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及教学人员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研究及教学人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文学素养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了明确,也去本质上区分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不同。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也同本科教育一样,十分强调人文基础课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因此,高职教育要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和效果,首先必须对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在人文基础课教育方面,还有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亟需解决。
一、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高职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三年的学校教育中,包含着一年到企业和工地的实习时间,真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实际只有两年。而在这有限的两年时间里,学生要学习多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否则很难对所学专业有实质性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若要最大限度保证专业课的教学时间,只能缩短人文基础课的学习时间。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人文素养课被最大限度地削减。在许多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一般都是每周至多安排两个学时,并且这两个学时大多安排在下午或者晚上,有些学校甚至不开设人文素养课。殊不知,高职学生业务的学习和提高也必须是以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本有之义,是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和基础,丢掉了这个根本,就失去了教育的骨血,就是失败的教育。
二、学生自身不够重视
高职院校学生对人文素养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存在着“重职业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就是,学生自入学后,出勤率一直越来越低。一般来说,学生在刚进学校就读第一学期时,出勤率会稍高一些,但到第二学期或者第一学期后半学期,出勤率就开始降低,老师只能采取上课点名等方式约束学生的缺课行为,以出勤率在期末总分中占一定比例等方式维持课堂秩序。从授课效果来看,因为人文素养课一般采取几个班合并教学的形式,课堂上真正认真听讲的学生比例不高。因为在学生看来,尽管人文基础课对个人的理想和幸福感有较大影响,但在未来就业的道路上,人文素养课所能发挥的实际作用非常有限。
实际上,一个人所学的科学技术和操作技能,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正确运用,受其人文素质的高低所制约。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学历问题,人文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优势。高职学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想扭转被动局面,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否则,就会因人文底蕴不足缺少发展后劲,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威胁。
三、师资力量不够充实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等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而这些方面的师资力量,高职院校向来十分缺乏或薄弱。在如此情况下,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会比较肤浅,缺乏感染力,而且会使人文教育活动徒具形式,还可能出现不应有的错误。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人文基础课代课教师。但是总体来看,高职院校人文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与本科院校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高职院校内部,由于学校突出专业课教育及建设,给予专业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多,申报科研项目也多向专业课教师倾斜,人文基础课教师得到同样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则相对较少。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多数教师自然将人文教育课放在次要位置,局限于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对于思索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文科学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提高人文科学授课效果方面所做的努力较少。
四、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如何具体地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近年来,许多本科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创新方式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学习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如何推进高职院校人文学科建设,如何针对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从事高职教育工作的教师及上级主管部门虽然都对此有所探讨,但总的来说还不够深入、全面,致使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高职院校自身来讲,由于人文基础课的 “非专业性”,在引进人文基础课教师时,难以确定一个较为明确的标准,准入门槛普遍相对较低,对引进人才的业务能力考核机制也不如专业课教师的考核机制完善,极大地制约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尽管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有较大区别,但对高职院校基础课的考核,还是笼统归类到高校基础课考核框架中,未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在制定针对高职院校的指导性政策和考核机制时,也未能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特点,致使有些机制、办法脱离实际,收效不佳。
篇2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 英语口语教学改革
1.研究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1.1研究的背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英语这一国际交流和沟通媒介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日益重要。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对教师提出新的教学观,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应用价值上,任务型教学符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学习形式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本课题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任务型教学在应用型本科的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在新形势下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就将教学目标从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上来,在这个跨越英语口语的时机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及其实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2理论依据
任务型语言教学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其发展及不断丰富、完善都得益于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等理论的支撑。首先,语言教学在经历了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之后,上世纪60年代任知法开辟了一个从心理学角度对学习者的认知模式进行研究的新视角。认知法强调在实际交流中习得归纳总结运用,此外,它还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以他们为中心,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到了上世纪70年代,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语言学家们开始注意到语言的社会功能,交际法便应运而生。克拉森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他认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所通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另外一种是学习。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内容足量、材料有趣、相关、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时,才会将注意力集中于对记忆或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习得才成为了可能。可见,任务教学法在借鉴吸收认知法、交际法和二语习得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充实、拓展了自己的内涵。
2.任务型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优势
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并且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任务型教学在促进学生学习反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英语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2.1任务型活动形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加大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活动量。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而这种交际能力的获得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任务型教学强调掌握语言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总量就大大增加,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2.2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团结合作,共同合作,并且引进了互相竞争、团队精神的意识。小组活动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是与自己同等水平的伙伴合作共同完成,由此他们的心态会比较放松。小组范围的交流相对一个大班来说更为自然,并且还能为大班发言、讨论提前做准备与锻炼,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
2.3能够体现交际活动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的实用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许多基础的教学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往往会出现实际教学和英语口语的运用脱节的现象。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任务型教学方式在任务的设计上都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4学生能在任务型英语口语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任务型教学不是以某个语言形式作为主要训练目标,而是通过让学生为了完成各项任务而进行多形式的大量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用所学知识解决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
3.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研究
我近年来一直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事英语口语教学,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中,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理论背景,对英语口语的传统教学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口语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尝试性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3.1设计任务
任务型英语口语教学一开始就应该提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在把握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目的的同时,明确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目前许多教材并没有为教师指出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这就需要教师能精心设计出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任务。教师应认真组织教学,进行教学前的导入,引入并介绍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3.2任务进行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让自己从一个教学者变成学生的伙伴,与学生平等相处,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开口多说,勇于多说,只要敢于开口说英语就是进步。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出积极、热情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言,对学生参与课堂各项活动的行为进行表扬,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地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轻松、无拘束的环境下被激发,促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内容去创造和探索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3.3任务完成后
在组织小组成员间完成讨论后,教师应组织各小组向大家展示任务结果,并对各个任务进行分析评价,使学生在对自己的任务认识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新知识的熟练掌握。同时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把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学中不断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
4.结语
英语任务型口语教学强调以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任务为基础,强调学习过程,强调有目的的交际和意义表达,鼓励学生多开口。通过布置任务,还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获得愉悦和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益。把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并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型教学活动,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既能深化课文、活化教材,又能使英语课堂生动有趣,教师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合作与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可以极大地鼓励学生的上课参与性及提高教学成果。任务型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界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主动学习,循序渐进地取得进步,将会给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口语教学带来巨大的活力和革新。
参考文献:
[1]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London:Longman,1985.
[2]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Harlow,Essex:Longman,1996.
[3]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创新教育;双语教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海燕,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旅游学院讲师,硕士,湖南吉首42700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2-0199-03
总书记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创新型国家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也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强烈的创新精神推动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和主要环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作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把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工作主线,努力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基础和引领力量,积极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服务。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要有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在高等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是国家实现科教兴国的基本途径。近年来,许多高校对创新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教学观念方面,双语教学是对创新教育的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双语教学是指两种语言同时作为学科教学媒介进行非语言类学科的教学。实际上,双语就是个体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能熟练运用的两种语言。双语教学在国外由来已久,国外双语教学主要源于种族同化或多元文化的需要。从双语教学的实施类型看,最常见的主要有三种模式:(1)沉浸式。学校使用一种与学生在家里使用的不同的语言进行教学,所有的课程和教学语言都使用第二语言。(2)保持式。学生刚入学时使用母语,然后部分学科的教学逐渐使用外语,学生用对半的时间学习两种语言。(3)过渡式。学生入学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外语进行教学。而目前我国所谓的双语。通常指汉语和英语。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双语教学引导学生拓展学术视野,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学生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学生能使用英语及时了解国外该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情况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HRM)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信息学等多门学科的现代新兴管理学科。相对于经济学和管理类其他学科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更应强调方法的应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自从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以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178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目前,不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有所差异,但主干课程基本相同,主要有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绩效管理等。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管理的重点,突出表现就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升温。企业企图通过吸引、培训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获得相对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企业急需和需要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比例为70.3%,其中对具有一定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的需求居首位。为了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据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尝试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管理全球化的需要。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基础和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否则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提出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这一重大决策以来,双语教学已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双语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1 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严重弊病
主要表现在僵化的教学制度使得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把考试当作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方式,并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和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据笔者的调查和访谈,在调查的4所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校中,一共开设了36门双语教学课程。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教师上课时,先对着教材用英语朗读一遍,接着对其中的生词和专业术语用汉语做比较详细的解释。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程度有差异,这样的教学方式几乎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来说,国外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归纳,教师以讲授框架为主,学生需要大量课外自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反,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重数量轻质量,流于形式缺乏内涵
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以掌握某一门语言为目标,而双语教学中外语只是一种教学语言,一种获取学科知识的工具,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创建一个近距离接触国外最新学术成果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平台,双语传授给学生的不是英语,而是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双语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新生事物,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为了迎接教学检查和专业评估,一些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推出了数量众多的双语教学课程。笔者调查的高校中,最多的一所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有20门双语课。加上公共英语等课程在内,涉及到英语的课程多达21门,以至于有学生戏称他们学的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是英语专业。这样做初看起来是对教学手段的革新,但实质上却是另一回事。对于双语教学来说,如果对于英语语言的涉及过多,学生花在英语方面的学习时间相对也就较多,势必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3 双语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首要基础条件,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保证。开展双语教学
要求教师同时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目前已成为阻碍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笔者调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师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英语口语能力出众的,专业知识存在缺陷;专业知识扎实的,英语口语能力又难以对专业知识进行准确表述。因此难以使学生对本专业的最新理论得到良好的吸收,导致学生对本学科发展趋势的把握不足,进而影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4 学生英语水平欠佳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是评价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国内某重点高校曾经对试行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只有20%的学生认为学习较轻松,可以在双语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5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听起来还行,但真正学起来却不容易;其余的学生认为双语课非常吃力,甚至根本听不懂。笔者对4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调查也反映出双语教学的情况不乐观,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非常强,教材中涉及很多的专业词汇,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对专业词汇的准确理解,因而出现听不懂的现象较普遍,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下降。
5 双语教学教材缺乏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教材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英语原版教材,语言纯正,贴近生活,可读性和实用性强,印刷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但国外的教学体系与我国的教学体系差别较大,因此,内容不能与国内课程标准配套;语言难度不能与我国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相符,并且某些内容脱离我国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而在国内,目前缺少双语教学所需的高质量自编教材,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充分吸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总体上来说,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实用能力,加强对学科发展趋势的了解。但双语教学改革要想取得实效,真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避免陷入为双语而双语的误区,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 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双语教学效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是由双语课兼具专业课和语言课的特点决定的。首先是课件制作,课件中可添加案例、图片、视频等相关素材,尤其是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英语视频,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双语教学的难度。其次是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资源库,双语教学课程的内容可以通过音像技术、多媒体技术接入校园信息网络,让学生可以随时收看。
2 完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双语教学不是双语教师一个人的责任,它是一个系统,需要各个部门的合作。首先是教学计划的安排,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基础较差的实际,双语教学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入学时就安排一到二门双语教学课程。这样的课程应该是相对简单的科目,上课时先以中文为主,教师以学生的语言接受基础和能力为标准,分层次实施教学,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大英文授课的比重。其次,双语教学也需要从事公共英语教学部门的配合。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安排中,应增加口语和听力方面的比例,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双语教学的授课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 加大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双语教学的教师要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并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自由切换。为了建立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必须建立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训体系,加大对双语师资培训的投资,并可组织教师到双语教学较好的高校观摩。这方面还可以借鉴美国双语教学的经验,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除了应有教师资格证以外,还要有学校相关部门颁发的双语教学资格证书。此外,对英语基础好的教师,可以脱产一段时间,把他们送到国外相关大学学习,以使其掌握该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台。
4 加强双语教学教材编写
据笔者调查,目前双语教学教材绝大部分采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英文原版教材虽然知识丰富,可读性强,可保证双语教学知识的准确性、时代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外该学科的前沿科研成果,但是英文原版教材无论是其广度还是其深度,都对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和智力构成了挑战。因此,国外的英文原版教材不一定适合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必须对其改编或者选用与之配套的中文辅助教材,从而使学生既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又能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理论加以运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结语
双语教学是提高我国高校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随着双语教学的逐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将进入崭新的时期。
[参考文献]
[1]刘俊霞,张文雪,彭晶,关于深化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3)
[2]宁春玉,关于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4)
[3]罗帆,郭剑,朱新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高等教育,2009,(3)
[4]孙有然,张新岭,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改革刍议[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篇4
关键词:主动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模式 研究
一、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所需能力素质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1993年成立至今,目前约有350所左右的高校设置了该专业。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正深入人心。而企业所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职位的能力素质正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企业的职位说明书为此提供了获得这些关键能力的蓝图,也直接表明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类相关职位所需的能力素质。为了探究企业真正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位需要的能力素质,论文基于能力素质模型,对100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说明书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中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类学生应该培养的20种能力素质。人力资源管理类相关职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如表1所示:
从表1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所需培养的专业性、沟通能力、计划执行、组织协调、客户导向、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素质,难以在一个封闭的理论教学环境中完成。长期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导致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间严重脱节,所培养的学生专业性不强,实践能力较差,诸多用人单位对此颇有微词。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是要树立主动实践理念,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主动实践理念概述
“主动实践”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著名教育学家Paul Leroy Dressel 和 Dora Marcus提出,该理论认为教师教会学生的知识量并不能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而应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多少掌握知识的技巧为标准。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当仅仅教授学生现成的方法,或是现成的模式化解决方案,而是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自身拥有一种根据周遭条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的能力。“主动实践”的核心就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直接参与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主动实践”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被动实践”向“主动实践”的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各级教育一再强调教学活动应理论联系实际,应尽可能地增加教学实践内容,但收效甚微。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长期来一直“被实践”,学校或者任课教师想当然地假定学生的实践需求,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学生甚至还会产生抵制实践的情绪和行为。因此,“主动实践”的着力点就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理念的教学方案
1.设计思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就要求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意愿和实践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等其他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元主体获益的长效办学激励机制。
2.具体方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而设定。论文在此讨论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全日制学生。该课程的设计方案包括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课堂实践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计划,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对某一教学阶段的内容或安排进行模拟性和巩固性训练,其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初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社会实践是根据教学计划,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更进一步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课堂实践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与拓展,社会实践则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该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理论1时,实践21学时。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不占用课程时间到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广泛参与到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具体方案见表2:
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任课教师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任课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技能、经验、个性和社会人脉关系等都对主动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主动实践教学的开展从师资上说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学生是主动实践的对象和主体,主动实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和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从“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实质性转变,实现“被动实践”到自觉自愿自发的“主动实践”,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3.构建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主动实践”的教学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现行的教师课薪分配机制是一种极其保守的按职取酬体制,这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特别是中低职称教师开展主动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实践”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构建一种对任课教师合理可行的绩效考评和薪酬激励机制,这已关系到“主动实践”课程的成败。
4.发挥多元主体积极性。“主动实践”的教学涉及众多的参与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和学生这两个重要的主体以外,从大的方面说还包括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家长等社会主体,他们的态度和支持也是实践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平衡这些主体间的关系,需要不断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并获益的长效教学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定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2(11)
篇5
关键词:教学科研型;高校实验室;教学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24-02
高校实验室分研究型实验室、教学型实验室和教学研究型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1]。教学研究型实验室既为教学服务,也是创新研究的基地,且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开放。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属于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其实验教学人员既是实验室管理员,也是技术人员,要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本文提出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若干设想。
一、明确建设理念,发挥优势资源
1.建设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理念的创新才能带来教学队伍的发展。创新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理念,实现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客观情况的和谐统一。教学研究型实验室既为教学服务,也要开展科学研究。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以人为核心,要想形成鼓励、支持和帮助实验教学人员干事业的良好氛围,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2.创新资源。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具有高水平人才队伍、大型仪器设备、重大科研创新项目等优势创新资源。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在推进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发挥资源优势,以科研促教学。如,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纳入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鼓励实验教学人员完成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汲取新知识,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科研实践,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从而增强实验教学的深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1.评估考核。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绩效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对促进队伍发展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保证教学研究型实验室实验教学队伍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坚持以下原则:①客观公正的原则。要全面、准确、实事求是地反映实验教学人员实际工作状况,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每一位实验教学人员当年教学、科研所作出的成绩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②绩效挂钩的原则。将考评结果与实验教学人员的薪酬、晋升等进行挂钩,选择能反映实验教学人员队伍的工作成绩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提高实验室教学人员对考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指引并促进其全面发展。③教学与科研兼顾的原则。在考评指标设计上要使教学与科学研究平衡发展,坚持教学、科学研究共同提高,通过设置合理的两者考核指标分值所占比重,帮助实验教学人员克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
2.激励机制。激励可分为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对于实验教学人员来说,物质激励主要是指薪酬待遇;非物质激励主要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为职称晋升、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①薪酬待遇方面。在高校,实验系列教师的收入要普遍低于其他教师,这与学校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关。实验教学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在与绩效考核挂钩的同时,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动成果分配的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因此,实验教学人员薪酬组成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管理津贴。另外,实验教学人员通常是实验室一个或多个教研组和课题组的成员,其工作往往不表现为独立的成果,而是溶于教学、科研成果之中。所以在奖金等分配上有待于建立合理的制度,避免出现“有名无份,有份无名”的现象。②职称评定方面。实验教学人员无论多优秀,都与正高无缘,这种“低人一等”的待遇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得高学历的人员不愿进实验室工作,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实验人才的匮乏成了实验室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瓶颈。因此,在职称评定时,应解放思想,打破实验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定标准中无正高级职称的惯例。实验教师系列评审应设置正高职称岗位——教授级实验岗,或者设置关键实验岗,实行“低职高聘”,即副高职称给予正高级职称的待遇。同时,根据实验教学队伍教学与科研两重性的特点和要求,充实完善晋职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标准中既要有教学的内容,也要有科研的要求,如规定晋升所需的论文中,既要有实验教学方面相关的,也要有一定质量的科研论文。③自我实现方面。高校教师自我期望值较高,希望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都想在自己所做的工作中取得显著成就,并得到社会认可,这就是高校教师的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目前,国家、省、部、学校都设置了各种奖项鼓励和表彰在科学研究、教学方面做出优异成绩的人,但这些奖项针对实验教学人员设置得特别少。为调动实验室教学队伍的工作积极性,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引入各种奖励机制,以此增强实验人员的荣誉感、成就感,针对实验室的具体工作,可以设立“实验教学优秀奖”实、“实验技术创新奖”、“实验技术成果”、“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奖”等奖励项目,肯定成绩、表彰先进、共同提高。
三、创新用人机制,优化教学队伍
1.用人模式。采取务实与灵活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建立一种固定与流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用人模式。利用教学研究型实验室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优势,在巩固原实验岗位人员的基础上,建立专任教师、科学研究系列人员参与机制,鼓励教理论科的专任教师进入实验室,教授、研究员以创新实验项目等形式参与实验教学,同时也通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吸收实验室优秀的研究生进入实验教学队伍。
2.队伍培养。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验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积极创造条件给实验教学人员多方吸收教学、科研经验的机会,来提高实验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例如,邀请其他大学、科研机构实验室的专家或学者来讲学和传授经验;通过组团考察、实验室联谊会、参加研讨会等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学习借鉴优秀的经验,改进教学方法。②采取“多形式、多内容”的方式提高教学队伍素质。如安排实验室人员通过在职或脱产的形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提高实验室教学人员的学历层次;通过教学技能评比和设置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等形式来促进他们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等。
总之,实验教学人员是实验室提高实验教学与科研水平的中坚力量,只有坚持先进的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一只高素质、强能力的队伍,才能为学校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小玲,林莹,陈德慰,等.“教学科研型”高校实验室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152-154.
[2]李霞,张伟新.高校实验室队伍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现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3(26):289-291.
[3]阮彩群,任毅.基于激励机制的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132-133.
[4]朱茜,施晓峰,等.论对高校科研教师的非物质激励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0,(4):185-186.
[5]赵庆双,闻星火,李明,等.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9-12.
篇6
关键词: 德国高校教师制度 特点 成因 启示
高校教师肩负着教学和科学研究两项任务,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在世界上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高等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德国高等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19世纪初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以后,德国大学一跃成了世界现代大学的楷模。在以纯科学为目标,提倡教学与科学研究自由,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传统下,德国向来重视高校教师制度的建设,重视教师的科研。这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德国逐渐成为教育、经济发达国家。德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取得的成就是世界公认的,这与德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高校教师制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认识德国高校教师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可以对我国高校教师制度建设有所启示。
一、德国高校教师制度的主要特点
1.高校教师等级森严,教授自极大。德国大学实行教授讲座制,通常一个讲座只有一名教授。教授实际上分为等级分明的三级,通常他们在高校中依其工资级别被分别称为C2教授、C3教授和C4教授[1]。教授是各专业的权威,自极大。教授其实是一个独立学科或专业的负责人,他不但负责开设各门课程,而且独自决定讲座内的人、财、物的使用。大学的其他成员――讲师、助教、科学助手、学生及非科学人员都处在正教授的领导之下,且排除在高校管理的决策过程之外。
2.高校教师的工作任务分工明确。德国高校的人员分为教学科研人员和非教学科研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即高校教师,又分为教授和教授之下的学术中层。教授是德国高校教学科研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职责包括组织教学和科研活动,决定科研方向并筹集科研经费,指导博士生和大学毕业生的科学论文,聘用各种教学和科研人员,等等。学术中层是高校的骨干教师,他们属于教授之下的教学科研人员。不同的被聘资格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工作任务,分工非常明确[2](具体见下表)。
3.强调教师的科研能力。在讲座教授的选择与任用上,学术水平是核心内容,《德国史1800―1866》有这样的记载:“在选择教授人选时,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地区的考虑,不是同事个人的好恶,不是社会交往能力或口才好坏,也不是笔头或教课能力,而是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独创性。”
4.教授聘任制度非常严格,最终任命权在州政府。德国高校的教授席位是根据专业需要来设置的,只有当教授因故空出席位时,才需要招聘,一般从校外招聘,而不采取本校成员内部逐步升迁的办法。德国高等学校对教授实行严格的聘任制,申请教授的职位要通过竞争,而且有十分严格的聘任程序。[3]
5.教授终身制,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教授是德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根据《德国高校总纲法》教授可以委任为终身的公务员,不得随意解雇,也可以委任为非终身制的公务员。实际上,在德国高校中,教授原则上都是终身的国家公务员,大约只有5%的C2教授是有期限的职位。德国的教授历来拥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稳定而优裕的生活条件。德国高校的正式教师的待遇在社会各职业阶层中处于中上水平。
6.教授的培养过程严格,时间长。在德国,通向教授职位的道路是一条充满竞争和风险的漫漫长路。在正常情况下,要得到教授职位,必须经历多次严格的考试和筛选,必须在大学毕业后再获得博士学位和教授备选资格。据统计,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年龄平均为32岁,而取得教授备选资格者平均年龄则要达到39.8岁。一般只有当高校教授职位有空缺时,经教授推荐参加教授招聘,才有可能被任命为正式教授。[4]
7.教授在各级教师职务中比例高,并实行强制流动政策。德国高校各级教师职务中,教授的比例很高,一般在60%左右,德国实行大学教授强制流动的政策,通过评聘分离,获得教授资格的人不得在授予单位应聘。通过这种政策强制人才流动,保证大学吸收各方学者,汇集了不同学校的长处和特色,避免了“独家单传”的弊病,这样大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就不会产生。
8.兼职教学专业人员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较高。兼职教学专业人员是德国高等学校教学专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专科学校,兼职教学专业人员多于全日制教学人员,这说明兼职教师在高等专科学校中具有重要作用。据1991年统计,高等专科学校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学人员的60%,大学的兼职教学人员占大学教学专业人员总数的29%[5]。德国高校教师制度保证了高校学术研究、教师队伍的稳定、高质量的教学,主要表现在:(1)高校重视学术研究,从各方面保障学术科研人员的研究条件,处处凸显学术人员的价值,稳定了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保证了学术自由,促进了科学研究。(2)教授公开招聘,程序严格,采取教授强行流动政策,避免了“近亲繁殖”、“学术僵化”。(3)德国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工作分工明确到位,各司其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4)教师进入高校任教的门槛很高,学术要求很高。在严格的聘任要求和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对教师加以考核,以此保证了高校教师的高质量,保证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
德国教师制度在确保其高质量的师资方面做得相当成功,但其漫长的培养过程及诸多僵化的方面受到社会猛烈的抨击,主要表现为:(1)由于教授的数量很少,普通学生很难有机会与教授直接交流而得到教授的指导。(2)德国高校中的教学科研人员真正开始独立地研究很晚,他们的研究工作受制于他们的教授,还必须承受较大的职业风险。这极不利于高校科学后备人才的迅速成长。(3)德国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是终身教授,它没有前设职位,只有一系列的资格条件,包括大学授课备选资格。(4)终身制给教师、教授提供了“铁饭碗”和丰厚的薪水,但由于没有配套的评估机制,教师们容易缺乏压力和积极性。
二、德国高校教师制度特点的主要成因
1.高等学校发展科学的职能。高等学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教师是研究学问、创造和传播新知识的主体。研究高深学问、创造新知识就需要有足够的学术自由,需要保障学术人员的生活和科研条件。高等学校自身人才荟萃,学科门类齐全,科学仪器设备先进,资料丰富,信息交流通畅快捷,有条件经常举行学术交流活动,这些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和条件。德国高校教师非常注重学术人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凸显学术人员的学术价值。德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取得辉煌成就,迅速提升了大学水平。
2.实行教授讲座制。德国高校采用了讲座制,它继承了中世纪大学教授治校的传统,它的理论依据直接来源于学术自治和19世纪洪堡等人提出的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思想。德国高校教授的特点来源于这种制度,使教授集研究与教学为一身,使教授在大学内部享有很高的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权力。讲座制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的发挥,有效地保证了教授个人和研究所群体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自由。教授终身制、令人羡慕的优厚待遇和社会地位更为学术人员提供了稳定的学术环境,保证了学术人员的自由研究。
3.学术自由的传统。德国高校教师制度带有19世纪传统大学深深的烙印,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大学教授职位的充分保障性。教授作为国家公务员,享有终身职位。这一制度保证教授可以不为其生存条件和世俗要求所困扰而能独立、自由地从事教学和研究活动。二是大学教授拥有优厚的待遇和很高的社会地位。大学的教学研究活动与外界,特别是经济界较少发生联系。学者们在从事科学活动的时候,不介入政治,也无需考虑经济因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高等学校的公立性。德国大学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当时的大学隶属于且服务于教会和国家,属于公立机构。德国高等教育体制以公立性为基本特征,州政府创办了绝大多数的高等学校。高等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是政府的拨款,州政府有维持和发展高等学校的责任。这也就使德国高校教授具有公务员的身份,享受优厚的待遇,而且教授的数量和人选由州政府来确定。
三、对我国高校教师制度的启示
我国在进一步推行高校教师制度时,应在立足于国情、省情、校情,坚持以我为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总结国外高校教师制度的先进经验和优点,从中寻求借鉴和启示,这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德国高校教师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其优点却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我认为可以学习以下几点。
1.进一步体现学术人员的价值,凸显学术的纯正性。在国际上,不论是政府评估还是民间排名,高校教师的学术质量都是大学水平和声誉重要和基本的组成部分。德国高校教授称号只能由高校学术人员使用,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高,学术工作自由,心态平静,尽管有缺乏竞争之嫌,却维系了学术的纯正性。我国当前学术人员的价值体现得不够突出,教授称号随处可见,一些有地位的官员挂靠在高校当教授或名誉教授。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应是教学和学术研究,高校教师的地位和学术人员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提高。
2.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教授,避免“近亲繁殖”、“师徒同堂”。德国高校教授的聘任是一种超越本校范围的、在全国甚至欧共体范围内、所有有关专业学校都可以参与的公开竞争的招聘。这种聘任方式既保证了教授的质量,从而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又避免了人际间产生不必要的磨擦。我国大学教授也应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这样既可提高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又可扭转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近亲繁殖”、“师徒同堂”的现象。这种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通过校外的广泛应聘、竞争、选拔,有利于选贤任能,有利于大学间、大学与社会之间不同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和不同学风的交流,从而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高校间合理的教师流动。
3.明确地设置岗位,责任分工要明确。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学校岗位设置不明,岗位形同虚设。岗位设置,即定编、定岗工作,在我国高校也已实施多年,各学校已基本实现了定编、定岗,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定职责不明确,对教师无明确要求,即使有,也往往流于形式,与聘任前一样。因此,要切实做好定编、定岗工作,使岗位设置结合学科建设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长短期目标进行,真正做到因事设岗、以岗择人、人事相宜、事职相符。
4.建立严格的教师聘任条件及考核程序。我国高校应对各级教师职务规定明确的备选条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要求:学历,特别是学位;资历;教学、科研能力。这种严格的聘任标准和考核程序,不仅能保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而且能激励教师勤奋上进,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有利于人尽其才和人才流动,也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选拔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丽华.德国高校教师结构及工资制度改革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1,(5).
[2][5]许庆豫,葛学敏.国别高等教育制度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17-118、119.
[3]孙淑芹.德国高校教师职务聘任与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00,(4).
篇7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教师主导作用 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能力和素质培养中起到理论课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实验教学活动中有三个因素:师资、教材、实验室。其中师资是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人,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实验教学就无从谈起。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勤奋工作、勤于钻研的实验队伍,造就了许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实验技能的实验教师。但与此同时,由于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长期以来处在不被重视的地位,对实验教师的工作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这就不可避免制约了部分实验教学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实验教师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实验人员的个人利益和学校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达到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呢?笔者就此略陈浅见。[1-2]
一、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思想对实验队伍的成见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是一个专业性、科学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具有某种技术的专业人才,他们既要有较强的业务知识,又要有管理实验室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对实验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高等学校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教育改革,充分认识实验技术人员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是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思想对实验队伍的成见,要认识到他们也是一线教学人员,而不应把他们当做教辅人员看待。特别要认识到实验教学是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要挑选真正热爱实验室工作、具有奉献精神、坚持科学研究态度的人员作为实验队伍的主力,使实验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到他们在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上重视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其次是实验技术人员自己应增强自信心,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热爱本职工作,树立牢固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实验教学中去。
二、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关心实验技术人员利益
高等学校要切实关心实验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这是稳定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保证。一是充分考虑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提高实验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审、津贴发放、评优等方面,制定实验室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对等的相关政策并严格落实。二是努力创造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成长和才干发挥的环境与条件,设立专项研究基金,鼓励实验技术人员从事实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鼓励申报各类教学改革、科研项目,活跃实验技术人员的学术气氛,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课题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进一步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三、正确评价实验教师的实验课教学质量
我们对理论课进行教学检查时,可以通过检查课本,听一节课就可以完成。而实验课的教学检查却不能这么简单,备课和听课仅仅是实验课的两个环节,不能全面地反映实验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实际上对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实验教师不仅要讲得出理论,还要能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出现的故障要能及时地进行分析和处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能力的提高。要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教学过程要尽快反映科学的新发展和引入重要的新技术,同时还需要管理好实验仪器设备和日常的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所以,在对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教学质量及工作状态进行评估时,要从实验准备、备课情况、授课指导、批阅实验报告及仪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对实验教学过程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充分肯定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的劳动
实验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要做好这一工作,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件不容易的事。下面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一个比较简单的实验——“单管放大电路”为例,了解下一次完整的实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实验室设置20个实验台,实验教师首先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加以掌握,然后根据实验教学要求进行备课,计算出理论数据;通过试做实验,记录测试数据,与理论值比较,分析误差,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同时要查阅资料,掌握新的测量技术,并做好记录。再者,完成这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示波器、函数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电流电压表、实验底板,一共20套100多台,作为实验教师在实验前需逐台检查;实验中用到的各元器件(电阻、电容、导线)全部到位;实验室环境清洁工作要做好,为学生提供一个整洁的环境。接下来是3学时(教学计划安排)的实验课,第一步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二步是实验讲解约20分钟左右,第三步是实验指导;下课后清理实验台、仪器归位、清洁实验室;最后实验报告收上来后,进行详细的批阅。至此,一次实验才算完成了。
从上述例子可知,实验课教学过程是一个细致烦琐的过程,实验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又是很重要的。因此,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1.1人文素养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而言,它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①人文知识、方法层面,即对各种人文科学所创造的精神价值的认知与运用水平;②人文精神层面,对常见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特征的把持程度,如气质、人格等。
1.2医学人文素养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体,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医学人文素养,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人文情怀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对患者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患者生存价值的关怀;它是医务人员非技术因素如仁爱之心、社会道德、责任情感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长期修炼和内化的结果,均关联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危。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若忽视人的社会性质,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就会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
1.3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辩证关系
医学包括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绎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医学人才的进步。任何割裂二者的行为,或只重视其一,不重视其二,顾此失彼,均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不论是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还是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处理,都要遵循这规律。
1.4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文知识:熟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2)人文思想:能将学习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人文方法:能运用人文基本方法去分析、提出和解决医学及其相关问题;(4)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能自觉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注重对患者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这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
2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2.1人文课程的局限性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以课程讲授为主要模式。然而,研究生3年学习期间、只有半年时间在校本部集中授课,而且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种类十分有限,一般只有大学英语、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几门课。这种“短时间、少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已无法满足临床研究生所需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亦不适应临床研究生教育特点。
2.2人文教育内容缺乏实践针对性
不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还是本科阶段的陈旧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们需要更新、更高的人文素养能力以帮助解决临床实践、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中所面临的价值理念、人际沟通、人文关怀以及职业发展等问题。多数调查研究表明,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很有必要,但对研究生成长的帮助呈下降趋势。这不是说人文课程对临床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没有意义,而是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不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人文课程没有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即在医院尚未建立人文教育基地;另一方面,人文教育没有贯穿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一个教育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
2.3人文教育忽视了临床研究生多样性背景
临床研究生的来源参差不齐,有的从本科直接考研的,有的在医院上班后读研的。来源不同和背景不同的研究生对学医的首要目的、个人利益、医患纠纷等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也必须注意个体差异。现在部分院校的集体授课、无差别指导等形式不能适应研究生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
2.4导师忽略对研究生的人文教育
多数学校对研究生导师考核只注重科研成果,有关导师职责中没有硬性规定导师对研究生人文素养负责;因此,不少导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方面教育。由于科研成果是评价教学和科研产出的最直接标准,研究生往往成为导师实验或者项目的主力军,造成多数研究生认为与导师的关系是“老板雇员型”,如同学之间交流时,把自己的导师通常称为“我的老板”。最终导致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几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一些基本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文关怀能力低下。
3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然要求
3.1Engel医学模式与人文素养
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精神病学 和内科学教授Engel于1977年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Engel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该模式认为人患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把患者当作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因此,医生不仅应该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还必须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相作用。Engel模式以“人与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强调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要求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并要真正尊重、理解关爱患者,加强医患感情沟通,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就要求,临床研究生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3.2“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与人文素养
现代医患关系已由“主动-被动型”转变成了“共同参与型”,患者主动参与医生的诊疗活动。古代西方医学之父Hippcrates曾经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患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博大的仁爱之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然而,当前医疗市场渐趋于市场化,医患关系呈现“物化、经济化和利益化”倾向。患方辱骂、殴打、敲诈医生,围攻医院,更有甚者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事件在各地频频“上演”,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当然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有患方认知差距,也有社会因素等,然而在医疗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构成医患互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导致的纠纷约占2/3。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爱心、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用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适当的人性关怀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3.3创新能力是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共同表达
目前我国临床研究生教育“重专业、轻人文且二者分离”。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各临床科室轮转实习,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知识和医疗实践整合,最终导致研究生实习质量与临床效率低下、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其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没有人文动力,就没有工作上的尽心与科研上的创新。研究生皆有创新潜能,但其创新欲望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需要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支撑。“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不存在脱离知识的创新能力,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突破现有思维的转换。”人文教育缺失可能会使研究生因知识结构的单一而无法顺利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这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尴尬,如少数“知名学者”时常出现学术腐败问题等。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使用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衡量研究生合格与否的依据。对人文教育不重视,只会抹杀研究生的韧性和个性,使之无法拥有持续的热情、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成为“缺乏批判思维与独立创造能力、丧失精神追求”的单向度人(One-DimensionalMan),从而导致研究生在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创新动力不足。
4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新机制的创建与探索
4.1确定导师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孙鹏等和宫福清等研究建议,医药院校要建立“一贯式、内省化、全维度、双螺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一贯式”是指人文教育持续整个研究生教育期间,并延伸至医学生涯;“内省化”是指将显性教育成果如知识、能力与隐性教育成份如感悟、体验、激励,通过心灵感知和情感震撼,内化为研究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全维度”,是指从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分别构建子体系,形教育的支撑体系“;双螺旋”是指生命健康的维护既需要研究生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充分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共同提升研究生“救死扶伤”的综合素养能力。基于上述人文教育体系,加上导师的地位与作用,即导师制为研究生与导师深度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研究生在与导师的密切接触中,能充分感知导师的言传身教,导师的一言一行、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均深刻地影响着研究生。这样,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最有效地把人文精神渗透、融合进去,成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主力军和第一责任人。
4.2完善导师遴选和评价制度
正因为导师是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要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导师自身必须有过硬的人文素养。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不仅要对导师的学术修养和业务水平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对导师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人格品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定。作为一名导师不仅应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为人师表。对于不负责任和学术不端的导师,应立即停止其导师资格。青年导师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高达近50%。青年导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支最有活力的力量,他们自身精力充沛,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饱含爱心,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青年导师在育人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素养不够过硬,育人意识不强,育人方法不得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青年导师的教育与管理,对于将临床研究生培养为“合格医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3利用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平台,开展研究生人文教育
根据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每学期开学初有计划、针对性地提出6~7项医学人文讨论主题或基于背景的讨论专题,研究生在适当的时间就他们感兴趣的、与临床实习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与导师进行深度探讨,以摆脱目前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反感的说教式空洞理论以及教师讲授、研究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授课模式。期末每位研究生要提交一份医学人文讨论报告或论文,其中优秀的鼓励发表或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从2011年2月开始至今,在我校2010级、2011级和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实施了该项“平台人文交流”教育,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对20多项主题的相关医学人文问题在实践背景下面对面地进行了系统、深度探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4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
临床实践是研究生直接、大量接触患者的时期,有助于帮助他们通过感性认知,深化理性认识,是人文教育效果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点要与其临床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紧密结合。①培养研究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的优劣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互信、减少医患纠纷。②要使研究生认识到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养成规范应用语言文字、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的习惯,同时,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还要融入法律知识,既维护患者权力又保护自身利益。③培养研究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全心全意去救死扶伤,用和蔼、微笑去温暖患者,用关爱、自信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廉洁行医,不以医谋私。④培养研究生人文关怀意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情感,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选择经济、适当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⑤要在查房、手术、抢救等医疗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些素养往往是通过课堂的说教无法完成的。
4.5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中渗透人文教育
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真实、准确的科研态度既是科学研究的根本需求,也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近年来研究生中屡屡发生的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声誉。挪用或剽窃他人成果、编造或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等,这些在以前甚少听闻的科学道德失范行为如今已司空见惯。作为导师,要在研究生“科学选题、科研实施以及科研总结”全过程中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指导研究生科研选题时遵循“需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原则,从战略上选择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研究生要认真书写科研开题报告,并严格履行开题程序,导师及其专家组要审核和批准其开题报告,这样既让研究生明确自己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与进度,又有利于导师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避免重复研究与学术腐败。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导师要跟踪研究生实验实施过程,检查其科研实验记录,是否“真实、准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实验过程中杜绝“数据造假”。对研究生论文,导师必须严格审查、修改后方能发表和提交。只要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过程真正负起了责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将会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团结协作精神、科研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4.6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文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篇9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医学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甚至“生态模式”转换,中国的医学教育面临多重挑战,医学人文教育逐渐成了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医学人文教育可促使医学生对医学的人性化倾向保持警惕、对医疗保健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本文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结合知识图谱来分析我国近十几年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2资料与方法
2.1数据收集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时间跨度为1994-2011年,按主题词“医学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到770篇文献,文献年代分布,见图1。从检索结果看,按学科划分绝大多数属于“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共有546篇,占总数的70%;刊登论文最多的期刊是《医学与哲学》(人文版)(124篇)和《中国医学伦理学》(77篇);关键词最多的是“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教育”;就作者单位而论,南京医科大学所发表的论文最多。
2.2 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MappingKnowledgeDomain)是一种新近兴起的,将科学计量学、机器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等综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它把科学文献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之上,然后以可视化的图形直观地反映出来,对于发现和解释科学文献中潜在和隐藏的规律或学科演化路径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引文次数和下载次数比较分析。一般说来,引文次数最多的论文以及下载次数最多的论文二者并不尽相同。由“科学共同体”引申出“研究主题”。科学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学科领域内共同的信念、方法和概念。“科学共同体”采用的是分析共作者的方法,而“研究主题”分析的是关键词,主要思路是“符号意义”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共同体”和“研究主题”本质上是相统一的。根据科学共同体理论,具有相同研究兴趣的作者会集中到一起,聚集成一个知识群,然后根据这些作者的研究内容,确定知识群的研究主题。
3.研究结果
3.1论文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比较分析
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是“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发表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02年第12期,引用次数为81次,平均每年引用次数为9次。而引用次数排名在前几名的,一般年引用次数在5〜8次之间。下载次数最多的论文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交融一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发表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下载次数为707次。然后是“现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思考”和“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下载次数为404,排第8位。“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是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都比较多的论文。这说明医学人文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学者的注意并且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还需要参阅国外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经验。
3.2科学共同体的知识图谱
从与医学人文相关的论文中,选取引用次数為7的论文,共有112篇,作者203位。通过Pajack软件绘制出知识图谱,并通过人工调整,得出作者共引分析图谱,见图2。共分为4个知识群:医学人文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其他。
科学共同体一:医学人文研究。医学人文研究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医学人文精神的观念层;二是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实践层⑴。医学人文是对人的生命质量、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关注W。医学中的人文回归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研究人员有杜治政、张大庆、赵明杰、刘虹、赵美娟、陈维进、王德彦、刁宗广等。
科学共同体二: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人文的研究基础上,我国医学院校引入了医学人文教育。分为两类:一是分析和借鉴国外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20世纪60年代,医学人文教育在西方国家兴起;20世纪70年代,部分美国医学院校将人文教育引人到医学教育中来;20世纪80年代,把医学看作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些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以及其他经验可供借鉴m。同时,北美大部分高校已将叙事医学纳人医学院的核心课程,践行“医学乃人学”的理念w。二是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文教育首先是从国外开始的,后来逐渐引入到中国医学院校,最先引人的是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但许多医学院校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某些方面还不尽人意。医学人文教育主要研究者有殷小平、聂素滨、余仙菊、唐文、郭永松、王茜、孟国祥、何亚平等。
科学共同体三: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单指医学中的人文精神,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话题,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修养,可能与医学相关,也可能与医学不相关,是一种通用的可以适用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研究人员有崔新萍、袁毓玲、杨耀防、王志杰等。
其他包括医务工作者的伦理、社区卫生服务与加强伦理教育以及导向型学习中的医学人文知识。主要研究人员有印爱平、李孟智等。
篇10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教育部要求高校大力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推进实验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管理、队伍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这不仅使我国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对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农业高等院校中,实验教学内容占有很大的比例,通过实验教学的手段来实现培养高技术实用型人才。另外,实验教学模式是从理论学习到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深到浅、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然而,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进行扩招,实验教学设备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与时代的发展出现脱节现象,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仪器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实验工具。高等院校只有具备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完整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这样也有利于其更好的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然而,大多数农业高等院校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还处于未完善阶段,并不能约束不爱惜实验设备的操作者,他们几乎不具备爱护仪器的责任心;还有一些使用者根本没有认真了解仪器设备的详细操作规程和性能,就开始盲目进行实验操作,这样不仅会减短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可能会损坏仪器。
2.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方面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各大农业高等院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都会制定一套完整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管理的规章制度,例如,(1)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使用规定和管理制度;(2)仪器设备的损坏、丢失赔偿制度;(3)仪器设备的报废条件和报废程序;(4)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等。事实上,在工作中,这些制度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比如,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损坏仪器的现象,但是由于缺乏管理人员的监督,很少有人进行赔偿;有些学生或者老师由于时间紧迫,在实验操作时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仪器出现问题,减少其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系统瘫痪。
3.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由于我国大多数农业高校的实验经费不足、缺乏高技术操作人员,实验室基本上只为必要的实验教学服务,基本上很少对全校师生开放。根据相关调查,大部分农业高等院校的实验设备出现老化和陈旧现象,不能为外来的高技术人才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使学生无法及时获取实验教学方面的最新信息。随着实验仪器设备的不断增多,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仪器的使用效率低,由于实验技术方面的缺陷,使仪器设备无法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仪器设备只对本院校或者本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制度,不对外服务,造成资源浪费。
4.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缺乏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一方面,由于农业高等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很低,并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有些技术人员通过再学习转为教师,这种现象造成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影响学校进行正常的实验教学,同时使实验教学的质量降低;另一方面,实验室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学校没有进行合理的效益分析和成本预算,这些主要表现在缺乏激励实验技术人员的制度,没有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只重视使用,并不注重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造成他们缺乏对工作的上进心。
5.农业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模式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不断的改革,国家越来越素质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所谓的提高素质教育,是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的农业高等院校依然采用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实验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缺乏一定的操作技能,只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真理名言在农业高校中并未得到实用。
6.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重复购买问题。大多数的农业高等院校都是以系为单位,建立各自的教研室和实验中心,而实验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是理论教学的验证。这种管理方式,使实验室分散在各系,很难让学校做到统一管理;然而,大多数高校购买仪器设备主要通过系部向学校申请、由学校出资购买的方式,由于各系实验室只考虑本系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而进行匆忙购置,这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系别购买相同仪器设备的现象,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最终使仪器设备利用率降低,造成高校大量资金浪费。
7.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没有做到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随着农业高等院校办学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增加大量的学生,实验室仪器设备被使用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有的时候,一台仪器可能会持续工作很长时间,从而造成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减短;再者,农业高等院校对实验室的一些重要仪器缺乏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也会缩短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一些高等院校实验室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将购买的仪器设备进行妥善放置,造成仪器设备的过早损坏;随着农业高等院校对实验室的投入不断增加,大部分高校实验都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并且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很高的综合性,但是由于一般的维修者对先进仪器的了解不全面,很难查出其中的故障,对正常的实验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提高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室教学人员的整体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充分发挥仪器设备运作潜力的关键。首先,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工作有极度的责任心并且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工作的难度系数有多大,大家都应该齐心协力的去完成;其次,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必须通过不断地探讨学习、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才能保证实验教学过程顺利地完成。
2.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网络现代化管理系统。各大农业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校园网这一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实验室网络化现代化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教学的工作效率。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网络系统与老师进行实验交流;实验中心也可以将有用的实验教学资源实行资源共享,使学生需要时自己动手进行查询,这样不仅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业高等院校将实验室仅仅作为上实验课的教室,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实验课的积极性。由于学校不注重实验室的开放性,学生想去做实验时却常常遇到实验室大门紧闭的情况,又或者是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找不到技术人员进行询问,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必须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的管理,这样才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实验的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加强操作技能锻炼。
4.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农业高等院校应该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整合,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线路,主要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加强他们的技能操作训练,以此来划分模块进行学习。学校应该加强整合教学资源,使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充分调动起来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真正的整合统一。进一步落实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定期实行绩效考核,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实验室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5.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应该重视仪器设备维修团队的建设。完好的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在农业高等院校中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维修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富有责任心强和具有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实验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维修队伍和购买仪器的厂家以及其他高校的维修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更新维修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校维修队伍参加技术革新培训班,使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的维修技术,提高他们的维修效率,保证实验仪器设备能够长期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提供社会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在学校中的地位不可小觑。随着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在未来的道路中,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实验管理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研究和实践,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发挥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努力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适合农业高等院校发展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白桦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秦玉明.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0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