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及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管理及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争做优秀员工。
(2)认真学习酒店的各项制度和部门规定,严于律己、克己奉公,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法纪观念,遵纪守法。
(3)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岗位、工作时间不办私事,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4)上班着装整齐,仪容端庄,精神饱满,坚持文明礼貌执勤,严禁打人骂人、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不做有损酒店形象的行为,处事机智迅速果断,按章办事。
(5)敢于与一切不良行为作斗争,发现违法犯罪分子积极奋勇擒拿。
(6)上下班交接手续要清楚明了。
(7)积极主动维护酒店院内的治安交通秩序,做好“五防”(防盗、防火、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工作。
二、大门保安员岗位职责
(1)维护好大门口的交通秩序,引导车辆的行驶和行人的过往,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使门前畅通无阻。
(2)高度警戒,发现精神病患者和衣冠不整者以及行迹可疑者,要坚决拦阻不让其入内,严格把好第一关。
(3)对来店的客人要彬彬有礼,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来的客人都要表示欢迎。
(4)有旅游团入店时,若需疏通车道或有欢迎队伍,要在客人抵达酒店前十分钟疏通好车道和停车位置,作好迎接旅游团的安全准备工作。
(5)对带有危险品、易燃品、易爆品入酒店的客人要劝其交保安部代为保管。
(6)对离店的客人要表示欢送,欢迎他们下次再光临。对带大件物品离店的客人要有礼貌地进行查询,对实属于客人行李者要予以放行,并帮助行李员将行李搬上车。
(7)保安员要不断学习,钻研业务,善于根据酒店的特点进行判断,以便提高工作质量。
(8)着装整齐,精神饱满,仪态大方,对客人的询问要热情、礼貌、周到,使客人称心满意,严禁用粗言恶语对待客人。
(9)保安员要切实作好门前的警戒,特别是夜间警戒。
①要注意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②人多时要注意防止失窃,防止在大门口周围闹事、斗殴,要疏通交通,保证门前的安全。
③对夜间23:00以后开出的车辆要严格把好验证关。
④发现手续不齐和可疑情况要及时报告和记录。
三、大堂保安员岗位职责
(1)大堂是客人出入酒店的必经之地,人多,情况复杂,保安员必须注意客人的动向,细心观察,保证酒店和客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保持高度的警惕,协助总服务台办理入住或离店手续,防止客人的行李被人顺手拿走。
(3)维护大堂的秩序,对在大堂发生争吵、大声呼叫、到处乱串的客人要立即上前进行婉言劝说和制止,保持大堂的高雅和肃静。
(4)对大堂的一些公共设施,要注意保护,不准客人随意敲击和损坏,大堂设有客人休息沙发,不准有人躺在大堂客人休息沙发上,保持大堂文明的环境。
(5)夜深时要加倍警惕,对24:00以后进入大堂的客人要进行认真观察,发现可疑人员应上前盘询和登记报告。
(6)要防止客人在大堂乱丢、乱吐、乱蹲、乱坐,发现此情况应立即劝阻。
(7)有小孩在大堂追逐打闹、玩耍,衣冠不整的客人进入大堂时,要及时劝阻。
(8)不得在大堂找服务员与无关人员聊天,影响正常工作。
(9)不得擅离职守,对客人的询问要热情礼貌,使客人称心满意,严禁用粗言恶语对待宾客。
四、娱乐场所保安员岗位职责
(1)维护好售票秩序。节假日,旅游旺季,在人多的情况下,组织客人有秩序地排队,防止拥挤。
(2)对娱乐场所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管理,维护好娱乐场所的治安秩序,防止场内起哄、争吵、斗殴、捣乱和无理取闹,若发生上述事件,要将肇事者带到场外或保安部妥善处理,避免造成坏的影响和妨碍其他客人进行正常娱乐活动。
(3)娱乐场所人多情况复杂,要密切注意场内动向,防止客人的财物被偷和遭受损害。若发现可疑的人要严加监视,发现违法犯罪分子要及时擒拿,保护好客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4)场内若发生事故,及时抢救,并组织客人离开现场,有秩序地疏散,防止事态扩大,并立即报告当班领导。
(5)娱乐活动结束,让客人有秩序地离开场所后,要协同服务员清理好场地,检查有无客人遗留物品、危险品、火种,关好音响、灯光,锁好门窗后方可下班。
五、停车场保安员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酒店的各项制度和部门规定,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2)积极维护好车场交通治安秩序,作好防火、防盗、防偷、防破坏等工作,切实把好安全关。
(3)对进入车场的车辆要指明停放地点,验明车况是否完好,如反光镜、车灯等明显部位及货物数量和其他情况,作好详细记录,认真填好表格,然后告知车场让其当场验证,同意属实签名后方可接收。
(4)作好对入车场停放车辆的收费工作,车走收费并注销。如有损公肥私,利用自己工作方便谋取私利,一经查获将按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5)对开出车场的车辆要仔细、认真地作好验证工作,在情况属实时才可放行,如验证发现手续不齐和可疑情况,要立即进行查询、拦阻和及时报告。
(6)不得在车场学开车、骑单车、骑摩托车,不得让无关人员在车场停留。
(7)夜班值勤时要加强警戒,特别是23:00以后开出的车辆,认真作好检验工作,把好验证关,一定要做到“驾驶证、行车证、身份证三对照”,发现手续不对和情况可疑,应及时进行阻拦和报告。
六、巡逻保安员岗位职责
(1)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事故苗头及时发现,清除隐患,确保酒店和他人安全。
(2)加强对重要区域的巡逻,发现可疑情况,应视情处理或及时报告当班队长和经理。
(3)在楼层巡逻时要检查客房安全管理情况,有否不安全因素,楼层通道、电插座、墙护板等是否安全。
(4)对违反酒店规定,在楼层或客房闹事、斗殴、损坏客房设施者先劝其冷静或将其带到保安部酌情处理。
(5)楼层若发生事故,如火警、盗警、凶杀、爆炸等等,要迅速组织客人疏散和保护好现场,立即进行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6)保安员不得借工作之便使用客房设施,如到客房睡觉、看电视、听音乐、打私人电话、和客房服务员闲聊等。
(7)保护酒店花圃的花草树木、园林建筑不遭损坏,对践踏草坪、采花折树的人要进行干涉、制止和处理。
第二节 酒店安全常识培训
培训对象 酒店全体员工
培训目的 掌握酒店基本安全常识
培训要点 酒店常见治安问题处理
酒店消防常识培训
一、酒店常见治安问题处理
1.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1)安全检查的方式
从检查的时间上分,有节假日检查,季节性检查和定期检查。从检查范围上分,有自我检查、联合检查、互相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
(2)开展安全检查的程序
①准备阶段,组织检查力量,制定检查计划、目的、要求、检查方法。
②检查阶段,按照检查的目的要求,深入被检单位,以看、听、问的方法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
③整改阶段,对发现的隐患、漏洞和不安全因素,研究整改措施,及时解决。
④总结阶段,写出检查报告,报告上级领导,备案存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解决。
2.灾害事故预防工作
(1)搞好宣传教育。要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形式,向员工进行教育,提高员工维护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2)领导和员工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作好安全防范工作,切实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
(3)坚持安全检查,堵塞漏洞。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管区公共场所,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五防”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的问题,应及时协同有关部门加以解决。
(4)对已经发生的灾害事故,要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判明事故性质,对制造破坏事故的犯罪分子要严厉打击,对玩忽职守的直接肇事者要报告上级,分清情况给予处理。
(5)及时总结管区的预防灾害事故的经验,对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3.发现醉客在公共场所吵闹时的处理工作
(1)如有陪同人员,应劝其陪同人员将酒醉的客人带离现场。
(2)如单独一人,为了维护好公共程序和其他客人的安全,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找一安静的休息处约束其至醒酒。
4.拾获客人遗失物品时的处理工作
拾获客人遗失物品后,应立即上交保安部处理。
5.发现打架、斗殴时的处理工作
必须做到积极果断进行劝阻,防止事态扩大;不是因双方出手时误打到自己而介入;立即向当班队长和主管领导报告。
6.发现可疑人时的处理工作
(1)首先留住可疑的人。
(2)立即带到保安部处理。
(3)查明原因后根据情况送公安机关处理。
7.协助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
(1)发生治安案件之后,公安机关或保卫部门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按办案程序调查处理。
(2)一般治安案件,由本单位保卫部门负责查破,有些情况比较复杂,危害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由公安机关治安部门组织查破,保卫部门积极配合。
(3)在查破治安案件过程中,内部单位保卫部门应作以下工作:
①保护好现场,制止事态扩大,进行现场调查和勘察。
②询问受害人和证人,并作好笔录。
③收集和扣押有关违反治安管理的工具、证据和可能没收的财物。
培训练习13
酒店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治安事件?应如何处理?
危害酒店安全的事件
处理方法
二、酒店消防常识培训
1.消防中心主要任务
酒店设立消防中心,隶属保安部直接领导,负责对全酒店实施严格的消防监督,在消防工作上有一定权威。它的主要任务是:
(1)负责对酒店员工进行消防业务知识培训。
(2)开展防火宣传教育。
(3)制定各种防火安全制度,督促各部门贯彻落实防火安全措施,负责调查了解违反消防规定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处理的意见,向保安部、总经理报告情况。
(4)负责检查酒店各部门的防火安全情况以及各种消防设备、灭火器材,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
(5)负责将每天酒店消防情况和每周酒店消防情况书面报告保安部呈总经理。
(6)负责调配补充消防灭火器材,并与有关部门定期进行消防设备检测、保养、维修,及时排除消防设备故障。
(7)负责24小时监视消防主机、闭路电视、防盗报警信号。发现火警、火灾及其他问题时,要向保安部、总经理报告,并提出处理方法。
(8)负责制定重点部位的灭火作战方案,并负责组织演练。
(9)负责酒店动火部位的安全监督。
(10)负责协助酒店新建、改造工程消防设施的呈报审批手续。
(11)负责办理进店施工单位人员出入登记手续,并监督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
(12)协助作好重要接待任务时有关消防方面的安全和保卫工作。
(13)管理好消防业务档案。
2.消防中心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1)消防中心经理岗位职责
①工作职权
a.有权调动和安排下属的工作,在发生火警的情况下,有权调动酒店专职和业余消防人员紧急扑灭火灾。
b.对酒店各部门的火情隐患,有权提出质询;有权建议改善防火设施,对员工进行防火知识的培训及考试。
c.根据员工工作表现的好坏,有权进行表扬或批评,奖励或处罚,提升或撤换。
②工作职责
a.对保安部经理负责,负责消防中心的全面工作。
b.对酒店消防安全负有重要责任。
c.管好消防监视中心的各种设备、设施,保证监视中心正常工作。
d.管理好酒店消防系统,保持它们的灵敏度。
e.严格执行国家、酒店制定的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法规,自觉作好酒店消防管理工作。
f.负责制定酒店防火安全管理措施并负责组织实施。
g.负责防火安全培训工作,组织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员进行防火演习,每年至少组织全酒店管理人员进行两次以上的消防(灭火)知识及操作的考试。
h.负责对员工工作进行考勤,考绩。
③业务要求
a.具有消防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政府和酒店有关消防的法规和制度。
b.熟悉酒店建筑布局、建筑材料的特点,熟悉消防通道走向、消防系统的布局、消防设备的配备和设置情况。
c.在火警情况下能沉着冷静、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迅速组织疏散人员和扑灭火灾。
④工作内容
a.制定酒店发生火警时的工作方案,并以工作程序表的方式张贴在明显的地方。
b.确定酒店重点消防工作对象,并和公安部门及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灭火行动计划。
c.建立消防安全工作资料档案:
第一,将酒店各部门,特别是重点防火部门、部位的情况,如人员情况、工作情况、周围环境情况、建筑特点、面积大小、防火水源、电源总闸的位置等等记述清楚。
第二,根据上述情况绘制灭火行动平面图。
第三,根据上述情况制定灭火与疏散行动计划。
d.按酒店和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对酒店里的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和监管,检查各部门消防工作的落实情况。
e.按有关规定对酒店里的各种危险物品(易燃品、易爆品、化学)实行监管。
f.与在酒店施工的单位或个人制定防火安全措施和安全施工计划,审批“动火作业报告”。
g.巡查和检验酒店消防系统、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对损坏和失效的要及时更换。
h.抓好消防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i.抓好消防安全的宣传工作,要利用各个时机,各种场合下,宣传防火的重要意义,普及消防知识。作到人人重视防火,人人会使用防火器材,在危急情况下人人能够救火。
j.每周向部门经理和总经理呈报“防火安全检查报告”。
k.写好消防日志,向部门经理报告工作。
(2)消防中心领班岗位职责
①工作职责
a.对消防中心主任(经理)负责,协助主任(经理)落实工作。
b.负责对员工进行考勤、考绩,根据员工表现的好坏进行表扬或批评,奖励或处罚。
c.负责对部属员工和义务消防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消防知识,消防技术。
d.负责向消防中心主任(经理)报告工作。
②业务要求
a.具有一定的消防业务知识,掌握有关消防的法规和制度,自觉作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b.熟悉酒店建筑布局和环境,熟悉和掌握酒店消防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设置的位置,熟悉防火通道的情况。
c.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在火警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指挥果断,迅速控制并作好安全疏散工作。
d.能协助消防中心主任制定灭火行动计划,协助主任组织专业和义务消防队员的演习及考试,负责防火计划的实施。
③工作内容
a.认真执行消防主任(经理)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指标。
b.严肃认真地作好消防中心的值班监视工作。
c.检查和测试消防设备、监视仪器的灵敏程度,对失灵的要尽快维修或更换。
d.检查各部门的电器、电线、电掣、煤气管道、炉头有否霉坏、锈坏、氧化、溶化、堵塞情况,防止短路或爆炸引起火灾。
e.检查各部门的防火措施和落实情况,特别是重点防火部门的落实情况。
f.若进酒店施工的单位和个人申请临时动火作业,要负责调查,协助主任进行核准,并在施工作业和动火作业过程中对施工者进行防火督导。
g.组织员工作好交接班工作。填写好工作日志,搞好监视中心的清洁卫生工作。
(3)消防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①工作职责
a.具有一定的消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业务。
b.值班人员要忠于职守,工作严肃认真,密切监视消防主机信号,发现火警信号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向保安部经理和总经理报告。
c.负责检查和测试消防系统设施、设备的灵敏程度,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和更换。
d.经常检查酒店各部门火情隐患,并督促、协助其及时整改和根除。
②工作内容和业务要求
a.要有较强的防火意识和敏感性,自觉地、一丝不苟地作好防火工作。
b.要熟悉酒店各种火警监视仪表、信号、开关的性能和作用,善于操纵和控制各种设备和消防器材。
c.对重要的火警情况,或监视仪表发生故障,要详细记录时间、地点、程度、原因和处理结果,交班时要交待清楚并及时报告领导。
d.详细记录部门或有关人员关于防火重要情况的汇报,并进行实地调查,将结果向领导报告。
e.当班时要密切注意主机和监视仪表信号,认真作好值班记录。
f.对仪表的使用与管理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要定期维修保养,运行过程中若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要保证它的正常运行。
篇2
(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吉林长春130052)
摘要:本文对如何构建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并以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例系统阐述具体方法。企业全程参与的“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同类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评价模式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4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04—02
收稿日期:2014—10—08
作者简介:王兰(1975—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中教高级,研究方向:酒店服务与管理教学。
一、中职高星级饭店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大多数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在企业顶岗实践一年。这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专业教育不能满足酒店企业的需求
素质与技能的提高是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2+1”模式不能满足酒店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毕业生酒店专业知识不足,实际操作能力、工作协作能力存在缺陷,需要再次培训,这严重浪费了企业的人力和财力,从而产生了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酒店行业企业需求的错位和酒店人才缺乏的双重窘境。
(二)实习岗位设置不合理
一般中职学校每年会给学生安排一年的顶岗实习。按照学生的想法,经过在校两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功底,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也希望酒店能给自己提供在酒店各个部门学习的机会。但到酒店后根据酒店的需要,80%的学生分布在餐饮部和客房部等从事一线的服务工作,酒店为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很少给学生提供轮岗的机会,这影响了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选择。
(三)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后劲不足
通过实习,大多数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管理能力不足,需要重新进行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专门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但却不能重返课堂系统学习,所以在毕业后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大多数学生依然奋战在基层工作岗位,很多学生无法忍受长时间的煎熬,毕业后会转行到别的行业,或在酒店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转到别的行业。
二、“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无论从企业的需求还是中职学校专业发展考虑,都应对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更好地满足酒店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根据酒店的需求现状,通过对双元制和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并结合我市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现状,我们提出了“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这里的“3111”是指学生学习的六个学期,“双循环”即指从“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两个循环过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了解和掌握市场职业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方案,创新评价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一种相互渗透、循环灵活的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
下面以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以下简称“长春公关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加以阐述。
(一)“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长春公关学校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深化与企业的产学合作,共同构建企业全程参与的“3111”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个学期在校学习:在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将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服务要求有机融合,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搭建职业素质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技能平台。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开发工作任务,设置课程,开发实训项目,构建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模式,共同建设教学资源。
前三个学期还会依据学生特点确定培养方向,进行分层培养——开设精英班,选拔学生进行酒店基层管理的培训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第四学期下酒店参加实习:由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下酒店参加实习,并进行至少一次轮岗实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充分得以实践和运用,全面接触工作岗位,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
第五学期返校学习,按岗位定向培养: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实训情况,参照学生岗位实习状况与企业用人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根据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精细化培养前厅部、餐饮部、康乐部、商务中心等岗位人才,培养管理能力。
第六学期到酒店顶岗实习。根据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分配学生到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对接,专业可开设准订单班,即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人才规格、岗位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应岗位要求的课程,企业派专家定期到学校指导教学,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训、实习,企业与学校共同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双线交融,层级递进”课程体系的建设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既胜任本职工作又爱岗敬业、受企业欢迎的酒店从业人员。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作为两条主线,构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特长选修模块、职业提升模块。层级培养有知识、会操作、有特长、懂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三)“情境—达标”教学模式
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组织专业教师、酒店专家以酒店工作中典型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达标”教学模式。所谓情境包括真实情境、仿真情境、虚拟情境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情境教学中提高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达标”即按照岗位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备课定目标、教学把握目标、分层落实目标,建立达标手册。
(四)多元化评价模式
1.学生考核评价
围绕专业能力目标要求,改革传统考核方式,变单一的终结性考核为多元化的过程评价机制。通过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建立学生考核手册,包括德育考核、技能考核、实习考核,明确考核内容,制定考核标准,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在每学期组织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形成“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2.教学质量保障评价
通过建立企业专家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制度,教案、作业等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开展达标课、优质课、示范课教学评比,通过学生信息反馈、学期末同行评价等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中职高星级饭店人才,从培养模式上要破除先校内学习再企业实践的单一循环模式,采用双循环模式。这样才能使校内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得以充分运用,使在企业实践后的感悟和操作再度与理论相融,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校培养与企业所需无缝对接。
[
参考文献]
[1]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2]马树超.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R].2009.
[3]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1引言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综合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在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专业课程老师的有效引导尤为关键。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首先需要关注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与培养。现代学徒制背景之下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老师的恰当引导者显得尤为关键,教师个人必须要注重职业能力的提升及优化,了解新时代改革背景之下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新内容、新要求和新标准,以此来实现自身的有效反应和提升,真正的掌握该专业教育教学的实质要求,为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科学和环境。
2教师职业能力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教育教学实践时需要以培养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原则,这一教学目标对学科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课程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除了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之外,还需要着眼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了解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方向。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定义,直接以现有的教学大纲为主体。在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之中强调,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在学科职责范围之内,教师所需要拥有的能力及综合素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完成所有专业教学实践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对教师最为重要且最为基础性的要求。
3现代学徒之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中可以发现,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尤为关键,不管是教师个人还是学校管理者都必须要意识到质疑能力的重要价值及作用,了解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以及价值目标,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要求,严格按照创造性教学策略落实的现实条件,积极调整和优化教育教学方向和策略,保障该专业老师能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掌握专业课程教学的技巧和精髓,真正的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但是从目前来看,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存在许多的不足,无法更好的体现现代学徒制度的作用及优势。
3.1缺少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酒店管理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落实这一学科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实质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老师必须要着眼于时展的背景以及需求,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及创新,其中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落实这一工作意义重大,老师个人必须要了解专业知识的实际情况,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趋势,保障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顺利的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大部分的专业课程老师直接以简单的理论知识为主体啊,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过于模糊和传统,还没有树立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识,过于关注理论教学攻略的实践教学的落实,直接将简单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3.2缺乏实践经验
与其他学科相比,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更为明显,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对教学实践水平的分析可以了解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现实情况。在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许多该专业课程的老师自身实践经验较少,首先缺乏一定的职业经历,有一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在毕业之后就直接从教,尽管吱吱声的专业基础技术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践经验偏少,在落实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只能够按照学科教材进行简单的照本宣科,无法对理论的来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其次,老师的专业化程度偏低,个人的综合实力层次不齐,有一部分老师并非毕业于酒店管理专业,因此无法保证后期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身的职业能力不符合前期教育教学的实质要求,现有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3.3培训缺乏针对性
尽管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不同的教学培训工作,以此来提高师资力量和基础,但是在酒店管理专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在该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要想提高人才培养的学历保障人才的竞争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时,老师必须要注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调整。从目前的时间教学现状分析不难发现,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自身的教师培训存在许多的问题和障碍,无法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之前已经接受了相关的技能培训,但是大部分的培训内容主要以基本技能的掌握为主体,没有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实施条件对不同的培训内容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协调,同时实施的培训时间只能够维持到一周到两周,大部分的培训是一次性的,老师无法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无法体现教师培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另外,学校所采取的培训形式非常的单一和传统,将主体的培训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没有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个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4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
针对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在落实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作的过程之中,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必须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关注新时代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质条件及要求,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背景来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更好地实现师资力量的稳定提升,为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坚实可靠的智力基础。
4.1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提升理念
意识指导实践,只有保障意识的正确性才能够促进后期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在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提升理念,分析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严格按照时展的要求进行不断的调整。其中前期的规划尤为关键,首先,教师个人必须要站在长远的角度。分析职业能力提升的职业要求,专注个人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理念和意识,从而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促进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4.2多参与社会实践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该专业课程的老师必须要主动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内容,新变动,关注不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及体制变革要求,定期在酒店旅行社之中接受相关的实地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的跟踪市场发展的动态,掌握最新最全的酒店管理模式以及技巧,从而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鼓励学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实践多少能力及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的上级管理部门还需要鼓励该专业的老师主动的利用假期进行实践,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工作,积极丰富个人的实践经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之中检验个人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从而实现一致用和举一反三,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素材。
4.3制定相关的岗位培训制度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酒店管理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该领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除了需要注重简单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关注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其中学校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岗位培训制度,针对性的培养优质的教师,落实好前期的岗前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在正式教学实践之前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经验以及实践动手经验,真正的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紧密结合。其中学校需要将酒店管理专业的表达技巧,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方法融入培训环节,给予教师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更好的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和价值,让教师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既可以实现自身发展,又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实践提供更多的机遇。
5结语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之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备受关注,要想实现这一工作的大力落实,教师个人必须要注重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学校也需要给予教师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真正实现教学质量及水平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聂辉文,贺卫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探究[J].知识经济,2015(15):153.
篇4
然而,目前我国酒店业中高层管理者外语水平普遍较低,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国际型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要想成为国际化酒店人才,出国深造无疑是一条最佳途径。那么,出国学酒店管理有哪些方向?哪些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实力较强?现推荐国外一些著名的酒店管理学院,可供参考。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该校属于公立大学,被公认为欧洲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该校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中旅游、酒店类专业硕士课程在西班牙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学校本身拥有多家星级酒店,学生可直接参与带薪实习。该校非常重视与外国大学互相交流学生和研究成果,目前有15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留学生,学习环境国际化氛围浓厚。此外,该校拥有附属的语言中心。
新加坡东亚商学院
该校是一所国际认可的商学院,特色就是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是新加坡两所著名的酒店管理院校之一。学生学习两年可获高级大专文凭,达到一定要求者还可赴英国带薪实习6个月,成绩优秀者有机会在英国完成学位课程,获得威尔士大学的学士学位。此外,该校通过了新加坡政府的私立教育素质质量认证,其开设的课程同时经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的CAIS认证,其学分被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高校认可。
法国瓦岱勒学院
该校是一所拥有20多年酒店管理教育经验的跨国教育机构,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地拥有10多家分校。2003年,该校获得世界酒店服务业(最佳培训课程)大奖,证明其在专业教育领域的出色成绩。该校的教学体制灵活,所有学生在5年的学习过程中可自己确定学习计划。例如,第3年学习结束后,学生可获欧洲学士学位文凭及法国公立大学学士学位文凭;第4年学习结束后,学生可获欧洲硕士学位文凭及法国公立大学硕士学位文凭。此外,该校为学生提供各种留欧实习、工作的机会。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酒店管理学院
马斯特里赫特酒店管理学院位于马斯特里赫特郊外著名的中世纪城堡“Kasteel Bethlehem”,该学院成立于1950年,是荷兰最著名的酒店和旅游管理学院,该校的毕业生遍及世界各大酒店管理集团,2000年,该学院被三种专业出版物评为荷兰最好的酒店管理学院。学院占地22公顷,教学设施非常完善,有现代化多媒体视听功能的图书馆,有专供学生教学实践的旅馆、餐厅,有学生自己管理经营的酒窖,甚至还有一个9栋的高尔夫球场。
酒店管理学院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不仅需要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还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在校期间还要不断到学校自己的旅馆、餐厅实践所学到的知识。学院还与国际著名酒店集团(S-tarwood, NH Hotels, Radission SAS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常常要到这些著名的酒店完成实习任务。此外,该学院还是欧盟Socrates项目的成员学校,学生有机会到Socrates项目的其他成员学校交流学习。
爱尔兰香侬酒店管理学院
该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知名度很高的酒店管理学院专业学校,学制4年,其中包括2年的五星级酒店带薪实习。学位由爱尔兰国产大学颁发,并被国际酒店餐馆协会、英国酒店管理协会等承认。香侬酒店管理证书课程及专业课程注重酒店业具体职位的能力培养,专业程度较高,有酒店金融、酒店市场营销、酒店信息技术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几十年来,该学院培养了大批酒店管理高级人才,其毕业生就业率达到过100%。
比利时BBA布鲁塞尔国际酒店管理教育学院
BBA布鲁塞尔国际酒店管理教育学院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在UCL大学校园内。BBA是由私人投资与美国教育机构合作的国际教育学院。BBA现在是比利时酒店管理方面唯一的一所商科、用英语授课的学校,专门从事国际酒店管理者的培训。
BBA的全部课程被美国的教育学院AN&La所承认。每个模式都由学分所组成。学校的预科在国际酒店管理中的教学和专职培训方面享有国际盛誉,被比利时教育部及国家HSC授权委员会所承认。BBA的教学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培训,学生不但能够学到如何学习的方法,还能掌握语言。课程还介绍酒店管理基本原理和应用,并且有与学校联盟的公司安排学生的实践课。每年都有一段培训课程,允许学生每天在一个仿酒店与商业式的环境中生活、实践、学习。BBA还提供多样化的教学,通过邀请专业的外国讲师用演讲和实际案例分析的形式为学生讲授工作经验。
在学位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学士学位课程或研究生课程。第一学位:国际酒店管理理学士学位,是在第三年末学习后授予的,并且能够使学生找到雇主。第二学位:酒店管理研究生理学士荣誉学位,学生在获得国际酒店管理理学士学位后,可以进行两年的业余学习,经考试合格后即可获得酒店管理研究生理学士荣誉学位。
英国IHMES国际酒店管理学院
IHMES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是由两位酒店经营大师于1984年创建的,主要提供酒店管理方面的高级文凭课程、学士学位课程(与格拉斯哥喀里多尼亚大学合办)与和酒店和商业管理研究生文凭课程。
IHMES 位于英国中西部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英国人岛,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各种酒店模拟设施。结合英美酒店教育的精华,学员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并为每位学生安排单独的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在高级文凭两年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参加在英国各大饭店的带薪实习。在获得高级文凭后可直接升入位于格拉斯哥喀里多尼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三年级,读完三年级并成绩合格者可获学士学位。
英国伯明翰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
伯明翰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是英国目前唯一的一所酒店旅游专业学院,创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学院高质量教学和完善的教学设施及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海外学生。该院所设置的课程质量由伯明翰大学进行资格认证,所有本科学位课程和研究生学位课程由伯明翰大学授予。实习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地点可以选择英国、欧盟国家、香港、美国、加拿大和塞浦路斯。学生可申请九月或二月(部分专业课程)入学。一定学历和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直接攻读国家高等教育文凭或学位课程第二年或最后一年。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位于澳大利亚风景旅游胜地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是澳大利亚重点大学之一,拥有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留学生。昆士兰大学的教研实力全球闻名,大学旗下的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提供的旅游和酒店管理课程是该校的名牌课程之一,教学内容包括旅游酒店及休闲研究、全球旅游商业准则、旅游及运动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旅游风险管理等,均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授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悉尼国际旅游及酒店管理学院
悉尼国际旅游及酒店管理学院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Tourism & Hot-el Management) 是一所专门培养旅游及酒店管理人才的资深院校,与世界著名的旅游和酒店管理学院“Cesar Ritz”和澳洲名校麦考瑞大学有密切合作关系。学院
坐落于悉尼北部著名的曼利风景区。除了美丽的校园环境之外,更为加吸引人的是学院提供的优质而实用的课程。学院提供的课程丰富多彩,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大专课程(酒店管理、事务管理、旅游管理、运营管理);本科课程(酒店和旅游、酒店管理、国际旅游、事务管理);硕士课程:国际商务。
瑞士DCT国际酒店与商务管理学
瑞士DCT国际酒店及商业管理学院位于瑞士风光秀丽的花园城市――LUZERN-VI-ZNAU。DCT自1991年始以其专业的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及国际化的学习氛围吸引着来自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学院成立至今,亦已成为瑞士颇具声望的专业酒店管理学院之一。
DCT学院坐落于瑞士的德语区,全英文授课的同时学生进修第二门语言德语。所有教室都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学院同时拥有并经营着一家国际星级酒店,学校还设有游泳池、健身房、娱乐活动场所,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充分享受学校提供的一切健身和娱乐设施。但入学要求要年满18周岁,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而且还需提供英语成绩雅思4.5分以上。
篇5
(一)我国酒店业对人才的培训重视不够
1、培训机制不健全中国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一贯采用“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使得目前酒店培训缺乏一套有效的、建立在培训与发展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国酒店的培训通常由培训部统筹,酒店业务培训多以短期、简单、分散为主,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通常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对学院毕业生、有潜质的经理人或业务骨干没有系统的培养计划,只是强调不断地完成工作任务,承担工作职责。2、培训需求把握不准很多酒店除了例行的培训,如人职培训以及轮岗培训以外,几乎没有系统性的培训需求分析,不能照顾到不同职业阶段员工的需要,也没能从企业的角度,根据酒店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素质与绩效要求以及实际绩效与目标绩效之间的差距,确定基本的培训范围、强度与方向。由此可见中国大多数浪店的培训都是滞后的。3、培训技术缺乏专业化中国酒店的培训通常由酒店培训部组织实施,其中培训者的专业化程度也是一大问题,内部培训师精通部门业务但缺乏专业的培训技术和技巧.培训手段通常较为单一,请进来的培训师又常常并不了解酒店和学员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可能不了解内部运作,培训内容的确定有很大的主观性或理论脱离实际。
(二)我国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已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酒店管理人员在中国十大百万年薪职业中排名第六,酒店、旅游业将成为中国服务产业的支柱。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在此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着很明确的不足。1、目标定位不准我国高等学校将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酒店、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具备酒店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饭店、酒店、宾馆从事酒店基层管理及餐饮、客房服务工作。2、课程设置不系统酒店管理专业和课程设置较传统。酒店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是仓促上马,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也缺乏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这就导致很多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采用照搬照抄的方式,在教材的选购上,缺乏标准,有的教师干脆就自编教材,开设课程,关起门来自己搞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因此使得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差距很大。3、教学方式单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式较单一。在教学环节上,很多学校仍以传统的理论课讲授为主,即使安排实践课也是走过场,由于国内的酒店管理专业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实习酒店,而更多的是拓展和社会酒店的联合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校方与合作实习酒店之间的目的差距较大,双方利益点不统一。
二、高素质酒店管理人员难寻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酒店管理属于服务行业,社会传统观念把服务看作是伺候人的工作,认为是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行业。从事酒店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临时的过渡,而且家长对这一行业的认同度也不高。
(二)教育与实践的脱节
教育与实践的脱节的表现,一是在我国各财经管理类院校中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的数目极少;二是目前在部分旅游院校中,开设的酒店管理专业也是以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前厅客房餐饮管理、服务操作技能、专业英语等为主要学习课程。这是体现学科与酒店专业的名称和内容的嫁接,而不是体现酒店管理的专业性。虽然有实习,但一般都是在毕业前集中实习,学生实习结束后感慨接触社会的时间太晚,等到了解该学什么的时候,学习生活也即将结束。
(三)用工要求与经济收入的不对称
酒店迫切需要有丰富酒店管理或从业经验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但实际招聘时,酒店所注重的外在条件、语言能力、文化程度和工作素质等因素中,文化程度往往是放在最后。大学生具备高素质、高学历,但缺少工作经验,很多酒店都认为大学生应该从基层开始。一名大学生毕业后与高中生、中专生站在同一起跑线,这严重打击了大学生的自信心。
三、构建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健全的体系,学校教育模式的创新是基础,与酒店经营管理中的体制完善共同构成这个体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加强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
从我国目前酒店业人才需求结构来看,对酒店管理者的需求旺盛。因此,应将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的、有较强经营管理实践能力的、能胜任酒店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酒店管理者。在培养的过程中,可借鉴瑞士的“洛桑模式”,设计酒店职业经理人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体系的形成和培养。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将教学课程分为三类:理论课、实践课和语言课。课程体系既有行业定向胜,又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则重在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实践课分为操作性的练习课、模拟性的分析课、研究性的调查课。语言课则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学生学业结束后获得国际酒店行业认可的就业证书,在各国高星级酒店可直接上岗,一般可任部门经理、助理,而不必再经过实习期。
(二)完善酒店培训机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当前,心理学已广泛运用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且颇有成效。只有真心尊重关心员工,体察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成长进步,给他们营造发挥自己的环境,酒店自然能培养而且留住人才,从而在日趋激烈的酒店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重视学习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人事管理应规范化,减少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建立起与本酒店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l要有既有战略远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人力资源规划。酒店应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酒店实际要求来制约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晋升等具体日划。而且这些规划或计划信息要尽量让员工知晓,以便员工据此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让员卫惑到自己在本酒店还有发展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员工留任率。()z要进行工作分析,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力与工作标准。它不仅使每个员工都能明明白白、有条不紊地各负其责,而且通过科学设计、综合平衡,可避免苦乐不均和员工工作压力过于繁重。2、加强人才培训工作()l酒店文化培训。酒店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因此,它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酒店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希望在员工和酒店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依恋并热爱自己的酒店。但酒店文化不是瞬间而成的,它需要引导、灌输、示范和融人制度里继而融人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中。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其它吸引物无法比拟的。因为它张扬的是一种精神,它打动的是一颗心。()z酒店职业培训。在对员工职业培训方面,主要有两个大的目标,一是职业意识的培养,二是职业技能的提高根据这个目标,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对酒店员工的职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同时要在员工当中进行培训调查定酒店那里需要培训,考察酒店目标和经营计划以判定知识和技能所需,将实际结果与目标进行比较,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决定培训些什么内容,针对员工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人工作分析、人员分析,决定需要培训的人员和不同人员的培训层次3、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新进人酒店的员工对酒店的一切都不太熟悉于职业探索阶段,对职业缺乏客观的认知,对此,酒店应让其尽快适应酒店生活并熟悉酒店流程,同时,酒店应该对每一员工设计其职业发展规划,应建立科学的职业规划制度,设置合理而可行的目标和途径,以帮助他们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使其能够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4、营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构建一个和谐、健康、团结、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环境可以使人才能安心、心情愉快地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出成果,进而也能使人才很自然地感到: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一样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一样有发展前途,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校企联合
篇6
顶岗实习教学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根据实习教学的目标来创建教学新模式,从而适应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具体实践要求。首先,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不同酒店中的管理工作资料,了解酒店管理工作具体的岗位分配以及工作要求,进而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建富有实际模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模拟实习的工作岗位中,体验从事岗位工作的具体感受,设置不同的现场问题,从而锻炼学生运用酒店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顶岗实习教学的开展,实现院校与酒店的强强联合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关于酒店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院校以及教师应注重对酒店管理顶岗实习教学的开展,加强对实习教学的投入力度。顶岗实习是一个充分检验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但这种教学实践性较强,因此不仅需要院校与教师的大量投入,同时还需要实现院校与酒店的强强联合,在学生开始顶岗实习之前对学生开展有计划的岗前培训。而后,教师根据实习方案与计划来开展实习教学,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项目化教学与管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动态管理的方法来对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的教学。院校与酒店的强强联合,对于院校本身酒店管理教学有实际性的促进作用,院校可以邀请酒店管理高级来进行现场指导,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高院校对酒店管理的教学水平;同时,院校还能为合作酒店赢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促进合作酒店的经营。
三、组织“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酒店管理顶岗实习的教学水平
篇7
自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提高,各行业的发展都上升了一个新高度,尤其是酒店行业的发展,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由于人们收入的增加,开始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近几年,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起来,旅游业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酒店行业的进步[2]。而有一些星级酒店也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服务,这样就远超其他低星级的酒店对手,这样使我国各酒店的发展变得参次不齐。
(一)我国星级酒店数量少,酒店整体发展不协调
虽然近几年我国酒店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我国酒店行业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星级酒店数量少、酒店整体经营差、服务人员水平低等。以我国北部内蒙古地区酒店业的发展为例,内蒙古地域辽阔、土壤肥沃,近几年内蒙古的旅游业呈现上升趋势,来内蒙古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内蒙古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的火热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据调查,截止到2006年,内蒙古挂牌星级酒店共有246家,客房总数为24052间。在这246家酒店中五星级高档酒店只有6家,四星级酒店有11家,剩下的均为三星、二星级酒店,由此可看出,内蒙古高档五星级酒店的数量相对较少,酒店的整体发展不协调,酒店的发展结构以及接待措施都不完善,因此,造成酒店的经济效益不高,距离国家关于酒店方面的相关标准有一定的差距[3]。
(二)我国酒店的经营管理手段落后,缺少现代化管理模式
我国酒店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缺少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过低,而酒店内部的服务人员由于服务意识差、综合素质差等,他们在工作之前很少到酒店进行专业培训,因此导致在工作过程中频繁出错,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店的形象,造成一些不良影响,阻碍了酒店的发展。由于酒店特殊的管理体制,使酒店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在人员管理上没有做到及时的调整。而酒店的管理者也非科班毕业,缺乏酒店管理经验以及相应的业务知识,管理者也没有做到对对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4]。如今酒店也开始进行转型,从原来的经验型开始向现代知识型酒店进行转化,目前我国酒店急需一批高水准、专业技能强的高级管理人才。现阶段,我国酒店的管理手段也比较落伍,酒店正朝向现代化酒店管理改革,因此,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手段,开始应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现代化酒店管理可以为客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酒店的品牌形象,也为酒店自身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酒店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是刻不容缓的。但是,我国酒店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数量仍然不多,没有真正认识到现代化管理模式对酒店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倘若一直不对自身改革,那么将造成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一)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原因
1、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导致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青少年的数量也越来越少。而我国教育机构却逐年增加,这样造成学校多、学生少的局面。导致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方面的招生难度增加。同时,高校在招收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时,对学生的体重相貌等问题较为看重,按照高标准的选拔条件来进行挑选,只有通过酒店管理专业选拔条件的学生才能进行教育培训,这样就更加规范了酒店的选拔标准。但是也有一些学校为了加大招生人数,降低了标准,这样学生的质量就很难保证[5]。2、学校在安排学生进入酒店实习时,过于重视形式,学生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实习的真正内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很多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方面的教育进行改革,提出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实习安排,在课上学习理论知识,课下进行实践操作,以此真正提高学生的酒店管理能力。但是,高校为学生创造的实习机会并未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学生没有理解实习的内涵,容易对自身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觉得自己就是为酒店提供廉价劳动力。在实习完成后,对酒店管理失去信心。3、我国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缺少优秀的师资队伍,在课程安排上也比较随意,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一些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自身并非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对酒店管理的知识不足。虽然有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但是他们没有真正的到酒店工作或实践过,因此,对酒店管理的具体事务并不十分了解,缺乏工作经验。这样一来,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就无法有效的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教育学生。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随意,缺少科学性。
(二)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自身原因
1、酒店工作属于服务行业,社会对其存在一些偏见,导致大学生对自身从事酒店管理专业产生消极情绪,一些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容易失去到酒店工作的信心。我国传统社会普遍看不起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员,这种思想沿袭至今。服务业一直秉承“顾客即上帝”思想,但有些顾客的素质着实不高,在面对酒店服务人员时,内心存在较强的优越感,对酒店服务人员进行肆意辱骂,甚至大打出手。学生在校实习期间也会遇到这些情况,导致学生对自身学习的酒店管理专业失去信心,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不从事酒店管理工作。还有一些已经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发现有其他工作机会时,立马放弃酒店管理工作而选择其他行业工作。2、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学校会布置学生进行社会实习,安排他们到各酒店工作。一般实习生到酒店实习时都是从基层做起,其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一些学生不能接受酒店基层工作期的资金待遇,在毕业后放弃从事酒店管理工作。但是通常来说,酒店比较重视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一点点做起来的。基层工作虽然较为辛苦,但可以收获更多的工作经验,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以及管理水平。毕业生往往不能很好的适应酒店基层岗位工作,最终选择离开酒店管理的工作。3、我国酒店在挑选管理人员时对于应聘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有一部分由于自身外在条件因素而导致酒店管理的人才流失。酒店属于服务行业,在挑选员工时,除了管理水平与能力之外,还要注意他们的相貌、身材、年龄、文化水平等条件是否符合酒店的标准,比如酒店前台接待人员,对相貌与身高的要求较高。此外,酒店服务人员的性格不能太内向,要善于表达。因此,受客观条件的因素的影响,毕业生在酒店行业的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最终导致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选择离开酒店工作。
(三)酒店自身的原因
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速度飞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管理理念、保障制度、以及薪资福利等方面都存在漏洞。酒店的管理理念关系着酒店的发展前景,酒店要想更好的健康发展,必须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做指导。由于酒店的管理漏洞、惩罚机制、业绩评估等方面过于严苛,容易造成管理人才的流失。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一个适应自身工作环境的适应期,酒店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关心照顾,疏导他们的情绪。有些酒店将利益高于一切,疏忽了对员工的关怀,甚至某些管理手段不合理,过于粗暴,这样会给员工的身体及心理都产生一定的压力,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对自己的工作慢慢失去兴趣,最终选择离职。我国有许多酒店对员工升职只看重其个人资历,并不重视工作能力。酒店让员工在工作中缺乏安全感,对自身工作也失去了使命感,再加上员工与酒店之间缺少沟通交流,最终导致管理专业人才的流失。
三、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流失的对策研究
(一)推行人性化管理方式,处理好员工之间的关系
酒店要想改善管理人才流失情况,要从根本做起,积极推进人性化管理方式,不仅要时刻注意酒店自身的盈利,还要加强关心员工的工作状态,把握员工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对酒店给予的薪资是否满意,提出对酒店的看法及建议,积极采纳。员工是否满意酒店的管理方式,各员工之间的相处是否融洽,与酒店上级领导的关系是否和谐等,都是容易造成员工流失的重要因素。因此,酒店必须加强重视这些方面的内容。此外,酒店要对各资历的员工一视同仁,不能差别待遇,酒店管理者要对基础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真正拉近与员工间的关系。酒店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对各员工的需求大不相同。因此,要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员工的不同需求。比如:有的员工想提高薪资;也有的员工想改善与其他员工之间的关系、或者想主动与管理者沟通等方面的需求。酒店针对员工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对策,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酒店推行人性化管理,极大的促进了酒店的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激励政策,完善员工薪资制度
员工最终选择离职大多是是因为薪资方面的问题,收入是影响员工去留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活水平,拥有一个满意的薪资是每个员工所期望的,这也是他们奋发工作的动力。对此,酒店应建立一个激励政策,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业绩优秀良好的员工酒店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加薪、升职、国外进修等福利政策,通过这种手段来激发酒店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性。酒店根据每个员工对酒店的贡献率,来决定他们的薪资数额,适当拉开员工的收入,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励优秀员工,同时也鼓励其他员工积极努力工作。
(三)加强科学管理,提高酒店管理的整体效果
酒店的管理方面也是影响人才流失的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重视自身工作酒店的管理如何,若酒店没有一个很好地的管理制度,那么极其容易造成员工的流失。酒店要想控制人才流失现象,就要加强自身的科学管理,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没有良好的工作条件,会使员工产生不满工作情绪,甚至会产生离职的意愿。因此,酒店必须加强科学管理,提高酒店管理的整体效果。首先,酒店应对各岗位就职人员提高标准,在选拔酒店经理时,必须挑选符合条件的人员来经营和管理酒店。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这样来规范酒店的管理制度,促进酒店的可持续性发作,避免由于管理方面而造成人才流失。
(四)完善用人制度,酒店积极创造发展机会
酒店的用人制度也是导致酒店人才流失的一个因素。因此,酒店应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从根本上减少人才的流失。过去传统的用人机制已不能适应如今的社会发展,对此,酒店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制度,采取员工轮岗制度。由于员工长期在一个岗位进行重复工作,就会慢慢对其产生厌烦的情绪。酒店轮岗制度可以适当对其进行调换,从而进一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酒店应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管理手段也保证人才在酒店的正常流动,将各方面的人才可以进行充分利用,酒店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才的流失。
(五)重视员工的发展,酒店提供升职条件
从事酒店行业工作的人员年龄普遍不高,存在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酒店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经调查研究表明,在酒店工作的员工年龄35岁以下的员工,对自身的发展空间更为看重。假如酒店没有为人才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那么会让员工对自身的工作单位感到失望,最终选择离职寻求更好的发展。因此,酒店要重视员工的发展,积极为其提供升职条件;此外,还应帮助员工制定职业规划,根据酒店未来的发展状况,来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总而言之,酒店要肯定员工的工作价值,增强其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六)打造酒店企业文化特色,提高员工的归属感
酒店要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打造酒店企业品牌形象。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留住员工。员工都希望自身工作的单位在同属行业中拥有一个稳定的地位,这会让员工对酒店产生极其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酒店要关心员工的成长,对员工的一些需求要尽量满足。酒店自身的文化特色,会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促进酒店的可持续发展。酒店必须坚持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特色,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一个好的酒店文化可以增强酒店的能聚力,使员工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任务中。
(七)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教育,增强酒店内部的交流
酒店要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帮助酒店留住管理人才。酒店首先加强员工思想上的培训,帮助其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灌输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此外,员工通过培训教育,使自身的职业素质得到提高,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从而推动酒店的健康发展。酒店通过培训活动,也为自身带来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组织培训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还加强了酒店的内部交流,促进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应注意的是,培训活动不能枯燥乏味,酒店应采取多种形式将培训活动变得生动有趣,由此以激发员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此外,酒店通过组织培训活动,增强酒店的软实力,也可以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减少管理人才的流失。
篇8
(一)学校、酒店和学生三方的利益诉求
校企合作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适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酒店管理专业而言,校企合作对于学校、酒店和学生三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学校来讲,校企合作能让学校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需求紧密对接,使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更强;能利用酒店真实的服务环境和设施设备等条件,弥补实训资金和场地的短缺;能将专业教师输送到酒店行业中去顶岗锻炼,获取行业新资讯、新科技和新的管理经验,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素质团队。对于酒店来讲,招收学校实习生能提高员工队伍的学历层次,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及管理成本,较有效地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能储备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强大的后备力量;能让酒店利用学校培训和科研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获得良好声誉,改善公共关系;有些地方的酒店还能享受到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能使其有效地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通过在酒店中的顶岗实习,能获取对职业环境最直观的感受,最有效地获取服务技能和管理知识,形成对职业选择和规划的初步判断,为就业奠定基础。特别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学校到岗位的对接。
(二)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三方满意度的迫切性
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在许多地方已践行数年,学界也有很多声音关注到校企合作的各个方面:邵卫[1]、傅玉敏[2]、王鹏晓[3]等人论述了校企合作的意义、可行性以及合作模式的构建;张健庆[5]、娄冰娜[6]、张敏娜[7]、哈卫东[8]、张鑫[9]、谢红霞[10]等对顶岗实习中的教学设计、安全问题、学生心理变化及行为引导等做出了思考和阐述。但目前还是存在一些让人苦恼的现象,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优化校企合作的模式,提高学校、酒店和学生三个利益方的满意度。第一,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旅游人才需求量大,但很多旅游酒店专业的毕业生不愿从事该行业,就业对口率低。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已经在酒店实习及就业的,也很多跳槽至另外的职业领域,人才流失率高。究其原因,一是专业学生学习社会化程度不够,二是酒店的薪资水平、管理方式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对实习生的吸引力不足。而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可能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化和优化寻求较好的解决方案。第二,由于政府支持性政策与资金缺乏,企业自身的资本趋利性,以及学校办学能力及资金限制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目前职业院校和酒店的合作多为松散型、简单化、形式化的合作,实质性的多元化的合作不多。所以有必要继续探讨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其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合作三方获得最优的效益,让毕业生能与行业紧密对接,最终提高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性。
二、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和学校的目标不一致
酒店的目标是经营和盈利,学校的目标是育才。酒店在校企合作中更重视用人,降低劳动成本,而不太愿意花心思育人,所以诸如学生要求在各个部门轮岗实习、不希望经常加班、希望有更全方位的培训等要求很难得到酒店方的同意,即便同意也很难落实。
(二)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校企双方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和体系,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反馈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双方还需在协商的基础上完成一套关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合作、工学交替等方面细化的合作手册;最好还有一个权威的负责指导监督的利益协调中介机构。但就目前而言,这个体系的构建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驱动和法规保障
虽然《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等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规定相继出台,但由于相关条款都较为抽象和概括,缺乏具体有效的实施细则,使得很多校企合作只流于形式。另外,政府极少出台相关的奖罚措施,对参与的酒店等企业难以提供有效的优惠便利保障,企业方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强。
(四)实习中的培训无法很好地贯彻始终
学生在酒店实习时候的培训不可或缺。比起在校的理论学习,实习中的培训有真实的操作环境,又能与经验丰富的师傅交流,同时实习生有真切的工作感受,有提升某方面技能的意识,所以,在各个阶段给予必要的培训、适时的辅导和师生的交流座谈,将有助于实习的顺利完成,更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但据调查了解,许多酒店仅重视入职培训和部门操作技能培训等,诸如地方文化与语言、英语口语、人际关系、管理与经营、心理疏导等学生重视的内容却被酒店忽视。
(五)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旅游酒店专业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学校的老师因为较少从事旅游酒店的实战锻炼而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企业的兼职教育队伍虽有一定的实践指导能力,但却也存在时间短、轻理论、轻教研等问题。教师下企业顶岗本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经,但也因为酒店将行业消息和内部信息视为行业机密,不太愿意让教师充分参与执行和管理,使得很多教师顶岗流于形式。除此之外,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存在实训基地设施设备落后、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食宿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我们借鉴国内外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重新从合作理念着手,探讨如何构建和优化职责明确、机制完善以及合作方满意度高的的合作模式。
三、国内外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成功模式的启发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之一便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第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同时在培训中强调“关键能力”。第二,双元制是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为评价要求,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第三,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当中,对“关键能力”的强调,系统的企业培训与学校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以及以行业岗位要求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对我国高职教育及校企合作最具指导意义。
(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模式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则是旅游酒店教育界中的佼佼者。据统计,当前全球16家大型酒店集团中,就有9家酒店集团的总裁或董事长是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毕业生。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这一领域的实力及影响可见一斑。瑞士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相当重视和支持,不仅派官员参加学校董事会,而且给予30%左右的经费补助。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特色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就是饭店、前厅、餐厅、客房、酒吧等都是教室。教师在教学上十分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与实际操作的指导相结合。另外,学院在课程设置、师资选择、教材编写和学生管理上四个方面都严格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一原则。该模式给我们另一个重要的启发就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师均经过严格的选拔,绝大多数有在酒店长期工作的经历,有丰富的职业经验,不少人甚至担任过总经理等高级职务。为了使教师队伍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学院实行高工资制,并且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允许教师在企业中担当一定的职务,甚至主动向企业推荐他们担任兼职顾问,从而保证了教师不脱离行业经营管理实践,保证了“洛桑模式”的生命力。
(三)国内一些成功模式
在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与凯悦集团合作,在2011年打造了造价达15亿元的中大教学酒店及教学楼,包括20多层的五星级凯悦酒店,和另一幢15层高的教学楼,附设有学生营运餐厅、示范厨房、食品实验室、品酒实验室,以及凯悦酒店培训中心。凯悦酒店还定期派高层管理人员到中心与中大生上课,使学生掌握业界现况。这种合作模式很好地实现了在运营中教学,在教学中运营,使学生能置身于真实的岗位,紧靠行业,在一线中运用理论、掌握技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2004年6月,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正式签署了长期咨询服务协议,洛桑学院为二外提供建设规划、校园设计、组织架构、教学计划、教材选定、教案写作、培训检查、管理团队培训、教师资格认证及学术检查和督导等全方位咨询服务。2008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设立。该学院引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模式,学院管理团队和专业师资均由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进行专门培训;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采用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课程体系,两校互认学分;同时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的学生将共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全球的80家酒店在教学实习方面的业界资源。这样的学校与学校合作,学校与酒店合作的机制和模式很值得借鉴和参考。另外,锦江集团也拥有自己的学校,与上海旅专等院校也有深度合作,这些都成为学界业内津津乐道的较为成功的案例。而这些典范无不例外地都承载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都体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目标一致并实现多赢”的合作宗旨,都强调了“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
基于上述成功模式的启发,同时通过深入的走访调研,笔者认为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优化,应引入“可持续发展”、“满足利益方满意度”及“确保学生主体地位”这三个关键的理念,同时不断实践和摸索由理念指引和贯穿始终的合作模式,才能使校企合作由浅及深推进,并最终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多赢的目标。
(一)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1.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在环境保护领域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其内涵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人类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我们不妨将这概念引入校企合作,为了实现合作多赢,实现不断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最终目标,校企双方都要有一致的目标,有使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姿态,在每一届的合作项目中,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合理薪酬、实习培训、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压力疏导等方方面面上,都要有意识得去构建和谐的、有利于发展且良性循环的方式,都要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义务并用道德始终约束去践行,不只顾自己,不只图眼前利益。理念是前行的灯塔,有了这样的意识做指导,无论是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还是其他合作项目,相信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学到东西,在该酒店里实习和就业能实现职业理想,并自然而然能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以正面影响和启迪,创造口碑效应;另一方面,酒店能意识到学校输送的学生服从安排管理、技能提升快,是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从而愿意源源不断地跟学校要人才。再者,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还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往专业建设、科研开发等纵深层面发展,学校能向校企合作要效益,打造人才质量高、就业率高和社会声誉好的名牌专业。
2.进一步明确学校、酒店、学生三方职责
学校方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要义务是:理清办学思路,设置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动员和教育;实习督导及相关课程培训;维护学生利益等;实习期心理辅导等。特别强调的是,在学生去酒店实习的时候学校要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酒店方在合作中需承担起:设定合理的薪酬;岗前培训及在岗培训;关注实习生的职业规划;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沟通机制;激励与压力疏导,及时反馈实习生的情况。作为主体的学生应该:认真完成培训及岗位业务;不断地提升服务及管理管理技能,提高理论素养;完成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等。如图1所示。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方联动校企合作机制
要确保合作亲密无间、取得高效益,实现多个利益方满意和多赢的目标,应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约束机制。动力是行动的源泉,而意识到“需要”,则是动力的核心。要让学校意识到校企合作确实能提高办学质量,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毕业生;让企业意识到合作能储备人才,缓解用工需求,并使企业向学习型企业转型,提高竞争力;让学生意识到通过顶岗能真实地体验工作,能更好的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三方的合作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使“需要”变为行动。能深化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内在驱动力,是合作机制构建的开端,而激励机制则是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燃料”。激励机制的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如学校及酒店对优秀实习生及突出表现的部门及个人的表彰,政府部门对学校及企业的奖励及优惠政策,行业组织对校企合作的主导和管理,社会舆论及新闻媒体的积极关注和宣传等。运行机制关注的是合作运行的微观层面,无论是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还是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基本都包括合作可行性调研、合作意向的达成、合作协议的签订、合作细则的拟定,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协商、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校学习与在店实习的时间安排等,同时还包括实习生的动员、实习生的日常管理与培训、实习生薪酬管理、指导教师的巡查、学生意见的反馈管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校企双方高度重视和参与,因为每个细节都可决定合作的成败。评价机制讲究公平、公正,特别对于实习生表现的考核,要与实习评价、优秀实习生选评及就业推荐挂钩,还可考虑引入住店客人对实习生满意度的评价作为参考指标之一,不断改革和完善考核考评制度,以评促学,确保学生能实习期间能学有所获而非浪费光阴。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无疑用的是法律法规及行政手段,可考虑由国家或者行业组织制定校企合作的框架及实施细则,明确权利与义务,奖惩分明;同时可考虑确立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由权威的第三方牵头校企合作,并进行管理、监督、协调及约束,确保合作的长效有序运行。
(二)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各方满意度
1.引入“利益方满意度”理念
“满意度”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所进行的一种对比。在企业管理中,满意度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办学,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校企合作”的管理也应引入“利益方满意度”的理念。而合作目标的统一,是第一要务。只有学生感觉通过合作能学有所获,感觉在酒店里实习工作有归属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只有学校感觉教有所成,培养的学生能在酒店里蜕变为成熟的社会人、技能手;只有企业感觉用工能为其创效益,能为酒店的发展旅途添砖加瓦,这个时候,三方才能为其目标的实现而感知满足,合作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2.确保学生在实习中的主体地位
“校企合作”的落脚点就是教育,其本质特征应该是通过整合各种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要素资源,实现相关主体的立体深度合作。合作教育的效果应该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而合作中处于主体地位的也应是学生。笔者通过访谈的形式对在酒店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了解,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习是继续学习还是充当廉价劳动力?实习对就业有没有帮助?能不能得到有意义有效果的培训?学校和酒店如何保障实习生的权利和利益?酒店会否关心实习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等?只有当校方和酒店方都能重视学生的这些困惑和顾虑,考虑学生的利益和满意度,才能实习校企合作的持久发展,才能真正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3.提高校企合作各方满意度的几点建议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经理一体化,培养途径
21世纪旅游酒店业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行业竞争激烈,一方面为酒店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对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酒店企业需求是实际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酒店管理的专业特点要求学生的实践性强,因此宜采用教学与酒店运营管理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与职业经理”一体化即教师就是部门经理,充分利用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教学实施中,以酒店接待任务作为教学实训项目,使学生全面了解酒店各部门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掌握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增强职业意识,养成职业习惯,具备高星级酒店相关部门的岗位任职条件及素质要求,充分体现“教、学、做、用”合一的现场教学模式和“养成教育”特色。为实现这样的一体化教学,首要提升的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及管理技能。
一、为教师一体化培养提供组织保障
1、转变管理模式。酒店管理学院采用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院长即为酒店的总经理,全面负责酒店管理学院的经营管理。下设6部1室,由餐饮管理项目部、客房管理项目部、经营管理项目部、市场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组成,并按照人岗对应原则定编定岗。采取以管理带教学,以经营促教学的管理理念,融“经营、管理、教学”三者为一体,在学院“职员化教育、企业化教学、公司化运营”的发展模式指引下,积极推进教师与职业经理一体化。
2、完善岗位标准和制度。酒店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高效率协调配置酒店内外部资源,为酒店客人提供最大满意的无缺陷服务,目前国内酒店业通行的做法是基于岗位责任制基础上的制度化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借鉴合作企业成熟的酒店管理制度与规范,制定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企业化管理制度,完善岗位标准,细化工作流程,采取制度化管理,强调严格的岗位规程和质量标准,一切都要求做到有文可查,有章可循、有量可依。这种管理的实质是一种企业化、法制化的管理。
二、为教师一体化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1、多渠道开展“一体化”教师培养工作。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职业经理一体化要求在教师培训中着眼于教师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入职培训、在职进修、实训基地培训、校内培养、产学研结合培养等方法,可以使专业教师快速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一体化”教师。目前,我酒店管理专业主要采取了技能竞赛、经验分享、学习交流、职业经理大讲堂、校内实训基地顶岗实践和校外实训基地挂职学习等方试,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化意识、职业化形象、职业化行为习惯、职业化管理技能。
2、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酒店管理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现实需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一体化”教师考评标准和职称评审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一体化”教师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进修、培训的机会,激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使“一体化”教师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所有教师认同和追随的目标。
3、打造优良的硬件资源。近几年,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酒店管理专业加大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拥有设施完善先进的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建筑面积17700平方米。实训基地共设接待大厅3个、客房246间、宴会雅间18个、自助餐厅2个、厨房2个、会议室5个、报告厅、多功能厅、形体训练室等,并配备有先进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训练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技能实训的场地,更为师生提供了亲身参与酒店经营管理的机会,和初步接触企业文化影响和熏陶的媒介。通过感受酒店文化,依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企业文化与实训基地的对接,最终实现学生向优秀员工的过渡,教师向职业经理的转变。
三、教师由专业素质向综合素质的自我提升。1、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个人要树立职业生涯发展观念,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采取主动性,了解酒店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清楚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目标,科学制定包括职业技能提高计划、实践技能提高计划、教师职业发展阶段计划在内的职业发展规划,正确认识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压力和矛盾,树立终生学习观念,通过个人努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促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体化”教师,确保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顺畅。
2、实现综合化发展。酒店管理专业要建立一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高尚师德、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教师队伍。随着职业院校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再加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这种要求已经逐渐从专业素质向综合素质转变。“一体化”教师培养就是当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最新要求。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师,不但要具有专业理论教师那样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要有很强的市场分析和驾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危机公关能力。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师更应该具有比较强的教学能力、更强的管理能力,他们不但能够将教学任务与实际经营项目相融合,更能够在教学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创新。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师还应该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就业指导,让他们具有一定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能力。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涉外星级酒店的不断扩张,不同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例如:美国的万豪集团,英国的洲际集团,德国的凯宾斯基,法国的雅高集团等都在我国寻求商机,为不同的物业方提供管理服务。由于涉外星级酒店数量的迅速增长,造成了酒店基层管理型人才的短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单位,高职院校应承担起关键的责任。而现今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存在很多不足,导致了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酒店企业无法得心应手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下,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离开酒店行业,另投他处。然而本文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提供一个全新视角下的培养计划,望为奋斗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人士提供新思路以至于更有效地培养涉外星级酒店的基层管理人才。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现状分析及问题
大多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是以培养具有良好的酒店服务与管理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酒店服务、管理基础理论、酒店服务、管理基本技能,熟悉酒店服务与管理技术领域基本规范,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具备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基本上都沿用“2+1”教育模式,即在校理论学习两年,顶岗实习八个月或一年,通过顶岗实习进行毕业设计。在校理论学习包括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所进行的实训课程。事实上,多数高职院校都有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除了毕业实习首选校外实训基地以外,在校理论学习期间也会因课程需要及酒店需要灵活安排短期顶岗实习。而现今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主要出现的问题在于四点:(1)办学模式相对单一,没有突破。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虽然设置大量的实践环节,但样式僵硬。或并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学生只是接受指导,再应付了事,而真实操作比较少,比如:酒店信息化系统软件——OPERA前台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帮助学生进行理论讲解,有条件的学校还会进行一些简单的上机操作,但到实际工作场合,学生往往还是要从头学起。(2)教学课程分配比例不均和课程安排不完善。一些课程安排在大一的时候专业课极少,大二让学生完全透不过来气,大三直接去企业实训更是疲惫。甚至一些学校在设置课程中,把传统理论研究性大学安排的高等数学硬添加到高职课程,给学生带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及学业困境。(3)缺乏合理的评估模式。大多数课程评估是以闭卷考试为最终考核,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用性极强,很多酒店日常技能工作,需要有真实的操作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完成。而传统的理论笔试基本达不到评估目的。(4)“双证制”的培养方式与企业需求脱节,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要考一个职业证书,例如:调酒师高级证书、高级服务员证书、茶艺师中级证书等。但是实际企业在录用员工的时候往往这些证书已经不是他们录用的资格条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这些证书与无这些证书的员工没有任何实质区别。因此全新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模式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如不变,则会造成培养的学生无法尽快融入酒店企业,最终导致培养本质的隐性失败。
3新视角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创新模式
在新视角下的高职酒店培养模式的核心整体与管理实训生体制保持一致,管理实训生体制是国际化酒店管理集团的一种用人机制,通常国际化酒店管理集团会在应届本科或硕士毕业生中经面试挑选出管理实训生,该管理实训生会经过两年的轮岗培训的锻炼,在成功完成培训项目后顺利晋级经理级员工,因此管理实训生体制对于应届毕业生非常有吸引力。当然之前国际化集团酒店只会选择至少是本科应届毕业生来参与此项目,但是近些年酒店行业的人员流失率大幅提高,对于酒店来说留住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也有一些酒店和餐饮企业对高职学生提供管理实训生计划。当今大部分有酒店管理本科或硕士专业的大学是基于研究型培养方向为学生进行课程计划,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则更侧重于实践应用,这样一来这个项目应该对高职学生更有优势。如此思考,高职的三个教学年的核心培养方向应侧重在不同的技能及能力。它应以一线(员工与外部客人)+二线(员工与内部客人)+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来进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设计。
3.1酒店一线部门技能及能力
第一个教学年,应主要培养学生对一线部门的认知及实际操作能力。国际化五星级酒店一线部门一般分为:客务部(客房部、前厅部和康体部)、餐饮部(宴会部)。那对于第一学年的课程安排应该围绕该四个部门的技能展开。第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一个学期初国家要求课程,应至少开设两门专业课程。例如:餐饮部模块,在一个学期中应涉及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包括餐厅服务、酒水服务和餐饮管理基础。此模块不单独开设课程,只是一个大模块课,可由不同教师来完成。课程应用双语(英语)完成授课。第一学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则是培养方案的亮点,在每一学期应安排出一个半月的校内(半个月)和校外实践(一个月)。一般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应建设了校内餐厅,校内小型酒店等设施设备。校内实践因此而变得很便利,但是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本质的区别,校内实践不能完全实现真实销售场景,很多都在情景模拟模式下完成,则不真实。那么校外实践就凸显出其重要意义。学校应在自己的校外实训基地中精心挑选出符合要求的酒店,当然如有定向培养方案则更有优势。在第一学期就应当送学生去企业进行一个月的实习,实习内容的安排应与该学期的模块一致,例如:第一学期是餐饮模块,则学生去酒店企业也应是餐饮部的各个餐厅进行实践。一个月的实践不长,对学生来说应是一种初级认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力体会自己的兴趣点。当然有些企业不愿接受仅仅一个月的实习,但只要学校或系部有足够的资源一定可以将计划予以实践。每个学期进行一个半月的实践,则一个学年就是三个月的实践。一个月在学校,两个月在企业。这样在第一个学期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到一线部门的运营模式,及酒店的组织结构及管理。
3.2二线部门技能及能力
第二个教学年,侧重不应该在基础实践技能,而是二线部门所需要的能力。国际化集团的酒店中二线职能部门有:市场销售部、公关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总经办、采购部、工程部、安保部等。而二线部门最需要的能力不仅仅是所谓的管理能力,而更侧重的是有效沟通能力、信息化系统及电脑办公软件的实践能力。例如:酒店人力资源部培训方向要求员工有很好的制作幻灯片、表格、统筹计划、组织协调等基础能力,当然更核心的是培训技巧。通过这些部门的任务分解,应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专业管理课程。例如:开设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开设此课程过程中不要总是以理论学习为重点,往往太理论学生学习过程会感到枯燥,而且不能提高主动性。相反,如果开设此课程,如了解酒店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划分,那可以为学生进行很多模拟工作安排,比如安排模拟面试流程,模拟入职培训,模拟档案管理,模拟办理离职等环节,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酒店人力资源的日常工作流程是如何操作的。专业课程在第二个学年的设计应紧密结合酒店各部门的划分。第二学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样应在校内与校外共同完成。总时长与第一学年一致。校内的部分应根据学生意向分配到不同的校内职能部门进行实践,例如:安排学生去校人事处进行见习,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人事处的分支部门及日常工作安排。每个企业的人事部门分工都大同小异,实践过程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知。而企业实习的短期二线部门实践则让学生了解在酒店企业的二线部门工作细分,并有横向比较。通过第二年的教学及实践,学生应该对酒店有非常充分的认知,也应该非常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就为学生在第三学年的实习做出了充分准备。
3.3综合实践年
第三学年的学习主要是在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安排综合实习的过程,比如:五三模式,五个月在一线部门实践,三个月在二线部门实践。这样的话对于学生的发展前景有很大的帮助。当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综合实践设计的时候,不仅对一线部门有很清楚的实践体验,还对二线部门的认知要求有充分的认知。这样的话在毕业设计撰写过程中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尽量与企业进行订单班式培养,这样在安排实践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谈合作的过程中应针对管理实训生计划进行更完善的设计,从而使得学生的利益最大化。如此良性循环,该专业会越办越好。
4结论
当今的酒店业竞争非常激烈,在用人方面各个酒店都希望留住人才,但往往在该过程中并不尽人意,有的情况是酒店方面原因,也有员工方面的原因。那么如何能为酒店培养出优秀人才,并得以重用。本研究的培养模式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带来一个新的思路。当然此培养模式还有不足,比如如何予以实践,在学年的教学过程中的协调安排和如何提供双语教学等。望之后的研究可以对此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探索。
作者:陈涵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餐饮管理系
参考文献:
[1]范智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4):41-43.
[2]谢春山,贾玉云.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J].旅游研究,2010(3):88-92.
[3]林增学,温卫宁.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77-8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酒店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