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音乐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音乐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音乐培训

篇1

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的内涵界定

中小学校长培训是根据培训需求输入培训内容,并将培训内容输出到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过程。参考柯氏评估模型,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输出结果可以从参训校长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结束时的学习效果、返回岗位后的行为改变及其工作绩效四个层面来衡量,这是综合性的观察和评估。结合对近两年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践探索和思考,可以将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概括为两个相对容易理解、也具较强操作性的评价维度,即返岗后的能力提升和工作改进情况。

首先,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指的是参训校长运用培训所学内容改进和提升工作水平的情况。简称工作改进情况。这是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直接应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越是解决得好就越说明培训有成效。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成功做了哪些事”来描述校长参加培训的价值和效果。在做工作改进评估时。可以采取行为事件分析法,通过自我评估与领导、周围同事评价结合的方法。

其次,可以从参训校长返回岗位后的能力提升情况,来衡量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效性。以往不少研究将中小学小长培训实效性理解为上面所说的工作改进,但我们认为,参训校长在培训结束返回岗位后,对培训内容进行复习、选择和内化,并由此提升的实际能力,也可以视为培训实效性的体现。重返岗位后的学习有更强的问题指向性和应用目的,并以此为动力将精选后培训内容转化为内在认识观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技能等,由此提升的能力虽然未经具体应用,但它是做好准备、值得信任的潜在能力。对这种能力评价难度较大,通常只能自我评估,但应当对校长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有足够信任。因而总体上。与工作改进情况相比,能力提升情况评估的操作性更大些,可以采取模式化问卷对所有参训校长进行评估。这也是本研究强调能力提升作为实效性标准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本文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指的是:参训校长在返回岗位后,运用培训所学内容、所实现的能力提升,改进工作的情况。这是参训校长将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转化为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能力与工作行为的状况。

当前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提升的制约因素

缺乏具有一贯性的培训实效性评估。当前,培训机构普遍缺乏能对培训前、中、后关键环节按同一种标准进行评估的工具,这对认识和提高校长培训实效性造成很大影响:训前预评估的粗放性;培训结束时的模糊评价;返岗后效果评估的缺失。校长在培训结束回到岗位后,其能力提升和工作改进变为很小范围内的事情,跟踪和监控难度很大。加之没有准确测量工具,培训机构和送培单位(包括教育局和学校)对训后实效性认识通常较为模糊。如果有借助网络测试的评估工具,能在参训校长培训前、结束,以及回单位一段时间后的能力起点和变化情况,做连续、一贯的测量。不仅可帮助地方教育局及时了解参训校长培训效果,也可帮助培训机构把握今后项目改进方向。因此,能对培训管理关键环节做一贯性评估、实效性评估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是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培训设计中的应用导向不明晰。目前培训内容选择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依赖现有资源,对训后应用的现有资源优化和增量资源开发不够:一是需求调查不够深入、全面。上述实效性评估可作为需求调查的方面,即了解参训校长在培训前能力状况,以把握共同问题和个性化需求,但目前这方面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同时,对参训校长需求缺乏分类分析和针对性处理。此外,培训机构对不同地方教育发展重点、难点了解不够。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只好寄希望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二是培训内容针对性、专题性不够。需求调查不够充分,将影响培训机构对培训内容选择和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会出现通识性的内容居多。贪大求全,桌类问题集中培训专题设计偏少的情况。同时,还缺乏分类甚至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更大的问题是:当前培训会根据所能获得课程资源来设计项目,却缺少根据参训校长“回去后要干什么”的应用导向,来进行项目设计和课程开发,这势必影响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造成学非所用和培训浪费的结果。三是培训形式较为单一。目前,专题报告、一般性的学校考察和研讨等,仍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培训方式。听、看、漫谈是必要的,但如果培训都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会影响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深度理解、有效记忆和创造性发展。一些新的方法,如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可以对传统培训方法起到补充作用,但目前仍较为少见。

对参训校长的训后发展缺乏科学指导和有效管理。除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一般的培训都是在专门机构或刚的学校(影子培训)进行,然后再回到本单位应用。目前的问题是:对集中培训的关注比较多,但对参训校长回单位后的应用和发展关注较少。主要体现为缺乏对训后发展的科学指导、完善的训后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持续的学习氛围。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提升策略

针对前述问题,培训机构与送培单位要加强合作,通过能力发展评估、针对性教学和训后指导管理等,促进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研制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实效性评估工具。实效性评估对了解中小学校长培训目标的实现度、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从可操作性和成本-收益角度。可考虑参考2012年底刚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借助岗位胜任力分析方法,建立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学员自评为主要方法、借助网络技术自动生成数据报告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评估工具。这套评估工具核心是校长能力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报告结果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诊断和分类分析。具体应用上,可以对校长训前能力状况、培训结束时的学习收获。以及返岗后的能力提升等不同培训阶段的能力水平,进行标准一致、前后对照的连贯评估。这一基础数据可以供培训机构和送培单位使用,前者主要是用于培训设计,后者主要用于训后管理。同时,这些不同阶段的评估结果还可以形成学员学习档案。提供给学员作为自我成长的指导。云南培训基地正与一些地方培训机构合作,就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测评工具合作开发。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首先。增强需求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既要结合实效性预评估,了解参训校长个体需求,还要了解地方教育工作重点和校长队伍能力建设要求。同时,还要就一些核心课程做更细致的需求调查。目前,云南基地在与委托方洽谈项目时,都会要求对方协助提供四类需求资料:地方教育发展形势和重点工作、对课程结构的总体要求、对部分参训校长的抽样调查及对核心课程内容要点的具体需求。其次,结合需求设计和提供培训课程。课程设计是培训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应突出应用导向的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比如,云南基地在策划西宁市中小学教务主任培训班时,专门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中学教务主任,开设《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常规运行体系的构建》课程,并请其突出如何科学排课等具体的管理内容。为了增强教师备课的针对性,2013年上学期开始,云南基地将为每位授课教师提供一份较为详细的学情分析和需求调研结果,并提出对每一门课程教学提纲的建议。同时,拟为参训校长提供领导力资料包(按决策、沟通等能力分类的电子文档),并开设自选讲座,以帮助参训校长按需选学。第三。丰富培训形式和方法。利用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等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参训校长的注意力和兴趣,促进经验分享、深入反恩和思想碰撞。经过一年半的探索,云南基地共开设《发展规划制定》《思维品质提升》《执行力建设》等若干门参与式教学课程,开发《西南联大附小办学理念与启示》《如何提升办学理念——以云南师范大学附小为例》等现场教学课程,组织《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等结构化研讨,获得送培单位和参训校长的好评。今后,还将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地州开辟教学点,将现场教学与“游学”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篇2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

声乐能力是一个集多种技能于一体的能力指标系统,其中包括的基础的声乐表演能力,高效的声乐教训能力和促进声乐能力横向发展的声乐拓展能力。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讲,其音乐教学水平取决于声乐能力的高低,注重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仅有利于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广义上来讲,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的综合综合能力提升,对于音乐这门模仿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能以一个艺术家、表演者的姿态在“教学舞台”上施展才华,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中优秀的榜样,用以模仿和学习。因此,重视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对音乐教学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也是音乐教师实现自我能力提升与完善的重要过程。二是有利于中小学校培养应用性音乐人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学生各项学科的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学科也不例外[1]。中小学生对音乐接触大多属于基础阶段,从基础抓起,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也是关键所在。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自然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就需要中小学音乐教师注重自身声乐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以更加全面和牢固的音乐知识以及更高的音乐素养为基础。

2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途径

2.1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声乐能力

在中小学声乐教育中,教师为了制定出全新的声乐教学模式,必须清楚了解现阶段中小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实际需求,最好能对当下主要声乐教学模式进行调研,这样制定出的新型声乐教学模式一方面能让音乐教师本身的声乐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让中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从而避免盲目跟风。中小学教师本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基本思想,可以将新型的观摩教育模式和微课式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感受声乐世界的美妙,从而更加坚定自己声乐学习的目标。最后,学校方面为了大力支持音乐教师的对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通过添加和完善音乐设施设备来助力音乐教师在声乐能力方面的发展。

2.2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声乐方面的培训

为了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培训力度,发扬“素质教育,艺术为重”的教育理念,学校可以对音乐教师进行定期的声乐培训,一是可以邀请外地声乐专家或名师到本地,通过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或者创办声乐学习班等方式来传授经验,供学校音乐教师学习,从而提高自身声乐能力。二是有计划的将本地的音乐教师外派出去,到外地进行声乐方面的学习与交流,吸取更多不一样的声乐知识和经验为自身的声乐发展提供基础。

2.3要创造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

由于声乐是一门集表演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艺术,想要提高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尽可能的多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便是一个有效途径。音乐教师通过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在声乐表演中得到能力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发现自身声乐能力的不足,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另一方面在通过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获得语言、表情、气质和形体等全方面的发展,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2]。因此,在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道路上,学校或者相关教育部门可以按年、按季度举办当地音乐教师声乐能力比赛,并设置一定的奖项,为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创造一个艺术实践活动的舞台。

2.4进一步强化声乐拓展能力

声乐能力包含多个方面,所以进一步强化声乐拓展能力也是提高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途径之一。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小学校里的学生乐队数量也逐渐增多,所以音乐教师要锻炼自身的指挥能力,以此来适应现阶段音乐教学和学生音乐活动的需要;其次是教师要加强自身对音乐的研究能力,细致化日常教学工作,并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拥有研究问题的能力,及时纠正完善自身的声乐能力;接下来是需要教师强化自身舞蹈表演能力,透过肢体语言能更好的凸显声乐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最后是要求音乐教师强化组织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声乐能力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提高,音乐教师为学生们尽可能的创造课外活动的机会,利用课外实践给学生们排练节目。

2.5进一步强化声乐教学能力

声乐能力高低在教学能力上也有一定的体现,所以强化声乐教学能力也有利于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发展。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在具备专业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教育技巧和教育心理学,这是教育的普遍规律。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了解中小学生处于变声期的嗓音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声乐训练和保护,与此同时教师要将歌唱心理教学融合到实际的声乐教学中,并能熟练的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能力的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掌握一定量乐器的使用基础上具备较强的自弹自唱能力,并提高自弹自唱的表演质量;二是拥有一定的范唱能力,让学生在观摩中得到音乐的启发,有一个学习的借鉴对象;三是强化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最后是强化音乐教师的声乐评价能力,使之更具专业性,合理性。

3结语

综上所诉,在强化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道路中,音乐教师是培养中小学生音乐能力,加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引导者之一。本文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强化声乐拓展能力等方面来提出策略,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望以此为培养具备专业声乐能力和良好音乐素养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毛亚雄.探讨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5,(17):194.

篇3

舞蹈表现力作为舞蹈艺术表演的核心要素,是指舞蹈表演者(简称“舞者”)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对舞蹈艺术作品的情感、韵味和风格的表现程度,是舞者本身应该具备的基本艺术素质。同样的舞蹈由不同的舞者进行表演却会带给观众完全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甚至于相同的舞者在不一样的时间、地点和心境之下,也会有不完全一样的艺术表现。舞者给予观众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就是我们所讲的舞蹈表现力。我们也可以更通俗地讲,如果观众觉得舞者跳得让人觉得很有感觉和味道的话,这个舞者就具有较高的舞蹈表现力;反之,如果舞者的表演难以在心灵上给予观众以触动的话,那这个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就弱。

二、影响小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因素分析

(一)自身因素

第一,先天的身体因素。先天因素一般就是我们所讲的天赋因素,这和舞蹈表现力的发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天赋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先天遗传,其不仅为每一个人发展提供可能性,而且由于遗传素质不尽相同,不同气质类型的小学生存在不一样的舞蹈表现力。毫无疑问,学生自身先天的身体因素会对他们舞蹈表现力形成较大的影响,天赋较高的有可能会在培养舞蹈表现力方面具有较大的先天优势。第二,对舞蹈的认知因素。如果学生对自己所要演绎的舞蹈作品没有真正的理解和学习热情的话,那么再好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都不会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高产生影响。反之,如果学生自己本身对舞蹈有着十分强烈的学习热情的话,那是完全有可能爆发出非常可观的学习潜能。可以说,只有学生内心真正理解舞蹈、热爱舞蹈,才有可能发挥出最好的舞蹈表现力。第三,自身的心理因素。学生本身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即便拥有精湛的技艺,但如果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在进行表演时难以控制自己,必然也会影响到技艺的正常发挥,影响到作品的情感表现。

(二)外部因素

第一,家庭环境因素。舞蹈表现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重视和培养得到提高的。一般来说,在艺术气氛较为浓厚的家庭,孩子一般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如果说家庭中有人从事舞蹈事业工作,那对于孩子的舞蹈表现力的提升肯定有所帮助。对此,很多没有从事舞蹈事业但非常重视孩子艺术素质发展的家长,都会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舞蹈的机会,如带小孩去参加培训机构的舞蹈学习,或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课外舞蹈培训、舞蹈表演和比赛,以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第二,学校环境因素。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校是他们接受舞蹈基础教育的重要环境,在学校学生才可以科学系统地接触舞蹈训练。可以说,学校成为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第一课堂,学校舞蹈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舞蹈表现力,一个具有丰富的舞蹈教学经验的舞蹈教师,完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舞蹈内涵,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舞蹈表现力。

三、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舞蹈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果学生对舞蹈训练本身没有任何兴趣的话,那必然产生不出表演欲望,舞蹈表现力自然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充分的发挥。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很大程度上需要舞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他对舞蹈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发展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舞蹈教师在进行训练时,应尽可能使用形象化方式,帮助他们学习舞蹈动作。如在“学做”舞蹈教学时,可事先向小学生讲解叔叔的英勇形象,然后模仿叔叔进行敬礼、立正。如此不仅可以很快抓住舞蹈人物形象,而且也使孩子们学习起来容易入手。此外,还可让小学生多观看一些优秀舞蹈作品,并在观看的同时配以知识解说,让他们在优美的舞蹈动作和不同的内容表现中提升对舞蹈的兴趣。只有真正激发出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对舞蹈有着较高的兴趣爱好,才能提升他们对这项艺术的理解,进而促进他们的舞蹈表现力。

(二)提高小学生的艺术修养

由于许多小学舞蹈教师误认为舞蹈教育只是一种技能教学,老师只要传授表演技巧,而学生则只要模仿舞蹈表演动作就可以了。殊不知,舞蹈艺术不是机械的技巧表现,而是情感的载体,艺术修养的不足只会导致表演实践难以找准方向。事实上也是如此,学生的舞蹈修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对于舞蹈的感悟和理解,影响到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即便是小学阶段,舞蹈教师也必须努力去提高小学生的舞蹈艺术修养,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舞蹈,进而提高舞蹈表现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舞蹈作品的文化表现。另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小学生的舞蹈理论知识。每一门舞蹈艺术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蕴含着一定的意义,这就需要对舞蹈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小学生认识和理解相关的舞蹈理论知识,帮助他们在舞蹈表现时可以更好地诠释其艺术内涵,进而提高自身舞蹈表现力。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音乐和舞蹈关系紧密,舞蹈离不开音乐,绝大部分时候舞蹈都是在音乐的衬托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因此,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对于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再加上儿童舞蹈配套的音乐大都是相对形象化且有情节的音乐艺术作品,如果我们将其和舞蹈动作完美结合起来的话,就可以向观众极致的展示舞蹈表现力,进而使音乐内涵和舞蹈动作相互升华。小学生在舞蹈表演中之所以常常出现动作衔接不够流畅,大多都是由于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深度不够,所以舞蹈教师在帮助他们学习舞蹈技能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呢?首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让小学生聆听不同音乐,让他们可以用心去领悟音乐的艺术魅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用较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去领悟和理解音乐。例如,我们可以事先给小学生们欣赏音乐,然后引导他们自行想象音乐中的故事内容,听完之后再请他们介绍自己的感受,从而有利于增加他们的音乐理解力。其次,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地让小学生去接触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多去倾听和感受不同的舞蹈音乐,不断提高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最后,应该使用现场实践的方式,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音乐主题让小学生尝试用舞蹈去表现它,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舞蹈动作的美以及音乐的魅力,这样既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讷讷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力。

(四)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

篇4

一、引言

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人类向社会表达思想感情的窗口,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小学进行音乐教育能使学生的儿童时期变得更美好。给予音乐熏陶,使学生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够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从音乐作品中发现美并且创造美,让小学生能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培养出小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都需要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勤奋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人类通过音乐来感受美、欣赏美并创造美。小学音乐教育能启蒙学生对音乐的认知,通过聆听音乐、自己演奏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充分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这些情感吸引着他们朝着健康的、积极的方向发展,使小学生逐渐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的乐观态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审美素质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其可以帮助人们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而审美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实现。

音乐教育集中了人类审美的全部精华,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起到的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科技产物接触许多低级的“文化垃圾”,这对小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通过选取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歌曲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如《左手右手》《梨花开放时》等歌曲使他们懂得取舍,提高他们辨别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徜徉,这有助于学生们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从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们对作品的理解都各不一样,学生的自身特点在音乐学习中就会得以体现,有些学生外向,表演欲望强烈;有些学生内向,不愿意展示。而音乐教育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些问题。有些学生具有表演天赋,就可以在音乐课上,尽情地让他演唱;有些学生节奏感强,就让其控制节拍,做一个指挥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让他们各自负责音乐作品中的一部分,从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节奏感好了,学生也更加愿意去尝试演唱了。喜欢演唱的学生也会更加愿意学习其他的内容。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学习,还有生活中的困难,他们都会积极面对。

3.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是一个集体活动,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在接受着相同的音乐教育资源。音乐教育课程不同于文化课程,它可以借助更多的表演、演奏方式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例如,一些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木桶有个洞》等,通常会将其分为几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来演绎。有些学生负责乐器,有些学生负责舞蹈,有些学生负责唱歌,等等,一个完整的音乐剧表现出来,必然少不了团队之间亲密的合作,只有团队相互协调才能完成。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可以学会如何与别人交流,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音乐这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要求必须具有团队的协同合作才能完成,自然而然,小学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学生们从中可以意识到并不是某一个人唱得好就可以,而是需要每一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完完全全理解团队的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够成功。这些独特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的协同合作的能力以及参与集体团队的意识,能够真正地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4.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专注力、记忆力等综合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通过演唱、弹奏、舞蹈等一系列的方式,将音乐传输给学生们。这些方式生动活泼,能够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要学会老师教的动人的歌曲,就必须认认真真听课,认认真真记住。一方面,专注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记忆力也得以提升。

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美妙的音乐,可以将学生们带入他们联想的世界――草原、大海、高山等,能够大大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富有感染力的、节奏欢快明亮的乐曲都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的是真实的美的体验,呈现出来的是自身对于美的种种联想,这样的教学不仅时时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借助于音乐,学生们可以勾勒出自己脑海中的世界,大大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总之,小学音乐教育提升了小学生记忆力、专注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5.小学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智力的l展

音乐是对人类大脑与肢体都要求极高的艺术,演唱者必须很专心才能不漏节拍、不抢拍。演唱者必须认真听到乐曲的节拍,反应到大脑中并做出指令,处理好演唱中的技巧。弹奏者也必须手、脑、眼、耳相互协调,乐器演奏的反复练习直接对大脑的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从而使大脑反应更加灵敏。另外,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还得接触大量的关于作品以及作者的背景知识,使学生们从中学习到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相关的知识,大大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储备。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重要性是其他学科根本无法替代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建立健全的人格,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小学生当前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影响巨大。

三、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小学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是如此重要,可在当今社会,小学音乐教育却存在很多问题,使得音乐教育始终无法顺利地开展。

1.小学音乐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虽然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小学音乐教育也是一样。在城市里,小学的音乐课程会有钢琴、长笛一系列的乐器的学习,有多媒体教室,有电脑、光盘等现代科技产品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大多也只是空设,没有相关的音乐传播设施,有些学校上音乐课也只是让学生们唱几首歌而已,并不能让学生得到系统的音乐学习。有些教师在音乐课堂上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放几首流行歌曲,并没有真正去备课,没有进行专业的剖析,也并不考虑这些歌曲是否真的适合小学生去理解、欣赏。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反而使学生的审美观念被歪曲。

另外,城市和农村的师资质量悬殊,城市里的小学音乐课教师基本上是专业的音乐院校毕业,通过了严格的考核才具有教师资格,这大大保证了教学质量。而在农村小学,教师本来就少,更别说专业的音乐教师,小学音乐课程教师也是由其他文化课教师兼任,有时候不仅没有让学生接触到音乐学习,而且课时还被用来上其他的文化课。目前,我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农村的音乐教育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许多的农村学生对音乐一无所知,素质教育更加无从谈起,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

2.小学音乐教育被重视程度低

小学是学生开启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艺术美感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但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家长和学校不重视,音乐教育虽然很重要,但大多数家长更加关心的是小学生的文化课程,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家长们往往忽略。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许多年,但家长们重视的依然仅仅只有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就使得音乐课程的设置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学生们喜欢却不能像文化课那样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许多家长甚至觉得学习音乐是在浪费时间,不愿意学生们去学习。有些学校注重升学率,大部分的课程都是所谓的“主科”课程,更有甚者,占用音乐课的时间讲解习题,上“主科”课程。这些现象足以说明校方并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政府不重视。音乐教育相较于文化课,需要的资金投入很大,对场地设施要求很高,政府不重视,没有相应的关于音乐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没有教学设施、教学场地,学校的音乐课程就形同虚设。政府必须加大投入,才能在学校中真正将音乐教育开展起来。

3.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乐种单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区的教育水平也跟随各地的经济实力,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在东部。经济发展的地区,音乐教育融合了国外的音乐教育模式,加大了教育资金的投入,使得义务教育音乐教育课程的实施得到了有序的开展, 学生们受益良多。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音乐教学内容中包含了西方艺术音乐以及中国传统音乐五大类,这五类包括有民歌、歌舞、说唱、戏曲、乐器等。而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很难做到,由于设备与场地以及师资各方面原因的限制,一方面,需要许多各种各样的乐器,需要专门的场地;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擅长各类音乐的演奏。所以,这就导致课程设置的内容,往往很难达到。

目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西方著名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几乎占据了音乐课堂,对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戏曲却很少提及,学生们对音乐了解很片面,对音乐无法形成系统的结构体系。在一般的城市小学,仍然是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就是以老师为中心,基本上是老师唱一句,学生们跟着学一句,大大束缚了学生们的自主性、创造性,这与音乐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想要改变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首先,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音乐教育。许多家长和学校依然困于应试教育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家长一味追求学生的语数成绩,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都没有将学生的素质培养放到第一位。我们应该逐渐改变家长以及学校区分“主科”“副科”的观念,音乐以及其他的艺术类课程同其他语文、数学等文化课一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学习好音乐等艺术类课程,不但不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而且还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彻底消除“主科”c“副科”之分。教育部门应督促各教育机构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科目教学,严禁以任何理由占用甚至取消音乐教育课。重视音乐课程,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使音乐教育得到充分的施展空间。另外,政府应该加大音乐教学的投入,建立音乐教育的专项资金。根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音乐教学目标,划分合适的经费。对小学音乐教育经费应该有明确规定,确保音乐课程的顺利开展。根据各地区的发展情况,确定经费的投入主体。例如,有些地区可以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支出,有些地区则必须依靠国家的专项拨款。

学校应该每年做出相应的规划,对所必须具备的音乐教学用具、音乐教室以及其他的相应的音乐教育投入做出预算,加大音乐设施投入。丰富音乐教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使音乐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

加大专业音乐教师储备,在师范类院校开展音乐专业课程,系统地培养专业技术强的音乐教师,使专业的音乐教育人才不仅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国家大力推广下,向广大的农村地区输送专业的音乐教育人才。政府和学校方面应提高重视程度,向全社会征集优秀的具备音乐专业素养的教师,从而解决目前严重缺乏音乐教师的困境。另外,应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定期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针对音乐师资力量的匮乏,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加大兼职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让业务能力强的老师进行带动,多去专业院校参观学习,加强互动交流,全面提高教师音乐专业素养,使音乐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的改革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收音乐知识的模式进行。而音乐知识以这种模式来传授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大大地挫伤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理念的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建立在以学习主体(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否则一切的改革都将只是空谈。这些教育方法必须充分符合小学生身体以及心理的成长轨迹。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动的阶段,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只是一味让他们被动地听课,使得他们对音乐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1)以小学生为主体,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进行提问引导,将演唱与表演相结合,并注重情感教育以及开展丰富的小学课外音乐教育活动等方式改变教学方法。①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选一些节奏感强烈的曲子,让学生们跟着节拍来拍手或者跺脚,例如,歌曲《如果你高兴》就是一首很好的控制节奏的曲子,让小学生跟随节拍与旋律,或快或慢,或者分组来进行拍打,不仅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而且特别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要打节拍,他们就会很认真地听着旋律,听着歌曲,对他们的专注力有很大的提升。另外,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跺脚,这些看似在游戏的动作,对小学生的协调能力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锻炼。②采取适当提问引导的教学方法。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维持的时间很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辅助用具,来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欣赏一首描绘田园的音乐中,哪些是显示虫鸣,哪些地方体现鸟唱,在引导学生们体会的同时,可以问一下“哦,那你们心里的虫鸣、鸟唱是什么样的呢”,适当地提一些学生可以模仿声音的问题,问一些学生可以用语言描绘的画卷,不仅可以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到这节课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这些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们进行思考,结合他们自己的所闻所见,能够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音乐课堂中,学生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这就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③采取演唱与表演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们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有些学生爱唱歌,有些学生爱舞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促进他们相互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更有利于他们自信心的建立。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象的场景或者内容用自己的动作或者语言表现出来,可以进行分组比赛,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课堂的兴趣,也能够激发他们的表演天赋,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心理素质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在小组比赛中,也能够锻炼他们的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④注重情感教育教学方法。音乐是有灵魂的,而赋予音乐灵魂的就是情感。音乐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原因就在于对情感的表达。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注重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当然,小学生还处于情感培养的初级阶段,其心智的发展需要审美情感的激发,所以说,音乐教学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情感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里,在与同学与老师的互动中,感受音乐之美,在音乐的情感流露中,找到与自己心灵向契合的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第一目标,情感教育方法的实施,是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将学生带入“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情境,能够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设立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在课堂上可以借助教具,结合教学内容,对环境进行模拟设置,使学生能够很快的跟随音乐进入到情境中,跟随教师的引导,将自己的所想所感表达出来。例如,欣赏一曲《百鸟朝凤》,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对动物进行模仿,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魅力。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每首歌曲都蕴含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在授课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作品产生共鸣的目的。可以借助于夸张的想象、动人的演唱、流畅的演奏、合适的表演等,让作品灵活生动起来,将作品中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更加适合小学生的理解。只有教师自己真正投入情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作品中,才能够带动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体验到作品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达到理解音乐作品,感受艺术的目的。⑤开展小学课外音乐教育活动。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局限于课堂,不仅场地受限,而且教具、乐器均不完善,大大的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开展课外音乐教育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兴趣小组,例如,哪些学生喜欢弹钢琴,哪些喜欢吹笛,哪些喜欢西方古典乐,哪些喜欢中国传统音乐,根据这些对学生进行分组归类,再系统地进行教导,有侧重地指导,在课外,可以将乐器交到组长的手中,让学生可以接触到自己喜欢的乐器,有助于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与一些音乐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可以让学生去体验音乐培训机构的课程,使用乐器,参加其举办的音乐比赛等,让学生从课外的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准。在自身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校外学习资源,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使小学音乐教育能够有效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激发。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将科技引入音乐教学课堂是一个大趋势,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手段,越来越被广大的音乐教师以及学生所欢迎。多媒体使音乐欣赏更加实体化,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所描绘的情境。

(2)想要达到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是音方逃发展的最大阻碍。要想真正让音乐教育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将教师与学生从应试教育和陈旧的传统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建立小学音乐教育的宏伟目标,创新改革教育理念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①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原有的教学理念往往拘泥于讲授音乐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对其他方面的需求。教师应该跟随学生的兴趣点,将所要教授的音乐内容合理的与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注重多元化教学。在每一节课都能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音乐知识。②注重身份的转换,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中,都以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跟随老师的节奏来进行学习,一方面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对课堂失去兴趣。教师应该转换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师则注重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创新,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音乐思维”。③冲出音乐教材的束缚,实行“因地制宜”的教育理念。我国地大物博,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各地区经济发展快慢不一导致教育资源分布参差不齐。小学音乐教育全部做到统一并不现实,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该跳出课本,从自身的条件出发,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将这些运用到音乐教育中来,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当地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耳目一新,还使当地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实行“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教会学生音乐技巧、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在教学中,让其体会、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之美。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在有限的课时内,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将对音乐的体会表现出来,尊重学生的自身观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创新的源泉,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给予他们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日新月异。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也应该时刻跟随时代的脚步,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小学音乐教育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l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1):15-22.

[2]张向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1):58-59.

[3]马 达.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6-53.

[4]肖玉兰.国外中小学音乐教育透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3):45-47.

[5]邢彦琴.国外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8):48-49.

[6]刘元平.对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甘肃教育,2005(7):122-123.

[7]冯 坚.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6):46-47.

[8]郭正航.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思考[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120-122.

[9]杜伟祥.关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黄河之声,2011(3):24-26.

[10]王 婷.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s1): 97-98.

[11]赵翠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探析[J].大舞台,2011(2):154.

[12]张 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0(19):88.

[13]邱 艳.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初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14]朱则平.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当代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7(2):50-55.

[15]刘 锦.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音乐教育[J].音乐时空,2014(10).

篇5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音乐教学 提高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80

随着中小学音乐教学被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音乐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农村地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如此,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学效果还是很差,尤其是在音乐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因此,如何提高农村音乐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者、专家和教师关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教学的整体环境,创造运用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农村中小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听、说能力,进而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整体音乐水平已经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1 农村音乐教学质量差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农村,虽然许多小学已经开设了音乐课,但是不论从教学环境还是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方面,许多孩子音乐学习完后,只会唱几首儿歌,却不懂音乐的真谛,这也就严重影响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下面就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1.1 教学环境问题

农村教学环境有限,这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共性问题,在音乐教学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缺乏教学设备,没有合理的情景对话场景,课堂气氛难以活跃,学生失去兴趣,而家长又顾着干农活,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给孩子的音乐教学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音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1.2 教师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的许多农村音乐教师队伍主要还是以非音乐专业的教师居多,很多都是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的相对较少。这些教师自身音乐知识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非常被动,显得有心无力。在具体音乐教学过程中,他们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只是片面、笼统地将相关知识填鸭式的教给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知半解,致使偏误层出不穷。

1.3 家长的制约

家长的人才观,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方向。在许多家长看来,上大学是孩子成材的唯一途径,学历是孩子进入社会的资本,因此对孩子的学历期望越来越高。在这种盲目的高学历期望的作用下,家长们把孩子学习好看得高于一切,对音乐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意识就相对减弱。

中小学生教育程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方法是否细致和得体。但是在我国许多家庭里,家长简单的追求高分,这也就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从而影响到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提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措施

2.1 提高对音乐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如何解决农村孩子们的“哑巴”音乐现象,提高对音乐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关键第一步。音乐教学作为农村教学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许多孩子缺乏说出他们对音乐认识的信心和勇气,很怕会出错、怕被别的同学耻笑。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师在教学重点上应该有所转移,走出传统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包括,在课程量安排方面,要舍得花时间,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鼓励学生就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开口说话,对说得不对的地方,要给予鼓励,让孩子们真正喜欢音乐教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们在音乐方面的实际能力。

2.2 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在农村,由于孩子家长水平有限,很大程度上不能依靠家长给予辅导,教师就是第一主力军。因此,提升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落实音乐教学的关键一步。首先,学校在对音乐教师的选拔上,要注重整体能力素质。要将关注音乐素质教学能力作为教师选拔的关键指标之一;其次通过多种教学评比的方式,积极推动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提升,如可以将音乐课堂活跃气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浓厚程度等,作为教师年终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三就是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可以送出去培训,也可以在学校里进行教师教学质量经验共享等方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2.3 培养家长的教育兴趣,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加以巩固

关怀孩子的身心发展,提升孩子们音乐运用能力,是父母教育的中心之一,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都能做到。但是由于教育观念的偏颇和教育能力的缺陷,一些家长在培养孩子们音乐能力方面失去信心的情况是存在的。培养家长的音乐教育兴趣,就是指导家长解决孩子音乐教育中的问题,在体验成功之中乐于探索教育孩子的规律。有了提升孩子音乐的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把艰苦繁重的教育孩子的工作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也不会把孩子不停的提问或淘气看成是讨厌的。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兴趣还会唤起家长的童心,促使他们了解孩子,乐于和孩子在一起,进而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观察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发展情况。这种兴趣还会鼓励家长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丰富教育孩子的知识,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并且从教育的效果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由于小学生的自身特性,他们在音乐学习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家长除了要提升自己教育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之外,还可以通过采用图画、图片或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实践证明,通过将音乐学习的表现通过一幅画就可以轻松表达,这种多种感官、多方面的视觉冲击能够让孩子们集中并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3 结束语

音乐教学已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农村中小学关注的重点,通过提高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师的整体质量以及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使用,相信对促进我国农村音乐教学质量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静.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4).

[2]苏兰琼.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6,(Z6).

[3]王红.强化音乐教学 提高言语运用能力[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1).

[4]刘芬.浅谈初中音乐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6).

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互动设计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在于前者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育人娱乐学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新制作等方面存在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对于传统性音乐课而言,其存在一定的弊端,对学生拓展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约束了实际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进程。在新课标的影响下,经过课程改革之后,音乐课堂上实施互动设计措施已经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以此为研究方向,笔者就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展开分析。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互动设计现状分析

由于新课标的影响,传统性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突破与改革,而新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表现形式一般为听、唱、弹奏等等,不过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教师仍然存在教学误区,对素质的重视度过度,从而使基础教学不够扎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掌握新课程的强调重点。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时,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基础性乐理知识及基础性技能,教师应在明确并运用新课标理念时,确保教学重点的精准性,促使音乐课堂有产生针对性的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语自有其道理,目前小学音乐课堂存在一种现状就是学生不具备计划性的互动学习,课堂活动的展开时往往存在一定的混乱性,还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中时常提出部分缺乏营养的问题,在浪费课堂时间的基础上,无法对教学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从本质上来讲,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不是简单的提出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应该是设计一些具备联系性的教学环节,教师应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精心、针对性的设计成效性较高的问题。此外,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全方位掌控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位置,教师应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实现全面性、个性化发展。

二、互动化教学设计实施建议

1、实现课前准备的充分性,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在开展课程时应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予应有的尊重,从根本上实现学生掌握音乐课堂的主动权,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相应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实现课前准备的充分性是构建互动音乐课堂的必备条件。为了全面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质量,应确保教师的教材及教具准备十分充分,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是课堂师生互动性的影响因素,在实施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由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十分渴求老师对自身的关注,所以教师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其教学活动中去,之后,教师实施小学音乐教学时应尽量融合多媒体或乐器等等,促使音乐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提升学生的新鲜感,以此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及激情,最后,在上述基础上,贯彻师生互动教学里面,譬如设置师生、学生之间的歌曲对唱,运用科学化软件对学生或老师的演唱进行评估等,都是强化课堂互动性的重要方式。

2、构建优良音乐课堂教学学习气氛

小学生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音乐课堂是其中最主要的场所,所以,为了很好的提升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喜爱程度与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可以尽可能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与放松的状态实施课堂学生,该种方式才能够在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与完成课堂任务时,获取最优良的成果。此外,音乐课堂中影响师生间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维持或确保教学课堂气氛的融洽。就实际情况而言,当人具备良好的情绪时,其思维方式及能力相较平常好,并且这时的记忆能力也非常优秀,因此,为了促使教师在音乐课上所运用的互动措施获得最好的成果,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尽可能构建优良的课堂学习气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子啊音乐课上真正放松,并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及生理发育情况、注意力等特性缺乏,促使小学生在音乐课中无法将注意力持久性的放在课堂上,导致最终的教学成果不够理想。以小学音乐课本中的《嘀哩嘀哩》为例,教师在通过多媒体将歌曲放给学生们听,在听过之后,老师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人能告诉老师春天派来的天使是谁啊?”在学生回答之后给予奖励或表扬,这样不但提升整体课堂气氛,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方式通过多媒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经由提问抓住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进行音乐课教学活动时,应将小学生自身特性及发展现状作为课堂设计的先决条件,当教学课堂真正变得开心、和谐、轻松时,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放松自我,身心舒畅,真正解放自我,融入到课堂中,随后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激发出来了,这样课堂才能说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力。

3、开展课堂讨论

实现小学音乐课堂的互动设计,其中所谓的“设计”并不仅仅指的时师生间的互动,同时还包含学生自身之间的互动,过去音乐课展开时,教师的教学模式往往就是经口述或黑板展开的,但这样传统性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了,小学音乐教师应全力创新,对传统性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甚至直接,譬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运行时先构建几个合作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当天教学内容展开针对性讨论,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及教学活动之中。经由这种方式进行音乐教学能够尽可能提升最终教学质量,同时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在音乐乐理方面的理解能力,通过讨论、思考、辩论、总结等方面充分掌握相关的音乐教学知识,还能够对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进行提升。

三、结语

互动是促使师生关系优良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教育运用互动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小学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性与发展特色,不断创新、改革当前的课堂教学方式,促使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中,了解音乐所散发的魅力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童琳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锦江小学

参考文献

[1]胡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尝试[J].中国培训.2015(18):89.

篇7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美感教育;内容方法;作用意义

现如今的小学音乐教育有了可喜变化,人们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教育,而是更加注重素质的教育。美感教育的融入对学生思维的激发、兴趣的开发以及审美意识的培养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对美感教育的融入还处于初步的改革阶段,我们对美感教育的研究还不够,从而导致小学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不断研究、不断创新,让现代教育中融入越来越多的美感教育,让这种美感教育发挥越来越大的

作用。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美感教育的方法

美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学科融合与交流的重要渠道。所以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实践中落实美感教育,让学生能真正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到音乐和事物的美丽。

1.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素质

有趣味、有美感的教学活动更能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要营造符合小学生心理的教学氛围,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音乐教学增添趣味性。小学生有自己的好奇心、好学心,我们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给他们正确的引导,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小学生学音乐的能力是先天的,这就导致他们会对音乐充满热爱,但是也会存在差异,所以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施分层教育;同时,也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加强思想情感的教育,培养新世纪小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

2.在音乐教学与欣赏过程中陶冶情操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来支撑的,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不仅是音乐教学的基础,而且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和音乐学习兴趣形成的前提条件。对音乐有了了解,更好地激发学生自我创造意识,对自己作品的欣赏会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和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活动,让他们轻松玩乐的同时轻松学习,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提高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3.从情感深处将音乐教学与美育实践结合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渴求度会增强,对音乐的需求也会增强,在这个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教师就需要随着他们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让他们从被动地听课变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通过举办各种适合他们的活动,进一步活跃身心,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有效实施美感教育。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美感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1.多媒体的应用能激发学生思维创新

多媒体是现代新兴的教育工具,能够将视觉和听觉一体化,小学生正处于生长阶段,对外界的敏感度很高,对新兴教育工具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不断地用多媒体教学给他们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让他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力,生成对不同音乐的感受和诠释,这种从传统音乐教育到现代音乐教育的转变更加开阔了小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2.美感教育的融入培养了学生审美意识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小学生音乐教育中美感教育的融入强化了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了不同的情境,自由地想象发挥,把自己对音乐的审美更好地表达出来;在产生不同情感体验的同时,师生共同分享,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保持了学习热情,而且学会了交流,体验了学习乐趣。

三、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美感教育的问题探讨

1.有效地设定和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育中美感的融入给了我们轻松的教学环境,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会让教师忽视教学的根本。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有效地设定和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对设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认真对待,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制订应该符合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水平而制订,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适合学生的发展。同时对待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应该努力完成,不能因为教学课堂的轻松而有所松懈,在轻松教学的同时完成每一个目标,让我们和学生都能更好地发展。

2.把教材与实际更好地结合

多媒体的应用会给小学音乐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但是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往往会让我们忽视教材。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把教材与实际更好地结合。教材是传授知识的关键,也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小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接受和表达音乐的内容,培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地分析,把复杂的话用简单的知识讲述出来,把教材知识用到音乐的情感中,

让小学生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提高欣赏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知识水平。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所以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与同事之间进行交流,互相提高。只有教师不断地接受更高的知识洗礼,学生才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会增加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但是绝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便捷就忽视教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专业的备课内容,才能生成精彩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多媒体教学,丰富自己的同时更好地教学。

4.丰富音乐教学的方式

音乐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多媒体的应用丰富了教学方式,但是仍然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多学习、多创新。例如,在课堂上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被动变得主动;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平竞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法,对音乐有一定的敏感度,利用他们的敏感度打开思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度,提高了现代小学音乐教育的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界的不断革新,小学音乐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某种意义的文化教育,而是逐渐以审美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素质教育,对这种素质教育、美感教育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小学音乐教育中美感的融入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塑造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美感教育的融入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也需要在不断创新的路上积极发现错误,积极改进,让现代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海勇.浅析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实践[J].文学与艺术,2010,2(6):199.

[2]顾春卫.音乐审美教育让学生展现个性自我[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7):53.

[3]邓畅生.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2(10):152-153.

篇8

小学生对唱歌特别感兴趣,有许多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参加过各种音乐培训。在一年级新学期开始时,我对一年级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过一次调查。100%的学生都喜欢唱歌,一般的学生都学会了20首以上的歌曲。还有30%以上的学生专门受过音乐培训,学习过音乐。有部分学生会一到两样乐器。但到了小学后,却不喜欢小学的音乐课。经过调查分析才知道,幼儿园的音乐课主要是学唱,不需要学习音乐知识和欣赏知识,同时,幼儿园的唱歌课生动有趣,不象小学音乐课那样正规。看来,要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学习兴趣,关键是教师课堂教学要生动,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教师的提问要有问题性和思考性。

二、情——感受“自在”体验的延伸

音乐教学是一门集娱乐性,欣赏性与趣味性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也是一门情感性学科,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歌声去陶冶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情感。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学唱和欣赏歌曲的音乐美的同时,要用歌曲去陶冶学生的情感。如:有个别学生要在讲台上展示歌声时,个别同学趁机说话,很不认真,也很不严肃,教师可用亲切、温和的声音提醒说:“同学们在下面能用守卫他们打节奏歌曲伴奏吧。机智、亲切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音乐教学是情感教学,要用歌声去调动学生情感,用歌曲优美的旋律去得到美的享受,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带有良好的情绪、充沛的感情,而且要善于利用歌曲的内容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积极情感,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引导学生在自在的氛围中学会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其情感。为此,在课堂设计中,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送别》这首歌曲时,我根据河曲的内容设计了以下几个讨论题;1、你在生活中经历过送别的场面吗?如果有,请你谈谈当时的情景和离别的心情。2、请同学们想想,能不能用别的曲调来唱《送别》这首歌呢,如果有,你唱唱看,有没有本来的曲调好呢。讨论后,我让学生自己去谈自己的看法,谈唱这首歌的体会和心情,启发学生理解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音乐渗了透作曲人、作词人的情感,这种情感渗透甚至体现在每一个音符中,体现在歌曲的每一个字当中。音乐教师要想语言感动学生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必须对教材、对学生了如指掌,才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我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纪第四单元《外婆桥》这一课时,在学生熟悉了B乐段的音乐之后,接下来设计的环节是画图谱有感情的演唱,我有感情的说;“江南的音乐正如它的景色一样清新幽雅。一块块青石板,一座座石拱桥,在旋律中都能体现出来。充沛的情感,加上形象直观的图谱,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他们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所以说只有注入情深意切的教学语言,才能像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颤动和共鸣,拨动学生微妙的音乐审美情思,使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新——开启“自然”创造的空间

篇9

一、提高学生有效听音乐的频率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所以就需要提高学生的有效用耳率,提高耳朵接受音乐的能力。当学生唱歌的时候,要明白其实耳朵更重要,需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耳朵。生活中,我们一定听过,带着耳机唱歌跑调的人,那是因为他只在乎自己的情感并没有过多地发挥自己耳朵的聆听作用。因此,无论是听赏乐曲还是学唱歌曲,都要培养学生们高度集中地去关注音乐、聆听音乐。平时,教师要多用钢琴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钢琴可以给出音的高度、长度、力度,因此多听琴能精确地把握音准。例如:钢琴给出固定音高la,用4/4拍演唱,6---(唱一小节),让学生进行固定音高的模唱训练。然后可以变换节拍,用2/4演唱,6-(演唱一小节)。通过演唱,比较两个相同音高在不同节奏的影响下,音的长度发生的变化。还可以继续以固定音高la为训练元素,让学生通过强弱的对比演唱来比较力度的变化。俗话说:熟能生巧。刚开始的学习对学生会有一定的难度,久而久之,持之以恒地练习,慢慢就会练准了。就连五音不全的学生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练习,帮助学生建立音准基础。再就是要多听原唱,也要用耳朵认真听演唱者的声音。 歌唱演员受过专业的训练,表演歌曲都已经唱过很多很多次了,在脑中已经形成一种反应了,他们的自身会有一种乐感,因此他们的音准是很到位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唱准音高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用耳朵多听。让学生听到音乐时,能在内心当中构建音的高度、长度、力度的概念,随之唱出的音准就会有效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判断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利用内心听觉,训练音准的两种方法

培养学生内心听觉,就是培养学生一种对旋律的想象认识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高意识,让学生具有音准概念。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让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才能准确地控制音准,但这需要专门的课程培训,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音乐教师平时可以利用钢琴做巩固训练,可从单音开始练习――唱音阶――练唱歌曲。

首先,单音训练。单音训练是最基本的,也是基础练习。教师可采取用琴带唱的方法,让学生用“啦”模唱出教师弹奏的单音,教师弹一个音学生唱一个音。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模唱出音高,并且要求准确到位。教师可在学生模唱后再次弹奏这个音,让学生自己辨别自己是否唱准了。低年级的学生对音准的概念都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因此在这个时期,要利用钢琴等充分建立学生的音高概念,对音准的概念。如:长音训练,教师可弹奏一个音la,让学生唱6拍、8拍或更长。但是,要让学生保持声音的平衡和准确。教师不需要着急,音乐的能力是慢慢培养而来的,如果学生唱6拍、8拍有难度,我们可以从演唱2拍开始。总之,音准的训练也要中心下移,以音乐课的学困生为检验对象,来衡量我们的训练成果。

其次,歌曲训练。学唱歌曲是音乐课的最基本学习内容,也是所有音准训练中的综合体现。学唱歌曲时,教师就要在钢琴上一句一句地带唱,一遍一遍地听琴,一次一次练习。在这其中,最重要的要提醒学生,用耳朵仔细聆听,不能发出任何声音。教师演唱时学生最多只能张嘴模唱。教唱同头换尾的两个乐句时,可运用手势的帮助。一首歌曲可以光听来学会,也可以光唱来唱会。但是,用听唱的方式结合,是最实用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用先听后唱的方式检验他们的音准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教师不要怕麻烦,开始的时候很枯燥,但这是必要的,也是肯定要经历的。

篇10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竞技健美操,动机

 

1 前言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青少年健美操竞技水平的培养还属于刚起步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然后逐步发展,对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研究更是有限[1]。目前要继续发展竞技健美操,就要加强对青少年健美操的重视和研究[2],因此各相关体育职能部门应明确青少年参加培训的动机进而完善管理制度[3],提高健美操竞技水平,加强科研力度和健美操人才的培养等举措是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4]。因此,分析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显的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作调查,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在制订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为各教练员提供心理依据,以便因材施教、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动机,提高青少年训练水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南京市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青少年。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以动机的种类来制定统一的问卷表。(样本含量50)其中小学生26人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中学生24人。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回收率达100%。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

2.2.2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本论文的相关文章和心理学文献资料约30篇。

2.2.3 数理统计法:通过问卷反映出的数据用百分比计算法进行统计。2.2.4 访谈法:通过对王连睿教练等多名教练员进行访问,得到有关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激发和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动力。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5]。通过笔者的调查,大多数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绝非只有一个动机。本文是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格式免费论文。

兴趣直接影响到动机的形成。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带有向往的心情,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6]。兴趣可激发人的求知欲,是鼓舞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能开阔人的眼界,丰富人的生活,促进个性发展。兴趣对青少年动机的形成有特别重要作用,有人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7]。因此,明确青少年对学习竞技健美操的兴趣,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显的十分重要。

3.1 促使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表1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兴趣程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64%的青少年表示喜欢竞技健美操,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以它特有的运动形态和价值吸引着人们参与的热情。青少年在具有鲜明节奏和音律感的现代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使其产生欢快,奔放,振奋和激情的情绪,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运动员随着音乐活动,动作优美协调,动作的灵活和反映的灵敏以及胜利的喜悦,都给人以美的情感的体验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人们能从中分享起美的欢跃,因此竞技健美操很容易被青少年喜欢,更多人开始认识竞技健美操。

调查结果表明36%的青少年表示一般或不喜欢竞技健美操,这部分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并非个人喜好,有可能是出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看人家参加培训自己不甘心落后;因为好玩或可以多交朋友等等其他因素的驱使。小学生和中学生人数相比较来看,中学生的影响因素比小学生要多。小学生更多人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是因为喜欢,很少收外界压力比如父母或老师强迫,升学需要等因素的影响,而中学生参加培训的外界因素就比较多,从表2看因“升学需要”、因受“父母或老师强迫”的中学生占多数,可见中、小学生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有相当大的差异。

表2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原因

小学生人数

中学生人数

喜欢竞技健美操优美的动作

喜欢竞技健美操欢快的音乐

竞技健美操有健身价值

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不甘心落后

可以广交朋友

因好玩

升学的需要

父母强迫

5

3

9

6

1

1

1

1

5

4

2

2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