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宣教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健康宣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心理健康宣教

篇1

【关键词】 儿保门诊;心理卫生问题;儿童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儿园体检时心理问题的咨询等。

1.2方法自制表格对所有首次就诊的儿童均给予详细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析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仆2一R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就诊原因根据临床情况及医生的诊断归类。配合疾病诊断及就诊原因分类的有儿童行为量表、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丫检验。

2结果

2.1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共208人,其中男童112人、女童96人,男女比例为2.11:l。6岁以下就诊儿童64人,6~12岁就诊儿童112人,13岁以上就诊儿童22人;13岁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3076%、58.65%、10.5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分布6岁前儿童就诊人数占所有就诊人数的30.76%,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问题、健康体检和咨询。儿童睡眠障碍和排泄障碍(尤其是遗尿症)等在心理门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所有就诊儿童中,健康咨询占33,3%,其所占心理门诊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

3讨论

3.1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千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 。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乡镇儿童保健机构尚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本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刚刚起步、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3.2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门诊儿童各个年龄段中,咨询均占绝大多数,但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儿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有关。因6岁以下儿童属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象,必须经常到医院进行阶段性体检,与医务人员交流较多,经常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宣教。这提示儿童心理问题早

期发现、早期就诊,首先必须解决儿童家长的认识问题。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扩大健康教育的服务面,把宣教阵地延伸到小学、初中。利用书刊、电视、广播、橱窗、讲座及儿科临床、保键门诊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匡桂芳,辛晓显,沈宜元,等.儿童心理咨询20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153-155.

[3]关念红,张晋磅,唐济相,等.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客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2-204.

篇2

[关键词]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成因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有力促进了城镇化建设,这也产生了大量弱势留守人员――留守儿童,尤其是学前留守儿童。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界定及研究这一群体心理行为问题的意义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界定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0-6岁的幼儿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工作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父母或亲友代行使监护权的儿童。他们是一群本应恣意享受父母之爱、尽情撒娇的孩子,却要面临亲子分离之痛。他们本应天真烂漫的笑脸却露出焦虑与无助,本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却表现出懦弱、内向。他们是一群在人生刚开始起步时就缺少父母呵护的孩子。

(二)研究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意义

1.现实的警钟,期待关注。小梦茹,一个1岁8个月大的留守小女孩,从出生不久就由奶奶独自照顾。因为奶奶在家中突然暴毙,无人看管、照顾,独自陪伴奶奶的尸体达七天之久,等到最后被发现时已经昏厥在奶奶的臂弯里,浑身爬满了蛆虫……

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事件背后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学前留守。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基本上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更不用说应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了。在一些情况下,学前留守对孩子来说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更不用说心理上的创伤了。小梦茹的生命在最后关头被挽救了,而她心灵创伤的愈合却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现象也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警惕与关注。

2.庞大的规模,亟待关注。《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80%以上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全国妇联2006年对12个省市的调查结果也显示,0-6岁的儿童占总数的8.9%。而在湖北省135.3万留守儿童中,0-6岁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29.6%。从这些调查中可知,目前我国处于学前阶段的留守儿童大约有520万,这其中还不包括许多因其身处偏远地区而尚未统计在内、没及时上户口的幼儿和许多超生黑户儿童。如此庞大的数据告诉我们,学前留守儿童也是亟需我们更多关注的留守群体。在我国几千万留守儿童之中,又有多少像小梦茹一样,在自己还没有咿呀学语时就要承受亲子分离、关爱缺失等伤痛?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的一大痛点,而学前留守儿童问题更是痛中之痛,更应受到社会的关注。

3.个体的学前期是人生发展的起航期、关键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许多早教机构都在宣传:“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场的比赛,那么人生的赛事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起跑线,至于谁先达到终点,这与其在起跑线的前后位置、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有关。而在这三个因素中,后天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速度和高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学期留守儿童来说,早期人文关怀和教育的缺失无疑会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方向和发展高度有很大的影响。对一个国家来说,我们经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即他们应该是健康、乐观并拥有许多美好品质的人,国家才有少年强则国强的希望。而这一切美好品质的拥有,都有赖于早期的教育与引导。因而,对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关注不仅关系到幼儿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二、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多认为,留守会造成儿童心理行为上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焦虑、敏感与易冲动等,主要表现如下:

(一)认知上的不足与偏差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80%由祖父母或亲友代替监护。在监护中,许多人只注重养而忽视了教,而学前留守儿童正处于认知的敏感期,忽视对他们教育的教育,就会限制个体认知的发展。同时,农村祖父母自身的教育观念落后、文化水平低下及其精力所限也阻碍了学前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而在亲友监护中,由于与学前留守儿童在亲情联系上相对微弱,加上自身工作也很忙,其也很难做到耐心、系统与有技巧地去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影响学前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而认知又会直接影响其上学以后的智育水平。同时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智力总体水平低于同龄非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此外,有许多留守儿童存在自己是父母的负担、累赘等方面的消极认知,这容易使他们有被遗弃感,并产生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情感上的脆弱、敏感

监护教育上的缺失导致学前留守儿童认知上的不足和一些片面的偏差认知(我是爸爸妈妈的累赘、我被遗弃了),而周围人的逗乐话语“你爸爸妈妈呢,爸爸妈妈不要你了”等都会使处于学前留守期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使其变得敏感、脆弱。

(三)意志行为上的偏差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会影响个体的意志和行为。因而学前留守儿童认知的不足与偏差、情感的脆弱和敏感往往导致他们产生一些不适当的自我防御反应,如攻击行为和退缩懦弱。

(四)农村学期留守儿童个性发展缺陷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存在个性发展上的缺陷,如学习焦虑、交往焦虑、处事敏感与容易冲动,即留守容易导致神经质个性的形成。因此,学前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不良倾向最终有可能造成学前留守儿童焦虑、敏感与易冲动的神经质个性。

1.师幼关系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幼儿教师对师幼关系的建立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要想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儿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爱心,能爱幼儿教育事业和每个孩子。只有幼儿教师用爱心去对待每个孩子,使每个孩子在她们身上寻找到妈妈的爱和感觉,孩子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从爱老师上升到爱幼儿园,从而逐渐削弱以前的不良心理反应和行为,重塑积极的心理特质。其次,幼儿教师要秉持公平原则对待每个孩子,公平体现在态度和机会的提供上。在态度上,教师不歧视任何孩子,对每个孩子态度要一致,幼儿教师不一致的态度会挫伤受忽视孩子尤其是学前留守儿童的敏感心灵。在机会上,给每个孩子尽量提供同等的锻炼机会。通过教师公平对待每个孩子,孩子们才能切实感知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是无差别的,逐渐从内心深处接纳老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从而逐渐削弱以前的不良心理和行为,重塑积极的心理特质。

2.同伴关系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幼儿园中的同伴关系对幼儿心理、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反之则不利于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已有研究发现,幼儿都具备很强的模仿性,尤其喜欢模仿和追随他喜欢的同伴的行为。因此,老师和家长应协助孩子在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尤其要帮助每个孩子找到好朋友,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在幼儿园不是孤独无助的。这种心理上的支持与信念会让孩子建立自信,变得勇敢、坚强。然而,对于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来说,留守已经给他们留下了阴影,想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可能存在更大的困难,这就更加需要老师从中协助,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他们逐渐从以前的阴影中走出来。

综上所述,亲子分离导致的一系列营养不良、安全没有保障、监管缺失、家庭教育缺失、亲情缺失及幼儿园人际关系等的局限是影响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因素,这使学前留守儿童儿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发展的关键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和引导,造成其心理发展上的诸多创伤与缺陷。

参考文献:

[1] 王小波,谭琳,王英.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问题与政策分析[J].南方论坛,2009(1).

[2] 凌辉,张建人,易艳,周立健,洪婉妍,文晶.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

[3] 胡月,胡勇. 对留守儿童心理干预切入口的探究――依恋理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示专题研讨[J].教育与教学论坛,2012(29).

[4] Jones,D.J. ,Forehand,R.,Brody,G.,&Armistead,L.Psychosocial adjustment of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in single -mother families: A test of three risk model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2002(64):105-115.

篇3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儿童行为;家庭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0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15-02

1979-2005年来自部分国家和地域的死亡登记资料显示,0-19岁儿童因肾病或肾炎的死亡例数约为5-360/10万人口,其中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儿童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儿童NS好发年龄为3-5岁,男性居多。此病病程迁延、治疗困难、容易复发、合并症多。患有NS的儿童生活、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患儿容易产生持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可高达30%,而心理状况又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是密切相关的。患儿的情况也同时使作为照顾者的父母心理行为产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家庭功能的改变。同样的,作为主要照顾者、教养者的父母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改变、应对方式也影响着患儿的心理状况和疾病的发展。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的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患儿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儿童未来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而在护理干预模式方面,国内儿科护理仍处在"以病人为中心",甚至有些医院仍为"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对NS儿童的护理仍为打针、发药、常规健康教育等日常工作,对出院的病人也只是给予呆板的出院指导,至此,护理工作便告以结束,并未延伸至社区及家庭单位,也并未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使得NS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康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探讨影响NS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以护理观念、护士角色转换为前提,适应病人尤其是儿童的心理需要,通过实施FCC,可使儿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主要依靠自我管理和家庭的帮助,实现健康恢复。

1.对象与方法

收集**医院NS患儿30例,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两例中途失访,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3-7岁。干预开始阶段评估儿童和父母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家庭的一般情况,确定健康教育需求,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个体化的需求确定各自的健康教育的目标,并把教育目标和内容告知儿童父母,与其一起选择教育方式;然后由干预小组成员协同执行教育计划。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管理、父母情绪管理、优化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儿童行为矫正。教育手段为制定个体化的家庭护理计划、设置游戏场景进行演示互动、角色扮演、住院期间全程床边宣教、出院后定期家庭访谈、举办NS儿童健康日集中宣教。效果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目的评价两个方面,在干预过程中采用复述和回示的方法全面评价儿童及父母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未接受的内容进行再次强化。干预小组另设一份评价表,分为中期和末期评价,包括NS儿童及家庭的评价和小组工作评价。干预过程中定期对NS儿童进行电话询谈(每月一次),以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及成效,并及时发现问题。当遇到问题时调动家庭的积极力量,由家庭成员自己进行总结,并列出解决的方法;小组成员则采取更多有目的的措施,技术性地给予建议及专业指导,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步骤去适应各种改变,保持家庭内部之间、家庭、儿童与护士之间的合作气氛,使彼此能意识到各自的角色,并履行角色义务。所有数据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干预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一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六个因子得分均低,但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只有学习问题项差别有意义。

表1 干预后两组行为问卷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MQZP

品行0.3300.3101.5250.127

学习0.2500.5002.5690.010

心身问题0.0000.2001.1240.261

冲动0.5000.8750.9210.357

焦虑0.2500.5000.0890.929

多动0.4000.4001.8910.059

3.讨论

本研究在前期调查分析中发现,NS患儿较正常儿童相比,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抑郁、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攻击行为、体诉、社会退缩等,这些特点与疾病本身及治疗过程、激素副作用、家庭环境等因素相关。本研究采用FCC的理念对NS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特别重视儿童、父母的心理行为问题及整个家庭系统的环境及动力,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加强专业人员、儿童、家长之间的协同作用,其教育内容、目标、教育方式均由医患双方商榷后共同制定,制定过程中小组成员查阅相关文献,综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后确定相关要点;采取多种形式及个体化的教育手段,如个体化的家庭护理书面计划、集中多媒体授课、设置游戏进行互动、角色扮演等。

4.结论

综合多种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NS儿童的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本身的行为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心理干预;分娩结果;母婴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产妇资料 以本院2011年10月和11月入院待产的350例孕妇为对象。孕妇的一般资料为:皆为单胎初产、足月胎儿并成功全部活产,孕妇无内科疾病以及妊娠并发症,无身体及精神方面的残疾。产科护士分组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常规组采用常规医疗方法观察护理,心理干预组在进行常规医疗护理的同时,对产妇及其配偶进行心理辅导,配合心理干预的方法指导产妇分娩。

1.2 干预方法 ①孕妇学校作为宣教的平台,开设孕妇培训班,对其进行孕期知识宣传;②分娩期的强化宣传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③由经验丰富的产科护士负责以上宣传活动;④常规组仅开展常规的入院宣传教育。

1.3 对比依据 ①两组产妇均进行完整的产前心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娩的自我效能表;还需进行产科的常规生物学指标测量,包括血压、心率变异以及胎心监护的检查;②产妇分娩后第二天再次进行心理指标与生物学指标的评估,并与分娩前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生物学指标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2 心理干预具体方案

2.1 在产妇学校中由经验丰富并经专业培训产科护士负责对产妇进行分娩的宣教,进行早、中、晚三个不同怀孕阶段的心理干预,用轻松的谈话方式记录产妇最近愉悦或担忧的事情,再根据产妇的不同心理需求制定一般或是深入的心理干预治疗,并提前约好下次干预的时间。若产妇患有产科高危因素则需立刻制定治疗措施,并转入高危门诊治疗。

2.2 孕妇学校建立沟通热线,接受产妇及其配偶咨询了解相关问题。

2.3 产妇进入孕晚期后孕妇学校组织孕妇及其亲属了解本院的分娩环境、分娩过程及产时的配合、育儿知识等,提高其自然分娩的信心。3 评价标准

本组实验结果的统计方法分两种,一种是孕期调查、产后调查以及产妇问卷调查。产妇孕期调查时,采用本院HAD情绪调查方法,其中d值代表抑郁,a值代表焦虑,两者之和小于或等于9分,即表示产妇情绪正常,产前无焦虑和抑郁情绪;两者之和小于9分,则表示产妇产前有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产后调查是在产妇分娩后两周进行的,调查方式是追踪随访,主要调查内容为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发生情况。询问产妇妊娠时来自社会、家庭和自己方面的压力。此次调查数据采用艾迪产后抑郁量表进行统计,实验对象总积分小于和等于12分,结果呈阴性,则表示产妇产后正常;13分以上的,结果呈阳性,则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一对一的全方位对产妇进行信息的收集,因此问卷调查时由产妇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减少其他方面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干扰,确保客观性。产程评价,我院平均产程用时为11.5小时,剖宫产率约为19.6%4 结果统计

对心理干预后的200例产妇进行跟踪观察,分娩2周后EPDS≥13的仅有1例,产后抑郁的概率仅为0.02%;没有进行心理干预的150例产妇周后调查结果显示,EPDS≥13分的有16例,产后抑郁概率高达0.8%,对比得出两组产后抑郁的发生几率差异明显(P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以及结果

组别 例数 顺产 产钳 阴道产平

均产程 剖宫产

有指征剖宫产 无指征剖宫产

常规组 150 131 6 12.8 11 2

心理干预组 200 192 0 9.5 5 3

注:P

由表1可见,进行了心理干预的孕妇组顺产率明显提高,产程较短,而没有进行心理干预的孕妇组,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几率明显较心理干预组增高,本次试验结果真实有效。5 讨 论

由于是初孕,对孕期的相关知识缺乏,很多孕妇会产生焦虑、急躁不安的情绪,若不对孕妇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调节,将会影响孕妇孕期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产妇分娩的顺利进行,导致其难产,增加孕妇及其胎儿的危险性。妊娠中孕妇不良情绪的产生多归结于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自身性格、从事职业、有无过往怀孕史,外因则有产妇家庭经济环境、家人影响等,孕妇在怀孕过程中还会过多的担心胎儿健康,加重了产前抑郁的发生几率。通过对既往文献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产妇在妊娠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但影响分娩的过程,譬如分娩过程是否顺利、产妇的出血量、胎儿的窘迫情况等,还对产妇分娩后的身心恢复起到直接影响。心理应激论中提到过:应激极易导致消极情绪的出现,而消极情绪由以抑郁与焦虑为主要表现。资料显示超过4%-15%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而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产后的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指数。参考国内外文献后发现,一旦产妇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在分娩过程中会加重对疼痛的感觉、降低对疼痛的耐受力,分娩过程中产妇会提早出现疼痛并且疼痛指数更为剧烈,孕妇一旦无法承受疼痛,便会出现哭闹挣扎,导致体力的浪费以及子宫收缩力度减弱。并且由于产妇不良情绪的产生,会加剧母体内胎儿的儿茶酚胺分泌,宫缩变得不规律,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若出现难产情况则会增加剖宫产或是阴道助产的几率。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产妇过于焦虑抑郁可能会出现宫颈水肿、子宫收缩减弱、孕妇产力降低、最终延长产程,严重的将导致产程停滞,被迫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如果分娩过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则会大大提高,心理干预后的产妇其新生儿Apgar指数明显有了大幅提高,产妇在分娩结束后的主要情绪则会转变为抑郁,诱因大致为经济问题、缺乏家人关心、担心胎儿健康养育。这些诱因中,家庭经济情况需要长时间才能改变,但是家人的关怀,孕妇的内心情绪调节、周围社会的支持等则是可变因素。心理干预主要就是以可变因素作为切入点改善产妇产时及产后的抑郁情况。产妇的合理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产妇增强辨别产后抑郁的能力,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学会心态的自我调整或是勇于求助医生进行心理辅导。从本次案例中实施了心理干预的产妇情况来看,产后抑郁的现象明显减少,证明了产妇怀孕期间开展心理干预辅导的必要性。对孕妇家人的心理干预,使孕妇家人主动有效的帮助孕妇解决产后抑郁情绪,取得的成效与对孕妇本身的心理干预效果相当。原理是用亲人和产妇的家庭亲密度,帮助孕妇调节心态,教会孕妇自我纾解,给产妇提供了温暖的家庭氛围,降低了产妇可能遇到的应激因素。本次实验采用对孕妇心理干预的手段,降低产妇可能出现的焦虑不安情绪,结果显示顺产率大为提高,阴道助产与剖宫产的几率明显减少,产程时间大大的缩短,与实验的预期效果一致。和没有进行心理干预的孕妇组分娩结果对比后得出结论,产妇的精神因素直接关系着产妇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与既往的文献结果符合。可见产妇的孕期心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避免剖宫产,同时对产后的孕妇情绪有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在各医院推行孕妇的心理干预,开展临产孕妇的心理辅导,并对产后孕妇跟踪观察,对其心理健康以及新生儿的各项健康指标做评价记录,能更好的保护母婴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荣莲,陈起燕,李艳华,等.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4):231-233.

[2] 李芬,韩蓁,王凤琴,等.产后心理状况与产时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国妇幼保健,1997,12(5):286-288.

[3] 赵淑婷,陈月嫦,谭章云,李秀云.孕期心理干预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况的研究(广东省新会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新会529100).

[4] 陈书香,文彩玲,尚艳红,等.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儿童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步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2):836.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8.

[6] 汤月芬,施慎逊.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