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经济的概念

篇1

《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在研讨交流中,我深深为许卫兵老师的深入思考(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对相关材料的阅读、教学想突破的“问题”)所折服,真的是“小数不小,小数的世界很大”。对于一线教师与教学研究者来说,小数的世界之“大”,就“大”在让我们深入地追问与思考一些问题。

“小数初步认识”到底“教什么”?

课程改革后,不同版本教材都是“螺旋上升”式地处理“小数的认识”,各教材的整体设计不尽相同,但在第一次“认识小数”时都把握了共同的原则:(1)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小数,在具体的“量”中理解小数的现实意义,这里“具体的‘量’”主要指钱数、长度;(2)都是“规定”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3)沟通用“整数、分数、小数”都能表示同一个“量”,北师大版主要是沟通用“整数、小数”表示同一个量;(4)都涉及到纯小数和混小数的认识。下面以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为例,简要概述“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安排。

人教版在《小数初步认识》中要学习一位、二位小数,是从“生活中的小数(价钱)”引入,理解用小数表示的价钱是什么意思,通过呈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小数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数”,进而以“米制系统”为直观模型认识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的分数、二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的分数,认识小数数位上的数字的“分数意义”以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在“做一做”的活动中,再用整数、分数、小数表示“钱数”,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量,既可以用自然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分数表示”。其难点是当两位小数中十分位、百分位是“0”时如何用小数表示现实的量。

北师大版也是学习一位、二位小数,一直以“人民币”为直观模型学习小数(包括小数的加减运算),借助于小数位上各数字的“人民币”意义学习,不涉及“分数”(教材中《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前,《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后)。

苏教版则只学习一位小数,“米制系统”、“人民币”两个直观模型都用,首先借助“米制系统”模型呈现一位小数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的另一种记法,然后再用“人民币”认识混小数,认识“混小数”能突破学生总认为“小数是比‘1’小的数”的错误思维定势。只有苏教版教材在《小数初步认识》就提出“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概念,认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的小数部分。

在认识小数的“学具”方面,人教版、苏教版还使用了“长(正)方形”的面积模型、线段图模型以及“数轴”(习题中),而北师大版则不涉及这些直观“模型”,主要借助人民币认识小数。

小数的含义是“规定的”还是“发现”的?

弄清楚了“教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教”的问题:学生如何理解一个概念?教学如何“教”概念?杜威“由生活经验向科学概念的运动过程就是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思想,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是“告知”学生概念的意义还是让学生探索、概括发现概念的意义?尤其教学“认识小数”时这两种教学方式容易引发争议。

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都是这样处理小数的意义的: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即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依此类推。

很多教师认识,小数的意义是“规定”的,教学时就是告诉学生这个规定而无需学生探究。但许卫兵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则走了另外一条路:在学生对用小数表示“钱数”已有生活经验、知道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借助于分数的面积模型,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的活动中探究发现并概括出“零点几就是十分之几”、“零点几的意义和十分之几的意义相同”的结论。即学生头脑中先有“小数”,然后通过探究发现“一位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让学生有一种“顿悟”、有一种发现了隐藏的秘密的快乐。进而再将这一发现拓展应用到“米制”模型,以巩固对一位小数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做符合执教者的主旨:确立真正的儿童立场,让学生的生活经验真正在概念学习中发挥作用,进而实现概念学习的“案例――原则――模仿――运用”的探究发现式过程。因此许老师说: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看,将“价钱之间的转化”作为例题素材、“长度之间的转化”作为习题素材更为合适,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小数表示的长度”这一经验基础,“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这一直接表明分数、小数之间关联的结论,教师除了采用讲解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别无他法。

但是,可能有教师会追问:是学生独立探究发现“零点几就是十分之几”还是规定“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即小数的意义到底是“规定的”还是“发现”的?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小数的产生发展史看,先有分数后有小数,小数的意义是“人为”规定的。16世纪荷兰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军人的斯蒂文最早发明小数,当时是为了便于计算复杂的利息问题。斯蒂文发现,当利率都是以10、100、1000等作为分母时,按照复利计算的利息问题将变得简单,其结果都是以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表示。但还是不太便于比较大小和计算,于是他发现用“小数”(当时的小数书写形式不是现在的样子,没有小数点)表示非常方便,于是创造出“十进小数”,进行小数的四则计算非常简单,类似于自然数的四则计算。从其发生的本源来看,小数是基于十进分数而创造出来的,是“原创的”。实际上,人为的“约定”、“规定”就是人的一种创造,是一种新的顿悟与发现。

其次,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通过个别案例的探索,发现(对于学生而言是教师引领下的“真正发现”)小数的含义是学生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再创造”过程远比告知学生“十分之几就可以记作零点几”更有价值,也就是许老师执教本节课的目的所在。

那么这样做的价值何在?价值就在于让学生体验发现秘密的快乐。荷兰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说:“要知道,泄露一个可以由学生自主发现的秘密,那是‘坏’的教学法,甚至是罪恶。”这符合他一贯倡导的数学学习观:数学学习就是“再创造”的过程。许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就落实了这一数学观,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发现的过程,体验到独立发现秘密的乐趣,这才是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培养的深层动力。

用可视化的“形”认识抽象的“数”的意义何在?

用可视化的“形”认识抽象的“数”的意义,即如许老师所强调的:有了与现实生活、与儿童经验的对接,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也就得以通过“慢镜头”来完成。教学不应停留在教师直接的讲解和“告诉”,而应让学生充分展开探索过程,借助于直观图示的形象支撑,建立起了一位小数的“直观模型”(长方形等分、涂色)。然后将一位小数(纯小数、混小数)的认识拓展到“米制系统”,进而再在半抽象半形象的“数轴”上认识小数(从“米尺”到“数轴”的抽象过程非常巧妙)。

从借助“面积模型”、“线段图模型”到“数轴”来认识小数,所用的工具从直观形象到半抽象半形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顺利展开与实施。其实更为重要的是,恰当地运用这些直观模型为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形象来滋养抽象,用直觉来涵养思维”,这是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法宝”。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丰富不能够依赖教师的“告知”与重复性的“练习”,需要学生的亲自探究与体验,借助于多种模型和途径(可以说,这三种直观模型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充分地展开探究过程,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就越强烈,理解就越深刻,数学活动经验就越丰富和灵活。

“告知”式的教学可能“省时”、“省力”,但这是短期效果;“慢镜头”教学从短期看“费事”、“费时”、“费力”,但其长期效果不容忽视:有助于教师深入解读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条件与路径,设计有价值的数学活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有助于学生经历探究发现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

篇2

关键词 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原因;对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322-02

1 贫困县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1.1 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范畴,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

1.2 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一是区域性。县域经济是按照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界线,因此是典型的区域经济。二是综合性。县域经济具有一般经济体系的所有环节,同时涵盖所有产业部门,因此体现出很强的综合性。三是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区域经济,但是完全可以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在更广泛的空间内与其他地区和部门形成一个大的经济网络,来促进自身经济实力的壮大。

2 贫困县县域经济的落后原因

2.1 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较低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把生产要素转变为物质财富的最活跃因素,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具有创造力。人的创造力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素质低的人会浪费生产要素,无论是充裕的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高明的管理手段,一旦其被低素质的人掌握,均会失去活力。因此,低素质的人群往往是造成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贫困县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二是因为保守势力的打压,即使有部分高素质人才愿意为发展县域经济服务,也受到种种限制,不能发挥自身的才能,最终离开;三是因为贫困县的整体人员素质低下还体现在思想观念的落后上,对于新生事物接收程度和速度都无法跟上时展进步的步伐。这3个原因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观念陈旧阻止了人类进取,导致人的素质无法提高,也使得高素质人才大量流失,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基础,最终形成恶性循环[1]。

2.2 基础设施薄弱

贫困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交通设施和通讯设施的落后对工业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山区、高原区、荒漠区等交通条件和通讯设施都极其落后的地区。由于交通和通讯的落后造成物流和信息流动不畅,成本居高不下,抵消了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与此同时,交通和通讯条件的落后还造成这些地区无法及时接收新信息,对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基础设施,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2.3 市场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而大部分贫困县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观念未能在政府机构以及企业之中建立起来,计划经济的思想残余仍然困扰和束缚着贫困县的经济发展。国家拨款和投资仍然是大部分贫困县的经济发展主要形式,但是国家的资金毕竟有限,并且要统筹照顾大局,无法满足所有贫困县的经济发展需求。贫困县对于国家投资的使用率和回报率也很差,很多贫困县将扶贫资金用于改善办公环境或者填补财政亏空,未充分利用国家贷款发展地区经济。甚至部分企业没有生产出任何的成品就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极大地浪费国家投资。此外,政府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运作,使其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而逐步被淘汰。因此,贫困县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强化市场观念,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市场规律为指导[2]。

3 改变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状况的对策

3.1 加快工业化进程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工业化为主线,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推动力,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都是依靠加快工业化进程逐步实现赶超发达国家,最终实现经济腾飞摆脱贫穷的面貌。工业化同样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对策。发展县域工业覆盖县域经济的所有产业部门,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刺激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县域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改变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的现状首先必须重视加快工业化进程。

3.2 推进城镇化建设

一是“三农”问题是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的首要问题,其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城镇化建设可以转移农村人口,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二是城镇化建设可以加快县域经济中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因为大部分贫困县的第一、第二产业比较分散,要适应现代经济集群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必要通过城镇化建设将县域经济的第一、第二产业集中起来提高其规模经济效应。城镇化建设水平提高的可以进一步促进与工业化的互动,发挥城镇在人才、技术、资源和信息等方面的集聚作用,以城镇为载体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最终推动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3-4]。

3.3 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工业化是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的首要问题,但是受制于国家扶助资金的限制,完全依靠国家的帮助很难实现工业化。因此,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就成为推动贫困县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因为私营经济不受国家投资的限制,也不受贷款规模的限制,同时还能够大量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应注意在培养国有企业的同时鼓励发展私营经济作为补充。

3.4 发展特色产业

大多数贫困县并不缺乏资源尤其是特色资源,造成其贫困的原因往往无法充分发挥这些特色资源的作用。因此,贫困县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的资源优势,培养当地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发展以农业商品化为催化剂的农业牵引型产业;二是创办城乡结合的现代工业催生型产业;三是发展向郊外或农村扩散、延伸的城市辐射型产业;四是以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带动型产业;五是发展旅游开发型产业;六是发掘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促导型产业。

4 促进贫困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4.1 项目拉动模式

根据一般的经济学原理,项目就是生产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项目拉动是促进贫困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不同地区发展项目的基础不尽相同,可利用的资源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其共同点就是要探索项目拉动模式的基本途径和规律。从项目来源角度可以将其分为4个主要门类:一是国家投资项目。贫困县通过项目拉动模式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把握国家投资,这类项目往往投资额大并且由国家政策扶持,项目风险较低。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为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引进和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创造了机遇。二是引进发达地区的项目。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开始,部分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这也是贫困县引进项目的重要来源。三是来自科研单位和高校的项目。这种类型的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开发成本低的优点,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帮助贫困地区提升技术水平,培养人才队伍。四是鼓励民间资本和投资民营经济项目。民营项目目前的发展规模还比较小,但是其未来潜力巨大。贫困县应根据上述项目的不同特点,多管齐下,在开展一批优质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长远发展的战略项目储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4.2 三化联动模式

“三化”联动模式指的是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相补充,共同推动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该模式的实施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4.2.1 突出工业化的主导地位。工业化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工业化可以提高贫困县的技术水平,并且可以集聚大量资金,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是其他2个方面的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因此,采用“三化”联动发展模式必须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

4.2.2 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有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可以为工业化进程提供充裕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城镇化建设的区位选择指明方向。

4.2.3 加快小城镇建设。城镇化有聚集人口、产业和商品三大效应,利用城镇的扩张功能形成农村经济区域发展中心,可以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该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因为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接合部和交汇点,是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4.3 优势资源发展模式

优势资源发展模式就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县的优势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打造县域特色经济。因为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与资源总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对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的利用不善往往是造成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开发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对于发展贫困地区经济也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优势资源利用模式也不能脱离工业化的主导方向,而是要在工业化的前提下,探索一条高收益、高回报、低投入、低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4 私营经济带动模式

私营经济具有投资规模小、门槛低的特点,特别适合在贫困地区推广,因此以私营经济打开贫困县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发展模式。以浙江省为例,该省在我国经济百强县中占有27个席位,县域经济实力可见一斑。但是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差,国家投资项目和大型企业的数量都没有任何优势,自然资源也并不丰富,在县域经济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发挥了作用。统计数字显示,浙江省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达到48%,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超过总收入的1/2。私营经济的税收贡献率突破60%,工业增加值更是达到85%以上。相比之下,大部分贫困地区的私营经济规模和效益水平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对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因此,贫困地区在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转变,真正放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5 结语

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贫困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总结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对策的前提下,提出了“三化”联动、项目拉动、优势资源和私营经济发展4种模式,实际上以上几种模式之间也有交叉和重叠,其根本还是对于贫困县的经济现状、优势和劣势分析,以期为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理论研究做出一定贡献。

6 参考文献

[1] 张水康.加速贫困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策略[J].湖南经济,1997(1):34-35.

[2] 张新.中部地区贫困县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J].经济世界,2002(3):38.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新形式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1.县域经济概念

县域经济的地理空间划分以县级行政区为限,调控主体以县级政权为主,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具有地区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主要有以下三层涵义:首先,县域经济具有二重性,即农村与城镇经济的集合体;其次,县域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第三,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工业化和城镇化。

2.新形势下县域发展的方向

(1)土地流转试点。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种趋势。这样不但能够解决农村向城镇化过程中用地“瓶颈”问题,也能使我国土地配置市场化、资本化,最终起到优化我国农村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

(2)户籍或成突破口。十报告曾提出推动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那么县域户籍的改革将成为一个突破口,逐步推进农村向城镇化发展。因此,户籍改革将成为县域向城镇化改革的一个方向。

(3)实施“城市群”战略。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上将逐步形成以中小城市发展为重点,大城市发展为依托的城镇化建设。

3.县域经济特点

我国县域经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个基本特点:地域性、农村性、层次性、差异性、综合性。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适应性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涵义是以县域工业化和现代化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化发展路径。其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源、产业结构、运行机制等。我国各县域经济发展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人们所熟知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温洲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等。各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演变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创新。

县域经济发展受区位、资源、资本、市场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还可根据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包括区位模式、资源模式、资本模式、技术模式、市场模式、企业模式、产业模式、体制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因此,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之间会产生一定的交叉,但这种交叉并不会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果。原因在于每种模式都有他自身的特点,本文选择以下两种模式进行分析。

1.区位模型

区位模型县域经济是以地理位置的优势,通过向上一级中心地区提供补充服务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该种模式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兴衰取决于该地区的优越的地理环境。适用于该模式的县域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工业生产力强大,交通便利,与大城市交往密切且吸收大城市辐射力较强。因此,在该优势既定条件下,这样的县域经济发展的起步较快,并且各种政策的实施见效速度也比较迅速。但是,当区位中心遇到风险时,对县域的经济也会造成致命的影响。

2.资源模型

资源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依靠本地区优越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型。该模型主要适用条件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该县域内必须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该自然资源主要以矿产资源为主,并且市场上的需求较高,前景较好;二是,该县域对于开发该自然资源的行政性和经济性壁垒较低,当地政府鼓励各类经济主体进入该县域进行开发。

三、新形势下县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城市经济发展思想为主导思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使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

1.布局不合理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意识较弱,制定的规划的手段也比较落后以及相关人员的素质的制约,导致县域经济布局的不合理。尤其在工业分散布局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农村改革计划的启动,使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大量涌现,这也是导致县域工业化布局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业布局的分散化使城镇化也变得分散,规模较小、质量不高的城镇遍地开花,难以发挥城镇集聚效应,使产业的升级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分散,造成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得不到集中和无害化处理,影响了县域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2.产业层次低下,经济结构单一

建国至今,我国一直采取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方针政策,政策的重点向大城市倾斜,导致工业化的二元特征十分明显。国家将县域工业化发展没有设置在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内,使县域发展计划得不到明确的政策指导。除沿海地区相对发达县域外,大部分县域经济结构都很单一,产业层次也比较低,造成县域内的各产业之间比例结构失衡。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首先,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其次,第一产业中的普通种植和养殖业所占比例偏高;再次,由于县域工业产业从业人员生产技术落后只能从事初级工业采集、加工工作,因此使企业的规模长期处于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内,无法享受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使县域的企业在竞争中处理不利地位。

3.生态环境较差

我国大多数县域企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建起来的,由于当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落后的生产技术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但是工作的重点还是倾向于大中型城市,忽视了县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再加上大量的招商引资,给县域低能的无害化垃圾处理能力带来了具大的压力,造成了县域生态环境严重的恶化。

四、促进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保障机制

1.制定基本对策,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布局

县域发展的基本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解放思想,促进发展,把扩大产业、增加人民收入、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问题放到首要位置;第二,突出县域特色,发展县域经济;第三,扩大县域投资空间,加大投资力度。在此基础上,新形势的县域将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实现县域工业集中布局,对于较大的县域可以根据人口的分布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选择一个或几个规划中心镇,作为县域产业发展的一个中心,并通过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引导周边县域向中心镇集中。这样,不但可以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布局,还可以使县域不断向城市化方向发展。

2.发展动力机制,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传统的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知识三种驱动力共同构成。在这三种驱动力的作用下,各县域应该培育具有一定特色的县域产业,挖掘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在新形势下,县域发展在引进新技术人员的前提下,利用本县域特色资源,因地制宜的发挥各县域优势,走出一条新型的县域的经济发展道路。

3.发展保障机制,推动县域农业发展的现代化

县域经济发展要依靠政府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才能切实的创造出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各地方政府应该针对各县域的优势,注重对专业农户的农业生产培养,完善农户土地流转机制,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实行分县域特色大批量、高标准的生产名牌农业产品。

五、总结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应该着重在各县域的经济特色上,以农村为主体,以小城镇为纽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实现富民强县,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进而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云南省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在我国传统和现实的社会结构中,县域是联系宏观与微观、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重要环节。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它是宏观经经运行的基础。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同国民经济体系的其他经济形态相比,县域经济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县域经济

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因区域和资源环境的差异,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二)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宏观体系的基础。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三)县域经济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

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具有明显的产业、市场和资源优势。

(四)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

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

(五)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六)在市场体系中,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八)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正确认识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兴滇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和一般的角度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关,也与不同县域之间的资源状况、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

(一)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比较富余,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有的甚至举步维艰,干部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等问题,城市与县域仍然相互独立。三是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与配套关系。

(二)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是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当前,中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6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二是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五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六是农业仍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建国以来,尽管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足,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中国农业发展缓慢。

(三)大部分县域工业尚未在县域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大多数地区县域工业不仅发展缓慢、总量过小,而且档次也比较低,突出表现: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三是县域工业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

(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治意识,信誉度低。

同发达省区相比,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云南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十五”期间,云南省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工业化程度低、劳动者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城镇化进程缓慢、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等各种问题依然突出。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已极大地制约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云南县域经济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在其他省区是很难见到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分孱弱。这是有云南省特殊的省情所决定的。云南地处西南边疆,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二元经济”的特征,即省域内的城乡、工农差别和本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同全国先进省区的差异。据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测评,云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第23位,与排在第一位的上海相差近2倍,县域经济发展指数为全国倒数第3位,比西部平均值还低2.3个百分点,目前还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16个要靠省级财政补贴保证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这种“大河有小河干”的“讨饭财政”现象引起了云南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认为:“县域经济是云南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已经成为影响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成为与发达省区的最主要差距。”

就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同全国其他省区相比,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同发达省区相比,云南一些县级政府对发展县域经济缺乏新思路和新举措,不少县政府官员还没有摆脱旧观念、旧思维、旧习惯的束缚,还存在着封闭保守、小富即安和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观;习惯于等、靠、要及政府大包大揽的计划经济观;忽视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经济增长观;追求仕途风险最小的平庸政绩观。有研究者认为,造成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难点还在思想观念转变上。

2.贫困面大,劳动者素质低,脱贫难度大,自我发展能力差。云南129个县市区中有近一半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对全国各省区市人口素质的分析,云南人口综合素质居全国末位。

3.县级政财失衡。这一问题成为制约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据云南省财政厅统计,“十五”期间全省县级政财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主要集中于昆明、玉溪等地,多数县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支出却迅速上升,收支差额逐年扩大。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保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用于公共支出和生产建设性支出得不到保障。

4.县级财源建设项目效果欠佳,未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目前,云南相当一部分县的经济基础薄弱,缺少新的支柱产业,县级财源结构单一脆弱。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和国家政策影响,烟草业等传统财源难以支撑县级财政持续增收,造成部分县财政大幅减少,而个别县在实施天保工程导致林产业消失后,陷入无“财”行“政”的困顿。

5.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据统计,云南城镇化水平居全国倒数第三,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经济实力弱,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即便云南城镇化水平低,但与落后的乡村相比,二者仍形成巨大反差。

6.工业化进程缓慢。有关人士认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工业问题。在云南的不少县,虽然各种资源相当丰富,但十几二十年不上一个工业项目,县里几乎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工业企业。云南县域经济总体水平之所以低,主要是工业落后所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也由此派生出来。

7.个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弱小。专家介绍,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主要增长动力,但这两者在云南县域经济中都十分薄弱,成为经济发展的两大"软肋"。云南县域经济不发达,很大程度上是个体经济的不发达。云南外向型经济的形势同样不令人乐观。云南实际利用外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主要集中于昆明等发达城市,其他县市利用外资额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不言而喻。

三、加快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云南省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一)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新阶段实施县域新突破,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最缺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一方面要树立和强化市场观念,面向省内、国内和国际三个市场,通过市场的完善和发育不断带动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省内县域之间、国内县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此外,还要以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资源和市场,在开放中求发展,这一点对我省沿边县域十分重要。要联系工作实际,要冲破各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及体制机制,彻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二)立足县域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县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以此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培育龙头和骨干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壮大,形成规模经营。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真正成为龙型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三,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例如,“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

(四)以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和特色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首先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县乡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用高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

(五)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其次,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改革,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它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形成一大批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为发展县域经济支招[J].中国统计,2005,01.

[2]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工业化;特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甘肃省县域经济工业化的模式

1.辐射带动型

按照区域经济学原理,大中城市的极化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即集聚过度导致交通紧张,能源、电力短缺或用地用水困难等),公共服务成本及基础建设成本增加,将使集聚产生的规模不经济,超过了集聚所带来的效益,于是一些企业便把产品、工厂向分散化发展,而靠近城市的县就是接受这一分散发展的载体。如紧靠兰州市的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永靖县,就在接受城市经济辐射上非常有力。所以,辐射带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更多的带有城市经济的烙印,在发展模式上,要强调招商引资,强调高速公路建设,强调工业园区建设,强调对城市工业项目的跟踪配套,发展为城市工业服务的配套工业项目。

2.小狗经济型

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在考察了台州的几十个乡镇后,提出了小狗经济的概念,指出浙江经济的突出特色就是小狗经济。例如浙江台州有上千家摩托车部件生产企业,由于高度的分工与专业化,各小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学习,所以其生产成本异常低廉,配件采购价格比大型摩托车企业自产的成本都低。可以看出,小狗经济的突出特点是众多的民营小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令人欣喜的是,在甘肃已经出现了小狗经济的雏形。在兰州市、定西市安定区、临洮县、渭源县、陇西县、岷县、临夏市等地区已经或正在形成百合制品加工集群、马铃薯淀粉精深加工集群、花卉种植集群、中药材加工集群等产业集群。

3.龙头带动型

光泽县地处福建省南平市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偏远欠发达山区县,经济发展状况应该较差。但是,随着县域内养鸡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龙头企业——福建圣农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农),20多年专注于肉鸡产业这个核心,在相对落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利用自然和生态优势,提高养殖加工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成为肯德基在中国南方最大的肉鸡供应商,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肯德基餐厅中,36%的鸡肉都是圣农的产品,打造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型优质肉鸡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一模式对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其核心是强调利用自然和生态优势,超越自身条件限制,发展特色经济,并通过以特色经济为依托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煤炭储量21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36.6%。由于国字号企业看好华亭,投资华亭,总投资31亿元建设华亭煤矸石电厂,成为全省县级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二、甘肃省县域经济工业化的思路

1.坚持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

根据区域比较优势,确立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培育和生成核心竞争力,进而依托核心产业向相关产业拓展。客观上,任何区域经济之间都存在差异,并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但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并非都是特色经济,关键要看特色的内容。甘肃省陇南地区有中药材12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300多种,野生药材资源丰富;甘南具有独特的藏医药、藏牦牛、山珍野菜以及麝香等名贵药材;河西地区的白牦牛、沙棘、锁阳、红花、麻黄等等;还有许多民间工艺品制作,这些都是很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可见,对县域内特色产业作好挖掘、培育、扶持,可以形成较好的县域经济发展方向。

2高度重视区域分工与合作,借势、借力发展县域工业

(1)与城市经济之间的生产要素合作

①劳动力。县域经济可以为城市经济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同时为县域就业减轻了压力。②资本。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就是资本的缺乏,劳务输出是一条隐性的资本积累途径,外出务工人员往往会向老家寄钱,这对农业投入的保证十分重要。③土地。县域经济以农村性为第一特点,与城市经济相比较,其区域内土地较多,可以为城市经济提供土地,换取发展。④智力资本。城市经济中智力资本密集,而县域经济则较为落后。因此,县域工业化的发展要想走优质、高效、甚至是高技术含量的道路,就必须依靠城市中的智力资本,只有如此,县域经济的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2)与城市经济之间的产业链分工合作

城市经济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其产业链会越拉越长,以便实现更高程度的专业化,但是,城市经济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整个产业链中,它往往只抓住核心部件、核心技术以获取高利润,其余上游产品或次要部件往往采取外购。县域经济由于土地、劳动力价格的便宜,完全可以为城市工业经济建设配套工业,以实现双方的利益共享。

3.与大型企业的分工合作

从上文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的例子中,我们已经明显的看到了这种分工合作的好处了,可以说,光泽县的经济实力与肯德基连锁企业比起来,要差得很远,正是因为挂靠了肯德基这只航空母舰,光泽县的生态优势、肉鸡生产的规模优势才被充分的发挥出来。所以说,借力发展就是要用县域经济这只小船,去“挂靠”大型企业的“航母”,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4.生态立县,走绿色农业之路

生态立县,是一个利国、利民、利县的好事,必须在县域内打造出美丽的山川、美丽的县城、绿色的农业。可以说,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县域内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关系着县域城镇招商引资、城市化的持续进展,县域经济工业化必须牢牢记住生态立县的原则。

篇6

[关键词] 县域 市管县 省直管县 体制改革

县域经济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是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的总和,是区域经济的概念之一。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丰富性。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整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广阔,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县级经济对国家政治的稳定、政权的巩固、经济的发展、小康的进程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市管县体制的由来与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地改市、市管县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延续而来,强调中心城市对省级行政的产物。市管县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为了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落实。另外,由于当时农村以农业为主,交通和通讯不发达、行政辐射的面积有限,需要中心城市对县、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管理。从历史观点和中国国情分析,市管县体制有其有利一面,特别表现在某些市管县政府与市场力量等合力推动了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并解决了一地两府的矛盾。但对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格局的转变、城乡资源的整合和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严格地说,市管县的地级市政府是城市政府,它凭借政治资源优势弱化了县(市)政府公共权力,并沿用传统的城市剥夺农村的方式维持农村依附城市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体制还人为地强化了中心城市对县(市)域经济的行政干预和人财物资源的索取,形成了城市与农村的不合理的竞争态势,使市县(市)关系紧张,与开放的市场经济背道而驰。同时,这种体制不仅增加了行政层次,拉长了行政距离,助长了、等级观念等不良作风,更为严重的是广大农民的民生之事得不到解决,人民群众不满意。长期以来,多数市管县的城市政府把经济建设强调到惟一的程度,把经济增长、投资增长作为硬指标硬任务,并作为官员、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标准。一般而言,城市的经济增长决定某一区域的经济增长。城市与农村相比,农村除了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外,几乎没有其他可以用来创造收入的资本,而城市相对集聚了一切资源优势,增加投入且能在短期内形成国民收入,进而直接影响官员政绩。因此,市管县城市政府一般有很强烈的重城市、轻农村,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的偏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官员任期制和干部年轻化的年龄约束,助长了政绩短期行为,更进一步强化了市管县体制下的城乡分治倾向。在这种政绩行为诱导下,市管县的城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有很大的难度。

二、省直管县的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

从全国百强县发展来看,这些百强县的发展有着内外的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我们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百强县发展的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传统市管县体制

2002年浙江入选中国百强县有26个,列全国之首,比第二位的江苏多9个。浙江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与浙江“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有关。从1994年以来,浙江实行省直管地同时直管县的模式,即“市县分治”,市只管区。地区一级财政只对省财政有结算关系,而且其预算内财政收入仅限于地级政府所在市,而与行政辖区内的县(市)没有对应的财政结算关系。预算内的财政结算,县(市)财政与省财政直接结算,对地级市没有上缴任务。少了地级市这一中间层级,避免了“市刮县”的现象,调动了县级党政干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二是浙江给县(市)扩权。浙江省在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除人事权外,把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权都下放给县。权限下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经济权限按行政层次划分的束缚,有利于政策、制度执行的规范化,有利于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2002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一举打破以往上级向下级“放权”采取的逐级让权的传统做法,省级政府行政部门绕开市级政府行政部门直接“放权”。全省共有17个经济强县(市)同时受到“扩权”的惠泽。“扩权”的范围包括12大类、313项具体的审批权限,几乎囊括了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涉及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0多个政府部门。县里在经济管理权限上几乎和行政上级地级市“平起平坐”了。

2.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过程。全国百强县强在哪?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工业相对发达。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抓项目建设,加快了县域经济规模扩张,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许多经济强县的经验表明,工业发展快,县域经济才能发展快;工业强特别是骨干企业强,县域经济实力就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强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培植优势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从全国看,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的实力来自特色所产生的竞争力。广东把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县域工业发展一定进园区,不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污染老路。以资源引项目,以项目引资金,以存量引增量,采取园区招商、规划招商、重点项目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把乡镇企业、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保护环境,延长产业链,形成聚集型园区经济,推动形成簇群经济和块状经济。要求发展园区经济一定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选准位置,搞好规划,正确招商引资,做到边建园区、边招商、边发展,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投产一片,见效一片,滚动式发展,防止盲目圈地,浪费资源。

3.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要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使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寻找市场,按市场需要生产,多样化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浙江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起步阶段的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孕育了相应的专业市场,达到了贸工一体化发展,以工兴贸、以场兴块,推进了二次创业的良好局面。像萧山、诸暨一样,浙江的绍兴、鄞州、慈溪、义乌等县市均有较好的特色块状经济。各地具有特色的块状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4.坚持对外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

县域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区域界限,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面向国际统筹规划,科学决策。加强与县外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才能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集聚,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利用外资和吸引外资企业,拓宽自己的市场,离不开政府营造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环境。世界500强有11家公司到顺德投资;有16家企业落户江苏太仓市。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已有6家落户江苏昆山,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已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为此,我省一些县(市)要尽快走出政府建设资金不足――对市场主体规费过重――市场主体设立减少――政府建设资金来源更少的恶性怪圈,不断改善经济环境,加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对外开放度。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加快本地资源、资产与外地资金、技术、人才的有机融合,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5.坚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是县域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实践证明,哪个县民营经济发展快,那里的县域经济活力就强.经济规模膨胀就快。浙江省温州市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壮大民营经济上.目前该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5万多家.其中注册资本超亿元的超过干家。去年民营经济总量达976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民营经济已成为温州经济的主体。只有把民营经济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才能带动带活县域经济。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是集“民资、民智、民力”于一体的民本经济,是充满活力的经济,是植富于民的经济。浙江萧山区1万多家工业企业中,97%以上是民营企业;绍兴县工业结构以轻纺为主,企业结构以民营为主,工业销售的85%来自民营企业。因此只有转制搞活、放手发展、开放引进、发展壮大一批民营经济,并使其在县域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才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快步发展。

6.通过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来实现

从1978年到1997年的20年中,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1998年,浙江针对城市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的实际提出了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浙江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以城市化来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县域城市化建设突破了以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时期的局限性,开始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域城市化的水平。各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改革新举措,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的新手段,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县域城市化建设取得了神奇的进展。如浙江的苍南县龙港镇,当初为五个小渔村,建设发展到今天已成了集聚了23万人口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民第一城”。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城镇化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努力培育二、三产业,增强城镇产业支撑。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集中。强化城市经营理念,不断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规范劳务中介组织发展,建立通畅的劳务输出渠道。完善户籍管理、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政策,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薄贵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体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6(09)

篇7

[关键词]县域经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

1、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2014年5月份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我省有183个县(市、区),是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也是一个县域差别大、县域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四川省县级行政区划由171个县、县级市和市辖区组成,即包括农业人口比重为30%以上的县、县级市和市辖区,但成都市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温江区,自贡市的自流井区,攀枝花市的东区、西区,泸州市的江阳区和龙马潭区,绵阳市的涪城区除外。

二是四川省县域人口多,且多为农业人口,但三次产业的从业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化。2013年四川省县域农业人口为6442.18万,比2000年减少了350多万。但四川省县域人口中仍然多为农业人口,2013年四川省县域农业人口占县域户籍人口的75.90%。

三是四川省县域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投资大幅增长,消费稳定增长。2013年,四川省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869.37亿元,是2000年的19倍多。此外,2013年四川省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915.65亿元,是2000年的6倍左右,慢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2、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县域之间经济规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2013年末,GDP总量最大的是成都市龙泉驿区,为837.06亿元,最小的是甘孜州炉霍县,为4.63亿元,两地区之间相差了近181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是双流县,达64.60亿元,最低的壤塘县仅有0.15亿元,两者之间相差了近43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的地区是双流县,达185.63亿元,最低的地区是得荣县,仅有0.74亿元,两者之间相差了近251倍。201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最高的地区为双流县,达484.23亿元,最低的地区是得荣县,仅有1.64亿元,两者之间相差295倍之多。

2.2四川省县域经济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且效率低下

目前,四川省大多数县域为农业县,并且农业的生产方式多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支撑,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比较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并且生产分散,规模效益低。二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没有大力推广或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三是农村劳动力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以及扎实的文化技能。四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步伐缓慢,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3、四川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3.1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一是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四川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壮大县域经济,四川省县域应该加强县域农田水利设施、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公路交通等的建设。

二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013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确定了2013-2015年四川省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建设重点县名单,具体详见下表。县域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特色发展。

三是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和引进成熟、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四川省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

3.2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

3.2.1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作为城镇化的核心

一是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减免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合理降低落户要求,促进外来人口的转移。二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为农民等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切实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待遇。三是持续加强保障房建设,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四是要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社保水平和覆盖面,同时,使他们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促使农民工更快地融入城市,加速农村人口转移进程。

3.2.2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注重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川省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依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原则,重点发展一批经济基础良好、人口规模较大、环境承载力强的县(市、区),帮扶一批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分布稀疏的县(市、区),逐步形成以若干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婷,徐少华.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新思路[J].农村经济,2005(8):50-52.

[2杨F.四川工业化进程分析与预测.经济热点分析,2010(22).

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80-02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末,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2006年辽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74元,增长了22.1%;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03亿元,同比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8亿元,增长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东北地区占5个,全部出自辽宁,最高排名34位,分别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持续提升。

2006年辽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增长10.7%,占全省的7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增长26.3%,占全省的3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3亿元,增长24.6%,占全省的2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6年辽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04.3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0.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历时6年总投资129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改善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使全省691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网五射两环”的公路交通总格局;三是在辽西北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458万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重点项目不断涌入。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随着县域基础设施和招商环境的改善,2006年辽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占全省的20.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农产品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0%以上。各县(市)普遍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江苏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原,北票工业园引进浙江赐富、纵横两大集团,投资10亿元年产60万吨海绵铁项目进展顺利,盘锦大洼船舶工业园已签订项目总投资72亿元,42个重点项目中将有15个项目年内达产。

在省财政资金支持的25个县(市)工业项目集聚地中,规模以上企业数已由2005年的325个增至2006年的577个,增加252个,增幅77.5%。其中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由2005年的42个增至2006年的100个,增加58个。

(5)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06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10.8%。从44个县来看,1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长海县仍旧是全国最高,达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个,占45.5%,比上年增加5个;3000-4000元的有11个,占25%,比上年减少5个;2000-3000元的有2个,占4.5%,比上年减少4个。

2 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约辽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放眼国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差距依然明显。

据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8.1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5%、15.86%、22.57%、16.43%、8.99%。

――新时期县域经济特色各异,竞争日益激烈: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广东省县域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通过与上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综合比较,现阶段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除少量县(市)外,总体处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一般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未形成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放大效应。

四是乡镇企业管理落后,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不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

不难看出,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中国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通症,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更加紧迫而已。

(2)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开放、发展和稳定,所以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①要坚定思想、统一认识,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县域立,城市兴”的思想,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双轮拉动、同步增长”。

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依据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到培养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品牌、扶持县域龙头企业上来。

③建立和完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依靠该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在领导机制、改革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④加速环境建设步伐,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加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服务的水平和加快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环境和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

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县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乡镇中小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其立足本地、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速集聚。

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各类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共生,机遇与挑战同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定困难,还要走一段漫长的崎岖之路,但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通过观察国内县域经济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出现实属正常、无可避免,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面对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逐步解决和克服了它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才能迎来中国县域经济“万紫千红、满园秀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S].2007.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重大问题[N].南方日报,2006-05-18.

[3]李亚华.新时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产业培育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标志,它体现县域经济的特色,代表了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因为主导产业这种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选择、开发主导产业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导产业选对了、开发成功了,就能大大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迅速形成规模效益和分工效益,并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尤其要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一、主导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主导产业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在日本,主导产业又被称为战略产业。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前后左右关联作用大,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从量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

一般说来,区域主导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整个经济增长率。第三,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能广泛的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的联系是: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都是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而重点支持的产业;它们之间从动态上看,存在着发展中的替代现象,即大多数支柱产业都是由过去的主导产业演进而来的,因而可以说,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潜在的支柱产业。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支柱产业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反映了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主导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将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第二,所处产业生命周期不同:一般情况下,主导产业处于产业的幼稚期到成长期之间,而支柱产业则处于成熟期,有些则已经步入衰退期;第三,着眼点不同:支柱产业强调现在,着眼于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比重大的产业就是支柱产业,即便其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只要比重还较大,仍可称为支柱产业调整。主导产业看好不久的将来,着眼于它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它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更强调前瞻性;第四,设定的目标不同:支柱产业侧重于近期或中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产业,提高现实的经济效率和规模;主导产业侧重于长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长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塑造未来的产业结构。

二、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战略支撑。要发展县域经济,如果没有主导产业作支撑,也就没有县域经济优势。一个县(市)竞争能力强不强,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县(市)的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强不强。我国部分欠发达县(市)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增长速度放慢,分析原因,其实质就是没有充分认识主导产业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作用,对本县(市)的主导产业缺乏科学认识。在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绝大多数都与“农”字密切关联。农民要脱贫致富,农业再上新台阶,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小县向农业大县强县迈进,都必须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1.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应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这是经济学家们在总结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轨迹后得出的结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产业总量由小到大的渐进的过程。产业结构的性质主要是由主导产业部门的性质所决定的,要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首先要改变主导产业的性质。发展主导产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集约利用资源、增强发展后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整体实力,抢占新一轮科学跨越发展制高点。

2.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主导产业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原料生产和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即达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产品规模化、批量化。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生产能力,获取规模效益。同时,由于基地化、专业化生产的逐步形成,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主导产业的经营者或龙头企业,很有必要,也有条件广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贮藏、运销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上引进和实施高新适用技术,这将较快的推广到生产经营者手中,对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3.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由于主导产业的产品是面向国内外市场,这就要求从原料基地建设、选育品种、栽培管理、收获、深加工、包装到运销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都必须重视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种市场的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结合,将促进该产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必然带来产品量、加工量、运输量等量的膨胀;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加工业、运输业、能源、机械等第二产业的崛起;必然带来与之配套的餐饮、修理、咨询、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兴旺,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活跃县域经济。

4.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往,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的基础上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是以粗放经营为主来实现的,因而很难持续发展下去。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大量开发,可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靠有限的资源是无法支撑起持续的经济高增长的;粗放经营对资源的浪费非常惊人,对环境的恶化十分突出。通过培植主导产业,就能优化组织生产各要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选择县域主导产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理论”,选择培育县域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是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和比较优势基准。所以,只有既具有明显的优势又具有较强关联效应并且成长性好的产业才应该被确定为县域主导产业。在确定县域主导产业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比较优势原则。优势是形成主导产业的基础。区域主导产业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引导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培植主导产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要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进步程度及相关产业的潜在能力,可以考虑选择在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比重,具有一定的扩张力量,并且对其他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2.市场主体原则。市场需求是决定和影响一个产业产生、发展和衰退的根本性因素,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就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这就要求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注重产业的市场需求,不但要有现实的需求,还要有较大的潜在需求。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必须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对那些资源消耗较大、环境破坏严重的行业,要坚决退出;对有一定产业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优势的资源型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优化升级,稳妥发展;对发展势头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扶持,积极发展。

3.集约高效原则。一个产业具有良好的、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具有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成为县域主导产业的重要条件。有的产业尽管当前效益比较好,但如果是夕阳产业,则不能选择作为主导产业。

4.产业关联原则。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除了看它的市场前景如何之外,还要看它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果如何。一个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

5.技术进步原则。当今世界竞争本质上是技术优势的竞争,技术进步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选择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趋势。如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生物及医药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6.持续发展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强调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突出“绿色产业”的重要性,要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选择和培育县域主导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关系到产业开发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大问题。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缘条件,不同资源状况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选择方向和重点,并非是资源富集的地方都能形成主导产业和经济效益。它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本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循着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市场提供什么,应当怎样组织的思路去筛选和培植。

1.从发挥资源优势上选准。资源约束对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讲,市场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结构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摸清资源特点、分布、产量、潜力、前景、市场占有度等情况,在详细调查、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源进行排序,选择出有地方特色、有开发前景的资源进行培育。这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

2.从预测市场需求上定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出较高的需求弹性,较长的生命周期,较广的适应能力,需求系数大,增长率高,生命力旺盛,适应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可以作为主导产业进行优先考虑、重点培育。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超前性,一般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定型,如果跟着市场转,到时,也许会因市场的饱和而使主导产业陷入困境。因此,全面调查、科学预测、超前发展、注重特色,对于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3.从总结群众实践上吃准。某种资源或产品,在当地适应度、效益度,是否有较大的覆盖面和比重,是否具备条件发展,是否有能力发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尊重群众的意愿,瞄准市场,导入新技术,并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就能培育出具有发展前途的县域主导产业。

4.从获得经济效益上瞄准。经过论证选准的县域主导产业,必须是高产、优质、高效项目,生产的项目必须是技术吸收能力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快,投入人力、物力最省,产出的效益最显著。

5.从产品的扩张能力上卡准。主导产业必须是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或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可以驱动其他产业的扩张,有明显的前推动、后拉动和旁侧联动效应,即主导产业不仅要有单个的经济优势,而且要有系列牵引带动优势,通过一个主导产业来带动一片经济开发。

参考文献:

[1]马晓燕,骆玲.基于支柱产业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05).

篇10

关键词:县域旅游;旅游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90-02

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当地资源、资金、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县域都根据自身特色优势,选择某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实现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发展。其中不少县域通过旅游产业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效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县域旅游经济概述

(一)县域旅游经济的概念

县域旅游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域空间,依托县域旅游资源赋存优势,以资源开发为基础,通过发挥旅游业的整合联动作用,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提高竞争优势不仅依赖于资源本身的质量,而且需要依托多种因素及多个产业的协调配合。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意义在于通过改进、培养和提高县域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逐步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县域旅游经济水平的改善不仅可以提高县域经济实力,而且能够改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发展县域旅游经济的作用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经济增长

县域经济发展应该结合实际,根据自身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第一、第二产业长期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县域可能出现经济增速缓慢或者遭遇发展的瓶颈。因此,很多地区通过扶植和鼓励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来实现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2.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

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然而随着乡村旅游兴起与发展,许多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到乡村度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县域为了发展旅游业,通过改善和提高旅游接待环境,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改善了农村村容风貌,加快了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

3.拓宽农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当地吸收和解决劳动力就业岗位不足等问题,造成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而使当地有效劳动力大量流失,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通过发展县域旅游业,可以有效吸纳农村未就业人员,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有效解决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高实际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实现县域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二、县域旅游经济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确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六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否雄厚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县域旅游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域发展旅游业具有充实的资金基础,能够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在旅游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基础雄厚可以较好解决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同时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经济条件。

(二)政府行为

政府对旅游业所起的宏观调控作用非常重要。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差异,政府在旅游开发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有些县域政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推进旅游业全面发展;有些则作为服务者,负责协调旅游开发中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行为。

(三)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指游客在多个旅游目的地,多种旅游产品及服务之间做出选择,对某个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意愿及购买水平。县域旅游开发首先需要了解游客需求,采取策略吸引客源市场,最终形成竞争优势。

(四)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指经过开发建设能够为县域旅游业发展所利用的一切资源表现形式。旅游资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凡是能够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一切客观事物均是旅游资源。它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旅游特色,构成对旅游者的核心吸引力。旅游业的竞争性还表现在拥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五)企业运作

旅游企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所需的产品及服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旅游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弱,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感受评价,从而决定县域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六)区位环境

区位环境是指县域地区与周边地区相比所处的相对地理位置,以及县域地区与周边地区所表现的竞合关系。它影响到县域地区距离中心城市和客源市场的远近,以及客源市场距离目的地的交通便捷程度。

三、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类型

不同县域由于旅游业地位、资源质量、客源市场、区位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不同,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自身现状及优势,选择不同特色的县域旅游经济模式。本文通过对比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

(一)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是指政府通过强效的行政干预管理,在县域旅游发展中对资源开发建设、产品宣传营销、行业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宏观调控。这种模式的优势表现在县域旅游开发初期政府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有效缓解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保证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旅游业在较短时间内的快速增长以及产业规模的初步形成。但是,县域旅游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水平后,仅仅依靠政府主导就会影响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运行,制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可能造成投融资渠道过于狭窄,阻碍旅游开发进度,不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主动积极性。

栾川模式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典型代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表现在政府统筹主导、资源特色明显、市场营销有力。栾川模式的成功经验能够为那些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都不具备优势条件的县域给予参考借鉴。

(二)市场运作型

市场运作型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对县域内优良资源进行招商开发建设,以此带动县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转让企业经营权,吸纳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开发,激发旅游企业参与竞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以内资吸引外资,外引内联的旅游投资模式,提高了县域旅游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这种模式的优势表现在积极吸纳民营资本投入,有效解决发展中资金不足,激活市场主体的竞争参与性。然而完全依赖市场调节作用存在局限性,主要是市场经济的无序性、自发性和事后性决定的。政府仍然需要发挥必要的监督管理职能来规范市场秩序,防范投资者的各种短视经营行为,积极保护资源与环境质量。

婺源模式作为市场运作型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旅游的优势在于灵活运用市场手段,以乡村性旅游资源作为特色。其成功经验是秉持“放手民营、多元投入”的经营思想,积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例如,婺源旅游集团公司的民营股份占了绝大多数,国有股份仅占27%。采用多种投资方式促成了企业、政府、社会资本合力发展旅游业。

(三)资源优势型

资源优势型是指依赖于具有特色、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优势,以资源强烈的吸引力推动县域旅游经济的较快增长。这种模式要求旅游资源具有较高质量品级,县域地区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特色进行准确定位,整合资源开发配套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相对竞争优势。但是,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不具有永久性,随着游客经验的丰富以及消费趋势的变化,即便是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培育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强化长久性的吸引力。

九寨沟模式作为资源优势型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在于优质独特的资源条件产生了强烈的市场需求。九寨沟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对资源保护极为重视,当地政府明确永续开发利用资源,以保护为前提进行开发建设。在缓冲区保留藏族村寨,实行沟内游和沟外住相结合。

(四)产业协作型

产业协作型是指县域地区最初依靠第一、第二产业的优势力量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区域特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资金积累之后,县域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水平,再转而以其他产业基础条件带动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其他产业与旅游业优势互补,三大产业间优化互动的特色发展道路。

永安模式作为产业协作型的典型代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在于依靠工业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经济基础,加上稳定农业经济的支持,经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水平后,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以保障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第一、第二产业给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提供足够资金资源支持,而旅游业发展又促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县域旅游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

本文结合实例重点分析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四种基本类型。随着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县域旅游经济模式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发展,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资源导向弱化,品牌意识增强

从县域旅游经济不同模式的发展现状来看,不同县域都较为重视优势资源的选择和开发建设,将其作为吸引游客的核心力量。但是,由于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数量有限,资源吸引力可能会逐渐减弱,县域将更加重视塑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品牌形象,使自身能够从众多县域中脱颖而出,增强竞争实力。

(二)模式动态变化,呈现多样类型

县域由于经济基础、资源条件、政府行为及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现状及特色,因而不同县域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不同的旅游经济发展路径,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县域旅游经济模式不会一成不变,而是表现出动态变化趋势。

(三)注重质量提升,相互融合借鉴

目前,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大多数仍然处于数量扩张阶段,随着今后旅游业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和调整,县域旅游发展会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县域通过主动思考自身旅游经济模式的不足之处,积极借鉴其他成功模式经验,实现不同模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借鉴。

本文通过明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深入梳理总结了县域旅游经济四种基本模式的优势及不足,以及这些模式所表现出的发展趋势,期望县域能够摸索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许振晓,王国新.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剖析――对杭州三县(市)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5,(6).

[2] 周霄,肖智磊.经济欠发达与发达地区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河南栾川和江苏常熟为例[J].江苏商论,2007,(10).

[3] 钟睿,姚治国.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