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堵塞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道堵塞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机械通气 痰痂 护理
随着气管插管技术的日益普及,机械通气已成为目前危重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但与之相应的并发症也日益增多,据报道痰痂堵塞是气管插管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6.1%。近期在治疗、护理1例气管插管患者时,患者出现2次痰痂堵塞气管插管,现将发生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与护理体会撰文总结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女,8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并发肺心病、严重心功能不全入院治疗,2天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神志恍惚,痰不易咳出,血气分析提示严重二氧化碳潴留,立即行机械通气,鼻插管直径6mm,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机械通气第28天后予以顺利脱机,暂时保留鼻插管。当天夜间12点闻及喉头有大量痰鸣音,经鼻插管吸出大量白色黏痰后,患者突然大汗淋漓、胸闷、气闭、呼吸困难,心电监护显示严重心律失常,随即患者神志散失,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立即给以鼻插管接机械通气,但呼吸机持续高气道压报警,双肺听诊呼吸音不明显,且鼻插管内无气体呼出,迅速拔除鼻插管,改由口插管(直径7mm)接呼吸机机械通气后,患者神志逐渐转清,安静接受机械通气。然而,在口插管第7天中午,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紫绀,经皮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气道高压持续报警,吸痰管送入插管阻力大,立即改经鼻插管(直径6.5mm)接机械通气,症状很快缓解,事后检查发现2次气管插管内均有痰痂堵塞。经加强气道护理,该患者未再次出现痰痂堵塞,各项指标稳定,于入科后第45天顺利拔除鼻插管。
痰痂堵塞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讨论与分析,认为该例患者发生2次痰痂堵塞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患者高龄:该例患者80岁有余,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又并发肺心病和严重心功能不全,病情危重,抵抗力低下。由于老年患者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减弱,排除异物的功能降低,排痰机能下降;加之在机械通气时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失去了原有的屏障、湿化作用,容易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损伤,分泌物及痰液在呼吸道内停留不易排出,因此比年轻人更容易形成痰痂,直接阻塞气管插管。②气道湿化不够:一般认为,气管插管气道湿化不理想是引起老年患者气管切开、呼吸道感染、形成痰痂的最主要的原因[1]。该例患者咳嗽反射较弱,加之肺部反复感染,呼吸困难,呼吸道黏膜干燥,痰多黏稠,不易吸净,很容易干燥变成痰痂,黏附在气管壁内,多层痰痂叠加在一起,从而引起气道堵塞。③痰液过多,吸痰不彻底:由于患者痰液过多,痰液在气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或吸痰不彻底,吸痰时未将口腔及鼻腔分泌物吸净,使痰液等残留在气道壁上,极易形成痰痂,成为异物,滞留在气管内,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另外,由于患者高龄、严重心功能不全,吸痰时常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因而我们在吸痰时力求慎重致使吸痰不彻底,从而使一些痰液滞留在插管内形成痰痂堵塞气道。④气管插管内径偏小:本例患者首次鼻插管直径6mm时,造成堵塞,后来改由6.5mm后保持畅通,患者病情平稳。⑤气管插管置留时间过长,气管插管半堵塞或大部分堵塞时未及时发现事后总结讨论,本例患者气管插管置留时间过长,且痰痂完全堵塞口插管前1天曾出现过高调异常的呼吸音而未引起重视。
护 理
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呼吸异常:本例患者出现的意外,由于发现及抢救及时,避免了险情的发生。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气管插管堵塞非常重要。当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又不能用其他原因来解释时,应首先考虑到有结痂或异物梗塞呼吸道。或者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要高度怀疑气管的部分堵塞或完全堵塞。①气道压力突然增加,经吸痰后无改善;②吸痰管送入气管内有阻力(原来同样大小的吸痰管可以送入),换较小的吸痰管才能送入,但没有痰液吸出(小的吸痰管在气管腔内打圈或折叠);③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烦躁、惊恐及两手抓空,或改变、咳嗽时突然出现烦躁、发绀,吸入纯氧无改善;④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⑤自主呼吸运动时胸廓或腹壁有起伏,但听诊两肺未闻呼吸音且气管插管处无气体呼出。⑥患者出现高调的呼吸音而用其他原因无法解释时。
气道插管管理:一旦出现完全性阻塞,在吸引不能解除时,必须果断拔除气管导管,并以面罩人工呼吸,病情改善后再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行气管内插管。另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量选择内径稍大一些的插管。并尽量缩短气管插管时间,经口腔气管插管48~72小时后可改用经鼻气管插管,后者可保留2~4周,但每周需更换1次鼻腔导管。
气道湿化:充分湿化,保持呼吸道湿润[2,3]。①蒸气加湿:呼吸机上湿化器,定时加人蒸馏水;②雾化加湿:呼吸机雾化器中加入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80000U与糜蛋白酶4000U的混合液,利用射流原理形成2~10μm直径的雾滴,随呼吸进人小气道,稀化痰液,待溶解或软化痰痂后给以吸除;③气管内直接滴注:每天配制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16万U与糜蛋白酶4000U混合液,痰液黏稠时每30~60分钟间断注入1~2ml,每天不超过250ml。④保持病室温湿度:室温20~22℃,湿度60%。经加强气道湿化没有再次发生痰痂堵管。
掌握合适的吸痰时机及时充分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对该例患者吸痰时常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因而在吸痰时力求慎重,从而使一些痰液滞留在插管内。为此,应密切注意监测指标变化,适时掌握吸痰时机,充分吸痰。
对报警信号应及时进行处理:当呼吸机压力监测系统出现高压报警时,多为痰液堵塞气道使管腔变窄致气道压力升高,排除患者咳嗽、管道扭曲、人机对抗等原因,此时应及时吸痰。
其他的一些护理对策:另外,在严密心电监护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定期翻身、适度拍背,从而有利于痰液引流,可防止气管插管痰痂堵塞。
总之,通过参加成功抢救该例患者的护理实践,更加深切体会到护理工作在预防急救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由于气管插管堵塞可很快导致患者死亡,预防应当重于防治,所以预防痰痂形成阻塞气道更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也充分认识到加强ICU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感,密切注意气管导管堵塞的可疑征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预防和减少此类意外事件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素萍,王静.经鼻气管插管痰痂阻管原因分析及旋转冲洗吸痰法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56-157.
篇2
关键词:呼吸内科;呼吸道堵塞;急救护理
呼吸道阻塞的疾病在呼吸内科是很常见的疾病,大多数以气管和喉部阻塞为主,临床上常常出现Ⅲ度-Ⅳ度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于这类的患者,由于其部位不明患者往往首先就诊于呼吸内科。经过五官科的会诊之后可以明确阻塞部位,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可以快速的解除阻塞症状或者是缓解了呼吸困难,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1急救方法
对于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在入院后都要给予呼吸道通畅、吸氧,给予抗生素、解痉药和激素,以抗炎、解除痉挛和消除水肿。对于部分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直接喉镜手术(咽后脓肿)和机械通气,针对不同原因的疾病实施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
2护理措施
2.1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 对于呼吸内科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其病情发生的较急、发张较快和危险性较高,所以对于呼吸内科护士的要求较高。呼吸内科护士在接诊时一定要重视这类疾病的性质,并对相关专业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必须对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增加巡视次数,护理人员除密切注意监护仪的相关指数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表现和意识状态,避免因监护仪指数不准或故障导致患者病情变化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注意和处理。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如呼吸、血压、心率、脉搏等,以及患者的神经反射能力,注意意识状态的变化,对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变化应引起重视,呼吸的突然变化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有明显的指征作用。
2.2完善的急救措施 对于发生呼吸道阻塞的伴发呼吸困难Ⅲ度-Ⅳ度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紧急输氧,输氧为高流量的氧气,这时护士需要保证给予患者足够的氧气吸入。把患者安排在监护室内,由专人护理,连续进行心电监护。这时对于患者的呼吸频率、发绀情况、节律深度及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的观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于直接给予药物。床边备好呼吸机、吸引器、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直达喉镜等一切有可能需要的急救用品。需要让患者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要打扰患者,以便使患者少运动减少氧气的消耗量。根据病情的发展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工作,如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给予面罩或者简易呼吸及等。
2.3心理护理与环境 对于呼吸道阻塞的患者来说,大都是急诊入院。患者在入院前不可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要对患者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向病患解释疾病相关的知识,使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患者呼吸道阻塞造成的呼吸困难,有可能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这时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治疗的意义和必要性。重症监护室内要达到严格的要求,保持环境的干净卫生、保持安静,以降低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2.4 维持畅通的呼吸道 对于呼吸道阻塞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是常规的处理方法。在气管切开或插管后如分泌物较多,则需要十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气管切开后吸入的空气是未经过上呼吸道湿化的空气,导致分泌物容易干结,造成管腔阻塞。所以经过管腔的空气要经过充分的湿化才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湿化空气通常是采用超声雾化的方式,并且每1~2h吸一次痰,每次吸痰前在吸管的外口处滴入20ml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混合液3ml,以利于痰液是的稀释并刺激患者呛咳反射,以利痰被吸出。以上所有的操作都要在无菌的条件下操作,以防止患者发生感染。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要定时协助其拍背、翻身等,以创造痰液排出的条件。吸痰深度以吸痰管到达导管内口为宜,过深易损伤气管黏膜,过浅而达不到吸痰目的。套管口遮盖生理盐水湿纱,保持套管口敷料清洁。定时检查调整气管套管系带,避免脱管。
2.5加强呼吸机的管理 对于呼吸道阻塞的患者要使用呼吸机以帮助患者增加通气。在使用呼吸机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几点:①使呼吸机各个管道通畅;②各个导管要固定好以防止滑动;③气囊的充气量要适当以防止压迫气管;④湿化器中的水量和温度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温度在32℃~36℃,并且要随时清理呼吸机管道中的积水;⑤保持适当的通气量和供氧量,注意观察通气量及气道压力显示,若通气量下降,表示气道密闭不严,应调整,并使气囊重新充气;⑥若气道压力上升,提示有痰液堵塞气道,应立即吸痰。
2.6其他 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在经过紧急抢救之后解除了呼吸道阻塞的症状之后,病情逐渐恢复稳定后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而对于是五官科范围的疾病则需要转至五官科继续治疗。
3结论
在呼吸内科中,呼吸道阻塞的患者由于其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发生意外,因此需要紧急治疗和加强护理。要对呼吸道阻塞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有情况发生及时处理是减少发生意外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彬,王汇.情景模拟法在呼吸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99-100.
[2]黄摇卉.呼吸病监护病房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因素一感染部位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3:137-138.
[3]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政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19:122-123.
篇3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重点是保持患者呼吸通畅。现将对呼吸衰竭护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护理
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房尽量朝阳,阳光充足,空气清新,还要保持安静,保证患者良好的休息环境。病情稍轻者可适当进行一些功能锻炼,活动量以活动后不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为宜。饮食应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多餐。根据病情,选择不同,一般患者半卧位,昏迷患者要侧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咽喉分泌物堵塞气管,气管插管切开患者应取仰卧位。
2病情观察
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使用辅助呼吸肌的情况,呼吸困难的程度等情况做好及时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状况,重症患者需24h监测血压、呼吸和心率等情况,注意SaO2的变化及有无肺性脑病的表现。观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和体征,如有无发绀、球结膜水肿、肺部呼吸音及音变化;患者有无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尿量及水肿情况等。昏迷者应评估瞳孔、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及时了解血气分析、尿常规、电解质等检查结果。在病情观察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
3合理给氧
针对呼吸衰竭患者的特点,合理给氧,增加肺泡内氧分压,提高氧弥散能力,以纠正缺氧,减轻组织损伤,恢复脏器功能,提高机体的耐受性。对单纯性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高浓度吸氧有效,而缺氧兼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给氧的同时须设法加强通气,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如保持气道通畅、清除痰液、解痉平喘等。同时在气道通畅的基础上,使用呼吸兴奋剂,可以明显改善通气。严重呼吸衰竭通气功能明显障碍,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人工通气。在吸氧治疗中,应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如呼吸困难是否改善,发绀是否减轻,心率、脉搏是否减慢,神志是否清醒,若上述症状改善,表示氧疗有效。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血气结果及时调节吸氧流量或浓度,以防止发生氧中毒和二氧化碳麻醉,并注意保持吸入氧气的湿化。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堵塞可引起换气功能出现障碍,致使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以,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1)神志清醒的患者,向患者讲清咳嗽、咳痰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咳嗽,并教会患者有效的咳嗽方法,如深吸一口气后再用力咳,这样主动咳嗽可加强气管和支气管的纤毛上皮运动,使附着于管壁的分泌物便于咳出,有利于气体进入肺泡,以维持氧张力。(2)经常变换,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环,保证支气管各方面的引流,以利于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一般1~3h翻身1次,并做好褥疮护理。昏迷患者在翻身前应先吸净口腔壁咽部的分泌物,以免变动时痰液流动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3)每次翻身时,用手掌轻轻叩打患者的胸背部,由下而上、由两边向中间顺序拍打,通过拍打的震动使痰易于咳出。(4)咳嗽无力,不能自行咳嗽,呼吸道又有痰液堵塞的患者,应立即采取口腔或壁腔吸痰,吸痰时如痰液黏稠,堵塞导管,不易吸出,可滴入等渗盐水少许,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 (5)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分流,在雾化中使药液成雾状喷出,而进入患者体内――支气管与肺泡,直至解除支气管痉挛,并使痰液稀释便于排出。
5使用呼吸兴奋剂时应注意观察病情
呼吸兴奋剂可达到加强自主呼吸和改善神志的作用,所以,有广泛支气管痉挛和痰液阻塞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呼吸兴奋剂时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在静脉点滴呼吸兴奋剂应时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睫毛反应、神志变化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便调节剂量。如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色潮红、皮肤瘙痒等现象,需要减慢滴速或暂停使用。
6心理护理
由于对病情和预后的顾虑,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忧虑心理,极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尤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语言表达及沟通障碍,情绪烦躁,痛苦悲观,甚至产生绝望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拒绝治疗或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心理。这时应多与患者交流,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鼓励患者说出或写出引起或加剧焦虑的因素,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等各种缓解焦虑的方法。如采用缓慢缩唇呼吸、渐进性放松和想象疾病已经好转等方法,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改善通气效果的作用。
篇4
关键词:气管切开 ;呼吸道;湿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71-02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切开后的气道管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气管切开是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手段。由于气管切开后呼吸途径的改变,原本湿润的气道更容易干燥,同时由于干燥的气体未经过上呼吸道防御功能的筛选和湿化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极易造成呼吸道干燥,痰液干结,浓厚不易咳出,易引起气道阻塞。吸痰时吸痰管与气道黏膜摩擦以及吸痰的负压,易引起气道黏膜损伤,从而导致气道黏膜出血,或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造成气道出血,均可以引起气道阻塞。作为有创人工呼吸道,其护理一直是专家们和专业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1临床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10月,我科共收治4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2~76岁,带管时间12~200天,平均28天。治愈35例2例未愈,放弃3例。
2护理
2.1病室环境清洁整齐: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室内空气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十分重要。室内温度以20-22℃左右为宜,湿度在60%~70%左右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对患者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室内避免放置鲜花,毛毯等物品,特别是对有支气管哮喘史的患者。尽量减少陪伴人员。每日至少2次开窗通风,每日早晚2次紫外线消毒病室,各30分钟。每日采用消毒液拖地,减少细菌的滋生,紫外线消毒时注意遮盖患者眼睛和生殖器等部位。严格探视制度,限制人员流动,减少病菌传播,因陪护和探视人员是带菌者,由于做不到严格的消毒隔离而容易污染病区和病室,导致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
2.2湿化气道:呼吸道相对湿度95%~100%,是粘膜-纤毛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1]。为此,气管导管口用两层湿纱布覆盖,增加吸入气体湿度,对机械通气的患者,保证呼吸机湿化瓶水温在30~32℃,以保证吸入气体的湿化[2]。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呼吸道,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加湿和加温、清洁和过滤作用,吸入的干燥空气易损伤气管粘膜,气管内的分泌物容易结痂堵塞呼吸道,湿化的目的是稀释分泌物以利于吸引或咳出;补充每日水分消耗,维持支气管表皮细胞纤毛的正常功能。常用的药液是在生理盐水中加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有实验证明,无菌蒸馏水和0.45%盐水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因为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对病人有很多不利,不但不能稀释痰液,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当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钠离子沉淀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国外新的护理操作中已不将滴生理盐水作为气管切开患者的常规护理操作。而0.45%盐水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蒸馏水因不含盐分对气道无刺激。
2.3雾化治疗:当患者气道有大量粘稠痰液积聚,可能在痰痂形成时,用等渗盐水加入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爱全乐、普米克等药物的进行雾化吸入。可使气道湿润、稀释分泌物,有利于粘膜-纤毛系统转运。α-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酰可分解粘蛋白,裂解痰中的粘多糖,降低气道痰液的粘稠度,使痰液容易排出。
2.4吸痰:吸痰时动作轻柔,操作应严格无菌,吸痰前后听诊肺部,吸痰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及呼吸的情况,每次吸痰不超过15s,吸痰压力控制在400mmHg(1mmHg=0.133kPa)以内,同时应注意吸痰管的放置位置合适,防止进入肺深部大力吸引[3]。吸痰管的选择标准为吸痰管的内径不超过内套管的二分之一。每日更换吸痰物品,储痰瓶及时更换。吸痰过程中发现痰液多时应多停留几秒,并注意观察痰液的色、质、量。患者咳嗽有痰、呼吸不畅、听诊有罗音或痰鸣音、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均应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管有橡胶、硅胶等,现在一次性硅胶管逐渐代替了可重复使用的质地较硬的橡胶管。一般成人使用16-18号吸痰管,过粗会损伤呼吸道粘膜,太细在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的情况下易造成吸引不畅,气管内吸痰管与口腔内吸痰管要分别选择,口腔内吸痰管应选择园头多孔吸痰管;气管内吸痰管前端应该为园头单孔吸痰管,用单头园孔吸痰管吸引比用园头多孔吸痰管吸引,粘膜损伤出血发生率低,所以在给气管切开患者吸引时,选择游离端为单孔的吸痰管为宜。
2.5定时翻身拍背:应每隔1~2 h帮助卧床患者翻身拍背1次,或吸痰前翻身拍背,拍背有利于排痰,可使稠痰液松动,改变附着位置,有利于吸引或排出。拍背方法:将五指拼拢向掌心弯曲呈空心拳,从肺底到肺尖反复叩击背部[2],叩击时间根据病情而定。
2. 6套管护理:内套管清洁是术后护理极其重要的一步。因为术后内套管经常结痂,或有痰痂堵塞,因此需及时取出清洗并按时更换,内套管与外套管分离时间不宜过长。内套管的清洗和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30分钟。一般每隔4~6h清洗消毒内管套1次,分泌物过多时,甚至间隔半小时清洗1次。每次都应先清洗再侵泡消毒,时间在30分钟以内。防止外套管分泌物干燥结痂而堵塞,导致内套管无法重新插入。套管系带打手术结,松紧度适宜,以放入一指为宜并经常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皮下气肿、气胸、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如是一次性塑料套管,应定时更换,并定时检查气囊,防止套管脱出。气囊充气压力应控制在2.4 kPa以下,2 h~4 h放气1次,10 min/次~15 min/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内壁,引起黏膜缺血坏死。
2.7持续气道湿化:50ml注射器用延长管连接输液头皮针,去除针头部分,插入气管切开口并固定。接通输液泵,滴注速度为2~10 ml/h,并根据痰液的性质及时调整微量泵的速度。痰液稀少时速度为2~5 ml/h,痰液浓稠时速度为5~10 ml/h。24小时持续滴入湿化液,采用低流量供氧,氧气做启动气体,使液体放散状进入气道,使导管内壁均得到湿化,维护呼吸系统正常生理功能,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4]。持续药法由于湿化液量少,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刺激性咳嗽,且持续湿化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是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
2.8加强清醒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咳嗽利于细小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及时排出,应向病人解释自主咳嗽的重要性及吸痰的必要性,以求得配合。对于昏迷患者应与家属沟通好,告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患者的重要性,防止窒息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护理体会
护理气管切开的患者时,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为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在护理中应做到:气道湿化及雾化治疗,使局部的痰液稀释,降低痰液的粘稠度;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吸痰时注意观察痰液颜色、性质,如发现痰液呈血性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保持气管通畅,每班护士都必须认真观察和做好相关护理,防止气管导管阻塞,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保证安全。气管切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有很多并发症,其呼吸道的管理极为重要,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灿茂. 呼吸系统疾病.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484-501
[2]张桂芬. 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出现胸部下陷的处理及预防.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94-695
篇5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呼吸道急救;临床分析
多创伤病人一般会有这大量出血、感染严重,脏器衰竭的现象,这是患者会造成意识模糊,同时逐渐不能进行自主的呼吸,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就要使用多呼吸道的急救方法,保证患者的呼吸,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而这项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增加吸氧能够解决的,有时需要采用多种呼吸道急救手段。
1 多发性创伤的致病原因
多发性创伤主要的原因在于意外事故,多发性事故中因为交通事故以及建筑施工中,患者因为意外事故的导致身体多数损伤,而受伤之后人体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身体上生理的变化,人体在在受到强大的外力的情况下面血管会破裂,大量的血液进入组织中,血液无法循环导致组织缺氧。同时在几分钟之后会造成内出血,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危害。
2 多创伤患者的死亡高峰
多创伤的呼吸道急救是一项重要工作,一般出现多创伤病人有着三个死亡高峰,第一死亡高峰发生在受伤的时刻,如果受伤的时候脑部、高位的脊髓、小脑、肺部。心脏出现较大的伤害就会引发患者在受伤后几秒钟或者几分钟立即死亡。第二次死亡的高峰在伤者受伤的6到8小时范围内,这也是抢救的一个关键事件,在急救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手段都会在之前使用,但是患者的生命能够存留,就要依靠病人自身的体制,以及急救人员的合理护理。第三死亡高峰在受伤的数日或者更长时间,这段时间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是出现多重及感染以及产生的多种并发症。同时很多脏器可能出现衰竭。最终导致患者因为患者器官功能衰竭而死。
呼吸道的急救措施主要是帮助患者渡过第二道死亡高峰时期。因为在受伤的几个小时后患者会出现血胸,呼吸系统堵塞等现象,所以要依靠手段让患者的呼吸畅通,同时做出排血处理降低胸腔压力,提高治疗水平。
3 多发性创伤病人呼吸道急救护理的要点
3.1 对于胸创伤护理的呼吸堵塞排除
当多发性创伤病人受伤位置在胸部的时候,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就会造成休克,因为人体的胸部毛细血管多,所以想要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在清理呼吸道的同时要迅速促使血液进行循环,要快速建立两天条静脉血液的通道,让血液在胸部减少淤积,防止血液在胸部凝结。在血液循环建立完成后要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存在异物,或者大量的积血,要将积血排除后,新型辅助呼吸处理。当患者出现血气胸时,患者会出现吐血沫的现象,要立即对患者进行胸腔的引流,降低胸部的压力,在于连枷胸患者要采用对患者胸壁进行加固的方式,通过压力控制胸部的扩张,减少不正常的呼吸现象。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喉部气管插管,以及医疗机械通气治疗的方法。
3.2 及时清理分泌物
在患者胸部受伤或者脑部受伤的情况下,病人的行为不能自理,身体会自动的排泄一些废物,比如混着可能会流鼻涕、形成大量的痰液。同时胸部的一些血块堆积。这些杂物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同时患者也可能出现舌头的后张,堵塞呼吸的管道,所以医护人员应该注意这样的现象,经常检查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当患者出现类似窒息的现象时立即做好医疗措施,清理鼻涕、血块、等残留物,对于没有意识的患者,也是可以采用人工气管的方式,通过强制的通气,能够很好的让患者正常呼吸,同时减低患者的胸压。但是人工气管方式容易引发肺部的感染,但是两害取其轻,跟患者的生命相比,肺部感染是可以被接受的。
3.3 及时恢复血容量
尽快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患者进入医院后,用16~18G留置针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防止患者由于休克失代偿后血压下降,静脉收缩,从而导致穿刺的困难。在静脉通道的选择上,腹腔以下部位的创伤可选择颈部和上肢静脉通路,而腹腔以上部位的创伤可选择下肢静脉通路,这样可有效避免补充的液体进入损伤区内,提高输液速度和准确有效的使用急救药物,加大有效循环容量。对合并血胸或血气胸病人,应及时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以便确定是否需要剖胸手术处理。做好转运途中的监护及处理在护送病人住院或急诊手术途中,需配备急救物品,确保途中氧气供给和注射用药,掌握搬运技巧,防止由于搬运不当继发伤害,做好转运监测,发现病情恶化及时报告医生共同处理,同时做好抢救记录和交接班工作。
4 呼吸道急救的“539”治疗方法
医院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运作的有效性,就是成功救治患者的有效保障。在伤后几小时内,医护人员所采取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其将直接关系到伤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效果,这一时期也被国外学者称为黄金时间。“5、3、3、9”急救模式,能让临床急救的各个操作环节准确、迅速,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迅速解除有生命危险的临床症状,确保病人呼吸稳定,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多发性创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急救过程中应通过5方面估病人的总体伤情,采用“3、9”急救措施,准确、快速、简单地评估、处理伤情,给临床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在评估伤情后,按照“3、9”护理方案,即3个方面(开放气道、清理气道、充分给氧)、9项内容(头后仰、开口、托下颌;手法掏异物、机器吸引、放置口咽导管;面罩吸氧、气管插管、呼吸机)。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朝后仰,把嘴分开,托住下颌,拉出舌头,将头转向一侧,以解除窒息。清理气道。用手掏出伤者鼻腔、口腔中的泥土、呕吐物、牙齿、凝血块等异物,若手法操作清理不彻底,还需使用机器将呼吸道内的呕吐物、分泌物、血液吸出,然后放置口咽导管。充分给予氧气吸入。对于呼吸困难者,给予面罩吸氧,确保呼吸道通常,胸压维持在一定的浓度。若伤者发生了呼吸衰竭,则要尽快切开气管,放置气管导管。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病人,要注意气管插管导管末端与三通导管正确相连,导管要同时连接呼吸机和氧气,在滴注药物或吸痰时均无需停机。
5 总结
在多创伤患者的急救工作上保证患者的呼吸系统恢复是保证患者生命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在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中要在临床上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核心,采用正确的急救以及护理的方式,帮助患者正常呼吸。同时要注意呼吸道杂物的清理,要有专人的观察和陪护,在出现意外时及时采取急救手段,挽救患者生命,维护患者健康。
参考文献
[1]张亚利.多发性创伤急救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
[2]陈永玲.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3).
篇6
拉布拉多咳嗽的几种可能原因如下:
副流感,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流浆液甚至脓性鼻液,精神委顿,食欲减少,少数可引起拉布拉多后躯麻痹与出血性肠炎症状。犬疱疹病毒病,多发于3周以内的子犬,2周到3周犬患病后有腹泻,食欲不振、喷嚏、干咳、流鼻液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不高。犬瘟热引起的咳嗽,其表现尿黄,拉布拉多眼分泌物增多,腹部股内侧有脓包性皮疹,并有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呈现急性卡他性炎症。传染性支气管炎,患病较轻的拉布拉多犬表现为干咳并伴有呕吐,咳嗽往往随运动或气温变化而加重,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时,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流脓性鼻液、疼痛性咳嗽。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在临床麻醉中,呼吸道通畅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麻醉时为了在不同下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有效地管理患者的呼吸道和呼吸,保证手术中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正常,常需将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置入患者气管内。完成气管内插管,还可使麻醉科医师远离患者的头部,而不影响麻醉和手术的进行。鼻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多被忽视,若由于麻醉管理经验不足而处理不善,尤其是在麻醉状态下就可能造成一定危害,影响麻醉过程的安危。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对100例气管插管全麻和连续硬膜外辅助加深强化麻醉的病例进行观察,其中男64例,女36例;成人60例,小儿40例。保持呼吸道通畅中,鼻阻塞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1%,其中单侧阻塞较多为17%,双侧为14%。
1.2 原因
1.2.1 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①呼吸道损伤:喉镜是金属器械,气管内导管属异物,如插管时动作粗暴或用力不当,可致牙脱落,或损伤口、鼻腔和咽喉部粘膜,引起出血。应该经过严格、正规的培训后,才能够实施气管内插管。气管内插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操作常规,特别要避免动作粗暴或用力不当。导管过粗、过硬,容易引起喉头水肿,长时间留置甚至会出现喉头肉芽肿。应该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选用与患者气管内径相匹配的气管内导管。②过度应激: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气管内插管对患者是最强的刺激,浅麻醉下进行气管内插管,可引起剧烈呛咳、憋气或支气管痉挛,有时由于自主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产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或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室性早搏、心室纤颤。因此,行气管内插管前应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可应用肌松弛药,使咽喉部肌完全松弛,减少导管通过声门时对咽喉部的刺激,或行喉头和气管表面麻醉,减少插管的应激反应,这些措施对于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尤为重要。③呼吸道梗阻或肺不张:导管过细、过软,会增加呼吸阻力;或因压迫、扭折而使导管堵塞;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未能及时吸出,时间稍长后,分泌物在导管内积聚、变干,使导管内径变窄,甚至堵塞导管,影响患者正常通气,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气管内导管插管过深,误入支气管内,一侧肺不通气,引起通气不足、缺氧或术后肺不张。因此,气管插管完成后,应仔细进行胸部听诊,确保双肺呼吸音正常,避免气管内导管置入过深。呼吸道内的任何分泌物都应该及时清除,怀疑气管内导管已经有痰痴不易清除,并使导管内径变窄时,应更换气管内导管。
1.2.2 鼻阻塞的常见原因有:(1)鼻部疾患:各种鼻炎、鼻窦炎、鼻腔肿瘤或异物、鼻息肉等;(2)药物:止血药6-氨基己酸、抗高血压药利血平、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抗心律失常药溴苄胺和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等;(3)经鼻诊疗装置:鼻胃管、鼻给氧管(塞)和食道听诊器等;(4)其它原因:气温变化、体(头)位改变、粘稠分泌物或呕吐物等。
1.3 临床表现 患者若有自主呼吸,观察导管外端有无气体进出,连接麻醉机后,观察麻醉机呼吸囊随患者呼吸有无张缩;如果患者呼吸已经停止,经麻醉机呼吸囊自导管外端吹入气体,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运动,并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出现,有条件者应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证实导管位置准确无误后,于口腔外将牙垫与气管内导管联为一体,并固定于上下唇皮肤上鼻阻塞后的主要表现有:呼吸费力、单或双侧鼻孔气流减少,呼吸加快、吸气相延长,并且伴有血压和心率的增加等。严重者双鼻孔无气流,口唇紫绀和三凹征象,以小儿明显。
1.4 方法 插管时,先将患者头向后仰,若患者口未张开,可用右手拇指对着下牙列,示指对着上齿列,以旋转力量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自右口角放入口腔,将舌推向左方,徐推进,显露腭垂(悬雍垂),再略向前深入,使弯形喉镜窥视片前端进入舌根与会厌角内,然后依靠左臂力量将喉镜向上、向前提起,增加舌骨会厌韧带的张力即可显露声门。如系直型喉镜,其前端应挑起会厌软骨,显露声门。当声门暴露清楚后,右手执导管后端,使其前端自右口角进入口腔,使气管导管开口接近声门,以旋转的力量轻轻将导管旋入声门,再将导管送入气管内3~5cm,安置牙垫,拔出喉镜。
在检查并清除鼻道内异物或分泌物后,用1%~1.5%盐酸麻黄碱和0.1%氟美松复合液滴鼻治疗。每侧0.3~0.5ml/次,在1~2min内均可改善,并每隔25~30min预防性滴鼻,在缺氧者应同时面罩吸氧。
1.5 结果 经过治疗治愈74例,好转6例,无无效。
篇8
关键词:鸡呼吸道疾病防治
鸡的呼吸道性疾病在养鸡生产中是比较复杂的,引起发病的病因也很多。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的是由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呼吸道疾病发生,从临床症状和鸡群的表现上都很难确定发生的是哪一种呼吸道疾病,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鸡的呼吸道疾病在养鸡生产中是不容忽视的一类疾病。
1、鸡呼吸道疾病病因分析
1.1饲养管理因素
气候多变的季节多发,尤其是当外界气温急剧下降时,鸡舍内的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往往使鸡群外感风寒,诱发呼吸道疾病。同时由于天气寒冷潮湿,鸡舍温度过低,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灰尘较多,粪便清除不及时,导致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浓度高,造成以咳嗽,气管音及呼吸困难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另外,鸡舍饲养密度大,营养不良,免疫接种,饲养条件突然改变等不良的应激因素均可诱发呼吸道疾病。
1.2缺乏综合性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
不少养鸡户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只要对鸡群进行了预防接种,就万事大吉,不注意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众所周知,经过多年饲养的鸡场,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是非常普遍的,有的甚至很严重,再加上饲养管理差,如遇强应激,易引起鸡群发病。
1.3细菌性疾病因素
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鸡白痢,鸡传染性鼻炎,鸡败血性支原体病等均可表现呼吸道症状。大肠杆菌侵害呼吸道后,病鸡鼻腔分泌物增多,张嘴呼吸,常发出“咕咕”声,鸡冠和肉髯呈暗紫色,病鸡排黄色或黄绿色稀便。鸡白痢对雏鸡危害较大,表现为闭目打盹,缩颈低头,尖叫,腹部一收一缩,呼吸困难,周围有白色浆糊样粪便,有时堵塞。传染性鼻炎,病初流稀薄鼻液,逐渐浓稠,打喷嚏,有音,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黏液排出,眼睑及周围颜面水肿,眼结膜潮红、肿胀。鸡败血性支原体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音和张口呼吸,该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可在鸡群中长期存在,一旦应激即可发生蔓延。该病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4病毒性疾病因素
常见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如ND、AI、IB、ILT等都可表现呼吸道症状,并且有时和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鸡ND发病时,病鸡咳嗽,呼吸困难,有黏液性鼻漏,常伸头,张口呼吸,发出“咯咯”喘鸣声或尖叫声,冠和肉髯发绀,排黄绿色稀便。禽流感发生时,眼睑浮肿,冠和肉髯肿胀发紫,鼻有黏液性分泌物,病鸡常甩头,严重者引起喘息。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是打喷嚏、咳嗽、张口喘气、音、眼睛湿润,流鼻涕等,产蛋鸡常表现产蛋下降,产畸形蛋、薄壳蛋、褪色蛋增多。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病鸡呼吸困难,咳嗽,咳出血样渗出物,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形成糜烂。
2、防控对策
2.1消除非传染性的致病因素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有害气体对鸡的刺激(特别是氨气),有害气体刺激容易使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在养鸡过程中应把通风换气和控制饲养密度有机结合起来。通风换气是现代养鸡生产中非常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良好的通风使肉鸡增长迅速,母鸡高产,鸡群健壮。通风换气可减少鸡舍内氨气、废气、尘埃及病原微生物,使鸡舍湿度也较合适、垫料也较干燥。饲养密度大的鸡舍,可通过通风换气、消毒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益。而冬季防寒保暖较重要,既要排除舍内氨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可以在鸡舍垫料中混入硫磺(每10 m3混入2 kg),使pH值小于7.0,可减少氨气的产生。加强保温措施,防止温差过大,温差超过5℃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2.2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清舍消毒:实行全进全出制,在每批鸡出栏后,要及时彻底清洁鸡舍,严格消毒。一般可采用福尔马林熏蒸,后用卫康喷雾消毒一次。
定期对鸡的饮水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防止饮水管道堵塞和保持饮水器械的卫生。卫康在蛋和肉中无残留,可用于饮水消毒。实施饮水消毒时,其药物浓度必须准确。应注意饮水投服或喷雾接种弱毒活疫苗的前后各2 d应停止饮水消毒。
用具消毒:每日对所用过的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饲养器具,用卫康消毒液兑水洗刷干净,凉干后备用。
环境消毒:每周对鸡舍环境进行严格的喷洒消毒1次,可用长效卫康等消毒液消毒。
2.3加强饲养管理
温度的骤变,常常会刺激呼吸道粘膜,诱发鸡的呼吸道疾病,所以防止温差过大。饲养密度太大,舍内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超标,或鸡舍内通风不良也会刺激眼结膜、呼吸道粘膜。造成局部抵抗力、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鸡舍内温度高,粉尘大也会诱发鸡群发生呼吸道症状和眼病。使用优质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2.4加强营养
要喂给鸡群优质全价饲料,既保证蛋白质、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量饲料,以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又要保证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等常量营养物质的平衡,更要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不喂给鸡群发霉变质的饲料,更不能喂给被农药化肥或化工废弃物等污染的饲料。
参考文献
[1]闫永平,吴景红.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当代畜牧,2009(11):11-12.
[2]王娜,段小卫.浅谈鸡呼吸道疾病综合征[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59-160.
篇9
结果:本组162例患者,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5例出现胆漏,腹腔出血1例,全麻术后呼吸道梗阻1例,胆管损伤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皮下气肿1例。
结论: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患者做到:细致周到观察及护理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保证,加快病人康复速度,减轻病人痛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1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47-01
现将本院162例患者的护理体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2年9月―2013年11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2例,男56例,女106例,年龄在26―75岁之间,平均年龄52岁,其中胆囊息肉样变伴慢性胆囊炎55例,胆囊结石95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2例,大多数患者当天可下床活动,12小时后可进流食,住院天数3―5天。1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其中5例出现胆漏,腹腔出血1例,全麻术后呼吸道梗阻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皮下气肿1例,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
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1 全麻术后呼吸道梗阻的观察。LC术后麻醉药影响未完全消除,保护性反射仍量不足,潜在性危险并未消除,呼吸道梗阻是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组发生呼吸道梗阻1例,术后送回病房2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表情紧张,呼吸频率减慢等现象,立即给予留置呼吸道,面罩式吸氧,氧流量4L/min,约30分钟左右,患者呼吸困难缓解。在麻醉清醒后,病人仰卧屈膝,并给予心理护理,必要时给予化痰药,雾化吸入,吸痰等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人面色,呼吸频率,深度是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措施,本组发现呼吸道梗阻1例,发生率0.5%。
2.2 腹腔出血。腹腔出血是LC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发生出血的原因多为术中钛夹位置不妥或脱落,胆囊床渗血等,因而术后第1天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征象,术后15-30分钟测血压1次,血压平稳后则延长测量间隔时间,同时注意脉搏的变化。此外,还要注意敷料色泽的变化,尤其注意腹腔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若引流液呈红色或短期内引流量较大应及时报告医生,本组1例患者术后24小时腹腔引流液突然增多,达300ml,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及时报告医生,再次开腹手术,由于发现及时,措施得当,出血得到了及时控制。LC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手术后每30-6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以免管腔堵塞,本组192例患者无堵塞现象发生,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渗血及渗液,指导患者拔管后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本组发生腹腔出血1例,发生率0.5%。
2.3 胆汁瘘。本组1例手术后2天出现腹肌紧张,剧烈腹痛,引流管排出大量胆汁样液等异常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再次手术,经抗炎补液治疗后出院。护理上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全身情况,有无肠系膜刺激症,有无黄疸,并注意引流物量、性质、颜色及大便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本组发生胆汁瘘1例,发生率0.5%。
2.4 皮下气肿。由于术中气腹压力过高,手术时间长,气体向皮下软组织扩散易引起皮下气肿。多发生于颈胸部,出现皮下捻发音。护理时注意观察是否有皮下捻发音,及其扩散或缩小变化,本组皮下气肿并发症发生1例,为少量皮下气肿,在1-2天内自行吸收。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病情,消除其紧张情绪。发生率为0.5%。
3 一般护理及饮食指导
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6小时,术后麻醉清醒后,叮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并可促进胃肠蠕动,避免尿储留,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8小时如无腹胀、腹痛可进少量水或流食,并禁食不易消化和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但需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
篇10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护理;肺部感染
Nursing comprehending to 33 cases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fter Tracheotomy
LI Chun-hong,XIE Yan,LI Xiao-sheng.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Guiyang County,Affiliated Hospital,XiangNan Medical College,Hunan 424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methords on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fter Tracheotomy.Methods 33 ceses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nursed after Tracheoto,and observed state of an illness closely.Results 27cases were cured,5 cases were improved.5 cases were pulmonary infection,and1 cases were died.Conclusion Normalized nursing methord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 to prevent.pulmonary infection on patient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fter Tracheotomy..
【Key word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Tracheotomy;Nursing;Pulmonary infection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1],因此早期进行气管切开对病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对气管切开进行规范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是当前护理工作的难点。现将桂阳县中医院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3例,男27例,女6例,32~76岁,平均47岁。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脑干原发性损伤2例,广泛脑挫裂伤、脑肿胀伴硬膜下血肿28例,急性颅内血肿伴脑疝开颅术7例。GCS评分:3~5分13例,6~8分20例。治愈27例,好转4例,发生肺部感染5例,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
2 护理方法
2.1 基础护理 口腔护理2次/d,昏迷患者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双眼。根据病情变换,每2 h翻身、叩背1次,翻身时放平患者头部,保持头、颈一致。叩背时,将五指并拢向掌心弯曲呈空心拳,由下往上、由外到内反复叩击背部。叩背可使贴附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粘稠分泌物易于咳出或吸出,建立翻身记录卡并交接班。做好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及时更换无菌纱布和清洁消毒内套管。
2.2 保持气管套管、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意识障碍重,各种反射差,加上长期脱水治疗,很容易形成痰痂,造成呼吸道梗阻,因此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变化情况,术后患者经套管呼吸应安静无声,而发生有呼吸困难时,呼吸次数增多,阻力增大,可有喘鸣音等,此时应立即检查套管及呼吸道内有无阻塞及压迫情况。分泌物多时,应及时吸出套管内分泌物,以免咳出之痰再次吸入气管内或结痂堵塞套管,如分泌物不多,呼吸不畅,应注意观察有无气胸、纵隔气肿等,注意观察套管是否脱出或气管下端是否有阻塞,一旦脱管,应报告医生,并立即用两手将套管沿切口正中线直行插入套管,如能,则呼吸困难立即解除,但插入时,不可用力过猛,如插不进,应将套管拔出,用止血钳迅速插入伤口,直抵气管内,将气管切口略撑开,呼吸困难可立即解除,同时给氧气吸入,以改善机体及组织缺氧状态。
2.3 并发症的预防 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如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严,易交叉感染,为防止呼吸道感染,预防并发症,在护理工作上要采用早预防的护理措施。
2.3.1 安置患者于抢救室或单间病房,实行专人护理,以减少交叉感染,病室需安静、清洁、无尘、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进行有效空气消毒,拖把固定使用,用消佳净消毒液擦拭桌椅2次/d。室温22℃左右,每日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病室1次/d,1 h/次。进入病室要更衣、换鞋、戴口罩,消毒液洗手。
2.3.2 严格无菌操作 各种治疗装置严格消毒灭菌,雾化器、湿化瓶用后消毒处理,人工呼吸机回路消毒1次/24 h,呼吸机上冷凝液要定时排掉,一次性吸痰管不重复使用。定期进行支气管分泌物及血液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二重感染”。
2.3.3 套管及伤口的管理 套管口应盖湿盐水纱布,以改善吸入空气温度及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套管的纱布垫要保持清洁,更换1~2次/d。经常检查创口及周围情况及皮肤有无感染、湿疹,注意患者吞咽情况及有无皮下气肿的发生。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警惕气管内出血,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变化,若有出血应迅速吸净气管内血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报告医生,查找出血部位,对症处理。吸痰管,经严格高压灭菌后备用,每次吸痰使用1根。不得重复使用,所用吸引管外径不应超过套管内径的1/2,以免吸引时负压过高,发生肺不张。但吸引管亦不能过细,使吸痰不畅。内套管清洗消毒,1次/4~6 h,必要时随时清洗,以免痰液结痂堵塞内套管。
2.3.4 吸痰的管理 注意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颜色、性质、量的改变情况,做好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呼吸机者应严格消毒呼吸机,每日须将呼吸机的导管进行清洗并用消毒液浸泡,预防肺部感染。一般不应频繁吸痰,只有当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确需吸痰时才吸。当分泌物粘稠、呈黄绿色,不易咳出时行雾化吸入,2次/d。深部痰液抽吸前后,气道可先注入无菌湿化液,5~10 ml/次,并根据分泌物的量、粘稠度及抽吸情况,决定注入湿化液的次数及24 h的总湿化量。翻身、叩背、雾化吸入促进痰排入大气道后,准确吸痰,避免深部长时间、大负压的抽吸,有效地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患者多数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自行排痰障碍,用吸痰管刺激咳嗽,让其自行将深部的痰液由气管套管口喷出,然后在气管切开处吸净残余痰液,避免深部抽吸。
2.3.5 预防吸入性肺炎 患者易并发消化道并发症如呕吐等,呕吐物易进入气管内,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及时清除口、鼻、气管等处的异物,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
2.3.6 切口处换药 常规切口换药,2次/d,敷料随脏随换。方法:取下脏污的纱布,用75%乙醇或2%碘伏消毒切口周围约5 cm,加盖四层无菌纱布。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创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其病情发展迅速、复杂多变、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文献报道该类患者病死率达36.8%~64.3%[3]。重型颅脑损伤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如不能正确诊断和治疗,很容易发展为呼吸衰竭,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气管切开对于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控制肺部感染具有积极意义。气管切开后,气管内容易滞留大量痰液,加之患者长期处于脱水、半脱水状态,痰液粘稠,轻者可使患者的通气功能和血氧饱和度下降,重则可使患者的气道完全堵塞,引起窒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气管切开使气管与外界直接相通,上呼吸道防御屏障消失,气管黏膜损伤及不正确的医疗护理操作使外界病原微生物直接进入肺部,发生肺炎的可能性增加[4]。加强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对控制和减少肺部感染极为重要。频繁吸痰增加了气管套管对局部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导致细菌容易侵入下呼吸道。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失去了生理屏障,呼吸道内水分从气管切开处大量流失,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符合气道持续需要,使气道始终处于一种湿化状态,痰液粘稠度降低,患者自行咳出,减少吸痰次数,保证了气道通畅,避免因痰液粘稠,吸痰负压大,时间长而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降低了肺部感染机会,使感染率下降。赵晓明[5]报道,气管切开4 d 以上者,54%的患者出现继发性肺部感染。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注重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病情监测、营养支持及预防性用药,使肺部感染率较前明显下降。
加强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规范化管理,保持气道通畅,是防止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能有效地降低肺部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梁文石.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32例临床分析.广西医学,2006,28(10):1646-1647.
[2] 林菊英.中华护理全书.江西科技出版社,1993:246.
[3]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20.
[4] 黄素梅,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82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11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