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主要是将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相互联系,以帮助学生利用美术知识及美术技能将生活美化,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领悟美术的魅力和价值。为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有必要将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教学当中,使美术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同时通过让学生体会美术的美好而更加热爱生活。
关键词 美术教学;生活化教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4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扬州市十二五立项课程“构建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号:G/11/P/198)的成果之一。
美术作品的产生要以生活为基础,然后再进入生活通过考验之后,才能实现美术创造。因此,在实施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注重引入生活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并感悟生活,小学美术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小学美术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情境是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情感氛围,在美术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生活知识为学生创设可感、可触的教学情境,不仅可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还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创设生活化情境已成为美术教学改革当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时需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所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需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及心理特点相符;第二,所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第三,所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需具新奇感,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保持课堂气氛的轻松、愉悦,使学生能快乐创作;第四,所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需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网络等,以丰富教学方式,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具体可采取讲故事、做游戏、变魔术等方式进行。例如,在教《儿歌和童话》时,教师念一首非常熟悉的儿歌给学生听:
师:“小老鼠,上灯台……”(出示板书:儿歌)儿歌不但能念还能唱呢,你们都会唱吗?给你们配上有趣的画面,一起来唱一下,好吗?
(放音乐,生唱,师生拍手打节拍)
师:唱得真好。从小,老师最喜欢听的就是儿歌了,最喜欢看的是童话。(板书:儿歌和童话)
师:可以说老师是伴着儿歌和童话长大的。你们猜,老师小时候最喜欢哪一个童话故事?这个童话故事你们也很喜欢哦。
生:……
师:瞧!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我是百看不厌啊!看,这儿有两本《白雪公主》的故事书(一本只有文字,一本图文并茂),你更喜欢哪一本?为什么?
生:喜欢有画面的,好看。
师:是啊,童话故事里有了插画,看起来更带劲呢。今天我们也要来创作一本像这样的有图画带文字的童话故事好不好?
学生此时的高涨情绪已呼之欲出,听到老师这么说自然感到欣喜。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兴趣迅速被激发,同时也出于其孩童的助人心理而乐于去动手制造各种造型的房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美术创作素材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的。”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生活就无法实施教育。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主要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可捕捉各种信息,发现实际生活当中存在的各种美。美术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学科和艺术,需要观察,也需要教育,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不但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也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其对于生活当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非常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加强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指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并将其融入美术创作当中。
例如,在教《我爱树木》时,教师可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种植的各种树,教学生认识各各类的树及树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树有树干、树枝、树叶、树皮,并引导学生观察树冠、树枝、树叶、树皮等树木的各细节特点,看看树冠的形状、树枝的粗细、树叶的疏密、树皮的颜色和触感等,通过观察,学生可发现树冠有椭圆的、三角形的、多边形的等;树枝有粗有细,有直有弯;树叶有疏有密,颜色多样,以绿色为主,也有红色、黄色、深蓝色等,且形状各异,有扇形的、椭圆形的、长条形等;树皮以褐色为主,且有光滑的粗糙的。在进行实地观察之后,学生对于树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接着就可让学生画树或是制作手工树,这时学生不仅对画树或制作树表现出非常大的兴趣,而且因为有了亲身体验而在整个任务的过程当中更加得心应手。此外,在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及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以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美术创作积累各种生活素材。
三、将美术回归生活,通过美术作品表现生活
学生的创作灵感通常都来源于生活,纵观各学生的作品可发现,其大多数是反映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多数作品都是学生生活经历的再现。为此,就有必要将美术回归于生活,引导学生将生活通过美术作品来表现。如在学生结束春游之后,可及时在美术课堂上让学生回忆春游的整个过程和存在于春游中的各种有趣的场景,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当学生高兴地回忆各种快乐的时光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当时的欢乐场景表现出来。这样学生的绘画作品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因有实际的春游经历,学生的绘画作品也更加真实,同时因处于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当中,学生也会乐于表达且敢于表达。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显然这种教学方式下绘画出来的美术作品要更好。此外,美术教师还应多与语文教师相互沟通,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并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平时写日记可采取绘画的形式叙述,让学生将平日的所看、所想及所做以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将爸爸、妈妈、朋友等人物利用不同的人脸来表示,要表达的高兴、伤心、生气、愤怒等各种情绪利用当下比较流行的符号组合表情来表现,自行车、公交车、小轿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以其大概外形来表现,这样,一幅幅的美术日记就诞生了。相比于文字表达形式,以图画来进行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要更加生动、具体,且可表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进行绘画之前,学生需要整理自身思维,并选择其兴趣点最高的内容,然后再以绘画的形式或是绘画加文字的组合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样不但可让学生形象、具体地表现其思想,而且还可提高学生的分析、整理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美,并采取美术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再将美术回归于生活,通过生活的考验来进行再创造和创新。美术是高雅的,也是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只有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精彩,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彩凤.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104.
篇2
一、在综合和探索领域教学中,仍坚持以美术为核心
“综合―探索”教学模式是指老师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综合性体现在:一是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有语文、数学、音乐、政治、历史等等;二是也要将前面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三大学习领域纳入其中;三是将美术与当代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所谓探索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这些未知领域。由此可见,在“综合―探索”领域教学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知识面非常广,但是安排的教学时间又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坚持抓中心、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学科本位上考虑,在“综合―探索”这一领域教学中,应该坚持以美术教学为核心内容。显然,这一策略有助于美术老师把握合适的度,既注重学习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又能避免学习内容过于宽泛和探索过程流于形式。
比如苏少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材中第三课的标题是“车”,课本首先从时间顺序上分别展示了不同年代的车,有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马车、民间的独轮车、欧洲古代马车,还有现代出现的各种汽车、火车、货车等等。图片下面还有知识窗,介绍我国轿车的制造历史。课本还附有学习建议:观察生活中、影视里的各类车。也可以到博物馆欣赏古代的车。画画你觉得有趣的车。显然,这课的学习应该采用“综合―探索”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主要有历史、物理、电影等。但进行综合性的学习是为了在美术创作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使作品更加充满文化底蕴。所以“综合―探索”模式的教学应该有所侧重,最终落脚点应该在美术教学之中。
二、选择合适的主题,精心设计综合课程
美术教学的前三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分别体现了美术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具有分工明确的特点,老师也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也往往把这种教学方式自然而然地运用到“综合―探索”的教学领域中,而无法显示其综合性和探究性的学习特征。因此老师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思维定势,跳出三个领域看“综合―探索”。在“综合―探索”领域具体课程开展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题,也就是既能将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又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师生围绕课题目标,共同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并以文字、表格等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常见的主题包括社会性主题和相同的形式主题;接着广泛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和筛选;最后在课堂是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们之间相互合作,激发探索愿望,体验探究的愉悦感,至此就完成了一次选择主题,并精心设置和开展综合课程的教学任务。
比如植树节之际,老师以“关爱树苗成长,禁止随意砍伐”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索”课程学习,首先师生共同探讨树木的相关知识,然后编排剧本让学生表演树木被砍伐的情景,最后老师用图画记录下来,并用文字命名,使学生触景生情,引发对人类行为的思考和探究。
三、适当地开展综合学习,进行总量控制
如前已述,“综合―探究”学习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学习方式也比较复杂,恐怕单一的学习方法也不能保障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地又综合又深入地探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很大的劳动量和工程量。除了充分利用好课内时间,还需要动用课外时间,场地也不仅仅限于教室内,可能还会扩大到校园、甚至社会这个大舞台,且随机的成分很大,整个活动不好控制。同时,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其他课程的安排,不能因为美术课程的学习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在进行“综合―探究”领域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比如,一些小型的活动可以一个星期或者几个星期举行一次,而稍微大型一点的综合教学活动就只适宜每学期举行一次了。
比如还是上述列举的第一个例子,关于课程“车”的学习与创作,这个课程的主题很明显,都是围绕“车”展开的。在开展“综合―探究”式的学习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车的历史,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或者相关电影,因为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所以直接把活动地点设置在教室里面,比较节省时间和劳动量。但如果考虑带学生去博物馆实地观看古代马车,这样就成了户外活动,虽然这种形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兴趣,但在时间以及次数上要进行总量控制。
篇3
关键词:微课法;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福建省福清市红博小学为对象,在具体的教学调查中,将受访群体分为学生组和教师组,首先,学生组为该校62名各年级学生,男生37人,女生25人。其次,教师组为该校教授美术的专业教师4人。
1.2调查方法
在调查过程中,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展开实施。首先,编订《美术课堂微课学习体验调查问卷》,利用课余或课后时间发放给受访学生,整个调查中,共发放问卷62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6%。其次,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对4名该校美术教师展开访谈,收集他们关于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利用Excel软件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成图表形式,为后期的分析提供依据。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学生群体调查结果
学生是微课教学中的受教群体,他们对微课学习的体验,是反映教学效果的关键指标,本次调查编订问卷对受访学生群体展开了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你喜欢美术课吗?第二,老师经常采用微课形式组织美术教学吗?第三,对于美术课堂的微课教学,你的体验是?通过后期的数据整理,将学生群体的调查结果统计如下:首先,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为:25%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45%的学生表示“一般喜欢”,3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其次,关于第二个问题的结果为:30%的学生表示“经常”,50%的学生表示“偶尔”,20%的学生表示“从不”。最后,关于第三个问题的结果为:50%的学生表示“很完美”,30%的学生表示“感觉一般”,20%的学生表示“不好”。
2.2教师群体调查结果
教师是微课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者,了解他们对微课的态度,对于判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也十分有帮助。此次调查中,主要通过一对一访谈收集了4位美术老师关于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访谈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你会经常采用微课形式组织教学吗?第二,你主要采用什么方式组织微课教学?第三,你觉得影响微课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第四,你会对微课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吗?通过后期的数据整理,将教师群体的调查结果统计如下:首先,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为:3位老师表示“经常会”,1位老师表示“偶尔会”。其次,关于第二个问题的结果为:3位教师表示“采用传统的视频微课模式”,1位教师表示“会将传统微课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设计一些新的教学元素”。其次,关于第三个问题的结果为:2名老师表示“自身的微课制作技能不足”,1名老师表示“缺乏系统性的微课教法培训”,剩余1名老师表示“学校的微课教学条件较差”。最后,关于第四个问题的结果为:4名教师均表示“不会”。
2.3影响美术课堂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整体而言,该校美术课堂的微课教学开展现状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因素影响现有的微课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可总结如下:①教师教法的问题,在教法上,受访教师组织微课教学的形式过于“套路化”,即:沿用传统的视频形式,组织美术微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不足;②教师技能的问题,受访教师微课制作技能的匮乏,也是影响美术微课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③教学评价的问题,没有建立起系统性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使得现有的美术微课教学效果难以实现精确评估。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第一,该校美术课堂微课教学开展现状良好。由调查结果可知,无论是学生对微课学习的体验,还是教师进行美术微课教学的频度,都能够反映出该校美术微课教学的开展现状整体良好,教师能够积极探索微课在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形式,学生也能够有效配合教师的教学。
第二,制约美术课堂微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呈现多元化态势。调查结果也反映,目前,仍存在一些因素制约该校美术课堂微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包括:教教法比较套路化,缺乏创新;教师微课制作技能不足,影响微课制作质量;没有建立起系统性的微课教学评价体系,使得教学效果难以有效评估。
3.2建议
第一,美术教师应在教法上勇于创新。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势必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美术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形式多样,在教学时,教师也应该竭尽所能,通过多元化的微课教学形式去呈现美术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例如,可将传统的微课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进行组合,构建“微课+游戏”“微课+小组探究”“微课+现场绘图”等形式多样的混合型微课堂,不断丰富美术微课的形式,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学校应加大对美术教师微课制作技能的培训。在今后的教学中,该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大对美术教师微课制作技能的培训,通过聘请专家进行校内微课讲座、选派优秀美术教师外出培训微课技能等方式,不断打造优秀的美术微课教学优质师资团队,为美术微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三,应尽快构建系统的美术微课教学评价体系。为使美术微课教学的效果能够得到有效评价,并及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质量,建议该校美术教研组应尽快编订系统性的微课教学评价体系,该体系应采用量化的形式,分为学生自评、家长帮评、教师总评三个环节,各环节中都应设置具体的指标,在每节美术微课结束后,教师可通过问卷发放、小节测试等形式,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展开阶段性、总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徐翠锋,郭庆.论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J].职业时空,2014(01).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篇4
关键字:小学美术;情感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07-02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情感需求,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基础阶段,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情感方向尚未成形,在此阶段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借助于艺术形式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需求对学生今后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现行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过于重视对学生绘画技巧、绘画方法的传授,忽视了美术内在的情感教育价值。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五个方面浅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1.以情境引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作画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教师要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来使学生尽快地产生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进入创作境界的具体做法是:(1)用音乐渲染情境。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创设优美的情境。音乐和美术是共通的,都属于艺术那么我们也就可以运用音乐为美术教学创造情境,烘托气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受能力,并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都得到美的享受。(2)开展游戏,提高学生兴趣。儿童的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他们感知事物时多以直接视觉、听觉和形象思维为主,其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的途径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游戏情境法恰是一种符合这种特点,且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游戏的快乐,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必要的知识,同时它也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体验。
2.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美术实践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为,激发学生朱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加深其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如,在上"我的新明友"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粘土,让学生亲手制作出自己的新明友,这个朋友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其作品也各有特色,充分体现出了学生浓厚的情感。在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展示,制作的如果是人物,可以鼓动学生送给人物本人,加深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如果是动物,教师可以鼓动学生向大家讲述自己与新朋友间的趣事,锻炼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情感。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作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并根据学生的喜好制作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3.讲解示范具体化、形象化,优化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讲解时,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儿童语言,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于儿童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师要加以解释。例如,小学生对书本上的"横线""竖线"不太理解时,我说:"站着的线是竖线,躺着睡觉的线是横线。"通过这样形象的解释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儿童的语言习惯来讲课,儿童比较喜欢用重叠字,所以我在讲解各种动物的特征时,就多用诸如:"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嘴巴""长长的腿""胖胖的身体"等,这样更有助于小学生的理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会顺其童心,将作画步骤编成一首首儿歌,从而达到使学生快速掌握新授知识的教学目标。具体形象且富有趣味性的讲解示范,保留了孩子的童心,丰富了孩子的想象,优化了师生关系,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并且也引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4.在课堂互动交流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是表达和培养情感的关键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动学生积极发言。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为的同时,也通过学生的表达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情感意识。如,在讲解"童话里的小屋"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关于"童话里的小屋"的作品。让学生观察之后再说说自己都观察到了什么及其体现出的美感。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发言,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觉得童话里的公主好美,有的觉得公主生活的环境好美。教师也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出发点都不同,体会和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通过这种学习万式。学生在探究、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并获得不同的知识、灵感和情感。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成功和失败会带给人心理上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体验融入到课堂中和教材中。教师可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如使用多媒体设备以及户外写生等,使学生能在学习上取得一些进步和小小的成就,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信心。美术教师要解决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就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色彩,使他们掌握好绘画的技巧。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的能力,能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领悟艺术美,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教师还可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其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美术欣赏能力,有利于达到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从本质上来说,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更要加强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环境下,其更不能忽视情感教育,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上丰富情感体验,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翟端丹. 美术教学探研――提高学生绘画兴趣[J]. 辅导员. 2011(27)
[2]刘兴胜. 浅谈小学生的情感教育[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07)
篇5
关键词:乡土资源;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
一、乡土资源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纵观这些年的研究文献,乡土资源的相关概念主要出现在各级学校的课题研究界定中。
(一)乡土资源的定义
根据文献可知,“乡土资源”中的“乡土”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人们出生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乡土”的概念范围通常会随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一般意义上乡土的范围最小可具体到乡镇,最大不超出省的范围。朱慕菊在《走进新课程》中指出: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村镇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二)与之相关的概念
农村资源,即指农村特有的资源,与乡土资源概念相近,只是地域范围主要针对农村而言。民间美术,常有人将民间艺术中的民间美术资源混同或等同于乡土资源。其实,民间美术指由平民、常民或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笔者认为民间美术属于乡土资源,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在美术教育的指导性纲领和各类理论文章、实践研究经验中均有所阐述,综合如下:
(一)有利于更加贴近生活,尊重未成年人认知发展的需要
从生理学角度考虑,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形象的,对他们来说,以切身生活为基础的、全面综合的视觉审美文化教育是真实而生动的教育,这样的美术教育才能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新热情。
(二)有利于陶冶高尚情操,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乡土情怀与民族认同感
笔者认为在当前视觉文化泛滥的现实环境中,学生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流行文化趋之若鹜,相反,对民族的优秀文化却采取轻视或鄙薄的态度,导致了学生对民族和国家感情的渐弱。尹少淳教授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当前世界美术教育呈现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关注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主张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培养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而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
(三)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增加美术教育效益,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乡土资源是可以重生的资源,是最省钱的资源,同时也是最自然、最原始的资源。
三、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乡土资源的种类
文献中有关青少年美术教育可用乡土资源的种类相当广泛,也比较庞杂,综合起来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分类:
(一)从资源的内容上分
1.自然资源
包括自然景观,有城市、村社、校园等;自然材料,有沙土石木、瓜果作物、田地花草、家禽鱼虫等。
2.文化资源
包括传统美术文化,有民俗风情、古建筑、民间艺术;现代美术文化,有当代艺术家美术作品、现代视觉影像艺术(时尚)、现行建筑及装饰等。
3.社会生活资源
包括各种活动,有节日、庆典祭祀活动、文化艺术主题活动;社会机构,有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等。
(二)从资源的动态角度分
谢在《论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文中,将乡土资源分为:
1.原生乡土美术教育资源
原生资源是指原本存在但要经过开发才能生成的资源,主要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以及相关的传承性的乡土文化资源所构成,如人、物、风、俗、史等。
2.延生乡土美术教育资源
延生资源是指随着某种资源的利用、消耗,其作用影响仍然存在的资源,它集中表现为由物质教育资源派生出来的文化教育功能。如被有幸保存下来的祠堂、神庙、牌楼等等,这些都会以一定的人文内涵与文化形态产生教育的作用。
四、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美术课程领域而言,使用最多的是手工制作,如利用蔬菜、水果进行雕刻、拼插,以此来发展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等。其次是欣赏,如利用四季变化、丰收季节等,带领学生外出,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
(二)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民间美术的开发和利用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中具有绝对优势。根据本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品种开展研究,如剪纸、陶艺、布艺、印染、皮影、编织、刺绣等,在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完成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情感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6
一、调查结果
1.美术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情况
我县县直小学共6所,其中4所为国办小学,2所为私立小学,教师工资都是县财政拨款。
从我1991年开始任教美术课20多年以来,有部分新的美术专业毕业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如果把他们都作为美术教师队伍来说,那么美术教师队伍日益年轻化,日益充实壮大。现在这6所小学中,也就2所私立小学的美术教师配备比较合理,所有的美术教师都是40岁以下的专业毕业的,年轻有为,学历也高。其他4所小学的情况就不同了,年龄在45岁以上,专业学校毕业的5人,最好的一个学校9个美术教师中有3个专业院校毕业的,其他2所有一个专业毕业的,还有1所连一个专业院校毕业的美术教师也没有。
2.美术教师的分配、任职情况
历届专业院校毕业生虽然不断地被分配工作,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但任职情况却很不理想,据调查显示,现在的状况是大部分的分到了乡下,留在县直的也没有几个能教美术课,大部分被安排教语文或者数学课,担任班主任,没能加入到美术教育前线上来,随着任课情况的不同,个别教师甚至连继续教育都加入语文、数学等学科,导致一些优秀的美术教师的特长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水平日趋下降。从上学期举行的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情况就能看出,参加比赛的老面孔比较多,新面孔较少。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忽视美术教育,缺乏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社会到学校到学生都认为,在小学语数英是主科,其他的课都是副科。美术课也不例外地成了副科。我曾经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副科都是玩的课,觉得老师不会像主课老师那样,完不成作业了,叫到办公室批评,把作业给补上,考试考得成绩不理想,请家长来谈谈,希望能配合教师的教学。美术老师也同样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当然,也许上级部门也是这样认为的,检查考试的只有主课和常识课。
2.美术课堂教学有走极端现象
以前美术课从来没有考过试,也就是作为考查科目,为了加强对美术课的教学,考察教师的教学成绩,从今学期开始,其中2所县直小学第一次有了美术科的试卷。试卷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考试,题型包括填空和选择;另一部分就是绘画的考试,选择课本的其中一课作业要求来考试,不要求学生有参考资料。
从试卷来看,我觉得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美术课的目标要求只是让学生了解,没要求牢记。基本技能题也是超出范围。
当然,基础知识题是可以是有准确答案的,基本技能题呢?怎么打分?不同年级标准也不一样,看卷的也不是同一个教师,更不是专业教师,用这个成绩来衡量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觉得有点不太妥当。这样的考试对学生、对老师都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
三、促进美术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
1.各级领导重视美术教学
希望教育局领导在美术教师分配时本着均衡的原则,使县直小学都能拥有至少半数以上专业院校毕业的美术教师,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美术教研活动相对比较少,也希望有关领导重视美术活动,加强基本功的培训工作。更希望学校的领导重视美术教育,把专业人才放到合理的岗位,不再埋没人才,即使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在年龄上也要相对年轻点的,美术教师课时数比较多,学生活动比赛也不少,年龄大的教师是很难适应的。领导的重视能推动县直小学美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使我们的县直小学美术教育事业后继有人,美术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2.校内外结合实行县直联合教学
上下齐心合力帮助教师从课堂教学中找到成功的乐趣,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借此缓解重竞赛轻课堂的现象。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引导教师广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人人研究课堂教学”的氛围。
利用县教育平台,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培训,研讨问题;建立县直小学美术教学QQ群,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推行导师制,通过网络让新老教师之间自愿结对,通过传帮带促使双方加快专业素质的发展。师徒之间要做好发展规划,记好活动内容,作为双方考核的资料。
3.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加强县直小学美术教师业务培训,真正落实研训一体的教研模式,最终建设一支高素质研训员队伍,建立竞争培训研讨总结再竞争的研训一体的教研模式。
通过示范型、组织型、诊断型、松散型、网络研讨型及送教型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研讨,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结构的改变与发展。必须要求教师及时记录与整理研讨的结果,及时反思整理成文。
4.学习新课标和联系学生具体实际相结合
学习新课标,掌握新理念,固然是教师应当做的,但一定要“学有所用”,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构建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教学,使美术课堂教学鲜活生动。
5.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工作,促使教师不断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和效率。在农村小学中,美术教育存在更大的弊端,极大地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及时发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众多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小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设施设备不健全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导致学校的财政状况并不良好。因此,部分农村小学无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应有的美术学习设施。
其次,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地位仍然较低。一方面,农村教育的水平从整体上相对不足,导致美术教育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另一方面,农村学生以及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可度并不高,多数家长不愿意支持美术教育,致使学生也不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美术学习。
最后,农村学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不同,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要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需要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要不断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地位。同时,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予农村小学一定的补助,要为其配备基本的美术教育设施和设备。此外,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农村小学,逐步增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此基础上,农村小学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要让家长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愿意支持学生进行美术学习。
另外,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也需要针对农村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要认识到农村学生的特殊性。这就需要农村小学加强美术调研工作,要针对农村学生较为特殊的审美观和基础,要以此为基础调节美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在增加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当前的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与反思。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建设。
篇8
1.职业美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过于执着于传统美术教育理念,以计划性、终结性、专一性的教育理念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使得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僵化,缺乏对于现代化美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了解,从根本上来讲是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的。二是开展职业技术美术教学理念改革的过程中,部分教学者过于关注技能训练,忽视了构造美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职业美术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首先,很多专业之间的区别性不大,忽视了专业之间的差异性,由此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极大地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其次,美术专业设置忽视了社会性,很多美术专业的存在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后,美术专业学习的教材内容缺乏交叉学科的学习,出现美术教学的孤立状态,这是不符合美术教学特点的。
3.职业美术教学的模式单一化。由于职业美术教学的观念守旧,使得其教学模式出现单一化的缺陷。首先,现阶段,多数的职业学校开设的美术课程内容,是在沿袭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理论讲解过多,忽视了美术教学与市场化设计之间的联系。其次,职业学校过于强调热门专业,在教学模式上缺乏长期的眼光去审视,造成人才资源的过多浪费,忽视了学生的职业规划。
4.职业美术教学资源不足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足,缺乏必备的画室、设计室、电脑室、专业器材等,难以给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美术教学环境;其二,教师素质较低,教学水平难以满足需求,美术专业性素养不高,难以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中切合实际地去执行教学目标,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美术教学课程的效果。
5.职业美术教学考核制度不科学。现阶段的职业美术教学考核制度同样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将理论知识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忽视了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使得原本应该是一种趣味十足的课程成为学生们都厌烦的理论学习课程。职业美术教学考核制度中,笔试内容往往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使得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美术理论上,导致其实践能力的低下,一旦进入社会,才发现自己所学习的美术知识起不到作用,实践能力表现不佳。
二、新时期背景下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策略
1.积极改变美术教学观念。首先,教师方面的美术教学观念改善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注重职业教师的聘用和选拔,将美术技能强、美术教学观念先进的人才纳入到学校美术专业教学体系中去,保证其对于传统美术教学观念的冲击作用。二是不断开展先进美术教学观念的宣传和教育,倡导教师开展教学理念的学习和交流,由此肃清传统美术教学观念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力。其次,对于学生方面的美术教学观念,积极鼓励学生去接触现在先进的美术观念、技能、表达方式、主题诠释、实际应用,保证其与社会时代美术思想的同步发展。最后,对于社会方面的美术观念,应该强化宣传和教育,端正社会对于美术教学点看法,形成良好的美术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2.注重美术专业的合理设置。结合美术教育发展的特点,充分理解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一方面,关注于美术专业设置的实践性特点,保证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能够实现实践能力和知识理论的全面发展,为其后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一方面,注重美术专业设置的社会性特点,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特点,切合实际的设置美术专业,保证以长远的目光去添加美术专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打算。
3.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在美术教学方式,首先保证在先进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下,积极尝试开展教学方式的实践;其次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自身教学情况,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最后,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工作,保证美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4.加大教学资源的投资力度。针对于职业美术教学资源不足现象,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首先,积极借助国家的资助,加强对于美术专业基础设置建设;其次,注重学校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美术教育事业的长久性发展;最后,不断强化学校与外部企业之间的联系,借助其实践机会,为学生争取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保证其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开展美术教学。
5.积极促进教学考核制度优化。高度重视美术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保证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核,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不断培养其美术实践能力。
三、总结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魅力;小学生
一、数学教师语言的特点及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主要的两个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质量。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最高,因此,教师的语言特点及魅力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讲课时,使用的语言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精准性和启发性。教师要通过语言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督促的作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知识。
以科学性这一特点为例,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说话时,语言不够严谨,不够科学,如“22这个数字”,这样的话就不够科学严谨,在阿拉伯数字中,只有从0到9十个数字,22是一个数,而并非一个数字。教师语言是否科学严谨,会影响到学生是否科学严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尽可能的避免这种现象产生。再拿趣味性这一特点来说,教师语言的趣味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整个课堂更加轻松愉快。例如在教进位加法时,我把自己比作进位点,向学生这样介绍:我叫进位点,我在谁的头上,谁就要多1。再说精准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的学科,课堂语言必须要精准,在开展小数性质教学时,有些教师会将“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零”说成“小数点后面添上或去掉零”,这是极其不精准的语言。
数学语言丰富多样,但是基本的性质要能够保证,科学性、精准性是教师说话时必须遵守的原则。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感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二、数学课中说话的技巧魅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说话的技巧在整节课堂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说话,需要注意哪些技巧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做出了简单的总结:首先,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对提问的方式进行优化;其次要注意表达欣赏和鼓励,树立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紧接着,说话谈吐尽量幽默,提高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要注重宽容和理解,当学生犯下错误时,及时指导,不要斥责。这就是说话的技巧,在课堂上注意这些技巧,能够使教师获得更多来自学生的信任和亲近。
解应用题的时候,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表达出与众不同的学习思路。就拿这道题来说:仓库里有化肥940袋,两辆汽车4次可以运完,已知甲汽车每次运125袋,乙汽车每次运多少袋?这道题有多种解法,学生提出的解法有这样几种:一:求出甲乙两车一次共可运的袋数,再减去甲车一次运的袋数,即是所求。940÷4―125=110(袋):二:设乙汽车每次运x袋,可列出方程940÷4一x=125,解方程得x=110;三:设乙汽车每次运x袋,依题意得(125+x)x4=940解方程得x=110:这几种方法都能够正确解出答案。于是我对学生提出表扬:同学们,大家表现的非常好,你们的每一种解题思路都非常清晰正确,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平时课堂上多用“你真聪明!”、“真不简单!”、“表现很槔”“做得好”这类短语,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这就是数学课堂上的说话技巧。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注意自己的言辞,能够使数学课堂更有魅力,使学生更加喜爱数学。
三、数学相关故事、资料的魅力
数学,从人类诞生到现在科技发展飞速的今天,一直存在于生活之中、学习之中、工作之中。数学的历史非常的悠久,从原始人类拿石头记录数据,到现在利用数学知识编辑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程序,数学的利用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课堂不仅需要知识的讲解,偶尔也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给学生进行放松。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与数学相关的故事和资料来打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心,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某次教学结束之后,我向W生讲了一个数学家的小故事: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这个小故事虽然短小,但是却透露出鲁道夫对数学的热爱。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一个人对数学的热爱程度竟可以达到如此境界。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学生,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要向鲁道夫一样,对数学充满热爱,致力于研究和探索更加丰富的知识。
这就是数学故事的魅力。数学故事也是数学语言的一种,它以生动的情节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这些故事或有趣或悲惨,但是却都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和热爱。
篇10
[关键词]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模式;多媒体设备;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24-01
因为美术教学对老师专业素质和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尽管当前阶段技校老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而且教学方法与教学设备都在不断丰富,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限制,现阶段我国技校美术教学还需要通过有效地方法和手段来减轻落后观念和陈旧模式带来的消极影响,所以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研究就成为了技校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到技校学习而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如果一味地采取灌输知识的手段进行教学就会使得学生产生反抗或者厌恶的情绪,对后续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或者针对性发展非常不利,但是采取创新性的措施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受益。
1 转变教学模式和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
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老师的教学为主体而且应用着老师讲解知识和学生接受答案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给教育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无论在进行哪个阶段哪种教育的过程中都需要抛弃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消除落后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这正是进行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研究需要应用的手段和改变的方面。在当前阶段技校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尝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并且把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领教学计划和推动教学进度;老师则需要利用专业素养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不断实践和尝试的过程中打开辞旧迎新的教学新局面。
1.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交流沟通
当前阶段教学中许多老师还是受到传统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采用框架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都禁锢在其中,每天的教学内容就是专业知识和技巧方面的训练,所以学生才会在枯燥无味的学习中产生放弃或者抵抗的消极情绪。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威胁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生活,老师就需要把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在与学生的积极交流和沟通中发现真正的需求,才能促进技校美术教学朝着符合学生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在这种交流和指导下学生就能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为主决定整个课堂的走向,才能逐步培养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并在未来的学习中深入发展和研究。
1.2 创设生动学习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虽然学生可能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但是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抽象的表现方式和赏析意义而放弃了自己可能得发展机会,这对于学生自己和我国教育事业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老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可以尝试用美术作品创作的背景或者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比较饱满和丰富,学生在学习时也比较有成就感并且受益良多。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换意见,让学生自己发现不足与优点并在未来的学习中多加注意,才是为学生培养美术学习的兴趣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创新教学方法和结合实际生活促进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
除了要把传统教学观念和教育手段的消极影响完全去除,还需要把适当卓有成效的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到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B与研究实践中去,其中就可以包括借助新型教学设备和结合实际的生活两方面。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领域都通过应用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取得了突破和飞跃,所以在技校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也可以利用新鲜的呈现方式和生动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技校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所以在进行未来职业生涯指导时就可以进行“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和具备职业素质,这无疑是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进步。
2.1 借助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既然课堂是进行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研究的主要场所,就需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发挥积极的作用。因为技校美术教学中许多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只是依靠老师的解释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帮助加以解决。比如用多媒体放映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知识含义,并且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这是学生未来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不可缺少的能力。应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是在当前发展阶段的大环境下实现的,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更加有效地创新教学方法来促进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研究。
2.2 结合实际的生活,开展职业实践活动
因为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研究带有浓厚的“职业”色彩,使得整个美术教学的重点都要落脚在为职业发展做铺垫上,由此可见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研究联系生活实际和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老师可以把美术教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取材于生活并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自身修养所能收获的。尽管技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就业存在困难,还是要寻找美术教学和学习中的特色来开展有效地职业实践活动,才能使得学生未来选择职业和进行就业时有明确的思路,也是间接地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相关行业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总结
总而言之,研究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切实有效的,既能在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发展其中潜在的问题,又利用有效手段和创新手段为我国技校教育和美术教学做出贡献。为了迎合我国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研究可谓是顺应形式的选择,在解决问题和交流沟通中总结出了针对有效地教学策略,使得同行业人员在进行研究时有科学合理的借鉴。由此可知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研究的重要性,在逐步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帮助,使得学生能在获得有用的学习能力和思考方式的前提下在未来走入社会进行生活时保持清醒和做出理智的决定。讨论技校美术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研究不仅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还为我国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刘春艳.如何培养技校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J].考试周刊,2013,(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