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近年来关于科学思想方法教育的研究成为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科学方法教育”,近3年共检索到2307篇期刊论文。但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论述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的价值、教学策略、在教科书中的体现等,而极少涉及对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认识的测试调查。笔者拟以高中物理天体运动相关内容为例,尝试探索与回答上述问题。
1 调查卷的开发与施测
关于天体运动的研究是较具代表性的科学发展史,其中涉及了各类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而高中《物理》必修2在《万有引力》这一章中,开篇便是关于天体运动研究发展的概览,因此本研究选取该内容作为调查的主题。
为了更广泛地收集高中生对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的认识,调查卷拟以简答题为主,了解学生对不同科学家研究工作的认识情况,进而考查他们对相应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的认识。另外,为了比较高中生对科学知识及其相应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的认识是否存在差异,调查卷拟增设关于天体运动相关知识的记忆与应用的考查。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尝试开发了相应的高中生对天体运动研究思想与方法认识的调查卷。在请物理学科专家和物理教育研究专家对调查卷进行审查后,选取3位高二学生进行了初测,根据他们对测试题目理解的反馈对题目做了进一步调整,形成最终的调查测试卷。
在广东一所中上层次高中的高二年级选取一个班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测试对象。共计发放调查测试卷50份,回收有效调查测试卷49份。所有调查卷统一编号,并对其中的简单题答案进行归类整理和统计。
2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2.1 关于相关知识的考查
首先,审视高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调查卷中设计了一道填空题,要求学生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统计显示,100%的学生都能正确写出该公式,表明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是很好的。
继续考查学生对开普勒三大定律应用及其推论的认识情况,要求学生判断——与远日点相比,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运动速度是较快、较慢还是不变。该题是开普勒第二定律的推论,测试结果显示:87.8%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近日点运动速度较快,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这一推论具有较好的认识。
上述两题学生有可能凭借记忆做出正确回答,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灵活应用情况。调查卷中询问学生“月球与地球之间有万有引力,那么为什么月球不会被地球吸引下来?”
学生的答案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占32.4%)答案是用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做出相应解释,代表性的答案如“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提供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第二类(占35.3%)回答则将原因错误地归咎于地月距离太远,代表性回答如“月球与地球相距较远,万有引力尚不能将月球吸引下来”;第三类(占32.3%)回答则错误地认为月球受力平衡,有的认为“月球与地球间存在斥力”,有的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之外,同时也受到其他天体的万有引力”。可见,三分之二的学生对于圆周运动知识还没有做到灵活应用的程度,无法正确解释地月间的运动现象。
综合比较本题与前面两题的正确率可以发现,当前学生能够记住公式、定律及其推论,但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这些公式和定律解决问题。
2.2 关于托勒密研究思想与方法的认识考查
再来审视学生对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的认识情况。测试题1以托勒密地心说的研究为命题背景,如表1所示。
统计显示,65.8%的学生认为托勒密所进行的研究可以称为科学研究,代表性的理由如:“尊重事实,从事实数据出发假设”,“结合实际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假说”,“因为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假设”,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因为他是科学家,他在做他应该做的事”。
当问及如果认为是科学研究,体现了哪些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时,只有一半的学生予以了回答。尽管学生存在着偷懒的心理,但三言两语能说明的研究思想与方法却留以空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很可能学生并不知晓相应的科学思想与方法。查看填写了文字的答案,多数都正确提及了观察与假设,代表性的回答如“观察提出假说”,“通过科学现象作出猜想与假设”,“结合实际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较为科学的假说”。可见,学生对观察法与假设法较为熟悉。
而44.2%的学生则认为托勒密的研究不能称为科学研究,代表性的理由主要有两类。一类认为其没有实验数据,如“没有实验数据”,“没有精确的观测数据可以证明”;另一类理由认为只是假设,没有理论依据,如“只是对天体进行观测猜测,没有科学理论依据”,“他的研究无影无踪,仅靠一些实验数据和丰富的想象力,牵强地用本轮来解释地心说”,“没有理论来验证实验”。可见,这部分学生认为必须有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才能称为科学研究,而没有认识到根据已有事实尝试作出假设同样是科学研究的一种范式。
2.3 关于哥白尼研究思想与方法的认识考查
调查卷中继续以哥白尼的研究作为考查背景,测试题2见表2。 统计显示,81.6%的学生认为哥白尼关于日心说的研究可以称为科学研究,仅有18.4%的人持反对意见,其反对理由多数都认为缺乏实验,如“因为他只是凭借肉眼观察到的内容来说明问题,没有深入太空,没有实验来检验真理”。可见,学生仍认为只是假说而缺乏实验的研究,不能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
对于持肯定看法的学生,认为哥白尼所用的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认为是观察法,代表性的如“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实验观察证明”,“观察计算”;另一类认为是理论计算与假设法,代表性的回答如“理论计算法和假设法”,“作出假设数据处理分析”,“大胆猜想”。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哥白尼进行了一定量的理论计算,所提出的日心说也是一种假设模型。但是,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哥白尼抛弃了这些数量众多的本轮而提出了更为简单的日心说模型”,没有一位学生予以关注,没有一位学生提到“简单性原则”的物理学研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对这种研究思想并没有较好的认识。
2.4 关于开普勒研究思想与方法的认识考查
测试题3以开普勒的研究作为考查背景,具体见表3。
统计表明,只有4位学生认为其研究不能称为科学研究,查看他们的理由,一位认为“只是进行计算,只能算是理论上的研究,不能算是科学研究”,另外3位则清楚地指出“没有进行实验”。可见,个别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实验才能算是科学研究,这种认识本身是片面的,需要在教学中予以重视。
进一步审视其余学生认为开普勒研究所体现的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多数都提及了计算,如“理论计算”“总结分析数据”等。除此之外,不少学生还认为应用了观察法和实验法,表述如“精确观察”,“多次实验求普遍性”,“通过多个实验得出普遍规律而推断出三大定律”。事实上开普勒自身的视力不太好,主要的研究是立足于第谷留给他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进行理论计算,运用的是数学方法,“理论计算”的表述与数学方法含义基本相近,但不少学生强行加上“观察法”“实验法”,实际上是不正确的。由此也反映出学生头脑中认为只有涉及观察或实验才能称为科学研究的错误观念。
2.5 关于牛顿研究思想与方法的认识考查
最后一道测试题以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研究为背景(见表4)。
统计结果出乎笔者的意料,尽管学生们都知道牛顿是物理学家,但仍有高达25.6%的学生认为题目中提及的牛顿的研究不能称为科学研究,反对理由如“无数据”,“只提出假设而不做实验来验证”,“只是普通的由表面现象作出设想,并未有与之相关的实验验证”。可见,学生的反对理由都集中于没有实验,再次揭示了不少学生对科学研究认识的局限。
再来审视认为牛顿的上述研究可称为科学研究的回答,只有15人做出了回答,很可能不少学生对科学方法与思想并没有相应的认识,无从下手。回答的类型主要有3类:第一类回答认为是“类比法”,如“假设类比”“大胆设想,合理类比”,只有3位学生能够认识到牛顿将地球吸引月球的力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进行类比,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可惜比例很低;第二类回答只是含糊地认为是“设想”,这类回答占了53.3%,如“合理设想”“大胆设想”“扩散思维,有条理的联想”,尽管牛顿的研究中的确涉及了设想,但设想的表述很难称得上是一种研究方法;第三类回答则提及了实验法,占26.7%,如“作出假设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实验观察”等,实际上在题目提供的信息中并未提及牛顿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这部分学生的逻辑是:牛顿所做的研究一定是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一定要涉及实验,因此想当然地认为采用了“实验法”。全班没有一位学生指出牛顿采用了理想实验法,学生所提及的“实验法”都是指向真实实验,需要“处理实验数据”、需要“观察”,再次体现了学生对相关科学方法的认知缺失。另外,也没有一位学生提及牛顿将天上运动和地上运动统一起来确立了万有引力普适性的研究中,体现了“统一性原则”这种同样重要的物理学研究思想。
2.6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
(1)对于天体运动涉及的公式、规律及其推论的记忆,参与测试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但不少学生并不能灵活运用圆周运动的知识阐释地月间的运动现象。
(2)对于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实验法”“观察法”“假设法”这3类科学研究方法,但仍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不能较好地表述出科学研究方法的名称,只能说出大致的意思,如“理论计算”“设想”等;其二,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类比法”“理想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其三,部分学生将“观察法”“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不加判断地强加进科学家的理论研究中。
(3)对于科学研究思想,一方面,没有一位学生能认识到“简单性原则”和“统一性原则”这两种重要的物理学研究思想;另一方面,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涉及实验才能称为科学研究,而没有认识到,应用逻辑推理和数学工具尝试对已知的实验事实进行描述和预测,同样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思想。
3 讨论与建议
3.1 若干讨论
篇2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村原有的聚居均衡状态被打破,出现了“空心村”现象并不断蔓延。文章对“空心村”现象从概念、类型等方面做了相关界定,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从而对这一现象形成较为科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治理对策。
关键词:“空心村”现象;认识;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一方面,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同程度地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相对收益较高的非农工作,经济状况普遍得到较大改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居住环境、教育、交通等的质量;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的实行和深化使得农民“身份”(由农民变成市民)的转换成为可能。在此情况下,农民依据自身经济条件的不同,有的选择去城市购置房屋,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有的选择在农村临近交通线附近建房,这样“空心村”从无到有,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一、“空心村”的概念和类型
(一)“空心村”的概念
对于“空心村”,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较为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认为,所谓“空心村”,是指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一些农民在新建住宅时,为追求住宅宽敞,在村子新辟宅基地建房,造成了村中原有老宅基地空闲和土地闲置,形成外实内空的“空心”村。
另一种认为,“空心村”是在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的条件下由迅速发展的村庄建设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的矛盾所引起的村庄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
可见,上述两种对“空心村”概念的界定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主要都还是从现象和成因的角度进行的,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空心村”的不同认识,但这种层面的认识还是相对不完善的,笔者认为,对“空心村”的概念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结合“空心村”的实际,一个完整的“空心村”定义至少应包含这样几个方面:首先,“空心村”形成的背景及成因,也可以说是动力机制;其次,“空心村”表现特征和本质;“空心村”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空心村”定义为:空心村是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新建、内部闲置的农村农民住宅空心化的聚落现象,是农村农民经济、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农村现有的制度、管理状况条件下的现实反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 。
(二)“空心村”类型
“空心村”现象在空间形态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1、扩散型 农村新建住宅在原住宅区布局,旧住宅区空置,多分布在地势均一的平原或盆地地区。
2、带状型 随着交通线路的深入,新建住宅多在就近交通线附近进行布局。
3、跳跃型 交通线路并未深入村庄,新建住宅离开原有村庄住宅区,沿交通线一侧或两侧延伸。
4、空置型 某些村庄由于多方面原因,比如水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或是自然因素等使得原有村庄居民整体迁出,重新选址或是并入其他村庄,原有村庄完全空置。
在上述的“空心村”四种表现类型中,前三种是其基本形式,第四种是较为特殊的情况,一般在需要修建水库等大型基础设施,或是自然条件变化(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整体搬迁),或是区域整体规划发生较大变更时才会出现。
二、“空心村”现象的形成机理探析
“空心村”的形成主要受两大力量驱驶:内生力量,如欲望驱动、固有的思想观念等;外部环境变迁,如经济状况的普遍好转,交通条件的改善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1、经济状况
30年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农民经济收入多元化,可支配收入增多,逐步具备了申请批地和建房的资金条件;大部分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的改善和加强为农民改善其居住环境提供了外在动力。同时,伴随城市化的发展,部分外出务工或是从事其他工作的农民获得留在城市的机会和条件,成为城市居民的一份子,其在农村的原有住宅便空置下来。
2、制度环境
现行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不完备对“空心村”的蔓延起到重要的引致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宅基地所有权制度,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农民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但仍存在宅基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的问题,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的乡、村、组三级权责不明确,在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上缺乏有效衔接,形成事实上的所有权主体缺位;(2)、宅基地的无偿使用制度,使得宅基地的使用成本极低,造成一户多宅等不同程度的超标使用;(3)、对闲置宅基地的处理上,目前仍无统一的制度,宅基地整理无人管、无钱管,无法真正形成合法有效的宅基地流转市场,客观上成为旧宅占而不用的借口。
3、认知因素
一方面,由于基层管理组织素质和土地制度的不完备的原因,在不同的管理层存在不同程度和内容的认知偏差:村委会和村组认为是户主的私产,不能也不便干涉;上级主管部门或是对这种情况不甚了然,草率的重新批地;或是只管收钱批地,不考虑申请者宅基地是否超标,是否占用耕地等问题,更不考虑旧宅如何处理。这种基层管理者的观念错误和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住宅空心化。
另一方面,农民在宅基地及地上附着物的认识上,也存在很大的认知偏差:户主多认为拥有对房屋的绝对处置权,别人无权干涉,并且大都将宅基地视作自己的私产,多一块宅基地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自己财产的增加,加之宅基地申请、使用成本极低,因此,大多数村民在宅基地问题上持一种尽可能多占,即使没有实际用途,占而不用,也绝不能不占或少占的态度。
4、区位条件
在我国农村大多没有统一规范的村庄整体规划(即使有也很难真正有效实行),建房存在很大随意性,新建住房多分布在区位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附近,结果造成村庄内部住宅区位更加恶化,交通不便等,进一步推动村庄内部居民外迁,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因交通条件的改善而推动的住宅空间结构布局逐步外移,内部退化形成的“空心村”现象非常普遍,并随着新交通线路的兴建不断延伸。
在以上几种影响因子中,经济状况处于基础性地位。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农民具备了改善居住质量必须的最重要条件—资金;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弱化了农民与土地、农村和农业的天然联系,离开土地和农村成为一种可能的现实选择。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农民选择去城市生活,部分农民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在自身存在缺陷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和思想认知因素及现实区位差异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以宅基地为主的大量农村土地资源的闲置和低效率使用,导致了不同形式空心村的出现和蔓延。
三、“空心村”现象治理对策选择
基于以上对“空心村”的认识,结合其形成机理,对于“空心村”的有效治理,提出如下对策:
1.加快推进我国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的转变。继续从政策、收入等各方面向农业、农村、农民适当倾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完善深化对农产品生产的各项政府补贴,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边际生产力,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证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合理的劳动力规模水平。同时,正视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当地情况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金融基础。
2.完善各项农村集体土地制度。首先,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尤其是宅基地相关制度在基层集体土地管理者县、乡、村、组之间的权责分配,切实做到宅基地申请、核实、审批和监管的有效衔接;其次,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提高宅基地尤其是新增宅基地的获得成本。第三,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市场。当前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只是农民之间以房屋为依托私下进行的,基本处于隐蔽或半隐蔽状态,无论从数量还是流转的效率方面都是极其有限的,严格地说,并非真正意义的市场流转。加之没有明确的法律支撑,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化困难重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对农村改革的论述,为农村宅基地流转合法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各级相关管理者应当以此为契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参与宅基地市场流转,盘活农村宅基地存量,提高闲置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持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观念,包括科学的消费观、居住观、大局观等;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和基层管理者法制观念,使其在一系列包括宅基地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认知,从思想上遏制空心村产生的诱因;
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村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切实改善村庄内的交通、居住环境。例如,对于废弃或无主宅基地,可以暂时由基层管理者组织通过植树等方式对其进行再利用,并作为储备资源等待时机成熟时进入流转市场。(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海兰.农村“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探析[J].农村经济,2005,(9):21—22.
[2]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1,25(6):8—13
[3]许树辉.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1):11—12.
[4]冯文勇.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 (4): 267—269.
篇3
《物体运动的速度》是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我们采用粤教版教材.《物体运动的速度》这一课题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明确的.在共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经过与该老师的交流协商,由他进行课题引入和平均速度部分的教学,由我以探究实验活动方式处理平均速度向瞬时速度的过渡,再由他根据活动的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瞬时速度概念,最后由我进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辨析,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进行课堂小结.
从实际授课看,该教师授课时间约25分钟,我授课时间约15分钟,学生课后反馈达成了相应的学习目标.但是在由我主要进行的,也是本节课重难点的教学内容――“经过实验探究活动,由平均速度向瞬时速度过渡”环节上,由于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的组织、重难点的突破、最终的课堂学习目标都有所损失.同时更可惜的是,这一部分本应该是体现物理学科思想性和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思维的教学意图和追求没有到位.
1从学科思想和学情分析找不足
本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将粤教版教材中的一个理论探究活动实验化――教材中通过一个“讨论与交流”,让学生研究物体在一副图片中A点的瞬时速度,并且假设物体分别沿ABCDE、ABCD、ABC、AB四段曲线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5 s、0.9 s、0.4 s和0.1 s,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四段平均速度后设问“哪一段曲线运动轨迹上的平均速度能较精确的反映物体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
我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使用DIS实验系统,以两光电门的联动方式测量“和谐号”动车模型在经过一棵树木模型附近的平均速度,并且逐渐减小两光电门的间距,直至两光电门紧靠树木模型,让学生比较测量结果,并体会“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个时刻或某个位置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它等于在这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一富有代表性的物理学科思想.考虑到瞬时速度的定义,我认为这种思路是更能体现某点瞬时速度就是“不断减小曲线轨迹的长度,求出越来越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从而不断逼近物体在A点的瞬时速度”.也呼应了教材中“宽度一定的物体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就可以用物体经过光电门短暂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去替代.”的提法.
实际教学中呈现的情况是:学生的确测量出了几组不同位移情况下的平均速度,但是其思维活动水平仅停留在“操作”上,认知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测量的更精确等问题上,并没有把思维的中心放在这几组结果和内在关系的寻求上.使得整个探究活动的“形式主义”较严重.学生没有很好的自发的寻找到一种获得“瞬时速度”的方法,更谈不上由此认识到“再精确的测量,也是测平均速度,我们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瞬时速度”的问题,乃至不能认识瞬时速度本身的重要物理意义,造成了学科思想培养的缺失.
学生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对活动本身意义认识不到位造成的.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探究而探究,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轻思想;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情的认识不足,由于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中也没有很好注重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这个阶段是很难在课堂较短的时间内,从具体的情景,抽象出物理本质的.如果不能从中抽象出物理本质,自然就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师预想的过度和生成“瞬时速度”的概念.这属于教师设计上的偏颇造成的学生呈现出“活动很热烈,热烈过了就过了”的情况,这也是现在课堂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加以改变.
2从学习过程和时间分配看弱点
该活动设计导致的学生学习过程呈现出如下情况:在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和强调注意事项后,学生进行了分组的探究活动.同学们有的记录数据,有的控制小车,有的操作计算机,有的计算平均速度.特别是在活动过程中第一组同学出现了测量失误,又立即重新测量.两位教师在这个过程分组进行指导,获得了实验数据――三组不同的平均速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对物理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有限的.它可能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并不属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中的核心要素.
从时间分配的角度看,这部分活动实际持续了约9分钟,占我所掌控的教学时间的60%,这造成了后续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瞬时速度的深入理解,对通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比较来深入理解“瞬时速度”,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学科思想等重要活动时间的受到挤占.在“例题与练习”上也没有办法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因此就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来说,削弱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3从思维培养和终生发展谈认识
综合以上两个主要的不足,我对物理课堂中的探究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有了几点新的认识:
篇4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日益被广泛采用。视频资源以其生动、直观等优点,在高校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适度视频资源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并丰富课堂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扬长避短,发挥视频资源的优势,文章提出了视频资源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论文关键词:视频资源;机器人概论;教学;探究
高校机器人概论课程属于基础性较高、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需要教师以机器人实体为依托,针对类型和原理以及应用实例进行启发精讲,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获取到知识认识水平跨越的提高。然而,由于机器人昂贵的价格以及学校经费的限制,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现代教学理论,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同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构建、复现、模拟教学情境。随着科技进步和广大老师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尤其以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后,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视频以计算机作为教学策略的主要载体,把多种媒体描述的教学信息整合进行信息传递,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不仅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还使得以教学视频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更趋个性化和多样化,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尽管如此,视频资源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也一步一步地突显出来。
针对机器人概论课程的教学需求,文章首先指出了视频资源的优点,总结了视频资源在其他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视频资源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改进策略。
一、视频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机器人概论作为一门选修课,在讲授应用实例时有其灵活性、生动性的一面,但是在讲授原理和基本技术时也有其抽象、枯燥乏味的一面。视频资源因其集成性、控制性、多元化、多样化的优点,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这不仅加大了有效信息量,增加了书本内容的形象性、生动性,同时借助视听并举的先进技术,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直观、高效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在机器人概论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源有以下几个作用。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动力。机器人概论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那种把书本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和板书被动地教给学生的教学方法缺乏艺术性,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资源利用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教学途径,开辟一种学习和感知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课堂学习兴趣、调动活跃性思维、加强主动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讲授空间机器人一章时,对于空间机器人的介绍,可以先通过播放配有视频和音频的录像,对美国已经发射升空的火星机器人探测器进行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空间机器人从发射到降落的整个过程,调动学生主体投入的激情。视频资源的这种将文字符号变为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改变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弊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有利于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视频资源能够以特有的魔力诱导和刺激学生的多重感觉器官,不仅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活动,还进一步加深了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视频资源进行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容易进入学习角色,还能够根据视频资源的内容将所学知识在声像和语言所构成的情景中再现模拟,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最佳认知和行为准备状态。
3.加强知识获取与内容保持
视频资源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对于书本知识的获取和后期记忆的保持非常重要。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其中的一个心理实验结果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 来自视觉,11% 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从上述结果可知,通过视听觉途径获得的信息高达94%。视频资源依据其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的特点,理论上依据这种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的信息量,远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和板书要强得多,而且效率应该得到成倍提高。他的另一个心理实验的结果显示: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这种结果表明:对于既能听到又能看到的教学方法,其知识的保持效率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视频资源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加强书本知识的获取,而且对于知识的保持也非常有利。
二、视频资源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机器人概论教学过程中,大多以板书和投影相结合的视频教学为主,教师通过电脑和投影仪对机器人概论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少数教师将视频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利用视频资源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现有的视频资源和开发新的适合不同教学需要的视频资源进行教学活动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视频资源作为教学手段仍然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视频资源不足
在机器人概论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大量的关于不同类型机器人的视频资源进行视频教学,而学校层面和教科书出版商现有的视频教学资源极其缺乏,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视频的应用存在诸多不便,甚至在一些章节达到无视频可用的地步,严重影响到视频教学的普及与效果。不仅如此,早期的视频资源保存技术也大大制约了现有的视频资源的数量。教育技术发展初期,录像带是教学视频资源的唯一保存介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量采用硬盘、硬盘阵列或光盘等介质保存。原保存在录像带上的教学视频资源,受内容过时、保存时间过短和保存条件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大量地被淘汰,只有小部分被转换成新的教学资源。多种原因造成了各校新的可用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尴尬局面。
2.视频资源长短难以把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视频资源的缺乏,使得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能用的资源不多,更不用说能完全符合教学要求的资源。大部分视频资源来源于网络下载,视频资源的长短无法由教师掌握,而且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的视频资源长短不一。如果播放的视频资源太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烦躁情绪,影响教学进度;而如果播放的视频资源太短则又会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无法了解机器人相关的详细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多数情况下,视频教学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度地进行播放,还可以采用图像处理和视频剪辑软件等工具对视频资源进行编辑,对重点内容进行提取加工,满足课程教学需要。
3.在教学上过于依赖视频
有的教师在教学上过于依赖视频,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视频是教学的手段,但绝不是唯一手段。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进行教学,有的甚至以视频代替自身讲授,只是执行一个放映员的角色,这样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且也会大大限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多样性。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机器人概论课程都适宜采用教学视频。有效的方法是教师上课插播视频时,要时刻紧扣教材,而不是脱离教材内容、偏离教材的主线。在选择视频资源时,尽量选择一些能较好反映书本知识的内容,而不是选一些与课程内容毫无关联或牵强附会的视频,更有甚者播放一些以娱乐、暴力为主的影视片。这种做法虽然当时博得了学生的一些好感和欢笑,但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却没有任何好处,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视频资源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针对目前视频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适当的改进策略,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改进策略如下。
1.适量使用视频资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度把握视频材料的使用,就长度而言,一般在15分钟以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板书,对视频材料的背景进行介绍,简要概述视频资源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要求学生从中理解和把握什么知识;视频资源播放完毕后,教师要根据板书内容对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围绕视频材料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者由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声情并茂的活跃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视频材料的了解和书本知识的把握;教师又可以控制好课堂,把握好教学过程,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2.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程度和渴望程度。从近期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反映效果来看,许多学生对机器人概论课程的学习仍然过多地沉浸在枯燥乏味的数学推导以及简单字面上的理论理解上,缺乏对理论深刻的理解和基本内容的透彻分析,尤其对工程应用的背景了解不足,系统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理解不全面。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应该以视频资料为载体,借助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重点对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进行介绍,这样不仅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而且力争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
3.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搜集视频资源
视频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十分艰苦而长期的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视频教学需要大量的视频素材,目前较为有效的途径是发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下载视频资源,依托不同的网络工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基于不同的网络平台,课程中学生感兴趣的重要内容,接收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建议学生自行查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信息及相关动画,达到深刻理解课程内容的目的;勤与学生探讨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多做指导,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这种做法的好处有两个: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多了解相关的机器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实视频资源库。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98%的学生都能比较自觉地完成视频资源的查找工作,而且课堂教学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期末考试时,通过率达到100%,优秀率为65%。对于基础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考题,学生的反馈结果一致,认为视频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篇5
关键词:网络视频公开课;J知度;对策
当前网络学习已经成为自主学习的新趋势,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是未来教育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016年2月,国家教育部公布了第八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名单,至此,作为“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组成部分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过五年建设,99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陆续在“爱课程”网和网易等网站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形式免费向社会开放,这些优质课程资源,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所指的网络视频公开课是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爱课程”网、网易等门户网站推出的优质大学视频课程。
一、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分别从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认知情况、网络视频公开课的使用情况、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教学管理需求情况五个方面拟定了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和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以唐山学院在校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形式,利用问卷星平台共收集356份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性别、年级);大学生对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认知情况;大学生对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利用情况;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教学管理需求情况。
(四)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性别、年级)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大学生的性别情况看,男生100人,占调查总数的28.09%;女生有256人,占调查总数的71.91%,调查者中女生居多。
2. 大学生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认知情况 (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了解情况、使用情况、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态度)调查分析。
在认知途径上,有73.6%的学生是通过老师、同学告知;有 39.89%的学生是浏览公开网站知道的;有39.04%的学生是通过教育部门或学校公告;而浏览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站知道的各占18.54%,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主要通过老师推荐、同学告知才对网络视频公开课有所了解的。
3. 大学生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利用情况
通过交叉分析得出,看过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学生中有2.92%的学生没有完整看过一门课程,有16.67%的学生看过一门课程,有17.5%的学生看过二门课程,有6.67%的学生看过三门课程,有56.25%的学生看过三门以上的课程。大学生利用网络视频公开课时面临的主要障碍中,课程资源的选择占43.26%;上网和费用问题占42.7%;缺乏交流讨论占42.13%;缺少课程背景知识占41.85%;而个人时间精力有限和缺乏相应教材各占39.33%;不了解教师的授课思路占24.72%;其他占5.34%。
4. 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教学管理需求情况
将网络视频公开课引入学校正式课程体系的态度调查中,比较期望的占61.8%,非常希望的占21.35%,不希望的占8.99%,无所谓的占7.87%。在将网络视频公开课引入正式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方式,在课堂上播放网络公开课代替上课的占20.22%,在课堂上播放网络公开课补充上课内容的占65.17%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公开课,课上进行讨论的占47.75%,其他形式占7.58%。
综上,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网络视频公开课认知方面。网络视频公开课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较高,但大一的学生认知度偏低。大多数学生通过老师推荐、同学告知的方式知道网络视频公开课;第二,网络视频公开课利用方面。调查显示知道网络公开课的学生大多数都观看过,且观看过三门以上课程的学生占56.25%,但课程完成率并不高,说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并意识到其对自身发展的价值,但缺乏系统地学习。观看过的学生主要通过网易、新浪、凤凰网等门户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精品课)和爱课程网观看网络视频公开课。由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和爱课程网的知名度、用户基础和影响力不如门户网站,所以学生多数选择门户网站进行学习,因此应加强宣传和推广爱课程网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专业学习和兴趣是大学生学习网络视频公开课的主要目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经管类、艺术类和文学类。学生学习网络视频公开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资源的选择、上网和费用、缺乏交流讨论和个人时间精力有限。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多数学生并未将学习网络视频公开课当作一种常态或习惯。课程本身的内容、课程免费和主讲老师认知度是学生选择网络视频公开课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经常使用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很少。以上都影响了大学生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有效利用;第三,网络视频公开课教学管理需求方面。绝大部分大学生期望将网络视频公开课引入学校的正式课程体系。并且多数学生希望网络公开课能够进入学校的学分考核系统。将网络视频公开课引入正式课堂教学的方式中多数学生选择了在课堂上播放网络公开课补充上课内容和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公开课,课上进行讨论。网络视频公开课适合网络时代碎片化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但学习认证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取得过任何课程的认证证书,原因是社会、学校对视频公开课的学习认证证书的关注和认可度不高。
二、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视频公开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一)多数学生无课程学习计划,课程完成率较低
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是在没有任何监控情境下的自发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要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自我监管能力,能自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目前学生在网络平台学习存在着学习的随性化,尽管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加上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可行的学习计划,导致课程的完成率较低。
(二)网络视频公开课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首先,学生面对网络上众多的学习资源,加上自身时间精力有限,多数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检索学习资源,即便找到相关课程资源,自己所查找的资源是否适用;其次,网络视频公开课提供了较多的课程资源,比如:授课视频、课件、教案、习题和案例,有些网站甚至增加奖学金来激励学生学习,但是由于学生在线提问的数量大,主讲教师很难对所有问题一一回复,且回复的时间周期较长,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回复得较精简,致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热情、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三)学校的校园网络环境有待提高
虽然校园网络环境已取得了较大改进,但是校园网络的服务器访问速度慢、不稳定,不能够保C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需求。
三、探讨大学生利用网络视频公开课进行自主学习的对策
(一)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更要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学会高质量获取知识和技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律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中要进行自我监控,提高学习效果,逐步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
调查显示经常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的教师所占比例偏低,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不知道有网络视频公开课,这些都降低了网络视频公开课利用率。网络资源利用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资源进行备课、上课、观摩学习、改善提高教学效果等;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宣传推广,教师需要经常关注相关网站,收集实用有益的课程网络资源,并分享传播给学生,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预习、复习,并帮助学生解决在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学校应进一步改善网络环境,提高校园网访问速度
网络环境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是先决条件,学生进行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学习主要通过校园网络,校园网的便捷性和速度直接制约着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率以及利用效果,因此应改善校园网络环境,提高网络访问速度。
参考文献:
[1]袁中华,张玲玲,等.大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认知与利用情况调查――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8).
篇6
评价是对人或事物的价值做出判断。依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资料,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水平、效益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所反映的是评价对象的若干属性及其对人的需要的意义。它不同于科学认识,没有科学的严谨,但以科学认识为基础和前提。评价的基本特征有:①评价对象是可能产生价值效果的人或事物;②评价依据的价值标准具有社会性;③评价对象的属性具有系统性;④评价是分析与综合、定量与定性的统一;⑤评价既要用实验、调查、观察的方法获取客观资料,又要用推理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做出判断。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1.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中小学教师,他们是一群极为特殊的群体。根据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因为研究条件的限制和本文研究的应用,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仅代表普通中小学教师。
2.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从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问题,探求教育真理,以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两大领域:一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具有以下新的特点:第一,重视教育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经历了思辨阶段、经验总结阶段和科学实验阶段。对教育科学研究来说,这三个阶段都是不可少的、互相补充的。然而,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则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当代世界各国重大教育改革,大多以实验研究为先导,如重庆推行的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第二,教育科学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同其他学科发展一样,教育科学也走着一条即分化又综合的路子。教育科学在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渗透、交叉中,研究范围不断扩大,陆续产生了一些新的分支和门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第三,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长期以来,教育科学研究基本上是运用定性分析,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广泛地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用教育统计和心理统计等工具,逐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第四,整个教育科学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状态,落后于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教育科学研究,主要解决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目前教育理论相对贫乏,与实际有某种程度的脱节。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工作中较薄弱的一环,还远远赶不上客观发展的需要,要努力、深入地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主要为了认识客观世界,生产新的理论知识;后者则主要面向改造世界,生产新的应用知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应以应用研究为主,根据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内容、性质与特点,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总结教育实践经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科学研究提到了显著的位置,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加快和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维度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为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科学研究是揭示教育现象本质规律的实践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方法还有:教育观察法、教育统计法、教育实验法以及调查法、历史法。科学实验和辩证思维是研究中的两大武器,使教育科学研究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它在分析和论述教育问题时,根据“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规律,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并进一步指导教育实践。所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是以实践研究为依托,以应用研究为主。为更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我们将其评价维度划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1.过程性评价。
过程评价是指以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从教育活动中发现新真理,解决新问题或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认识过程。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认识过程,是一种预先确定目的、规划好活动步骤、内容和方法的认识过程。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由几个阶段构成:①准备阶段。这是教育科学研究正式展开前的一个阶段,但又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准备阶段的重要性随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增加。准备包括理论准备、物质准备和工作计划准备。首先,规定研究项目;其次,进行研究设计。②实施阶段。把研究计划变为实际活动,中心任务的保证质量。这一阶段包括收集、获取资料,形成科学事实;分析科学事实或已有理论,形成新的科学事实;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③总结、评定阶段。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未来。研究阶段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在实际研究中,每一阶段之间未必有明确的分界线,有些阶段可能相互交叉,有些阶段也可能被省略或合并,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模式,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而定。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我们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指标拟定为:①提出问题,即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科学的假设。研究目标是我们将要研究的问题,是我们在众多待选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有目标研究就有了方向。科学假设是我们对如何解决问题的一种推理性设计,科学的假设能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问题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提炼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重。②有详尽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我们研究实施的保证,是研究实施的规划设计蓝图,只有通过详尽的方案设计,我们才能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内容,明确研究重点和取样范围,才能保障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研究本身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对研究常识的了解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③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实践、通过实验来完成的。一个好的实验,需要控制好实验条件,明确哪些因素是自变量,哪些因素是因变量,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消除偶然因子的影响,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应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应用。④事实和数据真实可靠。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作为结论的依据,经过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总结出来,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为此,搜集数据和事实一定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系统的而不是偶然的,因此要对事实和数据进行核实,慎重做结论。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的是研究者的数理统计知识的应用。⑤把科研成果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任何一个经过实验所得出的最新结论不是终结,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定其普遍意义。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粗放性,更应通过实践来多次检验,否则不能推广。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结果性评价。
篇7
关键词:科学哲学主义;库恩;拉卡托斯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24-107-2
0引言
作为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和拉卡托斯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科学发展模式,这两个模式有其发展动力和内涵。尽管他们对于哲学科学发展的真正历史还有距离,但却推动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引领人们领略到科学哲学理论内在的规律和本质,强化了对于科学哲学主义理论的认知。
1从本体论视角比较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主义理论
1.1科学哲学主义理论内容的比较
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与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有其共性,也有其不同。库恩是基于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之上,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理论,则更为清晰化、细致化和规范化。
1.1.1库恩范式科学哲学理论的内容
库恩范式理论是其科学哲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要了解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必须首先了解范式理论;而了解范式理论就要先了解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和关系。“科学共同体”是同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者的团队集体形式,他们对于该领域内的问题有接近的理论基础和兴趣,范式是与“科学共同体”互为前提的关系。范式理论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信念,它在科学研究者进行科学实践时起到了引领和趋同功用。范式的这种信念支撑了“科学共同体”的理论认同,范式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者提供了科学研究的空间范畴,为科学研究实践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我们同时应当看到,这种范式一旦存在理论结构上的缺失,就会使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实践偏离真理的轨道。
1.1.2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内容
拉卡托斯建构了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其学术背景是批判理性学派和历史主义学派的结合,涵盖了波普尔和库恩的合理研究要素,被称之为“精致的证伪主义”。其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硬核结构。它是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基石,是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根本部分、不可否定的核心部分。②保护带区域。它是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辅部分,主要用于应对硬核的质疑和批判,它通过对假说进行调整的方式或者用新的假说替代原有假说的方式,化解质疑,保护硬核。③启发法。有正面启发法和反面启发法两种,一种是正面地引导科学研究者进行某项工作,一种是从反向告诉科学研究者不能够去做些什么,从而避免硬核被否定。
1.2科学哲学主义理论特征的比较
1.2.1库恩的范式理论的基本特征
库恩对科学动态发展模式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它在科学动态发展模式中,阐述了科学是如何发展的、科学是如何进步的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在波普尔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传承,将科学进步的理论进行总结,认为科学进步的脉络可以归结为: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时期—新常规时期—新科学危机时期,显示出一个初始到完善、从成熟到衰退的过程。
1.2.2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特征
拉卡托斯继承了波普尔的动态科学发展模式以及库恩的科学动态发展模式,并增加了科学动态发展的进化阶段和退化阶段的交替发展内容。其中科学发展的进化阶段,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一个阶段。他认为,科学新问题的出现是对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的完善和优化,而不是根本性的否定。科学发展的退化阶段,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二个阶段,这是指当保护带的调整或辅助条件的假设都无法保护硬核时,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不得不否定和创新,这也是科学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时期,进入了科学的退化阶段。新旧纲领的替换,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三个阶段,它是用新的科学研究纲领替代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这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前提是旧有的科学研究纲领已经对新的问题无法适应和调整的状态下而产生的,这就使科学实践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过程。
2从认识论视角比较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主义理论
2.1科学进步观的比较
在科学进步的领域之内,库恩的范式理论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一种共同信念;拉卡托斯却认为,科学的进步是由于经验的不断累积而生成的。
2.1.1库恩的科学进步观点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内心中的共同信念。科学并不存在进步的问题,而是“科学共同体”内部信念的改变问题,是一种心理因素。他对科学进步的态度表现为不认同继承或者发展之说,他引用了格式塔转换这个概念,认为新旧范式之间并不存在相联性,只是“科学共同体”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改变,当范式无法解决某一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的范式工具。
2.1.2拉卡托斯的科学进步观点
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存在内在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其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中,他认为科学是经验不断累积而导致的进步。尽管这种观点还有待商榷,但我们也看到,科学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不断认识和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2.2科学真理观的比较
2.2.1库恩的实用主义真理观
在真理观态度上,库恩所创立的范式理论蕴含有实用主义的思想。他将范式作为“科学共同体”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这便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的。他对真理的态度也建立在不可知论的基础上,并具有浓厚的心理学概念。他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不认为真理客观存在,而认为真理存在于“科学共同体”中科学研究成员的心中。因此,库恩并不注重对真理的追求,而侧重于对科学实践者心中的范式感知。
2.2.2拉卡托斯的经验主义真理观。
在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之中,拉卡托斯以经验作为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基础。他认为,科学研究纲领的真理以外部经验的真假为前提。即如果外部经验是真实的,则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也是真理;而如果外部经验是虚假的,则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就不是真理。也就是说,在拉卡托斯的认识中,认为任何理论都以经验为前提,与库恩的范式理论的唯心主义观点迥然不同。
2.3认识方式的比较
库恩的范式理论的认识方式,是在科学实践者达成科学共识的前提下建立的理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称为科学理论;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则认为,在经验不断累积并且不断地有预想的空间理论,才能够被称为科学理论,他注重的是量变到理论质变的过程。
3结语
综上,库恩提出的范式科学哲学主义理论与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都是科学哲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学说内容,他们是以前理论的批判性传承,具有不同的历史地位。对于这两种科学哲学理论的比较和辨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发展,有助于我们依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来研究科学史,并深入认识科学哲学观理念和思想。
参 考 文 献
[1] 王有全.拉卡托斯纲领与经济学方法论[J].商业时代,2011(27).
[2] 申宁.浅析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J].科技创业月刊,2011(2).
[3] 斯洪桥.析《淮南子》天人同构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 周文华.论科学划界的标准[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5] 曾三侠.论范式的两种建构[J].滁州学院学报,2010(1).
[6] 阮春晖.宋明儒学中的异端之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7] 王鑫.解析库恩范式[D].曲阜师范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结构
良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是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结构、形成规律与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是现代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
教育的科学研究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各种素质的质的要求,是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各种素质的集合体,它的作用是各种素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反映。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课题。因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不尽一致。从世界范围看,人们对于教师科学研究素质的关注不过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人们倡导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才有的事。应当说,重视教师科学研究素质的培养是近几年来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从传统上看,人们对教师素质的论述几乎都不涉及教师的科学研究素质,也就是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并不是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竞争的加剧,各国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显得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型的教师素质结构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多元化社会的需求,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于是,国际社会纷纷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方案。在这些方案中,一些新概念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如“完整型教师”、“创造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等,并成为现代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新焦点。这些改革方案的核心就是倡导加强对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研究与提高,以使教师素质实现完整化与科学化。
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并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教育活动的水平及实践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其实施主体的素质。一般地讲,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等素质,规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做什么和怎么做。教师具备了上述素质,可以保证他们在一定水平从事教育实践,并取得相应的效果。但要使教师的教育活动更具有创造性,不断超越现有的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真正做到“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仅靠教师的上述素质是难以达到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更新的不断加速,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二、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内涵
对于教师具备怎样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界定。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素质
1.基础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基础条件知识,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它对教育科学研究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教育改革实践证明,如果教师没有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素养作前提,教育改革很难获得真正的发展,也很难把教育科学研究推向深入,后劲不足的问题不可避免。
2.专门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项具体的科学实践,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因而必然有其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形成为一门较为独立的学科。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专门知识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涉及内容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方面的知识。
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是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规律和具体策略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门学科。它可以告诉广大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以及有哪些规律必须遵循。如果说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性知识,那么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方面的知识则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知识,离开了这一知识素质保证,任何一项教育研究都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3.相关理论。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要求教师除了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以外,还须掌握与教育科学研究相关的其它学科理论。如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科学学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指把教育科学研究的知识运用于教育科学研究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它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问题,恰当选题的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否选择对教学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选题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选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不仅要能发现问题,而且还应能发现有重要价值的问题,亦即能选择有现实意义的、有预见、有创造性的、有可行性的问题。
2.查阅文献,进行设计的能力
查阅文献是贯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始终的一项活动。教师能否有效地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资料,是影响教育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查阅文献的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查找能力,即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二是阅读能力。查找的目的是为了阅读,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教师不可能阅读所有资料,必须能够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教师选定研究课题之后,必须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设计,如以哪些学生为被试,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表现等。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顺利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因此,教育科学研究设计能力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能力。
3.搜集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离不开资料的支持。资料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在教育科学过程中,教师认识事实主要是通过搜集事实资料而实现的。资料的搜集通常可采用观察、调查、实验、文献等方法。在搜集资料时,教师应当尽量避免主观意向、态度倾向性影响,力求注重搜集资料的客观性;另外教师在资料收集时还应注意资料的全面性,不能仅仅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资料,而不收集不利于证实自己假设的事实。
一般来讲,借助于查阅、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搜集到的资料是零乱无序的,而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透过这些资料,去发现和研究现象中不断重复的、稳定巩固的、同一的东西,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也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整理分析能力。整理分析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理能力,即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核查、筛选和汇总统计;二是指分析能力,即教师对整理后资料进行逻辑和统计分析的能力,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提示所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文字表达能力
研究成果是研究过程的缩影,是研究过程结论的文字记载。研究工作进入撰写研究成果的阶段,也就是进入了研究工作的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写得如何,关系到该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想把自己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诉诸文字,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或教育科学研究论文、著作等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研究成果的作用,若没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不行的。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素质
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对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特殊道德要求和应具有的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是:
1.坚持真理,勇于探索
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十分艰苦,教师必须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经常要突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进行工作,而且这种劳动和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偿是难以相等的。只有不怕辛苦、不计得失、热爱真理、坚持真理,具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才能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现真理,找到教育发展规律,完成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2.实事求是,严谨治学
科学研究是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就应当坚持科学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无论是课题的选择、论证,还是课题的实施、检查,教师都当实事求是,科学对待,如实反映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在分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准确性、论据的充分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科学性、解释的合理性等。
3.发扬民主,通力协作
发扬学术民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教育科学研究道德的重要内容。科学上有不同的学派,学术上有不同的观点,实践上有不同的做法,这一切都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民主、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各种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体系。要学习和借鉴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科学研究素质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
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往往需要教师之间的彼此支持与协作,这既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科学研究素质本身的要求。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学校群众性的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之间彼此相互协作的要求比较高。只有通力协作,互相配合,优势互补,才能保证研究的成功。
4.虚心好学,勇于创新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科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所谓创新,就是运用已知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一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也可以是一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等思维成果的物化状态。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来说,就是探索教育领域中的未知,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同时创造出新的更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服务。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创新精神。那种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传统教育运作方式,绝对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从这层意义上讲,教师的创新精神,不仅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一名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需要创新,科学贵在创新,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三、增强科学研究意识,端正科学研究态度,探索提高科学研究素质
教育科研意识即对教育科学研究意义、地位的正确认识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和动机。教育科研意识是推动教育科学研究行为的内在动力。科研意识清晰且强烈,就能产生从事教育科研的决心和行动。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只重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忽视科研的倾向,注意将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首先要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科研的相互关系上提高认识。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和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育实验。其次,要从教师成长与科研的关系上提高认识。教师的成长不仅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熟练驾驭、教学方法的熟练运用,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心理素质的成熟上,而且体现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上。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研究教材、教学方法、提炼教学经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等。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它需要教师端正科研态度,树立严谨的作风,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还需要教师革新陈旧的教育模式,大胆探索先进的教育模式。
(一)努力学习科学理论,认真借鉴众家之长
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理论包括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学习理论,教师可以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同时也可以提高对教育现象的洞察力。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的知识学习。一是中心层次知识的学习,即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知识的学习;二是外围周边层次知识的学习,即教育科学的相关知识学习。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分清轻重缓急,先“中心”,后“外围”,以教育科研的专门知识为学习根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外围”学习。当然,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地制定自己的进修方案。虚心学习与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是提高科研素质的又一重要途径。一个人的直接经验毕竟有限,通过学习与借鉴间接经验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而且还可以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教师科研素质的修养与提高,同样需要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只有这样,教师的科研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二)参加科研实践,养成科研习惯
教育实践是教师提高自身研究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意把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科研、实践的一体化。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必须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的实践中去。为此,①勇于实践。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消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打破教师不能搞教育科研的思想束缚,敢于选择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研究;②勤于实践。要革除消极懒惰、坐等课题的思想,积极地寻找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紧贴教育教学实际变化的脉搏;③善于实践。要尽快学会和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增强教育科研实践的有效性。
教师要养成科研的习惯,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抽时间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选择课题进行研究。从简单的、小的课题研究入手,在教育科研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
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形成和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实现科研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淳.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伯璋.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质的研究方法[M].台北:台北南宏图书公司,1990.
篇9
关键词:教学科研能力;大学教师;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35-02
目前我国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青年教师无瑕顾及教学,导致教学能力较差,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整体不高,因此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学与科研并重导向型办学体制代表了高校改革发展的一种趋势[1]。决定高校教育质量及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关键是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如何使自己迅速成为教学研究中间力量,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性创新人才,迅速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这是值得思考。科研一方面对提高教师全方位素质和教学研究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教学质量的提供也有重要的作用[2]。因此,青年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对保障国家整个科技事业创新以及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3]。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借助团队平台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有效策略,适应时代教育教学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1.充分利用老教授人才资源,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建立教学科研帮带制度。要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学者,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指导青年教师如何搞好教学科研,如何申报项目,如何获取第一手教学科研信息等,无论是从教学科研论文的选题和撰写、课题的申报,还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都需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以老带新是一种见效快、易操作的师资和科研培训方式。老教授在教学科研中发挥指路作用,促使他们快速成长;青年教师思考问题的新思路,也会带给老教师一定启发,这种交互影响,必将带动团队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队伍即是科研队伍,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多出高层次精品。为了缓解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难以并重这一矛盾,要有意识地树立一种团队攻关意识,尽快培养和组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学科研研究团队,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反思教学和探讨问题的平台、营造相互取长补短科研氛围,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学团队也是科研团队,使教学和科研并进,教师能够把科研思路转换为现实,并将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增加专业知识的先进性、新颖性、应用性,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补充。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从自我做起、相互协作,教学科研相结合既能保证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又促进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迅速提升。
3.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从教学中寻找研究课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从课堂教学中寻求教学科研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还有利于优化和提高教学团队的素质,为将来申请高层次教学科研项目奠定基础。在结合教学寻求科研课题的主导思想下,团队围绕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思考、认真考证并申请立项,研究课题都来源于教学,所以完成起来目的性强,教师将教学中经验性的东西进一步梳理和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改进,最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回馈给学生。
4.抓住学科建设,引导教师在学科建设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教学和科学研究又是整个学科建设的两大支柱,必须协调发展。以建设学科为中心,在教师中明确“教为基础,研为发展”的思想。从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认清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只有教师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两大支柱的真正提高,学科才算得到真正发展。因此,发展学科建设在引导教师在教学、科研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年教师要抓住学科建设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建设,以实现教学、科研水平的真正提升。
5.青年教师要注重自身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高校既是培养高素质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思维创新、创新能力培养的场所。这就要求青年教师不仅要有创新视野,还要能够及时捕捉最新的知识信息,并善于把他们融进自身的教学科研中,能够获得具有创新理念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校要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的良好环境,帮助青年教师建立创新意识,在创新中谋求自身发展,提升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为此,必须号召青年教师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做研究型教师,成为善于学习、善于研究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潜质从事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创新人才,真正实现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就是最终实现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符合社会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因为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
6.完善奖励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激发青年教师研究热情。工作的环境与事业的成功是留住人心的关键。青年教师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给他们展示风采、表现才能的机会和平台,希望他们的工作表现、工作成绩、个人价值得到肯定和尊重,希望学校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激发青年教师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热情与兴趣的重要前提。通过举办青年教师理论教学大奖赛、实验教学大奖赛、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大奖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大奖赛等,建立一个公平科学的奖励机制,直接与薪酬、晋职、晋级、教学、科研资源分配上密切相关,达到肯定先进、否定后进、促进中间,最终实现调动全体教师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积极性的目的。
7.坚持正确价值观导向,倡导把优异教学科研成果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增强工作责任。大部分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积极向上,价值观多元化,只有很少部分青年教师对本质工作责任感淡薄,思想消极、没有信念,个人利益至上,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正确引导,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理解、认识教师职业的真正内涵,教师的行为规范,懂得教师的人生真正价值所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明白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对社会的价值,把完美工作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坚持正确价值观导向,倡导把优异教学科研成果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弘扬正气、不图回报、大功无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8.青年教师应自觉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青年教师应该树立参与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活动的意识和觉悟,强化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一切挑战,通过认真、细心、坚持不懈的教学科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增强从事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自觉性。通过自身挖潜,明确主攻方向,找到一条既适合自身发展又有益于社会需求的教学研究、科学研究道路。此外,青年教师应加强学习、交流,开阔眼界,增强捕捉信息完善学科结构的能力、勤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勇于攻关解决学术难题的能力、开拓创新探寻全新解决方案的能力、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的能力,即通过交流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9.对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教学研究和科研研究对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毋庸置疑在明晰教学思路、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明确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拓宽专业知识、深化知识内涵、实现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教学科研学术水平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引领学科发展、充实学科内容、完善学科结构、健全学科体系、促进学科建设、培育应用人才、增强创新竞争能力、完善自身知识更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对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更加自觉地去思考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之法,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自然得以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只有对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强化对有潜质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力度,不断创出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及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习惯性反思自己的教学科研,不再简单的为教书而教书,为科研而科研,而是应该将二者合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研究是教学研究的保障”,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水平共同提高,最终才能实现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进而带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效率地实现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韦朝毅.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师教育论坛,2013,(26).
篇10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讲解、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来评价成绩,使学生处于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被动局面,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出现不同程度的科学研究方法问题。
1.学位论文大量抄袭,研究方法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严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设计和完成科研工作的一个综合表现。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足,其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过于简单,对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内容了解不全面。加之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标准过于宽松,个别教师的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大量抄袭原著文献,将教科书的内容、网上下载的文章和已毕业学生的论文等资源作为毕业论文的内容。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查中发现,采用文献综述和总结性评述类的约占51.2%,通过课题设计,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撰写的有价值的论文很少。由于本科阶段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不足,使体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也存在研究方法上的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反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投稿论文选题不当、写作格式不规范。投稿论文是研究者将科学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一种形式。与学位论文相比,其审查通过的标准和条件会更加严谨、更具科学性。在投稿论文中因存在选题不当、题目大而空及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使体育学术期刊对稿件的录用率低至10%,体育类核心刊的录用率更低仅为5%左右。而且,不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甚至体育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中也存在应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类似缺陷和不足。
3.申报的科学研究课题缺乏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目前,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种类及数量不少,但由于课题申请者所掌握的国外文献不足、信息交流少、学术视野窄、不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选题仓促及科学研究方法不当等原因,有不少选题重复、内容缺少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实践价值和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质量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4.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的评价不高。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一个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也是评价高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汪元榜对全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及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70%以上,而对科研能力的满意度还不到34%。本科生认为自己科研能力好的只占11%,近90%的学生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满意。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5.课程内容严重老化,开设的时机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目前,我国22所综合性大学的多数体育专业研究类课程开设时间较晚,除几所学校在三年级第一学期之外,普遍都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或者四年级第一学期才开设科研方法课。而且教材内容严重老化,主要罗列各项内容的一般操作方法,还达不到技术的层面,可参考的专著和书籍也少。最为明显的是,在国外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专著,体育专业研究生及体育科学研究者必读的Thomas和Nelson合著的《ResearchMethodsinPhysi-calActivity》一书,自1985年以来已第4版,而国内还未见该著及相关内容的翻译与报道。以致对国外前沿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充分,体育科学研究很难与国际接轨。
二、实践性教学过程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和评价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熟练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课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时数等具体内容,对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和系统整合,可使实践性教学成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
1.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2学时,因尚无实践课程时数,在课堂讲解中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部分作为课外作业来编排。实践性教学的实际操作部分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依据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32学时内将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单独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课程结束后利用课外4周时间,将全部内容系统的整合和融会贯通,形成实践性教学模式。
2.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模型。实践性教学过程从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至参加论文报告结束。其具体过程可包括学生寻找问题、设定问题、检索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及写出论文等内容。同时,全班同学也参与每个人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相互交流、互相提高,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互动平台。另外,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给予认真、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使学生完成的科研论文不仅包含科学研究的因素,而且写出的论文符合科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规范。
3.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写作论文的系统训练,大多数学生在了解本课程分解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课程全部内容的有效衔接和使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论文写作过程,学生不仅掌握论文写作的格式和规范,而且也学会在学术会议上进行论文报告的形式,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训练。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他们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学会阅读论文、设计研究计划、撰写论文和报告论文。另外,参加学生论文报告会的教师也认为,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创新性,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建议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体育教育专业2年级蒙语授课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目前,许多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水平还不高,对体育领域相关内容的了解不足。为此,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采用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书本知识层次,还不能升华或转换为具体技能。因此,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独立单元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了解和熟练掌握不同单元的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为各单元内容的整合和相互衔接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按照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和程序,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相互链接,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同步实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更加透彻,明确重要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熟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切实提高运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能力。
2.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尚无蒙古文教材,采用汉语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对汉语水平不高的蒙古族学生来说,首先遇到语言这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蒙汉语双语教学,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学会阅读相关科学研究的汉语文献。因此,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计算机蒙古文软件普及率不高,撰写蒙古文论文存在文字输入及编辑等困难,学校图书馆应免费提供计算机蒙古文文字处理软件等相关操作平台。
3.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体育相关领域蒙古文论文及参考文献甚少,加之缺乏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学生检索文献还需要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检索,费事、费力,又不全面、不系统,为论文的写作带来不便。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收集蒙古文文献,还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在CNKI等学术网站检索论文的方法。对此,学校图书馆应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
4.增设论文写作课程。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其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实用性、工具性和实践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理解课程相关内容、熟练相关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其应用本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本课程开课前,可增设“论文写作”课程,通过有效的论文写作训练,使他们的论文格式及内容的表述更加科学和严谨,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让学生撰写论文的教学形式。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及文献、整理和分析资料、依据科学论文的格式及写作规范,撰写课程论文,并通过公开的论文报告会评定成绩。
- 上一篇:能源综合服务分析
- 下一篇:对马虎孩子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