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教育史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艺术教育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代以前的中国美术教育,遵循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哲学,对后世颇具影响,代表了一种含有祖先崇拜的宗教意识和传袭前人做法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思想不强调自立门户、发挥创造,而要求世代相守。在美术教育中所强调的就是模仿、师承和传统。没有明显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组合,这时的美术教育面很窄。到宋元时期文人画出现后,教育思想有了通达宽博的地方。随着画诀、画论著作的成熟,伴随着画品气韵以及笔意的讲究,诗、书、画、印形成一体,对绘画的要求不再只限于画“技”的要求,也对绘画者的综合素养有了更为严格的品评,但是还没有明确的多思维的培养理念。
这种情况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开始出现理念转型。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美术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的、日本的教育制度、艺术观念和教育方法,同时也把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方法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在公办的中小学堂中也仿照西方学制,开设图画手工等课程,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实干才能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从此揭开了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中国最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美术观点是,科学化的美术和美术化的科学有利于促进科学的发达,而科学的发达推动了工商业和军事的发展,由此可以带来国家的强大。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乃至美术发展进程发生深远影响的是和他的美育思想体系,他颁布了“四育”方针,其中以美育为教育宗旨之一,将美术教育提到与科学相提并论的历史高度。“”前夕,他又及时提出了“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又要普及美术教育”。
结束之后,中国美术教育界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西方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对刚打开国门的年轻一代中国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教育思想认识的一次次突破,逐渐把合理的探索纳入教学课程之中。于是教学的关注点从一般的技能训练和具体学科的专业化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转向了美术观念的宏观思考,教学的重点放到宏观的观念教育和理论思辨方面。
自从我国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的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教育以来,美术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其中的审美素质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培养的学生不是艺匠,成为造就有高尚情操和品位的新人,是能在各个领域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二、 西方美术教育的模式及其发展
西方美术教育在较早时期就具备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早在公元前四五十年,雅典统治者发现要统治民众必须要有德才兼备的领导者,于是,一种以“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教育观开始形成和兴起,它是以人格的全面发展即体力、智力、审美和道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
米开朗基罗认为“艺术家是用大脑而不是手作画”,他还认为雕塑是一门“知识渊博的科学,而非一种机械的或无创造精神的技艺”。从这里可以看到美术不仅是教给人们技能的掌握,更是开启智力的一把钥匙,学习它可以从小时候就开始,使人们更早的就懂得发掘人深藏的潜能。
利昂・温斯洛在他的《种族混合学校艺术学校教育计划》中,坚决提倡创造性的表现,但同时也坚持艺术教学应该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温斯洛认为,审美发展既拓宽了儿童的社会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三、 中西方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历程上既有交合点又有不同点。
根据文化底蕴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国情的不同,双方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也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在这个基础上,双方都在调整自己的步伐,使美育为时代服务。
中西方美术文化起源不同。中国绘画要求表现的是气韵、个性精神和自我意识以及道德的表现和发掘。像秦汉时期的美术,如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汉代石刻,清朝的“四僧”与“扬州八怪”等,都是把一些道德的和文化的思想融入了艺术之中,抒发时代的精神和个人的逸气,造成了像文人画的发展,纯艺术的修养形式等的形成。而西方的绘画重视的是绘画形式的严谨性,以写实为基础,解剖了解人的生理结构,用科学的方法融入绘画之中。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它所强调的就偏重于多方面的发展。
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色彩构成;教育方式;分析
1引言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的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应有所改变,不应该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色彩构成的教学方法过于追求理论教学的完整,与后续的教学脱轨。在传统的而教学中,学生可以将色彩构成的课程作为一种表现的方式,由此以来,再好的坐标,也只是在表现手法和临摹上到位,缺乏创新。教师对作品评定是也只能根据学生的认真程度打分,很难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观点。
2色彩构成基本概述
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色彩构成适于平面与立体的平行,互补的设计造型是基础的课程,也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构成体系。色彩构成的课程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也是艺术设计的基础造型课。色彩构成的这门课程从基础属性来看,需要对色彩的认知、审美和运用来培养,这也是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对色彩构成的教学与学习,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中,是一种方式,可以全面提高色彩创造的途径与设计的目的。
3色彩构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3.1重视理论,忽视成果
在色彩构成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们所研究的全部都是理论知识,然后在通过作业的形式将其所学到的展现出来,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后会使学生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作业,能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符合要求,色彩搭配上是否完整等等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将大部分时间利用到色彩搭配上。
3.2设计过程中缺乏主题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色彩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偏重,模式化的教学与训练作为主导,例如对明暗度、纯度、色相的相比,还有视觉与感觉的对比等等,这些方法虽然有利于把握颜料的色彩经验,但是缺乏对主题的研究性,缺乏对色彩构建的创新思路,整个彩色教学缺乏主题性。
3.3色彩表达方式中介质比较唯一
在色彩表达中,明确颜料介质也是色彩构建的一种方式。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对颜料介质进行掌握,还需要培养学生对色彩认知与审美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所以说,不可以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单一的介质,有些介质仅仅是表达方式之一,可以去尝试多种介质的教学。
4色彩构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4.1充分挖掘主观色彩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主观色彩的知识,保证主观色彩的效果能够充分发挥好,不加任何抑制的情况下,结合学生们自身的喜好程度,将和谐色彩与其结合,产生他们自己的主观色调,这些特代表着他们每一个人的主观意见。挖掘主观色彩,在艺术教育与教学中十分重要。不断挖掘学生们的主观色调,就是帮助他去挖掘自己的素质与潜力。
4.2充分挖掘想象力
色彩教学都要明确一个预期的目标,在色彩构成过程中要明确在设计什么,为什么设计,设计的原则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围绕着这些问题去展开设计。艺术的想象是以艺术设计作为先导,设计创造中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力也是艺术设计人员最为重要的能力。没有想象力的作品是空洞的作品,只有充分的想象力,也会有创造力,才能够实现创新。无论是现代设计还是传统的设计理念,创新都是设计师们的灵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挖掘学生们的想象力。将想象的能力不断的开发,不断的引导,冲破常规的思维逻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想象插上翅膀,在设计的空间里自由飞翔,不断寻找创新点。利用对自然因素的联想,来发现和寻找灵感。利用自然色彩的联想来不断开发想象力,再把各种产生没因素的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产生一种全新的色彩搭配。通过来自大自然灵感的启发,将求新球衣的设计观念运用到教学中。
4.3以主题方式引导开展色彩研究
在教学中应注重色彩的研究训练,主题色彩的构成训练,将色彩探索作为基础课程,灵活的掌握和运用对色彩教学的关键。以主题色彩的研究方式来研究设计领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好处在于可以将色彩研究的方法运用到经济价值研究和文化价值研究中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色彩研究的教材主要根据理论来开展教学的。也就是说,教师完全按照书上来讲,照本宣科,书上的例子是怎么表现的,教师就要求学生按照例子来临摹,书上的例子临摹完成之后,学生们的课程就结束了。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只学会了临摹,只学会了教材书上的临摹。而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点完全没有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这样设计的作品,缺少内涵,即使临摹得在完美的作品也缺少感情。以主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有一定的启发,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来设计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和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种色彩构成的教学方法,可以将理论色彩教学知识与实践中产生的色彩教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色彩重新整个,已达到色彩感知的最高点。
篇3
我国高等职业建筑艺术教育,一直是参考高等学校建筑教育模式,没有形成自身特色。教学体系的某些局部虽有所变革,但并非根本性的改变;关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仅仅是在原有的课程框架内展开,其局部的优化并未带来高职建筑教育的整体优化;近年虽在广泛开展如何在教育中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讨论,并进行有关课程改革,但整个建筑教育体系仍未改变。封闭的格局、呆板、僵化的体制,抑制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教师教学的惰性状态以及教育与社会脱节、教学内容陈旧、不重视实践、缺少交流机会、缺少协作精神的现象依然存在。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教育在经历几个世纪以后,已从学院派形式化的封闭、僵化教学模式向追求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发展。经验表明,作为建筑教育稳定发展基础的主干专业设计课的师徒技艺传承关系虽没有根本改变,但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催化作用越发重要,如欧洲一些国家:英、法、德等国的某些建筑院校发展继承了传统的“师徒制工作室”,强调低年级至高年级共同组织成纵向学习小组,由教授、建筑师、工艺美术师领导的各专业组共同指导。日本建筑院校普遍实行的本科高年级与硕士研究生的纵向组合,进入教授负责制的研究室共同学习和研究,也很有特色,香港大学建筑系打破各年级之间的“围墙”,促进不同年级之间的交流,建筑系内联网,使不同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网页浏览所有相应课程的全部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些成功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高等职业建筑艺术教育开放式教育体系的研究将针对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高职建筑类专业的教学特点,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建筑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优化组织教育过程,打破旧有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来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天性中创造力的师生合作开放式教学体系。它将主要体现在开放的教学组合、开放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技术知识体系等几个方面。这种体系强调自立、自主的教育精神和自我的教育进程,要求提供最优的教育体验,使学生掌握未来的工作方法。
二、建筑艺术教育开放式教学体系研究的实践
根据高职建筑艺术专业特点和本世纪建筑艺术专业的发展方向,打破旧有的教学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探讨开放式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开放式教学体系的运行模式。其核心是:建筑艺术类专业主干设计课,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纵向组成的教学班,设计专业教师纵向组成的课程梯队指导组和相关专业人员(包括建筑师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横向参与,建立一种纵向为轴,横向展开的全方位开放式教学体系。
1.建立开放的教学组合
(1)组合优化的教师群队。由专业教师纵向课程梯队与打破教师专业界限、相关专业横向参与,包括聘请职业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工艺美术师以及城市开发建设管理部门专业人员为兼职教师而组成的专业开放式教学指导组织是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的“优化的教师群”,设计主干课的教学由各学科联合作业,在落实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面向社会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整体建筑教育效果。
纵向教学班与纵横结合优化的教师群构成的建筑教育过程组织方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师徒制工作室”,是继承而不是简单的回归,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革和发展。更通过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动态管理,改变设计课教学师生一对一的封闭式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教师,在开放的环境中扩大学生选择教育信息的范围和增加思维交流的机会,寻求一条能使学生天才充分发挥、真正提高创造力的途径。
(2)纵向间的教学班组——“工作室制”。“工作室制”即实行专业教师负责制,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建立以教学为中心,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培养学生所需专业教学为中心,完成教学实践研究和实体创收的教学、科研统一的教学班组制。“工作室制”实行将高低年级的学生按班级或专题小组组织成纵向临时“班组”在一起上同一专业技能课,在高、低年级学生实现各自技能训练的目的(理性和感性)的同时,加强不同年龄学生间的专业思维、实践交流与合作意识。研究师生合作的开放式教学与工作模式使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潢设计教学组织方式 (以工作室为核心)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的,它
强调自立、自主的教育精神和自我教育过程,在开放的环境、开放的氛围中师生共同工作,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懂得设计教育是终身教育,同时使学生掌握未来的工作与学习方法。
“工作室制”既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也是产教结合、专业实体化、实现高职“双师”型教师授课的有利途径,同时,促进了教师自身动手能力、创造性教学思维和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高效、竞争的教学局面。
(3)横向教学交流。建筑艺术类专业本来就有很大的共融性,这为专业间进行横向教学资源整合与交流提供了可能。对于建筑、规划与艺术设计专业间的横向交流应该站在大艺术、大设计角度围绕教学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设置。各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设备、实验室(实业)建设等资源上统筹安排,优势互补,增进各专业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加强有机联系的基础上,突出各专业教学特点、特色,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专业教学理念和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2.建立开放的课程重组
(1)开放的“过程设计”。建筑艺术专业训练一般都有一个从构思、定稿、到完成正图的过程,以往成绩评定主要看“图面”的结果而定,“轻过程而重结果”的倾向十分明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过程认知、过程运作、过程表现,训练学生设计的构思方法和创造性思维习惯,在过程中促进入的各方面能力成长,如独立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过程设计”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实际学习、训练过程中自我思维和行动潜能的发挥或锻炼,对于培养建筑艺术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来说十分必要。实施开放的“过程设计”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优越的社会和教学环境条件等多层面为其创造良好的土壤。随着对“过程”的重视,“过程设计”势必成为建筑艺术等研究的方向。
(2)相关课程的衔接与重组。全面协调专业主干设计课与相关理论课的关系,改革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制定与全方位开放教学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课程设置适应新的师生共同工作的教学模式,·同时改革课程设计命题方法和教学要求,由传统的类别型命题转向问题化命题,让学生在设计方案时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是又要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钻研相应的技术知识。
{3)公开、公平、公正——开放式的设计成绩评定。通过建立开放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促进开放式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公开、公平、公正的开放式设计成绩评定细则,避免设计成绩评定的随意性、主观性、离散性。如:结合建筑艺术专业特点,在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中采用以下方法就是体现成绩评定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积极尝试:评定设计的成绩分“设计——考试——答辩”三段落逐步分段分部评定,形成量终成绩:
a. 整个设计阶段成绩以100分计算;
b,采用毕业设计考试形式的成绩以100分计算;
c.毕业答辩成绩以100分计算;
d.最终成绩由各阶段成绩按所定百分比折算(设计占30%,考试占20%,答辩占50%),然后转化为成绩等级。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成绩评定,引入了“过程设计”观念,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按每一阶段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共同打分,取平均值,毕业设计成绩来源于学生整个设计过程中的综合素质体现。
3.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与支撑体系
(1)开放的讲座、学术报告、展出。现代建筑教育中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催化作用日益重要,建立与开放式教学体系相匹配的,面向国际国内开放、面向社会实践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技术知识支撑体系,让学生从旧有的局限于师生对话的单一传统教学方式里、从个人冥思苦想构思方案的封闭系统中解放出来,扩散思维、启迪思路、激发灵感。
建筑艺术各专业涉猎较多学科的知识,立足各专业特点,积极注入新的教育思想和学术成果,加强同兄弟部门和社会的交流,促进发展活跃开放的教育机制。各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讲座和展出活动,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对各专业知识的整合及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于学生知识的全面化非常有利。
开放的活动要照顾到各专业特点,把长远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需求结合起来,把自身和他人结合起来,与有较好影响的人士定期合作交流,引进名师,建立专家人才库,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展出,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开放的学术研究、交流环境。
(2)社会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实行"2E作室制”的产学研教育模式,组建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研究室,形成由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副教授、青年教师、硕士生、本科生等合理配置的团体,综合负责本专业的教学、生产和科研工作,将科研成果和学科交叉思想融入教学之中。这样由设计院的工程师担任设计课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他们把工程设计的体会、经验融人到教学中去,不仅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种由建筑设计院统一组织安排,提供场所和项目,由具有“双师型”特征的团体人员共同指导,面向社会实际工程的实践,缩短了学习与工作的距离,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得到了综合性的多方面锻炼。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71-01
作为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数学教师,我深感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大多都不是死读书、死演题的那种,都是思维比较灵活而且又掌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的。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有一种如虎添翼的感觉,而那些学困生在谈起自己的学习感受的时候也往往会众口一词地抱怨自己学习不得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是重要的,但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的传授就更为重要,这就是教学理论中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相信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都会在自己的教学中对学法的研究和传授会有所侧重。而学生呢?也会细心地结合自己的特点,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采用以下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的。
一、用生动的数学史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
在人类数学的长河中,从原始社会先民们的结绳而记到今天电脑科技的普及,人类对数学的研究、掌握和使用可以说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纵观这种漫长的演变,在数学及其各分支的发展上,都存在着重要的转折时期,教师可以以数学发展史上的转折时期为重点,通过有选择地介绍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比如拉格朗日将物理和数学相结合引入的向量记号和方法,当时是思考了很久才想到的,这不仅仅是在数学概念和符号的突破,其概念和方法更具有延续性。数学是积累性科学,比如古代文明中形成的十进位制记数法和四则运算法则,我们今天仍在使用;诸如费尔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历史上的难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现代数论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数学传统与数学史材料可以在现实的数学研究中获得发展。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数学大师都具有深厚的数学史修养并不懈于数学史的研究,他们皆能够善于从历史素材中汲取养分,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可见,学习数学史无疑能让学生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法不当的现象,要勤于研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修正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通过观察、调查,归纳总结出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不订计划,惯性运转;忽视预习,坐等上课;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懂不问,一知半解;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赶做作业,不会自学;不重总结,轻视复习等等。针对这些不良问题,我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数学学法指导途径和方法,比如可以将学法指导渗透于制订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学结、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之中;或者建立数学学习常规:1、课堂常规――情境美,参与高,求卓越,求效率。2、课后常规――认真读书,整理笔记,深思熟虑,勇于质疑。3、作业常规――先复习,后作业,字迹清楚,表述规范,计算正确,认真检查,重做错题等等。诚然,这对于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业成绩、优化学习品质,采劝对症下药的策略,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无疑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绝不能忽视数学所特有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说,这才是数学学法指导之内核和要害。也就是说,数学学法指导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地思维、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传授学习方法为主的教学思想
所谓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了许多运用数学思想的手段、门路或程序,这些被重复运用了多次,并且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便成为了数学方法。新课改提倡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合谐统一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必改过去重“教”轻“学”的弊病。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时候,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如虎添翼,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能解决数学
篇5
关键词:模仿 创作 信息技术 平衡点
一、课改前后的教育理念变化――从“模仿”到“创作”
对我们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说,改革的重心之一,就是把信息技术的教学核心从纯粹地“模仿式学习技术”上转移到了“技术的应用”上,这是个根本性的转变,显然地,这个“应用”才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本质,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任何软件都只是工具,如果只是简单地“模仿”老师的范例,学生永远不能将计算机作为工具来用,而只能作为考试的手段。
因此,课改之初,传统的“模仿”教学方法受到了猛烈的抨击,甚至不少专家、学者在研讨会或者讲座上就直接指出:模仿,就是扼杀学生创作力的源泉,就是把我们的学生都培养成机械的流水线产品的重要原因。广大一线教师,在对比课改前后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之后,也都完全同意,我们以前都把学生当成了没有思考能力,只会模仿的低级学习者,是极端错误的。
二、失败的尝试――压制“模仿”,盲目要求“创作”
1.主题选择和素材收集的混乱
由于对学生的主题选择完全没有限制,因此,学生的主题选择非常随意。这样,大家搜集素材时候基本上就必须自己找自己用,想要共享,基本很难。
素材收集时,由于对学生完全没有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只是笼统地给出了“必须有文字、图片、音乐”的杠杠。所以,很多学生收集的素材根本没有达到制作网站的要求。
2.教师讲解示范过于简单,不少学生不能掌握基本技术
由于教学理念上我们自我否定了传统的“老师教一步,学生学一步”,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简单,能不讲就不讲,留给学生自己摸索去,就怕讲解示范得过于详细了,学生就会模仿。因此,我们讲解得往往过于简单。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的创作之路,非常艰难。技术要领上的不完全掌握,阻碍了学生的创作。
3.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创作
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再强调,不要跟老师做一样的东西。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却总是换个方式,将“创作”改回了“模仿”。
三、深入调查与理论论证――寻找正确的方向
怎么改才是最合适的?怎么样的理念才是最合理的?
1.模仿是创作的基础,创作是模仿的升华
这两个方面,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任何初学者,若将模仿放弃,直接进行创作,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2.在模仿与创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让学生能够打下坚实基础,并能够为我所用,尽情创作。而这一点,作为教师所应该为之付出最大努力的。一旦找到这个点,那么我们的学生,就能真正将信息技术这门课,作为受用一生的宝贵工具。这一点,恰恰就是课改的精华所在。知识,应该是终身为我所用的,而不是只能仅仅用来应试。
3.对不同的学习主体,模仿与创作中间的平衡点,所在位置是不一样的
简单来讲,基础差学习能力低的同学,模仿比创作重要;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当然是创作更重要。这一点,对教师来说,在真正实施的时候,意味着对同一个班的教学,要有不同的针对性,同样,这是对教师工作强度或者说责任心的一大考验。
四、尺度的艺术――成功把握“模仿”与“创作”的分寸
1.主题和素材的选择
这一次,我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出3个最受学生欢迎的主题:篮球、动漫、魔兽世界。这三个网站主题被我称作“参考主题”,同时,为每个相关主题建立一个对应的素材库,里面有大量的制作素材。
在网站制作第一节课上,我告诉学生,首先,网站制作的主题由大家自己选择,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个性化主题,同时由你自己搜集素材,素材内容有具体要求,文字素材不得少于3000个字;图片素材不得少于30张,其中要有10张图片的大小不低于600×600像素;其次,如果你对自己选择主题比较茫然,老师提供三个参考主题供大家选择,服务器里有对应的素材库,要求每个使用它们同学都要补充一些内容进去,多少不限,但是必须有这个过程。
2.教学过程――分寸的把握
这一轮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每一个细节来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但同时,又给他们模仿的机会。
我采用了课本上提供的素材来制作上课演示用的范例网站。将三个参考主题,做了三个不同风格的网站,从色彩到布局,到整个网页的结构,完全不同。上课时,每讲完一种技术,就会调出这三个网站,启发学生,原来一样的技术,可以做出如此不一样的效果,让你们自己来做,你能做出什么效果来?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可以再模仿与创作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点。
上课演示具体操作时,比较难的部分,我讲解得很详细,简单的部分,一带而过,依然留给学生一定思考空间。但是,学生制作时,我会更加注重基础差的少部分同学,随时为他个别补充讲解。这样,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创作的基础――技术。这样,既照顾到较差的同学需要模仿的需要,又照顾到较好的同学喜欢创作,喜欢探索式学习的需要。
在课堂上,一旦有学生作出很个性化的作品,我一定会马上表扬,转播给全班看,让他谈谈创作思路,使用了什么技术,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原来创作很简单,就是将模仿来的知识,消化一下,换个方式使用。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同学懒惰不愿意创作的问题,同时,又给了目前重在模仿的同学,一个大大的鼓励,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很快就可以自己创作了。
3.教学成果――学生的全面提高
这一轮教下来,成果是可喜的。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做出了像样的作品,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作品甚至非常漂亮,完全能达到网上很多个人网站的水准。大部分作品都是个性化主题,完全是创作为主;而少部分在最开始以完全模仿的方式学习的同学,到后期时,也能加入一些自己创作的元素。
五、结语
课改后,通过两轮教学实践,我们得到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从失败到成功,从学生的茫然无措到积极参与,从教师的盲目改革到边学边做。我们得出了一整套教学上的理论与实践。这就是,对于各个类型的学生来说,都必须“经历――模仿――创作”的过程,而对老师来说,如何帮助学生找准模仿与创作之间的平衡点,就是学生能否顺利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
模仿与创作,多年来,他们的关系在教育界被一直争论不休,各种流派的观点都曾经占过上风。现在,我们将自己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上,希望全体信息技术老师能不断实践,共同进步,能给我们的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方法和未来。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关键词:文化语境,翻译解码,翻译方法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多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点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黄国文,2001:124)“翻译是语言交际活动,它取决于听/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信息。”(奈达,1993:116) 译者既要准确传递原文的内容、意图、风格等,又要满足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译文读者的要求。“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张美芳,2001:29)
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讨论语境顺应性在翻译解读中的作用,提出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过程是译文读者寻找文化语境的顺应过程,因为文化是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的, 翻译也就是不同文化层次的内容的翻译。在此基础上用例句说明文化语境在翻译实践中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图书馆,来说明翻译是不能脱离有关的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的。
1. 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年提出的(参见刘润清,1999:278-284)。文化语境包括当时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的本质是一定的语境下的跨语言―跨文化―跨思维的交际行为。事实上图书馆,译者翻译的是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语言本身是不能与其文化语境相分离的。BronisLaw 及 Sapir 的理论认为语言基本上来说应该是扎根于文化的现实中的,没有语境就不能对语言加以解释。Franz Boas 曾指出图书馆,语言的形式是由其文化语境的形态来塑造的。他认为,语言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思维的障碍图书馆,并且在语言、文化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关系。
同时翻译也是跨思维的交际行为,在翻译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差异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及质量。从中西思维方式来看图书馆,两者存在的差异可以用领域依附与无领域依附来说明。这是由 Witkin 提出的。表现在认知领域的差别可能是在思维活动时对环境的依靠程度方面。这两个极端在思维方式上分别代表的是整体式思维方式和分析式思维方式论文格式模板。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到思维方式的差异必然会导致翻译这种交际行为的交际失败。
2. 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解码
翻译之所以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受着文化的制约。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已超出了“纯语言”的范畴。人们已将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按照信息论的观点,翻译犹如一种解码过程。码(code)指从一种符号系统到另一种符号系统变换信息的一套预定规则。在信息论中,语言被认为是极其复杂的信息系统,那么,翻译就是一种将原语的信息变为目的语的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在翻译界有关翻译的理论与原则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最大的是翻译究竟是采用“交际翻译”还是“语义翻译”,两者有何差异。Peter Newmark对此作出了如下的解释:“交际翻译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接近的效果。语义翻译试图在译语的语义与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贴切地传达原文的准确的语境意义。”可见,两种译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方面:交际翻译完全以译语文化取代原语文化;语义翻译却强调保留原语文化。顺应论强调: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顺应。这种顺应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际双方的需要。不同的文化层次在翻译中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语境顺应,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1表层文化内容的直接转换
翻译中的直接转换,指在符号层面上进行直接转换的翻译方式, 即能用译语中某单一表达方式替换原语中某一单一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为“一对一等值”(one-to-one equivalence)。这种直接转换法很少考虑人文、心理、深层无意识价值观等因素。因此,一旦在一种文化中形成固定的表达方式,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相对应的方式也就不困难了。如:“The streets around the three-storey red brick law court sproutedwith rickety stands selling hot dogs, religious books and watermelons.”
在红砖砌成的三层楼法院周围的街道上,突然摆满了东倒西歪的货摊,出售热狗、西瓜和宗教书籍。译文所表达的表层文化内涵通过“一对一等值”转换已清晰明了。(“hotdogs”译为热狗,已被接受。类似对应的表达方式如:hotline热线,chain stores连锁店,round-table conference圆桌会议)。
2.2 深层文化内容的间接等值
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就赋予语言文字以丰富的内涵,因此,在本民族特定的语言文化中,很多字词、习语、典故所具有的比喻义、引申义等都不言而喻,而在另一文化语境下,却很难理解。等值的概念是首先由里乌(E.V.Rieu)在1953年提出的。他认为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不可能有完全等值的关系,只有信息才可用来充分解释外来的符号和信息。翻译涉及到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两个等值的信息。卡特福德提出了篇章等值概念(textualequivalence,1965)。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语境中追求完全等值几乎不可能。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理论却给在不同的深层文化语境中求得间接等值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间。不管是什么译论,译者都应从寻找文化语境顺应的过程中求得原语与译语的间接等值。
例如: If you are expecting the stork to visit your home this yearand he has to come by way of Royce city, he will have to bring a check-book topay his bill before delivery. 如尊夫人有喜,要来罗伊斯城留产,请备足款项交费,才能接生。特此通告。(王宗炎译《光荣与梦想》)。本例出自美国现代史The Glory and the Dream.它是得克萨斯州罗伊斯城两位医生所登的一则广告,目的是为了预防经济大萧条年代的美国人产后赖帐。根据英国民间传说,婴孩是由鹳鹤stork带来的。倘若不了解这一文化语境的深层含义,译文将此翻译成鹳鹤,那就无法顺应该文化的深层语境了。
3. 文化语境及其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并采用合适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下文从几个不同方面来说明文化语境顺应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3.1 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也不尽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语境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意译和增译的办法论文格式模板。Dong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crude imitation withludicrous effect.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博大精深,与此联系,在翻译时,应在弄懂典故意蕴的基础上,注重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要译好这些历史典故,必须注意中西方两种文化语境之间的差异,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
3.2中西方的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在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下,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反映到跨文化语际中,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中、西方民族在价值观念上的异同。西方人对个人隐私(privacy)、个人的独立自主看得很重。这种文化差异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言行和思维习惯,不了解这种差异,势必会造成误解。比如,一位中国人在听到一个外国女孩是素食主义者,而且已经十几年没吃过肉的时候,表示出极大的震惊和疑惑,随后是一连串的问题:例1.A: You do not eat meat? Whynot? Are you Christian? You do not eat meat because you want to lose weight? B:No. It is just my habit. A的问题涉及个人的宗教信仰、体重、身体状况等隐私问题。外国人是忌讳的。按照西方的文化,问这样的问题是无礼的。但问问题的人却觉得无所谓, 因为中国的民族文化并不认为这些问题有什么失礼之处。所以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对同一信息的认同感受。
3.3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由于不同的宗教文化,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应予以充分注意。例如下面一句:I believe, because of my religious faith, that I shall “return toFather” in an afterlife that is beyond description.( From Why Measure Life inHeartbeats; from Reader’s Digest, Feburary, 1980) 由于受东方宗教文化特别是东方佛教文化的影响,许多译者都把an afterlife理解为“来世”或“来生”。“来世”或“来生”均为东方佛教用语,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文基督教却无此概念,而是认为人死后灵魂仍在,或升入天堂,或堕入地狱,并无“来世”与“来生”之说。由于作者是基督教徒,根据原文的宗教文化背景应把an afterlife理解为“人死后那段时光。”故可译为:“基于我的宗教信仰,我相信在我身后难以描绘的时光里,我将回归圣父。”可见,在翻译中宗教文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如果不了解源语中的宗教文化背景,则可能使目的语中的读者想当然,造成交流的障碍,因此我们应予以重视并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表达。
4.结束语
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而文化的内容又分属于不同的层次。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顺应,这种顺应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际双方的需要。在不同的文化层面上,翻译可以是顺应文化语境内容的直接转换,也可以是顺应文化语境内容的间接等值。它要随着不同层次上的翻译解码,而获得不同的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并采用合适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Jin Di & Eugene A. Nida. On Translation[M]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rp,1984.
[2]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Translation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3]Dahl,Stephan.CommunicationsandCultureTransformation-CulturalDiversity,GlobalizationandCulturalConvergence[J/CD].Internet,1999.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
[5]何兆熊.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
[6]张美芳.从语境分析中看动态对等论的局限性[J].上海科技翻译,1999(4).
[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8]屠国元,廖晶.翻译等值概念述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1(2).
[9]顾嘉祖等.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篇7
关键词:探索 交流 数学复习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一论数学课程改革提倡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数学复习课怎样运用这一学习方式,其效果如何?我带着这个问题并结合课题研究,于2003年12月29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中学八年级上期期末进行了一次复习课的教学研究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整理了该节课的实录并加以点评,作为新课程改革试验研究中的一个素材,供大家共同研究。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这一章的内容。昨天我请大家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现在哪一位把你们对这部分知识归类整理的情况给大家展示一下。那位同学先来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评:这里教师是要求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要求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把学生作为一个研究者来看待。这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也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对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生1(白凤友):我是按教材的编写顺序整理的(展示台展示)(略)。
师:不错!那位同学还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生2(邹巧):我是从二元一次方程的整体结构进行整理的,我分为四部分: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例:略)。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情况就可由平面上方程组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确定。两条直线平行时方程组无解;两条直线相交时方程组有一个解;两条直线重合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反过来也成立。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求待定字母的值(例:略);(2)解应用问题(例:略)等。
师:两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对本章知识进行了归类整理,都很不错。但比较而言,你们更喜欢那位同学的?
生众:邹巧同学(生2)!
师:第一位同学是按教材的顺序进行整理,这对于初学整理的同学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第二位同学的整理把握住了这章知识的整体结构,她对每一种情况还举例给予了说明,理解得更加深刻。两位同学的都不错!大家以后再进行整理总结时要向她们学习。这里,我也对这一章的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大家可以看一看。(用多媒体展示,结果与同学的比较,还不如第二位同学的好)。同学们可以看出,老师整理的还不如你们整理的好,同学们比老师还聪明。其实只要大家勤于思考,多动脑、动手,一定会有重要的发现和收获的。
评:先由学生自己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堂上展示后再通过师生的共同评价修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性的认知框架,完善认知机构。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比只由教师讲解学得主动、理解深刻。
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教师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积极参与交流与评价,并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敞开了心怀,可亲可敬,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一种心理的安全和自由,为学生大胆地探索、积极交流,融造了宽松的心理环境和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师:现在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例1、 解方程组:
大家先自己求解,要求尽量用多种解法,得出解答后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比较那种解法好,然后各组推出最好的解法在全班交流。
评: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使面向全体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学生解题,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看大家都已得出了该题的解答,有些组还得出了老师都还未想到得好解法,现在请各组展示你们的优秀成果。在展示时要求要与别人的解法不相同。
生3(一组):我们是先用去分母把方程组化简整理后用加减消元法求得解答的。
生4(三组):我们把化简整理后用的是代入消元法求得解答的;
生5(四组):我们用的是换元法。令x+y=m, x-y=n, 然后求解;
生6(二组):我们没有直接换元,而是把和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心算就可得到,=2。由此得,再通过心算即得方程组的解为 。(全班自发地鼓掌)
师:太棒了!还有没有其他解法?
(学生都积极进入思考)
生7(三组):把原方程组化简后用图像法解。
生8(四组):换元后用图像法解。
评:生8的发言显然是受到了生7的启发。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进行思维的相互碰闯,可进一步激发思维的灵感、创造的火花,不断产生“好念头”。因此,开展交流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策略。
师:同学的发言很好,把老师想要讲的都说了。现在大家对四个组得出的四种不同解法进行一个评价,看那个组的解法最好。
评:把评价纳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同时通过对几种不同解法优劣的比较和鉴别,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养成解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生8(五组):我认为,一组和三组的解法很好,因为,这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常用方法。我们组也都是用的这两种解法。
生9(六组):我认为,四组的解法更好。虽然一组和三组的解法是常用的解法, 但计算较繁。四组的解法通过换元,使形式更简单了,便于计算,且不易出错。
生10(一组):虽然换元后形式要简单一些,但要解两次方程组,增加了解方程组的次数,并不一定就简单!
生6:我认为,我们组的解法最简单、最好。我们在解该题时,根据该题的特点,利用了换元的想法但没有换元,而是把和看成一个整体进行求解,整个解的过程基本上没有动笔就得出了答案,并且不易出错。
生5:我也认为二组的解法比我们组的好。
生11:我赞同生6的意见。我还想说一点。本题除了最好的解法以外,我认为,本题用图像法解是最不好的解法。因为,当你画好图像时,我已经解出答案了。用图像法解不但费时而且由于画的图像如果不准确得出的解还只是一个近似解而不是准确值。
评:教师原先的设计只是想通过比较评出最优秀的解法,而学生不但评出了最优解法,而且对每种解法的优劣还进行了相互比较评价,完全超出了教师的设想。实际上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公正和最有价值的。往往在许多时候,学生的智慧要超过老师!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通过比较、分析,大家是否都认为第二组的解法最好?生众: 第二组的解法最好!
师:我赞同大家的意见。其实,各组的解法有各自的特点,他们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进行的。第二组同学的解法是在认真审题、仔细观察题目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了两种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快速、准确地得出了问题的解答。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是“换元的思想”和“整体的思想”。第二组同学的解答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题目的特征,灵活选用解题的方法,并恰当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指导解题,可提高我们的解题效率。若长期这样进行下去,可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策略,迅速提高解题能力。
评: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利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指导数学学习和解题,往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数学思想方法不是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的,而是渗透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的过程之中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及时总结提炼,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有机地融入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之中。这里,教师把自己置于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将学生讨论中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时地进行总结提炼,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从而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其中,使整个讨论和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师:刚才我们在给出了方程组的情况下获得方程组的解为。现在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个问题:已知解为的方程组除例1外还有哪些?你们能否自己编一道用到例1的方程组来解的数学问题?看谁编的问题新颖、独特,形式多样。
评:教师是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此处教师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又从反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又积极的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究,教师在学生之间巡回指导。时儿作为顾问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儿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时儿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
生12; 何老师,我认为解为的方程组除例1外还有:
(1) ; (2) .
师:是否只有这两个方程组?
生12:不是,还有很多个?
生13:已知,则x =
,y =
.
师:她是利用非负数的性质以填空题的形式编制的习题,很好!(把题写在黑板上)还有其它形式的吗?
生14:有!我编了一道求值题:
已知:-3与7是同类项,求代数式2x2-3y+1的值。
师:好!这位同学是把同类项的概念与解方程组融为一体编制的,很有新意。(把题写在黑板上)
生15:我编制了一道选择题:下列方程组中,解为的方程组是( )
(A) ; (B) ; (C) ; (D) .
师:很好!与众不同。(把题写在黑板上)
生16:我还有一道题:
是否存在整数m、n 同时使关于x,y的方程组和的解都为。如果有,请求出的m、n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师:他出的是一道探索性问题,很有创意。(掌声)这种题型是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题型,它对考察同学们的探究能力十分有利,因此,大家要注意这种题型的解法和作用。(把题写在黑板上)
以上大家都是着眼于解为而编制的习题,有没有利用例1 的方程组来解决编制的习题呢?可以上黑板板书和讲解。
生6:有!我编了一道文字题。(上黑板板书习题)
有一个两位数,它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和的一半加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差的等于7; 它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和的一半减去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差的等于3;求这个两位数。
如果分别设十位上的数字为x,个位上的数字为y,得到的方程组就是例1的方程组。所以,这个两位数是82 。
生17:我编了一道应用题(上黑板板书习题):
一个笼子里有一些鸡和鸭。已知鸡的总数和鸭的总数的和的与鸡的总数和鸭的总数的差的相差3只;鸡的总数和鸭的总数的和的与鸡的总数和鸭的总数的差的一共刚好7只,问:这个笼子里的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生18:我所编得题不是利用例1的方程组来解,但仍然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的。(上黑板板书习题):
有一个运输队承包了一家公司运送货物的业务。第一次运送18吨时派了一辆大卡车和5辆小卡车,第二次运送30吨时派了一辆大卡车和11辆小卡车,并且两次所派的车都刚好装满。问:两种车型的载重量各是多少?
师:这位同学没有局限于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作了进一步的拓展。思路开阔,并且所编的问题,语言表述清楚,思维严谨,很不错!(掌声)
何老师,我还有!我还有!……
这时下课铃响了,教师及时地作了总结。许多学生为自己的成果没有得到展示而懊悔不已。
师:同学们今天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充分发挥和展示了你们的聪明才智。你们编制的许多问题,老师课前都没有想到,很了不起!我今后还要向同学们学习。
评:几句简短的激励性评价语言,把老师置于与学生同等的位置,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情感。同时,又使学生增强了成就动机,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由于时间关系,有许多同学的成果还没有得到展示,因此,今天的作业就是每个同学自己编五道形式不同而要用到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的习题,编好后写出它的解答过程,看谁编的好。同时总结这一章的主要题型和解题规律,自己在学习这一章时的心得体会或者自己的新发现。
评:时时反思总结,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增强自律学习的有效策略。而且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仅仅做几道数学题,而是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教师的作业布置,不是随便点几道习题让学生做,而是通过让学生编题、解答和总结,既注重了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又注重了的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反思总结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以及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在学生数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
这节课使我和听课的老师以及上课老师的都感受很深。课后,我与何老师交谈,他说:“这节课完全出于我的想象之外。我原先设计为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各种题型的练习来复习巩固这一章的知识与技能。上次我听了你的建议后,提出了今天的设计方案。说实话,我当时心中都没有底。特别是各种不同题型的编制,我认为学生不可能编的那么全面、深入。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简直让我惊讶。想不到学生的思维那么活跃,能力那么强。他们所编的习题类型不但覆盖了我设计的类型,而且有些还超出了我的思考。学生真是太聪明了!”
随后我又组织学生进行了座谈。学生的反映更是热烈。他们说:“以前的复习课,全由老师讲,我们很多同学听一会儿就分散精力,有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课后作业许多同学没有认真地独立完成,还有一些还是抄别人的,一章复习完后许多知识没有真正弄清楚,还是迷迷糊糊的” 。“今天的课,课前老师让我们自己先对这一章进行整理,而且说课堂上要展示,大家都认真的进行了复习整理。除了自己看书上的内容外,我们还翻阅了一些参考资料,与同学进行了讨论。这样老师还没有上课,我们对这一章的知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基本上复习和了解了。课堂上再通过展示大家的整理和教师的讲解,使我们既看到了到自己的不足,又学习到了别人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章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印象十分深刻,特别是让我们自己编题,大家积极性都很高,都在认真地进行” 。“当听(看)到别人编的很有新意时,也启发了自己的思路,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以前老师布置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习题,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从没有认真去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和规律。今天通过我们自己编制并展示了各种不同的类型,使我们看到了这些不同类型习题的解题规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我们觉得这些题简单多了” 。“老师今后的课都应该这样上。让我们先自己去做一做,做后再交流,通过交流,可以互相启发,这样我们收获要大得多”。
在复习课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明确复习课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遵循复习课教学原则中的系统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1],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于课的始终,并将评价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融为一体。实践证明,复习课中,只要教师转变观念,设计合理,组织得当,恰当的运用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充分激发和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篇8
【关键词】地方电力系统 一线工作技术人员 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电力工作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地方电力系统如何立足于经济社会实际需要,培养更多实践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能够适应电力新技术、新理论发展需要的一线工作技术人员,成为当前地方电力系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人作为长期在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对于电力技术发展给工作带来的影响深有感触,结合工作实践来谈谈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问题。
一、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的意义
(一)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工业化程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以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为主导,具有良好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电力作为特殊的产业,它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供应,更是社会经济众多组成部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部分。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的体现首先是一种服务,它需要一大批优秀电力人才资源来保证这种特殊经济能够顺利通过市场而进入千家万户。
(二)适应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能力提高的需要
电力供应作为一项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工种,它对实践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除了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电力专业理论知识外,更要具备较好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随着新技术、新能源、新设备的大量出现,现有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远远落后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开展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无疑已经成为地方电力系统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二、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的对策
人们的职业行为始终伴随着必要的价值追求,职业价值蕴涵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个人价值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体现。对于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来讲,一方面由于受工作人员数量限制,个体承担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逐渐增大,另一方面面对新技术、新能源、新设备带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受自身理论和实践能力限制,无法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自身思想和精神压力增大,出现职业价值观错位,对从事的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失去工作信心和努力动力。加强职业能力再教育无疑是提升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工作动力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地位和待遇
地方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电力技术、资源、管理等方方面面。在这些因素中,一线工作技术人员作为直接服务地方电力保障的主要力量,在电力供应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培训资金、人员编制以及一线工作特殊情况的限制,很多电力一线工作技术人员不能定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培训,使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较弱,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电力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再加上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要求电力系统必须正视一线工作技术人员队伍的现状,深刻认识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加大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扭转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在电力维护与保障中疲于应付、技术方法落后的状况。同时,要顺应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价值取向,高度重视其情感因素,在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积极投身电力维护、保养工作的热情,为其开展电力保障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二)提高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长期以来,地方电力系统对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既缺乏规范性的要求,更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措施,侧重于重视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日常的思想教育力度不够。因此,必须对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加以足够重视,要通过教育把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灌输到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头脑中,提高服务意识,使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职业行为和社会行为保持正向性,让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在电力维护实践中能够有效实现自身价值,使他们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并从中深刻体会职业劳动的意义和乐趣。
(三)提高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理论素质
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是指对具备从事电力工作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主要对电力知识的更新、补充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这种教育具有终身性、高层次的、追加型的特点。但是对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进修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因此这种进修机会比较少。同时,长期以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知识,致使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理论素质相对偏低,对电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知之甚少。因此,在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地方电力系统应该出台鼓励政策,大力资助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途径,强化职业道德,培训电力新技能,开阔电力知识视野,增强今后工作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万鑫.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 J].电子世界,2012(3).
[2]毛军.关于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探讨[J]. 电源技术应用,2013(2).
[3]陈堂,赵祖康,陈兴英等.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23).
篇9
关键词:中国女排;2011年世界杯;进攻技术
1.前言
中国女排在2008年结束的第29届奥运会上凭借全面的技术,特别是快攻打出了中国的特色,以出色的表现勇夺季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雅典奥运会结束之日就是新的奥运周期开始之时一,中国女排在第29届奥运会上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的篇章。展望2012年北京奥运会,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将迎来一个深入发展的契机和更加严峻的考验。本届世界杯赛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首个资格赛,最终的前三名将直接获得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在2011年世届杯中中国女排的仅世界第三,特别是在进攻战术上存在很大问题,以2011年世界杯上中国女排与冠军意大利队的比赛进攻技术比较为切入点,旨在找出中国女排在进攻技术上的优点与不足,并为中国女排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1排球世锦赛中中国女排与意大利对战中进攻技术。
2.2、研究方法:
2.2.1录像观察统计法:采用观看现场转播录像,对比赛的进攻技术进行统计与处理。
2.2.2文献综述法:大量收集和查阅有关现代排球和传媒方面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得到启发。
2.2.3专家访谈法:与专家进行交流,吸取他们的建议,为论文的撰写把脉。
2.2.4数理统计法: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分析,使研究达到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
3.研究结果:
2011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二轮,中国女排苦战五局2-3惜败卫冕冠军意大利队,无缘两连胜,五局比分为20-25、25-22、25-21、21-25和12-15。对2011年排球世锦赛中中国女排与意大利对战中部分进攻技术统计如下:中国队扣球一般为35.24%;失误为49.28%,成功为15.48%;拦网一般为22.40%;失误为48.50,成功为29.10%;发球一般为15.34%;失误为79.40%,成功为15.36;意大利一般为43.24%;失误为40.28%,成功为16.48%;拦网一般为24.40%;失误为45.50,成功为30.10%;发球一般为10.24%;失误为79.40%,成功为20.36%;
从以上数据表明各项进攻技术明显高于中国队。
4.讨论与分析
4.1、发球分析讨论
比较分析中国和意大利发球得分、失分、一般以及破攻的情况,并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得出意大利在发球方面其成功率比中国队高,这就需要中国队在发球方面需要提高和加强。
4.2、拦网分析讨论
由于意大利的防守比较强,中国队在比赛过程中针对这一现象所采用的方法,结合中国和意大利拦网得分、失分、一般以及破攻的情况,对拦网的情况进行分析。
4.3、强攻,快攻和吊球
强攻一直是中国女排的弱项,快攻是中国的取胜的法宝,吊球表现一般,根据统计表分析强攻、快攻、吊球得分情况,针对相应的结果分析原因,寻找差距,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5.结论与建议:
5.1、高质量的发球是最好的进攻和防守,其能最有效地破坏对手进攻,直接得分或为本方的防守缓解压力。长期以来中国女排的发球上不够稳定,要么发球力度不够,要么发球不稳造成对手直接得分。中国女排应加强发球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全队整体发球的攻击性,并减少失误率。这样不但能直接造成对方方失分,或破坏对方的一攻,为本方防守缓解压力,有时还能直接打击对方士气,瓦解对方的比赛意志,因此,应提高中国女排整体发球水平。
5.2、拦网是中国女排的薄弱环节,在与强队的比赛中,中国的拦网不成功,防守体现不出亚洲球队的特点;中国女排的拦网要在灵活上下功夫。拦网关键并不在于身高,而在于起跳时机、封网手形和人员配合。从拦网的判断与移动上加强进一步训练,以适应当今世界女排比赛男子化和“速度排球”的发展趋势。
5.3、进攻上,缺少像王一梅这样的进攻选手,我们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主攻手,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我们灵活多变的风格,以弥补在力量和身高方面的不足,这样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和位置差,突破对方高大拦网,取得胜利。强攻一直是中国女排的弱项,中国女排应该培养出高大优秀主攻手,来弥补强攻不强的弱点。
5.4、中国女排前排进攻快速多变、配合默契,是老女排留下的宝贵财富,与其它参赛队相比进攻扣死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网上高度的增加及比赛节奏加快,中国队网前快速多变的进攻受到很大挑战,网前被拦死率、拦回率较高。如何创新新打方法是当前的挑战。
5.5、近年来女排排球比赛中也充分利用了场地的纵深度,后排进攻方面受到重视。但是目前来看中国女排主动运用后攻的次数不是很多,后攻球总是出现在一些比较被动的情况下,但是运用的效果往往也不是很理想。
5.6、在激烈的高水平女子排球比赛中,对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心理训练,提高队员的自信心和控制、调整情绪波动的能力。(作者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黄汉升. 球类运动———排球[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3 ~ 97.
[2]贾克斌,黄延春. 第 28 届奥运会中俄女排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14( 4) : 66 ~69.
篇10
罗炳之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外国教育史专家,原名廷光,号炳之,1896年6月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小学、中学、大学和师范学校教师。1928年7月,他通过赴欧美留学考试,公费赴美留学,专攻教育学。1931年回国后,先后在中央大学、湖北教育学院、河南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等院校任教。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师范学院成立,罗炳之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后兼任院务委员会委员及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62年,任江苏省哲学科学联合会首届副主席,后任学术顾问。1961年,特邀参加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并参与制定了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计划。
他一生执着教育事业,潜心教育研究,坚持教学实践,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潜心研究,教育领域秉烛耕耘
罗炳之一生潜心教育研究,注重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在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教育行政、教育基础理论等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1926年,任中学教师期间,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根据教学经验,写成了自己的第一部论著《普通教学法》,193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近现代最早的教学法专著之一。
1936年,在任河南大学教授期间,他整理了在欧美学习参观时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研究,写成了《最近欧美教育综览》一书,对欧美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1938年,在西南联大文学院任教。由于战事原因,学校几易校址,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罗炳之一家住在郊外岗头村一农家的角楼上,面积小,光线差,楼下的牛舍猪栏更是臭气熏天。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先后完成了《教育学通论》和《师范教育》。两部著作1946年回到南京后,任中央大学教授兼师范学院院长,并负责重建了师范学院的附中和附小。
多年的教育实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造就了他在教育领域内的丰硕成果,在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为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撰写教育论著20余种,论文100余篇,涉及教育领域的各个学科,主要有《教育行政》《比较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大纲》《教育科学纲要》《教育研究指南》《实验教育》《最近欧美小学教育概要》《外国教育史》,等等。
著名教育家邱椿在读罗炳之的《教育行政学》时感慨万千:“中外流行的教育行政学的书籍何止汗牛充栋,但求一能兼用上述四种研究法而获得成果者,我自愧孤陋,尚未见过。”2002年,罗炳之被收入《当代江苏学人丛书》,书名为《秉烛沧桑——教育学家罗炳之》。
兼收中西,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罗炳之不仅阅历丰富,而且学贯中西。1928年8月至1931年8月,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先后入读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大学研究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在此期间,他系统研究了欧美的教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比较教育”体系;他还利用空余时间去美国各大学和教育机构访问,积极探索欧美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教育。
1934年,为进一步探讨中国教育的出路,他再次出国,入读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专门研究教育学,并考察欧洲各国的教育情况。
1935年,他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社会教育社出席在英国牛津召开的第六届世界教育会议,介绍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社会教育社的概况,分发中国社会教育社的实验报告。期间他还顺便考察了德、法等国的学校教育,对西方教育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以后从事外教史研究和教学奠定了基础。1948年,他被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并出席了当年秋季在南京召开的成立大会,并在会上就如何发展中国教育等问题作了专题发言。
出国学习考察的阅历和多年的国内教学研究,使他的教育思想既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文化,又融合了中国社会当时的教育现状。他的专著《教育通论》《师范教育》《教育行政》(上、下)被列为“大学用书”。
1955年,罗炳之代表南京师范大学出席了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师范院校教育史大纲的编写工作会议,并主持全国师范院校教育史教学大纲编写和出版工作。此后他又编撰出版了《外国教育史》,这是我国研究外国教育史学方面的第一部专著,也是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及教材编写的奠基之作。该书出版后得到广大师生和读者的好评,1985年获得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后被收入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选编》,作为优秀图书向国内外推荐。
罗炳之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教育的先进理论及教育实践成果,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对我国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严谨治学,教学实践精益求精
罗炳之严谨治学,对学问精益求精,始终坚持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他在自传中把自己的治学经验归纳为四点:一是博学:搜集资料,接触实际,参观访问,博览群书,善于抉择,做到“博学以知服”;二是深思:将搜集的资料分析研究,深思熟虑,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其规律性;三是存疑:不盲从,不武断,实事求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求证:科学研究,重在验证,“无证不信”。直至今天,他的“博学、深思、存疑、求证”治学思想依然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推崇。
罗炳之从教70余年,对教学一丝不苟,对学生认真负责。从开始上第一课起直至退休,他始终认真负责,从不敷衍搪塞学生,每一堂课都竭尽全力,都要让学生感兴趣,学有所获。
他的学生回忆道:“罗炳之老师为我们讲授《教育行政学》,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有独特而精辟的见解,深受学生欢迎。我们毕业后都有较长时间从事教育行政工作实践,常常以罗老师所讲授的《教育行政学》和他所给予我们的教诲作指南,堪称收益良深。”
罗炳之认为,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应该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他除了传授正确的知识外,更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在回忆罗炳之治学的文章中总结道:“先生精通几国语言,同时又有坚实的古文功底,在研究讲授教育史学时,显得得心应手。他对孟子、荀子、王守仁、王夫之等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的分析与评价,都是在占有着丰富的古代史学、哲学作品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不人云亦云。”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把最有价值的研究精华传授给了他的学生。
为人师表,春风化雨
“为人师表,春风化雨”,这是罗炳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1924年,河南第一师范学校的一位先生,打算在暑期之后另就他职,而当他的学生知道这一消息时,即刻来恳请老师留下,学生形容自己如果失去这位教师便如“失母赤子,嗷嗷待哺”。而这位被挽留的教师就是罗炳之。
罗炳之一生以“为人师表,春风化雨”为训,既教书又育人,以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多年以后,罗炳之当年的学生在回忆他时仍然饱含深情:“先生的品格、为人、治学态度、奉献精神都是我们的楷模,先生在讲教育史时,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讲到夸美纽斯被迫离开祖国时,他面对祖国的方向,双膝下跪,在灾难深重的祖国前捧起一把热土,感人至深……”;“先生在湖北任教育学院院长时,学校农场将生产的蔬菜分送给教师员工,先生却坚持付钱,从未少付一分一毫;先生从不任用自己的亲属做学校的职工;就是打公用电话没有零钱,过后也一定要设法补交上4分钱的电话费……”
罗炳之也曾经说过:教师为人所尊就在于“必其人道高学博,径明行修,为学者树一良好模范,俾感化于无形”。罗炳之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获得了学生们的普遍尊重和敬仰。 “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师恩无尽处”,这是学生对他永远的怀念。
秉烛沧桑,一生倾注教育事业
罗炳之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为前清秀才,塾师兼行中医。他自幼随父识字,10岁父亲病故后,入乡间私塾和书院等教育机构就学。1918年,他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教育专修科,师从陶行知、刘伯明等教育界著名学者。1916年,从吉安县中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这一年他刚刚20岁。他对教育开始产生兴趣,自此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如他自己所说:“当小学教师,原为解决个人生活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逐步感到当教师的兴趣,也觉得很有意义,这对我后来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罗炳之从教70余年,历经我国教育事业的兴衰起伏和发展变化。作为教师,他为维护师范教育的独立竭尽全力。20世纪30年代,新教育遭受挫折,师范学校被并入中学,成为高中师范科,乡村师范也被无形消灭,教育界有识之士纷纷起来反对。罗炳之与其他中学师范学院科主任联合进行抗议,并以联合会的名义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议案,主张师范独立,在《中华教育界》杂志上著文《师中合并之利弊及个人对本问题的意见》,在上海《申报》上撰文提出“整治全国师范学制”的建议,维护师范学校的独立,终于促成大学院发出通令,取消高中师范科,将其改为师范学校,并增设了乡村师范。
他认为师范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师资,不仅直接影响中小学教育质量,也关系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他呼吁合格的师资培养除了进行智育、体育、美育等培训外,还应该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人格的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