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领域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移动通信领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通讯技术;应用领域;移动设备
一、前言
通信技术应用日趋广泛,移动通信必将深入现代社会的各个层次,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拥有一个独特的平台,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为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我国非常希望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讯技术,经过不断努力,及大量的实践研究,在二代GSM标准的基础上,推出了EDGE标准,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
1.手机的移动网络建设
无线技术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通讯在线路铺设上的缺陷,大大降低线路出现问题带来的不便,既节约了成本又使通讯变得极为便利[1]。在早期发展移动通讯技术的时候,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语音通讯,使得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电子元件的集成度较低,初期的移动手机自身的体积显得过大,信号的传输技术相对薄弱。随着数字信号的出现,根本上解决了信号不良的问题。手机移动通讯技术是移动网络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移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多年以来我国手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在二代通讯的基础上不断升级,3G网络与传统2G网络相比,不仅提高了网络的速度,更实现了视频通话等功能。
2.计算机等设备的网络覆盖
便携式计算机的出现现代商务是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由于网络覆盖的交叉对于信号的可靠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降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误差,需要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技术革新。计算机网络的覆盖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无线连接状覆盖,一种是节点式有线连接[2]。在保障信号传输的过程中,计算机对信号的识别就尤其重要,匹配良好的计算机处理器既能有效的接收信号,还可以提高网络速度,形成良好的网络供应环境。
3.移动通讯技术在交通方面的应用
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在高速公路方面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路政、救援、监管部门来说,对于移动通信的需求更加迫切。但是目前大部分高速公路段仍然采用无线图传、卫星等简单技术手段实现:随着3G技术的成熟和3G网络的覆盖面日趋完善,通过3G网络实现语音、视频、数据传输的技术将成为未来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3]。道路方面需要严密的监管,通过实时监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三、移动通讯技术应用的现状
1.移动通讯技术应用的不完善
虽然移动通讯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接近于成熟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依然存在某些问题,大大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转。如手机在某些情况下发生无法接通的现象,这就是所说的接通率存在问题,移动信号的大面积覆盖还不够全面,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存在干扰或是有盲区的现象。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信号很容易扰,移动设备的增多导致信号变弱,甚至串频的情况发生。
2.目前我国移动网络应用状态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人们对高科技的认可,尤其是移动设备的出现,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改变,移动互联网近几年的热度只增不减,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的网络人群分布在城市,主要以男性为主,大多数是青年人群在密集使用网络。智能手机的使用较为广泛,年龄层次不一,在智能手机上使用搜索引擎的占有35%,观看视频的占有43%,社交的占有20%,其它2%。
3.外部因素对移动通讯网络的影响
自然条件下对移动网络的影响很大,如暴雨、海啸、地震等天气条件较差的环境下,信号会产生中断,甚至会消失掉。较大的雷雨天气,空气中的微电子会对信号产生强烈的干扰,导致信号无法正常传输危机人身财产安全,因此一定意义上信号的传播是受到外部因素限制的。
四、未来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
1.新型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是决定系统频谱利用率的主要技术,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人们正在致力于研究开发一些更能适应复杂通信环境的调制方式,多载波调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多载波调制的原理是把传输的数据流分解成若干个子数据流,每个子数据流具有不同的码元速率,然后用这些子数据流去调制若干个载波。由于码元周期长,因而对传输信道中的时延扩展和选择性衰落不敏感,或者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多载波调制具有抗多径扩展和选择性衰落的能力。因此,多载波调制手忙脚乱的各个子载波必须满足一定精度和稳定度的要求。
2.多用户信号检测
随着移动通信用户的逐渐增多,多地址信号干扰程度增大,通信质量逐步下降,为了保障通信质量不低于预期的要求,需要限制用户的最大数目。即使用户的数目不是太多,如果个别信号的发射功率远远超过有用信号,有用信同样会受到它的压制。此外,设置自适应天线阵列和进行有效的信道编码等都有利于减少多址干扰的影响,然而,多址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在信号检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消除多址干扰,采用了多用户信号检测器筛选浏览的方式来降低干扰风险。
3.网络结构多层化
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初期,网络结构的设计和规划主要是区域性的覆盖,基本出发点是保证在所需区内不出现任何通信死角。人们注意到用户密集度的不同对信号的传输是有影响的,如在市区采用小型小区覆盖和在郊区采用大型小区覆盖对比不同是较为明显的,随着网络的成功覆盖某些地区的业务需求会急剧增长,因而提出采用有针对性的网络覆盖。类似这种小区相合的网络结构仍然是单层的、互不交叠的,并没有根本上体现多层化的效果。所以要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要在各种各样的通信环境中,满足形形的业务需求,它的开发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为标志的。网络结构的规划不仅要受区域覆盖的引导,同时还要考虑网络结构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单层的网络结构不便于通信资源的合理分配,基本上难以满足移动用户对业务的需求。
五、结论
发展移动通信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采取多元化的网络建设构架发挥不同技术的个性,综合布局,解决不同区域不同用户群移动通信业务的不同需求,形成移动通信的整体优势和综合能力。我国在网络开发技术上具有较大潜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强有力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筱林.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篇2
关键词: 儿童心理 质疑动机 质疑策略 质疑空间 自主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质疑。探究式学习是未来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而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一种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关键。近两年来,我在参与学校“主动学习”课题的实验中,就如何“顺应儿童心理,引领主动质疑”的子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激发质疑动机,诱发学生想问
好奇心原本是小学生读书的潜在动力,学生的阅读期待就是因为它的存在而被激发的。但由于长期受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和自身的怠惰心理,他们不理解自主质疑真正的价值取向,在阅读中浅尝辄止,只求一知半解,懒于思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关键点是“问题意识”。因此自主质疑成为体现新课程理念与提高阅读效率重要的教学策略。为了提高学生质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通过组织学生质疑学习“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刨根问底地追问问题罢了”(爱因斯坦)等名人名言,提高学生对转变学习方式、大胆自主质疑价值的认识。在学生预习作业本上设置“质疑栏目”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每篇必问。利用学习期待,建立“问号书童”、“小小研究生”评价制度,激发学生自主质疑的学习热情,赞扬他们善思好问、求知若渴的好学精神。课前质疑成了学生的必修作业,课中想问的学生也渐渐多起来了。
二、教会质疑策略,引导学生会问
不知从何问起的迷惘心理,是学生质疑的一大障碍。学生在自主阅读时,的确存在由于知识存量少而停留在肤浅层面的现象,感到质疑难。我从以下两个方面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开拓质疑的思路,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1.从课文的表达方式上指点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文知识结构对语文能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结合平时的教学,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标题、文路、详略、细节、留白等一些文章知识,指点学生从课文的表达方式上切入,质疑探究。如读《徐悲鸿励志学画》,指点学生从标题处质疑:什么叫“励志”?徐悲鸿励的什么志?他为什么要励志?又是怎样励志的?读《珍珠鸟》一文,指点学生按序画出小鸟在屋内活动空间的位置的词:“柜顶上―书架上―小桌上―杯子上―肩上。”再从空间位置转换的文路上质疑,提问:“小鸟为什么胆子越来越大了?”读《和他的大黑骡子》,指点学生从人物细节描写处质疑,提问:“为什么向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摘下军帽’?”“既然这么爱他的骡子,又为什么又怒吼着向副官长下达枪杀大黑骡子的命令?”读《爱之链》指点学生文尾的留白处(省略号),联系全文,想象乔伊醒后的场面,提问:“‘爱之链’在怎样延伸?”学生从文章的语言形式入手,由表及里,质疑探究文章的内容,这不仅帮助学生排除了困惑的心理障碍,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把握课中时机,促发学生生疑。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能够促进课堂教学发展,促进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得到人生感悟,受到心灵震撼,与文本产生共鸣的问题,这类有效性问题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凭借。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捕捉问题呈现的时机,启发学生质疑。(1)学到课文的精彩处引导学生提问。课文精彩处是需要学生进入情境、充分品味、有所感悟的。而学生由于自身的经历和认识有限,其直接经验往往和课文描绘的意境有一定距离,不能很好地体会课文的精彩。这时,我及时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困惑。(2)学到课文的疑难处引导学生提问。课文的疑难处是学生学习的疑惑点、难点、模糊点。学生对此,或是会产生知识性问题,或是产生理解性问题,或是产生主旨性问题,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和他们共同研讨,排疑解难。(3)学到课文的拓展处引导学生提问。课文的拓展处是课文本身所诱发的可以拓展深化的内容;也可能是教师提供的拓展性资料,设计的拓展性练习;也可能是学生自己收集的相关信息,想研究的拓展性问题。这些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提出探究问题最佳时机,学生往往能提出十分有价值的问题。如《夹竹桃》一文,季羡林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学生提问:“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美丽的花,为什么对季羡林先生来说,‘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激活了大家的思维,通过对相关背景的链接,从作品花性的品味潜行到对作者人品的感悟。
三、设置质疑的空间,鼓励学生多问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质疑的机会,我在教学流程中设定三个给学生质疑的时间。一是课前的质疑时间。规定提问题为每个学生必做的预习作业。在预习本上设置“质疑栏目”,要求学生出题问题后再读课文,在读中自我释疑,经过筛疑,留存一时无法自释的问题。这是人人参与的时段。二是课中质疑的时间。根据学生预习中学生质疑的内容,特别是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随文应变,安排一个质疑的环节,让学生畅所欲问,引领学生探究文本。这不仅是精读文本的必需,而且让许多有备而来的或课堂生成问题的学生的期待得到满足,保护并激发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三是课后质疑的时间。入文之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一种激发自己走向文本的导向,那课后的质疑则是一种激发自己深入文本、超越文本质的提升的过程,问题更具有价值。
四、激励自主释疑,引领学生研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尊重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对“问题”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我想问题,都能独立思考、判断、评价,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切记避免以教师的备课预设为中心,只让学生提问题不给学生研究问题的倾向,一定要让学生完整地经历“始于生疑,以疑为线索,自主探究并试着解答,终于释疑”主动学习的全过程。实践中体会到,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研究问题,学生必须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讨论时间,绝不能搞形式、走过场。对学生思考的成果,教师应作延时评价,鼓励换换角度再想想,多想想。课堂上的讨论不可浮光掠影、草草了事。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要让每人都有一次发表意见的机会。在研究问题的方式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如表达的自由、选择的自由、思维的自由等。学生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法,选择自己独特的理解,选择自己合适的操作,选择自己需要的伙伴。他们可以在课堂上画一画、写一写、辩一辩、做一做。
2.运用好三种基本的研究方式。(1)反复研读文本,揣摩语言形式的内涵。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围绕研究的问题,从文本中搜集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对问题作出个性化的解读。这要求教师赞赏学生思维和灵活性,并对他们提出的想法,哪怕是模糊的、错误的,也都应报以微笑,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在积极与同学辩论的过程中探求真理。(2)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学生课前、课后从书刊、电视、网络和家长那里获取的大量信息,要学会辨别、筛选、加工、整理,让这些信息综合性地为研究问题提供启迪和指导。(3)讨论交流,全力合作。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和教师、同伴,就“问题”进行平等的讨论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互相吸取、互相补充。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自己的智慧,发展集体的智慧,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这要求教师多创设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的机会,要求学习小组的成员互相商量,分配好各自的研究任务。先自己读书思考,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汇报各人的想法,并互相帮助解决各自的问题,最后拿出小组的综合意见,在全班交流。
3.做好研究“问题”过程的反思与评价。解决问题的教学是一种反思教学。在整个问题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反思。在研究问题的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商定,用怎样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实验、电脑多媒体演示、答辩会、写感言等,使研究问题的目的性、指向性要明确。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我积极参与了吗?我运用的这种方法有没有效果,为什么?老师和同学们是怎样学习的?我收获到了什么?还有问题吗?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整合这些反思,创造机会让大家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在不断地反思中获得更深的理性认识。贯穿整个问题研究过程中的还包括评价。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个人,还可以是学习小组。评价的内容应该是丰富而灵活的,应涉及参与研究活动的态度,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等等。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应该是多样的,教师评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的评价相结合,等等。如果教师顺应儿童的成就心理,评价注重激励性和个别差异,那么,评价就会成为学生主动质疑,自主探究释疑的不竭动力。
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学生质疑之后,必然要对发现的问题去分析、解决,质疑和解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重视质疑,学会质疑,主动质疑,自主释疑,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从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到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上来。实验是初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上海:开明出版社,1990.
篇3
关键词:5G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工程;应用;研究
5G移动通信技术是在对传统的4G、3G与2G等通信技术特点和优势进行不断总结和改进基础上实现一种新型技术,它也是未来通信工程领域中最为核心的一项技术。现代化生产中,通过将现代生产需求与5G通信的技术功能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我国各行业生产逐渐向着无人化与少人化方向发展,实现现代化生产与技术研究的全面提升,也是未来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目标领域和发展方向。其中,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与发展中,受现代化发展的信息技术等时代背景影响,在各项通信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生产的通信建设需求有效满足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下文将围绕5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15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优势分析
1.15G移动通信技术
5G移动通信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在4G与3G等技术基础上兴起与发展的一种新型技术。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特点,有关研究显示,与4G技术相比,5G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能够达到4G的100倍左右。由此可见,5G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传输速度不仅存在大幅的提升,而且其通信质量也具有显著改善,在通信工程领域所受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更高。此外,根据5G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技术参数分析,可知由于其通信传输的标准频谱在中高频段表现较为集中,使其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虽然具有传输速度更快的特征和优势,但也会导致其覆盖成本增加,同时由于5G通信传输中采用毫米波频率的设置较宽,但存在绕射和衍射不足情况,需要通过对MIMO引入应用来促进其天线增益提升,最终实现网络覆盖的范围拓展。如下图1所示,即为5G组网的基本结构形式。
1.2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
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与传统的4G技术相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多天线传输优势。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也是当前通信领域中具有较高安全性与覆盖性、传输灵敏性特征的最新技术手段,它在通信传输中通过多天线传输方式,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信号传输效果,从而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不仅在传输速度上大幅提升,而且能够实现对新兴资源的有效运用,技术优势更加显著。MIMO技术的引入应用。5G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传输中进行支持的天线数量明显高出4G技术约十几倍,使其传输基站的信号接收与容纳量显著提升,在一定层面和MIMO技术的多输出与多输入特征基本相似,因此,在不同用户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下,能够通过5G移动通信技术对MIMO的导入应用,从而对各个不同用户的信息传输需求进行有效满足,使其技术应用的作用和优势更加显著。小基站传播优势。5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应用中,其多天线传输形式会造成传输尺寸的不断减少,同时对传统通信技术的大基站传输弊端进行有效避免,通过小基站部署与传输应用,促进其信号传输与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在通信网络布置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与设置,从而形成更加密集与强大的通信网络,为信号传输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提供支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基站建站与通信应用的功耗与大基站相比更高,因此,在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中进行小基站部署与应用的成本也相对较高。波束成形优势。波束成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应用,是通过对有限能量的有效聚集,从而在特定方向实现传输,以对其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进行降低和控制,同时通过形成很窄的波束,来降低其他信号的干扰影响,并促进传输距离增加。此外,5G移动通信中波束成形技术的应用实现,还能够促进频谱利用率提升,即通过计算对信号传输的最佳路径进行确定后,使其按照设定的传输路线进行传输,以避免信号受到阻碍或干扰时的远距离传输引起的衰减风险发生。
25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结合上述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征和优势分析,在对5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进行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从通信工程建设中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智能通信工程领域的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物联网通信中的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2.1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1)全双工通信技术。全双工通信技术在5G移动通信技术系统中的应用实现,能够促进其通信系统的灵敏性显著提升,同时实现移动通信过程中的频谱运用水平显著提升,且其提升水平能够达到一倍甚至更高,从而对同一地区与同一频谱之间的数据传输进行支持,并降低数据传输中对无功功率的消耗,具有更为显著的通信应用优势。(2)多载波技术。与传统的4G通信技术相比,5G通信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快,最大可达到1GHz的标准。而5G移动通信技术的这一特征优势,与当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中应用的多载波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中,对传统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频谱效率以及抗多径衰落等不足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多载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对发送端数据功能和作用和应用,进行滤波器组有效调制,从而在滤波器组的作用和优势支持下,为多载波运行的更加高效与合理性提供支持。(3)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时代,数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通信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对大数据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对数据的存储与计算、加工等处理,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数据平台进行支持。其中,云计算就是实现大数据应用的支持平台。5G移动通信技术在人们生产与生活领域的应用,也离不开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和平台应用,与一般的数据处理和应用平台不同,云计算技术支持下的大数据处理,能够有效省略掉对数据的下载和存储等过程,是通过直接在云端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从而使数据应用更加方便。
2.25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1)通信工程建设以及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5G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城市未来通信工程建设中应用,具有较为突出的紧迫性特征,并且不仅能够促进城市通信网络的覆盖增加,而且在促进用户满意度提升方面也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当前,我国的城市通信工程建设与发展中,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通信网络构建所花费的物力与人力成本较高,同时会受到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对通信容量产生较大限制,不能满足其实时通信需求。而5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应用,能够通过端与端连接进行直接通信,在有效满足数据传输的近距离通信需求,从而对数据通信与传输的完整性、准确性等要求进行满足基础上,还能够有效避免中间节点的干扰影响,促进其通信传输的速度与效率提升,降低通信过程中的资源损耗。除上述作用和优势外,我国城市通信工程建设中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在实现多结构、多渠道与自由配置的复合型通信网络体系建立基础上,通过网络联动,推动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2)智能通信以及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5G移动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工程建设与发展中应用,是以智能化为首要考虑和发展的目标,它能够促进智能通信建设与发展,从而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建设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其中,5G移动通信技术在智能通信建设中的应用,除表现为手机等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中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通过将5G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在电子显示牌以及路灯等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管理中也能够实现较好应用,并促进城市建设向着智能化与信息化方向快速发展(如下图2)。以5G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为支持,进行智能通信以及智能城市系统建设中,需要先对其具体架构进行明确,从而在网络全面化建设与应用基础上,通过信息的安全与高效传输,为智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3)物联网通信以及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物联网通信中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通过5G移动通信技术支持,能够根据其网络信息的需求,在针对性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上,为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支持。尤其是在现代化建设推动下,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增多,使得物联网的接入设备数量及类型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对物联网的信息传递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移动通信和物联网平台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使得在现代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中进行通信工程领域的物联网平台建立(如下图3所示),具有更加突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因此也推动了5G移动通信技术与物联网通信的联合应用。(4)云端生活与5G移动通信技术随着信息快速传输与实时分享支持下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时代到来,促进了云技术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对信息存储数量的不断扩展,并促进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升,在现代信息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其中,云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数据流量的快速增加以及通信传输速度不断提升下,也会为云技术的更为广泛应用和安全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尤其是5G移动通信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实现,也为云技术以及云端生活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基础条件。比如,在进行大量的数据文件传输中,通过5G移动通信与云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不需要对数据文件的可存储空间及其内存大小进行考虑,而是在5G移动同学滚技术的支持下,即能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快速与高效传输。此外,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及其在云技术开发应用中的优势表现,还可以从5G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更加人性化与便捷化的云服务开发和应用实现,以及以5G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移动终端设备云层面持续拓展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此可见,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仅在云端生活的开发和应用上有广泛的表现,而且对云端生活的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篇4
卫星移动通信自逐渐发展以来,便因其覆盖范围广、地域限制弱、信号容量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当中,成为全球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有效信息传输手段之一,在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卫星移动通信的信道受多径效应、阴影效应以及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信号传输的有效性,因此必须采用相关的通信技术克服这一问题。协作通信技术作为提高通信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其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关键词:
协作通信技术;卫星移动通信;应用
1协作通信技术
1.1协作通信技术概述。协作通信技术是利用不同节点的相互协作引入空间分集优势,以此对抗信道中存在的多径效应、阴影效应、多普勒效应等影响通信质量的不良因素。协作通信技术各节点在发送自己信息的同时业彼此共享自身存在的资源以协助其他节点传输信息,最终凭借这种相互协作的机制形成一种多入、多出的虚拟通信系统,也凭借这种相互协作的节点工作模式而形成的良性系统提高系统信息传输的高效性及稳定性。
1.2协作通信技术应用于卫星移动通信中的优势。协作通信技术存在两大优势,其一是调动并利用网络中空余资源的存在,其二是对系统信息传输产生协作通信增益。其中协作通信增益作用对于提升卫星移动通信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协作通信增益作用主要通过空间分集增益、时分分集增益、频分分集增益三种具体技术实现方式达成抑制信道受不良效应的影响,被誉为下一代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研究协作通信技术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点,也是未来通信技术未来能否实现跨越的关键所在。
2卫星移动通信
2.1卫星移动通信概述。卫星移动通信是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或其余轨道卫星为基础,采用卫星通信特有的多址信息传输方式为全球范围内的卫星移动用户提供服务。卫星移动通信主要由通信卫星、地面站、通信终端三部分组成,由通信卫星传递信号保持地面通信系统与用户移动终端的通信连结,再通过地面站接收终端发出的信号以及卫星通信反馈回来的信号以此实现不同地域之间卫星移动用户之间的联系。目前,卫星移动通信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是21世纪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2.2卫星移动通信应用协作通信技术的必要性。卫星移动通信按照应用环境可分为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LMSS)、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AMSS)和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MSS);按照卫星轨道分类又可分为同步轨道卫星系统和非同步轨道卫星系统。由于所需卫星移动通信的功能和作用各不相同,因而通信卫星与通信卫星之间存在信号的干扰,加之卫星信道本身的不良效应影响,卫星移动通信之间若没有协作通信技术的连接,不仅浪费了不同通信卫星的信息资源,其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加强协作通信技术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3协作通信技术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3.1卫星多节点协作传输技术。卫星多节点协作传输系统可以看做是各个节点之间一对多和多对一系统的集合,在这个节点组成的集合之间,各个节点都将参与协作传输。具体协作模式如下:以通信卫星作为源节点S,以地面站或某个信关站为目的节点D,以众多协作节点视为R(R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其中,众多协作节点R由于地域的分散性和独立性,若是直接由通信卫星S接收有可能会导致信号接收的差错性,而经过不同的节点R将信息转发到目的节点D再将这些信息进行合并则可以有效提高目的节点D的接收性能并极大程度的改善通信卫星R的差错性,使其有更多的链路余量来抵抗信道衰弱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最终提升卫星移动通信信号的质量和有效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正交传输的作用,协作节点R的数量会影响协作传输系统的频谱效率,因此在运用此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节点个数的选择。
3.2卫星协作节点选择技术。协作节点R的数量会影响协作传输系统的频谱效率的问题,卫星协作节点选择技术可以根据协作节点的信道强弱来进行区分和筛选,选择最合适的协作节点R来进行协作传输,即将目的节点D与协作节点R之间一对多的集合调整为一对一或一对有限的节点R的集合,借此合理利用系统资源,有效改善卫星多节点协作传输系统的频谱效率性能。同时,通过卫星协作节点选择技术可以根据因地形、建筑物遮挡、传输距离等因素导致的协作节点信道衰落成都的不同而优化不同节点之间的功率分配,减少不同协作节点之间的能耗,延长协作节点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卫星移动通信的损耗成本,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应用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协作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化和研发之中,促进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3.3卫星混合协作传输技术。在卫星协作传输系统中,协作节点可以采用AF和DF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这两种工作模式各有其利弊。AF工作模式不需要协作节点进行信息的解调、译码等处理,可以有效降低鞋店工作的复杂程度,简单易行,但也会由于在引入信号的同时放大引入时的噪声,因此存在噪声放大效应这一不良影响;DF工作模式会将协作节点进行解调、译码等处理,确保系统获得良好的性能,但也由于程序的复杂性,存在错误传播的可能,影响系统的分集效果。因此,将这两种工作模式进行协调处理可以实现卫星通信技术的最优化。卫星混合协作传输技术便是将两种工作模式进行混合,根据译码情况采用AF或DF方式转发源节点信息并合并检测,使系统获得最好的差错性能,借以提升系统的传输能力。此外,或和写作传输技术还可以结合以上提到的两种技术来进一步改善卫星混合协作传输系统的性能。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协作通信技术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不断丰富卫星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成果,为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提高卫星通信系统信息的传输性能提供良好的发展思路和技术支撑,助力卫星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仅是将协作通信技术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思路及方式方法做出了简单阐述,提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些浅显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后续的研究者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升协作通信技术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提供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国彦,张有光.飞行器进近中的自适应协同传输与节点选择[J].航空学报,2011,32(11):2083-2095.
[2]刘振华,侯嘉.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分析[J].通信技术,2012,45(01):72-74.
[3]张乃通,张中兆,李英涛.卫星移动通信系统[J].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方秀花等.卫星移动通信的军事应用[M].中国航天,2005(1).
[5]杜伟华,刘紫燕.两跳中继协作通信技术的研究与仿真[J].通信技术,2013,46(2):70-72.
篇5
关键词:电子通信系统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2-0036-01
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通信系统在各个行业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当前的科技水平。电子通信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电子通信系统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善。
1 电子通信系统概述
电子通信系统是现代化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信息支柱,是现代化高线技术的代表,带动着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生产力。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性极强,被广泛的应用在多个领域,例如声纳、导航、雷达、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1],在移动通信领域和航空领域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传统的通信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通信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通信频谱利用率,节约了空中资源,降低了网络投资成本。在移动通信领域应用电子通信系统,能够获得更大的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电子通信系统在航空领域比较复杂,航空领域整个传输总线和电子通信系统有着直接的联系,电子通信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这个整个航空系统的性能。
2 航空领域电子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信息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复杂化、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推动着电子通信技术逐渐跨入了一个高速的、多媒体、多业务、可移动的信息时代。电子通信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航空领域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并且卫星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电子通信技术代表着当前电子通信技术的最高水平,具有机动性能强、组网灵活、线路稳定、距离远、通信容量大等特点,当前,卫星通信系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速数据需求、宽带IP难点等,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应用到电子通信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例如新型的数字调制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极光链路通信技术、智能天线卫星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
极光链路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信号在全球卫星通信中的时长,如果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将激光作为信息载体进行数据通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卫星互联网中,即使在外层空间中,激光的运行也不会受到大气层的影响,所以在未来的卫星通信系统中,激光通信技术将会成为主流技术,使其充分发挥出激光通信的巨大优势。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应用数据压缩技术,可以通信系统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进行压缩,有效地提高卫星通信系统在时间、频带、能量等方面的工作效率。
航空领域电子通信系统的通信故障处理也是航空电子通信系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在航空领域通信过程中,一旦系统发生错误或者故障,必须立即进行处理,但是电子通信系统中对非总线控制器和总线控制器的故障处理方式是不同的,非总线控制器出现故障后,其处理方式要结合控制器的实际运行情况,如果移动通信系统中总线的多路接口硬件出现故障,系统同的终端会自动进行置位,如果整个系统出现严重的故障,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中央处理器会自动停止工作,对总线控制器发出指令,停止其所有动作的响应。
3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中最有效和最成功的电子通信技术就是分布式移动天线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了移动交换中心、虚拟中央小区控制器、无线信号处理器等部分[2],整个移动通信系统包含多个虚拟的小区,每一个虚拟小区又是由无数个小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组成,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载波波长要小于任意虚拟小区之间的间隔,每一个无线信号处理单元可以用于分布式天线的接入处理和接受信号,对于虚拟的中央小区来说,只有周围所有小区都完成信号收发和预处理功能之后,然后连接中央小区单元,最后通过光纤、同轴电缆和无线微波信道才能够实现信号处理的功能。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两种信号处理应用过程,一种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分布式天线上发射上行链路信号,这种上行链路信号与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信号是完全相同的,经过分布式天线信号处理单元的处理后,将信号直接输送到天线的中央信号处理单元,这种应用方式比较简单,但是整个移动通信系统难以有较大的系统容量,并且还会对系统不断地产生干扰。另一种是分布式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分布式天线将整个业务地区覆盖,利用分布式天线来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在天线自身的信号处理单元中进行信号处理,和以往的蜂窝小区相比,这种应用方式的覆盖面更加广泛并且运行效率较高,这种应用方式也称为受控天线系统,其含义是指利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的信号处理单元,实现不同移动站之间的信号通信,和第一种应用方式相比,受控天线系统虽然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但是效果非常理想。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移动通信系统展示出很多的优点。其一,分布式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之间几乎没有干扰、信号干扰比低,系统容量很大。其二,分布式移动通信系统内部具有良好的分集能力,能够有效有效的抵抗阴影效应,扩大系统容量,传输的信号很稳定。其三,分布式移动通信系统降低了切换不同频率的次数,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切换性能,提高了信号接收效率。其四,和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在相同的覆盖范围之内,分布式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射功率较低[3],并且相邻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也较小,如果在相同的发射功率下,分布式移动通信系统有着更广的覆盖范围。其五,分布式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将信号收集到中央处理单元集中进行处理,并且还能够开发出多种服务区形状的无线业务,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4 结语
如今的电子信息时代,电子通信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航空领域电子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中,电子通信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电子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更好地进行利用和完善,推动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兴.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3,05:103.
篇6
关键词:3G技术;人际传播;影响
3G(3rdGeneration),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009年1月7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3G牌照,标志着移动通信市场的3G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在中国拉开帷幕。它是将无线通信、互联网等和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这是2009年至今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往往改变一个时代。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往往也是媒体产生变革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推动力,几百年来人类传播领域的变化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印刷术的推广使报纸由少数人的消遣成为大众传媒;电报的出现让通讯社得以产生并发展到今天;无线广播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受众由读者变成了听众,广播也因此成为了它那个时代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近十多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而且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传播方式。而现在3G业务的风靡全球,也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位人际传播,进一步分析人际传播媒介变化对人际传播造成的影响。
这里将沿着马克·波斯特思考媒介与文化论题的思路,讨论3G技术应用在人际传播方面所带来的信息存储方式、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交换构型的改变。对此,一个可行的方式是从过程的角度考察人际传播,并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认知过程和行动过程。对认知过程的考察有助于理解交流双方如何用3G手机来传输信息,传输了什么样的信息,又对彼此的关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对认知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综合考察则有助于理解依靠3G手机所建立的交流构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络相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而闻名于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通信的通信系统“由于其诸多优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对全世界电信行业工作者及信息社会越来越具吸引力”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导技术,近来发展迅速,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个技术标准中,最具竞争力而迅速的发展。相比于2G、2.5G等通信技术,3G通信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智能化、多媒体化趋势明显
由于3G网络能够提供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和下载业务等,因此,对3G终端而言,需要对其配备更大、更清晰和3D显示效果更逼真的显示屏,以便用户更好地欣赏移动多媒体业务要配备像素更高的摄像头以拍摄更清晰的图像,以增强图片的感观效果;要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来储蓄下载而来的更多图片和音视频文件等。总之,以数据业务功能强大为特征的3G业务对其终端的要求将日益苛刻,3G要真正实现所预期的业务发展效果,加强3G终端的研发将一直成为3G发展阶段的重要主题之一。
(2)单模、双模和多模终端共存
多种3G技术体制并存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初期,第二代移动通信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市场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未来的移动终端必将是单模、双模和多模终端共存的局面。目前市场上已有GSM/WCDMA、GSM/cdma2000、cdma20001X/1XEV-D0双模终端;随着TD——SCDMA标准的正式商用,未来支持TD-SCDMA网络和其他网络的双模手机或多模手机也可能会出现。对3G终端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3G的技术特性,决定了3G网络能够提供更为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业务,这就要求3G移动终端的功能日益增强。不仅要支持现有话音业务、短信业务、窄带数据业务等,同时应支持以多媒体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为代表的宽带通信业务等。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互式业务,包括网络电话、移动银行、可视电话和可视会议等;(2)点对点业务,包括多媒体短信、电子邮件、WEB、远程医院等;(3)单向信息业务,包括数字报纸、出版、远程教育、视频购物、移动音频播放器、移动视频播放器、视频点播和卡拉OK等;(4)多点广播业务,包括信息递送、GPS汽车导航、移动收音机和手机电视等。从中可以看出,3G不仅给手机带来新的人际传播方式如可视电话、多媒体短信和电子邮件等,还同时使手机拥有了手机电视、数字报纸、出版和信息递送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
3G技术应用和人际传播的变化3G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改变已经在人类传播媒介的使用上有了直观的体现,但是,在社会层面,它的影响却不是很明显。目前,从人际传播出发,是研究3G这种影响力的一个捷径,而首要的问题是认识理解3G如何影响了人际传播。理解人际传播认识理解一个纷繁复杂的概念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一个概念在表象上纷繁复杂,正是来源于其多面性的本质。在对既有研究成果详细梳理之后,根据所研究论题的需要,从概念的一个侧面入手,提出一个具有连接性的问题。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内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也是21世纪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将有重大影响的科学领域之一。
篇7
关键词:3G 移动通信 发展趋势
1、3G概述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这样的解释或许太枯燥了,简单地说,3G实际上就是一个宽带的无线网络。而启动这个无线宽带网络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用户实施各种新的应用,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
2、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及未来
移动通信是当代通信领域内发展最快,市场前景最好的部分。从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技术已经从第一代(模拟系统)和第二代(GSM)的发展,达到通信领域市场容量的40%至50%,成了国际上最受重视的领域,从1995年到2000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0%,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增至1.37亿户,(截止到2001年10月)飞速发展的市场,不仅引来了世界上最新的通信产品,而且也使中国成为通信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国家之一。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说,根据“十五”规划,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将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到二00五年末,中国内地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超过二点六亿。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世界第二位。
我们都已目睹了近几年来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种种益处。这些发展必将继续下去。20世纪90年代,无线技术以一种堪称“难以置信”的方式得到发展。如果说过去几年的发展是振奋人心的,未来的发展也将更加如此。
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通信正朝着能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信息通信为一体的第三代(3G)网络演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已成为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电信营运商所关心的热点。它将影响到今后十年通信网和通信服务的发展。对设备制造商,则是数以万亿美元计的巨大市场。对我国来说,则是我国民族科技和民族产业在移动通信领域突起的一个极好的机遇。如3G这样的发展正是这一深刻转变的要素。在这种转变中,令人眩目的机遇接踵而至。
3、我国在3G的发展情况
我国移动通信从80年代后期以来,已成为拥有千万用户的世界第三大网,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发展。但在过去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和设备生产方面,落后于国际上大公司。我国在第二代移动通信领域仅有市场优势,而无技术优势,造成我国市场几乎被外国产品占领的被动局面,而且国外在我国提走上百亿美元的技术提成费。在面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挑战时,我们再不能容忍这种现象的重演,必须要下决心研究并生产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世界移动通信领域的现状为我们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提供了大好机会。目前国际上各大公司均致力于从事第二代系统的完善和推广应用,对于第三代系统只是进行方案论证和初步试验。ITU从1999年开始才真正着手进行通信协会标准的制定,这就为我国提供了创新机会,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
目前的主要任务应当是:一是努力抓紧抓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工作,根据ITU建议的IMT-2000功能和物理模型,力争使我国未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有创新性,并适应未来国际新技术的发展。二是尽早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有关终端设备、接入与互通设备、交换与传输设备以及网络管理设备进行研究与开发。完成必要的技术人才储备,力争使我国未来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拥有国内甚至国外市场。需尽早研究的项目: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手机研究、第二代到第三代过渡系统的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核心网络安全技术研究、适配与互通设备研究、定位技术及业务提供方法研究。
4、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方案及关键技术
第一、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针对传统的话音和低速率数据业务的系统。而在未来的
“信息社会”,图象、话音;数据相结合的多媒体业务和高速率数据业务的业务量将超过传
统的业务量。因此现在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不仅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用户的业务需求,而且随
着用户数量的猛增,也将远远不能满足用户容量的发展需要。另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
的建成,公共陆地网传输的许多业务,也将与移动通信系统接口。所以对于新一代的移动和
个人通信系统即第三代和个人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日益成为电信领域的一个新热点。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很多,现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多载波技术
多载波MC-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种新技术。多载波CDMA技术最早是在1993年的PIMRC会议上由 Berkeley的J.P.Llnnartz,N.Yee,G.Fett和德国的K.Fazel,L.Papke分别提出来的。目前,多载波CDMA作为一种有着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员对此进行研究,并且在cdma2000标准和IMT-2000的研究计划中,都已经有了一些对基于MC-CDMA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的探讨。
2.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是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的一种适合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新技术。它
利用天线阵列的波束会成和指向,而产牛多个独立的波束,以自适应地调整其方向图以跟
踪信号的变化;同时对干扰方向调零以减少甚至抵消干扰信号,以提高接收信号的载于比,
增加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
智能无线的特点是能够以较低的代价换得无线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业务质量、抗阻。
3.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AMPS、TACS、GSM、CDMA等新技术和标准不断出现、DSP处理速度不断提高和价格塞和掉后等性能的提高不断下降的产物。软件无线电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尽可能地接近天线,即将AD转换器尽量靠近RF前端,利用DSP的强大处理能力和软件的灵活性实现信道分离、调制解调、信道编码译码等,从而为2G系统向3G系统过渡,提供了一个无缝隙的解决方案。
4.多用户检测技术
在CDMA系统中,由于码间不正交,会引起多址干扰(MAI)。多批干扰限制了系统的容量。为消除多址干扰的影响,人们提出了利用其它用户的已知信息去消除多址干扰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分为两大类:线性多用户检测和相减去干扰检测。在线性多
用户检测中,对传统的解相关器软输出的信号进行一种线性的映射(变换)以产生新的一
组有希望提供更好性能的输出。在相减去干扰检测中,产生对干扰的预测并减去。
篇8
《移动通信》:请为我们简单介绍HUBER+SUHNER的成立及品牌的由来。
唐福恩:其实,HUBER+SUHNE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它是由两家瑞士公司合并而来的:一家是HUBER公司,成立于1882年;另一家是SUHNER公司,成立于1864年。两家公司于1969年合并,成立了HUBER+SUHNER。2009年正好是HUBER+SUHNER成立40周年。目前,HUBER+SUHNER定位于一家跨国通信连接器元件和系统供应厂商。
《移动通信》:HUBER+SUHNER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史?都有哪些里程碑式的变化?
唐福恩:HUBER+SUHNER在全球的分支机构和业务发展轨迹大致如下:1974年,HUBER+SUHNER第一家国外分公司在澳洲成立,两年后,HUBER+SUHNER已经分布于世界28个国家。九十年代初,法国、香港、新加坡的分公司相继成立,HUBER+SUHNER将更多的关注投向东亚地区。1996年德国分公司的成立,更扩展了HUBER+SUHNER在全球领域的移动通信市场。1996年底,HUBER+SUHNER电讯业务的营业额就占到总营业额的一半以上。1998年瑞典分公司成立。1999年HUBER+SUHNER正式入华,在上海成立销售办公室并将生产基地设于深圳,同年,巴西分公司成立。HUBER+SUHNER英国分公司和丹麦分公司分别成立于2000年和2001年。2001年恰是全球金融衰退期,特别对于移动通信领域,HUBER+SUHNER于是进入了结构调整阶段。2003年全球经济复苏,HUBER+SUHNER集团公司收益逐步恢复并且蒸蒸日上。
对于中国,除上海以外,1999年和2001年,HUBER+SUHNER分别在深圳和北京成立了销售办公室。2005年,成都办公室成立。同年,中国第五个销售办公室在长春成立。其中,上海工厂目前是HUBER+SUHNER全球三个主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移动通信》:目前HUBER+SUHNER在华包括哪些产品线?移动通信领域都有哪些产品?市场规模怎样?竞争对手都有哪些?
唐福恩:HUBER+SUHNER在中国的生产涉及全方位技术的产品,包括射频技术、光纤技术以及线缆系统和线束。HUBER+SUHNER不仅仅服务于中国客户,还为全球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
中国的市场巨大并且在不断成长,同时很多中国企业正在进入一些以前由西方企业占据的市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通信领域中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在不断发展的无线通信市场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
《移动通信》:我们了解到,中国的TD-SCDMA基站设备中已经应用有HUBER+SUHNER的新技术和产品。另外两种3G制式WCDMA、CDMA2000的网络建设同样在紧张进行,HUBER+SUHNER产品的应用情况又如何?
唐福恩:事实上,HUBER+SUHNER的技术应用于所有无线科技领域,比如GSM、CDMA、WCDMA、LTE。HUBER+SUHNER是无线网络领域(移动通信基站)提供连接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众所周知, 中国三大运营商正在筹备建设3G网络,每个运营商将采用它们自己的标准,因此中国将有3个不同的3G网络配置(TD-SCDMA、WCDMA和CDMA2000)。HUBER+SUHNER的技术和产品都将应用于其中。
《移动通信》:未来三至五年,HUBER+SUHNER在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下一步有何举措?
唐福恩:首先,HUBER+SUHNER将不会改变对中国的投资。中国市场每天都有新兴公司涌出,正展现出它巨大的实力和成长性。如果HUBER+SUHNER想成为立足于目标市场的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是必须的。
在中国市场的成长过程中,HUBER+SUHNER的发展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动力。在中国,HUBER+SUHNER的三个目标市场――通信、交通、工业――的发展将超出平均水平,它们将使HUBER+SUHNER进一步确信在中国的发展并充分分享这一成果。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保持增长和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HUBER+SUHNER将全力迎接国际以及(中国)国内市场的挑战。
《移动通信》:能否就中国乃至世界通信行业作一个大致的预测?
篇9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 发展趋势 关键技术
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电话系统,其有效拓展和延伸了4G移动通信技术。现阶段来讲,5G移动通信技术还没有确定明确的标准,也没有涉及到任何的官方文件。但是在时展进步过程中,人们对通信技术领域产生越来越高的期望,5G移动通信技术必将会有广阔的发展领域。
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一般情况下,可以从四个发展阶段来划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先提出了第一代通信技术,本种通信技术主要是模拟传输,具有较小的业务量、较差的安全性及质量等特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第二代通信技术,本种技术将更加密集的技术结构、智能技术运用过来,相较于1G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移动通信业的发展需求依然得不到满足。而第三代通信技术则将智能信号等处理技术运用过来,可以将移动宽带服务提供给客户,但是本技术中,依然不能够高效利用频谱,浪费了大量的频谱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第四代通信技术,其具有较好的视频图像传输效果,下载速度较快,计费方式比较灵活。但是,进入新时期后,人们对网络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发第五代通信系统,其有机结合了其他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传输速率、资源利用率以及无线覆盖性能等,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2.1 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研究发现,5G移动通信技术将会更加广泛的应用高频段的频谱资源,以目前形势来讲,高频段频谱资源利用效率依然会受到高频段无线电波穿透能力的影响,存在着诸多的限制,但是光载无线组网、有线与无线宽带技术的融合等技术的应用则不会受到影响。
2.2 大幅度提升通信系统性能
在过去的通信系统理念下,核心目标是信息编译码、点点之间的物理层面传输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则打破了这个限制,其主要研究如何协作与组网多点、多天线、多用户等内容,促使通信系统性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2.3 先进的设计理念
室内通信业务在通信业务整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如何提升室内无线网络的覆盖性能与业务支撑能力,这样传统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理念就会发生改变。
2.4 降低了能耗和运营成本
在未来发展中,5G无线网络将会重点研究和探索软配置设计,结合动态业务流量变化,运营商能够实时动态调整网络资源,这样能耗、网络资源运营成本都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降低。
三、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内,全球已经充分重视5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将会日趋明确5G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支撑技术;未来几年内,本技术将会获得实质性发展,也就是研究与制定标准。同时,通过频率效率的提升、网络结构的变革以及新频谱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提升5G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在2013年,欧盟诸国将5G研发项目启动于第7框架计划中,一个重要参与方为我国华为公司。通过启动本项目,出现了诸多的5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组织。我国成立了5G推进组,韩国成立了5G技术论坛等。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全面深入的研究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需求、关键技术指标、候选频段等内容。其中,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移动互联网,借助于无线网络的方式,向用户提供现有固定互联网络的各种服务业务,且广泛运用后台服务和云计算,对5G移动通信技术也将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人们也将会更加重视系统容量与传输质量。5G移动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与其他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所密切衔接,以便将更加全面和基础的业务服务提供给网络通信技术。结合相关意见,5G移动通信技术将会从三个方面提升网络业务能力,首先是积极运用先进的无线通信传输技术,翻倍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其次引入新的体系结构,从深度上扩展其智能化能力,大幅度提升无线网络系统的整体吞吐率;最后,充分挖掘更加先进的频率资源,包括可见光、毫米光、高频段等内容,以便有效扩展未来无线移动通信资源。
四、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篇10
【关键词】 4G移动通信 通信技术 体系结构 关键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主要包括动态高速率传输业务、无缝漫游业务服务,但这些需求在基于3G移动通信技术背景下还未能实现。而4G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将4G移动通信系统与MIMO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相结合,可以达到lOOMbit/s的数据传输率,同时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移动通信业务和无线网络与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
一、4G移动通信网络体系
4G移动通信系统被人们称为广带接入分布式网络,主要包括无线局域网、有线宽带接入网、广域广播网和3G移动通信网络等,使用4G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用户能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自由切换,4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体系如图1所示。
由图1所示,4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能够使终端用户在2G网络、3G网络、无线网络、宽带网络和4G网络之间实现无缝漫游。在不同无线网络平台之间,即使用户跨越了不同频带,4G移动通信依然可以提供高效的无线网络连接服务,用户可以在任意环境以宽带连接的方式接入到互联网中,实现个人定位、远程控制、数据传输等功能。
二、4G移动通信技术特点
2.1 传输速率高
4G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速率高,与其他移动通信网络相比,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仅能提供语音通话服务;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仅有9.6Kbps;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Mbps; 4G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速率高达lOOMbps/s,4G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是目前手机网络传输速率的10000倍。
2.2 通信方式灵活
4G移动通信手机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电话通信”,语音通话只是4G移动通信手机功能的其中之一。因此,4G移动通信手机可以说是一台小型掌中电脑,4G移动通信手机在外形设计方面也具有较大突破,任何物品都有可能是4G移动通信终端,因此目前仍然没有对4G移动通信手机制定统一名称。4C移动通信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通信,实现双向网络的信息传递、影像交互、联机游戏等。
2.3 智能化程度高
4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智能性,4G移动通信技术的智能化应用不仅体现在功能操作和外观设计方面,4G移动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目前很多无法设想的功能。例如,4G移动通信手机能够根据用户定位信息提醒用户处理相关事宜,或者在此位置避免做出哪些行为等,同时,4G移动通信手机可以当做掌中笔记本电脑使用,来观看直播体育赛事等节目。
2.4 多媒体通信质量高
4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充分弥补3G移动通信技术的现有不足,4G移动通信技术提供的无线网络多媒体通信服务可以将语音信息、图像信息和视频信息等利用宽频信道进行传输,4G移动通信技术的诞生不仅是由于众多用户的实际需求,更是因为海量多媒体数据信息的日益增多。4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容纳海量移动通信用户,改善网络通信质量,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三、4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应用探讨
3.1 OFDM技术
4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以OFDM技术(正交频分复用)为核心,OFDM技术本质是多载波调制技术之一。OFDM技术日益受到通信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主要是因为OFDM技术拥有以下优势:
第一,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4G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高出其他串行系统1倍,由于OFDM信号的相邻子载波形成重叠,由此,频谱利用率几乎可以达到极限。
第二,具有较强的抗衰落能力。利用0FDM技术可以将用户信息置于不同子载波进行网络传输,使子载波信号与相同速率的单载波信号时间长,因此,OFDM技术有良好的抗噪声和抗衰落能力。
第三,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OFDM技术的自适应调制机制可以使多路子载波根据自己所在信道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当传输信道情况良好时,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信号调制方式;当传输信道情况较差时,可以选择抗干扰、抗噪声能力强的信号调制方式。
3.2 智能天线技术
4G移动通信的智能天线技术选择的是SDMA技术(空时多址技术),利用不同信号在传输信道上传输方向不同的差异性,将频率相同、时隙相同和码道相同的传输信号进行区分,改变传输信号的覆盖范围,以主波束与用户相对,零陷与干扰信号方向相对,实现环境变化的自动监测,为终端用户提供优质的传输信号,真正消除和抑制干扰噪声信号。通过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信号质量,增加数据传输容量。
3.3 MIMO技术
MIMO技术采用分立式多天线技术,以此实现空间分集,将一个网络通信链路分解成为多个并行的通信子信道,从而提高网络带宽的数据容量。信息理论已经证明,当不同的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没有关联关系时,MIMO技术可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抗噪声和抗衰落能力,以此获得巨大的数据传输容量。在无线网络传输信道中,利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扩充传输容量。
3.4 软件无线电技术
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如果想要实现用户在任何环境下可以随时接入无线网络的通信方式,必须保证用户移动通信终端接口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接口,才能使用户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进行业务切换、实现无缝漫游。由此可见,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软件应用程序将会越来越复杂,通信领域专家提出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是近几年来的新型技术,是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技术核心,以无线电微电子技术作为技术支撑。软件无线电技术概念的提出受到了移动通信领域专家的关注,其内在的市场价值更是受到了通信运营商的广泛关注。
3.5 多用户检测技术
4G移动通信系统用户终端和信号基站都需要利用多用户检测技术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容量。多用户检测技术的思想理念是:将同一时间内占用传输信道的全部用户的信号均作为有用信号,不再将其作为噪声干扰进行处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有用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多用户信号的联合检测。多用户信号检测技术是基于传统信号检测技术之上实现的,利用造成噪声干扰的用户信号实施检测,以此降低移动通信系统对于功率控制准确度的要求,有效利用传输信道的信息资源,扩充系统数据容量。
四、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移动营销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