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语言及开发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语言及开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语言及开发

篇1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方面

中图分类号:TP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一、引言

目前,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计算机的发展主要是简单到复杂的路线,从大型的台式计算机到现在进入我们日常家庭的小型台式机以及笔记本电脑。讲到计算机,就离不开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探讨,而软件开发语言正是软件研发的重要支撑。从历史来看,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不成熟到逐渐完善和成熟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成熟与完善历程,其主要经历了从面向过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到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再到面向方面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三个发展阶段。每一发展阶段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都有着与当时环境相辅相成的特征,下面笔者就将对这三个主要发展阶段逐一进行研究说明。

二、面向过程的程序开发设计语言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计算机语言仅仅建立在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基础之上,而程序编写员也必须对其使用的计算机硬件特征非常熟悉才能对开发软件的语言程序进行代码的编写工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水平的进步,70年代后期,计算机语言开始向高级语言迈进,如今天被广泛应用的C语言和Pascal等。诸如此类的,由数据结构和算法组成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就被称之为面向过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面向过程语言的出现,较之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可以说是巨大的进步,它不再要求程序编写员对其使用的计算机硬件特征非常熟悉,而是对机器的细节进行屏蔽,使他们更专注于对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至此,软件摆脱了硬件的束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

面向过程的结构化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主要强调的是程序模块化和功能抽象,将解决问题的过程看作为一个处理过程,而面向过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程序的模块化是对功能的抽象,各个模块之间通常都是独立的,每一个模块都可以看作为独立的处理单位,可进行输入和输出操作。

(2)在面向过程的软件语言中,每个过程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能够将处理结果显示给使用者,并且在数据输入相同的情况下,任何调用所显示出的结果都是一致的。

(3)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语言的核心设计内容就是注重逐步细化,这一过程往往是通过在控制结构中增加细节来开发程序,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模块只是针对特定的需求,并不具备广泛应用推广的效果和作用。

三、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设计语言

与面向过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不同,面向对象是一种从初级简单的语言向更为高级复杂的语言跨越的一个的过渡阶段,因此,其核心概念是对象多态性和承继性,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中的对象就是指数据封装所形成的一个能动的实体。用户们可以不必熟悉对象行为的主要特征,而只需要根据对象提供的外部性接口,对对象进行访问即可。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方法常见的有两种:一是,从普通到特殊的认识。例如车,人们第一眼往往只是单纯的看到“车”这个字,但是,仔细对这一个字进行分类之后,人们又能够发现车又可以细分为越野车、轿车、跑车或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二是,从特殊到普通的认识。例如我们在操场上看到有人在打羽毛球,这个羽毛球就是一个对象,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人在踢足球,同一个道理,它也是一个对象,并且这两个对象之间除了有种类上存在差异外,本质上都属于球类。因此,对于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来说,就非常适合应用这种认知的方法。除此之外,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同样能够提供由普通到特殊的演绎手段,也能够提出由特殊到普通的总结形式,而这两种方式在计算机软及开发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上面已经提到过,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中,承继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承继性主要是指从一个对象获得另一个对象的完成过程,它还支持分类概念,因此,我们都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层次分类来对实现对其的管理。每个类,不仅承继了其基类的所有操作与数据,而且能够扩充有自己的特征的操作与数据,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对象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了。此外,面向对象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态性,多态性主要指用户在使用其函数进行编程时,无需了解函数具体的实现方法,而只需熟悉其使用与功能的界面。即就是说,在设计这一层面,软件设计程序员不用去细琢某个动作的具体细节,而只需要了解自己在对象上所施加的动作即可。正是对这类能够将函数和数据看作模块的方式的开发语言进行科学的开发与研究,才推动了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朝着科学高效的方向前进。

四、面向方面的程序开发设计语言

如果说面向对象语言是以对象为切入点进行编程的话,那么与之类似的,面向方面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则是以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编程的。面向方面的语言就是针对面向对象的语言的用户而产生的。首先来说,针对用户所关心的方面进行分解和分析,然后对分解出的各个方面逐一进行实现,最后再综合起来。例如,对所给出的系、编程的立足点应以业务逻辑、持久存储、日志、安全性、四个方面为出发点进行编程,不再以对象为立足点。在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编程时,是相互独立的却又相互联系的。面向方面的语言在对“方面”的定义上引入了告知切入点、联结点等实现方面的机制之间的某些联系。根据原程序中定义的关系,方面编辑者将实现在方面上的重新组合,从而构成了一个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完整的程序,当用户提出需要某个方面的变化时,则只需在所提出的那个方面进行改动,而不必去顾忌其他三个方面。

综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正在不断的朝着科学高效的方向进行更新换代,在克服原有开发语言存在的缺陷的同时,不断提升发展。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正在朝着一个大众化的、简单的、自然的方向发展,在快捷、简便、实用操作的背后暗藏着复杂而多样的原理。

五、新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种类在整个计算机的发展史上举不胜举,但必须清楚的是,每一种语言都有着与其他语言不同的本质特点,同时也有着独特的适用情况,笔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一种新型的面向方面的语言——模型转化语言aomtl。这种语言的操作方法主要是汲取了ocl和atl两种语言的优点,进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更适应于计算机系统、便于程序员编写以及易于读者理解的语言。Ocl严格来讲是一种声明式语言,具有抽象层次高、定义简洁等诸多优点;atl则可以说是一种混合语言,不仅操作方便,而且语法还简单易于理解,对程序员来说是一种非常方便理解应用的语言。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较多应用到的C++和Java语言,编写起来无论在理解还是定义等方面都感觉不那么得心应手,没有我们的自然语言来的更便捷。相反,aomtl就是采用自然语言书写变换规则的,而且还有一个模型转换的形式化定义,能使自然语言与系统可以识别的语言相联系。

六、结语

通过上述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三大主要发展阶段的介绍,以及对新型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研究与探讨,不难发现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大众化的、自然的、简单的,但是其设置和原理却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仅仅是在操作上变得快捷、简便和实用。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不断发展:“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方面”,不断克服前者固有的缺点而推陈出新,最终带动了相应开发语言的设计方法的发展。当前,面向方面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广泛应用以及新型语言的出现成为了软件开发语言的最新动态。因此,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者应该适当的给予关注,并在实践应用中逐渐总结新的语言设计方法,为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艾凌云.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研究[J].南昌大学工程学院

[2]方义秋,贺蕾,葛君伟.一种面向方面的模型装换语言[J].

[3]赵宪峰.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规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

[4]袁绍欣.浅谈软件开发语言及其设计方法的演变和最新动态[J].大众科技,2005

[5]霍特.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研究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

[6]朱福喜,张黔.并发面向对象语言COOLIU的语义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12

篇2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 开发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本身分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计算机本身具有逻辑功能,软件给计算机工作进重新行安排,使人们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减短劳动时间。计算机高速发展开始与生活密切结合,也促进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技术的发展。

一、计算机软件概述

计算机需要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共同配合才能确保正常工作。对于软件部分来说,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即系统本身的软件,主要的功能是对计算机进行管理、监督和维护等,例如自检程序和操作系统。而应用软件则是需要软件开发人员对相应的领域进行研究,一般来说都有其独特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器、聊天交友软件等。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软件已经渗透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了生活生产的效率,也促使软件产业不断创新发展,富裕了一批软件开发者。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软件开发完成后的保护工作同样很重要,如果没有进行保护,很容易被复制、修改、影响使用并且危害其利益。

二、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式

1 软件原型法。在软件开发中,许多软件在开发的前期以各种需求为基础,通过后期的开发过程将功能慢慢实现,逐步确定设计软件的方案,一步步完成对软件的开发,这种方法我们称为软件原型法。这种开发方法主要适用于需求不明确的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者对于自身的需求并不明确,所以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分析和修改。在开发中通过用户参与来实现软件的后期修改,不进提供了用户的参与度,实现了用户对于软件的决策权,让用户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力,其实也完成保证了软件的实用性。在这种开发模式中,模型的建立和速度对软件最终的成形有着重要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有抛弃式、递增式和演化式等。

2 软件生命周期法。软件生命周期法主要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它是通过时间来设定软件开发和维护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立的目标和任务,分工明确,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大大保证了软件的质量,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常用的一种软件。根据时间设定的不同,整个开发过程中可以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二级、程序编码、软件测试、运行维护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环环相扣,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这就要求开发者在开发软件时认真仔细,精确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简化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提高了软件的可操作性。

三、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分析

l 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更为普遍,这让全球迅速结成了一张网,把两个不同的整体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全球网络资源的共享,给不同用户之间的社交带来了便捷,他们又是两个没有约束的个体。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通过各个软件平台,使用户在相同时间内提高了工作效率。软件是保证计算机正常使用的核心,而软件开发技术的提高则是保证用户能体验到更加人性化的软件,提高各项软件在计算机内的使用。

2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重要意义在于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学习的需要。通过研究人们需要什么,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用先进的网络开发技术来开发出科技含量高,价值高便捷又实用的软件。在开发软件时,开发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从软件应用应该标准化,要从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着手,从而来保证用户使用达到最好的效果。然后计算机本身的系统版本和各个杀毒软件的安全等设置的限制,使用户在其操作中显得更加复杂化,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还事半功倍,这也对软件的推广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相对于兼容操作系统的软件来说,因为没有系统的影响,运行时速度流畅,简洁方便,使用的同时计算机还能对使用数据进行备份还原,这样才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所有计算机使用软件时间的越长,软件与系统的兼容性就会变得越差,这时开发人员就必须找出问题的关键,提出好的方案来解决问题,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软件。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还是会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为了能够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就需要开发人员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调查和研究。

篇3

 

一. 计算机软件行业的现状

 

近年来,计算机软件行业越发崛起,成为有发展潜力的有创新精神和蓬勃生机的年轻行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年轻人的青睐,让更多人置身于软件开发行业中。这个行业的发展与外国发展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没有外国发展的那么迅速。软件开发行业中很少有资深的人才,许多人都是在这个行业呆了一段时间后转业或者离开开发前线。一些从经验中总结得到的技术没有传承下来,进而慢慢的被淹没遗忘。

 

二.常见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一)C语言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期,C语言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同时小型微机、大型主机也被应用到C程序中,它不仅拥有良好的设计语言,还能为工作系统编制对应的应用程序。在编写过程中,它不依赖计算机硬件以及相关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C语言已经拥有一定的历史,到现在它仍然被利用,说明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并且成为现代性编程语言。在计算机开发中,它具有灵活方便、精悍短小等特征,虽然只有9类控制语句、32个关键性词语,但是它能将高级语言的语句、基本构造以及低级语言有机的整合起来。另外,它还能计算机进行字节、单元位以及选址工作。由于数据模型丰富,具有整型、实型、数组型、字符型、构造型以及共用体类型,在丰富的数据来行中,它为计算机软件成本提供了良好的运算过程,从而逐步提升运作效率。

 

它具有34种运算符号,在赋值、括号都能被C语言利用的过程中,具有表达方式灵活等特征,通过生成质量有保障目标代码,从而不断提高执行效率。除此之外,它还能直接访问物理区域,对软件开发进行实时性开发,它允许对物理地址进行访问,具有表达能力好、移植性好等特征,几乎所有的软件商都会装有C语言。

 

(二)C++与VC++

 

从目前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来看,视觉窗口已经让图像成为标准,但是运用C语言具有很大的难度。在C语言的基础上,通过革新与创造,开发了C++,它不仅具有C语言的特征,还对C语言进行了大量的知识扩充。C++的功能是,通过多种编程范式、程序设计以及类型检查,让其不仅适用于程序设计,还被公认为是拥有混合性程序设计的语言,通过该程序能便捷的设置窗口。在微软的高功能地位中,VC++只要微软在C++语言的基础上,都能加快计算机软件开发以及利用步骤。

 

(三)Access与Visual Basic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编程中,Visual Basic主要包括事件驱动以及环境开发等编程语言,这个程序也是目前使用量最多的程序。GUI图形用户与RAD快速应用都是VB编程语言的应用功能。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数据库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语言。SQL机构化查询已经成为数据库使用最频繁的语言,VB可图像操作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库功能。另外,它还在内部设置了SQL结构查询语言,和VC++比较,VB更加方便。而Access并联式数据库管理则主要运用在小型数据库中,并且具有强大的功能。通过Visual Basic语言工具不仅能让VB与VBA产生良好的协作关系,还能让VB语言更好的应用在软件开发中。

 

(四)Java语言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运用Java语言避免了C++与C+语言在软件开发中的困难,能够将单机的软件开发编程对应的网络模式。它和普通的语言开发以及应用相比,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代码翻译成二进制节码,而不是利用多种平台的机器对其翻译。这样,也就展示了一次翻译、执行的编程特性。在字节翻译的环境下,它也会缩短Java运行效率。在语法利用上,它和C++、C+类似,但是也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没有多继承、操作符重载等特征。根据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等语言特征,在提供接口、原语继承的同时,使用各种接口,确保多重功能顺利完成。另外,Java还具有移植性、通用性、高效性、安全性等特征,已经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数据处理、游戏控制与手机中,综合Java特点,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优势。

 

三.原则

 

(一).整体结构

 

开发项目的整理结构决定了用什么样的开发软件,使用什么样的编程语言,整个系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并不是说整个系统都必须要使用同一种编程语言进行编写,编程语言的选择应该依据项目功能而定。对于成本投入较大的操作,如:图形渲染、密码学、视频处理以及信号处理等,程序员要认真考虑,尽量用一些静态类型的语言。

 

(二)尽量使用最为熟悉的语言

 

熟练掌握的语言能够运用在开发软件方面的话,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并且能够对软件工程项目时间表进行准确预测,及时完工。此外,熟悉的语言可以创新,如,开发的软件是偏重复处理手工劳动时, 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简单、灵活的编程语言,尤其是选择那些自身就具备相应功能的编程语言。

 

(三)充分考虑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是软件开发的基础,所有软件编程语言都应该适应硬件环境,所以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外部硬件环境。

 

通常情况下,编程语言适应了目前版本的硬件环境,但随着硬件设备的更新,当前的软件可能就不适应了,不匹配的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在程序开发以前要选择适应环境的编程语言,这样编出来的程序就能够长时间较好地运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任何编程语言编出来的开发软件都能够实现并能够快速调整,因此,快速原型是很重要的,动态语言在这方面表现出了突出的优点,可以和很多相关库进行结合。

 

(四)语言的选择要考虑是否支持平台

 

支持平台也是在编程语言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例如:在浏览器中运行的程序语言,根据语言是否适应就可以有选择的使用一些语言。平台是一个大环境,所有操作都应该适应于平台,一些程序开发过程中,程序语言的格式决定了要涉及大量的位操作,此时,要充分考虑大量的位操作是否给软件开发带来困难,是否可以避免大量的工作,如果必须要进行大量的位操作,那就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容易位操作而且可以提供合适数据类型等特点的编程语言。

 

同时, 在一些特殊领域,程序员应该使用专业的编程语言,因为这些程序语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使用起来既能够节省很多的工作时间,还可以防止编程出现较大的失误。

 

四.结语:

 

编程语言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灵魂,它决定了我们所开发软件的效果。而编程语言的选择则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重要环节,选择了合适的编程语言进行编写,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编程效率也提高了计算机软件的效率。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进行编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我们要在编程语言的选择上不断的进行探究,丰富及强化自身的知识,进行探索。如果不这样的话,就很难在复杂而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崭露头角,在竞争激烈的计算机软件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篇4

关键词:计算机;声卡;仪器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303-02

1 从数据采集的角度看声卡

从数据采集的角度来看,声卡是一种音频范围内的数据采集卡,是计算机与外部的模拟量环境联系的重要途径。

1.1 声卡的工作原理

声卡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其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我们知道,麦克风和喇叭所用的都是模拟信号,而电脑所能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声卡的作用就是实现两者的转换。从结构上分,声卡可分为模数转换电路和数模转换电路两部分,模数转换电路负责将麦克风等声音输入设备采到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电脑能处理的数字信号;而数模转换电路负责将电脑使用的数字声音信号转换为喇叭等设备能使用的模拟信号。

2 声卡的主要技术参数

(1)采样的位数。

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声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这个数值越大,解析度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声音也就越真实。声卡的位是指声卡在采集和播放声音文件时所使用的数字声音信号的二进制位数,它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音信号对输入声音信号描述的准确度。例如,8位代表28=256;16位则代表216=64000。比较一下一段相同的音乐信息,16位声卡能把它分为64000个精度单位进行处理,而8位声卡只能处理256个精度单位,最终采样效果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2)采样频率。

目前,声卡的最高采样频率是44.1kHz。少数达到48kHz。对于民用声卡,一般将采样频率设为4档,分别是44.1kHz、22.05kHz、11.025kHz和8kHz。22.05kHz只能达到FM广播的声音品质;44.1kHz是理论上的CD音质界限,48kHz则更好一些。对20kHz范围内的音频信号,最高的采样频率才48kHz,虽然理论上没问题,但似乎余量不大。使用声卡比较大的局限在于它不允许用户在最高采样频率之下随意设定采样频率,而只能分为4档设定。这样虽然可使制造成本降低,但却不便于使用。用户基本上不可能控制整周期采样,只能通过信号处理的方法来弥补非整周期采样带来的问题。

(3) 缓冲区。

与一般数据采集卡不同,声卡面临的D/A和A/D任务通常是连续状态的。为了在一个简洁的结构下较好地完成某个任务,声卡缓冲区的设计有其独到之处。为了节省CPU资源,计算机的CPU并不是每次声卡A/D或D/A结束后都要响应一次中断,而是采用了缓冲区的工作方式。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声卡的A/D、D/A都对某一缓冲区进行操作。以输入声音的A/D变换为例,每次转换完毕后,声卡控制芯片都将数据存放在缓冲区,待缓冲区满时,发出中断给CPU,CPU响应中断后一次性将缓冲区内的数据全部读走。计算机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非常高,读取缓冲区数据所用时间极短,不会影响A/D变换的连续性。缓冲区的工作方式大大降低了CPU响应中断的频度,节省了系统资源。声卡输出声音时的A/D变换也是类似的。

一般声卡使用的缓冲区长度的默认值是8KB(8192字节)。这是由于对X86系列处理器来说,在保护模式(Windows等系统使用的CPU工作方式下)下,内存以8KB为单位被分成很多页,对内存的任何访问都是按页进行的,CPU保证了读写8KB长度的内存缓冲区时,速度足够快,并且一般不会被其他外来事件打断。设置8192字节或其整数倍(例如32768字节)大小的缓冲区,可以较好地保证声卡与CPU的协调工作。

(4) 无基准电压。

声卡不提供基准电压,因此无论是A/D还是D/A在使用时,都需要用户自己参照基准电压进行标定。

(5)声卡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

某声卡的频率响应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200Hz~5kHz之间的曲线还是比较平坦的,其余部分信号有较多衰减。在合适的频率范围内,可以用声卡代替昂贵的数据采集卡进行工作。

2 利用G语言LabVIEW组建虚拟实验仪器

虚拟仪器是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简称NI)于1986年提出的“软件就是仪器”这一口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概念是用户在通用计算机平台上,在必要的数据采集硬件的支持下,根据测试任务的需要,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和扩展传统仪器的功能。传统台式仪器是由厂家设计并定义好功能的一个封闭结构,有固定的输入/输出接口和仪器操作面板。每种仪器只能实现一类特定的测试功能,并以确定的方式提供给用户。虚拟仪器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仪器由厂家定义、用户无法改变的模式,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设计自己的仪器系统,并可通过修改软件来改变或增减仪器的功能,真正体现了“软件就是仪器”这一新概念。

(1)G语言LabVIEW关于声卡的模块介绍。

LabVIEW中提供了一系列使用Windows底层函数编写的声卡有关的函数。这些函数集中在Sound VI下。由于使用Windows底层函数直接与声卡驱动程序打交道,因而封装层次低,速度快,而且可以访问,采集缓冲区中任意位置的数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够满足实时不间断采集的需要。

LabVIEW函数库中Sound Input子模版(Functions PaletteGraphics&SoundSoundSound Input)提供了声卡函数,可以通过声卡采集外部模拟信号。

(2)基于声卡的虚拟示波器的组建。

应用LabVIEW构建基于声卡的虚拟示波器,其整体思想就是在一个While循环中,添加各输入节点,使其对采集到的声音波形进行显示,而在内部又添加了若干的属性节点来对各种附加功能进行实现。流程图如图3所示。

虚拟示波器的软件的设计是把整个软件分别分成几个模块,然后组建成一个整体。分别为数据采集,存储,显示,处理等。

数据采集模块是虚拟示波器软件的硬件驱动部分,在这里主要是利用LabVIEW里面的声卡函数完成声卡的硬件参数设置、启动声卡采集数据、等待采样数据缓冲区满的消息、通知声卡停止采集等任务。

波形显示模块使用了波形操作函数,主要用到Build Waveform函数。Build Waveform函数。建立或修改已有的波形。默认情况下函数只有waveform和t0输入端子,向下拖拽函数下边沿还可以增加dt、Y和attribuates输入端子。使用操作工具单击端子可以弹出元素选择快捷菜单。如果waveform端子没有接入,则Build Waveform根据输入参数建立新的波形数据,并在输出端子中返回。在本设计中,只用到t0,dt,Y三个输入端子。其中t0为波形的起始时间,dt为波形数据点中间的时间间隔或持续时间,Y为包含了波形的数据值。此处,设置起始时间为0,但因为数据格式不匹配,增加了一个数据格式转换函数to time stamp,从而把一个数值转换成时间值。dt值取自SI Config的格式中的采样倒数,倒数取得的方法利用了reciprocal函数。Y值来自SI Read的stereo 16-bit输出端子。

因为篇幅有限,不能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下面是组建好的示波器。

3 虚拟示波器和传统示波器的比较

虚拟示波器的优势在于可由用户定义自己的专用仪器系统,且功能灵活,很容易构建,所以应用面极为广泛。尤其在科研、开发、测量、检测、计量等领域更是不可多得的好工具。虚拟示波器技术先进,十分符合国际上流行的“硬件软件化”的发展趋势。它功能强大,可实现传统示波器的全部功能,而且还有传统示波器所不具备的功能,如实时存储波形、数据存盘以及远程数据采集等功能。它操作灵活,完全图形化界面,风格简约,符合传统设备的使用习惯,用户不经培训既可迅速掌握操作规程;它集成方便,可以和高速数据采集设备协同工作。

4 结束语

利用计算机声卡在音频范围内代替专用的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样和输出,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虚拟仪器,具有成本低、兼容性好、通用性和灵活性强的优点。学生可将用户程序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就能在不增加硬件投资的情况下,拥有自己的示波器等仪器。利用同样的原理,用户可以开发频谱仪,信号发生器等各种实验仪器。

参考文献

[1]National Instruments. LabVIEW User Manual. Texas: National Instruments, 2003.

[2]张毅等. 虚拟仪器技术分析与应用,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篇5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3.050

0 引言

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如今,它已不单单是一种计算工具,而是人类智慧的延伸,广泛运用于数据通信、文化教育、经济管理、医疗工程等领域。作为计算机技术的核心,软件产业日益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1 软件开发的方式

开发一个大型软件,需要有团队支持,为保证软件的开发质量,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相关的规定进行开发调试。软件开发通常有三种开发办法。

1.1 生命周期法。从时间的角度,把软件分解成若干个阶段,需严格要求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尾。

1.2 原型化的方法,生命周期法属于传统方法,其理论较严密,需要大量的定义和说明,甚至在开发之初就要认定有关资料,不适合初期概念模糊的软件。遇到这种情况,开发人员可使用原型化方法,通过研究原型化系统,达到符合软件本身的要求。

原型的三种形态:纸上原型,这种模型对软件的一些特征做了解释;工作原型,在计算机上对制做好的部分功能进行试放,可使用户提前了解将要开发的程序;现有原型,用一个现成的可运行的程序,完成全部或部分所需功能。

1.3 自动形式系统的开发

这种方法采用了第四代技术中的许多软件开发工具,工作人员无需说出方法,只需说出内容。第四代软件工具能够自动分析并设计编码。

2 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现状

2.1 软件产业发展迅速

据国家统计调查,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为渡过营收难关,纷纷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因为IT服务包在我国增长迅速。而近些年来,我国的软件产业规模逐渐壮大。

2.2 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有所提高

在全国从事软件工作的人员中,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而提升了软件开发的质量,满足了软件产业的需求。

2.3 我国软件产业总额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的比例有改变

3 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政府近几年来在政策上给与了软件技术产业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软件技术有了长足稳定的发展,但在全球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下,我国软件技术还存有几个问题:

3.1 软件产业缺乏核心技术

客观地讲,我国的软件行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开发水平和能力都比较低,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导致我国的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产品层次和质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核心技术,甚至在一些前沿性、关键性的领域还是空白。

3.2 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我国从事软件行业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一些基础性的技术人员,主要研究基础程序和软件技术支持等工作,缺乏高层次的科研人才,这就使得我国软件行业难以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此外,用人成本相对来讲也会高一些。

3.3 软件产业产品体系不合理

虽然我国的软件产业取得很大成就,但其发展结构一直很不合理,没有领头军,缺少国际影响力。

3.4 软件产业的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我国多年来一直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对硬件的关注度要远大于软件,在投入力量方面,软件产业大大不足。而国内的软件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盗版软件、竞争不公和价格诱惑等不良现象,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还处于较弱的阶段,这些原因致使各个软件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够,不能给工作人员提供优良的开发环境,工作人员也没有投入激情,导致产品的质量上不去,发展空间难以提升。

4 Internet和新一代网络通信的应用

4.1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Internet如今在全球广泛应用,这个计算平台资源相当丰富,方便了全球的来往。移动通讯日益进步,各种嵌入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不断更新发展,在Internet的基础上,以无线网或局域网为局部的设施,才有了现在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Internet的特点主要有:首先是其在全球广泛的连通性;其次,Internet连通起来的信息系统没有统一的控制,各节点的自治性较高,复杂的实体行为不可预测;第三,人类处理海量信息的基础平台由Internet提供,Internet不仅把各个信息孤岛联接起来,还拓展了分享范围,尤其是整合了计算设备的能力,使其能够完成海量运算。

4.2 新一代软件运行平台注重自治性和协作性,由于它是以Internet为基础,在Internet连通性的影响下,其传播模式和产品形态在根本上逐渐变化。当软件脱离硬件成为一种新产品产业模式后,它的商业合理性更强,而且Internet在计算能力或升级维护方面,都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Internet应用涌现出很多新业务,当前,对新环境下软件技术的主要研究工作有:

4.2.1 网络应用的普及提升了软件中间技术的发展空间,增大了其应用量。

作为一种新型的软件,中间件在Internet的影响下,内涵越来越丰富,其技术趋势主要呈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支撑软件逐步向靠近运行层,欲与其融合,给系统提供更多更强的支持;另一方面,中间件也正在对运行部署和高层计等开发工作做考虑。这两方面都是以软件构件和软件体系结构为技术基础的。广义上看,中间件指的是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的那部分,它主要是为了保障应用软件的高效开发和运行。

目前,中间件已是软件技术重点研究的对象,主要的中间件有:消息中间件、数据访问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面向对象中间件和事务中间件等。分布式计算和对象技术的结合产生了面向对象中间件,它主要负责提供一种能在异构分布计算环境中透明地传递对象的通讯机制。

4.2.2 网格计算

和以往的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不同,Internet使各种各样的服务器都在网上连接,计算机系统也从Client/Server结构向Cfient/Network结构转变。受高层系统软件的控制影响,各种服务器产生了一个具备海量信息处理能力且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的大环境,此环境被称为“网格”,是Internet技术下一展目标。Internet负责计算机硬件的连通,Web负责网页的连通,而网格则担任着连通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重任,包括计算资源、通信资源、存储资源、信息资源、软件资源和知识资源等。在互联网上,数据和计算资源分布比较零散,存在于各个网络站点;在网格中,这些可得到统一管理或使用。这些应用体系结构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计算机系统,如何在跨地域的网络上建立网格系统,且网格系统要具有透明安全可靠、单一系统映像、资源共享和负载平衡的性能,这是当前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以后的一大趋势。

4.2.3 面向对象和构件化软件等新技术

在新世纪这个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软件开发面临的环境日益恶劣复杂,跨越异构平台的能力和开放的系统结构是应用软件的需求,这就使得应用系统中的软件原来越大,但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常会出现系统信息复杂化、维护费用增多、开发周期延长、功能扩展困难等问题。因此,当下的应用软件在互操作性、可扩展性、结构开放性和代码重用等方面都要有所加强提升,构件对象设计模式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它既具备互操作性和可扩展能力,也符合其他要求。Microsoft公司的COM,Sum公司的Jav Beans,OMG组织的CORBA,目前大多数的构建结构都是以这三种技术为基础的。

4.2.4 软件开发工艺的创新

目前,全球的软件产业为了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在软件开发工艺上需要大力创新。但软件产业的生产模式还是传统的“高级劳动力密集型”方式,在软件产品开发和项目开发上多半是依靠人力,效应不够规模化,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基本上决定于软件开发工作人员的个体素质。有些企业虽然采用了CMM、ISO管理思想或软件工程思想,但对开发软件所需的成本仍是按人的效率计算的,难以突显产业的工业化和规模化。一般来讲,技术成熟后,产业就该脱离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进入到自动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的阶段,但软件行业却没出现这种现象。

5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5.1 服务化趋势

面向客户,为客户提供最优秀的设计理念、最先进的软件技术、一流的产品应用和最优质的服务,是软件行业的一种主流模式,也是尽力去实现的目标。

5.2 网络化趋势

网格化是一种网络存在形式,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拉近了全球的距离,网格化也必将是以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各个角落的人提供服务。

5.3 开放化趋势

开放化指的是软件源代码的开放和软件产品的标准化,技术的开放可以使从事软件行业人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也能促进软件业的进一步发展。

5.4 智能化趋势

人工智能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应用也很广泛,软件技术也必将朝这个方向发展,一旦人工智能软件的开发获得成功,这在软件开发史上意义不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5 融合化趋势

传统的电气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等硬件将转为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软件的核心技术,所有技术的融合定能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6 结束语

计算机开发的历史才几十年,在这期间,其系统不断变化不断升级。对软件开发者来说,在开发软件时要选择合适的系统和科学管理的开发方法,才能使软件工程体系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凯英,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无线互联科技,2013,26(1):134-1362

[2]梁华,浅论近年来软件开发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08,23(14):97-99

[3]黎远松,软件开发技术[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8,27(16),210-211

[4]赵明亮,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J],科技信息,2011,12(26):98-98

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Pro/Engineer 3D parametric model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obacco packaging machine specification design system, and display the system interface and operation results, which proved that this system is completely suitable for tobacco packaging machine specification design work.

关键词: Pro/E;二次开发;烟草机械;规格设计

Key words: Pro/E;second development;tobacco machinery;specific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12-03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以往一些非常复杂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便利,这一点在机械设计行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烟草机械与其他机械产品不同,其复杂程度远大于一般机械产品。由于不同烟厂生产的烟支外形尺寸各不相同,要求机器的排布也不一样,所以同一系列的烟机产品,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规格。另一方面,由于烟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香烟本身的差别不大,烟厂只在香烟的形状和外包装上下功夫,以争取更多的顾客。这样一来,更多的特殊规格就应运而生,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就变得非常大。

Pro/Engineer(简称Pro/E)软件系统是美国参数化公司(PTC)1989年推出的产品,是一个用于产品的三维模型设计、加工、分析及绘图的CAD/CAM软件系统[1]。该软件以参数化特征造型和系统的全相关性而著称。目前,Pro/E软件在电子、家电、产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利用Pro/E的Pro/TOOLKIT[2]接口以及三维特征技术,构建基于Pro/E的产品CAD系统,对提高CAD软件的使用效率,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是十分有意义的。

1 Pro/E三维参数化模型设计的原理

1.1 模型的三维参数化设计 三维参数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三维模型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三维模型不是由程序创建,而是利用交互方式生成。在已创建的零件三维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建立一组可以完全控制的三维模型形状和大小的设计参数。参数化程序针对该零件的设计参数进行编程,实现设计参数的检索、修改和根据新的参数值生成新的三维模型的功能,其过程如图1所示。

由于这种方式在已有三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设计参数派生新的三维模型,因此,称之为基于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就采用了该种方式。

1.2 Pro/TOOLKIT应用程序的开发 Pro/TOOLKIT是PTC公司为Pro/E软件提供的开发工具包,其主要目的是让用户或第三方通过C程序代码扩充Pro/E系统的功能,开发基于Pro/E系统的应用程序模块,从而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Pro/TOOLKIT提供的UI对话框、菜单以及VC的可视化界面技术,设计出方便实用的人机界面,从而大大提高系统额实用效率。

Pro/TOOLKIT工具包提供了开发Pro/E所需的函数库文件和头文件,使用户编写的应用程序能够安全地控制和访问Pro/E,并可以实现应用程序模块与Pro/E系统的无缝集成。

2 烟草包装机的规格设计系统的实现

2.1 设计流程 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Pro/TOOLKIT主要用于人机交互界面的建立,生成系统菜单和对话框。其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①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检索。②根据输入的设计参数对模型的内部参数进行编辑。③再生模型。④对模型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干涉。如果干涉则要求用户重新输入参数。⑤生成工程图。

烟草包装机规格设计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零件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和用户界面的开发。[3]

零件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就是在零件的三维建模过程中,把它与规格相关的内部参数通过Program程序与设计参数相关联,这样就能通过外部的设计参数来驱动模型,使其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

用户界面的开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菜单设计 菜单是Pro/E的主要用户界面,Pro/TOOLKIT提供了一系列菜单操作的函数,允许应用程序创建和管理菜单。菜单包括:菜单条(Menu bar)、菜单条菜单(Menu bar menu)、菜单的按钮(Push button)、菜单的复选按钮(Check button)和菜单的单选按钮(Radio group)。菜单文件主要分为完整菜单文件(以.mnu为后缀名)和辅助菜单文件(以.aux为后缀名)。完整菜单是指独立于Pro/E原有菜单,并且具有完整结构的菜单。辅助菜单是指在Pro/E原有菜单中添加的菜单按钮,该按钮名称不能与Pro/E中的菜单按钮同名,并且不能超过14个字符,这种辅助菜单是对Pro/E原有菜单的补充。

菜单文件具体形式为:

篇7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编程语言;选择;方法;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行业也得到助力,成为了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创新精神和朝气的行业之一。软件开发是计算机行业中的重要内容,在开发过程中,编译语言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合适的编译语言,能够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加强软件的功能,保证软件的质量。编译语言种类繁多,例如:C语言、C++、VC、C#、Java、VB等。选择对的编译语言,可以使软件具有实用性、方便性,减少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对软件开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况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软件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最具潜力和生机的行业,不仅得到社会的重点关注,还得到多数大众的青睐。计算机专业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越来越多的人想成为人们口中的“IT精英”,跻身计算机科技前沿。但是,由于许多人并不会在软件开发这个行业长期工作,通常会选择转业或者去开发前端,所以这个行业中很少有专业的有经验的人才,由经验所得到的规律和技术并没有被传承,所以我国的软件开发行业并没有国外发展迅速。

2汇编语言

2.1C语言C语言是软件开发中的基础语言,它源于BCPL语言,是1972年DennisMacAlistairRitchie创造的。距现今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在所有程序语言中拥有较长的历史,与它一同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编译语言都已被淘汰,只有它流传至今,生命力强劲,在计算机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中,屹立不倒40年,足以说明它具有的优势。它是所有编译语言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编译语言之一,它具有结构紧凑精炼、数据类型和运算符丰富、表达方式众多、工作量小、可移植性高、所使用的代码大多是公共代码对运行环境没要求、便于理解等优势。2.2C++语言C++语言是由BjarneStroustrup创造的程序设计语言,是将C语言升级后的编译语言,被西方的程序员称为“cpp”,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程序设计语言,在任何领域都能使用,具有面向对象程序语言设计的特性,使人机互交更加方便、简洁。C++中保留了C语言中的精华部分,包含了C语言编译中的优点,修改了C语言中不足的地方。C++解决了C语言中窗口界面难以开发的难题,其功能十分强大,但是其语言复杂度也很高,实验表明,掌握了C++语言,再学习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就变的十分简单。C++语言在程序语言的发展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加快了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进程。2.3Java语言Java语言是在1995年由SunMicrosystems公司开发,是完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一种可以编写跨平台应用程序的编译语言。Java语言具有完备性,它集中了C语言和C++语言中的所有优势,它将原本C语言和C++的单机编译模式化为联网的编译模式,极大程度上避开了原本C语言和C++语言中的难题。Java语言广泛地应用在数据库、游戏中心、互联网、移动电话等各种平台。Java语言是强制面向对象的,具有简单易学、安全性较高、可移植性强等优点,让使用更加方便快捷。2.4C#语言C#语言是在2000年,微软公司的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也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的在Java之后,结合了Java中的优点,增强了它的市场竞争力。C#相比Java,其基本数据类型更丰富、有object和string两个基本类、等高于C#的特点。其命名空间中的声明Using关键字,也是C#与众不同的因素之一。2.5VisualBasicVisualBasic语言是由微软出品的,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第一个版本是1991年出品,目前最新版本是2012年RC版。VB相较其他编程语言包含事件驱动编程语言是它最大的特点。这种编程语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协助开发环境,也被许多软件开发员所喜爱。它具有易使用的特性,不论是资深的程序员还是初学程序设计的程序员都可以轻松上手,迅速开发软件,VB语言在软件开发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2.6Delphi语言Delphi语言是由美国宝兰公司在1995年的一款编程语言。这种编译语言的功能十分强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简单、高效、实用,它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和高速翻译器。不论是和VB相比较还是和VC相比较它都占有很大的优势,它同时兼备了VB的操作简单和VC的功能强大,更加的实用。所以许多的程序员喜欢使用Delphi语言来编译软件程序。2.7Pascal语言Pascal语言中文为帕斯卡语言,是瑞士NiklausWirth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设计创立的。它在1983年问世,是最早出现的结构化编程语言。它具有严格的结构化形式、数据类型极其丰富、运行效率极高并且具有自我查错功能。它是一种自编译语言,所以能够让软件设计者充分发挥,使程序更具有可靠性。

3软件开发中选择编程语言遵循的原则

在选择编译语言开发软件时,仅仅了解各种编译语言的特点、功能是不够的,这些并不足以选出最合适的编译语言,还要遵循以下相应的原则,对软件进行编程、保证软件的开发和运营。(1)在软件开发中,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对软件的开发十分重要。在选择时,需要了解软件的功能和项目构架。在软件开发中,经常会用到不止一种的编译语言,要通过认真研究软件的图像渲染、音频处理等问题,在不同功能中选择不同的编译语言进行编译,保证所开发软件呈现出最优秀的状态。(2)在开发软件前,要熟悉所有的编译语言的特点,这样能够加快编译的速度,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在编译时选用最合适的编译语言,在几种编译语言中来回切换。例如:在编译操作简单重复的程序,就可以使用Java语言进行编译。而编译硬件环境开发时,由于其应用过程和效果不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在选择编译语言时要选择适合硬件环境发展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要达到快速编程的效果。(3)开发者所选用的编程语言必须要选择能够满足支持平台的语言。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针对一些特殊软件的要求,要根据专业知识选择需要的编译语言,这样才能减少程序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提高开发的效率,保证软件的质量。

4方法及注意事项

应用软件中的一切功能都要依靠编译语言来实现,编译语言的选择也是开发应用软件的重要环节之一。选择一个与软件相适应的编译语言,能够加快软件开发进程,提高软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选择编译语言时,不能一味追求时尚潮流,要了解编译语言特性、软件功能,结合编译难度、软件功能、方便后期维护等多种因素考虑。以下为几项选择编译语言的注意事项。4.1软件架构开发软件时经常需要有几种编译语言穿插使用,这是因为在同一软件中,各个功能、各个段落的功能、大小、编译难度不相同,所以在编译时如果用同一种语言编译可能出现这部分编译方便,另一部分编译最啰嗦反复的情况。所以,在软件编译最初,就要对软件各部分的编译语言进行区分和调整。4.2选用熟练的编译语言在进行编译语言选择的时候,要优先选择自己能够熟练使用的编译语言,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编译的速度,还能够尽可能避免编译时的错误。虽然使用新的编译语言是种伟大的尝试,但是使用熟悉的编译语言可以较准确地预估工程项目的时间,避免发生大的意外。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也要使用陌生的编译语言。4.3软件操作的需求针对不同的软件,操作要求也不同。软件的有些操作的运行对原始处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会对计算机的硬件产生影响。比如:视频的编辑处理、信号处理、图片渲染等操作。如果软件需要进行这些操作,在编译过程中就应该选择一种快速编译语言进行编译,来减小计算机硬件的负担。Java、C#语言都适用于这种情况。4.4是否有重复简单的操作如果软件的功能是用来处理一些简单重复的操作时,只是需要把现有的子程序组合起来,方便对子程序的调用即可。在开发这类软件时,Java就是一种绝佳选择,不仅因为它简单方便,而且它本身内部就具有这项功能。4.5减小硬件环境的影响不是所有的编译语言都像C语言、C++语言、VC++语言,可以在所有的硬件环境下进行开发。大部分的编译语言在硬件条件下还是受到限制。虽然目前的硬件对大多数软件功能还是够用,但在有些应用中,使用就受到限制。所以在编译时,选择C语言进行编译,就能使软件在这些硬件环境下良好运营。4.6软件使用中是否长期进行数据修改优秀的软件程序总是能够快速的还原为初始状态,如果软件需要实现频繁修改数据的功能,那使用动态语言远比使用静态语言要占据优势。因为动态语言不仅可以结合分丰富的库,动态语言的数据检查功能是在软件运行时才工作。4.7软件是否涉及特殊领域如果所开发的软件应用涉及到了特殊的领域,在不方便进行编译时,可以使用领域中的专属名词替换掉编译语言进行编译。这种方法既节省了程序员的工作时间、减少了工作量,还可以使程序易懂,不会出现较大的失误。

5结语

软件开发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软件开发的核心就是编译语言,所以编译语言的选择是软件开发中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编译语言并不是一项简单工作,需要了解各种编译语言的特性,不断进行实践,才能够选择出更合适软件的编译语言,既提高了编译的效率,也加强了软件的功能,方便后期的维护。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河南科技,2013,02:17+134.

[2]罗琼,李艳,熊英.不同编程语言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影响[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12:19-20.

[3]朱泽华.探析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中编程语言的选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0:142-143.

[4]高霞.探讨不同编程语言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影响[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03:24-25.

[5]恽健.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探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16:26-27.

篇8

关键词:Java编程语言;特点;技术

Java编程语言在现代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属于一种常用编程语言,并且具有自身独特优势,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使计算机软件开发得到更好发展,因此掌握这一编程语言,并且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合理有效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能够将Java编程语言较好掌握,首先应当充分了解并掌握该编程语言相关知识内容,从而为Java编程语言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1Java编程语言概述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互联网中大部分浏览器软件中均包含Java虚拟机,并且大多数操作系统中均融入Java编程语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Java编程语言可独立运行于一台电脑,并且该程序也能够在网络服务器端或者客户端运行。在程序编写方面,Java应用程序编写模块相对而言比较小,并且在applet具备同样实用性,在网页中可进行部分应用。另外,对于不同种类操作系统而言,其均能够对Java编程语言进行应用。对于该编程语言而言,其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多线程设计,因而在网络环境中可进行软件开发,并且在编写桌面应用软件程序中也能够应用[1]。

2Java编程语言特点

2.1Java语言具有独立性平台

Java编程语言而言,其具备的最明显优势就是具备独立性平台。Java编程语言的指导思想为“Java虚拟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先编译成为中间码,之后实行装载以及校验,然后通过解释而成为机器码,从而使执行得以实现,所以,其能够将平台环境中具体特性要求屏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系统只要能够对Java虚拟机支持,便能够使Java程序得以运行。

2.2Java编程语言比较简单

相比于C++编程语言而言,Java编程语言差异就是不支持自动强制、多级继承及运算符重载等相关作用,主要就是因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作用使用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少,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很可能会有混淆情况发生,Java语言将这些作用省略,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复杂性,另外,Java中出现一些新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实用性。由于该编程语言复杂性降低,并且实用性有所增加,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中应用Java语言也就比较简单,并且具有较强可靠性。就在系统中所占据空间而言,与C++编程语言相比,Java所需空间比较小。

2.3Java编程语言具有多线程

Java语言具备的多线程机制,可保证应用软件实现并行执行,并且Java编程语言所具备同步原语相对而言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在共享数据操作方面,其正确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利用多线程机制能够使各种特定行为得以有效实现,并且也更容易实现各种特定行为交互操作。

2.4Java编程语言可直接面向对象

对于计算机程序编写而言,实际上其需要编写内容并非为整个程序,其将整体程序分割成为较多小型模块,之后针对性地编写不同小模块。在实际编写过程中,应当保证各个模块相互独立,从而有效提升编写效率。在对程序进行编写过程中,应当保证不同模块之间具有独立性以及组成结构,若缺乏独立性,在将个别模块改动情况下,就会有连带效应发生,从而影响其他模块。Java编程语言可直接面向对象,不同模块建立应当以相对应程序为基础,从而使其功能得以充分分解,该语言特点的表现主要就是继承性、动态性以及封装性与动态联编等。由于其具备这些特点,因而Java编程语言在将其中一个模块改动情况下并不会将其他模块改动,可直接面向对象,其工作效率比较高,编写难度以及维护难度相对而言均比较小[2-3]。

3以计算机软件开发为基础的Java编程语言

3.1相关常用技术

(1)JDBC技术。JDBC技术也叫做数据库连接技术,对于该技术而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用的体现主要就是对数据库及客户端程序之间接口进行规范,并且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利用JDBC技术能够将最新数据提供给开发人员,同时还具有查询相关数据功能,通过对该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促使有效改建数据连接方法,从而使关系不同数据库间可实现统一访问。通过应用JDBC技术还能够不断提升后台数据库管理水平,从而使不同程序之间统一接口得以有效实现,使相关开发人员能够得到更加准确数据库。(2)JavaAnnotation技术。JavaAnnotation技术属于特殊元数据语法的一种技术,在Java代码中可直接添加JavaAn-notation技术,并且能够有效标注相关参数以及变量。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对JavaAnnotation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可有效连接Java编程语言中相关变量,并且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将有关非程序数据提供给开发人员。此外,JavaAnnotation技术在JavaBeans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该技术具备平台开发以外特点,并且具备独立性,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安全性以及一致性,因此在技术在现代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3.2Java编程语言异常处理机制及原理

3.2.1Java异常处理机制发展历程在Java编程语言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有异常情况出现,对其正常应用产生影响,因此Java编程语言处理也就十分必要。对于传统处理方式而言,其就是在函数执行过程中,在对某些函数进行调用过程中,如果被调用函数的返回值为非常规值,便能够对所发生异常情况进行判断。C语言为在早期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编程语言,其主要缺点就是缺乏异常处理机制,所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出现错误时只能实行标志设定或返回特殊值。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处理方法有很多缺点存在,由于存在一定缺陷,在发生异常情况时,维护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判断错误,从而导致维护效率及质量均降低。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大部分程序维护人员考虑的重点内容都是程序功能,而很容易忽略出现的异常情况。在程序有错误存在情况下,程序维护人员通常都未能够对错误准确、及时定位,更无法选择有效措施处理。很多程序编写人员通常都认为程序不会有异常情况出现,所以对异常检查工作未能够重视。3.2.2Java异常机制处理原理在编写Java程序语言过程中往往有异常处理机制存在,对于该处理机制而言,其体现主要就是通过两个各异出口处理异常事件以及自身分离功能。在对异常问题进行处理问题过程中,程序编写人员应选择灵活性较高且比较简单的方法,通过面向对象方法有效处理异常情况,从而对形式不同的各种异常情况实行分类,将良好接口提供给程序。另外,高级语言可使函数使用人员集中注意力,从而对可能出现的函数异常情况加强关注。在Java语言中存在一些异类元素,其能够使Java语言中自身服务语言独立性更强,并且可使很多方法实现有机统一。比如,在学校后勤异常处理机制中,为能够使学校后勤实现社会化,则学校后期保障职能和教学职能两者间应当分离,这样可使其独立性得以增强,从而使服务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3-4]。

4在软件开发过程中Java编程语言优势

对于不同计算机软件而言,利用Java编程语言均能够进行编程以及开发,因而其具有较强实用性。在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所使用的很多软件均为以Java编程语言为基础进行开发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网络游戏或者单机游戏,对大型网络游戏进行设计及开发的平台等,在对Java编程语言合理运用情况下,可使计算机语言编写更加灵活与安全。另外,一些较大网站在对网页进行设计开发过程中也对Java编程语言进行有效运用。在编写程序过程中应用Java编程语言主要是因为该编程语言具有十分突出的复制以及迁移功能。在对网页或者游戏进行设计过程中,高度复制性以及迁移性属于必须条件,因此很多程序开发人员均选择Java编程语言,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工作效率及设计方案效果得到有效提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手机也越来越普及,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智能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很多手机游戏也越来越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因此,在手机游戏程序编写方面Java编程语言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使手机游戏程序编写更加完美,也更加丰富。

5结语

在当前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Java编程语言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作为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应当充分了解Java编程语言,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其熟练掌握,从而进行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河南科技,2013,(2).

[2]古丽米热•买买提.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硅谷,2013,(16).

[3]田智.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硅谷,2014,(19).

篇9

【关键词】CAD/CAM 课程改革 项目设计与开发

一、“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项目设计的思路

(一)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能力目标”

“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是高职机械、机电、模具、数控等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构建三维实体造型的产品开发能力、自动编程和数控加工的应用能力,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

(二)以项目课程为载体,突出“任务训练”

在新的项目教学模式中,应突出任务训练,让学生尽快进入实践操作,体验工作效果,以预先设置的一系列项目或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边学边做。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可持续发展。

(三)以学生训练为主线,突出“学生主体”

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绝不能只看教师上课教了些什么东西,而要看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课程项目设计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最好是将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上和本课程相关的内容作为训练项目,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自己动手、动脑跟随教师去完成项目,通过训练使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

二、“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项目开发的实施

根据上述课程项目的设计思路,“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项目开发流程如下图所示。

(一)企业岗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对企业职业岗位的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理论和发展方向;2.掌握UG软件的安装、使用方法;3.具有对一般复杂程度的机械零部件(包括曲面零件)进行实体建模的能力;4.具有绘制工程图的能力;5.具有装配建模的能力;6.具有一定模具设计、平面铣削和钣金设计能力;7.能对一般模具零件进行自动编程。

(二)制定适合岗位需求的课程标准

依据“数控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典型工作所需职业能力设置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衔接。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的设计是以三维零件的建模及加工为线索来进行,通过对常见机械零件(包括曲面零件)的实体建模、装配、仿真加工等训练,培养学生对相关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项目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项目训练的“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以“能力本位,任务训练,学生主体”为思路,将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教学项目式训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生训练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真正使职业能力的培养融于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在课程设计与开发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确定本课程的整体目标,深刻理解项目化设计的内涵。精心做好项目设计,开发编制《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整体化设计校本教材。

具体操作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实施性课程标准,梳理了知识目标和技能要求,我们决定选择台虎钳的设计与加工为本课程的贯穿综合项目,主要通过零件二维草图的绘制和三维模型的造型和加工,培养学生的CAD/CAM能力。同时考虑到知识的全面性,还增加了水杯、手机、印章等零件模型设计与制造作为能力训练的辅助项目,以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及应用。具体见下表:

三、课程项目开发和实施的几点思考

(一)训练项目的选择要有代表性

在本例中,选择台虎钳的设计为贯穿课程的大项目。其中前十个任务为设计模块的基础知识,“任务十一”部分由学生自行改造设计台虎钳,可以从外形上改造,也可以从结构原理上改造,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后面四个任务是对前面大项目的补充,补充课程职业能力要求中曲面建模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的相关知识。

(二)训练项目的选择要有时代性

篇10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ross the Curriculum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HU Min

(Xiamen Nanyang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102)

Abstract Take Xiamen Nanyang Institute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for the study object, carried out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search by organize,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combined wi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anage software applications required job skills and job tasks as the basis, in computer applications technical expertise, account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based on work process.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 process;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1 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老牌专业,目前各大高校都有开设相关专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专业的独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为了专业性不强、不精的专业,如何寻找专业的生命点,办出特色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2 认真调研,确定方向

从厦门本地的IT行业调查得知,厦门目前的中小企业近七万家,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在极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走访了厦门赢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三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北大青鸟、厦门北星辉博有限公司,厦门金蝶软件公司、厦门用友新道、厦门国贸等企业,另一方面对厦门软件、制造、通信、机电等行业近4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中85%都有应用ERP软件或是将要使用ERP软件,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主要是ERP软件维护人员、计算机硬件维护与网络维护人员、ERP软件的实施与开发人员。

3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从市场需求的岗位能力分析,主要要求大专毕业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能承受工作压力;(2)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其他应用软件,具有网络相关知识;(3)熟练掌握ERP各模块的流程、功能设置和操作,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文档;(4)熟悉SqlServer数据库操作和维护能力;(5)具备ERP软件定制开发的能力。

根据这些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培养ERP应用人才应从ERP软件的销售、应用、实施和二次开发这几个层面着手。

4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跨专业的课程体系模式

表1

在与企业进行深度沟通后,并且分析了岗位工作能力需求,本专业确立了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跨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专业、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合作,实现跨专业的课程融合,结合企业信息建设需要人员的工作过程来设置专业课程,安排上课时间和课程内容,达到“知识够用,能用,实用;技能熟练;直接上岗”的目的。

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我们将学生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跟课程结合起来,形成对应(见表1)。

5 划分课程模块,进行专业知识教学

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证书”的课程体系,即设立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延展课和集中实践五个课程模块,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三大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对于本专业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IT职业英语等组成基本技能教学模块,数据库应用、ERP原理与应用等组成专业技能教学模块,网页设计与制作、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局域网配置与管理、金蝶软件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组成综合技能教学模块。

6 反思

通过一年半的实施过程,发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并不断改进:(1)校企合作是前提,要真正落实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任务和作用,建立健全长期合作的机制,继续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和顶岗实习工作的安排,真正发挥企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2)建立一支符合教学要求的,技能过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校一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企业进行交流,让老师得到更多的锻炼,学习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将实训室变为工作场所,以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报酬的方式给学生真实的工作场景,真正做到校内外实训实习结合。(3)教学方式方法要及时更新,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师要善于把工作任务带入课堂,以多种形式丰富课堂内容,课程教学要与专业培养、学生就业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编号:JA12462)

参考文献

[1] 王刚,李肋.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J].才智,2012(18).

[2] 袁惠英,刘敏,张馨仪.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