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

篇1

(1.四川省宁南县畜牧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15400;2.云南省曲靖市种猪场655000)

呼吸道综合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是病原体、环境与鸡体抵抗力降低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当前养禽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药物不规范使用以及禽类产品快速流通等,导致鸡呼吸道综合症在养鸡生产中较为普遍发生,并且呈现病性错综复杂,预防和治疗难度越来越大。究其病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并依据病变特征以及通过实验方法,综合考虑,做出正确的诊疗方案。?

1细菌引起鸡呼吸道疾病?

1.1致病型大肠杆菌病?

致病型大肠杆菌本身的血清较多型,在养鸡生产中较为常见,多引起鸡的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肉芽肿、眼炎等多种疾病,对养鸡业危害较大。鸡只的呼吸道在受其他病原感染时,因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容易引发气囊炎,如果大肠杆菌侵入鸡体,病鸡会出现与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大肠杆菌病例,因为大肠杆菌容易通过血液循环或呼吸道侵入气囊而引起急性炎症,病鸡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在临床病例中,易出现因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气管炎、新城疫、禽流感等感染,继发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通常这些混合感染的病例在临床上很难区别,必须借助实验室检验才能确诊。?

1.2沙门氏杆菌病?

鸡沙门氏杆菌在育雏阶段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雏鸡以排白色糊状粪便为特征,称之为鸡白痢。雏鸡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凡患白痢的雏鸡,绝大多数具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羽毛蓬松,双翅张开,双眼紧闭,后腹呈现一收一缩的呼吸急促症状,少数有咳嗽声,鸡只排白色糊状粪便,部分鸡只因粪门堵塞而用力排便,发出声音,后期鸡只出现脱水死亡现象。发病日龄通常集中在3~15d,死亡高峰出现在7d左右。?

1.3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较易发生,可引起鸡只死淘数增加和产蛋量显著减少。该病在治疗中,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对药物易出现抗药性。病鸡初期鼻孔流出水样分泌物,继而转为浆液黏性分泌物。鸡只有时甩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的流泪,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部分病鸡可见下颌部或肉髯水肿。鸡只生长发育不良,发病后期有个别鸡只因瘦弱而死亡。?

1.4败血性支原体病?

鸡败血性支原体病感染可引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啰音和张口呼吸。该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可在鸡群中长期存在,一旦应激即可发生蔓延。本病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5曲霉菌病?

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烟曲霉菌,多见于雏鸡,感染后病程较长,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疗效较差。发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气管啰音,有时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眼睑肿大、凸出,下眼睑有干酪样物,严重时可失明。?

1.6禽衣原体病?

本病病原体为鹦鹉衣原体,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病后,病鸡呼吸困难,表现单侧或双侧性结膜炎,眼睑肿胀和鼻炎,眼、鼻有浆液性脓性分泌物,发病率10%~80%,死亡率可高达30%。?

2病毒引起鸡呼吸道疾病?

2.1新城疫?

鸡新城疫以下痢、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其特征,尤其是发生急性型新城疫时。病鸡分泌大量黏液自口鼻流出,黏液有时悬挂于喙端,表现甩头,嗉囊内充满液体,倒提病鸡,从口中流出大量黏液。病鸡喉部发出湿啰音。发病后期,鸡呼吸极度困难,冠髯变为青紫色,死后尤为明显,冠髯边缘呈紫黑色。?

2.2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鸡群发病后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涉及全群。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畏寒、喘息、咳嗽、喷嚏,有气管啰音,鼻孔中流出分泌物。本病多呈肾型病变,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整个肾呈槟榔状色斑,故称为花斑肾。?

2.3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A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鸡只发病突然、传播速度较快。病鸡主要表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低头缩颈吸气,咳嗽、甩头,甩出带血的黏液。病鸡特征性症状为流鼻液和呼吸时发出湿性啰音,随后出现咳嗽、喘气,最后由于出血块阻塞喉头引起窒息死亡。?

2.4鸡痘?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缓慢扩散、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集约化、规模化和高密度饲养的情况下易造成流行。病鸡临床表现为皮肤型、黏膜型及混合型。当发生黏膜感染时,鸡口腔、喉头及气管黏膜出现溃疡性黄白色病灶,伴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不少病禽都是因为呼吸道假膜增厚而引起采食和呼吸困难,引起增重缓慢,鸡体消瘦。产蛋鸡感染后,产蛋量下降,如果并发其他疾病,或营养不好,卫生条件差,可以引起较大的死亡。幼龄雏鸡病情严重,更易死亡。?

2.5禽流感?

病初鸡即表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打喷嚏、下痢、精神萎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或停止。特别是温和型禽流感,呼吸道症状拖延的时间较长,而且药物治疗效果甚微。?

3寄生虫引起的鸡呼吸道疾病?

3.1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寄生于鸡呼吸道黏膜上皮微绒毛区,感染后鸡呼吸道出现啰音、咳嗽、打喷嚏,渐而气喘。剖检病鸡,该病早期可见气囊增厚并含泡沫状的光亮白色或灰白色的液体,后期有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和实变病灶。?

3.2住白细胞原虫病?

本病为鸡的血液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鸡,鸡年龄越小发病越急。一般在病程中后期,病鸡出现呼吸障碍,常因咯血、呼吸困难而死亡,有的病死鸡口流鲜血。?

3.3气管吸虫病?

本病由环肠科吸虫引起,病鸡以咳嗽为特征。气管吸虫多寄生于鸡的气管、支气管、鼻腔、气囊及体腔。病鸡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呼吸,呼吸时发出声音,最后窒息而死。?

4中毒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疾病?

4.1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采用煤碳加温的育雏方式,容易造成烟道阻塞,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雏鸡长时间过量吸入一氧化碳而造成中毒。轻度中毒时,雏鸡精神呆滞,食欲减少,流泪、咳嗽。严重中毒时,鸡只骚动不安,随之出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呆立、昏迷、嗜睡,头颈后伸,肌肉痉挛或惊厥,最后窒息死亡。?

4.2氨气中毒?

禽舍内的粪便、垫料和饲料等含氮有机物都会分解产生氨气。鸡舍内如不及时清理,如果通风不畅,空气中氨气浓度升高引起鸡只中毒,易出现鸡只口流唾液泡沫,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舍内在静止时可听到病鸡喘气声,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动作。?

5其他因素?

因鸡呼吸道的机械损伤、中暑、非传染性致病因子侵入呼吸道等,均会导致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在生产实际中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呼吸道障碍并不少见,这就要求养殖户在诊断鸡呼吸道病时要认真细致,追根寻源,方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6诊疗方案?

为控制和治疗鸡呼吸道病,首先应该弄清病因,结合剖检、实验室病理分析,才能对症选择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案。呼吸道综合症是以病毒、细菌、支原体、免疫抑制性病原和不利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并发或混合感染的结果。鸡场除了要按当地疫病发病特征制定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鸡呼吸道病的发生,支原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常常是潜在的感染源。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养鸡场卫生条件较差,种鸡本身可能携带有这三种病原,导致出壳的雏鸡部分带菌,在不利的因素影响之下,引发呼吸道疾病,导致全群感染和传播。一个鸡场在有霉型支原体、沙门氏菌感染的情况下,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等病原发生协同作用会更加明显。因此常出现几种病原混合感染,病原间相互作用,导致呼吸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免疫抑制性病原引发呼吸道病,常见免疫抑制病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白血病、鸡网状内皮增殖症、鸡传染性贫血、鸡马立克氏病、副枯病毒四型等。免疫抑制病病原感染后,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或无应答反应,将影响某些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或使此类疫苗不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失败,这种情况在鸡场里常有发生,如不通过抗体监测,很难发现问题。?

7预防措施?

注重雏鸡的品质。在进雏时,禁止引进沙门氏菌阳性以及支原体阴性或阳性率很低的种鸡场生产的雏鸡。严禁引入带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雏鸡,从源头上杜绝或防止雏鸡发生呼吸道综合症。?

进雏前做好育雏舍环境的清扫、清洗和消毒工作。育雏室要彻底清洗,并用不同的消毒药水消毒2~3次,并注重空气消毒。?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及良好的通风对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满足舍内温度的同时,要尽量降低舍内氨气浓度,管理好饮水器,防止漏水。夏季注重防暑降温,冬季注重防寒保暖。?

尽量减少、消除引起呼吸道病的诱发因素,如气候突变、过冷过热、鸡群密度过大、营养不良、不正确的免疫方法及通风不良等都会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疾病。控制好环境因素是防止呼吸道病综合症发生最直接的措施。

?

很多呼吸道综合症往往是由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大肠杆菌、霉型支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必须做好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预防。雏鸡的第一次预防免疫最好选择能突破母源抗体干扰的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疫苗以及采用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干扰较小的免疫途径,并考虑雏鸡超前免疫,这样可在雏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上形成早期的局部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防止雏鸡较早感染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

选择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控制霉型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在运输、免疫、气候突变等情况下,可考虑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优质的维生素,减轻应激反应。?

8综合防治?

由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工作显得犹为重要。在预防工作中,首先要对各种病毒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其次是加强饲养管理,精心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鸡舍的通风工作,给鸡创造一个较好的生存条件。?

篇2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病因;临床症状;综合防治

近年来,复杂的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日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按目前疾病发展的形势估计,呼吸道疾病仍是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就该病的病因和防治总结如下。

1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由病毒、细菌、环境应激和猪体免疫力低下相互作用造成的[1]。PRDC涉及几种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包括原发性感染疾病和继发性感染疾病。

1.1原发性感染疾病

包括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所致的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如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

1.2继发性感染疾病

继发感染疾病包括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猪副嗜血杆菌病等。在一个猪场中,如果发生和流行上述原发性感染疾病,同时又合并发生或继发感染,即可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造成极高的死亡率[2]。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猪群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猪的混群饲养,不良的饲养方式,不同季节温度的巨变和猪舍温度变化过大,猪群因营养和疾病造成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等,都可引起猪场或猪群PRDC的暴发和流行。

2临床症状和病变

该病多暴发于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通常称18周龄墙,发病率25%~60%,发病猪的死亡率为20%~90%,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眼睛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3]。急性发病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猪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僵猪比例升高。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病猪在药物的辅助下逐渐康复,死亡率较低。

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6~10周龄的保育猪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硬变和花斑样病变,个别肺有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猪有广泛多发性浆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并造成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除肺部出现病变外,小部分病猪可见肝肿大出血,淋巴结、肾、膀胱、喉头有出血点,部分猪出现末端紫色。1~3周发病的哺乳仔猪剖检可见心、肝、肺有出血性病变。

在我国猪群中,与PRDC相关的疾病主要有猪蓝耳病、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萎缩性鼻炎。如果在猪场存在这些疾病,经常会继发猪肺疫、猪副伤寒、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所有原发性病原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肺炎支原体(M. Hyopneumoniae)是与PRDC相关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可以改变呼吸道免疫系统对它们以及其他病原体的反应能力,降低猪只的黏膜免疫抵抗力,从而增加猪群对其他与PRDC相关的许多病原体的易感性。

3防治对策

3.1建立以卫生消毒工作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将卫生消毒(消毒用复合醛或复合碘)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必须废弃[4]。研究表明,肽制品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可在饲料内添加0.2%生物活性肽,能有效地克服仔猪断奶应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原体的传入和猪场内病原体的传播,减少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率。

3.2严格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建立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养在一起,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通风工作,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哺乳仔猪可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和用药进行控制,可使用长效土霉素,在仔猪出生后3、7、21日龄分别注射0.5 mL,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3.3疫苗注射

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场切忌不要使用活疫苗。因猪肺炎支原体是重要病原,可在仔猪1、3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2 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采本场(在暴发该病时不发病)健康老母猪或健康商品猪血清,在仔猪断奶前1周腹腔注射3~5 mL/头有一定效果。

3.4药物的使用

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发生PRDC的猪场,药物治疗的效果常常不是很好,因此建议使用药物预防,可采用母猪和仔猪饲料添加药物的方式。断奶仔猪可用支原净(5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300 mg/kg),连续使用1个月,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使用支原净(100 mg/kg)+金霉素(400 mg/kg)。如果育肥猪存在PRDC,可在13、17周龄使用1周,对PRDC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但应避免使用产生盐酸克伦特罗假阳性的药品,如含氨茶碱的猪喘平等。

3.5猪只淘汰

及时淘汰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和僵猪,以防止疫病传播。

3.6做好驱虫工作

蛔虫和鞭虫等寄生虫可损害猪体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力下降,蛔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症。因此,在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1周后,可饲喂拌有2 mg/kg有效成分的伊维菌素粉剂的饲料连喂1周,间隔7~10 d再喂1次。

4参考文献

[1] 陈桂香,郭其祯,银梅,等.猪呼吸道疾病(PRDC)的综合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16,6518.

[2] 厉丽华,叶碎燕.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治[J].中国动物检疫,2006,23(8):38.

篇3

【摘要】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是发病率较高且有一定潜在的危害的一种睡眠疾患,指呼吸道病变引起成人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秒以上,或每小时呼吸暂停平均次数大于5次。阻塞性呼吸暂停不仅影响患者的休息、生活、工作,严重者可并发高血压、心律失常、智力低下等人体多系统的病理改变。[1]本文主要分析了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关键词】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 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的发病率在西方报道为2%~5%,患者主要症状是白天嗜睡,乏力,工作效率下降,睡眠时间增多,睡眠时间歇性打鼾及憋气现象。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中年肥胖男性发病率最高。

1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的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术前夜间睡眠鼾声大,睡眠状态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工作效率低,担心术后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并且害怕术后疼痛,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我们针对患者不同的认知评价,进行心理干预,解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负担。[2]可以向患者介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术后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1·2术前准备

1·2·1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血尿化验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

1·2·2呼吸道准备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3胃肠道的准备 术前禁食6~8小时

1·2·4其它保持环境安静,保证有效睡眠时间。同时密切观察入睡后呼吸、神志变化及时处理。保持口腔清洁,术前3天早晚刷牙,术前1天用口泰夜漱口,遵医嘱雾化吸入。男性患者剃胡须。询问药物过敏史,遵医嘱做药物过敏试验。床边备好氧气、吸痰器、心电监护仪及必要的抢救药品。建议患者术前晚排便,以免术后排便时屏气引起术区出血。

1·3手术日晨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管。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例、术中用药等带入手术室。

2术后护理

2·1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麻醉未完全清醒前去枕平卧位,清醒后采取半卧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24小时少说话,12小时内不漱口,术后2天唾液中带血丝属于正常现象,鼓励患者轻轻吐出血液或痰液勿咽下,以便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如出血较多,立即汇报医生。指导避免用力咳嗽,可以张口深呼吸,下牙咬上唇或用舌尖顶上颚以控制。次日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保持口腔清洁。重点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前3d给予低流量持续鼻塞氧气吸入,2L/min,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

2·2疼痛护理由于患者术后伤口创面较大,咽部疼痛感明显,术后6小时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冰袋冷敷颈前部止痛,冰袋勿太重,否则颈部有窒息感,增加不适。

2·3饮食指导 全麻术后6小时如无明显出血,可进少量冷流质,少量多餐,1周进半流质,2周进软食,禁食带骨刺、棱角、坚硬食物,以免划伤创口,引起出血感染。

2·4注意观察有无鼻堵症状,遵医嘱给予氯麻水或地麻水点鼻,每日3~4次,每次2~3滴。

2·5健康指导肥胖是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危险的因素,须指导患者术后进食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饮食,不食甜食、含脂肪高的食物,嘱病人禁烟禁酒,增加活动量。3个月后复查睡眠监测,检查手术效果。注意睡眠,最好取侧卧位。高血压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禁服引起嗜睡的药物等,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篇4

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为支原体及细菌;它是由病毒、细菌、低温、高湿、空气不流通、吸入异物、致敏性花粉等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综合症,体现在咳嗽、气喘、死亡率高、治疗成本增加、饲料转化效率低等。

一、发病原因

春季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很多,主要由以下几种: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巨大细胞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多种病毒和细菌引起。

继发病原:主要有猪链球菌属2型、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肺疫、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蛔虫等,是导致病猪死亡严重的主要原因。

而猪肺炎支原体是本病的导火线,它的存在使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等病毒以及放线性杆菌等细菌的侵袭感染更加容易。

同时PRDC的发病率和猪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包括: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频繁转群、混群,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断奶日龄不一致、没有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等。

二、发病症状

1、发热: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如果是链球菌病、猪以肺疫、副嗜血杆菌病、猪流感等引起的,体温通常在40.8-42℃之间,而慢性萎缩性鼻炎、单纯的喘气病和肺虫病通常表现为低烧。

2、呼吸困难:病猪通常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喜伏卧、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不规则呼吸。

3、皮肤发绀:患病猪通常皮肤发红、腹部皮下、耳边缘发绀和四肢末梢发紫、发黑、坏死等变化。

4、食欲降低,生长发育受阻:病猪表现为消瘦、苍白、黄疸、被毛粗乱。

5、急性肺炎:如果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体温通常在40℃以上,精神、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缺氧发绀、眼鼻有粘性分泌物;犬坐式呼吸、皮肤发紫、呕吐、粪便干硬等症状。

6、顽固咳喘:由猪喘气病病原引起的病猪会引起长期、慢性、顽固性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消瘦等症状。

7、母猪繁殖功能障碍:本症状主要由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和圆环病毒及细小病毒引起混合感染。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早死、死产胎等症状。

本病多发生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发病猪死亡率为55%左右,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呼吸困难,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急性发病的猪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猪生长缓慢或停滞,消瘦,死亡率、僵猪比例升高。

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生长肥育猪经常发生在13-20周龄,生长育成猪表现为发热、随之出现咳嗽、采食量下降、呼吸负担加重或呼吸困难,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

三、剖检变化

1-3周发病的哺乳仔猪剖检可见心、肝、肺有出血性病变。6-10周龄的保育猪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硬变和花斑样病变,个别肺有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猪有广泛性多发性浆膜炎,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除肺部出现病变外,小部分病猪可见肝肿大出血、淋巴结、肾、膀胱、喉头有出血点,部分猪出现末端紫色。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

四、综合防治

1、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在母猪分娩前按计划完成猪伪狂犬(HB_98>、传染性胃肠炎、猪瘟、大肠杆菌等疫苗的注射工作,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状态,为初生仔猪通过母源抗体形成天然被动免疫打下良好基础。给仔猪接种猪喘气病疫苗,可在仔猪1周龄和3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2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

2、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猪场管理的每个环节,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病原因的传入和传播。

3、提供猪群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时常检查或检测饲料原料质量,对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原料必须废弃,避免因小失大,对于受污染较轻的原料,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或防霉剂,确保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4、调整饲养密度。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与饲养密度密切相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有效地控制猪呼吸道病,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与饲料利用率,比只用药物预防更为有效。

5、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呼吸道病的发病率越高。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

6、药物防治:该病重在预防,猪群发病后,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有条件的猪场应定期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对猪肺炎支原体和其它细菌感染进行预防和治疗。

6.1母猪围产期(包括怀孕、哺乳和保育期):可在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的母猪料中、仔猪断奶前、后各1周的仔猪料中添加抗菌素,在饲料中按每吨饲料添加泰乐菌素400g或替米考星100g,对预防各类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有明显效果。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179-0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在睡眠期间每次呼吸暂停时限超过10s,每晚7h呼吸暂停次数超过30次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T)≥5次h,是发病率高并有一定潜在危险性的疾患,临床上以睡眠时打鼾、憋气,白天嗜睡、乏力伴随全身多系统损伤的一种综合征。

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危害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对人类健康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对心血管系统有损害,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易引发冠心病、心衰,导致夜间猝死;2、对呼吸系统的损害,会引起呼吸衰竭或夜间哮喘; 3、对脑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会引起脑中风、痴呆症、神经精神异常,诱发癫痫等; 4、对内分泌和的影响,会引发糖尿病、肢端肥大症、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生长激素分泌减少;5、对肾脏、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使工作质量和生活品质下降。

编辑本段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日常保健

专家提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要“管住嘴、迈开腿”,即减肥、戒烟酒、多运动。制定饮食干预方案,合理控制每日热量的摄入,男性患者的总热量控制在1200-1500千卡/d,女性患者的总热量控制在1000-1200千卡/d,总脂肪应不超过总热量的30%,蛋白质摄入占总热量的15%-20%,其余为碳水化合物,但需限制甜食,重点控制晚餐,少喝果汁和碳酸饮料,减少应酬和夜宵;睡前3小时内不碰烟酒;多进行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散步、骑自行车等,每天累积不少于60分钟。 另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夜间应保持右侧卧位,可避免或减少打鼾、憋气,以免呼吸暂停。为避免仰卧,可采用睡眠球技术,就是在患者睡衣的背部缝上装有乒乓球或网球的口袋,强迫患者保持侧卧位。睡眠时应穿硬领衣服睡觉,避免枕高枕,卧室温度不要太高,被褥不要太厚。保持鼻腔通畅,可按摩迎香穴,或睡前可应用减充血剂,如达芬霖喷剂、麻黄素液滴鼻,但要不能长期使用。养成经鼻呼吸习惯,可用气功中的三调法克服睡眠时张口呼吸,即睡觉时闭口,舌平伸,以舌尖轻舐上牙龈,防止舌下缩后坠。一般坚持1个月即可养成习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病房安排

最好能安排本病患者住单人病房,以免鼾声影响其他患者睡眠及休息。

2.1.2 对呼吸循环系统的监测

患者在夜间睡眠中频繁地发生呼吸暂停,有发生猝死的可能,时间多发生在凌晨4~8时,如果患者憋气时间长,应将其推醒。因严重的低氧血症导致心律失常,故应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及脉搏的变化,在午夜至清晨这段时间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患者睡前和清晨要测量血压。

2.1.3 饮食护理

肥胖是最主要的因素,60%~80%患者有肥胖症。制定减肥计划和饮食,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和减少摄入量。忌饮酒,酒精可使肌肉松弛和肌张力降低,从而使睡眠呼吸暂停加重。

2.1.4 体力

建议病人采用侧卧位,睡眠不足可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窒息发作次数增多,平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时由于重力作用,软腭及舌根易阻塞气道。

2.1.5 采用舌保护器

睡前将保护器置于口中,使舌保持轻度前置位。增加咽腔前后径距离,减轻上呼吸道阻塞症状。

2.1.6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医疗常识教育,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使其消除对手术治疗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2.2 术后护理

2.2.1 潜在窒息

因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切口局部水肿及镇静镇痛药等上呼吸道肌肉功能抑制而致呼吸道塌陷,分泌物滞留等因素,使本病已存在上呼吸道狭小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突然窒息,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护士密切观察面色、氧饱和度的变化,术后认真倾听病人主诉,有无心前区不适,咽喉部阻塞感,护士及时报告医生。手术局部水肿显著即给氧、消肿等急救。

2.2.2 饮食

术后咽痛明显、吞咽困难者应在术后三天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2.3 床旁备吸引器,嘱患者及时将咽部分泌物或血液吐至口边吸除。

2.2.4 密切观察术后出血情况,对高血压患者注意控制血压,并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

2.2.5 少数患者术后数日内暂时性软腭功能障碍,进食过程中发生食物至鼻腔呛出,此时应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进食,并消除进食时的紧张情绪。

2.2.6 保持口腔卫生,经常用生理盐水或含漱液淑口。

2.3 咽喉部水肿与疼痛护理

UPPP术是通过切除扁桃体、部分软腭、腭舌弓、腭咽弓并行悬雍垂成形来扩大咽腔。术后咽壁局部组织水肿明显,咽痛剧烈。临床上采取以下 方法 可减轻咽壁水肿,减轻咽痛:(1)雾化吸入:用生理盐水20ml+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2次/d,20~30min/次。连续5~7d。(2)冷的刺激:口含冰块,进冷流质,也可进少量冰淇淋以减轻疼痛。护士必须鼓励患者进食,告之进食的重要性,指导进食的方法。对无法合作的患者增加输液量补充需要量。对减轻咽痛效果评价可采用症状评分的方法来判断,根据 治疗 前后症状记分确定疗效。症状评分:1分:疼痛无减轻,不愿进食及说话,拒绝进食;2分:疼痛减轻,说话、吞咽时疼痛可以忍受,可进少量流质;3分:疼痛明显减轻,说话、吞咽时少许疼痛,可进全流质。

2.4 护理

OSAHS患者的症状与睡眠姿势关系密切,正确的卧位可减轻症状,侧卧位睡眠可防止咽部软组织和舌体后坠堵塞气道,减轻胸部和颈部脂肪对气道造成压力,从而有助于减轻症状,甚至防止呼吸暂停。多数患者仰卧时鼾声与呼吸暂停加重,而侧卧时症状明显减轻。要改变习惯了的仰卧位睡眠,一般比较困难。临床上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一种在睡衣背面缝上一兜儿,在里面放乒乓球,穿上这种睡衣入睡可以防止仰卧位睡眠。另一种方法是自制三角立体海绵垫,垫于肩背部入睡。

3 健康教育

3.1 对患者进行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医疗常识教育: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引起高血压、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等,缺氧引起的脑损害可导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低下、性格改变或行为异常等。

3.2 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和减少摄入量:肥胖者要进行饮食控制,特别注意减少糖类、脂肪类的摄入。

3.3 忌饮酒:酒精可是肌肉松弛和肌张力降低,从儿使睡眠呼吸暂停加重。

篇6

来自山西的沈浩,对这点深有体会。他刚38岁,打呼噜的历史却有十年之久,对他来说,睡个好觉,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尽管睡眠时间很长,白天依然昏昏沉沉,没有精神。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好好睡上一觉。

虽然睡眠时间充足,但白天仍然嗜睡。这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最典型的表现。沈浩究竟是不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还需要睡眠专家的评估。评估由一项诊断睡眠的监测开始。医生在沈浩的头顶、眼睛、下巴上都连接了电极。每个传感器负责收集不同的信息:鼻子和上嘴唇之间的帮助测量口鼻的气流;指套传感器负责监视血氧量;胸部和腹部的用来测量呼吸运动。准备好后,沈浩要做的就是睡觉。

同仁医院睡眠中心的走廊静悄悄的。每间病房里,都安排着像沈浩这样的“呼噜王”。 传感器和监视装置记录着他们的睡眠和呼吸状况。表面上看,沈浩是在熟睡中,看似很踏实,事实果真如此吗?

突然,鼾声停了,沈浩竟然猛地坐了起来!

叶京英(咽喉科专家):他没有深睡眠。不停地打呼噜,暂停呼吸,造成血氧下降,就会引起“微觉醒”。

沈浩是被憋醒的。叶教授解释说,大多数人在睡觉时,舌根和软组织都会变得松弛,阻塞部分咽腔,会引起打鼾。阻塞部分越大,鼾声越响。舌根和软组织完全阻塞上呼吸道,则导致呼吸暂停,新鲜空气无法到达肺部,此时血氧含量就会降低。一旦大脑意识到出问题,会使身体觉醒过来,这样,上呼吸道才重新畅通,恢复正常的呼吸。(图1)

沈浩:别人的呼噜是一直打,我这呼噜是打着打着就没气儿了。经常是睡着睡着,突然坐起来,憋得不行,得深呼吸。

监测发现,沈浩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次呼吸暂停,暂停时间甚至持续1分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窒息,他一晚上要重复几百次!表面上睡得很香的沈浩,实际上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死亡随时都在威胁着他!

叶京英:睡眠监测结果,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一个重症患者。

面对这样的结果,沈浩有些害怕。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决这个危险的呼噜。可医生却说了一番让他吃惊的话。

叶京英:沈浩的心脏有问题,要在心内科维护一段。

心衰?住院?沈浩有点不明白。自己明明是打呼噜憋气,为什么医生不给他安排针对鼾症的治疗,而要让他住心内科呢?

叶京英:他是因睡眠不好来就诊的,心脏的问题他不知道。通过超声心电图发现他全心肥大,做心功能评估,他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经过全面评估,医生认为,沈浩已有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引起的并发症。尤其是他目前的心脏状况,根本无法接受外科手术。

叶京英:我们不能在这时给他做手术,不仅效果不好,而且风险较大。

就这样,治病心切的沈浩只好住进心内科,接受医生为他设计的第一步治疗。

沈浩:在心内科住了20多天,最后上了呼吸机。

沈浩提到的“呼吸机”,也叫作气道内正压治疗机,是治疗鼾症最常用的方法。睡觉时,佩戴一个面罩样的装置,通过给面罩内持续增压,使气道被撑开,也就是用机械通气的方法,维持呼吸道的通畅。这种治疗不用药、手术,没有创伤。尽管如此,沈浩依然不满意,他想要一个标本兼治的疗法。(图2)

叶京英:治疗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方法很简单。它的基本原理是,晚上睡觉时,让呼吸道开放,不关上。这也是治疗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最终目的。呼吸机戴了半年左右,配合吃药,心脏好了,可以做手术了。

既然治疗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基本思路是开放呼吸道,那么做一次外科手术,不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吗?这一次,沈浩能够如愿吗?

同仁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台H-UPPP手术正在进行着。慢慢凿,仔细敲,在颅面上动刀子,不仅是外科手术,更像是一门精细的雕刻艺术。此时的沈浩没有想到,自己会和这位手术台上的艺术家产生交集。和千千万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一样,他的命运,即将被这个人改写。

韩德民,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 由他主持完成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研究和诊治”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说,睡眠憋气打呼噜发病人群太高,太多。比较严重的睡眠憋气打呼噜,有可能引起高度的低氧血症,会引起心脏功能的改变,也可能会出现凌晨的猝死。(图3)

每个周四早上8点,这个高大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在诊室里,病人一个接着一个,几乎看不到他停下来。一个刚刚做过鼾症手术的病人,情况和沈浩十分类似。为他主刀的医生,正是韩德民教授。

韩德民:这个手术,是以悬雍垂和软腭部分切除,以腭扁桃体切除为主要术式,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咽腔阻塞的症状。

在狭小的咽腔里扩大空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手术治疗由来已久。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手术方式,是以切除部分软腭和悬雍垂为主。然而,韩德民教授却对这一权威方式提出质疑。(图4-1,4-2)

韩德民:我在早期也参照这个术式做了一些鼾症病人,手术做得很漂亮,我也展示给大家看过。但病人不满意,术后有口齿不清,有误咽,喝水会呛,不小心,菜叶、饭粒会跑鼻腔里。这是软腭被损伤、保护功能丧失之后出现的问题。对此我进行了反复思考。

不为人重视的临床反馈,成了韩教授反思的切入点。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会不会和伤害软腭及悬雍垂有关?若如此,又该如何在扩大咽腔的同时保留软腭的生理功能?韩德民教授带领课题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韩德民:深入研究软腭的解剖结构之后发现,在两块肌肉之间,腭帆张肌、腭帆提肌、悬雍垂肌,这三块肌肉之间有个三角形的间隙。这个间隙,正常情况下是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鼾症病人由于肥胖,有很多脂肪堆积在里面,加上黏膜的肥厚,所以软腭就显得很厚。仔细查了很多教科书,国内外都没有描述。所以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腭帆间隙”。

搞清楚了软腭和悬雍垂的功能结构与解剖关系后,韩德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计:放弃传统术式那种“一刀切”方法,替代以保留悬雍垂等重要咽腔结构的新术式,即“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韩德民:基于“保留基本结构、维系功能、消除临床症状”,合理处置“结构――功能――症状”三者之间关系这样一个学术思想,开发一个新的术式。

相对于大刀阔斧地切掉部分组织的方法,韩教授改良的手术保留了基本结构,设计更加巧妙、合理、易操作。美国著名睡眠外科专家迈克尔弗里德曼,用韩德民教授的姓氏,命名这种新术式为H-UPPP (韩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图5)(图6)(图7)(图8)

那么,它的临床效果又如何呢?治疗沈浩们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能否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呢?

沈浩现在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接近90%。手术后复查时,可以看到他光滑、开阔的咽腔空间。另外,和几年前采用老方法手术的病友们相比,他吃饭不会有误咽、返流,甚至还可以唱高音呢。(图9)

叶京英:现在重新评估一下沈浩的病情:第一,他还有没有睡眠呼吸障碍呢?还是有的,但属于轻度,不到20次。第二,引起他现在睡眠呼吸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呢?咽腔狭窄的原因已经没有了,主要是肥胖引起的。

看来,沈浩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坚持减肥了。打呼噜总是和肥胖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肥胖的人脂肪堆积,容易咽腔狭窄,阻力增加。同时,胸壁的肥厚和腹部膈肌向下运动也会受限,从而导致呼吸方面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沈浩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睡得很香,再没有憋气的感觉。

篇7

[论文摘要]针对猪的吸道综合征进行讨论。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一些疫苗的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时,在饲料、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VC。母猪产前及产后一周、饲料中加泰苗菌素、金毒素、阿莫西林。断奶后7天及保育舍转出7天饲料中添加药物,到14-16周时饲料中添加药物。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猪群进行疫病检测和搞体水平检测,从而把病死率控制在有效的范围。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是猪在一定的应激环境下至少先后感染两种以上病源从而在猪的呼吸系统中表现一系列综合征群。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中国养猪业中最重要以及经济学意义最大的疾病,猪场因为该病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最为严重。近年来,成为世界各国养猪业疫病防治十分突出生的问题之一。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通常在30-70%,病死率在10-30%,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和生长育肥期,特别是在13-15周龄和18-20周龄。发病率30-50%,而死亡率较低。由于发病猪体温升高,所以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缓慢,导致出栏时间延长10-25天。

一、发病原因

(一)传染性病源: 病毒 、细菌、 霉形体(PMS)、猪衣原体肺炎、寄生虫 、霉菌与霉菌毒素。

(二)非传染性因素

1.环境因素:有害气体;灰尘;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猪群密度。

2.日粮因素:营养缺乏;日粮含有污染成分;添加低品质脂肪或过量的应用硫酸铜等会消耗维生素E。

3.易感猪群因素:猪场卫生环境条件恶劣;不同来源的猪群混养;无规律不适当的猪群流动;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4.药原性因素:不合理的使用一些毒性大,杀伤力强,刺激性强,浓度高的消毒剂,导致猪场内生物安全体系遭受破坏;长时间过量的应用抗生素,导致一些猪体的耐药抗药病原微生物基因突变而造成二重感染,猪群在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力下降,病原互相作用,也可引起免疫抑制。

二、发病机理及症状

(一)发病机理

呼吸系统有三道防线来阻止外源异物和病菌的入侵以保障呼吸道畅通,防御疾病。第一道防线是鼻腔。呼吸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是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的第三道防线是肺泡防御机制。三道防线密不可分,相互促进,有利于整个呼吸系统的安全和健康。

(二)临床症状

多发生于6-10周龄的保育仔猪,有时1-3周龄的哺乳仔猪,最普遍的是10-20周龄育肥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呈腹工呼吸;眼结膜发炎,眼睛内分泌物增多,流泪,有时眼眶水肿;有的出现腹泻,喜堆卧在一起,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升高。

病变肺炎,弥温性、间质性肺炎或花斑样病变;淋巴结肿大,轻度充血、出血;有的可见胸腔腹腔纤维蛋白渗出,严重者粘连。1-3周龄发病的仔猪可见心、肝、肺有出血性病变。肺脏、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缘都会发生实质硬度如肉颜色变紫变红、胸腔积液,有心包炎的症状。

三、防治

(一)加强饲养管理

1.建立和完善消毒卫生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严格把关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传入。2.引购种猪严格隔离,新引进的种猪隔离21-28天。3.坚持严格执行定期或不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检测和搞体水平检测,以便逐步净化。4.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杜绝将不同来源的猪只或日龄相差很大的猪只混群饲养。5.降低饲养密度。6.防寒保暖,外界环境气候骤变防止贼风侵袭。7.搞好了舍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对呼吸道的侵袭。8.控制好了猪舍内的湿度。9.设立病猪隔离栏,病猪、弱猪及时隔离护理及治疗。

(二)提高营养水平和控制霉菌毒素

应用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在仔猪断奶、转群、天气气候突变,免疫接种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VC。定期清理料槽,防止槽底部饲料时间过长而发霉变质,以防霉败饲料中毒。

(三)免疫接种

1.着重加强猪瘟(HC)、伪狂犬(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肺疫(PM)、猪肺炎支原体(MPS)、猪胸膜怀肺炎(APP),猪萎缩性鼻炎(AR),猪链球菌(SS)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2.用本场病料制成多联灭活苗,在哺乳仔猪阶段二次免疫,因为自家苗包含了本场可以分离和培养的几种细菌(如Ss、APP等),针对性强,解决了某些病菌血清型复杂的问题,而且避免了活菌苗俄在使用过程中抗生素干扰免疫效果的影响。

(四)药物防治

料中添加高于正常剂量30%的敏感药物;通过饮水给药方法给药;病猪注射抗生素3-5天;对症治疗;策略性用药;血清疗法;间隔用药。

(五)控制方案

(1)根据实际加强做好PR、HC、PRRS、MP3、AR、APP、PM等疫苗的免疫接种。(2)母猪分娩前7-14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3)母猪产前及产后一周、饲料中添加药物:80%的泰妙菌素125g/T+15%全毒素300-400g/T+阿莫西林150-200g/T。(4)加强母猪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饲料中添加VE或电解多维。(5)后备母猪做好免疫和同化工作。(6)配种怀孕猪及公猪饲料中定期添加了药物。(7)做好分娩舍、保育舍清洁消毒工作,选用双链季胺盐、消毒3次,空栏5天以上。(8)仔猪做好“三计”保健工作(3、7、21天)选用长效霉素,断奶后7天及保育舍转出7天饲料中添加药物。(9)隔离及淘汰病残仔猪。

四、小结

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是目前猪场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因其发病原因极其复杂,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从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其疫苗免疫做了铺垫,给予药物发挥疗效的基础,但任何一种抗生素受抗菌谱的限制,对病原菌的敏感程度不一,不可能适合所有疾病,必须合理使用药物,视病情缓急轻重对症联合针对性的投药。

参考文献

[1]吴清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M].兽医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332-335.

篇8

关键词:猪混感高热综合症;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17-1

0 前言

2009年冬季及近期青海部分地区发生了猪流行性疫病,其主要症状为高烧不退,呼吸急促、食欲不振、咳嗽或流鼻涕,大多病猪皮肤潮红。不同猪群还表现便秘、腹泻、肢体麻痹、母猪流产等 。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损失严重。经动物传染病学专家现场指导、临床解剖、采集病料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以蓝耳病、圆环病毒(Ⅱ)型混合感染为主,并发、继发非典型性猪瘟、猪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根据专家建议结合本次疫病特点暂命名为猪混感高热综合症。

1 流行特点

该病暴发流行,传播速度快,发病急、治疗效果差、死亡率较高,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发生。死亡率高达30-50%,高的达70%以上,特别是育成猪发病及死亡率较高。饲养管理水平低,饲养环境恶劣,炎热天气猪舍通风降温不良,没有做好有效免疫的猪群以及散养户猪发病严重,流行较快,药物治疗难以见效。

2 主要临床症状

该病以发热、皮肤发红或出现小红斑点和出现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特征。常见猪群突然发病,迅速传播,体温升高至40-42℃,精神沉郁,卧地不起,少食或不食,背部、胸腹部及四肢等处皮肤发红或出现小红斑点,耳缘发紫。结膜潮红,流泪,眼睑肿胀。呼吸困难,气喘急促,咳嗽,尿少色黄,粪便发硬,部分有腹泻。部分猪后肢无力,不能站立。急性病例病程3-5天,长的可达10天以上。部分母猪流产、产死胎。

3 剖检变化

病死猪剖检病变呈多样性。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和纤维性渗出物,呈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肺脏水肿,呈斑驳状到褐色状大理石样病变,肺间质增宽,间质性肺炎病变明显。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部分病死猪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脾脏肿大,质脆。个别猪有消化道病变。

4 病因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很难做出诊断。我们分别在三个乡镇的三个猪场分别采取了患猪的血液、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分别检出蓝耳病、圆环病毒核酸片段,分离出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据此分析结合临床解剖综合判断此次疫情为以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感染为主,并发、继发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综合症。

5 防制建议

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主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消毒灭源”的综合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5.1.1 加强饲养管理 实行全封闭饲养,最好全进全出;饲喂优质的全价饲料,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和泔水;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增喂青饲料。

5.1.2 加强消毒工作 进出人员、车辆、用具等都必须消毒;每周全场大消毒一次,每周1-2次带猪消毒。

5.1.3 及时预防接种 规模养殖场要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严格按程序免疫接种,重点做好蓝耳病、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等疫病的免疫工作。

5.1.4 加强药物保健 在一些重要生产阶段如产前产后、断奶前后、转群前后都要适当在饲料或饮水里添加些药物;在免疫前后添加电解多维等药物。

5.1.5 防止猪群流动 发病期间禁止到疫区购猪,隔离治疗病猪,场内健康猪群应努力做到停止或少移动,减少疫病传播机会。

5.1.6 正确处理病死猪尸体 病死猪要严格实行“五不准一处理”,即一律不准宰杀、不准出售、不准食用、不准转运、不准乱弃,要就地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

5.2 治疗措施

猪混感高热综合症系多病原混合感染,病程急、疗效差、难治愈,因此重在预防,要认真做好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等疫病的免疫,对混合、继发感染的细菌性疾病如猪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辅助对症治疗,方可取得一定疗效。

5.2.1 抗毒杀菌 ①抗病毒:肌肉注射病毒灵、利巴韦林、金刚烷胺、板兰根、排疫肽(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等药物。发病初期注射四川世红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猪用白细胞干扰素每头0.5-1支治疗,连续2天有部分疗效。②杀菌:氟苯尼考、头孢类等,控制并发和继发细菌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根据安农大动物科技学院进行细菌分离、药敏试验结果,优先选用氟苯尼考、先锋V号、氨苄青霉素等,每天1-2次,连用3天。

5.2.2 对症治疗 ①抗应激:注射VC等,电解多维饮水。如果皮肤有发红迹象,可注射肾上腺素、樟脑磺酸钠、Vc一次;②开胃通便:对厌食不吃猪只,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柠檬酸、葡萄糖等以诱饲、改善胃口。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B、开胃消食针等,粪便干硬可注射清热通便针;也可投喂青绿饲料。③利尿:静脉注射甘露醇、低渗葡萄糖,肌肉注射速尿等,消除肺水肿。④解痉:对高热引起的呼吸极度困难的猪只,注射氯丙嗪、硫酸镁等,同时口服十滴水。病初高烧禁用安乃近、氨基比林等退烧药物降温;特别是地塞米松、安乃近等药物具有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⑤放血:对出现严重循环障碍的猪只,进行耳尖、尾端、鼻盘末梢放血,促进血液循环。

篇9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护理;并发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为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一般为成人,患者在夜间7h的睡眠中,经鼻或经口的呼吸气流发生周期性中断30次以上,每次气流中断时间为10s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由于其可导致心血管和肺部并发症以及神经精神行为异常,故被视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目前已证实是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肥胖者舌体肥厚,且软腭、腭垂(又称悬雍垂)和咽壁有过多的脂肪沉积,易导致呼吸堵塞;肥胖者肺的体积明显减少,从而产生肥胖性换气不足综合症;内分泌紊乱如肢端肥大症引起舌体肥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黏液性水肿,女性绝经期后的内分泌功能失调等;老年期组织松弛,肌张力减退,导致咽壁松弛、塌陷而内移等。而可控等离子低温射频上呼吸道组织减容(CAUP)或加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有效手术方式,可有效地使上气道整体扩大,改善通气功能,现将我院5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2015年12月,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患者治疗后,做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按预期结果术后4d出院,3例患者因肿胀、渗血、疼痛等原因延迟3~6d出院,1例患者因出血、缝线脱落等原因再次手术。作为病房护士,要充分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的定义、分类、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充分的解释,取得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配合。

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定义 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嗜睡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成人在7h的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的呼吸暂停时间在10s以上,或者呼吸暂停指数即每1h呼吸暂停的次数大于5(AI指数)。

1.3临床症状 白天:患者可有晨起时头痛,睡眠不足,在阅读、看电视、听报告等场合,特别在安静环境中很容易入睡,甚至在谈话间不自觉的入睡,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夜晚:不能安静入睡,多梦,睡觉时打鼾,且鼾声如雷,有憋气,频繁发生的呼吸暂停,每次持续数十秒,憋醒时患者奋力呼吸,胸腹部隆起,肢体不自主的骚动。肥胖指数超过70%。血管疾病: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心力衰竭。肾功能损害,老年痴呆,内分泌,猝死等。

1.4专科检查 ①头颈部观测:有无小颌畸形、头颈部肿瘤、其它颌面畸形。②鼻部检查:有无鼻腔狭窄、鼻翼塌陷、下鼻甲非法、鼻中隔偏曲、鼻后孔闭锁等。③咽部检查:有无腺样体肥大、腭扁桃体肥大、舌根过高、巨舌、软腭及腭垂肥厚低垂、咽旁间隙脂肪肥厚、下咽肿瘤等。④喉部检查:有无会厌卷曲、喉前庭狭小、会厌囊肿及水肿、声带麻痹及水肿等。⑤血压监测:是否有高血压。

1.5治疗原则 在查明原因、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调整睡眠姿势、药物治疗、减肥、鼻腔持续正压通气。手术治疗:腭垂腭咽成形术;去除病因,如鼻中隔矫正,扁桃体切除等。

2 护理

2.1术前护理及手术治疗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因夜间鼾声如雷,干扰他人休息,为此患者不得不单独居住,尽量避免同他人一起出差和住宿。严重时患者常有性格改变,如性情暴躁、多疑、妒忌、沮丧等,因此影响人际关系,且易产生抑郁。患者白天嗜睡,精神不振,工作效率差。患者夜间频发呼吸暂停,常使患者产生不安心理。OSAHS是一个潜在性威胁生命的疾病,但至今尚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许多患者及其家属还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因此对于治疗并不持积极态度,所以,对患者进行有关知识的科普教育,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同情和关心患者,使其充分认识疾病及消除对手术治疗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2.1.2休息 安排患者住单人房间,以免鼾声影响其他患者睡眠及休息;调整睡眠姿势,建议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坐卧位,常可减轻睡眠呼吸暂停和鼾声。

2.1.3饮食护理 进食清淡、富营养的食物,忌饮酒,因为乙醇可使肌肉松弛和肌张力降低,从而使睡眠呼吸暂停加重。切忌随意使用中枢神经抑制药,以免加重病情。

2.1.4通气护理 可采用舌保护器,睡前置于口中,使舌头保持轻度前置位,增加咽腔前后径距离,从而减轻上呼吸道阻塞症状。也可以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2.1.5测量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密切观察呼吸暂停情况,尤其于凌晨时要加强巡视。如果患者憋气时间过长,要将其推醒。

2.1.6健康指导 建议患者减肥,制定减肥计划和减肥饮食。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和减少摄入量,这样可以减轻症状,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2.2术后护理 由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鼻咽部肿瘤等病因所引起的OSAHP所施行的手术,术后护理按各疾病的护理常规护理。对于许多虽无上述疾病、但发现其软腭和腭垂较长、增厚、咽部软组织增多、要腔明显狭窄的患者,可施行腭垂腭咽成形术。

2.2.1心理护理 手术后可出现咽痛等不适,向患者做好宣教;手术后鼾声不可能立即消失,需等伤口局部消肿后,才能逐渐消失,给患者做好心理疏导。

2.2.2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咽痛明显、吞咽困难者应在术后3d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2.3护理 全身麻醉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又专人守护;局部麻醉患者给予半坐卧位。

2.2.4保持呼吸道通畅 床边备吸引器,有麻醉插管的应密切注意呼吸,及时将咽部分泌物或血液吸除,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2.2.5密切观察术后出血情况 对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并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出血是一个潜在的并发症,多由于手术不彻底、手术后血压升高使术中关闭的血管再度开放,术后频繁的吞咽动作使结扎线变松或脱落等原因引起。常表现为脉搏增快、血压降低、精神状态改变或皮肤颜色和温度改变。因此,要经常巡视患者,认真观察并记录血压及脉搏的变化,嘱患者将口中渗血及分泌物及时吐出来,有麻醉插管者要及时抽吸口腔内及管内分泌物,不要咽下去,以免延误病情或引起刺激性呕吐。睡眠后或全身麻醉未清醒时注意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应警惕伤口出血的可能,如发现异常,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手术当日颈部给予冰块冷敷,可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渗血和疼痛。术后5~10d由于伤口感染或扁桃体窝、舌根表面假膜的早期脱落仍可能发生出血,需要密切观察。

2.2.6防止伤口感染 由于手术的影响,口腔机械性自洁作用障碍,口中有陈旧性出血以及舌活动不适,患者不愿进食或饮水;加之伤口分泌物排泄到口腔,坏死的上皮脱落,假膜形成,食物残渣滞留,口腔不洁加重,易引起伤口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避免伤口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术后要做好口腔护理。用1:5000的呋喃西林或复方硼砂溶液含漱,4次/d,白膜生长不健康者可给予3%过氧化氢溶液漱口,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可行雾化吸入,2次/d,可减轻伤口水肿,预防伤口感染。

篇10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手术 护理

“鼾症”全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因患者多以“打鼾”而就诊,故俗称鼾症。是指成人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发作时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至少10秒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1]。其病因是由于肥胖、扁桃体肥大,腭垂过长、鼻咽腔狭窄等而使气道阻塞,导致病人睡眠中打鼾、憋气进而影响呼吸功能,造成病人长期睡眠低氧血症,而并发身体多个系统的器官功能损害:轻则出现白天困倦、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夜间多尿;重者则并发高血压、心率失常、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甚至发生夜间睡眠中猝死。目前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通过手术的方法来扩大被阻塞的呼吸道,改善睡眠中的通气功能。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耳鼻喉外科住院部共收治了符合手术指征的86例鼾症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术后护理并发症发生,现将这86例手术治疗的护理经过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86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的30岁,最大的55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长达10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5年。86例患者均通过严格各项检查,术前均应用多导睡眠仪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包括脑电图、眠动图、口鼻呼吸信号、胸腹呼吸运动信号、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腿动肌电图、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暂停时间等多方监测,对记录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并重度缺氧,符合手术指征。

1.2手术方法[3]:全麻下切除部分软腭并弧形向下切除部分舌腭弓及扁桃体,将粘膜切缘向两侧外展缝合,以扩大口咽和鼻咽入口直径,得到较大的咽喉通道。术后在麻醉监护室设专人护理4小时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在心电监护仪下严密监护,无1例发生意外。

2、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入院后作好身体的全面评估,提供心理支持。带领病人熟悉医院的住院环境,了解病区的作息时间、探视制度,认识自己的主管医师、责任护士,与医生讨论治疗方案,听取医生介绍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术后可能有的感觉及问题,走访同病区内同类手术后的病人,与他们交谈,听取病友们介绍成功经历,以解除病人的担心顾虑及恐惧心理上,对患者能够早期认识到此类疾病的危害性而进行早期治疗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解释手术中医护人员将要准备的各种安全措施,以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进病人角色的转换。

2.1.2作好术前各项相关检查:正确留取血、尿、大便标本,并及时送检;作好术前如心电图、胸片、脑电图、B超、大小便常规及血生化,如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凝血4项、血型、血电解质等检查,全面了解病人的各项化验指标,评估身体状态,评估患者对手术耐受能力,尽量排除各种手术禁忌症,降低手术风险。

2.1.3给予氧疗,纠正低氧血症:鼾症患者因长期睡眠中呼吸暂停导致低氧血症,全身重要脏器长期缺氧而不同程度受损,故入院后,常规术前3-5天每晚睡眠时都经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治疗纠正低氧血症,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吸氧时要选择合适的治疗压力,检查鼻导管是否有扭曲,是否固定好,检查是否有漏气;气道内是否有分泌物堵塞,鼻腔粘膜是否有损伤等,如有异常均应一一对应处置,予以纠正,保证氧疗效果。每天观察并记录病人缺氧症状的改善状况,及时反馈给医生。

2.1.4作好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干净清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劝告患者戒烟、禁酒、不嚼槟榔,进食清淡有营养饮食,每天每次餐后用淡盐水或清水漱口,术前3日用朵贝尔漱口液漱口,每天4~5次;术前备皮,男病人刮去胡须,作好药物过敏试验,适当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前遵医嘱常规应用术前镇静药,扶送病人入手术室,以防跌倒。

2.2 术后护理:

2.2.1术后病情观察及呼吸道管理:术后病人均在麻醉监护室设专人监护4小时后转入普通病房。接床旁心电监护仪继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30分钟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一次,常规低流量持续吸氧;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颌下垫干燥清洁纸巾,以便及时清除口鼻流出的分泌物,保局部的清洁。

轻声呼唤病人,告诉病人不要紧张,咽喉部有分泌物时要及时吐出来,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切口渗血情况,不要下吞;如遇分泌物不能及时吐出时,要接床旁吸引器进行吸引清除,以保证气道通畅,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6%以上。术后病人均需留置经鼻腔气管插管,要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堵塞管腔,定时遵医嘱行管内滴药;避免碰撞气管插管,以免引起病人剧裂咳嗽、喷嚏而震裂切口引起出血。

2.2.2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鼾症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大出血和窒息[4]。

2.2.2.1术后大出血:因手术部位在咽喉部,位置特殊,咽喉部血管丰富,创面大容易出血;术前因患者长期缺氧,身体对缺氧的耐受力低,体质差,凝血功能亦差,手术不易止血而引起大出血。故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充足氧疗,改善全身状况;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监测BP、R、P及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术后遵医嘱及时应用止血药物,并在颈部进行冷敷,可用冷毛巾或冰块交替放置于切口处,以减轻出血。术后分泌物中带有少量血丝属正常现象,如果分沁物流量较多或伴有鲜血流出,则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则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2.2.2窒息:因伤口在咽喉部,分泌物及伤口渗出物较多,且不易自行流出而滞留在咽部,加之伤口处局部组织水肿,大量缝线聚集于有限的空间内,易引呼吸道管腔的梗阻而引发窒息。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神志变化,如病人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烦燥不安伴“三凹征”提示有窒息的发生,要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作紧急处理,解除窒息,保证呼吸通畅。

2.2.3术后预防切口感染:术后遵医嘱应用抗菌消炎药物、止血药物、消肿药物,保证输液通畅,保证药物足量及时应用。术后每天用朵贝尔液漱口,每天4至5次;术后第2天开始做口鼻部的超声雾化吸入,每天2次,以促进局部消炎消肿,促进分沁物排出;保持病室的清洁,控制探视人员,定期对病室进行空气消毒。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体力恢复,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染。

2.2.4术后疼痛护理:鼾症术后不主张应用镇静止痛药物,以免直接抑制呼吸中枢而诱发窒息的发生。术后病人疼痛时,采取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听音乐、读报、看电视、与病人进行亲切的交谈等方法来缓解病人的疼痛;颈部冷敷亦有助于止痛;同时,术前因病人对手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其他同类手术病友的成功“抗痛”经验,病人对术后的疼痛亦有一定的耐受性。故经过上述分散疗法后,病人均能平稳度过术后疼痛关。

2.2.5术后语音改变及鼻返流现象的护理:鼾症病人手术后,病人会感觉说话的声音有所改变:说话不全,吐词不清;吞咽流汁饮食时,食物易经鼻孔返流出来,引起喷嚏、流涕等症状,易引起病人恐慌,误认为是手术失败或是术中误伤了其它神经而引起紧张,甚至产生沮丧埋怨情绪,应耐心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说明这是因为手术后创面组织水肿,软腭紧张度增加致使鼻咽部关闭不全,而出现的暂时现象,这种现象会随着创面的修复及组织水肿的消退而慢慢好转,至术后2个月后就会痊愈,不需作特殊治疗。指导病人进行吞咽训练,小口进食、缓慢下咽,避免呛咳。

2.2.6术后饮食护理:鼾症病人术后24小时开始进食,开始时,饮食要求冷、清淡、流汁,可选用冰牛奶、冰激淋汁、冰绿豆沙、冰豆浆等,小食多餐,小口缓慢下咽,如有鼻返流时,切忌惊慌急燥;至术后3~4天可逐渐进软食,适应3~4天后,缓慢过渡到普食,进普食后,可大口多次进食,以锻炼咽部功能,防止伤口瘢痕挛缩机化。不食辛辣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以免刺激咽部切口引起不适。

2.2.7术后康复指导:术后伤口处的缝线不需要拆除,要任缝线在术后2个月内自行的相继脱落,故咽部会因缝线及瘢痕而有异物感,引起不适。要教会病人慢慢适应,不能急燥,不能恢心,坚持每天每次餐后用凉开水漱口刷牙,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防止局部感染;术后进行体能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术后继续均衡膳食,控制体重,防止肥胖,以防复发。不大量饮酒,因为大量酒精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肌肉松弛,肌张力下降而使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积极治疗鼻咽部的疾患,内分泌疾病及其它可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疾病,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3、小结

本组共86例患者通过上述各项综合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随访中,病人反馈症状大有好转,白天困倦、乏力、头痛、夜尿增多等症状消失,精力得到有效改善。护理过程中,我们通过术前有效的心理指导、充足氧疗,改善病人心身状况;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严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康复过程中提供健康教育,均衡膳食,促进切口愈合,控制体重,预防复发,取得满意效果。

参 考 资 料

[1]由阳爱云、李乐之等主编,湖南省卫生厅编印《湖南省医务人员培训指南-护理分册》耳、鼻、喉、科护理.P167页.2005年8月.

[2]Young T,et al.N Engl J Med,1993;328:123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