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主体教育思想在教育界地深入,许多教师已在自主学习研究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自主学习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福建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上海中小学研究型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教授在现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等等。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积极意义:
①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选择的机会,学生对教学进度可以提出建议,学生与教师一起设计教学方案,学生对教学过程可以适当调控,同时参与教学结果的评价。
②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好的教学气氛的前提条件是互动、民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展欲,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从而使师生都体会到教学是一种人生的良好享受。
③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人际关系,增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主体型课堂教学设法使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有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
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承赖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是它们二者谐振的有效机制。非智力因素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充分调动。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当他们的认知和情感都融入教学而实现自觉、自主地学习时,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⑤有利于增强教学的社会性,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合群性,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社交技能。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方法步骤:
1 课前导学
目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载体:导学提纲教学案一体化个体二次备课优化各种教学要素(主要是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
1.1 创设问题情境。
1.1.1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天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帮助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知识体系作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来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带有明确的指向性。
1.1.2创设问题情境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集中注意力,使学习得以顺利开始。
②明确教学主题,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领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
③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状态价值,得到明确的意识信号,形成一种价值倾向,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④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智能水平,创设问题情境就要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
⑤创设问题情境的工作不但在学习过程中的前期要予以重视,而且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需要加强,只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已。
1.1.3 创设问题情境应着力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1.1.4 如何进行课前问题设置(课堂问题设置)。
①课前问题设置应紧扣大纲、教材和课程标准及高考命题改革方向,紧扣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和办法。
②课前问题设置要切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出的问题要包含多种水平的层次,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不要太易也不要太难。
③课前问题设置要便于课堂上展开“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设置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去思考探求。同时便于在课堂上讨论,以便在师生之间进行多次质疑、讨论、交流和评价。
④课前问题设置要新而有趣,特别要反映出最新的科研成果,实际应用背景和有价值的史料。
1.2 激发学习动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
1.2.1 激发学习动机,应达到下列要求:
①学生在情境体验和教师的诱导下,表现出具有情绪感受色彩的集中注意,并因主观奋发而导致活动的力度增加。
②学生在奋发的学习状态中对学习材料的区分和选择将变得易于进行。他们会对学习材料作出有意义还是无意义,重要还是次要的判断。这时学习的行为的方向和目标就具有决定的意义。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目标的激励,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③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意向(认知内驱力)。
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
1.2.2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
①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要达到学习是学生的必需的目的。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引探;理论;教学质量
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小学的数学教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就农村的小学教学而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借助相应的理论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环境分析
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环境与城市的教学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不发达,部分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中去,导致小学的数学教师缺乏,阻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教师多是就近的民办教师,对最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熟悉,甚至存在着一个教师任教多门课程的现象,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乏味
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此外,受到农村小学自身条件的限制,设备配备不足,特别是多媒体技术难以应用于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难以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理论依据和经验
为了改善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一定的理论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为了调动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数学思维,需要教师对其引导,鼓励去探索发现。
引探教学模式是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授受”课堂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是叫傲雪结构需要反应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作用,进而将外部因素转化为学生主体的内部因素,真正的实现了做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以及训练为主线,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争论,做到有发现有创新。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根据这一理论,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引探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自主的探究知识,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和推导,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而学生达到会学的效果。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应该来源于学生,可见引探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发现,这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实施提升质量方法研究
为了改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提升教学的质量,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仅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确保足够的师资设施,同时更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处于认知和能力形成的初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反应灵活,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加强对教学的创新。同时农村小学的基础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着手,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起点,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收获,因此需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因此要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知识的认知形式,一方面要加强教学情境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同时要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好奇心。例如在学习公因数时,可以利用童话故事的例子引导学生:小猴子秋天收了48个桃子,想和森林里的小伙伴分享,把他们平均分给小伙伴们,他应该分给多少个伙伴,每个人多少个,有多少种方法?这样学生就带着问题开始思考,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大的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果。
(三)有效的组织课堂活动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合理的设计教学,促使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课堂设计,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农村有效的教学资源,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课堂活动的灵活性和新颖性,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此外,教师要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去探索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真正的学以致用,使学生体会到
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进而自觉的学习。
(四)科学的进行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教学活动的结束,还需要结合科学的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进行信息的反馈,为后期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由于农村教学质量较差以及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需要借助提问评价,不仅实现知识的落实,还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法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结束语:
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从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方式的改进以及优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丽杰,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7)
篇3
关键词: 中小学思想品德 体验教育法 实践
中小学都开设有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是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如何做好中小学生的品德塑造历来为人们所探究。十多年前,体验教育开始走进校园。这种教育形式受到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者的关注,并且积极地进行尝试、研究与推行。
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它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开放性为特点,与以往的说教式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明确其教育价值,认真探讨实施体验教育的方法,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
一、何为体验教育
体验是一种情绪、情感现象,是一种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内心活动,强调人的内心感受,注重亲身经历,通过实践认识事物。体验学习,是指少年儿童的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的结合。少年儿童通过实践体验行为,在内心深处发生变化、内化或升华,从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实施体验教育,意味着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反思和调整,充分认识“缺失主体性教育”和“封闭教育”带来的严重弊端,从而调整到主体性教育、参与式教育上,调整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互动式教育上。体验教育符合当今的主体性德育和发展性德育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
二、以实践为主体的实施原则
引导学生亲身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他们把做人做事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健康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过程强调的体验是在实践中的体验。这一根本原则突出体现了实践在体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而实践对体验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体验教育以实践为动力方面。
学生是体验教育的主体,他们在体验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实践这个大背景。体验教育除了具有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教育主体的选择性、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教育目标的导向性和教育效果的知行统一性等独特的特点。在进行体验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的体验观,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体验观。
三、积极进取的心理定向
积极的成功的体验教育要打破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死气沉沉的局面,使思想品德课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因此,实施体验教育,要确定积极进取的心理目标。课程实施的心理定向为:第一,学生要充满自信,既不怀疑自己,又不低估他人;第二,愉快地自发参与,这种心理体验必须是愉快自发的,而不是被迫的,不受外部强迫性地干预刺激;第三,要做到自主发展,少年儿童有着自主和独立的性格,这种自主和独立使得他们更多地依据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客观现实与内心体验冲突时不盲目跟风,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第四,善意地互帮互助,少年儿童虽然体验到世俗中人们之间存在差异,诸如贫富、地位、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但要与人为善,同伴之间要真诚,互帮互助。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教育方法
良好的思想品德课的开设是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以便应对未来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因此,实施体验教育,应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界中的教育。
(一)家庭生活中的体验教育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培养中小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使他们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有所作为。不管将来社会如何发展,中小学思品课都要不忘对青少年进行吃苦教育,且首要的就是家庭生活的体验教育。
我国的现实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中的人口政策决定了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的三口之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农村中的强壮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越来越多。过去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家务劳动逐渐被先进的家用电器取代,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小学生缺少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磨难教育。
在学校里,可以普遍开设家政课,教学生学做家务,包括烧饭炒菜等。学生参加这类实践活动,既有助于增长知识和见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办事能力和应变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一步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针对城市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每年有7到10天的耐苦生活体验,在中小学开展“上山下乡”活动,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农村和边远地区体验艰苦生活,接受劳动教育,经受锻炼,磨炼意志,体验艰苦生活,品味人生,培养“生存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在学校,可以给中小学生人为地设置磨难课程,对学生进行磨难教育,还可让城市里的学生参加用扁担挑水,用搓衣板洗衣服,用小石碗磨花生等传统的家务劳动。
(二)学校生活中的体验教育
学校生活中的体验教育同样不可或缺。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环境,学生才能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象棋、围棋等比赛活动,以及柔道等国际著名的传统体育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畏战斗艰难,懂得合作。通过茶道、书法等传统艺术,以及古典音乐、古典文化的熏陶,尊重历史,形成认真协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此外,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素质拓展训练,通过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素质拓展训练正成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重要的行之有效的体验教育方法。
比如,可以在校内开展约20分钟的“信任之旅”项目活动。活动程序是:活动先分组,每组选定一人做向导,两人做安全员,其余人员均做盲人。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3圈之后,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选定的路线绕过障碍物前进。其间允许话语提醒,不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活动结束后交流当“盲人”的感觉,与帮助别人的感觉,并在团体内交流。也可以开展“板鞋竞速”活动,同样限时20分钟。活动程序是:先准备两副6人一排的板鞋,把每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场地两端。哨声响后,两队开始向目的地出发,队长喊口号负责指挥。到达目的地之后交换板鞋,让下一组人继续返回起点。活动结束后,大家交流心得。通过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学生可以深刻地领会团队精神的重要。
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可以开展“怎样当好小辅导员”、“怎样当好小干部”、“做守时形象好少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三)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教育
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教育应推广到社会生活中,而不应局限于家庭和学校。
我们可以以个人的自觉行动为前提,在中小学开展志愿者活动,学校集体组织,以公益和社会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生活的体验教育。例如进行给老年人、残障人士带路;植树节集体种花植树;在社会上展开保护益鸟、道路安全与防火防灾的宣传;到敬老院、社区福利院服务;回收废旧报纸书刊等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教育,尤其要重视与社区合作,积极依托社区的力量,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使学校德育教育和社区德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在农村,要加强学校和村委的联系;在城市,要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建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组建社区少先队组织。通过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学校德育得到社会的支持、理解和帮助,从而提高少年儿童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同时,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社区内各种潜在的德育力量,发挥社区环境育人的功能。如聘请社区的老、劳模先进工作者担任校外辅导员;充分利用社区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公园、商场、工厂、农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充当各类景区的讲解员,增强他们的自豪感。
充分重视社区的公益劳动、社会募捐活动和节日庆典活动等,总之,学校德育要充分利用社区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因素,带领学生清扫所在街区、社区,在干净的环境中育人。
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能够培养学生重视公益、尊重他人和无私奉献观念,树立为国家为大众效力的思想。此外,在时间上,可以规定,小学和初中学生每年至少要有一至两周的社会见习与实践时间,增强少年儿童及家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意识。
(四)自然界中的体验教育
培养学生尊重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优秀品质。城市的水泥砖头砌成的高楼大厦,虽楼宇之间有绿树花园,但如果没有在自然界中的体验教育,学生能够感悟到的仍然是相当有限的。中小学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快乐访问日”、“让母亲河的水更清”、“冬天盛开的花有哪些”、“寻找废品中的宝藏”、“寻找萤火虫”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我们还可借鉴国外某些中小学的做法,如每年都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将劳动课列入教学计划,对劳动内容做的规定。户外劳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农业,可以在中高年级开展种植水稻、种植甘蔗活动,让他们在本地农业等部门的支持下,从耕地、播种、插秧、田间管理直至收割、运粮、脱粒、碾米,参与每个环节的劳动,最后集体做饭品尝,在体验劳动成果的欢乐喜悦中增强劳动意识。这样,学生会学到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农村学校可以就近指导学生烧炭种菜,参加渔业劳动,学习养蚕。
五、结语
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验教育,可以使少年儿童自发自觉地触动内心,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最终达到开设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彩彩,陈敏.“知行合一”的体验教育[J].中国商界,2010(3):218-219.
[2]刘冬梅.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体验教育思想[J].榆林学院学报,2007(5):85-86.
篇4
关键词:技师院校;物理课堂;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1 当前技师院校物理课堂教学的现在分析
1.1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尤其对物理学科。物理学主要包括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物理规律,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虽然学科本身的各项探究活动有许多感性的实验与生活实例作辅助,同时也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处于激活状态,能主动参与教师的各类思维性活动,而这一切对于技师学校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他们能坚持的兴趣时间毕竟有限,一旦缺少必要的刺激就会转移注意力。一段时间下来,知识累积增多,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越缺少兴趣越学不好,最终走进了死胡同。
1.2 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缺乏学习的动机
由于学习成绩长期不理想,不少学生早就被初中教师放弃,大部分技师学校生对知识无需求,没有内在的驱动力。从而造成学生自己对学习已经放弃,极端表现出缺乏自信、自我轻视,自认低人一等;不少学生的学习是为家长、为教师而学,一旦在学习上受家长或教师批评时,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干脆放松甚至放弃学习,把此类行为作为对家长、教师的一种“惩罚”,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当然就更不用说持之以恒学习了。
1.3 技工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注定了物理学习的困难性
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到底差在哪里,除了行为习惯较差外,就是知识的掌握不全,各种能力比较薄弱,对规律的理解不深,比较容易死记硬背与乱套公式。而物理知识讲究体系,许多知识彼此关联,如牛顿运动定律处理问题中要较多地运用推理和判断,因此推理和判断能力要求较高,这对于技师学校生来讲就象迷宫一样,很难找出规律分析清楚。
2 当前改革技师院校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2.1 符合学生就业特别是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根据近来教育部课题组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录用一线岗位从业者时,对求职者的能力高度重视,在学历和能力之间的选择,有92.8%的用人单位倾向后者。对于注重技能水平的技师学校生来说,必须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特别是自从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很多行业出现负增长,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在这种形势下,动手能力强,具有扎实技能本领的技师学校生相对来说更加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
2.2 符合提高技师学校学生技能水平的需要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每个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来源于实验。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物理学和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学中含有大量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或者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实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得到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表三、改革技师学校物理教学的措施建议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资料显示,在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之间的选择上,有72.47%的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在技师学校物理教学中,应该针对技师学校生的实际情况,大力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3 符合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规范教学。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3 技师院校物理课堂教学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创新教学方法,然而创新能力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成功的,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培养。
3.1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包括:作为出发点的项目创意;为研究项目创意而产生的方案;确定行为步骤的计划;实施项目结束等。该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例如,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设计制作了电视机无线耳机、走廊灯自动感应器、电子生日蛋糕等,其中一些还在市里的比赛中获奖,使学生的成就感大增,从而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3.2 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化抽象为具体,把要研究的物理规律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特别是在物理教学中,演示教学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把物理规律形象直观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物理时候不再感到枯燥无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3 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
德国的职业教育成效突出,效果显著。例如,上世纪80年代,德国开展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实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包括:项目教学法、卡片展示法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技巧,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它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用其中的一些方法。
3.4 开展探究实验教学
当前,很多技师学校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的。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只是按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做实验,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思想和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设计表格,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训练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创造性思考。比如,在讲授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利用伏特表和电流表测出的电压和电流可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能不能只用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测量电阻呢?如果能成功测量出来,还应该需要什么器材?怎样测量?然后设计的方案并画出电路图。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社会能力都能够在物理课中得到训练、发展和强化。
3.5 充分利用多媒体方式来辅助物理教学
随着教学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广泛的应用开来。技师学校物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抽象概念,常规的实验是无法模拟出这一类的物理现象的,以往的教学中,只能够依靠教师的表述来进行诠释,所得到的效果差强人意。然而,多媒体方式在教学中很好的弥补了抽象概念讲解上的难题,借助计算机进行逼真的形象模拟,将无形化的抽象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4 小结
技师院校的物理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实施物理创新教学,是物理教学必然的选择。新课程标准下的创新教学,通过教师的多种教育方法对技师学校学生的有效教育、指导、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艺术体操;必修课;多元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近年来学院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工作,树立“向方法要效益,要质量”的意识,不断地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引入教学,特别重视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注重寓教于乐,以乐诱趣,以趣促行,以行促健,充分调动学生,使他们在课内、课外生动、活泼、自觉自愿地学好艺术体操必修课课程的积极性。重视能力培养,通过培养大众艺术体操人才,也作为学院艺术体操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在教学实践过程和实习作业中,加强艺术体操专业学生指导必修课学生的教学能力,指导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能力,组织竞赛和裁判能力,要特别重视提高必修课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艺术体操必修课教学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和个性的展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人才。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必修课课程
(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践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实行“项目教育”改革
过去艺术体操教学偏重于技术教学,忽略了“人性的修炼”。这种传统的艺术体操教学过程只是起到了培训具有“谋职”技能的人的作用;而在“项目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艺术体操教育,不仅传授艺术体操技能,而且传承艺术体操的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指导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将其过程迷失的主体找回来,以复归的人性升华“艺术体操教学”为“艺术体操教育”。在传授知识技能及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进行艺术体操的拓展教育,提升学生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
(二)引进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艺术体操教学方法上,采用“探究式”、“情景式”和“互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从而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1、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探究教学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的。重视合作式学习。在探究教学中,常常需要分组制订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探究教学还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如图1:通过对探究教学内涵的分析,探究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2、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法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及方法论指导下,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引起了教育界,尤其是职业教育界的关注。“从做中学”的教学过程大体是“设置问题情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研究和制订解决方案――(学生)实施方案――检验与评价”。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情景教学法”吸收了“从做中学”理论的精华,“设置情景――学生质疑”,扬弃了其中的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作用难于发挥的不足,变“学生研究和制订解决方案――(学生)实施方案”为教师点拨启发,动情晓理的“主动学习”环节,“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互动式课堂,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助手”的理念。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法理论上来讲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师生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是启发学生,即循循善诱。学生主体作用的核心是独立性。这种互动教学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主体互动,产生教学共振,实现教学相长。首先,互动式教学的重心由教师为重心,转向了教师与学生并重,学生变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体与主角,教师则由主演变为导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是问题和资料的编写者、提供者,教师给学员提供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感。其次,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学升通过参与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经验共享,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不仅有认知性因素,而且包含情感因素,即要求学生从感情和行为上积极参与,要求他们进入某些教学情境,认知和体验自身的变化,重在塑造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能力。最后,学生通过分享控制课堂讲授内容及教学进程的责任,既实现了“学即所需”,又体现了自我价值,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三)实施人文教育,实现教学手段的改革
创造和谐教学氛围,搭建“人文教育”平台,“体育运动人文原理研究的核心是在运动中培养人性丰满的人。尤其是在未来的小康社会,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已不仅仅是肉体上的需要,人文方面的精神需求将表现得更为强烈,为此,研究体育运动的人文原理,培养体育参与者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实现体育运动的总目标。”(宋继新《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
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把艺术体操的录像引进艺术体操课堂教学,能最大程度上展示艺术体操运动员生动鲜明的运动形象,艺术体操动作和技术的具体可感性,艺术体操画面的精彩夺目,使学生产生由衷的赞美、感叹、引起兴奋、热爱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从而产生积极参与的情感体验与运动思考;通过组织艺术体操表演,记录下学生的演出过程,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情,而且给学生开拓思维、创造才华的展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学生在练习艺术体操的情境中增长了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愿望得以更好的实现,从而迸发出极大的练习热情,教学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有所用,美有所感,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的现代教学特色。
三、结论
(一)对艺术体操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教学中突出了趣味性和探索性,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二)在“以人为本,健身育人”的“项目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艺术体操教育,不仅传授艺术体操技能,而且传承艺术体操的“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三)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是搭建“人文教育”平台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民主教学,使师生间、同学间处于亲密友爱、心情舒畅的和谐气氛中,真正把艺术体操教学变成“人文教育”的课堂。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近年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了各学科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初中体育 高效课堂 教学有效性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实施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既要考虑课程的学科教育功能,又要考虑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需求,还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时代要求。如何将这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把学校课程资源最高效的整合,形成教育效益最大化,成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前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不必要的课堂时间浪费。课堂教学的有序、紧凑,是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重要因素。因而,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可能出现的状况及解决的方法等等。这样,无论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对整个教学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都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师准备在课堂教学中穿行一个体育活动,则应在课前就设计好合理的方案,诸如,场地的预备、学生的参与度等问题,避免费时费力却毫无效果。因而,教师的教学要紧扣课堂45分钟,一定要在课前就对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有一个细致的安排,方能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有序、井然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足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笑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克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相互尊审、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和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克服过去那种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方式强加给学生的做法,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地位的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尊重教育。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像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学生是有惧怕心理在其中的,所以老师要采用诱导的方法进行训练。就拿鱼跃前滚翻来做例子,第一步,练习学生的前摆臂动作,先让学生做原地前滚翻,这是简单的。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在起始位置做上标记,在做前滚翻的同时要求学手臂尽量向远够,从而练习前滚翻当中的前臂运动。第二步,将前滚翻换个方向进行训练,由平地改为垂直式的滚翻练习。第三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动作,让两个同学用手臂拉直的方式调整高度,让其他的同学进行空中滚翻练习。高度是可以自己控制的,然后学生可以轮番进行练习。经过分解之后的动作就变得简单得多,学习起来更容易把握。
寓教于乐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就是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体育课和谐课堂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对寓教于乐的不断追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枯燥、刻板、陈旧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会产生厌倦心理,这样在练习时学生情绪也就会消极、低沉。相反,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和新颖的教学手段容易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在篮球运球练习中,可利用一运一抢或一运多抢的练习方式,双方运用合理的技术动作进行争抢练习。练习运球的同学不是简单地运球,而是在运球过程中利用各种技术动作躲避其他同学追抢,这样一来,既用类似比赛的方法很好地练习了运球技术,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们还可以利用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展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各类体育竞赛,如篮球、拔河、短距离多人数接力、花样跳绳技巧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体育理论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体育理论教学过于书本化、文字化,而且纷繁复杂,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传授学生,学生很容易产牛感官疲劳和厌学心理,即使当时吸收了,也会快速遗忘。而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后,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多媒体教学突破了听觉的限制,学生可从多角度来学习理论知识,促进了重难点知识的快速掌握。多媒体辅助促使动作讲解简单化,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学生对新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传统的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模式过丁单调,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到教师的动作示范上,因此教学效果不太明显。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新鲜活泼的面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动画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有效地提高运用技能。
例如,在向学生讲解篮球的急停跳投技术动作时,教师讲完整的动作示范后再讲解,使得学生对该动作的理解较为抽象,从而缺乏完整性。因此,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整个动作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进行动作的重复分解和连贯,使学生了解急停一屈膝一蹬地一伸肘一曲腕这整个过程。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自然练习起来得心应手,而且经过自我思考与练习,创造性的发展了该动作,使之更为自然和巧妙。
总而言之,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才能让一堂体育课有声、有色、有趣、有益,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
参考文献:
[1]方丽云.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J].新疆教育,2011
篇7
摘 要 体育舞蹈是一项优美的运动,对身体姿态的要求非常严格。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参与,可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长期坚持,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渴望得到认同。通过对成都市10所开设体育舞蹈公共课的高校进行调查,分析指出根据体育舞蹈项目特点,依据高校安排的体育舞蹈课时实际情况,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 成都市高校体育 舞蹈公共课 教学现状 调查研究
高校体育舞蹈公共课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体育教改与人才目标培养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价值意义。体育舞蹈的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价值。它具有文艺和体育的双重特性,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的双重特点,深受当代高校学生的喜爱。因此,本文结合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对成都市部分高校的体育舞蹈公共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一、成都市高校体育舞蹈公共课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成都市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种类调查与分析
体育舞蹈分两大类即摩登舞和拉丁舞,摩登舞包括华尔兹、狐步、快步、探戈、维也纳华尔兹等五个舞种;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恰、牛仔、斗牛、桑巴等五个舞种。通过调查,大一、大二重复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都在15%以下。由此可看出对教师而言每学年面对的授课对象基本是初学者。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课的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安排上,只能安排基本步伐和初级套路的教学,不能按照常规分铜、银、金或初、中、高级教学。
(二)成都市高校体育舞蹈公共课的教学方法例举
1.讲解示范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讲解的目的要明确,语言要简明、准确、力求生动形象。根据教学内容、任务以及学生接受能力,教师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动作的结构、方向、重心、音乐节奏、舞蹈风格等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准确的看清和了解。老师在讲解、示范舞蹈动作时,一方面要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另一方面也要坚持练功,保持较好的体形和体力,保持身体应有的舞蹈所需要的协调。
2.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采用电视、电影、录像、VCD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以使学生更多、更快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带、VCD等现场比赛或表演带,其优点在于学习体育舞蹈之前,首先让学生了解体育舞蹈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3.照镜直观法。照镜直观法是指在体育舞蹈公共课教学的过程中,利用镜子帮助学生掌握动作和纠正错误的方法。面对镜子练习就可以直接而又客观地把自己的动作展现出来。通过与教师正确示范的比较面对照镜子动作加以改进和纠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成都市高校体育舞蹈公共课改革对策分析
(一)成都市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实际师资力量和学生情况而定
从选修体育舞蹈课程学生性别比例的调查中可看出,在各校选修体育舞蹈的学生性别比例是非常不平衡的。体育舞蹈是两个人的舞蹈,基本步伐和两人配合是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重点,比如华尔兹舞蹈。华尔兹舞蹈优美而高贵,基本舞步简单,主要是两个人搭架和配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大部分都是同性一组,将失去华尔兹的美感,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伦巴舞教学也是如此,伦巴舞动作优美、缠绵、性感,如果在伦巴舞套路教学里都是同性,无疑会影响伦巴舞本身的感觉,也影响那些为组对的同学学习自己应学的舞步。
(二)拉丁舞中的校园恰恰恰和校园牛仔舞适宜作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
拉丁舞由于舞蹈本身特点可以创编成单人舞,把拉丁舞的基本步伐编创成单人舞步组合,一个人表演也有一定的欣赏性和美感,这样比较适合在高校环境中进行教学。对公共课的学生来讲,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舞蹈基础,课时量有限,学生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动作不到位,初期就失去了信心。但是校园恰恰恰和校园牛仔舞由于本身舞蹈动作以及音乐的特点,比较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高校学生大部分性格活泼开朗、调皮好动,选校园恰恰恰和校园牛仔作为高校体育舞蹈普修课教学内容能符合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在体育舞蹈公共课期末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如:分组考核
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体育舞蹈公共课上教师教授的舞蹈动作、组合都能熟练掌握。因此,在考核的形式上进行创新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练习完整动作的同时去变换队形。这样不仅可以考察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建议
(一)成都市高校体育舞蹈公共课班级男女比例不平衡、教师配备不全,要完成高校体育舞蹈公共课教学的重任,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促进高校体育舞蹈公共课教学指导思想的形成。
(二)拉丁舞中的校园恰恰恰和校园牛仔适合作为公共课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能符合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两者动作特点、音乐的节奏比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教师可以根据上课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来制定一系列的考试规则,在考核的形式上进行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1] 寿文华,魏纯镭,荣丽.体育舞蹈――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与学;有效方法;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信息技术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新的跨越。尤其是新课改实行以后,我国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当前的一种发展潮流,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掌握信息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近几年,我国对信息技术课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初中生正处于增长知识的重要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能够使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目前,各个学校已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为信息技术课程投入了一定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但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教学体系并不是很完善,在信息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首先,尽管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大部分学校对升学率以及学生文化课成绩过于重视,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落实的并不到位。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由于信息技术涵盖的内容量大,教材版本也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迷茫的现象,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把握不够,再加上有些学校计算机设备不健全,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与其他的课程有所不同,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固有的教学模式太过单一化,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讲台上一边讲一边演示,学生在座位上听,缺乏参与性与实践性,显得索然无味,也降低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课堂目标就难以实现。如何能使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开展,提高学习效率是广大师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育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这是课堂教学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种形式。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实践性比较强,学生只有通过亲自操作才能有效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往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授课时,往往侧重于教师的演示以及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当前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学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教师指导,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实践,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缩短讲授与演示的时间,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学生的基础不同,要适时的给予学生指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信息技术重难点。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专业性比较强,还包含大量的零碎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反应也比较迟缓,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知识的不熟悉,另一方面是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新课改制度下,情境教学成为教育教学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不必拘泥于课本,要根据实际情况,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Excel函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成绩进行总分、平均分以及排名的运算。一些理论性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doc扩展名这一章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就告诉学生doc就好像是你名字的姓,而它之前的才是这个文件的名,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使学生充分理解doc的真正含义。在学习Word的各项功能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字体进行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并在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相对来说缺乏生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跑神,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者播放一些视频、讲座,使学生在观看中加深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印象。比如在学习PPT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一些曾获奖的优秀PPT,让学生感受画面的变动与技巧运用,一般PPT画面做好以后,展示的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学生通过观看,可以在实际中亲身尝试,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要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在观看完毕之后,进行分组探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的。
三、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来说,也要进行全面的革新,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抓住当前的大好形势,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广艳.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4,01:102-104
篇9
《经济法》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理论基础夯实,综合性较强,涉及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等方方面面,内容庞杂,知识点多且零散。面对严谨枯燥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理论基础差、自制力不足,容易产生厌反情绪。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曾指出:“教学方法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使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职作为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类型,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理论够用”为尺度,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作者本身的教学实践,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了一体化分小组案例教学模式,并创新性地采取了“1+1+1”三方考核评价系统,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点看法,供探讨与交流。
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与会计专业契合度不高
在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涉及的法律种类较多,内容庞杂,但课时却非常有限,少的仅有42个课时,因此在课堂上无法同时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高职学生普遍对基本的法律、法?没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吃透法律的基本原则、精神以及各单行经济法条文。另外,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普遍采用不分专业、授课内容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并没有突出其与各自专业的结合,无法体现学生在本专业基础上的法律优势,这也往往使得学生在心态上,习惯于将经济法当成非专业课程对待,忽视其重要的地位,加之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所以学生学习热情也不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普遍缺乏条件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仍以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收为主要形式,教学上更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法条的讲授,这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性难以实现。更为突出的另一方面,是普遍都缺乏可实践的教学条件,这就导致一些事务所咨询、实地法律调研、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很难开展,其结果就是,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并不能因此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济法相关问题,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经济法》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目前的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缺乏专门针对该课程特殊性做出的新尝试和新探索。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考核不能仅仅体现在对法律概念、法条的背诵记忆上,更高层次的考核应该是体现在其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思路,瞄准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分析能力测试,进行综合考评。
二、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学思路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法律之路》一书中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个个的案例就是人类法律生活经验的结晶。这说明了具体案例对于学习法律的重要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但是非一体化的分小组案例分析方法过于零散,无法实现《经济法》课程中各章节知识点的串联,且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短视。而基于一个统一的企业背景下的一体化案例分析,能让全体学生有身临其境融入企业经济环境中,去实践经济法的运用,真正地做到寓教于学、工学结合的目的。
其次,对于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学生评价配套体系改革。此前,《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且平时成绩部分,也都依靠任课老师的主观印象给分,有失公允。哪怕是课程中运用了案例分析后的评价,也是单一的由教师评分作为考核评价,这个是比较片面的。因此,本文作者在这里引入“1+1+1”三方评价系统,从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均衡地去评价学生的一体化案例分析成果,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大家地积极性,也有利于公平地打分。
三、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教师需要研究一套用于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
教师需先根据所教授的《经济法》课程章节内容,即哪些章节可以进行分小组案例分析,再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研究一套适用于分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本文作者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当下非常热门且深受学生喜爱的一档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安排的相关知识点任务,结合背景知识,模拟甚至演绎相关的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实现真正地寓教于乐。
(二)对《经济法》课程学生划分小组。
在《经济法》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根据男女比例、性格差异、能力层次等不同的指标,科学地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组长,对该组的案例分析进行统筹安排,同时通过抽签,决定各个小组案例分析的顺序。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分析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计划、分工实施任务。这样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将合作与竞争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三)课堂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
根据课程进度和分组顺序,每个组会在下堂课前知道本小组要围绕此展开案例分析的知识点。比如,教师本次课堂上讲授了关于“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知识,那相应小组成员就要围绕这个大的范围,以“奔跑吧兄弟”为案例背景,构思相关的案例,将跟“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的知识点嵌入其中。案例展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成员可以选择根据各自分配好的角色,对案例进行演绎分析,也可以通过PPT的展示讲解,进行案例分析。
该环节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指引他们如何有效地去组织案例,从哪里查找相关的案例资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提示学生注重团队配合,培养整体协作能力,当然,如果出现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搭便车的情况,需要与该学生及时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适当的约束。
(四)开展“1+1+1”三方考核评价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案例分析课堂教学,在最后的呈现过程中,肯定会有做的出色的可以让别的小组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最后案例分析结束后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会邀请别的小组的成员对该小组的案例分析发表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教师要对案例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凌乱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考核评价摒弃了一贯的教师单方评价原则,引入“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分为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分别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参与能力和完成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通过50%的组内自评分数、25%的小组互评分数和25%的教师评价分数,作为学生最后的平时考核分数。
四、实施总结
篇10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深人解读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状况,指出学科门类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引领性,研究质量的波动性构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特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才队伍、实践研究、智慧层次、利益追求、学术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方略: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性;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研究认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体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性与实践性。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剧增的兴盛的局面,但又呈现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混沌”状态。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何走出这一“矛盾”阶段,对进一步深人理解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与内涵,构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策。
1对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的解读
1. 1学科门类的交叉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各门学科通过加强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促进本学科发展,已成为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诸如:哲学与历史学与文化学与政治学*体育史学与奥林匹克学、教育学与教学论与课程论、学校体育学与竞技教育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与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社会学与管理学与行政学体育管理学等等。运用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互补,重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然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门学科与相邻学科内容“重叠”的现状,缺乏学科体系性与独立性的问题,如《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与《体育教育学》等学科课程,都包涵着体育过程、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设计等内容。甚至在性质不同、名称不详的体育社会学科中存在内容体系雷同的问题。如:《体育经济学》与《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内容都有相当比例的“重叠”。再如:《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学科名称既相似又有区别,但就所涉及的内容同样存在“重叠”现象。这一现状反映在一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多学科“融合”作用容易导致各门学科设置缺乏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构牲与主体性,“有些研究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之嫌”。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学科之间的“混沌”与“模糊”状态,便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发展与成熟。
1.2学科研究的引领性
作者查阅并粗略统计了2005—2008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以“体育社会科学”、“奥运”、“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体育心理”、“体育哲学”、“学校体育”、“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为题名的部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文献。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属于宏观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少,尤其是缺乏高瞻远瞩的、整体性的、战略性的、规划性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体育学者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宏观研究是政府决策部门的事,学校只能进行微观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形成比较重视体育社会科学某一理论与实践的微观研究,最多只能上升到中观研究的空间,客观上反映出忽视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的倾向,以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不够明显与突出,有待形成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内容实际的理论体系,以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3研究质量的波动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数量剧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对个人还是群体的研究成果的估价,用的都是数量语言叫。就高校而言,申报体育类硕士点与博士点、重点学科、各级研究基地等都应有核心期刊代表作、学术专著与各级科研项目数量上的要求。就个人而言,国内各高校对体育教师个人学术成果也有数量上的要求。上述要求虽然反映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语言,“但这并未根本改变语言的数量特征”,更不能全面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客观上也存在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属于一般描述性、简单整合的研究“文体”占有相当比例。能够运用哲学、系统科学、逻辑学、文化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从深层次与不同视角分析与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成果十分匾乏。追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体育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根本体现。如果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升,其结果只能是数量越多,质量越低,产生伪劣作品多的可能性就越大。
2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人才队伍
“研究质量是人才质量的标志和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单从数量上看,应该说是比较庞大的,如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但也应看到“精英”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制度不完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领军”人物不多,许多具有“知名”头衔的“高级”人才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在国内影响力不大;硕士点、博士点培养机制的问题间接导致优秀体育研究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存在近亲繁殖现象等等。反映出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函待提升的现实。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质量的提升,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
2. 2实践研究
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问题,是关系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与研究价值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运动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活动。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了解情况,收集一些事实资料而已。所谓体育实践研究,就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图让别人填写调查表”等等。上述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局限。不可否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涵盖上述实践活动,但就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内容、组织、方法与手段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上述研究体育的实践活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要着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同时,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还未受到重视,“距离”主体的人甚远,只是在体育书本或相邻学科的教科书中寻找体育实践的“答案”,造成很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深度与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 3智慧层次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必须依靠学者个体的哲学智慧的功底与科学思维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研究过程的“优化”,更加精确地反映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可靠性、准确性。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比较注重体育经验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综合知识与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体育知识的“接受”与“整合”,因而在科学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出现了许多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体育十某某学”二“体育某某学”、“某某学十体育”二“某某体育学”,不断地重复进行己经确定了的知识体系重新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凸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缺乏“反思”,缺乏由体育“客观事物”抽象出来的理论或“思想”。以至出现许多“形而上学”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观点,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二体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是对立的关系”等等,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缺少哲学智慧的引导,习惯用知识范畴下的“线性”思维方式去理解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容易受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干扰。
2. 4利益追求
所谓“利益追求”,反映到体育学术界,也就是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各种生存活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职称评聘、人事分配、成果评奖、晋升导师、学科建设、学位评审、项目申报、工作调动、年终评优等,无不与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有关。绝大多数的体育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对体育专家、学者和体育教师都有科研业绩要求,普遍实行数目量化管理。规定不同职称的论文篇数,发表“层次”,并将篇数“赋值”,发表篇数越多,论著字数越多,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越高,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不同,“赋值”不同,得分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学术界盛行的个人“利益”与本位“利益”的作用,助长了盲目追求数量与速度,轻视质量与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体育界学术腐败现象的滋生,与社会的整个学风和道德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个体在社会环境所处的地位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社会对体育学术成果价值评价导向的功利性超越了实用性、教育性与社会性,而这种实质性的转变所产生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对追求功利的少数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学术个体与群体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为了个人利益、小群体利益、本位利益,不惜败坏体育学风与学术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了体育学术环境。
2. 5学术环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期望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需要营造有利于学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环境。优化体育学术环境对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努力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会积极的意义。然而,缺乏健康学风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体育学术“垄断”现象比较普遍,例如各级体育课题申报中“行政”干扰所产生负作用的辐射,使得体育学术“行政化”的倾向占领上风。这种“行政化”的体育学术氛围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体育学术规范体制功能的逐渐削弱,不利于优良“文风”与“学风”的塑造,长期下去,便容易产生体育学术腐败的土壤。再如体育学术评价中的非理性化倾向,“由于公正、认真的学术评价被人为地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再如学术霸权现象,“就几个人搞学术统治,他们的研究左右着整个学术领域,使其他人没有发展空间”。这种学术“垄断”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极大,严重挫伤了广大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具体方略
3.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
3.1.1拓展体育社会科学实践领域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与其它的实践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最终保证理论与社会互动的意义是实践”,通过设计、调查、模拟、体验、运动、测量、实验等实践活动形式,获得各种体育研究素材,并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体育社会学科的实践活动,促进各学科深人发展,避免学科之间和个体学科内容的过多交叉与重复,逐步完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独立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如:国际体育、奥运经济、区域体育经济、体育文学、老龄社会体育、农村体育发展等。通过体育学科系统理论之间的互动,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体育学科理论的“生成”与创新,保持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具有独立性的特质。
3.1.2倡导体育社会科学实证研究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并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事实所蕴含的无法得到解释的问题。现实中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方法、不同实践标准进行解释,很容易产生于体育事实本身相背离的或者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种研究由于主观意识性较强,人为的因素较多,其研究结果大都缺乏说服力。因此,需要把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有关领域,通过脚踏实际的努力,获得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对描述体育事实的真实性与精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体育社会科学中各门学科在加强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要主动获得符合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信息与技术,探索与促进某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1.3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
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交互、微缩与传真设备、录像与电视,建立具有文献复制、数据分析、体育技术、体育语言等功能的实验室。通过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把文字、声像、信息、数据处理成图形化、数据化,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精确的和比较全面的结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必须通过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师资队伍质量,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促进实践研究的深化,把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
3. 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
3. 2. 1重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批判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研究应该重视对各门学科自身理论与知识体系的批判,因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价值取向并非都是具有中立性的,容易受到人为的、主观的、利益的与权力的制约,容易受到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教育、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影响及其控制作用的约束。开展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他批判”与“自批判”,一方面有利于分辩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真伪,阐明其本位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批判的理论进行检验与反思,促进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创新。
3. 2. 2定位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理论导向
体育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应以实践理论为导向,要用发展的、全局的、战略的眼光,分析体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论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科学指导作用的渗透,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形成语言层面的实践理论与指导现实过程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动态系统。确立以体育社会科学实践为视角的认识观,阐明体育社会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个人与社会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只有在充分发挥宏观研究的导向作用与微观研究的具体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实践理论基础。
3.2.3挖掘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
开发与利用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进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资本扩张与智慧教育,为更有效地进行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指导性需要经过严密的、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系统的、超越的、能动的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学科整合、体系构建、理论创新,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智慧进化与智慧更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以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为指导,站在宏观研究的角度,从微观人手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功能,正确认识体育社会科学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
3. 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
3. 3. 1坚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精神与民族精神。从学风建设上可以通过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传递和积累的制度约束,展现个体与群体行为示范,鼓励体育学术创新。
3. 3. 2形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个性特色
所谓个性特色就是和别人不相同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从主体出发有个体研究、小群体研究、团队研究等多种形式,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研究,都应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特点。必须依靠自身的体育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研究的相对优势,敢于探索别人未涉足研究的领域,生产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学术精品,凸现体育精品的学术地位,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向高层次方向转变。
3. 3. 3打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精品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树立学术精品意识,通过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打造一批精品,占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形成学科优势。“学术创新,可以打造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又可以推动学术创新”。创新是学术精品的“灵魂”,要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潜心钻研,推陈出新,敢于超越,提出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只要把学术创新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就可以出现《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奥林匹克学》、《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3. 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
3.4. 1制定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战略规划
体育社会科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就必须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各级体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机构要把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规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数量、培养层次、培养梯队、培养机制、培养评价等。
3. 4. 2优化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
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需要出发,重视培养中青年优秀研究人才。通过体育社会学硕士点与博士点建设、体育社会学研究基地建设、体育社会学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学术梯队,通过培养体育重点学科带头人、体育学术带头人、后备体育学术带头人、体育学术骨于、青年体育学术优秀人员,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梯队结构。注重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的管理制度;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加强体育社会科学人才的档案建设。
3.4.3营造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环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