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

篇1

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包括学校整体氛围和资源条件、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教学投入意愿、学生基本素质和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针对影响因素和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特殊性,提出准确定位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与优化教师综合素质、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拓展教学平台等提升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为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我们将其学科下设的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等专业统称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目前该类专业在我国普通本科教育专业设置中已经普遍化,这服务于高校或院系扩张的目标,也迎合了政府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态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政府改革日益推进,地方愈加重视社会服务,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新的服务领域出现,需要培养更多的社会管理人才。但是从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与其他专业相比就业竞争力较弱,就业难度较大。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离“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还比较遥远,且受传统人才需求观念的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就业空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体现了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差,需要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一、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张德江[2]认为教学中心地位、教师的教学投入、学生学习自、学生学习状态、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德育教学等是高校普遍存在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素。冯国境[3]等发现学生更加关注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课堂气氛营造、形象气质和普通话标准程度等因素,希望从所选课程中提升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更关注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实践、生活以及社会动态结合,授课过程是否能够提供新知识、师生共同讨论,教师的备课内容是否丰富等。借鉴他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根据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特殊需求,本文认为影响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整体氛围和资源条件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整体环境,其整体氛围影响学生对学习、就业甚至价值观的看法。不同学校办学理念和整体成长氛围不同,一些学校整体学习氛围浓厚,图书馆、教室平时座无虚席,一些学校图书馆教室空空荡荡,考试抄袭作弊严重。不同气氛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学习态度、人生价值观存在差异。前者勤奋求实,后者认为为达到个人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学校资源条件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平台。表达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思考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对公共管理类学生非常重要,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养成。学校的各种社团、假期实践活动等为公共管理类学生参与校园社会、处理校园公共事务,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

(二)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教学投入意愿

专业教学人员是直接与学生互动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知识储备能力、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公共管理类专业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处理综合管理实务的技能,而且要具备正直、公平等公共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公共管理的基本精神素养,以德育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公共管理专业性质要求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属于“双师型”教师,既要掌握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很多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教师群体以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本身专业积累不够,且一毕业就进入高校教书,实践经验缺失,这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高校普遍存在对教学投入意愿不足的现象。高校对专职教师的考核尤其是职称评审更加重学术成果,职称晋升直接与教师的工资待遇、学术地位挂钩,教师薪资与申请项目挂钩。在教学和科研存在冲突,且科研会给教师带来更高收益的情况下,教师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而忽视教学环节。

(三)学生基本素质和需求

首先,学生的基本素质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本来的基本素质体现在生源质量上。笔者所在的学校属于西部地方院校,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弱势专业,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生源质量逐渐下降,这直接影响了教学环节的质量。由于学生文化积累本身较差或属于调剂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高,沉默寡言、不善于思考。这给教师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教师精心设置的很多互动、启发性的教学无法实施,教学效果差。其次,学生的需求偏差影响教学质量,一些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期待与高等教育的目的存在偏差。由于公共管理类专业门槛低,少部分学生选择公共管理专业是“混得文凭”,而不是将获得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作为其目标。这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成长。

(四)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模糊、宽泛,缺乏个性。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高级应用管理人才,这种人才培养定位方式缺乏个性。同时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中的“应用型”缺乏足够理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同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忽视对学生公共管理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片面注重应用性。

(五)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学习是学生积累专业知识的基本途径,因此课程体系设置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满意程度,也反映了培养人才能否迎合社会需求。首先,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学科交叉性,理论知识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涉及各类相关基础学科,这很容易导致课程设置宽泛,学生感觉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没学到。其次,公共管理类课程还涉及到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和学生管理实践能力提升方面。虽然目前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已经形成基本共识,但是从现实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林强等[4]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对“课程安排对实践能力的提升”不满意度比较高。由此可见,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普遍存在。而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使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表现不足,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及应用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提升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一)准确定位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境、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5]。很多高校以此作为其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模板,这种方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本校专业培养特色。根据对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学生口头沟通、判断与决策等实践能力较差,掌握的基本能力低于工作岗位的平均要求。因此要坚持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基本,加强学生培养过程中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很多学校将公共管理人才定位为行政、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才。但是从就业来看,直接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系统就业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另有其他学生选择到企业工作或继续深造。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人才的输出道路并不是唯一的,要坚持“多元化”“多维型”的培养目标。这要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选修机会,为“多维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和发展条件。再次,根据专业性质,公共管理人才要拥有公平、公正等公共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要求,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提升与优化教师综合素质

1.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仅传授学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影响和引导。因此渊博的学术知识和良好的品行对高校教师缺一不可。教师的自私自利可能传递给学生的是为达到目可以不择手段,教师上课经常不准点会影响学生形成无视规则、自由散漫的生活态度。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比较高尚的人品、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的人才今后大部分可能从事各种公共管理岗位,还需要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公正平等公共精神。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要注重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培养。而这种价值观的培养不能依靠理论知识的讲解,而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并在平时的教学交流、生活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学能力是关键。首先,要建立帮扶机制,提升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很多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其在专业素质上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具体教学能力和技能方面有欠缺,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综合应用、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这些能力需要长期培养才能形成,而教师本身可能很难意识到相关问题。因此可以建立帮扶机制,采取老教师一对一对青年教师进行具体教学指导,以及学院邀请教学经验丰富者对青年教师进行教案编写、多媒体应用、授课技巧、仪态仪表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这些措施使得青年教师尽快提升教学技能,进入成熟的教学角色。其次,加强对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很多公共管理类教师一毕业进入高校教书,缺少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自然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满足学生对于实践技能提升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教师招聘时,侧重选择在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与政府单位、企事业单位合作,教师和各单位管理工作者互相兼职、互相学习,通过这种平台,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引进具有丰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兼职,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

1.合理优化课程体系

首先要避免课程设置过于宽泛的问题。在国家规定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优势和社会及学生的需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更换,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集中在某几个专业方向,从而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增加选择。其次,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激发需要实践教学环节予以支撑[6]。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在专业课程课时中增加实验课程的比重,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根据专业特点,在多门课程中增加了实践课时环节,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强化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仅体现在课程中的实验课时,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实践能力,如通过教学基地实习、毕业实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科研训练、竞赛活动等。

2.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互动式、体验式教学,采取翻转课堂、室外调查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主题辩论、项目研讨等。通过这类灵活参与性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语言表达、综合应用和思维创新等能力。

(四)拓展教学平台

通过正常教学安排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学习及应用分析的机会,但是现实问题往往比课堂案例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及学院拓展更为广阔的教学实践平台。第一,与地方政府、城市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多种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加学生顶岗锻炼的机会,使学生更有机会面对实际管理问题,提升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和分析决策能力。第二,拓展科学研究平台,鼓励学生主持参与各类项目。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接的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课题,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学生申请学校和社会各类科研项目。通过参与和主持课题项目提升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第三,拓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提升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往往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培养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平台,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也往往看重学生的学生工作及社会实践经历。因此,学院要鼓励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社团管理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暑寒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各种兼职体验机会。通过多种社会实践平台,提供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管理,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机会。

作者:韩娜娜 朱颖 单位: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海基,傅勇.高等教育质量观与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评价与管理,2006,4:33-36.

[2]张德江.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2:11-13.

[3]冯国境,郦水清,徐秀琦,等.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因素的探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6:968-975.

[4]林强,曹凌.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的实证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4:116-120.

篇2

(一)教学内容不科学在我国,公共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在各高校普遍设立。其由于设立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该专业开设的很多课程和教学内容都是直接从西方引进的。然而,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公共管理环境。此外,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并且各有特色,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定位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各种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应该强调地方特色。并且,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就需要公共管理教学内容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部门改革的需要,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然而,纵览我国各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部分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非常陈旧并缺乏科学性。过多地引用借鉴西方理论和知识,缺乏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因而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运用于解决地方公共管理中的各种复杂的实践问题。如果从学科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一门学科或专业在设立之初强调通过引入和借鉴建立专业的基本框架是非常必要的,但当一个学科或专业已经建立和发展起来之后,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开设课程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公共管理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和专业,它应该以培养公共部门的管理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管理人才最重要的能力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各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表面上都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但大都存在学分偏低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各高校普遍未能有效地开设出相关课程。在实践中,更是存在将各种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虚化的情况。以专业实习为例,几乎全部高校将专业实习放在第7和第8学期,大多数学生都将这个时间用于考研和求职,学校也对这种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实际上这个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从整个培养环节来看,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理论空泛而不精湛,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思维缺乏。

二、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体系、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在这些要素的组合中,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基础、依据和指南,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过程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实施和展开。对地方高校而言,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多方努力,首要的就是科学合理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只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正确,其他的教学要素才能得到合理展开。

(一)扬长避短,形成特色地方高校不同于部属院校等研究型大学,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因此,地方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也应该不同。既不能单纯培养学术型科研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又不能培养只具备单纯技能而不懂理论的技能型人才,而是要培养既有较深厚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熟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办学优势,形成自身的建设重点与办学特色。广西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学科门类虽然比较齐全,办学层次也基本上涵盖专科、本科及研究生,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所获支持有限,师资力量和办学能力较其他重点大学相去甚远。因此,要以“地方性”为主线,扬长避短,形成特色。

(二)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培养人才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西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主要立足于地方,人才培养以服务广西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因此,需要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对人才培养进行规划定位。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的前沿和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并将日渐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中国西南与中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以及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国际大通道,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意义尤其重大。广西师范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熟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外语尤其是东盟国家语言的读写和听说交流能力,了解世界尤其是东南亚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作为基本的要求。只有达到这样要求的公共管理人才,才能胜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有能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并重如前所述,由于特殊的专业特色,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并重的培养思路。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等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要具备政策分析与研究、社会调查等实践技能,还要掌握政府等公共机构的日常运作等方面知识,能独挡一面,处理各种公共事务。此外,在现代社会,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公共管理的对象和方法等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如何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中国—东盟自贸区,培养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兼具、特色与优势齐备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是项目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课题组一直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地方高校,我们没有一味照搬重点高校的做法,而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人才培养定位,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校培养人才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西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为广西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员,结合国家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广西师范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以实际应用为重点,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从广西师范学院培养学生的实际来看,其目的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出路大体有两类,一是通过考研继续深造,二是直接就业,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或者是去企业工作。从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考研比例非常低,很多人认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最对口的应该是公务员。事实上,公务员招考直接对应公共管理专业的岗位并不多,直接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的比重最大,这部分人对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非常明显。因此,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向,让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各种实践技能非常重要。在项目实施前,广西师范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普遍侧重知识灌输,理论讲授的内容占了很高比例,实操培训较少,创新思维培养相当缺乏。因此,在保证学生理论素养不降低的同时,要不断强调增加实操性和创新思维培养课程的内容。构建了“1.5+2.5”和“3+0.5+0.5”的教学模式。所谓“1.5+2.5”模式,即学生前3个学期(1.5)主要修基础课,构建学生的厚实基础,强化理论素养,后5个学期(2.5)则通过设置几个方向,由学生根据兴起爱好自主选择方向修课,课程模块相当灵活。“3+0.5+0.5”模式则依托广特的地理位置,通过与东盟各国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学生前面3年在国内学习,1个学期(0.5年)去东盟国家学习,掌握东盟国家的相关知识,1个学期(0.5年)进行毕业实习,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通过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在基础课模块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后,在选修课模块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不同的模块课程。其一,限选课模块,设置公共政策分析、管理文秘、地方政府管理、公务员制度、西方公共管理思想史、电子政务、非营利组织管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社会保障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其二,城市管理模块,设置城市管理学、城市物业管理、社区管理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土地管理、城市旅游规划等课程。其三,劳动与社会保障模块,设置税收理论与实践、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经济学、经济法、社会学课程。其四,专业技能模块,设置越南语、泰语、商务英语、公共关系学、政务礼仪、公文写作等课程。

篇3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变异”与“超前”论。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 “准公务员”论。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 “泛管理人才”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 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 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3.1 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4 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篇4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类培养;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96-02

2001年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并于正式实施“元培计划”。随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也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大类招生培养渐成趋势。近年来施行公共管理大类招生的高校也逐渐增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在2011级182名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于2012年10~12月进行了第一次大类分流,一志愿分流率为82.42%。三年来,学院多方论证、认真探索,先后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提出了“三课(课程、课堂、课业)”的培养要求,明晰了“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现开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4类专业,并设有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方向。这5个方向各自成系,即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5个方向均归属于公共管理大类专业培养,目前逐渐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即:大一本导制、转专业,大二大类分流、大三专业引导、大四参与实践等时间序列人才培养流程。

一、一导转

一导转,即大一开始本导制、转专业。学院遵循大类培养重在培养的教育思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主要课程为数学、英语等基础课而尚不能接触专业课的现实情况,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同学们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深入指导,逐步形成重学习、求进步、努力进取、志存高远的良好学风教风,学院经问卷调查和长期酝酿,决定逐步推行本科生导师工作制。本导制是城市学院为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是学院针对同学们的学习发展需求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本导的作用,对同学们答疑解惑,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发展引导,以利于学生尽早成材。学院本导制实行“1211计划”,要求本导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大学生活、科研发展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本导生每1月撰写并交给本导一份学习汇报,内容包括在学习、生活、科研、成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和下一步学习计划及安排。本导每2月撰写并上交所在系一份本导工作表。各系每学期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会,并向学院教务办提交1份学期本导工作总结。学院每年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大会,对优秀本导和学生进行表彰奖励。从实施效果来看,本导制有力推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也为转专业、大类分流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13年10月16日,为进一步督促本导工作,学院举行了本导工作学期交流会,各系代表教师和学生谈了自己参与本导制的体会和感受。本导对接后,根据学校安排,一般于每年3月开始转专业。所转对象为学年第一学期专业(方向)排名前30%(按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规定修读的必修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所得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名额遵循四舍五入原则)的新生。基本流程包括学院报送计划、公示具有转专业资格学生名单、学校教务处公布转专业计划、学生提出申请、公布报名情况、考核选拔、资格复核、手续办理等事项。

二、二分流

二分流,即在大二(第三学期)实施大类专业分流。根据大类招生计划,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自2011年秋季开始对本科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一年半时间内先按专业大类培养,第四学期开始进入相应专业继续学习。根据既定计划,学院在2012年秋季针对2011级全体同学进行了大类专业分流。自2012年10月12日《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起,到11月26日学院公布具体分流方案止,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平稳、顺利地把182名同学按照每班26人的规模专业分流为6个方向7个班级。其中150名同学被分流至第一志愿,一志愿分流比例达到82.42%。

1.成立领导小组,上线分流专栏。为确保按大类招生的182名本科生专业分流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在2012年10月12日召开院务会,成立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领导工作小组并挂网公示。同时,由学院主管副院长负责,拟定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对大类分流的原则、依据、模式、程序、方法等事项进行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第一志愿优先、根据学分绩点成绩排序、学院综合统筹等分流方法和原则;挂出大类分流工作及时间安排表,详细明确了学院需完成工作任务清单如安排分流、网站建设、举行集中推介会等,也具体安排了各系需完成工作清单如上报计划、上传材料、参加推介会、分别推介等内容,并挂网公示。根据既定时间表,学院要求各系在10月24日前把专业介绍材料提交学院,学院负责在网站建立大类分流专栏,以便同学们查阅、交流、询问、比较,充分认知各专业(方向),为具体分流工作进行前期充分准备。2012年10月31日,由学院组织安排5系在博学楼阶五教室进行了大类分流专业集中推介会。推介会由教学副院长主持,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区域经济系系主任、教授、城市经济管理系教授等进行具体专业介绍。最后学院进行总结及后续工作安排。

2.公布学分绩点,进行专业分流。在充分进行前期专业介绍沟通的基础上,学院教务办公室老师组织核算了182名同学的平均学分绩点,各系也申报了分流计划。学院于11月9日正式挂网公布了同学们的平均学分绩点、各专业(方向)分流招生计划和志愿调报表。要求同学们根据绩点成绩和招生计划,在11月18日前填报分流志愿表,并上交学院教务办公室。根据182名同学的分流志愿表,由学院院长助理召集各系系主任开了前期摸底会和专业分流院务会。23日公示分流结果。总的来看,学院有序推进分流工作。所有工作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所有制度、程序、计划和时间安排及时挂网公开,所有工作严格按照分流的依据及条件进行。分流主要遵循第一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全院统筹调整、及时与同学沟通的工作方法。根据学院专业发展实际情况,由院班子讨论通过基本原则,各系负责人根据分流原则和计划共同协商、调整和确定班级规模,根据商定人数依照平均学分绩点进行排序并商调名额。名单确定后经学院院务会审定。由于工作较为细致扎实,分流工作实现了既考虑学生志愿方向又兼顾学院学科发展的有机平衡,整个工作过程平稳有序,同学们没有发生过激矛盾和突发事件,教师们受到了一定的鼓舞和影响,为今后的分流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三专引

三专引,即在大三开始专业引导。根据大一本导制的基础,在全院同学学习完毕基础课、专业调整之后,学院统一安排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本导分配,要求每一门学生对应一位教师,开始专业指导教育。专业引导主要强调对所学专业基本概念的思考、对现有解释的再思考――修正、在现有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结合学院城市经济和公共管理交叉学科的特点,突出强调发挥学院为在京部委等政府部门的服务优势,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城市发展与政府管理等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研以致用”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四实践

四实践,即要求学生在实际部门参与学习和工作实践。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5系各有对口政府部门,如行政管理系对应国家工商总局、北京市工商局,土地资源管理系对应国土资源部、北京市国土局、城市经济管理系对应北京市市容市政管委、城管局等,学院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相继建立了30余个实习基地。因此,学院要求各系在大四时能够把同学们送到对口部门参加学习实践。例如,2013年6月28日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召开了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实习生欢迎会,分局副局长、学院副院长出席会议,会议由分局人教科科长主持,分局14个部门负责人和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2名学生参会。此次大学生实习活动,是丰台工商分局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共建“消费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简称“双基地”)活动的延续,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岗位,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大学生的工作能力。22名大学生分别在分局人教科、办公室、登记科、市场科、食品科、消保科、信息中心等14个部门实习。

参考文献:

[1]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何晓柯,王河江,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现代物业,2012,(5).

[3]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黑龙江教育,2012,(7).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广西教育,2012,(10).

篇5

关键词:校地合作;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

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讨论已经是国内高等教育的基本话题;作为地方性院校如何借助区域特色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办学,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主要出路之一。这些对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高等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政治与管理学院与咸阳市秦都区民政局、咸阳市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等地方政府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合作培养,建立了一系列教学合作平台,开展了大量实践和研究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校地合作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

1998年,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公共事业服务体系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教育部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专业目标,因而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特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如何构建适合新环境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我国相关高校在教育教学研究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云南大学是最早经教育部批准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校,他们在专业研究中明确提出“建设校外稳定实习基地,加强与公共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联系”。这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新趋势。

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入未来工作环境,了解第一手的社会资料,积累工作实践,体会专业价值,强化专业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跟机构的工作人员学习到更多的实践工作经验,而这恰恰是该专业必须的却在校内教学中无法学到的东西。

有序组织学生为社区民众提供适当的服务,学生在社区服务实践中不仅可以使知识,技能水平得到检验、提高,还能使专业认知、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全方位优化,使之成长为社会急需、民众欢迎的适用人才。

另外,大学生经常参加基层社区服务活动,他们会在社区服务中发现比较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把这种疑问带到课堂上,在教师进行知识点讲授时,他们就会集中精力认真听讲,从而达到教与学良性互动的效果。

二、校地合作有助于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由于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很多社会组织体系尚未形成,社会管理、运作、服务人才队伍尚不充足,特别是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一切恰恰为公共管理专业在与地方合作中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在解决高校教育教学困境的同时,学校师生可以参与到地方社会建设中,真切地感受到地方社会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服务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政府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在为社区民众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地方强化社会建设的人才需求,了解到社区政府、广大民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等,有助于学校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相对于政府工作部门而言,高校一般拥有更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更完备的教学场所和更多的教育资源,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学校的这些资源提高人员培训工作水平,更能够吸引更多的学校教师参与有关地方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研究与论证,进而提升政府的决策水平。

另外,通过长期的合作,可以促使学校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高校其它业务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功能。

三、开展校地合作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1、借助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教育与服务。

借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知识优势,以公共事业管理、公关关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课程为依托,开展专业性社会管理与服务。通过与合作社区协商沟通,定期在社区中举行各种参观、主题教育与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策划组织、参与整个活动流程。这样既为学校相关课程提供了难得的见习机会,增强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解决了社区在文化教育方面资源的不足。

2、依托专业特色,实行社区“顶岗实习”制度。

在不影响学生正常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安排学生进入社区进行“顶岗实习”。

一方面学校建立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社区工作人员全程专业指导“顶岗”学生的实习,对学生每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考核与指导。学生则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带着任务参加实习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社区的工作安排。

3、通过志愿者活动,弥补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怀的不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个人自身的境遇和个体健康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的衍生出一些弱势群体,他们迫切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和关爱。但是,来自政府或者社会层面的关爱往往是比较宏观而简单的,相对于现实微观的需求来讲远远不够。而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行为往往是多方面的、直接的、灵活而长期的,感情上更深入,更细腻,这比起政府宏观方面的关怀就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

为此,咸阳师范学院利用与地方政府和NGO机构的合作关系,派遣在校大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社区活动,既弥补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怀的不足,又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近年来,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参与了“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建设文明建设”、慈善机构义务演出、义务拍卖会等多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先后被各类媒体大量报道,部分学生还被地方政府授予“优秀社区志愿者”称号。

4、开展社区干部培训活动,提升社区现有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

近年来,咸阳师范学院依托专业优势,与咸阳市民政局合作开办了多次社区干部培训活动,为地方政府培养、培训基层工作人员500人次以上;开展了各类型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多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根本途径,在理念、内容、模式上高校组织与地方政府之间如果能达到有效合作,优势互补,就能促进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如何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使学校和地方政府通过合作达到共赢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需求互补,合理定位是校地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高校的发展需要区域环境的支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的。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高等教育的配合与服务,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合作的结合点就是尽最大限度为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

作为一所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则是一种互相依托的关系,地方政府的支持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学科专业设置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具有管理、规划、政策、财政等优势,借助这些优势,地方政府可以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保障。

参与合作办学的学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找准合作办学的结合点,以自身可以提供的,地方机构需要的专业或学科为突破点,采取优势互补、需求互补的原则,以服务社会的理念,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合理确定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服务定位。

2、保证教学质量是人才合作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培养高质量人才是每一个学校的历史使命,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对于开展校地合作办学的高校,其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能否为地方社会认可则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关键。

学校应严把教学质量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教学质量为前提开展各项合作。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与社会各行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对接与合作关系,与地方政府及其基层部门构建合理可行的合作平台,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3、不拘一格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

篇6

1培养目标定位偏高。

高级人才培养的本质目标始终未变,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本科教育由高级人才教育转型为大众化教育,培养目标就凸显出了目标制定过高和当今本科教育不匹配的问题。社会部门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已经呈现出阶梯性,高端人才需要已经开始向硕士研究生转变,所以本科教育的目标就应当做出调整以应对社会市场的需求。

2针对性不强。

现行的工商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不强,和一些专科、非全日制学校的教育水平没有差别,在社会中定位不准,不能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3适应能力差。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但教育体制依然没有转型,教育方式依然陈旧,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导致毕业生走入社会,适应不了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无法在社会中体现自我价值,甚至很多大学生说出了“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话。各种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毕业生以及在校大学生的满意度都非常低。从2001年加入WTO十二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适应国际形式,高等教育同样面临国际化、市场化、普及化的局面,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如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这都是当前高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新形势下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性

自21世纪以来,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不断和世界接轨,全球化的发展让我国市场经济得到加速发展,导致对工商管理类教育的迫切需求,来支撑人才输出和人才储备。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大大改变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时,各种企业、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的变化,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要在人才数量、知识和能力结构得到升级。

2.积极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

国外大学特别重视对个人的培养,他们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技能的过程,美国的大学教会每个学生的是独立完成的能力,此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们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将会如鱼得水,因为很多困难在大学期间都已经经历并且得以解决。再看看中国大学,学生每天抱着书本,缺乏了很多能力上的锻炼,所以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并且找出最适合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模式

3.体现工商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殊性

工商管理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咨询、计划、生产、技术、人力资源、财务和营销等管理与分析工作,实践性较强,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注重其职业操守、社会公益心和团体合作与创新质疑精神的养成,同时要在大学期间就能熟练掌握沟通、协调、组织、领导等多方面的实际管理能力,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

4.界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当前,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比例,越来越多人走进了大学校园,连续几年的本科生扩招,导致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本科教育也越来越普遍化,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应该有层次的区分,把曾经培养高端人才的目标降低,来适应教育整体的改变。通过改变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来从细节入手来更好的因材施教,培养出具备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有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人才。只有更切合社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把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

5.正确处理基本模式与模式多样化的关系

篇7

1.教学内容与课程开发改革

以职业能力为主导选择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课程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工作情境下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教学内容改革打破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的局面,学生职业技能明显提高。注重以岗位需求为引导,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创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市场调研和企业行业专家座谈,确定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选择教学内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总体设计上,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岗位适应技能的综合培养,形成由前导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和岗位适应技能课程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加重了实践教学比重,占到总学时的53%。

2.实训实习项目设计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分层递进的实训实习项目架构。将实训实习项目分为三层:第一至四学期,进行学习项目化、以任务驱动的各专业技能课程实训;第五学期初,集中运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进行综合模拟训练;第五至六学期,通过顶岗实习,进行岗位适应技能实训。实践证明,专业技能课程实训、综合实训课程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对口就业率。服务学院,开发院内实训项目。大胆进行院内“校企合作”尝试,实践“全员育人”理念。与学院组织人事处合作,开发“人才招聘和人才引进”人力资源管理实训项目;与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设在院内)合作,开发“全国民政职业技能大赛服务”项目,结合《会议活动与组织》课程,安排大二学生为每年一度的全国民政职业技能大赛提供服务,从赛前准备,到赛中服务,再到赛后总结评估,全过程参与,成为很好的会议活动与组织技能训练的实践平台。因势利导,开发特色实训实习项目。针对高职学生不喜“静”喜“动”的学习特点,开发特色实训实习项目。案例一:创新开发出“伊力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公司化教学实训项目,旨在通过完全公司化的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搭建一个校内专业实践平台,是“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实践。项目实施第一年,就为本地区90余家企业提供了服务,累计为近1000名学生(人次)成功推荐了兼职或实习就业信息。案例二:《社会组织资源开发与筹款》课程开设时,正赶上2012级社会组织管理专业吴某同学不幸患大病休学治疗,其家境贫困,难以承担大额医疗费用,亟需社会帮扶。该课程以“为吴某筹款”为实训项目,成立“为吴某同学筹款委员会”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筹款实践,仅在校内筹得2万余元善款。该项目的开发为公共事务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专业(方向)提供了精彩的实践教学案例。

3.改善实训实习条件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专业建设时间不长,经多方争取资源,校内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已经建成8个校内实训室,具备了网络查询、软件模拟、场景仿真等功能,基本能满足专业技能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岗位适应技能训练的需要。同时,积极拓展校企(社)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组织教学团队,先后与40家企(社)单位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共建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基地类型多样、范围广泛。这些基地的建成和深化合作,已经成为学生专业认知、第二课堂教学、校外活动和实习就业的主要阵地。

4.数字化建设

课程教学实现了多媒体化,PPT、录像、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得到广泛运用。课程相关的学生考核、课下答疑、学习交流,选课、调课、课堂考勤、课程安排等完全通过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教师与学生共建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QQ群和微信平台,因网络的即时、及时、互动、共享特点,成为师生教学交流、信息传递、融洽感情、增强凝聚力的极有效手段,每天点击率达到近百次。

二、因材施教

1.设置“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学分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2个学分的素质养成与职业精神学分,有4个项目4类活动:第一学期完成“公益ABC”项目,目标是促使学生对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有初步认识和理解,提升其专业认知度和认同度;第二学期完成“志愿同行”项目,目标是启发学生对志愿者、志愿服务、公益理念的直接、理性的理解和思考;第三学期完成“相亲相爱一家人”项目,班级,目标是通过团建与素质拓展,促使学生对团队产生体验式理解和思考,同时增进学生们对团队的归属感和向心力;第四学期完成“薪火相传”项目,目标是通过“我的公益职业生涯路”设计大赛,力促学生对公益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有感性但深刻的认知和思考。通过素质养成与职业精神项目,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明显增强。

2.为大一、大二学生安排学业导师

学业导师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围绕学生学习和就业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或引导,定期召开学习方法、学习难点、专业指导主题班会,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等,并提供工作经费保障。在学业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学生的学业困难逐渐减少,对专业和班级的归属感更强了。

3.组织各种活动挖掘学生个性潜能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秉持“人人都可以成才”理念,组织各种活动,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如举办系旗、系会、系训设计大赛;开展20小时学生志愿者公益服务;成立“伊利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为学生搭建一个校内专业实践平台;举办“公益滋养生命”、“用人之道”系列讲座,拟补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专业认识不够的弱点等,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提升。

三、教学组织特点

1.改革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专业课程教学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做驱动,从知识准备到项目实施,最后再进行项目评估的过程化教学组织设计,形成了特色;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参与度越来愈高,与实际脱节现象有明显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课改后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有明显提高。

2.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8个学分的素质养成教育,旨在以学生在校三年的成长成才过程为主线,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育爱心,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身心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多岗迁移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素质养成教育使学生普遍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爱心及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大家普遍反映,教室里吃东西的少了,抽烟的少了,环境整洁了,上课出勤率高了,学生更有礼貌了。

3.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

两年校内理论和实训学习,一年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与就业实习相结合的整体教学组织,使学生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职业能力循序渐进提高。特别是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为生创造了就业机会和就业平台,学生就业率高,2010-2012级三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据“麦可思”为我学院做的人来培养质量报告数据,2013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为55%,高于全国同类专业平均水平。

4.组织专业技能大赛

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管工融合;工科院校;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81-02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突破口,也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大举措。“先进制造业”的“先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业的先进性、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先进性。对制造企业而言,要实现管理的先进性,急需一批既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流程,又具备一定工科背景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即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基于以上背景,为适应先进制造业对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工科院校依托“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的建立,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为先进制造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为一般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改革思路。

一、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办学特点

工科院校是以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为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专门从事工科教学的学校。工科院校的管理类专业是在学校为了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在发展初期追求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逐步开设的[1]。因此,在工科院校中开设管理类专业,对于培养具备管理知识和一定工科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见,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办学特点既是构建工科院校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也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变化的发展要求。在此条件下,于工科院校中设立“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区”,有助于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二、工科院校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构建

1.构建依据:培养目标定位。依托工科院校背景优势,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有意识、有组织、有导向地着重培养学生“三个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化学生“两个意识”(创新意识、实用意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实的管理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工科技术知识,具备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构建思路:培养模式改革。工科院校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构建体现了“知识、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和适应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的专业特色,从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体现实验区的构建思路:在理论教学上,优化专业知识模块,依托工科院校深厚的工科底蕴,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上,开辟多渠道、多形式的实习和实践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和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在管理上,搭建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并建立“双向型”师资队伍;搭建“知识+能力”为核心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

3.构建方案:培养模式探索。①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管理人才需求,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区努力探索在珠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环境下,先进制造业对管理人才需求的特点,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中心,将实验区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为特色,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创新和应用能力。②依托工科院校深厚的工科底蕴,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依托工科院校深厚的工科底蕴,实验区坚持管理理论与工科知识相融合,注重管理与工科教学模块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与渗透,构建知识、实训与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③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搭建“主动学”的多维教学方法体系。实验区引入交互式、讨论式和体验式等新的教学方法,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自主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④借助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打造“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区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积极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通过学校与企业相互渗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打造开放式、互动式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⑤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建立“双向型”师资队伍。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实验区一方面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通过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建立包括在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在职人员的“双向型”师资队伍。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搭建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实验区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在校内由教学督导听课、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期末评教等多个渠道收集信息,掌握教学各环节的质量动态;在校外向历届校友、各类用人单位和组织等开展调查,收集毕业生就业去向、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信息,以及对实验区办学目标、方向、模式与质量等的意见和建议,搭建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三、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区的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

1.培养良好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工科院校通过“管工融合”教育理念,将管理知识与工科知识融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由简到繁,逐步形成的创新教学氛围和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有益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

2.培养扎实的综合理论应用能力。管工融合导向下的教学体系,既使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交叉学科知识的广泛学习,又使学生提升了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从知识结构上看,管工融合教学体系在工科院校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综合理论运用能力的提升,使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坚实的管理基础,又具有一定的工科知识;既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突出的综合职业素养。为企业培养各级管理人才是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但行业较强的实践性以及此前单纯的管理类知识的学习,使得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往往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如管理类中工商管理类的毕业生会因技术背景和管理经验不足受到就业竞争冲击[2]。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培育,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职业意识得到了强化,实现了就业的“高位对接”。

作为一项尚在探索中的系统性工程,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区的人才模式改革将是一项以广泛调研与深入研究为基础,渗进“管工融合”教育理念,需要重点突破和逐步推进的实践性工作。实验区从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体现实验区构建思路并构建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达到预期人才培养效果,即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为相关高校提炼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磨玉峰,王文辉.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4-225.

篇9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对策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对工商管理方面人才需求的标准也不断提升。企业要求的工商管理类人才不仅要具有基本的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较高实践素养,要求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职业素养要高,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要强。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必然要求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行教育改革,要求学校能够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够积极进行工商管理学科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改革,通过教育创新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应用素养和综合能力,这样,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才能真正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人才,需要的是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创新发展的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要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应用型较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能够通过管理学知识教育,培养能够将知识应用于企业实践的,能够有效创造效益的高级管理人才。所培养的人才在毕业后主要是需要到企业一线去从事管理工作,这样的人才必须要具有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要能够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定位,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具体而言,在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基本的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理论,同时还需要能够具有一定的特长,能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具有发展的潜能。第三,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执业能力。第四,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要了解地区社会文化特点,能够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管理工作。第五,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能够努力工作并能够不断实现创新。学校只有立足这几方面进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才能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保障高素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工商管理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要能够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能够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有效的定位,用科学的目标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保障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功效。但目前,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到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而言,所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1.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为目标进行定位的,这样,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是理论性的人才或者是学术研究性人才,但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实践素养和应用能力不足。但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化发展,社会企业更多地需要的是实践应用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理论性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工商管理人才的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2.人才培养雷同情况严重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多采用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导致人才培养的雷同情况。在人才培养中,多数院校所遵循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普遍重视研究性理论性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应用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另外,学校所选用的课程内容具有相似性,导致学生所掌握的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具有相似性,这样,所培养的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并且学生能力水平相当,人才雷同情况严重,所培养的人才核心竞争能力不足,与市场需求相去甚远。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1.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科学,多培养的是理论性人才和学术性人才,所培养的人才的应用能力不强,市场针对性不强。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要保障人才的有效培养,必须要能够针对市场需要,针对企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企业的创新发展的需要的是具有基本的工商管管理知识与方法,同时又能够应用所学习的工商管理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中,就需要基于企业的这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在人才培养中,既需要设置理论教育目标,同时还需要设置实践教育目标,能够重视人才实践素养的培养,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相关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还需要能够掌握经济,法律和生产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能够利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市场经营活动中存的各种问题。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中,要突出培养具有一定实务研究和创新素养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只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才能保障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保障工商管理专业高素养人才的成功培养。

2.突出特色教育,加强课程建设工作

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等院校要能够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地区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突出特色教育。要能够建立起系统化的工行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以科学的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指导人才培养实践活动,指导课程建设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商管理人才的有效培养。第一,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工作。学校要能够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工商管理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思路进行课程建设。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具有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课程建设中,这方面的内容要突出出来,并且这方面课程内容要做到精练。而实际工作中,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具有履行自己专业职能的能力,需要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应用和操作能力,要实现这种人才培养,必须要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因此,在完善理论课程内容的时候,需要加强实践课程内容建设,不仅如此,现在的人才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因此,在课程构建中,还需要能够突出现代管理技术课程教育,能够加强这方面的课程建设工作。第二,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工作目前,企业更需要的是综合素养高的工商管理人才,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必须要加强交叉学科教育工作。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要能够研究市场需要,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工作,能够研究工商管理人才技能种类,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设置相关学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样,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第三,加强系统化的模块化课程建设工作学校要重视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能够按照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需要根据相关工商管理人员能力目标要求,进行知识技能分类,依据这个分类进行模块课程内容的系统化建设。相关研究人员要能够在模块课程体系建设理论的指导下,基于人才培养计划指导模块课程建设工作,使之能够体现出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模块化课程建设中,要能够研究不同岗位的不同技能要求,能够针对职业群需要,科学设置系统化的模块化教育任务,安排教育实践活动,以实现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有效培养。

3.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多采用统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中,教师工商管理理论知识讲的多,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应用的机会少,教育中普遍忽略学生的自主意识,忽略教育创新问题,忽略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导致所培养的工商管理类人才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工作中,他们也多是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工作创新动力不足,工作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4.加强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必须要加强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如果工商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必然会有一些新问题是难以得到创造性的解决,因此,也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在工商管理中,才能够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才能真正助推企业进步,使企业能够有效地引领市场。因此,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在学校教育阶段,教育者就需要能够创新工商管理课程教育工作,能够基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创新教育内容。这样,才能保障能够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在企业人才培养中,也必须要重视对工商管理人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能够为工商管理人员多提供一些学习的机会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到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并鼓励工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要能够注意培养人才的信息素养,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这样,工商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才能凭借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学习,能够不断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方式和策略,工商管理人员的应用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梓良.试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16,(11):78-79.

篇10

[关键词]工商管理 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91-01

21世纪初美国爆发的一场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刻的形势下,金融格局与发展演变趋势愈演愈烈,对承担宏观调控、防范与化解工商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这一现实,离不开高素质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转变,而目前工商行政管理的队伍现状,在新旧形势转变的背景下,与实现自身的目标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深化对建设高素质队伍内涵的认识,探索建设高素质队伍的途径,建立完善建设高素质队伍的措施。

一、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单一模式的输出很难应对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采取单一的培养模式,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主要面向政府,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弱。同时教育实行严进宽出,整体素质不高且趋同化严重,与市场需求错位,就业困难,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未来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传统的培养模式不适应新的管理概念与管理方法。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复合型、全能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应用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方法,以提升服务于社会的人才的各方面素质。新的管理概念与方法的出现,必然会给组织管理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存在的矛盾

我国现阶段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上是重理论轻实践,不能由单一模式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缺乏创新,逐渐显现出众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需要很长时间适应培养,不能很快胜任工作。人才培养途径单一性,难以适应现阶段急需的全能人才。虽然近年来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但工商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一直缺乏针对性,只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从理论到理论,忽视了综合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使得人才培养类型单一,毕业生在找工作之初,缺乏对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甚至还要通过各种培训来胜任工作,不能很快融入工作中。此外,传统工商人才培养模式中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应用范围十分有限,不能充分发挥三者的互补优势。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缺乏实用性,学习方法缺少创新性。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具有强烈的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但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是专业课教材更新周期长,内容跟不上经济发展的形式,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丰富,缺乏理论应用于实践机会,遇到实际问题,不知道如何分析问题,以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使得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实践、认知和创新等综合能力差,在人才市场上综合竞争力成为弱势群体。

三、浅析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培养文化知识理论“高、精、尖”的人才。现代工商行政管理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专业性、全局性和超前性等特点,要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在培养上具有“高、精、尖”的理论培养目标,具备广博、专业的知识,建设成为知识相对渊博的人才体系。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修养,对当今市场经济理论、行政体制改革理论、法学理论比较精通、熟悉,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市场主体准入和监督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培养业务技能娴熟的高端人才。业务技能主要是指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娴熟运用工商法律法规的能力和技巧。具备娴熟的技能,在工作中就能有效的提升业务水准,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树立业务标榜。

(三)培养职业忠诚的人才。职业忠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职业、职责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与行为的表现。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是国家的“经济卫士”和消费者的“保护神”,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对工商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忠贞不渝,在工作中始终要保持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

(四)注重培养人才的软环境建设――建设先进的工商文化。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是由相互作用的诸多要素组成的一种文化系统,建设先进的工商文化,有利于工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树立执法权威和良好形象,有利于确保依法行政和目标的实现,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提升工商文化品位,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工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