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考古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考古知识

篇1

1 [整体解读]

本诗首联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颈联用“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尾联点明酬赠题意,以自勉自励结束。

2 [关键字词]

(1)酬:以诗相答;(2)乐天:指白居易;(3)长:振作。

3 [情感基调]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全诗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4 [典故运用]

(1)“闻笛赋”表现诗人对友人去世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2)“烂柯人”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5 [中考链接]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七、《过零丁洋》

1 [关键字词]

(1)一经:儒家经典;(2)寥落:荒凉冷落;(3)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4)汗青:特指史册。

2 [意境描述]

颔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 [名句品析]

尾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及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4 [疑难阐释]

颈联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5 [中考链接]

结合我同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八、《渔家傲・秋思》

1 [整体解凑]

本词上阕侧重描写边塞秋色,下阕侧重抒发思乡之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2 [疑难阐释]

(1)霜满地:借边塞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既有守边辛苦、思念家乡之情,也有有家难归、功业难成的哀伤,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3 [风格特色]

本词笔力雄健,感情沉郁;意境开阔,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

4 [词眼点释]

词的上阕写景,以一“异”字统领,其“异”的表现有三:雁去将士留;秋风边声起;落日孤城闭。

5 [典故运用]

燕然未勒归无计:此处用典,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6 [名句品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将战士思家与报国的矛盾展示得淋漓尽致。“家万里”与“酒一杯”对举,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将士戍边的无奈和对家乡思念的情感。

7 [中考链接]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九、《江城子・密州出猎》

1 [整体解读]

本词上阙描写了出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杀敌卫国、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 [语言风格]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实属豪放派词篇的典范。最能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

3 [典故运用]

(1)看孙郎: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2)遣冯唐: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3)射天狼: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 [词眼点释]

(1)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字,突出词人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3)“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坚信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

5 [意境描述]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随从守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 [疑难阐释]

(1)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2)“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词人以孙权比喻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抱负不凡。

7 [中考链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 [整体解读]

本词上片描述军旅生活,写出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等雄壮场面;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结语“可怜白发生”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全词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 [语言风格]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从词句及气氛可看出本词的语言风格是:豪放、悲壮。

3 [关键字词]

(1)八百里:指牛;(2)麾下:指军营里;(3)翻:奏;(4)沙场:战场;(5)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6)天下事: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4 [意境描述]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兵士们欢凰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5 [名句品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6 [疑难阐释]

(1)本词在内容上打破上下片传统写法,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九句为第二部分,全词的点睛之笔是“可怜白发生”一句。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挑灯看剑”和“梦回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7 [中考链接]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中考链接参考答案]

六、示例:(1)思想感情: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2)哲理: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七、示例: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八、示例: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篇2

关键词: 古代诗歌阅读 文言能力 关键词语 参照信息 字面含义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阅读与鉴赏”中对古代诗歌阅读是这样表述的:“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着重理解其思想内涵,领略其艺术特色。”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古代诗歌阅读重点考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据此,各种各样的复习丛书对“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技巧”和“古代诗歌常见思想感情”详尽列举,对两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具体指导;大多数一线老师在课堂上将这些所谓的“诀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即使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记得很熟练,结果高考诗歌阅读题的得分率依然很低。究其原因,是学生对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文本看不懂,不知道诗句什么意思。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懂一首诗(或词或曲)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的关键。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借助文言能力,理解诗歌的字面含义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有和其他体裁截然不同的特点: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生活,通过意境表达思想感情,语言精练含蓄又有跳跃性。由此看来,只有借助文言能力,了解诗歌的字面义,才能进一步读懂诗歌,从而探索诗歌丰富的内涵。

如:2010年全国课标卷

雨雪曲

江 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要想解答这道题的第一问,首先就要凭借文言能力理解颈联“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的字面意思。“天寒”就是天气寒冷,“旗彩”就是旗帜上的色彩,“坏”就是变坏;“地暗”就是大地阴暗,“鼓声”就是战鼓的声音,“低”就是变低沉;连贯表达就是“天气寒冷得军队旗帜上的色彩似乎也变得不好了,阴暗的大地上军鼓的声音也显得低沉了”。根据这样的理解,学生不难回答出“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的好处是‘点明边塞环境特点,流露出戍卒生活在此的心理感受’”。这样表述与参考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压抑、沉闷的心理感受”的意思大致相同,阅卷老师基本不会扣分。

又如:2015年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如果学生能凭借文言能力明翻译诗歌前两联的意思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征行逢此佳景,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就很容易明白本诗前两联表达的是诗人的喜悦之情,再组织答案就不难。

二、抓取关键字词,领会诗歌的意境情感

所谓关键词,即诗词的“诗眼”,就是最能够表现作品意境、情感和主旨的词语。只有抓住关键词,才能把握诗歌意境,才能体会作者情感和把握作者观点。关键词中首抓“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其次抓“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次抓“动词”,动词鲜活生动,承载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还可以抓“修饰词”,特殊的修饰词主要有鲜明的形容词、精当的数量词、恰切的副词等。形容词往往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传达作者的感情。表现色彩的形容词,不仅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渲染气氛,而且能更好地衬托作者的心情。

如刘克庄的《归至武阳渡作》:“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从这首诗的题目和内容上,我们很容易把握该诗的主旨,就是表达游子归家时的复杂情绪。当然,诗中的“扫”、“遮”、“留取”、“认”、“盲”等词语,用得很生动传神,但是最能表现主旨的关键词,只能是“归”字。因为,“归”字不仅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特定的身份处境,更直接表达了他的思归之情,并且诗中所写景物都是围绕“归”字展开,可谓一字统摄全篇。

再如:2012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第一小题要领会“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描写的精妙,就必须抓住一个修饰词“但”和一个动词“振”。“但”是“只”的意思,“只闻冰散响”不仅表现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而且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杂念;“振”是“振落”“抖落”之意,这一动作写出了钓翁的镇定。第二小题要体会下阕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就必须抓住“依”“入”两个动词和一个情感词“欢笑”。“依”展现环境的清幽,“入”流露钓翁垂钓生活的满足,两字共同表现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欢笑”一词写钓翁听到儿童的欢笑,侧面表现了钓翁的欢乐之情。

三、利用参照信息,把握诗歌的内涵主旨

所谓的参照信息,包含诗题、作者、小序、注释等。一般情况下,标题是诗的眼睛,它常常起到点明话题,交代主要内容,提示一首诗中心的作用;作者隐含朝代信息、思想风格,起到知人论世的作用;小序多交代有关内容,以及诗人作诗缘起或当时的背景和心情;注释一方面解释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另一方面向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阅读时仔细琢磨,充分利用这些参照信息,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2015年福建卷

秋夜纪怀

[宋]陆 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b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学生仅知道三、四两联的意思是“病情随着天气转凉而减轻,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还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还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但只要再联系诗歌的作者陆游,就很容易明白本诗三、四两联表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情。

又如:(2015・玉溪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半山春晚即事①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②园屋深。

床敷③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作于新法失败后,诗人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时。②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③床敷:安置坐具。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5分)

这道题借助文言能力不难理解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只看见北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时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由此可以看出尾联“作者和北山之鸟一起过着恬淡闲适的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要想全面理解尾联所抒发的诗人的情感,还必须抓住关键词“唯”,特别是要利用注释①,才可能明白尾联“只有北山鸟给他好音,慰藉他的孤寂,流露出诗人胸中的举世无人相知的痛苦和愤慨”。

古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家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实践证明,解题技巧的指导相对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当然,正确解读字面含义、准确抓取关键词,充分利用参照信息,并进行透彻精辟的赏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是,只要不断思考,不断训练,诗词鉴赏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

[2]马博.唐诗鉴赏[M].线装书局.

篇3

雅思开始通行全球

延续上一年爆发式的增长,2008年是雅思全球盛行的一年。在中国,共有26.5万多人次参加雅思考试,考生数量比去年增加了32%。应该说,这个数字是得益于雅思官方的大力推广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英国文化协会推出“美国对雅思说YES”活动,更是将雅思考试畅行全球带入,到目前为止,包括常青藤校在内的近2000所美国著名院校认可并接受雅思成绩,全球共有6000所高等院校承认雅思成绩,使得雅思考试彻底跳出仅限于英联邦国家认可的留学语言阶段,成功迈向全球。

这个特点的表现与目前留学生目的国的多样性有直接的关系。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学府对中国放开限制,使得留学生的目的国由几个发展到今天的上百个。雅思的全球性语言认证作用及广泛性更加显现。

雅思效果日增

2008年的中国雅思考生平均分尚未,但相信仍将保持上升趋势。从06-07年的数据来看,中国雅思考生的平均分落后于世界大部分国家,包括邻国日本、韩国,但我们每年都会上涨。以前我们会嘲笑印度人的英语发音,但当印度的软件业进入国际一流水平时,我们会自省,学英语是来用的,不是“秀”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过关。

中国雅思考分的上涨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大环境的趋同所致。雅思考试的科学性是一致公认的,其涉及面非常广泛。雅思考试是需要对其内在的东西有相对的了解,不仅仅是单词语法上的认知。中国的国际化及各项事物发展的微观化使国内考生也能够接触到考题中涉及到的场景、对话、科学等。同时国际化也使更多的国外文化导入中国,加速了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更好的疏导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雅思考试培训机构的不懈努力与高度成熟,大量的英语知识普及与技巧规律捕捉带给学生对雅思考试的迅速了解,尤其是当前从初、中等教育就已经开始加强英语口语学习,为雅思口语分数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雅思考生低龄化

这一趋势从06年以后更加明显,目前高中生留学已变得相当普遍。大量的高中生拿到基本的雅思成绩走向海外,同时也成为中国留学界最令人担忧的事情。这些小留学生大多数出国以后都要面临独立生活学习,缺少足够的监督与指导。国内对高中生留学情况的调查资料不够详尽,还不能完全掌握这一潮流带给当代中国的知识力量和生长能力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确实没有按照既定的留学计划,实现人生抱负。

篇4

关键词:阐释性呈现;考古电视新闻报道;价值解析

作者简介:张殿元,男,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副研究员(上海 200433)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4-0073-05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和创造。我们的先祖们曾经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它对于今天和未来中国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但正像培根所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在考古知识的多种传播途径中,电视媒体成为最受公众欢迎、接收考古知识和信息最多的渠道。近年来,文物考古方面的新闻报道颇为引人关注,2000年至今,就有十多场考古类电视新闻直播和数百项考古新闻报道。然而在越来越热的考古报道背后,考古工作者对电视媒介的认识和电视工作者对考古项目的了解都还非常不足,一些好的考古项目苦于找不到出口,没有好的宣传和普及。一些被重点宣传的考古项目,因受到报道者对考古项目了解的局限,没有做到最充分的解读和表达。如何借助电视媒体报道考古项目、传播考古知识,不仅是考古工作者也是电视新闻人迫切需要的,更是受众所期待的。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就已提出“公众考古学”这一概念,旨在将考古学大众化,使大众理解、支持、参与考古和遗产保护活动,并做出了相应的尝试,比如建街边博物馆,文物修复透明化,创办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期刊等。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尚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也有如《故宫》、《中国博物馆》等精品,但更多的是像《鉴宝》这样的节目,娱乐性尚可,但严重缺乏内涵。如何借助电视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在广播电视艺术学、传播学和考古学的架构中,思考考古学大众化的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普及和提高:电视新闻报道对考古大众化的价值呈现

电视出现之前人们对考古的了解主要通过对纸质媒体的阅读以及民间的口耳传播获得的,这种信息的传达由于受到人们文化素养和媒介自身的局限,在考古大众化的过程中影响仅限于少部分人当中。电视的出现是传媒史上的重大事件,多种传播符号的聚合让最大多数人卷入到了电视传播构成的世界里,即便是像考古这样并非所有人都感兴趣的节目也在电视的放大效应下不断走进千家万户。经过多年的节目设计,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要的提高,包括考古节目在内的文化类传媒产品成了各电视机构开发的热点。

当下电视对考古学及考古活动的传播从题材上看包括三种类型,一类是传播国家有关考古方面的重大研究项目,如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在这些科学研究项目中考古发掘工作最为引人注目,因为观众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非常关心,这让考古类节目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多次播放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片子,收视率很高;第二类是新闻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级电视台,经常播发各地考古发掘的收获,甚至搞考古工地现场直播。如北京老山汉墓的发掘,河南林州东周墓的发掘,湖北枣阳战国墓的发掘,江苏泗阳汉墓的发掘,还有水下考古的报道等等;第三类是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的报道。大的诸如长江三峡工地、黄河小浪底水库工地、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小的如老城区改造等。由于这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古物发现和发掘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就发生在现实生活里,因此在民间的影响也非常大。

近年来出现的比较多的有关考古发现的新闻报道和相关的专题节目,在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华古老文明的关注度的同时,也对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考古发掘的报道,文物单位直接同基建部门、老百姓打交道,利用考古发掘现场讲解文物知识和公民的行为规范,进行文物保护宣传,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此外,电视机构的大量考古信息的传播,也直接影响了老百姓对文物的价值判断,并提高了文物保护的意识,强化了文物是国家民族公共财产的心理,改变了处理文物的态度,最后让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历史文物。文物保护宣传抑或电视新闻的考古报道,专业性强,而我们面对的主要宣传对象是基层的百姓,知识鸿沟以及兴趣上的障碍很明显。电视媒体应该通过什么样的传播手段才能更好地影响人、教育人,如何将文物保护的宣传民生化,在贴近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上下功夫,是电视媒体在进行考古报道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好看和时效:电视新闻报道与考古大众化的价值错位

考古报道热产生的客观效果是积极的,但考古学和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也决定了电视新闻报道和考古工作之间存在一些较难处理的问题:电视首先要好看,考古的判断关键是价值,好看的未必有价值,而有价值的常常又不好看;新闻传播要求快,再重大的考古项目错过了宣传的时机就不再是新闻;考古研究要求严谨,新发现之初,往往不希望新闻报道,因为在大多数考古学者的意识中,考古是个相对封闭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学者潜心去努力,只有尽可能摒弃杂念,才会从考古第一手的资料中读懂或者接受比较完整的古代信息,更何况轻易下结论有出错的风险。具体而言,目前中国电视考古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视作为一种理解模式无法深入解析考古活动

考古学被认为是一门典型的实证科学,它的诞生是以实证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对关于远古神话、传说的想象和思辨加以匡正的结果。相对于考古挖掘的器物而言,对考古器物的解析更重要。对考古发现的理解模式是多元的,相对的,可选择的,但并非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好的理解模式能够把更多的考古证据联系在一起,更深入、更广泛地解释人的社会活动过程。考古学理论的进步不仅表现在证据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理解模式,把尽可能多的已知证据联系起来,对已知的和未知的过去事件,提出更有说服力、覆盖范围更为普遍的解释。

理解模式有许多种,如考古学、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等等,新闻传媒既可以再现这些理解模式,同时也是对考古的一种新的理解模式,但这种理解模式容易重蹈“镜像论”的误区。电视对考古的报道严格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现考古活动的全过程,这种记录性质的报道体现出来的文化进化的主要证据,是考古器物及其制作工艺技术的改良和进步,但这些证据充其量只是证明了物质文化的进步,在社会组织、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信仰体系等“观念文化”的层面,史前时代是否比以后的时代更简单、更低级、更落后,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解释文化遗物的更科学的理解模式,而不是文化遗物本身。

考古报道的复杂性体现在通过器物思考史前人们的思维方式,而史前人的思维并不是简单地对包括器物在内的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其一;其二是史学家对考古发现的思考,也是结合了自己的史学理论能动化地解释眼前的器物及其所代表的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电视在报道考古发现的时候,往往找个别的专家和学者就自己的研究来向大众讲解发掘的器物所代表的古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片面性;其三,不管有多少机位,电视对考古挖掘的再现都是有选择的,这种用镜头对考古事件所做的选择性报道,无法还原考古事件的本来面目,演播室的专家更无法依次来完整解析古人的思想观念等深层的内容。

(二)考古电视新闻报道无法反映“过程考古学”的实质

面对考古发掘出来的遗物,即使我们知道了它们的文化特征和类型,也常有“见物不见人”的感慨,要真正做到“透物见人”,就必须借助考古学以外的学科的知识,赋予考古遗物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这样它们就不再只是物质文化的载体,而且与上古史记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宗教等事件相对应,重现史前各部落集团的生活和历史。而电视的考古新闻报道多半都是以少于2分钟的短消息的形式出现的,记者将复杂的考古活动用10几个镜头记录并报道出来,观众只是通过这些镜头了解了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那些硬邦邦的器物所代表的也只是一段已经“死去”的历史,有关那段历史的丰富意义无法在大众的眼中呈现。

“新考古学”强调研究人类活动的过程,也被称为“过程考古学”。它通过考察各地、各种族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过程,做出跨文化的概括。对考古证据的科学解释更加重视文化遗物的社会意义,一件文化器物不是孤零零的客观存在物,而是特定社会模式中的人的生活的一个片段,社会模式把一个个片段联系在一起,使它们重现过去人类活动的过程,使文化遗物所携带的信息得到完全的解读。而串联起一个个片段的社会模式无法从简单的一次考古活动中概括出来,需要一个超越时空的宏观观照,但考古新闻报道并不是基于考古学的原则生产出来的,它不会考虑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考古发现的内在联系,这种零碎的考古新闻报道事实上割断了作为“过程的”考古学。

(三)考古电视新闻报道容易沦为利益集团的工具

在普通大众的眼里,考古挖掘的报道不过是一个新闻事件而已,但在当地政府的眼里,考古挖掘特别是可能与历史名人扯上关系的考古挖掘就成了一件关涉到旅游和财政收入的大事件。这样的考古新闻报道事实上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权力场,相关的政府部门、有关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社会舆论都牵涉其中,进行有关历史名人归属的大辩论。新闻媒体本来是这一事件的旁观者和记录者,应该有自己对这一事件的价值判断,但是当事件本身成为一个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时,媒体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大肆进行报道炒作,以提高媒体的收视率,赚取广告收益,这时候的电视机构也便成了博弈的一方了。媒体的主动介入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出来发声,以至于事件越闹越大,作为事件的推波助澜的媒体最终让自己站在了事件的风口浪尖上,成为被利益集团利用的工具。2009年关于曹操墓的考古挖掘的新闻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09年12月27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联播》报道了河南安阳地区考古挖掘的“疑似曹操墓”。但当晚《新闻联播》与第二天CCTV-4的跟踪报道称,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会,专家宣布在河南安阳发现的西高穴墓地,其墓主人已经确认为曹操。毗邻安阳的河北邯郸,人所共知是曹操邺城所在,曹魏文化源远流长.却眼见着曹操墓现身河南,颇有些不平静,除了质疑河南方面外,也宣称曹操墓可能在邯郸一带。而曹操老家、安徽亳州据说也不排除开挖疑似曹操墓的曹氏宗族墓群的可能。严肃的考古成果,不期引来大讨论,掀起大波澜,着实让河南方面有些手忙脚乱。尤其糟糕的是,河南越强调此次考古的专业、科学和审慎,其遭遇的网络阻击就越强烈。2009年最后一天,河南方面组织文物专家集中答疑释惑,试图将口水仗平息在2009年。然而,事件的走向已不可控,网民乃至社会公众的疑问,并没有因为专家措辞简练的几条意见而消失。后来,国内某著名高校拟启动现代DNA基因调查技术,专辟科研课题,寻曹氏后人比对遗传信息,参与遗骨甄别,寻求新的信息支撑。在这场旋风中,一些利益集团包括少数专家学者不失时机地利用先验的“学养”信息优势,利用手中控制的不对称信息资源很“内行”地炒作自我,操弄话语权,成为眼球经济时代的名利双收者[1]。

此种情况下,受众与电视传媒或许反被舆论所牵引,成为睁眼瞎,不知不觉中为人作嫁而提供免费论坛和广告。事实上,面临复杂的事件,电视媒体只是秉持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原则还不够,有时还需多一份审慎的保留,要关注事态的发展变化,使新闻报道更具可操作性、调控性和纠偏性,把握舆论导向的主导权。否则,盲目抢位,向受众兜售本质上并不客观的新闻,必然损耗媒体的公信力。

三、阐释和责任:电视新闻报道对考古大众化的价值回归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众考古学开始成为考古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的出现既是适应考古学大众化趋势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热爱。进入21世纪,公众考古学的发展更加迅猛,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日益强大,我国考古学的大众传播近年来也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现代传媒在促进考古学大众化的过程中虽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或多或少带有金钱化、庸俗化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大众,使大众对考古学的认识与猎奇、探险等联系起来,而没有真正认识到考古学的社会作用等等。虽然有CCTV的“探索”、“走进科学”、“国宝档案”等专业考古栏目的设置,在大众中享有较高的收视率,但作为普及范围最大的电视传媒领域,仍缺乏精品,大多数考古类的节目多流于形式而失去了节目的真正价值。要将公众考古学的理论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仍需一段时间,但中国考古学家已开始凭着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感迈出了公众考古学社会实践的步伐,相关科普类读物相继面世,考古学家也开始与传媒合作,而时下考古电视报道的策略应该考虑的问题是:

(一)超越电视考古报道的技术逻辑,解释比描述更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发掘文化遗物,来认识人类过去的历史。在史前时代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人类活动遗留在地下或洞穴里的器具或痕迹是我们现在唯一可知的证据。考古学在创立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这些证据,重现史前时代的事件。通过考古证据的积累,可以对越来越大的范围和越来越长的时间中的原始文化做出越来越普遍的判断。随着技术的进步,考古挖掘和考古发现面临的障碍越来越少,现代的考古技术和仪器,让被发掘的遗物的数量不断增长。

但是,考古学的目标是对过去的事实和事件做出解释,而不单纯是对过去的描述。作为一门历史科学,考古学的研究不应限于对古代遗迹、遗物的描述和分类,也不应限于鉴定遗迹、遗物的年代和判明它们的用途与制造方法。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阐明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考古学家要论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探求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点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原始文化的要素,如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仪式活动、社会层次和价值系统等,需要通过对原始社会中的人的意识和行为模式的考察,才能被认识或理解。考古学发掘的文化遗物所携带的信息主要与物质文化相关,但这些无生命的物件不足以揭示原始人群的意识和行为模式。

电视在进行考古报道的时候,全方位记录的现场感是任何其他媒体都无法比拟的,但与纸质媒体相比,影像无法进行思辨和逻辑演绎,电视代表的是肯定文化,而纸媒代表的否定文化。当我们要对考古的过程做全面描述的时候,电视的优点就可以发挥作用了,但我们要对考古发现做进一步解释的时候,电视的缺点就表现出来了。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利用电视节目制作积累的经验和提供的平台,尽可能超越电视的技术限制,通过专家解读和电视深度报道的形式对考古发现做更精细深入的阐释。

(二)避免零散报道造成的历史隔断,利用考古新闻宣扬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融合,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自上古时代起,就生活着众多不同的部落,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这些部落之间的征战、联姻、合作,慢慢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完整格局。电视考古报道特别是那些篇幅较长的考古电视直播报道,应该在具体的某一地区的考古报道中,利用专家的讲解将这一地区的文化和其他地区的关联讲清楚,让广大的电视观众科学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不要让观众看了这些报道后,产生“非我族类,与我无关”的想法。

能够了解中华民族形成史的考古理论包括“上古三大集团”理论和“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学者徐旭生在分析先秦时期传说的史料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古代的部落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集团……。这三个集团相遇以后,开始互相争斗,此后又和平共处,终结完全同化,才渐渐形成将来的汉族”[2](P3-4)。苏秉琦根据中国各区域发现的史前遗址的器物的整理、分类和概括,把中国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分为六个区系:以燕山北为中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陕西、晋南和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太湖地区为中心的东南部,以洞庭湖地区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及以鄱阳湖到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六大区系中的三个属于欧亚大陆文化圈,三个属于环太平洋文化圈[3](P120,69)。这两个理论的结论是等值的,两者相互对应,相互参证。“上古三大集团”的理论使我们见到了不同类型文化遗物的属主,他们是一些部落集团。仰韶文化是华夏集团的创造,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属于东夷集团,而江浙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是苗蛮集团的势力范围,龙山文化和后来的中原龙山是混合华夏和东夷文化的文化类型。考古学家严文明说,这六个文化区的关系好似“重瓣花朵式的向心结构”,“五个文化区都紧邻和围绕着中原文化区,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五个文化区是花瓣,而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中原文化区更起着联系各个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它与古史传说中各个部落集团经常迁移、相互交往乃至发生战争的记述是相呼应的。”[4](P258)

对考古发掘的器物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模式,如果是专家学者私下的个人研究,很难分出这些模式的高下优劣。但是,当这些考古的研究通过电视媒体被放大到观众面前时,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把传媒呈现看成是精英考古学和大众考古学区别的话,那大众考古学理解模式的好坏就应该在通俗之外秉承文化传承和能否发挥教育功能的标准,前面的两大理论就是符合这种标准的理解模式。目前中国的电视考古报道还缺少这样的大局观,在以后的节目策划特别是直播节目找嘉宾学者时,应该遵循这样的选择标准。

(三)强化电视考古报道节目的文本意识,新闻生产要对历史负责

新闻人都知道一个常识,即今天的新闻将是50年后的历史,因此,新闻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当新闻对现实的记录涉及考古之类的历史命题时,这种使命感就更强烈了。

我们知道,对于考古学而言,实物本身并不是经验,它们只有在被理解之后才能成为经验证据。文字证据与实物证据对于我们的经验有着同等重要性。但是,文字证据与实物证据这两种经验都不是独立于命题的,在此意义上,两者又都是“文本”。当今的“解释考古学”认为,考古发现的遗物和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文本”。文本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有意义,文本的语境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融合的“视域”。从“视域融合”的观点看,史前的遗物不仅是那时候人的思想活动的产物,而且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环境或“生活世界”的理解,他们的理解既是对过去的解释,也被他们之后的人们所解释。理解活动代代相传,每一时代的解释都不能离开相传至今的过去的解释,现在进行的解释也向未来开放。

在这个意义上,新闻报道的考古也是一种可供考古研究的文本。一方面,电视考古报道对考古挖掘过程进行全方位记录,强烈的现场感真实完整地呈现古人的生活场景,这些影像资料就是将来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文本。特别是那些超大型的古迹,无法挖掘出来在博物馆保存,研究者不便于经常光顾考古现场,电视记录的影像就成了重要的研究文本;另一方面,考古现场直播中专家的讲解和电视人查阅大量资料编辑制作的节目都是对考古发现的一种理解,这种对器物和历史的解读也必将被后人所再次或多次解读。同样是文本,前者是对古人生活的记录,要对历史负责;后者是今人对古人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对未来开放的,要对后人负责。

参考文献:

[1] 张君安,汪开海.论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曹墓考古引发众声喧哗的启示[J].新闻前哨,2010,(4).

[2] 徐旭生.中国上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篇5

关键词: 自选模块 古诗鉴赏 备考策略

2008年12月,浙江省考试院组织了一次新高考样卷测试,自选模块样卷语文模块第二题是要求学生“自选一首中国古代诗歌,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它主要是测试学生“理解表达、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能力,题目的开放性前所未有。从样卷的答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知识点不熟悉,概念不清晰。意象、虚实等概念知识不清,答题没有针对性,所以学生答题的内容不突出,许多学生很笼统地回答欣赏题。缘情明景概念不清或答题不到位,如选出诗歌后并不从景的内容入手,只整体分析,或不抓住景只从其他内容分析。

2.答题结构不规范。对于欣赏题没有整体答题的思路。分析诗歌意象,突出意象,但忽略与意象相关联的情感分析。只答意象不答情感的较多。文本内容与答题联系不密切,答非所问,不注意采分点。

3.审题不清。关于选题,第一要熟悉,第二要有景物描写。有些学生所选诗歌不是太长,(如《长恨歌》等)就是太简单(如《静夜思》等),或没有完整地写出诗歌或所选诗歌无景物描写,更严重的是所选不是诗歌,如《赤壁赋》等。

“自选模块”考试是目前学生和教师最难以捉摸、最难把握的内容,考试的选题技巧很强,学生较难有效答题。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发现,其实自选模块试题并不神秘,总体上还属于常规性试题,只是要求理解得深刻一点,思考得周全一点。在缺少复习资料和考试经验的情况下,学生应该如何备考呢?下面以中国古诗鉴赏题目为例,谈谈2009年语文自选模块的备考策略。

一、做好知识贮备,提升鉴赏水平

平时可以看看相关诗歌散文欣赏的经典文章,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之类中的大家文章,还可以准备相关题材的诗歌散文鉴赏文章,以备应试之用。积累与古诗文阅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比如在古代诗歌体制方面,知道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懂得近体诗中律诗和绝句在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有严格规定。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但是叙事诗篇幅过长,不便于考核,因而考核的诗歌主要是抒情诗。抒情诗又可以分为三种:写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和怀古抒情类。先分清类别,然后体会景与情、物与志、古与今之间的关系,就能了解、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知道词的体制大致有小令和慢词的区分,词的平仄四声,知道散曲体制可分为小令和套曲,在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社会背景和个人遭遇处境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结合选修教材,熟悉基本概念

样卷中的这个题目,要求“自选一首中国古代诗歌,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如果连什么是“缘景明情”都不知道,就遑论如何进行赏析了。缘景明情“就是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这是第二单元的重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简言之,就是根据意象体会意境。

由此可见,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必须弄清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对IB模块要进行系统复习疏理,包括知识点、能力点、重点课文、重要作者的品性、风格、代表作等,尤其要重视单元知识与方法的整理复习。

三、仔细审题,规范答题

由于这类题目大多属于探究性题目,开放性较强,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因此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比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虞 美 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不少于100字段鉴赏文字。

本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应该包括所选的角度,以及围绕这个角度对这首词的鉴赏。答案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诗歌鉴赏说到底是鉴赏主题、个人情感与作品、诗人的投合。将自己真实而生动的体验具体化而又有一定的针对性是解答此题的难点。考生可以从诗歌的意旨、意境、技巧当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欣赏。如词中的少年、壮年、而今三个代表性时段,歌楼、客舟、僧庐三个典型地点以及听雨这个常见而又贴切的背景情节,都是我们在答题时要涉及的要点。

再如,王维的《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要求探究情与景的关系,写一段品味颔联与颈联所描写的意境。所考查的重点虽然是颔联和颈联,但是要注意整体把握全诗,同时注意“流水”“暮禽”“荒城”“落日”“秋山”等意象的内涵,并领会这些景与诗歌表达的“情”的关系。

篇6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背景

洛阳历史文化深厚,有4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自1954年起,洛阳就开展考古工作,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已逐渐厘清其位置、规模、布局情况。1988年,隋唐洛阳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

隋唐洛阳城创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隋唐时期的都城之一,史称东都城,地位仅次于长安,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先后居洛阳四十余年。五代时梁、唐、晋均曾以洛阳为都城,宋时称西京,宋金时毁于战乱。隋唐洛阳故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跨水,西逾涧水,规模约47平方公里,历史格局由皇宫城区、郭城区、离宫苑囿区以及水运水利网络组成。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我国隋唐时期保留较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具有极为突出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影响。

二、遗址公园建设情况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隋唐洛阳城遗址”所指代的遗址概念不同。遗址公园的性质是城市公园,展示的遗迹点仅是隋唐洛阳城遗址众多遗址点中的一小部分。]位于洛阳市中心区的中州路以北、定鼎路以东的城市中心区,这里同时是隋、唐、北宋洛阳城宫城的核心区域,公园占地10.59公顷,项目于2010年6月启动,在2013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公园主要展示以天堂、明堂为核心价值的隋唐时期文化遗存,兼顾其他历史时期的历史遗存。因此在公园设计中,也将分区按照历史遗迹朝代划分,分为隋、唐、宋三个展示区。唐代遗址展示是园区主要部分,内容包括天堂、明堂遗址展示馆和三条唐代廊房遗址;隋代遗址展示区,主要展示隋乾阳门遗址,这是园区主入口,同时是重要的集散广场和群众活动场地,宋代遗址展示区,包括两条宋代廊房遗址和宋太极殿下沉广场,为当地居民提供静僻雅致的休憩空间。

园区的管理分为三级,以满足不同管理要求。一级:天堂、明堂保护展示建筑实行封闭管理。二级:园区主要景区,包括天堂、明堂保护展示建筑与隋乾阳门入口广场和隋唐廊房遗址及宋代廊房遗址之间的空间,实行封闭管理,以树蓠结合玻璃展示廊作为隔离手段。三级:同样实行封闭管理,以树蓠结合围栏作为隔离手段,实行如此管理模式,与设想初衷有一定差距,虽方便管理,确没有充分起到公众参与的目的。

公园的设计的目,一方面要展示场地内隋、唐、宋三朝代历史遗存,溯源天堂、明堂周边历史环境风貌,揭示隋唐洛阳城遗址的重大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改善洛阳市中心城区环境,为洛阳市民提供遗址参观、游览及日常休憩的活动场地及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果惠及民众。同时要促进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洛阳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和谐共赢。

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城市规划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设立的初衷是立足于遗址保护,致力寻求遗址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通过打造文化名片,提升社会价值,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加强遗址保护,找到发展与历史文脉的切合点,使得大遗址保护不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能够促使地方政府乐于建设,在遗址保护前提下,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跷跷板。

在不断探索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切实发挥与地区经济发展共赢的目标中,就逐步催生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一展示模式,这同时是在探索一种广泛、深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国家文物局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国家文物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概念的界定是: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可以看作是一项实践操作先于理论研究的新生事物,公园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完善,缺乏针对遗址特性的思考。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对洛阳城市中心区其他遗址的展示起到示范作用。整体而言,洛阳故城具有规模大、分布广、遗址可观性不高以及土体不易保存的客观问题,制约着洛阳故城展示模式的选择,同时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区位条件,也对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临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多重难题时,首要的解决途径是依靠政府主导,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寻求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化建设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鼓励和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对洛阳地区,乃至全国的城市中遗址展示都有启发的作用。

四、结语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对具备展示条件的考古遗址启动的新兴展示模式,旨在解决遗址展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随不同理解、不同契合的目的和需要,因而将文物本体保护、展示、旅游、文化产业、城市发展等融合为一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经推出迅速得到洛阳市政府的响应,其发展速度超出了文物部门的设想。考古遗址公园的优势是,使得遗址得到有效保护,改善区域环境,展示与利用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达到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的局面。但作为新兴事物,在执行过程中也面临不同的问题,如遗址受到人为干扰,易在保护利用的过程中遭到二次破坏,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被误读,以及易受到房地产开发等影响。在洛阳遗址公园案例建设当中,引发的问题提出思考:

1、作为基础工作的考古研究尚不全面,尤其处于洛阳城市中心区的建设,由于与现代城市建筑大面积叠压,导致考古工作开展存在很大困难。

2、需谨慎选择展示手段,慎重选择展示材料。遗址景观设计的部分,在对植被的选择方面,首先要考虑到遗存埋深,植物根系是否会对本体造成伤害,其次要考虑植被的区域性,避免频繁更换植物品种,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另一方面,设计要符合常规的行为心理学规律,在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明堂屋顶材料的颜色易产生歧义,因此公园又对屋顶进行改造,造成了经济损失。

3、需加强展示计划。在规划当中需要正确把握遗址的内涵,充分消化考古内容,加强与考古人员的协作,充分理解遗址内涵和外延,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4、注意展示的适度性。针对在城市中心区内的展示工程,涉及部门众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在确定展示规模和展示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各利益相关者。针对洛阳遗址与现代城市大面积叠压的情况下,有必要长期规划、依据考古成果、甄选展示对象、合理论证,以点带面,依靠各遗址点的逐步展示利用,形成片区效应。不可在筹办阶段盲目拆迁,造成地区发展的失稳。

参考文献

篇7

MGF同志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以校为家。

在担任HX中学政教处主任以来,主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疾病防控健康教育以及全校卫生等工作。在校长及德育副校长的领导下,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 “服务师生”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德育目标,在构建温馨校园、书香学院、品味校园,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一代新人的工作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具体工作表现在如下方面:

1、认真贯彻《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常规管理。

2、领导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加强对年级组长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做好与各处室工作的协调。

3、加强学生思想品质和良好习惯教育,检查督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领导班主任做好学生操行、《学生手册》、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学困生转化工作。

4、抓好先进班级、模范班主任、优秀学生的评选和奖励工作。抓好学生干部的培训、学困生转化及时慎重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及违纪学生的教育工作。

5、组织全校性大型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气氛;组织参加社会活动;负责规划组织学生军训。负责开展校容校貌校风的建设。

6、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和法制教育,积极协同学校总务处做好学校的治安、保卫、消防工作,做好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

7、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公安、司法、交通、消防等部门派员来校对师生进行法纪教育、交通安全和消防教育。积极联系协助当地派出所或治安队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8、协调帮助学校各部门积极开展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活动,热情接待家长来访,指导班级开好家长会议,组织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

9、指导年级部抓好本年级学生思想、学习、纪律、卫生的教育工作,组织考核评比工作。

10、搞好政教处内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注意收集和交流德育工作信息。

11、完成学校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在语文教学方面刻苦钻研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育水平。为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学习新课标,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创新。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耐心的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备课上课。牢牢遵循学校的校训,教学生“学一点知识,做一个好人”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点点滴滴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常以名人、英雄的事迹去感染和熏陶学生。所带班级教学成绩逐年稳步提升。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一方面,吸取以往教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诚恳接受校领导的指导,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勤勤恳恳,用“心”耕耘,以责任心和爱心为基石,以细心和耐心求实效。在班级建设中,抓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教学生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班风,以班干部为骨干,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完成班级事务。与任课教师、家长密切联系,巧借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力量,创造教育合力。

因此,所带的班级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班级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所带班级师生关系融洽,班级管理井然有序,班级凝聚力较强。

2012年8月调任LH学校副校长,主管学校教学工作,并在校长的领导下制定教学常规,对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认真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观念,补缺补差,更虚心听取他人建议,多请教,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今后将一如既往的勤勉工作,为学校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篇8

【考研时间】

2020天津塘沽考研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初试科目】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1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3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篇9

考生填报志愿及录取时间:2016年7月10日—7月20日,分时段进行。填报志愿时,考生需在监护人指导下慎重选择。

在网报过程中若出现招生计划内考生成绩总分相同、末位并列排名情况时,则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分数之和从高到低排序,排序靠前的考生优先录取。如果考生最后排序及志愿完全相同时,则一起投档,并列录取。具体安排如下:

(一)第一批次网报志愿及录取

1.第一批次特长生网报及录取

凡文化课及术科成绩达到规定要求的考生,应于规定时间内网报第一批次招收特长生学校中的一个志愿。音乐、体育考生只能填报参加过术科测试的学校。未完成特长生招生计划的学校,其空余计划按比例调至区内外统招计划中。

网报时间:7月10日8:00—18:00

录取时间:7月10日20:00网上公布录取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录取结果。

2.第一批次属(驻)地内外统招网报志愿及录取

凡达到一批次录取学校统招最低分数控制线的考生,应于规定时间内网报第一批次学校中的一个志愿。包六中区外统招仅限于招收英语转俄语考生(高中俄语零起点授课)。未完成区外统招计划的学校,其空余计划调至区内统招计划中,与统招补报同步实施。

今年一批次统招网报继续采取分时分段结束的方式,在网报志愿过程中,不同分数考生的网报志愿结束时间不同,相对高分段考生先结束,相对低分段考生后结束。具体安排将在每次网报志愿之前的“公告”中说明。考生一定要清楚自己网报志愿的结束时间,在网报结束前完成填报工作。为方便考生及时了解全市报考信息,市中招办每隔两小时在中招信息网上公布一次按分数段统计的即时报考信息。

网报时间:7月11日8:00—18:00

7月12日8:00—12:00

录取时间:7月12日18:00网上公布录取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录取结果。

3.第一批次属(驻)地内外分招网报志愿及录取

(1)凡达到一批次录取学校分招最低分数控制线、且统招未被录取的考生,可选择填报属(驻)地内优质高中的分招志愿;石拐区、白云区、固阳县、达茂旗考生达到一批次录取学校分招最低分数控制线、且统招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按照分招计划范围选择填报包一中、包九中、包钢一中、包六中、包钢五中、一机一中、北重三中、包四中等八所学校中的一所。包九中项目班、包四中项目班、包六中俄语项目班(高中俄语零起点授课)面向全市范围招生,包六中俄语班(高中俄语零起点授课)面向属地内招生,与分招时段同步实施网报。市中招办依据各初中学校的分招计划数和学生志愿,按分数由高到低顺次录取。分招网报实行分数限制(一批次学校中的统招录取分数线即为分招分数限制线),凡超过分招分数限制线而未在规定时间内实施网报统招志愿的,将无法网报分招志愿,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分招最低分数控制线上不能完成的分招计划,其空余指标调整为区内统招计划,与统招补报同步实施。

网报时间:7月12日18:00—24:00

7月13日8:00—18:00

录取时间:7月13日20:00公布分招录取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分招录取结果。

4.第一批次属(驻)地内外统招网上补报及录取

凡分数达到第一批次学校分招最低分数控制线、网报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在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一批次学校中再选报一所。

补报时间:7月14日8:00—12:00

录取时间:7月14日14:00公布补录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查询自己的补录结果。

5.第一批次学校录取学生报到

凡被一批次学校网上正式录取的考生务于7月15—7月16日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到录取学校缴费报到,并签署承诺书,过期将视为自动放弃入学。

7月17日8:30—18:00,一批次学校将报到学生名单及时反馈至市中招办,市中招办将据此完成学籍注册工作。

(二)第二批次网报志愿及录取

1.第二批次特长生网报及录取

凡文化课及术科成绩达到规定要求且未被任何一所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应于规定时间内网报第二批次招收特长生学校中的一个志愿。音乐、体育考生只能填报参加过术科测试的学校。未完成特长生招生计划的学校,其计划直接调至统招计划中。

网报时间:7月16日8:00—18:00

录取时间:7月16日20:00网上公布录取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

2.第二批次学校(含民办学校)统招网报及录取

凡分数达到普通高中(城镇)录取最低分数控制线、未被任何一所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在属(驻)地内二批次学校中选报一所。二批次学校中山学校、景开中学、经纬中学、宏昌学校等四所民办学校面向全市范围招生。九原区、高新区属地内初中学校考生未被一批次学校录取、且分数达到普通高中城镇录取最低分数控制线的可参与昆区、青山区、东河区、石拐区的二批次学校招生。

网报时间:7月17日8:00—18:00

录取时间:7月17日20:00,网上公布二批次学校统招生录取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录取结果。

3.第二批次学校(含民办学校)网上补报及录取

凡分数达到普通高中(城镇)录取最低分数控制线、且未被任何一所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在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二批次学校中再选报一所。

补报时间:7月18日8:00—12:00

录取时间:7月18日14:00网上公布补录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录取结果。

4.第二批次录取学生报到

凡被二批次学校网上正式录取的考生务于7月18—7月19日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到录取学校缴费报到,并签署承诺书,过期将视为自动放弃入学。

7月20日8:30—18:00,二批次学校将报到学生名单及时反馈至市中招办,市中招办将据此完成学籍注册工作。

(三)第三批次网报志愿

凡未被任何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的考生,可在第三批次学校中填报三个志愿。市中招办将考生填报的志愿信息提供给各中等职业学校后,学校依据学生志愿,自行组织录取并报市中招办备案。考生亦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直接到相应的学校报名入学。各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学籍注册工作。

网报时间:7月18日14:00—18:00。

(四)第四批次网报志愿

篇10

    一、固定资产转资滞后的分析

    (一)领导不重视转资工作、相关人员参与力度不够

    1、目前作为工程项目责任人主要精力集中在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上,对固定资产转资只认为是造价和财务人员的事。当生产装置建设完成,按设计要求投料试车产出合格产品,即认为工作职责已经完成,甚至将项目建设期相关人员调离原岗位。

    (二)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滞后

    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没有按时完成,主要原因

    1、企业忽视在工程建设中各项资料的收集,造成在编制竣工财务决算中由于资料不全而无法编制竣工财务说明书或说明书内容不完善。

    2、施工单位工程结算缓慢。外部施工单位流动性强,工地现场资料整编和结算人员较少,而且身兼数职、变动频繁,不能及时整编和交付结算资料,如果工程被转包或分包或者已完工项目预计结算收入扣除进度款、备料款、质保金后回款不多时,情况就更为严重。

    3、工程竣工验收时间较长。一般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在签署“工程交工证书”后至少需要12个月,而竣工财务决算一般在竣工后3个月内才能完成,加上财务决算的审计检查、报批、核准时间,致使从工程竣工到财务决算上报审批至少需要一年甚至几年时间。

    (三)缺乏固定资产转资的相关规章制度

    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以后,许多企业将建设单位会计与生产企业会计合并统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不再单独执行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尤其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转资工作更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