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22 10:1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问题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问题及建议

篇1

关键词:高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340-02

食品安全最广泛的含义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相关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的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最新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1]。食品安全也逐渐成为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一系列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综合性跨学科领域。

一、切实保障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

俗语有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切实关系着国计民生:在宏观上它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微观上它关系着百姓的生命健康。

高校食堂具有就餐人数多而固定、就餐时间集中的特点,由于人群高度集中,他们的饮食安全极易受到威胁[2]。再加上整个社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大背景,诸如地沟油、瘦肉精、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染色花椒、假牛肉,避孕药养黄鳝等事件的频频曝光。可以说,在种种不利情况下,确保大学生安全用餐、放心消费、吃得卫生、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二、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卫生状况是关系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大多高校食堂卫生条件问题严重,一是餐具卫生不容乐观,校园食堂的餐具使用周期过长,清洗不彻底,不少餐具附着有明显污垢或油渍,此外,消毒设备陈旧,消毒不按程序进行;二是食堂操作间的卫生环境差,物品摆放不整齐,厨具清洗频率低;三是隔夜食品问题,在夏暑蚊虫滋生时节,不少食堂为节省成本,售卖隔夜食品,严重影响了师生健康。

学生是祖国的将来,党和政府历来关心学生的饮食卫生和健康成长。学校食物卫生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不应该也不能被忽视,全国集体食物中毒的案例仍时有报道,现就高校中存在的食物卫生安全问题做以下分析:

(一)加工条件粗陋,缺少应配置的卫生设备

有些高校对食堂的经费投入严重缺少,食堂建筑与卫生设施不太配套。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中要求“要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学校食堂卫生设施与条件,使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符合卫生要求”[3]。近年来,大多数高校由于在校人数的大幅度增加,都新建或扩建了学生食堂,食堂外表和就餐大厅都装修得非常好,但不少食堂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功能不配套、设备陈旧的问题。致使食堂缺少必要的设备和食物维护的方法,直接导致了食物安全风险要素的增加。

(二)承包食堂食物卫生安全风险多

有些高校对后勤社会化改造中食堂卫生处置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缺少及时的研讨以及处置,导致一些因为原则不严、责任不明和自身处置水平低等缘由构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第4章食品生产经营的第29条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4]。

但是由于高校的扩招,多数学校的后勤服务面临很大的压力,后勤社会化也成为一项必然的选择。但部分学校存在盲目引进,以包代管,使得少数不具备从事学校餐饮工作资质的社会机构或个人承包学校食堂,很大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健全相应的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三)食物卫生安全处置水平低

有些高校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堂的卫生安全作业缺少必要的处置和检查、完善的处置原则以及具体的组织实施方法。另外一些高校对此类问题处置不够及时而且力度不够,他们利用服务公司、校办公室等这些非专业机构来处置,会造成食堂卫生处置管理的水平不高,导致这些食堂将剩余食物在室温下存放后又直接食用,生、熟食物容器、区域和加工东西没有分隔和差异符号。

(四)从业人员广泛缺少卫生安全意识,卫生操作习气不良

食物加工人员缺少卫生意识和不良操作习气是构成食物污染和导致食物中毒的最重要缘由之一。食堂从业人员大多是临时聘任、未经练习就从事食物生产经营的人员,因而对食物卫生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其卫生操作的习惯也令人担忧。

(五)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不够

大多数高校食堂由自身经营向租赁、承包、托管等多元化模式发展。高校学生食堂的管理人员多为高校的行政管理干部,食堂内的工作人员也多数是那些只参加过个别临时或短期厨师培训的学员或临时工,缺乏专业、系统的烹调理论和饮食营养与卫生知识。这些人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相关知识、食品加工知识匮乏,在加工过程中不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具体操作,存在食物中毒发生的隐患[5]。

(六)有些区域监督处置缺少应有的力度

由于高校处置的特殊性,有些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对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作业监督不够,把关不严,对尚未达到安全卫生标准的学校食堂也发放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致使食堂卫生风险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三、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篇2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是我国仍旧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仍占有较大比重,“三农”问题依旧是政府、大众密切关注的对象。由于各方面因素,包括农村人口素质偏低,经营者制造商道德品质低下,政府职能未能有效履行而滋生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等原因,我国广袤农村地区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迫切需要被发现和被解决。为此,将罗列一些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并浅显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62

1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案例

食品安全近些年来成为了新闻媒体报道的宠儿,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屡见不鲜。由此引起了较为激烈的社会舆论,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被大众所关注。在此举例几个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新闻报道。

事件一,镉米事件.2013年5月,湖南省攸县的3家大米厂出售的大米在广东省广州市被查出镉超标事件,后被媒体揭发。佛山市市顺德区广东省市通报了顺德市场大米检测结果,在终端销售中发现6家店销售的六批次大米中镉含量超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3家公司生产的3批次中镉含量超标;在湖南产地的大米流通抽检中。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一季度2013个,一季度抽检结果,8批次不合格原因都在于镉含量超标。

事件二,毒泡菜事件,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曾披露过四川成都新繁、彭州等个别生产泡菜的泡菜生产企业使用了敌敌畏、工业盐等有毒、有害物质。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都市对泡菜生产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成都的许多正规泡菜生产企业遭受了沉重的损失。

事件三,陈华粮食事件发生在2004年7月,全国10多个省市在粮食和石油批发市场逐渐找到了一个叫“民工粮”的大米。这种水稻就是国家粮食库霉变大米,其中含有可引起肝癌的黄曲霉素(Aspergillus flavus)能引起肝癌,是目前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表明,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按规定只能卖给酿造、饲料等行业,不能作为食品销售。但是梁帆说这些米主要是卖给建筑工地和学校,被称为“食品街”。食堂在加工的特殊方式,浸泡在擦米的原来的黄色漂白,而且还消除了光的霉味。

……

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问题令我们痛心疾首,同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而在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率相对较高,这又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2农村食品安全原因分析

(1)农村收入水平限制。农村人口收入较低,受经济水平制约,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往往注重价格而不是商品质量,在农村地区,那些质量不高而价格较低的商品往往受到人们的追捧。价值决定价格,无可否认价格低的商品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对较高。

(2)农村群众未能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不会有意识的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于无包装或者包装极简单的商品也不会过多追究,由于农村人口相对分散,人流量较小,一些商店摊铺的货物不能在保质期内售完,常常堆放有过期产品,这就为食品安全问题埋下了祸根。

(3)农村商品购货渠道单一且混乱。农村商铺大多是个体经营,规模较小,且有些商铺还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很少有大型超市,距离城市较远,而食品供应商大多位于城市,因此,农村商店想要购货,只能依靠城市中一些批发零售商驱车送货,这就导致了农村商品种类不全,同时大多在城市销售不好质量不高的商品流入农村市场,增大了农村食品安全隐患。还有一种购物渠道那就是集市,农村集市大多都是固定间隔几天,人们统一将货物拿到乡镇中心售卖,然而集市的摊位和商贩都不固定,食品安全不能得到保证,而出现了什么安全问题也将无从查证。

(4)某些商贩道德素质低下,只盲目追究经济利润,蓄意贩卖有毒的/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以降低成本谋取私利。同时也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经营责任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让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在流通环节得到控制。

(5)我国对于“舌尖上的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与制定。同时监督力度还不够,监管机构冗杂庞大但职责混乱不清,相互推诿,各自为政,形成监管上的漏洞。就例如“健美猪”事件,商贩只需为每头猪多花上几元钱就能免除卫生防疫检查并得到卫生合格证,而从生产地流入市场过程中,再需给有关执法人员送点好处,就能一路畅通无阻,病猪就这样明目张胆的出现在各个农贸市场或超市了。

3措施及建议

(1)加大国家行政执法部门监管力度,做到层层监管,完善基层政府监督体系.同时还要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增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惩罚力度,做到权责统一,违法必究.我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了《关于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开展“四对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即①打击无牌无证经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的经营者。②打击销售,使用没有违反食品和原材料的合法来源,食品生产商和经营者的采购活动规范③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和“五”食品违法行为,规范食品包装标签管理。④严厉打击“两超一非”等劣质食品的生产经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应该严格按照此通知进行执法活动,同时加快以《食品安全法》为中心的其他法律的出台,以保证食品安全问题有法可依,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来敦促食品安全问题。

(2)加强农民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及提高农村食品经营商的素质道德。大多数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对食品安全认知能力有限,政府可以借助媒体如电视、广播、宣传手册等途径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农民安全意识。同时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安全知识讲座或者维权法律讲座,教会农民如何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抵制假冒伪劣商品。

(3)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适当调整规范物价,肃清消费市场不正之风。继续对农民以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生产,解决农民生活保障问题,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物价局也应对市面上各个以不合理价格出售的商品严格规范其价格,打击投机倒把现象,维持健康和谐的市场氛围,促进市场有序运转。而且,还要拓宽农村食品购销渠道,保证优质食品进入农村市场。

参考文献

[1]干春娟.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检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08,(1):12.

[2]陶殿华.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七个要点[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8,(4):72.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监管现状;法律建议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

(一)体制带来的监管重复和监管盲点。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食品安全主要问题就在于对食品安全监管上,主要表现为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重复监管主要是指我国的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确,由于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要经过很多的环节,而不同的环节监管部门可能就会出现监管重复。也正是由于这种重复即职责划分不明确就可能导致在出现食品引发了重大问题时,在追究监管部门职责时都说这不归自己管的现象。监管盲区主要是指一条食品安全监管链上不同的监管部门由于缺乏沟通交流而导致的有些环节没有部门管的现象,这既是监管部门的责任也是我国现有体制所导致的。这种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的体制必然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隐患不断,也必然导致再多的部门也不能保证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的局面。

(二)食品安全法律标准滞后且冲突。首先,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有很多制定的都很早,有些标准几十年未作任何修订,而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生产方式和流通环节也越来越多元化,一些门槛低、落后的标准已俨然不再能衡量食品是否安全是否达标了。其次,诸多现有标准体系中各路标准相互矛盾、重复、脱节、不协调的问题。我国现在食品安全标准有几千个,这么多的标准对于各个监管部门来说真正执行起来是有难度的,这同样也会出现各个部门执行各个部门的标准,各部门之间的标准又缺乏协调,冲突就较严重。这也是我国的那么多食品没有一个整体统一的标准所导致的后果。

(三)法律制度不完善。首先,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措施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不足。我国《食品安全法》目前规定的惩罚性赔偿措施对于那些从生产不安全的食品中获得的高额的利润的违法经营者来说,处罚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并且最重要的是这种惩罚性赔偿措施是以钱的数额为标准,要知道再多钱也许也不能挽回消费者因此而受到的损害,所以该规定不但不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而且还会纵容那些违法者。其次,违法者的法律责任过于单一。我国目前对食品安全问题规定的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方面的责任,缺乏民事和刑事方面的责任规定。但是我们知道,真正能够保障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受到损害的人来说民事责任是非常重要的,而真正能够对违法经营者起到真正的威慑力的是刑事责任。

二、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现存问题的法律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首先,构建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究其根本是要构建一个合理的、有效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以国际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典为依据或参考,建立起能直到实际作用的、能科学全面的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套法律法规体系。其次,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国务院一定要完善和理顺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问题,这就要求监管体制改革要到位,综合协调机制要健全,各监管部门的职责要细化,技术能力和优化检验资源配置要提高。

(二)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那要想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需要加强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委员会的合作,加快推进对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和针对新的食品生产技术的新标准的制订。并且,要从能够真正保障人体健康的角度,制订出一套统一的具有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对之前提到的现存的一些标准间相互抵触或标准盲区进行很好的协调,真正形成一个产业链似的标准,为我国的检验检测部门提供一个很好的检测依据。

(三)明确法律责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主要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要更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最主要的是要明确有关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二是要强化行政监管过程的法律责任控制。形成一个整体的机制,包括从责任设定到责任履行、责任监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以此来消除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因主体众多、分段监管等因素导致的法律职责重叠、协调性不足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的更好配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的效能。

(四)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我国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应当以法律为基础,实行严格执法,长效监管,建立一个联运有效的执法机制,而不是只在突击检查时严查,平常松懈不管,给不法企业以可乘之机。并且要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产品的查处力度。另外,对于不法经营者的处罚力度应当在现有规定上进行修改,以消费者实际损害为准,只有使不法厂商对惩罚的预期机会成本加上其他成本超过了其预期收益,才能有效地遏制不法厂商的恶。

三、结语

党的十提出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多年来,各级政府也都在着力抓食品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可安全隐患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体制带来的监管盲点、食品安全标准的滞后冲突性以及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性。所以要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健全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建立统一的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只有这样,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先国.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其启示[J].财贸经济,2011(7).

[2] 欧元军.我国食品检验行为的法律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篇4

关键词:餐饮业 食品安全 现状 控制方法 措施

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无论何时何地食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存和身体健康,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如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民众会选择到餐馆就餐,这也使得我国的餐饮业日常繁荣,然而,时下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也成为政府及民众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就当前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现状作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控制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并就如何提高和完善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以期对我国当前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借鉴与帮助。

一、概述

1.餐饮业定义及特点

对于餐饮业的定义,不同国家对其有不同的释义,欧美国家对其的定义为“以商业赢利为目的的餐饮服务机构”,而在我国,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的定义,餐饮则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它主要分为旅游饭店、餐厅、自助餐和饭盒业、冷饮业和摊贩五大类,具有一次性、无形性、差异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2.食品安全定义及特点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或食物的种植、养殖、包装、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威胁或损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导致食用者病亡或者危及食用者及后代的隐患,它既包括食品的数量安全,也包括食品的质量安全,还包括食品的可持续安全。在我国,相关法律对于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是: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人体所必需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味、香、形等感官性状。

3.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因素

大体说来,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环境的污染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二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用药;三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四是食品包装不合格;五是假冒伪劣食品的出现;六是消费者不清楚食品安全的程度;七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而带来的潜在影响。

二、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1.食品原材料安全问题突出

大体说来,食品原材料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餐饮企业的原材料渠道多样化,农贸市场、街头巷尾、早市夜市都能买到不同的食品原材料;二是由于食品原材料尤其是散装原料采购回来以后,企业在验收原料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餐饮企业在原材料的验收工作上存在漏洞;三是餐饮企业食品原材料储藏食品原材料时未能做到分类储藏,有的企业甚至存在没有专门的储藏室、冷库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众多问题,从而导致在原材料中出现问题。

2.餐饮企业食品生产和服务中工作不到位

许多发生在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发生在制作食品和服务消费者的过程中,这主要表现在食品原材料在初加工到服务人员上桌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符合规定的操作,比如餐具的存放不规范、员工的卫生意识不强以及消费者在餐饮上的安全意识不高等方面,此外餐饮业的门槛低的行业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相关部门对餐饮行业的监管难度。

3.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

当前,我国对由于违反食品卫生规定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监管应有的力度和威慑力。相较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尤为严厉的惩罚力度而言,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威慑力是微不足道的。

4.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这一领域的立法有包括《农业法》、《产品质量法》、《商检法》等近20部法律、150个部颁规章、40余部行政法规以及几千个食品标准,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行业、部门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然而由于我国所实行的是分段立法,一些法律法规条款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少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从而给执法留下了,导致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5.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我国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餐饮行业从业人员需求出现用工荒的矛盾现象突出,从而使餐饮业长期处于就业门槛低的状况。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全国餐饮从业人员已远远超过2200万人,大多数从业人员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少必要的食品营养卫生知识以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卫生态度以及行为水平急需提高。

三、控制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

针对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为有效控制我国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笔者看来可从以下二个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实施良好的生产、卫生规范。良好的生产规范简称GMP,良好的卫生规范简称GHP,二者是我国制定的以保证卫生安全作为重点的卫生规范。良好的生产、卫生规范的有效实施是控制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的最基本方法,必须落实实施。

二是在餐饮行业中推行五常法管理。起源于日本的五常法的基本内容是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管理项目,它是一种对生产现场管理的实用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倘若在餐饮行业的卫生管理中引入“五常法”,可以提高餐饮企业自身的卫生管理水平,改变行业中存在的不良操作卫生习惯,从而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四、提高和完善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措施

由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取得了许多很好的成就,为此我们可以在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和完善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相关举措,就笔者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来实施。

1.加强对食品原材料的管理

当前,餐饮食品原料大部分是从农田直接到餐桌的,不经检验的现象严重。为此,必须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卫生性控制和管理,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任务。要通过采购要规范,要索票、索证,或是大型餐饮企业 可建立自己的农田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方式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2.强化餐饮企业的自律意识

相关部门要加强餐饮行业的责任意识,使其自觉遵守食品操作行为,自觉把食品安全放在生产过程的首要位置。要督促餐饮企业完善自检系统、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加大对自检系统的投入,对餐饮行业中的各项环节的自检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

3.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

众所周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各国保障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根本和最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要在加强立法的同时严格执法,与此同时还要强化信用管理。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结合餐饮业的从业特点,相关部门既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能力培训,又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与此同时还要要求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此从总体上提高餐饮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食品安全法制意识。

五、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家形象、关乎民众生活,餐饮业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为此我们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和提高我国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保证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沈晓彭.食品安全危害因素简析与对策探讨[J].食品工业科技.2005(04)

篇5

1 餐饮业主要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公告,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69份,中毒人数5926人,死亡人数121人。较2014年,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5.6%、4.8%和10.0%。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全年食物中毒总人数的42.6%,其次是餐饮服务单位,占全年食品中毒总人数的25.5%。再有就是是材料本身带有或处理工艺不标准造成毒素残留,引起食物中毒。除此之外,为外改善食品菜肴的口感、品质,便于食品加工操作及延长保质期食品加工过程添加剂在餐饮业中的使用越来越多,不规范、不合法的使用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2 产生餐饮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餐饮业主要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由于人为或食物天然的因素,引起发生不良变化,θ嗣墙】挡生损失。天然因素包括食品本身含有的物质及自身变质而导致的污染;人为因素包括相工作人员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匮乏或为谋取经济利益采取不合理方式带来的食品再污染。餐饮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有食物搭配和消费者自身特点,餐饮相关从业者不懂必要的食物搭配导致食物中毒等现象。还有消费者个人身体原因,消费者对一些食品具有过敏性反应产生不适或中毒等问题。此外,缺少必要的产品检验,原料、加工过程凭经验和感觉,在冷冻保鲜的原料,致病菌的污染是感官判断不出来的,在原料的热加工过程中,其原料中心温度不一定满足加工要求。

3 保证餐饮食品安全的方法

3.1 全过程控制餐饮食品质量安全

根据餐饮食品的自身特点,需要将预防控制体系引入到餐饮业,可以从根本上控制餐饮加工中复杂的原料和工艺对带来多个食品安全不确定原因,有效地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组织起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明确规定了在餐饮行业实施管理的要求。

3.2 实施HACCP管理体系和ISO22000认证管理

一方面管理实施HACCP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餐饮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完善餐饮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实施ISO22000认证管理,依照认证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认清关键控制点,并按规范有效执行,提高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3.3 建立餐饮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要制定从原料、人员、设备到加工的全方位实用有效的操作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同时要建立培训、信息交流、食品安全检查、奖惩、顾客投诉处理等制度,确保在便于员工执行和管理人员监督。

3.4 提高餐饮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水平

要根据餐饮从业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多宣传、多普及,通过不断培训和宣传,提高从业水平,增强其食品安全保障意识和能力。

3.5 加强餐饮食品监测频率

加强餐饮食品监测频率,对餐饮食品的风险因素进行抽样检验,根据抽样检测结果,有效控制餐饮食品可能发展的环节因素,降低餐饮食品安全事件的产生。

篇6

【摘要】农村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苏北地区农村食品安全的调查表明,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形势虽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农村整体食品消费水平的限制、农民法律意识的淡漠和维权能力的不足,国家相关立法的滞后等都是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隐患,应采取加强相关立法、完善食品安全的执法和社会监督体系等法律措施,从而全面保障农村地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农村 食品安全 原因 法律对策 苏北地区

早在去年,备受瞩目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就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的放心。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食品安全问题更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但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隐患更是突出。

江苏苏北地区的农业社会环境较好地保持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其食品的消费水平和生产流通模式也和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相同,其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等为研究内容,选取盱眙县兴隆乡和穆店乡等地农村食品安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从村民和政府工作人员处获得了大量资料,总结出目前我国农村食品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对策和立法建议。

一、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有关职能部门在监管方面抓得比较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农民食品卫生观念也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调查表明大多数居民能够注意到食材的新鲜及安全性,尽量避免了剩菜剩饭及隔夜菜,以免由此可能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在农村地区,卫生意识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农村居民能对食品安全能有如此广泛的关注已实属不易。应当说,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原因在农村地区所导致的重大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和较大规模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已有所下降。

但在肯定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保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农村地区在食品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少数食品加工企业卫生条件差,甚至有个别企业造假。例如盱眙县肉皮加工大多在小作坊,环境、卫生条件非常差,个别有造假肉皮的现象,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很大危害。有些地方有生产“地沟油”现象。个别超市把过期食品改换包装。也有的保健食品宣传夸大其功能,骗取老百姓钱财。还有菜市场少数个体户卖肉有注水现象,群众反映强烈。

二、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与城市地区不同,农村地区的食品来源和食品生产消费模式存在其独有的特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也有其特有规律。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一)农村地区食品消费水平较低,劣质食品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在选购食品时,在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价格等因素中,最关注的是价格。显然,其消费行为呈现“价格优先”取向,即购买食品首先考虑价格和数量,这为不安全食品创造了市场。

(二)农民食品安全相关权利意识淡薄,维权能力不足

农村居民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仍然是当下农村社会普遍现象。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带来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知识不足,同时又受现实收入水平的限制和传统节约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水平偏低,以至造成农民缺乏食品安全相关的权利观念,维权意识淡薄。例如作为食品安全重要保障措施的QS标志的的相关知识并未得到完全普及。虽然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时刻保持关注,但因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农村居民很少关注产品标识,容易形成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认知缺陷。此外,因维权成本大,经常出现农村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而食品安全投诉率却很低的反常现象,这无形中助长了生产经营者的侥幸心理。

(三)农村食品安全立法相对滞后,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虽然制定有《食品安全法》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但很多是基于城市相对完善的食品生产条件和消费市场环境而制定的法律规范,不能完全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我国农村地区的食品来源以集贸市场为主,另外在农村地区存在众多小作坊式的食品加工点,它们大多条件简陋、卫生环境堪忧,既缺乏保障食品安全的生产标准,又没有足够的检测设备。相应的小食品店星罗棋布,流动的食品小摊贩更是不计其数。

(四)农村食品安全监执法体系尚不健全,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与我国目前城市地区存在相对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情形有所不同,农村地区往往缺乏专门的执法机构和完善的执法条件。目前盱眙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已经主要集中到了食品药品监督局,而卫生局已经不再具备食品安全这一方面的监管职能。而这些职能能够延伸到乡镇基层的只有工商部门工商所和卫生乡镇医院的防保组,其他部门在乡镇一级均没有专门的延伸机构,监管力量薄弱,谭监督难以到位。除了食品安全执法机构的缺失以外,农村地区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往往只是处于轻微的罚款,难以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起到有效制约。

(五)司法制度不完善,农民进行食品安全相关司法诉讼存在诸多障碍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司法制度尚不健全,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度较为繁琐、僵化,在农民因为劣质食品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下,如果通过诉讼主张自身权利,不仅旷持日久,而且需要消耗较多的财力和精力,其诉讼成本是普通农民所难以承受的。加之食品安全的侵权,往往涉及到复杂的举证过程,而食品作为小额易耗产品,很难保留相关的证据。农民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不仅无法说明食品的来源,也无法证明食品所存在的问题,更无法确认食品与损害间的因果关系,在诉讼中只能处于被动地位。

三、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路径与法律对策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既有整个社会工业化过程中食品生产工业化本身的原因,也有我国社会自身体制的原因,既有政府监管的缺失,也有农民众安全意识不足和非法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的原因。对此问题的解决,不仅要科学技术层面的提高,也要社会监管制度的改善,更需要整个社会体制本身的规范性扭转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这将是个长期的系统问题。

(一)健全r村食品安全相关立法

逐步健全和完善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充分整合农村食品领域各种利益冲突的基础上形成一部指导性法案,明确农村食品领域中监管者、生产者、销售者、市场经营者、消费者甚至研发者的相关权利、义务、责任,确保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同时,应加强与农村食品安全、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的立法工作。

(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的执法和社会监督体系

农村地域广大,食品生产、经营户点多且比较分散,食品安全监管难度较大。为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必须构建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一个由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消费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商合作机制。政府各监管机构之间应做到分工明确、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发挥行政主导作用,与其他农村食品安全主体共同合作,逐步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最终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针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空白以及监管过程中分工不严、多头执法、责任不明等问题,应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各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并建立有效的行政首长责任追究机制,达到从源头到餐桌每个过程和环节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加大对农村食品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鉴于目前农村一些地区食品安全违法现象仍较为猖獗,故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立法、完善监督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首先应对农村食品生产相关企业实行强制性管制,实施高标准的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并建立严格的农村食品安全责任追求机制,加大对农村食品违法行为的个体和组织的处罚力度,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其次,各行政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还应密切合作,对于应当接受司法审判的食品安全案件不能仅执行行政处罚,必须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当然,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必须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条件。提高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奠定经济基础。根据帕森斯的功能系统理论,任何社会都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的功能,这依赖于社会内部的整合以及社会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和谐关系,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是社会制度的子系统。因此,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应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之中,从经济基础、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文化价值的引导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利益博弈;信任关系;政府监管

一、 引言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而且影响也越来越大。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生物、化学、技术和管理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其本质是食品原料生产者、食品加工企业、食品营销者、食品物流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及食品消费者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信任管理和风险监管体系等并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但是,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和系统管理理论研究严重不足。事实上,近5年我国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并不是我国的基础技术落后,主要是因为食品安全的外部监管、服务体系缺失造成的。当前我国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各大类食品均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安全管理体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问题,同时,食品安全的诸多环节的监管不到位、利益博弈不均衡、信任缺失、法规条文不统一,导致食品链条成本和系统风险大幅增加,食品行业道德水平大幅下降,国民对政府和食品行业的信任度急剧下降,食品消费者时时处于担忧和恐惧环境中。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整个社会就无法和谐,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目前国内学诸多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将目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信任关系和食品安全问题的系统管理等三个方面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二、 食品安全的利益演化博弈研究

利益是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外部条件约束和保障下进行存续、发展、实现自我的一种必要追求,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利益追求和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人们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和编织全球经济共同体蓝图的根本动力。可以说,没有人们对利益的需求和追逐,就没有了社会的一切。正是利益的存在,导致了利益问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它反映着人与其周围世界中对其发展有意义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积极关系,赋予了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内在动力。而也恰恰是利益,导致了社会各类事物之间具有着复杂性、统一性和矛盾性等特征。

在整个食品安全问题中,利益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要地位和作用,它是整个食品链条的剂,也是整个食品链条发展和延续的源泉,更是各类问题和矛盾的聚集体。各种利益主体在谋利活动中,都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运用各种手段尽可能地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强弱双方会不断为各自的利益博弈,在这种利益博弈中,经济冲突和矛盾行为就产生了。有学者认为在这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中,消费者处于信息弱势地位,且对食品需求弹性小,总体上只能属于被动接受者,其对食品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而王虎、李长健认为这种看法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他们认为整个食品供应链的终端,对食品安全存在天然的利益动力,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度最为强烈。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对立和冲突,由此产生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监管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现象。但是,由于整个市场信息和个人信息的不对等性和非完全性、政府监管不到位及行政和链条中间环节信任的缺失等,在利益需求的实现过程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利益相关集团或个人会存在着具有差别性的动机和实现路径。在其路径的实现过程中,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行为应运而生。根据akerlof和arrow的研究结果,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食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安全性差的食品把安全性好的食品驱逐出市场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隐藏或歪曲和误导食品安全信息等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在市场信息模糊不透明和市场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食品链条中的各方的逆向选择、不道德行为和投机行为会随着各方追逐利益预期的增加而增加,最终会导致市场失灵、监管部门失信、国民恐慌和社会动荡。事实上,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人为因素实质就是利益追逐的结果,生产者明知是有毒有害物质,却为了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仍用于食品生产。回顾近几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道德风险严重。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自然因素引起。因此,对于食品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和行为监控等急需监管部门予以重视。王虎、李长健认为食品安全中存在的复杂的利益矛盾运动态势主要表现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生产者与监管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为了实现食品领域的利益均衡与和谐局面必须重视对食品领域利益矛盾运动的分析并有效构建该领域的利益冲突与制衡机制、利益产生与分配机制、利益代表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与利益保障机制,实现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政府、第三部门、法庭与私人多元共同参与的变迁。食品链条上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制衡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影响着食品安全中利益矛盾运动态势和市场均衡的变迁,影响着食品链条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食品安全领域的利益追求不应该只是单个个体或群体一方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整个食品链条中所有群体和个人集体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的需求虽无法使个别个体或群体的利益最优,但能保障整个食品链条利益最优,使得食品链条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果。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利益博弈及其路径选择,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道德水平和政府对国民生命安全的关注程度和对人民的热爱程度。食品安全中的利益博弈及其演化路径、方向选择和监控机制关系着食品行业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利益关系分析及其机制设计至关重要,既能为降低食品链条的各种成本和交易费用提供指导,也能为国家行政监管提供理论借鉴。

三、 食品安全的群体信任关系研究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消费者、食品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信任是食品安全链条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食品安全中的信任关系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关于信任,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不同,尼克拉斯·卢曼把信任理解为“对产生风险的外部条件的一种纯粹的内心估价”,他认为信任是一种简化机制,是一个对未来的期望,通过信任机制能降低特定情况下的复杂性,最重要的信任因素是个人已取得的正向经验、在获取正向经验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以及作为人际关系桥梁的沟通因素。doney和cannon在综合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信任发展的五大认知过程:计算过程、预测过程、能力过程、动机过程、传递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信任的感知和认可程度将影响着信任关系演化的方向、路径和演变结果。信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认知过程,它是双方合作的基础。组织间信任是组织间成功合作的不可缺少的前提,这种关系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

在人与人之间利益获取的过程中,个体的信任感知将左右个体的认知或感知结果,影响个体行为和双方合作的可持续性。信任不仅能带来双方的利益分享和价值实现,也能带来资源的最优整合,促进整体利益和资源价值最大化。良好的信任关系,将会节省利益相关主体的时间和交易成本、降低心理风险,进而增加双方的合作意愿,获取更大的利益价值。

四、 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规制与模式

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食品安全管制的必要性及政府管制行为研究;食品生产者(供应商)行为研究;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研究;食品安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食品安全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比较研究等等,但对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和模式探索研究较少。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市场信息不对称、外部不经济以及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需要政府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需要政府介入建立有效的信息制度和监管机制。alan stone认为管制是“政府通过法律的威慑来限制个体和组织的自由选择”,其目的在于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企业食品安全行为、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与政府监管关系密切,政府监管法律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是基于对企业和消费者等微观主体行为的有效认知。研究表明,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采取的监管方式主要有:诉讼;消费者安全教育和信息提供;发放各类生产许可证;行政法规和命令;进行处罚和奖励。我国国内对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经验的介绍和比较方面。朱允卫介绍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3种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和加拿大模式,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构想。韩俊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国际现状,按照who的分类方法,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大体可以分为多机构食品监管体系、单一机构食品监管体系、综合食品监管体系三种类型。分析了分散管理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的利弊,结论指出:就中国而言,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宜少不宜多,应尽快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整合。当前实行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造成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职责难以分清以致监管重复和监管空白均有表现的原因之一。当前国内外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体制研究文献较多,但对于其系统管理方法和模式的研究文献较少。我国的实践证明,食品安全管理需要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当前我国分部门和分级管理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规则和文件条款冲突,利益矛盾严重,往往各个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削弱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当前我国急需对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统一,管理方法和模式需要系统化,法律法规需要高度的一致性。(下转第87页)

五、 结论

经过对国内外经典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管理规制已经严重削弱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当前食品安全中的利益问题、信任关系及系统管理模式等急需要迫切解决,研究需要进一步以下三个经济学领域深入:食品安全中利益演化和规制设计、食品安全中利益主体之间信任关系与信任机制、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规制和模式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三个领域是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三个关键点,也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社会安全和谐的理论前提。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 李卓.利益语境下经济法的价值分析.当代法学,2006,(5):119.

3. 王虎,李长健.利益多元化语境下的食品安全规制研究——以利益博弈为视角.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3):144-152.

4. akerlof, g. a.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ative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3):488-500.

5. arrow k. j. essays in the theory of risk-bearing. chicago: markham pub. co.,1971.

6. 王虎,李长健.利益矛盾论视野下食品安全治理的一种模式变迁.经济体制改革,2008,(5):19-25.

7. 尼克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55.

8. doney, p. m., cannon, j. p., mullen, m. r..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acade2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3):601-620.

9. morgan r., shelby d. h.. the commitment- 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7):20-38.

10. alan stone. regulation and its alternat- ives. washington: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1982.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贸易;贸易竞争力

一、引言

作为农业大国,食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在整个出口商品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频发,使得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中的贸易竞争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于我国整个出口贸易及农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基于食品安全视角对现阶段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二、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1.食品安全质量不高。食品安全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食品出口的规模和竞争力。入世以来,国际市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上我国近些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爆发,使得我国食品出口贸易受到严重的影响,世界各国不断强化对我国食品出口的贸易壁垒,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食品贸易的发展,同时对我国整个农业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打击,食品安全质量不高已成为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提升和发展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2.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主要是由于我国在食品行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等问题造成的,很多企业利用法律方面的漏洞,不断触及食品安全底线。我国现有的《食品卫生法》只对部分食品的部分安全指标进行规定,与国际市场的标准还相差甚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同时,在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中,对于违反食品安全的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很多企业忽视食品安全问题,因此进一步限制了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3.食品监管不力,执法不严。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主体,往往会忽视食品质量安全而盲目生产,我国目前已经逐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监管不力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食品企业违背企业伦理事件比比皆是。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执法不严问题,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企业只是进行罚款处罚。因此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在国际市场中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4.国际壁垒不断强化。自入世以来,我国食品对外贸易面临的壁垒就不断被强化,尤其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前,很多国家对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的检查力度大大增加,甚至有些国家拒绝从我国进口食品。这使得我国食品在国际贸易的竞争过程中面临的阻力不断加大,对无安全隐患的食品也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食品安全质量的国际壁垒是现阶段我国在提升食品贸易竞争力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提高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1.提高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是促进我国食品国际贸易发展的首要步骤,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助,鼓励农民进行农产品的无公害种植,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隐患。另外,要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质量意识,使其在生产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食品指标,严把质量关,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一定的补助,使其能够以充足的资金支持绿色食品的生产。只有从自身做起,全面提高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声誉和提高竞争力。

2.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法律法规还相对欠缺,因此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参考国际标准,重新制定食品安全质量的相关标准,按照各类食品制定不同的实施办法,并同时要制定食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是保证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我国食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3.加强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强化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就是要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文件对违反食品安全生产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必要的惩罚,原有的执法力度已不适应我国食品国际贸易的需要,因此强化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并不断增强执法的有效性,是促进我国绿色食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步骤。同时,要对食品检查部门进行必要的改革,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意识,不断强化执法力度。

4.优化食品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国际食品贸易壁垒严重影响着我国食品贸易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全面优化食品贸易环境,减小或者消除食品贸易壁垒。通过谈判、协商与合作等形式最大程度上降低国际市场的食品贸易壁垒,在国际社会中寻求多方合作,为我国食品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迅速流入食品进口国。优化食品贸易环境是我国现阶段在提升食品贸易竞争力过程中要优先考虑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在进行整个国际贸易过程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提升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将直接决定了我国食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入WTO之后,国际食品市场的竞争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出口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对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从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强化执法力度和优化食品贸易环境等方面来提高我国食品的贸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田樱.基于食品安全体系的福建食品贸易竞争力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 公众参与 信息公开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食品安全关系着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是大多数消费者最直接、最根本的需求。前几年,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漂白馒头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所有矛头和批评之音逐渐汇聚到以政府为主体的监管机制的缺失,这也引起了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的思考。2014年7月20日,上海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爆料出麦当劳、肯得基等快餐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使用劣质肉,当夜上海食品药监部门、公安部门立即展开调查,收集证据并拘捕涉案人员,终于对此次食品安全划上了句号。由此可见,对各类安全事件的曝光到传播,媒体、大众、网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并对探讨食品安全监管中公众参与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理论基础

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问题的背景。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指的是公众通过制度化的设计,遵循法律规章的约束,以一定的形式参与到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中,维护市场健康稳定的秩序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质量检测局、卫生局等监管主体进行监督,通过颁布《食品安全法》进行保障。然而,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多重行政监管机构形同虚设,更加凸显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所体现的现实问题:忽视公众利益,缺少与公众的沟通,忽视公众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中的重要地位。21世纪开始,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向多元化发展,从之前的“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并且大力倡导公众参与。从2009年第一部《食品安全法》到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不仅使政府在食品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还新增了许多操作性较强的法律条文,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食品安全公众参与的现实意义。第一,公众参与是对政府监管机制的补充。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机制,主要以法律法规以及工商、质检等各个部门为监督主体来保障运行。对于具体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收集食品安全信息十分复杂,而问题的发生也可能存在于食品的生产、运输、保管、销售等阶段,而此类信息也可能被不特定的主体所掌握,在面临这种情况时,单靠国家食品安全的监督机制难以及时有效地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公众由于其利益的相关性,在面临食品安全事故时有更大的积极性和热情,他们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尤为直接和有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迅速,分工更加细化,政府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并呈现不同的态势。而公众作为食品的直接消费者,能够直观面对食品问题,更加容易发现政府监管的阴影区,对政府监管机制进行有效的补充。

第二,公众参与能够减少政府监管的成本。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不断深化,社会公共事务不断细化,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成本也随之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社会组织和团体能够分担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上的巨大负担②。一方面,可以作为政府信息收集的渠道,减少政府对监督管理机构的投入;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政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机制的重要目的是对政府的监管提供有效及时的信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食品的生产方式逐渐以工业生产、流线生产为主,其复杂程度脱离民众的原有观念,食品的质量也更加难以保障。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食品安全信息的确定,则是能否及时有效的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公众的组成主体广泛,不乏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因而在面对食品安全的预警和防范能够更加的快捷、准确。

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障碍

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规范化程度低。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九条规定: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内部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这是本法关于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明确规定。同时《食品安全法》第三条、第十条也涉及公众参与的内容。由此可见,关于公众参与的法律规定完全是笼统的、概括的。这些规定大多是原则性的,仅仅是规定了应当增加公众参与的机制,没有明确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所具体遵循的程序以及享有的权利。缺乏制度保障的公众参与,不可能具体落实到各地的实践当中,缺乏具体的操作流程,不可能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公众参与机制仅仅是停留在法律条文当中,也只是流于形式。

公众参与主体大部分是食品的直接消费者,当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他们作为主要的公众参与主体进行维权活动。而食品是生活的必须品,价格大多都在百元以下,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即使以几倍或者十几倍的价格进行赔偿,也远远低于消费者其投诉或者诉讼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金钱,这使得消费者不得不放弃维权。《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中规定,销售者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仍然销售,生产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赔偿损失,并且赔偿购买食品价款的十倍或者遭受损失三倍的赔偿,惩罚金额不足一千元的按照一千元计算。我国民事诉讼的周期一般在三个月以上,从收集资料到再到一审判决,消耗的时间、精力不仅是这十倍的价款或者三倍的损失能够等价对比。

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组织化规模小。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是公众购买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而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法院的过程。目前就公众个人主动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机制进行批评建议的行为少之又少。如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2014年食品抽查中,亨氏联合有限公司生产的米粉中铅含量严重超标,在调查中发现该公司对于消费者的投诉大多是主动和解、赔偿,大部分受害者没有这方面的维权意识。一些消费者因不符合标准的食品而遭受损害,即使进行了维权行动,但是面对这些资本雄厚,拥有更多信息的大型公司,个人维权过于分散、力量弱小,难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关注度。分散的公众参与形式更多的导致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关与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的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食品监管机关成为企业的代言人,导致公众参与只能浮于表面③,损害公众的利益,使得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权利被架空,最终导致市场混乱,公共利益受损。

公众参与大多是以个人的形式,使其相对于大型的企业、组织,存在着天然的弱势。公众参与的群体性组织形式主要是消费者协会以及其他自治组织,它们大多都是民间的、非盈利的、自愿的。这类组织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组织,而实践中在面对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很难看到消费者协会进行及时有效的问题预防和处理。消费者协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与大型企业相比,其力量稍显薄弱。造成公众参与的群体性组织全部失效的主要原因:其一,资金的来源主要依赖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其行动上也往往依附于政府;其二,社会组织进行公众参与的过程经常受到行政机关的不当干涉,难以保障其独立性和公正性。

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的可能性低。设立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是为了保障公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中,能够为政府的监管提供良好的途径,减少政府在监管中的巨大开支,提升食品安全的标准,使得广大消费者能够安心的购买食品。公众参与食品监管是一个动态的参与过程,需要公众去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有良好的途径去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批评和举报,政府对于公众的意见应当及时的反馈。

公开和参与构成了现代民主的两大要素。公开是参与的前提,没有信息公开,就没有公众的知情权,那么公众参与也无从谈起。然而在我国食品问题发生后,只能从政府网站上查到相关的产品召回信息,对于后续的处理仍旧没有公开。而在政府的政务公开栏目中,更多的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实际的内容。而在实践中,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存在巨大差异,消费者只能依靠个人的经验来判断食品的安全,这使得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越来越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受到打击。公众参与需要更加合理的便捷渠道,使得公众的意见能够快速传达给政府机构。在食品安全问题当中,越早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则对于问题的解决、损失的减少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的渠道大多以消费者的投诉、,消费者协会的协调为主,但是周期长、见效慢,仍然是目前公众参与表达意见的重要难点。同时对于公众所提出的意见,政府机构难以形成重视,造成了公众意见的拖延。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公众意见的答复期限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公众意见及时反馈出现困难,许多问题也在拖延中无疾而终。

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路径

完善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规范化。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其前提在于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食品安全法》第十二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从法律上确立了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但是并未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具体程序和权利。首先应明确公众在参与过程中的具体权利。在市场经济中,面对纷繁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何时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应当如何发挥及应对一直存在的问题。以消费者协会为例: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消协主要以事后的调查为主,而食品安全的问题严重,则完全由国家的工商、卫生等机构负责,公众参与在此阶段缺乏可行性。由此公众参与的具体权利应当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与食品安全问题的事前预防和事后调查相结合。

确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的机制,要求公众能够有良好的参与意识,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念,同时也应当提高惩罚金额和赔偿金额,加强食品安全的公益诉讼。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主要是消费者,而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维权成功后获得的赔偿价额是大部分消费者维权的主要考量因素。在我国虽然规定消费者在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侵害后可以要求赔偿金和惩罚金,但是其力度太小,更多的是弥补消费者的损失,难以调动公众维权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公众可以提出公益诉讼④,维护因食品问题受到损失的消费者的权益。在此可以参考美国关于食品安全的公益诉讼,公众可以在胜诉后获得一定比例的惩罚金。

加强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组织化。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公众组织与食品监督管理机制的协同作用。在公众参与过程中,个体占据大部分,但因其存在着天然的弱势:个人的力量薄弱,信息量小,影响力较低。这使得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个体的参与难以获得成功,即使取得成果,其影响力较低,也达不到通过公众参与对市场的监管作用。而对于社会组织、行业组织来说,代表着一个行业、集体的利益,食品安全损害其利益时所产生的影响是个体不能相比的。

社会团体、社会组织能否有效的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需要加强组织的行业自律性、公正性及独立性建设。具体来说,一个组织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是该组织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保障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合理制度。目前我国进行公众参与的社会组织以政府的认可为形成条件,在职能上从属于政府的活动,缺乏了行业、组织本身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更不用说通过社会团体、组织对食品安全进行独立监管。

为保障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运行,组织的独立性建设尤为关键。首先,应当保证组织资金来源的独立。如消费者协会的活动资金主要是通过政府划拨。其次,政府应当尊重组织在公众参与者中的地位,保证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管时的平等。最后,政府应当下放一部分监管权利。发挥组织和政府的协同作用,保证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有效运行。

提高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的可操作性。拓展公众的参与渠道是提高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可操作性的重要条件。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发展网络应用,加强互联网上的交流,提高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便于政府的监管机制了解民意民情,舆论动向,并针对情况做出对策。同时贯彻落实民众的法律听证权利,在建立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听取各阶层的声音,鼓励公众的网络参与,拓宽参与渠道,共同践行公众参与机制。

为了保障公众参与的有效进行,政府的信息公开是前提,公众的参与是关键,政府的反馈是保障。一方面,应当完善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公众能够获取足够有效的信息,是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前提,离开了信息,公众难以对复杂的食品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在我国,信息的公开主要是通过各部门的分工公开,更容易造成信息的遗漏。建立一个协调完善的信息管理公开制度是确有必要的,由统一的部门对于政府公开的信息进行整合公开,统一,同时注意食品安全网络信息公开也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建立及时有效的政府反馈机制。公众对食品安全进行参与,提出了意见,政府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回馈,这反映了政府公众利益的关心程度。建立完整的政府反馈制度,是政府执政为民,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政府的反馈机制有效运行,需要从立法的角度规定政府的反馈义务,反馈的期限,反馈的评价机制,问题的追责机制,由此才能提高食品安全公众参与实现的可能性。

结语

近年来,食品事故的频发导致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这凸显了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着较大漏洞,即缺乏公众参与。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有效运行,确有必要加强公众参与,从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注释】

①齐萌:“从威权管制到合作治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之转变”,《河北法学》,2013年第3期,第52页。

②高秦伟:“私人主体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基于合作规制的法理”,《中外法学》,2012年第4期,第723页。

③吴元元:“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之构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切入”,《法商研究》,2013年第7期,第13页。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食品安全;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27-02

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还不高的客观情况下,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需要得到妥善的解决。但是由于农村的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对于监管有很大的难度。要想解决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公众参与是有效的办法之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更是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手段。

一、食品安全治理与公众参与概述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公众的关注。我国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治理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制定了为数众多的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颁布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并且相关部门不断通过各种市场监管行为来保证人民的食品安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信息都将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些事件一方面反映出监管的漏洞,同时也反映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的不足,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在面积广阔、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做好食品安全治理,公众参与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公众参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公众参与的说法也在媒体上屡屡出现。从狭义上来说,公民参与是指公民在代议制政治制度下参与的选举活动;广义上说,公民参与是指:“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在定义方面,学术界还有些不同的观点,但是对于公民参与的内容还是有相对比较普遍的认知的。一般来说,公民参与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立法层面,即公众在立法的过程中参与立法;第二个层面是政府管理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基层治理层面。同时,《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也体现了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合理合法。

二、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

近些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食品安全治理的机制体制已经初步健全。特别是在城市,由于其市场比较集中,监管比较便利,监管频率也比较高,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障。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相较于城市地域广阔、居民居住分散、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等原因,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还大量存在。

(一)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食品的种类和来源都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农民自己种植、养殖等手段获取。农村的集市是农民之间进行产品交换的场所,由于产品多数是自己生产获得,而且以生鲜产品为主,产品质量比较容易辨识,产品流通的范围也比较小,因此较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食品生产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大量产品通过现代、工业化的手段走进农村的市场。同时,农村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农民自行生产的农产品种类在减少,农民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取食品的比例较过去却在逐渐地增多。而长久以来简单的消费习惯,使得农民普遍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不足,但是面临的问题却不断增多。

(二)农村食品生产流通环节问题多

由于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有差距,在食品的选择上农村消费者更加倾向于价格低廉的商品。但是,由于流通环节相较于城市多,很多优质商品在最终到达农村消费者手中的时候价格比城市居民购买时要高。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在城市无立足之地,而在农村市场却能够如鱼得水。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商多为非法经营,很难保证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农村本地的食品生产者,由于资金有限,很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很大一部分经营者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法制观念淡薄、道德约束差,对于食品安全认识不足,生产设施设备落后,工艺水平低,不按照国家与地方标准组织生产,也造成了很多的问题。监管部门,对于农村食品流通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其监管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城市,出现的问题也远远大于城市。

(三)基层农村食品安全力量不足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管理等多个部门,很多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各个部门的配合协调才能够解决,由于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很难形成合力。作为食品安全监管主要负责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设置仅仅到县一级,在资金、设备、人员的配置上也很难覆盖农村市场,监管难度十分巨大。

三、互联网条件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可行性探讨

(一)互联网可以丰富公众参与的途径

互联网技术为现代人提供了更加方便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在过去公众参与的相关活动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是很多人不参加的原因,互联网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时间、空间上的障碍,为公众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对于地域广大、居住分散的农村市场,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事务,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互联网有利于公众参与相关知识的传播

公众参与政府管理和基层治理的相关事务,必须要了解相关的知识,否则是无法进行有效参与的。目前农村对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宣传主要是通过宣传栏、宣传单、广播等方式,相较于互联网时代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显然大大的落后了,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帮助公众积累相关知识,帮助其更好地参与相关事务。

(三)互联网技术有利于监管部门配合公众参与活动,提高监管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与效率。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处理相关事务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激发公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监管的效率。

四、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建议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相较于城市,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要低得多,很多年龄比较大的居民对于网络还比较陌生。但是,随着青少年群体的成长,网络与农村居民越来越近,近些年农村的互联网用户也在逐步上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6月的报告显示,农村网民的数量达到了1.91亿,农村网络普及率为31.7%。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各种新媒体的手段普及农村居民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其食品安全的意识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有效的农村食品监管网络平台

在农村的食品监管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发现问题去找谁。相关监管部门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协调往往影响处理的效果。建立信息化的平台不仅仅是信息处理的平台,更多的是将涉及食品安全的各个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理顺合作的机制,形成合力,更加快捷有效地处理相关的问题。同时,平台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食品出现问题到底找谁的疑问,客观上可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执政的满意度。

(三)引导和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网络社区建设

网络社区在网络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的网络话题都是通过网络社区受到公众关注的。农村食品安全,可以借鉴网络社区的部分经验,引导和加强农村网络社区的建设,将身边的事、关心的话题、政策法规等在网络社区中传播,让网络社区成为信息的平台、农村居民发声的平台,对于食品安全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社区中相互提醒,在社区中集体维权,在社区中出谋划策。

(四)配套出台鼓励和保障政策与措施

由于在农村公众参与的意愿还比较低。通过互联网参与的意愿可能更低。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参与的人员进行必要的鼓励机制还是十分需要的。这样可以调动农村居民的参与意愿,提高治理的效率。对于参与的人员进行经济上、精神上的奖励,对于本人有鼓励作用,对于其他村民有榜样作用。可以在村一级的单位设立食品安全的网络监督员,不但要将相关信息上报,还要在网络社区中,提醒周边居民的注意,可以大大降低行政监管的成本。

五、总结

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网民人口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有了充分利用互联网,鼓励和发动公众参与的条件。在未来的治理中,从农村消费者入手,让每一个受到假冒伪劣食品危害的群众、每一个发现不安全食品的群众都能够成为监管的帮手,是一条解决农村食品监管问题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贾西津.中国公民参与―― 案例与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06.

[3] 蒋卫卫.试论食品安全监管中公众参与问题[J].人才资源开发,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