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心理健康的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心理健康的总结

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 心理健康 教学手段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深入人心,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步伐,更深层次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是针对初中生特有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而提出的,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知识积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整个人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需要。

二、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

1.转变教师角色,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

健康的心理不是通过说教形成的,而是通过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教师有较大的畏惧之心,致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时刻提醒自己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主动转变自身的角色,创建平等、轻松的课堂,构建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以及合作性的教学机制。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跟教师在一起度过的,因此相互间较为了解,在此基础上师生之间成为朋友是一件较容易的事情,与朋友一起学习就会使学生完全放下心理负担,轻松愉悦地学习,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但这种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又难以把握,如果关系过于密切,学生眼里就再也没有教师,教学活动就难以正常进行,因此对于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教师应把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怎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呢?教师可以用语言去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用眼神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课后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教师在学生中的印象较好,那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征服学生。

2.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是初中生人际交往中比较明显的问题。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将“一对多”式教学变为“点对点、面对面”的教学方式,经常采用“合作式”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郑成功”一课时,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史实,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台湾在历史上有哪些名字?台湾是何时被谁占据的?郑成功是民族英雄,而为何文天祥却不是?历史上还有哪些与郑成功类似的民族英雄?同时在课堂上安排15分钟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郑成功具备哪些历史条件,讨论结束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汇报完毕学生自主评论,评论结束后,再对问题进行剖析、解答、总结,并讲述自己的思路。通过学生探讨、学生互评、教师总结等步骤,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在探讨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摩擦,思想上的碰撞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团结和相互学习,这一连串的步骤必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即使是最好的教学手段,一直保持一成不变,也不可能永远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期集中在同一个事物身上,唯一的途径就是每天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这个事物。因此要使学生每天都能够认真学习历史,就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灵活变通教学手段。

4.巧妙运用历史教育课本中的素材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性层面感知历史、积累史料,更要将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理解层面,使知识在内心得以升华,因此历史教师应巧妙运用历史课本中的内容,如:爱迪生经历近三十年终于研制成耐用的钨丝灯泡;居里夫妇在环境简陋的情况下,经过四十多个月的艰苦工作成功提取了0.1克镭;林则徐“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都是历史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好材料,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等品质。历史如浩瀚的大海,精心挖掘历史教材,巧妙地运用历史课本中的素材,使杰出的历史人物再现,用丰富的历史故事感染学生,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历史老师应担负起历史使命,深度挖掘历史教育的潜能,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熏陶和感染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敢于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培养人格健全、适应时展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钟世显.历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中学生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0(12).

篇2

关键词 退休人员 控制感 健康

问题的提出

控制感是保持心态平衡的一种重要心理资源,其强弱决定个体能否积极主动地改善自己的处境,它表现为内控和外控两种类型。许多研究表明,外控者比内控者更难应付外界的压力情境或事件,因而更难应付应激生活事件,健康水平也更差[1]。我国工业心理学家陈立在“组织发展国际会议”上强调说,一定的自比提高工资更有效[2],这句话最好地总结了提高控制感在实践应用中的意义。

对于身处负性生活事件多发阶段的退休人员,分析其控制感和健康的特点是为今后退休人员如何从控制感的角度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的前瞻性问题。本文对现今城市老年人控制感和健康进行研究,以期更全面的关注退休人员的健康状况,此项工作对于我国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研究不无裨益。

研究方法

被试:随机抽取长春市退休人员374例,平均年龄62.5±7.25岁,其中男199例,女175例;文化程度:较低的(文盲、小学、初中)106例,中等的(高中、中专)126例,较高(大专以上)142例;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73例,一般的151例,较好的150例。

控制感量表:该量表是在深入家庭、社区、老年俱乐部、老年活动中心、医院等地方进行逐个人员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控制感的定义,并以Rotter(1996)的内-外控量表[3]为参考编制而成的。控制感量表的α系数=0.79,重测信度=0.91。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3]:此量表由许氏等人采用Delphi法和现场调查法而编制的SRHMS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该量表非常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3个维度。

施测过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个别施测。实际印发问卷400份,收回386份,回收率96.5%,其中有效问卷374份,有效率为96.9%。

数据处理方法:先计算出各量表的原始数据,然后运用计算机在SPSSPC+V3.0软件下,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 果

退休人员控制感特点:以控制感的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3(文化程度)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感上不存在性别与文化程度的交互作用。进行单纯主效应分析发现,退休人员的控制感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文化程度差异。见表1。

退休人员健康的特点:以退休人员健康的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3(文化程度)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文化程度的交互作用在生理健康上不显著,但在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上都显著。生理健康的性别主效应不显著,但文化程度的主效应显著,文化程度越高,生理健康水平越高。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进行进一步的单纯主效应分析发现,男性群体中,高文化程度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水平要高于低文化程度的。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都不受文化程度影响。

讨 论

退休人员的控制感特点:退休人员控制感特点的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内控者所占的比例越大。这可能因为文化程度较高者,由于知识积淀、能力形成、品位浓缩、价值实现,更能客观辩证地看自己、看客观世界、看周围事物的变化,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更能积极主动地应付困难,更多表现为内控;其次,在整个退休群体中,内控者所占的比率要低于外控者,这说明,退休人员面对原有社会角色丧失所带来的变化时,大多对克服困难缺乏信心,觉得自己无法改变现状,产生行为结果不可控的结果期望,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经历去应付和适应退休后的变化,导致努力失败,更加剧了他们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负面判断,如此积累会使退休人员产生退休后生活的习惯性无力感,因此社区工作人员和心理学工作者应设法找到培养退休人员适当控制感的有效对策和手段。

退休人员的健康特点:退休人员健康特点的结果表明,在生理健康上,文化程度的主效应显著,文化程度越高生理健康水平越高。这可能与文化程度较高的退休人员,一般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险有关,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退休后只能靠儿女的赡养和一些微薄的积蓄来生活有关。在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上,文化程度越高的男性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水平越高。前者可能与大多数女性都更注重家庭有关;后者可能因为文化程度较高的男性退休人员,由于文化知识的积淀更能客观、辩证地对待退休后的变化,因此由于退休引起的一系列不适应性就会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1 赵国秋,等.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6):370-372

篇3

传统的体育观念里。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课上,不重视心理教育教学或缺乏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虽然身体练习仍然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心理疏导和课件的匮乏,或研究人员对体育科目这两项的开发重视不够,致使在众多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体育教学对这两项却极为匮乏。其实结合心理疏导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人性化、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这两项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感性化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 我从事体育教学后,在一次篮球课上讲到传切、空切、联防等篮球战术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在配合教师进行战术示范时表现迟钝、紧张,结果花费了许多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又组织学生看录像,由于没有专门的篮球赛进行讲解,结果学生往往被录像中的扣篮等精采场面所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配合上,教学效果自然不容乐观。图解法教学不直观且繁琐,与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不吻合,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总结几次对篮球战术配合教学的失败教训,我开始尝试运用心理疏导趣味性和多媒体游戏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我采用由广东一家电脑公司制作的“篮球”多媒体游戏光盘,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基本战术配合一一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致。课外活动时许多学生主动模仿练习,并且在班组篮球赛中能够作出精彩的战术配合。同时,还模拟裁判。将球类的比赛场面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作裁判,利用键盘对画面中出现的犯规情况进行裁决,在规定的时间内电脑会对裁判员的水平进行打分。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球类裁判法的了解。

另外,我还针对校本特点提出了心理健康活动周方案和教案,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开展得很成功,相信此次项目的开发会一直延续下去并变成我校体育教学的特色。下面是具体方案和教案:

德保县巴头中学第一届心理健康活动周方案

一、活动宗旨

本着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特策划巴头初中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

二、活动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让心灵充满阳光

三、活动目的

1、普及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提高师生对于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

2、营造校园心理教育的氛围,扩大心理教育的影响;

3、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四、领导小组

组 长:黄世伟(全面负责)

副组长:梁明友 (负责宣传、策划工作)

周珍义 (负责师生趣味运动会的组织工作)

组 员:李昌镇、黄翠引 (具体负责师生趣味运动会的组织工作)

隆雨辰、陆慧明 (负责手抄报、黑板报比赛的组织工作)

陆 毅、许英者(负责横幅、标语等的悬挂、张贴,舞台的布置)

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五、活动时间

2012年5月14日——5月18日

六、主要活动内容

1、第一届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时间:星期一升旗仪式时)

2、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时间:星期一班会课、参加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3、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⑴、中考考前心理辅导讲座(时间:星期一班会课、参加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

⑵、考试心态的调节讲座(时间:星期三晚自习第三节、参加对象:八年级全体学生)

⑶、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讲座(时间:星期三晚自习第三节、参加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4、“呵护心灵,健康成长”黑板报比赛(七年级)

5、“健康心理,美丽人生”手抄报比赛(以八年级为主,其他各年级均可自由参加)

6、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展(5月14日——5月18日)

7、心愿墙(5月14日星期一第八节)

8、师生趣味运动会(5月14日——5月18日17:10——18:10)

9、心理教育影片欣赏(5月18日星期五晚上20:10——22:10)

10、心理健康活动周颁奖典礼及总结(5月18日星期五晚19:00——20:00)

七、具体活动安排

(一)、第一届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

1、时间:5月14日(星期一升旗仪式)

2、地点:学校操场

3、参加对象:全校师生

4、活动内容:校领导讲话致辞、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同时将活动方案张贴于校园宣传栏,在师生中宣传第一届心理健康周活动,为其它系列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5、要求:横幅一条“德保县巴头初中第一届心理健康活动周”。

(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5月14日 第七节班会课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活动内容:各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主题,开展内容积极、形式丰富多彩的心理主题班会。

(三)、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1、2012年中考考前心理辅导

活动时间及地点:5月14日下午第七节、大多媒体教室

参与人员:九年级全体学生

负责人:梁明友、黄芝采、黄科兴

2、考试心态的调节讲座

时间及地点:星期三晚自习第三节、大多媒体教室

参加对象:八年级全体学生

负责人:黄子蛮、言天堂、李世秋

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小学

一、背景

随着社会变迁,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中,由此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6~16周岁)。

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己身体心理的变化发育缺乏相应的理解和认识,在融入集体方面还不成熟,易产生心理问题。小学阶段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2、3]。保定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南中心,由于地域问题与历史问题,一些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家里的孩子,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留守儿童”群体。因此,此次调查地点的选择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对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对留守儿童制订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并试图归纳总结出促进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

二、对象与方法

我们以保定市5个县的10所小学为目标群体,将学校在册的4~6年级儿童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439名(67.2%),作为对照组的非留守儿童214名(32.8%)。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同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4],由100个项目,8个分量表组成。凡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共收回问卷682份,有效问卷653份,有效率为95.7%。并通过Epidata 3.0 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 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

三、结果与分析

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比较上,留守儿童8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总焦虑倾向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差异显著。

对于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同。若两两比较显示,总焦虑倾向单亲看护小于隔代看护、同辈看护和亲戚看护。

对于不同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存在统计学差异(P

四、研究与讨论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发现6年级留守儿童学习焦虑比4、5年级要高,主要是由于6年级功课更重,更是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期,心理正处于发展期,学习上更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父母打工时间一年以下的儿童焦虑更严重是因为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离开还不适应,没有好的心理准备来面对困难。同时,女性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原因可能是女性本身的情绪敏感性以及社会上所处的弱势地位,也导致他们的心理不适。

(二)对策及建议

为推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政府、家庭、学校应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机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一是成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工作志愿者协会,二是加快户籍改革,三是完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法律监护制度。家庭方面,一是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经常以打电话、发短信的形式与留守儿童交流互动。二是监护人务必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如有问题加以引导。三是加强设施建设,如寝室楼内配备留守儿童专用电话。学校可以借助多方面资源进行心理教育。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个人n案,分别给予每位留守儿童以不同的方案指导。二是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使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爱与帮助。三是设立亲情热线,时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同时,学校也应偶尔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最后,社交媒体应大力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留守儿童的成长亟待帮助。大学生社团组织也应深入调研,推动建立良好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问题调研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2]吴承红.蔡澄.邰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00-101.

篇5

一、明确任务与工作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心理教育有其特殊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因此,它也具有可塑性,在这一时期,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增强自控能力,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不断认识自我,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就成为心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懂得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出现心理问题,也是最容易纠正的时期。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心理教师的中心任务。

二、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1、中学时期是人生身心发展的最高峰,是心理和生理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家长压力和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等,常常产生茫然和不知所措、因此,感受和体验也最多,有着诸多的成长困惑和烦恼,伴随着认知的发展、性意识的觉醒、不成熟的成人感、成绩分化激烈和对同一性困惑问题,常常出现心理行为、情绪、自我意识的偏离,所以,心理教师必须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差异,如:男生主要表现为抑郁、不受欢迎和违纪等方面, 女生主要表现为躯体诉述和思维障碍, 掌握引起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如害怕、逆反、焦虑、冲动、依赖等。

2、遵循中学生的思维、个性、情感等发展规律,了解并掌握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共同性和差异性,在学生智力飞跃发展和个性逐渐形成的最佳阶段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对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三、不断学习,掌握和创新心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了解中学生常见的五种心理问题:学校适应不良、强迫型抑郁型、焦虑型、恐怖型的干预方法,通过正确运用心理分析、当事人中心辅导、理性及情绪干预、激发兴趣、鼓励表扬、宣泄、自我暗示、交流沟通等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心理障碍没有特定规律和模式,心理问题也各不相同,所以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研究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了解心理问题成因,找到最佳解决方法,对症下药,解除学生心理困扰。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注重实践,突出活动为主心理教育特点,懂得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在开展心理工作的重要性,确定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主动性,

四、培训和指导班主任、其他教师及学生家长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建议学校尽力选择具有健康心理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并利用知识讲座、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等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问题成因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以及干预方法,及时调整学生心理,防止心理问题发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个别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因此,应指导教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和指导,只有得到全体教师、社会、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更好的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五、咨询室的建立

篇6

一、农村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根本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2.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表现为有些学生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某些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

3.学习习惯不好。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才是科学有效的。

4.学习动机不强。不少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有些学生觉得学了将来没用还不如不学。

(二)个性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缺乏理想和追求。大部分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因学习不努力而被老师放弃,加上中考失败的打击,往往会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学生甚至从第一天起,就已经抱着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2.人格尊严受损。初中阶段由于学业成绩、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中考失败后,这部分学生只能选择职校学习。与普高生相比,职校生的人格尊严严重受损。

3.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职校生个性特征看,孤僻、抑郁、怯懦、狭隘、暴躁、敌对、依赖、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社会交往萎缩。三年职校生活让他们对正常的社会交往心存自卑,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熟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职校生的身份。

2.师生间交往缺乏和谐。进入职校后他们表现为不配合、不支持教师的工作,有时还会在某些场合跟教师对着干。

3.与父母有隔阂。不少职校生经常埋怨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困难,冲突不断。

(四)家庭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且父母文化素质不高、经济条件不好、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这些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五)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政策对中职生心理的影响

1.生源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为确保生源数量而无条件、零门槛,造成生源质量一年比一年差的恶性循环。加之招生中教师上门劝学,绝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被上学”的情节,失去了求学的主动性。

2.学校在教育方向和措施的顶层设计上与职业教育的目的相背离。学校照搬普通教育模式,重理论考试,轻技能和实践,违背了学生的初衷,形成严重的厌学心理。

3.我县教育局制定的初二后分流政策,助推了职教学生不良心理的形成。其一是破坏了学生完整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发展过程,酿成职校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二是这种制度的负面影响波及到小学教育,学生从小就被种下了职教中心很可怕的心理。

(六)网络环境对中职生心理的影响

一是中职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中,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二是独生子女居多,缺少与同龄儿童交流,心理上缺乏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很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三是部分家长对子女学习干涉过多,指责过多,忽视了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步步把孩子推入到网络的怀抱中;四是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 五是校园文化舆论环境对升学无望的学生不利。总之,被分化出来的那部分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迷失了方向,进而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自我”。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组建由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心理委员共同组成的高素质的职业中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

(二)加强培训和交流学习,提高心理辅导团队的专业素质

1.利用周二的学习培训时间,定期进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每月一次。

2.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培训,并做好学习的传帮带作用。

(三)全员参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心健康教育氛围

1.建立“导师制度”,即每位教师每学期在所代课班级联系4名学生,负责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的辅导,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加强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四)筹建标准化心理咨询室,科学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咨询室应该设有“接待室”“心理阅览室”“个体咨询室”“宣泄室”等,由心理咨询叫教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并做好心理辅导记录。

(五)建立系统的学生心理档案,为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建立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师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有心理危机的师生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

(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班每周2节,采用主题系列活动统筹教材内容,寓心理知识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增强学生适应能力。

(七)积极营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环境

邀请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召开家长会,必要时还要家访,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八)组建学生心理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通过创办社刊、月报、黑板报、宣传栏,组织国旗下讲话、文艺表演、体育比赛、读书、诗歌朗诵、技能展示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维护和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九)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积极发挥班主任心理辅导的主导作用

各班主任根据年级段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班级特色心理辅导教育,做到每个月上一节主题心理辅导课,每学期择优上交一件心理辅导活动设计方案。

(十)认真做好课题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

篇7

——对学生心理特征的知觉与判断

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以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的了解为基础的。教师只有准确了解、判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才有可能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放矢地使每个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掌握学生心理特征的过程中,教师获取有关学生信息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获取学生信息能力是以教师知觉为基础的,它是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认知基础。

(一)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准确判断是其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知觉与判断对于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表现在:首先,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准确判断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必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器,往往不同年龄、不同性格或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会有不同的要求和反应。教师知觉学生的信息包括学生的言语、行为和他们的思想认识、情绪状态等。前者经常表现为外部的形态,教师容易直接观察到,后者往往渗透于言行之中,不易察觉,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觉水平,才能发现学生真正的心理特征。为此,教师就必须仔细观察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和表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表情和动作;其次,教师对学生客观、深入的知觉有助于教师正确预测学生的行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预测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而教师的预测又必然是建立在其对学生的知觉、判断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准确判断是其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二)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途径

教师了解与掌握学生心理特征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

观察是教师通过日常学习、活动、交往有目的地观察学生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学生的过程。观察是初中教师获取学生信息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利用教育观察,教师所获得的关于学生的信息比较真实,有较高的信度。但要了解学生内隐的动机、态度等心理特征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初中生的心理具有闭锁性,有些外显行为并不一定都是发自内心的,因此,观察到的信息要和其它方式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

2.调查

调查是教师通过访谈、问卷、查阅资料等途径来获得学生的有关信息。调查与观察相比,更有针对性,能够得到更多、更为深刻的信息。

3.活动产品分析

活动产品分析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较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它是教师根据对学生的活动产品(试卷、作业、作文、日记等)的分析来获取学生有关信息的过程。这种方法对揭示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一定的意义。因为试卷、作业、作文、日记等都会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学生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性格特征。采用活动产品分析方式时,教师不仅应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更要注意分析产品的活动过程。因为学生的心理特征不仅表现在活动产品上,更表现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

4.测量

测量方式是教师利用量表对学生各方面的心理品质或学生间关系结构进行鉴定,从而获取有关信息。利用这种方式,教师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客观、准确的信息。掌握知觉学生心理特征的不同途径,了解其存在的优点与缺点以及使用的时机,可以促使教师知觉水平的提高。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了解到可能影响自己知觉偏差的因素,才会及时纠正,以提高自己的知觉水平。

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知识基础

——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

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这一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的同时,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也成为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但究竟何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说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这种界定往往是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研究结果;另外一种是教师自己观念中所持有的心理健康标准,这是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者,他们所持有的标准决定了教师所采取的策略以及教育的结果,教师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认识,导致他们采取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教师所持的标准往往与理论界制定的标准存在差异,例如,我们[1]对部分地区的教师(包括各科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在判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对学生厌学问题,有31.25%的教师将其视为差生,15.62%的教师将其视为思想问题,只有9.38%的教师模糊地将其视为心理问题;对人际交往中的退缩行为有6.25%的教师认为不算什么问题,6.95%的教师认为有私心,其余的人认为是性格内向,但不认为多严重;对自我中心问题有18.75%的教师认为不是问题;对攻击有34.37%的教师认为是道德品质差。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偏颇。教师的这种认识可能导致他们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不恰当的措施,因而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理解、掌握正确的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因此,澄清科学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并分析教师心中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其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理论界对心理健康标准进行的探讨

随着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理论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多,心理健康标准的问题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标准问题由来已久且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例如,韩蔓莉[2]认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应该从心理过程、个性及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几方面分别来具体描述心理健康特征。其标准一般包括:(1)正确了解自己,对待自我;(2)有求知欲和广泛正当的兴趣;(3)心情开朗,乐观向上,情绪基本稳定;(4)学习上不屈不扰,不畏困难,对其它方面的挫折也有一定的耐受能力;(5)人格和谐完整,行为与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特征相符合,与学生这一角色相一致;(6)与同学、教师、家长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能进行良好的交往;(7)适应性良好,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班集体生活。翟宏、傅荣[3]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界定的基础上指出了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十项因素:(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心境乐观;(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4)注意力集中;(5)完整统一的人格;(6)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7)适度的反应能力;(8)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9)自我认知;(10)创造性、成就感。各种各样不同的评价标准综合起来可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4][5]:一是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出正常行为的数值分布,判定个体处于总体的平均状态还是偏离平均状态,据此确定个体是否健康;二是从个人的社会适应性进行判定,如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善的人格等方面;三是以个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判定,如能否正常地与人进行交往,与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四是从医学角度进行判定,从心理卫生学出发,没有心理疾病症状者被看作心理健康的人,明显偏离这些社会规范的人就被认为是心理不健康的人。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界定,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强调两个方面,即个性和社会性。所谓社会性是指个体具有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例如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所谓个性强调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塑造,强调个体的终生发展。在琳琅满目的不同标准中,这两个方面都是其深层的反应。

理论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是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教师必须深刻了解学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标准,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学实践者的观点

对于教师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研究均集中在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制定方面,但如果不了解教师所持有的标准,就很难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教师判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我们[6]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教师判定学生心理健康的维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乐于学习,遵守纪律,求知欲望强等;二是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与教师相处融洽等;三是以心理特征为主的个体行为,包括少有逆反心理,乐于交际,不固执己见等方面。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在校的外显,其中,又以学习好坏以及组织纪律性强弱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目前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实际上反映的更多的是对学生一切在校不良行为的严重性为依据的。同时,在教师不系统、不明确的内因的判断标准里,不同类别的教师也表现出不同的倾向。

(2)教师判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特征

教师判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感性多于理性,主观大于客观。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在判断学生是否心理健康时,主要是从学生的“是否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这一维度为标准的,他们往往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而不是有意识的从人的心理的各个维度严格地去区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的问题。教师往往对不同群体的学生产生不同的期待和要求,因此对不同学生采取的评价也有着不同的偏向。教师虽然对理论界定的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大多数持赞成的态度,但对某些标准的赞成态度经常与自己实际的内隐标准不一致,表现出其“所倡导的理论”(espousedtheories)与“所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之间的不一致性(Osterman,1993)。

(3)教师判断心理健康标准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判断存在的问题为:一是对学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把一些道德的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合。教师很少从心理健康层面去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心中还缺少一把正确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尺子。表现在:1.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性犯罪等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自杀等心理异常的行为。前者损害的对象是他人、集体和社会,后者损害的是学生自己。而后者的不健康程度要大于前者,但往往却得不到关注和及时干预。2.重视行为问题而忽视人格问题。一般教师比较容易注意到学生暴露出来的行为问题,如逃学、打架、不合群、破坏公共财物等,而对自卑、敏感、依赖等人格问题较为忽视。3.重视外在原因,不重视内在原因及作用机制。一些教师忽略了学生个性特点、认知风格和个人需要情况等内在原因对适应问题的重大影响,只看到家庭、班级、同伴对学生问题的影响。另外,有的教师对学生中的某些不良的行为问题,到底是属于思想问题、道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其认识上还比较模糊。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来看,教师所持有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是以学校的教育目标为指导的,更注重教育实践中的学生表现,例如注重学习,注重品德,注重在校行为。对理论界规定的标准相对来说认识较弱。

(三)我们的观点——适应与发展

到底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标准呢?我们认为,以理论研究与探讨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的标准才是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所应持有的标准。理论上的标准强调个体的个性和社会性,而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因此,在考虑学生是否心理健康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某一标准在一定时期使用,但在其他发展阶段可能就过于苛刻或过于宽松了,有时学生出现的某些行为以理论标准来评定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实际上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经历。所以,心理健康的标准制定应该具有特定性。对于学生来说,我们认为,适应(强调社会性)与发展(强调个体性)是制定标准的依据,即心理健康的评价的标准既应该能够判断出学生的社会性适应状况,又能够判断出学生的发展状况,以此依据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决定其是否能够采取恰当的策略来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当前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仍不能尽如人意,因此,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仍然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

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操作基础

——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采取的策略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步深入到学校中去,但许多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1)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不少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名,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有的学生参加智力测验后,同学开始取笑他笨蛋,老师也基本上放弃了对他的教育要求。这种片面做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派教师参观、学习,要求教师尽快面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这样,就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缩小到了个别教师进行心理辅导身上。(3)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不少学校持这种观点。虽然每周固定的课时,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从目前各学校开课的情况看,仅仅开设心理课难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一是因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知识和内容,要通过活动、实践、训练才能获得;二是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能灵活地、及时地顾及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不仅是因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教学中一项新的任务,还因为教师没有能够掌握有效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缺乏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认为,探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问题是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一)理论界提出的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指导性措施

学校心理学家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强调用宏观和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学生的发展问题。不仅要关心学生当前发展障碍的排除和发展任务的解决,而且还要特别关注他们下一阶段发展工作的衔接和发展任务的准备;注意对学生发展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尤其注重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立足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景中,从教师、家长等成人那里获得科学的辅导和帮助。西方心理辅导有以下几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1)发展性辅导的模式

这种方式强调对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帮助。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以下四个领域的需求:1)评估及自我了解的需求;2)适应现实环境的需求;3)指引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需求;4)发展个人潜能的需求。这种辅导方式主要是尝试进入个人的内心世界,注重个人的自我功能和自我观念。它强调长期的成长重于短期的了解,偏向描述性的说明,而较少做决定性的论断。它是通过学生自我对周围环境、对个人与环境关系、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等的了解,来促进个人的成长。教师与心理辅导者的任务包括下列三方面:1)提供有关个人、环境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资料。2)帮助他们能够循序渐进地思考一切问题。3)使他们的各种能力能运用自如,有效地发挥。这种辅导方式,有赖于咨询者、行政人员,以及全体教师的合作。

(2)“辅导是有目的行为的科学”的模式

这个模式的倡导者认为现代的心理辅导并没有完全融入教育体系中去,因而使得真正有效的心理辅导工作无法发挥作用。他们强调心理教育不只是心理学专业人员的业务,而应该融入到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去。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出发点去指导和启发学生们进行学习。但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采取哪些具体策略则未有详细阐述。

(3)“辅导即心理教育”的模式

70年代初,“辅导即心理教育”观念盛行于美国教育界。针对美国当时教育现状,莫舍和斯普林特福尔在1971年指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最迫切需要的是精心设计并有效实施,直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莫舍和斯普林特福尔将心理教育定义为教师用来影响青少年时期个人的道德、美学及哲学发展的一种教育性的经验。他们因此提议应该制定一种包含一系列课程的计划,重点落在人类生命周期(自婴儿期、青少年到老年期)的各种不同阶段。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发展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种知识传授模式。斯普林特福尔(1974)指出这种课程的取向最好是预防危机,并且也是为促进青少年健全心理发展而设,这种课程应该是教育性大于治疗性。这种辅导方式强调以认知的态度教导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些基本原则,拓展自我了解及了解他人的直接体验。在这个模式中,个人的发展变成是教育的最主要目标,知识传授是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

(4)“辅导是全员服务”的模式

1962年霍伊特建议:学校辅导员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参与三项主要工作上的时间分配应该如下:1)用1/2的时间与学生直接接触。2)用1/3的时间投入其他与辅导有关的工作。3)花1/6的时间收集、组织研究,解释与第一二项工作有关的资料。这种模式肯定了在学校辅导与教育过程中,不只是需要咨询,还应该包括更多有助于学生的工作。它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不能完全推给少数几位“辅导员”而应该让全校的人员来共同分担。这种教育模式给教师提供了较为具体的策略,并且指出了普通课任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些不同的心理教育模式是专家在不同时期、不同教育条件下提出的,它们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方向和模式,但仍缺乏具体有效的策略。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该了解教育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掌握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教师实践中经常采取的具体策略

我们[1]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得出了教师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采取的91条策略,经过分析与总结得出,教师使用策略的六种类型为:

言语疏导型策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借助谈话、劝说等从认知上施加影响。如在考试焦虑情境中教师提出“教育他正确对待考试”,“让他不要担心考试结果”。在厌学情境中教师提出“谈话、做思想工作、讲道理。”在自我中心情境中,教师提出“教育他学会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等。

责任转移型策略: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转交重要他人,或借助空间环境的迁移以改善学生现状。如在厌学、退缩行为、自我中心和攻击行为等情境中,教师都提出“与家长联系,叫家长管他”,“向班主任反映,由班主任教育”,此外还有“交政教处处理”,“让他转学换环境”。

惩罚约束型策略: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规章制度制裁,或进行情境性的批评、惩罚,或限制条件阻止其滋长。如在厌学情境中教师提出“采取严厉手段”,包括罚站、吼骂、留教室等。在自我中心情境中教师提出“让他碰点钉子,受点挫折。”在攻击行为情境中教师提出“按校规校纪管理或处分他”,“以牙还牙,让他感受自己行为的影响”等。

行为疏导型策略: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侧重从行为上加以影响,或对行为进行正强化,或给其行为改善创造条件。如厌学情境中教师提出“学习上降低要求,区别对待”,“着重纠正不良学习习惯,从最简单行为做起,严格要求”。在退缩行为情境中,教师提出“老师有意接近他,和他交谈”,“平时上课多提问他”。自我中心情境中教师提出“让他与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同学共同做事,认识自己的不足”。攻击行为情境中教师提出“低起点要求,让他逐步改正不良行为”等。

拒绝忽视型策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教育行为上的反应,或不以为然或拒绝施加教育影响。如厌学情境中教师提出“他不愿学就不用管他了”。退缩行为情境中,教师提出“他没什么问题,不需怎么教育”。攻击行为情境中教师提出“管他也无用,干脆不管”。情感关爱型策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侧重给予情感上的关心理解,或给予情绪上的照顾。如厌学情境中教师提出“关心他,用感情打动他”。退缩行为情境中,教师提出“关心他的生活小事”,“在班上给他过生日”。攻击行为情境中教师提出“理解他,真诚地关心、帮

助他,消除敌意,取得信任”。在考试焦虑情境中,教师提出“在班上不要进行考试成绩排名”。

这些策略都是教师工作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具有生活化、具体化、常规化等特点。教师提出的策略出自他们的教育经验或经历,贴近日常教育生活。另外,很多策略都和中学教师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常规做法相联系。这些类型的策略也是教师在日常工作情境中基本的教育方式,教育学上称之为“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与家长联系,向班主任反映之类的策略等,都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常规做法。教师提出的这些策略虽然有的缺乏理论性,但比学校心理卫生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策略更具体、更具生态学效度,对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具有更好的沟通效应和借鉴作用。

篇8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对学习、升学竞争的过度焦虑。这方面的问题,越是年级高情况越严重,但现在也出现了向低年龄、低年级发展的趋势。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中学生中的厌学情绪、考试焦虑和逃学、出走等现象,以及自我意识中的自卑情绪,都与此有密切关系。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当然也与父母的过高期待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能容入等不良倾向。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一方面,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知识和修养;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渴望和依赖同龄人的友谊和交往,他们需要从友谊中去获取心理上的支持与归属,来填补青春期之后,与父母、长辈疏离而造成的情感真空。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中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进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而另一方面,他们感到白已虽然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如同乞儿。

4、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引起的困惑与不安。

学生的青春发育期,带来了一系列心理的困惑与不安,使一些学生陷入苦恼与迷惘之中。比如男生的“遗精”和女生的“月经初潮”。他们往往因缺乏思想准备而表现出紧张、慌乱,不知所措的情绪,心理冲突比较明显。

5、个性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心理问题。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普遍存在问题,比如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情感淡薄等。这些问题使他们很难独立地面对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困难。

二、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途径与方法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一些初中学校在升学任务的高压下,在为赢得好的生源的竞争中,已人为地砍掉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了使我校教职工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校校长、主任参加了市区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会议,利用大会、班主任会开展宣传教育,使全校教职工能够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设置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培训专职心理健康老师,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步人正轨。同时,我校积极购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刊物资料,增大信息量,使教师们能开扩视野,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2、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融。

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在教育中,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观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主动并乐于与人交往,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容忍别人的短处和过失,从而使别人乐于和自己交往;引导学生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使他们生活在尊老扶幼和尊师爱生的环境之中。

3、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使学生有丰富的情感生活。

教师和家长都必须重视情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他们认清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加“营养”,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提倡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观赏体验文学艺术,欣赏社会中美的事物,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教师要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根据趣味性、可行性、发展性和系列性原则,通过制定计划,保证时间、人员和场地,积极宣传,及时指导和认真总结,设计具体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训练,培养自主处事的心理品质,克服依赖心理;通过志向训练,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克服惰性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闭锁心理,从而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心理。

4、开展学科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潜能。

篇9

关键词:军训;心理适应不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

1 军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的军事训练教育源于1915年就任教育部长时提出的军国民教育的思想,之后军事教育逐渐在全国普及。目前,高校大学生军训主要采取集中训练与军事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已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兵役法》、《教育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对此都有相关的规定。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军训的内在要求,由于军事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随着军训的展开,大学生也往往会在军训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少部分学生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心理特点是急速变化且丰富的,因此军训期间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军训的效果,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2 医学生军训中心理适应不良症的产生原因

"90后"医学新生呈现出了与以往医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认识这些新特征是军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问题。

2.1医学学习压力大 医学学习相对其它专业的学习具有极大的艰苦性,课程设置比较单调,忽视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我国社会医疗环境变化巨大,医务工作压力大,这些导致部分医学生性格孤僻和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医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高。

2.2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一方面"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强,不喜欢涉,思想更为早熟,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而严格要求的军事化管理使"90后"产生焦虑、抵触情绪。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4+2+1"式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经历简单,缺少磨练,适应环境和生活自理能力差,个人日常事务严重依赖父母。

2.3畏难、逃避心理严重 军训期间正值天气炎热季节,军训带有强制性、训练强度大、时间长,对大学生的体能是个挑战;训练动作刻板、单调,军训生活枯燥、艰苦,不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同学会感到自卑,很多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就会出现畏难、逃避心理,这种心理往往发生在军训中期,容易在同学间互相传染并取得共鸣。极个别的"90后"大学生由于对艰苦的军训有一种极大的恐惧感,在军训开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手段骗取请假条来逃避军训[1]。

2.4个性张扬但心理脆弱 "90后"大学生是张扬个性的一代,但又是脆弱的一代,经历单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忍让,合作能力欠佳、集体意识淡薄。这些都将影响到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反映在学生整体的参训情绪与意愿上[2]。

2.5学生身体素质较弱,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差 "90后"大学生普遍缺少运动,身体素质差,抗挫折的承受能力差。军训对他们而言是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磨炼,遇到困难容易放弃,使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使用回避、退缩等防御机制进行对抗,灰心丧气。

2.6过于注重军事技能训练,较少关注学生心理状态 当前大学生军训多以军事技能训练为主,军事理论教学为辅。目前各高校军训组织者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没有建立学生军训心理干预机制,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3 心理适应不良的对策

3.1大统筹各学段军训工作,做好军训课程设置 我国十分重视学生军训,应统筹初中、高中、大学的三次军训工作。大学生作为国家青年一代中的精英,对其在国防建设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意识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不需要达到像野战部队一样的体能要求。大学生的军训应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辅以必要的军事体能训练,培养思想政治合格的社会主义青年。因此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加强野外拓展训练,使新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提高"90后"新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3]。

3.2军训前的宣传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准备工作 学校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出版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宣扬军训的正确导向意义.让学生思想上做好吃苦的准备,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军训中,同时通过发放军训通知、温馨提示等告知学生整个军训的具体安排以及在军训的注意事项,减少学生对军训的担忧[4]。

学校应高度重视军训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分析医学生在军训中常见的共性心理问题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特点,策划应对方案等。学校与承训部队进行深度沟通,减少因军训教官在管理中引发的心理问题。同时安排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军训中来。

3.3做好军训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军训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在医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着力于改善医学生的人际关系。消除医学生的压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抵抗挫折能力。

时刻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正确分析并加以引导,使他们正确对待出现的各种不适应的心理状态,调整不良的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心理承受能力低,产生对立反感情绪的学生.要充分动员班主任、班干部及舍友等共同做好其思想工作,尽快投入到正常的训练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良好风气的形成,消除在学生群体中的不良情绪。

3.4巩固和深化军训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军训对大学生军训后的学习、人际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迁移作用。做好军训结束后的总结,可以通过量表、座谈、调查等多种科学的手段来评估军训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徐九春,顾艳霞,杨小燕.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

[2]付晓琳,郭威.浅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J].中外教育研究,2010(2):80-81.

篇10

一、指导思想

疫情期间,根据市、区教体局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和学校整体工作安排,紧密联系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依托,以规范办学行为为准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 “科研兴教,质量立校,以人为本”为宗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积极做好教学服务与管理工作。为此,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二、工作目标

1.突出学校中心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 做好教师、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3.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倡导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培养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4.进一步推进并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提高教研水平。

5.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7.加强教导处规范管理,为教学一线做好服务工作。

8.抓九年级,促八年级,带七年级,力争今年中考再取好成绩。

三、具体措施

(一)、抓教师的教学常规,重视过程管理,做到精细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

2.落实教学常规“五认真”制度(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检测)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1).重视集体备课,思想备课;过程要实,目标要明确。要求做到“三结合”,即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综合运用相结合, 德育渗透、知识体系与心理素质相结合。(2).上课要精细,方法要灵活。要求做到“三不”,即不上无准备之课,不上目标不明确之课,不上一讲到底之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互动得当,信息反馈及时。(3).要重视基础训练,提倡作业分层要求,科学训练,精选习题,训练要及时,容量要恰当,严格控制作业量,防止搞题海战术。(4).作业练习批阅检查要及时,提倡面批。(5).阶段性测试(单元检测)要常态化,及时反馈。控制好难易度,发挥诊断量表功能,各备课组要及时做好测评的质量分析,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强调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坚持向课堂要成绩,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坚决杜绝教师无教案、无准备上课。特别是在做好培优的同时,强调想方设法做好补差工作,力争提高各班级的平均分。

3.本学期教导处将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制度,建立“备、批、听”月检制度和教学常规反馈制度。同时通过随堂推门听课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学水平、教学手段等进行评价。合理利用课堂教材、配套材料、图书等教学用具,督促教师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利用好学校的图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认真组织好各类考试,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考场的编排, 监考人员的安排,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对学生加强考风考纪教育,杜绝考试作弊行为,打造“诚信考场”。开好年级质量分析会,分析教学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做出正确的客观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以考促学的目的。

(二)落实年级管理,提高教学成绩

1、七年级要抓基础。做到:面向全体,抓好帮促;立足课本,落实规范;注重积累,拓展视野。要根据初一实际情况,注意查漏补缺,关爱每一位学生,盯紧每一位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上好每一堂课;要研究初一学生的心理,关注差异,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初二、初三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八年级要防分化。做到: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夯实基础,强化规范;学导结合,发展思维。要花大力气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在强化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防止两极分化的加大。以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成绩的整体提高。

3、九年级要抓突破。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计划到天,高效复习;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全校上、下一条心,扎扎实实抓好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初三年级要强化年级组的协调功能,做到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定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任课教师会,有问题及时解决;全体毕业班教师要站在学校全局的高度,通力配合、全力以赴,不断寻找增长点,加强对中考的研究,不断收集信息,把握命题方向,提高备考效率,总结 20中考经验,提高中考备考复习效率,确保 2020届中考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4.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九年级实际教学时间调整课程表并监督执行。

(2)做好九年级的管理工作,确保完成中考各项目标。

(3) 做好九年级潜力生的转差管理工作以及中职入学的动员工作。

(4)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中考应试心理调适工作。

(5)认真做好质量检测的考试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认真组织好八年级地理,生物,信息技术中招考试工作。

(7)认真组织好八、九年级理化生实验训练和做好考试工作。

(8)认真做好九年级中考体育备考训练和 5月份的学生体育测试组织工作。

(9)认真准确做好中考报名工作。

(10)认真组织好九年级学生参加中考。

(三)、强化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提高教研质量

1.开学初教导处将组织各教研、备课组长会,学习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制定各教研组计划, 进一步明确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的职责与任务,强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作用,确保教研活动实在开展。

2.教导处继续督促各教研组、备课组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办课题研究培训会,邀请课题专家指导。

3.统筹安排好教研活动,本期着重做好教师听评课活动。各备课组根据教导处安排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得随意调整教研活动时间。在规定时间组织本组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否则按旷课论处,学校相关跟组领导考勤检查。加强各备课组内的听课、评课活动,多研究常态课,加强教师教学反思和总结。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节教学研讨课,把自己新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共同发现不足,找出改进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4.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指导与检查。备课组要精心组织教师以各种形式(集中讨论、交流) 进行合学教育理念的培训学习,更新老的旧的教育理念,合作共赢。集体备课活动要常态化,通过集体备课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做到同年级、同学科、同进度。备课组长在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中要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畅谈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引导教师不断交换意见,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及社团活动的检查力度。体育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课强化上下课点名制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音美组的课堂要丰富 多彩,音乐、美术两门学科的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大纲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各组要扎实开展社团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6. 继续做好中考试题大练兵活动,使七八年级老师更进一步熟悉中考命题方向,把握中考重难点,为教学和月考命题提供精准的方向。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抓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结对指导,逐步达标。为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给青年教师搭建平台,本学期教导处将举行多样化的教学能力比赛。同时一对一结对帮扶、“名师工程”继续进行,扩大名师的影响力,促进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

2.积极组织我校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区级各项教研活动和教学能力比赛,取长补短,为我校建立一支“专家型、学术型、研究型”骨干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3.为教师创造机会,提供各种校内校外培训,加强与省市区级名校交流,促使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断更新和提升。组织、实施业务学习,采取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如:听讲座、讨论会、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培训等,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观,提高教师队伍全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将学生的认知状况与心理状态作为教学管理和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努力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发生的渠道,探索将学生心理发展列入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中,并挖掘教育教学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加强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性设计,尽可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化、理性化、常态化。最终保证教师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

(五)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1.不断加强落实教育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培养优秀班干部队伍,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2.要求老师继续加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及时发现,及时辅导调节,确保学生学习的情绪,同时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壮体魄,保证学习质量。

3.积极开展达标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汉字听写大会、社团活动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校素质教育质量。

4.强化“书香校园”活动,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修养和阅读兴趣,增强其学习、思考的能力。

新学期,新气象,面对新时代的教育工作,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教育观念,把开拓进取与求真务实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努力,全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附:教导处工作行事历

四月份

1、开学报到

2、制定各项工作计划。

3、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

4、中考试题大练兵活动

五月份 

1、中考报名和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报名工作

2、督查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常规执行落实情况。

3、教学反思交流及中考复课计划交流

4、能手培养对象磨课活动。

5、理论学习

6、期中考试

7、中考体育和理化生实验考试、计算机考试

8、月常规检查

六月份

1、九年级复课观摩研讨活动。                        

2、毕业班复习工作研讨活动。                      

3、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4、毕业班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5、月考                        

6、教学常规月考核。                                          

七月份

1、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2、高考、中考工作。

3、期末总结

4、子课题论文撰写、交流

5、上交各种资料

6、期末考试,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