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22 10:1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代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

篇1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

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

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

[3]林炎志.国学的当代价值与民族精神之塑造[J].科学社会主义,2007(3):78.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98-05

[作者简介]向欣,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高教所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22)

教育作为整个社会高端的树人实践,集授人知识、启人心智、育人德行三位一体。任何一种教育皆以铸就完美高尚的文化人格为旨归。德国教育家布贝尔曾经一语破的指出:“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传统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隐性渗透的重要载体,蕴育着极其可贵的人格教育的精髓。盘点近十年大学校园的负面报道,从翘课到艳照、从诈骗到逃逸、从行凶到投毒,昔日的象牙塔似乎飞出了若干“潘多拉的魔盒”。有学者忧心如焚地慨叹:大学,真的进入了江湖时代?如此悲剧气息的黑色幽默,折射的是一种集体性的人格焦虑。当人格底线频频失守,由此引发的人格症候,致使教育者萌生一种全民性的“人格怀旧”情结。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资源,唤醒渐行渐远的文化记忆,既能维系“中国模式”的民族人格认同,又能凸显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佳向度。

一、传统文化与人格教育的关系探微

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中文语境下即“人文教化”的简称,“教化”是该词的语义重心。溯其源流,早在《易・责卦・象传》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思想显露端倪。汉代以降,《说苑・指武》载:“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并且强调“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其观念理路一脉相承。由是观之,作为动词,文化即指人类社会共同规范产生、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作为名词,涵盖了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说,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古今赓续被广泛复制执行且具有非强制性影响力的文化,名日传统文化。

人格是一个舶来词,词源出自拉丁文,原意是“面具”、“脸谱”。人格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嬗变过程,哲学家、法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伦理学家等从各自的学科范畴对其加以诠解。由于该词外延的发散扩展,导致无法形成公认的人格界定。不过,透过学理层面的众说纷纭,依然能够厘清人格全部要义的本质内核:人格是多种合力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尽管西方社会对“文化与人格”的研究要早于中国,但笔者认为,人格教育并不存在是否真正需要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皆可找到类于人格的对等词以及关涉人格教育思想的吉光片羽。人格可感、可染、可求、可育、可规范、可制约,具有教育学意义的现实操作性。优质高效的人格化育是每一个教育者责无旁贷又亟待担承的重大使命。传统文化与人格教育的内在关系约略有四:

1.相生――由此及彼

从发生学意义来讲,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结晶。没有文化的人格不可思议。诚然,文化与人格并非单向的因果推导,“文化决定论”同样会陷入阐释的自我蹩脚。但由于“每种文化中都有相似或模式化的人格特征”,即文化透过个体媒介而发挥整合功能,致使出现“众趋人格”。这告诉我们:人格是特定文化孕育下个体或群体个性或共性的生存样态与反应倾向,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人格。以此观之,文化是根,人格是果;文化是源,人格是流。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人格的层次性。传统文化对人格化育具有定型机制,能够为其提供经典支持与意义参考。论及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孔子地位之隆,罕有其匹。缘此,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铁肩道义,经世致用成为华夏民族人格中的主流部分与人格底色。

2.相容――有形无迹

文化与人格虽实为两意,然绝非楚河汉界。文化是人格的基础与柱石,人格是文化的载体与寄托。在人格育成中,无法罔视文化对人格巨大的穿透力。文化的输入会在人的思想动态中发生弥散与聚合,氤氲与凝结,亦会发生抵牾与抗衡。当自然人与社会人发生本能的冲突时,拥有不同文化内存的人对于外来文化侵蚀的免疫力有所不同。总其结局,或为同化,或被异化,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变体或极端形式。先进的文化总会使人醍醐灌顶,肺腑澄澈,并以重构自我价值的方式完成精英人格的整合,构建起近于完美的精神憩园。

3.相翼――共存共蕃

一方面,人格特质的形成大多是文化修炼的结果。不同品级的文化带给人的心性积累、思想视阈、人格气象断然有异。例如,奴婢文化会造就依附的臣妾人格,野蛮文化会蘖生粗俗的病态人格,腐朽卑劣的文化,势必豢养蟊贼禄蠹之流。鄙陋文化会带来人格内质的贫瘠与芜杂,恐怖文化会在人的心理结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其人格中攻击、冒险、阴暗等邪恶因素格外嚣张。另一方面,文化是人格的无形支点,不同文化的幕后是不同的人格图谱,传统文化以博大精深的底蕴为人格教育服务。文化在人格的演绎中光大,人格在文化的繁荣中升华。传统文化中诸多价值要素所形成的具有导向作用的核心体系,可以产生坚守的力量,文化的生命力恰恰在通过文化所发挥的持续性社会效应中得以彰显。

4.相映――互为表里

文化学告诉我们:人格是文化哺育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亮点在于思想。有人以凝重的黄河、自由的长江、温婉的珠江分别比拟儒、道、释三家。南怀瑾先生也将儒、道、释各自譬若“粮店”、“药店”、“百货店”。缘于三者分别用以协调自身与外界、自然、心灵的关系。故在人生追问上,形成安人、安命、安心不同的坐标,表现为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关注什么,舍弃什么。儒家人格的取向即奋斗第一、懿德第一。道家人格的圭臬即逍遥至上、葆真至上;佛家人格的信条即因果本位、禅修本位。人作为精神一文化之灵长,人格乃各自文化背景的反射或投影,进而外化为立身处世的不同风貌与心理定式。

中庸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的匡世济民、刚健执著,道家的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佛家的随缘任运、梵我合一,三者互补共同架设起中国士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场。稽之旧史,验之世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格因子,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依然觉察到它的跳动。

二、传统文化与人格教育的内在契点

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大学生作为一个复数称谓,有其群体人格的内在规定性。若离开对大学生知、情、意、行多重维度的正向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则有逐末之嫌。历史地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往往以二律背反的形式展开,故对于文化中国的丰厚遗产,采取扬弃的态度似为公允。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各自的理论体系不同,但其思想的交汇并不妨碍人格教育理念的殊途同归。

1.天行健――自强不息的鲲鹏人格

《易经》作为一部卜筮外衣下掩藏的睿智奇书,其理想人格模式为进德修业,终日乾乾。无论老子抑或孔子的思想,皆衣被于《易经》的哲思。孔子暮年仍自我评价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故《孟子・公孙丑上》曰:“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孔子的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士与君子。君子实际上是对人的意义的界定,该词在《论语》中出现108次,仅逊于“仁”。孔子以自身言行诠释了完美的君子形象,被司马迁赞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面对王纲解纽的春秋乱世,孔子十四载寒暑周游列国,匍匐救之,颠沛流离,九死未悔。可以说,这是某种程度上的“政治流亡”,“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其淑世情怀的极致说明。理想包含诸多内容,孔子为践行政治理想席不暇暖,奔走呼号。历史上,无数弘毅之士为了人生理想、仕途理想、学业理想,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祈盼有朝一日同风而起,扶摇直上。其砥砺不懈的进取人格,对于当下大学生大面积的理想颓靡可资镜鉴。譬如,高校流行病之一的“鸵鸟现象”:或消极回避,或因噎废食,或坐以待毙;还有“大五情结”:毕业仍旧依恋母校,心理上不能“断奶”,难以适应新的岗位和应对新的挑战。更多人认为“神马都是浮云”,口头禅是:“别跟我谈理想,戒了!”他们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形成“理想空场,现实堵塞”的潮流。就人生走势而言,如此导向,无疑会产生向下的牵引力。

2.知廉耻――见利思义的澹泊人格

道德最大的功用是把人引向秩序。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一个主内,一个向外,前者靠内部的自觉,后者靠外在的约束。关于义利之辩,孔子主张克己慎独,修己安人,如“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上”,“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等等。儒家始终将利益放在道德的天秤上,“无欲则刚”就是要求把欲望限制在道义之内,以人的社会性战胜人的自然性。《文子・上仁》言:“中扃外闭,何事不节,外闭中扃,何事不成。”意思是说,在心封闭欲望,对外抗拒诱惑,就没有什么不能节制的;对外抵挡诱惑,在心约束欲望,就没有什么不成功的。当前正义的消解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一方面体现为私欲的膨胀。部分人不敢侈谈原则,遑论道义,加之市场经济的双刃剑属性,容易煽生的拜金观念,当金钱尺度僭越了道德水准,良知沦丧,铤而走险,近几年大学生抢劫、、传销、贩毒案件屡见报端。《孔子家语・在厄》载:“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孟子呼吁培养“配义与道”的浩然正气。接受龌龊的不义之财,儒家认为乃“失其本心”,以理性控制“可为”与“不可为”,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另一方面体现为诚信的缺席。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欺骗也能带来效益。大学生出勤“”,考试作弊,简历“注水”已是司空见惯。在这点上,道家的知足恬淡与儒家略同。道家认为,欲望是人心的原始冲动,心是自我斗争、自我博弈的场所,一个人必须不形为物役,不放浪形骸,以是非之心与外物保持恰当距离,摈除过度的非分之想,操守合理的天然之欲,熄灭奢望,恪守心斋。

3.省吾身――推己及人的反躬人格

内省是儒家理想人格实现方法之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为一个人若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中行正道,自然坦荡磊落。人格的养成同样是自我剖析与吐故纳新的过程。与大学生修己较为密切的箴言主要有三:第一,“反身而诚”。善于自我批评、自我检点者,应“见其过而自讼”,“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人坦言,21世纪进入了“百度时代”,数字化信息铺天盖地,以泛娱乐化为表征的狂欢文化潮涌,带来了人文精神的疲弱与批判功能的失语。大学生在泡沫信息与无聊游戏中沉溺,皆为自律不足的恣纵表现。第二,“不知不愠”。“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当大学生就业屡屡遭遇寒流,更多地是不该在停顿中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严峻的形势短时期内是不易改变的常量,但个人的能力提升是可控性的变量,故此应将精力投放在自身因素上,内外兼修,循序渐进,韬光养晦,与时偕行。第三,“以直报怨”。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令人痛心扼腕,马加爵出身清贫,脆弱敏感,孔门十哲之一的颜回箪饭陋巷,尚能不改其乐,马加爵缺乏的就是穷且益坚的心理建设能力。他的最后犯罪其实是文明的一种困境,是无奈的复仇操戈。儒家认为,不以暴制暴,而是将心比心。这对于纾解矛盾,消弭对抗,打造平安校园不无裨益。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独立人格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从哲学视角观之,“和”是和谐、统一,“同”是相同、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象的、外显的。其实,儒家的和谐思想,可以划为一个渐次推扩的同心圆。最外层是天人和谐,次外层是世界和谐,中外层是社会和谐,最内层是身心和谐。将“和”与“同”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强调品质上乘的君子,不蝇营狗苟,不附和盲从;见风使舵的小人,假象一团和气,却无时不制造分歧。孔子自比待价而沽的美玉,择木而栖的良鸟,他坚信:“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范仲淹感喟:“微斯人,吾谁与归?”其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精神”,俨然精神同调,二者独立人格于兹显现。

“和而不同”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早于孔子的晏婴曾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世界是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儒家的推己爱人,道家的为而弗争,墨家的兼爱博施,都是对“和合”的补充。当宽容的襟抱,友善的情怀在后现代语境下日益隐退,不和则会纷争,纷争则会“气盛于理”。今天的大学校园,莘莘学子,济济多士,梅兰竹菊,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倘若被不和的阴霾笼罩,则厄运与每一个大学生休戚相关。今年复旦大学发生的饮用水投毒案,继清华、北大、矿大学生铊盐中毒案之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无论凶手的作案动机有无穷多,其中对生命的漠视,人格的扭曲,昭然若揭。面对同窗相煎,人伦之殇,有网友跟帖直呼:感谢我曾经的室友大学四年里的不杀之恩!在下涕泪淋漓!离开了“和”,就会有吹毛求疵,狼性竞争,两败俱伤。只有正视差异,和平相处,才能实现双赢。老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不卑不亢、互惠互利、共存共荣格局的极好阐读。

5.臻大美――诗意栖居的唯美人格

除了古圣先哲追求的人生高度外,中国的诗词、书法、绘画等等也以其天籁人力,两臻绝顶的意境,既表现于艺术本体的美学品质,亦表现于支撑这一美学趣尚的人格精神系统。作为孕育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推重生命是横亘于艺术背后的重要纲领,不同的艺术形态皆围绕“人学”而展开。中国人以诗意的目光与赜然纷呈的宇宙万象形成彼摄互荡的空间。无论创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抑或向壁冥想,呕心沥血,皆为“人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符号表达,承负着各自的心志追求与人格魅力,其巨大的审美能量来自于作者文化精神的孱人与渗透,蕴含着他们的感性评判与生命体验,从中能够窥探到创作者的思想堂奥与人格遗泽。意境在文化本质上是创作主体文化人格的自我观照,缘此使得诗学范畴由意象转向意境的递进,从而完成了由客体对象向主观心灵的置换。孔子认为《诗》能够兴、观、群、怨,读诗可以陶淑胸次,令人“温柔敦厚”。沐浴诗词的人,内心是静谧的、风雅的、祥和的,它会提升一个人的宜人指数与人格品位,令生命的质地充满弹性。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的和谐美学各有千秋,但最终都指向为“化有限为无限,从流动中寻找出静止并为人的生命创造出一个安顿的场所”。

要之,中国传统文化从先秦肇始,儒家文明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直接影响到东亚的诸多地区,形成了所谓的“儒教文化圈”。人文主义浓郁而宗教色彩淡薄是中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异之一。独具东方文化思维特质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珍存的大智慧是贯穿过去与未来薪火相延的精神原动力,它带给后人立身行事的基本框架。在传统中穿越共享,既深谙勇往直前,又妙解迂回之道,刚柔相济,外圆内方,文化凝聚起的正能量会令个体生命丰腴、饱满,不至于沦为心灵乞丐而频发心理灾难。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塑造的现实路径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当下全球“文化共同体”的交叉与碰撞,中国历史新时期的困惑与转型,这是大学生人格教育面临的基本现实。所谓全球化,既指整个世界的压缩,亦表征世界是一个整体意识的增强。甚至有人宣称:“现代性在今天几乎成为各式各样问题所共享的社会历史背景。”大学生处于个体生命社会化过程中质的飞跃时期,价值取向处于激变与裂变状态,在世界文化接榫、移情等多重张力并存的氛围中,难免会出现“文化混血”。目前中国高校的人格教育尚处于盲目与自发阶段,有学者把大学生人格危机归纳为“三失”,即传统人格“失效”、现代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告诫说,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时千载,弦歌不辍,木铎长鸣,人为切断传统文化的后果,便是自我的戕害与。通过自有优秀文化的植入与内化,长善救失,减少由于人格短板催生的人格侏儒,其过程本身亦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不逾之途。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而言,人格结构拥有多个层级和要素,人格完善也关涉到多方面的归因。譬如,至圣先师孔子就曾提出过影响人格的多个命题,“择善而从”、“见贤恩齐”强调了周边环境的地位,“学而不厌”、“敏而求之”说明了自我学习的重要,“我欲仁,斯仁至矣”阐明了主观能动的关键,“性相近,习相远”表明了先天与后天的交互作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季羡林先生就预言:“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如此惊世骇俗的论点曾经招致揶揄与鄙夷,并引起轩然大波。实际上,此种看似阿Q式精神胜利法的自我解嘲,的确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全新的体认与思考。本文仅取一隅,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情感因子、意志因子的正向驱动力出发,将人格教育概括为“四化”,分述如次:

1.优化――人格教育的资源建设路径

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迥异于思想道德的“三观”说教与枯燥灌输,后者虽然靠近核心价值体系,但裹挟着强烈的行政倾向与政治色彩。欲在人格教育中重拾传统文化馈赐的智慧灵光。首先,优化课程资源。一部中国文化史通史,亦是一部思想史通史。因此,在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规划上,宜把人格教育这种不可量化的人文教育与知识、技能等可量化的教育等量齐观,最大化使人格教育获得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实现平台。其次,优化人脉资源。大学生正处于驾驭外部环境与协调内部环境的能力短缺期,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与学生处、辅导员等精诚合作,群策群力,团委关于人格教育的主题活动锦上添花,将“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并行不悖,金针度人,贴近人性,贴近人生。

2.强化――人格教育的学科立场路径

教学既是一个意图概念,也是一个效果概念。合目的合规律的教育活动,在本性上有很深意味:“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作为高校的人文通识教育,应该秉持对大学生人格塑成的责任立场,此种自识是教育者教育旨趣、基本信念的明确化。譬如,大学讲授传统文化的教师,除了传达知识点,还要时时铭记人格教育的天职。这样就不局限于教师某一课程在自我领域的“圈地”运动,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一种意义学习。第一,重点强化。譬如,从商代的“六德”、春秋的“四维”、战国的“五伦”、汉代的“五常”,迄止21世纪的“八荣八耻”,通过人为的线索链接,剔除糟粕,并向人格视角下意识适度倾斜。换言之,让人格教育由传统文化的“失宠”走向复位。第二,散点强化。此种强化,不是教师中心主义的居高临下,而是与学生共享传统文化的人文意义,时时为树立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楷式提供深刻洞见与高远视域,时时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心理皈依而不疏离。反之,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情感的匮乏。

3.感化――人格教育的情感激活路径

历来知识霸权式的心灵绑架不啻是施教者南辕北辙的一厢心愿,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春风化雨之人性化特征尤为凸显。当下高校课堂教师遭遇学生语言对峙、交锋、逆袭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既是师者自身的职业悲哀,亦是育人弊端敲响的红色信号。欲使人格教育在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中得到回应,务必建构一种平等的、愉悦的、互动的良性作用机制。其一,真诚对话。德国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视野。在布伯看来,对话人生是你在其中与你有真正交往的人生。真正的存在不是一种实体,恰恰是一种“我-你”关系,即主体之于主体的双边关系。这就要求在讲授传统文化的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基点,努力营造一种利于师生精神往来的氛围与情境,与学生在情感上相知,在心灵上相遇,而绝非教师自我陶醉的独角戏。否则,只是师生的共同“在场”而殆失“教育学意蕴”。其二,示范引领。真正的良性教育,“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只有心怀对方,晓喻引导,方能规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时代障壁与心理隔阂,这一点与弗里德里希・皮尔斯人格理论中的“接触”异曲同工。接触作为人格的一种功能,与生理上的其他需求一样,每个个体的精神成长亦需要凭借外部环境给予能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将教育介体(教育内容与方法)和教育环体(自然与社会环境)充分整合,并贯穿于人格教育的全程,让学生熏渍陶染,潜移默化,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4.转化――人格教育的目的诉求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