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文学艺术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与文学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充分认识中职学校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
在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基础文化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可以看出,在中职学校开设语文课程绝不是仅仅体现对这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门课程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中职学生学习专业、提高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总之,一个人的语文基础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是必然联系着的,呈正相关关系,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必须看到,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他们普遍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字功底差,在表达能力、读写听说能力上都显不足,这与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直接相关,如若在进入职业学校期间不将语文知识的基础哉扎实些,那么,必定会影响他们对于专业技能的学习、领悟和把握,也必定会影响到中职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和人格品质。复旦大学出版社曾经出版了《愿你获得真正的财富—能力》这本书,该书对当今社会的人们所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十个方面的概括,即自制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分析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预见力、决策力。在对于这些能力内涵的分析和阐述中,都足以令人感受到与语文水平的关系,因为每一项能力都和人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文字能力、思维判断能力有关。事实上,在工作和生活中到处可见证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高低是和这个人的修养、气质、才能呈正比的道理。中职学校要将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观念和学习态度转变问题重视起来,通过学校的积极引导,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通过对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的典型事例的解剖,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的道理,而在职业学校学习期间,仍然是为成长中的每个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充电的时期,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习有着三重意义:其一是继续充实和提高语文修养;其二为学习好专业知识掌握工具;三是奠定终身语文学习的观念和能力。不断强化学生必须学习语文和语文学习不能放松的认识,不断强化学生必须掌握好语文学习的方法和必须学习好语文课程的概念,以学校的抓紧和抓实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放下不愿意学习和不终止语文学习的思想包袱,投入到积极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努力中。
二、积极提升语文教师职业能力,讲求和提高讲课艺术,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
1、以教师的讲课艺术活跃教学气氛,吸引和带动学生学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其中的意味即在强调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将这个道理联系与中职语文教学,分明也在强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让学生热爱语文课堂热爱语文学习的必要条件。而中职学生很多都不爱学习语文,与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关,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跃气氛的课堂,是师生共同讨论和共同促进的课堂。学生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兴趣从哪里来?自然要通过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和善于培养中来。由于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那么,语文课教师就应当积极培养学生们对学习语文课的兴趣。教师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法有很多,如实行趣味教学。实行趣味教学应当注意,一方面是老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功课,将与课本知识有关的知识都收集起来,进行认真的筛选,把有趣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记载下来,当课本的知识联系到课外的知识点时,要向学生们认真介绍,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是利用手段烘托课文中所描述的气氛,增强学生们的感观认识。借助多媒体的效果,把不能用语言描述准确的东西,利用多媒体将其演示出来。再比如说,演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艺术,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方式,在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上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安排短时间的演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语文课内容的理解,丰富词汇,锻炼口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感染和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情趣。课堂即席写作、片段写作训练,都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以教师的讲课艺术活化教材,丰富教学资源
篇2
1.改良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弱化教师的主导性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忙于讲解课件,操作计算机,一味的灌输教育,而忽视课堂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导致学生自主性参与和能动性思考体验的缺乏,这样不仅不利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方式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学科整合,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个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自动自发的去搜索相关信息,比如电子教学挂图、其他电子图书报刊,讲座,报告,演讲等等各种各样的数字资源,并加以思考和整合。然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新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则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这样的角色。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随机调控,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把握。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校园信息化环境,构建高品质信息平台
开放免费的机房,教室接入网际网络等等为学生的检索信息提供便利:构建高品质的信息平台,对语文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比如按资料的类型分类,包括有音频和视频资源、网络课件、名师说课、教学案例,图片资料、动画素材、文献资科、等;按资源的内容方面分类,包括有文学,历史,地理,法律,经济,物理,化学,教材分析,教法切磋,学法指导,教师进修,以及配合各种阶段学习的辅导资料,测试题等等。并实现资源共享,与其他语文信息系统建立合作互相检索关系,以便用户根据需求,快速方便地检索、调用更多更有效的共享数字化资源。
3.建立新型考评机制引导教师与学生信息化
从教师到学生、从教学到管理、从学生参与程度到教师引导方式的全方位的新型考核与评估以及过程监控的体系,全面客观地对新型整合教学模式进行评定,新型考评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引导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
从教师角度,在对教师教学进行传统的常规考核与评估之外,还要制定新型整合环境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方法评估标准;从学生角度,在对学生成绩和作业情况传统的考查与评估外,还应当包括学生自主自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检索整合的考核与评估。
针对不同考评机制,要相应的建立起不同的中学语文信息教育管理系统(如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答疑管理等),并建立组成数据库系统,对师生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这样能激励教师在新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环境下,自觉运用新方法新模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性,形成优良的予教予学的良性互动氛围。
二、总结
篇3
【关键词】视觉艺术;文学艺术;意象;差异
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都源于艺术家的心灵意象,他们的起点是相同的。但是从以上视觉艺术形象和文学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欣赏方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首先,在形成过程中采用的是不同的媒介。视觉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视觉元素,利用颜色、形体等因素的组合创造有悖于原始自然状态的具体视觉造型来传达;而文学艺术形象是通过文字这种抽象性的语言符号,经过阅读而在脑海里形成的,本身更具有思维成分的参与。
其次,在欣赏过程中,由于视觉艺术形象的传达过程的具象性,导致其欣赏过程是在直接的视觉感受过程中完成,有明显的直接感受的特性,是直接的观看过程;而文学艺术形象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以各自的想象力去领会,其魅力来源于在头脑中形成的潜象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它相对于直接的观看多了一个理解和想像的程序。
在这种差异中,我们更有必要区分的是在欣赏视觉艺术形象和欣赏文学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因为生活中长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使我们比较习惯性地用文字理解的方式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在认知过程中,基本以接受到讯息然后在脑中进行一个思维和认知的过程这种方式来形成理解。而在视觉艺术形象欣赏中,更注重的是直接的视觉感官的感受,此时是否有良好的直接视觉感受力更加重要,而一般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影响但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艺术欣赏和批评来看,艺术家是将心象外化为艺术形式,而读者历经的心理过程则相反,是从作品一路而上直溯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并按照自身的经验理解描述出深层含义。但文学欣赏在读者头脑中催生形成的潜象不具可视性,而视觉艺术欣赏则需要读者用眼睛感受、读取图像的图形和色彩形式,是充分可视、直观的。文字语言方便传达,结构组合弹性自如、可繁可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形式;图像语言关照视觉感官,具有直观性和具象性特征,但对概念和逻辑的传达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传达方式和途径的不同,两种方式各有传递过程的信息缺失现象,二者也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
文学家在描述一件视觉艺术作品时,也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文字阅读产生的效果,依然无法在视觉欣赏中获得,而视觉欣赏产生的感受也同样无法在文字阅读中感受,这就是文学和艺术不能互通的部分。因此某些艺术品为了完整表达而使用了书画结合的方式来互为补充。“……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此处对比的是诗和画这两种艺术形象,诗属于文学艺术形象,画属于视觉艺术形象。可见两者存在的互补性早已被认识。此种互补性也很早就被中国人运用在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上。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诗与画共同成为体现中国式哲学的典型表现形式。中国画的艺术表达建立在中国文人墨客对于生存哲学的理解基础上,此哲学谓之“道”。因此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 张b),将画面的表现重点放在画家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和修养上,由内观外。中国画从一开始就没有严肃追究所描绘物像的形体精准,而是“道法自然”,追求画面对“境界”的表达。由于研究画的阶层均为上层的文人士大夫,于是书画在中国画中是不分家的,文字作为款识与画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在大多数的中国画中,款识都起到了对画面的补充作用,人们在欣赏国画时,同时通过对款识的解读,进一步理解画者的画中之意以及画外之意,包括作者的心境、观点等等的认识。而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很多能写擅画的文人,有名的诸如唐代的王维,他的诗家喻户晓,而从他对于诗和画这两种形式的表达上来说,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
如《王维诗意图》,取的就是他诗中“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这两句诗。画面事实上表现了深山中、泉水边、老松下的清幽生活场景,而这两句诗将画面之外的含义点出,提示观者画面中更深的一层意味,体现出画家向往一种隐居生活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郑板桥的《竹石图》中,描绘的是生长在岩石旁的几棵瘦竹,画面上比较特别的是,在石头上题了款识,写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在这幅画作里,文字不仅补充说明了画家本人的个性,让人了解这幅画的深层精神内涵,也对于画面的构图起到了填补改善的作用,让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从国画例子中可看出,中国人追求的画面效果并非完全写实的风景人物,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视觉体现。这种追求体现在视觉造型艺术形象上,是抽象而又具体的。文字和图像都属于宣扬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这两种表达方式既有各自的差异又能互相补充。由这种“图文并茂”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看,中国人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文字和图画的差异,并且加以利用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 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 《齐白石谈艺录》王振德 李天庥 编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 《美学是什么》周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篇4
领悟和感受散文的美是散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首先,品味散文的形式美,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读者一般都是从形式的感知入手,通过想象和联想达到美感的形神交流,最后和作品的感情产生共鸣。散文的形式美包括多方面:语言文辞美、表现手法美、结构美等。有的作家极重视美文的结构艺术,它们有的像扇面画幅,咫尺之间,烟波云海,意境深邃;有的像苏州园林,方圆几亩,峰回路转;有的谈古论今,言近旨远;有的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总之,散文的结构千变万化,没有定规,正所谓行云流水,随物赋形,美不可言。我们应着眼作者思想感情的波澜。其次,感悟散文的内容美。散文再现的生活美,表现的情感美、哲理美,以及再现与表现相统一而形成的意境美,是散文呈藏蓄状态的内容美。散文和其他文学类别一样,反映社会生活既要再现客观对象的形神状貌,又要表现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因此,欣赏散文的美,要把握再现的生活美、表现的情感美和哲理美。再现的美与表现的美和谐构成了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美。它是多方面的,如形象美、色彩美、音乐美、含蓄美。再次,享受散文的风格美。散文的风格美是散文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体现出的独特艺术美。有的如大江东去,波澜壮阔;有的如小桥流水,明月清风;有的如浓桃艳李,怡红扶绿;有的如疏梅浓竹,苦艾寒芹……对于具体的某一作品,欣赏者首先要根据其作品内容与形式上的特点,判断它是阳刚美还是阴柔美。如果是用雄浑的笔墨、豪迈高昂的格调描绘轰轰烈烈的生活场景和大波大浪,表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生活片断,宣泄作者奔放激越的情感,使读者产生惊奇、狂喜、赞叹等大起大落的心理情感,那么,这样的散文风格就属于阳刚美;如果是用优美细腻的笔墨、委婉柔和的色调表现日常生活的细波微澜和自然界中的柔美景象,给读者带来一种平缓、亲切、随和、舒坦、闲适、宁静、愉快等心旷神怡的心境,那么,这样的散文风格则属于阴柔美。
二、把握文章结构,提炼关键语句
阅读散文还要善于抓关键的语句。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抒情意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起领收束或承上启下的语句;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修辞手法的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也就是说,关键语是文章的精神聚点,是文章的标志。郁达夫说过,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凝聚在文中一点,找到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对学生筛选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否找到符合题意的关键句。阅读时最好能把书中的精彩片断摘录下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把自己的体会感受写出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样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质大有裨益。
三、朗读品味多样化,倡导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艺术性;研究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课文的教学,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调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提高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求的目的。教师应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激发起他们学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教育他们养成助人为乐、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平时和睦相处,为以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一、欣赏文学精品,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欣赏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诵读、体味和感受文学作品,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欣赏教学法,既可以使学生富于感情,激发学生引起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可以培养审美观念,有利于增进对美丑善恶、优劣高下的鉴别能力。
语文课好比是戏剧的脚本,学生可通过阅读、背诵,进入角色,走进课文作者的感情世界,从而走向课文作者;通过体验、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必需的语文实践活动,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质。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是义不容辞的,它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人文熏陶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效应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魅力。
1.保证有效的阅读时间
为打破教材局限,我尽量保证一个月有两节阅读课,要求学生到图书室去多看一些文学精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在面向就业的前提下,知识面对于学生来说总是首要的。而我们的学生在校有各科课堂作业,在家有各科回家作业,没有空余时间;并且学生毕竟自控能力差,他们怎么可能自觉去课外阅读!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挤出些时间给孩子们。一些机械的抄写、背诵作业少一点,即便所谓的一些活题,也无非是根据要求写句子、改病句等!细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难道不是在复习词语,接受新词、好词、佳句的过程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也能看到正确的陈述句、反问句、转述句、双重否定句吗?况且阅读与做其他事情一样,都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校期间我们语文老师应提供时间给学生看书,有了看书的氛围,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一双双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2.创设欣赏文学作品的适当情境
文学作品是生活情境的反映,欣赏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创设适当情境来感受作品中反映出的情境。为达到这一目的,可结合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浅显易懂的诗歌和散文,可采用朗读法和记诵法,使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欣赏作品中反映出的意境美、语言美乃至技巧美等;对较含蓄难懂的诗歌和散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理解诗意和文意,共同体味诗歌和散文的含蓄美、艺术美。像我在讲《琵琶行》第一段时,先让学生诵读,接着自己范读和适当点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和感受一下,作者在这一段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景物图?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感情?――你们看,茫茫江头,秋夜送客,枫叶飘零,荻花萧瑟,寒江浸月,客船待发,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你们能用文中三个字概括出这景物的特点和给我们的感受吗?”同学们自然会随着我有声有色的引导欣赏到一幅萧瑟的秋景图,也会抓得很准,立刻回答:“秋瑟瑟。”而对待小说和戏剧,除了生动地陈述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和作者的生活经历之外,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分角色朗读或登台表演,这样就能使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在欣赏的同时再创造,既欣赏到作品原有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这样学生便会在一种欢乐愉快中欣赏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也是寓教于乐的一种体现。
3.诵读古典诗歌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应该说这和古代语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而中国最正统的文学是诗,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些古典诗歌中,有的蕴涵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精神,有的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在他们的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热爱伟大祖国的热情。通过古诗文教学,能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4.课前三分钟演讲
作为一名中职生不仅需要知识面广,面对就业的他们还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在语文课上很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平时上课,我都会在正式上课前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散文以及其他文学作品,只要他们能迈出第一步,那就算是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久而久之,学生们胆子变大了,敢于表现自己的才能。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也浓厚了,这也给他们以后就业带来了很大的自信。
学生在艺术享受的心醉神迷中,灵魂不断得到了净化,感悟力、理解力、鉴赏力等种种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次第走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素质教育的目标也就功到自然成地逐步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本位也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外,还应对学生的普通话加以训练。能否说好普通话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前途,所以学生们学得也很起劲。但是普通话训练是难点。随着南来北往的经济贸易交流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很多用人单位尤其是金融业、服务业都要求员工使用普通话接待顾客,因此职高生过好普通话定级关,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我也会在早读时亲自督导学生普通话的练习,纠正他们的发音,指导他们把握正确的语速,培养他们的语感。练好普通话是学生就业的必备素质,每一个财经专业的学生都不能例外。面向金融业的他们,更应该练好自己的基本功。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交谈提问,注意情感
教师应当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来提问。比如,多数学生都有在必胜客快餐店用餐的经历,在教有关形容词happy,sad,hungry,thirsty或食品名称单词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组问题引出教学: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Pizza Hut? What do you think of parties at the Pizza Hut? Are parties there fun? What sorts of things might make you sad? 通过聊天学生自然进入角色,并产生学习英语的迫切愿望。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通过交谈式的提问,让学生对所学语言产生亲切感,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交流情感,在师生情感和谐的状态下训练语言。
二、适时而问,注意时机
在全班参与的情况下提问,教师一般是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然后再指定某个学生回答。这样做能使每位学生在有人回答之前都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比如,我在教“自我介绍”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o is the man?Where is the man from?我并没有让学生立刻回答,而是拿出一幅Mr. Green的人物图像,请学生来说一说,假如你是他,你怎么自我介绍?一位同学走上来自我介绍说:“My name is Mr. Green. I’m from London. I’m a man. I’m 35. I’m a teacher.学生在思考、倾听的同时又多了一次思考问题的机会。相反,如果教师每提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想好,教师就重新组织问题或者另请一位学生回答,被提问的学生却会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或者懒于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注意提问的时机非常关键。不选择恰当的时机提问是很勉强的提问,这种提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不能把握住学生的思维流向,不能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仓促而问。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出来但又无法说清的心理状态。
三、因材施问,注意对象
“教学要以人为本”,课堂上教师应面对全体学生,本着人人参与的宗旨,因人而异,因材施“问”让学生人人有机会,个个有愿望来思考、来回答。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既要顾及到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要想到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根据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不同的“对象”。教师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广度,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并注意个性特征。例如:我接到这样一个学生,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课加起来也考不到50分,可以说成绩很差,因此,平时上课老师很少叫她回答问题。可是,上英语课时我发现她的积极性非常高,也经常举手,只是叫她回答她又答不出。课堂上我并没有批评她,为了给她鼓励,课后就告诉她,以后老师提问时,要是真会,就举右手,不会就举左手。这样,老师就经常利用他举右手的机会提问她,并且及时表扬她,她的学习也慢慢好起来了。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提问对有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知识点掌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问题,是学生平等发展权的问题。因此,教师切不可忽视提问对学生的意义,要通过提问去塑造、去保护学生。
四、把握难易,注意能力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没有提问的价值。因为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造成表面“积极”与“热闹”。虽说参与了,但思维实际上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上,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启动,长此以往,会养成浅辄不止的不良习惯。但是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又容易造成有问无答的尴尬局面,并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创设情景,注意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积极情感的加入,教与学的过程就如同死水一潭,毫无生机。学生也易产生紧张畏难的心理。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本学科的情况,使言、行、情融为一体。创设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情景,有助于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展开、学习潜能的开发。运用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英语,配图片、简笔画、实物;表情、手势、体态语来创设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情景中思维。学生兴趣勃发,积极回答,主动提问。师生、生生间频繁交流,课堂气氛活跃了,同时学生思维也展开了。
六、由浅入深,注意层次
篇7
关键词:言语艺术交流;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大都懂得言语的重要性,但这并不等于他们能很好的运用言语艺术。在我们的语文教师队伍中,有很多善于驾驭语言的优秀教师,但更有为数人少的语文教师不能熟练地、艺术地运用言语。把本来生动有趣的语文课上成了枯燥无味的理论课,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语文教师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或者虽有提高言语的意识,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言语水平,而且必须有一套提高自己言语水平的好办法。
1讲究言语艺术的必要性
语文教师的言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在上课以及与学生交流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语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语言有两个方面的榜样:(1)以选作教材的范文为有形无声的榜样;(2)以教师运用的言语为无意识的榜样。实践证明:学生受到有序、有理、有趣、有情的语文教学言语的长期熏陶,就会逐步产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养成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良好习惯,掌握运用祖国语言的真正本领。反之,必然影响学生言语的健康发展。
2语文教师言语艺术的策略
2.1运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
普通话是我国的规范语言,语文教师必须成为使用规范语言的典范。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用浓重的方言讲课,被学生戏称为“第二门外语”。这不仅影响师生间的正常交流,而且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师的形象。
2.2语言要有热情,富有激励性
有些语文教师虽然讲标准的普通话,但讲课仍平淡无味,没有激情,甚至结结巴巴。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会令学生生厌。在正常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言语水平,否则,“肚子里有货倒不出”,同样会招致教学上的失败。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不断提高自己的言语水平。在课堂上观点明确,语言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和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褒贬分明,饱含真情,泾渭分明;言语简明扼要,分析鞭辟入里,描绘画龙点睛,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风细雨一样把自己所在地学的知识艺术地传授给学生。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都需伴有取得沟通教育对象心灵最佳效益的语言。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质疑问难,用语言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他们从中领悟道理。教师的语言感彩,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以及对学生的赤诚之爱。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努力使自己“情真意切”,并善于以情动请,融情于事,融情于理。让自己的言语表达充溢着炽热的情感,字字珠玑,句句含情,去触动学生敏感的神经和精神世界,充满着激动人心的力量,就会使学生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升认知活动的效率,增强认知的动能,教学效果不言而喻。相反,没有情感参与的语言,苍白无力,激不起感情的涟漪,就不是有效的语言。
2.3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驶语言的能力
语文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储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语文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用得妥帖。只会演讲而没有渊博的知识,最终必将像鹦鹉学舌一样,难以应付灵活多变的课堂。语文教师除了钻研教材,精读本专业的有关经典之外,还必须广泛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对其他学科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必须了解,否则,就会极大地束缚自己的手脚,影响语言的发展。读的书越多,头脑就越充实,讲课的欲望就越强烈,讲课的底气就越足,讲课就越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就越能吸引学生,要把读书作为自己的必修课,要把博览群书当作提高语言修养的大事来抓。
2.4教学语言要有特色,具有幽默感
语文教师都是各具个性的人。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知识修养、行为习惯都不可能一样,教学语言的特色也就会常常表现出教师鲜明的个性。教学言语本身是规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它既要服从一般的、共同的要求,又应当是独特的,高度个性化的。因此,每个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秉性、气质和专长,各领,精心“酿造”自己的言语风格。可以言语流畅清晰,也可以感情充沛,也可以气势磅礴,也可以风趣幽默,也可以注重逻辑思维。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文意识;课堂教学
一、小学数学人文意识培养的原则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意识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过程性原则。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经历事件的过程,才能使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意识,除了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还要关注其合作精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其次,情感情原则。新课程目标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情感是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就必须身体力行地践行“成才先成人”的人才培养标准。最后,激励性原则。小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及好胜心,因此,善用激励性原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意识的策略
1.合理应用数学史料
学习研究数学历史可以对数学未来的发展有更准确的预测,而数学这门科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知识,相对于数学严密的逻辑性而言,数学史料的趣味性更强,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合理应用数学史料,可以有效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实现数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的数学文化起源早、发展历史长,因此,可以为数学课堂提供丰富的史料典故。比如,乘法口诀早在2000年前已经出现;现代的则有华罗庚、陈景润等知名数学家等。而国外的数学史料也十分丰富,比如符号、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等等。这些历史故事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通过了解数学知识漫长的历史渊源也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
2.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如果仅用单一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必然培育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由于数学学科本身逻辑性强的特点,数学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强化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其实教师如果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关于美育、德育等方面的素材,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同样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比如,在导入新课时,可以与语文相结合,通过小故事、小谜语引入新课内容;再比如,学习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应用图形自行设计一些简单的建筑作品等。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一课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就在课堂上将我国三山五岳中的五岳标注出来,让学生了解每座名山的大概位置,知道位置的辨认方法,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三山五岳的相关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3.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任何学科均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其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人文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放学时到湖边,拿一个石子投入水中,石头激起的波纹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同心圆,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圆”的形象之美,对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在学习完“小数”的相关知识后,笔者要求学生到商场观察服装、用品等打折的情况,然后选出优惠幅度最大的产品。这个过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数学的实用性。
总之,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参与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彰显数学的人文内涵是数学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开展人文教育是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处理,用艺术化的课堂组织管理渗透人文意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运隆.人文视角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J].甘肃科技,2010(24).
篇9
一、高职体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全能型的人才,随着现在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逐渐的增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职教育中离不开人文教育的逐渐渗透。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不断的人文知识的渗透,是学生逐渐的认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并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能够让学生知道社会上生存的基本要领。并且透过对于人文知识的渗透,不但的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以及乐于奉献的生活态度,不断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人生追求,增强学生的奋斗精神。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的渗透是高职院校对于体育教育的必然选择。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育需要将人文渗透的主体地位进行突出,并且重视学生的学习地位,让学生主动的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要地位,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渗透教育,要求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利用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的分析,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不断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在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育,积极的进行人文渗透,不仅有效的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加大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以及高职院校本身发展的重要方式,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采用人文渗透的形式进行教学,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人文渗透的方针策略
(一)人文渗透着重的突出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并且教学中的所有的活动都是有教师进行支配,学生只是不断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所有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是由教师进行决定。但是对于现在的教学形式来讲,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逐渐的不能很好的适应了,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更是不感兴趣,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但是采用人文教育的形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比较局限的方面,逐渐的进行改善与创新,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学的传统观念,将教学的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开始,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管是教学的内容还是关于教学的方式,教师都要积极的配合学生进行学习,主动的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就可以不断的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积极的落实人文主义的教学观念
在我国的高职体育教育中,将人文教育确立为教学的主要教学观念,并且按照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要求和学习的特点进行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环境等的选择,积极的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将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主义逐渐的渗透到学生的高职体育学习中,将人文主义的思想以及其中的价值不断的体现出来。教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突出,并且教师需要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等,以及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高职的体育教育中建立具有人文主义的教育环境,要求我们学校在教学方式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中逐渐的进行改进,这样就能够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逐渐的得到保障,并且逐渐的提升高职体育教育。
(三)采用具有人文化教学的内容
在高职体育教育中,教师设定人文主义教育内容,不断的增加学生在体育教育方面的锻炼以及学习,努力的提升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在进行体育教育的选择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教育,选择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开展体育教育。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讲,在很多的方面相对于高校的学生比较自卑,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心理素质上。人文教育比较注重高职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渗透逐渐的提升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在以后的就业中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掌握住学生的心理变化,不断的在教学中逐渐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以及综合素质。
结束语
篇10
我国高等职业建筑艺术教育,一直是参考高等学校建筑教育模式,没有形成自身特色。教学体系的某些局部虽有所变革,但并非根本性的改变;关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仅仅是在原有的课程框架内展开,其局部的优化并未带来高职建筑教育的整体优化;近年虽在广泛开展如何在教育中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讨论,并进行有关课程改革,但整个建筑教育体系仍未改变。封闭的格局、呆板、僵化的体制,抑制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教师教学的惰性状态以及教育与社会脱节、教学内容陈旧、不重视实践、缺少交流机会、缺少协作精神的现象依然存在。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教育在经历几个世纪以后,已从学院派形式化的封闭、僵化教学模式向追求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发展。经验表明,作为建筑教育稳定发展基础的主干专业设计课的师徒技艺传承关系虽没有根本改变,但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催化作用越发重要,如欧洲一些国家:英、法、德等国的某些建筑院校发展继承了传统的“师徒制工作室”,强调低年级至高年级共同组织成纵向学习小组,由教授、建筑师、工艺美术师领导的各专业组共同指导。日本建筑院校普遍实行的本科高年级与硕士研究生的纵向组合,进入教授负责制的研究室共同学习和研究,也很有特色,香港大学建筑系打破各年级之间的“围墙”,促进不同年级之间的交流,建筑系内联网,使不同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网页浏览所有相应课程的全部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些成功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高等职业建筑艺术教育开放式教育体系的研究将针对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高职建筑类专业的教学特点,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建筑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优化组织教育过程,打破旧有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来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天性中创造力的师生合作开放式教学体系。它将主要体现在开放的教学组合、开放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技术知识体系等几个方面。这种体系强调自立、自主的教育精神和自我的教育进程,要求提供最优的教育体验,使学生掌握未来的工作方法。
二、建筑艺术教育开放式教学体系研究的实践
根据高职建筑艺术专业特点和本世纪建筑艺术专业的发展方向,打破旧有的教学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探讨开放式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开放式教学体系的运行模式。其核心是:建筑艺术类专业主干设计课,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纵向组成的教学班,设计专业教师纵向组成的课程梯队指导组和相关专业人员(包括建筑师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横向参与,建立一种纵向为轴,横向展开的全方位开放式教学体系。
1.建立开放的教学组合
(1)组合优化的教师群队。由专业教师纵向课程梯队与打破教师专业界限、相关专业横向参与,包括聘请职业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工艺美术师以及城市开发建设管理部门专业人员为兼职教师而组成的专业开放式教学指导组织是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的“优化的教师群”,设计主干课的教学由各学科联合作业,在落实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面向社会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整体建筑教育效果。
纵向教学班与纵横结合优化的教师群构成的建筑教育过程组织方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师徒制工作室”,是继承而不是简单的回归,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革和发展。更通过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动态管理,改变设计课教学师生一对一的封闭式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教师,在开放的环境中扩大学生选择教育信息的范围和增加思维交流的机会,寻求一条能使学生天才充分发挥、真正提高创造力的途径。
(2)纵向间的教学班组——“工作室制”。“工作室制”即实行专业教师负责制,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建立以教学为中心,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培养学生所需专业教学为中心,完成教学实践研究和实体创收的教学、科研统一的教学班组制。“工作室制”实行将高低年级的学生按班级或专题小组组织成纵向临时“班组”在一起上同一专业技能课,在高、低年级学生实现各自技能训练的目的(理性和感性)的同时,加强不同年龄学生间的专业思维、实践交流与合作意识。研究师生合作的开放式教学与工作模式使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潢设计教学组织方式(以工作室为核心)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的,它
强调自立、自主的教育精神和自我教育过程,在开放的环境、开放的氛围中师生共同工作,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懂得设计教育是终身教育,同时使学生掌握未来的工作与学习方法。
“工作室制”既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也是产教结合、专业实体化、实现高职“双师”型教师授课的有利途径,同时,促进了教师自身动手能力、创造性教学思维和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高效、竞争的教学局面。
(3)横向教学交流。建筑艺术类专业本来就有很大的共融性,这为专业间进行横向教学资源整合与交流提供了可能。对于建筑、规划与艺术设计专业间的横向交流应该站在大艺术、大设计角度围绕教学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设置。各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设备、实验室(实业)建设等资源上统筹安排,优势互补,增进各专业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加强有机联系的基础上,突出各专业教学特点、特色,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专业教学理念和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2.建立开放的课程重组
(1)开放的“过程设计”。建筑艺术专业训练一般都有一个从构思、定稿、到完成正图的过程,以往成绩评定主要看“图面”的结果而定,“轻过程而重结果”的倾向十分明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过程认知、过程运作、过程表现,训练学生设计的构思方法和创造性思维习惯,在过程中促进入的各方面能力成长,如独立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过程设计”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实际学习、训练过程中自我思维和行动潜能的发挥或锻炼,对于培养建筑艺术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来说十分必要。实施开放的“过程设计”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优越的社会和教学环境条件等多层面为其创造良好的土壤。随着对“过程”的重视,“过程设计”势必成为建筑艺术等研究的方向。
(2)相关课程的衔接与重组。全面协调专业主干设计课与相关理论课的关系,改革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制定与全方位开放教学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课程设置适应新的师生共同工作的教学模式,·同时改革课程设计命题方法和教学要求,由传统的类别型命题转向问题化命题,让学生在设计方案时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是又要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钻研相应的技术知识。
{3)公开、公平、公正——开放式的设计成绩评定。通过建立开放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促进开放式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公开、公平、公正的开放式设计成绩评定细则,避免设计成绩评定的随意性、主观性、离散性。如:结合建筑艺术专业特点,在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中采用以下方法就是体现成绩评定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积极尝试:评定设计的成绩分“设计——考试——答辩”三段落逐步分段分部评定,形成量终成绩:
a.整个设计阶段成绩以100分计算;
b,采用毕业设计考试形式的成绩以100分计算;
c.毕业答辩成绩以100分计算;
d.最终成绩由各阶段成绩按所定百分比折算(设计占30%,考试占20%,答辩占50%),然后转化为成绩等级。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成绩评定,引入了“过程设计”观念,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按每一阶段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共同打分,取平均值,毕业设计成绩来源于学生整个设计过程中的综合素质体现。
3.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与支撑体系
(1)开放的讲座、学术报告、展出。现代建筑教育中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催化作用日益重要,建立与开放式教学体系相匹配的,面向国际国内开放、面向社会实践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技术知识支撑体系,让学生从旧有的局限于师生对话的单一传统教学方式里、从个人冥思苦想构思方案的封闭系统中解放出来,扩散思维、启迪思路、激发灵感。
建筑艺术各专业涉猎较多学科的知识,立足各专业特点,积极注入新的教育思想和学术成果,加强同兄弟部门和社会的交流,促进发展活跃开放的教育机制。各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讲座和展出活动,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对各专业知识的整合及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于学生知识的全面化非常有利。
开放的活动要照顾到各专业特点,把长远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需求结合起来,把自身和他人结合起来,与有较好影响的人士定期合作交流,引进名师,建立专家人才库,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展出,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开放的学术研究、交流环境。
(2)社会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实行"2E作室制”的产学研教育模式,组建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研究室,形成由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副教授、青年教师、硕士生、本科生等合理配置的团体,综合负责本专业的教学、生产和科研工作,将科研成果和学科交叉思想融入教学之中。这样由设计院的工程师担任设计课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他们把工程设计的体会、经验融人到教学中去,不仅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种由建筑设计院统一组织安排,提供场所和项目,由具有“双师型”特征的团体人员共同指导,面向社会实际工程的实践,缩短了学习与工作的距离,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得到了综合性的多方面锻炼。
- 上一篇:科学研究及教学人员
- 下一篇: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