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程; 研究中;创新教学;意义和目的
一、注重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意义
中小学英语教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上。到了初中后,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新教材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1.教师应认真研读小中英语教学大纲,详细分析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查找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确定衔接点,制定措施,具体落实各项教学模式。在熟悉小学英语教材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中学英语教师可重新确定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增加供学生复习用的听读材料,但语言难点及教学内容不要太多,最好能ρ生在小学已感知的语言点做必要的归纳复习,适当补充教授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相脱节的知识。
2.强化语音训练,做好词汇衔接。语音教学是外语教学的第一关,没有正确的语音、语调就无法进行交流,所以应该教会学生正确、规范的发音、辨音、拼音的能力,掌握读音规则,进而识记大量单词,达到中学教学要求。尽管有些小学教材编排有音标教学,但绝大多数小学生并没能够掌握,以至于他们的语音、语调很混乱,读不准更记不住单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安排音标教学,讲解发音要领,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发音部位发音,逐个模仿练习,纠正其不正确的发音。
二、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目的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机械记忆力、模仿力都很强,加之初次接触英语的好奇感,很快便能适应其英语老师及其教学方法。只要他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勤奋努力,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难达到大纲要求。而初中学生则不同,他们正处在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逐渐转化时期,而对初中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的转变、中学与小学老师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科目的增多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再靠机械记忆、单纯模仿、无意识学习已无法适应,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1.预习方法的指导。“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课书学习之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借助于生词表,有的放矢地研读对话或课文,初步了解将要学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词组、句型等,使学生产生强列的求知欲望。有了求知的欲望,在学习中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另外,新课的内容经过预习,学生学起来轻松,更大的收益是使学生养成了勤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其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英语课上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学到的英语语言材料,高效地掌握每节课上所学内容,要求学生眼观教师手势,耳听教师表达,脑子理解、记忆教师所表达的内容,要求学生张口读、脑子记、手写重难点单词,要求学生背诵本堂课所学内容,在背诵时,脑子里要呈现一幅图,背完之后可用简笔画把所学内容画出来,反过来还可以看着图画把所学内容复述或背诵出来。
3.课外学习方法的指导。学好英语仅靠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应相辅相承,因此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多说、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搜集,活学,活用,多说。指导学生积极创造语言学习环境。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最好条件是置身于, , 英语环境中,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课堂上的语言环境是必需的,但也是有限的,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在课外坚持用英语会话、讨论、打电话、交流思想等。拓宽视野,多读。基于课内学生可接触的英语知识太狭窄,课外有更广阔的天地,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阅读适宜的英语读物,使他们养成在课外多读的习惯。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方式和模式
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实际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就不强。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抓好复习。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师与学生的脱节。在上新课之前,我仔细研究了小学英语一至六册的内容。在开学的第一周,组织了系统复习,包括词汇、句子、语法和交际口语,让学生熟悉了小学的教学内容。
篇2
当代哲学家对科学发展的两种回应
总体而言,当代哲学研究对科学发展的回应,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哲学界,都存在正反两种不同观点,我将它们分别称作“科学万能论”和“哲学特色论”,前者声称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用自然科学加以说明,后者则强调哲学的不可替代作用。这两种观点都是哲学家们对当代科学发展的极端反应。根据“科学万能论”的观点,科学发展已经为人类提供了所有可能解释的现实方案,并对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了可以预期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哲学家们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哲学扩展抱有极大希望,表现为以某一种自然科学研究为模板推进哲学领域的问题研究,或者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重建哲学研究的基本模式。20世纪初期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而当代英美分析哲学中的自然主义进路也充分反映了哲学家们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推崇,无论是在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还是在认知科学哲学和实验哲学研究中,我们都可以强烈感受到科学主义传统的深刻影响。从当代哲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看,科学主义传统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倡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哲学研究,这也带来了当代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科学主义的这种历史作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确带来了不可否认的影响。然而,这种“科学万能论”的观点明显夸大了科学研究对当代哲学发展的作用,因而存在用科学取代哲学的潜在危险。由于哲学研究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而无法重复等性质,一些哲学家就认为,这些性质保证了哲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无法取代的特色,因而我们不能用科学研究代替哲学研究。这就是“哲学特色论”的主要观点。这种观点的最初捍卫者来自19世纪后半叶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家狄尔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等人,他们坚持严格区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并认为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了精神现象的优先性和特殊性,而后者仅仅是精神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他们还认为,自然科学研究对普遍性的追求与精神科学对特殊性的要求,使得两者之间无法相互取代。“哲学特色论”在现代哲学中是以实证主义传统的对立面出现的,这表现为晚年胡塞尔对欧洲科学危机的忧虑、海德格尔对现代实证科学的批判以及后期维特根斯坦对现代科学文明的反思。虽然胡塞尔、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对科学的性质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在对待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上的态度却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把哲学研究看作是一种与现代科学研究完全不同的事业,在胡塞尔那里是一种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在海德格尔那里是一种追问科学意义的形而上学,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则是一种反思性的理智活动。因此,哲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无法取代的特殊性质。这种“哲学特色论”的观点不仅直接反对把哲学研究混同于科学技术,或者用科学研究方法从事哲学研究,而且试图用哲学的特殊性质反对科学技术的成就,反对哲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倾向。从积极的意义上看,这种反对意见对于提醒我们注意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在当代哲学中的泛滥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更需要看到,这种“哲学特色论”的结果是把哲学研究完全排除于科学发展的视野之外,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哲学自身的发展。
当代哲学对科学技术研究的介入
从当代科学发展的基本图景中可以看到,当代哲学始终在以各种不同形式介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并试图用哲学的方式说明当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这首先表现在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其次表现在以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可以说,科学哲学研究是哲学家们深入科学研究领域的主战场。早期科学哲学家们,如逻辑实证主义者石里克、卡尔·波普等,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模板,以科学主义精神贯穿于哲学研究的全过程。虽然后来的哲学发展逐渐表明维也纳学派“统一科学”纲领的失败,但这一纲领体现的科学精神,即以经验为向导、以逻辑为手段、以效果为目的,却在后来的科学哲学研究中保留了下来,特别体现在具体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中。当前科学哲学研究通常被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一般科学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科学哲学研究的一般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具体科学哲学”,主要涉及不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哲学问题,从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讨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问题。“一般科学哲学”处理确证、语义和科学理论的哲学解释,其中包括了科学概念的操作性特征、认知意义的经验标准、理论的相互融合、科学革命、科学实在论的演变、因果解释、还原论与科学的统一,等等。“具体科学哲学”则包括了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等等。此外,在当代分析哲学传统中,还有逻辑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它们不仅与自然科学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独立分支领域。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已经充分意识到哲学研究对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介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介入在以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为代表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今,认知科学研究已经被公认为具有多学科交叉研究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其中,哲学与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语言学与人类学等都被视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主体学科,共同构成了认知科学研究的基础部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比,认知科学研究是对人类认知获得的性质、范围、形式和表征方式的基础研究,因而应当属于传统科学研究的理论部分。这些研究通常包括了两个主要部分:其一是与人类认知和心灵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研究,其二是与认知活动特征描述密切相关的表征研究。内容研究部分主要涉及意识的性质和内容、动物认知、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等。这些与当代心灵哲学研究的主题和内容有实质性的交叉,因而说明认知科学与哲学研究的交叉性质。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活跃的今天,人们对这种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提出了更多的担忧和思考。应当说,人工智能技术的每一项突破都是在更新人类对自身的认知,不断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相对于人类主体,人工智能构建了一个巨大的“他者”,挑战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这个他者不是被人类奴役的客观对象,而是与人类地位平等的另类主体,甚至就是人类自身。难以想象的是,当人类大脑的所有神经元逐个被硅基芯片或其他人工智能技术所替换,我们在自我审视或审视他人的时候,我们究竟是在审视什么样的对象。因此,在现有的人类社会条件下,人工智能技术自然就会引发大量伦理关切,人工智能技术的利用就会威胁到人类伦理的一些基本信念。这些都迫使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重新思考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未来哲学的可能性
篇3
关键词 布什模式 基础科学研究 应用研究 知识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二战之前,美国科学界活跃着三种彼此独立却又相互斗争的科学研究信念,它们是“纯科学”信念、“应用科学”信念和“工程科学”信念。①迫于战争的压力和知识发展的需要,1944年11月,罗斯福总统致信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主任布什,信中写道:“我们正面临着需要聪明才智的新领域,如果我们以进行这场战争所用的同样的眼光、勇气和干劲来开创它们,我们就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工作和生活。”②要求布什能够从本次战争中得出可以用来解决战争留下的后遗症,并能够提出关于未来和平时期的矛盾如何解决的对策等。1945年7月美国颁发了《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它是科学政策史上一份扭转乾坤的报告,该报告扭转了美国“重应用,轻基础”的历史局面,论证了基础科学对国家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该政策对我国如何发展基础科学和知识产生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学习此报告,并且结合科学研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新知识产生的途径,进行简要论述,意在指出基础科研的重要性和知识产生的路径依赖。
1 基础科学研究及其功用
正如《弗拉斯卡蒂手册》所规定的科学研究的三个方面,一般认为科学研究主要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那么到底何为基础研究,是本文论述的重点。198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重新对基础研究进行定义:实验性或理论性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获取关于现象和可供观察事实的根本基础性新知识,而事先没有特定或具体的目的。③早在1945年布什报告中认为,基础研究是在不考虑应用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它所产生的是普遍知识和对自然和规律的理解。
基础研究即对正在进行研究及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并不是很明确,或者即使知道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以及技术途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但是应用研究是用来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具体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要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成为对实际应用具有重大影响的形式。实验发展,则是对于以上方式所有获取知识的验证和不断完善,最终使其更加合理科学。总之,笔者认为,在布什模式的框架下,基础科学研究的目标是获得新的综合性知识为目的,不带有功利性,它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利益,基础科学的本质是揭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人类关于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知识体系。虽然它不像应用科学那样能产生即时性的效果,也不像实验那样具有明显的结果。基础研究的功用到底有哪些,如与国家发展、社会经济、知识发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科学本身的发展、人才培养等作用,而本文主要结合《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从科学研究起点、知识探索、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这些是其他功能发挥作用的前提。
1.1 科学研究的起点和资本
布什在《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生产与开发”的“转化链”,即所谓的“布什模式”或“线性模式”。布什认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最后的生产开发,是一个单向的线性过程,也是很自然的过程。布什指出,相对于生产实践而言,“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行官。”④将基础研究从以应用为目标的短期价值中解脱出来,然后通过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的中间环节,转变为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军事等社会需求的产品。布什模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国家政府、高等教育系统、其他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战后美国美国基础研究虽然历经曲折,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入醒悟阶段,然后依次经历了推进阶段、徘徊阶段、“固本”阶段,虽然历经曲折,但是很快使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至今为止,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仍然占据半壁江山,这些都与《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报告的颁布和实施密不可分。该政策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国家确立了对研究型大学的资助原则,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精英等。
布什模式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明显的划分,但是忽略了其相互影响和作用,布什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后康南特、沃特曼、布鲁克斯、斯托克斯等人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进行了模式扩展。但是,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称为基础研究的项目是有明显的实用性,反过来,被认为是应用研究的一些项目中也含有基础研究的成分。如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在研究微生物的基础上,不仅形成了疾病细菌理论,建立了微生物学,而且也产生了明显的实用效果,引起了各界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布什模式是对于基础研究传统观念的认识,而其他扩展模式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关于基础研究的新观念则“承认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之间的密切关联以及它们的相互依赖性,认为其中一方面的进步有赖于另一方面的进展”,⑤诚然,它们相同之处都突出强调了“自由”的基础研究的重要地位,基础科学研究为其他研究提供了理论源泉,是科学研究的资本所在。
1.2 有助于人才培养
基础研究的特殊性质,要求必须要有为科学研究和知识探索献身的人才,柯南特校长的话:“……在可以合适地成为‘科学’的整个领域的每一个方面,其限制的因素是人”⑥依据布什报告所建议的科学人才培养方式,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军事到医疗等领域,更新了科学人才的等级和类型,同时确认了美国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平等性和民主性。“每一部分居民中都有人才”,⑦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46年,美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15%,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比欧洲、日本早20 年,比中国早近60年。另外,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相对自由的环境,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科学研究兴趣的人才。
1.3 有助于知识的再发现
基础研究直接产出的是知识,知识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共享性等特征,⑧知识的这些特征,能否产生巨大利益,和使用者的能力有关,基础科学研究和功用也具有不确定性和长期性,往往被人误认为无用的,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健康,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正如庄子的“无用之用”,它是以隐喻的方式对自然的无为之道进行的拟说。任何事物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带来大用。一个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发现和进一步认识,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也对深入研究进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因为,任何物都有它的不可触犯性、坚固性和深广度,即,都有它们的非透明性,都有它们无限的存在意义,在此意义上物具有认知维度上的不可能终极的未完成性。⑨如今科学发展虽已经不断完善成熟,但认识的无限性,要求物有所新。
不可否认,基础科研还有很多其他作用,比如与国家目标利益、经济发展等作用,基础研究的意义重大,但是有时由于不确定性,甚至产生与预期其相反或否定结果,然而这些结果也仍然是有价值的,甚至从无意间发现新的理论知识。
2 小结
前文中,主要结合布什报告单一的线性模式,从纯科学自身发展的角度对基础科学的概念及其功能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即基础研究是对自然及其规律的探索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探求,是一种旨在增进科学知识的、没有特定目标不考虑实际应用的研究活动。这一单一的线性模式也是布什报告中进行基础科学研究所倡导的路径,这种路径是正相关的,是在一种理想和原始的状态下,完全受研究人员的好奇心所主导,然而忽略了应用研究和市场需求对其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已经成为未来发展不可抵挡的趋势。基础研究的实现并非只有通过自由探索这条唯一的途径,科学史表明,对解决特定问题所作的应用研究也确实促进了基础研究的发展。笔者认为,那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高度融合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科学研究才能更好适应未来的发展,目前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此种融合的方式,例如,日、韩、英、美、德等国都提出了如何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战略方案及其途径,更新了各自的战略研究领域。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整体上还相对落后,科学技术仍然处在追赶状态中,科技资源比较匮乏,因此基础科学研究不可能将所有领域覆盖,此时,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借鉴布什报告和其他先进范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注释
① 李勇.美国科学研究信念的历时性考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9):36-40.
②④⑥⑦布什等著.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M].范岱年,解道华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3,64,71,75.
③⑧谭文华,曾国屏.关于基础研究及其与国家目标关系的再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9-22.
篇4
在进行登记时,会告诉每个专业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去指定的地点听论文的讲座。在讲座上,高校主管该专业论文的老师会和大家见面,并根据大家的选题方向,将考生分配到有关的教研室,然后由教研室具体指派导师。
导师确定后,考生应及时、主动地与自己的导师取得联系,并尽快安排第一次见面。而在见面前这段时间,考生应积极地准备自己的论文,尽量收集材料,形成论文的基本写作思想和提纲,这样见到导师后,才能与导师形成交流,导师也才能有的放矢的加以指导。
一般说,导师会给考生提出一些参考书或资料请考生借鉴,对考生提出的论文写作提纲也会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改。然后考生应按照导师的要求完善自己的论文。在论文从提纲到成稿的过程中,一般要有多次反复。考生应该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认真地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论文最后由导师确定定稿。定稿后的论文,考生应将其打印多份,为论文答辩做准备。需要指出的是,论文的写作是有时间限制的,12月底登记的考生,应在5月上旬完成论文的定稿;而6月底登记的考生,则应在11月上旬完成。论文定稿后,由系里组织进入论文答辩的程序中。
论文答辩的程序基本由三项组成:首先考生简单地阐述论文的写作动机、内容梗概和基本的观点;然后答辩小组成员就考生论文内容进行提问;如果答辩小组认为必要,还会对涉及论文的专业范围内的其他问题加以提问。这些提问都需要考生认真加以回答,并会影响到考生的论文成绩。
考生通过论文答辩后,其本科论文即告完成。如果顺利通过,考生就应该准备本科毕业了。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
本科专业(含本科段、独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科类专业一般为毕业设计、医科类一般为临床实习)及其答辩考核。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这一特定群体,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作简要论述,供参考。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篇5
1.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组织儿童和青少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引导他们接触自然、科技和社会实践,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亲身获得科学研究酸甜苦辣的各种体验,享受科学研究的快乐。选择一些属于实验研究型科学探索活动的主题,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意义非凡。因此,我设计了《让纸飞机飞得更远》主题活动,通过实验、研究、收集数据,总结出这种探索活动的特点,对研究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受控对象的现象得以反复出现,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观察和分析其呈现条件及其规律性。
本活动设计为五年级学生参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索未知的方法,“让纸飞机飞得更远”恰好给予学生们一个平台,让学生体会“纸飞机”这样一个儿时就开始接触的玩具,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可以带来这样多的有趣的、有意义的问题,从而更加重视科学探索的价值。
2.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篇6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 民办高校 科研工作 重要性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省民办高校科研实力培育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H1143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1-01
近年来,许多民办高校在完善教学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同时,已由最初的教学型院校逐步向教学科研型院校转型。因此,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日益得到重视。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面临着如何尽快提高科研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合理的科研档案管理体系,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科学研究。
档案是人类社会各种组织与成员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而逐步形成、积累并保存下来的有价值的文字、音像等的原始记录。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部门对科学研究活动的记录,是科学储备的一种形式,包括文字、图表、数据、音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相关文件材料。科研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为科研工作提供详实、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从而促进科研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民办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
1.科研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多数民办高校科的科学研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科研管理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对科研档案形成不明确,忽视了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从而导致科研档案工作不能有效进行。
2.科研管理机构缺乏经验
目前,一些民办高校由于办学特点的原因,多重视教学,轻视科研,科研工作浅尝辄止,许多民办院校没有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这导致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成为可有可无的辅工作。即使随着学校发展的需要,部分民办高校已经意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缺乏科研管理工作经验,对于科研档案管理知识了解较少,造成了科研档案管理与科研工作不相适应的现状。
3.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建档不完全、不系统)
现阶段民办高校竞争的核心已不仅仅是资金、人才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制度建设。科研工作在民办高校的比重相对较小,因此科研管理方面的制度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对于现有科研制度的管理、执行、监督亦不能一脉相承;此外,随着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逐步深入,科研管理制度的更新较慢,原有的科研制度不能适用于现阶段的科研管理工作。
4.各种硬件设施不足
对于科研管理的硬件设施要求多集中在科研管理系统和科研档案室的建立等。目前,民办高校科研工作仍处于量化积累阶段,需要归档保存的信息数据相对较少,借助于普通办公软件即可管理。另外,科研管理系统建设的经费投入较大,不仅有前期的系统购买费用,往往还有后期的系统维护费用,因此,科研管理系统在民办高校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而对于多数民办高校科研档案室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是后期管理并不能很好的跟进。
二、科研档案管理在民办高校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1.有效的科研档案管理有利于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申报
档案管理就其基本性质和主要作用来说,是一项管理性的工作,服务性的工作,政治性的工作[1]。科研档案是科研部门、科研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按照归档制度作为历史记录而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科研档案是科研发展的历史记录,是科学储备的重要形式,科研档案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可指导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工作。科研项目一般要经历选题、立项、完成、结题、成果鉴定、成果申报等过程,需几年时间不等。有效的科研档案管理,可以反映科研项目的系统过程,为确定申报课题方向和申报成果提供借鉴,提高工作效率。
2.适应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
科研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坚强动力,科学研究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从基础学科的研究到分领域的专业研究是逐步形成的,而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促使学科建设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科研成果的体现亦是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高校的科研管理对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有效的科研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高校科研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随着民办高校科研项目的逐日增多,科研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系统化的管理可增强对现有科研项目和成果的管理,增强对科研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增强数据整理的连贯性。同时,科研档案的系统管理对信息统计、科研报表都有重要意义。
4.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科研档案工作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对科学研究既有辅助功能,又有促进功能。科研档案可对科学研究整体水平进行评估,这不仅是现有科研水平的体现,更是发现科研方向的突破口。
三、加强民办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途径
1.树立科研档案管理意识
逐步强化科研工作在民办高校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研强校、科研兴校、科研带动教学和学科发展的理念,将科研工作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公共管理中去。不仅科研工作者需要提高意思,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科研管理者更应摸索经验,开拓创新,强化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将其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树立正确严肃的科研档案管理意识,统一思想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实处。
2.强化科研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科研管理人员在整个科研管理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是提高科研管理的重要因素和根本保证。民办高校应定期组织科研管理工作者进行系统培训,有助于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管理意识。精准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将会使民办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3.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
目前,科研管理工作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何利用和开发有效的信息资源意义重大。民办高校应该在科研起步阶段就做好科研工作的积累,将科研工作的内容、过程、成果进行归纳,建立电子档案,并借助于科研管理系统,将科研信息进行分析、管理,做好保密工作和资源共享等,真正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网络化。这不仅有助于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更是促进民办高校科研工作提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7
设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促进其迅速成长。该类项目对申请者的年龄有一定限制,要求在35周岁以下。
设立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部分地区的科学研究基础,以促进全国科学研究的均衡发展。该类项目对申请者所在依托单位所属省级行政区有一定的限制,这些地区一般是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面上项目评审将创新性与研究价值作为重要标准,同时鼓励研究人员树立“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近年来在面上项目评审中,对于一些研究方案不够完善,或前期研究基础略有不足,但其研究思路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探索性的项目,实行了小额探索项目的资助方式。
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资助面上项目的经费约占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额的60%左右。面上项目资助强度从每项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资助期限一般为3年。近几年来,随着中央财政拨款的逐年增加,面上项目资助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不管申请什么样的基金,我们都需要提交一份基金申请书,而在面上项目申请的过程中,一份好的基金申请书肯定也是成功申请基金的助力。
但是面上项目基金申请书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信息表格: 包括项目基本信息、项目主要参与者和项目资金预算表,须按操作提示在指定的位置选择或按要求输入正确信息;项目资金预算表须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认真填写,应保证信息真实、准确。
二、报告正文:参照以下提纲写作,要求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标题突出。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研究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2.工作条件(包括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3.正在承担的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和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与本项目的关系及负责的内容等);
4.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对申请人负责的前一个已结题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及批准号)完成情况、后续研究进展及与本申请项目的关系加以详细说明。另附该已结题项目研究工作总结摘要(限500字)和相关成果的详细目录)。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 申请人同年申请不同类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列明同年申请的其他项目的项目类型、项目名称信息,并说明与本项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请人或者主要参与者是否存在同年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单位不一致的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列明所涉及人员的姓名,申请或参与申请的其他项目的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单位名称、上述人员在该项目中是申请人还是参与者,并说明单位不一致原因。
3.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请人或者主要参与者是否存在与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单位不一致的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列明所涉及人员的姓名,正在承担项目的批准号、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单位名称、起止年月,并说明单位不一致原因。
(四)资金预算说明。
购置单项经费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及设备等,须逐项说明与项目研究的直接相关性及必要性。
面上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不得申请面上项目,但在职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单位申请。
面上项目申请人应当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现状与动态,能领导一个研究组开展创新研究工作;依托单位应当具备必要的实验研究条件;申请人应当按照面上项目申请书写作提纲写作申请书,申请的项目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理论依据充分,学术思想新颖,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案可行。
篇8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1、前言
2、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4]毕业论文
篇9
[关键词]科学哲学;会计准则演进范式;动态演变;静态稳定
一、关于波普、拉卡托斯和劳丹的科学哲学0的简要介绍
作为批判理性主义开创者的波普和历史学派中兴之士的拉卡托斯和劳丹,其关于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与科学判定标准的相关论述为各个科学门类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性的思路。其中,在被视为科学哲学滥觞之作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波普提出了“判断科学与否的标准在于可证伪性”这一全新的观点,相关论述更是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人们对于科学哲学的认识。随后,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和劳丹分别在扬弃中发展了波普的学说。从结果上来看,科学哲学的边界得以扩充,内容也愈加丰富。单就本文所要构建的会计准则体系演进范式而言,笔者认为选取波普对于“科学命题信息含量与有用性”的论述、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和劳丹关于“科学合理性”的研究这三方面作为基础是恰当的。为了方便后文展开阐释。首先对这三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一)波普对于“科学命题信息含量与有用性”的论述
波普在对逻辑主义的归纳法进行批判时,对科学命题的陈述提出了如下观点:一个科学命题所蕴含的信息含量与其正确的可能性成反比,同时也与其有用性成正比。对于一个科学命题而言,如果它传递的信息越多,其可驳斥性就越大,相应的正确的可能性也越小,但有用性也会越高,反之亦然。例如如下两个命题:A.苏格拉底是人;B.苏格拉底是将希腊古典哲学推向高峰并首次提出伦理道德问题的哲学家。命题A相较于命题B而言,其信息含量较少,正确性更高,有用性较低。如果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实与正确,那么科学命题就应该只反复陈述同义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命题A无疑是更佳的选择。但此时科学只不过是简单回顾既定事实和已有知识,并不能给人们提供关于客观世界更多的认识。命题A几乎是毫无任何意义的陈述。它不能提供给人们关于苏格拉底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科学的目的应该是在真实与有用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与稳定,在某一特定的知识背景下,科学命题的陈述应当保持信息含量适中,同时兼顾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和有用性。而当客观环境出现某种突破性事件使得需要对原有的命题进行修正时,真实与有用就会出现暂时的失衡,经过正确信息的扩充与错误信息的剔除之后,科学命题又会再次回到稳定状态。如此周而复始,科学命题便使得知识边界逐渐扩大,使得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处于一种渐进性的深化状态之中。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拉卡托斯在其所谓的“精致证伪主义”中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来阐释科学知识是如何增长的。拉卡托斯把他的科学研究纲领分为三部分内容:最内的部分为“硬核”,“硬核”之外是由辅助假说构成的“保护带”。保护带之外便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各种“经验事实”。其中保护带通过“正面启发法”(positiveheuristics)和“反面启发法”(negative heuris―tics)来保护硬核。“正面启发法”是指对具有辅助假说性质的保护带提出建设性的修正和调整,意义在于“如何寻求某些正确研究道路”,而“反面启发法”则是将任何与硬核不一致的现象排除在研究纲领之外,意义在于“如何避免走某些错误研究道路”。按照拉卡托斯的观点,二者就是要保证“硬核”不受到摧毁性质的打击。只有如此,一个科学研究纲领才能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进而避免科学研究纲领之间出现经常性的替代。
对比而言,在波普眼中科学知识的更替是迅速的“革命式”,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解释的知识更替则是“渐进式”――科学的进步并不是经常发生革命的结果,而是不断修正、调整和弥补原有科学假说或研究纲领内核的过程。一个科学研究纲领无论通过正面启发法还是反面启发法都无法提供更强有力的解释的时候,硬核才随之瓦解,新的科学纲领便取而代之。
(三)劳丹关于“科学合理性”的研究
作为当代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劳丹从“科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出发来探究“科学的合理性”。劳丹认为一个科学理论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只与该理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相关。针对理论与问题的关系,劳丹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对于一个理论的检验就在于其是否对重要问题提供了满意的解答;二是在评价理论的价值时,该理论是否对重大问题进行了适当的解答远比评判该理论是否为“真实的”或“充分证实的”更为重要,因为人们对于“何者为真”往往很难达成一致的认识。因此,科学的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扩展已解决的经验问题的范畴,通过观察某个科学理论所解决经验问题的数量和重要性以及减少反常概念问题的数量和重要性便能评价该理论的有效性。由此,劳丹得出了他关于科学进步的基本规定:当且仅当在某一领域的科学理论连续发展并显示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程度逐渐增加时,就可以说该科学理论带来了进步。
二、我国会计准则演进范式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内容,笔者构建了如下范式来阐释我国会计准则的演进。其中图1为静态稳定状态,图2为动态演变状态:
从中间圆形向外依次标号为1至8,分别对应图1中相应标号的名称。例如,中间圆形标号为1,对应图1中的“1财务报告目标”;外面一层环形的标号为2,对应图1中的“2会计基本假设”。另外,第五环同时包括了“5,计量标准”和“6计量属性”,分别以半环形表示。整个同心圆之外正方形之内便是客观世界发生的经济事项。
(一)关于会计准则体系“硬核”的说明
根据拉卡托斯的理论,一个科学研究纲领的“硬核”是其最为坚固稳定的部分,是整个科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如果该部分出现经常性的变动,那么离该科学理论体系退化以至消亡也就不远了。而若要不出现经常性变动。那么相关信息的表述就应该以精练的特征来倾向于真实和正确。当然,这其中对信息的有用性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丧失,不过为了维持“硬核”的稳固这种损失也是适得其所的。结合我国会计准则的特点,笔者认为将基本准则作为会计准则体系的“硬核”是恰当的,下面进行详细论述:
1.财务报告目标
作为整个会计准则体系最核心的部分,财务报告目标在信息含量方面展现的特点是精练性。相应地,其具备极高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就正确性而言,虽然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孰先孰后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但实务界和理论界争论的不过是二者谁应放在第一位。对于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
观本身存在的意义,从未有人质疑,即便是在如今决策有用观被置为首位的情况下依然要“兼顾反映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对于稳定性,是指财务报告的目标一直是在二者之间进行抉择,既没有出现其他的财务报告目标,二者之间也没有出现一方彻底在财务报告目标中消失的情况。正是因为如此高程度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选取财务报告目标作为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恰如其分的。
2.会计基本假设
对于财务报告目标来讲,会计基本假设的信息含量更为丰富,其正确性和稳定性也就低于前者,存在着更多的可能性被调整和修正。事实上,正是因为会计基本假设一定程度的松动和突破才会出现高级会计学所涉及的业务,如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出现了外币业务会计与物价变动会计,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出现了合并财务报表与分支机构会计。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指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达到的标准,其正确性和稳定性较会计基本假设而言又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降。如果说会计假设仅是因客观经济事项的发生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那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某些概念甚至存在着被否定的可能。例如在当前公允价值运用范围日益扩大的趋势下,按照谨慎性要求对资产与负债、收入与费用进行的不匹配确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此外,可靠性与相关性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的冲突与矛盾也是降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稳定性的因素。
4.会计要素
从会计要素这一概念开始,财务报告便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六大要素是财务报告的直观显现。每一个要素都具有相应的定义、特征和确认条件,如此多的信息含量在能够提供较多有用价值的同时必然导致正确性和稳定性的进一步下降。例如,FASB对于资产的定义就经过了十数次的修正。与财务报告目标几乎未曾改变过相比,如此多次数的修正已然是相当大程度的不稳定了。
5.计量标准
本文将计量标准划分为计量依据与计量基础两部分,计量依据是指凭借何种理念来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而计量基础是指收入和费用的基本确认条件,在二者之间分别存在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之争和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之争。就现行会计准则而言,在计量依据上贯彻的是资产负债观,在计量基础上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需要说明的是,现行基本准则中只是对计量基础进行了阐释,但对计量依据一资产负债观却只字未提。笔者认为这是当前基本准则的一个遗漏式缺陷。事实上,资产负债观贯穿于全部38项具体准则之中。例如金融资产期末价值的计量、所得税会计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和利润表中综合收益项目的引入等。渗透性如此强的资产负债观理念却在基本准则中未加丝毫说明,不能不引起准则制定机构的注意。
与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能够在财务报告目标中兼容并存不同,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和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计量依据和计量基础中的关系是彻底取代。例如,当前会计准则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观和权责发生制。那么收入费用观和收付实现制就完全不会在会计准则中得以体现。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计量依据和计量基础分别经历了“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和“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的演变。将这种“你死我活”般的演变置于整个“硬核”的最与更外层的“保护带”相联系意味着“硬核”在此处将要质变为“保护带”。
6.计量属性
虽然在基本准则中关于计量属性的描述也是较为简练的,但笔者认为在对于相关概念的信息含量进行考察时不能只考虑显性信息,还应考虑隐性信息。从表面上看,基本准则只不过给出了五个计量属性的定义,但不能忽略的是对计量属性的研究也是卷帙浩繁的,这些研究便可称为相关概念的隐性信息,尤其是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更是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公允价值能够引起如此多的争议和讨论,说明其在极不稳定的变化之中拥有巨大的价值。鉴于如此剧烈的不稳定性和丰富的价值,笔者将其与计量标准一起置于“硬核”的最。
(二)关于会计准则体系“保护带”的说明
在作为“硬核”的基本准则之外便是作为“保护带”存在的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它们通过正面启发法和反面启发法来保护硬核免受各种经验事实的破坏从而使得硬核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例,在衍生金融工具刚出现时,会计准则便以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为由而将其作为表外事项,此时的具体准则中没有任何关于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的说明。这种拒之门外的做法便是反面启发法的体现,它通过一种排斥性手段维护了硬核的稳定――会计要素中资产的定义不用改动。而当越来越多的衍生金融工具出现时,此时如果仍将其作为表外事项,那么就有可能掩盖其风险,进而误导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违背决策有用观这一最核心的概念。为了维护财务报告目标的稳定,只能通过修改资产的定义来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财务报告之中,并且制定相应的具体准则来规范其会计处理。这种纳之门内的做法便是正面启发法的体现,它通过容纳性手段维护了硬核的稳定――财务报告目标中的决策有用观不用改动。正是通过正面启发法和反面启发法双管齐下,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通过不断的调整来维持硬核的稳定,进而持续地增强会计准则的解释力。
如前文所述,劳丹认为科学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就体现在该理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上。具体到本文研究的会计准则体系而言,这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正是会计准则的解释力,即会计准则能够在经受住众多经济事项“挑战”的同时对它们进行如实公正的反映。需要强调的是,就像劳丹认为过多地探求“何者为真”是无意义的一样,过分地要求会计准则具有“真实性”也是不现实的。会计具有模糊性,在当前会计准则更偏重于会计执业人员的职业判断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谁能证明对某一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就比平均年限法更“真实”呢?即便是同一台机器设备,不同的会计执业人员也有可能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只要能够结合固定资产的特点来进行权变选择,便是如实公正地反映该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因此,在当前会计准则留有相当大操作空间的情形下,能否增强会计准则的解释力才是评判会计准则中相关概念的变动是否合理的标准。
篇10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方法论;思维模式;理性主义
一、“简单性”抑或“复杂性”——人类思维模式的变与不变
复杂性哲学和复杂性研究的提出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蹊径,使得我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复杂性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我们所“熟知、熟悉”的人类世界。这一研究思路和方式更为适宜于被以研究人类复杂教育现象为对象的教育学所采纳。
17世纪,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牛顿“三大力学定律”为核心的描述自然界现象的静态物理世界观的诞生,极大地增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种经典的科学理性主义的认识观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演绎的方法、实证的方法、数理统计的方法去认识和捕捉藏匿于大量现象和事件堆砌之下的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信奉复杂的是纷繁的现象,简单的是事物的本质,本质和规律是不变的,只要一经掌握就可以普遍指导人们对现象世界的认识。理性主义科学观的问世,使得自然科学研究在认识论上始终贯穿着一种简单性的思维模式和原则,用实证主义哲学家马赫的“思维经济性”原则来概括就是:“科学家们应该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概念和最基本假设来解释现象多样的自然世界。”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自然界是最简单的。”爱因斯坦也认为,真实的自然界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界:“自然规律的简单性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确的概念体系必须使这种简单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保持平衡。”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理”更是简单性思维模式的一种体现——“如无需要,毋需增加实质”。简单性原则和方法确有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功效,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理性所能触及到的现象的深度。但是,这种普遍性、还原性、线性和可逆性的思维模式由于其认识范围上的有限性与认识事物的相对静止性,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片面性的烙印。因为现象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影响事物发展因素的多样性,使得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常常不能把影响事物发展的初始条件因素群、过程因素群、结果因素群等化约为某一种统一的因素,概括为一个共同的本质,更不能为了确定一个主导的因素而忽视或者低估了其他因素的作用。
基于对简单性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和弊端的认识,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明确提出了“复杂性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复杂的东西不能用一个关键词(概念)来概括,不能归结为一条规律,也不能化归为一个简单的思想。莫兰认为,世界的存在既不可能是纯粹有序的,也不可能是纯粹无序的,因为在一个只有无序性的世界里任何事物都将化为乌有而不可能存在,而在一个只有有序性的世界里万物将一成不变,不会有新的东西发生。所以,世界的基本性质是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混,而这正构成了事物“复杂性”的基础。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了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完全地相互转换,而采取热能形式的能量却不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这显然与经典的“能量守恒理论”有所不同,说明世界上有序的具体事物的存在最终都要归结为能量、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意味着世界的深层潜存着自发的无序化倾向。莫兰和克劳修斯的研究结果使得过去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决定论”的理论系统和思维模式受到了挑战。在现代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发现,无论是宇宙的起源、生命的律动、社会的发展以及微观世界的奥秘机理都存在着简单性思维模式所无法企及和解决的复杂现象。彭家勒指出:“基本现象的简单性再次隐藏在可观察的总现象的复杂性下面,但是这种简单性本身只是表面的,它隐藏着极其复杂的机制。”
复杂性理论及研究方法的提出,使线性的因果认识论以及普适性、还原性的认识思路与研究视角正在经历着改变和消解。诚如普里戈金所言:“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
二、复杂性理论为教育学研究打开了一种新视域
与自然现象相比较,作为在人类演进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人文社会现象则更不是简单性思维原则与思维方式所能够认识和解决的。由于受自然科学简单性、普适性、还原性、定量化和实证化观念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最初也是按照自然科学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孔德在创建社会学和实证哲学的过程中直接将实证的原则和方法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之中,认为普适性、还原性和确定性是判定人文社会科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主要标准。近现代以来,“科学性”、“实证性”已俨然成为各门社会学科能否独立的图腾标志,这不仅表现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名称的确立都要冠以“科学”二字,而且在其研究方法以及结论的运用上也都要凸显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特征,以至于人们认为似乎只有自然科学“化”了的人文社会科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才能有资格在“科学”之苑中取得一席之地,否则其“科学性”、“规范性”和“真伪性”必将受到质疑。然而,人以及人类社会构成和运行的复杂性,人文社会科学对象领域里的有序性和无序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与特征,都决定了这种简单性、线性的思维模式在其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非普适性,尤其是人类社会中价值因素的融入、利益关系的交锋、情感意志的裹挟等,都为其带来了浅层现象世界和深层理念世界的复杂发展与变化。换言之,由于人文社会现象具有非线性、不可逆性、偶发性以及有序性与无序性相结合、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混沌性特征,因而对其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就绝不可能单一地运用理性主义的“简单性”思维模式来解决。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再生系统,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事实上,在教育系统内部存在着影响目的选择、过程实施、结果实现的多因素、多样态和非线性、不可逆的基本特征,这一切都使得“复杂性”成为教育系统中的本然存在特性和基本存在样态。循此出发,对复杂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就绝不能单一地运用简单性、单向性和线性的思维模式,而应充分借鉴和应用复杂性研究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思路。
教育学学科从诞生之初就在不断地寻求着对教育世界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最归于本真的认识,以期实现对教育实践的有效指导和干预——尽管这种努力直到今天依然是前路迢迢。在教育科学刚刚脱离哲学母体开始演变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初,正是自然科学迅猛发展、方兴未艾之际。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为代表的示范性学科的发展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广度与深度,并深远地影响了教育学的发展进程。教育学者们为了寻求教育学的科学立场和学术规范,为了能够争取到在科学圣坛上的“入场券”和“话语权”,也企图以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及其方法来规范和构建本学科的研究思路与理论体系,这使得科学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的思潮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得到了极度的强化和膨胀。人们期望能够寻求出化繁为简、简单明了的教育本质和规律。然而,他们发现,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应用并没有能够达到所预期的对教育世界本真认识的目的,并且也未能给教育科学带来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学术地位。迄今为止,教育学依然被其他学科视为没有独立的话语体系和学科“个性”,其现状正如华勒斯坦所言:“教育学是将其他的学科共冶一炉,教育学科的现实是处于学术边缘地位的一门学科。”奥康纳则认为,所谓的“当代教育理论”仅仅是一种“尊称”。
教育学是否为一门“真”学科?这种疑惑使得在20世纪末许多教育学者在论争的过程中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可以终结了。面对这种境遇,人们不得不反思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毋庸置疑,反思首先指向了对研究方法论的拷问:我们是否受理性主义追求唯一性、因果性、确定性、简单性思维模式的影响过深,是否是理性主义简单性、线性化的思维模式和研究趋向把教育学的发展引入了误区、带进了沼泽。
经历了这种反思与批判,从复杂性视域出发来观照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构建便自然地成为了一种值得探索的新路径。依据复杂性理论,“复杂性”既存在于自然科学领域也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然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为无机系统(物质、材料)、有机系统(生物、生命)和社会系统(社会的组织、结构、制度、文化、意识等)的混合系统更具有复杂性的机理和特质,而置于其中的教育系统更是从要素、结构、过程、功能、目的、方法等方方面面显示出了复杂性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教育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尤其是教育作为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复杂性理论和复杂性研究的适用性与合理性。
三、用复杂性理论拓展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
把复杂性理论引入到教育学研究之中,无论是在整体的认识论上还是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都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用复杂性理论来革新教育学的研究范式
首先,从复杂性理论出发,要改变以往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追本溯源式的本质主义的思维倾向,不要强为复杂多变的教育世界寻找一个唯一的、永恒不变的本质或答案,或发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实践证明,那种寻找“阿基米德基点”的思维模式是一个误区,那种以概念作为体系的原点,然后由其阐发或演绎出体系化教育学的努力也是不成功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生活和教育世界是一个有序与无序、确定与不确定、简单与复杂相互交融的世界,是各种影响因素持续不断解体与重组、和谐与噪声反复交织的复杂过程。这具体表现为,围绕在学生周围的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均产生着极为广泛、深远、多变的影响,并呈现出和谐与不和谐、一致与不一致的复杂交混。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同一个结果,同一个原因也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绝不能因循非此即彼、寻求唯一因果关系、追求唯一本质的思维模式,而应以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整合的、非线性的观念来认识和研究教育现象。埃德加·莫兰说:现实世界的“一个理论不是一个目的地,它只是一个可能的出发点。一个理论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它只是处理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在教育理论研究中,我们必须创设一种多元共生的空间地带,尤其是应该提倡和强化运用各种个性化的理论及描述性的观点来解释和理解纷繁多变的教育现象世界,力求通过多视角的理论表现和多样性的阐释来对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生活产生积极的启迪与范导作用。
其次,要重视对个案教育问题的研究。复杂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尤其是教学过程是一种自组织过程。作为一种自组织,其间必然存在着有序性的因素,这种因素有助于建构和形成教育系统的秩序化特征,并在客观上易于使人们形成较为明确的教育意图、步骤和策略,但同时,它又往往会阻止新质教育事物的发生,并把人们的教育活动局限在一种缺乏创造性的机械运作之中。作为自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又必然存在着无序性的因素,这种因素往往又会破坏教育系统的秩序化特征,并在客观上易于混淆人们的教育视线,干扰人们从事教育行动的计划性与目的性,但同时,它又容易促使和引发新质教育事物的产生,并会为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罕见的机遇。从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固有的特性出发,我们在研究教育现象时,一方面,要按照线性的观点来观察其中的有序性,从中寻找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按照非线性的观点来观察其中的无序性和偶然性,从中寻找个别化的经验与体会。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尤其需要重视对具有无序性特征的教育偶发事件或个案的研究,因为这种无序性的“噪声”或偶发事件也确切地承载着教育本真的奥秘与意蕴。
再次,要把教育学研究的重点更多地转向对价值和意义的关怀上。从存在论的角度讲,此在与共在对于自身价值追求和意义赋予意识的觉醒程度以及思维的深度,决定着人类对于教育学的认识和研究能够走多远。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一种方式”,并主张从存在论的高度来追寻存在的意义,“我们的任务是把在切近的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共同存在的方式从现象上收入眼帘并从存在论上加以适当的解释”。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当然也在于此。这种对人的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与关怀正构成了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的存在之基。从复杂性理论出发,教育学的研究亟待改变见物不见人,只问本质、规律而不问意义、价值的研究取向,而应该更加重视对人的生存论意义上的指向与关怀。
(二)用复杂性理论改造教育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从复杂性理论出发,教育学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不仅要重视实证的、实验的和准确分析的方法,还要重视“模糊分析”、“价值差异”、“个案研究”等方法的运用;不仅要善于用冰冷的理智之刀去解剖教育现象,还需要用满腔的热忱去体会和感悟教育生活。从目前的实际出发,教育学研究急需强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的应用。
1.重视质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用这种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就是在教育活动的自然情境之下,由研究者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进行主体间性的诠释和理解,并进行教育现象意义上的建构。其所实施的情景一定是在完全自然的情境之下,研究人员应主动融入和参与到被研究者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情感的交流与共鸣,最终达到视域融合、相互理解并共同进行意义的建构。这与自然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单向式的、自上而下式的、少有研究对象参与的研究方法显然是有所不同的。通过质的研究对教育现象所进行的诠释式、解释性的理解,其目的并不是要刻意寻找教育的客观规律,建立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严密理论体系,而是在于依据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去进一步地反思教育实践,加深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获得一种反思性知识。由于质的研究关注的是教育现象的特殊表现及对现象的深入理解,因而其研究结果一般不具备定量意义上的“可重复性”与“普适性”。
2.重视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就是实际工作者充当研究者,选择实际工作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教育实践作出反思和改进。英国学者艾略特认为,“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景中的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对行动研究的定义是:“由社会情景的参与者为了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非常适宜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在教育行动研究中,被研究者(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学生)不再是研究的客体,而成为研究的主体,通过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被研究者将研究中所获得的心得和发现直接用于改造自己的社会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改变社会现实的行为能力。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和增强被研究者的信心与力量,研究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只是一个触媒的作用,帮助被研究者确认和定义所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供被研究者参考。
3.重视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所叙事实的细致观察来分析和掌握叙事者及其他局内人士观念和行为上的变化,从中发现经验性的东西。教育叙事研究通常以教育生活中的某个人物或事件为对象,按照一定的叙事规范和结构,进行深度的事实描述和广义的意义阐释。叙事研究恢复了教育理论研究中业已失落的对人类经验特别是教师经验的价值重视,其中凸显的并不是决定论意义上的本质和规律,而是种种个体性经验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叙事既可以使人们向生活世界回归,重塑个人教育经验的理论价值,又能够使人们在反思活动中加深对教育的意蕴和意义的理解。叙事研究构成了一种“以意义阐释为核心的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开辟了一条介于科学和人文之间的教育科学研究的新途径,使得教育学研究由探寻外部规则转向了对教育世界内在意义与价值的追寻。
注释:
[1]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748.
[2]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J].哲学研究, 2003,(7).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7.
[4]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71、271.
[5]陈一壮。论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思想”[J].中南大学学报,2004,(2).
[6]陈一壮。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方法”思想及其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J].教育科学,2004,(4).
[7]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26.
[8]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82.
[9]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10]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43.
[11]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59.
[1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135.
[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 上一篇:身心健康素质目标及措施
- 下一篇:考古学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