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信息化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信息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康达新能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康达是国内生物质发电和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关键设备制造商和系统工程运营商,其在国内煤层气、生物质沼气、天然气等燃气电力设备行业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实力,是目前国内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及槽式太阳能发电领域的翘楚。
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企业,近些年,康达对于订单的快速响应、财务业务一体化管控、物料的精准管控、采购与销售联动等层面的管理提升需求日益迫切。再加上,随着原材料上涨、人工成本增加以及外部发展环境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态势,康达的发展之路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也充满着挑战。
康达具有产品按单设计、产品配置丰富、客户需求变化导致设计变更频繁、交货期相对较长等生产特点,属于较典型的非标产品制造企业。在传统的简单生产管理模式下,既要关注“质量”,又要管住“成本”,还要满足严苛的“交货期”,就当时情况下,俨然是摆在康达面前的“不可能三角”。除此之外,财务与物流数据不同步;物料管控不严格,库存出现积压;难以快速查询采购、业务开票及收付款情况等情形,也是康达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响应速度的滞后也阻碍了康达整体效率的提升。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产品和质量再好,效率的衰减必将“吞噬”企业的效益。
借力信息化 提升管理水平
为了扭转基础管理薄弱的局面,消除发展瓶颈,康达决定借力信息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对多家ERP厂商反复调研后,康达最终于2008年8月选择携手在制造业领域拥有30余年丰富经验的鼎捷软件作为信息化合作伙伴,并选定易飞ERP系统作为此次管理变革的重要工具。
为了保证易飞ERP系统的成功上线,康达管理层可谓“煞费苦心”。除了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强调全员参与;调整组织结构,成立PMC中心,全面掌控公司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和物资存储、配送、生产、出货等;按照SOP要求量身定制ERP流程手册,做到规范运行……康达还着力培养了一批既熟悉系统又了解业务流程的骨干,为ERP的实施上线储备了一批合格的后备用户梯队。
功夫不负有心人。康达的决心、魄力加上鼎捷团队的专业、专注,易飞ERP系统在康达成功实施上线,为其在生产、采购、仓储等关键流程的运营效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ERP系统上线前,康达的仓库管理还处于手工记账的阶段,账料不实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生产车间有物料需求就直接到仓库领料,多领物料也不会及时退回。如此一来,康达的物料管控漏洞百出,最突出的莫过于库存数据和车间耗用数据都不准确,造成请购计划极不明晰。
上线后,易飞ERP系统在康达的生产领料流程上固化了“见单发料”制度,即:必须先打单才发料,从而让物料的库存准确率提升到99%以上。与此同时,通过ERP系统中的权限分配,依据康达的内部流程进行单据签核,“双剑合壁”大大提升了康达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物流控制水平。
做好LRP运算 优化生产流程
作为典型的非标产品制造企业,康达应该如何解决非标产品边设计、边生产、边采购的矛盾冲突?如何快速产生BOM并传递给生产,解决设计生产一体化管控问题?结构件非标、元器件种类繁多,如何在确保生产进度要求前提下,降低库存积压?……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做好LRP运算,最大程度上保证计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作为系统运算的大脑,LRP的运算结果对整个企业的生产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实际情况,康达制定了不同的计划方案:对预测较为准确或标准的产品,采用净需求的方式产生计划;对于预测不太准确或非标产品,采用毛需求的方式产生计划;针对具体的订单或预测进行不同的LRP方式的运算。这样一来,既能实现易飞ERP系统在计划管理上的灵活性,也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公司计划的精确性与及时性。
同时,随着ERP系统物流模块在康达的全面启用,整个企业的采购请购单、生产工单都由LRP需求计划产生,康达逐渐实现了以业务订单、采购请购单和生产工单为核心,贯穿整个进销存管理,彻底打通需求与计划不平衡的信息孤岛,让生产过程的控制目标清晰可见,生产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之前,康达的会计人员需要对每个车间数以千计的单据按产品分类,然后手工核计之后再手动制定报表,一旦发现错误,就得从头再来。因此,一算成本,财务部门就得天天加班。为了推动会计人员手动统计手工领料单的工作,当时康达财务部门还专门设立了材料会计这一岗位,专门进行材料统计和成本核算工作。尽管如此,企业的成本管理依然不见起色。
易飞ERP的实施,则彻底“消灭”了康达的手工领料单,所有车间都实现了系统领料,大大提高了财务和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成本资料也更加准确可靠。如今,康达成本核算的总体时间由原来的7天缩短到2天,系统核算一次成本不到2个小时。康达的会计人员成功地从每月需手工统计数千张单据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为财务部门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财务工作的转变打下了基础,并成功迈入物流财务一体化管控时代。
通过易飞ERP系统的应用,康达成功实现了进销存模块、生产模块、成本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集成,实现了资金流与物流的一体化管控,从而大大提升了康达财务、存货、成本核算的管理水平,加速了存货周转率,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篇2
[关键词]煤矿能源行业 信息化管理 OA办公系统
能源行业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利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生产的能源与管理体系进行一体化管控的节能新技术,通过动态监控和管理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各个环节,从而改进生产技术、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
一、煤矿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煤矿能源行业的各种各样的业务需求,OA系统办公系统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1)企业门户
通过OA协同办公系统的门户设置,可以根据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自行搭建不同的信息门户,实现门户的个性化、阶段化应用,如个人门户、集团门户、关联门户、新闻门户等等,从而实现将有用的信息自动推送给有用的人;有权限要求的信息自动推送给有权限的人。使用户一目了然的在一个界面上看到想要看到的信息,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2)工作流程
通过OA协同办公系统中的工作流软件的实施和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有效落地。通过工作流程的制度、表单和流程的集成,可以使员工轻松掌握和运用企业的制度和流程,尽快融入企业中来尽快给企业带来价值和效益;另外,员工根据需要调用工作流程引擎,实现各种表单的审批,从而提高了日常办公的效率。
(3)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是以OA协同办公系统的工作流为基础定义的特殊模块,由电子行文代替手工行文。公文管理模块专业实现对组织公共文书的电子收发管理,并且公文的正文支持修改留痕、手写签名、套红头、签章、等可灵活设定公文流程,自动进行流程跟踪、催办、查办,并可归类存档和检索等各种应用。解决公文传递速度慢,信息不及时、不同步、不易于查询等问题。
(4)知识管理
通过OA协同办公系统平台电子化的手段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沉淀、授权、分享、学习和持续创新,为团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OA协同办公系统还提供了完整的文件档案管理地图,实现从个人文档、项目文档、单位档案等文件档案链的采集、分类、授权、分享和管理,方便有权限的人在第一时间申请、查询和使用。
(5)融合通讯
OA协同办公系统配备了即时通讯、短信插件、外部邮件、协同工作、第三方即时通讯工具、视频会议插件、论坛等各种沟通工具,并且可以按照沟通的特点选择使用,如几秒钟的信息对称或者提醒,可用即时通讯和短信;几分钟的沟通可以用外部邮件和协同工作,也可以对上述沟通工具进行组合使用,从而达到沟通的低成本和高效性。
二、煤矿能源行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思路:
(1)安全生产信息化是应用之重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则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是建设重点之一,除被人们广泛关注和了解的瓦斯监控之外,还包括矿山顶板压力监测、井下煤炭运输系统监控、井下温度监控以及其他有害气体监控等;其次,生产作业系统的监测监控和管理;最后,就是各个企业对于安全生产信息的联网,使企业、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能够随时查看这些安全数据。
(2)应急救援系统需求旺盛
应急救援系统是煤炭企业较为紧迫的需求。目前很少有厂商能够提供煤炭行业应急救援系统解决方案。虽然,不少煤炭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煤炭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应急管理上也实现了应急计划管理、应急通信等局部的应用,但是并不能完全满足煤炭应急救援指挥的需求。
(3)整合能源信息资源
煤炭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整合需求高,难度大
首先,由于行业企业本身管理部门层次多,条块分割严重,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管理,因此导致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其次,由于煤炭生产是集采煤、掘进、运输、供电、通风、安全等多环节协同配合的负责系统。同时,煤炭企业生产环节较多,其物流过程又不连续,所需原材料品种较多,且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没有严格的数量对应关系,难以像制造业等行业那样,可以通过物料需求计划对物料的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
井下移动设备多,开采、掘进、运输、监测监控等环节的设备随着生产的进行处于移动状态,要求相应的控制设备及网络设备也随之移动,对自动化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设计、系统的可靠性和开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煤矿管理信息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矿井生产过程产生的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并提供给相关决策部门。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集成形成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超前性和系统性应有足够的考虑。
参考文献:
[1]张敏,赵伟.铁煤集团企业信息化回顾与展望[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6)
篇3
关键词:新能源;网络化;共享;实验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1-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升实验教学水平”[3]。建设实验教学的网络化共享平台,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起着重要作用。为适应能源发展的需要,2019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立了新能源学院,同年成立新能源学院实验中心,中心由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环保设备工程专业6个专业的专业实验室组成。
1新能源学院的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时空固定化
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学生按照固定的实验方案和步骤进行操作,在固定时间进入固定的实验室,进一步实践、研究和探索的空间、时间都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导致了实验室资源的浪费[4]。
1.2实验平台分散,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实验教学资源依托于理论课程平台,相互独立,教学资源分散,信息共享不畅,不利于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实验室地理位置分散,分布在不同教学楼,不利于实验室的管理和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
1.3实验教学资源单一,创新资源匮乏
目前学院大多数实验仅有实验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实验视频和专业软件等基础性实验教学资源,而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数据库、工程案例资源库等与科研活动、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优质教学资源匮乏,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前沿技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4实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
实验教学内容多为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并且多年不变,研究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较少,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为解决上述问题,新能源学院实验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验教学体系、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重点,构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云技术的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的共享实验教学平台。
2网络化共享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2.1建设思路
平台以“科学规划、资源共享、突出特色、注重创新”为指导思想,开发建设新能源学院网络化共享实验教学平台,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2.2建设内容
基于互联网、云技术建立开放共享、资源丰富、多功能、互动式的实验教学平台,实现网上教学、网上学习、网上管理。平台主要由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公共信息平台3部分构成。2.2.1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实验教学资源平台主要包含基础教学资源和拓展教学资源。实验教学资源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2.2.1.1基础教学资源依据层次化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每个模块不同层次实验建设有实验项目列表,每个实验项目包含实验大纲、实验课件、实验视频、实验动画、实训软件等基础教学资源。学生课前通过观看这些内容,可以对实验内容和操作流程有全面的了解,并通过自我测试检验预习效果。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为设计实验方案、课上实验操作打下良好基础。课后学生可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复习,进一步巩固实验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2.2.1.2拓展教学资源实验中心开发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数据库、精品实验案例资源库和远程控制实验等拓展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新能源相关专业传统实验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实验教学中心依托虚拟现实、仿真装备与多媒体技术,融合多种互动硬件与数据库,构建了基础性虚拟仿真实验和创新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虚实结合、相互补充、以虚助实,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并实现广泛资源共享,扩大辐射范围。中心研发了基础性虚拟仿真实验,重点开发建设了不具备真实实验项目条件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以及大型综合训练等实验项目。如“压力容器高压爆破实验”,在真实实验中高压操作具有一定风险,实验一般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无法亲手操作。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观察高压爆破的过程和现象,还可以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模拟操作,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6]。研发了创新性虚拟仿真实验,重点开发了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紧密结合专业特色、行业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教师的各类科研转化的课题。如研发建设了与行业发展结合紧密的“煤粉锅炉发电机组虚拟仿真系统”“典型石油钻采设备节能技术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以及由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密闭循环式气浮实验装置设计搭建及实验探究”“多机械臂同步控制实验平台”等虚拟仿真实验,将教学内容与工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利用该平台可开展具有个性化的创新实验和设计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建立了实验数据库,实验数据是开展实验分析研究的基本素材,中心将现实中的实际实验数据、现实事件、文献资料、典型案例和信息资料教学素材等进行整合,建立实验数据库,目前中心已经建立包含上百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数据库,对于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建立了精品实验案例资源库,凝炼精品项目,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和教师科研成果提炼,整合设计优秀的实验案例,建立了案例资源库。目前中心已建立如“多机械臂同步控制实验”“振动信号的测试分析”“旋转机械典型故障模拟实验”等十几个精品实验案例,对于发挥优势学科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心开发了远程控制实验,学生通过远程终端可实时操作控制远程的硬件设备实体,能够得到真实客观的实验数据,并且通过视频反馈能够观看实际实验场景,加强实验操作的真实性。远程控制实验作为一种崭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弥补了仿真与虚拟实验的不足,在实现软件共享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实验硬件资源共享。远程实验把实验的“时间、空间、深度、广度”最大限度地延伸。目前实验中心已开发的实验有“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水箱液位流量串级控制实验”等十几个远程控制实验。2.2.2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建立了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包含公告信息、课表查询、实验预约、报告提交、在线测试系统、交流互动等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平台可以预约实验项目、时间、地点,查询实验成绩,打破了班级的界限,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改变了过去按同一模式进行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式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可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仿真动画实训软件精品实验案例库实验数据实验教学资源平台拓展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验基础教学资源基础虚拟仿真实验创新虚拟仿真实验高压爆破虚拟仿真实验离心泵虚拟仿真实验螺杆泵虚拟仿真实验煤粉锅炉发电机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典型石油钻采设备电气节能技术虚拟仿真实验电站设备结构原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使教师从繁杂的学生实验安排工作中解脱出来。设置交流互动模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疑问难点,可在线提问,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定时答疑解惑,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查阅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提出问题进行探讨,使问题的深度、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2.2.3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该平台能够实验中心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实验仪器、实验室信息、教学资源信息、取得的教学成果、教学实时动态等。访问者可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清楚明了地浏览实验中心的基本状况和基本数据。同时有利于中心的对外交流,加强对中心的宣传,促进中心的发展。
3应用效果
篇4
关键词: 医院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临床信息化;医疗服务机构
0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行业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改变行业发展能力及经济发展结构的重要助推器。信息化技术已经大大改变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时空效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意识,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医院作为人们生活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性机构,所要面对普遍的大众群体,因此,对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业务质量,很多医院都进行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改进和调整业务结构,从而更好的为病人和群众服务。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从结构和功能上对整体的医院医疗体系进行改革和转变,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医院运行进行管理。因此,分析和研究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内容及实现功能,即能够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 意义。
1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层次
在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中,对于医院信息化系统给出了基本定义,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而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实现这一系列的功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其建设的内容和层次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1 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
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是医院信息化最底层也是最基本的环节,它所实现的功能非常明确,主要包括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像财务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等。在一般医院里,管理信息化系统基本都较为完善。这类信息化系统主要从医院的业务量出发,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缩减医院管理的环节,提高业务的工作效率。通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实际的医院业务高效开展提供信息化基础。例如,医院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对病人的消费情况进行管理,而药品库存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对医院内部药品的进出进行监测,对紧缺类药品进行及时补缺等。这些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更好的为医院的医疗业务开展提供保障。
1.2 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
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医院工作系统的主体环节。它主要是通过各种信息化系统支持支持医院医务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的系统。这些信息化系统包括包括LIS(检验信息系统)、PACS(医学影像系统)、医生工作站、实验室系统等。在当前阶段,一般医院都已经开始推进临床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并形成一定的规模。通过临床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对病人的各种病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出具相关的治疗方案,减少了病理认定及治疗过程中的认为因素干扰,使得治疗更加客观。同时,通过工作站以及试验室系统等能够加快疾病治疗方法的研发,对突发性疾病等的治疗具有显著地效果。
1.3 局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阶段
医院信息化阶段的最高层次是局域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医院与医院间数据共享、医院与卫生机构之间数据共享,实现医疗机构间病人就诊数据的无缝隙流动。医院间的信息交流对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通过医院间的交流可以提出更好的治疗措施和方案。局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在一般的地方性医院都基本还没实现,它需要更高的信息化系统作为支撑。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在这一阶段能够凸显,通过信息化的建设缩短了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时空距离,能够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实现医院间的交流,对于病患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数据之间的共享,使得整体区域内的医院医疗水平共同提高,对于保障地方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2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实现
随着信息化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医院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医院业务开展的重要支撑平台。对于医院信息化系统而言,它所实现功能的意义更多的是让病患获得看病的便利,所以,医院信息化建设所实现的功能更加具体,细节更加明显。
2.1 解决“看病难”的症结
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 信息化 提升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是促进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而如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及模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构成要求
1.知识要求
职业院校教师首先要具备应有的知识基础,包括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结构、基础的知识概念及方法。实践技能主要落实在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方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方法来迎合信息化教学,如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模式的应用。
2.能力要求
利用现有资源,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寻求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信息,掌握对教学资源的检索、管理和分类,会进行简单的设计与开发所需教学资源,并能借助网络工具与平台开展教育教学。
3.素质要求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构成中还应该具有相应的素质要求;一是专业素养,与教师所教授科目相关专业领域知识;二是职业素养,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中所展现的工作态度、投入程度等。
二、职业院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制约因素
1.师资配备
现阶段职业院校教师相对普通高校教师学历及教育程度都较低,又缺乏相关的企业经历,教学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相对偏弱。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既要加强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还要迎接信息技术应用的挑战,面临的困难实为不小。
2.教育信息化资金匮乏
大多职业院校是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背景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对职业教育认识还有一定片面性,职业院校的建设资金在政府投入、社会办学支持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观念的制约
从本质上说,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过程,教育信息化不是单纯现代机器和技术的渗透吸收,也是新的理念与传统保守的教育思想、观点割裂转变的过程。
4.信息化培训低效
由于工作繁忙,很多教师不能以脱产形式或半脱产方式投入信息化学习,无奈只能选择自学方式,缺少专业指导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策略
1.成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指导机构
组织制度的建设是成功的基础,在一些职业院校,没有规范的现代技术中心或网络管理中心等部T,较为混乱,而成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指导机构能够有效解决这类问题。
2.建立专项基金,完善经费管理机制
政府和学校应出台与之相关政策或法规,支持建立职业学校教育技术专项基金,完善经费管理机制,专款专用。
3.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评估
综合性强、实践性强是教育技术学科特点,考核机制也要紧密结合它的学科特点。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信息培训,并在完成后对教师学习成效的考核与评估,是考察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一种形式,能够保障职业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4.引入激励措施促进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发展
要调动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可以引入合理的长效激励机制。如学校定期开展多媒体课件的评选,将最终结果统计管理,并计入年终考核评优。也可以在年终评定优秀教学成果时把信息化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评比标准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可以鼓励教师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相关教育技术。
参考文献:
[1]李霞林.浅析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J].武汉大学学报,2012(10).
[2]薛继成.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研究[J].科教导刊,2013(11).
篇6
在我国各个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计管理工作受到广泛重视。然而,在当前各个企业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会计工作效果。这就需要企业会计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信息化工作制度,逐渐优化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体系,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质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进程;会计人员能力;培养措施
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过程中,会计人员能力培养工作受到广泛重视,这就需要企业会计管理部门利用良好的工作方式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进行合理的培养,保证可以提升其发展效率,增强其发展效果。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内涵
在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化工作较为重要。会计信息化也就是在应用计算机电算化方式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可以有效转变会计信息技术,逐渐优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效率,逐渐增强其发展效果。同时,会计信息化融合了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会计基础力量,在实际应用期间,可以应用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能够积极发挥出会计信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结合优势,高度集合了数字化与多元化信息系统,凸显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同时,在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期间,会计人员应用此类技术,可以有效获取相关信息数据,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加工与传输,在集中处理的基础上,凸显出集中化的特点。在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企业组织经营管理与控制决策较为良好,提高信息数据的实时性,并且,将其建立在开放性的会计信息系统中,这样,就可以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率,增强其自动化效果,在会计信息高度共享的情况下,使会计人员可以及时获取各类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进而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作用,逐渐提高其发展有效性。
二、会计信息化问题
在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其会计信息范围较小,主要因为会计人员无法积极应用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难以对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与监督部门不能更好的联系,导致在实际工作期间,难以构建出完善的会计工作体系,无法提高其发展效率。
(二)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期间,还存在开放性强的现象,难以提高其发展效率。主要因为在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不成熟,难以为会计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无法实现高度自动化与信息资源共享,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同时,在会计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有效提高信息空间的多元化发展效率。
(三)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期间,还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的现象,难以增强其发展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在会计信息化发展期间,部分会计人员忽视信息化智能程度,难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其发展效率。
(四)在企业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忽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部分招聘人员不能制定完善的招聘制度,难以严格要求其招聘标准,无法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化需求招聘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其次,在招聘人才之后,相关管理部门不能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无法全面掌握各类会计信息技术,无法根据相关要求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难以增强其发展效果。最后,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期间,部分工作人员不能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无法科学设置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案,如果相关管理部门不能意识到此类问题的严重性,将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
三、培养企业会计人员信息化能力的重要性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较为重要,主要因为人才培养工作可以提高其发展效率,增强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应用效果,不断优化企业的会计工作发展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提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效果,使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可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效率。
(二)企业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逐渐加强会计人员的学习能力,根据企业会计工作信息化发展需求与特点的分析,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提升其发展质量。同时,在企业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将会计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在一起,增强企业的会计工作能力,逐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在企业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时候,可以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养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引导会计人员全面认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发展效率。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的责任心,进而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四)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期间,相关管理部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化企业的发展体系。同时,企业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期间,能够逐渐优化企业的会计工作体系,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效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五)企业在培养会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人才工作能力,增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进而优化企业的会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有所提升,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四、企业会计信息化特点
在我国各个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具有范围广特点。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将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工作联系到一起,保证可以融合会计核算工作体系、会计监督工作体系、会计预测工作体系与会计决策工作体系,并根据会计信息化管理流程与管理特点等,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实际发展期间,能够构建出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逐渐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效率。
(二)具有开放性特点。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用会计信息化技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点,主要因为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数据处理自动化效率,增强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效果。在此期间,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可以全面搜集各类会计信息,并且利用完善的工作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在企业内部机构与外部部门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可以在互联网上直接获取会计信息化数据信息。同时,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宽会计数据处理空间,逐渐优化会计信息体系,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使其可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具有高智能性特点。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人员在实际发展期间,具有较高的智能性特点,主要因为会计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分析会计信息数据的应用有效性,进而做出智能化的运行模型,提高其发展效率。
五、会计人员能力培养措施
在会计信息化进程期间,人才培养工作较为重要,因此,在企业实际发展期间,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逐渐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增强其发展效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的过程中,要严格制定招聘要求,相关应聘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拥有较多的工作经验,进而提升其发展效率。其次,在聘入会计人员的时候,要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会计信息化技术知识、数据处理技能与内部审查管理方式的培训,使其可以掌握先进的管理技能,提升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最后,在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的工作要求,逐渐提升自身的工作素养。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在企业管理部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保证能够增强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效果。如图所示,企业管理人员要将人才培养工作分为几个模块。首先,培养会计工作人员的洞察力、决策力与执行力,这样,才能增强其职业操作能力。其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培养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使其可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积极学习各类信息技术知识,进而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最后,要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的培训,使其养成爱岗敬业的精神,进而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另外,管理人员要重视会计人员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使其可以全面分析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学习体系。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后教育工作力度。在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期间,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会计人员的职后培训工作,使其可以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进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效果。同时,企业管理部门要引导工作人员在实际发展期间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另外,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人员必须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
六、结语
企业在会计信息化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使会计人员可以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逐渐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企业的会计工作发展体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作者:左丙荣 单位:台州市家得宝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明慧.试析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4(13).
[2]李文杰.浅谈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04).
[3]王莉莉.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
[4]张桂欣.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现代商业,2013(15).
[5]李颜.试析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32).
[6]田绍英.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试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19).
[7]张继广.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J].财会学习,2016(13).
[8]赵远星.试析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青年时代,2014(19).
篇7
关键词 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067-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储存和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个体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的保证。”[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起点,要求学生把握可迁移的技术文化要素,提升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自主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确定学习方法,通过自我调控来实现学习目标。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上的‘坚持学’。”
在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量大大增加,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接受社会和时代的挑战,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也是自身发展的基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课堂中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构清晰的概念图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而设计微视频教学资源,主题明确,短小精练,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运用集体的智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 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概念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 概念图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技术[2],它包括概念、命题、交叉连接线和层级结构四个要素,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概念图可以清晰地表述出概念之间的关系,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和转换。利用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可以实现课程内容的导航和课堂知识的导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起点差异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让学生领悟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高一年级信息技术的引导课上使用概念图来展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相关技能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和进入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概念图呈现教学内容,展示知识分支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讲授“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按照知识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在每个模块中对主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概括。图1是“表格信息的加工”内容的部分概念图。
在课堂教学中,概念图能为教学导航,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护航。在概念图中可以预留空白,让学生自主预习并进行填充;课堂学习后鼓励学生绘制出本节课的知识概念图,完成学习的反思和知识的内化;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意义的构建,把自己或小组合作的成果用概念图表示出来,及时记录下头脑风暴,捕捉学习过程的一个个闪光的灵感。
概念图优化了知识的表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带领他们有目的地进入学习,帮助他们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他们完成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提升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用概念图,指导学生能学的内容自己学,想学的内容互相学或跟教师学,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概念图画出来,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借助微视频,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微视频是一种特别的教学资源,是通过计算机手段将文本知识进行技术处理,配合同步的讲解和互动,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的一种视频资源。它短小精悍,适合现代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每个知识点,是学生身边的学习指导者。微视频消除了师道尊严和学生的敬畏心理,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在短时间内向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内容,并提供了可操作的交互方式,学习者可以自主地控制学习的进程,也可以反复观看,彻底理解后继续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教学微视频实现因材施教。课前教师准备大量的学习资源并进行分析处理,针对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微视频制作,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传到学习资源平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微视频的观看和学习,由学生自主分析学习内容;学生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难度的操作练习;参与微视频提供的测验,结合评价结果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微视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
在图像信息的加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微视频资源,包括图像的类型和特点,常见图像处理软件介绍,按主题功能介绍软件的应用等。这些教学微视频不同于普通的软件教程,它融合了原理知识和操作交互。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微视频的主题灵活,比较单一,比如制作贺卡、美图加工、海报、导航图或者平面图的制作等。在微视频中设置有相关的任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学生在完成阶段性练习的过程中,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实践和思考,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微视频教学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迅速找到最近发展区,利用微视频的辅助功能,完成内容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借助于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 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应以完成课堂与教学目标为己任,在此基础上有限和有效拓展[3]。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掌控、及时跟进。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总会有一些预设方案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观察,注意细节,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或提问,准确判断和适时捕捉生成教学资源的时机,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资源[4]。要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机房的网络环境下,许多突然发生的事情是教师无法预知的。比如机器突然掉电、网络中断、程序运行异常、学生的误操作或者一个提问,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教师要敏锐地发现这些资源的价值,加以有效的引导和利用,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回归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面对学生突然冒出的问题,教师要勇敢地接受挑战。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化,在某些方面教师不如学生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和学生一起学习,指导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言传身教,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也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珍惜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资源,让信息技术学科充满人文关怀。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不能因为意外而慌乱,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容忍学生犯错误,接受学生的学习差异,分享学生的学习创意。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实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细节,对于错误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信息习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会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优秀的作品,并主动体会和感悟,从同伴身上学习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别出心裁,教师要及时分享,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的运用,体验技术的魅力。
3 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具体的“信息技术”认知为基点,以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为主线,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信息习惯,进而实现信息素养的提升[5]。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资源,通过具体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超越工具的使用,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本质,在学习化社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国庆,杨南应,贾振洋,等.概念图的布局算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5):32-36.
[3]曾庆伟.论课堂教学从预设到生成性机制的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35-37.
篇8
[关键词]军校教员 信息化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E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18-02
信息化教学,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工程建设的本质就是推进教学的信息化,最终形成信息化教学形态和模式。而军队院校顺利实施信息化教学、成功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关键在于要有一支具有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素养好、信息化执教能力强、信息化教学学术水平高的信息化教员队伍。作为肩负神圣使命的军校教员,应积极顺应时展,以现代军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为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此,本文从教学理念角色、信息素养技能、教学设计实践和教学科研学术四个方面探讨军校教员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以期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一、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处理好角色转变
信息化教学理念,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学员在教员创设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行探究、相互协作、与教员交流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员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发现、建构积累和运用创新的目的。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员的角色将逐渐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权威、教学实施的执行者转变为学员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内容体系的研究者、学员学习的引路人和辅导者。为此,军校教员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必须首先树立信息化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和积极适应角色的转变,强化以学员为主体的意识,注重为学员创设学习情境,根据学员们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知识技能的辅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方向的引导。
二、增强自身信息素养,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是教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军校教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必须以增强自身信息素养为基础,克服安于现状、保守畏难等消极思想,主动、积极地接触、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实施教学,自觉地获取、处理和创新各种信息,最终实现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重构学习环境的目标,达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方面多层次要求。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及工具,二是广泛涉猎和运用信息资源。
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及工具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要熟练掌握与所授课程有关的硬件技术和工具及其操作方法,如:PC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嵌入式设备、电路模块等。对这些硬件的使用和操作集知识和对知识的运用于一体,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点和平台;另一方面是要熟练运用所授课程可能将用到的各类软件技术及工具。软件在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程内容借助软件技术往往能够准确形象、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常用的软件如Director、Authorware、Flash、Dreamweaver等,此外涉及不同专业还有一些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模拟仿真、虚拟演示等软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软件,是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
在掌握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同时,作为授业解惑的军校教员,如果不时刻注重广泛涉猎、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将这些资源与教学有机结合,信息化教学就无从谈起。如何收集各种信息资源?收集哪些信息资源?首先应及时跟踪先进教学理念方面的信息。先进教学理念对于军校教员进行信息化教学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应该通过充分利用教学研讨、进修培训、论文交流等各种渠道和机会,熟悉和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并结合自身情况和教学实际,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授课思维,落实到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再者,应全面搜集与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各类信息。任何一门课的知识体系都不是孤立的,要上好一门课,必须要全面地掌握与课程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信息,为此需下大工夫去广泛搜集资料、学习消化,对于自己所教课程及其相关的内容了如指掌,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还应注重收集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的信息。常有一些年轻教员对专业知识自己很熟,但在教给学员时,却往往不能把自己掌握的东西有效地表达出来、让学员易于接受。这就是缺乏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员。因此,教员应注重收集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的信息,通过不断探索、不断试用、不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此外,应重视全面涉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类信息。学员在学习一些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类课程时,由于涉及复杂的公式推导和抽象的概念表达,感觉到难以掌握和运用。如果教员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信息,了解时代的最新发展,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行信息化教学时融会贯通,将艰深的理论用浅显的例子表现出来,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积累信息化教学经验,深化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信息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以设计“问题”情境及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准备。可以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员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思路、内容、方法和经验的结晶,是进行后续信息化教学工作的指南和操作手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军校教员信息化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除了应具备前述的信息化教育理念、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运用能力外,还应当在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解决信息化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不断积累经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信息化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反过来,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信息化教学经验,又能够进一步深化和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为此,应重视对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取得的经验及产生的教训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从中寻找有益于改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素,进而持续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将其用于指导下一次信息化教学实践,在这一良性循环中,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四、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反哺信息化教学实践
目前在实际中,一些军校教员对于科研工作存在着“重专业技术科研,轻教学理论科研”的现象,在对学科专业方面的科研项目上投入精力较大,而对教学方面的科研则重视不足。信息化教学需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行为习惯,仍然依靠以前经验型的教学方式,将很难在信息化教学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必须有意识地开展教学理论科研,下功夫研究新的教育思想,提升现代教育理论修养。从另一角度看,随着军事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在信息化教学中涌现了很多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些理念是否适宜、在多大程度上适宜我们所承担课程的实际教学,还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才能实现先进理论的“本地化”。这也迫切需要我们军校教员加强教学方面的科研,加大对新的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手段的研究力度。为此,军校教员应当根据在教学实际中发现的信息化教学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积极地、深入地开展分析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反哺于信息化教学实践,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学术水平,进而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志东,梁陶.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2).
[2] 刘洁.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原则和评价探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2,(3).
[3] 顾小清.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2).
篇9
关键词:城镇化;能源体系;变革
1 能源问题使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面临瓶颈
能源问题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挑战之一。城镇化的发展会带来能源总消耗量的大规模上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资料显示,一个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其能源消费水平将提升至原来的3倍及以上。
1.1 解决我国农村能源消耗是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紧张现状首要的问题之一
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量并不低于城市。造成农村高能耗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农民缺乏相关知识,大量使用低效一次能源及技术,结果导致农户能源利用效率过低,能耗大,能源费用支出高。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改善和商品能源供应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开始更多地使用商品化石能源,将传统上作为燃料的秸秆直接放火焚烧还田,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农村应该采用分布式能源发电,并利用其灵活性与更多的太阳能发电、风电和小水电相互融合,提高供电质量;燃气供热还需与太阳能集热供热融合,保障供暖质量,减少燃气消耗,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比例。
1.2 大量的资源消耗使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
数据显示,在全国654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面临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北京、山西、河北、河南等全年降水分布不均、降水总量相对较小的省市,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突出,地下水位普遍下降。
1.3 粗放型城镇化导致城市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城镇化的直接表现是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柏油马路越来越密集。这些变化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大量植被和地下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同时,城市的快速扩张也使污染物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2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推动能源体系的大变革
2.1 新型城镇化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能源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体,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这就会带来两大问题,一是化石能源为一次性能源,用一点少一点,且我国除煤炭以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不足,对外依存度会越来越大;二是化石能源特别是占比超过60%以上的煤炭在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排放,造成环境压力,而我国目前的环境压力已经接近极限,6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雾霾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新型城镇化是重点也是难点,其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改变甚至可能带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新型城镇需要从依靠资源投入和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模式。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效抑制高耗能产业膨胀,通过政策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清洁化、消耗低、污染小产业的发展。
2.2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广新型能源利用方式
要解开能源以及环境这两大制约、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大量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根本出路,而城镇化进程恰恰是加快这一调整的最佳契机。
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大规模推广新能源的好机会。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一定会有大量新市区、新建筑出现。新建的城镇和城市新区应当从一开始就重视能源结构调整问题,把能源消费更多地建立在新能源的基础上,这样会大大带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逐步改变我国的能源格局。
其次,城镇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也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我国现行农业生产方式是以传统的家庭农业为基础,对能源的使用很少。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一定会增加对能源的需求。以风电和太阳能为标志的新能源的一大特点是分布式,这就和分散的农业生产形态相吻合。
最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优势已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体现出来。传统的化石能源是一种非均衡分布、适于大规模开发、集中使用的能源;而新能源恰恰相反,它分布相对均衡,不需要运输成本,这些特性使其更加适用于小城镇,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恰恰是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太阳能热水器、电动自行车、沼气,这几项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大都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发展得好,就是佐证。
2.3 新型城镇化给传统能够能源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篇10
关键词:GOOSE通信;智能化;变电站;原因
在智能化变电站使用的过程中GOOSE通信对整个变电站起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整个GOOSE发展的过程中,变电站的安全信息,增加了整个变电站的可靠性。在GOOSE通信的使用过程中,优化了整个通信环节,在对工作的运行、维护、使用过程中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很好地节约了工作成本。所以一旦GOOSE出现通信中断问题,对整个变电站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下面对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这一方案提出解决方法。
1 简介GOOSE的通信方式
相对于传统接线,GOOSE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在进行开关信号选择操作的同时,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方式。
和传统接线方式相比较,GOOSE通信的接线方式有所不同。传统的接线方式在电缆和保护装置之间进行交错式的连接,容易造成连接时的混乱。在GOOSE通信过程中二次电缆被关系取代,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连接方式进行信号的传导,优化了速率和信号的稳定性等关键因素。
2 智能化变电站GOOSE通信中断原因
智能化变电站中GOOSE通信技术被广泛使用,在GOOSE这一技术被广泛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GOOSE通信中断问题。这一问题在相关部门中被广泛关注,对问题发生原因进行更加有效的分析研究。运行的环节分为几个阶段,开关的控制阶段,设备间隔保护阶段,设备功能控制阶段。每一阶段有着特定的阶段操作流程,在操作运行的整体过程中,需要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通信操作。
2.1 装置短路
装置短路是GOOSE通信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智能化变电站是一个操作系统繁琐复杂,含有多个电路元件共同作业的变电系统,某个电路元件出现短路现象,就会造成整个电路系统的短路,如果开关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电路系统的流通,没有通过电流的电路就会造成整个GOOSE通信系统的短路。没有通过电流的工作流程,就会造成智能化变电站GOOSE通信的中断。
2.2 GOOSE板件损坏
GOOSE通信中断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GOOSE装置出现问题会造成GOOSE通信的中断,GOOSE装置容易出现问题的位置通常在GOOSE的板件位置。GOOSE通信板件是重要原件,在GOOSE工作过程中负责进行信号的检测与传递。出现板件损坏问题,就会影响通信信号的传递。造成通信系统故障,影响整个操作板件在工作过程中的进行速率。
2.3 GOOSE光纤断开
GOOSE光纤影响着整个GOOSE通信系统的通信流程。在通信过程中起着信号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旦GOOSE整体出现故障,就会造成整个智能化变电站GOOSE通信信号的中断。GOOSE使用光纤传导信号起到了更好的传导作用,但在信号传导的整个维护过程中信号的稳定容易受外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整个信号传导阻碍。当光纤短路中断时,GOOSE系统会发出示警,但在后期检修障碍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一些操作不便的工作现象。所以在GOOSE光纤信号传导时,需要针对这一工作现象进行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
2.4 智能变电站中交换机失电
GOOSE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系统运行的电力由智能变电站中的交换机提供电力,在电力的使用过程中,保证电力的正常输出才能保障GOOSE通信系统的正常运作。当交换机失电时,整个GOOSE通信系统就会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在造成信息中断的同时,也影响着整个智能化变电站的正常工作。
3 优化GOOSE通信中断问题中的解决策略
上文中记录了GOOSE通信过程中通信信号中断的问题,为了更好的降低GOOSE通信信号中断的概率,对相关的工作策略进行更加详细明确的工作探讨。首先需要了解整个智能化变电站的工作流程,针对工作流程,结合以往变电站中GOOSE出现过的通信中断的现象进行解决参考工作预案。另外加强对整个GOOSE工作流程的监控操作。在GOOSE通信系统出现异常工作指数时及时做出检修,恢复正常作业,以免GOOSE信号中断对整个工作流程造成故障,对整个电网工程造成严重损失。
在GOOSE通信设备是否会工作时,通信设备本身的质量也决定着整个GOOSE通信过程中出现信号中断的问题。所以在GOOSE通信设备采购和准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对GOOSE通信设备的质量检测。加强质量管理水平和采购人员素质考核,保证通信设备质量,保证整个GOOSE通信流程顺利进行。对GOOSE通信设备的质量进行比较,质量好的通信设备拥有更加稳定的信号,更加长久的使用寿命。在通信中保持通信信号稳定,频率一致,发生故障的概率是极低的。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整个智能化变电站的工作稳定和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