埋管深度宜保持在2~ 4 m, 过大则会影响灌注速度或造成塞管, 过小则易造成浮浆或泥巴夹层等。施工单位以及监理人员应注意控制拆管时间, 防止施工人员图省事而延长拆管间隔时间, 或一次拆下过多的管, 造成浮浆过厚形成的废桩。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 10m 时, 应及时将混凝土坍落度调至12~ 16 cm, 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注意对桩顶标高处过厚的浮浆进行清理, 以保证桩头被凿后的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6、结语

通过多年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加强桩基工程检测是一个手段,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关键在于过程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精心管理,是取得高质量桩基工程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