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02-0026-02
【摘 要】目的 观察康达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COPD的反复下呼吸道急性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成康达先加抗生素治疗组40例,单服用抗生素治疗为对照组40例。观察随访2组患者用药后1、3个月临床表现。结果 治疗组患者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感染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抗生素用量显著减少,且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康达先是改善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和有效制剂。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达先 下呼吸道感染
COPD易反复出现下呼吸道急性感染,此与全身和局部防疫功能下降及其他诸多因素有关,临床迫切需要对支气管黏膜有抗感染保护作用并能提高全身免疫状况的药物,现我们利用康达先来研究其对COPD反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2007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COPD患者8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指定的COPD诊断标准[1]。入选年龄在50岁以上,过去一年内至少有4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史。随机分2组,康达先治疗组40例,男性28,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12岁;对照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5±11岁;所有患者均无呼吸道疾病以外的其他重要脏器病变,近期来未接受过激素、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治疗。2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康达先(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3033)1mL肌注,每周3次,疗程3月。对照组则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2组选用的抗生素均为头孢克肟胶囊0.1每日2次,疗程为7~12d,连续观察3月。
1.3 疗效评定 对所有患者至少每月门诊随访1次,观察用药后1、3月的临床症状,呼吸道急性感染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每次抗生素使用日数。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 2组患者治疗1、3月后,治疗组感染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呼吸道感染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和非常显著意义。
2.2 治疗后下呼吸道感染持续时间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急性感染平均持续时间逐渐下降,与对照比较1月后2组分别6.5±5.0和8.0±7.0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个月后为2.0±2.0和8.0±8.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2.3 治疗后下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日数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组使用抗生素日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2.4 不良反应 有2例患者出现肌注部位红肿、结节、热敷后一周内自然消退,仍能然坚持治疗。
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本研究显示康达先能减轻和减少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缩短感染持续发作时间,减少抗生素用量,这些环节,恰能阻止COPD进一步发展。
康达先主要成分为卡介菌多糖、核酸,它通过调节机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并能通过稳定肥大细胞、封闭IgE功能,减少脱颗粒细胞释放活性物质来增强患者全身免疫状况及支气管粘膜防御细菌侵袭能力,使患者呼吸道获得非特异性保护作用,对改善COPD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有效的制剂,加之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临床上易受感染的患者,以达到降低发病率和减轻急性感染程度的好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篇2
【关键词】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交叉感染;相关因素;老年人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给全世界造成严重的卫生经济负担,而在老年人群中表现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1],而院内感染在老年copd患者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索老年copd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510/200712住院老年copd患者216例,其中发生院内感染56例. 诊断符合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 按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n=56)、非感染组(n=160).
1.2方法用调查表对其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低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copd分级、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肺心病、其它并发疾病及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感染率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各因素对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均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的标准.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低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copd分级、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肺心病、其它并发疾病及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与院内感染均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病史时间、性别无关(表1,2).
2.2多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低白蛋白血症、copd分级、呼吸衰竭及肺心病为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表3). 表1计量资料单因素分析表2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表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频繁发作,严重损害患者肺功能. copd患者每年急性发作小于等于2次,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 3.59%,copd每年急性发作大于2次,fev1下降4.22%,可见aecopd频繁发作使fev1下降速度加快,而fev1受损严重是引起 copd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两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copd患者的bode[4]评分及预后. 院内感染导致copd急性发作,使肺功能进一步恶化,同时细菌负荷加重,发作间期缩短,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严重者导致治疗失败,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白蛋白血症、呼吸衰竭、copd分级、肺心病是copd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分析其原因如下:①基础疾病重,均为中重度及极重度copd患者,其粘液纤毛功能异常,粘液高分泌、淤积,粘液粘性增加,纤毛摆动速度减慢而无规律,粘膜损伤,使得细菌定植提高,支气管感染反复发生;②老年高龄患者,其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于使原本为条件致病菌的肠杆菌及假单胞菌感染而容易出现院内感染;③copd患者呼吸衰竭,长期缺氧,高碳酸血症及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致胃肠道淤血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损害肺的防御和免疫功能,增加易感性[5]. ④copd常伴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copd患者体内呈高分解状态,蛋白质分解增加. 而蛋白质会直接影响呼吸肌功能导致呼吸肌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清除障碍,使得频繁使用吸痰器等侵入性操作机会增
;以上各因素占据copd不同阶段,相互关联,影响着copd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发展.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资料还显示患者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也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分析原因,可能由于住院时间长,接受医源性操作机会增多或可能性增加;同时呼吸病房感染病人居多,发生交叉感染几率增加;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一方面促使耐药菌产生,另一方面促使二重感染发生,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经验性抗生素选择及合适的抗生素使用疗程至关重要.
copd是老年呼吸科常见疾病,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患者年龄、肺功能,copd分级及并发疾病是不可变因素,但是我们可以进行规范治疗,控制好基础疾病. 而住院时间,营养状况,呼吸衰竭,抗生素应用是一些可变因素,针对其可干预因素进行干预,依据copd诊治规范进行个体化治疗,控制 copd进程,减慢其肺功能下降速率,加强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增加机体的免疫状况,可以减少抗生素使用频率及时间,缩短住院时间而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宣传,促使copd病情控制者尽早出院,而手消毒可使院内感染降低20%-50%[6]注意呼吸病房的消毒隔离及医护人员教育,避免交叉感染,减少侵入性的操作等有望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治疗失败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regional copd working group. copd prevalence in 12 asiapacific countries and regions projections based on the copd prevalence estimation model [j]. respirology, 2003, 8:192-19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摘登(1)[j].新医学,2005,36(08):495.
[4] celli br, cote cg, marin jm, et al. the body- mass index, airflow capacity index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n eng1 j med, 2004,350(10):1005-1012.
篇3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COPD;呼吸衰竭
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死亡率高,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对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有利于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对呼吸危重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新乡市中心医院内科ICU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96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6例患者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51~91岁,平均(67±21.4)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因病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入住内科ICU,符合有创机械通气适应证[1]。
1.2方法纤维支气管镜为日本OlympusP30型,气管套管为进口(美国Bexter公司)一次性高容量低压单腔单囊硅胶管。内径7.0~7.5mm。患者取仰卧位,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纤支镜及导管外壁以石蜡油涂抹,气管导管套于纤支镜并固定于纤支镜近端,纤支镜经鼻腔插入至声门上方,于声门开放时将纤支镜插入气管内,迅速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调整位置达隆突上方3cm左右,然后快速退镜,固定导管,连接呼吸机。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以上时,可再次置入纤支镜,抽吸干净气道分泌物,并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治疗1h后复查动脉血气。
3讨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其晚期或在严重感染时PaO2进一步下降,PaCO2进一步升高,并出现意识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则危及生命[2]。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快速有效建立人工气道、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3]。通常人工气道建立采用经口插管、经鼻插管、气管切开共3种路径。经口插管简单、快速,但清醒患者不配合、难以耐受;气管切开创伤大,并发症多,家属不易接受,抢救时应用受限;而经鼻气管插管优点很多,现总结如下。
3.1插管准确、安全、成功率高纤支镜下可清楚的观察声门、气管隆突位置,导管固定准确,防止误入一侧管腔。COPD以老年患者居多,常伴心脑血管疾病,对缺氧耐受差,插管时易发生心血管意外,有时在给予镇静和肌松剂时就出现心跳骤停,经鼻气管插管无需患者特殊配合,对于严重的呼吸困难或烦躁不安的患者,我们仅部分患者使用镇静剂,无1例使用肌松剂,大大减少了心血管病意外事件的发生。对于特殊患者,如肥胖、短颈、颈胸畸形者,我们也均一次性插管成功。
3.2便于管理经鼻气管插管导管容易固定且不妨碍吞咽,口腔分泌物少且易于清理,误吸少。
3.3耐受性好,置管时间长经鼻气管插管导管为聚氯乙烯低压导管,对黏膜刺激小,组织相容性好,留置时间长。据报道,留管时间最长的国外达115d,国内达220d[4]。我们有1例患者留管时间长达260d.
3.4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改善通气,留取痰标本COPD多为年老体弱患者,合并感染后常常不能有效排痰而出现呼吸衰竭加重,纤支镜可在直视下清除口咽部,甚至气管内的分泌物,改善通气,并可留取有价值的痰液标本作培养。
经鼻插管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操作难度大,必须要有娴熟的纤支镜技术;插管时间相对长,抢救时不如经口插管快捷方便;导管细而长,死腔大,易被分泌物阻塞;鼻出血等。以上不足之处,通过提高纤支镜插管技术,加强气管导管的护理都能得到改进。
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救治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丁士林,黄,朱作林,等.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2,7(5):50-51.
篇4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针对性护理;病情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且具有多发性,具有气流受限的特征[1]即它是由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部疾病导致气流阻塞而致病,在临床上更有多发病、患者多、死亡率高的特点[2],不仅患者深受病痛折磨,更为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其病程较长,且现今而言并未找到根治之法,所以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极细致的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就2013年12月~2014年2月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取50例,女34例;年龄35~70岁,平均(55.2±4.1)岁;平均住院时间10 d。所取患者患病情况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下呼吸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 (2007 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其运用随机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且两组就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客观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就积极配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该症常规治疗手段,而研究组患者则针对其病情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具体如下。
1.2.1基础环境方面护理 为患者创造整洁舒适的病室环境, 保证环境安静、室内空气新鲜,并定时开窗换气,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道疾病,所以定期做空气紫外线消毒。病室湿度尽量保持50%~60%,温度在22℃~24℃为宜。另外根据患者病情或患者需要,将床头抬高至需要高度,患者感到不适时帮助患者变换舒适,背后要垫上软垫,并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进行翻身叩背1次/2 h,动作要适中,不可用力过大。病情轻的患者,应指导其进行适当运动,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嘱咐其应卧床休息,并协助患者家属进行生活方面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2.2呼吸道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 ①吸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按时进行低流量吸氧,以提高患者的氧饱和度,因为此病广泛的传染性,应选择一次性的双孔鼻导管,并且每天定时对湿化瓶进行消毒,无菌蒸馏水也要及时更换。患者的输氧时间要>15 h/d,疗程至少2 w。②排痰和呼吸道湿化护理;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在患者需要时,帮助COPD患者清除痰液,具体护理措施有雾化、湿化、吸痰等。护理人员要指导鼓励患者有效地咳嗽。辅助患者进行呼吸肌锻炼;根据病情耐心地指导其做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使其进行有效的呼吸肌锻炼,使呼吸肌的耐力明显提高。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也可以通过登梯运动、慢跑或游泳等方式来实现对非特异性呼吸肌的锻炼。
1.2.3心理健康方面的护理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复发的,病程长的呼吸道疾病,所以患者极有可能遇到多次住院的情况,再加上身体不适,所以经常会情绪焦虑、急躁、低落等。这时,医护人员就应该积极地给予心理上的积极暗示,并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心理开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不要消极对待治疗,并且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安慰,让患者在心理上能减少一些经济负担的担忧。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率以及FEV1/FVC%以评价肺功能情况。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评价则采取圣・乔治(St Georges)呼吸疾病问卷以及发放并填写医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的来予以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该项实验所得结果数据均就计算机整理完毕并予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中计量资料统计采用2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Wilcoxon 两样本比较法),记数数据运用(x±s)表示,组间差异运用χ2或t检验。结果对比数据运用P表示,且以P0.05为结果无差异性及不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2.2就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调查评分显示,研究组患者情况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由表2可知,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经临床实例证明对COPD患者若能给予患者精心观察及有效地护理措施,能极大地提高存活率,减少复发次数,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护理计划的调整和规划,确保患者在住院全程能够享受到最优化照顾,护士再通过基础护理、营养改善、心理护理等方面将整个护理计划贯穿于整个病程,尽可能地做到护理细节的完善,提高患者的适应性,并提高其心理舒适度[4]。上述数据表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期间除正确使用抗生素外,必须要对其进行周密的护理,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恢复,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5]。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予以相应的周密的护理措施,可有助控制病情,提高疗效,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计划的调整,确保患者能够享受到最优化照顾。
综上所述,针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专业系统化护理干预,不仅可明显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且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
[2]耿霞,周钦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2,16(14):340.
[3]中华医学会下呼吸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S].2007 年修订版.
篇5
[关键词]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慢性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由于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合并肺气肿导致的。据相关的统计学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各类疾病中的死亡率占到了较大的比重。该疾病不但影响患者的肺脏功能,同时会引起患者出现营养不良、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以及心脏类疾病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以呼吸道为发病部位,同时对患者的呼吸循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在出现急性发作时,常规治疗使用茶碱和激素类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起效慢。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全麻气管插管后术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58例在我院进行手术、全身麻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实验观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有男19例,女10例,年龄52~87岁,平均(68.2±1.5)岁,病程为(6.2~25.7)个月,平均(17.2±1.5)个月;对照组中有男16例,女13例,年龄为53~88岁,平均(67.5±1.7)岁,病程为6~26个月,平均病程为(17.8±1.1)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实验观察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有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合并心、肝、肾、神经以及内分泌疾病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有耐药性或对其过敏患者;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循环患者。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静脉用药,具体操作为0.25g氨茶碱(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H33021401)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40mL静脉滴注,1天1次,然后加入10m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H20133234)加上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实验组使用氧气(5-6L)驱动小容量喷雾器用T型管接麻醉回路的吸气螺纹管内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实验组在呼吸回路内接入雾化吸入装置,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2H0009902)1~2mL联合沙丁胺醇[葛兰素史克制药(重庆)有限公司,H10940001]2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氧流量4~5L/min。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监测记录两组患者发作时及缓解后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临床疗效判断参考相关文献的指标所制定。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降低70%~99%;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降低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1%(27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9%(22例),两组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顺应性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顺应性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顺应性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毒副反应
实验组患者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状,对照组患者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状,但全身麻醉及手术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发生高,与本方法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难以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of obstructive pulmonray disease)主要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持续性病情加重,也是导致患者需要进行住院观察的主要因素,若不尽早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AECOPD患者通常由于呼吸道炎症影响-使得气喘以及呼吸循环障碍症状加重,使得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胸闷、干咳、脓痰等表现,对于该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有效缓解患者的平滑肌痉挛以及消除炎症感染等,例如止咳化痰、给予抗生素或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机械通气等辅助治疗。
篇6
摘 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20例COPD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及肺功能康复方面的差异性。结果:COPD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与肺功能康复呈负相关,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等特点.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9):531.
篇7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Abstrac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one of the common chronic disease of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most, refers to a airflow limitation a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lung function, more common in elderly patients, the prognosis is poor, is currently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patients. Current clinical treatment for COPD mainly include drug treatment, operation treatme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lbumin therapy and assisted exercise therapy, and its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control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The author in recent years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included in COPD treatment of related literatures were retrieved and summarized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se diseases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reatment progress; Drug therapy; Non drug therap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eizhou,Meizhou 514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9.04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指的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伴随有肺功能降低的呼吸道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预后较差,是目前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虽然有相关指南说明此类疾病属于可预防、可治疗疾病,但目前临床实际治疗情况不容乐观,更侧重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笔者就COPD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案进行了总结,综述如下。
1 药物治疗
1.1 沙丁胺醇 沙丁胺醇在COPD急性期的治疗上应用十分广泛,该药物属于β2受体激动剂的一种,能够有效的保护肺组织,改善肺功能,通畅呼吸道。文献[1]研究显示,沙丁胺醇辅助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常规治疗方案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1.2 西洛司特 西洛司特属于新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一种,在治疗COPD的应用时间尚短,但效果显著。有文献研究表明[3],给予COPD患者15 mg/次,2次/d西洛司特口服,并给予对照组患者安慰剂进行对照,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进行疗效对比,西洛司特组患者的FEV1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而安慰剂组患者的FEV1值则有所下降,两组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P
1.3 AM3 AM3属于免疫调节剂的一种,文献[5]研究显示,AM3在用于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效果良好,SGRQ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和同期的安慰剂组患者有显著降低(P
1.4 饥饿激素 饥饿激素属于新型生长激素的一种。有学者将饥饿激素应用于恶液质COPD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给药,2 ?g/kg,2次/d,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患者完成治疗后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提高至少20倍,体重显著增加,日常进食量也有明显改善[6]。研究中指出,饥饿激素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交感神经敏感性,拮抗性的减少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用于恶液质的COPD效果显著。
1.5 噻托溴铵 从目前的临床报道来看[7-8],噻托溴铵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畅呼吸道,降低呼吸困难程度,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研究中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噻托溴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6周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6周时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手术治疗
目前COPD临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但也有手术治疗的相关报道。文献[9]报道显示,16例COPD患者行肺减容术治疗,其中9例行双侧手术,4例行小切口胸腔镜手术,3例行外侧切口单侧减容术,术前根据CT扫描及同位素灌注扫描确定手术区域,术中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对病变部位进行切除,手术数据统计显示,手术时间(143.5±33.7)min,主要并发症为肺泡漏4例。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有显著改善,但缺乏长期效果的随访观察。翟玉民[10]尝试采用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的COPD患者,切除肺组织20%~35%,结果显示11例患者无死亡病例,FEV1从治疗前的(0.85±0.31)增加到了(1.07±0.34),其他肺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术后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症状明显减轻。
3 机械通气治疗
3.1 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应用较多,但一般认为意识障碍患者禁用无创正压通气。有学者研究显示,将90例COPD患者分为四组,在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且伴随有严重意识障碍时进行正压通气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严格按照生理参数来进行匹配,结果用Kelly评分来进行判定及对比,结果显示随着意识障碍程度的加深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也明显降低,失败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11]。这说明无创正压通气适用于无意识障碍或轻度意识障碍的COPD患者,对于严重意识障碍患者慎用禁用。
3.2 有创通气后应用无创通气 COPD患者在急性呼吸衰竭合并严重意识障碍时往往需需要进行有创通气,但有创通气的死亡率较高[12]。文献[13]研究显示,有创通气的撤机成功率和患者的年龄、病程、肺功能情况等密切相关,并重点指出患者的死亡率与后续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有密切关联,入选的55例患者采用有创通气后继续应用无创通气治疗,53例患者能够成功撤机,成功率96.36%。
3.3 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锻炼 持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会使患者的运动耐量增加,长期应用则会使患者的呼吸肌功能降低,所以建议在持续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时,增加呼吸肌的锻炼[14],主要内容包括:(1)交替性进行无创通气,如仅夜晚无创通气,此方案适用于肺功能损害轻、中度者;(2)无创通气与呼吸锻炼的交替进行,此方案适用于肺功能损害中度者;(3)两者同时进行,该方案适用于有创通气撤机后的患者或严重肺功能损害患者。
4 中药治疗
随着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在COPD的治疗上,主要应用于COPD的稳定期,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显著的效果。
4.1 补肺纳肾汤 郎莹莹等[15]将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纳肾汤,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2 全真一气汤 王余民[16]将78例COP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单纯采用全真一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3 苏子降气汤 赵鸣武[17]将96例COPD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苏子降气汤口服,主要方药组成为:紫苏12 g、半夏10 g、前胡10 g、厚朴10 g、云苓15 g、陈皮15 g、川芎12 g、当归9 g、红参9 g、甘草6 g、生姜3片,每日一剂水煎服,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主要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6.8%,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5 辅助锻炼治疗
5.1 步行锻炼 文献[18-19]研究显示,中、重度COPD患者行步行锻炼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呼吸耐量,对于症状改善有着显著的帮助。研究中将60例中、重度COPD纳入观察组,进行6 min/次,5~10次/d的步行训练,2周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显著改善,训练后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也有显著改善,提示步行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呼吸困难的耐力强度。
5.2 上肢锻炼 张萍等[20-21]的研究指出,中、重度的COPD患者可以进行上肢锻炼来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在试验中分别设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增加上肢锻炼,两周后观察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但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呼吸困难症状显著减轻,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5.3 呼吸肌训练 呼吸肌训练是改善COPD患者症状,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重要手段[22]。有学者将32例COPD患者随机分组,16例接受呼吸肌联合过度通气训练,而其余16例则进行单纯耐力训练,两组患者训练之后对6 min步行距离、最大运动能力、呼吸肌张力以及运动耐力时间进行统计对比[23]。结果显示,联合训练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单纯耐力组,其中呼吸肌张力改善尤其明显。这说明呼吸肌联合过度通气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呼吸肌耐力。
参考文献
[1]俞森洋,张进川.当代呼吸疗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大学联合出版社,2014:386-407.
[2]管剑.甘氨酸茶碱钠合用帕罗西汀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0,22(6):198-199.
[3]亚合甫・萨依木.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分析[J].药物与临床,2009,16(15):95-96.
[4]曲家骐,高昕,童向东,等.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9(1):32-34.
[5]景仕银,陆松华,杨长刚,等.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11例行单侧肺减容术效果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6):517-518.
[6]李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6,5(6):32-34.
[7]何良文.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J].河北医学,2008,14(6):633-635.
[8]翁育清,郭欣然.高频喷射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7):607-608.
[9]张丽仙.白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27-3428.
[10]翟玉民.补肺纳肾汤治疗COP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稳定期62例[J].光明中医,2009,24(3):468-469.
[11]徐莺,王敏.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稳定期40例[J].河南中药,2008,28(5):40-41.
[12]张志敏.全真一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78例[J].江西中医药,2005,36(7):27-28.
[13]李红萍.苏子降气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J].山西中医,2009,25(1):5.
[1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46(3):254-261.
[15]郎莹莹,汤杰,杨佩兰.百部养肺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0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0,30(9):867-869.
[16]王余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05,14(11):1028-1029.
[17]赵鸣武.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25(2):98.
[18]黎毅敏,郑则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25(2):101.
[19]商晓蕾,田洁.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1,32(32):6897-6898.
[20]张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216-1217.
[2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合与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22]王秋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7(16):405.
篇8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BIPAP呼吸机;依从性;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以气流不完全可逆受限、小气道堵塞为主要特征的严重慢性呼吸道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晚期常并发呼吸衰竭。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是一种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不建立人工气道即可采用鼻(面)罩通气,对吸气、呼气提供两个水平的压力支持,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其操作方便、疗效肯定、痛苦少,人机同步性高,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研究选取我科2013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50例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进行观察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为我科2013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50例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均按中华医学会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男37例,女13例,年龄55~81岁,平均61.4岁,均有以下条件:有COPD病史,动脉血血气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在72~102mmHg之间。
1.2方法:治疗前、中、后监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常规给予卧床休息,抗感染、化痰、止喘等治疗,同时在心理护理、舒适护理、气道护理等护理措施下给予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氧流量为4~6 L/min,每天通气大于14小时,定时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变化。
2结果
有41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积极配合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后,疗效明显,血气二氧化碳分压指数下降至43~65mmHg,有7例患者未积极配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疗效一般,血气二氧化碳分压指数72~92mmHg,有2例患者由于合并其他脏器疾病,配合应用BIPAP无创呼吸治疗后,疗效差,转至ICU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见表1)
表1 两组间观察指标比较
依从性差组
依从性佳组
P值
每天上机时间
(小时)
17.37±3.22
5.14±4.09
0.004
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mmHg)
96.55±14.41
94.48±13.62
0.820
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mmHg)
55.28±11.41
82.28±10.41
0.023
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比较(P值)
0.012
0.067
3、讨论
3.1心理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本身会产生烦躁、易怒,加上对BIPAP呼吸机的不熟悉,及不适应鼻(面)罩,易对BIPAP呼吸机产生拮抗心理。因此,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重视心理护理,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持,实施心理护理措施。首先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BIPAP呼吸机的原理、目的、效果,配合事项,介绍治疗效果显著病例,如有条件可请患者现身宣教,以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呼吸易与呼吸机拮抗,呼吸费力,容易产生放弃心理,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采用说话、书写、示范动作等方式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以便于及时排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消除其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2气道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纤毛运动减弱,腺体分秘异常,咳嗽能力差,呼吸频率快,加上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使呼吸道蒸发水分增多,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气道阻塞,加重患者呼吸困难,降低了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依从性。因此,加强气道护理是关键环节,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在病情的允许下,每日可达2500~3000ml,我们不建议一次性大量饮水,不但不缓解患者气道缺水,而且加重肾脏负担;定时给予翻身、有效拍背,培训患者学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也可给予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解除气管痉挛、稀释痰液;BIPAP无创呼吸机湿化器及时补充湿化液;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以增加体力,增强咳嗽的力度;必要时给予吸痰或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保证了呼吸道通畅,减轻了呼吸困难,降低了人机拮抗,提高了患者对BIPAP呼吸机的依从性。
3.3舒适护理 提供安全、安静的病房环境,室温维持在18~22℃、湿度维持在60~70%,每日开窗通风,保持警惕空气新鲜;协助患者取舒适半卧位,保持头、颈、肩在同一水平线,头略后仰;提供生活护理如床上进食、二便等;COPD患者出汗多,应每日给予温水擦浴,更换清洁衣物,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勤漱口,使用抗生素时间长的患者,可用5%碳酸氢钠液漱口以防止真菌感染,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鼻罩或面罩,头带松紧适宜,以两侧各容纳一指为宜,对呼吸机各参数的调节应以患者舒适感和治疗效果为主要依据。
2.4呼吸机管理 护士应掌握一定的呼吸机知识和操作,BIPAP呼吸机应定期进行检测,保持完好备用状态;使用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初次使用时,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压力先从低水平开始,经过30分钟后,再根据患者的血气指数及舒适度来调节呼吸机的参数,尽量减少人机对抗;呼吸机管道应每周更换一次,湿化液无菌蒸馏水保持32~34℃,每天更换,每周清洁呼吸机后的过滤膜,鼻(面)罩每天用75%酒精擦试消毒,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待干后使用,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呼吸机忌频繁开关机,防止损坏主机。
3.5并发症的预防 BIPAP呼吸机治疗后通常有面部压伤、眼睑肿胀、腹胀、误吸、呛咳等并发症,影响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的依从性,因此,积极地采取各项工作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选择型号合适的鼻(面)罩,头带松紧适宜,间歇松开,使用鼻垫,面部受压部位可垫柔软的面纸及涂凡士林油膏,鼻(面)罩保持密封状态,防止漏气,气流冲击眼睑,可有效防止面部压伤、眼睑肿胀;指导患者用鼻吸气、减少吞咽,根据呼吸机的频率主动调整自主呼吸频率,尽量人机统一,也可遵医嘱给予促进胃动力药,可明显减轻腹胀;指导患者咳嗽咳痰时、进食饮水时取半卧位,取下鼻(面)罩,饱餐后忌立即给予呼吸机治疗,防止引起误吸、呛咳。
4、体会 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其操作方便、疗效肯定、痛苦少,人机同步性高,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因此需要护士熟练掌握BIPAP呼吸机的相关知识、操作规范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舒适护理等特异性的护理措施, 提高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应用治疗依从性,能够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气指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痛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 453.
[2]金辉.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 11(12): 112.
篇9
【关键词】孟鲁司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气分析;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1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时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慢性疾病,它是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加重。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气道高反应性性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地位[1]。
孟鲁司特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它是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也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着眼于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住院部2010年-2012年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6例,诊断参照2004年05月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颁布的“COPD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2]: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或(和)咳痰在基础水平上出现急性改变,超出每天的日常变异,需要改变治疗。其中男73例,女33例,年龄50-88岁,平均(66.5±9.05)岁,体重50-75Kg,平均(61.4±6.09),每组53人,两组间年龄、性别比例、体重、吸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入选范围及排除标准:1)入选范围:符合COPD诊断标准并于稳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本次因急性加重而再次入院。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而且需要持续使用机械通气及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包括:吸氧治疗、抗感染治疗、化痰、平喘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美国默沙东公司)10mg,每晚1次,口服,疗程7天。
1.4观察项目及疗效评价 入院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抽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及支气管扩张剂使用后的肺功能测定。对动脉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对肺功能指标中的1s用力通气容积占肺活量的比值和1s用力通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变化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所得资料全部输入SPSS13.0数据库,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比较见表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7天后血氧分压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比较(mmHg)
组别 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治疗前 治疗后7天 治疗前 治疗后7天
对照组 52.2±5.3 67.9±10.3 58.5±8.3 50.9±3.6
治疗组 52.8±6.7 89.0±11.3 57.8±9,5 42.4±4.6
t值 0.76 5.02 0.66 6.02
P值 >0.05 0.05
表3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
组别 1S用力通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 1S用力通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治疗前 治疗后7天 治疗前 治疗后7天
对照组 50.8±8.5 52.5±6.4 54.4±11.4 60.5±7.8
治疗组 52.6±7.5 70.3±4.3 55.7±9.6 79.4±6.4
t值 0.16 4.98 0.35 5.62
P值 >0.05 0.05
3 讨论
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严重时患者劳动力丧失及危及生命,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COPD是以通气、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在肺内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和中心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这些炎症细胞被激活后释放更多递质,包括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它递质,这些递质能破坏肺的结构和(或)促进中心粒细胞的炎症反应。
COPD的急性加重期使用激素治疗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一些研究表明,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重症哮喘过程中发现糖皮质激素并未减少尿中白三烯的含量,说明重症哮喘中糖皮质激素不能有效抑制白三烯的产生,提示白三烯可能在气道炎症中占有独特地地位,而不被糖皮质激素所抑制[3],白三烯是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炎症介质,始终存在于COPD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孟鲁司特是特异性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竞争阻断白三烯等与其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白三烯的生物活性,而且研究表明,孟鲁司特能抑制肽类生长因子对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的减少,从而减轻COPD患者气道的炎症反应,舒张平滑肌,降低肺动脉压力[4]。
本研究中,孟鲁司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及肺功能,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一种有效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秀云,王浩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道高反应性的关系. [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31(2):69-72.
[2] 彭敏,蔡柏蔷.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的修订[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5):394-397.
篇10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
COPD疾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疾病发展呈进行性,多表现为气流受限。而支气管哮喘则是一种气道疾病,其与COPD的发病机制存在明显不同,且在临床上,哮喘患者气流受限症状具有可逆性,而COPD的气流受限具有不可逆性。但随着患者疾病的发展,COPD和哮喘可能并发于同1例患者身上,这时就需要对单纯COPD和COPD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征进行鉴别,以帮助正确诊断相关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本文对COPD患者和COPD并支气管患者在肺部体征上的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5月~2012年9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患者和COPD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别58例和57例,其中COPD患者组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为61~72岁,平均为(66.5±5.5)岁,所有患者在入院经相关检查后符合COPD诊治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COPD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组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为60~71岁,平均为(65.5±6.6)岁,所有患者在入院经相关检查后结合其自身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气流受限症状,诊断为COPD并支气管哮喘。同时排除患有气胸、咯血、心功能不全、高血压以及患有其他导致气流受限的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患者在入院后临床体征表现和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对COPD和COPD并哮喘患者在肺部音上表现的不同进行比较,并对各种类型的病例数进行记录,计算相应所占的比例。
1.3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临床肺部表现相应所占比例数据用统计工具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并两组各自对应的比例数进行χ2检验,其中P
2 结果
COPD患者和COPD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肺部的临床体征表现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首先在有无肺部音症状病例数上,COPD患者有肺部音的患者数为41例,占70.69%;COPD并哮喘患者有肺部音症状的患者数为46例,占80.70%。COPD并哮喘患者组的肺部音症状比例明显高于COPD患者组,P
3 讨论
COPD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其因患有COPD和支气管哮喘两种疾病,在临床上也综合了两者各自的特点,是介于COPD和支气管哮喘疾病之间的呼吸道疾病,因而在临床表现上与这两种疾病有相似之处,在临床诊断时经常会将其与单纯的COPD和单纯的支气管哮喘相混淆,因此有必要对其临床体征进行区别分析,以辅助医生对COPD并支气管哮喘进行准确的诊断。
在临床上,单纯COPD患者多表现出呼吸困难或气短,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气促症状的发生日趋增多,在日常活动中也会出现气促症状;而COPD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其是由支气管哮喘发展而来的,因而在早期所伴有哮喘中发作性喘息的症状,在疾病发作时,肺部能够听见弥漫性哮鸣音,气流受阻严重。本文主要对两种疾病在肺部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单纯的COPD患者出现肺部音症状的几率要明显小于COPD并哮喘患者,两者在病例所占比例上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与单纯COPD患者相比,COPD并哮喘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两肺出现音症状。再者,从具体肺部音类型上来看,COPD患者主要以湿音和干湿并存为主,但三种音在分布比例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分布较为均匀;而COPD并哮喘患者主要以单纯哮鸣音为主,且与其他两种和单纯COPD患者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这说明,COPD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肺部哮鸣音。
综上所述,COPD和COPD并哮喘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肺部音,但COPD并哮喘患者更为多见;在肺部音类型上,COPD患者以湿音和干湿并存为主,而COPD并哮喘患者则以肺部单纯性哮鸣音为主。但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还需进一步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来确定。
参考文献:
[1]曹照龙,何权瀛.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2008,11(01):34-35.
[2]龙文,李平.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弥散功能的测定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09,7(06):815-816.
- 上一篇:简述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 下一篇:关于考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