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信息化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林至颖,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中山。现任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利丰研究中心副总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暨南大学现代流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商业模式研究工作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香港中文大学MBA、香港理工大学理学(知识管理)硕士、香港大学会计及金融本科学士。2001年获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留学于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二、社会职务
林至颖于2003年加入香港利丰集团,曾在利丰集团旗下的利丰(贸易)有限公司及控股公司利丰(1937)有限公司下若干子公司工作,在环球消费品采购、物流、经销及零售方面拥有丰富实践经验。近年专注于协助利丰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从事与供应链管理、商贸流通及中国商业模式有关的研究。加入利丰集团之前,曾任职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林至颖在中国证监会/深圳交易所第40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培训班毕业,拥有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并为香港董事学会会员。林至颖是国家工信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的专栏作者。曾公开在国家级经济、社科类核心期刊及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三、主要荣誉
“供应链金融在泛珠三角区域的实践现状及对区内现代物流业合作发展的战略思考”获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及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联合颁发“泛珠三角现代物流业合作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忧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生物质能源价值链管理(Bioenergy Value Chain Management)”代表中国参加壳牌及美国时代杂志(Times Magazine)联办2010全球明日能源研究报告比赛(Energy For Tomorrow)获得二等奖(2010年)。
四、主要论著
1、《以内外贸一体化为本位构建中国式跨国商贸集团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9月。
2、《中国与欧美流通发展比较及启示》,《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1月。
3、《中国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优势、经验和对全球的启示》,《经济纵横》,2012年6月。
4、《国内外银发市场理论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现代商业》,2011年3月。
5、《从声誉风险视角看企业风险管理》,《商场现代化》,2011年5月。
6、《供应链全球化与企业组织变革》,《中国经贸》,2011年5月。
7、《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及案例》,《中国市场》,2011年7月。
8、《基于SCP范式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分析及其实证研究》,《当代经济》,2011年8月。
9、《中国与欧美流通业发展比较及对“十二五”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创新的启示》,《中国流通2011(国家商务部指导、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2011年年会会刊)》,2011年12月。
10、《中国私人公务机市场发展概况》,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供应链金融在国内的发展概况与战略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2、《利丰集团:没有工厂的生产商》,《中国经营报》访问,2011年12月26日。
13、《利丰集团:一家百年贸易公司如何打破企业发展“平原化”》,《商学院》杂志访问,2012年4月。
14、《“盛世危言”达沃斯》,《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2月10日。
15、《中美TPP博弈》,《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2月25日。
16、《碳排放交易体系不能没商量》,《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3月10日。
17、《新普京时代的中俄经贸关系》,《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3月25日。
18、《中美贸易摩擦何以加剧》,《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4月10日。
19、《经济复苏中的亚洲机会》,《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4月25日。
20、《全球价值链的开放变革》,《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5月10日。
21、《中日韩自贸区簸行》,《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5月25日。
22、《伦敦奥运负担》,《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6月25日。
篇2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张杨表示,智慧城市属于新型城镇化概念中的细分板块之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包括智能交通、安防、医疗信息化、智能建筑、教育信息化等等。这不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相关公司已经在业绩方面有所体现。
智慧城市带来什么变化?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借助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城市运营,并优化有限资源使用情况的城市。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表示,“智慧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产物,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形形的网络平台集成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代名词。“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结果,构建了一个开放创新、绿色生态、文明科学的现代新城市发展模式。
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称,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测量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营,包括城市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从应用领域来看,智慧城市包括智慧的交通、医疗、公共安全、教育、城市发展和能源等领域。
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十二五”期间,320多个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上的直接投资合计超过3000亿元。业内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随着更多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智能交通更被看好
据了解,智慧城市的涉及范围很广,包含了医疗信息化、社保信息化、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教育信息化等多个领域。而其中,智能交通是分析人士较为关注的。
华宝证券TMT分析师吴炳华表示,目前来看,前景较确定、有望率先发展的细分领域主要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城管和智能医疗等领域。此外,涉及教育、社保等公共民生领域的智能化建设也有望渐次推进。因为目前来看交通过于拥挤等问题较为明显,而智能交通则可以较好地改善这一领域。
事实上,智能交通行业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投入中投资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细分领域。交通运输部近日的《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中也提出,到2020年总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
国泰君安表示,城市交通供需矛盾逐渐加大,在基础道路设施供给有限增加的情况下,智能交通成为缓解矛盾的首选手段。随着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单个项目投入规模有望逐渐加大。随着城市智能交通千万级等项目增多,实力型大公司有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由于相关项目对公司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龙头公司有可能凭借资金和规模实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业绩加快增长。
警惕相关软件板块解禁压力
事实上,对于智慧城市所带来的机会,上市公司已有所布局。如中国联通之前就已经了"智慧城市"战略,而中兴通讯近期则了“ZTEI-City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篇3
9月3日,“‘绿色科技 e控未来’安凯新能源e控系统会暨第五代纯电动车下线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凯新能源基地隆重举行。中国新能源客车领域的知名专家、来自全国的新能源客车用户及安凯客车的主要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共同见证了中国新能源客车的历史性时刻。
安凯e控代表未来趋势
安凯新能源e控系统是安凯卓越电管理系统(I-EMS)的全面升级,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为基础,集合操控人性化、安全多层化、功能智慧化三大特点,通过电容多点触控式交互操作,带来科技、舒适的驾乘体验,引领中国新能源客车全面进入智能大屏时代。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中国汽车产业信息化及车联网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指出:用信息化技术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基本共识。其中车身轻量化技术、车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技术发展三大重要趋势。“如果现在不在车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方面进行提前布局,必将面对行业出局的风险。安凯e控就是应对这种未来趋势而迈出的实质一步。”安凯技术中心新能源研究所所长陈顺东这样评价该技术系统战略价值。
市场迫切呼唤 安凯e控应运而生
随着中国客车市场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客户需求和客户体验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014年安凯客车提出“新安凯 新价值”的企业发展理念,其核心就是“以客为尊”,让客户需求成为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力量。
本着“以客为尊”理念,安凯e控系统和安凯第五代纯电动客车的出发点就定位在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客户体验上。中国新能源客车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范围进行了示范运营,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众多的问题,比如,续驶里程不足、车辆价格过高、操控培训、保养维护困难、安全隐患等问题成为制约新能源客车推广的障碍。广大新能源客户热切期盼一款既不逊于传统客车运营性能,又能体现新能源客车节能环保优势的产品。
安凯e控系统和安凯第五代纯电动车正是针对客户需求的回应。安凯e控系统具备九大功能模块,全方位多角度解决新能源客车在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让客户开着省心、放心、安心,而且更加节能环保。
安凯e控的四项第一及三大优势
安凯e控系统创造了中国新能源客车的四个第一,即:第一个针对新能源客车全运行环节的智能管理系统;第一个将12寸防眩光液晶大屏应用到新能源客车上的智能管理系统;第一个可以对新能源客车故障进行智能诊断的智能管理系统;第一个让乘客、驾驶员、管理人员可以同时使用的智能管理系统。
安凯e控系统的三大优势为:操控人性化、安全多层化和功能智能化。
操控人性化:安凯e控系统将人性化做到了极致,e控首次将传统机械开关和操控模式融合至12寸液晶触摸屏中,行车中几乎所有操作都可通过触摸屏完成,真正做到屏随心动,车由e控,极大提升了新能源客车驾驶乐趣和便捷性,让驾驶新能源客车成为一种愉悦的科技体验。为了进一步简化操作,安凯e控系统自带了“节能”“动力”“正常”“雪地”四种智能驾驶模式和相应的驾驶评价系统,可以实时评价驾驶状态的经济性能;还能根据不同驾驶习惯和路况,对客车的能量消耗做出智能化控制,在提升乘坐舒适度的同时,使整车的能耗降低达5%上;并且配合先进的电容和电池融合技术,综合能耗降低达10%以上,大幅提升了新能源车运营经济效益。
安全多层化:e控系统采用了防范为主的安全控制策略,对各类重要指标,诸如绝缘监测、烟雾监测、温度监测、碰撞监测等进行严密监测。通过6层高压系统防护,以及采取5层动力电池系统防护,最大化地保证了车辆安全。同时,e控还集成行业内首次应用的碰撞安全监测功能,当发生碰撞时将自动切断高压系统,为客车安全运行把好最后一道关。
功能智能化:安凯e控系统堪称“客车智慧专家”,其配备的智能检测、诊断系统一举为客户解决了维修保养方面的诸多困难。系统融合了安凯研发工程师多年的现场诊断经验,结合4核处理器的强大运算能力,可以在现场对故障进行专家诊断,直达故障根源。通过e控的无线WiFi热点分享功能,可以通过“云”服务网络对整车进行监管和保护,当车辆发生故障时,专业人员可实施远程诊断,也可现场通过WiFi连接系统,对系统进行标定、分析以及系统软件的更新和下载。
安凯e控 开启新能源客车e时代
篇4
项目背景:
xx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内需进一步扩大。交通、能源、保障性住房、城镇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工程继续实施,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了更大市场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色金属工业提供重要支撑,在高精尖产品发展方面需要重大突破。上下游产业相互融合、企业重组步伐加快,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的推进,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任务,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未来,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加快、xx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出台落实,对有色金属尤其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加大。根据《有色金属工业xx规划》,预计xx期间,有色金属需求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与xx相比,增速将明显放缓,20xx年十种有色金属的消费量预测如下:
项目概况:
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主要完成收购标的企业,帮助其复产及扩大设备规模等。收购完成后,将实现XXX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并购动因
四、投资主体
(一)投资方
(二)被投资方
五、并购计划
六、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七、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第二部分项目背景和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背景
二、投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三部分投资方案
一、预计投资总额
二、并购定价原则
三、并购方式
四、其他有关约定及承诺
五、资金来源
六、并购流程
第四部分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及市场形势分析
一、有色金属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二、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概况
三、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潜力分析
第五部分目标公司的主要情况
一、目标公司概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现有股权结构及股东情况
(三)企业组织架构
二、目标公司的经营及财务情况
(一)生产能力及经营情况
(二)主要客户
(三)主要财务情况
第六部分并购后的经营发展规划
一、并购后的经营与管理
二、未来发展规划
第七部分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二、资金使用计划
三、资金筹措方案
第八部分财务评价
一、基本财务数据假设
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
三、盈利能力分析
四、盈亏平衡分析
五、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部分项目并购影响效果分析
第十部分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一、法律风险及对策
二、信息风险及对策
三、市场风险及对策
篇5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供给无法良好对接,一方面各类组织急需的人才供给不足,高薪难求;另一方面每年上百万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20所本科院校近几年的招生规模、专业布点情况及甘肃省当前产业发展定位,提出了完善我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化并能与本土的产业发展良好对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本科教育;供给;产业结构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1]。所以,甘肃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应与本省的产业结构紧密衔接,能优先服务于本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分析
甘肃省目前主要承担本科教育的院校共有20所,其中大学7所,分别是: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学院8所,分别是: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城市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兰州文理学院;5个独立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1.本科院校毕业生规模
由表1.1.1可见除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规模在2008年至2015年略有波动外,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规模都呈现出逐年扩大趋势。
2.本科院校专业布点现状
表1.2.1是对2015年相同本科专业布点数超过院校1/3专业进行的统计,由表可见:首先,个别专业在全省20所本科院校(包含5所民办二级学院)中,布点数较高,如英语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布点数高达18个,汉语言文学的布点数超过15个,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布点数超过13个;其次,工程管理、学前教育、视觉传达技术、旅游管理及环境设计专业的布点数与2012年相比有所增加。在这些专业中,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布点数达到20种,而与第一、第二产业相关的理工农专业仅为10种。
二、甘肃省产业结构分布现状分析
1.区域产业结构
《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贯彻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甘肃省产业布局呈现出陇中、陇东南、河西地区三大区域在各自结合其资源禀赋及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集中发展的态势,各自发展的重点分别为:
(1) 陇中地区: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主导产业,打造石化、有色冶金循环经济、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会展及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
(2) 陇东南地区:发展能源化工和先进制造业,即以天水为次核心城市,支持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产业群及交通物流、文化旅游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平庆能源化工为基础,加快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以陇东能源化工基建为重点,突出陇南有色金属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优势。
(3) 河西地区:发展新材料、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即以酒泉-嘉峪关市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钢铁和新能源就地转化高载能产业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甘州-临泽为重点,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及旅游与现代物流业;以金川-凉州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新能源、炭基新材料和氟化工产业,加快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省“十三五”规划》的精神,当前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传统产业现代化升级改造。首先,需引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思路与技术,如质量管理、标杆管理、品牌管理等理念、方法,提升传统产业管理的效率;其次,要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安全生产等水平,推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有色冶金、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再次,坚持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加快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管理全过程的综合集成应用。
(2) 战略新兴产业崛起。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公共安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作为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来打造,实施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新材料,培育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聚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产品和应急装备、核产业等新兴领域,加快产业化步伐,推进民用核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智能化产品,实现智能制造新突破。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中藏药、生物制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做大做强陇药产业。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壮大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加快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
(3) 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消费、保健养生等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挖掘谋划整合旅游资源,增强优势品牌国际影响力,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建设大景区、名城名镇和少数民族特色城镇,优化旅游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和旅游业配套功能,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旅游强省。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提升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发展新兴信息产业,促进信息消费。大力发展特色保健养生产业,推进医养融合,建设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
三、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1.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相关的本科专业设置
对照我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大致领域,统计了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之相关的专业设置布点,由表3.1.1可见:在能效环保领域,本科专业设置重建设规划而轻设计规划,故无法从源头上规避开发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石油化工领域,专业设置侧重于油气的开发、储运,而对石油资源的精细化加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利用的专业支持不足;在煤化工领域,与其发展相关的专业呈现基础性及广义相关性,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基本空白;在有色冶金领域,能支撑其发展的专业仅有冶金工程,且布点仅有两个,无法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较强的专业支持力;在工业信息化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专业布点数较为充足,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设置仅有1个,不利于机械产品信息化升级。
2.与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相关的本科专业设置
教育论坛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参照甘肃省《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工作方案》,紧紧围绕方案中提出的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统计了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之相关的专业设置布点,由表3.2.1可见:在新材料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及材料化学专业布点数较少,从某种程度上制约新材料的实验及产品研发;在公共安全领域,网络安全与执法、安全防范工程及治安学的专业布点数仅为1,不足以支持和维护网络社会安全及应对社会突发事件与公共安全危机;生物医药领域,药物制剂的专业布点数极少,将会阻滞药剂关联产品的研制与生产;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安全专业的布点数较少,但该专业却是保证信息产业开发及平稳运行的根本,不可缺位。
3.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的本科教育专业设置
从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发展领域出发,统计了甘肃省本科教育与之相关的专业设置布点,由表3.3.1可见:在商贸物流领域,商务英语、商务经济学、贸易经济、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这将掣肘我省国际贸易的拓展;在文化旅游领域,艺术设计学、戏剧影视文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这将无法助力我省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开发与推广;在现代金融领域,信用管理、信息安全、税收学、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这将影响我省金融产品的开发及金融产业的评估与管理;保健养生领域相关专业开设不足,尤其是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开设的院校寥寥无几,无法保证我省保健养生产业的顺利发展。
四、 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8年至2015年甘肃省本科院校毕业生规模,2015年甘肃省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布点数情况,2015年三阶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相关专业布点数”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未实现充分对接,在旧专业改造、新专业开设及专业特色的打造上仍无法良好服务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更新需要。具体表现为:
1. 专业设置不能与时俱进,紧跟产业升级需要
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调查研究,几乎不做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市场调查,仅根据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及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开设专业,所以已经市场饱和的专业人才仍在大批培养,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而社会上急需的研发型、技术性、事务型人才却培养不出来。对照教育部《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及2012年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近几年我省与战略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的新设专业屈指可数,只有功能材料、物联网工程、生物制药3个新兴产业专业和运动康复、会展经济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3个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新能源科学、纳米技术科学、资源循环科学等专业则尚属空白。
2. 专业口径过大,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脱钩
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呈现出基础学科布点多,老专业布点多的特征,而这些专业貌似与三阶产业的发展都有关系,但与产业的对接性及专业针对性不强,无法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从“2015年甘肃省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布点数”可知,布点数超过院校数三分之二的专业,如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信息与管理系统,都缺乏专业细分与明确的专业定位,到底这些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哪些行业、服务哪些领域分析不足。同时,大专业口径导致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应用,培养出的人才实操能力较差,无法与工作岗位良好衔接,用人单位仍需投入资源培训,以实现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花费的物质成本与时间成本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 刘永芳.基于区域经济结构的高职专业结构之实证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篇6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影响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力系统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根据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规划,结合大力发展风电等清洁新能源政策,充分考虑世界电网发展新趋势及我国电网现状,提出了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发展目标;形成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项内涵、六个应用环节”的发展战略框架;制定了从发电到用户各应用环节和通信信息平台的发展路线;明确了总体发展目标、分阶段建设目标和重点工程,并对社会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估。
智能电网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广域测量技术、交直流灵活输电及控制技术的大量应用,必然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带来影响。
1 智能电网的定义和特点
尽管各国专家针对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及等级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智能电网仍处于起步研究阶段,尚无明确的定义。由于发展环境和驱动因素不同,各国的电网企业和组织均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智能电网。对智能电网进行研究和实践,各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智能电网的概念处于不断丰富、发展阶段。
1.1 美国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定义的智能电网可以描述为以下5个主要特征。
a.自愈性
复杂的电网监控系统能够预测并及时应对系统问题以避免或减少故障失电和电压不稳等电力供应质量问题。
b.安全性
电网可以在自然状态和计算机监控状态下更安全运行,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设备的配置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人为破坏及自然侵害。
c.兼容性
电网能够支持广泛分散电源的使用。标准化的电力网络通信平台和通信界面接点将使用户可以就地连接燃料电池、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它分散的电源,并以简单的“即插即用”方式使用。
d.交互性
用户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用电设备、装置,无论是家庭用户还是工商业用户,电网将与智能建筑物的能源管理系统相连,以帮助用户管理其能源使用,并减少能耗开销。
e.高效性
电网将达到更优化的输配量比,从而减少电力成本。电网的升级将提高输电网的输送能力,使输送容量最优化,减少损耗,使最低成本发电的电源得到最高利用率。同时可以更好地协调电力输送与
当地负荷的匹配、地区间能源流动与通信传输量之间的关系。
1.2 欧盟
欧盟委员会将智能电网的特性概括为:一是灵活性,满足用户对电力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易接入性,保证所有用户都可接入电网,尤其是高效清洁的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够就地入网;三是可靠性,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四是经济性,通过改革及竞争调节实现最有效的能源管理,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1.3 我国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对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的定义为技术上体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管理上体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信息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实施基础,实现实时及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数字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主要实现形式,定量描述电网对象、结构、特性及状态,实现各类信息的精确高效采集与传输;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实现手段,依靠先进的自动控制策略,实现电网运行控制自动化水平的全面提高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互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内在要求,实现电源、电网和用户的友好互动和相互协调。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内涵。坚强可靠是具有坚强的网架结构、强大的电力输送能力和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能力;经济高效是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能源资源和电力资产的高效利用;清洁环保,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透明开放是电网、电源和用户的信息透明共享,电网无歧视开放;友好互动是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调整,友好兼容各类电源和用户接入与退出,促进发电企业和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调节。
2 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新能源技术,把发、输、配、用各环节互联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新型网络。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的继电保护,按传统电网进行设计和配置不能适应于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将影响现有继电保护的应用。
a.数字化
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数字化,对继电保护而言:一是测量手段的数字化,广泛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和数字接口;二是信息传输方式的数字化,传统变电站采用的模拟量电缆传输和状态量电缆传输方式将被以光纤为媒介的网络数字传输所代替。
电子式互感器的优越性在于其采用光电转换原理进行测量,体积小、绝缘性能好。对继电保护其最大的优势是传输频带宽、暂态性能好,不存在电磁式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传统互感器的测量误差和暂态特性,能很好地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信号传到二次侧。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及智能化仪器、设备的推广,传统的互感器将逐步退出运行。
电子式互感器采用网络接口,通过网络保护装置和智能断路器连接,大大简化了二次回路接线,易于维护。
b.网络化
近年来基于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建设逐步铺开,已出现500 kV全数字化示范变电站,各网、省公司都在大力推广数字化变电站建设。
数字化变电站最大的特点是IEC61850采用分布分层的结构体系,面向对象的数据统一建模,数据自描述,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和特殊通信服务映射(SCSM)技术,实现智能设备间的互操作能力,面向未来的开放体系结构。
对继电保护来说,数字化变电站的网络化带来了2方面的变革:一是信息获取,虽然继电保护主保护的功能仍然是“自扫门前雪”,但由于网络数据传输的共享性,可以获取全站相关设备元件的信息(电气量信息);二是信息发送,由于采用带数字接口的智能断路器,跳合闸等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也由二次电缆改为数字信号的网络传输。
c.广域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网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大多数网、省公司都在大力推进基于PMU的WAMS网络建设,继电保护信息专用网络也已初步建成,将成为智能电网控制的重要环节。虽然WAMS网络和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建设的初衷不是为继电保护服务,但利用其提供的广域信息来提高后备保护的性能、提高安全自动装置的性能却值得思考。
d.输电灵活化
智能电网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输电效率的提高,控制手段的灵活。智能电网中必然大量采用诸如可控串联补偿装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电能质量控制装置、统一潮流控制器及STATCOM等交流灵活输电技术。另外,我国电网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的特征也使电网中非线性可控电力元件数量大大增加。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智能电网的故障暂态过程与仅有同步发电机等旋转元件的传统电力系统将有显著的不同。
电网暂态过程的复杂性及电网运行方式灵活控制造成的多变性,使现有继电保护装置面临较大考验。
3 值得关注的继电保护相关问题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专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功能的完善性、操作的方便性及操作界面的人性化等要求已基本满足。我国继电保护在原理上能够满足我国电网运行的要求。
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发展改变了电能传输的某些特点,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特征使智能电网与传统电力系统产生了本质的差别,作为继电保护专业,也需要适应其发展,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a.利用数字化提高保护性能
互感器传输性能的提高和互感器故障的减少使继电保护不需要再考虑电流互感器饱和、二次回路断线、二次回路接地等互感器故障问题。电气量信息传输的真实性也为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提高带来了便利条件。如何简化继电保护的辅助功能,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提高继电保护的整体性能,是未来继电保护发展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b.网络化将改变继电保护的配置形态
基于IEC61850网络的数字化变电站改变了传统继电保护信息获取和信号发送的媒介,利用网络上共享的站内其它相关电气元件的信息提高主保护的性能,利用共享的控制信号网络简化继电保护配置,是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研究的前沿性问题。网络化带来共享信息的同时,也带来基于网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与传统二次电缆的传输方式不同,控制信号传输网络的可靠性必须得到保证。数字化变电站条件下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问题及如何进行保护配置保证可靠性是网络化二次回路的关键问题。
c.提高安全自动装置性能
PMU和WAMS网络为电力系统防御和紧急控制提供广域信息,能够利用其已建成的网络,提高对时间敏感性不强的后备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性能,改变现有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延时整定原则,使其能够在某些情况下及时判断系统故障,采取措施避免大停电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d.继电保护新原理与新技术
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接入的随机性,使电网接入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相应的调度方式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将更快、更灵活地调整传输方式和潮流方向。以电力电子控制为依托的电网灵活控制方式将改变传统电网的故障暂态特征,研究适应智能电网灵活控制的继电保护新原理与新技术是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相关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
e.在线整定技术
自适应保护的思想在继电保护领域已被广泛应用,限于条件,传统的自适应保护仅能根据被保护线路的运行情况对定值进行调整,不能利用全网信息准确、实时地判断运行方式来调整定值。智能电网的发展有望改变这一现状,从而实现在线整定。
4 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电力系统的一次重要变革,是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今,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建设过程中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将给继电保护专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入,继电保护专业要适应电网需求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跟进电网建设步伐,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信息化;地区差距;动态演进;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7.10
中图分类号:C39;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7-0044-06
A Regional Disparity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Chines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YAN Chaodong1,2,MA Jing1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
2.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2233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3,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Morans I index, Dagum Gini coefficient and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spatial imbalance, regional disparity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Chines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nes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shows obvious spatial imbalance, where the informatization level of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is the highest, the southwest and northwest regions are relatively behind. In the sample inspection period, the regional disparity of Chines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 fluctuates, but wholly declines. The regional gap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 penetration rate significantly declines and is becoming smaller annually. The gap between regions i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overall gap. The gap in the region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makes more contribution to the super variable density.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shows that the informatization level in China gradually raises and pole (multipole) differentiation phenomenon obviously weakens, so that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gradually eases and the development is really remarkable.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 regional disparity; dynamic evolution; Dagum Gini coefficient;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21世o是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和数字生活的时代,信息已成为与能源、新材料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正日益成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1]。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正方方面面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信息化工作,已将信息化上升至国家战略。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即加快了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信息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研究显示,我国社会发展正在从工业社会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型,北京、上海、天津等省级行政区已率先进入信息社会,预计到2020年前后,我国将在整体上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2]。然而从当前发展形势看,由于自然禀赋和经济基础不同,我国信息社会发展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3]。
3典型化事实
31中国信息化空间非均衡的基本事实
首先利用ArcGIS102软件分别绘制了2001年和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清晰、直观地观察到中国信息化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
由图1可知,2001年东部地区信息化水平最高,东北及部分中部地区次之,而贵州、等西南地区信息化水平最低。2013年我国信息化水平较2001年有大幅度提高,发展指数由2001年的平均046提高至2013年的平均076,但仍呈现出东高西低,尤其是西南、西北两个地区偏低的分布格局。就单个省份而言,北京、上海、天津始终处于领跑地位,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福建、陕西等省份紧随其后,处于第二方阵,而、贵州、云南、青海、甘肃、广西等省份则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发展程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5%,这或许与这些省份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省际信息化发展的空间关联和集聚特征,本文分别测算了信息化发展指数、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三项指标的Morans I指数值,见表1,并以2012年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普及率为例绘制了Moran散点图,如图2所示。从三项指标的Morans I指数看,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表明我国各省份信息化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其中,信息化发展指数和互联网普及率的Morans I指数相对较大,样本考察期内,除2000年之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在025以上,且两指标的Morans I指数在2008年以后基本处于“同频共振”状态,充分说明两者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
系。移动电话普及率的Morans I指数在样本考察期内处于01~028之间波动,较前两者稍小,说明其空间相关性相对较弱,省际依赖不如互联网强烈。Morans I指数值在2000~2003年之间快速上升,之后保持相对平稳,在2012年以后陡然下降,这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基本吻合。2001~2005年为第一阶段,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移动电话快速普及;2006~2010年为第二阶段,信息化发展进入巩固调整期,各项指标增速减缓;2011~2015年为第三阶段,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城乡和地区差距加速缩小,省际关联相对减弱。
从2012年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普及率的Moran散点图看,大多数省份位于一、三象限,即高-高型或低-低型,说明这些省份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互联网普及率散点图中位于第一象限的省份有7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海南;位于第三象限的省份有16个,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湖南、湖北、广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四川、重庆、青海、、云南、贵州;移动电话普及率散点图情况与互联网基本类似,位于第一象限的省份有8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海南、辽宁;位于第三象限的省份有13个,分别是安徽、山东、山西、河南、湖南、湖北、陕西、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
32中国信息化地区差异测度及分解
为进一步刻画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地区差异,揭示地区差距的来源,根据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别测算了2000~2013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互联网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基尼系数,并按照传统东、中、西三大地区进行了分解。表2报告了部分年份结果。
①信息化的地区差距及变化趋势。根据测算的结果可以发现,样本考察期内,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呈“反复上下波动”的不稳定态势,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具体而言,2000~2004年地区差距缓慢下降,并于2004年达到最低值0070;2004~2009年先上升后下降,2009~2013年重复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图3中“G总”折线直观展现了该变化趋势。剥离信息化发展指数中信息产业和技术、发展效果等宏观要素,单就互联网与移动电话普及率两个单项指标的地区差距而言,两者均呈坡线下降趋势(见图4和图5中“G总”折线),分别由2000年的0693和0402下降至2013年的0135与0127,年均分别下降124%和86%。这充分表明,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在整体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信息化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变小,地区间数字鸿沟呈缩小趋势。
②信息化地区差距的分解。首先就信息化发展指数而言,由表2可知,其东部地区的地区内差距最大,处于001~012之间波动;西部地区次之,差距介于东、中部之间;而中部地区的地区内差距最小,仅为0002左右。图3清晰地刻画了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来源。其中,三大地区间的差距贡献最大,平均贡献率约为4912%,但处于波动减小的状态;超变密度的贡献次之,随时间推移呈逐步增大趋势;三大地区地区内差距的贡献最小,小幅波动保持在24%左右。
互联网普及率方面,表2的分解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地区内差距最大,但样本考察期内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差距水平约为中部地区的72倍和西部地区的48倍。由图4柱状图的结构比例可以看出,地区间差距是互联网普及率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样本考察期内约占总差距水平的577%;地区内差距贡献相对稳定,保持在总差距水平的226%左右;超变密度贡献随年份波动上升,由2000年的116%波动增大至2013年的255%。
移动电话普及率方面,东部地^的地区内差距亦为最大,但随年份下降的趋势也最为显著,由2000年的0072下降至2013年的0018,降幅达400%;中部地区的地区内差距相对平稳,虽有变动但幅度不大,只在2011年以后呈逐年缩小态势;西部地区的地区差距在2000~2006年期间逐年扩大,至2006年达到最大值0014,之后逐步缩小,至2013年降至最小值0007。由图5柱状图的贡献比例可知,地区间差距依然是移动电话普及率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但贡献度比例逐年下降,与超变密度形成此消彼长的互补态势,至2013年两者贡献率基本达到一致,均约为总差距的375%;地区内差距一直稳定,持续保持在25%左右的水平。
33中国信息化的分布动态演进
通过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对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来源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接下来使用Kernel核密度估计分析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动态演进,通过对不同时期发展形态的比较,从更深层次把握信息化发展的演进特征。
本文选取Epanechnikov核函数作出中国31个省份信息化发展指数与互联网普及率的Kernel核密度估计二维图(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密度估计与互联网类似,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如图6、图7所示。
选取2001年、2005年、2009年和2013年四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横向位置上看,无论是信息化发展指数还是互联网普及率的Kernel密度曲线,随时间推移,其中心均明显向右平移,这从根本上表明我国31个省区市的信息化水平在2001~2013年期间呈逐步提高态势,信息化建设在此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形状上看,两密度曲线在2001年时均呈多峰分布形态,至2005年时多峰分布明显减弱,之后逐渐演化为单峰。该现象表明我国信息化发展在2001年时呈现较为明显的多极分化现象,但此现象并没有持续长久时间,至2005年多极分化减弱,再至2013年多O分化消失。2001年和2005年的信息化发展指数与互联网普及率密度曲线均呈坡度陡峭状,意味高密度,表明我国31个省区市的信息化水平在2001~2005年期间大都集中在中低值区域,发展成效整体偏低;随着时间推移,至2009年和2013年,两密度曲线分布渐趋缓和,高度亦显著下降,全国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水平值普遍集中于中高值区域。从峰度来看,样本考察期内信息化发展呈现由尖峰向宽峰形态的转变,同时呈阶梯下降趋势,宽度拉大,右拖现象明显。特别是2009年以后,这种变化更加明显。这表明在此期间各省区市的信息化差距进一步缩小,发展态势更趋均衡,信息化建设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4简要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3年的信息化发展指数、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普及率为考察指标,采用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非参数密度估计法,对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进行了实证考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①中国信息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北京、上海、天津等东部沿海地区信息化水平最高,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及青海、宁夏、甘肃等西北地区相对落后;②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显示,样本考察期内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呈反复上下波动的不稳定态势,但总体趋于下降。互联网与移动电话普及率两个单项指标的地区差距均呈坡线下降趋势,总体差距逐年缩小。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相对稳定,超变密度的贡献不断增大;③Kernel密度估计显示,中国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两极(多极)分化现象明显减弱,整体分布渐趋缓和,密度降低,发展成效显著。
在看到发展成效的同时,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17],地区间发展依然很不平衡,样本考察期内仍有两极分化现象出现,地区差距在部分年份呈现扩大趋势。这都值得警惕,并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加以解决。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宏观建议:一是高度重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通过深度调研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以切实举措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迈上一个新的水平;二是紧盯世界发展前沿,积极构建与国际社会相衔接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建设体系,打牢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平台和基础;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绿色化的协同发展,加强信息人才培养,促进信息产业升级,以信息人才、信息产业带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壮大[18]。
参考文献:
[1]苗圩.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建设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EB/OL].http:///info/2015-07/01.
[2] 信息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张新红. 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J]. 电子政务, 2015(6):20-30.
[3] 李赫龙, 王富喜. 中国信息化水平测度及空间差异研究[J]. 情报科学, 2015, 32(11):95-99.
[4] Godejohann M, Preiss A, Levsen K, et al.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gulatory Practices[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02, 11(1):33-58.
[5] Christopher Gust, Jaime Marquez.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gulatory Practices[J]. Labor Economics, 2004, 11(1):33-58.
[6] 张敏, 马泽昊. 信息化、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财政研究, 2013(8):39-42.
[7] 谢康, 肖静华, 周先波,等.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 经济研究, 2012(1):4-16.
[8] 徐维祥, 舒季君, 唐根年.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J]. 经济地理, 2014, 34(9):1-6.
[9] 任贵生.区域数字鸿沟成因及区域信息化水平评价问题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8.
[10] 宋周莺, 刘卫东. 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J]. 地理科学, 2013, 33(3):257-265.
[11] Li X, Griffin W A. Using ESDA with Social Weights to Analyze Spatial and Social Pattern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Behavior[J]. Applied Geography, 2013, 43:67-80.
[12] 刘华军, 何礼伟, 杨骞.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1989~2011[J]. 人口研究, 2014(2):71-82.
[13] Arestis P, Skott P. Conflict, Wage Determination, and Hysteresis in U K Wage Determination[J].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2015, 15(3):365-386.
[14] Cooley J W, Tukey J W. An Algorithm for the Machine Calculation of Compex Fourier Series[J]. 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 1965, 19(19):297-301.
[15] Anselin L.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95, 27(2):93-115.
[16] Dagum C.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Income Inequality Ratio[J]. Empirical Economics, 1997, 22(4):515-531.
篇8
本文首先介绍了不同国家对于智能电网概念的不同理解,然后介绍了智能电网的主要应用和特征,最后着重介绍了智能电网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和一些自己的思考,在科技引领社会变革的时代,智能电网必将展现出其特有的强劲的生命力。
【关键词】智能电网不同国家生命力
Abstract: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save energy,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that can develop continuously is current world each country development and the major problems facing the focus,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have developed a smart grid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smart grid concept, then introduces smart grid applic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n introduces the smart grid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number of their own think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lead the social change of the times, the smart grid will show its strong vitality.
Key words: smart gri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vitality;
中图分类号:V24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21世纪以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和低碳排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和关注的重要焦点。以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逐步代替化石能源和煤炭能源,建造新的能源使用体系,同时以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能源体系,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电网的能源效率是智能电网理念产生的源泉。目前国内外对智能电网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世界各国对智能电网的理解不一样。以下是一些企业、国家及专家对智能电网的理解和看法。
一、不同国家对智能电网的定义
不同的国家对智能电网的理解不同,定义不同,具体如下:
美国电科院(EPRI):智能电网是由多个自动化的输电和配电系统构成以协调、有效和可靠的方式运作。快速相应电力市场和企业需求;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实时、安全和灵活的信息流,为用户提供可靠、经济的电力服务;具有快速诊断、消除故障的自愈功能。
欧洲则采用SmartGrid的称呼,欧洲在2006年推出了研究报告,全面阐释了智能电网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欧洲则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并带动整个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目前智能电网(SmartGrid)这个称谓被世界普遍采用。
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智能电网是实现低碳社会必须的,能够确保安全可靠供电、使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够顺利接入和得到有效利用、统筹电力用户需求实现节能和提高能效的综合系统。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韦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南方电网公司等:当前智能电网的定义还处在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中,但只能点味甘的概念已涵盖了提高电网科技含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点味甘供电可靠性,促进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的利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内容,是一项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最终实现电网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智能电网的主要功能和特征
智能电网包括了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仅从功能上描述了电网的特性,而不是最终应用的具体技术,它们形成了智能电网完整的景象。
1、智能电网是自愈电网。从本质上讲,自愈就是智能电网的“免疫系统”。自愈电网进行连续不断的在线自我评估以预测电网可能出现的问题,发现已经存在的或正在发展的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纠正。以确保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电能质量和效率。
2、智能电网激励和包括用户。从智能电网的角度来看,用户的需求完全是另一种可管理的资源,它将有助于平衡供求关系,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电力消费是一种经济的选择,通过参与电网的运行和管理,修正其使用和购买电力的方式,从而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3、智能电网将抵御攻击。智能电网的安全策略将包含威慑、预防、检测、反应,以尽量减少和减轻对电网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智能电网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电能质量指标包括电压偏移、频率偏移、三相不平衡、谐波、闪变、电压骤降和突升等。
5、智能电网将减轻来自输电和配电系统中的电能质量事件。通过其先进的控制方法监测电网的基本元件,从而快速诊断并准确地提出解决任何电能质量事件的方案。此外,智能电网的设计还要考虑减少由于闪电、开关涌流、线路故障和谐波源引起的电能质量的扰动,同时应用超导、材料、储能以及改善电能质量的电力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解决电能质量的问题。
6、智能电网将容许各种不同类型发电和储能系统的接入。
7、智能电网将使电力市场蓬勃发展。智能电网通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互动,可以最有效地管理如能源、容量、容量变化率、潮流阻塞等参量,降低潮流阻塞,扩大市场,汇集更多的买家和卖家。
8、智能电网优化其资产应用,使运行更加高效。例如,通过动态评估技术以使资产发挥其最佳的能力,通过连续不断地监测和评价其能力使资产能够在更大的负荷下使用。
三、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
1、我国的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目前主要关注与骨干网的建设,特别是超高压与直流输电的建设、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目前,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多条超高压骨干输电线路及多个智能化变电站,并正在规划更多的骨干网及数字化变电站。计划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内,建设超过六千座数字化变电站。但是,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大,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国发展智能电网主要是由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负荷增长过快;此外,电源结构以煤为主,调节能力不足,而且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减小碳排放、保护环境、接纳风电及太阳能等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保证电网供电质量及安全性等等问题已浮出水面,需要智能电网产业链上各方共同努力,进而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2、国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
国外很早就开始智能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比较重视的是美国与欧洲。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美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注重用户端,主要针对用户的具体用电要求及变化来实施智能化管理,其实现方式包括智能电表、智能化抄表与以家庭为单位的规划用电管理,主要建设了基于无线方式的智能抄表及通讯网络。ADI公司直接参与部分州的智能电网的建设,在智能电表及无线网络建设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从欧洲的智能电网建设来看,更注重新能源的建设。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目前是太阳能、风能发展最好的地区,其智能电网的建设引入了大量的新能源,对于并网的风能及太阳能的管理与控制,体现了欧洲智能电网的特色。ADI的贡献在于太阳能及并网设备的信号条例与控制。
四、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作为重要基础性产业的电力工业发展尤其是电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的配置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集中接入,要求电网结构更加坚强合理,控制管理更加灵活便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电网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着重提升其运行效率和灵活管理能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电网企业不断改善供电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使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成为世界各国获得国际话语权、彰显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内容。电网作为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环节,必然会在节能减排领域承担更加艰巨的任务。
基于每个国家对于智能电网概念的理解不同,需求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用一种眼观来看待世界各国智能电网的发展。
国外对智能电网的研究相对于我国来说更早,同时技术也更加成熟、深刻。所以我们要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但是也不能全盘接收,应该发展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开放才会更快的促进科技的发展。这个观点对于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发展同样适用。开放、统一标准,让更多的研究机构加入,就会有更多的新技术产生。
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方便和实惠。人性化的电网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智能电网的设计除了在技术方面要深入研究之外,怎样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要,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是很重要的。
开放的市场。就如前面德国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一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买电”和“卖电”,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能的有效利用,也会增加用户对电的概念的理解和兴趣。减轻政府部门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张铁峰,王江涛,苑津莎.智能配电网研究.电力系统通信,2007,28(181)
[2]刘振亚.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支撑又好又快发展.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9)
[3]李震杰,袁越.智能微网——未来智能配电网新的组织形式.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
[4]许晓慧.智能电网导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篇9
据2015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民用建筑综合面积为545亿平方米,其中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我国目前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仍高达16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以如此建设速度,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如果再不注重建筑节能设计,改变建造方式,加强“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的使用,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我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也明确指出:“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
因此,下一步建筑业的重点任务就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建筑门窗幕墙行业作为建筑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建筑门窗幕墙工业化的步伐,实现建筑门窗幕墙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社会意义。
一、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
建筑能耗如此之大,高能耗建筑如此之多,建筑工业化就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筑工业化就是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应用”的方式,改变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方式。
首先,与发达国家的现状进行对比: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在70%以上,我国的比例尚不足7%,可见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市场规模还是非常可观的。
其次,我国人口红利已不在,以密集劳动力为主要作业工人的建筑模式已很难持续,新型的建造方式既是时展的召唤也是发展的必然。
再次,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的高污染、高耗能已不满足我国对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要求。国家在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方面也给出了明确的指标,总理2016政府年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优势
从政策上讲:根据《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前,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滞后,产量有限,钢结构的应用受到限制,致使钢结构及其知识的普及远远不如钢混结构,以致我国已成为世界钢产量第一时,一讲装配化就是钢混结构,忘掉了与生俱来就是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这一点应该引起建筑业界的高度关注。
从社会环境讲: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带来城镇快速发展,意味着大量的建筑需求将持续,而建筑工业化契合了节能减排的需求,传统的高能耗建筑方式必须改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越来越严重的建筑人工紧缺和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带来建筑业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需求的提升,从而使过去制约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建造成本高的制约逐渐消失。
从节能优势上讲: 据统计采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一次节能就能带来可观的效益:即无须搭设脚手架,不用传统木模板、木方,节约木材90%;节约用水65%左右;节约钢材5%-8%;节约混凝土10%左右;减少现场施工垃圾90%;施工阶段,现场基本无粉尘污染;减少现场施工场地50%左右;减少现场作业人员50%以上;减少现场生活垃圾50%以上。
三、未来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关键点
1.注重系统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
创新是生命,人才是关键。未来科技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建筑工业化研究机构,主动和高等院校、设计、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专门的工业化技术研究,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机制。财政科技经费也要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科研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等工作。同时要高度关注人才的培养,我们既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要培养管理经营人才,同时不能忽视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
2.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同时调和标准化与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我国目前建筑行业标准的监管存在缺失,制定的标准体系尚未出台行业强制性准则,产业链中很多环节并未实际按照标准执行。而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建筑产品的大批量、社会化、商品化生产的前提,也是大幅降低工业化成本的必要条件。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讲,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能够极大地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因此在未来制订工业化建筑全过程、主要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尤为重要;而建筑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技术体系与通用化接口技术研发也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要需求。
另一方面,目前标准化体系设计方面还处于设计定型、构件统一、规格少且强调标准化与通用化阶段,而现在消费者需求的是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在今后标准的设定中应更多的注重灵活性以及解决标准领域的制约瓶颈问题,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3.注意结构体系的完备性
目前,社会上普遍缺少对结构体系的认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人们对钢混结构了解较多,对钢结构知之甚少。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钢结构、组合结构,使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落到实处。
4.注重工业化发展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依赖于研究、施工、设计、生产、监督、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共同进步,如传统的建筑业中“建筑设计”属于独立的行业,因此设计时无需考虑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对设计阶段的影响也有限。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是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协同设计、施工、部品建造与装饰装修紧密的结合。从部品生产角度,很多部件需要附加在构件上,需要大量产业链环节之间接口集成的问题,这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需要标准化设计企业、部品生产企业、建材企业、安装施工企业等一起配合完成。因此建筑工业化必须是全产业链的工业化,建筑从设计出图、生产制造、运输配送、施工安装、到验收运营的全过程都要实现工业化。
四、建筑门窗幕墙的工业化
在建筑领域,我国门窗每年有五亿平方米的产量,它的产值超过了两千亿元人民币;幕墙每年有八千到九千万平方米的产量,产值超过一千亿元。就产业化程度而言,幕墙相对比较高,大型建筑和公共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单元式幕墙使用率80%,一般幕墙安装方式无法实现。而门窗作为一种工业化产品,工业化的生产、加工、安装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建筑门窗幕墙工业化的定义就是采用现代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手段替代传统的、分散式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其特征在于以门窗幕墙系统的设计标准化为前提、工厂生产集约化为手段、现场施工装配化与标准化为核心、组织管理科学化为保证。在建筑门窗幕墙系统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建筑门窗幕墙的工业化,进而达到产品化的目标,是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门窗企业的工业化发展
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大环境下,门窗需要设计系统化、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工艺化;施工机械化、装配化,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于门窗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门窗企业要注意工艺标准化、设备标准化使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并且得到提高。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标准规格的门窗产品整樘出厂。对于建筑标准规格外的门窗采用标准附框或专用附框进行安装。附框内口的宽、高构造尺寸应与门窗洞口标志尺寸一致,在洞口装修阶段或装修完成后采用标准的方法进行整体安装,从而最大程度的解决标准化与多元化之间的矛盾,使门窗产品更适合于建筑工业化发展。
在生产过程中,建立智能化工厂。将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生产与柔性定制化生产相结合。满足后工业化时代不同层次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2.幕墙企业的工业化发展
应对建筑工业化,幕墙企业要从设计、生产、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寻求发展与突破。从设计开始,BIM作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贯穿于幕墙工程始终,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设计与产品生产中注重研发,推广单元式幕墙的应用,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使部件、附件的通用性和可置换性得以提高。同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注重预制建筑节点的延性和防水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施工管理的水平。从而达到各环节整体发展,提升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进行的速度。
总之,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之路,建筑业发展要走绿色化之路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必然选择。新型建筑工业化就是建筑业绿色发展的首选之路,她为门窗幕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产品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绿色的需求等等,只有抓住机遇、走在前列的企业才能成为舞台的主角。
篇10
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后,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和突破当前资源与环境的限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正待破解的难题。
对此,需要明确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才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和正讨论的经济或产业本身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是一个悖论——自己不能推动自己。
那么,又是什么呢?
困境与出路—— 重温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和《学无止境》
1968年4月,欧洲10个国家的大约30名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计划专家,在意大利罗马林奇科学院召开会议,探讨什么是全球性问题和如何开展全球性问题研究。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就由此诞生了。
他们发现,全球发展的危机和困境来自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因为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属于无限制的系统;而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属于有限制的系统。这样,人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就会进一步限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1)保守的节流策略。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其首部应对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 ),认为采用“均衡发展”策略是应对和缓解当前和近期全球危机和困境的有效办法。这一策略目前已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遵从。这就是我们当前绿色发展、节约发展、均衡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经济与社会发展理念的由来。
在实施多年以后,人们发现这一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问题,要达到“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还遥遥无期,而资源承载极限却已日渐逼近。这是因为,时至今日,全球仍有近半数的地区和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迫切要求发展,发展仍是全球经济和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全球人口数量已突破了70亿大关,人口增长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相反,不可再生的人类生存和发展资源,如石油、煤炭、土地、水源、森林、空气等却在急剧地减少和被污染。
由此可见,“均衡发展”只可能延缓人类发展极限和生存危机的到来,而并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难题。
(2)开放的开源策略。时隔七年,罗马俱乐部于1979年推出了深入应对“增长极限”的又一研究报告《学无止境》,指出采用“创新性学习”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永续发展的问题。
一方面,通过创新性学习,人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激发,人类将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快、更好、更大量地将地球上各种隐物质、隐能源转化为显物质、显能源,以应对和解决人类发展的资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困境。同时,创新性学习也不断为节约、绿色、环保、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促使其更科学有效地运作、实施和推进。
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性学习,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太空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探索太空,踏足宇宙,开发宇宙资源,甚至移居外星球,不再是人类的臆想和神话。
人类的文明史仅有数千年,人类的工业化史也仅有二百余年,而人类信息化史才几十年,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我们人类渡过了多少危机和挑战?创造了多少骄人的奇迹?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人类智慧!
《学无止境》强调:“……消除人类差距的任何办法和对人类未来的任何保证,都不能在其他地方而只能在我们自身中找到。我们大家所需要的,是学会如何激发我们那处于睡眠状态的潜力,并且在今后有目的地、明智地利用这种潜力。”而激发“我们那处于睡眠状态的潜力”并且“有目的、明智地利用”的唯一手段,正是教育及学习。更确切地说,是面向未来和面向实践的“创新性学习”。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危机和困境都将是致命的,没有或很难再有挽救的机会,所以只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就只能依靠人类面对未来的创新性学习,即全面培养和激发人类的创新能力,从而走在危机和困境的前面。而这才是使我们人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制胜之道。
这也是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法宝。
素质教育—— 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教育,向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教育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和结果。但这一转型过程,却充满荆棘和坎坷,中国教育与全球教育一样处于“旧路已到尽头,新路正待开辟”的尴尬状态。
(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困境
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实施了两项重大的教育改革工程。
1.2000年: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出“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从2000年开始,我国实施了“校校通”、“农远工程”、“班班通”,2010年又开始了“生生通(电子书包)”等教育信息化系列推进项目。十多年来, 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学应用研究和实践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教育门户网站、教学资源、教育应用平台和工具,以及大屏投影仪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接踵而至。但在一阵阵的热闹喧嚣过后,留下的多是一片狼藉和荒凉。巨额投资的各种设备并没有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人们期待的作用。“校校通”成了“校校痛”,“班班通”成了“班班闲”,“电子书包”成了“误学书包”。如何突破信息化教学应用瓶颈,充分发挥其革新传统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否继续和深入发展的关键。
2.2001年: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只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革新,素质教育肯定不可能实施起来,因为同样重要的还有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更新。与之相配套,2001年国家开始启动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新课改”推行了十多年,是中国教育数千年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从根本上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新教育观念,初步构建了“以课程为中心”的现代课程体系,大力推行和实施了以面向未来的“探究学习”为主的新教学模式。
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强大惯性和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加上自身缺乏一套全面、深入、细致、针对一线学科教师的实施指导体系,致使“新课改”的很多要求和措施都流于形式,而未能对传统教学带来真正改变。所以,现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道、术、器”的协调与融合
当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信息化收效甚微、“新课改”流于形式等问题的根源,是三者之间,各自为阵,缺乏相互协作和支撑。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旗帜,指引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也确定了教育改革所采用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发展路径等。这是中国教育改革之“道”。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主体实施体系,是中国教育改革之“术”。教育信息化,则是承载素质教育之魂,实施“新课改”之术的载体和工具,即“器”。
现在,中国教育现代化改革虽布局科学,但三者协调配合不力,特别是教育信息化与“新课改”两者各行其是、严重脱节。这是造成当前教育改革乏力的根本原因。
对此,《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之一,便是“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可谓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但三者如何融合,特别是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新课改”的深度融合,又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难题。
“电子书包”——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点
为什么要实现“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又怎样才能实现二者的“全面深度融合”呢?
(一)实施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环境基础。
1.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技术基础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实施个性化教育,使人人都能成才,这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教育理想。这在以工业化模式为基础的传统教育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但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中,却能成为当然的现实。为什么呢?
我们先想一想,知识是什么?知识其实就是一组有主题、结构化的信息。学习又是什么?学习就是对知识进行内化(同化、顺应)和外化(练习、问题解决),并最终活化(形成新认知)的过程。而处理这一知识(信息)内化、外化及活化的最佳技术手段就是信息技术。
第一,知识表达的多媒体化,能让学生直观、细致,甚至真切地感受和认知知识。第二,知识学习的交互化,学生既可以与教师、同伴互动,也可以与外部社会互动,甚至可以参与到知识情境之中直接与知识主体进行互动。第三,有很多学科探究学习工具,如几何画板、Google地球等能够支持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直观、真切、全面、准确、深入的探究。第四,教学资源的无限复制和覆盖。传统教学教师只能面向几十位学生,现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境瞬间即可以送达无数学生的面前。
这些技术,都是传统教学技术所不可能实现的,其效果也是传统教学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2.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环境基础
教育信息化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佳教学环境基础。因为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之中,教师能够实现和达到透明掌控学生学习状况,即时反应学习需求和反馈学习结果,精准抓住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教学,智能分析学生状态、状况,并提出最优的教学和学习方案。这将极大地减少教学时间和精力,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基础之上,就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即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特长、水平和缺陷有针对性地实施量身定做的教学,从而将这位学生的智慧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实现其个人能力和人生成就的最大化。
这样的信息化环境,更是传统教学环境所无法想象和比拟的。
(二)“电子书包”应用成功的基本条件
继“校校通”、“班班通”后,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以“电子书包”为核心的教学应用阶段。作为全球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巅峰对决场,“电子书包”的成败,决定着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达成“电子书包”大量减轻教学负担、大幅提升教学质量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完成产品技术和管理体制的两大创新。
1.技术创新:产品实现“道术器合一”
“电子书包”是一个融基础硬件(平板、笔记本等)、教学系统软件和教学应用服务(教师培训、教学指导、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不能只有其形,而无其神,也不能只有其理,而缺其法。这就需要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完成道、术、器的全面革新。
其一,道之变。道即教学原理,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现代的“学生中心”。扭转当前“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的恶性教学生态,构建“学生如何学,教师就如何教”的良性教学生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力和学习力为教学基础,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的学习任务,支持和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地达成学习的新型教学理念。
要实现“教适应学”,需要从外部构建支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成功达成学习任务”的“自能学习”技术环境;同时,还需要构建由任务驱动的“要我学”向由兴趣驱动的“我要学”转化的“成功学习”动力环境。
其二,术之变。术即教学模式,当由传统“师传生受”,变革为“五环四步”。
单元五环节教学: 要做到“ 懂的不学, 会的不练”。对于学生已懂(明白/明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组织重复学习或重点学习;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组织重复练习或重点练习。这样,一方面尽量减少学生学习时间的无效和浪费,同时尽量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导向对其具有挑战性和学习意义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课堂四步骤教学: 要做到“ 教其不懂, 导其疑难”。对于教师,在课堂(课节)教学中则要求做到:明确每个层次(类别)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状况,针对学生可能或确实不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和已经存在的学习疑惑、困难之处进行指导、辅导、督导和疏导。
这样有的放矢,才能实现在教与学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其三,器之变。器即教学平台,当由传统的“粉笔黑板”,变革为“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业务方面,支持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制作、教学实施,结果分析等;教学管理方面,有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学习监控、网络监管、教学档案等;教学工具方面,有课件制作工具、学科工具等。一句话,教学系统必须全面体现“教适应学”教学思想和全面支持“五环四步”教学模式。
教学之道、教学之术、教学之器,三位一体,构成了“电子书包”成功实施的技术基础。
2.体制创新:简政放权,学校主体
当前中小学“电子书包”等设备的采购权,完全操控在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员和教育行政部门手中,而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根本无权过问。这就造成了“购者不管用,用者无权购”的怪现象,严重背离了“应用主导”法则。这一管理缺陷,也严重背离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阻碍包括“电子书包”应用在内的教育技术创新,制约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及“电子书包”应用项目的健康发展。
因而,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部分,破解“电子书包”应用的另一迫切需要就是“简政放权”,即宏观的区域布局与政策,由政府和教育部门主管和规划,而具体的选择与执行,则应放手由学校和教师自主决定和实施。这也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改革要求。
只有实施“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管理体制,赋予学校办学的选择、决策、决定权,以及相应的人权、事权、财权,作为责任与利益主体,校长及教师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探究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选择最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他们在教学中才可能愿用、可用、能用、乐用,最终才可能得到人们期望的效能和效果。
核心动力—— 源自于教育思想、方式、手段的全面现代化
宋代大诗人陆游总结了作诗的窍门: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探寻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一样,不能就经济论经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明确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可谓一语道破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