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演变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演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的演变

篇1

关键词:复习策略;高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重点是高考常考的考点;难点既是高考常考的考点,又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复习的难点。那么我们在复习备考中怎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一、依据课标

要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必须依据课标,因为课标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课标有关本专题的知识点在现行材中都有具体呈现,列出课标并加以阐释,让学生理解课标内容,如百家争鸣,从含义、背景、概况(时间、代表人物、主张)、性质、地位和影响去把握。用课标指导高考专题复习,是保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正确方向。

二、把握线索

要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必须准确把握线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它贯穿于本单元的四课内容,儒家思想的演变是本单元的主线,同时这条主线又分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演变的重要阶段:春秋时期形成,战国后期发展为蔚然大宗,西汉武帝时成为正统,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产生。这样知识点就被提纲挈领地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儒家思想的发展轮廓,而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学生很容易把握本单元的线索。

三、围绕原理

要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必须围绕原理。贯穿必修三的原理就是思想文化现象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思想文化现象又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因此学习必修三,必须联系政治经济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下面以儒家思想为例从两个方面分析。首先探究思想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儒家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应结合春秋时期大变革的时代特征分析。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政治上,分封制开始崩溃,奴隶主阶级衰落,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崛起;文化上,私学兴起,到战国时期大变革表现更为明显。其次,探究思想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促进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其出现后产生的影响: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基,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推动了社会进步,也为以后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正统思想和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奠定了基础。

四、理顺关系

要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必须理顺关系。理顺本单元四课之间的关系:这四课以时间为序,按照中国古代思想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来设置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勾勒得特别清楚。主要应理顺下面几个方面的关系。

1.理顺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之间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同时儒家思想又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起基础。

2.理顺先秦儒学与董仲舒的新儒学之间的关系:董仲舒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汲取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的思想,发展了儒学。他增加了君权神授,通过政治途径方式推崇儒学,使儒学实现独尊。

3.理顺宋明理学与董仲舒的新儒学之间的关系:宋明理学是新儒学,“新”在发展了董仲舒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家在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教、道教的思想,重新阐释儒家的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4.理顺宋明理学与早期启蒙思潮的关系:它们都是儒家思想,但早期启蒙思潮批判宋明理学,批判宋明理学中的不合理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色彩。早期启蒙思潮不是要颠覆儒家思想,而是继承了儒家思想的某些精神,以反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专制皇权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是对儒家思想的改革和发展,是儒家思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完善阶段。但是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这种完善并没有完成改革儒家思想的历史使命,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五、形成体系

要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必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统一课标、线索、原理和儒家思想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生成一个体系,该体系既包括单元知识体系,又包括各课的知识体系。单元知识体系仅从地位的角度简要地概括儒家思想演变的知识体系:春秋时期出现,在当时仅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蔚然大宗;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后来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宋明时期为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其中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明清之际,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潮,虽活跃,但只是沧海一粟,占统治地位的仍是程朱理学。各课的知识体系简化为许多历史概念,如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董仲舒的新儒学、宋明理学和早期启蒙思潮,每一历史概念都从含义、背景、概况(包括代表人物、思想内容等)和影响等方面来呈现。

篇2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什么?

本专题的学习要点有百家争鸣、孔孟儒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的发展。在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主流思想含有主导思想意味,即统治者倡导的主流意识。因此,所谓“主流思想”是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前秦时期产生,这一阶段的学习要点主要是百家争鸣。关于百家争鸣,一方面要了解当时历史发展的特点,百家争鸣中主要流派有哪些;另一方面要关注后来的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吸收了先秦哪些学派的哪些思想。

例1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参考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而汉朝改造儒学的代表是人物董仲舒,据此推论,该题正确选项是D。

二、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地位怎样?

从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思想,到西汉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再到明清思想家,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地位怎样?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蔚然大宗、但不受重视;秦朝时,受到压制;西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魏晋至唐,三教合一;宋明时期,进一步确立正统地位;明清之际,被批判继承,焕发生机。

例2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参考答案】 D

【解析】 “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是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这说明了“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这一政治动向。

三、 儒家思想在西汉时为什么能确立独尊地位?

儒学在秦朝受到压制,到西汉时为什么能确立为正统思想?我们可以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来理解:

1. 阅读以下材料并思考:董仲舒把什么思想融进儒家学说里?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经之通谊也。”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通过对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初儒学虽然大体承袭孔子的学说,但已吸收阴阳五行学说。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阳尊阴卑,由此论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地”要服从“天”,“阴”要服从“阳”,“卑”就要服从“尊”,“下”就要服从“上”,“臣”就要服从“君”,这就是“礼”。由于皇权出于天命,是不可以觊觎和窃夺的,因而皇权的一切行为都体现了天的意志,所以,“礼”的主要原则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政治的“一统”要以思想的“一统”来完成,“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2. 以下材料所论述的君臣关系有何变化?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阅读了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强调了等级名分、秩序,但是,并没有神化君权,他反对犯上作乱,但又否认绝对服从。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而董仲舒认为,君主是代虚无缥缈的“天”执政,完成“天”所赋予的工作。因此,当臣子的只有服从的义务。这样一来,君主就不是普通人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改变了先秦儒家君臣关系的基本理念,发展了“礼”的思想,使之更适合了皇帝专制的需要。

3. 儒学在此时得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其次,董仲舒“天人关系”的理论实质是为了论证天君关系;再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把阴阳五行和儒家的等级名分主张附会在一起来解释封建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君权,而且也维护统治秩序。

例3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参考答案】 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中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A是孔子的言论,他主张为政以德;B是荀子的言论,他强调“德”的重要性;D是黄宗羲的言论,反对君主专制;这些选项皆非加强中央集权。C项是董仲舒向汉武帝的建议:那些只要不在六艺之列的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学说,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这一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 为什么说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问题,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实际上,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北宋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理学后来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关注的不仅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这就是我们教材上提到的《四书章句集注》。他还编著《小学集注》,将教育从娃娃抓起,要求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要遵从“礼”的规范,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著名古代思想史专家葛兆光先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他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仪,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正是这种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如果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那么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4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参考答案】 C

【解析】 宋朝时,儒学家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源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五、 儒家思想为什么能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第一,从自身来说,儒家思想嬗变,能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第二,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第三,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第四,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篇3

以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有利于课堂生态的整体性。课堂生态的整体性是指在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和思维表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虽然各个个体存在着差异性,但课堂整体是一个呈现着美丽、稳定而有序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讲授内容采用的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式”教学能照顾到差异的个体,有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使生态整体受益。

案例: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孔子和孟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代末期被统治者所青睐,而在秦朝又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可是在汉武帝时经过儒生董仲舒加以改造后都取得了独尊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请回答:

教师:孔孟所创立的学说有哪些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封建统治秩序?

学生:仁和仁政思想;礼和礼治思想;法治思想;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等。

教师:董仲舒对先秦儒学是怎样发挥和改造的?

学生:主要是神化皇权和三纲五常理论。

教师:儒家思想为什么会自汉武帝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发?

学生:这是儒家思想自身的发展与统治阶级扶植相结合的产物。孔孟所创立的学说在董仲舒的手中糅合道家、阴阳家、五行家的一些思想进行发挥和改造,在神化皇权和严格等级名分的基础上,使儒学焕然一新,实现了儒家思想自创立以来的第一次革命。这就迎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封建国家的需要,从而被统治者所大力扶植、宣扬,以致成为独尊,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同时儒家思想所蕴含对人民大众的亲和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启示:第一,任何一种思想要永葆生机,必须要与时俱进;第二,任何一种思想要成为全社会所接受,必须要获得权力,获得国家机器的支持;第三,任何一种思想必须根植于群众的实践,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生存。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的哪些观点对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学生: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他还强调以德治民,这些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强调“天行有长”,“制天命而用之”,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君舟民水”的思想。

教师: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说课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0-0116-03

当前说课已逐步成为考核教师业余能力的重要手段,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式之一,有利于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说课能从一个侧面较好的反映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等,一般说课时间为15分钟左右,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将课题说清楚,并富有创意呢?

一、说课的主要内容

说课一般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学情、教学过程四个基本环节,有的老师在这些环节中或者次序调整或者加入一些内容如说教材整合、教学板书、设计感悟等,以期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下面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为例谈谈自己说课的体会。

1.说教材。说清要讲的内容在教科书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历史教材是师生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利用的相关素材、工具和手段,其中历史教科书居于核心地位。《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第四课内容,第一单元的内容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内涵、特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属于历史重大变化的交叉点。纵向看明清活跃的儒家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对君主专制、重农抑商等政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近代的革命志士又从中受到启迪。横向看,与同时期的西方民主思想又有着异同。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根据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做了如下安排:

知识目标:列举明清主要的思想家及主张;分析明清思想家思想产生的原因及评价,把握儒家思想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阐释、概括。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教学重难点。结合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教学重点:列举明清主要的思想家的主要主张。

教学难点:分析明清思想家思想产生的原因及评价,把握儒家思想的发展规律。

4.内容整合。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教材做了如下的整合,以适应高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在讲授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思想家时,以讲授王夫之为例,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材料分析,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张,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以分析王夫之思想分析为例,接着展示材料,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黄宗羲、顾炎武的主要思想。

5.教具准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课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6.课时安排:《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内容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行为的背后都有相应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撑,“思路决定出路,理念支配结果”,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决定其课堂效率高低、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课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方针,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习的重要作用,通过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中心目标巧妙的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以史料探究法锻炼学生阅读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通过学生研读史料,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从感性引向理性;“学贵有疑”,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疑讨论法的运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分组合作法、研究讨论的方法,自主寻求答案,在自己原有的历史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由于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及语言离学生较为遥远,学生在认知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要求老师通过讲授点拨法不断引导学生走近史实。在运用设疑讨论法时要特别注重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不断创设“最近发展区”,造就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不断发现,不断达到知识的内化。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地创设、知识地迁移、问题地拓展、活动地安排、练习地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三、说学情和学法

掌握将要教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和原因、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及准备创设何种教学环境和条件,来促进学生在课堂的学习。

1.学生的理特点:学生心理状态是否稳定决定了学生学习心理的稳定,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学生学习事半功倍的基础。这一时期学生的认识能力从感性逐步转化为理性,观察事物的准确性、概况性、自觉性得到很大提高,学生能够逐步的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但是易激动走极端。这就要求老师在设置教学方法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老师教授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

2.学情分析:

(1)学习顺利分析。《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情分析如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中国古代代表性儒家大师及其思想有了较深的了解和理解,熟悉各个时期主要儒家代表人物的主张,阅读文言史料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是学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基础。并且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在带领学生分析史料,并锻炼学生探究史料的能力,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学习障碍分析。学生在文言史料解读以及全面看待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还存在障碍,不能准确的理解明清之际儒家的主要思想,学生的学习更多的还停留在表面,尤其是对关键文言史料的理解和解读不清,从而对主要儒家思想把握不准。在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分析还不够全面,主要是因为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这部分知识学习时存在着割裂的现象,加上学生这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不够成熟所造成的。

3.学习方法分析:有效的历史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本节课可以采用资料查阅法、比较法、小组协作法、归纳法等,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按照这一思想设计本课的教学流程,通过“引”“研”“比”“评”“升”五个环节设计内容。

1.引。导入环节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这节课的导入笔者选取的是学生熟知的《鹿鼎记》里一段黄梨洲与韦小宝关于黄宗羲民主著作的对话激发学生兴趣,这种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几乎都知道《鹿鼎记》里的人物,但学生往往不清楚文学小说和历史真实的联系。

2.研。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研读有关李贽的相关史料,并以“穿越”的形式,借韦小宝之口点出当时的时代背景,老师提供不同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讨和回答,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有关李贽思想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内容。接着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王夫之,从王夫之的生平到主要能体现王夫之主要思想的史料研读,全面的掌握王夫之的思想内涵及影响,为学生分析黄宗羲、顾炎武提供范例,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研读史料,分析黄宗羲、顾炎武的主要思想。

3.比。学生通过上面自己的分析对顾炎武、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自我学习情况如何?为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也为更好的理解本课的重点,巩固基础知识,在这一环节设置了“比较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异同”?并能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4.评。在“评”这个环节中,主要是学生评价思想家的思想及探究儒家思想演变规律是怎样的,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能够整合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全面的看待儒家思想在不同发展阶段它所体现的历史意义,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及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升。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最后的升华环节,是把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通过学生的讨论,进一步明确思想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总结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时,为更好的学习近代史相关内容,明确民主思想的影响,总结如下:“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没有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对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的隆隆炮声,唤醒了一些知识分子尘封的历史记忆,近代的维新志士和革命志士才深深想到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的价值,他们受到启发,为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寻找历史依据。所以说,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影响主要在后世。但它对当时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社会弊端的无情批判也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好的结束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节课在一段《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当中结束,进一步营造情景,引入遐想,即:“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五、设计感悟

1.成功之处:

(1)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鹿鼎记》里的片段引入,以流行的穿越剧的形式,充分利用虚拟历史联系主要思想家。

(2)充分阅读相关史料,并带领学生分析、采取读取史料―研读史料―总结史料的模式进行。

(3)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到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学习中。

2.不足之处: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还需要更多的关注。

六、说课中的误区及反思

1.说课前需要有充足的资料准备。教师的说课是否精彩,往往决定于课前的准备,很多老师在准备说课时仅仅把说课当作对教案的复述,这种情况造成教师说课定位不准,材料收集不足的情况,没有课前充足的资料准备,在说课时往往缺乏厚重感。这就需要老师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内容,并能正确的解读课程标准,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分析教材内容。除理论准备外,还需对所教授班级的学生情况有深入了解,如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学习态度习惯等。通过这两方面的准备,才能为好的教学设计提供前提。

2.说课是创新教学设计的展示。创新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理念、学情掌握及教材内容的再次升华,创新的教学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导入不宜求新求异。有些老师的导入设计过于求新而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现脱节,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结果,在导入环节中,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而学生往往忽略内容进行设计,在选材时还要注意与本课内容的联系,做到贴切自然,不做作,一般导入方式有歌曲、故事、谜语、视频、问题等方式,一般这些设计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带有直观性、形象性、目的性、思辨性等特点。

其次,创设情境要真。认知心理学认为,背景及环境对个体的言行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历史知识离学生的生活较为遥远。在创设情境时一般采取播放、展示图片、展示史料等手段,而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更好的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

篇5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企业管理 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其主张“仁爱”、“诚信”、“中庸”、“克己复礼”等思想精髓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更启迪着今天的企业管理。本文主要探讨了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绵延数千年,代表着中华灿烂文化,在春秋“百家争鸣”的时代,经过“焚书坑儒”的洗礼,而后居于独尊地位并非偶然,这同儒家思想本身丰富的内涵所具有的综合性、感召力分不开的,因而儒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及中国社会。

1.“仁学”――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儒家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即“仁、义、礼、智”。其中,“仁”为核心与基础,它强调一个人只有在与他人关系中才能定义自己,只有通过“二人”才能定义“一人”,仁即“二人”的意思,故“仁者,人也”。 儒家认为,人首先要有一颗温暖、亲爱、感恩、谦让、善良的心,即仁心。在基本的人际关系里,在亲人与朋友的相处中,尤其应该体现这种态度。其次要将仁爱之心推延出去,并充实个人,尽力让世界和谐。有仁心恩慈才是人生意义的核心。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在过去数千年之中,为无数识字与不识字的人所接受,成为其核心价值信仰,正在于它指点出人性的根本需要。社会文明尽管快速演变,若不能掌握人生的核心价值,生命终究不免空失落。而儒家所重者,正在于如何认识并满足人性中最核心而深邃的需求。儒家所提倡的核心价值,属于价值性义理,其重点在于以仁心爱人、敬天惜物,这种价值提炼是任何社会所需要的。

2.儒家思想的大众性、生活性、感召力

儒家思想之所以具有大众性、生活性、感召力,在于这种思想同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基础相适应。农业文明对土地的依赖不仅没能割断同氏族血缘关系的联系,反而将其继承、延续下来。由于血缘关系具有先验性和等级性,因而由血缘关系所结成的集体(家族)是一种立体状的等级结构式,父对子、长对幼均有着绝对的支配权,之间不存在着任何平等。加之血缘关系是先验的、超个体、超意愿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摆脱和超越。个人只能是认可、服从、顺从这种关系,才能获得自己的位置和利益。这就是中国家庭本位制建立的基础。儒家强调“孝悌”为“仁”之本,这既是对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制度的反映,又是对这种宗法制度的维系;坚持“人禽之辨”,进行道德教化,有利于敦化社会风气,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肯定尊君和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是对皇权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认同;同时,又坚持“大一统”思想满足了人们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思维路径上以“中庸”为至德,要求“叩其两端而执其中”,颇具有善于守成的优势。最后,它主张内圣外王,既希望用自己的理论来教化并转化社会,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积极入世;同时又主张正人先要正己,坚持自身的身体力行。儒学内涵具有大众性、生活性、感号力的特点,能满足社会不同阶层、利益集团的需要,因而易为社会认同。

二、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主要有:以人为本、以义统利、以德服人、以信取仁、勤劳节俭、严于律己、重才尚贤。

1.以人为本

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治理国家应以富民为本,“民为帮本,本固帮矣”。人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够安宁。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一些人往往只注重财富的增长,忽视了创造财富的人,不懂得人是目的。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2.以义统利

孔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荀子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儒家以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不取不义之财,反对为富不仁。如何认识“义利”的关系,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人极力批判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认为它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儒家倡导的“义”指整体利益、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强调生财有大道,利己不损人。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见,孔子不是反对致富,而是主张正当致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企业也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形成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积极的因素,必须肯定。但对于任何事物不应强调过分,若只讲功利主义,甚至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儒家强调“义”恰好可弥补这一不足。在经营管理中,一些企业家汲取了儒家的这一思想,明确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经营宗旨,强调把追求利润与服务人民结合起来,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以德服人

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在家庭中要“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谓之人义也”,形成一种融洽温馨的亲情关系。就整个社会来说,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增进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企业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作为重要的经营准则,并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讲求具有人情味的管理,这正是东方管理的一大特色。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强调制度与法律,这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儒家更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主张培育人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人们高兴地按照道德准则去做应做之事。如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又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显然,制度、法律、规范应是相辅相成、同时并重,不可或缺的关系。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

4.以信取仁

诚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儒家认为“诚信者,天下之竭也”,“求财须有道,不义害自己”。主张真诚待人、诚实敬业、恪守信用、讲求信誉。“言必信,行必果”,“苟逊不羁,蒙无异也”。诚信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历代经商之道。过去,我国许多小商号都挂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牌子,作为其的经营信条。弄虚作假、欺骗顾客、不履行契约的企业,是难以长久存在的。被称为世界船王的包玉刚先生的成功之道就是“以信誉成交,借信誉发展”。事实上“诚信为本,信誉第一”已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座右铭。同时,诚实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精神支柱。

5.勤劳节俭

儒家历来都主张勤劳治国,勤俭持家。中华民族勤俭这一美德,在世界上是很有影响的。每一炎黄子孙,不论读书治学,还是经商称贾,共同的特点是十分勤奋刻苦,发奋图强,吃苦耐劳,并且也是比较简朴,处处提倡节约。儒家认为勤俭是心灵净化的因子和快乐因子,它不仅让人舒展筋骨,更让人舒展心情。经常劳动、喜欢劳动之人,多豁达开朗、快乐常在。勤俭的价值观念是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任何企业都应精打细算、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益。

6.严于律己

儒家主张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能自制,后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后能为之用”。在严以律己方面,儒家还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这些强调的是,要管理好别人,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正人先要正己。作为一管理者,应在才学、能力、品德、气质、作风等各方面率先垂范,严以律己。这也是现代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7.重才尚贤

儒家主张“师道尊严”,尊师重教,重人才、尚贤能。“国之盛衰系于人才,功于才成,业由才广”,充分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用人之道强调“许士之风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才”;“选士用能不拘长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如器,各取其长”等。这些阐述了重才尚贤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总之,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是互为独立、又互为影响的,在猛进如潮的21世纪,儒家文化必将在世界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洪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管理价值[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黄先海:中国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J].杭州大学学报,1994(4)

篇6

儒学作为一种文化曾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穿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成为传统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原则和规范,时至今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儒学还有存在价值吗?因为一百年来,中国受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功利主义盛行,在某些中国人的心中,功利主义已占了上风。功利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功用至上”,一切问题都从“功用”上思考、评价才认为合理,“功用”成了人们思考评判所有事物的最高标准,现在某些中国人已经不会像古代的中国人那样从道德、良知、天理等角度思考评判事物了。在这样的思想背后下,某些中国人认为儒学已经没有用了,应该像出土文物一样成为博物馆中的陈列品,最多只供专门的研究人员研究。然而,儒学果真在当今中国没有用了吗?儒学果真是文字古化石或出土文物吗?儒学果真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儒学在当今中国仍有存在价值,因为儒家传统的价值意识依然主导并决定着中国人群的道德信念与家庭伦理。

一、儒家哲学的基本观点

简单地概括,儒学应包含丰富的人生哲学与道德哲学,其要旨是对人关照,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探究,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儒学的核心概念是“仁”,孔子教导“为仁”的原理;孟子则提出“养浩然之气”、“求放心”、“尽心”的功夫论;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大学》中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德目;《中庸》中的“诚之者人之道也”、“慎独”的哲学;周敦颐的“主静立人极”功夫;张横渠的“存天理去人欲”;程颢的“识仁”、“体贴天理”;程颐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理尽性”;陆象山的“立其心之大者”;王阳明的“致良知”;刘蕺山的“慎独”与“诚意”等。不论这些儒家学者试图透过何种相近或相异的概念范畴或思想体系,对于人类自我修养及超越的可能提出各种设计,他们共同承认并以此种共识为基础而发展其本身思想的观点,即透过这些人类自身由内而外的功夫修养,追求并达致儒家的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理想。

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为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的理想社会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孟、荀等人可说不断提出各项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说明何以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重心,即就儒学传统的整体来说,儒家哲学的进路是社会哲学的。儒家的社会哲学内容条理清晰,《大学》八条目是最具体的代表,《礼记》中的《礼运大同篇》是重要的社会哲学著作;周公制礼作乐与孔、孟、荀三人提出的许多政治制度与施政原则,如行仁政、不重敛赋、礼乐化民等,都是儒家思想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另外,表现在汉代经学思想中的儒家思想是以儒家经典为根据而设计出来的社会体制之学。同时,为建立理想的社会文化,家庭间的伦理关系更是关键要目,因此孝道是《论语》中孔子以之为一切德性的根本德性者。最后,《易经》哲学中借由《易传》注解之作而建立了儒家价值本位的情境伦理学,即针对各种伦理冲突情境的知识解析提出进退智慧,从而作为儒者处世应世的操作知识根据。

二、当今社会儒学作用之所在

1.利用儒学重构现代社会道德

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就是呈加速扩大趋势的非道德化倾向。许多传统道德体系被玩忽、蔑弃、破坏甚至解构,政令和法律被迫切入道德领域,以管制和刑罚代替教化。更严重的是,以政法代道德导致更多的人愈淡漠甚至丧失自律意识,一度令政法管制束手无策。其后果是人性的扭曲以致丧失,从而使公共秩序败坏,社会生活失范。可以说某些中国人的社会道德已经开始崩溃,很多中国人已经不知道按照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实施自己的行为,即出现了孔子所说的“无所措手足”的状况,出现了“礼崩乐坏,学绝道丧”的局面。如何解决现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重构道德”成为当今社会十分关切的话题之一。在重建道德、特别是自律而非他律道德方面,儒学拥有无比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典范。儒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把道德放在治理社会与国家的首位,儒学在本质上就是道德之学,追求一个道德的社会就是儒学的实践目标。

儒学对人性的基本认识是“仁、义、礼、智、信”,这是人类普遍永恒的道德,儒家清醒地了解到人的与物质生活相互作用可能对其道德意识发生的负面影响,因而汲汲于提倡修养工夫,发明道德本心,使之“惺惺不寐”;追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非“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政教方式,内外夹持,养护人的德性。人性规定了儒学做人的原则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儒学永远不是道德说教者,首先是道德实践者,他们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格,以自己的道德人格证明自己的道德教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历史上的儒学都努力在社会中实现“仁、义、礼、智、信”这人世间永远不变的常理常道。

儒家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义来规范的论说及实践典范,对于当今人类的道德生活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价值。

2.利用儒学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儒家文化为思想资源,有现实基础。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吸取和继承了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某些精华,从而丰富了学说的内容,并使之取得“中国化”的形态。因此,中国化过程中对儒家思想的吸收,青年群体对儒家文化的认同,足以表明儒家思想作为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是活着的思想。就此而言,儒家思想必将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精神气质上把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区别开来。因此,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根本特征,或者说自性特质。民族精神不是今天才有,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演变中逐渐形成并定型的,所以,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特质的体现。在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文化身份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就不会有民族自我认同的内聚力,就没有确定的文化身份与其他民族交往,就会处在“无所适从的精神分裂状态”。从历史上来看,民族精神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具体体现在一个民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中,如美利坚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在基督新教文化及其思想学说中,俄罗斯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在东正教文化及其思想学说中,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则体现在儒家文化及其思想学说中,即体现在儒学中。

但是,百年来,在反传统的浪潮中,从“五四”打倒孔家店到“破四旧”,与传统进行了最彻底的绝裂,儒学首当其冲,成为被攻击的目标,最后导致儒学式微。儒学式微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华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学到的西方文化及西学又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民族精神,结果中国人灵魂四处飘荡,无所归依。如何解决呢?通过儒学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体现在儒学中,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最集中的载体。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中儒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今后岁月中,儒学必将再度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是儒学“为生民立命”的历史使命。

3.利用儒学解决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问题

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生态危机无疑具有普遍性和灾难性。伴随现代化运动狂飙突进的是人类精神的失落和传统社会的解体,特别严重的是地球生态圈经亿万年演化而形成的生态系统的高度破坏。臭氧层空洞、温室气体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诸如此类因工业化和都市化引起的问题,已非水土流失、河流枯竭、土地沙漠化、空气和水源污染、酸雨等局部性问题可比,真正是全人类的问题,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或消解的问题。

篇7

关键词: 思想论 争与合 人我关系 社会政治

1.关于儒家的“文”“质”思想

从个人及家庭角度出发,儒家讲人情,要求在家庭内部子女要有孝悌之情,即基本的人伦情感,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能够培养人最基本的自然情感,然后是宗族内部的道德情感,这些最质朴的人性也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但是“中国传统家庭素来重视人情,然古人于情之外尚有义,于‘亲亲’之外尚有‘尊尊’。”在封建社会中,不仅要处理好父子、兄弟间的亲亲之情,尊尊之义,还在整个社会、政治诸方面实现情义统一。对于不属于单纯人情的方面,就出现了运用“文”的思想来建立的一套社会制度――礼制,用于调和仁与义之间的不平衡,从而规范人的行为,使人通过自我修养的提升,礼制层面的约束遵守社会规范。

从字源角度看,《说文》对“质”的解释是“以物相赘”,《说文解字注》曰:“质赘双声。以物相赘、如春秋交质子是也。引伸其义为朴也、地也。如有质有文是。”可见,“质”的本意是用物品交换,代表实际物质,而引申义中的“朴也、地也”皆指事物质朴的特征,无论是代表实质性的事物还是表现出的朴实特征,“质”都可以代表“文”、“质”关系中形而下的部分,人要接受教化首先要有基础的自然情感,《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仁的情感的支撑下,才能完成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这里的“仁”是仁心、仁义,是人我关系的实质,相对于“质”来说满足对人的“仁”以及遵守必要的日常法制并以此来维护社会和谐的典章制度就是“文”。

对比“文”的本意,《说文》解“文”:“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错画者,交错之画也。‘《考工记》曰:青与赤谓之文,错画之一Z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象交文。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说明“文”是条纹,是具有美感的形态,相当于今天“纹饰”一词中的“纹”的意思。《广韵》之前的字典并没有出现带“糸”旁的文字,“文”字作为形声字“纹”之前的正体字是具有“纹”的意思的。“纹”代表华美和繁复,与礼仪中用于代表身份的礼器和相应规范的繁琐的礼数相对。《礼记・礼器》有云:“礼以有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c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从天子到士,不同的身份对应不同“纹”的器物,不同的身份都有确定的礼数规范,以此作为确定社会秩序的依据,建立统治人民的外在法则,平衡统治者与人民的矛盾,通过对百姓道德修养的教化,修身成仁的引导来维护“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礼记・坊民》)的社会制度。总得看来,“文”与“质”两种思想是相互联系且密不可分的,它们互为表里,同为人用,体现在“尊尊”“亲亲”和“仁礼”等方方面面,在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合成“文质彬彬”的价值原则。

2.从人我关系看“文”“质”思想的对立与统一

2.1人我关系中的“文”“质”之争

人我关系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孔子提出的“仁”作为处理人我关系的根本原则成为了儒家的代表思想之一,与之并列的思想是礼。仁为内在的基本情感,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在《论语・颜渊》中对其最看重的弟子颜渊提出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要求,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的体现。在儒家的思想w系中,以“礼”的约束达到“仁”并非易事,“文”和“质”两种思想的对立在《论语》和《礼记》中是相当明显的。周代有着完善的礼仪制度,从《仪礼》和《周礼》可以看到其辉煌的礼乐文明,孔子曾赞叹“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在《论语》中有大量维护周代礼仪的言论也说明儒家对于“文”的推崇,但在《礼记》中儒家对于丧服和丧葬制度的记录看出对礼仪的要求减弱,而对礼义的要求提高。礼节和器物是“文”的标志,《论语》中亦有看重人的基本情感而减少对制度礼节要求的思想出现,然《礼记》中体现着损“文”用“质”的理论超过《论语》中的记述,而且集中体现在许多篇章中,不只停留在类似于《论语》“文”“质”抽象的表达层面,而在具体繁琐,详细完备的实践行为中体现出来。

以《礼记・檀弓》为例。《礼记・檀弓》篇是讨论丧葬礼的文字,丧礼制度作为“五礼”的一部分是儒家重要的制度之一,其中有对于丧葬礼与人情的谈论也有关于具体礼仪制度的探讨。例如“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由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由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由余也。”与《论语・雍也》?“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都是表达孔子治礼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丧葬礼时哀伤之情的看重程度是超过礼仪的形式与礼器表现的内容的;损“文”用“质”在《礼记》对于具体礼节的记载中也有许多例子,如论拜礼云:“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颡,吾从其至者。”此篇中还有一些辟踊、反哭、卒哭等现代不存在的礼仪,用以约束人在处理丧葬事物时的情感表达,同样表达着丧葬之义在“质”“文”对立。

2.2人我关系中的“文”“质”之合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用礼法约束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的“仁”不能发挥原有的教育作用,单向的对于“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的要求是与社会现实相悖并难以达到的,儒家此时的思想在更多的方面体现了“文”“质”并用,有区别地表达情感,更强调有节制地表达情感,礼的作用从教化人民,节制情感演进成为促进情感更好地表达,更有利于人我关系的和谐,所以达到了文和质相和的效果。在《礼记・丧服小计》、《大传》、《丧服四制》等篇目中都得到了验证。

例一:《礼记・大传》云:“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服从。”在这几篇中,对待家庭地位与血缘亲疏不同的人,丧服制度不仅有斩衰三年、齐衰一年的不同,也有“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轻;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名曰重”的轻重之别。以父为至尊,重视宗族地位对子女丧服的影响,故事父事母在“亲亲”即“质”的情感基础上,仍需要一种“尊尊”,即“文”的礼序。同样“文”与“质”并立可以妥善制定区别血缘关系远近的丧服制度,“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并使子孙对于先祖至父辈由上至下的情感得以维系,有效地保障了宗法制度下最基础的家族内部人我关系和谐。外观丧服制度反应伦理关系,内窥还可发现礼仪与情感之间更为细致的联系,而不是停留在外的区别。每一种丧服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对于情感也要讲究秩序,有礼的约束能使自然情感的表达明显理智。三年丧服制度,期间经历始死、敛殡、卒哭、小祥、大祥、除服等阶段,每一个阶段对应不同的服饰、行为以及情感变化,通过“称情立文”最终能表达对死者最深的感情,而且《礼记・檀弓》讲“节哀,顺边也,君子念之始也”,在情感面前讲究节制是考虑先人的初衷,同样对于亲人和自我都是良好关系的保证。

例二:《礼记・中庸》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尊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之所生也。”《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做之,以昭明圣组之德也。”孟子提出“义”与“仁”并立,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可能是孟子作为子思门人的弟子对于儒家思想中“文”“质”变化的继承总结,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中庸》篇的作者问题学术界仍众说纷纭,不过思想的连贯性也为作者的研究提供了相应依据。人我关系除了亲人还有其他多方面,《论语》统一归于“仁”的内心修养与“礼”的外在节制下,这是孔子尚“质”的体现,《礼记》中用“礼”划分待人的不同标准,把孔子对于“仁”能好人、恶人的表述“唯仁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加了“义”作为衡量条件。《儒家辩证法研究》中说过这样的看法:“义”的本字是“宜”,经过文字演变考证,“宜”在古文字阶段有杀戮以及合适、美善两种意思,演变为现在的“义”字代表正义的区分应该发生在义德受到特别强调的时代。《礼记・礼运》中也揭示了“文”“质”相合后的“仁”:“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义之本也。”,表明儒家思想中“文”“质”并用的发展趋势。

3.从社会政治看“文”“质”思想的关系

无论是从教化人民提高自身修养、遵守礼法从而稳定社会秩序角度,还是其对于等级和身份的划分来看,“礼的本质和内容,在于制民之行”。《论语・颜渊》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表明由家庭的父子亲情到国家的君臣的关系是可以相互推演的,《礼记》又体现了“尊尊”从单纯敬祖到忠君的转变,把“尊尊”扩大到政治上对君主的肝胆忠心,也构建了家庭中的血缘情感到社会层面的转变。《礼记・丧服四制》中提到“门内之治恩断义,门外之治义断恩,资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

为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统治者一方面通过详细的说教和繁琐的仪文――即礼治来使百姓提高个人修养促进家庭和睦,通过家庭和睦M而推动国家政治秩序的有条不紊,于是政治和顺,人与人关系和谐,达成天下太平的目标,如《礼记・大学》中所说“古之欲明明德,欲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器齐家,欲齐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正其义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尔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最基本的家庭伦理情感,推演到君臣情感,臣对君犹子对父,除尊尊之义外尚有亲亲之情,将家庭宗族间的等级制度类比于国家朝廷中的等级制度,以明“尊尊”之义,以家族亲属间的自然情感上升至君臣之间的道德情感,以见“亲亲”之情。臣子能用对待父母的孝顺情感对待国君,用对待国君的敬重去侍奉父母,就会使家庭和睦,政治和谐,社会关系情中有义,义中有情,“质”与“文”从而紧密结合,达到文质彬彬的君子境界。

参考文献:

[1]郑玄,注.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杨天宇,撰.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曾亦,陈文嫣.礼记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4]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左康华.先秦“文”“质”之争与礼学的演进[J].云南社会科学,2015(1).

篇8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是梁启超在考察了一战后的欧洲所得出的结论,固然,这个论调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今日看来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在崇尚科学,利用科学创造价值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可持续发展?是否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否忽略了我们子孙万代需要的资源?然而,我们并不是反科学主义者,也不是要退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那么该如何解决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呢?梁启超提出了东西文化互补论,他说:“我们的国家,有个绝大的责任横在前头。什么责任呢?是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不尽这责任,就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同时的人类,其实是对不起自己”。这种东西文化互补论虽说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就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路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始终把“天人合一”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天地和谐视为人与自然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人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以天地人为三才,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作用,追求万物昌盛、天人共安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就是要求我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摒弃唯“GDP”论,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杜绝资源过度使用与浪费,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能实现长效化、循环化、可持续化。

二、构建全民道德体系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突显出来。全民道德严重滑坡,人们的道德水平没有随着腰包鼓起来而相应提高,相反,老人摔倒“扶不扶”却一再拷问我们的社会良心。构建社会主义全民道德体系也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个人休养和个人品格,注重人的精神追求与身心和谐,注重人的道德情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些传统儒家思想不仅要求邻里之间、朋友之间讲求礼仪、互相敬让,也有利于保持整个社会和谐有序。此外,儒家思想注重集体利益,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这些优秀思想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决当代各种社会矛盾,医治片面现代化冲击下出现的种种弊端与趋向,如信仰的缺失,精神的危机,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功利主义的恶性膨胀等,均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三、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篇9

关键词:张道一;民间艺术;主题学;方法研究

在张道一先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中,民间艺术一直是他思考的重点。张道一先生出生在鲁北的邹平县,该地民间传说和民间艺术盛行。在大学期间,张道一先生开始研习剪纸,并跟随陈之佛先生和庞薰l先生学习工艺美术史和图案学。在此期间,张道一先生记录、整理了大量的民间艺术研究资料,并拜访民间艺人、采集技艺口诀、收集民间工艺品。《麒麟送子考索》是张道一先生在20世纪80年表的学术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更重要的是其民间艺术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范本。

张道一先生的《麒麟送子考索》就采用了主题学的方法。所以,以主题和母题的命题介入民间艺术学应该上升为一种理论思考,这种方法在当今艺术学领域研究民间艺术等艺术学理论范畴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张道一先生从民俗学、主题学等角度对民间艺术进行探讨研究,他非常注重联系人们的实际生活,追根溯源,提出了“艺术本元论”。不管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还是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它们最初都是相互交融的,艺术和实用功能是分不开的。

张道一先生的《麒麟送子考索》主要研究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考证“麒麟”是什么,在中国传统图像中为什么频繁出现麒麟;二是为什么由麒麟作为一种“兽”,往后却引向了“麒麟送子”。这其实是“麒麟”作为母题的一种变迁,引起主题一系列变化的过程,张道一指出:“不论研究民间艺术也好,研究民俗文化也好,在它们之间都有很多错综复杂的联系,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内在联系。一方面我考虑到在内容上的关联,有因有果,也有关系的转化;另一方面又从艺术的角度,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网络。”在这里,张道一研究“麒麟”这个母题时就用到了母题和主题的方法,将母题发展演变形成的主题进行梳理,这一研究是民艺的一个分支,也属于艺术史学大系统,对于主题学介入民间艺术和艺术史学理论研究方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艺术史学的主题学视域重点就在于对相同母题或相同主题,在不同时空中不同的艺术家对这些相同母题或主题的处理。换句话说,艺术史学的主题学视域就存在于艺术史中那些相同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时空所发生的变化中。”我们以张道一在《麒麟送子考索》中对“麒麟”的研究为例。书中考证“鹿”是温顺、敏捷的动物,它恰恰是“麒麟”的原型,或可以说是它的本元状态。“麒麟”的图像最早出现在汉代画像石中,在汉代“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下,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十分稳固。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而《说文解字》对“麒麟”的解释为“仁兽”,这其实是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塑造了一个“仁兽”――麒麟。我们可以看到,“鹿”是最初的母题,它发展的一个分支是“麒麟”,这就是母题的一个演变过程。作为“仁兽”的麒麟,可称为母体意象,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便是它对应的“主题”。

经考证,关于“麒麟送子”有这样的传说:在孔子的故乡曲阜,有一条阙里街,孔子的家就在这条街上,孔子的父亲孔纥与母亲颜徵开始仅有孔孟皮一个儿子,但孔孟皮患有足疾,不能担当祀事,夫妇俩觉得太遗憾,就一起在尼山祈祷,盼望再有个儿子,一天夜里,忽有一头麒麟踱进阙里,它的举止优雅,不慌不忙地从嘴里吐出一方帛,上面还写着文字:“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徵在贤明。”第二天,麒麟不见了,孔纥家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通俗的麒麟送子图实际上是汉族民间“祈麟送子”风俗的写照,方式是由不育妇女扶着载有小孩的纸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转一圈。亦有学阙里人、系彩于麟角的。还有据此传说绘成的“麒麟吐书图”,多用于文庙、学宫装饰,意思为祥瑞降监、圣贤诞生。

清代《诗经传说汇纂》一书采集各家之言,朱子(朱熹)曰:“兴是以一个事物贴一个事物说,如《麟之趾》下,又便说‘振振公子’,一个对一个说,盖公本是一个好底人,子也好,孙也好,譬如麟也好,定也好,角也好。”朱熹把周武王和周文王比作社会楷模,子嗣后代都要模仿他们。在这里的母题就演变为了“麟之趾”,民间又出现对应的“百子图”。宋朝有“五男二女”的说法,这里主题的变化非常大,有了“多子多福”的主题意向。自此之后,“麒麟”的母题和孩童就有了关系。有关育子、求子和生子的题材,由于历史上不同的阶段受儒、释、道影响程度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母题变化,如“张仙送子”“送子娘娘”“观音送子”等。在历史上,出现了“麟吐玉书”的绘画和典故,年画“房门画”等。有书云“天上麒麟儿,人间状元郎”,其对应的主题就是民间的“望子成龙”。

我们从主题、母题的发展演变角度分析了“麒麟”本元为“鹿”,母题(意象)发展成“麟之趾”和“麒麟送子”“麟吐玉书”。而且对应的艺术主题也不断变化,从最初的儒家思想核心“仁”到“多子多福”“望子成龙”的主题思想,最后D化成现代社会的“吉祥”主题。张道一先生在书中说道:“我终于明白了,当陈旧的思想意识随着日月流逝,只剩下一个美丽的外壳时,人们并不随意丢弃,由此转化为一种符号和标志,成为吉祥的象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吉祥主题在艺术史学中是一个谱系的发展演变,这个主题谱系母题的原型是“鹿”“麒麟”。张道一对于“麒麟”母题(母题意象)和以“吉祥”为主题的中国艺术史谱系作了一个分支研究,为我们研究张道一民间艺术主题学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任何艺术都有主题,所以研究中国艺术史必须研究艺术的“主题”,这就涉及主题学的内容。主题学在比较艺术学中是关于相同主题的变异研究,研究了相同主题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所呈现的不同方式和变化。艺术主题学中,“主题”和“母题”是最基本的两个元素,艺术史的主题学研究本质上是关于主题或母题(意象)的跨视域艺术史学等一系列问题。比如马致远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所呈现的意象群,“藤”是“枯藤”,“树”是“老树”,“鸦”是“昏鸦”,这些就是马致远用心“修饰”后的“母题”,实则就是“母体意象”。这些母题是艺术史主题研究中的最基本因素,而这些意象构成一种意境。

篇10

冠为衣之首,“冠者,礼之始,事之重也”,皇帝冠冕堂皇做示范的背后是对臣民伦理道德的苛刻要求。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帽子并没写下完整的儒家精神史,但生动记录了朝代更迭里众多知识分子的人格图像。这些图像,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的思考模式。

普通儒生也好,专制帝王也罢,对待帽子的态度,最直接表露了个人的价值取向。帽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昂起的头颅代表不可亵渎的高傲风骨,各式各样的帽子是个人或群体尊严的变幻,也就有了誓死捍卫的充分理由。

中华文明独特的连续性和商朝开始的丝帛纺织技术,使皇帝制订体系严谨的衣冠制度成为可能,而占据统治地位的注重等级、维护秩序的儒家思想保证了衣冠制度的不断完善。强调个人尊严与国家荣誉的儒生是儒家思想的实践者,在朝代的新兴、巩固、堕落、灭亡等不同阶段,他们对象征秩序的衣冠制度的反应情况,表明了对人格价值和生命价值的思考。

如今,蒙古人仍视帽如命,故意碰触别人的帽子意味着侮辱人格,受辱者将奋起抗击;帽子被人踩过或跨越,须用火“净化”后才可继续使用。

很多时候,形式就是内容。西装革履、大牌横行的时代,仍有人频频回首,提倡重兴汉服。难以割舍的,恐怕不仅仅是汉服的宽大舒适,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气质,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有礼仪之国的美称,足见衣冠文明的辉煌。“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与礼仪的发展产生互动后,才产生了华夏族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