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篇1

Building of new model of comprehensiv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MA Ning ZHANG Qingsong LENG Yiping HE Jinkai WANG Jianfen

College of Pharmacy,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21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ontinue to improve,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ir own health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and other issues, so talents both understanding drug and medical pharmaceutical are shortage. Then, traditional pharmaceut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modern society, and a new education model should be build. This article advances a new pattern that the modern elements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 are merged into the traditional model. So, by revising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and setting a new course system, the cultivating goal is changed from the "manufacturing" to "patient service". It broadens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employment, and cultivates both biological, medical, integrated social humanities and complete knowledge of th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and serve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better.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service; Clinical pharmacy; Comprehensive talent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PC)的概念也日益受到关注,社会需求人数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80%以上[1-2],但是因为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一直是以培养制剂生产和处方调配人员为主,忽视了对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导致今天需求远大与供给的状况。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原动,所以我国传统药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培育模式,向培养有药学服务意识的人才方向努力。

药学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提出,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服务过程[3]。美国药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为临床医院和社区服务的药学专业人员[4],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理想目标。显然,狭义药学服务的专业性催生了临床药学专业的发展。然而对于药学教育而言,只有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懂得药学服务是不够的,必须有更多的药学人才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全程化药学服务[5],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本文提出构建教育新模式,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的新型理念,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药学,也不同于临床药学专业,而应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以此来适应当前社会对药学从业人员的需求。

我国传统药学教育模式是以化学学科为主,学生不懂医不懂与人沟通,即使是药学博士也不一定懂合理安全用药,存在较明显的知识缺陷。纵观药学教育模式的变迁[6],国外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药品供应为目的”的简单教育模式,第二阶段“以药品制造为目的”的化学教育模式,第三阶段“以合理用药为目的”的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强调为各类人群开展药学服务。而我国目前的药学教育模式仍停留在“以药品制造为目的”,显然已落后于时代。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讨构建包含药学服务内涵的药学教育新思维,培养既保留传统药学的优势同时又兼具药学服务能力的综合型药学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又有丰富的医学基本知识及临床用药等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传统药学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现代需求

国外药学教育体系早已从传统的“化学模式”,转向现代药学的“化学+生物学+医学模式”,药学不再属于单一的自然科学范畴。而我国多数医药高等院校仍沿袭旧有的模式,以培养创造药学科研成果并促进转化、推动制药工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主的高级药学人才为目标,在课设程置上偏重于化学,对于生物学、医学等内容涉及很少,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明显的知识结构缺陷[7]。表现为:第一,由于没有基本医学知识,学生看不懂病历,以致没有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的能力,不能发现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甚至连日常普通用药指导也难以胜任。第二,因为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药学人员只是药品的制备和提供者,不懂得与患者做有效沟通和情感关怀[8]。第三,我国多数高校培养的药学人才面向新药研发与生产等环节,导致供大于求引起就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药保健及用药安全等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具备相关知识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成为社会的紧缺人才。说明我国传统的药学-化学模式必须做出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改革传统的药学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对药学专业学生增加医学等知识背景值得重视[9]。另外,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也希望能有懂医懂药的专业临床药师来缓解[10]。

2 临床药学是药学服务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药学是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研究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与传统的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狭义药学服务的发展基础是临床的药学工作,要求药师具有完备的药学专业知识,才能参与临床治疗与药物评价,协助临床医师选药和合理用药,使患者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失,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在用药实践中做到与临床医生专业互补“专业监督”[11],还必须懂得临床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与医师相辅相佐,使药学服务更加具有专业化和针对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设临床药学专业,以“药学+生物学+医学+管理学”为培养模式,为患者培养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目前,我国有24所高校开设临床药学专业,该专业属于国控专业,每年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临床药学专门人才为医院提供人才需求[12-15],也为药学服务打开了一扇窗,但是按照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4月,我国至少需要临床药师2.93万名[16],显然这个缺口是很大的。

然而,广义的药学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包括非临床患者),推进合理用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资源消耗的全方位服务。这一理念已得到了我国药学界的普遍认同,是我国的药学教育改革的热点。它所提倡的不仅是局限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药学服务能力,而是要更多的药学从业者都具有药学服务的精神和知识,贯彻“以病人为本”的药学服务理念,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使药学生既懂药又懂医,打破专业间的隔离,以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为目标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走现代化药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3 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

传统药学教育模式主要培养“药品研发和制备”的专业人才,而临床药学则主要是为“临床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两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各适合于特定领域,适用面有限。笔者提出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构建一种以“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人文+管理学”为特色的教育新模式,要求药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掌握药品的药理作用、剂型特点及药效强度等生物学知识外,还要略懂医学常识,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具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样的人才更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可以帮助广大的非临床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一些常见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人们用药的安全性,由“药物为中心”转变为“患者为中心”,实现一种广义概念的药学服务。药学服务要求药学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尽量保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且尽量降低总的医疗费用。不仅要求有合适的工作场所和工具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还要求药学人员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广泛的知识、高超的交流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培养上,除了有药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增加更多更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学生,在我国制药型人才趋于饱和共处的状态下,拥有更宽的就业领域:各种类型医院(城市大医院、社区医院、机关医院,)药剂科、药房、临床药学科室;各种商业药房,医药企业药学服务,乡镇卫生院,康复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等[17]。

传统模式、临床药学模式与新型模式关系见图1。由图1可见,新型模式结合了传统模式与临床药学模式的优点,具有更强大的药学服务功能。

图1 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图

4 新型药学教育模式构想的实现

4.1 药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改革

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药学人才的需求。我国药学教育的目标长期以培养“新药研究及制备”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导致药学生知识面、就业面窄,制约了药学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针对我国当前药学院校的不同分类,其中,医科大学或医学院校开设的药学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医学资源,将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既保持传统药学的特点,同时兼有生物,医学,社会人文等完整医药知识体系的药学从业人员;而化工、理工、工业科技大学等可利用自身优势仍然以培养传统药学专业人才为目标,为我国新药研发和制备提供力量。

4.2 课程与学制设置的创新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对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我国目前药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化学为主,缺少药学服务型人才所需的相关课程。在医学类院校药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化学与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并重,通过减少或整合化学类课程的门类和时数,适当增加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治疗学、行为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高级药学实践等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课程构建新型课程体系。见图2。

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将药学教学设置的课程按学科性质分成4大类,包括“化学基础”、“生物医学”、“药学专业”、“人文与管理”,优化组合医学类课程和化学类模块,在不增加教师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困难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删减和整合教学内容,使重心由“药物”转向“患者”。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构建以药学服务为导向的药学综合实践平台,区别于传统的药学实验及实习安排,课程设计实践方式多样化,除了安排学生去实验室、药厂、研究所等机构外,更多地安排学生去医院、药店、门诊、戒毒中心、慢性病护理中心、药物信息咨询中心、家庭护理机构、社区药房等机构见习或实习,为培养药学服务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2 主要课程框架构建

新型课程体系涵盖了化学、生物医学、药学及人文与管理等内容;为体现改革特点增设基因工程药学、药物经济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及人文学科知识,如社会医学、药学伦理学、医用写作、临床沟通技巧等科目;使得生物学、医学及人文管理知识在药学人才知识结构中比重加大,建立一套系统性的药学服务教育方案。因为科目较多可以以选修或考查课的形式开设,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保证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面变宽,有利于满足人才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层次。

综上所述,在药学本科四年制的前提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有助于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通过修订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群,实现从“药物”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新模式转化。

篇2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 电力类专业 人才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35-02

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280毫米,江河分布广,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2721.8万千瓦。德宏州位于云南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属亚热带气候,全年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2050毫米),江河支系众多,全年水流量136.3亿立方米,理论装机容量达362.4万千瓦。21世纪以来,在德宏州人民政府的引导下,促使德宏水电行业迅猛发展,截止2011年9月,全州已建电站125座,总装机容量259万千瓦,在建电站25座,装机容量60.91万千瓦。目前,水电行业已成为德宏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德宏水电乃至全省水电事业的大发展,迫切需求大量水电相关专业的各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为电力类各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就业空间。因此,办好电力类专业将有美好的发展前景。针对这一情况,我校于2004年开始逐步开办了《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电力类专业。目前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典型模式主要有CBE模式、CBET模式、双元制模式、建教合作模式、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结合这些模式,我校开设电力类专业以来,进行了“校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电力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构建了具有边疆民族特色、企业化、个性化、创新性的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 电力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电力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区域和地方水电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 边疆民族地区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构建

1.“一体,两翼,两合作,一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由于我校地处边疆地区,所以本专业教师及实验设备不足,校内专任教师7人,平均年龄31岁,其中硕士生5人(占71.4%),大学本科生2人(占28.6%),讲师4人(占57.1%),工程师1人(占14.3%),助教2人(占28.6%),双师型教师1人。从校内专任教师结构看,具有数量不足、年轻化及技术职称偏低、双师型教师偏少的特点。校外兼职教师主要由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教师担任,主要承担着5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兼职教师具有学历高(硕士、博士)、技术职称高(副教授、教授)的特点。

为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办学形式上采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最终探索出了“一体,两翼,两合作,一结合”的“1221”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即以“素质为主体,知识和能力为两翼,通过校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1221”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该模式,我系上与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合作,下与

德宏秦瑞(集团)电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了校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格局。

2.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本着以学生为本,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诚邀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德宏秦瑞(集团)电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我校共同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其中理论教学平台包含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三个模块;实践教学平台包含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两个模块,形成了完整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程结构如下:

专业课程的教学,我校专任教师负责15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负责5门专业核心课教学及毕业设计指导,企业、电站负责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的实践指导,形成了校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

3.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倡导科学性、启发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积极实践讨论式、研究式、合作式、开放式、综合式等现代教学方法;鼓励采用多媒体及生产一线现场直观教学的教学手段;努力融教、学、做为一体,校领导、教务处及系领导经常深入一线听课、视导,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严把备课、上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及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考试等教学各环节质量关。在教学内容上,德宏师专理工系负责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及课程实训教学,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负责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及课程实训与毕业设计,德宏秦瑞(集团)电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指导校外生产一线的实训及专业实习,从而充分保证了电力类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聘请企业领导及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和开讲座。另外,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岗前“双证书”培训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培训,获证率100%。

三 边疆民族地区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实践及成效

1.边疆民族地区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近三届学生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有效实践,逐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企业联手、素质与能力并重的旨在工程技术应用的办学特色。

实践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校内建有2个专业基础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设备值30万元,实验室总面积达200平方米,可开设40多个实验;在建的三个实验室(PLC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电机学实验室)、两个多媒体教室。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经常到电力类企业进行学习与交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梯度实践的教学模式,大学第一学期,到企业参观,大致了解企业的情况,了解水电站的情况,了解学习企业精神。第二三四学期,根据课程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参观学习。第五学期到昆明理工大学学习。第六学期,教师针对教学任务,根据学生所学的实际情况,带学生到德宏秦瑞(集团)电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华邦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盈江县博海电力有限公司、德宏供电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2.边疆民族地区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成效

第一,通过对14个电力类班级的学生(635名)实施“12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截止2011年7月,已培养出3届电力类毕业生,共计369人。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毕业生已被水电企业、水电事业单位、部队等招聘录用,就业率100%。

第二,从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得知:我系水电相关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勤学好问、爱岗敬业、认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大多数学生已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主要技术力量,少数学生已成为基层管理干部。

第三,由于在全省开创并实施了“12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我系于2011年申报了《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作为“特色引领型”专业加以重点建设,经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专家审验通过,获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特色引领型)立项,并获项目资金150万元。

四 结束语

第一,构建并实施了“一体,两翼,两合作,一结合”的“1221”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素质为主体,知识和能力为两翼,通过校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电力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创了全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第二,从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校校、校企联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两平台,五模块”的课程体系。

第三,集本科院校的师资、设备优势与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平台、技术指导优势为一体,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使学生获得了扎实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认真开展了“职业资格证”及“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合格率100%。

篇3

当前,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而缺少在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创造能力和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这已经成为制约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据科技部统计,2002-2006年,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有112人入选,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下属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的9073名科学家中,我国仅有206人,占2.3%。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1人,在二级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24人。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5%左右。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不足1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70%以上。

从国际权威科学院外国会员人数的国别排序来看,我国不仅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若干中等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印度。1980年到2002年间获得诺贝尔奖、鲁斯卡奖、伽德纳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日本国际奖、京都奖这八项国际科技大奖的科学家中,鲜有中国国籍的科学家。

为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很有必要。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一半是结论,一半是问题,问到了教育的要害之处、关键之处,虽然指向的是大学,但从深层次分析,也是对整个教育系统的问责。

培养创新人才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任务,大中小学担负着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需要打破现行教育体系各阶段的功能分割,促进大中小学相互沟通、有效衔接、整体推进。

有研究表明,幼儿就有创新能力的萌芽,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和培养。小学生有明显的创造性表现,且以独创性为特色。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展着创新能力,并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可以说,青年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应注重以创新为重点的核心能力的培养,这种核心能力培养主要涵盖数学与科学教育、语言尤其是外语学习、职业和技术教育、信息通信技术与教育。这种核心能力决定了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方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要着力于有先天创新潜质优势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侧重创新意识培养。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普通高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学术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建设多元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实践,研究开发大学选修课程,有条件的高中要因地制宜地和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建立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

高等学校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探索建立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大学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实施卓越工程师、医师、农林和法律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二、认识创新人才的特质和成长规律是大中小学面临的共同课题

深入研究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有效识别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是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创新人才需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潜力,同时其个性又要能够自由独立的发展,既立足于现实的发展,又面向未来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有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具有创新意识、储备多元知识;第二,创新精神与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第三,创新能力与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第四,国际深层交流、对话、沟通等能力。

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特质由三个维度组成,即人格维度(进取和奉献的抱负、包容和合作的品格、反思和坚毅的情操等),心理维度(争辩和探究的个性、动手和实践的习惯、求新和超越的心态等),能力维度(发现和质疑的思维、厚实和宽广的学识、演绎和概括的能力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创新取向的文化特征的核心是宽松、民主、和谐。但不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一是有远大的志向;二是有广泛的兴趣;三是乐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四是有顽强的意志;五是有较好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的性格。

创新人才成长的外在条件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在家庭中有较宽松的环境;二是在中学时期基本上都有一个脱颖而出的机遇;三是在大学时期往往都遇到了一个好的导师,这些导师对其后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四是往往得到过比较有力的资助。

创新人才在校期间,往往具有潜在性和复杂性,因此识别创新人才需要多元视角、长期跟踪、全面分析,筛选出具有学术、管理、教学和社交潜质的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应当是“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予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三、协同创新是大中小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全国形成了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点:1.大中小学科研机构一条龙培养模式;2.中学和大学、科研机构的联合培养模式;3.学术型高色模式;4.超常教育模式;5.中学和国际高校合作模式;6.国际高中模式;7.政府推动的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对拔尖创新人才要早发现早培养,在这方面,许多国家已经走在了前面,它们见识早、动手快、措施实。美国早在1978年就通过了《天才儿童教育法》;德国于1985年在联邦政府设置天才教育署;新加坡1983年推出了“天才班计划”,以色列在1973年成立了“天才儿童中心”……这些国家的教育模式是以理性的启蒙为主,知识观是以永恒的真理为主,教学观是以探究知识为主,教学方法是以思辨讨论为主,学习态度是以鼓励挑战权威为主,这种方式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有很多优势。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经验,我们应予以充分重视。

四、促进大中小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建议

培养创新人才,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方法是完善创新人才选拔体系。

1.优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第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一是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每个学生都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创新人才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第二,树立科学用人观。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人才以用为主:一是需要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二是应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高学历和人才高消费的倾向。

2.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

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特色发展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的成长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兴趣和需求。解决兴趣问题就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解决需求问题,一是学科专业结构要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二是人才培养过程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抗压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倾听和收集信息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由注重传承的教育转向注重创新的教育,由注重选拔的教育转向注重选择的教育,由注重文本的教育转向注重实践的教育,由注重灌输的教育转向注重启发的教育。

3.开辟包容创新人才的绿色通道

通过对“诺贝尔奖”现象的分析发现,近年来诺贝尔奖得主很少有前几名的学业成绩。如2012年医学奖得主英国的约翰・格登在中学时理科成绩全班垫底,曾被老师称为“笨得完全不应该学自然科学”。许多案例表明,人才的成长和成功与学历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关系。很多杰出人才是在某方面有特长而不是全才,几十年前之所以华罗庚、钱伟长这些人能够入学,是因为录取他们的人敢于赏识他们,敢于选择有特长的人。

现在用总分评价的方法并不公平,而是为了操作简便。多年来,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基本上还是一考定终身。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教育为考试服务;美国学校对学生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考试为教育服务。因此,评价应该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上来。创新人才需要特殊的成长通道,如实行“一制三化”的模式,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让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过程,尽早参与重大项目。抓住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这个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建立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机制。

4.打通阻碍创新人才系统培养的学段壁垒

长期以来出现一个反常现象,即中学生严进严出,学习负担过重;大学生严进宽出,学习负担相对较轻。这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恰恰相反。而这源于我国教育界存在的一种错误观点:中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打好基础,创造力的培养是大学阶段、研究生阶段的任务。在培养方式上普遍存在着学生记的多,思的少;做题多,分析少;注重知识教学,忽视思维方法的训练;强调复杂、繁琐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个性、需要、兴趣、选择、判断等。

高中改革仅限高中系统,无论如何难免“应试教育”;大学改革仅限大学系统,无论如何难免生源大战。双方难以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达成共识和形成合力。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打破教育体系各阶段之间的分割。通过多模式合作的方式,将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向中学延伸,将与中学的合作从简单的生源输送提升到与中学联合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可以通过成立“全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资源中心”,构建适合我国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体系,并在教育部至各省市的教育厅(教委),设专人管理、规划这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在全国成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并建立一个多样化、全方位、分层次、广辐型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提前的举措包括:以延伸教育创新理念为根本,构建多样化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以学生志趣为导向,打造全方位创新素养课程体系;以发挥各中学特色为主旨,开展分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以早期培养基地为依托,发挥广辐型创新人才培养引领作用。使大学和中学更好地衔接,将早期选拔变成早期联合培养。大学与高中在课程和教材方面要打通,学校之间要联合,国家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研究,建立网上平台,打破地域限制。

5.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我们都落后于发达国家。一些错误的教育文化观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幼儿园“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文化观抹杀了孩子的天性、童心;小学“听话”的教育文化观抹杀了学生的兴趣、个性;中学“训练”的教育文化观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志向;大学“浮躁”的教育文化观抹杀了学生的学术探究精神。教育评价―刀切、标准化、齐步走,造成千校一面,万人同语。

完善创新人才选拔体系。学校如何科学选拔人才,一个是选拔标准问题,如果所有学校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这把尺子又主要侧重知识而忽视能力,就谈不上科学选拔;另一个是选拔方式问题,如果学校不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定位和培养要求体现选才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也谈不上科学选拔。适宜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选拔体系应该是学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成绩、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自行测评等“多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也是推进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高校自主选拔,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凡是通过高考能实现考查目的的,就没有必要通过自主考核再去做,选拔的标准、方式、过程都要体现学科的特色,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也鼓励大胆引进国外学校的成熟做法。

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育人是基础,能力建设是核心,人格养成是根本。创新人才培养并非只依赖于开设某些课程,而是要体现一种精神的培养,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创新人才培养并非只是培养学生的某些能力,而是要培养一种品质,并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只是一种理性说教,而要增强一种感性的体验,通过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使之得以升华;创新人才培养并非仅仅面向学生,教师自身必须身体力行。高考被超越了以后,不再“戴着镣铐跳舞”,将面临六大挑战,即从关注高考到关注学校的观念革命,从千校一面的课程到融通中学和大学,从文理分科到融通文科和理科的课程革命,从习题解答教学到真正的问题解决的教学革命,从传统的评价到综合评价的评价革命,从部门管理模式到项目管理模式的管理革命。这当中要强调兴趣、思想、价值观三大着力点。

要构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建立规定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行均衡分班与按程度、分层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逐级递进与跳级、跳科、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方法,实施考试成绩与特长认定(等级证书)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特长培养体系,组织学生参与跨国合作项目研究与学习,培养和造就一支富有创新性的教师队伍。

培养创新人才,政府是主导,学校是基础,教师是关键,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研究,摆正冒尖与拔尖、个人和整体、公平与质量、精英与大众、学术与应用的关系,加强大中小学的协同创新,整体构建学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成绩、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自行测评等“多位一体”的创新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加快培养各类创新人才,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篇4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教学平台;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19-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选择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东北石油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强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依托,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强、创新水平和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每年都举办院青年教师比赛课、创新开发设计竞赛活动。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培养“科研型”、“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为青年教师将来能参与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申报奠定基础,设立院青年教师基金。鼓励学生在青年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国家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强化青年教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设立院级管理的青年教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支持青年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获国家奖励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奖励。组织教师申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带动教师队伍建设,使多数教师能够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突出专业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1.应用物理学专业,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改进优秀学生培养方式,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创新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优秀拔尖学生的选拔机制,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学习平台。

2.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校企合作“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实行3+1培养,学生需完成分散在各个学期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践。以实践课为载体,不断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先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专业课主讲教师,并以这批教师为核心,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工程经历的培训,通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在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以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为载体、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等,培养专业教师工程经验。

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本科生教育中体现四个阶段培养:一年级“素质教育”,二年级“知识教育”,三年级“技能教育”,四年级“综合教育”。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求导师注重道德引导、以“一对一的学习指导”为重点,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触类旁通的能力,体现了师生互动、素质教育及“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的理念。通过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创设一种“教”、“学”互动的宽松的育人环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较早地进入教师的科学研究,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五、加强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学科竞赛

1.作为工程技术与应用性都很强的电子类专业,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践教学平台上丰富多种形式的实践条件可以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在专业舞台上一展身手。通过设立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开放式的实践项目,竞赛型、学术探索型、社会实战型、自我提高型等,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成长的最佳环境和氛围,也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扩建现有的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使更多有意愿进入基地的学生能够有实践创新的环境。

2.平台向全校电子类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开放,可同时容纳约80人进行各类实验和技能实训。同时也面向社会开放,构建以创新开发培养为主线、体现“强化就业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引导创新实践,提高基本素质”的实验实训体系,开设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自主创新型和“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等多层次、多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实训。

3.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开展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助教、助研、助管的方法,弥补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的不足,也使优秀学生较早的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研究。

4.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学校和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撰写科技论文、申报专利,使学生较早的参与科学研究,从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5.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为配合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实践平台架构、实验条件建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将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6.在平台管理方面、实行全天候开放,除了正常教学学期外,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寒暑假期均实行轮值制度,保障各项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7.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势,组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使每年报名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从以往比赛结果来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较以前有了大大提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这是学校的一个闪光点,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在外的形象。参加竞赛能够提高专业办学实力及声誉,同时能够加强同兄弟院校的沟通和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主办学科竞赛。①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②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③主办东北石油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参加校“挑战杯”;④参加美新杯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⑤参加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⑥主办东北石油大学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⑦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8.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学院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通过对历届参加电子竞赛学生调查、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薪就业。

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与“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的科研、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于2007年校企共建了“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油气田控制与动态监测实验室”,于2010年校企合作建成“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于2011年5月校企合作申报成功了省教育厅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深化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1.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工作,与校外基地科技人员沟通交流,了解生产实际技术需求,加强横向科技合作。构建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实施的探索基地。使平台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习基地,每年可接收150名本科学生进行创新实习实训;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已指导50余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平台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3.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的实践基地。能同时容纳20名研究生从事论文研究工作,校外基地已为学院培养硕士生14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互聘兼职人员、实施“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

4.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近年来已有7名硕士研究生分配到大庆油田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工作,20余名本科生分到该公司工作。

七、结语

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我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了学风建设,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提升了专业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生源,其中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端高薪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新华,等.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6).

[2]丁坚勇,等.建设高水平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C]//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3]郑双进,熊黎,黄志强,周丹.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高志凯,王定君.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1).

篇5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紧密型订单培养模式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研究”

【文章摘要】

教育部对高职学生的定位就是培养职业技术工人,传统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能满足现有的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针对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本论文从指标体系原则、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阐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0 引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在是高职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各个领域科技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在高职的教学模式下,评价高职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实践动手能力,高职毕业的学生基本都是一线工人,但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可行性,创造力。要全面培养高职学生,就要在创新模式下建立完整的质量评价指标,才能客观、公正、正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1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1系统性

在创新人才模式下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每个模块都是在指标体系中起到一定作用,具有整体的完整性。

1.2可操作性

创新人才模式下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高职学生的实践教学中每个模块都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保证其公正、公平、科学性。

1.3实用性

创新人才模式下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每个模块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对高职各个专业都有一定的应用性,指标能正确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学生学习的结果。

2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选取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指标作为分析的指标,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数模型结构关系图

在此,通过对物流行业顾客满意度共性的分析,建立了3层指标体系:第1层为总体指标;第2层为结构指标,包括教师评价U1,学生评价U2,督导评价U3,同行评价U4,用人单位评价U5;第三层为分析指标,分属于第2层各个结构指标,形成多层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较全面地反映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同时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计算机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具体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2.1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要发挥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学生是课程设计的主体,教师是辅助,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课程的评价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创新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效率。

2.2 督导评价与同行评价相结合

督导评价一般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评价,同行主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价,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公平、公正、科学的评价这门课。

2.3企业评价

企业的评价更能全面,准确的评价我们的毕业生,通过企业的反馈,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整合,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

3结束语

创新人才模式下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为学校的发展,企业的需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每个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伊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途径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4)

[2]王大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与培养路径[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篇6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 模式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新形式下,人才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培养人才是至关紧要的大事,特别是高等学校更是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高校应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建立创新机制,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 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

我们国家提出来要在2020年基本上建成一个创新型国家。应该说目前我们跟世界上创新型国家有比较多的差距,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德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样一些国家。创新型国家究竟有什么主要的标志,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可以叫创新型国家呢?最主要的标志有两个:

第一个是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创新型的国家一般比率大于70%,而中国在2007年科技贡献率仅仅是45%。跟创新型国家差距差不多是25%。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标准是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就是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技术方面有多少需要依赖于外国,技术依存度,创造型国家小于30%,像美国、日本一般小于5%。中国目前对外技术的依存度是大于50%,也就是50%以上的关键技术要依靠进口。

目前中国相当大比例的关键技术是依靠外国的,比如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具有战略价值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80%以上还是依靠进口的。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疗、计算机这些行业当中,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到60%到90%。这些关键技术不能独立发展,而依靠外国,就会受制于外国,而且在国防、环境、资源、疾病、卫生、信息很多方面不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的安全。高科技的核心技术和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高技术花钱买不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原因。

除了以上的指标以外,还包括科技研发的经费占GDP比例,创新型国家一般大约2%,我国1995年是0.6%,2000年1%,04年是1.23%,所以现在我们的国家跟世界上先进的创新型国家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要完成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复杂的任务。

2 培养创新人才高校责无旁贷

高校是科技兴国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重大科学发展和重大发明,几乎没有中国人的专利,这不能不引起对我们教育的全面反思。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创造性应用方面,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才,当然也包括在管理、文化创新这些方面,做出的比较大贡献的人才。

3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教学模式改革应从哪里入手

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讲,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教学理念的改革或者说教育思想的改革。再一个,教育模式的改革,这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教育理念的改革,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导,必须开始先进行这方面的改革。这个问题涉及到老师、学生、社会。

关于教育理念的改革,当前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是要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点。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又有创新能力的人。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的教育观念,树立注意培养创新精神创新型教育的观念,学校担负重要的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知识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任何知识,不能异想天开,没有知识也不可能创新。但是过去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继承已有的知识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前人的知识很好地继承过来。从评估标准、考试制度都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继承,甚至有些课程已经过时了,陈旧了,也要求学生原封不动地加以接受。把学生作为单纯的知识接收器观念应该说是极大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精神。创新型教育,主要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敢于质疑,对前人的知识可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应该敢于辩论,正确的思辨,勤于实践,求真务实,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不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书本上说的都是对的,外国说的都是对的。这就是作为创新型人才很重要的。

在教学当中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师生共同探讨过去的知识和将来的知识,还要注意发挥学生个性的特点。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跟探究的精神。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观念,不是继承知识的观念,就是重视实践环节,要在科研和工程创新的实践当中,取得创新型的成果。这是很多创新型人才所经历过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最关键是加强实践的教育,生产的实践,是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至于说在教育模式改革方面,我认为当前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理念改革是一个前导,但是真正教育改革的内容,最核心的应该是教育模式改革,所谓教育模式,一般来讲就是人才培养的模式。现代教育模式的改革主要应该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目标。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我们国家创新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 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创新”。从一般意义上来审视,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人才。因此,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教学内容和制度上,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拓宽专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

二是认真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作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三是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四是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五是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制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特别要转变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从教育目的和效果上,我们应注重一下几方面:

(1)强化创新意识的教育。对于大学生首先必须强化创新动力观教育;其次,强化创新主体观教育,冲破求稳循规的思想羁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

(2)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思维具有时空的超越特性,这种超越性正是所有创意的来源。我们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启发,必须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必须从形象联想和表象想象的结合中,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必须从直觉体悟和灵感激发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灵感思维。

(3)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应该体现在吸取知识的能力上,不仅看他学习过多少知识,还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将人类文化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成为它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创新能力还应体现在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能力上。

(4)着力创新人格的塑造。所谓创新人格就是创新人才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等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现代人格或者叫创业者人格。在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过程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还要引导学生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5 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目前高等学校对相邻学科知识重视不够,要区分不同科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就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能不能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而很少顾及未来的发展。在创造性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必须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第一,要转变教育思想,破除传统的人才观,树立创新人才观。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为在高校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作好思想准备,并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要求。

第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现在的大学里,一些教学内容大大地落后于时代要求。因此,应精简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增加现代科技基本原理,介绍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拓宽专业面。在教学方法上变“满堂灌”为“启发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评选指标体系。高考升学的选拔标准,三好学生和优秀教师的评选标准,教育评价制度,都要考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因素。

第四,要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风气。要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不要把学术思想问题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不要随意把学术问题当作思想政治问题来对待。

对人才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成长,客观要求学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创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人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以实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虞丽娟.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1+1+1”专业导师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张新科(1966- ),男,河南上蔡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理论;王斌(1969- ),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和职业教育理论;杨润贤(1979- ),女,陕西西安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气控制理论。(江苏 扬州 22512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36-03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技能型创新人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岗位技能,还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手脑并用,边干边学”的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如何立足学生个性特点,突出学生个性发展,以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和复合性为特点,设计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为试点,立足学生个性特点,探索在高职教育中引入专业导师制,并实践基于“1+1+1专业导师制”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一、“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随着教育规模扩张阶段的终结,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等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随之带来学生个性发展受抑,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因材施教成空的问题。为此,要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国内外以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也开始探索并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师制教育教学模式。

文章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思维定式,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势,实现教学培训资源共享、教学生产项目共建、教学生产人员互聘。基于工学结合,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出具有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1+1+1专业导师制”。为构建“1+1+1专业导师制”,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借鉴系统控制思想,运用系统论方法实现顶层设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核心,立足学生个性特点,分析学生个体差异,从学生全面成长的规律出发,实现三个“1”阶段划分,以专兼职双专业导师引导功能为主线,以制度设计为起点,通过方案制订与实施、成果响应与反馈,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全覆盖,构建“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1+1+1专业导师制”以其充分严谨的理论依据、科学完整的系统设计、认真严格的过程实施和严密细致的质量监控,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一是校企双导。以校企专兼职双专业导师相互合作为途径,实行双向选择,为每名学生配置一名专职专业导师和一名兼职专业导师,通过导学、导业、导能功能,贯穿学生学业发展的全过程。二是三个结合。导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个性发展与不同指导模式相结合。三是全面发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凸显个性化培养方式,实现学生在三个“1”阶段的成功转换,带动学生在专业和素质方面的整体提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1+1专业导师制”的组织管理。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由学院董事会负责统一实施,设有学院、系(部)和专业三级组织机构,全面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领导与组织、规划与协调、实施与建设、验收与评估等工作。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构建以双专业导师为特征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全程监控为特征的质量保障机制和以项目工作室为特征的物质保障机制,建立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系统。其次,要加强机制建设。为确保专业导师制的成功实施,学院制定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作用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立深层次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及《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并予以实施,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将经历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换期、大学生学业精进期、由大学生向企业员工角色转换期的三个“1”阶段,学院“1+1+1专业导师制”遵循双专业导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专业指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指导相结合、个人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专业兴趣相结合的引导原则,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角色转换的特点,设计十个“一”典型的实践任务,形成“1+1+1专业导师制”的核心内容,如图2所示。

三、“1+1+1专业导师制”实施的指导模式

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智力水平、培养潜能等,设计普通指导模式和拔尖指导模式。以深度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订单式培养、专业特长学生培养为目标,引入双专业导师和培养学生的竞争申报和公开选拔机制,实施“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模式,如图3所示。

(一)“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的普通指导模式

首先,专兼职专业导师发挥“导学”功能,实现成长指导。学生由中学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成为一名大学生,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身份和全新的要求,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专业、认识自己,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必须遵循两个方式:一是“学业发展计划”引导式。每位学生的校内专业导师,要在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的配合下,充分发挥导学功能,通过专业介绍、学习社团活动、与高年级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等,指导学生制定一套“学业发展计划”实践任务,从“如何学、怎样学”来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二是“认识实习”带动式。每位学生的校外兼职专业导师,要带领学生在岗位上熟悉生产流程及工艺要求,指导学生完成产品生产实践。通过深入“一个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实践任务,让学生体会和了解自己的专业应用,认识自己的工作岗位,了解职业岗位技能对专业学习的要求,从“为何学、学什么”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创新意识潜质的有效开发和长足进步,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专兼职专业导师发挥“导能”功能,实现专业指导。学生进入大学生学习稳定期,根据个性特点,对专业理论学习的理解与把握,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与提升,专业特长的定位与发展等,要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必须采取四种方式:一是“科研项目”激发式。双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一个科研项目”实践任务。双专业导师通过主持或承担科研项目为平台,使学生以研究助理的角色完成部分内容,既是导师将学术水平转化为教学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实现“真题真做”、将课题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的过程。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等。二是“专业作品”提升式。根据作品难易程度分阶段实施。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课题、小发明和小制作等,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为例,完成“一件专业作品”实践任务。以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自主实现为主,双专业导师辅助为辅,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成才道路上的“弯道超越”。三是“技能大赛”拔高式。以院、市、省、国家级专业技能大赛为载体和平台,双专业导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从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出发,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参加“一项专业技能竞赛”实践任务,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四是“社会实践”丰富式。专业导师利用暑期,组织和带领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任务,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社会意义的理解,进行就业方向的思考,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他人服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最后,专兼职专业导师发挥“导业”功能,实现发展指导。进入第三个“1”阶段,学生由一名大学生向准社会事务工作者角色进行转换,面对“找什么样的工作,哪种岗位适合自己,自己能力是否能胜任岗位要求”等就业和择业的困惑以及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职业定位,必须遵循四种方式:一是“职业生涯”规划式。专业导师引导学生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任务,在专业导师“导业”的引导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以个性特点为根本,以职业定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职业证书”推动式。专业导师引导学生在进行职业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拟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从专业知识与实践水平进行准备,获取“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实践任务,使学生以更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更好的自信心为就业做好准备。三是“毕业设计”联动式。完成“一个毕业设计(论文)”实践任务是对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双专业导师从学生专业学习特长及职业定位出发,从选题和方案设计等方面给予建设性意见指导,全程监督学生课题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毕业顶岗”实战式。毕业顶岗实习是学校学习的教育延伸,在兼职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企业顶岗实习”实践任务,将学生投入到就业前的职业岗位操作演练“熔炉”中,对学生进行一次真正全面的“熔炼”,使学生完成准社会事务者角色的真正转变。

(二)“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的拔尖指导模式

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层次的不同,专业技能水平的不同,使得在大众化人才培养的同时,对专业特长学生在专业导师引导模式实施的基础上,增加了拔尖指导模式,在专业导师和学生的选拔上引入了竞争申报和公开选拔机制。专兼职专业导师发挥“三导”功能,实现拔尖指导。

学院按照“公开申请、竞争选拔、总量控制、限额指导、双向选择、注重实效”原则,学生在第二个“1”阶段,完成专业作品实践任务后方可进行申报,以学生已完成的五个实践任务质量、每学期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和双专业导师的评价等为依据,确定学生人选,一般不超过本专业学生总数的15%;以专业为实施平台,建立专业导师团队,具备专业导师资格的教师进行公开申报,以学生指导成效、导师教科研能力和被指导学生评价等为依据,确定拔尖人才培养专业导师队伍,以每届拔尖学生培养数来决定专业导师的人数,且每名专业导师指导拔尖学生人数不超过3人;以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操作水平、专业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与水平等的进一步提升为突破点,以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和专业导师的横向课题等为重点,专才施教,为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

四、“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学院因“1+1+1专业导师制”项目201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并获得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模式创新,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强化,就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显著增强,学院的专业实力明显提升,学生、企业和家长给予了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十个“一”实践任务并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服务,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提升了水平、增强了竞争力。

“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模式创新系统化,过程实现最优化,双导引领全程化,能力提升层次化”为主要特色,以普通模式和拔尖模式为实施重点,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育理念,实现了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在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素质与技能、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尹娟.导师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高教,2011(1).

[2]李华明,李莉.基于项目实训的高职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

[3]王松武,王伞,王利敏,等.课外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

篇8

一、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培养人才改革的关键点是观念的革新,重点是培养体制的科学化、合理化,最终实现培养出高水平人才的目的。现行高校音乐专业培养体制的着眼点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但是各大高校音乐学院往往强调课程本身的设置,多以编排节目代替音乐知识的教授,往往是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这种教育模式不利于音乐专业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高校音乐专业不能受社会风气影响,专注培养音乐表演人才,而应按照创新培养模式的要求,为社会输送适应社会实践要求的人才。

二、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要素

(一)拥有一定的音乐鉴赏和歌唱能力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获得良好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音乐鉴赏以及歌唱水平往往是音乐人才能否脱颖而出最直接的体现。作为一名音乐专业人才来讲,只拥有擅长演唱适合个人风格歌曲的能力是不够的,还需拥有能够范唱其他风格作品和鉴赏各类音乐作品的能力,必须能在音乐实践中起到示范作用,这一点极为重要。

(二)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

在音乐实践中,我们的音乐人才应做到既能独奏又能伴奏。要熟悉多种键盘乐器(如钢琴、风琴、电子琴等)。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方法,有较强的伴奏能力,特别是要有面向群众的即兴伴奏能力和合奏能力。

(三)具有一定的舞蹈水平

舞蹈作为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姿、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还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互相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校音乐课程改革也特别重视民族舞蹈的学习,这包括对东北秧歌、蒙古族舞、土家族舞、彝族舞的认识,对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踢踏舞、弦子舞、锅庄舞的掌握或了解等等,这就要求音乐专业学生要储备丰富的民族舞蹈知识,具备一定的形体基本功,以便在实践中作表演和示范、引导工作。

(四)具有丰富的乐理知识

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最基本内容,它是学好音乐的重要奠基石。创新音乐人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节奏知识的学习、唱名的学习、识谱的学习及安排自编旋律的练习、五线谱的认识、音乐符号的认识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丰富的乐理知识,懂得如何将乐理知识与歌唱、乐器、舞蹈等具体实践联系起来。

三、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要素

在音乐实践和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编排文艺节目或为歌曲配伴奏等性质的工作,若没有一定的指挥和组织能力,是绝对不能胜任的。在音乐实践过程中,音乐人才既是音乐活动的设计者,又是组织者。要设计好活动如何进行,怎样有新意等,就需要音乐专业人才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组织者还是鼓励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在音乐培养模式中,学校不应只是个旁观者,应及时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以恰当的鼓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要时教师可参与其中。

(一) 必须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再也不象以往那样泾渭分明的去学习,这就要求音乐学习者要懂得更多专业知识之外的科学文化知识。音乐知识不止体现在识唱简谱、演唱歌词,表演舞蹈上面,还应该进一步了解到音乐作品的历史、地理、人情风俗、分布情况等等。纵观以上所说,创新音乐教育模式,关键在于培养音乐学习者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必须具有专业和非专业方面的知识及修养,具有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储备。创新音乐人才就是要求学生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扑捉现代的科学知识,使自己的素质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以符合培养新世纪人才对教师的要求。

(三)必须坚持自我更新,跟上时代步伐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音乐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幻灯片、电视、广播、录音、录像等现代视听工具为媒体进行音乐活动,已被广泛引入音乐活动领域,这就意味着高校音乐教学摆脱了“手工业方式”的束缚,从而走上了音乐电教化教学的道路。利用直观教具教学,能如实的传递、保存、反馈信息,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传播广度。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情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因此,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就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坚持自我更新,跟上时代步伐,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篇9

关键词: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04-02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院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刻体现了其人才观和教育理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要素的系统工程,其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等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的环节,以及学生实践和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机制等配套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方针能否得到切实落实的关键。普通高等院校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在这些方面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一、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出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大学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须处理好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专业课,在课程设置的思路上,把基础课、公共课和专业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没有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下将两者统一起来。这种分化对于学生储备丰富的知识背景是有害的。近些年来为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西方的大学普遍采用了为学生提供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的做法。而且高等教育的低年级普遍不分专业,全部学习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宽泛的课程,这一点无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借鉴。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比较宽的知识背景,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宽加厚基础理论课程,这不仅符合创新人才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也符合学科发展的相互交叉、渗透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基础课课程体系内部也要根据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有些传统的基础课课程与专业教育缺乏融合性,难以对专业课教学形成支持,且与社会的需求相脱离。因此要对现有的基础课进行筛选、调整、补充、更新,突出基础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拓宽基本知识,强化基本技能,提高基本素质的意义。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的教材虽经过多次改版,但有些在内容上仍然显得陈旧,一些实际当中已经被淘汰的内容、方法仍然作为教学的内容;反之,一些新的、实用性强的内容却没有被包含在教学的内容当中。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使其既能呈现本学科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该领域新的发展和动态。另外,现有的很多教材在内容上除了理论的表述以外,很少考虑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表现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具体问题的案例分析少,在文科教材中这个问题更加明显,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忽视。实例的意义不仅是补充说明理论的结论,对实例的分析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因为理论的论证、表述往往只呈现正面阐述,而实例就丰富得多。我们的很多老师习惯于教课直截了当、直奔答案,之前不设置问题,之后不联系实际。这样的做法客观上削弱了课堂教学本该有的价值。此外,具体事例的内涵是多方面的,联系实际、实例的讲解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学科的了解,又可以启发学生从多层次、多层面、多视角去看待问题,这对学生思路的拓宽具有很积极的意义。

二、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创新

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头讲到尾。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比较重视对知识内容的传达,往往要学生关注内容的细节,而不强调当中所蕴含的方法、精神。这种传统的注入式的方法具有教学效率高的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注入式教学几乎是所有课程的唯一选择,课堂上除了老师的讲授以外,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机会。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得到了充分发挥,但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促动不够。这种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其实现形式是将课堂教学的方式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拓宽为增加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使课堂教学由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性,转变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性。比如,在讨论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将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自己的课堂讲授的比重很小,讲授的目的在于明确问题的特点、理清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深入问题的核心。课堂讨论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提出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则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掌握了从事研究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实际上提出问题本身就包含了对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完成提出问题和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的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一种培养、锻炼。相对于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课堂气氛就要活跃得多,公开争辩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互动,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相互激励,相互影响,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学习热情得到释放。这样的方式也有助于启发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这对于开启学生的思路,鼓励创造性思维无疑很有益处。

三、加强实践这一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学生实践机会少的现象。教育创新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创新教育功能。因为创新能力体现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并且最终要以创造性的成果表现出来。所以,普通高校应该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形成长效机制。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的一个通病就是动手能力差,这和教学内容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有关,但更直接的原因是实践经验的匮乏。课堂实验是学生最为常见的一种实践方式,但我们的教学中的实验多是验证性的,没有强调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重要性,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难得的机会。所以加强实践首先是加强教学实验的环节,除了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外,要注意内容创新,增加创新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增强通过试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性。教学实验只是学生实践当中的一个方面,其他的还包括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等,这些实践方式都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很好途径。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一个难得的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实现全面提高的机会,应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性,提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勇于有所创见。此外,高校应该为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应建立规范的实践体系,使实习能够与之后的工作实践、生产实践相衔接。这一点很多学校做得很不够,很多院校在实习的内容安排往往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没有给学生留下发挥、创新的空间。尤其是校外的社会实践,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来可以起到很好的启发、促动作用,但是由于不便于管理、考核,又需要经费和花费较多的人力,所以一些学校实际上弱化了这个环节,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个损失。其实,这样的实践机会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会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合作的精神和艰苦、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学校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研、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学术活动是学生实践的一种方式,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

四、将“创新”纳入学生、教师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其科学性、合理性对于学生的发展方向、学习积极性调动的影响极大。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最主要的方式是考试。无疑,考试是检查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我们现行的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考核制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现在大学的考试,最主要的是期末考试,也就是一门课程的结课考试,主要是采取笔试的形式。这一考核方式的评价指标是考试成绩,评价方法是看学生所答是否符合标准答案。考试在内容上基本上是以教科书上的内容为考试范围,考题中综合性的题目很少。这样的考试实际上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是否下功夫去掌握了。这样的考核方式虽然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却无法反映学生的能力。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由以成绩论英雄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转到关注学生如何学习的形成性评价方式上来,将考试的目的、重点定位于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的学习,促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到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可以起到切实作用的方面,包括如何查资料、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想出精彩的点子、写出精彩的论文等等。可以从改变考核的形式、频率与考核内容这三方面同时入手。在考核的形式上,除了笔试的传统形式外,结合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特点,增加半开卷、口试、小论文等,并将平时的课堂表现(如在平时的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也纳入考核体系当中。从考核的频率上来说,就是增加平时的考核,调整、降低期末考试和结课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在考核的内容上,则要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这三个方面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一方面使考核能够真正地反映学生的能力、素质的状况,另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去扎扎实实地学习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并以此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促动。这样的考核也包含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真正地去关注、钻研、探讨某一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所学的这门课在专业特点上的理解,这对于激发学生去寻找、发现个人的学术兴趣的方向是非常有利的。此外,学校还要建立合理的、能反映学生创新素质的评估体系,使创新素质、创新能力能够在学生的综合考评结果中有所反应,有所体现,使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创意大赛、科研活动等方式使他们真正花在学术创新、科研创新上的时间、精力能够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中有所反映、回报。

同样,对教师的考评也要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考评指标包含在内。我们现行的对教师的考评,将教学与科研分开,对教师科研水平的考评包含了对教师创新能力的考评,而在对教学的考评方面,“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未作为一个指标被纳入现行的对教师的考评体系中,这在客观上就使得考评难以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形成促动。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将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单向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这势必增加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要求教师关注各种学生实践的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实践给予多方面的指导,这势必要求教师去做很多实际的工作;要求教师增加对学生平时的考核而不是以期末考试或是结课考试这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这势必增加教师作业批改的次数和数量。这些方面都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这些方面教师时间、精力的投入又势必影响教师对科研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所以,随着这些方面工作量的极大增加,势必要求将这些方面工作的完成情况加入到对教师的考评体系中。如果对教师的考核管理制度的改革不配套,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种种教育创新就难以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l]马继刚.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顾明远.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吕达.当代外国教育改革:美国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一、以特色为基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心,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安徽财经大学有着悠久的商业、经济专业传承和人才结构优势,在教学资源的分配和调剂上非常方便快捷,因而相对于其他院校专业的教师,有其独到的优势,便于向学生传达一种商业和艺术设计结合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最近笔者所在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对培养方案又进行调整。删除了已不能适应时展需要的近十门课程,合并了教学内容相近、相关联的近五门课程,新增了近十门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促进专业发展,加强安徽财经大学优势特色专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支撑作用,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增设了《设计管理》、《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演讲与口才》、《就业指导》、《创业学》等与创业相关的课程。等课程。课程体系整体较为优化,结构合理,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能够及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弹性调整。另外,笔者所在学院积极鼓励学生选修经济、管理类等课程,参加或旁听经济、管理类的学术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增强自己的管理与设计的意识。学生还可以利用本校经管类学科优势,在学校网络和图书馆更容易找到其他艺术院校难以找到的信息和图书。在学生实习和考察时可以方便的选择自己理想的基地,方便学生尽快将学识与市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增强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笔者所在学院艺术设计系从专业确立之始就建立了系统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设置了完备的课程体系,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根据社会文化经济发展需__求和学校办学实际以及专业发展情况, 制定的培养方案注重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能够突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二、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近100%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受学生的好评。多媒体课件研制能力较强、应用状况良好,使用多媒体授课的专业必修课、学科基础课等课时比例达到100%,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达多门。

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按照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发展等教育原则,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在教师的教学研究立项中,有一定数量的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课题,而且其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和推广。例如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聚散教学法、平面图形空间立体转换教学法等,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该教学方法在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已初见成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2007 年,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获取安徽财经大学重点立项;2010 年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研究 获安徽财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 年,在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申报中,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研究 获取安徽省重点项目立项, 现已结项;2012年, 在安徽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研究获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另外,从2008~2012 年,笔者发表了与此相关的文章7 篇。

另外,设计系根据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学校教改总体规划,结合本院、本专业特点,制定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公共任选课、公共限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六大类课程不仅综合形成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总体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 在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科学引导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赋予其高度自主的选择权利,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选修课部分的学科前沿课程、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类课程的开设,及时将体现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不仅直接有利于学生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效推动了广大教师加强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种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既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又强调专业能力的实用性,既强调知识、理论的提高,又注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所倡导的精理论,重实践的教学理念。

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大部分专业课程注重把实践内容直接带进课堂,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学生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内容紧扣时展步伐、更新及时。如蚌埠好思家涂料厂;蚌埠鼎力仿古青铜器制品厂;蚌埠珠光太阳能制品有限公司;蚌埠蓝天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的《尔雅》杂志;合肥友谊医院;蚌埠移动公司;蚌埠市文明办;其它企事业单位;国家发改委; 历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设计项目。多数设计作品分别被采用,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社会好评。

艺术设计系针对本科教学实习不同类型的需要, 在学院支持下建立了相应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共13 个。各实习基地场所充裕、设施齐全先进,各专业与实习基地之间的合作深入,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制定了关于实习教学的措施和规定,对实习教学大纲做出了明确要求。针对每个校外实习基地,各专业均规定了明确的实习目的和具体的实习项目, 并配有稳定的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至今,笔者所在艺术专业已有毕业生约600 人进入实习基地,实习期间大部分设计作品被采用,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