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经济空间 演化特征 影响因素 调控理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城市作为世界经济的微观基础,已成为世界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关键。受城市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国际环境,以人为本的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约束等影响,①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呈现出新的特征。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
城市经济空间系统由工业化、城市化、环境约束等子系统构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过程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适应协调机制的反映。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表现出三个基本特征: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是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深化而不断协同的过程。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统一体,兼有经济性和空间性双重属性,而且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过程呈现出由弱到强的变化,它是一个生长过程,反映出一种动态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适应过程。
环境承载力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环境约束。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必然受其生态环境的约束。任何城市的空间变化,都是在一定时期内,该城市的生态环境空间保证自身功能正常发挥的条件下,城市综合进步满足其所能持续承载的城市经济活动的规模、速度和强度的阈值,②该阈值也就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环境承载力边界,它反映了人地关系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是其结构有序变化的整体呈现。城市经济空间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从分散到集中、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适应过程,具有结构适应性、有序变化的整体性特征。城市经济空间与产业结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其结构是多种约束下的一种有序变化,它的合理程度由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互适应过程的整体水平决定,并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现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复杂的、非线性的整体演化过程。
可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变化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环境约束,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机制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城市化推动的结果,体现在构成城市经济空间的重要内容之一的产业区在城市空间中比重的提升与占地面积的整体区域性扩张,以及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增加促使了城市交通、住宅等功能性空间的不断扩张等方面。
产业区域性扩张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产业区的变化,成为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的基本动力,并决定了城市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方向。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城市中心区工业的外迁与中心城区的CBD功能化建设,前者带动了城郊城市化的提速与工业化的发展,后者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经济空间的外延扩展;20世纪90年代,大量的综合性经济开发区的兴起,不但扩大了城市经济空间的占地面积,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城市产业布局的变化;③进入21世纪,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快速提升及城市文化的兴起,使城市经济空间由工业主导型走向消费主导型产业布局模式,城市居民不同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城市人工生态景观的建设,带动了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即城市功能区的重构与多样化重塑了城市经济空间结构。
城市化空间扩张机制。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不仅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且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化既影响了城市经济空间功能的多样性,也改变了城市扩张的规模与速度。随着城市化的深化,城市居民对交通、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的需求不断加大,促进了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催生了不同类型产业区的出现,改变了城市经济空间结构,也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张。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度。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特性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内在性质,也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规模、方向和水平,同时,也直接决定了在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规律。城市发展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程度、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程度及其环境的约束性构成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核心要素。城市工业化程度,是由城市竞争力、生态环境等要素直接决定的,要素间的互动作用使工业化不断深化,进而提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程度。城市化反映了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是由城市地租、城市竞争力、城市功能区布局、交通通讯与社会进步等决定的,这些要素相互间不同的作用水平决定了城市化模式的不同,而要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必须促进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合理度、改变目前城市地租的结构、改善城市的交通通讯,使城市具备更有效的容纳空间。
生态环境承载力。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环境载体,环境即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资源基础,也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外部约束。工业化城市化环境约束构成了一个影响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同度的核心子结构。工业化程度带动了城市化水平,导致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城市发展的相应政策,引起了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而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又会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间的作用能力,这又会引起城市发展环境产生变化。可见,城市的生态环境空间既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约束机制,也是其演化的助力。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调控理念
空间演化与环境保护同步理念。环境在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过程中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实现的基础,在城市的经济运行和功能实现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经济空间演化中环境的功能包括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活动提供自然资源,环境介质对废弃物的吸收以及为城市的发展及居民的舒适生活提供环境服务。城市经济空间无序扩张往往会使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严重破坏了环境,使城市整体演化处在不可持续状态。在城市经济空间演化中,不考虑发展与环境的同步,必然导致城市扩张的“无边界”,陷入过度膨胀与环境反噬。因此,环境保护对于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内核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重要性不存在任何争议,④环境为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中提供所需的资源、吸收废弃物和维持城市生存等,这是重要的基础,也是演化的约束。只有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同步,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技术创新与进步引导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理念。技术创新及进步与城市化、工业化之间具有较强的正关联效应。⑤技术进步直接影响着工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城市的集聚性与流动性是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重要基地,技术外溢则是通过城市网络实现扩散效应,这也促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因此,建立城市经济空间中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以引导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化,才能有效地避免过度城市化导致“城市病”的出现,而且技术创新引导下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可以在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城市竞争力。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理念。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是环境约束下的城市经济活动空间规模扩张与空间结构变化的过程,是城市发展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的二者间不断融合,形成内在共生关系,并建立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具有较强保障的产业空间和地域空间形态演进过程。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进步。在城市经济空间演化中,产业政策具有直接影响工业结构与工业化水平,并通过对城市地租与工业结构影响城市化的作用,因此,以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理念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城市的专业化、网络化与集聚性、流动性等的深化,可实现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度的提高,并促进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方向和水平。
【作者分别为长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春工业大学合作经济研究所教授;本文系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41140015】
【注释】
①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②郭俊华,蔡雯,杨畅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对策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9年第6期,第59~62页。
③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及空间效应”,《城市规划》,2003年第3期,第20~25页。
篇2
关键词:失业 界定 特征 成因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失业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今后我们还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面临着失业所形成的压力,为此,探讨和研究我国的失业现状和成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我国失业现状的分析和认识
关于失业的理论界定和统计标准
对失业及其范围作规范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由此而统计出的失业数量和失业率以及所反映出的就业状况是政府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失业衡量体系和统计方法有利于我们进行国际间的横向比较和研究,从而也有利于借鉴和学习世界发达国家在解决失业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大多从失业者的角度对失业状态进行界定。失业者在统计时被确定为“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在这里,“有劳动能力”和“正在寻找工作”是一个弹性的概念,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具体的情况不同,对这两个问题的界定也各有差异,从而导致被认定的失业范围和失业率也就不同。以美国为例,规定16-65岁为劳动年龄,凡在这个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下列情况下被认定为失业:新加入劳动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者重新加入劳动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达4周以上的人。为了寻找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7天未得到工资的人。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即非自愿失业者。国际劳工组织将失业人员定义为:在一定年龄以上,在调查统计的一定时间范围内没有工作,目前可以工作而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规定,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目前无工作(非农业户口),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就业前失去工作的人员和新生劳动力中未实现就业人员。
分析和对照上述关于失业的定义,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对失业的界定与国际通行的方法以及国际劳动组织的定义有明显的差异,表现在中国对失业人口的统计口径偏小,没有将下面两类人员列入失业范畴:一类是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因为中国对失业人员的统计仅限定在持有城镇户口的人口中,从而将目前存在而且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排除在失业队伍之外;另一类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中国所特有的下岗人员。虽然这两部分人员是否属于失业,是否应该统计在失业人口之中,在理论上还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和争论,但这些人口绝大部分没有就业、没有工作的事实却是不容置疑的。
由于统计的标准和方法上的问题,对失业人口统计的结果也与人们一般的理解和感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也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失业的实际情况。所以,我认为中国应该借鉴和采纳世界通行的失业统计方法,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我们的失业状况,才能够有利于我们的正确决策。否则,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的统计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中国目前的失业状况
国家统计局200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0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8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如果仅从上述数字来看,目前中国的失业问题并不算严重。600多万的失业人员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的大国来说并不算多,3.6%的失业率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相当低的。但考虑到我们上面所讲的统计标准和方法上的偏差,实际存在的失业问题比数字所显示出来的情况要严重的多。
鉴于中国目前的特别情况,在政府公开的失业统计之外,分析、研究失业状况还必须注意到如下的因素:
中国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 随着中国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中科技投入量的增加,可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外国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平均每个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为4.2亩,但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可耕种土地约有8亩,这就意味着中国农村中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一数字和由国家计委主持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中指出的1.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相吻合,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十五”期间我国农村中估计每年还要新增500-600万人的剩余劳动力。
下岗职工 下岗职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特有的现象,特指那些在企业无工作岗位3个月以上,但尚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继续从原企业领取低于工资的生活费、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福利,且未在社会上有其职业的人员。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问卷调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劳动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推测,目前下岗职工中,约有75%需要就业,这部分下岗职工实际上处于失业状态。依此计算,中国目前的1300多万下岗职工中,约有1000万左右属于失业人员。
没有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而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由于中国人的市场经济意识普遍淡乏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去工作的人员,并没有进行失业登记,这就造成实际的失业人数和登记的失业人数之间有一定的差额。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显示,1996年、1997年调查的失业人数与登记的失业人数之差分别为262.2万人和410万人,由此造成的可能的登记遗漏占登记失业率的比重分别为47.4%和71.9%。依此,1996年、1997年中国城镇公开登记的失业率则分别由3%和3.1%扩大到4.40%和5.33%。由此看来,由于中国国情,没有登记的失业人员数量相当可观。
隐蔽性失业 隐蔽性失业是指表面上虽然有工作,但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作出贡献的劳动者,即有“职”无“工”的人,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并没有下降时,就可以认为经济中存在着隐蔽性失业。隐蔽性失业更多地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通常与较低的经济效率联系在一起。据测算,我国社会存在的隐蔽性失业超过2000万人。
综合上述因素,中国社会目前实际的失业状况比官方公布的数字要严重的多,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经济理论界应该加强对中国失业问题的全面研究,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将降低失业率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当前的失业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就业中的深层次矛盾日渐突现。
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相比较,既有共同的特征和原因,又有由于中国国情所形成的一些特殊性因素,分析中国失业的特征有利于我们对当前失业问题的正确判断和理性把握。
我认为当前中国的失业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城镇中的隐蔽性失业进一步公开化
在我国,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广泛就业”的指导思想,在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形成了大量的隐蔽性失业人员。一方面,这部分失业人员的存在是由于中国不合理的体制性因素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庞大的隐蔽性失业队伍的存在,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劳动效率低下,组织中纪律涣散、人浮于事,大量的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社会成员间不良情绪互相感染,产生了诸多不良的消极影响。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的作用,这部分隐蔽性的失业将不断公开化,沉积在内部的大量冗员进一步释放出来。
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而且还将会继续增加,急需转移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内,中国社会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会是漫长的。目前农业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85%左右,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这些人急需转移,但目前社会上适应这部分劳动力的工作却非常有限,形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游荡于社会之中,这些人迫于生计多从事一些季节性、临时性或者那些较高素质的人所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对社会经济的秩序形成了巨大的潜在性威胁。加之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城乡差别的客观存在,这部分失业人员不公平的社会地位增加了他们的不满情绪,据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农村中20岁以下的人对这种现实的接受程度要远小于他们的兄长和父辈。
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中形成了大量的下岗人员,生活困难、再就业难度大
据统计,1993年,全国下岗职工人数仅300万,1996年上升到891万,1992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分流及下岗职工总计1274万人,占当年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17%。1996年底,全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比例下降到仅为26%,领取社会保障救济金的仅1.8%,职工人均年生活费为925元。平均每月领取生活费77元,其中国有企业90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47元。全国共有22个地区人均生活费低于100元。
失业人群中普遍素质较低
失业人群大多缺乏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业观念落后,“等、靠、要”的隋性思想严重,再就业难度大。
结构性失业特征明显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的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使劳动力市场在短期内一时难以改变其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从而出现“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而无人作的“空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种现象在短期内难以克服。
我国失业的成因分析
经济学理论对失业的成因有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我认为,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既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性因素的失业,也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性因素的失业,还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过渡性因素的失业。既有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失业,又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形成的失业,但总来说,体制性因素是中国目前失业的主要原因。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历史性遗留原因所形成的失业
错误的人口政策形成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中国实施了鼓励生肓的人口政策,使中国人口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879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0%。养活大量的新增人口消耗了大量的国民收入,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虽然后来纠正了错误的人口政策,但就业压力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全面就业”的就业政策造成了企事业单位的大量冗员 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和使用实行统一招收、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和统一管理的制度,大部分的劳动力通过行政干预和统配的方式实现就业。计划型的就业政策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换取高的就业率,形成了“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现象。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的取向,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必然会使大量的业已存在的冗员释放出来,形成新的失业。
“重工业优先”的产业政策限制了就业数量 我国在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产业政策上重视重工业、重视生产资料的生产,忽视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走的是“先生产后生活”的产生结构重型化的道路。
重工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生,资本有机构成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差,等量资本投资于重工业所能吸纳的劳动力数量要远小于投资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能吸纳的劳动力数量。
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堵塞了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在所有制结构上片面追求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限制、排斥甚至是禁止其它经济成份的发展,从而使劳动力就业渠道极为单一,造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同时人为地制造不同所有制之间的高低贵贱之分,更加剧了就业渠道的单一和阻塞。
单纯的中央集权制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和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指导思想上的错误,由此带来的虚假就业及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都必然在改革的过程中反映出来。历史的失误造成我们今天发展的代价和改革的成本。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形成的失业
体制性冗员在改革中释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打破传统旧体制和新体制的形成过程中,旧体制下形成的冗员必须在新体制的建立过程中释放出来。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推进,客观上要求企业和政府在内的市场主体行为符合并适应市场化原则。广大企业,特别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将会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独立决策,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一方面使许多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破产或濒临于破产,这些企业的裁员以及按照劳动合同正常的解聘的职工加入了失业者的行列;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用工自的落实,使企业中长期以来通过行政手段安置的大量的富裕人员受到排挤和向社会的释放。特别是对国有企业“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改革政策的推广,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培育资本市场,鼓励资本运作,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一些不适宜的生产要素将不断地从原有的统包统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劳动用工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间的矛盾更趋尖锐。冗员、债务和企业承担大量的社会性职能成为企业深化改革的最主要的体制性因素,减员增效成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上述分析说明我国当前的失业和下岗职工之所以不断增加,从根本上来说是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突现,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当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关系的重新调整,企业内部隐性失业显性化、公开化和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求政治体制的相应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调整。“精减、高效”是纳税人对政府职能管理体制的要求,“小政府、大社会”是政府职能管理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转变和调整过程中,也将会产生相当一部分的富裕人员,需要分流。
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结构必然会不断调整和优化,特别是我国在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变型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会加快,我国当前有相当部分的失业人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直接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由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大部分的产业领域生产能力过剩,产业缩减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成为新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一些传统的落后产业不断萎缩,甚至被淘汰,新兴的产业不断涌现,结构性失业人数还将不断增加。
中国的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对中国现阶段的失业问题在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把握其特征,找到产生的成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
参考资料:
1.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萨缪尔森著,《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第12版
篇3
关键词: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制度背景 运作特征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形成的制度背景
(一)内部资本市场形成的组织基础—企业集团的形成
Coase(1937)认为,更多的业务被归并到企业内部的根源是市场交易的高成本。企业集团利用内部市场弥补外部制度的缺陷,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其实质是构建内部资本市场。因此,企业集团成为内部资本市场形成的组织基础和载体。
研究认为,企业集团的形成受政府和市场两个因素的影响,因而本文从政府干预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企业集团的形成动因。首先,政府干预。中国企业集团并不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而是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形成和发展。基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和实现政府目标,政府有动机强行实行优劣结合,组建企业集团,把包袱卸给优势企业。其次,市场环境的影响。市场机制对企业集团形成产生十分强大的内在动力,促使企业不断扩大,并通过兼并和合并等途径形成企业集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市场通过企业优胜劣汰促使资源向经营好的企业配置的能力逐步增强,出于竞争压力和经济诱因,企业之间的联合也不断出现,从而促进了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从节省交易成本的角度看,由于我国市场交易规则还不健全,致使市场交易成本较高。企业通过组成企业集团,部分取代市场交易,同时将部分外部经济的波及作用尽量发挥在集团内部,以降低过大的市场交易成本,组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
(二)内部资本市场形成的制度基础—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特征
在证券市场诸多制度安排中,股票发审制度、资产剥离的非完整改制方式、股权分置等制度安排,决定了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控制下的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环境之中,并使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
1.股票发审制度。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是股票发行上市的制度安排。基于我国股票市场为国企改革服务的基本宗旨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股票发行体制最初采用的是更为严格的审批制,目前己过渡到核准制。在审批制和核准制下,企业能否发行股票和发行多少,实质上掌握在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手中。股票发行制度主要采用行政和计划手段,一些地方将推荐发行上市作为国企解困的手段,包装现象严重,导致股票发行市场出现地方割据垄断,为了实现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和就业等方面的目标,甚至出现地方政府参与企业作弊的现象,地方政府有动机推动本地区企业上市融资,导致资源配置发生扭曲,市场机制失灵并造成不良的市场秩序(张维迎、栗树和,1998)。
在审批制和核准制下,对企业发行上市,有指标、额度和财务指标等实质性条件的要求。为了满足财务指标等实质性要求,取得上市资格,企业有很强的动机通过各种方式“包装”企业以达到盈利指标等上市条件。同时,盈利指标对发行价格影响极大,盈利的提高会大大提高募集资金的数量,有可能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进行盈余管理与过度财务包装等问题(李东平,2005)。
2.资产剥离的非完整改制方式。为了达到上市目标,国有企业集团选择“资产剥离”的改制形式进行资产重组。通常的做法是,剥离非经营性资产,保留盈利能力强的资产和业务设立股份公司上市。“授权投资机构”(又称“存续企业”)集中了不适宜剥离到拟上市公司的资产、债务、人员、产品和业务等,成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与集团母公司和集团其他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业务和产权关系,集团控制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的普遍形式(郑国坚,2008)。
剥离上市这种非完整改制引起了诸多问题。由于新设立的股份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在资产、财务、人员和业务等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有产业链被人为地割裂,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必须通过大量的内部资本交易来维持各自正常的生产经营和资本配置活动。同时,由于大量盈利性差、非经营性资产保留在母公司中,致使母公司负担沉重,自身盈利能力差。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直接控制有战略意义的产业以及满足各种私利的要求,在股份公司上市后,控股母公司不得不通过关联交易、资金占用等方式从上市公司攫取资金以维持生存,把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或“造血机”,掏空上市公司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时,这种愿望更趋强烈(冯根福,2004)。
3.股权分置及其改革。股权分置导致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东之间严重的利益冲突,基于控制权私利的驱使,大股东往往有动机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在集团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大量的资本配置,以获得控制性资源,“掏空”上市公司,导致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异化。
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的利益冲突,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问题,仍难以根本改变大股东控制的局面,股改后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依然存在。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特征
(一)多元化经营现象普遍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国有企业依靠外部融资的政策优势和内部资金的积累,通过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以及跨行业投资等方式进入与主业不相关的行业。系族企业集团横跨多个行业成为普遍现象,例如复星系横跨IT、零售、钢铁、房地产、汽车和医药等产业;华润系涉足医药、房地产、电力、燃气、水泥、金融和消费品等行业。其中华润医药又涉及中药、化学制药、医疗设备、保健品和医药流通五大行业。
但中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功能远未正常发挥,甚至常常异化为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场所。上市公司常常被沦为“融资窗口”,在大股东控制下,盲目进行多元化投资。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问题,公司总部不能对投资机会做出正确判断,往往做出错误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外部资本市场不完善,外部市场的投资机会不能被企业总部及时识别,当企业内部存在充足自由现金流量时,只能把资金配置给企业内部投资机会比较差的企业,从而造成无效配置。
(二)内部资金融通频繁
内部资金融通是指企业集团内部多个项目间,或者成员企业之间利用现金流互补性来调节融资需求和资本配置。这些资金互补行为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我国上市公司天然地处于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环境之中,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集团内其他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CCER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库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普遍存在,而且,关联方与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的关联交易占较大比重,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普遍存在凭借控制权在集团内部广泛地进行关联交易。因此,关联交易本质上可以看作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关联交易的频率和金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情况。
有基于此,本文对大股东(包括大股东控制的企业和终极控制人,即大股东背后的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以及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占用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反映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融通现象(见表1和表2)。由表1可以看出,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普遍存在关联交易。95.99%的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存在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总额达到平均1617.23百万元,关联交易发生额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22.82%。其中,关联贸易、关联担保和关联借贷合计为1461.11百万元,占关联交易的90.35%,组成关联交易的主要部分。关联贸易和关联担保非常普遍,分别有70.19%和50%的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发生关联贸易和关联担保。而关联借贷相对要少,发生关联借贷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总家数的比重为25.86%,这与我国证监会对关联借贷的严格管理有关。如表2所示,关联交易用年度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简称关联交易金额,为关联交易的绝对数)和年度关联交易发生额占期末总资产的比重(简称关联交易比重,为关联交易的相对数)表示。可以发现,关联交易金额平均达到743.92百万元,关联交易比重平均达到22.82%,说明我国关联交易相当普遍,即大股东利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配置行为活动相当频繁。
(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密切相关
关联交易作为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主要途径。表2表明,关联交易金额和关联交易比重这两个指标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关联交易金额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0%时的99.38百万元,增加到大股东持股达到绝对控股的50%以上时的1500百万元以上,特别是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70%以上时,达到时关联交易金额平均达到3538.73百万元,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0%时的35倍。关联交易比重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0%时的10.2%,增加到大股东持股达到绝对控股的50%以上时的26%以上。
进一步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将上市公司划分为(0,25%)(有影响),[25%,50%)(相对控股)和[50%,100%)(绝对控股)三组(30%一般为相对控股的分组区间,本文选择25%作为分组值,是因为一些大股东为了规避要约收购义务,有意将持股比例安排在25%-30%之间,但其仍可以达到相对控股)。采用多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检验关联交易发生金额和比重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区间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统计检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发生的金额和比重都处于最高,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的上市公司居于第二,而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低于25%的公司最低。三区间的关联交易金额存在显著差异,各样本平均秩分别为625.61、747.89、943.73,卡方统计量为98.795,相伴概率小于0.001,显著性水平达到1%。三区间的关联交易比重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各样本平均秩分别为657.97、771.48、853.91,卡方统计量为37.971,相伴概率小于0.001,显著性水平达到1%。因此,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金额越大、比重越高,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就越频繁。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栗树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J].经济研究,1998(12)
2.李东平.大股东控制、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篇4
西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城区,对于城市管理信息化要求标准相对较高;而且区内平房区、低洼区相对较多,降雨又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特别,在北京夏季城市中心区域热岛效应较强背景下,相对周边我区降雨量往往较大,更需要有较高速的响应依据;而市气象局在西城区也只有5个监测点,这样的宏观精度对于精细化城市管理显然是不够用的。所以,为弥补市级雨量监测点少的不足,满足当前城市防汛监测工作的精细化需要,西城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利用传感器技术建立自主的雨情监测网络。
该雨情监测网络由部署在西城区的平房院落、低洼区域的34个监测点组成的,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监测点,实现了西城区50平方公里15个街道的全面覆盖,保证了每个街道都有2-3个监测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雨量收集和监测系统,实现了实时降雨量展示,历史雨量查询、统计,重大雨情短信提醒等功能,可为全区日常城市管理与防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撑。近期,随着系统建设的部署与应用,西城区降雨量精细化的监测得以实现。在原有桌面Web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安卓系统的雨量监测手机客户端,实现了手机端按街道、按站点的实时雨量查询与地图展示,更好地支持目前的移动应用。
通过自建监测网络实现降雨量监控,一改传统地使用气象部门提供数据进行监测的局面,监测的针对性、准确性大大提高;另外,以这些监测数据为参照,探索研究降雨量与城市运行管理工作的密切关系,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近期雨情分析
北京的汛期一般是从6月1日开始,到9月15日左右结束。所以,结合实际监测数据情况,这里选取分析时间为从6月1日(00:00:00)到6月30日(23:59:59),共30天。
在这30天中,我区主要以短时雷阵雨天气为主,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总雨量为166.2mm,与历史同期比较偏多30%左右,降雨天数为11天,前后降雨共14次,其中,小雨8场,中雨5场,暴雨1场。其中,6月下旬的降雨量为133.1毫米,接近于该月总降雨的80%。
最大降雨出现在6月25日,全区平均降雨量为74.4mm,达到暴雨级别(>=50mm);而对比同期北京市数据(全市平均降雨量为49.6mm),西城区超过平均值约50%,表明西城区属于北京市降雨较强区域;监测站点最大值出现在马连道东街站,为108mm,超过市平均降雨量1倍以上;街道最大雨量值出现在广外街道,值为90mm,也超过市平均降雨量80%以上;表明了空间上极度不均状况。而在强降雨时间分布来看,降雨量最大的马连道东街站在6月25日凌晨1点15分到3点05分1个小时50分钟内降了大约90mm的雨;特别,凌晨1点15分后的5分钟内降了25mm雨,2点25分后半个小时内降了50mm雨,雨量非常集中,这种强降雨极容易造成路面塌陷、房屋漏雨、树木倒塌等问题(在6月26日的第119期《西城值班快报》“25日9时许,广外医院西30米人行步道处发生2处塌陷,塌陷是由于地铁7号线在建设施工中,地面管线改移回填没有夯实、遇连续下雨而成”)。这样,可以看出我区降雨不仅空间上是不均衡的,在时间上也是常常是疾风骤雨为主。
三、汛期城市管理特征分析
总体来说,6月的城市管理工作受夏季季节特征影响明显。由于夏季降雨逐渐增多,常会出现明显增长的城市管理案件。如在6月份的高增长案件排名中,道路积水较上月增长650%,排名第一,路面塌陷较上月增长137%,排名第三,呈现明显汛期特征。
(一)降雨量与某些类型案件具有明显相关性
通过分析降雨时段内同期城市管理案件数据,发现某些案件发生数量与雨量有明显正比关系。这里,统计了井盖类部件、古树和行道树、道路破损、道路积水、路面塌陷、下水道堵塞以及道路积水共6类案件,看出均发生较大增长,其案件数量与雨量呈正比例关系;同时部分案件数量变化因为雨量影响又有其延续性。
具体案件情况如下:
1.路面塌陷
路面塌陷案件不仅仅在降雨当天发生较多,而且往往是在雨后一天,2天,甚至3-5天后发生量保持较高的水平:如6月3日中雨路面塌陷只有3起,而6月4日达到8起;6月25日由于西城区普降暴雨发生了27起,接下来26日,27日分别达到12起,11起。另外,统计后发现大部分道路塌陷以及积水基本发生在区属道路上,市属道路相对较少,说明市属道路养护工作比较到位。这里建议区属道路管理部门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修复。
2.下水道堵塞或破损
此类案件在降雨中也是高发案件,但统计中发现总体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单次降雨后发生案件次数也不高,最大的即6月25日暴雨后2天每天7起,说明西城区对于下水道疏通工作见了实效,有效预防了雨季来临后的降雨引发下水道堵塞和破损。
3. 道路积水
统计中发现道路积水也有一定的积累效应,往往是较长时间持续降雨或者较短时间迅猛降雨易诱发该类案件。由于6月份我区80%的降雨发生在下旬,所以同期也发生了90%以上的道路积水,而且与降雨量变化非常一致,应及时提醒排水部门注意。
(二)路面塌陷等典型案件与降雨量等级关系密切
通过对不同等级雨量与路面塌陷案件的统计分析,发现二者关系十分密切。一般长期无雨情况下极少发生路面塌陷,即使偶尔发生也数量很少;而小雨时发生数量一般在5起左右,如6月28日小雨发生6起;中雨时一般在10起左右,6月26日中雨,发生了12起;大雨以上一般会产生延后期情况,而且跟雨量十分相关,前期雨量越大,后期发生塌陷的数量则越多,这是因为连续的降雨让不仅导致路面积水较多、而后的房屋渗漏、雨水倒灌的情况,从而诱发路面吸水饱和产生地面塌陷。比如6月25日大雨就发生了27起,而由于7月9日,7月10连续暴雨和大雨,所以即使11日为小雨,却也发生了18起。而7月21日至22日期间的大暴雨更是导致了7月22日、23日两天分别出现了55起和24起路面塌陷。
(三)汛期与非汛期案件发生频率明显不同
通过与今年前期(3-5月)进行环比,我们发现在6月份,除井盖类案件外其余案件类型发生数量都发生了增长,特别路面塌陷和树木倒伏等增长了近一倍,道路积水增长了更为明显,充分说明雨季到来对城市管理部门相关工作有着明显的影响。
(四)降雨相关案件分布较为集中
统计中发现降雨相关的案件在地域上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6月中每个街道平均发生35个案件(5类与雨量相关),超过平均值的主要有6个街道,分别是大栅栏街道、广安门外街道、金融街街道,牛街街道、什刹海街道、西长安街街道。
而通过对各类案件排名前三的街道统计发现,案件多发集中在主要4个街道,大栅栏街道、广安门外街道、金融街街道以及牛街街道,其中以大栅栏街道和广安门街道最为集中。大栅栏街道在道路破损、路面塌陷案件都排名第一,在井盖类部件以及下水道堵塞或破损均位于第三;广安门街道在下水道堵塞或破损排名第一,路面塌陷排名第二,道路积水排名第三,可见这两个街道都需要在汛期进一步加强综合整治工作。而单项的案件来说,月坛街道和陶然亭街道需要注意井盖类部件的案件的处理;金融街街道需要注意道路积水的控制。
(五)降雨相关的紧急案件数量占同期比重大
从6月紧急案件情况来看,与降雨相关紧急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井盖类问题发生了40件,占所有紧急案件的73%,路面塌陷发生了10件,占所有紧急案件的18%,其他紧急事件5件。与降雨相关的案件占90%以上,由此看出降雨相关紧急案件占同期案件比重很大,应予以重视。
(六)与去年同期比较部分案件明显增多
通过与去年同期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部分案件明显增多。如下水道堵塞或破损、道路积水案件呈明显增长趋势,与同期相比,案件发生率几乎增加数倍,说明随着雨水集中的影响,城市案件与降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部分事件明显减少,例如道路破损,说明去年采取预防案件发生的措施有了一定的成效。
综上,城市案件的发生与降雨两者休戚相关,降雨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案件的发生率。我们在充分把握降雨与城市案件之间的客观规律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及时、稳健的措施,预防和减少城市案件的发生,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几点建议
1、加强雨情监控与防汛关系研究工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认真进行各类案件的专题分析,进一步掌握雨情与案件发生的规律,提出科学建议,并形成制度,能够为其他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最权威、最详实的参考资料;充分积累雨情数据和防汛预案,确定发送实时雨情短信的人群,同时为防汛指挥的相关领导安装雨情监控手机端,便于防汛工作的全面开展。
2、有针对性地做好雨季重点案件隐患巡查工作。针对路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铁沿线的现状,应在降雨后及时通知地铁施工单位加强隐患点的监控和巡查,并制定应对雨季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针对当前道路破损主要集中在区属道路的现状,建议区属道路养护单位在雨季开始前,开展道路专项检查工作以应对各类道路破损问题,雨季中对一些破损面积较小、修复存在困难的问题,也要由道路养护单位采取临时措施,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篇5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集聚 城市经济扩散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已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向前推进,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1.城市的缘起。城市是人口、资金、产业等的聚集区。一般认为,城市的缘起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即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城市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必须生产相应的劳务或产品以和城市之外的居民换取所需生活资料;运输体系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以外区域的产品交换必须依赖有效的运输体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经济发展的平衡,城乡之间的分野就此开始。纵观城市发展的历程,运输体系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体系及运输体系使城市密度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2.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犯罪和公共政策、住宅和公共政策、地方政府支出与税收(阿瑟·奥莎利文,2007),而我国学者的归纳略显不同,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住宅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的环境与污染、城市政府(周伟林等,200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经济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城市经济理论
1.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认为城市体系包括N类不同的产出品、N类不同的市场区域和N种不同的城市中心,级别高的产品在对应的级别高的市场区域被出售,每一城市体系都有以一个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中型城市或小型城市群(克里斯泰勒,1933);最小费用工业区位理论认为,经营者一般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导致集聚的为集聚因子,导致扩散的则为扩散因子(韦伯,1909);市场空间竞争理论认为,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想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市场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受到消费者的行为和其他企业的区位决策行为的影响(霍特林,1929),而生产者占有的市场空间大小将对其获得的利润产生影响(帕兰德,1935);利润最大化区位是收入和费用之差最大点,区位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对个别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整体经济而言,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前者是内部努力经营的结果,后者是外部竞争的结果(勒斯,1995)。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产业区位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信息的增加,产业布局逐渐接近最佳区位(普赖德,1967)。出于对市场空间、经营利润、产业竞争以及经营成本的考虑,各种产业都有向城市集中布局的趋势。
2.聚集经济理论。早在1926年,黑格就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黑格的启发下,许多经济学家对城市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聚经济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指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胡佛,1990),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波特,1998)。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企业趋向于将全部生产活动集中在接近大城市的地方,企业的区位选择又会影响市场的分布,并吸引上下游企业的集中(藤田昌久等,1999;克鲁格曼,2000;藤田昌久和蒂斯,2004),有学者对城市产业集聚的原因归纳为投入共享、知识溢出、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寻租等(罗森塔尔等,2003)。城市因经济要素集聚而产生、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阶段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相同的发展阶段,即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胡佛和费希尔,1949),而与此相对应的划分是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1991)。我国学者的概括是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陈栋生,1993),阶段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城市经济崛起与繁荣。
3.增长极理论。增长理论中的平衡增长理论认为,为了使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转向更好的均衡,可以在经济中的许多部门同时进行协作性投资(罗森斯坦—罗丹,1943),但这对资本极度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有意识地培育增长极,利用增长极的推动效应和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带动全局的发展,但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佩鲁,1988)。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社会经济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但首先需要产生一个初始变化,如城市经济发展,而后产生次级强化,最后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初始变化,呈现出一种循环累积的演化过程(缪尔达尔,1991)。
这些理论为我们了解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市场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病日益显现,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不足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健康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理性增长理论相继出现,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各种要素配置,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城市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研究逐渐展开,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城市问题的需要(陈柳钦,2008)。随着农村改革的启动,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得到释放,改革重心随之转移到城市来,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等问题,对城市的研究日渐加深,主要体现出版的学术专著增多,研究内容日益扩展,研究手段更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
四、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
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两种路径的争论,即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和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导,这与所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争论是一致的。
1.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府层级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是逐级授予的,权力大小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行政权力的大小将涉及制度垄断程度和所覆盖的范围,城市作为地方政府发号施令的中心,自然形成以大管小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造成城市建设资源沿行政层级向大城市集中,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弗农·亨德森等,2007)。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以典型的计划经济形式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国家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中心,由于建设资金的不足,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抽取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等资源,并且附以户籍等计划手段加以固化,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色。政府集体意志对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三线建设”时期产业布局的“山、散、洞”特征就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规律截然相反,这一仅有的扩散效应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首先启动,城市改革继之,实行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前期侧重计划手段,采用价格“双轨制”对经济增量部分进行资源配置,这种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单轨制,继续先前的剪刀差和农村税费等形式推动农村资源向城市的集聚,这一过程持续到上世纪末期。21世纪始,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基本上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单轨制,城市从农村抽离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于产权的未定,政府通过垄断的资源抽取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对农村资源有选择性的抽取,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独占权使得城市“土地财政”现象非常明显,城市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经营城市现象,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徐琴,2004)。同时,21世纪开始实行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政策与上述抽离现象同时并存,两种相对的力量博弈结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如果在资源等关键领域没有重大突破,城市经济行政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篇6
关键词:新经济;城市经济;创新
新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城市经济创新的重要因素与动力,它推动着城市新经济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新经济的影响下,城市经济内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学科与研究领域,城市经济的研究范围也有了新的拓展。城市数字经济、城市知识经济、城市网络经济、城市信息经济、城市虚拟经济等一大批新的城市经济与研究新领域的形成,标志着城市在新经济的影响下,城市经济的创新以及研究这种创新的城市经济学均有了长远的发展。
城市经济创新既是城市新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又是城市传统经济重新焕发活力的机遇所在。中国城市经济,目前大部分主体上仍属于传统经济范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加快,高科技,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扩张与发展,中国城市经济创新将会很快地到来。这种发自生产力第一线的创新,这种主要由企业主导的创新,将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上层建筑、精神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及时、尽早、深入地研究城市经济创新,对中国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现代化的实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加快研究城市经济创新或城市新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
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具体城市来说,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进行规划必须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和科学的判断和预测,具有前瞻性。新经济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正如上所述它促使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因此,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首先就得认真的对新经济进行研究,根据新经济模式的内容和框架,来确定城市经济发展与创新的方向、目标、结构、布局,进而据此来安排城市的规划和建设。21世纪世界城市发展很快,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2000年7月4日,由巴西、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共同倡议的“21世纪城市未来”国际会议在柏林举行。会上,21世纪城市国际委员会发表了《21世纪世界展望报告》。报告指出,2l世纪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2000年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猛增到50亿。到2015年,世界将有358个百万人口和27个千万人口的城市,21世纪城市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非农业化、农村人口过剩,以及服务业、交通业和通讯业革命。报告说,21世纪头25年,世界发展肩负着五大全球性的共同任务,即降低世界大多数地区的人口增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环境污染,向再生产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转变,建立在高密度国际城市网络中能迅速推广的制度。城市经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灵魂。
2 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中,城市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中心或是经济网络中的结点。城市之间,特别是大城市之间不仅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相互之间存在剧烈的竞争关系。哪一个城市落后,或发展缓慢,哪一个城市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被淘汰。我国的许多大城市正在朝着国际化城市前进,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作用,并壮大和发展自己。发展新经济,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是经济接轨的重要条件,也是最好的机会。城市经济创新和城市新经济的出现,为我国城市经济跳过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障碍。实现“蛙跳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3 培养人才的需要
新经济同时是知识经济,知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的因素,特别是人的智力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因此,21世纪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城市的人才和人力资本。如果说前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主要靠区位,工业社会城市发展的主要资源是资本,那么信息时代城市发展主要靠人才,可以说,21世纪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靠人才。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育寓于经济之中,生产、经营、教育、研究都成为企业的主要功能,而且教育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研究城市新经济不光是为了引起对教育的重视,更要加强城市的教育投资,而且要改变教育的方式,促进教育与经济的更密切的结合,其中也包含教育、科研与经济的结合。
4 加强城市管理的需要
加强城市管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城市管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人口多,而且部门广,头绪杂,用传统的办法进行管理总是力不从心,而且成本很大。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发生质的变化。例如,应用通信技术实行智能化的交通,可以明显地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减少交通的事故率,更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城市道路。几乎城市管理的各个系统和部门,各个领域都可以利用和发挥通讯技术革新。所以,研究新经济是加强城市管理的需要。
5 制定法律和执法的需要
城市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产生许多新的部门、系统、企业,涌现大量新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出现许多新问题,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规范,制定法律、法规和条例。网络经济和新经济一方面为城市经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为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例如,确认网络经营者的身份,认定新经济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新经济的秩序,打击新经济的犯罪行为等。由于新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的,因此管理和执法会遇到传统经济时代所不曾遇到的新问题和困难,必须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制定适用于高科技的法律。要制定法律必须首先进行研究,提出理论基础和法学原理。
新世纪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已成必然,以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已成为主流,同时传统经济将与网络经济密切结合,并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我国新经济的发展也是必然趋势。
篇7
关键词:城市经济 工业地产 互动机理 城市规划
本文涉及的工业地产主要指城镇工业用房地产。工业地产一般是以城市地域范围作为研究边界,并且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载体,引导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和规模化,进而形成经济增长级的空间,通过增长的扩散影响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先导作用。城市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发生的人口、劳动力、空间向城市集中过程和城市拓展延伸的过程。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研究意义及相关研究综述
从城市规划角度研究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是理论创新的需要。其一,抓住房地产市场中对影响城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业地产要素,从新的视角研究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很重要却仍为理论研究的盲点。其二,实现城市经济、房地产、产业经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增强城市规划领域决策的科学性,更是理论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研究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对工业地产合理规划的现实需求。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的阶段背景下,工业地产的规模、价格等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而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研究的匮乏,导致政府部门在制定工业发展规划时,往往不能在定量分析的结果上进行规划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将对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全面理解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的内涵,能更科学、合理地确定工业地产的空间规划。从城市规划决策的角度出发,引入城市经济影响工业地产运行的经济变量进行研究,更容易抓住真正影响工业地产运行的地域经济变量。如果能够定量测算和预测某种政策施加于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体系的反应强度、频率,以及房地产市场中各专业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遵循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机理,进行科学的城市工业地产发展规划决策,为政府选择有效调控工业地产的用地规模及价格、工业园区建设的标准、产业发展政策、发展城市地域空间,提供优化决策支持。
研究理论与思路
(一)相关理论
有关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之间宏观关系的理论基础为区域经济增长三部门模型(threesectormodel),该模型将区域经济分为三个市场:产出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其认为,区域经济的特点首先在于没有货币,也不能通过货币供应刺激自身的经济增长;其次是具有开放性,商品、劳动力和投资流动不存在任何障碍。因此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一是在于区域间输出需求增加为该区域带来更多的资源,而这种需求增加是由国家经济形势、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的;二是容易获得生产要素而使区域产出快速增长,劳动力和房地产是关键的生产要素,有效工资、气候、舒适程度和公共设施决定了劳动力供给。能获得可负担得起的居住和工商业用房,是区域产出增长所必需的条件。
(二)基本框架
基于三部门模型,研究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的基本逻辑框架。简单地用图1来表示。
(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其一是对该城市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既包括外部需求也包括内部需求),主要在产出市场通过产业发展得以实现,对我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而言,工业发展为主旋律,通过土地、税收、投资、产业政策等杠杆促进工业化进程。其二是该城市生产要素的供给,主要在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收入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又对经济产生影响,并影响房地产(包括工业地产)的规模和价格等,而其中工业地产的规模和价格又直接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作为企业(工业发展的基本单元)的固定资产直接参与生产经营过程。工业地产的规模和价格以及工业发展质量构成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
(四)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分析
通过产出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三个市场的联动发展,构成城市经济基本面。其中房地产的良性发展是区域产出增长所必需的条件,为城市提供可负担得起的居住和工商业用房。
把房地产市场中的对工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工业地产抽象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规模、价值既受到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同时又作为城市生产要素供给的重要内容,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把城市经济看作一个整体项目,工业地产可视作重要的成本影响因子,同时,由于工业地产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往往是作为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调节手段,其价值不仅通过土地价格的形式体现,还通过工业用地的产出强度、投资强度、税收强度等指标衡量其隐性价格,其开发规模和开发方式通过影响投资和财政政策对城市经济的另一重要因素(区域间输出需求增加)产生影响。
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机理
(一)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的逻辑框架
工业地产是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建设和城市化则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空间表现形式,而且工业地产在空间上又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在尊重工业地产空间布局促进工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要尊重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及城市化的规律。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必须建立在遵循两者之间的双向作用基础上。
(二)工业地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
工业地产发展的路径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分析。工业地产通过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促进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同时推动城市化进程,形成城市规模的扩张,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会以产业扩散的驱动方式,以产业为基础在一个大城市周围形成若干个小城镇;工业地产通过空间布局的优化,通过退二进三、产业转移、发展飞地工业等方式,支持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同时,工业地产通过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工业地产的产出强度、投资强度,支撑工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工业化质量的必然选择;另外,工业地产的发展拓展就业空间,有利于吸引大量劳动力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增进民众财富的积累。
工业地产价值变化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分析。工业地产价格对城市经济基本面的作用渠道归结为消费和投资两方面。在图2的路径中,工业地产价格的变化对城市竞争力、企业、金融机构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三者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其一,对城市竞争力而言,具有双重效应,工业地产价格的上升,往往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带来较大的财富效应,刺激人们消费的增长,进而促进总需求的上升,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也会使得包括住房在内的生活成本的上升,引起其他消费的减少。其二,对企业的影响也存在类似的矛盾,工业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并伴随工人生活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导致更高的工资支出,直接导致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消费的减少。其三,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工业地产价格的上升会促进企业抵押物价值的上升,放大企业的融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投资的增长。物业价格的下降会导致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增大,促使其缩减信贷,引起投资的变化。可见,一定限度内工业地产价格上升会促进总需求和总投资的上升,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但如果上升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则会引起社会总成本的上升,对需求和投资的负面影响会大于其积极影响,则会引起经济的衰退。
(三)城市经济发展对工业地产的作用
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市场扩张、企业和人口的集聚,形成产业发展的拉力和对工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求,在空间上表现为对工业用地的大规模需求,受产业集聚的推动,并通过产业关联或其他方式逐渐建立密切联系,并形成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低利率和收入的稳步增长,人们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房地产市场(包括工业地产)市场会出现供销两旺、价格稳步上升的现象,工业地产与城市住宅市场及其它相关行业有着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这些因素对工业地产的规模、价格产生影响。不同区域的城市对工业地产的需求反映便会有所不同,任何一个区域的工业地产的供给和需求都保持相对独立性,区位因素、投资环境因素在工业地产价值中起决定性作用。
结论
把握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借助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构建基于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的规划支持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的双向作用科学决策,优化工业布局规划。以工业地产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城市主导产业,优化投资环境,避免重复建设,使工业地产的集约节约利用与城市规模的理性增长相辅相成。通过工业地产的合理利用,促进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工业地产、工业化、城市经济的优化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5
篇8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城市现代化建设 和谐发展
人们对于如何处理体育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的发展决定了体育的发展,只有城市的综合实力上去了,经济富裕了,体育事业的投入才会加大,群众体育活动才会大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的发展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可从奥运会和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中找到答案。事实上,体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复杂的,随着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发展程度、政府和城市居民甚至企业家的体育意识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一、体育经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现状
研究体育经济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必须明确“体育的基本内涵。就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它的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我国的竞技体育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城镇居民“大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
1.居民对健身意识热情不够
居民的健身思想观念意识,兴趣和热情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
2.各城市的体育基础设施水平和利用率较低
城市居民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是很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同时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作为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经济条件的因素,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
3.城市居民的健身活动消费水平差异
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20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1985年至1997年的12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2.6%,但是增长的幅度还是不快,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
二、体育经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发展体育经济对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
发展体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发展体育对推动城市综合实力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从经济学角度看,体育在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与国民收入上,比其他高投入的经济部门具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发展体育经济对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四点:(1)发展体育经济可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2)发展体育经济可以提高城市的实力和形象;(3)发展体育经济可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4)发展体育经济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2.体育经济给城市现代化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体育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但是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一是浪费。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的专业性很强,不适合大众体育活动,因此在使用完之后,很可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浪费。因此在发展体育的时候,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二是污染。在短时间内在城市聚集,打破了城市的平衡,超出城市的负荷,人流聚集带来的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给城市造成污染。三是如果运作不好,会带来商业风险。如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负债20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三、体育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
1.体育经济开发应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体育经济开发应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渊源都有各自的特色,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另外,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因此应优先发展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2.体育经济的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我国地区经济差异也带来了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应利用其综合实力优势,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普及,大力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同时还要适当发展高品位的体育项目,以提高城市品位。在体育产业领域,利用其技术、资金等优势,以高新技术为主,增加体育产品的附加值;利用地域信息快捷的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国内市场,最终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应结合实际,发展适合大众群体的体育项目和产品,同时在辖区内为群众建设并完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少数民族地区应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和经济情况,大力发展民族传统项目,选择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产业,实现经济与体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仪煌:体育与环境[J].福州大学学报,2001(3)
[2]任海:论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
篇9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沿海城市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而沿海城市经济运行的质量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各级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经济运行质量的具体特征出发,结合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设计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和发展效率4个一级指标和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13个二级指标。
关键词:
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指标体系;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一直在做国家层次的经济运行质量评价研究,一些省市也在做区域层次的经济运行质量评价研究,但所用方法和体系不尽相同。而有关沿海城市的经济运行质量的评价至今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对国家层次或区域层次的经济运行质量评价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研究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经济运行质量的涵义
经济运行是指各种经济主体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过程。经济运行范畴很广,小到一个企业的经济运行,大到一个城市的经济运行、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甚至是全球经济运行。经济运行的任何环节运行不良都将最终导致整个经济运行出现问题。在分析经济运行时,应根据分析对象也就是这个经济体的特点进行分析,将影响这个系统的众多因素都考虑在内,以便深层地分析该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情况。经济运行质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优劣情况。经济运行质量的优劣主要体现在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结构和经济发展效率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运行质量的核心。反映了在一段时间内经济体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成果。是经济体经济运行质量的直接表现。经济发展效率主要关注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能够利用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大的产出,这将是经济体最终走向发展的有效途径。
2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
2.1区位优势突出。从区位条件看,沿海城市地理位置优越,通常是其所处区域的内外贸易的窗口,也是相邻城市经济发展相互连接的枢纽。另外,沿海城市可借助港口优势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电子、冶金、信息、化工等产业集群。
2.2资源丰富。沿海城市拥有港口、环境、交通等优势资源。沿海城市公路、铁路和海路运输十分便利,具有良好的综合交通运输格局,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沿海城市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海”的自然风光和舒适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而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带动城市的配套服务行业的发展,如食、住等行业。
2.3港口经济。港口经济基本上覆盖了沿海城市经济的各个方面。一个港口的成功发展,将对其所处的沿海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将带动工业、仓储运输、金融业、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港口经济对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支撑作用正在日益加强。
2.4海洋经济。海洋是沿海城市的特色和潜在的优势,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沿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沿海城市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包括海洋船舶业、海洋电力及海水利用业、海洋水产业、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
3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判断应该从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速度、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这四个方面来考虑。遵循指标的全面性、敏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3.1全面性原则。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地反映沿海城市经济各个方面的运行质量。所有能够影响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的因素,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都应该得到反映。
3.2敏感性原则。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即评价指标体系对沿海城市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能够作出及时的、合理的反应,时滞性小。
3.3科学性原则。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涉及的指标数量适宜;指标间无重复现象,且指标间相关性小;指标能实际反映沿海城市经济运行的质量。
3.4可操作性原则。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的适应性强;另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数据要易于获取。
4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经济运行质量的具体特征出发,结合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同时遵循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和发展效率4个一级指标和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13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结束语提高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紧迫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任务。任何单一的指标都不能对沿海经济运行的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本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沿海城市经济运行发展的充分性、协调性、有效性等方面出发,构建出一个合理的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具备以下特点:①灵活性强。该体系层次分明,便于发现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问题存在的主要方面;在综合评价时,可以根据具体沿海城市的实际情况,对经济运行中需着重强调的方面给予较大的权重。②客观性强。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大方面中,都设计有反映沿海城市经济特点的指标,如港口吞吐量、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等。③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一个大的方面也可以自成体系,单独使用或自由组合。因此,合理应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将为沿海城市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升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从而实现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财经学院课题组.内蒙古经济运行质量评价及政策选择[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2).
[2]徐丽雯,柯丽娜.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探讨[J].河南科技,2013(8).
[3]邹伟进等.2006-2012年湖北省经济运行质量及动态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4(2).
[4]黄陈武.地区经济运行质量测度方法探析[J].中国统计,2015(4).
篇10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4.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4.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 上一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措施
- 下一篇: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