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的措施

篇1

关键词: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29-01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汽车专业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怎样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是当前汽车专业教师所面对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辆汽车的生产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很多部件是由多个国家组装生产出来,配件的安装说明也大多采用英文,这就要求我们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满足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中职汽车专业教学必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标准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还得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代接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通过互联网知识掌握最新的教学模式,并给予一定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做法:一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进行自己培训。二是选送部分教师到汽车生产或修理企业进行实习。三是选送部分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四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校进行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培训,鼓励教师承担教材的编写、参加生产实践,尽快提高理论能力、实践能力与业务素质。学校通过这种“走出去、请近来”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不足,加快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合理调整和改善课程设计

职业教育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调整课时或者增加实物课时,让学生能够拥有多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现在新课标教学的推动作用下转变教学方法,合理规划教学课程已经是汽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了,合理规划课程设计,通过与现实社会需要人才方向规划课程,在对人才需求量大的,工作变化大的专业进行增加课程或者增加班级设计,对于新出现的技术就应当增开这一门课程,培育更多更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只有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才会是好的改革,也是改革的根本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资源。

三、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就业意识、服务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往往过于重视理论成绩,虽然培养出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可以对答如流,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吃苦耐劳、敬业的精神,也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对汽车技术的掌握和眼前的利益不能清楚地认识,缺少自主创业的信心,阻碍了他们在工作中的发展,所以职业教育必须要在这方面不断加强,要让学生明白掌握技术的重要性,把就业教育、素质教育、服务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中。

四、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虽然企业对高技术工人需求量不变,但对他们的能力却有了更高的标准,职业教育只有具备灵活性、多元化,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长期以来,学校与企业之间互不往来,学校不了解企业的需要,企业不关心学校的教育方式。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加强校企合作,把培养人才当做共同的责任,而且企业能够接触到汽车的新技术,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动态更多了解,学校在这方面相对落后,只有与企业加强合作,多沟通、多联系,利用企业的资源,享受企业的技术和设备,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五、投资组建实训基地

为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学校可以组建一些实训基地。即以学校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学校可以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实就是把企业引进校园,让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管理、课程、设备、技师等,学校教师与企业技师可以交替授课,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其实是可以相互融合,两者的资源可以做有机结合。学生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教室、实训室里学习知识,强化技能,则是一种“学”与“训”在校内进行工学结合的极好体现。

六、对学生进行职前教育

可以把职前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在企业和技术的不断变化中,提高学生对社会能力、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包括对许多方面的培养。如社交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文化水平、对自己和他人的感知能力等,最好能够与企业合作开设选修课程。在证书考试中,加强对整体素质的评估,不要过于重视分数,重视对学生发展潜力的挖掘。要把证书考试和企业人力开发措施相结合,按照行为导向和构建导向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

篇2

关键词 高职;人才培养;实验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47-03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1 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为指导

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师能否用新的观念、正确的思想去认识和占领这个阵地,是课堂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只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而要从素质教育和能力全方面来衡量。有的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学生信任度不够,讲得多,根本就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说话,学生思维只能跟着教师转,去找答案。表面上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要转变观念。

1.2 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气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育活动视为他们自己真正乐意的生活。现实中,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只要不是按教师的“标准”答案回答,学生一开口,就被教师命令坐下,另外抽人回答。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有宽松、民主的氛围作保障,要敢于让学生把不同的观点暴露出来,哪怕错了,只要有一点儿闪光的,都要抓住及时给予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宽松起来,大家的表现欲强烈了,就都愿意主动发言了。

1.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 尽量放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观察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凡是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只有学生说出来,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灵活、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敢说、愿说、有话可说。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又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以“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项目一“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为案例进行阐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电气与机电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讲述的知识既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又具有一定难度和前沿性,对于基础不好的高职学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爱学这门课,让大家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笔者首先将该课程核心内容归纳了6个项目,也就是创设了6个学习情境,这六个学习情境均来自实际应用。下面以项目一“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及其中的“任务三 调光灯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的课堂教学过程为例进行阐述。

将项目分解成5个任务完成:认识晶闸管;晶闸管的选型;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触发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综合制作与调试。

首先,第一次课给大家带一盏实际的调光灯到课堂,接通电源展示调光的过程,给大家增加感性认识,然后询问调光的原理是什么,激发学生研究调光原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后,多媒体展示教学情景一: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提出要设计一盏调光台灯,并进行安装与调试,并告知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提出要求。这样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我应该怎么设计?采用什么原理?

再次,通过多媒体动画阐述晶闸管的认识和选型。布置课后任务:查找调光灯电路原理图,并弄清楚它的主电路调光原理。(为下次课做准备)

任务三调光灯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1)任务布置:完成调光灯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2)任务分析:首先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调光灯主电路的构成,可以查找教材或利用网络资源;然后各小组对调光灯主电路进行筛选,既要简单实用、造价低,又要满足控制方便、经久耐用。引导启发学生利用任务一、二学到的晶闸管的知识组成最简单的主电路。

3)任务实施。在各小组汇报答辩,教师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最适合调光灯的主电路——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给出负载大小220 V、40 W的灯泡,提出电路设计参数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主电路。根据任务二所学知识确定晶闸管的型号规格。重点:晶闸管器件参数计算与选型。难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现调光的原理。(采用启发式教学,在电路设计中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调光原理采用分组讨论、提问答辩的方法,最后教师点评,通过动画演示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工作原理,从而阐述调光原理。)

4)学生上机MATLAB仿真,验证设计结果。

5)进行元件测量与搭接硬件电路进行测试,进行实际动手操练。重点:实际电路测试方法与数据分析。(在实际电路安装与测量中,教师主要是巡视指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严谨的科学作风)

6)学生先总结归纳任务三的完成情况,并完成自评和互评。然后教师点评、归纳总结,并对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考核。

7)课外能力拓展训练:本电路采用了单相半波可控直流电路作为调光灯主电路进行调光,请同学查阅资料,设计出另外两种调光灯主电路,并说明其调光原理。(作业布置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自主学习,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能力)

8)任务四布置:调光灯触发控制电路的计算、设计、器件选型与调试。查找资料初步确定调光灯触发控制电路构成,每人至少确定一种方案。(为下次课任务的实施做准备)

2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素质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笔者认为,高职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素质,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下述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2.1 将“两课”、社会实践、日常教育等融为一体,立德树人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实际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养成。将“两课”与社会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适应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对培养高职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重要作用。

2.2 将选修课、科技文化等活动融为一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时,应淡化专业界线。高职学生更应该成为人文主义工作者,在自己的技术劳动中体现出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因此,要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人文素质讲座。

2.3 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为标准,搭建课内外训练平台

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降,已经是一个让人担忧的严峻问题。因此,要加强体育课、公益劳动课及大学生专业体育团队的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

3 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招到高质量的生源

1)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就业问题,使每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得到一份工作是职业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因为就业不仅关系人的生计,还关系人的尊严。

①职业教育要找准服务对象,即其可能吸引的对象,提供适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如下岗工人的转岗培训、回乡农民工的技术学习、待业青年短期技术培训、大学生“回炉”以及其他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应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职业教育的经济目标为主要取向,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设置、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办学。

②职业教育要改进服务质量。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教学环境的改善,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趋势,改革专业课程,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接受高水平的、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为以后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必须要关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之后的生涯发展,让学生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首先,要改进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评价机制,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在关注技术精湛、能力出众的高水平技术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关心普通技术工人,要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提高技术工人的初始薪酬水平,使其与企业其他人员的薪酬水平大体相当。再次,以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为契机,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并逐步实行与技术等级相配套的薪酬制度,使其技术技能提高与职位晋升及薪酬增长相匹配。

3)完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发展环境。首先,政府有必要继续相关的支持政策,推动职业教育乘势发展。要对职业教育实施保护性招生政策、倾斜性学生奖助政策。同时,对地方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绩效进行分阶段的考评,制订严格的操作性强的督导和问责机制。其次,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强化职业院校的标准化配置,即职业院校在师资建设、实验实训设备配备等方面根据招生数量、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配置。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物流发展 物流人才 对策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综合性强、操作性强,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开展国内外综合物流业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管理人才。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物流教育也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养物流人才,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 

    发展物流业需要复合型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类别 

    宏观管理层次的人才。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训、政府机构制定物流政策、规划等方面人才。 

    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企业的包含面很广,尤其是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物流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 

    物流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 

    仓库主管人员 既具备物流作业各环节管理的基本素质,又熟悉车辆保养维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懂得如何最合理地调度企业的车辆和人员、如何最为合理地规划进出货、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行车路径、如何最大限度地为承运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配送中心主管人员 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如物流基础知识、财务知识、营销知识与IT技能等,了解运作流程并不断加以改进,利用信息共享及分析,对配送中心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开展各项增值服务,实现为供应商联合管理库存。 

    客户服务代表 既熟悉客户的各项要求和服务承诺,具备货物信息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能力,也了解仓库管理、运输作业、结算、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支持人员。 

    网络维护员 IT技术是其具备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了解物流具体业务操作的流程,对物流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作出准确的诊断。 

    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 

    物流人才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供应链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安全管理知识 、法律知识。随着物流人才数量的增加,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则从数量型向素质型转变,不单纯追求人才的数量,更注重那种政治思想好、实践能力强、能够很快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在其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有事业心、责任心、适应力强的物流人才。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还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除了要求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求其精通一门以上外语,熟练运用计算机,有较宽知识面等。 现在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 

    物流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除了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外,物流人才还需要具有前瞻性,即不受现有的机构、制度和一些做法的约束。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能够创造合理化的物流条件,组织员工为物流合理化而工作的魄力。应具备开拓未知领域的先驱者的气概,具有挑战精神,具有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的素养,具备构筑信息系统的能力。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的才能。具备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异常事故和应急作业的处理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一个优秀的物流人才,需要用至少二至三年的时间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去实习,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特点、物流需求。 

    我国物流人才的现状 

    我国物流人才数量严重短缺,现有的物流人才专业水平较低,而整个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 

    物流人才数量严重缺乏 

    物流人才是稀缺资源,更是战略资源。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我国有200多万个与物流相关的企业需要物流人才,如果到2010年给每10个企业输送1个物流大专以上人才就是20万,每5个企业输送1个就是40万,如果给2个企业的物流在职人员培训1人,就是100万,给每个企业各培训1人,就是200万人。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量约为100-200万人。而专业人才年培养规模约5000人,在职人员年培训规模约5万人,与需求数量相差甚远,这种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状况很难实现社会需求。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缺乏一批有理论、会经营、懂管理的拥有现代物流理念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科研、物流师资等在业内最缺乏,能够进行整套物流方案的策划与设计的综合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今后一段时间,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吃香。 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

    我国物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物流教育滞后,物流人才培养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高等院校目前培养出来的人员知识面较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培养我国物流人才的建议

    创造物流发展的“软环境”,形成对物流的正确认识

    我国现代物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忽视流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流通方式和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应重视对物流的宣传引导,认识现代物流,接受现代物流理念。

    通过学历教育培养物流人才

    首先要抓好物流学科建设。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中,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与管理学、工学、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物流专业目前虽是目录外专业,但要当作正规专业来办,争取在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时进入,还要争取进入一级学科,重点培养造就优秀的物流学科带头人。

    第二要抓好师资与教材两个环节。物流师资建设,要组织单课程或多课程的师资培训,提高理论水平。而教材已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高质量的问题,缺高水平的精品教材。要确定不同层次物流专业的核心教材,组织高水平老师编写,并争取进入教育部教材规划。

    第三要推动物流的产学研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

    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物流研究中心与物流研究所要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用于企业。学校在教学中要重视物流实验室建设,重视实习这一环节。特别是中专与高职的学历教育,更要重视动手能力,重视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第四要培养多层次物流人才。物流研究生教育要重理论研究与方法,面向科研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目的是培养其较强的研究能力、使其能够驾驭物流日常业务的经营和决策,具备解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教育要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面向企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性,具有物流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能力,以及具有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物流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中级物流经营管理人才,使其能够直接管理和操作物流作业的全过程。专科和高职教育是基础性的物流教育,要重操作、技能和实践,主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从事物流过程管理的实际操作人员。

    通过职业培训培养物流人才

    要提高整个物流人员的素质,除了不断输入新的素质较高的人员以外,还必须重视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职业培训的起点要高,培训对象应以项目经理为主,要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讲授、研讨,也可以是座谈、交流,并有不同的层次,以适应不同人员的需要。短期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应更强,在短时间内发挥实际功能和作用,解决具体问题。长期培训要有长远考虑,不能只顾眼前,片面地强调实用。

篇4

工商管理专业目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按照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和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与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

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

1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容

1.1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1.2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1.3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2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2.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2.2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

2.3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2.4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2.5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弱于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出现极强的求同现象。要想打破这种“趋同现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弹性,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措施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措施主要有:技能培养、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财政投入等几种方式。尽管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但因其只是行政激励手段,缺乏法律法规必要的刚性约束力,所以,许多地方在执行这些政策规定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

技能培养成为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的筹资方式,采取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了一批思想道德好的高技能人才。仅以威海市为例,该市从2005年政府就组织实施了“金蓝领”培训工程,主要由符合相关条件的职高、技工院校进行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般为生产一线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取得相关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1年以上或连续从事本职业10年以上、已经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或在市级二类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前5名的在岗青年技术工人等。培训基地在工余时间以集中组织理论学习、模拟操作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按要求完成培训课时后,由省级统一组织技能鉴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成绩合格者,颁发“省金蓝领培训项目培训合格证”,并核发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核发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费用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共同承担。4年来,该市通过这种方式已培养了1706人,造就了一批一线高技能人才。

技能鉴定成为各地考试测评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普遍方式。这种方式偏重于理论素质,其多以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应届学生为主。2008年威海市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总人数为16858人,其中考取3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共有1517人,而参加鉴定合格的各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就达1163人,占参加3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总人数比例的76.7%。这是应届学生获取高级工资格的唯一途径。尽管数量不小,但在社会上,尤其是企业当中的认知度却很小。

技术竞赛成为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补充手段之。原劳动保障部2000年规定,通过技术竞赛也可获得高级工或以上的技术资格。尽管这种形式使许多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技术人员脱颖而出,并且参与竞争者多为企业在岗职工,同时也可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各城市权威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种类、次数都很有限,因此,这种方式产生的技能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以威海为例,2008年该市共举办市级以上的各类职业竞赛7次,总参赛1万多人次,但通过技能竞赛选拔而产生的3级以上高级职业技术工人仅有147 人,仅占全年技能鉴定合格人数的10.1%。

激励机制成为近年来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新形方式。通过考核考察选拔的方式推举首席技师,作为各地生产一线的拔尖人才。以山海市为例,该市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首席技师制,全市每年通过层层选拔选出15人左右,管理期限一般为3年。在第一个管理期内每人每月发给市政府津贴500元,连续第二、三次选拔为市首席技师的,每月市政府津贴分别为700、1000元。这种方法,促进一批具有绝招绝技,创造出在同行业中公认的先进操作技能人才涌现,他们是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对提升产品质量有突出贡献的人。

应该说,上述几种措施的广泛应用对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调动广大技能劳动者的积极性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但仅依靠这些措施要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角色转换和迈进,远培养不出社会所需的大批高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强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但由于部门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以致于“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在各地运中存在互相扯皮和掣肘现象。2008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印发《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确定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工作原则和评价范围以及对象。规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包括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和初级、中级、高级技能鉴定,重点是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范围主要是企业生产一线的主体技术性的职业。目前,此项工作还在试点阶段,能否得到广泛推行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证明。

其次,出台刚性措施,加大高技能人才开发和培训的投资力度。当前,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远远不足于实际需要。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硬性法律法规,确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资金投入,推进各地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开发津贴的专项基金制度,用于扩大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以及解决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问题等。一方面,大型重点企业应增加不低于核定工资总额的10%用于特殊人才的岗位津贴、福利分配和奖励,并可进入成本核算。推广人才资本产权制度,鼓励企业按管理、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进行分配。鼓励这些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核心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支持重点企业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和科研人员“基薪+项目提成”的薪酬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大企业优秀人才奖励措施。鼓励各地开展科技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奖等人才的评选,并强制各重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评选比例不低于40%。要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对非公有制重点企业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再投资时需缴纳20%所得税的地方部分,返还企业用于科技研发、人才培训。支持企业每年从生产经营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留资金,建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滚动发展。企业依法提取的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在所得税前扣除。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鼓励县区财政尽快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确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健康平稳开展。

第三,要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的社会地位。目前社会各界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认知度远远高于职业技工教育。尤其是许多家长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从事技能劳动,轻视技能劳动和劳动者的现向还很严重,高技能人才的成才环境存在种种障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技能劳动者得不到合理使用,其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也相对偏低,这些现象将使高技能人才队伍出现“断层”危机。

此外,技术交流氛围、合理考核评价、以及岗位使用和合理流动政策也要出台相应的刚性措施加以强力推进。只有各种政策法律措施同时加大力度,才能造就出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瞭望》新闻周刊. 《人本主义、能力主义的新人才观,将推动人才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2008-05-15

篇6

关键词: 一体化 人才培养 可行性措施

1、专业课程元素的相互吸收

无论是建筑学专业还是环艺专业,结合各自专业的学科体系,有选择地吸纳对方的专业内容,引进部分重要的课程,是培养适应一体化设计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1) 建筑学教育体系

对于建筑教育来说,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强调单一学科发展的建筑教育和学科体系正在向综合性很强的现代建筑学科体系转化,现代建筑学科体系涵盖了很多不同的子学科。其中包括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再设计,亦即我们所说的环境艺术设计。因此,建筑教育加强对艺术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提高结合艺术与空间的处理能力,似乎也是合乎其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

第一、加强艺术概念(绘画、雕塑、造型艺术等)基本范畴的学习。艺术范畴的课程除了传统的美术(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必修课外,可以考虑增加一些诸如“色彩美学”、“公共环境艺术学”和“西方艺术设计史”等艺术类课程,让学生不只局限于了解建筑方面的知识,还能够了解更多艺术人文方面的知识。

第二、重视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着重于使用功能与人的需求相结合。建筑教育不可止于形体,应该重点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环境艺术意识。环境艺术不等同于“装饰”,而是一个空间系统,系统内所有的设计与装饰艺术,都是根据人的需求而进行的,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这一点,不用另外加设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只需在建筑的专题设计时,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思考,并以他们的设计作业作为评价的依据。

第三、加强建筑各相关学科知识的融贯性培养,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筑学教育重视建筑学科的专业性。然而,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不能只局限于做方案、画设计图,“两耳不闻窗外事”,还应包括很大成分的社会职能和广泛的交叉科学知识。因此,建筑设计课要更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可增设诸如设计策划、设计社会学、信息方法学等方面的选修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有关设计的各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为走向工作实践打好基础。

(2)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来说,主要是坚持以“广义建筑学”指导设计的教学,即以建筑学作为环艺教育的基础平台,将建筑教育脉络清晰、主题突出、步骤有序的体制优势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领域中去,使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体系更系统和更专业化。在具体的教学中,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在设计初步的教学课程中注重培养“广义建筑学”的概念。设计初步课程是专业的基础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发现、了解和培养对专业知识兴趣的阶段。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景观及室内方向的设计人才,因此,在设计初步课程中,应首先培养学生关于建筑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抓住建筑的实质,正确理解建筑和室内空间的概念,并掌握设计的基本工具及技能,为整个环艺教育体系构建建筑学的知识平台,在低年级时共享专业基础知识,到高年级时再进行不同方向的延伸。

第二、在室内设计的专题设计课程中,加入建筑设计的课程元素元素。在室内设计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先组织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其规模不需要很大,可以是一个书报亭或是一个小茶室,但是要贯穿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全过程,让学生从刚学习设计开始就把建筑和室内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完成设计。

第三、开设建筑学的一系列课程。其中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测绘以及建筑结构选型型等主干课程,作为必修课,而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材料与构造等课程作为选修课。主要是在设计初步所构建的知识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建筑学对环艺教育的指导作用。

2、教学资源共享与专业互换

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利用建筑学与环境艺术专业各具特色的教学资源优势,有组织地对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互换专业学习,目的是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培养相互靠拢、相互整合的程度,更深入系统地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成体系,为设计一体化作人才储备。其具体做法是:

第一,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四年制度改为五年制。因为建筑学教育是五年制的,如果两个专业的学生互换学习,课程安排会有所增加,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原有的四年学习时间,基本上不足以应付,而且不同年制的课程设置对于专业互换来说是比较难对位的。再者,环艺教育主要分为室内与景观两个培养方向,本来的课程量就比较大,在引入互换机制后,原有四年学制中的专业课程时间缩短了,对专业教学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影响,反而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

第二,在三年级这一阶段有组织地进行学生互换专业学习,时间为一年,学习内容与课程设置原则上由对方进行安排,并可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由学生自行选修。一方面,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学习,已逐渐形成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避免了由于三年级的互换而造成原来专业基本特征的缺失;另一方面,由于有了一定的自身专业基础,学生在互换学习的过程中可更主动更有效地掌握对方专业地基础知识与技能,对建筑与环艺两个专业各自的特点与关系通过对比而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带着这样的认识回到四、五年级的专业学习,进入毕业设计阶段,进一步巩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从而达到既相互靠拢又彼此互不替代的培养目的。

第三,在学生互换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两个专业的教师可进行更多的教学经验交流。如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商讨在各自的专业教学与学生互换教学过程中如何作课程内容的安排,并调整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计划,更好地配合专业互换机制的发展,使其逐步走向成熟与稳定,成为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之一。

3、 设计继续教育的培训

设计继续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设计教育模式,这种继续教育涵盖了我们习惯所称的“成人教育”而又比“成人教育”有着更广更深的内涵,它是大学本专科教育的一种补充和提高。学生走出校门步入企业,成为职业的设计师,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也需要不断自身的素质,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兴起的职业再教育正是为了弥补这样的空白。

篇7

论文摘要:作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面大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最适宜的模式。本文在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种种提法进行了辨析。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什么是模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培养人才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包括培养规格和培养层次等)以及“怎样培养人才”(即培养措施,包括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等)。就构成要素上来说,人才培养包括人才培养主体(即人才培养者,如教师)、人才培养客体(即培养对象,如学生)以及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方式、方法、措施和途径等)三个方面。培养主体在实施培养活动前必须预先设立一个目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作用于培养客体,使培养客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生变化。培养主体在实施培养活动时,必须以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作指导,并在培养活动过程中体现和反映这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育活动而形成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人才培养标准样式。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孙芳仲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自身的教育资源与办学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特征和运行机制。具体地说,它是指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结构,它涉及教育实施机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些结构状态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升级、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张振平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体现了教育思想观念。”王前新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彭元认为:“所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这个中心,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所形成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总之,学者们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丰富了研究内容。

根据以上阐述,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概括如下:

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一定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体现和反映这种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社会科学领域的“模型”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模式”是有区别的。自然科学反映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实然”,回答的是“事实是怎样”、“实际是怎样”的命题,可以通过模型对事实或实际进行拟合。而社会科学是对社会规律的认识,研究对象是社会活动,其回答的不仅仅是“事实是怎样”、“实际是怎样”的命题,更是“应该是怎样”的命题,是“应然”。人的活动都有主观能动性,是有选择、有目的的活动,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现不同的“目的理性”,其核心是不同主观价值的反映。不同的教育思想就有不同的教育活动,所以,社会科学领域的“模式”还应加上价值取向。教育活动和现象是“实然”与“应然”、“科学主题”和“价值主题”的统一,对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则更凸显价值主题。既然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之上的,那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认为是某种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的应用化、具体化、操作化。而且,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唯一的,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是相对于同一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指导下的其他人才培养形式而言的,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就会不一样。

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首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型是人才培养活动,包含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全过程,是“目的性”要素和“技术性”要素的统一。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长期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不是一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而变化。再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这种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可以被人们效仿和复制。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目标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分就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它也决定着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措施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包括教育组织体系和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途径以及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等。

必须强调的是,培养目标主要用来区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人才培养措施,可以区分同一层次的不同培养模式。而研究高职教育内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研究人才培养措施上的区别,包括教育组织体系和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途径以及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等,这正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2006年11月,以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关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者众说纷纭,提出了种种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1)以办学思想、办学道路或方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如“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2)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如“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3)以总体性人才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这里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持这一提法的人比较多;二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三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4)以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涉及具体的专业设置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和途径模式等多个方面,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任务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等。(5)采用以上四种提法混合起来的提法,如“‘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等。

上述种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都可以在国家纲领性文件中找到依据和来源,也确实能阐释和指导现实高职教育的许多问题和实践,有其合理之处。然而,笔者认为:(1)根据前面论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说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说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以“产学合作”、“需求导向”等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显得笼统和模糊,不能明确表达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因为“产学合作”、“需求导向”是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办学道路的提法。以具体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又显得过于狭窄和偏颇,同样也不能表达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因为“‘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提法只能表明具体的教学模式等,以教学模式来替代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失偏颇,不能涵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同样,以混合提法来表达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妥当。(2)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表明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说明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然而,这种提法主要是用来区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再者,关于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理论界和实践者已形成了共识: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是“怎样培养人”。因此,以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作为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也存在不妥之处。(3)既然上面种种提法都不是很科学,那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只能表明在“怎样培养人”上面,即在人才培养措施上。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在“怎样培养人”这一个问题上的“二个方面”,二者统一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把二者单独分割开来的提法都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是指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思想道德(尤其是职业道德)、较强的法制意识、良好的诚实守信品质以及爱岗敬业精神等;高技能是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并且具有在职业(岗位群)水平迁移和向上迁移的能力。

第二,校企合作。就是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共同作用于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校企共享(包括人力、师资、实训条件、设备、品牌资源等),培养计划校企共定,教学过程校企共管,文化氛围校企共融等方面实行合作。

第三,工学结合。“工”即工作,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或作为企业员工的一员进行顶岗实习,在工作中培养职业素质和提高技能;“学”即学习,指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培养。工学结合就是在人才培养方式或途径上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是高职教育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统一于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工学结合将失去前提和基础,“工”与“学”将无法“结合”,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本质,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工”与“学”的结合,并以此为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工学结合的要求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工学结合的实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广大职教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甄别、借鉴、引进和消化国外职教模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职教实践的探索总结得出来的,是新时期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最适宜、最科学的模式,甚至被誉为职教的“一面大旗”。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别于国外的模式,如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北美的“CBE”模式、英国的“BTEC”等,也不同于我国以往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有:

在职业教育思想上,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体现新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新的人才培养观。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国高职教育是培养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突出社会适应性、灵活性和区域性特征,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需要),并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灵活自主地设置适应性强的专业,使专业能主动满足和适应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课程模式上,是以突出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系统化(或工作过程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既是提高质量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国际经验表明,高职教育可以没有专业和教材,但不能没有课程。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开发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在对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建立一系列“学习领域”,以“学习情境”(可以是系统化的项目,也可以是系统化的模块,或系统化的产品,或系统化的案例等)作为载体,对课程进行开发,并强调与企业合作开发,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我国的高职课程经历了由“模块课程”到“项目课程”、再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课程改革实践,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8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设计和开发 过程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的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秀的高职毕业生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开发存在因果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缺失,即使后续工作非常努力,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是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活动,也是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改进过程。《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是世界质量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其中7.3条款明确了设计和开发的过程和要求,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系统的模式。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主要过程和控制要求

按照标准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包括以下七方面。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高职学校教学单位每年应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现进行策划,保证方案制定过程按照既定方针实施并全面监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之类的文件可以视为一种策划文件,文件应规定以下方面的内容:主要工作步骤;每个步骤应采取哪些适宜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制定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权限;不同小组或成员之间如何沟通,衔接,确保方案内容的充分性、适宜性。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伴随着方案的逐步形成,可能会发现对某些环节考虑不周,需要更改,应及时进行文件的更新。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高职学校首先应明确本专业教育活动(包含教学)应达到的主要目标有哪些。确定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方面:

第一,国家法律、教育法规和政策对高职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总体要求;

第二,通过调查分析,社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有哪些具体要求和建议;

第三,家长、学生对高职学校专业的教育服务有哪些期望;

第四,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地行业发展水平,从业人员结构,对专业人才的容纳能力;

第五,高职学校根据办学特色提出的其他要求,以及高职学校的公开承诺;

第六 以前制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料。

高职教学单位应逐项进行评价以上要求和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适宜性、可操作性。

3、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所策划的安排,应对方案制定过程中的阶段性结果进行评审,以便发挥集体智慧。评审由有关小组、部门和本专业教师的代表,行业具有权威水平的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结果做出正式的、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应形成文件(评审报告)。通过评审,有利于及早发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纠正措施和完善设计建议,避免出现大的反复,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评审会议的组织者应根据专家在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意见,逐项跟踪落实,作好记录。

4、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验证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验证就是通过采取不同方式对设计输出的证据进行的认定活动,可以对最终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验证活动,也可以对某些阶段的设计和开发输出开展验证活动,评价和确定设计过程的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输入规定的要求。

验证的方法可采取与类似的经证实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专业方向”试验进行,对方案进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部门应保存验证的资料、记录。

5、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确认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确认一般采取取行业专家组共同评价的方式进行。通过确认,可使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更客观、合理。评价确认的结果应再反馈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有关阶段人员,并根据确认的结果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改进。

设计和开发确认的结果应形成纪录,包括经确认发现不能完全满足规定要求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和结果。

6、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改可能由于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也可能是行业出现新形势所引发,还可能是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有错误或高职学校教学过程有变化等引发。人才培养方案更改也应按标准7.3条款的要求实施控制,通常应该安排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所有设计的更改在正式实施前均应严格控制,须得到规定的批准人批准才可以实施更改。应保持与设计和开发的更改相关的纪录,包括评审及评审后所采取措施的纪录。

7、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输出是指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应能对照输入逐项进行对比、验证。

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些目标应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各项要求。

第二,要培养符合上述要求的高职人才,采用什么教学模式;需要哪些教学资源:包括师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实训场地和器材、设施;对教学过程的有哪些要求,包括:教学文件、资料,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基本规范,教学检查,教学效果等等。为后勤和服务部门采购和服务工作提供采购清单、标准和服务要求,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依据。

篇9

1.人才培养目标趋于同质化

许多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未结合市场需求、所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自身办学优势,加之模仿名校、重点院校的培养模式现象突出,造成人才培养目标趋于类同,相似度高,无特色,针对性不强不符合市场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2.课程体系设置与市场对接不到位

许多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常采用借鉴、模仿名校、重点院的做法,使课程结构、内容上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及对接,缺少柔性,导致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过时陈旧,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材内容滞后于市场发展需要

由于教材具有时代性,在编制的过程中受时间、人员、质量的限制,其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会陈旧过时,不能及时反应当前发展动态,教材内容明显滞后时代的发展需要。

4.实践教学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精力和资源的限制,使得实践内容少、时间少、基地少、与社会联系的少,教学与市场相脱节,造成实践教学能力薄弱,难以帮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5.教师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许多院校多以理论型师资为主。很多教师缺少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企业锻炼机会、从事大型科研项目机会。机会的缺失,使得教师难以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教学过程中只能依托书本案例进行实践教学,教师缺乏实战能力和教学驾驭能力教学效果不明显。

6.专业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

许多院校在教学质量监控的工作中,控制手段过于粗放、简单、或过细难以操作,造成教师工作性不高,教学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及时收集信息,难以创新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效果。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措施

1.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给出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方向,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重要组成要素,关系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否被社会接受与认可。设定人才培养目标,要结合学院办学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去模仿化和同质化,合理准确定位,反映本学科的时代性、特色性、针对性。达到为社会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目的。

2.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因此,社会的需要就是学院培养的需要。工作中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贴市场,有效对接”的理念,使课程体系的设计更趋于务实、合理、关联和灵活。具体措施:一是课程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学院补什么的原则。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使其能动态反映社会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和前沿知识,及时补充新理论、新知识和实践成果。二是坚持关联性和系统性原则。课程之间要相互支撑,相互关联,避免重复或无联系。三是课程体系结构要合理。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拓展课的比例应适度,加大实践课和拓展课的比重。四是坚持责任分工,统筹安排的原则。明确专门机构负责专业的市场调研工作,及时收集信息,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灵活制定紧贴市场的柔性的课程体系。

3.优化教材内容,突出教材特色

教材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必要工具,是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第一资料。教材知识内容的先进性、应用性、广度性、趣味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事物及接受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更新,做到教材建设的因地制宜,满足培训的要求。具体措施:一是学院成立工商管理专业教材研编团队,负责教材的研究和编制。二是对市场进行调研,及时掌握本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信息,剔除陈旧知识,补充新知识。三是教师之间要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和机制,分享信息和资源,为教材的优化和更新营造良好的交互信息的环境。

4.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重在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场地不能和社会脱节,要紧密联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合理设置、安排、实施,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具体措施:一是在实践教学建设中,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加大实践课程内容比重,增加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及锻炼的机会,使学生走进企业,贴近社会。二是加大实训设施的投入,有计划有目的的增添相关设施,保证学生实践环节的模拟环境,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本区域企业为主,机关事业单位为辅,辐射周边地区,不断拓展新的基地,丰富基地数量,保证学生实习的条件。四是建立外部联络和沟通机制,完善合作制度,争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

5.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也要符合时展的需要,做到及时更新,完善和锻炼。具体措施:一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目的采用送、培、考察、参观、企业锻炼、网教学习的多样化形式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加强教师的学习能力,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二是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合理安排培训资金,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大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可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专业教师走进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管理、咨询,增加实践经历,通过和企业合作,提高教师的实战能力。四是合理配置教师数量,积极打造应用型教学团队,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优秀的企业家或高级主管,兼职或聘为院校的教师,弥补教师数量和经验上的不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学质量。

6.完善专业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有助于教学工作有序健康的发展,通过确定目标、制定标准,落实责任,教学实施,质量反馈,加强教学过程的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促进人才培养。具体做法:一是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采用学生、专业教师现场听课、评课、检查、考评等手段,检测专业教学水平,做好同期控制工作。二是建立社会评价制度,关注招聘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质量评价与需求,获得教学质量的评价信息,并对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整、改进、完善供可行依据。三是加强工商管理专业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核心作用、监督作用、调节作用。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应用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35-02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定义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很多高校在积极探索和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改革力度不够,推进速度仍远远滞后于不断快速发展的社会与市场需求。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当务之急,应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步伐。

1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以能力培养、社会岗位需求为中心,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学科的完善上,造成学习内容繁多无法抓住重点,学习知识陈旧无法紧跟时展等现状。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还造成了教学形式更容易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摒弃了学生本位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与学关系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由于偏重学科体系或知识体系而设置的专业及课程与社会及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造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毕业生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无法与一流高水平大学相提并论,而技术水平能力又不及职业院校。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处于劣势或者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2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为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内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注重确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相应合理的专业、课程,采取相应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理论研究应贯穿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坚持以理论研究为先导,形成从培养目标到培养模式研究、从教育体系到管理机制研究等一系列理论研究。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构建科学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以学生为本,能力培养为中心,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科学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依托行业背景,紧密结合企业现状及发展需求,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也为学生明朗的就业前景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根据社会及时展需要,合理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经济需求的关键举措,应注重所设专业与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与需求的人才相适应,优化专业结构;对新兴专业应配备相应的师资及软硬件环境资源,并逐步提高其办学条件,保证教学质量;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跟上科技及社会发展的步伐,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2.3 注重教学形式设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形式对学生采用全程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和实施多种教学形式并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这一点尤为重要,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理论教学方面可采用如问题导向法[1]。问题导向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学习起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知识逐步产生认知并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该过程中,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学生变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学习知识的主动者。或采用现场演示及情景模拟方法。授课时,教师用现场演示(实物展示)或情景模拟(应用软件)实例,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基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注重师生互动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专题研讨、课外实践或者演讲、演示的方式进行。学生最终提交的学习成果有多种形式,其中包括论文、作品、调研报告、研究课题等等。考核的形式从而变得灵活多样,不再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注重教学形式设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种教学形式的合理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习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深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4 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培养方式

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为技术需求方,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该模式有效的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已成为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高校开展校内外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校主动进行市场定位,以经营实体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培养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产学研合作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提供更多学生未来就业机会,从而形成了科学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措施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有效的保障机制,应包括高校全体成员提升认识、加强责任感;提高师资队伍建设,配套相应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相应的激励政策等方面。

3.1 提升认识与责任感

由于长期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科体系本位的教学方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知识陈旧并长期保持不变,教师授课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一方面造成教师教学产生惰性;而另一方面学生对所学内容深感枯燥乏味,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必对教师自身素质及奉献精神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应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响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学生为本,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肩负起国家和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

3.2 师资及配套设施资源支持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为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水平能力过硬、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才能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到各个专业,尤其是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学校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选拔,重视人才国内外培训;重视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念更新和职业道德培训,重视教师教育技能和实践技能培训等方面。广大教师应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主动学习和研究教育基本理论,并深入到实训基地、企业和社会中去,使自身具备并不断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质量上应高标准严要求,在数量上应充分保障,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配套设施资源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同样处于重要地位。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实验实训设备、校内实践基地等,同时应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研究环境与条件。人才培养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等,其相应的配套设施资源也必须具备。

3.3 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

在实施教学计划全过程中,为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成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科学的管理制度不仅应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应在引导、服务、激励[2]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从而增强导向性、凝聚力、及鼓励性,提高教学管理制度水平,最终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

推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评价体系结构并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不可或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应从品德、知识、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能力评价方面,侧重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科技竞赛、撰写科技论文、发明专利等。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

3.4 激励政策

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高校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的现象。造成高校教师对教学过程产生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势必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此,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以鼓励教师投身教育教学事业,切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境外大学主要通过聘任、奖酬、大学教师发展项目[3]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促进和帮助教师积极参加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中去。

4 结语

推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是人民赋予的重任。高校应积极探索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动步伐,才能创造出更高的人才价值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尹晓君.微机原理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