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总结

篇1

1、大力弘扬先进,对取得成绩的优秀人才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奖励,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和报道,在全院营造了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2、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能者上,平者让,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通过竞争上岗,使德才兼备,开拓意识强,有创新精神的人员施展了才华。通过干部岗位交流,有效地实现了人尽其才。人事制度的改革给医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意识,更激发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热情,加快了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科室的科研活动,在经费、时间、人力、物力方面给予极大支持,年医院科研立项两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余项。

4、鼓励自学成才,对专业对口的自考毕业人员在全院职工大会上给予表彰和奖励。目前,提高原有学历取得各专业毕业文凭的医护人员有60多人。支持医务人员在职考研,并制定了有关政策,以利于吸引读研毕业后继续回医院工作。年医院考取1名研究生。

5、多次为医务人员举办有关知识讲座,以增强法律意识和医疗事故防范意识。年,医院为各级各类医护人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医疗安全教育,并组织全体医务人员针对各科工作特点,讨论医疗事故隐患;还组织了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理论培训及急救技术训练,使医务人员进一步巩固了知识。一些新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年轻医生们更觉受益匪浅。

篇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积极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理论上的研究

1993至2004年的10年问,工学结合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關注,这期间以工学结合为题发表的论文仅7篇,主要是介绍职业学校探索工学结合经验的文章,鲜有学者对工学结合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思考。2005年随着国家再次大力倡导与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才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在最初的研究中,学者们并没有对“工学结合”给出理论上的定义。到2006年以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本文由收集整理始關注并研究工学结合的内涵。

在《“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陈解放,2006)中,该文作者认为产学研结合是中国的国情所引出的极具特色的概念,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则在国外早已经存在。陈解放认为,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徐涵则通过对“工学结合”概念的梳理,提出工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一词在职业教育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目前学术界關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仍然有着不用的理解。

二、实践上的分析

很多学者针对具体的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模式进行实践分析,这方面的研究较多。秦现仓指出,武安市职教中心从2003年就开始尝试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他将其归结为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借主导产业发展之势,谋职业教育发展之策,专业与地区社会经济结合紧密;与企业协商共同制订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由企业负责验收培养质量。很多学者在对我国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观点主要集中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和市场紧密结合;健

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各项法规;找准工学结合的结合点(如: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师资队伍、实行课程体系改革、共同考核学生质量等),实现双赢,等等。但也有些学者同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俞位增认为构建政府统筹为主、多方参与为辅的工学结合配套保障机制,建议引进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增强工学结合的服务功能。

三、国外的启示

篇3

*0年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又好又快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医大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根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制订了*医大“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统筹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200*年*医大在全国高等医学教育七年制评估中名列前茅,200*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年,全球医学教育质量试点性评估中,*医大的优秀指标高达24项。在中科协的中国高校百强榜中,*医大居全国千余所院校学术地位第**位。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医大排名第*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医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科学发展观是培养人才的战略指针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性发展。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只有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些年,全国高校大量扩招,*医大坚守“严把学生质量,办高质量的一流医科大学”的信念,不降低分数线和录取标准,适度扩招,注重质量,稳定规模,注重层次,使*医大的医学毕业生质量始终保持国内前列。为确保教学质量,紧跟科技、教学发展,*医大不断加强师资人才建设,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获南丁格尔奖1人,全国留学归国先进个人等人才近百名。

三、科学发展观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指导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讲发展,讲求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医大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校教育科研工作,并使之贯穿于教育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近五年来,承担国际项目和国家、省厅级课题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部省级科研成果奖240余项;承担国家“97*”项目、“86*”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余项。其中,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系列性脾保留性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的研究、大骨节病病因学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篇4

关键词: PDCA;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66-02

0 引言

工程造价是一门结合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理论以及计算机学科等的跨度较大的综合性学科。而高等职业教育下工程造价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招标、工程咨询或工程造价管理等单位工程造价岗位,从事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编制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如何对高职教育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一直是高职教育中值得探讨的内容,本文是通过PDCA循环原理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分析研究。

1 “PDCA”循环

“PDCA”循环首先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所以“PDCA”又称为戴明环。“PDCA”是由英语单词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首字母组成。”PDCA”循环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工作方法,是按照PDCA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断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并不是循环一次就结束而是循环不止的进行,一次循环过程中会解决一些问题,而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会进入下一次循环。每次循环都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直到达到最终目标,如图1所示。

2 “PDCA”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基本环节

目前,许多高校均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而“PDCA”循环模式是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核心内容之一。运用“PDCA”原理进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如图2所示。

3 “PDCA”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系统实践运用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建立工程造价专业,至2013年9月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工程造价专门人才2000余人。学院在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运用“PDCA”循环原理,经过多年实践证明“PDCA”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系统对于必须加强实践教育的高职教育是非常有效的评价系统。

3.1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P阶段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P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是关系到评价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因此指标体系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1 全面性问题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要完整全面,要能反映出社会需求;要更准确的界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把握各因素对质量的影响程度;要能反映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在规律,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教学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应该参考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目标。但是质量评价指标与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体系还是有区别的,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应注重考虑人才培养能达到的效果和所获得的技能。

3.1.2 导向性问题 考虑导向性问题是作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全面素质起引领作用,能够引导人才培养在传授知识、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及个性化发展。在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围绕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企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积极寻求社会和造价相关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进行市场调研、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解等,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

3.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涉及面很广,涵盖了学生在高职教育期间接受的专业教育和全面培养的全部过程,具有全面性、复杂性。很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氛围等定性指标,但是这些指标往往很难定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充分反映教育评价目标的主要因素,要简明化、明细化,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处理,使人才培养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可比性、动态性。

3.2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D阶段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阶段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应更注重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的部分。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的校外实训、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等环节要加强校企合作,邀请社会及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组成联合的评价实施组织机构,在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基础上对评价体系的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

3.3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C阶段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C阶段为评价阶段,很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会出现评价方法单一、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在质量评价过程中地位和作用不同,对评价结果的准确与公正有着不同的影响,“PDCA”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3.3.1 日常评价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具有常态化,将粗线条的评价体系转化为日常课程质量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现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得日常课程质量评价的核心是要求课程更适合岗位实际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传统的高职教育制度中“以教师、课堂和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导致拔尖的创新人才的匮乏。因此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日常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指标的评价。

3.3.2 定期评价 传统的质量评价体系注重定期评价,每学期或每学年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在定期评价过程中应注意实行分级评价管理,要明确学院、二级学院、各级直线机构的评价职责、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权限。同时要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组织保障工作,应根据质量评价工作的要求与内容建立完善的执行系统、监控系统、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等,保障定期质量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

3.3.3 定点评价 定点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具体项目进行评价,更注重实践性评价。对于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课程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定点评价应注意对工作过程中劳动者、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对象、工作产品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各因素具有其独立的工作要求和标准,应根据各因素的特性、工作要求、标准及相互作用关系明确评价标准,总结出应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加强实践性能力的评价。

3.3.4 第三方评价 第三方评价即社会评价,它是区别与校内评价的一种外部评价形式,这种评价方式具有公正、客观和动态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第三方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用人单位的评价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评价,还可以包括合作单位评价以及相关职业资格鉴定部门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方式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同时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评价主体设置不同评价标准、方法和程序,并在综合评价中增加第三方评价的权重,与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环节相关联,提高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度。

3.4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A阶段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A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反馈总结。收集和分析各评价主体、各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根据整理出的相关数据,选择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检查各因素是否达到人才培养标准。如果存在问题和不足,就需要进一步研究问题和不足所存在的环节,针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等进行修正或弥补。同时,应将成功的经验标准化,纳入到下一次“PDCA”循环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最终目标不是评价结果,而是在评价结果基础上的总结和改进,即评价的主要目标是找到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不断完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保证下一轮的“PDCA”循环更完善、更全面。

4 总结

经过以上四个环节的一轮循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质量就有了一个周期的改进和提高。随着下一轮以及后续多轮“PDCA”循环的开展,评价的质量就会呈现阶梯上升的态势。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而运用“PDCA”循环原理建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经过实践后不断加强,已经证明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基本要求[J].高等职业教育,2013.

[2]李新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机制问题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8(06).

[3]吴家礼.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探讨[J].教育与职业,第21期.

篇5

关键词:动车组技术;协同创新;主体;校企合作;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一、引言

在全国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协同创新作为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带来重大机遇,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应主动对接,打破壁垒,实现跨界合作、资源共享。我院动车组技术专业主动对接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简称:唐车公司),以协同创新为专业改革理念,在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促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度优化,学院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唐车公司用工需求、无缝衔接,实现了校企双方共赢。

二、适应专业教学,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

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学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项目指导下,通过创新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生产性实践基地,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形成产权清晰、责权利分明、教学过程和教育质量有保证管理制度。

1.与唐车公司共建校内“动车组零部件加工、组装与检测”工厂

该工厂与唐车公司共同建设,采用资本运作方式,建设具有“校中厂”特点的工厂。唐车公司投资设备、负责技术指导,学院提供场地、培训技术工人(学生)。企业在完成生产任务创造效益的同时,满足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按照企业的真实工作流程,建立零部件加工、组装、检测3个生产区域,并设置相应的岗位,能进行产品生产与管理。学生在基地中的相关岗位中承接具体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能力培养和知识创新。通过岗位轮换,实现多任务、多技能的综合训练与职业体验。

由唐车公司负责人担任厂长,技术及管理岗位人员由专业专兼职教师兼任。工厂对外经营及业务活动按照企业模式运营,所得利润一部本归企业所有,一部分用于学生生产性实训耗材的补贴及工厂运营的基本开支。

专业的教师实行校企双重身份,每学年不少于3个月在工厂挂职工作,并为工厂提供技术服务。通过机制建设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保证教学与生产在目标、内容、过程、效果等方面的协调性、一致性。使教育资源和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教育人员和技术人员优势互补,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相互渗透,成为培训“双师素质”教师和学生实习就业的训练基地。

2.与唐车公司共建企业教学车间

根据岗位技能培养要求,在唐车公司动车组生产一线,建立专业教学车间。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局限于校内的实习实践基地。某些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综合技能培养,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完成。

根据动车组基本构造的5个部分,即走行部、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车体及车内设备,根据装备制造岗位群任职要求,选择唐车公司的铝合金分厂、动车预装配分厂和动车组总装配厂,设立“动车铝焊接技术教学车间”、“动车组预装配学车间”和“动车组关键技术学车间”。

动车组技术专业的所有相关专业课程均在学车间进行。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由学院专任教师完成。

专业车间不仅仅只用于学生的培养。以专业车间为平台,利用学院师资,组织实施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为企业培养紧缺人才、提升员工素质、提供职业培训、技术服务;利用企业的技术骨干,培训学院专任教师,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扩大专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依托“校中厂、厂中校”,实施教学模式改革

依托“校中厂、厂中校”教学车间,专业教师与唐车公司一线技术人员根据当前任务共同创设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工作任务进入学习情境,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学习情境的创设应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平台并建构知识。

实施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指标、专业规程。在每个任务后都留有由学生完成的根据企业实际工作设计的实习任务,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发挥拓展能力的空间,教师对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课外知识进行辅导,让学生掌握原理性的知识,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用案例或任务的实际操作演示方法对新知识的重点进行讲解,并对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学生按照任务的真实工作过程,设计任务书并进行任务的实施,任务书要明确指出要完成的项目内容,工作过程的先后,且对重难点以及易发生问题之处作强调说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要保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完成任务并达到要求。

学生分组研讨时,教师要作好组织和启发式的引导,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能力。

任务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实践、边总结,最终形成一个总结报告和任务完成的自我评价,并学会总结和养成总结习惯;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新知识等进行总结并加以强调;请企业专家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估,并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四、改革教学组织模式

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内容,教学组织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迫切要求创新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组织模式。结合本校自身情况,摒弃传统的教学时间相对较长、学校统一执行、内容和进度安排程序化的教学组织模式,根据学校地域特点、教育背景、本专业学生水平、动车专业特点、教师素质水平等具体情况,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

1.制定多学期改革方案

在建设期内对动车组技术专业试行《动车组技术专业学期试行方案》,不断探索、完善草案中的具体环节,归纳总结方草案对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学生职业能力、综合能力的影响,验证此方案的可行性,撰写可行性报告,最终形成《动车组技术专业学期调整方案》。

方案规定动车组技术专业第一二学年实行三学期制,第三学年整年为顶岗实习期。三学期制为两个长学期和一个短学期,依次按顺序进行排列(见表1)。两个长学期教学时间由原来21周调整为19周(18周教学周和一个考试周)。考虑到北方气候条件及春节因素寒假仍为4周,暑期取消,短学期为6周,短学期与长学期之间各有2周的休息时间作为缓冲。相邻学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按照课程之间的先后衔接顺序进行多轨整合运作,即内容多的课程可以跨两个或三个学期安排。内容少的课程可以在短学期或一个长学期内完成,起到双学期、三学期、四学期的多重功能。

三学期制教学改善了传统两学期制学期冗长、课程设置僵硬、学生自主学习性差的弊端,增强学生学习紧迫感,学时分配灵活,便于按需施教。

2.分段式教学

利用多学期制改革有效开展分段式教学,三学期制将三年的教学时间有机的划分为七个阶段,长学期按照课程性质与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和实验周,进行“厂中校”学习或“校中产”实习,形成课程的分段式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相互促进。

五、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

由学院和唐车公司专业负责人牵头,建立系统完善、体系完整、运行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根据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制定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对每一届不同企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统计归纳出学生在企业的岗位任职和发展情况,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水平(岗位对口情况、知识和技能的适用性、发展空间、薪酬水平、对企业的认可度等)。和企业满意度(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录用人数等),了解人才培养的质量、效果及其目标的实现程度。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顶岗实习学生录用比例等指标,以此形成《动车组技术专业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报告》,提交用人单位和专业带头人。

通过调查报告及邀请生产一线代表来校座谈,及时反馈对动车组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了解《动车组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适用情况及企业对毕业生的新需求,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经论证和探讨及时修订《动车组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按照“Plan----Do----Check-----Action”即通过不断“构建、执行、检查、修正”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具体指标标准和权重,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保持“动态适应”,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

通过人才质量评价改革,学校可以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合理的纠正,疏通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渠道。同时可以了解学生当前的质量情况,因而带动其他因素如办学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模式等改革,加大对提高学生质量的教学因素的投入力度,对影响学生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行修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通过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便于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通过人才质量评价改革获得导向和激励,及时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便于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努力方向,增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人才培养质量更有竞争力。

六、结语

在协同创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学院与唐车公司及动车城企业在高职动车组技术专业中的建设,促进了装备制造企业参与动车组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了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了校企合作,实现了校企双方共赢目标。

参考文献:

[1]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2]方丽.协同创新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选择[J].江苏高教,2014(2).

[3]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6).

[4]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张洋,苗德华.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10).

篇6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教学做一体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NGN和3G等新技术的出现,通信产业的发展已经迎来又一个高峰期,通信人才匮乏问题日益突显,尤其是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国家高职示范校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切实走出一条不同于学科型教育的职业教育之路。因此,我们针对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如下经验和结论。

2 问题研究

2.1 充分进行企业调研,做到专业建设与地区经济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就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用人情况,针对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本市就业的现状,我们通过走访毕业生、联系朋友、企业推介、直接到访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调研了55家企业,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经过统计和归纳,最终确立了我校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在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中从事通讯设备的生产、检测及调试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培养在通信工程建设企业中从事通信工程施工及调试、运营商代维基站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以及在通信设备销售企业中从事通信设备售后维护、产品技术支持、产品销售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2.2 坚持进行校企合作,做到专业发展有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通信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外界存在一定壁垒性,但是要培养技能型通信人才对实训条件又有较高的要求,因为学校自建实训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必须坚持进行校企合作,而且要尽量争取同国内外通信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经过1年多的协商与运作,我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NC教育学院正式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招收“中兴班”,共建通信实训基地,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这就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3 努力进行师资强化,做到师资力量尽量满足专业发展需求。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通信专业师资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乏有实际工程技术经验的专职教师,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与高校的收入差异所造成的。由于国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北方院校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个问题,必须从学校层面出台人才高薪引进的相关政策以吸引企业人员。如果财力有限,至少也要以兼职任课或者定期做讲座等形式柔性引进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问题是专业教师普遍学历高、年龄小、职称低。根据通信技术日益更新、迅猛发展的特点,这一特点对通信专业本身的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但是鉴于目前在高校中职称等级仍然是衡量教师各方面水平的主要依据,在课题立项、成果申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这一问题也成为发展壮大通信专业的瓶颈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可以采取前面所述引入企业高工的做法外,也应该多为教师提供或争取企业实习、技术培训等机会,多多鼓励他们参与科研项目,尽早完成职称的晋升。

2.4 深入进行思考研究,做到人才培养方案贯彻学生培养的始终。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只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条件,有效的实施策略、正确的实施方法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制定得科学、有效。我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是首先根据企业调研报告归纳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然后从这些工作岗位中提取出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并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最后再根据这些典型任务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学习领域),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并具体安排课程。我们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职业能力训练课程”、“职业素质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四大模块。其中“通识课程”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选取和设置课程。“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尽量采取“教学做一体”的方法。“职业素质课程”主要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设置,且应为“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服务。“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职业能力。基于本地区以制造业经济为主的特点,我们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是以电类课程作为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课程,在此基础上2个不同的专业方向采用不同的核心能力课程,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即是另一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课程。此外,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实施保障的各方面问题,目的是保证该方案能够贯彻学生培养的始终。

2.5 持续进行课程改革,做到所学即所用、就业即上岗。授课环节是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因此课程改革是整个示范校建设的核心,课程建设的好坏是关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的建设思路是以“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作为切入点,逐步进行课程的建设、审核、修改,最终做到所有核心课程都要采取“教学做一体”的授课方法,让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以实现学生所学即所用、就业即可上岗的目标。通信专业的课程要做到“教学做一体”,前述的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是症结之所在。此外,我们的经验教训是课程建设必须要兼顾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各自为政”;必须要组成相应的师资团队,不能只是主讲教师“孤军奋战”;必须要与相关企业人员合作,不能只是“闭门造车”。课程建设的思路是首先确定课程定位,然后进行整体设计,选取教学情境,接着进行单元设计,细致考虑具体实施问题。需要强调的是课程建设不可能是朝夕而就的,审核通过只是对课程整体设计思路的肯定,课程具体的实施甚至整体设计必须要经过反复的、不断的修改和调整,经过多轮次的教学过程验证。

3 结论

这次高职示范校建设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才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长久、持续、良性的发展。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必须借着示范校改革的东风适时而动、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 万红.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09)

2 严云洋等.计算机与通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07(14)

3 胡远萍.高职计算机通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6(09)

篇7

关键词:数字语境;影视传媒;人才培养

一、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基于数字语境所开展的影视传媒人才培养是复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随着影视传媒行业不断发展,人才已经成为决定传媒行业竞争的主要因素,在所开展的影视传媒教学计划中也更加重视综合素质人才培B。数字语境近年来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对影视传媒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但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需求,需要在教育体系方面进一步改革,同时配合教学方法与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这样才能够为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技术培育不仅仅是大学生思维方面的改变,还需要人才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协调好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处理速率,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更理想的影视传媒效果。由此可见加强对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数字语境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下面文章将针对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策略展开探讨。

二、影响影视传媒发展的因素

(一)时代性因素

时展迅速的同时在相关技术的更新速度上也有明显提升,因此对人才技能水平掌握标准也是不断改变的,这一点上专业人才很难达到发展需求,在自身专业技能更新上也比较落后,最终出现与影视传媒技术脱轨的情况。在时代环境的影响下,影视传媒人才需要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即使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也不能停止学习创新,一些仅掌握初级技能的专业人才是很难满足岗位需求效果的,在该领域的发展也会因此而受到限制。

(二)专业人才缺乏因素

专项人才缺失直接导致了行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在影视传媒素材的制作中,人才的先进性并没有体现在其中,在制作技术选择上也存在不合理因素,很难达到预期的管理建设水平。大学期间所开展的专业技能学习内容深度设置不合理,学生在校期间的传媒技术水平提升也并不理想。人才与环境是限制影视传媒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进入到数字语境发展阶段,需要将传统技术方法与创新体系相互融合。但大部分专业人才都只掌握了原有技术体系,在创新技能方面掌握却比较欠缺,随着工作计划不断深入,所带来的影响也会逐渐加深,阻碍影视传媒行业不能高速发展。

三、数字语境中影视传媒人才培育策略

(一)建立多元化的影视传媒人才培养体系

面对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在进行影视传媒艺术人才培养中也要体现出创新性,能够将行业发展需求与综合素质提升同时体现在教学模式中,总结经验的同时展开理论性研究,达到一个更理想的建设效果,这也是传统方法中所不能实现的。通过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将语境融合数字化理念需要完善的创新体系,所开展的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今的行业发展需求,更要从长远的角度分析问题,实现通过人才来促进行业深层次发展,达到一个理想的发展建设水平。

(二)进行融合性的人才培养

既要保障人才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同时在所开展的人才培养中更要体现出在艺术方面的审美内涵,欣赏影视传媒作品并发展总结其中的艺术价值,在独立创作中将这种艺术价值融合体现在其中。为日后管理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融合性人才体现在多个方面上,日常教育中要注重对实践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创造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效学习环境,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接轨。融合性还体现在教育观点中,在课堂上可能对学生发挥积极的引导,并建立一个更高效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不断感受到进步,在学习兴趣上也会有明显提升。

(三)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

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职业生涯定位教育,使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是否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向这一方向努力,在所开展的影视传媒教育中要确定学生的主置,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来开发潜能。人才培养方向要与行业发展前景一致,引导学生提升创新精神,在常规学习中也更善于发展总结,日后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也能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发挥作用,在行业中创造更理想的成就。

四、结语

在传媒类型多样、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拥有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技术综合优势的电影、电视仍然是影响力最大的传媒形态之一,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名片。而随着传媒的多元化,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也将迈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行业的竞争也必将更加激烈。在此阶段,影视传媒行业的产业结构将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引发人才资源的重新配置,进而直接影响影视传媒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体育院系人才培养方向关系到未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在我国目前现行的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以适应我国后奥运时代社会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是我国当前体育院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将国内外关于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观点总结并进行探讨与思索,深入研究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今后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优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体育人才、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直面我国未来体育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现状

2.1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现状

培养目标是国家依据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规格标准,是专业设置的基础。专业的培养目标规定了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要求,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历经社会变迁,我国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已经引起国家教育部和国内专家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2.1.1关于培养目标定位依据的研究

例如,王飞在《对我国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一文中总结了我国现行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所存在的矛盾和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培养目标定位应考虑到社会需求、体育专业的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中小学、特殊人群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刘红在《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确定依据的探讨》一文中将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总结为以下七个影响因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高等教育的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体育事业、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学校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以及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等。袁野等人则在《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学适应性》一文中将谈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除与本学科建设需要、专业目标市场需要等相关外,还应考虑到适应中学未来体育教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体育知识技能获得以及思想品德培养等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分析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我国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有两个主要因素,其一是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我国社会体育市场发展的需要。

2.1.2关于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研究

例如鲁国斌“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彻底由‘专门型’教师培养目标向‘复合型’教师培养目标转轨”;欧岳山在文章中写道“: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中的学校体育,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的教育、教学、训练、竞赛和学校体育管理、科研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的能力。”王胜利在《浅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一文中写道:“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定位。改变只培养中学体育师资的单一定位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还要追溯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与发展。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变化,这势必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主要是在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均反映出计划经济的特色和痕迹。”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原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教育理念、教育规模、教育质量、教育结构、教育效益都有了新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毋庸置疑需要重新定位,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将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2.1.3关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关系的研究

例如董国永在《试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一文中写道“: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偏离;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社会需求是培养目标确立的前提,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方向,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保证。”彭贻海、王莉等人在《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一文中分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社会需求三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且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紧密相关的,培养目标决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反过来影响培养目标。三者辩证而言为:社会需求是前提、培养目标是方向、课程设置是保证。

2.2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现状

“高等体育院系课程设置是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基本模式,课程设置合理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和高等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等体育院系在发展过程中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从教学内容、管理体制、专业设置等诸多方面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深入的探索和改革。但从各院校的改革情况看,课程建设这项工作是相对薄弱的环节,正如上文所言,“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保证”。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系统的抓好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与重心。现将关于课程设置的讨论综述如下:

2.2.1关于课程设置的探讨

黄汉升在《21世纪中国高等体育院系课程设置的研究》一文中将我国21世纪高等体育院系课程设置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总结为以下15个方面:(1)体育课程体系科学化;(2)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3)体育课程交流国际化;(4)体育课程研究队伍专家化;(5)体育课程实施个体化和处方化;(6)体育课程设置综合化;(7)体育课程设计整体化;(8)体育课程形式多样化;(9)体育课程教学手段现代化;(10)体育课程改革一体化;(11)体育课程组织序列化;(12)体育课程结构立体化;(13)体育课程社会化;(14)体育课程搭配合理化;(15)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化。陈鸣,王伯华等人在《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文中将课程设置改革思路优化为:课程设置要注重素质教育的整体育人效应,课程设置要适应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课程设置要促使学生体育能力特长的发展,课程设置要增强科研创新的学术成份,课程设置要满足学生的择业需求。

黄汉升,季克异撰写的《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一文“调查和总结全国60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现行教学计划,以课程开设的总门数为切入点,对各院系现行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指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应实行“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互融合”、“增加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内容”“、专业课程内容综合化”“、开设新型课程”、“开设特色专业课程”等发展趋势。

2.2.2关于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

龚德贵,吴步阳等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探索》一文中提出我国高师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1)突出师范特点,丰富教育专业课程;(2)拓宽普通文化课程,加强文理渗透,强化通识教育(3)精选学科专业课程,跨专业选课,形成通融性专业课程结构(4)调整各课程模块的比例。

杨湘、刘春光撰写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一文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建议:应大幅度增开选修课,尽量减少必修课,降低教学总时数,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由学习的时间,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设置的改革应面向市场,为市场经济服务。

龚德贵,黄阵,钟秉枢等在《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一文中提出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要以我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体育运动当展成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为参照,以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围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为目的,深入研究,认真讨论,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重新构建,以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拓宽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为目标。

龙建新,谭洁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部分问题探析》一文中建议:根据培养目标大力改造技术教育课程,重视选修课的规范,加强地方课程的开发,突出地域特色。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是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方向。

2.3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关系到未来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在我国目前现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如何深化改革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适应社会转型、经济发展及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李仪,颜军等人在《新世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一文中提出“高素质多元复合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并将其方向性特征主要涵盖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通用性”、人才素质的“全面性”、知识能力的“实用性”、拓展新专业的“可塑性”。文中进一步阐释了高素质多元复合人才的教育体系新模式:一个使培养的学生主修一个专业,达到规定层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同时培养其多个副修专业的知识与能力,使其既能从事体育教师的主体工作,又具有胜任其它“多选一”专业的体育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最终构建一个一主两副自由任选为框架的、各因素间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的教育体系新模式。

左新荣等人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中“多能一专”的理性思考》一文中则对现代教育理念“厚基础、宽口径”的局限性、现代教育理念的“多能一专”与培养方向的局限性、传统理念中“多能一专”的可接受程度三个问题一一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刘芳,杜朝辉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一文中总结道: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扩大知识容量,突出专业优势,确立核心课程,加强基础课程建设,拓宽选修课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探索多种形式的育人途径,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树立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一协调的全面发展观,构建具有特色的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王刚,杨军在《高等体育院系人才培养途径的新思考》一文中提出高等体育院系应面向社会需求,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基础学科和实用学科建设;加强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议;走结构、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之路。

于振峰,王晨宇等人发表的《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文对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理论进行了研究。指出当前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比例偏低,专业课比例偏高;学科比例偏低,术科比例偏高;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薄弱;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和二元分离的缺陷。进而提出了通过自学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来培养21世纪初期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戴健立足上海体育学院,在《上海体育学院“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文中从教育范围、内容、手段和目的等方面入手剖析吴蕴瑞体育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全面发展观,并且在充分利用吴蕴瑞体育教育思想和“上体精神”的文化资源,继承优良办学传统,遵循“五个一”的工作思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上海体育学院“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于振峰在《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文中得出结论道“:我国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属于专才思想指导下的应试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21世纪初期时代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提出新要求的需要。”并建议“为了实现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建立“合金”型人才培养模式”。

刘杰,张红霞在文章《构建体育学类“大平台—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指出:“在多个体育专业共存的背景下,应对各专业进行整合,建立“大平台—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纵观上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与探索,笔者认为:文章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建其核心内容依旧是培养“高素质多元复合型人才”。

2.4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黄汉升,林顺英在《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国际比较》一文中对14个国家和地区体育师资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国外体育师资培养中课程设置的现状与趋势,介绍了一些国家在培养体育师资方面的经验。郭国进在《中、日、美三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对中、日、美三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徐国忠,贺国侠将中美基础体育教育师资培训进行了对比研究;窦红在《中、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对我国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中、美比较研究;黄汉升,季克异在《大陆、台湾、香港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比较》一文中对大陆、台湾、香港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找出三地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以期更好地借鉴两地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中国大陆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推动和促进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以上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中陈述了国内外各种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设置、人才规格、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内容,旨在为我国建立适应当前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要求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人才培养

会计信息化,即会计+信息技术,会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化则是实施背景。在信息化时代,会计与信息化相结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与传统会计不同的是,信息化的会计信息更加倾向于智能化,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功能及交流速度远远超越传统会计。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是实施信息化的载体,会计信息数据的获得只需要一台计算机,会计数据资源的共享通过计算机就能实现。会计人才培养。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标准与要求。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符合会计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要与会计信息化的理论相结合,使理论得以完善,使会计人才培养依附于理论的指导。因此,对会计信息化的深入研究,是做好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也是当今社会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有助于今后在职者对信息化会计工作的有效实施,使其能在会计岗位上发挥最大优势,灵活运用网络技术创造更高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素质要求。作为一名会计信息化人才,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是非感,这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基本素质,也是从事会计行业的首要前提条件。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会计是服务于社会的,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对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是加强对全方位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要实现对全方位专业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资源供应,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利用,满足社会的需求。会计的理论为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指导,信息化实践又对社会需求予以检验,使得会计信息化人才能满足各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需求,游刃有余,发挥最大作用。工作理念的要求。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要重视对人才工作理念的培养,尤其是在教学方面要实现科学化理念。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要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对已经固有的会计工作及会计人才培养进行优化升级。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会计顺应时代的潮流,与计算机相结合在各个领域普及。当前,网络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覆盖经济、政治、文化与军事等,会计的工作环境更加体现网络时代的特点,因此要求会计工作追随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每个时代的科学具体体现在各种方式或工作对其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活及工作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我们就称其是科学的。同样,会计人才及其工作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变化,则被认为是科学的,反之,则不科学。因此,会计人才要有科学化的工作理念,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也基于此。

三、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才的培养

(一)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现代社会对会计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手工会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清晰企业或部门的需求以及对企业未来的作用,所以,会计人才培养一定要明确培养方向,有选择、有目标的进行系统的教育。如今,信息化时代下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求其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对其应用及创新等各种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及其应用等。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出全方位人才,是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对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提高会计人才的素质。首先,作为一名会计专业人才,应有牢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是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对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是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的前提,若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做保障,就好比一幢高楼没有了坚固的地基,下一步的信息化培养是相当困难的;其次,对于会计专业人才,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素质。事物的发展来源于创新,创新的思维是会计行业未来发展的动力,会计行业需要具有创新性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会计人才不仅要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知识及技能,还需努力开拓自身的会计思维,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对于事物的发展及变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此外,会计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化会计更倾向于一门应用型学科,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才是真正提升能力的关键。结合上述,引用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权重进行排列的统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有了更具体的方向性。排列如下:工作经验(87%)、学历要求(85%)、计算机能力(35%)、工作态度及责任心(27%)、业务能力(19%)、沟通能力(16%)、团队精神(11%)、熟悉法规(11%)、职业资格(10%)、职业道德(9%)、外语能力(9%)、专业知识(4%)、写作能力(2%)。

(三)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推动会计行业的迅速发展,会计相关理论的积累较多,但信息时代所需的会计理论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会计工作的理论及会计人才的培养理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毕竟会计的工作要符合其所处的环境,过去的理论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当下,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要与当今实际环境相结合。另外,认识到理论的差别后,建立符合现代社会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理论对实际的向导作用,践行实践教育,不仅要丰富人才的知识体系,还要求提高会计人才解决现实会计问题的能力。我国在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仍需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一方面加强理论方面的归纳与总结,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体系可行性。因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

(四)优化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及内容,提升会计人才的全面技能。首先,培养方案及内容的优化升级要考虑到优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会计人才能力的高低不仅在于会计人才本身,也在于是否有高素质的教师及教育资源,会计者接受高素质教师的培训,是会计者本人素质提升的先行保障,因此,做好在职教师的素质要求,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其次,培养方案的优化要注重课程设置,能力较强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要以信息化为培养依据,对培养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依据相关会计特点,选择相对应的培养课程,促使会计者熟练运用其培养课程的相关理论,结合掌握计算机的运用,使培养的课程设置与信息时代完美熔接。下表是相关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企业或部门可以依据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设计教学课程及培养方案:最后,培养方案及理论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方案优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实践方法、实践模拟及实践案例等手段加强对会计者的培养。

(五)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及社会力量,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当前,一些高校都设有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计划,但高校培养计划具有时间长、实践能力不足等缺失,这就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及社会力量,共同提升社会培训机构的培养能力,为社会多培养信息化会计人才。另外,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培训机构,都应将培养方向更倾向于信息化的培训,将计算机与会计直接挂钩,使会计人才更多的掌握计算机及会计核算软件的运用,为其以后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提供更符合时代的工作技能。这也是对会计行业行之有效地推动,使其精准地服务于企业与社会。

结语

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传统会计的不足,这里的“不足”仅仅是指其不能有效反映现代社会会计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对其历史地位的降低。会计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现代社会的特点,本文对会计信息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做了简要的分析,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及策略出发,提出建设性建议。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相关知识并予以补充。

参考文献

[1]钱惠琴.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才的培养[J].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

篇10

很多学校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于宽泛,而且没有针对性。大而不当的培养目标,等于没有培养目标;而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的学生又怎能适应动漫行业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呢?

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括不够全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某种结构状态和运行方式,它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专业人才培养活动的顶层设计。目前,高职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种多样:“项目式”人才培养模式、2-2-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五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等,视角不同,表述不一;或重过程,或重方式,或重要素,或重机制,各有侧重,不一而足。但总体来看,对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概括有以偏概全之虞,隔靴搔痒之嫌。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认识存在误区和从事其他行业需要的能力要求一样,影视动画专业学生能力也应包括专业职业能力和一般职业能力。但是,目前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在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区分其与一般中职及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的不同,认为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熟练操作各种软件的能力。于是在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软件操作课程占有很重比例。其次,对影视动画专业学生一般职业能力培养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影视动画专业学生除了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之外,作为创意产业链上的工作者,需要特别保护和激发的是他们的创意思维能力。在这一点上,很多高职影视动画专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项目为载体“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上述现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湖南省最先开办影视动画专业的院校,一直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以项目为载体“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顶岗实训基地的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三位”即三种教学与实训场所,包括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引企入校的校内动漫制作基地、校外定岗实习基地,前后相继、逐步提升;“一体”即共同为学生能力提高服务,实现从学生到员工身份的转变(如图1所示)。

(二)项目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贯穿作用这种培养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可以说,项目式教学法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一致,使教学环境、条件与真实生产环境、条件一致,使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使学习标准与企业标准一致。项目包括模拟项目、真实项目和商业项目。真实项目是指以往承接并完成了的商业项目,商业项目是指能直接实现商业市场价值的项目。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模拟项目训练为主;在驻校的动漫企业,真实项目和商业项目训练交错进行;在校外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则以商业项目训练为主。

(三)以学生项目制作能力考评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改革以项目为载体“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考核模式,“教、学、做、评”合一,将形成性的评价和总结性的评价相结合,进行项目式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改革。形成性的评价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态度;总结性的评价即项目效果的评价,包括项目水平、项目效率、返修程度、整体效果等,教师、企业专家、行业专家都是考评的主体。

(四)体制机制创新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如果不突破体制机制的瓶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会流于纸上谈兵。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市场运作机制,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引企入校的互惠互利机制,“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付诸实施。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能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项目从做中学,学生专业职业能力能得到极大提高。以软件使用能力为例,过去的教学耗时多,收效甚微,学习过程枯燥。通过“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所有的软件课程全部录像整合成网络平台课程,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通过项目为载体的实战训练,学生的软件使用水平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强化和提高,学习的过程变得趣味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