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研究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文摘要】Science''''sessencewassetupattheearlystageofscienceactivities,thismetaphysicalessenceistherationalprerequisiteforthedevelopmentofscience.Essence''''ssettingupinsciencehasahistoricalchange,meanwhile,thischangeindicatesthattheexplorationforthismetaphysicalessenceencountersdifficulty.Butphenomenologyprovidesthepossibilityforovercomingthisdifficultyandreinterpretingscience''''sessence.
【关键词】科学/形上本质/历史性变化/困境/现象学/超越
science/metaphysicalessence/historicalchange/difficulty/phenomenology/transcendence
【正文】
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理性精神与科学方法的确立,科学显赫的社会功效日益得到彰显,现代科技正在空前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自古希腊科学始,被设定的科学本质被人们崇为神明,许多形上的因素被注入了科学的本质之中。然而,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拓展,科学的形上本质及其设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看待与评价科学的形上本质,是科学哲学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众多的维度与视域中,现象学为人们重新对待科学及其形上本质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并为人类走出科学的形上本质的困境奠定了基础。
一、科学本质的设定及其历史性变化
科学本质的设定是人们开始对自然的认识和从事科研活动的形上冲动,它是科学发展的强劲而持久的动力。这种形上冲动作为前提,由来已久。这种预设的本质前提时常不被提起,因为它太“自然而然”了。追溯科学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本质设定及其历史性变化,无疑是理解科学及其形上本质的重要基础。
(一)古希腊:科学追溯本原
1.诸神作为规定性
原始人类的神话自然观,基于自然界各种现象的人格化,以神灵的故事和传说,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和看法。神话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一体化,人在自然之中,而不在自然之外。同时,自然作为人格的存在是有意志的,天地万物,均有灵性。神话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的观念,世界各民族均经历了这一阶段,概莫能外。古希腊是科学思想与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古希腊早期,希腊神话的人神相异同构和完备的诸神谱系是近代科学对象性与逻辑性的雏型。神话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和逻辑,神话思维的特殊性表现在其明显的象征性,它是原始类比逻辑的基础。神话自然观对科学思想具有支配性的作用,诸神作为规定性,决定着自然现象的解释。自然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另一主体。那时,尚未形成主客体的设立与被设立之关联。
2.元素与原子作为万物之始基
古希腊科学思想的形成受到了神话自然观的规定,同时也受其局限。古希腊科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不断地与神话自然观相分离的过程。以后,人们开始把自然设定为对象,探求自然的始基(arche)。始基在古希腊原意为开始、发端、起源,后来逐渐演化为原则和根据。基于此,古希腊力图去寻找宇宙之秩序。这集中地体现在元素论者和原子论者的思想之中,其核心在于把宏观层面上的可观察性质还原为更基本的微观层面上的量变。一般的看法是,在各种自然现象中,存在着不变的实体,即某种原初物质。在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那里,万物的始基是水。在阿那克西曼德那里,始基是“无定形者。”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种始基是“火”。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的始基是土、水、气、火等四种基本元素,这表明认识已开始从一元论转向多元论。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把元素论发展成了原子论,设定原子这种不可再分的终极单位为始基,原子是永恒的与不灭的。
3.事物的本性是数
毕达哥拉斯学派与先前的学派不同,开始从抽象的数及其和谐来探求万特之本原问题,在他们看来,一切事物都有量的属性,都可以计数。作为本性,数揭示了万物普遍具有量的规定性,这表明从数去解释万物的一种努力。他们的纲领是,数是万物的本原。“因此,在他们看来,数是某种本质上不同于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或者阿那克西米尼的气的东西;它是某种与物质相对立,并且,虽然与物质密切联系着但还是有区别的东西;某种限定物质并给物质以形式的东西。”[1](P37)这种自然观把数与事物分开,使之成为独立于事物并先于事物而存在的东西,加以绝对化与神秘化。宇宙的秩序是由数及其比例关系决定的。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关于数的思想对近现代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近代以来,一个知识门类只有发展到了揭示和把握了对象的量的规定性与关联性时,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科学。
4.作为最后根据的目的论
这是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一种重要观点。目的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因素,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特征。目的论自然观把这种目的性推广到自然界,认为自然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服从于某种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神学目的论,认为自然和人都是由神安排的,神赋予了人体各部分功能和心灵,人就是要通过认识到自己心灵进而认识神的伟大。柏拉图的理念体系是一个目的论的体系,认为最高的理念是善的理念,灵魂、精神事物按等级有序地达到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形式、动力和目的等四因说把自然看成以自身目的为目的,他持内在目的论观点。他在生物学领域里,贯彻了内在目的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自然具有内在目的。自然的一切创造物都是目的性的。“然而,在亚氏的生物宇宙中,超自然的神并没有任何地位。生物的一切合目的性的结构、机能、程序和行为都是自然内部机制作用的结果。”[2](P18)古希腊目的论对中世纪神学目的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中世纪:神学作为科学的规定
在欧洲中世纪,神学成为唯一的意识形态,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成为它的一个科目,人们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禁锢,哲学和科学成为“神学的婢女”。经院哲学把神学限于体系化和研究启示的真理,哲学经由基督教的“教父哲学”成为经院哲学。奥古斯丁用“神创论”来解释自然,并用之代替其它自然哲学。科学思想的发展受到了神学与的规定。人们普遍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秩序和美,上帝作为科学的规定性,决定了科学的思想及其阐释。“而《圣经》则把所有的事件,不论其多么无足轻重,都直接归于上帝。自然事物不过是上帝的工具而已,自然秩序的建立不是依据其内在的逻辑,而是依赖于上帝对他的创造物的关注。”[3](P20-21)在宇宙观方面,人们普遍坚信地心说的思想,这是受制于神学目的论的。近代以来,西方科学家的宇宙宗教感情,既是对的传承,也是一种修正,因此这种感情不再设定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指涉宇宙的和谐秩序与规律。
(三)近代:实体、客观本质与严格决定论
从近代起,科学步入了科学方法论的自觉时期。古典归纳主义主要代表弗·培根的代表作《新工具》集中体现了他的方法论思想。他力主逐级归纳上升的科学程序,企图通过排除法和“发现表”去发现事实间本质的相关。笛卡儿也相信科学知识的确实性,认为科学知识是一种类似于金字塔的东西,最低层是关于经验事实的东西,顶端则是一般原理。笛卡儿力图为十七世纪的新科学提供一个总的哲学框架,主张操守理性原则,从而为人类开辟出一个理性主义的时代。笛卡儿认为,在自然界中,物质是唯一的实体,物质的微粒是广袤而无思想的实体。近代以来的实体原则,设定自然现象存在着与主体无涉的,通过理性才能认识的客观本质,“而与近代科学有关的实体原则是由泰勒斯开创、后来在原子论者那里得到发展的实体原则。”[4](P124)该原则认为,在现象的变化中,实体是不变的。但究竟何为实体?纷争不已。同时,近代认识论还承认在自然现象的关联中存在着严格的决定论。当然,近代思辩的、超验的形而上学研究受到了休谟、康德和以后的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实体原则、严格决定论和形而上学受到责难。
(四)现代科学本质的不确定性与重返形而上学
近代以来形成的科学思想,在进入现代以后,一方面,仍然发挥着作用,产生着影响;另一方面,也遇到了挑战。量子力学无疑突破了严格因果决定论。相对论也极大地突破了牛顿经典的或绝对时空观的思想,相对论的方法基础是概念逻辑,但爱因斯坦仍然不想放弃决定论的理想。在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基本思想,仍然来源于古希腊。没有原子论自然观的思想,也就没有现代的粒子物理学。当然,现代的系统自然观无疑又是对先前思想的高度综合。爱因斯坦后半生受决定论与形而上学冲动的支配,一直致力于统一场论的建立,力图从一般结构和唯一决定性的作用定律中导出自然界中的一切力。逻辑实证主义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强烈的反形而上学的倾向,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尤其是证实原则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同时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分界线不可能变成他们预想的那么清晰。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历史主义的出现,人们已不再简单拒绝形而上学的主张。相反,人们开始把形而上学的因素吸收进科学哲学理论,从而使形而上学进入了科学。
二、终极形上本质的探求及其困境
进入现代以后的科学,其背后的传统也日趋复杂,一方面,近代形成的科学传统仍然存在,并渗透到科学文化的各个层面与维度;另一方面,科学传统正发生着急剧的变革。一直是科学发展巨大动力的对终极形上本质的探求的努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这种终极本质究竟存在不存在?又应如何去理解与探求呢?有待于人们去认真思考与解答。
(一)有终极的实体始基吗?
自古希腊始,科学就以探求自然界的始基为己任,虽然对于究竟什么是实体,看法不一。有人把实体当作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柏拉图则认为实体是形式的和永恒的。斯宾诺莎认为上帝是永恒存在的实体。对于现代科学来说,实体就是物质,而变化则是实体的运动。但对于微观世界,粒子物理学所探讨的粒子,并不基本。有最终不可分的粒子吗?如果可分,那么究竟如何去认识层出不穷的粒子及其属性呢?“场”的概念提出后,科学对实体的探求并未完结,只是这种追根溯源的探究显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关系实在论对实物实在论提出了挑战,直观的客观性,受到了现代物理学的冲击。随着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建立,把事物性质的探求的客观性纯粹设定在主体之外,已经站不住脚了。这种纯客观性的理想正在为关系实在论所代替。蒯因基于批判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的需要,阐发了迪昂的论点。在蒯因看来,包括逻辑、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整个知识和信念系统,都象一个场。具有经验意义的单位不是个别陈述,而是整个系统。蒯因把逻辑实证主义所反对的本体论问题恢复为科学的正当问题。在他看来,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会有“本体论的承诺”。科学的数学化是近现代科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数学化的理想基于绝对的证明,而这个目标却极难实现。正如克莱因所说:“我们必须认识到绝对的证明只是个目标而不是现实,是一个我们所追求但很可能永远达不到的目标,它可能只不过是一直为人们所追寻而永远捉摸不定的幽灵。”[5](P328)这里,涉及到数学的精确性与思想的深刻性的矛盾问题。
(二)本质与现象的分离及其问题
近代以来的科学基于笛卡儿的认识论,随着科学的发展,以二元论为代表的经典认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科学与哲学的一般基础发生了动摇。近代以来,科学的本质观设定,在纷纭繁杂的自然现象背后,存在着不变的本质,科学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探究本质。本质主义认为,世界可分为现象的世界和现象背后的实在即本质的世界。科学关联现象背后的有关本质的理论,进而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可观察的现象。本质主义相信,人们能够发现这种真正的科学理论,并成功地最终确立其真理性而克服一切怀疑。由于本质及其复杂性,再加上本质与现象区分的相对性,以及二者相关的层次及其关系的错综复杂性,这种严格区分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境。也就是说,在近代科学时期,这种二元分离的格局已难以适应科学与哲学发展的需要。哈贝马斯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困境,他认为:“形而上学把本质和现象区别开来所依据的视角,和对存在者的整体性的期待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科学对现象加以概括的基本结构,仅仅和解释理论的有效性范围相吻合,而不再存在于整体性的相关领域中。”[6](P34)这充分表明,基于二元论的形而上学预设的根本失败。这种二元分离已成为科学与哲学新思想的巨大障碍。
(三)世界和宇宙有终极图景吗?
科学思想史也就是科学不断地追寻世界和宇宙的图景的历史。关于世界和宇宙的图景,宗教与神学也提供了其看法。上帝创世说一般都认为上帝在创造中为自然安排了秩序、合理性和爱。虽然,有其难以确证的方面,但这种观点在其特定视域中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这在于“这种创世说直接导致了一种观念,认为宇宙具有规律,这种规律可以被人类发现。”[7](P62)近代以来,科学把世界和宇宙的图景纳入到理性的基础之上。纵观科学史,有如机械论图景、进化论图景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产生也为认识世界和宇宙提出了有效的图景。人类运用科学对世界和宇宙的图景,展开了各式各样的构想,并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认识。“因为人类科学的伟大就在于,人在科学中学会了用他自己和他的整架物理的和心理的机器,越来越广泛地计算,就像是用一个与别的事物处在严格的因果关联中的陌生事物一样;就在于人会用这些方法给自己描绘出一幅世界的图像。”[8](P33-34)仍然存在的问题是,科学能为世界和宇宙提供最终的图景吗?这是极其困难而又有待于人们去不断回答的问题。人类在科学与理性方面,有无最终的根据?科学哲学中的预设主义认为,科学事业中确实存在某些不会被修正或抵消的东西,但预设主义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预设的东西不断被。实际上,作为科学研究前提的假定、科学方法、推理规则和元科学概念不能完全独立于科学的发展,而是随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这正如怀特海所说:“科学比宗教更容易发生变化。任何科学界人士在现代都无法不加修正地采用伽利略或牛顿的信念,甚至连自己在10年以前的全部科学信念也不能不加以修正。”[9](P175)终极图景的存在及其寻求都是困难的,然而,作为动力,却一直促使科学不断地在探索中发展。
(四)存在者的追问和存在之被遗忘
存在问题是现代思想的根本问题,这基于科学对存在的遗忘。科学一直把具体的存在物即存在者作为自己的对象,科学真理乃是关联于存在者的真理。存在是一个比存在者更为重要却被遗忘的概念。古希腊巴门尼德摒弃了个体事物间质的差异,以及同数有关的多、可分性、流动性等,提出了一个最抽象的,既无质的差异又无量的区分的存在范畴。巴门尼德将真理与意见作出了区分,在巴门尼德那里,真理直接关联于存在。巴门尼德将“存在”与“非存在”相对照的概念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如果把“存在”相应于光明的和火热的要素,而“非存在”相应于黑暗的和阴冷的要素。在巴门尼德看来,“因此,当‘温暖的’(‘存在’)占优势,思想就具有更多的真理。”[1](P53)而意见相关于对立面的统一。近代以来,科学的探索一味地沉溺于对存在者的追求,并把它作为形上本原,从而遗忘了作为存在者之根本的存在自身。“存在的遗忘在此意味着,思想在它那方面遗忘了存在,因为它不知道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本体论的区分。”[10](P59)海德格尔在沉思科技的时候,对此流露出了忧虑。由于偏离了最原初的努力,科学只是揭示真理的一种方式,并未切中本性的真理,也不能增进对存在的理解。
三、科学形上本质的现象学超越
进入二十世纪,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学被当作真理的唯一形式,并支配着人类的思想。胡塞尔则意识到现代科学正在陷入一种危机之中,这危机最终是人的生存困境,而他的现象学正是力图实现对科学困境的超越。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许多现象学思想家为人们超越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作出了极有价值和意义的不懈努力。
(一)对实体原则与对象性思维的批判
实体原则与对象性思维是传统科学观的内核。近代以来,实体问题成为颇有争议的主题之一。在这里,实体一般被规定为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之本原的东西。近代笛卡儿从主体出发去解释实体,认为实体是独立存在而又为我们知觉到的属性所赖以存在的主体,即物质和心灵,它们各自独立,又都依赖于能自己存在而不需要其它事物帮助的实体,即上帝,上帝才是真正的实体。斯宾诺莎继承与改造了笛卡儿的实体理论。以后还有不少哲人对此提出过自己的观点。近代以来的对象性思维基于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设定,主客体分立的二元论,对象性思维成为科学思想中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在胡塞尔那里,意向性虽指向某对象,但这种指向却不同于近代主客体背景上的对象性思维,它内在于纯粹意识,在意向性关切的纯粹意识中,不再有外在对立。胡塞尔的现象学力图从根本上消解这种对象性思维,扬弃了传统的认识论问题对科学思想的束缚。科学力图为生活世界量裁一件理想的衣服,即所谓客观科学真理的衣服。在胡塞尔看来,“正是这件理念的衣服使得我们把只是一种方法的东西当作真正的存在,而这种方法本来是为了在无限进步的过程中用科学的预言来改进原先在生活世界的实际地被经验到的和可被经验到的领域中唯一可能的粗略的预言的目的而被设计出来的。”[11](P62)其实质在于,近现代科学混淆了方法和存在,这是受实体原则与对象性思维的影响而发生的。
(二)本质与现象分离的终结
在经典认识论中,本质与现象是二分的,以主体设立客体为前提。这里的本质指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它隐藏在现象后面并表现在现象之中。现象则是事物外在的、易变的方面,是本质的表现形式。与之相关联的是近代以来的符合论的真理观,但这些思想在现代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和难以克服的困境。胡塞尔的现象学主张“回到事情本身”,在他看来,不存在脱离现象之外的本质,现象即本质,进而提出了自己对科学本质的独到见解。胡塞尔并不否定科学,而是力图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以此来避免欧洲科学的危机。胡塞尔现象学思维方式对哲学对象性思维方式的破坏是根本性的,这既不是为了消解科学的确定性,也并非要取消科学的理性,而正是为了确保绝对确定性的理想不至于毁灭,现象学方法力图为科学理性与确定性提供足够的保证。在现代与后现代思想中,突显于近代的本质与现象的分离不再有意义,为走出由这种分离带来的诸多困境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关切存在者的存在和存在自身
古希腊以来,尤其是进入近现代科学时期,科学一直把追求与探索存在者作为己任,但存在者的存在和存在自身却往往被遗忘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存在者的知识,存在问题却被遮蔽起来。基于科学自身的特质,科学并不能很好地追问存在,也并非追索存在者的唯一可能的方式,这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科学研究既不是这种存在者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也不是它最切近的可能存在方式。”[12](P14)海德格尔揭示了科学在探究存在问题上固有的不足。科学主义往往把科学视为最佳的甚至唯一的探知存在者的方式,从而在科学思想上产生了迷误,陷入了困境。科学关注存在者,但这种关注最多的是理性上的,难以切近存在者的存在之维。因而,只有通过现象学还原的方式,回到存在,才会使人类理智走出此困境。海德格尔并非否定科学,而是力图为一切门类的科学建立一个更为根本的、与此在相关切的基础存在论前提。
(四)回到生活世界与诗意居住
在胡塞尔的本体论中,他极力强调生活世界的本体论意义,这是一种实质本体论,这对于理解自然科学的深层问题至关重要。科学来自于生活世界,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既有不少的区分,又存在许多的关联。同时,科学对生活世界产生着重要影响。在谈到实证科学的局限性时,胡塞尔说:“实证科学赠予我们以极为丰富的、得到科学‘说明’的各种事实,而这些事实却不能为我们提供帮助,因为它们原则上——连同整个科学——都带着一个谜的维度,对这些谜的解答将成为我们的终生问题。自然科学并没有在任何一点上为我们解开当下现实的谜,解开我们生活、活动、存在于其中的现实之谜。”[13](P63)在胡塞尔看来,他的先验现象学具有“奠基”的作用,它为一切科学、数学、历史和宗教奠定基础。作为前科学世界,这里的生活世界一般指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具体的周围世界,它是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海德格尔晚期的世界是天地人神的嬉戏与合一,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有相近之处,但海德格尔更强调对存在自身的切近和四元的语言性。生活世界不仅是科学而且还是人类所有实践的基地与领域。科学的归纳与规范并不能改变生活世界并使之失去原有的根本意义,而是基于生活世界。胡塞尔把现象学作为纯粹的意识科学,在他看来,科学力图探究的终极的理性基础,只能存在于纯粹意识之中,而不可能存在于客体的对象世界里。人们正在忘却原本是科学世界根基的生活世界,因此应该重返生活世界。当然,回到生活世界不是外在地,而是内在地,这是人类走出因科学而带来的困境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实现诗意的居住。
【参考文献】
[1][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2]桂起权.科学思想的源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3][荷]R.霍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刘杰.科学的形上学基础及其现象学的超越[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5][美]M.克莱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7][英]A.E.麦克格拉思.科学与宗教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9][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0]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篇2
【关键词】倍比关系 除法运算 量比
“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社实验版和修订版教材给出了不同的比的定义,本文试图对人教版“比”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教学建议。
一、课时安排,自立门户凸显个性
在我国,自1963年起将“比和比例”内容下放到小学教材中以来,“比的认识”这一内容在单元教学编排中一直处于不停的摇摆中。从1963年至1995年,人教版教材将“比和比例”合二为一单元,放在小学阶段最后一册进行教学。1996年开始,编者又将“比”内容与“比例”分离开来,提早一学期,编入第9册(或六上)的“分数除法”单元中。直至2012版修订稿教材,虽然时间安排依旧在六上,但内容编排已经脱离了“分数除法”单元,自立门户,单独设立一个单元为“比的认识”。这样的改变意欲何为?查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上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实验版教师用书)发现,“比”与分数有密切联系,把“比”的最基础知识提前安排在分数除法单元中教学,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以后学习比例知识打好基础。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对于“比”概念本质属性的深入研究及思考,学者们发现:“比”不应只是从“两个数相除”的运算角度理解,而更应突出其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修订版教师用书)中,明确提出:将“比”作为独立单元存在,有以下三种优点。一是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认识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二是“比”的书写格式区别于除法形式,更强调量与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的直接描述;三是实际运用中有时不需关注具体比值是多少,亦可同时表示两个、三个乃至更多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由此可见,实验版教师用书对于“比”的界定,更倾向于“比”是两个数相除,比是除法的一种延伸,比是一种运算。而修订版教师用书不再仅将“比”的认识停留在运算角度,而是从其本质入手即“比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量可以是两个量或多个量,这种关系是用除法算式表示的倍数关系,它直接描述量之间的关系本身,无须过多强调比值这一结果。由此可见,修订版教材的教学意图逐步走向概念本质的属性,走进定义内涵的深入。
二、教学内容,强调关系凸显“量比”
1.情境导入部分。实验版教材和修订版教材采用同一主题图,给出两面长方形小旗的数据,研究长与宽的关系。但同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师用书的编写意图中却有所不同。
[实验版
教师用书 引导学生讨论长与宽的倍数关系,得到长度相除的两个算式,由此引出同类量的比 修订版
教师用书 引导讨论长与宽的关系,得到大小比较关系、差比关系、倍比关系等。直接指出用比表示倍数关系,引出同类量的比 ]
从上述表格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编写意图有所不同:实验版直奔主题强调“倍数关系可用除法表示,突显比与分数除法的连接性;而修订版则侧重两个量之间的各种关系,突出量与量之间大小、差比、倍比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比表示倍数关系,更为关注概念和属性,丰富比的内涵。
2.“异类量比”教学部分。两个版本教材均介绍飞船的运行路程与时间,用除法表示出飞船进入轨道后的速度,得到异类量的比。对比两个版本教师用书中的编写意图,两者之间又存在细微差别:实验版让学生用“除法”表示速度,引出异类量比;而修订版则直接指出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前者强调衍生量“速度”的求法形式,后者强调衍生量“速度”的来源关系,突出比是除法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这一表示方式在不同的量与量之间会衍生出新的量,这个新的量是原有量与量之间倍比关系的一种体现。
三、教学方式,强调体验积累经验
尽管新课改和深化课改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学习”理念和“自主探索,引导发现”的学习方式,但从两个版本编写意图的“关键词汇描述”中,不难发现实验版和修订版对于教学方式的侧重点各有差异。
1.同量比的教学。实验版由倍数关系“引出”同类量的比,修订版则在量与量之间各种关系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比表示倍数关系。看似两者都将比和倍数关系进行推理等同,实则在教学策略上有所侧重,修订版更强调学生的直观体验和经验的积累,强调在情境中学习的同时对于概念的探索重视对比教学,在类比和推导中经历比与倍比两者之间的联系。
2.异类量比的教学。由于生活现实中存在异类量比,单讲同类量比不利于实际应用与进一步学习,因此人教版教材从1981年开始,增加了“异类量比”的教学内容,并扩大了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此后30多年来一直选用“路程和时间”的比作为异类量比的素材进行教学。尽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数量关系式学生在三年级就接触过,且运用非常广泛,但其作为“异类量比”的典型代表,学生的理解有偏差。笔者曾对此做过一次实证调查,详见以下表格。
实证数据证实,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单位不同的两个量不能比”。实验版用除法表示速度“引出”非同类量比,修订版“直接指出”还可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对比两者的关键词,进一步发现:“引出”既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交流,得出异类量的比,而“直接指出”则更强化约定俗称的一种存在就是合理的现状。由此可见,修订版弱化了新课改前期轰轰烈烈的“自主探究,引导发现”教学方式,而是采用“直接给出”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了解具有实际意义的两个异类量比较,也可以用“比”来表示,突破了比只作为同类量“倍数关系”的狭义定义,让定义外延更加宽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以及比和除法的关系。
篇3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许钢(1972-),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俞晓峰(1978-),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安徽 芜湖 2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00733)、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产学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KJ2011A0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45-02
毕业设计是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接受全面的专业训练,其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较大提升。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壮大,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却滞后于学生规模的增长,仪器设备和实习基地的配备也略显不足,同时学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情况对毕业设计的完成和指导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本科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联合开办相关本科专业,以产学研项目为切入点,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总结了一条产学研结合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新道路。
1.产学研结合构建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选题对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规划,是决定设计质量的首要条件。从近年毕业设计选题情况来看,存在着题目雷同、内容陈旧、理论性课题偏多、部分选题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热情和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新模式下,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提前至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初开展。指导教师可根据承担的研究项目,提炼出若干子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教师参考安徽产学研合作网的企业需求,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参数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对于学院下属电子协会中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鼓励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自行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务求做到“真题真做”。另外,选题也可由指导教师设计不同的实现方案,即“相同选题,不同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一人一题”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间的交流和探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毕业设计的产学研选题工作结束后,课题统一上报至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创新性及相关工作量进行审核后,在学期末和普通毕业设计选题时同时下发,供学生选择。
2.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和职责
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对设计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课题,鼓励校企合作,课题的指导工作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校内指导教师长期工作于教学第一线,理论水平高,知识体系完备;企业指导教师长期工作于生产第一线,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两者在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会产生交集,可以取长补短,便于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环境。在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教师承担的任务和职责也会发生变化。
(1)在毕业设计的开始阶段,学生初次接触综合性课题的实际开展工作,多少都会有些茫然和不适应。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参考资料,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阅读与消化,并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相关资源查阅所需文献。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课题要求之后,教师要协助学生制订工作计划和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制订设计方案时需要与企业指导教师沟通,并依据生产实际进行完善和修改。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发挥主要作用,企业指导教师作为辅助。
(2)在毕业设计进行阶段,校内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保证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的一对一指导时间。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实际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和工艺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对于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要带领学生亲自参与研发,并联合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攻关。企业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工程应用性进行把关,主要进行可行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指导,并对设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验收。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同时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3)在毕业设计收尾阶段,学生需要对毕业设计的成果进行综合性调试。调试是实现系统设计目标,降低运行成本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法。在以往的毕业设计中,调试环节通常流于形式、纸上谈兵,有时候甚至被忽略。产学研毕业设计强调“真题真做”,调试通常分成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在学校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功能验证性调试,其次是进行工业现场调试。验证性调试由校内指导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工业现场的调试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工业现场环境复杂、干扰较多、参数变化较快,学生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直接参与调试,学生在协助教师的过程中,同样会接受一次生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同时参与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3.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成绩评定模式
在论文的撰写阶段,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制定和完善论文提纲,并对论文进行审核,确保学生论文格式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论文撰写紧密围绕设计内容进行,对于涉及到的基本理论、概念、芯片介绍一笔带过,将重心放在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调试上,在降低工作量的同时很好地保证了论文质量。同时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还实行了灵活多样的毕业论文替代机制,对于已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论文的学生,或毕业设计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或毕业设计研发产品已经通过相关企业的验收并投入实际应用的学生,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后,可以将其论文、报奖材料、设计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进行提交。
毕业设计的成绩参考学生的考勤情况、论文撰写的规范程度、答辩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定,由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共同确定,其中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各占30%,论文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给出的成绩各占20%。
4.加强制度建设,保证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毕业设计需要在学校、企业间交替进行,其指导工作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整个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科研院所、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对新模式下的毕业设计进行规范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和过程监控。
指导教师要结合毕业设计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各阶段目标、督促工作进度、协调学生团队之间的衔接等,督促每一位学生都按时完成课题任务,确保毕业设计按步骤、按计划进行,从而保证课题的设计进度。
学院要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强化过程管理,除开题、中期、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常规检查之外,院系两级的教学工作委员会不定期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抽查,并由学院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各阶段检查情况和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形成书面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汇总表”提交至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学院同时构建了完整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学工作委员会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评价、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教学工作委员会监察工作的评价,以此理顺关系,确保责任到人。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毕业设计的实践
从2009年开始,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鑫龙电器、海螺集团、鑫科材料等企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技术难题进行选题,直接参与了产品设计、研发和技术改造,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和奇瑞集团成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小组,联合申报了“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按照校企全程合作培养的新模式,推动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参与设计的“网络化车用仪表机芯电路”和“汽车仪表液晶显示屏”已装备于奇瑞汽车。2011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电动叉车停车行车电磁离合制动器的研发”,由大中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和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了“制动器力矩的数字化控制”、“电磁离合制动器的设计”、“高压吸合低压保持电路的设计”、“电磁失电启动器的设计”等多项课题,有8名学生依托该项目完成了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有2名学生和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就职于企业的研发部门。2012年,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与所在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达18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达11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达12人,通信工程专业达6人。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设计真正做到了“在产品上写论文,在工程中做设计”,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三、结语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顺应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校企联合、互补双赢,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形成了安徽工程大学“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办学特色。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设计,依托相关企业,充分利用了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以企业的需求为自主创新的导向,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凝聚力,有利于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地方性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荣.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创新的成功与启示[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3-4.
[2]杨建芳.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21-27.
[3]吴亚男,毛有虎,石怀伟.校企合作创新毕业设计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68-69.
篇4
【关键词】 目标结构;一年级学生;临床本科;系统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6-0436-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6.016
Goal Structure Set by Medical Freshmen in a Medical University
YAN Yu-Bing1 ,HUANG Zi-Jie2,3@,Lin Da-Xi4,LI Yue-Ping3
1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Statistics,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4,China
2Institute of Education,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0,Fujian Province,China
3School of Public Health,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4,China
4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4,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iii@qztc.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ntent,structure and response intensity of the goals set by medical freshmen.Methods:A total of 289 freshmen who major in clinic medicin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from a medical university and th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hundred and eighty-nine freshmen was ask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about the goals they set in the period of five years college life.Forty-six items with frequencies no less than 5% were selected as the analysis units,and the another 100 freshmen were asked to categorize these goals based on their comparability.Data were analyzed by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Results:Forty-six goals with high frequency were classified into 11 basic clusters and 6 high-order clusters,including "professional quality","external and internal cultivation","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career planning","role cutilvating",and "interests and hobbies".Conclusion: The goals set by the medical freshmen can be considered as a multi-level structure.
【Key words】 goal structure; freshman; medical student;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Locke于1967年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他认为目标使人们知道他们要完成什么工作,以及必须付出多大努力才能完成,各种外来激励因素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1]。在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导入大学生成才目标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是成才目标的设置,通过目标设置这一激励理论,引导大学生根据社会期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体系,并把它作为学习生活的动力和自我发展的方向[2]。
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自我统一性形成的关键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年,正是发展自我意识,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解决自我矛盾的关键时期[3]。刚刚跨入大学校园这座“象牙塔”的他们在处理诸如情绪状态不稳定,对新生活环境的适应不良,自信心和独立性不足,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时,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有的甚至会出现目标的丢失和理想真空[4],从而可能导致新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充斥着焦虑、茫然、百无聊赖等不良心理状态 [5]。因此,他们能否综合分析与权衡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并结合时代特征,合理规划其大学五年的奋斗目标并以此作为前进的动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关于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学生目标的探讨在现有的文献中很少涉及,本文旨在通过系统聚类分析[6]的方法探讨这一年级学生目标设置的内容和结构,进而揭示医学院校关于学生教育存在的某些薄弱环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方便选取某沿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共13个班级(每班有4个小组),626人。以小组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其中的25个小组共294名学生(每组11~13人),平均年龄(19.7±0.9)岁,其中男生(19.8±0.9)岁,女生(19.5±0.8)岁。编号后采用SAS统计软件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94名,其中男生113人,女生81人,回收有效问卷189份,问卷有效率为97.4%;第2组:100名,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100名研究对象均完成本次调查。调查时间为第2学期开学后第2个月。
1.2 方法
1.2.1 目标设置内容收集和分析归纳
WAI技法(WAI technique)是指对“我是谁”(英文“who am I”,简称WAI)这样的问题自如回答,其形式上是自由书写20种回答,故也被称为20句子测验(Twenty Statements Test),该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Kuhn & McPartland,1954)。本研究采用改造后的WAI技法,要求第1组被试针对“您打算在大学本科毕业前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哪些目标”这样的问题,用至少10种相异的回答,说明头脑中浮现出的关于自己大学本科期间的各种打算,将每个研究对象关于目标设置的内容按照质性研究法的分析归纳方法(Robinson,1951)进行分析归纳。在上述归类过程中,为每一个目标定义设定一个关键词,使其能较充分地反应该定义目标的内容,并把属于该定义的目标用这一关键词编码,以利于后期的频数统计。
1.2.2 目标的频数统计与分类[6]
找出频率占所有被调查者5%以上的高频目标共46个。将所选出的高频目标制成卡片,所有高频目标设为一套,并配有指导语,采取个别施测的方法,要求第2组被试根据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把这些卡片分成尽可能少的若干堆,使每一堆代表一类目标。
1.3 统计方法
运用SAS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任何两个目标被归入一类中的次数进行统计,以作为这两个目标相似性测度,从而构建一个46×46的下三角矩阵,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7]。对两组计量资料的统计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 果
2.1目标反应频次的一般情况
全部被试提供的目标共计1988个,每人平均反应(10.57±2.00)个,其中男生提供的目标1154个,平均反应(10.59±2.16)个,其中女生提供的目标834个,平均反应(10.56±1.75)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的46个高频目标累计频数1774,占89.24%。
2.2目标的反应强度
对于每个目标,越多的人设置了该目标,说明它在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中的目标体系中存在的越普遍。本文把每个目标占所有被试者的百分比定义为该目标的反应强度[8]。表1显示的是46个高频目标的反应强度。
2.3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2.3.1 初步结果
使用Ward最小方差法。在较低的层次上,46个高频目标被聚类成11个基本簇(见表2)。
2.3.2最终结果
在较高的层次上,11个基本簇被进一步聚类成6簇(见图1)。若按反应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6个高阶簇依次为:“职业素质”簇(604,由Ⅰ、Ⅲ和Ⅴ类合并而成)、“内外兼修”簇(419,由Ⅱ和Ⅶ类合并而成)、“我他关系”簇(279,由Ⅵ和Ⅸ类合并而成)、“角色培养”簇(206,由Ⅳ和Ⅹ类合并而成)、“职业规划”簇(140,由Ⅷ类组成)、“兴趣爱好”簇(126,由Ⅺ类组成)。
2.4 目标反应强度的性别差异
46个高频目标中,男生在“考试及格”、“拥有爱情”、“学业学位”、“教师认可”、“满意工作”4个项目的反应强度高于女生(P0.05)见表3。
3 讨 论
3.1 目标的层次结构
图1展示了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学生的目标结构,具有很好的层次性和归纳性。46个高频目标被划分为11个基本簇和6个高阶簇,从不同侧面反应了研究对象的目标构成。从高阶簇来看,被试的目标体系中最重要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其中以“实用科学”和“学业成绩”为最,“临床素质”所占的比例较低,提示被试还没有从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转变过来,一切还是以考试为中心。有诸多学者提出,国内外关于医学生的教育目标存有许多不合理成分[9-10],特别是在国内,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都是高分低能儿,本研究的结论也证实了临床医学一年级学生在学业方面,更加重视学业成绩,而非自己的专业素质,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是今后关于临床医学生教育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排在第2位和第3位的高阶簇是“内外兼修”和“我他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被试在重视专业学习外,对于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交际能力的愿望。
3.2 目标反应强度的性别差异
从本文性别差异上看,6个高阶簇的反应强度在男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基本簇的内容上还是略有差异的。男生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外在表现,希望能在大学期间能达到“爱情事业双丰收”,学习方面最怕的是考试不及格,拿不到学位;相比之下女生则更加重视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的和交际能力,对于爱情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这可能与我国传统文化对男、女生性别角色要求的不同造成的。
3.3 目标反应强度的意义
在本研究中,排在前6位的目标分别是:英语四级、英语六级、获奖学金、文化修养、基础知识、满意成绩,说明这一年级的学生在规划自己未来目标时,已经普遍重视自己“外在装饰”,希望自己在毕业时能有个体面的成绩。另外有超过20%的人,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当作是自己的目标,这说明研究对象在刚跨入大学校门不到1年的时间内,还是有较大比例的人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医学院校独特的学习和生活。
早在10年前,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就提出了一个合格的医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有:利他主义、有责任感、会尊重人、诚实正值[9],国内的学者也提出:21世纪的医学人才,概括起来必须具备:德高、博学、医精、能力强、身心健康等素质[10]。可见,道德素质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今后医学生教育的重点之一[11]。通过本研究看到,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对“德高”的重要性还未能有充分的认识,只有2.65%的被调查者把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当作自己的目标,所以,关于职业道德的教育是今后医学院校必须加强的一个方面。
3.4 与前人研究的比较
王云责通过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现实培养目标的因素分析得出8个因素,包括职业心理素质、职业相关学科知识、临床技能、道德品质、身心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现代社会适应能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期望培养目标的因素分析抽取的12个因素包括:临床技能、身心素质、职业心理素质、职业相关学科知识、政治素质、一般知识、道德品质、现代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提高能力、职业道德、创新意识与能力、专业知识[12]。本研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在抽取的11个低阶簇中,基本上涵盖了上述培养目标的内容,说明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一学期的大学生活后对自己在大学期间应该塑造一个怎样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已受到了学校或他人目标的同化,他们所设置的目标和学校的要求基本一致,这也证实了学校培养计划对于学生成才的重要性[13]。
3.5 研究的启示
目标设置的内容是一个开放式的答案,在对类似资料进行描述时,传统的统计方法常常只是简单地对频数分布进行描述,所说明的问题也常常局限于表面,并且缺乏结构性和系统性。我们知道,人类头脑中的概念不是单个存在的,而是作为概念体系的形式存在的,这些概念可能是相反的、相近的、相属或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认知心理学中,概念的结构是指概念的表征由哪些因素构成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在构建具体的模型时,常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层次网络模型[14]。在本文所阐述的目标结构中,基本单元是高频目标,每个高频目标具有一定的特征,把这些高频目标按内容的关联性和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可以构建一个目标的层次网络系统。系统聚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n个样品看成n类,然后将性质最接近的两类合并为一个新类,得到n-1类,再从中找出最接近的两类加以合并变成n-2类,如此下去,最后将所有的样品合为一类,这与上述层次网络模型的构建在形式上是相似的。本研究结合调查技术,利用第二组被试构建不同高频目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目的是为了把这种高频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用具体的数字体现出来,在转换成距离矩阵后,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通过深层次的内容分析[15],探讨临床医学生目标设置内容的结构特点,进而发现隐藏在目标背后的潜在结构,这无疑是个有意的尝试。类似的问题是否还可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阐述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Locke EA,Latham GP.Work Motivation And Statisfaction: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J].Psychol Sci,1990,1:240-246.
[2]王如海,赵霞.浅谈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定位[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50-52.
[3]魏丽华,石运芝,崔海庆.对一年级医学新生学习适应状况的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1):37-38.
[4]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54.
[5]杨新华,谢倩,周贤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l2):1139-1141.
[6]徐伟,李朝旭,韩仁生.友谊的结构研究――一项对大学生友谊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5):1096-1100.
[7]陈峰.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59.
[8]Li Z,Xu W,Lin Y.Implicit love the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J].Inte JPsychol,2004,39(516):328-328.
[9]Bennett AJ,Roman B, Arnold LM,et al.Professionalism Deficits Among Medical Students:Models of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vention[J].Acad Psychiatry,2005,29:426-432.
[10]黄秀云,卢传坚.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及培养途径[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163-165.
[11]Thornhill JT,Tong L.From Yoda to Sackett:The Future of Psychiatry Medical Student Education[J].Acad Psychiatry ,2006,30:23-28.
[12]王云责.我国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1-4.
[13]Papadakis MA,Hodgson CS,Teherani A,et al.Unprofes-sional behavior in medical school is associated with subsequent disciplinary action by a state medical board[J].Acad Med,2004,79:244-249.
篇5
关键词:本科 教学改革 全面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2
我国自1999年开始大学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有明显下滑趋
势[1-2],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3],绝不能以扩招为由而降低培养质量,故在大学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大学本科生教育质量是摆在各大高校面前的当务之急。针对我国当前大学本科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措施。
1 基于全要素质量管理的本科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可将这些因素分为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称之为5 m1E。下面就这六个方面分别提出改革措施。
1.1 人(Man)
“人”是指提供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首先取决于教师素质。不可否认,大学大规模扩招以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态度和教育的水平两个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所趋,当前大学的教师队伍中,真正将课堂教学作为本职工岗敬业的教师越来越少了。导致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应归结于大学的导向机制问题。实质上,大学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前沿阵地,作为大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教学作为本职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建议大学进一步通过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上好课,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指对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其生活水平。精神激励是指对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给以诸如张榜公示、载入校史等激励。
1.2 机(Machine)
“机”是指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有关设施,如投影仪、话筒、桌椅等。良好的设施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扩招等原因,大学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设施维护更新难以及时跟上,设施老化较严重。在一个设施不全或设施破损不堪的教室授课,再优秀的教师,其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1.3 料(Materials)
“料”是指授课的内容。一方面,课程体系要精简。大学四年是短暂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课程不在多而在精,大学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对课程进行精简,对精简后的课程适当延长学时,这样做既可给学生腾出适当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又能使学生对精简后的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另一方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4 法(Methods)
“法”是指授课方法。当前我国大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的问题,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是一种一对多的面对面的交互式服务。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教学认真以外,还要讲得深入浅出、讲得生动。所谓深入浅出,是指对比较深奥的知识,要通过某种方法讲得浅显易懂。所谓生动,是指采用一些方法增加课程趣味性,尽可能吸引学生眼球,增加其兴趣。在教学时,建议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改善教学效果。(1)案例教学。在讲授知识时尽可能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深入讲解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增强趣味性。案例可以是他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的。(2)启发式教学。在讲授某个知识点之前,最好以某个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领会学习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加以深入讲解。(3)善用道具辅助教学。这里所说的道具,是指一切可以辅助课堂教学的事物。(4)交互式教学。由于课堂教学实属交互式服务过程,既然是交互式,就不能没有学生参与。不时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既可以给学生积极思考的压力,又可以增强课程趣味性。一方面,可进行现场提问与解答,包括教师问、学生答及学生问、教师答两种情形,通过一问一答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5)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按照全面育人观,大学教育除了提高学生的智商,还要提高情商、逆商等。因此,课堂教学除了讲授知识,还要在适当时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否则很可能培养出高智商低情商、低逆商的学生。
1.5 环(Environment)
“环”是指授课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教室所处的环境。软环境是课堂的气氛。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爱听,教师愿讲,教学效果必然良好。课堂气氛取决于教师的授课风格、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及班风、学风等。过于严肃的授课风格会造成课堂气氛凝重,难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1.6 测(Measurement)
“测”是指测量,即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检验。先进的质量管理应该是变事后检验为事中控制,通过事中控制来控制最终“产品”的质量。课堂教学质量控制也不例外,可通过平时增加一些小测试,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在课堂上进行补救。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控制便能有效保证课程质量,至于课程最后的考试,进不进行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然而,在当前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里,考试还是必须的,取消考试恐怕是绝大多数人短期内无法接受的。针对此,建议考试这种方式还可存在,但是对于专业课程来说,建议尽可能的采用开卷考试。开卷确实有益。开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重要方法的掌握情况,它可以考查的范围更广,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有所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传统的闭卷考试多数是在考学生的记忆能力,甚至有些学生平时不上课,临近考试时搞突击,死记硬背也能蒙混过关。这种闭卷考试的弊大于利,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基于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本科培养过程控制
如果把本科毕业生比喻成大学向社会提供的“产品”,那么培养过程就是制造这种产品的过程。我国大学本科生的培养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两条主线:其一是课堂教学,即入学教育、基础课;其二是实践教学,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等。其中每个环节都是必要的,都必须切实保证培养质量。调查得知,现在大学本科生多有同感。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专业的充分认识,不清楚各个环节、各门课程与专业的关系,导致学习像是被牵着鼻子走,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学生感觉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没有什么区别,基本都是走马观花。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三点建议。(1)建议在学生入学教育之时,由专业首席指导教师(一般是系或教研室主任)向新生宣讲本专业是什么,今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本专业的重要性,本专业的知识模块和本专业的培养过程。(2)建议专业导论课适当提前,可安排在大一下学期。(3)专业教师多与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学生的动态,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4)加强生产实习,改善实习的效果。由于实习人数多,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实习单位不太愿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笔者认为,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专业教师与合作单位的关系,建立实习基地,可以解决好上述问题。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加劳动,为企业临时增加劳动力,另外,教师可在学生和企业之间“搭桥”,为企业物色优秀毕业生人选。
3 基于全员质量管理的本科教学改革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本科的培养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系列交互过程的集合。只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保证培养质量,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才是质量过硬的。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管理是全员的事,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是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从校长书记到院长再到教师,每个职位每个角色应各司其职,保证培养的质量。(1)校级院级领导。校级院级领导有责任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关爱教职员工,这样教职员工才能有动力去关爱学生。(2)辅导员。良好的辅导员工作有利于形成好的班风、学风,使学生受益终身。(3)首席专业指导教师。主要包括入学专业介绍、专业导论、座谈会等。(4)专业教师。各专业教师负责讲好自己所负责的专业课程,与此同时还有责任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称为教书育人。
4 结语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最前沿阵地,其培养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无法跟上时代步伐,急需进行改革。该文针对我国大学本科的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全要素、全过程、全员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本科教学改革措施。我们相信,只要大学全体员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质量观,基于正确的培养模式,采用合理的培养方法,全面改善不合理的因素,全过程控制培养质量,全员育人,那么,我们一定能为祖国输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北群.素质教育与现代大学的使命[J].江苏高教,2007(6):22-25.
[2] 李爽.我国高等教育改革_现状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6):107-
篇6
关键词:军校学员;毕业分配;心理;质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132-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军队院校招生与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调整。在招生制度方面,改推荐上学为主为考试入学为主,改生长干部主要从军队内部招生为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改主要依靠军队自己培养干部为军队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相结合[1]。这一系列调整直接导致了军校本科学员构成成分和特点的变化。改为考试入学为主后,军校本科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但由于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就产生了由地方青年向革命军人的社会角色转换的问题。而军队自主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之后,军校本科学员的数量开始减少,但重要性却在凸显,因为这些保留的、军队自主培养的专业军官大多是难以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而在军队发展过程中又不可或缺。
随着军事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对军校本科学员的心理学研究也在日益增多。一项有关军校学员心理压力的研究显示,分配、考研对于军校大学生群体而言是仅次于学习的第二大压力源。毕业后的去向带给学员较大的压力,分配去哪里、考研的难度都是学员常常思索的问题,许多学员对此感到困惑、苦恼[2]。
既然军校本科学员的培养质量对于军队的发展十分重要,而毕业分配又成为困扰军校本科学员的重要压力源和生活烦恼,那么就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和探究当前军校本科学员毕业分配心理的状况和特点,并帮助其有效应对毕业分配心理中的消极因素。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某军校随机选取大一至大四学员各1名(下文中提及的大一至大四4名学员分别用A、B、C、D代称),对在校的大一、大二和大三这三名学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并录音,对在部队实习的一名大四学员进行电话录音访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法。半结构性访谈法,就是指访问者最初向受访者提出一些结构性问题,然后为做深入研究起见,采用开放性问题,以期获得更完整的访谈资料。这种质化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既把受访者的回答限定在与访谈主题相关的合理范围内,又给受访者以充分的空间发表个人见解,有助于笔者在较短的访谈时间内获取较充分的研究资料。
三、研究结果
(一)当前军校本科学员对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趋于理性、现实和一致
趋于理性是指4名受访者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指令性计划分配体制的服从和尊重,他们都表示毕业分配的具体去向自己不能决定,也就是说他们对待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态度是比较理性的,与当前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军校教育引导的有效作用。
趋于现实是指4名受访者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待毕业分配的价值判断,即希望不去边、远、苦地区,希望有好的收入和工作、生活条件等。这与之前一项关于军医大学生毕业期待的量化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即学员总体对毕业后的期待主要是继续深造(48.2%)、从事专业工作(27.5%);期望毕业去向主要是大城市或沿海城市(41.2%)、中等发展水平的城市(35.9%);对今后的就业前景所持的态度主要是一般(49.3%)[3]。
趋于一致是指4名受访者尽管年级和经历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对待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这也反映出当前军校本科学员对待毕业分配的一个总体态度。
(二)相对于环境等其他因素,学员个体的人格特质对其毕业分配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
受访者A和C成长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而受访者B和D成长在小城市和县城,但是前者对被分配到边、远、苦地区的顾虑却小于后者。尤其是受访者A,其尽管从小生活在一线大都市,又是家族的独子,但是其随遇而安的个性特征却导致其有意愿到更远的地方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笔者由此在思索,在一些人心中曾一度存在的城市孩子怕苦的偏见,是否应该向理性与现实回归。偏见有时就是存在于常规性的认识与理解中。当军校本科学员的价值观念由于毕业分配的指令性特征而被固化的时候,除价值观之外的个体人格特质就构成了制约其毕业分配心理的最重要因素。
(三)地域思虑是军校本科学员面临毕业分配时的最重要心理期待
4名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毕业分配的地域问题。A尽管对分配地域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还是表示分配的好的结果是留在距其家乡较近、经济较发达的某一地区。B表示毕业分配最好到离家近一点的地方。C表示毕业分配如果回到西部家乡不会有什么抵触情绪,如果分配到其他地方也很好。而D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员,更是明确表达了分配到一个城市、最好是离家较近的城市的愿望。可见,与收入、工作岗位、单位性质等其他因素相比,地域因素是军校本科学员毕业分配心理中的一个聚焦点。在其他因素几乎不被提及的时候,地域因素却被反复提到和强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两点是:一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客观现实所决定;二是在公共认知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刻板印象。笔者的一个家乡在西部的同学在毕业前夕也明确向笔者表达了不愿意分配回西部的强烈心理渴求。
(四)学员家庭,尤其是学员父母的态度,对学员的毕业分配心理产生重要的潜在影响
受访者A的父母希望他能够毕业后留在身边,尽管A表示父母比较开明,能够让其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但是他还是流露出留在家乡附近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意愿。受访者B的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分到好一点的地方或者是分配回家。以上两位受访者的家庭都希望孩子将来回到身边。而受访者D的父母对这一问题相对比较超脱,认为孩子无论分哪里,只要自己努力,总会有比较好的结果。而受访者C的父母要求相对苛刻,希望C能够通过考研获得较多的收入和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而且父母一味的高期望值给C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其不得不采取逃避的态度对待父母的要求和期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的早期成长经验对其一生影响重大。学员对待毕业分配的认知倾向、价值判断和情感反应方式等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家庭。
(五)军校本科学员的毕业分配心理存在一定的过程性特征
就本研究而言,这种过程性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年级增长和毕业分配的日益临近,学员的心理状态愈发复杂。受访者A和B因为是大一、大二的学员,对毕业分配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情感反应。受访者C有一定的顾虑和焦虑感,对有效调控自己的毕业心态缺乏信心,对父母的期望感到很大的压力,在毕业分配这个问题上与同学彼此回避。而受访者D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员,心理状态则十分复杂。对待即将而来的毕业分配,他既期待又有顾虑和担心,并存在一定的紧张感、无助感和技能恐慌,同样逃避与同学的相关交流,而且表示其他同学存在一定的心理失衡。可见临毕业学员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各种情绪感受的相互交织成为其心理状态的最明显特点。
二是随着年级增长和毕业分配的日益临近,毕业分配的话题愈发敏感和隐晦,愈发地被学员所自觉回避,成为学员之间的一个“心理雷区”。受访者A、B均表示与同学就毕业分配这个问题有过交流,但是交流的范围限于关系较好的同学,而受访者C、D都表示回避与同学交流这一话题,因为过于敏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冲突。随着毕业的临近,毕业分配在学员心理中的感受性阈限在降低,愈发地成为了学员之间沟通的一个“壁垒”。
四、结语
在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结合可以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整合,静态与动态的整合,控制情境与自然情境相整合,实现事实与意义相统一,建构假设与验证假设相统一,客观度量与主观体验相统一,实现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研究某一主题的目的[4]。在今后有关学员毕业分配心理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内隐态度测量等方法实现对其的量化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效度和推广度。
在军校本科学员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广大学员的奉献精神,同时要合理优化毕业分配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分配原则,为学员主动学习成才提高强大的精神动力。要突出临毕业学员的日常管理和心理疏导工作。越到最后越要严格管理,对学员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处分的要坚决处分,决不能有丝毫的迁就和照顾,这样才能把学员宣泄心理的产生降到最低限度[5]。要帮助学员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要疏导和排解他们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矛盾带来的心理冲突、个人心理期望与社会期望的错位导致的心理冲突,以及一些消极心理如“怀才不遇”心理、“攀高嫉妒”心理、“恐惧焦虑”心理、“自卑依赖”心理、“消极等待”心理等,帮助毕业生稳稳当当迈出人生重要一步[6]。结合本研究结果,还应充分挖掘学员认知心理中的理想价值成分,充分挖掘学员人格特质中的有益成分,充分发挥学员家庭的积极引导作用,引导学员克服地域刻板印象,引导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学员在毕业分配这一问题上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以便他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投入到部队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杨成平.我军院校招生与分配制度的特点及其先进性[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12(4).
[2]米香.军校学员心理压力分析[J].科教文汇,2010,(10).
[3]鲁娟,崔乔礼,李健.军医大学生毕业期待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
[4]向敏,王忠军.论心理学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对立与整合[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
篇7
为了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配合财政预算改革和满足高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修订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调整了部分会计核算科目,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完善,对高校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做了规范,但依然没有明确设置教育成本核算科目,没有实现对教育成本的核算。因此,如何通过设置会计科目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反映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成本,是高校管理者以及每个财务人员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2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一定時期内为培养本校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是指高校教育的实际支出,不含学生的个人教育成本或机会成本,简而言之与高校教育学生相关的、由高校支付的费用均应计入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围。[1]
高校教育成本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高等学校及其下属单位是成本核算的主体;②学生是其核算对象,学生的在校期间是成本核算的核算周期;③有明确的成本核算范围,只对与学生有关的资源实际耗费进行计算,不包含机会成本。
3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有了较大改变,进一步细化了对支出类的会计科目,区分了资金来源和性质,以及使用范围等,新制度将原来的事业支出细化为现在的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等主要的五大类,再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作为经济分类,更加细化了核算管理。新制度虽没有明确提出成本核算的科目,但是完善了会计核算基础,扩大了权责发生制的使用范围,这些对完善成本核算科目设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精确性提供了保障。另外高校基建并入学校的大账,保证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完整性。
高校教育成本可以衡量一个学校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学校的办学效益,提供教育活动中耗费资源的数据,以便满足政府、社会、学生等不同主体对高校教育成本信息的需求。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大部分高校只是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其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政府拨款,用于日常运行,会计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也没有专门的核算教育成本的会计科目,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长期以来也没有要求计算教育成本、计算盈亏。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也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和核算管理体系。
4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4.1 会计核算基础的差异不利于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中指明: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因此高校的很多经济事项中,货币收支和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不一定完全一致,在收入和支出的确认方面,两种核算基础有着较大的差异,以货币收支为依据核算成本造成数据的失真,并不能准确、及时、完整的反应高等学校的经营状况。
4.2 目前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范围依然不明确
高校的费用支出种类非常之多,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债务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等,在核算教育成本过程中,如果不加以归类,简单地以学校所有实际支出作为成本的话,势必会大大高估了教育成本,比如:高校的科研经费,高校科研成果是衡量一个高校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老师教学的重要资料,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科研成果,将科研支出全部计入教育成本,肯定会夸大高校的教育成本,因此是否应该计入,或者计入多少都是影响成本核算的重要指标。还有就是离退休人员经费,离退休教师的工资福利支出是否应该计入教育成本也是目前讨论的重点之一。
4.3 长期以来的外界环境不重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盈利组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不会对每一笔费用的支出去计算成本、利润等,而更加关注的是招生情况、学校的声望和排名等,另外学校大部分收入还是来源于财政的拨款,着重于教育设施、校园基本建设、科研和专项项目的投入,对教育成本核算的要求更加没有那么强烈,最多只会考虑到收支平衡。
5 完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5.1 按照与教育成本相关性的重要程度分类设置科目
高校支出种类繁多,首先要归集和剥离与教育无关的费用,再按照与教育成本直接、间接等重要程度设置科目。①将科研支出以及科研分摊费用支出,还有其他不列入教育成本的划分为与教育无关成本,在核算教育成本过程中应该予以剔除。②与教育相关的直接成本,如:教育事业支出、学生经费支出等计入完全教育成本,教育事业支出科目是用来核算与教学工作直接相关的各项成本,包括:教学直接费用、教务管理费用等教师授课课酬、教务办公用品、考务费用等等。学生经费支出顾名思义就是与学生教育直接相关的支出,包括:学生奖助学金、学生活动费、学生实习、实践费、学生管理费、招生及分配经费等等。③与教育相关的间接成本,主要涉及的是公共部分的费用支出,如:后勤公共服务支出、图书馆运行费用、财务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等等需要在期末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支出,这部分费用往往既涉及教学又涉及科研。
5.2 增加成本核算相关的功能类明细科目的设置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难度很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核算范围不明确,成本核算没有相应的依据,论文根据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与学生教育有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用都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高校教育成本,与学生教育无关比如科研等费用则不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由于新会计制度的支出科目无法明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在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时可增设计入教育成本和不计入教育成本功能类明细科目,虽然目前经济分类中将各类支出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但依然没有解决支出科目与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内容不一致的问题[2]。例如,学校新购入一批固定资产,在购入时计入对应的支出科目,但是不能一次性全部计入教育成本,通过每月计提折旧分期计入高校教育成本。另外,新会计制度虽然提出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要进行摊销,但目前高校对于折旧和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并没有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类科目,因此在科目设置中可以考虑以相同金额计入对应的支出类科目的借方和贷方,用支出类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作为提取高校教育成本的数据。
5.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设置和细化会计科目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数据,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3000万,201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被称为"大学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大学生群体备受高度关注。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后备力量,他们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和精湛的文化素质,而且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而作为大学生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日益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以及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给高校的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放宽招生范围和扩大招生规模后,改变了高等院校的生源成分,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能进入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倾向。其次,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再次,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着大学生,导致以短期实际效益衡量一切,以实用作为衡量标准,忽视自身长期发展。
基于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较差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背景下,本文围绕大学生(本科)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认知状况展开研究,力求找到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点,"体学生之情、思学生之想、解学生之惑"。
一、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的认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关键性前提和有效途径。提及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感知时:40.4%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仅为一般性的知识表述,22.1%的学生认为很无趣。而50.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个人的发展没有用、课程可有可无,大部分人只为拿学分和应付考试。当个人思想方面出现问题时,诸如正确的人生观导向错误、价值观念多样、面对学业和生活压力表现出的压抑和迷茫,理想、信念、道德面临考验和抉择等,49.8%的学生则通过与家人、朋友和同学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而通过阅读教材和向老师请教仅占21.1%。
可见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也是导致其出现诸如国家意识薄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正确信仰缺失、诚信意识淡泊、道德观念淡化、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的根源。
二、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认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以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内在地规定着学生的心理取向和行为定势,对学生个体的其他行为目标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引导大学生个体行为的旗帜性、方向性、导向性作用。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67.9%、55.2%、54.7%的学生期待能够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养成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就业观、法制观的教育。相对而言,选择道德修养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占34.4%,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道德的影响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隐性影响。
由此我们看出,虽然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社会环境影响、功利主义等不良影响,导致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注度不高,但是他们期待能够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法制观等的正确导向、得到心理健康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人生发展规划等教育,期待能在课上能有所收获,帮助自己成长和发展。
三、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认知。
问卷数据显示:53.5%的学生认为现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分过时,20.7%的学生认为完全脱离实际,而13.1%的学生认为完全老套,认为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具有新颖性的仅占12.7%。63.8%学生喜欢"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学生认为该课程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经常关注国际形势和国家大事、具有新颖性和时效性,能够引起大家广泛关注并进行课堂讨论。问卷中提及大学生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中,41.8%的学生认为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34.7%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而认为老师个人魅力和学术水平的也占到了32.4%。由此我们看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们对于教师的个人综合素养也有极大的关注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接触信息广泛,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尤为敏感和关注。
四、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认知。
"05方案"的实施,全国统编的四本教材(最新为2010年修订版)形成了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教材。在调研中,认真看过教材的学生仅占4.2%,14.6%的学生没有看过,而有选择地看过和随便翻翻的学生则占了81.2%,在问及原因时,学生表示为了应付考试和拿学分、考研、考公务员等才会认真阅读教材。而26.1%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中紧密联系实际,操作性和应用性强会具有吸引力,21%的学生则认为教材应该通俗易懂,20.3%的学生认为教材本身应该图文并茂、设计美观等外在因素会具有吸引力。在问及教材存在哪些问题时,30.4%的学生认为内容脱离实际,套话、空话、官话较多,18.8%的学生认为教材文字太多、内容繁冗、不感兴趣,18.1%的学生认为理论性太强,而15.6%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与初高中政治课有重复。
篇9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实验技能
食品工程原理是涉农本科高等学校食品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相关专业的考研课,在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质量对学生掌握本课程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模式改革
实验教学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阐述的理论,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模式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实验教学内容重组优化和扩展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实验内容在严格执行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部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创新能力。比如,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项目过多,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过少的问题,我们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主要是通过对实验项目进行了重组优化。例如,我们对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实验;流体阻力测定;流量计校核三个实验进行重组优化,传统教学中,这是三个单独的验证性实验项目,通过重组优化后,我们把这三个实验综合成一个大的综合实验项目,不是单纯验证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在测定阻力时,把流量计可以看成局部阻力设施,测定出文丘里流量计和孔板流量计的局部阻力系数,通过阻力大小比较各种流量计的优缺点,同时达到了强化课堂中对流量计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阻力计算得出流量计校核的实验结论。在这个综合性实验中,学生利用离心泵的调节阀门调节流量控制整个系统,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离心泵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曲线的特点。通过这样实验重组,较好地改变以往实验即使学生不做实验也会得到实验结论的的被动局面,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能力。对于验证性实验,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已经提前知道实验的结论内容,即使在实验过程中数据错误,他们也会想尽办法把数据改动往结论上靠,这样的实验结果失去了讨论的价值。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在实验中,更加注重实验结果的讨论。比如,学生利用CAI系统做干燥实验过程中,得到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不完全相同,我们就对不同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加以组合,让两组不同结果的同学共同讨论为何出现这样的结果,大家一起动脑解决共同出现的问题。在实验报告中,同学们实验讨论写的充实又实际,确实是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这样的验证性实验,学生们达到了实验的效果,有助于克服抄袭现象,又有助于促进同学相互讨论参数或工艺条件改变对设计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分析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其预备实验和实验准备工作均由实验教师完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要照着实验步骤一步步往下做,就能得到实验数据,很少有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分组做实验,每组只要有一个学生明白,其余学生甚至不知实验课上做了些什么,实验设备都是什么用途,跟没做实验没有任何分别,在他们心中就是反正我的实验报告有人帮助完成。这样的实验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地影响学生独立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针对以往实验教学模式下出现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验教学的要求,在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例如,利用CAI仿真实验系统进行的实验内容,我们实行每个同学一台电脑,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没有相同数据,这样就避免同学互相抄袭数据的情况发生,利用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部分内容,我们首先让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预习实验、准备实验到实验过程步骤到实验结论的全过程的全面参与,较好地改变以往实验的被动局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食品工程原理CAI仿真实验系统和实验室系统同步应用实验
根据我校食品实验中心现有的情况,为了保证实验的开出率,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过程采用食品工程原理CAI仿真实验系统和实验室系统同步应用的方式,对于实验装置不足,无法开设或大面积开设某些单元操作将CAI仿真实验系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实验室中已经有的实验装置让学生全部进实验室进行实验,并且在实验前把实验CAI仿真实验系统作为预习手段,增进学生对实验的了解。例如,在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和传热系数测定实验中,我们的实验装置中还选用了各种类型的流体输送机械,如离心式清水泵、鼓风机等,这些测量仪表或设备都是食品工科类相关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分别将它们的选用和使用方法贯穿于不同的实验中,使学生对实验设备各部分的作用和各部件的功能有一个较为系统和直观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对课程每章节之间的关联有了感性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三、采用多种考核形式以保证实验技能的培养
学生实验课的成绩按照预习、实验准备、课堂独立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由于实验课成绩涉及实验的各主要环节,这样能引起学生对各个环节都很重视。对于需要用实验仿真系统做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模拟的实验操作、测取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利用实验装置做的实验,通过对学生独立测定相关物理量、掌握相关的测量技术和测量仪表使用方法的实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上有了自己的实践机会,学生的实验技能大大提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通过以上这些实验课程中教学改革,改变了以往实验没有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普遍存在的情况,克服了传统实验课教学手段下出现的弊端。利用食品工程原理CAI仿真实验系统和实验室系统同步应用实验,克服了实验条件受限,实验设备不足的两难处境。采用多种考核形式保证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上述内容和观点是我们在总结近几年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把这门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汪建新.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2,22(4):88-90.
[2]罗树灿,李雁.浅谈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J].现代食品科技,2006,22(3):214-215.
篇10
关键词:本科学生 体质
1.研究目的
近年来,由于大学的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的体质状况在扩招后整体是否下降?在当今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学生的体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毕业以后的工作。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高等院校的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建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一年级本科学生832人,其中男生511人,女生321人。
2.2研究方法
根据2006年广东工业大学体质测试的指标、方法和仪器,对832名学生分别进行了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男)、坐位体前屈(女),将所测得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再结合阅读有关文献资料,经分析、对照而作。
3.结果与分析
3.1广东工业大学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3.2身体形态
3.2.1身高
由本次测试结果的体质指标可见(表1、表2),与全省同年龄人比较,男、女学生均低于全省同年龄人身高。
3.2.2体重
根据表1、表2,经对比,男学生体重重于全省同年龄人,女学生体重轻于全省同年龄人。
3.2.3胸围
根据表1、表2,经对比,男学生的胸围小于全省同年龄人,女学生的胸围大于全省同年龄人。
3.3身体机能
3.3.1肺活量
根据表1、表2,经对比,男、女的肺活量均低于全省同龄人。
3.4身体素质
3.4.1立定跳远
根据表1,经对比,男学生的立定跳远比全省同龄人差。
3.4.2坐位体前
根据表2,经对比,女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比全省同龄人差。
4.结论和分析
经过分析对比,广东工业大学一年级本科学生身高、胸围(除女生之外)都比全省同龄人差,体重比全省同龄人
重,立定跳远(男)、坐位体前屈(女)也比全省同龄人差。结果表明学生饮食不平衡,参加体育锻炼少。
5.建议
a)学生要注意改善日常生活观念,科学平衡自已的饮食,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
b)学校的体育课要改进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
c)建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体育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体育科学,2004,24(10):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