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综合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语言综合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组合作;资料搜集;语文要素;浅议
伴随着新教材的推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已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话题。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主动实践是活动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面对综合素质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中职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该怎样有效地开展呢?
一、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教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流程由活动准备、分组活动、班集体活动、成果展示组成。活动要想取得顺利开展取决于各小组的表现。那么,怎样来对全班学生分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呢?
1.合理分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避免出现优生与优生、调皮的与好玩的走在一起。笔者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每个小组由4到6人组成。小组合作的成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各小组的发展会很不平衡。此时,笔者就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及时进行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不断改变学生的合作对象,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2.指导开展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做,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指导学生实行组长负责制,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按计划开展活动。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经验和能力,教师要帮助各小组完善计划,指导他们怎样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要定期听取各小组地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共享实践成果。如,在开展“好书伴随我成长――优秀图书推介会”活动时,活动指导方案就包括“小组成员”和“分工”两个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3.全面评价,激活合作。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在班集体活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要对小组学习成果、精彩汇报,及时进行评价与鼓励,要多设奖项,扩大获奖面,肯定学生的付出,激励学生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
二、指导搜集资料、处理信息
中职语文新大纲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收集资料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主要指导学生分“两步”走:
(一)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
1.文献资料搜集。对于已经出版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期刊、报纸、剪报、特种文献、唱片、磁带、地图、图片等,可以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学校阅览室等地方收集资料,这是比较直接获取资料的方法。
2.网络资料搜集。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活动目的与任务上网查找资料。
3.进行调查访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已有资源,通过编制问卷、调查表、访问等多种调查方式获取资料。
如:开展《点亮爱心,奉献青春》活动时,笔者按家庭住址给学生分组并分派任务。家住农村的负责调查村中孤寡老人的饮食起居,家住城区的负责调查社区空巢老人生活情况。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参加义工活动,走进孤儿院敬老院。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空巢家庭、青年志愿者的资料。在搜集资料的活动中,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树立起爱心和责任心。
(二)教给学生信息资料的处理方法
1.资料的筛选。根据小组活动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筛选,并做解释和归纳,使学生明白这样筛选的道理,为今后的独立操作奠定基础。如在《我们热爱大自然》活动中,“植物开心园”这个小组上网搜集到许许多多的名花异草,笔者指导学生按国花给花归类,结合专业,把跟首饰造型相似的奇草奇树归类,分别起名为“天骄国花”“探林寻奇”,分为两组,体现条理性。
2.资料的整理。资料经过精心地筛选后,下一步就是要进行进一步地整理:对于文字性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文字的概括、归类,把它们制作成小卡片,建立剪贴簿等进行收藏;对于实物性材料等,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处理,使之更生动、有吸引力,如在《我们热爱大自然》活动中,指导学生制作动植物标本,把拍摄到的故乡的风景制作成动画相册,把个体的资料转化为有一定顺序、更易理解的材料,以利于交流和展示。
三、坚守“语文”本分,体现语文味
中职语文新大纲强调: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可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它的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必须坚守语文学科的本分。在活动中,教师要设计一些环节来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笔者以为可通过以下几点来把握:一要充分挖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阅读、说话和写作素材;二要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性的文本和网络阅读,丰富知识,拓展视野,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三要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规范性、正确性、流畅性。
如在开展《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时,在活动准备阶段,笔者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1.材料的准备。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古诗词浩如烟海,师生经过讨论,拟出六个主题,分别为“水、花、日、月、思乡、爱国”,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头准备这六个主题,指导学生好好回忆小学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词文章,提供一些篇目,指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诗词,并背诵经典名句,从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情感的准备。指导学生运用《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学过的诵读方法: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抑扬顿挫,读出语气;熟读背诵,注意积累,来诵读古诗词,提示学生要注意字音、停顿、节奏、语气、情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高学生诵读能力。3.说话的准备。让学生用PPT的形式制作主题诗集,并附上主题说明,为展示主题时的口头介绍做准备,从中既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班集体活动时,开展名句对对碰、主题展示、诵读比赛,评出最佳诵读、最佳主题创作、最佳口才、最佳小组。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小结,谈感受,制作手抄报,注重课外延伸。整个活动过程,笔者立足“语文”,围绕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来设计环节,充分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增加古诗积累,提高文化素养。笔者以为教师可根据不同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恰当安排学生采访、记录、读资料、讲故事、听故事、写感受等,使综合实践活动体现语文要素,具有浓厚的“语文味”。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亲历实践,在活动中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并为将来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应引起中职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郭传省.《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篇2
职业综合能力人文素养培养双轨式高职大学语文高职院校的通识课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一直以来颇受人们关注,目前对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应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另外一种则认为,大学语文应以其人文性、基础性的学科特点在高职院校中发挥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这两种观点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位和核心价值,然而大学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在高职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其两方面的功能,使大学语文形成职业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双重培养的“双轨式”教学体系。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
在2000年l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意见确立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领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职场中通用的职业综合能力,如表达沟通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毕业生在职场中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语文本身就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中应同时发挥其在这两方面的效用,树立起大学生的民族观念、大局意识和诚信、敬业、勤奋、团队等的职业精神,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满足高职教育的社会要求,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职业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要承担起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就要将大学语文学科内容按照高职教育要求进行重新整合,使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最大限度予以发挥。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不仅限于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中掌握为人处世的哲学,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也不仅体现在文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从相关学科中延伸出来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生的理性思考,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高度启迪和有效指导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大学语文课程负载了多项相关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功能,需要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建立起开放式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的通用能力要求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多门辅助配套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公关与沟通、现代社交礼仪、文案写作、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经典作品导读等,既注重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又兼顾高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及系列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要从高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核心课程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综合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人文知识,使学生在文化传统的熏陶中进行人生体验的分享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情感表达,内化成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气质和修养。在课程主线上可设置表达与沟通、文案写作等模块,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更多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可通过配套的选修课程实现,选修课内容的设置可以以学生的专业岗位综合能力要求为依据,将行业内重要的岗位能力设置成相应的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由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过程要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采用情景教学、模拟演练等教学方法。而以人文素养培养为主的模块中则要让学生以思考、感悟等方式进行课堂参与,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案例教学和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的方式,配合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思考和情感感受。
3.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的考核评价是检验课程授课效果、有效指导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起与课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要根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学分,学生要修得一定比例的学分方可毕业;其次,为课程制定合理的分值构成,根据每个模块的课时及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分值比例,以期全面且有重点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再次,考核形式要以课程特点和要求依据,建立起多元有效的评价机制,如语言表达、社交礼仪等能力训练模块内容可以从传统的试卷形式中脱离出来,通过口语、情景模拟等方式加以考核。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辅助教育体系的建构
1.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之外,还要以社团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如开展主题为“爱尚读书”的拓展阅读和好书推荐活动,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拓展人文视野,增强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为课堂人文教学提供有益补充。再如,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交往礼仪情景剧大赛,通过剧情的编排、演练和展示,让学生对社会交往礼仪有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礼仪,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配合。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更能突出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参与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会。
2.校园网络平台的建立
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要靠平时不断的积累和实践,靠周围环境氛围的熏陶和相互的借鉴学习,而校园网络能给学生提供最广泛的学习交流和资源分享的互动平台。大学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将中国优秀的文化和人文资料作为网络资源进行分享,在学生中征集原创作品品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观点分析、思想碰撞、交流体会。校园网络平台应有专门人员进行建设和管理,使网络资源和互动平台的利用更加规范和有效。
3.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的观点,充分说明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文修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到校园的环境中,成为无声的语言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校园内催人奋进的校训、镌刻着励志名言的人文景观石、文化主题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都能使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篇3
一、中专语文文学教育的现状
中专语文文学教育因中专教育培养应用型中等专业人才的性质和中专生自身的特点,其现状存在着明泉的不足。
中专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其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中等专业人才。受其性质的影响中专教育从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偏重技能培训、专业实践和就业要求;忽视文化基础、综合素质、职后发展的倾向。这种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导致中专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也因此口见弱化。
初中毕业生一般是在上高中考大学没有希望时才选择中专学校。有着这样的选择进入中专学校的学生与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较,具有不可忽视的差别:(1)学习上:语文基础薄弱、文学知识所知甚少、文学修养普遍不高}(2)生活上:自我约束力差、思维方法不成热、容易冲动。
二、如何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教育
(一)转变观念,对文学教育产生足够的重视
要想加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就需要对传统的观念进行转变,对文学教育产生足够的重视中专学校不能只重视技能培训,还需要将中专语文文学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考虑,要知道,语文文学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还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其他的学科和技能。很多同学都没有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重视,他们以为随便学学就可以考好。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变学生这种错误的想法,从而让中专学生从主观上对语文文学教育产生足够的重视比如在语文课中,多讲一些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
(二)合理规划教材,加重文学审美在教材中的比例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中专院校的语文教材的规划和管理。首先,应该组织专家对现今中专院校听用教材进行评析和整理,然后根据其结果对教材进行统一的编纂,并且做到教材与文选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文学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文学鉴赏,提高文学素养。其次,国家在统一编纂教材的同时,鼓励院校开设文学鉴赏、文学创作等相关科目,供有此兴趣爱好的学生选修使用。第三,国家材的使用不是增加教学的局限性,在拥有材的同时,教师更应该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与上一阶段语文教学的连接。
(三)开设文学选修课,建立中专文学教育的课
程体系。《中等语文学校教学大纲》 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必选和自选三个部分”,“自选部分是为培养学生兴趣及个性特长安排的有关内容, 体现教材内容的可选性和多样性”通过开设选修课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必修内容的不足, 使教学内容结构趋向合理, 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审美观念。中专文学选修课的内容可以有文学原理、唐诗宋词、外国文学名著选讲、影视文学、当代诗歌鉴赏、诗词欣赏、影视艺术欣赏、外国文学欣赏等等。当前最需要的是要开设“名著欣赏”和“影视欣赏”这两门选修课。因为文学名著往往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广阔、更深刻、更具典型意义, 作为审美的客体, 它为审美的主体―――读者提供的审美价值更为巨大。让中专生多读文学名著, 对其增加文化底蕴, 从根本上提高素质大有裨益。而电影电视是大量普及的综合艺术, 知识五花八门, 形式直观生动, 它们能形象、生动地给人知识、智慧和经验, 陶冶人的情感, 这是单纯文学学习不能匹敌的。
(四)重点进行文学语言教育,提高学生文学语言的鉴赏水平
文学作品是使用语言文字对形象进行塑造、对丑恶进行批判,并传达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因此教师在文学语言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他们对文学语文特点的认识,以此提高其鉴赏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学语言进行独立揣摩与品味,使其养成深入挖掘语言审美价值的习惯。
另外,文学语言中隐含着作品的深层内涵,而这些隐含的信息容易使学生产生疑惑,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对这些隐含信息加以深层次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学会品味作品的言外之意。
(五)建立客观的又学教育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是注重过程;评价过程是客观的整体评价;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实现多元化。首先,改变评价方式。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评价内容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其次,改变评价内容。语文考试应该重点考察中专生的背诵、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
(六)提高中专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篇4
大学英语; 写作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94-01
随着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代社会对英语交际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这些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写作能力无疑是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难攻克的堡垒。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较好较快地掌握各种写作技能,提高书面交际的能力呢?
1适当增加、补充和渗透西方文化教学内容,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进
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虽然有关于西方文化的内容,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适当进行了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讲授,但是这些对于提高学生文化差异意识,促成英语写作思维,避免文化错误,还是不够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出现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不能同步进行的情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大西方文化教学内容就非常必要和重要了。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背景文化简介、西方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专题介绍、西方文化写作用语专门练习等方法,使西方文化内容渗透、融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加强英语文学语言教学,提高文学语言应用能力
文学语言是最规范的语言形式,也是最得体的交际语言。英语的音乐美、词语的搭配和语法的典范,都在英语文学语言中表现出来;西方文化的许多内容、西方人的心理、西方社会的风貌、风俗习惯的等等,都在文学作品中显现出来。可以说,文学语言是文化与语言结合的产物。扩大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数量,使其在大量的阅读中接触到许多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增加了语言知识和语言信息的输入量,以达到在适当的语境中,表现出最佳的语言产出。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报刊,同时提醒学生在阅读时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
3扩大写作教学,增加写作实践
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重在“写”上。也就是说,学生要多写、多练。学生在不断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勤写多练,逐步总结经验,才能使英语写作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要进行专门的写作教学。在写作课上,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写作时间,提供丰富的写作题材和材料,进行写作训练,将英语学习的知识、写作技术和西方文化意蕴,集中体现在专门的写作实践中,以提高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加强写作实践,学会英语写作技巧。英语作文的写作,除了有分三段写、用主题句、选关联词等等写作方法和技巧外,在英语作文写作中还应该学会,文章整体思考,敏感思维及时记录,材料扩充等写作技巧。这是写作思维模式和技巧,也是写出创新性文章的技术保证。
4加强阅读,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人们表达思想,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基础,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因素,是语言的最根本原料。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就无法进行交流、写作。要想学好英语,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了解词义,并能正确拼写和熟练运用,否则,书面表达就会受到限制。可见,词汇量的多少及正确运用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英语表达能力。然而,任何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除了记忆单词外,还应结合一些词组、同义词、反义词来加强记忆,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写作时运用这些知识来增加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生动性。阅读与写作二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阅读能丰富词汇、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是写作的基础。从阅读入手学习写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美国作家舒伯特指出:“Reading is writing”。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思想,也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和揣摩原文的语言特点、用词造句、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找出主题句,分析扩展句,总结概括文章大意,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注意英汉差异,克服“中国式英语”
在进行英文写作时,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对英语语篇组织规律的认识,缺乏对英汉语言差异的了解,往往会把汉语的语篇组织规律,语言使用习惯等迁移到英语写作中去,按照汉语的思维方式和汉语的习惯来组织英文句子,结果造成句子逻辑混乱,写出来的句子非常生硬,甚至令人费解,“中国式英语”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意识,培养英语语感,同时注意英汉表达和文化上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各自有自己独立的词汇体系,词汇含义不可能完全一一对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但是由于各国、各民族的语言习惯、风土人情和思想观念的不同,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即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汉语中有“像老黄牛一样耕作”,而英语则用“马”来表示:work like a horse。学习类似表达时,提醒学生注意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不仅能够加深理解双方的文化,而且有助于英语学习和英文写作。
6加强理论教学,发挥范文的作用
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成果写作法、过程写作法、体裁写作法等相关理论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几种写作理论的特点及异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背一些好文章、好句子、好段落,使学生深刻了解英语的句子结构和变化规律,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坚持让学生背诵一些好文章、段落、句子、谚语等,在写作中注意引用和借鉴,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应尽量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范文不仅要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上给学生树立样板,而且要考虑到英语的多种表达方法,让学生多接触正面的东西。学生可通过范文比较一下自己的习作,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快速掌握英文句子的写作技巧,使文章语句行文流畅,结构规范、语义清晰,符合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总之,提高写作能力是一项艰苦的双向劳动,不仅在于教师科学的教育和引导,更在于学生不断的写作与实践。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实践,才能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稳亮 《试论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考试周刊》 2009.29
篇5
1.引论
当前在本科英语学位课程的教学中,通常会要求学生们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如何确定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影响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深度与广度。一般而言,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是该作品在英语文学中的地位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本科生而言,尽管英美文学名著理解起来难度很大,但它却是本科英语学位课程的教学中的必读文章。尽管学生们尚且还未掌握理解难度较高的文本所需的分析方法,比如该文本含有大量低频的古体的词汇,变异的语法结构,以及微妙的文学手法,但是学生们被要求写出相关的文学评论。由于他们缺乏信心和相应的技能来尝试对作品进行个人解读,所以必然地求助于已出版的评论文章。许多英语文学的测试也仅仅只是对一些著名学者的观点的释义练习。因而通常的情况是,学生们写出的评论文章甚至没有经过阅读相关作品。母语学习者有时也会重新包装他人的评论观点,那么非母语学习者对自己阐释评价文学经典的能力缺乏信心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经过恰当的训练,英语学习者可以掌握必要的技能,找到理解高难度文学作品的自己的方法。
2.文体学是什么?
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方兴未艾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如李龙植的《文体学与语言实践》:“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文体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体系的科学。它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表达思想,对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的原则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的一独立分科。”英国哈特曼和斯托克《语言与语言词典》:“Stylistics是应用语言知识去研究风格(style)的学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Stylistics是对于表达风格的语言手段(如修辞格和句法模式)的研究。”英国A.布洛克等《现代思潮辞典》:“Stylistics研究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语言的特点,尤指文学语言,并试图确立能够说明个人及社会群体在使用他们的语言时所作的特定选择的原则。”
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认为:“最近出现新动向,即从作品语言结构的兴趣出发重视文体问题,企图在文体学中探求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媒介作用。”有些文学评论家发现,在研究文学作品语言现象时,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往往无能为力。因此他们试图从文体学的建构中去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所有语言现象研究的需求,并使文体学成为文艺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学互相沟通的媒介和交汇点。我国王佐良先生的《英语文体学研究及其他》(1978)一文,也主张尽快促成一门包括语言学又涵盖文学的新的文体学的诞生。他认为:用现代语言学的方式来研究文体是一个成就,然而在文学语言面前,特别是形象语言面前,语言学家都望而却步了。在这种时候,人们不由得不想到那门老的,可以至少上溯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想到在二十世纪对于文学语言进行了精湛分析的文学批评家(I.A.Richards,William,Empsom,Cleanthbrooks等人,想到Curtius与Learis等)把刷新文学语言同欧洲或英国文化前途联系起来的有抱负的文学研究者了。这就是说,早就从亚里期多德开始,历史上的一些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者,就已经对文学语言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一门完全涵盖语言学、文艺学的新的文学早已在历史中得到长期孕育,文体学是时代文体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语言学、文艺学相互渗透、融合的必然结果。它的成熟和独立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一门横断众多领域的边缘学科,文体学具有的特点是,应用一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另一门科学的对象,使得不同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文体学生长于若干学科的交界处,并不断渗透以扩展自己的领域。它把有些表面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学科从横向沟通起来,打破了学科间的传统疆域,从而使某些学科如语言学、文学批评等的面貌为之一新。文体学使不同领域边界衔接、融合的性质,促进了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并逐渐趋于一体化。文体学的边缘性,也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的一种体现,即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科学的整体化和传统学科的解体。
理解文体学,首要的是消除对语言和文学的人为的隔离。马克瑞(1997)曾批评将文学研究与语言学习分隔成不同科目的做法:“在全球的大学教育体制中,文学研究常常被视为与语言学习无关,前者被看作较高级学科,后者被视为较低级练习。然而,两者应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应被视作互相补充。”魏多逊(1975)认为文体学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而是两个学科领域的连结:语言学和文学评论。他用下列图表显示出文体学的居间作用:据此模式,学生可从语言或者文学任一学科入手,经过中间的文体学阶段,进入语言学或文学评论领域。布鲁菲特和卡特(1986)也认为文体学与文学评论存在某种重叠,二者间的基本差异在于“对语言分析的细节化的系统关注程度”。肖特与坎德林(1986)认为文本分析中涉及的对语言的关注使其对非母语学习者尤为适用:主要的优点在于,与母语学习者不同的是,外语学生已学会如何用语法分析句子并充分意识到英语的音韵结构,于是,相比母语学生,他们对于语言结构有更明确的意识,从而对语言结构及其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分析。
文体学不仅包含语言分析,同时促进了学生文学能力的发展。拉扎尔(2005)认为,具备文学能力的学生,“熟知某些传统,对其有着深刻的内在理解,使得他们能够领会某一剧本或文学作品的辞章并转化成文学意义”。相关的传统包括体裁,修辞手法以及阐释技巧。也可以说,非母语学生一开始缺乏文学评论所必需的直觉意识的情况下,文体学可以(通过语言分析)提供解读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而“通过语言不断增强对作家的语言艺术性的鉴赏”(布鲁菲特,卡特1986)。因此,文体学可视作培养直觉能力的帮助及文学鉴赏的准备。
3.话语习俗与语法结构
在诗歌中,会经常看到作者对某一语义领域的持续使用。文学文本与其他写作体裁的重要区别在于作家创造性地打破常规规则与传统,JamesJoyce即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甚至通俗作家都会欣喜地发明一些新词,将名词转化成动词,将不及物动词作为及物动词或者玩弄词语搭配规则的游戏。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启始句中常有对代词的非常规使用。大部分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意识到文本衔接,注意代词及相关的物主形容词的使用,作为首语重复法的参照。非文学文本中,传统常规清晰明了:代词都是回指之前提到的人、物及事件。以ThomasHardy的DuringWindandRain为例,仅仅读诗的第一段,开头出现的they,he,she,我们不知道究竟其所指,直至往下读到第二段,Eldersandjuniors指的是年青人与老年人,第三段Menandmaidens指成年人新婚夫妇,由此可知,一、四段的He,she分指男人、女人,经历了二、三段中的青少年阶段与成年阶段进入第四段的暮年期,体现时间的流逝,生活中饱经风霜。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技巧高超的作者故意隐瞒关键信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促使我们持续阅读下去。
与之相反,新闻记者知道报纸读者需要的是具体迅速的突出事件。有效的课堂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阅读两种不同体裁的文本-一为新闻报道,另一为短篇故事或长篇小说的开头-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里面代词的使用。很可能的是,在新闻报道中,所有的代词都回指文本前两段提到的人或事件(在已知关键事实后,常常不必将整篇文章读完)。而文学文本中的代词或高频一般名词在文本的后半部才可确认。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意识到文艺散文的重要特征。
其后跟进的活动可直接引导学生注意新闻体裁对名字与单词的重复使用以及文艺作家创造性地选用近义词和比喻以避免重复。4.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的文体学分析文体学包括对句子结构与词汇的分析以理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利用语言的含糊性表面上说一件事情而实际意指另一件事情。以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为例,第1步结构、情节分析让学生们从总体宏观上概要总结出诗文里德情节过程:胆怯(1-3节)--假装(4,5节)--犹疑不定(6-9节)--热望(12-14节)--自我贬抑(15节)--空想(16,19节)--幻灭(20节)。第2步找出指示代词“You”,“I”,“We”,引导学生们理解这些指示代词使该诗具有普遍意义,“You”和“I”分别所指“id本我(指潜意识的最深层)”以及“ego自我(性格中的成人部分)”。第3步分析诗文的正式性特色:从诗体形式来说,由押韵句与非押韵句共同构成;语言形式上,出现大量句节、提问和句子结构的重叙。第4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找出诗中的意象:--eveningasapatientetherizeduponatable--streets--yellowfog/cat--sprawlingonapin(pinnedandwrigglingonthewall)--apairofraggedclawsscuttingacrossthefloorsofsilentseas--mermaid从以上意象推导出Prufrock的自我贬抑和分裂。第5步找出诗中的典故引用或隐喻--epigraph.Dante‘sinferno--AndrewMarvell’s“ToHisCoyMistress”--GreekpoetHesiod‘sWorksandDays--Shakespeare’sTwelfthNightandHamlet--TheBible:Mark617-28andMatthew;14.3-11:Like16.19-31andJohn--Michelangelo--JohnDonne,“TheRelic”--Petrach第6步讨论诗文中讽刺性独白与戏剧性独白的运用-反讽标题与内容产生强烈反差实现反讽效果;“J.AlfredPrufrock”乃是一个沉闷乏味的名字,而“lovesong”意味着罗曼蒂克的浪漫。“Al-fred”=“All+afraid”代表缺乏勇气的人,“Prufrock”=“Prud+frock”意指拘守礼仪和教士穿的长袍,喻指没有付诸行动的能力。从上面的大量反讽和典故运用,归纳出T.S.Eliot该诗的主题是HumanParalysis(人性的瘫痪)。
多数学生对于文学大师的作品表达个人的观点评论感到犹豫不确定,他们常会觉得更为安全的做法是响应专家的观点,即老师或评论家的。从以上文体学分析例证中,学生们运用语言学知识洞悉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其经验帮助学生们建立信心,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更顺利地过渡到外国文艺作品的阐释阶段。
5.结论
篇6
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1.课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夹带家乡方言,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享受,它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导入自己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可谓水道渠成。音乐课的语言应该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用准确并有分寸的文学语言,创设和音乐作品的内涵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2.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文学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动力。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要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需要教师的语言也要相应的生动形象,精辟而精练。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情境中,接受音乐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组织有序的课堂语言是创设情境的保证。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所创设的情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环环紧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有序就显得破有重要,试想,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能创设出什么样的情景来呢?更不用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
4.语速、语调和节奏要和所创设的情境相互交融,高度一致。
对于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所描绘的不同的意境而议。而一手好的音乐作品,少不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完美结合。同样,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少不了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结合运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设的情景,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要依靠语速、语调、节奏来表现。什么样的音乐需要什么样的情景,就需要什么样的语速、语调和节奏。
因此,教师课堂的语言的语速、语调、节奏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节奏感应用恰如其分。使创设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恰当、优美的形体语言艺术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看过戏曲表演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即使观众听不懂表演者的语言,也会体验到戏曲故事发展或轻松或紧张或哀伤的情节。也会体验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演员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形体语言艺术。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除了美的文学语言,还应当恰到好处的运用形体语言,形体语言运用恰当,对于创设情景,无疑是锦上添花,更可以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1.运用眼神交流,创设正确情境。
从延伸可以洞察一个人的灵魂,利用眼神交流,是人与生俱来的一向交流本领,世界上无数的文学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例外的对主人工的眼神作了生动详尽的描写。可见其对于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透彻而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完全可以从教师的延伸中流露出来,所创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的情景,甚至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表白,学生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如:在让六年级的学生欣赏《读唐诗》这首歌曲的时候。通过学唱歌曲《读唐诗》,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能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通过拓展活动创编古诗新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音乐创造能力,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吟诵古诗、自编旋律演唱古诗、表演古诗情境等,使音乐与古诗的意境融合一起。这样的方法,容易引起学生产生联想,让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音乐表演活动,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这样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会取得极佳的效果。
2.利用肢体动作语言,深刻感受情境。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传达情感。而这些肢体动作对于表达情感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课堂中教师的一切身体动作都可视为肢体语言。很难想象一个只说不动的教师有能力创设一个欢快活泼的情境,也很难想象一个有抓头挠腮习惯性小动作的教师能创设一个忧伤哀怨的情境。所以肢体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得当。
3.辅以面部表情,引领学生顺利进入情境。
面部表情和眼神密不可分,演员的演技好坏和它有直接的关系。而创设情境的老师实际上就是一名演员,需要尽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进入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面部的表情是最直接的让学生感受情感的一环。笑嘻嘻的表情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忧伤的情境之中呢?很多教师为了严肃纪律,整天表情凝重,学生看到了老师如此的表情又怎能进入快乐而又轻松的情境之中呢?
篇7
关键词:文学翻译;模糊语言;模糊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181-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46
1 . 模糊学理论对翻译的渗透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于1965年率先提出了模糊集合(fuzzy set)的概念,以此奠定了模糊性理论的基础。模糊集合论的中心概念是隶属度。隶属度是用来描述某一元素属于某类(集合)的程度:即在给定论域U上的模糊集合A,U中的每一元素X对A的隶属程度,可以在区间[0,1]中取不同的实数值来描述。0表示完全不属于,1表示完全属于,0.1,0.2,0.3……0.9分别表示归属程度的高低。这种借助于从0(不属于)到1(完全属于)之间连续取值对事物描述的方法把传统的绝对属于或绝对不属于的关系转换为相对属于的程度问题。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没有像自然学科那样有固定的公式或定律去遵循。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照顾到源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的内容与形式,同时还要考虑双方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在翻译实践中简单地用直译―意译来评价译文的质量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有学者将模糊理论引用到翻译领域以指导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即利用模糊集合论的隶属度方法,用0到1的小数来描述译文接近翻译标准的不同程度。例如,范守义于1987年首次提出把模糊数学原理运用于译文质量评价。穆雷在其文章《用模糊数学评价译文的进一步探索》中探讨了用模糊统计法和专家评定法确定隶属度以及用此法评价译文的可行性问题。文旭(1996)、吴义诚(1996)、王秉钦(1998)、刘在良(1 9 9 9)、周方珠(2 0 0 4)、赵彦春(2001)、毛荣贵、范武邱(2005)等都从不同角度结合模糊理论论述了翻译中有关问题。邵璐(2008)结合模糊理论与翻译提出了翻译的模糊法则。
2 . 理解过程的模糊性
翻译是一个跨文化交流过程,是艺术的再创造,是审美经验的交流活动,是对美的再体验。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本身存在着冲突,译者在对审美经验的整体性把握中,只能将原文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进行意会性描述,而对于那些意象愈隐蔽,不确定性与空白性愈多的原文翻译则更是如此。而对译文读者而言,由于他们积极的能动作用,在参与到这种审美经验的交流活动中时,当他们的“视野期待”与译文“文本空白”碰撞时,“模糊理解”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可见,语言翻译的模糊性,能召唤读者以“期待视野”去发挥想象力并进行再创造(王华琴、王清亭,1997)。
2 . 1 文学语言本身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语言模糊性具体体现在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即难以明确确定或精确定义的模糊词和由模糊词所构成的模糊结构上。语言的模糊性大量存在。如英语中的“a couple of”、“lots of”、“more or less”、“probably”、“perhaps”、“somehow”等都属于模糊表达;汉语中的“中年”、“中等个头”等也属模糊表达。客观事物从一种状态至另一种状态,往往很难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反映在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就是没有明确内涵或外延的概念。所以,语言具有模糊性,文学作品中更是经常使用模糊语言,例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等等都是典型的模糊语言。这类语言在其营造氛围或表达情感上有着准确语言无法比拟的效果,其丰富的表现力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文学语言具有模糊美。不同于科技文体或是日常语言,文学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一般是难以用精确的数学公式计量的复杂感情。模糊语言与精确的语言相比信息容量更大,更显活力,更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更能创造美的意境。唐诗中模糊数词,比喻、夸张等模糊修辞语言随处可见。例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这些诗句中,数词短语“三千丈”“七八个”“两三点”在此并非表示精确的数字,而是表示模糊概念,这种模糊语言更能营造出作者当时想要表达的意境,更具有表现力。
2 . 2 思维方式引起的模糊性
翻译过程必然涉及对源语的理解,准确地理解源语是翻译的基础。译者对源语的理解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无论是普通语言现象还是模糊语言现象,其翻译的根本依据是分析特定语境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思维活动是这里的决定因素”(阎德胜,1988)。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思维能力不仅发展了思维的精确性,同时也发展了思维的模糊性。人类的思维正是在从这种模糊到精确,再从精确到模糊的反复循环中提高了认知客观世界的能力。利用思维的这种模糊性,译者就可以对复杂的语言进行分析与综合处理,从而达到相对“精确”地理解和认知源语的目的;此外,译者在下笔翻译之前对原文的理解也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是在众多意义与搭配中选择语义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模糊思维的灵活性和概括性得以充分发挥出来,译者对源语原文进行语义、语境和语用等多方面由表及里、由主题到结构概括再到语言点的综合性分析,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样才能把握源语的真实语义。文旭(1996)曾指出,表示四季的时间词也是有模糊性的,他认为“不同语言的截分也不完全一致。”即,汉语中所分的“春、夏、秋、冬”与英语的“spring”“summer”“autumn”和“winter”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对等。
2 . 3 文化差异造成的模糊性
Chistiane Nord(1991)用“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来替代“翻译”这一术语;Holz Manttari(1984: 17)甚至用“跨文化合作”(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来替代“翻译”;Andre Lefevere(2004)则把翻译看成“文化交融”(acculturation),而 R. Daniel Shaw(1998)创造了“transculture”这个词。翻译已不再仅仅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变,而是一种文化转化的模式(郭建中,1998: 12)。
语言的模糊性与非语言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也会引起理解差异。译者在翻译中要充分考虑到源语与译语双方读者的接受和认可度。如果译者没能洞悉译入语的确切含义,不将双方的文化差异考虑进去便会导致理解差异,从而使其译文产生歧义或引起误解。例如,国内一景区的一处景观题为“金鸡报晓”被翻译为“Cock Heralding Day Break”,此译文忽略了文化差异和“cock”一词在英语中的俚语词义,因而会给外国游客带来误解,如改译为“Rooster Heralding Daybreak”应该更为恰当。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文化差异导致译者在源语与译语翻译转换中的理解障碍,从而造成译文表达中的模糊处理。
3 . 表达中的模糊性
“所谓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中的句子是人类将形象的具体活动转换成抽象的概念活动的载体”(田耀,2002)。译者想要深入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就必须仔细揣摩句意,尤其是要准确地把握一些模糊表意的句子。翻译的首要任务便是“忠实”再现原文的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译者去逐字逐句地解释每一个字词。实际上,由于知识背景、表达习惯以及语言形式方面的巨大差异,逐字逐句的翻译在很多情况下都无法收到期望的效果。译者在译文的表达中往往会出现不忠实于原文的情况,这是因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译者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会受自己主观态度影响,同时,因为诸如文化差异、思维方式等差异的影响,有些内容是无法“忠实”地呈现在另一种语言中的,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表达。绝对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是不存在的,翻译作品通常都经过了译者的二度创作。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模糊处理原文语言,使其能够自然地融入译入语读者语言中是翻译工作者必备的技巧。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译者通常会使用模糊手法来处理一些表达,而这种利用语义的模糊性来处理译入语表达的手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意义和风格,从而达到读者的审美要求。
毛荣贵、范武邱(2005)在《语言模糊性与翻译》一文中讲到模糊语言的翻译手法时指出:“概而言之,译者所面对的两种文字表达,或是‘一见钟情’,或是‘冤家对头’。做一名出色的‘(文字)媒婆’,无非有四种基本的翻译手法:以精确译精确、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精确和以模糊译模糊。翻译表达中模糊处理一般不外乎这几种。例如诗词中的数词,其语义多存在着模糊性,在许多时候,译者都会采用模糊对等译法,即用一种语言中的模糊词去翻译另一种语言的模糊词。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译文: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
A little boat, a bamboo cloak,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 snow.
(Bynner译)
诗中“千”、“万”本身就具有模糊语义;译者在翻译中借用了英语中常用来表达模糊语义的“A hundred”和“A thousand”来分别翻译诗中的模糊数词“千”和“万”,这种模糊对等的译法虽然改变了数词,但却产生了语用对等的效果,在译出原诗模糊的意境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又如,在诗词《为女民兵题照》中写到“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其“不爱红装爱武装”一句有诸多不同的译文版本。许渊冲先生将其翻译为“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便是一个典型的模糊化处理范例。诗中“武装”并不只是“军装”的意思,诗人将其引申为指走出家门,拿起武器,上战场打仗。“红装”在这里也可引申为“打扮装饰”。许译便是依据这种逻辑对原文进行了模糊化的处理。虽然字面上看似不“忠实”于原作,但却体现了功能对等的真正内涵,能给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带来基本相近的感受。
如上所述,文学翻译是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准确无误,整个翻译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模糊性。文学翻译不仅要翻译原作的字词和语句,更要成功地传递原作的意境和审美情趣,要给读者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理解环境。
4 . 翻译标准的模糊性
翻译标准就是用来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关于翻译标准,古今中外标准各异。仔细分辨,不管是西方学者的“等值论”还是中国严复的“信、达、雅”、傅雷提出的“传神论”、钱钟书的“化境说”以及范仲英的“感受论”,大多表达的概念都是概括的、不确切的,也就是具有模糊性。从字面上看“等值”一词要求的是精确的译文,但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等值只能是近似的等值”,“绝对等值的翻译是不可能达到的”(Newmark, 2001)。所谓的“等值论”只是一个“在理论上缺乏可验证性,在实践上缺乏可操作性”的翻译标准。而其他翻译准则诸如“传神论”“化境说”以及“信、达、雅”也只是一种理想化标准,在实际翻译中是无法达到的。因为读者对译文质量的评判大都以自己的体会和阅读的感受为依据,“有一千个读者就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信”,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但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达到“信”的标准呢?因此,此标准本身就是模糊的。而借助于模糊理论来评判译文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译文与原文的对等程度可以表达为:大致对等―比较对等―很对等……等不同层次的无限接近原作的程度。
5 . 结束语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文学作品常常用模糊语言来丰富表现力,营造朦胧的模糊美。模糊语言的翻译对译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翻译的各个阶段也都渗透着模糊性,因此,翻译从来都不是一项精确的工作。在翻译表达时采用模糊的概念及表达更能准确地再现原作的风格和意境,并增加读者对译文的可接受性。模糊理论的发展对翻译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模糊理论在翻译领域中的价值,同时对模糊性的进一步探讨将更有助于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译出高质量的作品。
参考文献
Lefevere, A.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范守义.模糊数学与译文评价[J].中国翻译,1987(4).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毛荣贵、范武邱.语言模糊性与翻译[J].上海翻译,2005(1).
邵璐.论翻译的模糊法则[J].外国语,2008(3).
田耀.英汉互译中的模糊处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篇8
[关键词]英美文学,三源泉,语料库,文学教学。
1英美文学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学作品离不开原型,也可以说原型是文学作品的大语境。原型来自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从祖先那里由遗传得来并持续到现在[1]。而神话艺术是上古时代社会、文化系统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正因为神话参与建构原始人的思维模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千百年来,它成为原型后深藏在人们的深层意识中。古希腊神话,作为希腊最早的意识形态,它是欧美民族的原始先民以特有的幻想和想象方式,对民族发韧期那艰难、悲壮的漫长历程的艺术记载,是先民在上古严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为生存而进行拼搏奋斗的艺术表现,这里孕育着人类的智慧,抛洒着人类苦难的泪水[2]。从中可以触摸到希腊民族那丰满而活泼的心灵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希腊神话作为人类的童年文化,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的母题,并由这些原型衍化、滋生出众多的文学作品。神话所蕴含的内核,理性的光芒,跃动的火种,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欧美民族意识的深层,影响西方作家尤其是英美作家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模式。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化有特别大的影响,古罗马人在用武力征服了希腊后被希腊文化所征服并继承了希腊神话,于是罗马神话中的神与希腊神话中的神相混同,都被赋予了同样的经历和个性,只是在罗马神话中诸神有了拉丁文名字,于是希腊、罗马神话便融为一体,统称希腊罗马神话[3]。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渗透着大量的希腊罗马神话。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西方的文学家们就经常以希腊罗马神话为素材进行创作。如在英国文学当中,莎士比亚曾多次运用希腊神话为题材进行创作,弥尔顿、济慈、雪莱、萧伯纳等许多诗人和剧作家也多次在其作品中使用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神话中的神和英雄们以超人的力量和顽强的意志同不公的命运和邪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故事同样启迪、激励了许多美国诗人和作家,如美国诗人朗费罗曾做诗讴歌为人类盗取天火而遭受天罚但仍顽强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另外惠特曼、约翰巴斯和约翰厄普代克等都借古代希腊神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文学名著[4],它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圣经》的故事和传说等还是西方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英美文学中很多伟大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和小说都取材于《圣经》故事。英国诗人米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和《复乐园》,拜伦的神秘剧《该隐》与王尔德的《莎乐美》,惠特曼的《草叶集》中的“亚当的子孙”,艾略特的《贤人朝圣记》等都取自《圣经》题材。有的文学作品连题目都出自《圣经》,有的文学作品更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汇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如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社会生存问题的名剧《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等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标题取自《旧约传道书》。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直接引用《圣经》中的诗行、布道、箴言等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不了解《圣经》故事背景的人在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时难免流于表面和肤浅,甚至可以这样说,不了解《圣经》就不能侈谈英美文学。 综上所述,自文艺复兴以来,英美文学作家深受这三大源泉的影响,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不了解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文化,就很难理解英美文学的本质及其文化语境,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这三大文学文化语境的系统资料,为此笔者构建了一个英美文学文化三源泉的语料库。
2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语料库的构建
语料库可以简单地看作是用于语言分析的语言语料的集合。英国著名语言学家john sinclair认为语料库是一个存储于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的集合(包括书面和口头语言材料),用来反映语言的状态和变化特征[5]。国内近年来建立了许多语料库,但大部分是用于语言学研究、语法研究、词典编纂、教材编写或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等[6]。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语料库,与现有的其它语料库有较大区别。构建语料库时首先要考虑建库目标,因为它决定语料库的类型和规模,决定语料的选择和整理,其次要考虑语料的来源,另外还要考虑检索软件的选用等方面。
三源泉语料库的构建目标:本语料库中要包括比较完整的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知识的语料,提供比较全面的背景资料,它的构建不仅要为广大英美文学教师、学者及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鉴赏、解读英美名家名作的语料源,还要为英美文学鉴赏以及研究提供一个科学的平台,并且还可以用来改进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学、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达到《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掌握文学评价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开阔思维,拓展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环境的了解”[7]的目的。
语料库的语料来源:本语料库的语料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有关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典故的书刊、杂志,有的来自市场上公开出售的数据光盘,有的来自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有的来自国外大学图书馆,有的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等。笔者按照建库的目标和要求对语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整理,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知识体系的语料库。
语料库的结构:构建的“三源泉”语料库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①希腊、罗马神话语料库,其中包括英文语料greek and roman ghost stories,myths and legends from greek and roman sources,old greek stories,stories from greek tragedians,roman stories等,汉语语料《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希腊罗马神话》、《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故事》;②《圣经》故事语料库,其中包括英文语料bible stories and religious classics,the wonder book of bible stories,wee one's bible stories,the holy bible(king james version),bible stories from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等,汉语语料《圣经的故事》、《圣经事典》、《圣经故事赏析》、《基督教与圣经》、《圣经文学》、《圣经全传》等;③学术期刊语料库,主要包括近几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发表的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对西方文学,尤其是对英美文学影响的论文几十篇,如“论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希腊罗马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希腊罗马神话与欧美文化”、“圣经与西方文学”、“圣经:英美文学的创作母题”等;④网络资源库,本语料库还利用internet网的优势资源,建立与“三源泉”有关的文学背景、文学知识及文学评论的超级链接,这些链接除文字资料外,还提供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等有关资料,如online-mythology.com;greekmyt hology.com;blueletter bible.org;geocities.com/athens/delphi/8991/roman.html等网站上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三源泉”语料库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语料库检索软件的选用:目前,功能强大、使用简单的计算机检索定位软件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如英国利物浦大学mike scott与tim jones联合开发的microconcord软件,可以支持多文件多关键词的同时检索,支持通配符检索等,运行速度快,操作简单。而wordsmith软件功能更加强大,不但具有词语检索、共现上下文等常用功能,还可以计算出检索词语的统计值及统计分布规律,能识别文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和词组等,它们都是语料库的常用检索软件。
“三源泉”语料库的构建完成之后,启动上述的定位检索软件就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等获得大量相关的文学语言实例和丰富的文化语境,同时发挥文本库的功能,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操作方便、快捷、准确。
3英美文学“三源泉”语料库的应用
该英美文学文化“三源泉”语料库可以应用到以下方面:
1)“三源泉”背景知识查询。由于本语料库包括了与古代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和《圣经》有关的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较为丰富的网络资源链接和相关学术评论文章,英美文学专业学生和爱好者可以比较容易地查询到他们在英美文学学习中遇到的与“三源泉”有关的文学文化背景知识,了解有关文学人物、原型、典故等的来源、背景和使用语境等。
2)文学课程教学。语料库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和学习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研究能力[8]。语料库中除提供了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的背景知识外,还包含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片断,评论文章和链接网站等,可以为英美文学专业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学习和欣赏资料,大大丰富了文学课教学内容。比如,在讲授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的剧本《卖花女》时,许多教材上只有几段节选。学生在读完节选段落时,仍觉得意犹未尽,想了解得更多。利用该“三源泉”语料库,学生不但可以观看根据该剧本改编的电影片段,可以阅读作品中的人物评论及相关的学术论文,还可以从语料库中找到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pygmalion) 原型的动人故事,从而进行拓展阅读。这样的文学语料库在大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另外,学生还会根据语料库中的介绍,进一步利用网络链接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它感兴趣的文学文化知识,在拓展文学课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方便地到语料库中去寻找、探究答案,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教学不但能为语言、文学学习者提供丰富而真实的语言模式,并且计算机的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以及软件的强大功能也更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进一步研究。
3)英美文学研究与分析。利用文学语言语料库对文学语言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是比较方便的。语料库为文学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的基础,学生和研究者可以利用语料库进行词汇、语句、典故等统计,发现语言规律、特征,可以利用语料库研究和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学生和语料库使用者可以到语料库查询,利用计算机特有的检索和统计技术对相关资料进行检索,对英美著名作家在其作品中使用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典故、箴言的体裁(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人物(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或者《圣经》中的神、英雄或普通人物等)、场合语境(具体的使用语境及与上下文的关系)和寓意(取自“三源泉”中的最初意义还是作家进行隐喻、引申、指代等)等进行具体统计和分析,以反映作家的写作风格及其受“三源泉”的影响等,大大拓展了英美文学研究的视角和范围。
在构建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语料库的过程中,将语料库语言学知识、先进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运用到英美文学的研究和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去,拓展了国内英美文学研究的视角和范围,为英美文学爱好者和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资源和研究平台,能为层次较高的文学学习者提供丰富而真实的语言基本模式,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9]。但是,笔者构建的这一文学语料库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信息量及检索手段尚须扩大与更新,要想使它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工具和研究平台,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笔者会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使之逐步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jung c g.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m].london:routledge,1968:119.
2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m].曹乃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3陶洁.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4刘丛如,吴向军.《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以莎士比亚、海明威为例[j].中国宗教,2006,79(6):45-47.
5 john sinclair.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6文渤燕.语料库及其作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1,94(2):32-35.
7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 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1 在美的素材中,发现美
空洞的讲解不如形象的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不如水到渠成的自然。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物引导学生爱惜,美趣指领学生高雅,至理促使学生聪睿。由此,教师应该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在高中或中专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数不胜数。这当中,有着无数美轮美奂的意象,有着风流倜傥的气质,羽扇纶巾的神韵,有着挽雕弓、射天狼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有着“夜阑卧听风吹雨,尚思为国戍轮台”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还有无数让人终身受用的治学、做人的哲理。这些素材或让人神往,或使人心仪;可叫人豪情万丈,亦可催人潸然泪下,让人倍感“慷慨悲凉为家国,雀跃沉思缘诗文”。这些材料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载体,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欣赏美,意识到自己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美之中。
2 在美的形象中,鉴赏美
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是美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因此,通过课文中美的人物形象,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审美心理的诱因。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情绪极易冲动。因此,以美育人,以美冶情,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是语文学科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谈骨气》中孟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的伟岸、正直、严肃、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有的人》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形象;《勇气》中法国妇女坚信世界和平的大无畏精神。上述课文中这些美的人物形象,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学生在感受美的形象和理解美的内涵中,不断领悟,同时产生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提高了审美的鉴赏力。
3 在美的语言中,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其形象性、生动性、概括性令人惊叹。因此,只有通过对文学语言的细致品味,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真正内涵,便不可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就更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例如《荔枝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层揣摩语言,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的理解到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民的情感也就无疑了。再如《选场》一文中,只要对黄世仁的语言“我家自有谷满仓,哪管他穷人饿肚肠”细加品味,就不难理解战争年代曾有一位战士向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的情景了。这样,学生就能把作者表达的思想领悟得深透,从而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自然地培养学生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4 在美的活动中,创造美
篇10
笔者曾听过一节县公开课《项脊轩记》,授者将多媒体手段贯穿于整节教学活动始终,除导入时凄凉的画面、忧伤的曲调,便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外,余者如“项脊轩变迁图”、“ 作者幼年生活场景”“祖母音容笑貌图”等且不论其来源是否“货真价实”,单从其效果来看,无疑喧宾夺主,成课不足败课有余,特别是大量肢解内容的习题训练更让听者反胃,唏嘘不已:
一、忽视了对文本的阅读,剥夺了文学形象的多样性。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为媒介,借助文学形象来抒感,表达思想,阐明哲理。其本身又具有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有着见仁见智的现象。大量运用图视,一方面会牺牲了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多个读者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另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长期运用,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性,进而压制了学生的再创造力。《项脊轩记》主要围绕项脊轩写家庭生活琐事,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情感,读者只有在阅读文本中,才会借助语言媒介去想象并陶醉“兰竹相映,月白风清”的清幽月景,进而感受作者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及对百年老屋的情有独衷;才能从母亲“以指扣门扉”“儿寒乎?欲食乎? ”等感人的细节,闻其声,想其人,创造母亲问饥问寒的逼真神情。
二、削弱了朗读教学这一主要语文教学手段。
“教学千法以读为主”,朗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过程,是把诉诸于知觉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诉诸于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通过朗读教学的有声思维再创造文学语言中的艺术形象,准确、鲜明、生动的反映思想内涵,使学生获得信息知识,达到甘美的享受。苏轼诗云:“旧书不厌百回改,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钻研文本,还可达到与作者的共鸣。“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这个道理。《项脊轩记》本以“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而被读者娓娓称道,教者应点拨学生倾心朗读,体会“令人长号不自禁”的真挚情感,由情感的抒发层次自然梳理文本脉络。
三、缺乏必要的师生思想交流。
语文课堂是一种有“生命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欲望特别强烈。”综观本节观摩课,由于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成了照图施工的“施工图纸”,教者扮演了电脑操作者的角色,将充满人情味儿的师生关系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关系。教者由于缺乏必要声情并茂的引领,缺乏必要的对学生疑难耳提面授式的点拨,缺乏师生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忽视了对文本的揣摩、体味,因而只能算作新科技武装下的“填鸭式”教学。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是给了我们语文教师一个充分放手给学生的召唤。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特点,指导学生间的互相合作,加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过程,动员学生全程全员参与互动。
四、肢解文本,忽视了整体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