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篇1

Based on a Survey of Guzhu Town,Guangdong Province

Wei Wenwen;赖东锐 Lai Dongru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摘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生活教育环境。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河源市古竹镇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当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政府、家庭、学校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

Abstract: The issue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llevi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is group and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 good social and living condition needs to be created with government, family, school and so on. Considering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 of the loc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Guzhu town, Heyuan city, Guangdong, the paper proposes a trinity mode respecting the roles of government, family and school, constructing an educational pattern towards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教育模式 古竹镇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psychological education mode;Guzhu town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240-02

0引言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问题。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共计约5800万人[1],并仍在迅速地增长。庞大的基数以及广阔的地域分布,使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保证。

本文的主体研究对象为农村留守儿童,其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基于广东省古竹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我们从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出发,寻找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最终构建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1 留守儿童社会背景介绍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关键原因是我国特有的城乡经济差异。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始终从属于城市经济,农民为求谋生只能进城务工,导致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近年来,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做出相应的政策支持。2004年,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并于2005至2010五年间实施了包括《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在内的各项政策,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留守儿童正处在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成长过程中缺乏来自父母的直接关怀,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及心理自闭现象。监护人给予留守儿童的精神关怀及行为引导不足,农村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意识的缺失,逐步造成了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路径的偏离、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恶化。

1.2 古竹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我们在广东省河源市古竹镇开展了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对象为古竹镇留守儿童,年龄集中在10-17岁。本次调研共访问留守儿童183人,回收有效问卷157份,有效率达85.79%。根据问卷回收情况及调查结果得知,本次抽样调查访问对象数量较多,访问地点分散,涉及各村村民家中、古竹镇镇中心区域、古竹中学校内等。本次调研结果,有代表性地反映出古竹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得出的对策和结论具有针对性,可推广到其他农村地区。调研结果显示,古竹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如下:

1.2.1 情绪状况欠佳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精神上得不到满足,情绪状况欠佳,形成了焦虑、忧郁、怨恨等不良情绪状态。据调查,26.43%的留守儿童担心外出务工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在自身情绪方面,29.03%的留守儿童表示在生活中常感到心里烦躁,33.06%的留守儿童感到容易激动和烦恼。在调查中还发现,42.17%的留守儿童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方面。

1.2.2 人际关系不合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反映在日常情绪、性格上,直接影响了其人际关系的发展。在“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的调查中,有31.21%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集团活动。高达64.44%的留守儿童表示不会主动与陌生的人交谈,显得内向,不积极;13.34%的留守儿童表示不希望与陌生人交谈,甚至抗拒与任何陌生人的交流。留守儿童交际面过于单一,人际关系不合理。

1.2.3 自我认可程度低留守儿童自信心普遍不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很优秀的留守儿童仅占1.52%,认为自己一般的留守儿童有46.97%,认为自己很差的留守儿童多达16.67%。由于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等各方原因,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古竹中学的受访者普遍感到己不如人,认为考上重点大学是“不可想象”的事,因此学习热情不高,产生自暴自弃等极端情绪。

1.2.4 学习心态不稳定根据调查统计,留守儿童中,51.01%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23.04%由亲朋好友代为监护,20.14%为独立生活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有64.9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的热情忽高忽低,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心态不稳定,自律性不强,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不受学校和老师的重视。

2构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

2.1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提出中国社科院孙春晨博士指出,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不应忽视的社会问题[3],基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留守儿童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全社会必须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积极地寻找有效解决方案。以古竹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为基础,文章从政府、家庭以及学校方面出发,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制定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对策。

2.2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政府等方面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从间接作用上看,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一方面,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引导学校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家庭教育意识,共同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从直接作用上看,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的主要学习环境,应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机制,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家庭作为留守儿童最直接生活环境,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负主体责任,应树立起家庭教育意识。从相互作用上看,应重视学校、家庭与留守儿童之间的相关关系。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家庭及学校提供反馈。

2.3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意义图1直观地展示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本次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由古竹镇实地调研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得出,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提供建议与参考,可推广到我国广大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农村地区。

3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实施

3.1 政府方面政府面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应做出可行的政策支持。针对政府对学校、家庭及整个社会的引导作用,对政府提出如下建议:

3.1.1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学校建立相关体制留守儿童的时间多半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程度。政府应引导学校构建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机制,鼓励学校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只有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到制度层面,才能保证执行的力度。同时,政府应给予学校一定的资金、设施支持,定期抽检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建设工作,保障法规的落实。

3.1.2 提供家庭培训交流平台,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护人本身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家庭教育意识不强。政府应针对此根源性问题进行逐步的改革,为留守家庭提供家庭教育的培训交流平台,即按区域设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培训交流会,并配设一定比例的培训指导人员。定期地向儿童的监护者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鼓励监护人之间的相互交流。

3.1.3 扫除学校周边不利因素,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社会各方面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政府亟须扫除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国普遍存在以下现象:有学校的地方就有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相较其他儿童而言,家庭教育普遍缺失的留守儿童更易沉迷网络、流连娱乐场所。政府应严厉查处不合法娱乐场所,扫除学校周边的不利因素,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有利的社会环境,有效遏制留守儿童心理迷失。

3.2 学校方面如前所述,学校教育是组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2.1 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构建心理教育新体制学校应积极拟定适合本身的、面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体制,强化政府的政策指引作用。具体表现为: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常规工作,筹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组、心理辅导办公室等。儿童心理教育组定期、适时地向全校同学传达心理健康知识,保证全校学生一齐健康地向前发展。针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办公室应安排定期谈心活动,实时了解其心理动态并采取相应措施。

3.2.2 定期回访监护人,信息交流促进健康教育学校应设定班主任定期回访制度,定期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教育,做到信息的双向互动,有利于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3.2.3 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加强师生同学间交流学校应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同学交流接触的机会,引导留守儿童敞开心扉,接受集体的关怀。同时,通过活动加强留守儿童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及信任,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扮演“学校教育者”这一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指导。

3.3 家庭方面作为留守儿童的直接及最终生活环境,家庭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为建设良好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可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3.3.1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纠正“为孩子提供金钱和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认识偏差。物质支持必须与精神引导相配合,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精神引导,保证儿童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3.3.2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思想道德水平、身体状况、经济收入水平等。家长应把孩子托付于较为亲近的人,确保监护人能够真正起到家长的作用。家长应保持与留守儿童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学习情况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足够关爱。对于父母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鼓励经常性地将子女接到身边生活一段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地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地区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

3.3.3 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连贯性外出务工的家长要与学校,特别是孩子的班主任保持经常联系,定期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4 留守儿童个体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最终主体,留守儿童面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态度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留守儿童应正视自己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消除自身的心理抵制情绪,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行为;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与周围同学交流;敞开心扉,配合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留守儿童在自我约束、疏导的基础上接受多方的帮助,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4小结

留守儿童基数庞大,社会分布广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我国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正确处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个人发展问题的关键,同时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了强劲助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在短期内难以根除的社会问题。政府应就此问题进行全面规划,将其作为发展的长期目标,完善相应制度。重视政策引导作用,引导学校和家庭正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和学校,直接作用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承担了教育的责任。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以政府、家庭、学校和留守儿童个体的有效配合为前提建立的心理教育模式,能直接且有效地显示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政府可从宏观角度进行调控,最终保证模式的有效实践。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08,(6):35-37.

[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J].劳动保护,2007,(02).

[3]孙春晨.“留守儿童”:政府不应忽视的社会问题[D].2004,(24):22.

篇2

一、重视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当代幼儿教育的主题

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目前我们的幼儿园教育现状来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也应是我们幼儿园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园自2007年开始以“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研究”为主题,对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二、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施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我们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和健康人格的要求初步确立了幼儿心理教育基本内容为:

(一)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是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基础和基本内容。通过爱心教育,使幼儿得到爱的满足和学会从爱别人那得到快乐,提高能力和自尊。爱是幼儿健康发展的“精神食粮”,是幼儿生活中的“太阳”。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使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为此,从园长到教师都将点点滴滴的爱心倾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他们时刻用乐观的情绪、柔和的表情、适度的动作、温柔的语言与每个孩子进行情感接触和交流,对每个幼儿都充满信心,因而使孩子们在师爱的摇篮中长大,也懂得了去关心和爱护周围的人。

(二)探索周围世界的教育

儿童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是在与周围世界不断交互作用中逐步开展的,而多方位、多层面的环境能激起幼儿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形成健康心理素质,为此我们通过自然角的设立,科学发现室的设置,微型社会景观的引入,让幼儿从观察中接触、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促进幼儿多种经验的获得,多种情感的体验,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使幼儿园环境成为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教育内涵、激发幼儿情感的无声的“教科书”。

(三)交往教育

交往是建立个人与社会联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对于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交往三步曲已成为我园教育特色之一。首先,我们让幼儿学习一些语言或非语言的交往方法,丰富幼儿交往策略。其次,为幼儿创设交往环境,提供交往机会、交往环境,从与同班幼儿交往,发展到与同龄幼儿交往,再扩展到异龄幼儿间的交往,加强幼儿与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之间的交流,发挥互补效应。再次,以开放式教育拓宽交往空间,将人际环境延伸到部队、奶牛场、桔园、农贸市场、商店、美容院等,以巩固幼儿交往技巧,发展幼儿礼貌待人、主动交往、友好协商、谦让合作的技能。

(四)自主自理教育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学会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也是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平时生活管理中,包括吃饭、穿衣、睡觉等,都帮助、鼓励儿童自己克服困难,学会自理。在教育活动中,总是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尽量做到不把自己观点、想法强加给幼儿,注意让他自己得出结论。通过自由活动,锻炼他们自主交往、独立思考、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五)积极自我意识的教育

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形成的核心内容,幼儿对自己积极和认识来源于成人的尊重、认可和夸奖,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我们要求教师要学会寻找每个幼儿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让幼儿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时时以肯定的语气鼓励孩子的进步。让每个孩子相信,我能行。我们还让幼儿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如利用幼儿群体的力量和强带弱的优势,帮助胆小自卑幼儿找能干幼儿做朋友,达到双方共同提高的目的。老师也严格杜绝伤害、贬低小朋友自尊心、自信心的语言和教育方式,使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使其自我意识得到新的升华。

三、实施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心理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上。

2007年以来,我们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参照国际心理学会颁布的“儿童心理权益宣言”,在全园范围内制定出教师“维护儿童心理权益语言、体态、动作规范”,对教师在情绪、教育方式、管理、指导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使教师的教育语言和行为建立在平等、尊重儿童,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倡导教师要努力成为维护儿童心理权益的典范。

(二)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辅导是对幼儿进行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所谓心理辅导,就是运用现代教育、心理科学等理论,根据幼儿心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发展所进行的帮助、指导和服务。

(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

我们以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导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去。在各种活动中,

贯彻尊重幼儿意愿,发展幼儿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为原则,让每一个幼儿真正成为各种活动的主体。

(四)家园配合,巩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留守儿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如何服务地方留守儿童生活与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渝水职院[2011]3号)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猛增,留守儿帝数量的增多。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到留守儿童生活与教育的调查研究中,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朱沱镇位于重庆永川区南部长江之滨。全镇幅员面积12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5万人,是永川区第一大镇,调查朱沱镇留守儿童状况对于永川区留守儿童总体状况研究有典型意义。

1永川区朱沱镇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

1.1朱沱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

笔者对朱沱镇留守儿童的日常饮食、零用钱和使用状况、衣着卫生情况、遇到困难的倾诉对象和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有几项指标进行调查分析。

留守儿童的日常饮食及其满意度调查:调查的四个行政村镇均为朱沱镇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这些农民除了土地上的收人和打工收入外,还有一定的土地赔偿和征用收入,收入水平交其他乡镇较高。但部分偏远乡镇农村中大多数家庭的日常饮食都是粗茶淡饭,种类比较单一。

衣着卫生状况调查:有些留守几童的父母外出务工能够改善家里的经济情况,能给孩子多买衣服鞋袜,所以,被调查留守儿童中对自己的衣着总体是比较满意的,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只占5.9%。

遇到困难的倾诉对象调查:好友和同伴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第一倾诉对象,比重为46.8%,其次是监护人,占25%,再其次是班主任老师,占11%,其他占2.2%,也有15%的人闷在心里,独自解决。

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调查:留守儿童对生活状况感觉“满意”的占65.2%,感觉“生活一般”的占25.8%,而对生活“不满意”的留守儿童占9%。可以看出,朱沱镇农村留守儿童对生活现状总体比较满意。

1.2朱沱镇留守儿童学习状况调查

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考大学、为父母增光、减轻父母负担和为了找个好工作。其中考大学、、找个好工作和减轻父母负担占了很大的比例,分别为39.2%、27.5%和25%。认为学习重要的占95%以上,主要原因是因长期不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使留守儿童懂事一些,生活的艰辛和懂事进而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

学习成绩情况调查:学习成绩一般。调查显示,虽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朱沱镇留守儿童70%以上成绩为中下,优秀者不到25%,主要原因是临时监护人文化较低,不能辅导孩子学习,或根本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意识,只注意孩子的生活而没有重视学习,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

1.3朱沱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品德状况调查

设计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学生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及教师问卷,其中学生共收回有效问卷190份,对25名学生进行访谈,收回68份针对留守儿童教师的有效问卷。

留守儿童的养成习惯较差。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较多,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小偷小摸;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

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出现偏差。留守儿童大多处于在8―15岁的年龄段,正是性格、品德、情感形成的重要阶段,与父母分长时间分离,使他们心理上和生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表现出孤僻内向、失落自卑、或焦虑、任性等性格特征,有的存在叛逆怨恨情绪。通过调查发现,经济问题已不是留守儿童的首要问题,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留守儿童养成习惯、感情空白和心理偏差问题。

2对策探讨

2.1家庭角度

一是父母提高责任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外出务工人员应提高责任意识,应从各方面对孩子尽责任,认真履行教育子女的法定监护职责。二是选好临时监护人作托管对象。三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应经常保持联络和沟通。家长外出务工时不要忘记与孩子经常沟通交流。

2.2学校角度

一是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多角度的了解他们的心里状况和家庭状况并关注他们的成长。二是关爱活动和教育活动并重。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建立专门心理档案,关注孩子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5.3社会角度

一是加强宣传,建立社会义工组织。呼吁社会各方面人士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进行关注。二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组织建设。加强对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整合镇、村的资源,让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三是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学校建设。利用农民空闲之时举办监护人学校,使得监护人的教育水平和自身素质得以提高。

5.4政府角度

一是形成机制,建立机构。制定相应的专门机构和组织,加大投入,不断创新关爱方式和实效,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当地经济,鼓励农民在本地区就业,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三是进一步推进寄宿制教育,继续提供“爱心午餐”等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张艳萍.农村留京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13).

[3]王秀敏,张梅.现代人精神生活质量内涵的理性阐释[J].理论与改革,2008,(3).

作者简介:

篇4

2. 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 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 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 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 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 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 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 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 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 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 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相关文章:

1.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题目参考

4.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词

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5

论儿童文学的情感教育意蕴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相互作用动力与强度初探

重建大学精神——完善人格教育的回归之路

从价值维度看国际理解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加强闽台高职合作服务海西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行政主导作用浅析

试论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高等职业院校去行政化问题探析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高校教师工作和谐状况调查与分析——以包头市部分高校为例

高等师范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应用现状的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

高校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浅析

主体性德育的双主体性的协同问题研究

大学劳动文化的凋敝及其重建

对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的解析

“学而优则仕”新解及现实意义

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自我学习”核心能力调查与分析

团体箱庭疗法缓解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效果

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内蒙古地区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

近十年国内高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研究文献综述

困境与出路: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大学教师应有的道德个性

大学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业不良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论实践性知识对钢琴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

金融危机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80后”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探讨

ACM/ICPC竞赛中团队精神的培养

中文专业论文写作三级训练模式论探

世界华文文学教学之难与应对策略

“教师口语”课的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开设汉语典籍英译赏析的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析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发展脉络研究

反思式教学促进语言教师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训练

以人为本是声乐教育发展之本

极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教育改革

人性化下的中小学教育审视

教育实习——

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社会成因分析

论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的和谐发展

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萧一山教育思想解读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研究回顾

聋生和正常学生心理旋转的眼动比较分析

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缺损成因研究述评

试论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及提升策略

留守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孤独感关系研究

流动儿童家庭背景调查及教师的有效指导

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研究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中的问题及改进

篇6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4-0053-04

作为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家庭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1925年出版的《家庭教育》一书及其后陆续公开发表的数篇论文中,这些理论和实践成果是陈鹤琴用“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通过精心研究儿童心理。亲身参与家庭教育获得的。深入挖掘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内涵,梳理其理论体系,不仅可以为深入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添砖加瓦,更可为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提供帮助。

一、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一)国家富强与儿童幸福相连的家庭教育目的观

作为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真正投身于我国教育研究与改革实践是在“五四”运动期间。与、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等民国时期其他教育家一样,陈鹤琴是怀着教育救国的政治理想而积极参与轰轰烈烈的教育探索的。因此,他最基本的思想就是爱国,使国家富强。

“五四”时期,许多教育家试图利用“民主”和“科学”来强国救国,但如何实现“民主”和“科学”,每位教育家的想法则不尽相同。陈鹤琴认为,可以通过对广大儿童的教育来实现国家富强,在他看来,“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为它的对象早于学龄儿童。它的功用,正如培植苗木,实在关系于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推而广之,关系于国家社会。”而“一个人的知识丰富与否、思想发展与否、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责任”。陈鹤琴认为,必须辩证地看国家富强与儿童幸福、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国家的富强,儿童的幸福与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儿童的幸福与健康发展,国家的富强则是建在沙丘上的城堡,不牢固。因此,儿童的幸福与健康发展便成为家庭教育的近期目标,国家富强则是其远期目标,家庭教育必须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但家庭教育应以儿童发展为起点来实施。

关于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陈鹤琴与中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的代表康有为、、恽代英等人观点不同。儿童公言论者认为,中国的家庭状况不良,家庭教育落后,儿童的健康发展必须完全依靠社会教育机构(主要指幼儿园)来完成。陈鹤琴则认为:“一切的教育,没有再比幼稚教育更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了。”“幼稚教育原属父母的责任,从前是没有另立学校去教育那些幼儿的,就是现在有了幼稚园,那它究竟不能代替父母;没有家庭的合作,也决不能教育得十分有效。这不但因为儿童与父母相亲的爱力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也比较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一些好处,也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坏处;而且在现今中国的家庭,似更有联络的必要。”陈鹤琴以其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洞察到正是因为我国家庭教育落后,幼稚园教育才担当起改善家庭教育的责任。他认为幼稚园必须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并与张宗麟等人共同促成了“家园联系在幼稚园中逐步得到推广,并最终纳入政府决策”。

(二)以健全人格为根本的家庭教育内容观

人格教育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影响下,人格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这在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中有明显体现。他认为,健全的人格教育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教育

陈鹤琴认为:“健康是事业之母……如果身体不好,就是有了满腹才能,也不能做出什么事业,所以讲到儿童教育,健康和发育就是一个根本问题。”因为“强国,必先要强种,强种先要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年幼的儿童”。他指出父母在养育子女时要有高度责任感和正确认识,应注意在饮食、穿着等生活基本方面符合质量、卫生等要求,为儿童养成强健体格打下基础。对此,他举例道:“(在)中国家庭里,儿童的食物和成人一样,质量方面,既毫无区别,分量方面,更毫无限制,好食虽然是儿童的天性。然而儿童的肠胃和消化力和成人大不相同……所以,中国儿童在断奶以后,往往形销骨瘦,百病丛生。考其原因,大半是由于饮食不慎所致。”他还强调儿童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相当的运动技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身体健康。此外,陈鹤琴认为儿童健康教育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首先父母要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去研究环境,探索事物以获得正常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其次父母应多给儿童自主发问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和探索能力;再次是避免恐吓儿童,使他们对事物存在恐惧心理;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以积极、健康的心理面对生活。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所谓“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

2、待人接物教育

待人接物教育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陈鹤琴的家庭教育也包含了待人接物教育,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即合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精神。家庭教育中如何实施待人接物教育呢?陈鹤琴认为前提是要从小教起,而且要教得好,学得好,否则第一次学坏易形成第二天性,长大再教育就算费九牛二虎之力也不易改正。待人接物教育的具体原则有:教儿童顾虑别人的安宁;为儿童提供向家人表示同情的机会;使儿童养成收藏的习惯;教儿童对待长者有礼貌;不准儿童对待保姆有傲慢的态度;禁止儿童作伪;不准儿童打人;教儿童帮助父母做事;教儿童爱人。陈鹤琴提出的这些原则看似简常,却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保障。

3、良好习惯的培养

陈鹤琴继承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将其与儿童一生的幸福联系起来。他指出:“一个人假使养成了一种良好习惯的话,他将得到很多益处,一生受用不尽。假使习惯不好的话,那么,将使他一生蒙受害处。”陈鹤琴还为家长提出了养成良好习惯的具体策略:首先是早教且要慎始;其次是不间断培养,防止例外并能“慎终”。他同时还指出,养成和保持良好习惯有赖于家庭优良的教育环境。这些具体策略都是陈鹤琴根据儿童心理研究和儿童学习原理。经过家庭教育实践的检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智力教育

陈鹤琴认为,智力和知识的关系犹如两个相交的圆,但智力的圆要远远大于知识的圆。在教育过程中,知识以成人为主体,是成人智力活动的结果,对儿童而言是死的,而智力能力以儿童为主体,是活的。因此,家庭教育应着重发展儿童的智力,切不可将儿童看作装物件的器皿,一味把知识一点一点塞进去。

他认为,儿童应具备的智力能力包括:研究的

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通过丰富儿童经验来培养其智力,具体方法包括:经常带儿童上街看看;凡儿童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千万不要包办;叫儿童做事,须在他最大能力范围以内;不要禁止儿童去试探物质;父母应当利用儿童的好问心来教育儿童。

5、情绪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充分考虑并想方设法培养儿童的良好情绪是陈鹤琴“科学”头脑和“慈母心肠”的绝好体现,更是他发自内心喜欢儿童、爱儿童的真切表达。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情感对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情绪直接影响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儿童做与不做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儿童认知活动的无意识性特点也是受情绪影响所致。可见,培养良好的情绪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对家庭教育中儿童情绪的培养,陈鹤琴并未教条式地按照一般心理学原理。条分缕析向广大父母介绍儿童情绪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而是针对我国一般家庭抚养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解决问题式的思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陈鹤琴总结道:“儿童发脾气,作娇,惧怕蛇、狗等……这就是儿童情绪的表现。在普通家庭里,不是弄得儿童争霸王,就是弄得儿童终日哭泣,或者见到什么都生怕,不能离开母亲一步。”陈鹤琴指出,儿童哭泣。一是生理缘故。诸如饿、痛、渴、冷、热、疾病和不舒服等;二是心理原因,主要是惧怕、受暗示和习惯。儿童惧怕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生理反应:二是怕见古怪东西;三是受暗示;四是惧怕迁移。受暗示和习惯均是父母不当的教育策略所致。怎样使儿童停止哭泣,怎样消除儿童的惧怕心理呢?陈鹤琴指出,父母要做有心人,要能随时研究避免儿童哭泣的方法,在日常家教中不要给孩子讲鬼怪故事,避免以恐吓孩子取乐,孩子哭时切不可恐吓他,避免暗示和迁移等。同时他还提出父母要积极培养儿童的欣赏和获得快乐的能力。

以上“五育”是陈鹤琴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教育经验得出的,完全服务于其家庭教育目的,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时代性。

(三)父母要研究儿童特点、重视环境教育和坚持理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法观

1、父母要研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他形象地说道:“有了栽花的技能,花才能栽得好;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得好……而一般人对于儿女反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好像都有资格教养儿童,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中国是非常普遍,司空见惯的。”针对这一现状,陈鹤琴在其《家庭教育》中开篇即介绍自己精心研究总结的中国儿童的心理特点: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喜欢称赞,等等。同时他还指出,每个孩子都不同,父母应时时留意、处处用心,研究和总结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2、创造完美的家庭教育环境

在陈鹤琴看来,凡是可以给儿童刺激的都是他的成长环境。环境在儿童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人生来具有接受外界刺激、保留刺激和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基本能力,因而父母为他提供怎样的环境,他就得到怎样的刺激。陈鹤琴希望父母能深刻领会“孟母三迁”的道理,尽量为儿童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具体来说,父母应该为儿童提供怎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呢?陈鹤琴指出,其一是游戏的环境。“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可以给儿童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儿童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发展各种感觉能力,还可以锻炼体质,学习社会风俗和习惯。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他提供相应的游戏环境,促使他强健体魄,获取快乐,增长知识,发展思想。其二是劳动的环境。父母应提供适当的劳动机会,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习惯和提高其独立自理的能力。其三是科学的环境。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为他提供各种机会和设备,以发展其关于科学的技能和兴趣。其四是艺术的环境。包括音乐的环境、图画的环境和审美的环境。最后是阅读的环境。

3、坚持理性的父母之爱,避免溺爱和错爱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如何去爱。如何处理好爱和教育的关系却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难点。陈鹤琴主张父母必须懂得爱孩子的方法。真正的爱要顾及孩子的需要。比如,孩子会自己吃饭,父母应该让他自己吃,并给孩子购置合适的餐具;孩子穿的衣服要考虑其颜色和式样喜好,穿得舒服、寒暖适度即可;应让孩子单独睡觉,时间至少在10小时以上;父母带孩子出去游玩,应该让其自由跑跳,切勿牵着他的手;家庭一切设备应顾及孩子的使用。总之,理性的父母之爱是陈鹤琴所谓的“人所欲,施与人”式的爱,而不是“己所欲,施与人”式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错爱和溺爱。

陈鹤琴还指出,家庭教育中父母光有爱不行,还必须在理性之爱的基础上,身体力行来实现对子女的人格感化,即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儿童的善恶观念薄弱,知识肤浅,善于模仿,而父母是他们最接近、信任、依赖的人,所以做父母的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切勿给孩子做坏榜样。

二、借鉴意义

篇7

关键词:农民工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人口中14岁以下的儿童规模越来越大,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凸现出来。银川作为宁夏的首府有很多附近的农民工涌入。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之后,除了就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理适应更应当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探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心理适应,消除造成农民工子女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既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民工流动儿童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的来源地分布广泛,主要从一些人口多、发展缓慢的农村和城市到大中型城市,但流出地相对比较集中,在一些发达城市。银川市的流动儿童相对较少,然而数量也是很庞大的。他们所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银川市这些流动儿童能够和城内的学生一起学习。然而这些儿童作为城市的第二代移民,大多数人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城市,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的价值体系、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不同于上一代,但由于没有当地户口,难以在城市中享受到与城市儿童相同的待遇,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是最重要的心理问题。

本文通过对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六小和金凤区回民四小200(有效问卷193)名流动儿童随机的调查中,153人来自农村。所以流动儿童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关注他们的成长,才能让所有花朵共同开放。

(二)孤独寂寞的心理比较严重

孩子的生活除了在学校,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放学回家后父母却忙于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很容易使他们感觉孤单。

在流动儿童认为最难受的事情一题的四个选项,经常自己在家,很寂寞;成绩没别人好,很自卑;生活条件没城市同学好和朋友少,很难过分别占到的比例为54.92%、30.57%、7.25%和7.25%。从数据分析中,得到流动儿童的孤独心理严重。

(三)自卑心理强烈

流动儿童认为一个幸福家庭的一题中四个选项分别是:能和父母在一起、有足够的钱、父母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没想过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63%、4.66%、84.97%和6.74%。

自卑是流动儿童的又一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从数据处理中有84.97%的孩子认为父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算得上一个幸福的家庭,表明流动儿童对于父母的工作存在自卑心理。

(四)学习过度焦虑

流动儿童自我评价优点和弱点这道题目选项:吃苦耐劳,坚强自信(优点);勤俭节约,学习刻苦;自理能力强;我觉得没什么优点;生活条件不如别人(弱点);不善于交往;没什么特长,不自信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分别占的比例为26.42%、19.17%、24.87%、29.53%、12.44%、17.10%和29.02%。

学习压力是流动儿童的另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根据数据分析,流动儿童自我评价优点和弱点,很明显可以看到他们的不自信。

二、农民工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成因

农民工流动儿童存在很多心理问题,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认知问题

1.心智偏差导致排斥心理强烈

心智指的是想法、愿望、情绪以及动机等。这些流动儿童大部分出生于农村,生活习惯、衣着和住房等和城市儿童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农民工流动儿童在城市里受到城市儿童及其他人的歧视的表现,这样很容易导致儿童排斥心理的产生,“仇视”周围的人和事。

2.社会归属问题引起自卑心理

流动儿童所受到的歧视不仅仅是城市儿童的还有社会各界的。比如说有对流动儿童有偏见的老师,很多的学校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学生,城市居民行为与态度上的表现都会损害流动儿童的自尊。长期的这种歧视会使流动儿童产生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自卑心理,会引发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使自己没有自信,情节严重者会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心灵扭曲,甚至产生错误的人生观。

3.城乡二元差距导致自我身份认同问题

在城乡二元差距下暴露很多问题,家庭经济状况的悬殊,使得他们与城市儿童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户口差异、家庭收入差异也使他们无法以平等的身份享有教育资源。

其中,最明显的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一般是指对某一社会群体较为固定的看法,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刻板印象往往与偏见与歧视联系在一起。当人们自认为是某社群的成员时,常会把伴随着身份的刻板印象加诸己身,即自我刻板印象化”。①个人对自我的感受,并非直接地、而是间接地依据同一群体中其他成员的特殊观念或依据其所属的作为整体的社会群体的一般观念。

“泰弗尔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假设:人们建立社会身份,是为了通过所认同的群体来提高自尊。”②流动儿童不断地转换比较标准,主要的心理动机便是提高自尊。通过共性标准从外地人—学生—人的转换,模糊了与参照群体之间的群际边界,从而在更宽泛的意义上纳入到优势群体的行列。此外,其对城市儿童不良品性的强调,如“娇生惯养”,也可看作是在承认差别基础上的应对策略,目的是降低参照群体的地位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和心理平衡。

4.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压力大和社会适应性困难等问题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流动儿童缺乏学习动机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家庭环境。其中家庭的流动对孩子的学习连续性造成很大的影响。经常换学校换老师,致使孩子的学习出现断层,学习跟不上,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城市适应性概念是社会学家在研究移民问题时提出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是他们在新的环境下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的社会化,它反映出流动儿童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程度和融入程度。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环境的变迁迫使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加以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但由于社会各种不公平对待,使他们不能轻易摆脱父辈那种边缘人的命运,真正融入社会的主流。

(二)情感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已经能够较好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对自己的情绪作出反应,产生与自我评价有关的一些情绪体验。情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城乡二元差距造成流动儿童自卑心理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差距。农民工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不高,生活水平比较低,不能很好的保证的孩子的学习生活的需要,而且生活很单一。调查表4(你在学校朋友多吗)中有50%以上的的孩子认为自己朋友不多。这客观的反映流动儿童和朋友交往的困难。

流动儿童交往能力的调查中,44.04%人认为有很多朋友,49.22%朋友很少,3.63%很少朋友,3.10%几乎没有朋友。

2.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导致儿童的孤僻冷漠

农民工大多数时间都考虑着自己的工作以及社会地位,对子女教育的时间很少。然而有却把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拼命挣钱,为通过改变孩子的未来而改变整个家庭的生活状况。孩子来到城市后,比成年人更容易融入新的环境。尤其是上学之后,随着他们知识的丰富和视野的开阔,接受很多的城市现象和观念。相对而言,低文化素质的父母却很难满足孩子在学习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这都是会导致儿童孤独的原因。

3.学校歧视和心理辅导的缺乏导致流动儿童人际关系不协调

由于生活条件较差和社会地位较低,家长过于忙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而流动儿童的家长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家庭教育资源缺乏。

学校对流动的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很多学校甚至是老师都不愿意接受外来打工者的子弟;二是很多学校只注重各门学科的教育,没能把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而且,在学校生活中,很多城市孩子看不起流动儿童,他们在家庭经济水平和业余生活等方面都是有差距的,甚至很多城市孩子在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影响下会歧视流动儿童。这给这些儿童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三) 意志问题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还对人的自我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流动儿童和其他儿童的差别主要表现自觉性上。

流动儿童在有些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在本文的调查中有90%以上的人就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要让父母太劳累,他们要考出好成绩好好报答父母。

流动儿童(对学习的态度)即自觉性调查中,有27.98%的人认为自己十分刻苦,按时完成任务,28.50%在学校基本能完成任务,18.13%有时候不能完成基本任务,25.38%没人监督就不学习。

然而,从上面的分析得到,他们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自认为在没有父母的时候不是很自觉的去做作业。这不是天生的,是因为流动儿童大部分家长都不能陪孩子,任由孩子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导致了他们自觉性相对较弱。

三、解决农民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针对农民工子女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上面出现的几种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一)提高政府、学校和全民意识

首先,从国家法律上应该承认流动儿童和城市所在地的儿童具有相同的受教育权利,加强流动儿童所居住地政府的责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和制度,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制观念和有关教育法律知识水平,积极推进依法治教,真正地用法律来保护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权益。

其次,学校以及老师应该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更应该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不能认为乡下孩子就笨之类的。

再者就是需要全民意识的提高,改善流动儿童认知问题中的排斥心理和自我身份认同问题,政府或者教育局都应该做一些宣传工作,使本城市孩子家长以及其他居民能够宽容的接受流动儿童以及他们的家长。这样孩子会慢慢的消除或者不会产生对常住儿童和社会的排斥心理。

(二)优化家庭环境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对一个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优化家庭环境可以改善情感问题中的孤僻冷漠心理和意志问题中的自觉性差的问题。从家长素质方面,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狭隘地工具化,并且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父母教育能力不足,家长和学校沟通不积极,不清楚孩子表现。所以家长应该正确的对待孩子上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适当的去学校和老师沟通,孩子就会感觉到家长的亲切和家庭的温暖,尽力做到关心孩子学习和生活。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都不是很固定,再加上家长受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儿童的很多要求不能满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感觉到家庭生活的安全,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说里提到,人的需要就包括安全的需要。孩子需要的感情和地位都要从家庭中获得。而很多家长都以传统的方式对待孩子,认为孩子就应该严厉,并且没有过多的时间陪孩子聊天。针对这种现象,他们应该多考虑自己的处事方式,多和孩子进行沟通,营造平等的家庭气氛,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避免孩子孤僻性格的形成。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的早期发展,尽量保证孩子的物质需求,应该有丰富的营养品和相对的玩具,还可以避免他们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

(三)加强学校心理辅导

学校应该组织一些家校沟通的活动,比如说开家长会,这样班主任及其他老师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不仅仅很有必要,而且还会得到家长的回应,增加他们沟通的机会。

从同伴(学校同学)的影响方面,孩子的朋友中同龄伙伴还是居多,他们同龄人可以更好的沟通,促进其生活学习,可是很大一部分城市居民不让自己的孩子和流动儿童玩耍。针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应该从全民出发,让他们认识到流动家庭的孩子也是国家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让城市儿童和流动一起学习,他们会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通过以上对流动儿童的调查研究,从现状、问题分析和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但这不是一个教师或者是一个家长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教育者们的工作,这是我们每个中华公民应该关注的问题,为流动儿童开辟心灵美好新天地。(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注解

①赵志裕.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8.

②TAIFEL H,TURNER J.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G]//WORCHEL 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Hall Publishers,1986:7-24.

参考文献:

[1]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与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6)

[2]唐琼一.基于公民视角的流动儿童社会流动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6)

[3]袁方程.农村流动儿童教育权利保障权利的国际观察与启示—以美国的“流动学生教育计划”政策为参照[J]中国青年研究,2008(05)

[4]李雅儒.“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应重视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Z1).

[5]杨菊华.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08(01)

[6]武春玲.由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03)

[7]张丽红.简析农民工子女不良舆情及其调适 [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8(02)

[8]李友霞.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策略问题研究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9]张人杰.国外社会基本文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田家盛.教育人口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莫忌华.反思中国教育[M].上海三联书社,2006

[12]郭黎岩.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13]李伟健.学校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4]卢秀安.教育心理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15]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华夏出版社,2005.4

[16]叶玮琳.农民工子女小学生不良情绪特点及其干预研究 [D].上海师范大学,2008

附件

银川市农民工流动儿童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本问卷为调查需求,我们将不记姓名,对你的回答保密,请如实回答,如果对某个问题没把握,请尽量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答案。

性别:民族:就读年级:

1、你就读的学校在哪里 ()

A、市内B、郊区

2、你的老家住在哪里?()

A、农村B、城市C、郊区

3、你喜欢在城市生活吗?()

A、很喜欢B、还可以C、很讨厌

如果喜欢,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如果不喜欢,请说说为什么不喜欢?

4、你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应该是()

A、能和父母在一起B、有足够的钱

C、父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D、没想过

5、你对在城市上学感觉怎么样()

A、环境好,很满意B、不太适应,不是很满意

C、不和老师沟通 ,有很大压力D、不和同学交流,很孤独

6、你认为最难受的事是()

A、经常自己在家,很寂寞B、成绩没别人好,很自卑

C、生说条件比不上城市同学D、朋友少,很难过

7、以下四个地方你认为最开心的地方是()

A、自己家里B、游乐场所C、学校或朋友家

8、你有心事向谁诉说()

A、向家人B、写信给父母

C、向同学D、写日记

9、你认为自己具有哪些方面的优点?()

A、吃苦耐劳 ,坚强自信B、勤俭节俭 ,学习刻苦

C、自理能力强D、我觉得没什么优点

10、你认为自己的弱点有()

A、生活条件不如别人优越B、不善于交往

C、没什么特长,不自信D、学习成绩不理想

11、你对学习的态度如何?()

A、十分刻苦,按时完成任务B、在学校基本能完成任务

C、有时候不能完成基本任务D、没人监督就不学习

12、在学校里的朋友多吗?()

A、很多B、不是很多

C、很少D、几乎没有

13、你觉得身边的人关心你吗?()

A、很关心B、关心

C、偶尔关心D、从不关心

14、你是否喜欢呆在角落?()

A、喜欢B、不喜欢

15、你是否觉得自己很棒、很优秀?()

A、我很棒,我做的很好B、我做的很一般

C、我做的比很多人差D、我做什么都不成功

16、你经常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功课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如果不怎么复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是

16、在这个城市你最讨厌的事情是

篇8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融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83-02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区域转移的现象,继而产生了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而与之伴随的必然是城市流动儿童数量的骤然攀升。流动儿童属于“被边缘化”了的相对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其教育问题已引起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关注。因此,如何促使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学校,已成为无法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问题。

一、流动儿童学校融入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入学难”、“借读费”等社会问题频现

具有城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是城市公立学校优先满足上学的对象,随着庞大的适龄流动儿童的涌入,很多城市公立学校往往因其招生名额受限而无法容纳。因而,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频现,其受教育权难以得到保障。1992-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流动儿童就学一般都承受着过高的“借读费”,虽然后期逐步取消,但由于“入学难”等问题,使得各地再次出现“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各种形式的乱收费,甚至部分留守儿童陷入无处交借读费,无处可入学的困境。另外,城市内流动儿童学区的划分不理智,使得部分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在流动儿童家庭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流动儿童最终还是停留在“流动”的角色上,很难融入学校。

(二)流动儿童学校教师的刻板印象

学校中大部分教师对流动儿童形成了刻板印象,普遍存在诸如流动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工作不稳定且自身素质学历较低、父母对孩子教育不重视等的偏见。因此,很多老师早已认同流动儿童虽然懂事,但却胆小,缺乏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弱,没有礼貌,学习习惯差,生活不规律,学习认知能力弱等刻板的认知结论。在每年的学生问题事件中,校方常常会认为大多数是流动儿童,且对问题事件产生的原因一概而论:流动儿童家庭缺少管束,学生较多不良生活习惯。这些偏见使流动儿童一入校便生活在一个不融洽的氛围中,同时也会对其融入学校产生抵触心理。

(三)流动儿童个人存在难以融入学校的现象

首先,在与人交往合作能力方面,流动儿童普遍较难与他人合作交流,常常感受到歧视以致内心压抑是许多新进城市生活的流动儿童的共同感受,他们虽然居住在城市,却内心很难融入城市之中。其次,在学习成绩方面,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流动儿童随着父母工作地点的改变而时常需要改变学习环境,受教育系统处于一个不断变动中,且流动儿童大多来自农村或离城市中心较为偏远、教育薄弱之处,学习生活习惯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学习成绩的提高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学校融入问题。再次,在性别方面,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在性别上存在一定差异,其生理性能等对于性别不同的男、女生有着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人际交往能力上,流动女生显著高于流动男生;而在适应能力上,流动男生显著高于流动女生。掌握这些差异,可以较为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的办法。[1]

二、流动儿童学校融入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层面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划定了人的社会角色,对流动人口而言,其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平等权利无疑也受到直接的影响。如户口的等级造就了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因此,就业工作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处于中低水平。显然,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于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使其家庭成员在城市入学、找工作等方面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影响了流动儿童融入学校的步伐。

(二)学校层面

目前,许多城市现有教育资源不能完全解决流动儿童入学困难的问题。因此,为了满足流动儿童教育需求,各地的私立学校日益增多,更多的流动儿童是在私立学校就读。而私立学校普遍存在办学不规范、缺少办学资源和缺少监督管理的问题。在私立学校的设立和审批工作上,一些地方政府管理过松或过严,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对于部分流动儿童学校整改和取消不及时,严重影响私立学校的办学规范。同时,由于资金匮乏等各方面的原因,私立学校在办学条件上与公立学校差别较大,在教学场地、师资、设备、管理人员安排方面,大不如公立学校,办学资源极度匮乏,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家庭层面

曾守锤研究显示,家庭教育情况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父母越关心子女学习情况,与老师的交流越多,对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越支持。父母越注重亲子间交流以及父亲对孩子的管教越多,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度也越好。但是,父母双方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影响流动儿童学校融合情况。[2]这就表明,不管什么条件的家长,他们更需要的是提高家庭教育素养,以促进流动子女的学校融合。

(四)个人层面

首先,流动儿童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较差。由于各个地区之间存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差异,导致流动儿童到一个新环境时融入往往较为困难,在交往合作中,导致其他儿童的排斥与歧视。其次,受到学习成绩的影响。流动儿童常常身处一个变动的生活环境和不完整的受教育系统下,学习环境不稳定、家庭不重视等会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往往不如其他儿童。而在当代政府、社会、学校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现状下,流动儿童往往会感受到在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压力。

三、流动儿童学校融入的应对之策

(一)调整流动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

政府要合理规划流动儿童学校办学的规模及布局,不仅要满足流动儿童入学需求,还要避免因为办学自发性和盲目性带来的教育资源浪费。政府要保证每个乡镇集中办1~2所或几个乡镇合办一所流动儿童学校的合理布局,并保证每所流动儿童学校具有一定的办学规模,同时促使各流动儿童学校积累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综合办学质量。[3,4]

同时,要加大流动儿童学校办学资源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政府应当通过设立优惠政策或整合教育资源的方式,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对流动儿童学校在人力和社会上提供支持和帮助,或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等财力扶持,为流动儿童学校提供经常性的教育经费保障。

(二)加强流动儿童学校的办学管理

合理规划对办学资格的规范,如建立标准、审批清理等,是对流动儿童入学的保障,这样,流动儿童学校的办学行为才可以有章可循。在城镇现有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流动儿童入学的现状下,政府应当根据各地区流动儿童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在避免教育资源浪费的前提下,鼓励私立学校的创办并规范其审批和整改标准。在满足办学要求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当以宽容的态度,允许流动儿童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上的暂时落后。同时,政府也要对符合条件的私立学校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其办学积极性,缩短与公立学校办学之间的差距,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重视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

加强对流动儿童家长的教育,可以提高流动儿童家庭在城市的生存能力,增强家长自身的城市融合性,增强家长对流动儿童的正确辅导,减少家庭问题。学校可以通过亲子交流活动、家长学校等方式,为流动儿童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念。也可以开展系列讲座对家长进行指导。学校可利用开学或家长会的时机,对流动儿童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开展系列专题讲座指导。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建立专人负责的家长教育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家长培养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采用多种手段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促进家长以科学、积极、主动的方式关注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帮助流动儿童自身积极、主动地实现融合

流动儿童学校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学校及教师应当帮助流动儿童改善其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对同学的主观感知较低,因此,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感知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和心理课程的渗透,给予流动儿童人际关系技巧的训练,让他们更早融入新的环境,得到老师无私的关爱和同伴的接纳。[5]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的流动儿童给予更多学习上的指导。同时,全社会需要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场所,让学生在正常的学习时间之外,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国家也应当鼓励更多的关爱流动儿童志愿者,给予适当的场合,对流动儿童学习进行结对子帮扶,这对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积极融入学校将会有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兴红.福州市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2]周建芳.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学校融合的影响――以南京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3):8-13.

[3]袁方成.农村流动儿童教育权利保障的国际观察与启示――以美国的“流动学生教育计划”政策为参照[J].中国青年研究,2008,(05):109-111.

篇9

关键词:孤儿学生 心理健康 阳光心态

在跟小默第一次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胆子比较小,说话时不自信,有小许结巴。当我说的时候,他会很认真的倾听我说的每一句,但一直低着脑袋,结束交谈时,他很有默默跟我道别,明显感觉整个过程他很一直很紧张。在前辈们的帮助下,我带着一颗真挚的心,开始慢慢的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一、当事人基本情况

小默,男,19岁。7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小默被送到了孤儿学校,在那里他很少与人交流,表现很平淡,基本没有大的反应,学习成绩比较差,辅导老师对他的关注也很少。在这长期生活当中,造成了小默同学严重的自卑心理,人际敏感,基本上不愿意与外人进行沟通。

二、当事人须解决的问题

1、强烈的自卑感,对身边的人评价非常敏感;

2、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心里想要交往又怕交往;

3、一直也在努力,但学习效率不见长进;

4、与其他同学相比,承受着强大的就业压力。

三、教育转化过程

1、我主动找小默谈心并表示愿意倾听他的诉说和理解、帮助他。小默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接纳与包容,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慢慢也接纳了老师,开始谈心里话。

2、有同学跟我说,小默同学的体能比较好,也喜欢体育锻炼。上个学期学校的运动会开始前,我和他面对面沟通这个事情并给予厚望,希望运动会上他能拿出让我满意的成绩。在一种希望用实力来证明自己的心理作用下,小默在比赛前日子坚持刻苦训练,所有的努力也付出了回报:在学校第12届运动会上获得多项奖励。在一次班会上,班长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小默为班级争夺的荣誉时,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和认可的眼神,让他获得了认同感。他渐渐地融入了班级,自信心也提高了很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也慢慢的尝试着和其他人进行主动沟通。

3、安排好优秀学生经常与他谈心,引导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享受因为进步而带来的精神满足。同时,每次下寝时,我也找他聊天,引导他学会分析总结进步的原因来自扎扎实实的努力,和以前的“不知道干什么”对比,这样坚定了他“付出才能有收获”的信念。

4、及时跟专业老师沟通,请专业人士的他们给小默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小默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默通过与专业老师沟通交流后,真正看到了他所学专业的光明和前途,慢慢减少了之前的巨大就业压力,明确了自身今后的发展,恢复了信心和获取前进的动力。

5、我有一个班的孤儿学生不仅有白化病,眼睛视力也十分模糊,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相反,她一直在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一直保持着一颗阳光的心态,学习也很不错。她的个人情况小默也知道,在孤残学生的活动中他们也接触过。通过我分析这位身边榜样的经历,小默深感鼓舞,感受到了正能量的激励,表示自己再不会消极下去,不会放弃自己,一定会勇敢的、努力的做最好的自己。

四、教育转化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小默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提高:睡眠相比之前好了很多,也敢于在公众场合主动和他人沟通,胆子大了很多,越来越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与同学关系融洽了。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现在他担任班上的团支书和医学院康复中心的生活部长,工作一直很负责和努力,并且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本年度“五·四评优活动”获得了“院级优秀团员”的称号。

同时,小默在学习目标更加清晰了,在课堂上更加主动了。在跟班上同学和任课老师聊起小默时,他们都表示小默同学本学期有很大进步。最重要的是在沟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可以勇敢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演说了,虽然还是小有些不自信,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成功路上迈开了最困难、最重要的一步。

五、经验分享

1、对于孤儿学生的教育,更需要从关注到关爱的进行转变。对待孤儿学生必须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原则。重要的是不仅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从关注到关爱进行转变。孤儿学生更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要欣然地接纳,要对他们充满积极的期待。孤儿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心理要更加脆弱,所以过程更加复杂,也需要更多耐心和恒心,应积极鼓励他们保持阳光心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2、注重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可以是无穷的,毕竟离学生太遥远了,特别是90后的孤儿学生,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不能深刻体会“雷锋”、“张海迪”等榜样对他们的重大意义。对于他们来说,身边的榜样更容易被信服。“零距离”优势的身边榜样拥有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优势,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应该多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引导孤儿学生自立自强、勇敢信心,时常保持一颗阳光心态。

3、有针对性的提前对孤儿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规划。孤儿学生,特别是高职学校的孤儿,他们往往会成为现今社会就业的“弱者”。一进校就应针对性让孤儿学生了解到个人特点和强项以及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从而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塑造充实的自我,增强职业竞争力。这样可以进一步是孤儿学生明确自己就读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减缓他们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成才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对于孤儿学生,阳光心态理念显得更为重要,不仅能够更好帮助他们在遭遇挫折时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整,保持健康的心态,还能够激励他们通过学习实现自我价值,努力做最好自己。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是可以为社会担当一份责任和义务的。

参考文献:

篇10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也反映了一个时展的特点并且与之相适应。关于社会学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优秀大学生社会学论文题目1.浅析大学生炒股的博弈心理现状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

3.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4.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5.读懂“90后”才能获取真正的生力军

6.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

7.关于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探索

8.信任与公平:青年社会心态的区域比较

9.浅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10.试论专业化.职业性社会工作推进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分析

11.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12.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13.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婚姻观研究

14.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以公关课程为例

15.“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

16.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17.穗.港两地青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18.90后男大学生穿着行为分析

19.双语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分析

20.罗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22.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23.统计学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4.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社工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

25.新常态下社会思潮的存在逻辑与新表征

26.大学阶段数据分析师的培养研究

27.社会工作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

28.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探讨

29.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30.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探析

31.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32.实践性教学在女性学课程体系中的运用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及变迁研究

34.基层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初探

35.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36.“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报告

37.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38.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39.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调查

40.国外青少年移动网络通讯设备使用情况研究综述

41.甘肃省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羞耻感.述情障碍.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42.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43.症结与解决:受怀旧风影响的大学生恋爱观

44.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45.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

46.家庭依恋模式对杏林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案研究

47.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48.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49.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激励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50.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低头族”的启示

51.湖北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的实证分析

52.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53.改进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方法及其意义

54.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研究

55.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56.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共同体”研究

57.信息技术女性用户对信息技术设计的影响

58.关于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评价

59.大学生亲子关系与朋友关系的相关研究

60.常见校园犯罪的法律说明及其预防

法律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1.涉罪未成年人异地社会调查制度现行做法

2.完善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调查制度的司法对策--以广州市的审判实践为样本

3.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理解与完善--兼论《刑事诉讼法》第275条

4.我国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别制度引入

5.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险性调查的理念确立和机制构建

6.少年司法分立论

7.“打人命”:农村青年妇女自杀特殊干预的一般意义

8.校园虐童行为模式与预防对策研究

9.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

10.自由的女性与女性的自由--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的主张及其影响

11.中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综述

12.“封存”还是“消灭”?--评新刑诉法犯罪记录封存条款

13.“罪错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权益保护与法律规制”研讨沙龙综述

14.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机制创新研究--以玄武区检察院“协作式”办案制度为视角

15.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的实证分析--以A市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和预防现状为调研对象

16.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

17.我国少年司法的困境与出路

18.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性制裁机制研究

19.赦免制度:“宽恕”在国家心理中的体现

20.司法社工职业的独特性

21.论强制辩护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适用--以《刑事诉讼法》第267条为中心

22.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立法研究综述

23.未成年人犯罪的性法学思考

24.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区矫正

25.试论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

26.从性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看性法学研究的未来课题

27.关注弱势群体--女性主义法学的启示

28.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法律观及其启示

29.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儿童参与”--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新思考

30.少年司法程序中品格证据适用的冲突与重构

31.儿童虐待的心理危害

32.未成年人轻罪案件非刑罚化处理之构想--以刑事和解为视角

33.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之定位

3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社会调查制度的实际运用与分析

35.论我国未成年人人格调查制度之完善

36.宽严相济语境下未成年人累犯制度释疑及完善

37.可能性与空间考量:精神障碍者的司法社工介入

38.法社会学视角下的男性自杀问题研究

39.论大学生犯罪是否从宽处罚及其完善

40.新时期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判与对策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1、家庭暴力问题解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3、北京市社会工作事务所中社会工作者的激励状况研究

4、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

5、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影响

6、关于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研究

7、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一种优势视角的分析

8、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服务研究

9、社会工作对自闭症家庭的干预研究

10、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11、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研究

1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13、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14、军休干部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研究

15、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运行模式研究

16、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质量研究

17、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模式研究

18、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探讨

19、“三社联动”机制推动广州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研究

20、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现状分析

21、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满意度调查

22、新形势下沿海地区农村社会工作问题研究

23、伤残人群社会工作中的困惑思考

24、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及前瞻思考

25、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模式研究

26、专业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探讨

27、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28、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析

29、增权理论视角下面向“三失”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个案帮扶途径与方法研究

30、社会治理视角下新疆社会工作示范点的发展研究

31、制度信任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嵌入”公办福利机构问题研究

32、青少年厌学的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研究

33、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抉择

34、从社会工作机构的成立看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发展

35、社会工作视角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

36、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和整合

37、社会工作方法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运用

38、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机制探析

39、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明确组织使命与发展道路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