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方案

篇1

以全区2013年公共卫生工作要点为指导,以完善体系、健全机制、提升能力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切实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推进,促进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慢性病防控体系基本建立,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有新加强,急性传染病监测及应急处置水平有新提高,健康教育和卫生监测能力有新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综合推进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基本实现。

(二)主要工作指标:

1.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五年平均水平以下,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传染病漏报率控制在2%以内,突发传染病疫情及时处置率达100%。

2.医疗机构死因监测报告率≥80%,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死因报告规范达标率≥85%。

3.新生儿预防接种建证率≥95%,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中原五苗种常规疫苗及无细胞百白破、麻疹类疫苗免费接种率≥95%,扩大免疫规划其他新增疫苗接种率≥90%,目标人群麻疹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率≥95%,全区50%的预防接种门诊达到规范化建设合格标准。

4.结核病DOTS策略覆盖率保持100%,转诊率达95%以上、转诊到位率达80%以上、追踪到位率达70%以上,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90%以上;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率达100%,孕产妇HIV抗体筛查率达95%以上,目标场所干预覆盖率达80%以上、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80%以上;查螺灭螺任务全面完成,晚期血吸虫病人规范救治率达100%。

5.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50%,城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85%;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均达60%以上。

6.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感染危险因素和放射卫生监测工作任务全面落实;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达50%以上,完成接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5000人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涵建设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以落实人员配置、完善设备设施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建设,规范项目管理办公室管理和项目指导办公室设置。以明确职责、强化管理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职责。以强化技术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加强全区慢性病指导体系建设,统筹开展乡镇卫生院慢性病保健室规范建设,启动实施区疾控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以完善服务功能、落实部门职责为重点,加强职业危害监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区疾控中心职业危害监测服务能力,促进职业危害监测工作的落实。以强化人员资质、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全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接种门诊(点)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以强化管理、健全机制为重点,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全国卫生应急管理示范区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卫生应急综合能力。

2.强化疾病预防控制队伍能力建设。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为基础,以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重点疾病基础知识为重点,采用专题培训、技术比武等形式,组织开展乡、村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促进乡、村临床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以打造全科疾控为工作目标,加强区疾控中心全科团队慢性病等临床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区疾控中心全科团队的技术指导能力。坚持多元化培养模式,加快全区疾控人才队伍培养,充实发展公共卫生队伍。

3.深入推进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活动。修订完善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工作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持续开展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达标活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切实提高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4.坚持绩效考核评估制度。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版)》为蓝本,组织开展新标准考核指标体系培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促进工作落实。系统收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规范整理,及时录入上传,确保疾控绩效考核工作切实落实并卓有成效。

(二)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工作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组织管理、绩效考核和技术指导体系,积极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综合推进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扩面提质,老年人体检表完整率、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疾病规范管理率等核心指标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及相关要求。

(三)巩固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认真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启动实施卫生部-比尔盖茨结核病综合防治项目,巩固完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肺结核患者医疗保障救助工作机制,规范结核病诊疗程序,严格肺结核临床路径管理,全面落实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报销和社会救助政策,促进结核病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

2.认真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五扩大六加强”和“四免一关怀”措施,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强化提高艾滋病主动监测和自愿咨询检测质量,严格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实施,切实落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完成小溪塔、三斗坪、乐天溪、龙泉、黄花、下堡坪等6个乡镇(街道)艾滋病检测点资质认证工作。

3.认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强血防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区血地办管规范理。组织召开全区血防工作会议,落实人员培训。组织开展三峡坝库区血吸虫病监测和鸦鹊岭镇田畈村省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工作,全面落实查螺灭螺、查病治病、改水改孳、晚血病人救治工作任务。

(四)全面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1.规范开展急性传染病防控。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开展区疾控中心传染病疫情信息分析能力建设,促进预测预警干预措施的落实,及时、有效应对重大疫情事件。充分调动和发挥医疗机构积极性,不断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和早治疗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霍乱、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学校等重点场所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妥善处置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

2.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创建达标活动,稳定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免疫预防接种安全行动,全面推行预防接种门诊日接种、接种点周(旬、月)接种制度,坚持落实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高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监测报告与调查处置,维持无脊灰状态。组织落实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3.规范开展卫生应急工作。深入推进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卫生应急网络体系,组织开展人员培训演练,完成预案修订,落实物资储备,争创全国卫生应急管理示范区。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好节假日等重大活动期间和救灾防病工作的卫生应急保障工作。继续开展应急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降低风险。

篇2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采取入户填写调查表的方法,了解辖区居民对我院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情况,以及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程度。根据调查方案要求,按地理位置按东西南北各调查1个行政村和集镇所在地,调查了港北、徐庄、张本、曲东和大顾居委会。每个行政村依据新型合作医疗村总户花名册,随机确定一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每个行政村抽查25户,每户所有常住人口中,出生日期最接近调查日期的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员入户与被调查者面对面填写调查表。

1.2 质量控制 调查坚持随机抽样的原则,现场调查人员由卫生院人员组成,并进行统一培训,保证了调查人员现场调查的质量;卫生院公共卫生项目办公室对每个村的入户调查表还进行 10%抽样复核,数据的录入由防保科人员完成。

2 调查结果

2.1 调查对象 本次共调查125人,男性为56人,占 44.8% ,女性为69人,占55.2% ;调查对象中文盲半文盲的17人,约占13.6%,小学文化的26人,约占19.7%,初中、高中文化的49人,约占 37.1%,中专及以上的为33人,约占 26.4%。有疾病史的31人,约占24.8% ,没有疾病史的 94人,约占75.2%;

2.2 认知情况 本次调查中知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1大类43项工作内容中8项以上(含8项)的有87人,占69.6%;少于8项工作内容的有38人,占30.4%。

2.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工作认知情况

2.3.1儿童预防接种情况 调查125名居民中,家有7岁以下儿童的有47名居民,均有预防接种证,建证率100%;知道一类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等)免费接种的有46人,占97.9%,不知道的有1人,占2.1%;在接种通知单是否能及时发放的调查中,45人回答及时,占95.7%,2人回答不及时。

2.3.2慢性病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125名居民中35周岁以上91人,对91人重点询问了有关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调查结果显示,知道判定高血压血压值的居民有78人,占85.7%,不清楚的有13人,占14.3%;知道诊断糖尿病血糖值的有63人,占69.2%,不清楚的有28人,占30.8%。调查数据表明群众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还不够。在回答在医院就诊时医生是否对其测量血压这个问题,89人给予了肯定回答,占97.8%,只有2人表示医生没有进行血压测量。

2.3.3 健康知识获取途径 调查中发现,选择电视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宣传单,报纸和讲座较少。在村级是否设置宣传栏的问题上,绝大多数人回答为已设置。

表1 居民获取健康知识途径

类别

获取健康知识方式

村级宣传栏设置

宣传单

电视

讲座

宣传栏

报纸

是否设置

是否定期更换

是否阅读过

121

107

114

97

36

115

95

54

4

18

11

28

89

9

23

71

不清楚

1

7

合 计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2.4 满意情况 本次调查还针对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生活饮用水与食品安全、卫生服务站提供的医疗服务等工作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表2 居民满意度情况

类别

饮用水安全

食品安全

卫生服务站提供的医疗服务

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人数

构成比%

满意

118

99

121

117

93.6

不满意

其它

6

21

3

1

5

4.0

1

5

3

2.4

合 计

125

125

125

125

125

3 讨论与分析

近年来,盐都区通过与电视合录制《每周话健康》栏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与流程公示、巡回讲座等系列活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流程、规范等进行了广泛宣传。但从调查结果看,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回答少于8项的有38人,占30.4%,这个数据说明我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从预防接种和慢性病防治两方面工作调查结果看,群众对儿童预防接种掌握的情况较好,说明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已深入人心,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重视程度在加大。近几年,虽然我区加大慢性病防控工作力度,2011年创建成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1]。同时,各基层医疗单位建成了规范的慢性病专科门诊、健康主题公园等,但慢性病防控工作还不到位,群众认知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强。

农村居民喜欢通过电视来获取健康知识,如何通过电视做好健康知识普及是当时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新的要求和重要内容。调查中还发现,作为农村健康教育阵地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工作已贯彻到了基层。绝大多数乡村建立了健康教育宣传栏。有 43.2%的人看过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内容,对健康知识的普及起重要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比较满意。通过这些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基层卫生工作得到了很大改善,服务体系逐步建全,三级服务网络运行良好,农村饮用水、食品卫生等都逐步走向正轨,保证了农村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2]。但群众对生活饮用水和食品安全问题还不是很满意,这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篇3

一、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基本原则出发,构建平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人的基本权利,人无贵贱之分,无优劣之别,无论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享有一样的权利并承担同样的义务。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省市医保相比差别较大,还有许多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否则,对农村、农民是不公平的。比如,省市医保西药药品目录共1119种,而新农合仅有890种;省市医保中成药药品目录共959种,而新农合仅有391种;省市医保抗肿瘤西药总共76种,而新农合只有46种;省市医保抗肿瘤中成药有40种,而新农合只有9种;省市医保用于循环系统西药有104种,而新农合只有89种。

省卫生厅先后两批共公布了20家省直新农合定点医院,对广大农民来说,应该具有广泛的选择权,可是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在向省直医院转诊病人时,往往已经指定了医院,病人如去其他医院看病,就不在统筹报销范围内。从一定意义上讲,等于剥夺了他们的选择权。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同样病情的病人报销比例、所能转诊的医院有很大差异。如果能参照英美法等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使同样病情的病人能享受同等的报销比例和转诊的选择权,这一差异就能消除。

依据《河南省卫生厅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试点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调整的指导意见》(豫卫基妇〔2004〕41号)规定,结合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受益程度及目前筹资额度,封顶线不应低于5000元。事实上,急危重症病人和老年病、慢性病病人医疗花费远远不止5000元,医疗费用越高的病人往往是越急需要统筹救治的人群。如果设封顶线,不但于治病救人无益,而且也有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初衷。因此,我们建议不应设封顶线,医疗费应根据病情救治的需要而定;一些慢性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以上)、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病(Ⅱ期以上)、糖尿病等也应纳入统筹救助范围内。

二、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力争使广大农民参合比例达100%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及宣传栏、咨询热线、走村入户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参加办法、参加人的权利与义务、受益期限以及报销和管理办法等介绍到每一个农户,使广大农民消除思想顾虑,以便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确实困难者,经村委研究和乡政府同意,报民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少交或免交,使广大农民参合比例达100%。以重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三、教育为主,防控结合,切实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

搞好健康教育不断促进村民健康。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各种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的发生,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霍乱、艾滋病、非典型肺炎、肝炎、结核病、职业中毒、肿瘤、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

四、不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体制和机构,鼓励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纵向业务合作,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

村卫生室承担着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职能,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

乡(镇)卫生院要加强指导监督村卫生室的工作,深入村组、家庭、学校,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转诊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发展具有适宜技术特色的专科。

五、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积极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新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筛选和推广市级、省级、国家级重点专科的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特别是简便价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诊疗方法。

六、建立公开、顺畅、有效的监督机制

1.接受新闻媒体、人大、政协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组织的监督。

2.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收支情况和受益人员名单,经常性地接受群众监督。

3.设立通畅的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4.定期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七、规范医疗行为,避免大处方

篇4

一、工作目标

根据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县卫生局*年卫生工作安排,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今年卫生工作重点。结合我县实际,力争在今年全县建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5个,并逐步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政策配套落实、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建成3个示范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以上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明显提高。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加快建立方便可及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政府举办,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根据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通过结构和功能改造,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服务网络,努力使辖区居民可及综合、连续、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

(二)整体推进,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正确引导,加强培训,切实转变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加快社区医、护人员知识结构由专科为主向全科转变;积极完善实施,加强纵向联系,努力提高机构处理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问题的能力;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的安全、有效供给。

(三)突出重点,努力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功能。坚持防治并重的原则,加快转变服务模式,实施主动服务,推行社区责任医生制,规范开展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妇女儿童系统管理、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等工作。切实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网底作用。

三、工作职责分工

各单位要加强领导、各司其职、深入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工作。

(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并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规划,根据行政区划以及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合理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各乡镇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各村卫生室为基础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中心和站的一体化管理。

(二)疾控、卫监和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对各社区服务中心责任医生布置工作;收集、分析、上报各类数据资料;督查考核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康复等服务质量。

(三)县级医院:负责对社区中心人员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定期到社区中心、站进行义诊服务,按照双向转诊,做好接纳社区转诊病人的治疗及康复后的转诊工作。

(四)社区服务中心: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拓展乡镇卫生院工作职能:疾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摸底调查,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以农合基本数据为基础,发动村卫生室或联络员,根据标准健康档案表,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的电子和文本档案建立;以农合慢性病为基础,加上残疾、年老人群形成康复人群档案。人员分工:防疫医生负责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妇幼医生负责保健和计划生育,助理执业医师以上的人员负责基本医疗和康复。计划生育由于部门分割,目前只需掌握基础数据和开展适当计生技术服务即可。彻底改变“坐堂行医”,深入村、社,和村卫生室人员一起,走进社区,按照分工开展工作。每月每人深入村社和社区不得少于5天。

(五)社区服务站:负责配合好社区服务中心责任医生工作,对本辖区内居民人群健康情况的分析、监测等。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工作规范,各项工作台帐清楚完整;服务站医生原则上为社区责任医生,社区责任医生职责明确,主要是开展预防保健、全科门诊、上门巡诊、健康教育、随访咨询、家庭病床、康复护理以及公共卫生信息收集报告、卫生监督协管等工作。社区责任医生每年应对辖区居民常规免费上门巡诊随访服务和健康教育。

四、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卫生信息管理:根据规定经常性收集、整理、统计和上报辖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有关卫生信息,建立和管理健康档案,开展社区诊断,有完整的门诊日志、出诊记录,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归档。

(二)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社区居民逐步形成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

(三)传染病防治及预防接种:负责疫情监测,协助开展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其他常见传染病以及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实施预防接种,配合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四)慢性病非传染病防治: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查,实施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例管理。

(五)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服务:实施精神病社区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

(六)妇女保健:提供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及更年期保健,开展妇女常见病预防和筛查。

(七)儿童保健:开展新生儿保健、婴幼儿保健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协助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指导。

(八)社区康复与老年保健:进行家庭访视,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九)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生殖保健。

(十)制度建设与社会效益: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来了解病人的需求,实现社会、病人、医院三赢。

篇5

1当前农村公共卫生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缺乏运行保障机制由于当前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村公共卫生防控工作形势严峻,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爱国卫生以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能力极为薄弱。从当前了解的情况看,绝大部分农村基层卫生单位工作的定位放在谋求生计上。为了生存,基层医疗单位依然走着以药养医的老路,缺乏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来发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这种现象在村卫生室表现得尤为突出。绝大多数村卫生室都没有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多为自负盈亏,主要靠开展基本医疗业务创收,且收入十分有限。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收益仅仅只有每个月的100元左右。业务收入微薄及公共卫生服务补贴不到位决定了村卫生室一方面在人员配置上不足,大部分村卫生室只有1~2名村医;另一方面要多看病,多创收,其结果是导致在公共卫生服务上精力不足。当前,能配备专职防疫保健医生的村卫生室麟角凤毛。因此,从整体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网底功能弱化,缺乏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长效激励机制,主动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1.2农村卫生人才极度缺乏,且配置不合理由于农村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的限制,导致农村卫生人才严重不足。目前能长期在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很少,大部分是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知识技能掌握不够的人员。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学历偏低,未接受过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等专业教育,且由于财政困难所导致的人员编制缺乏,使得很多应该开展的公共卫生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1.3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程度不高自2009年起,国家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提出的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些服务项目在农村只是刚刚起步。除了传统的免疫规划、妇幼保健、传染病管理等外,其他项目部分正缓慢的启动着,仍有未开展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启动的项目工作质量不高,进展缓慢,服务效果没有显现出来。未开展或没落到实处的项目,如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主要是由于人手不足、工作经费不到位、工作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

2关于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建议

2.1进一步加强宣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公共卫生氛围近年来,有关农村公共卫生的法规、文件相继出台,特别是新医改方案,更是将基层卫生、农村公共卫生作为当前关注和倾斜的重点,对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制、加强硬件建设、培养基层人才队伍进行了科学规划。因此,应将农村卫生,特别是公共卫生,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扭转只有卫生系统在农村卫生工作方面单打独干的局面,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农村公共卫展总体目标,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实相关部门在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2.2建立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一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出台吸纳科班优秀人才到基层卫生单位服务的利好政策,如提高待遇、减少晋升职称年限等,从而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处置能力。二是严格农村卫生室准入条件。对新进人员一律要求必须具备职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对年龄在45岁以下的在岗人员,要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其参加职业医师考试。三是强化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多途径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要将举办乡村医生技能培训班纳入培训计划,经常化、制度化。

2.3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应急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应急体系,实行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一体化。要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确定大卫生应急工作理念,要修订和完善各项农村卫生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工作规范和技术方案。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配置必要的医疗急救、应急处置所需的器材、车辆和通讯等设备设施,提高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的能力。

篇6

一、农村卫生工作

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与同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近期卫生工作的重点。

针对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缺乏、设备老化、房屋陈旧、面积不足,很难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现状,拟采取以下五项措施,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一是立足人才培养,通过招聘、返聘、培训、对口支援等多渠道解决医疗技术人员缺乏问题;二是增加财政投入,彻底改善卫生院房屋老化等问题,力争在三年内使全区乡镇卫生院均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加强硬件建设,更新老化设备提高服务能力;四是化解陈欠债务,减轻乡镇卫生院的运营负担;五是立足体制创新,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要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按“六位一体”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廉价、质优的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乡村卫生服务联网经营。进一步调整合作医疗政策,引导参合农民进行合理的医疗消费。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09年,我局计划进行乡镇一体化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

二、社区卫生工作

09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建设,完善六位一体的功能,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上,明确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落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规范服务行为,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建档率要达到95%。卫生局要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社区服务经费的发放挂钩。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收支两条线”的试点工作,区内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现相对独立,人员和财务要与医院分开,为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做准备。明年在我区试实行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的统一配送工作,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要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培训,转变思想。要加强宣传,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率、利用率、满意度。按时完成卫生部关于重点联系城市的常规监测工作。

三、公共卫生工作

1、为满足我区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求,加强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综合办公楼正在建设中,目前,办公楼主体工程已完工,计划在09年工程全部完工,各项配套工程要确保年底前投入运行。加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建设符合标准的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达到国家相应标准,使其具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保障全区的公共卫生安全。

2、要全面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控制重大传染病和暴发疫情。加强疫情报告管理,疫情网报及时率和准确率达100%,漏报率控制在2%以下。落实以灭鼠、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出血热发病率超过100/10万的村屯高危人群免费接种出血热疫苗。强化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疫情观念,提高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首诊发现能力。成立独立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人100%给予免费抗病毒治疗,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艾滋病防治专兼职人员、检测人员以及社区和乡村卫生服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技能培训率达100%;继续申请并深入实施中盖艾滋病防治项目,对目标高危人群进行有效干预。

3、以各种重大活动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为重点,全面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结案报告率、网络直报率、事件评估率达到100%。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和演练,开展2次以上的卫生应急演练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为重点,及时监测预警和调查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暴发疫情,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暴发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

4、巩固和推进标准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成果,进一步做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和管理。落实免疫补助政策,加强队伍培训,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接种率达98%以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和处理机制,及时、妥善调查处理各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5、以“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为重点,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开展争创“无烟单位”和“健康教育达标单位”活动,健康教育达标单位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继续推进社区健康教育“百千万工程”和“健康促进社区”创建活动,年底前再建立1-2个“健康促进示范社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品开发,健康教育宣传材料要覆盖城乡10%以上的人口,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60%以上。围绕重大传染病防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做好针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工作。

6、做好精防、地方病、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切实推进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项目工作,专兼职精防医生培训率达100%;加大对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的干预力度,规范康复站管理。巩固消除碘缺乏病成果,开展碘盐和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监测,儿童腺肿率控制在5%以下,并完成布病寄生虫病防治的各项任务。做好以死亡报告、死亡网络直报、肿瘤报告为基础的重点慢性病信息报告工作,报告死亡率要达到6‰以上。依托三级卫生预防保健网,做好以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为重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控制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趋势。

7、以加强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建立基层妇幼保健机构考核标准,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监督检查。健全“重危孕产妇及儿童绿色通道”建设,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协调相关部门建立“高危贫困孕产妇及儿童”救助基金。力争我区孕产妇死亡为零,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10‰及12‰以下,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

8、巩固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成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加大《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实施力度,全面实施原料进货溯源制度。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2007年版)》。加强与教育部门配合,强化对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的卫生监管。加强与工商、质监部门合作,规范农贸市场、食品加工行业管理。加强建设部门配合,强化对建筑工地食堂的卫生监管。

9、加强医政、公共场所卫生等各项监督管理,维护正常医疗及公共卫生秩序。完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活动,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损害职工健康的不法行为。加强医疗机构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美容美发、化妆品经营、洗浴、游泳场馆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探索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对市政供水、自建设施供水和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管,加强隐患排查,落实监测措施,保障饮水安全。以医疗废物处置、内窥镜消毒等为重点,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社区医疗机构等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强农村自备水源管理,保障饮水卫生安全。

四、医政工作

1、要加强医院科学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总结医院管理年活动经验,巩固活动成果,继续坚持以“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医院内涵建设。认真落实医院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分级管理,严格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技术等服务要素的准入及日常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范医疗机构年度校验;加大对医疗机构违法执业现象的打击力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区级以上医院普遍建立院务公开制度,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信息和医疗服务价格费用信息,维护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人才效益相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2、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成立苏家屯区医疗质量控制检查领导小组,加大医疗质量的督查力度,区属医疗机构每半年检查1次,驻区厂矿及民营医疗机构每年检查1次,重点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查找诊疗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管理,并及时对医疗质量督查情况进行通报,促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和护士的岗位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

区二级医院要继续做好医院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工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管理监督。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临床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严格物价管理,控制医药费用,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完善相关政策,妥善化解医疗纠纷,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方便患者就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深入开展城区医师支援农村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区医师支援农村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继续组织城区医院医疗队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制定年度考核标准,进一步完善医师下乡的相关政策。组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巡回医疗和卫生下乡、义诊等卫生支农活动,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4、加强血液管理,确保用血安全。认真贯彻落实《血站管理办法》,重点加强医院输血科的监督管理、业务指导和定期考核。加强对中心血储血室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5、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在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6、以贯彻《护士条例》为契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规范护理执业行为,提高护理业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围绕《护士条例》开展护士条例知识问答、护理记录书写、护理操作表演等活动。

7、加大中医工作力度,推动中医事业发展。

利用区政府中医专项经费投入,提高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09年除扶持乡镇中医科建设外,拟为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好的村卫生室配备中医针灸针、火罐等小型中医设备。

8、加强医院医疗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各级医疗单位要做好医疗卫生信息资料的收集、统计和汇总工作,及时上报医疗卫生信月报。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纠纷事故上报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制度等。

9、加大品和管理工作力度。

严格执行《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品种目录(2007年版)》,加强品、管理,杜绝品及流失。

10、继续开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11、及时完成学会各项考务工作及培训工作。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09年新农合工作,要巩固已取得的成果,继续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对新农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009年新农合政策在筹资比例方面有新的规定,农民个人筹资标准由10元提高到20元,因此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广泛宣传方案,确保筹资到位。同时要做到补偿及时,服务到位。要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基金监管,强化医疗服务。

篇7

一、建设医疗卫生品牌的目的

医疗卫生品牌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市场中形成的个性、功能特点及相关的价值、品质等。医疗卫生品牌是患者对医疗卫生机构价值取向的总结,也是一种品质的呈现,可以在患者和社会中找到一个立足点或占领一个有利的地位,形成吸引患者医疗行为的引导力。由于受主客观众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习惯按部就班的工作,缺乏品牌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注重特色品牌的创立。医疗卫生机构仅冠以市区名称、乡镇名称以便于管理,没有注重医疗卫生品牌建设。二是缺乏“名气”的经营意识。医疗卫生机构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形成各自的名气,由于不是有目的地去珍视、维护、发挥、扩大“名气”,而是随波逐流,导致“名气”自生自灭,荡然无存。

分析医疗卫生品牌形成的客观动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患者求医过程是联想和期望的过程。如果患者寻医看病只是随便找个医院、医生就诊,他的心理感受也许很一般,但如果请名医就诊,也许会使他的联想和品位丰富起来、情绪活跃起来,并有期望的满足感。二是患者求医过程有一种习惯和熟悉力。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医疗习惯和对熟悉环境的亲和力,如果需要患者改变自己的习惯和熟悉力很难很难。三是患者求医过程受从众心理和社会主流选择作用力的影响。某个医生每天吸引几十人就诊,并非这个医生每个患者的病都看得好,而是这个医生的“名气”招引着人们纷纷前来求医。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医疗卫生品牌是医疗卫生市场的制高点,是医疗卫生机构的竞争力。××区的医疗卫生工作面对越来越突出的市场竞争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需求也不断提高的现实,必须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一方面在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形成一批医疗卫生品牌,增强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服务治疗,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在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形成被职工认同的单位文化、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和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美誉度和群众的满意度,树立医疗卫生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建设医疗卫生品牌的主要内容

结合××区卫生系统的实际,加强医疗卫生品牌建设,要着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力建设医疗卫生技术品牌。医疗技术品牌是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在群众心目中的特殊而又美好的形象。建设医疗技术品牌,我们要在全系统认真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全面培养技术人才,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积极转化先进技术,全面增强技术竞争力。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在技术品牌建设中,完善传染病监控、健康管理服务和公共卫生监控三大网络构成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成全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病原学检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健康教育五个重点系统的规范化建设;在传染病控制、公共场所卫生监测、食品与饮水卫生、艾滋病监测等方面建立完善的监测实验室。并且通过各项工作的推进,在“三名工程”建设上打造出自己的技术品牌。

区卫生监督大队要在技术品牌建设中,以维护社会卫生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目的,以整合资源、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手段,以改善卫生监督执法装备为重点,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综合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执法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在规范化医疗机构管理、职业卫生健康体检、餐饮业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打造出自己的技术品牌。

区妇幼保健院要在技术品牌建设中,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全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健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人员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积极推动婚前检查和保健工作,拓展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等保健服务;健全和完善产前诊断与出生缺陷干预服务体系,保证孕产妇身心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在各项工作的推进中打造出区妇幼保健院的技术品牌。

区人民医院要在技术品牌建设中,着力从四个方面下好功夫:一是抓好住院楼改造工程,提升绿地花草管护水平,优化就医环境。二是要更新一批常规医疗设备,淘汰陈旧落后的医疗设备,使基础性的常规性的医疗设备能不断满足实际诊疗需要。三是要积极引进和转化先进技术,形成一个个医疗技术制高点,更好地满足诊疗需要。四是创造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氛围,让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让人才能够施展才干,让人才能够引领着广大职工刻苦钻研、奋发向上。要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涌现出有较高水准的名医、名科。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技术品牌建设中,切实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按照开展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要求,积极开展卫生信息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控制、慢性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服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和康复指导与训练等具体工作,打造社区卫生服务的名医、名科、名中心(名站)。

乡镇卫生院要在技术品牌建设中,着力下好五个功夫:一是加强医护规范化管理,通过规范化管理,逐步提高医疗技术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二是逐步配齐常规的必要的医疗设备,为提高诊疗水平提供应有的物质条件。三是积极而得当的引进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推动医疗技术全面发展。四是结合中医药进农村等工作,积极培养农村医疗技术骨干,全面推进医疗技术队伍建设。五是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妇幼保健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做好本乡镇的公共卫生工作。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打造出一批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名医、名科、名院。

(二)大力建设医疗卫生服务品牌。医疗卫生服务品牌是指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突出以博爱为核心的人文性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以病人和城乡居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而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力的服务品牌。服务品牌的建立,不仅能使医疗卫生机构成为一眼眼甘泉,滋润人的心田,形成竞争优势,还能促使医疗卫生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医疗卫生服务品牌,要从“知”和“行”两方面入手:

从“知”上入手,就是要以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内涵入手,很好的把握住服务的三个特性:一是主动性。主动意味着以病人或群众要求为中心,一方面改善就医或办事环境,简化手续,缩短就诊或办事时间,优化内部运作流程,为患者或群众提供便利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主动提供特色性的服务。如医疗机构对于新入院的病人,主管护士可及时送上一张“连心卡”,让病人了解谁是他的主管护士、主管医生、护士长和科主任,在很快适应病人角色的同时,很快缩短心理距离。二是情感性。病人是特殊的群体,受病痛的影响,身心非常的疲惫与脆弱,承受能力也比较低。在就诊过程中,医院整体气氛的友好、热情、周到,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从而产生舒适感和信任感。三是超值性。就是为病人或群众提供的服务超出他的预期,并且使他感觉到超过他付出的价值,从而深受感动。如医疗机构可在节日或病人的生日,由医生或护士拿着有院长签名的贺卡来到病人床前祝贺;对出院的病人,护士可帮病人拿行李,送到电梯口或者医院门口,再送上一句祝福的话等等,这样的服务会对病人产生莫大的心理抚慰。

从“行”上入手,就是要围绕医疗卫生服务品牌的构成因素,从三个方面入手开展服务品牌建设:一是强化全员职工的服务意识。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品牌战略需要通过每一个职工去具体实施。职工的服务意识、对服务的理解和服务的心理意愿是服务品牌形成的关键。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使职工充分理解什么叫服务品牌,为什么要实施服务品牌战略,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职责、作用及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二是建立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和超值服务的规范和制度并严格执行。要策划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品牌建设的各种模式,再根据各种模式制定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服务规范及制度,引导、规范和保证全员职工身体力行建设服务品牌。三是树立典型榜样人物。典型榜样人物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其他职工提供效仿的榜样,更在于典型榜样的行为将抽象的精神品格具体化,显得生动鲜活。我们要开展“仁爱之士”、“爱心天使”、“服务之星”等服务典型的培养、评选,树立典型榜样,让典型榜样引路,感召全员职工建设服务品牌。

(三)大力建设卫生文化品牌。卫生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它的核心是调动单位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自我管理。卫生文化对内是增强医疗卫生机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方式,有着突出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育人功能,可以促使广大职工形成“博爱、精诚、勤勉、淳良、和谐、向上”的精神境界;对外则是展示医疗卫生机构形象的重要形式,可以通过外化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和优质的服务,展示医疗卫生机构的个性,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各医疗卫生机构,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卫生文化建设;要认真制定和完善方案、扎实推进卫生文化建设;要开展多种形式载体活动、丰富卫生文化建设的内容,建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建设医疗卫生品牌的主要措施

我们建设医疗卫生品牌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推进。

(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系统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要在充分理解医疗卫生品牌功能的基础上提高对医疗卫生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医疗卫生品牌主要有以下功能:一是识别的功能。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特色和水准难以识别,而医疗卫生品牌作为一种有形有神的线索,能够向公众向市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特色,从而有利于患者或群众对服务特色的识别。二是增强吸引力的功能。医疗卫生机构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过程。医疗卫生品牌形成之后,无论是吸引老的就医患者还是吸引新的就医患者都是十分有利的。三是促进内部激励的功能。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强职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职工树立团队意识,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服务环境。充分理解了医疗卫生品牌的主要功能后,就可以深刻认识到在医疗卫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必须建设医疗卫生品牌,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了加强对全系统医疗卫生品牌建设的领导,区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机构都要成立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品牌建设工作。

(二)要制定方案,狠抓落实。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属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紧紧结合单位的实际,认真制定方案,切实抓好落实。制定实施方案,必须突出三个系统的建设:

一是技术品牌系统。要想构筑理想的技术品牌,医疗卫生机构要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是把人才培养作为技术品牌建设的前提。在人才培养上,要实施“育人工程”、“名医工程”,对每个职工都要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基本素质、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培训。然后是把创新作为技术品牌建设的保证。技术的引进、开发、转化、利用是知识的创新,是技术品牌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吸收、消化、改进、创新,使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能力提升为核心竞争力。

二是服务品牌系统。制定服务品牌建设计划,要注意突出六个方面:第一要强化服务意识。要通过培训教育、强化服务措施、营造积极氛围、强制实施等措施,强化职工积极的热情的服务意识。第二,要提升服务内涵。要通过落实服务规范、推行主动服务的措施来提升服务内涵。第三,要加强内部服务。后勤部门要把一线摆在“第一”的位置,为一线提供良好的强有力的服务。第四,要积极对待投诉。投诉是医疗卫生机构的反光镜,投诉也是患者的需求所在,投诉往往是难得的改进和发展的机会。因此,要疏通投诉渠道,为患者投诉提供便捷的渠道;要提高反馈速度,及时回应患者,让患者的希望尽可能成为现实。第五,要优化服务流程。要以方便病人,消除存在问题为原则,优化服务流程,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第六,要坚持持续改进策略。当服务走向成熟之后,要不断提升、不断纠偏、不断深化,不断构建一个持续改进的服务体系。

篇8

一、卫生惠民工程贯彻落实情况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目标及进度。今年我县农村居民参合人数达56612人,参合率达到99%。将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个人筹资70元。截止今年7月30日,共补偿17486人次,其中住院报销4789人次,门诊补偿9573人次,共计补偿金额达1313万元,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在统筹地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实际补偿比达到61.5%、门诊费用报销比达60%。将儿童苯丙酮、尿道下裂纳入大病保障范围,致使我县目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大病保障范围扩大到22种。积极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住院分娩实行定额补助。加大新农合基金监管,上半年,组织新农合办管理人员深入全县27个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以查看病历、处方、对照新农合报账系统、走访病人等形式,加大新农合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目标及进度。继续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医疗卫生单位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率、管理率和收益率,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一是建立全民健康体检机制。按照今年2月25日,州委作明书记听取全州两病普查专题汇报讲话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好去年两病普查成果,做好成果转化工作。推进全民体检工作制度化,要求医疗机构每2年在全县内分乡镇轮回周期性开展以慢病和妇女病为重点的全民健康体检工作,今年上半年重点对去年“两项”普查工作进行补漏体检,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截至目前,全县建立纸质档案为69728,建档率达94.98%,其中规范化纸质档案为68413人,规范建档率为98.11%。高血压患者管理3094人,规范化管理2946人,规范管理率达95.22%,糖尿病患者管理718人,其中规范化管理658人,规范管理率达91.64%。

二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推进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和等级评审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防控,2014年截止5月30日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0种,共计69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103.34/十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0.20%。免疫规划接种率达90%以上,全面完成脊灰及麻疹补充免疫工作,接种率达95%以上。结核病防治工作,2014年上半年管理病人41例,其中肺结核27例,结核性脑膜炎14例。2014年上半年治愈2例,完成疗程12例,27例病人正在治疗中。hiv共检测778人次,未检出阳性病例。目前在管病人及感染者6人,免费抗病毒治疗3人,随访病人15人次,监管场所干预检测1次。

三是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大力开展“健康”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培养和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我县农村改厕成果,积极开展卫生乡镇和卫生村创建活动。各医疗卫生单位主动开展公共场所禁烟工作。

四是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水平。上半年,全县孕产妇总数为252人,其中早孕建册212人,建册率为84%,孕产妇系统管理167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66?,其中住院分娩233人,住院分娩率81%,新法接生率100%,产后访视124人次,访视率92%,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89%。筛查出高危产妇6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高危孕妇管理率100%。孕产妇死亡0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84?;今年上半年7岁以下儿童管理4238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2940人,管理率为7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97‰。发放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212人10.6万元,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231人。

五是增强卫生应急工作能力。加大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和队伍培训及规范化管理力度。强化人感染h7n9禽流感、加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准备工作。

六是强化卫生综合执法监督。全面推进卫生依法行政,建立自由裁量行使监督和问责机制。加强卫生综合监督体系和能力建设。督促医改制度实施,强化日常监督工作的落实。上半年组织4次对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及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下达监督意见书,并要求及时整改。

(三)民族地区包虫病防治工作目标及进度。2008年以来对23个乡镇109个村进行包虫病b超检查共计40003人次,累计发现包虫病疑似病人111人(其中死亡5人),目前动态管理106人,累计手术治疗8人。上半年来制订了《县2014年包虫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完成包虫病患者随访40例,进行了免费b超复查、肝功检查、对符合条件的开展药物治疗。实行犬犬驱虫、月月投药,每月定期对全县6745只犬采用兽用吡喹酮进行药物驱虫。23个乡镇的犬粪收集正在进行之中,州对我县包虫病患者疗效考核正在进行中。

(四)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工作目标及执行进度。全面实行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由此造成的医院减收按规定政策弥补,20%由财政安排补助。目前,我县实现“三个100%”,即100%的县级公立医院取消全部药品加成,100%的县级公立医院完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100%的县级公立医院落实年度财政补偿。

(五)实行自愿免费婚前体检工作目标及执行进度。我县积极开展免费婚前体检,按每对婚前体检对象补助240元标准确定统一的检查项目,目前全县婚医学检查12对。

(六)进一步充实医疗机构人员工作目标及执行进度。今年上报并确定我县卫生事业单位招聘61人,其中已招录阳光天使5人,直招专科以上学历12人,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考卫生专业技术16人已完成综合考试进入面试。

(七)常态化开展义诊巡诊活动工作目标及执行进度。把义诊巡诊活动作为常态工作,与深化医改重点任务和卫生发展十年行动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义诊巡诊活动工作,2014年在县级医疗单位建立17人的义诊巡诊医疗队,以“流动医院”的形式,至少每两月定期开展1次乡、村义诊巡诊活动,每次巡回4-6个乡镇、10-18个村,年内覆盖全县23个乡镇和109个行政村。要求各乡镇卫生院每月开展下村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不少于10天,每季度覆盖辖区内行政村至少1次,每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全年下村巡回医疗时间不低于60天,目前我县义诊巡诊医疗队已开展7次义诊巡诊活动,覆盖13个乡镇60个村,发放药品3.48万元,义诊人次达2176人,乡镇卫生院累计开展下村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达350天次。

(八)强化卫生体系,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难”

1.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大县中藏医院“二级乙等”医院等级达标工作,目前已完成专家评审;二是推进县人民医院异地重建进度工作,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异地重建装饰装修已接近扫尾阶段,门急诊综合用房已完成主体建设;三是加大6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和14所村卫生室建设进度,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2.加大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人才培养,上半年,选派19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业务培训,选派11名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省州(市)级医疗机构业务培训,组织各乡镇卫生院对所辖92名村医生开展业务培训。

3.继续开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继续落实县级医疗机构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形成长效机制。继续执行县人民医院、县中藏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分别对口支援观音桥、安宁、卡撒、咯尔卫生院,为乡村医疗机构送技术、送人才、送服务,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4.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县、乡两级紧急医疗救援建设,今年建成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以观音桥、安宁、沙耳3所中心卫生院为枢纽的“120”急救体系,初步形成1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圈,提高院前急诊急救服务能力。

5.认真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满足群众用药需求。按照国家和省、州统一要求,全县各基层医疗单位继续巩固基本药物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着重解决上网采购和药品配送方面存在的困难和群众反映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药品少”的问题。要求配送企业加大基本药物储备,确保基层医疗单位能够正常使用国家规定的307种、省补充的174种基本药物,解决药品配送不足的问题;各乡镇卫生加大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正面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和改变群众用药习惯,使医务人员和群众懂得用同类基本药物替代非基本药物,解决医务人员和群众感觉的“无药可用”问题。

6.建立医疗服务优惠政策。计划在县级医疗机构设立济困病床,提供济困门诊号,为城乡低保群众、农村五保户、特困优抚对象、下岗职工就医和住院时,免收门诊诊疗费,减免10%的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免10%的手术及麻醉费,免收产前检查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要按规定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方便群众就医,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价格适宜的医疗服务,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前期准备阶段,力争8月底前启动实施。

7.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成果。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调整完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促进医院规范诊疗行为和加强成本管理。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综合运用医保、财政、价格、管理和宣传等手段,推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二是严格医疗质量管理。积极推进县人民医院等级复审。提升临床路径管理水平,推进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强化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废物管理,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院前医疗急救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开展维护医疗机构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县人民医院建立警务室,县属各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疗责任保险。三是强化优质医疗服务。持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和“服务百姓健康”活动。继续推行便民门诊、错峰门诊、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等便民措施。四是加强中医药工作。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各乡镇卫生院积极推开中医科室建设。五是进一步改进服务流程,简化环节、合理布局,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和病人投诉处理制度,计划开通“12120”举报电话,方便群众及时反映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严厉惩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监督并重的纠风工作有效机制。

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影像、麻醉等特殊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大。

二是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建设存在缺口资金大,工程进度迟缓。

三是由于工作金费困难,常态化巡诊义诊开展难度大。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加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继续通过“阳光天使计划”、执业医师招聘、专科直选、下半年全州事业单位招考等方式加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引进,确保年内每所乡镇卫生院达5人以上。同时,强化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选派45名村医生到州卫校接受中专学历教育;选派10名基层妇幼儿保专业技术人员到州卫校进行相关理论学习;选派县乡15名专业技术人员到眉山对口支援医疗卫生单位业务学习。

二是加强新农合工作。开展新农合基金支付仿制改革业务培训,将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及时到位,加强新农合报账补偿和基金监管,确保基金运行平稳。

三是积极开展常态化义诊巡诊活动。巩固现有巡回医疗队伍,加大巡回医疗力度,确保年内巡回医疗覆盖全县23个乡镇和109个行政村,切实缓解农牧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四是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试点改革。一要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等;二要推进补偿机制改革,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推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积极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有效形式;通过改革,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全面实行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五是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6%以上。大力开展婚前医学免费体检,降低出生缺陷。加大包虫病防治项目实施,完成年度任务。

六是大力发展中医药工作。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目前100%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中医药人员,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建室率达70%,方便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七是构建县人民医院为核心的1小时医疗服务圈。组建以中心卫生院为抓手,县人民医院为枢纽的1小时医疗服务圈,切实开展医疗服务。

篇9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2010年卫生工作暨抗灾防疫工作会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这次会议是全县上下共同抗击百年不遇旱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贵松局长对2009年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教育、水利、食药监局作了大会交流发言,都讲得很好,完全赞同。等会,邓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也是全县卫生系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的一年:一是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09年是全县卫生工作全面巩固提升的一年。16个乡镇卫生院得到改(扩建,并配发了医疗设备,新建了35个村卫生室,规范性县医院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二是制定和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不花钱”政策,2009年全县住院分娩率达68.15%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三是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全县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各类传染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5.7%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免疫规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四是公共卫生经费投入较往年大幅增加。五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力度加大,参合率达90.73%惠及39.82万人(次六是新桥镇试行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各级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全县卫生工作者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的结果,此,谨向全县卫生工作者,关心支持帮助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县卫生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今年。更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挑战在于:县卫生资源分布不够合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卫生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村级卫生服务网络较为薄弱;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传统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生活方式疾病、生态环境疾病等对群众的健康造成了明显危害,做好卫生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疾病防控的形势十分严峻。机遇在于:一是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推进医改的攻坚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央、省、州将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必将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近几年来,卫生事业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力度较以往大幅加强,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扎实做好今年抗旱防疫工作,既是挑战,更是全面检查自身薄弱环节,巩固提高的大好机遇,有助于我总结成功经验,形成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四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需求也显著增加,有力推动了卫生事业发展。能不能抓住这些机遇,就看我否将工作切实做实做细做到位。全县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努力推动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今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卫生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省、州相关精神,健全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实施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35-59岁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建设农村无害化厕所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今年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国家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制度的要求,做好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等工作,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群众药费负担,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新变化。

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是要继续加强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二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让群众了解报销范围、报销程序,提高政策知晓率。截止目前,仍有部分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没有达到州规定的95%以上的目标,问题出在哪里,要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希望各乡镇和卫生部门的同志加强调研,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及早解决,确保达到州委、州政府确定的目标。二是县卫生、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监管,坚决打击在新农合报销中以少报多、重复收费、不合理用药等违规操作行为。凡是发现违规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三是加快推进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网络建设。县卫生部门要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确保年内完成新农合信息网与定点医院管理系统的对接,完善网上审核,网上结算和网上监控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四是积极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工作。县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试点乡镇“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指导,帮助他解决运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经验,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条件成熟的乡镇继续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力争在全县全面推开,取得实效。

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鼓励基层卫生人员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自身学历,务水平。一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县卫生部门要认真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村级卫生人员队伍。二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项目促发展,逐步改善我县基础卫生医疗条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县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与上级单位对接,力争14乡镇卫生院附属工程等一批项目早日立项建设;利用好中央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省级设备配置经费,实施好村卫生室和4000户农村厕所改造等建设项目。全力以赴抓好规范性县医院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特别是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医疗机构的龙头”要充分利用好建设规范性县医院这一机遇,高标准强化专业技术,高品质打造优质服务,高起点定位医院发展,力争成为全州一流的县级医院,带动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提高服务质量。当前深化医改的进程中,四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全县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规范投诉管理,实行首诉负责制,建立好医疗纠纷应急预案,对重大医疗纠纷要早发现、早处理,不留治安死角,避免酿成重大事件。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对重大事件的责任要依法严肃处理。

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一是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五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完善艾滋病、麻风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措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流动人口中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完成国家下达的项目任务。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实好“四免一关怀”政策和各项防控策略,保护好易感人群。二是加大免疫规划工作力度,确保目标儿童得到及时有效接种。2月24日全县疾病防控工作会上,要求各乡镇在3月底之前对流脑疫苗和基础免疫疫苗接种进行查漏补种,今天已到期了4月初县政府传染病防控督查工作组将到各乡镇督查,督查结果要进行通报。当前,持续大旱的特殊气候条件下,县卫生、疾控部门要把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作为防控的重中之重,及时调运疫苗,迅速开展防控工作。三是继续实施“农村孕妇住院分娩不花钱”政策和“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等项目,切实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和治疗工作。全县4万人份疫苗已分发到各乡镇,各乡镇要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的要求和接种规范,精心组织实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大食药品监管和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重点要加强乡村医疗市场的监管,有计划地对乡村个体医疗机构进行专项整顿。强化职业病防治,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继续实行职业卫生责任制,落实职业病监管防控责任,杜绝职业卫生公共事件发生。

三、联防联控。

全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去年八月至今。截止目前,灾害已造成全县22万余人、9万多头(匹)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大灾要防大疫,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高度警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疾病防控和饮水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切实做好大旱之后可能发生的疾病预测和防控工作。卫生、疾控部门要将大灾防控大疫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一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抗灾防疫的工作准备。一是要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突发性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做好对大旱之后可能发生的疫病的预测、防控预案工作。根据专家建议,大旱久旱易发生霍乱、甲肝、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疾病和疟疾、乙脑等虫媒体传染疾病,当前的卫生防控工作就要从这“两防”着手,为这几类疾病的爆发、流行做好阻断工作。同时,县是鼠疫疫源地,加之今年特殊的气候,鼠疫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可能带来潜在巨大威胁,更不能对鼠疫防控工作掉以轻心。县卫生部门要细化霍乱、甲肝、伤寒、痢疾、疟疾、乙脑、鼠疫、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疫病防控策略和实施方案,做好各类防疫药品、水源消毒物资的储备调运,用铁的纪律保障防疫人员、物资到位,措施执行到位。二是强化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县卫生部门要立即组织开展对乡镇、村医务人员培训,使他掌握常见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等疾病的诊疗知识和水源消毒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准确率和诊治水平,确保出现疫情时“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筑好预防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目前许多乡镇严重缺水,二加强水源食源检测、监管。都在积极地寻找新的水源,可能有部分水源点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如不采取消毒措施,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各乡镇要在卫生、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辖区内新启用的水源点进行全面检测。各乡镇新启用的水源水质检测,由乡镇水利站抽样送县疾控中心检测,县疾控中心出具检测报告。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供水的水质检测按原渠道送检,对经检测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水源,由县疾控中心出具水处理指导意见,乡镇水利站组织实施。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各乡镇集中供水点的监管,督促、指导供水管理人员搞好集中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做好饮用水消毒工作记录,存档备查。质监部门要加强桶装水生产企业监管,对达不到安全标准的桶装水生产企业要进行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方能上市销售。食药监、卫生监督部门要对食品卫生、餐饮卫生进行监督检查,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各乡镇饮用水源的监控,防止和杜绝因监控不到位发生饮用水安全事故。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县城饮用水消毒的指导,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县城饮水安全。农业部门要深入开展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水产品中农兽药和禁用药物残留检测,严防食源性中毒事件发生。

提高群众传染病防控、安全饮水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形式,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安全饮水知识的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掌握饮用水消毒方法和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各乡镇要发挥村医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切实肩负起村级卫生防病常识宣传、指导的责任,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防疫意识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病和传播途径。各级各部门向缺水地区送水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饮用开水,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和安全饮水工作。县教育、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饮用水的管理,四突出重点。加强监督指导,严格要求学校必须坚持晨检制度,严格执行旷课学生、生病学生跟踪管理制度。全县所有学校必须购置烧开水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开水。要求学生必须喝开水,不得吃隔夜食。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宣传阵地,动员学生向家人、邻里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形成县、乡、村、组、学校、家庭、单位共同防控传染病的良好格局。卫生、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门要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饮食摊点进行严格管理,加强整治,严防集体性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营造健康清洁的卫生环境。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整脏治乱”工作立即深入开展“清洁城乡、人人健康”和以灭“四害”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以学校、建筑工地、工厂、矿区为重点,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清理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和白色污染,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积极改水、改厕、改圈、改灶;开展灭鼠、灭蝇、灭蚊、灭蟑螂活动,彻底清理室内外卫生。动员广大群众从我做起,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消灭“四害”积极投身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来,努力切断疾病传染途径。

四、加强领导。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篇10

[关键词]新医改;社区医疗;财政投入

[中图分类号]R1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45-02

从1997年开始,社区卫生服务在中国快速发展。在2011年,卫生部的调查报告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量已达32500个,病人就诊量达到4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7.6%。2009年,新一轮医疗改革在中国开始推行,方案突出了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城市卫生服务体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1]。新医改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把基础医疗服务推行到社区水平,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来说,既是极大的挑战,又是难得一遇的发展机遇[2]。

1 新医改过程中涉及社区医疗的相关政策

新医改提出,全国卫生系统要全力落实好五项改革任务:一是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四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其中,第三点强调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职能和重点服务内容,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在运行绩效、信息系统建设、基本药物管理等方面有了新的规定,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提高了其健康管理的潜能[3]。

新医改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①针对全体人群的服务,如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②针对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服务,如慢性病管理、康复服务等。这些服务更好地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健康管理主体的地位,与健康管理内容高度相关[3]。

2 新医改过程中对社区医疗的财政投入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保障途径:①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②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③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之一是城市社区卫生;④政府负责其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同时新增卫生资源重点投向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3]。

Yu Y,等[4]人调查发现,在上海推行医疗改革的进程中,由政府承担经费保障的责任,可以有效地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加注重于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合适的医疗服务。这样,社区医疗机构就不用再担心收益问题及可能造成的财政损失,就可以更加专注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主体所起到的职能。

经费和资源的保障对基层软件和硬件的完善有重要影响,没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健康服务项目,只有通过政府经费的保障才能落实。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预防变为抵御疾病的重要策略,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以预防、保健为主的服务就显得更加重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为人们提供免费或者合理收费的预防保健服务,有利于逐渐培养居民预防保健的健康意识,为今后进一步普及全民健康奠定思想基础。由政府承担经费保障的责任,从资金投入上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健康管理的潜能。

3 新医改过程中社区医疗面临的机遇

3.1新医改的目标与社区卫生发展的方向一致

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基层卫生服务,在新医改后必定会吸引更多的患者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3.2新医改后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降低促进就医

新医改指出,应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由于门诊仍然存在不能报销的问题,大部分病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能够满足小病的需要,只要就医费用低廉、服务质量较好都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诊治。参加医疗保险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发生的费用,个人自负比例低于在医院的支付水平。医改后这一医疗费用负担形式的变化,将促使人们到社区卫生机构就医。

4新医改过程中社区医疗面临的挑战

4.1健康管理职能比较薄弱

社区卫生服务除了传统的“医疗”功能外,还应该承担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功能。而现实中,社区医疗机构仍被当成是“挂号看病、打针吃药”的场所,忽视了其他功能。社区医疗机构“重医疗轻预防”的传统理念仍然根深蒂固,很多居民也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其他职能并不十分了解。而且,很多病人都只迷信大医院的权威,认为生病去大医院就诊,才能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5]。

4.2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技术是制约社区卫生发展的瓶颈。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以前的基层医院转制而来,加之全科医师的培训十分欠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工作人员在经过短期培训之后,仍不能满足居民对于医疗卫生水平的需求。不少病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不准,社区卫生服务只起到保健的作用。导致社区医院本来应起到的全科医疗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优势。另外,由于社区卫生机构的待遇远远不如大医院的待遇,有效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导致许多社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时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许多病人也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差,不尊重病人隐私,责任心也差。

4.3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不完善

新医改政策提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困难:①居民不配合,数据不真实。很多居民戒备心理特别强,对来进行调查数据的工作人员十分不信任。采集信息时要涉及很多隐私,有些居民怕上当受骗,常给出虚假信息。②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录入的工作量十分庞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③宣传不到位。政府部门、社区内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等为居民所熟知的工作部门,对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采集工作缺乏相应的协作与配合,导致该项工作很难开展[6]。

5结论

随着医改政策的逐步颁发和逐渐落实,“新医改”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新医改”的五项重点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社区医疗。只有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问题,才能真正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政府对医疗卫生界的硬件投入,还涉及教育和财政的投入。只有统一思想、积极行动、规范服务、社会各部门广泛参与,才能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者的工作职能,才能构筑起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华敏展新医改背景下的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山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Qing Luo,Qi Wang,Zuxun Lu,et alEvaluation of Responsivenes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in Urban China:A Quantitative Study in Wuhan City[J].Plos One,2013,8(5):1-8

[3]谢文媛,巢健茜从新医改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健康管理的潜能[J].中国全科医学,2010,10(8A):2493-2495

[4]Yu Y,Sun X,Zhuang Y,et alWhat should the government do regarding health policy-making to develop community health care in Shanghai[J].Int J Health Plan Manage,2011,26(4):379-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