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手工艺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手工艺研究

篇1

关键词:手工艺;优劣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传统手工艺经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杭州王星记扇厂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5日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各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藏龙卧虎于我国的各个角落。杭州市王星记扇厂比较好地发挥了传统手工艺的优势,以其特色之处吸引了国内外消费者,已成为中国制扇业中产量最大,花色品种最多的一家综合性扇厂,这对于许多将要流逝的传统手工艺具有借鉴意义。

一、王星记制扇手工艺现状

(一)制扇手工艺历史悠久,手工艺者不断增加,但近10年减速下降。杭州城内制扇手工艺精湛而得名,到了清朝中叶,“杭州经营纸扇者总计有50多家,工人之数达四五千人”。但从2000~2010年,手工艺者的增长幅度从21%下降到9%左右。

(二)手工艺制扇起步晚且发展缓慢,但近几年发展速度加快。整体情况如图1所示。(图1)从2000~2011年整体来看,销售收入总共增长了700多万元。2000~2007年销售收入稳步增长,但比较缓慢;2008年至2009年出现了衰退,销售收入随之下跌;2010~2011年增长了近500万元,占10年来增长率的2/3。

(三)手工艺产品扇子 “进城乡”、“出海关”。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图2)王星记扇厂国外市场占有率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提升。2007~2011年的短短五年内,国外市场份额从15%左右增至30%左右。截至2011年,其国内外相对市场份额大约7∶3。

(四)不断研发新扇种,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王星记扇厂开发的品种主要有黑纸扇、檀香扇、香木扇、白纸扇、绢扇、装饰扇、舞扇。秉承“品质为本,服务为先,传承文明,追求卓越”的企业宗旨,它还力图不断将其艺术化方向靠近,融入了书画、文学、戏曲等艺术元素。2005年王星记扇子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王星记”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到现在,它已经成为老客户心中的老字号。

(五)手工艺制扇者年龄较大,隐藏着手工艺失传的风险。手工精湛的艺人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将近占有55%,其次为31岁至45岁之间,随着年龄的下降,占有率也越来越低,这潜伏着一个手工艺失传的风险。

二、王星记制扇手工艺经营优劣势

(一)手工艺制扇经营优势

1、手工艺制扇者经验丰富,技艺精湛,劳动生产率较高。60%多的老将有超过20年工龄了,手工艺者的工龄都集中在10~30年,占有60%左右。这种结构的劳动力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成本,为厂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手工艺制扇物美价廉,适合不同消费层次。扇子的价格主要集中在10元至50元且其质量有保证,品种多样,风格各具特色,价格档次多样,适合大众消费。低则只需几块钱,高则过万,可作为艺术品,具有收藏价值。

3、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核心竞争力较强。产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地方民族特色都是原创作品,无法复制,更无法被超越。例如,王星记的拳头产品之一——檀香扇,不仅料质要求高,而且是通过用钢丝锯在薄薄的扇片上,手工拉出数百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上万个小孔,组成千变万化、虚实相宜的多种精美图案、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

4、手工艺的比赛和文艺活动比较频繁,文化氛围较浓。近十多年来,文艺活动的次数2011年比2000年增加了43倍。其间,每年手工艺的比赛次数递增,且增速越来越快。

(二)手工艺制扇经营劣势

1、销售方式单一,宣传观念不强。杭州王星记扇子70%多的产品仅通过实体店面对面销售,而仅有10%左右的产品通过线上销售,上门销售等一些比较新兴的销售方式未被采用到。而且生产者的宣传力度不够,生产者每年用于广告的支出不及其他行业如食品业的10%,对于王星记扇子的知名度,将近一半的人没有听说过。

2、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缺乏科学的理论体系。2000~2008年,从业人员的培训次数只有一到两次,培训支出都在6,000元以下。2009~2011年,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次数最多也只有四次,培训支出也是很少,平均支出基本没变。十多年每年的培训次数只增加3次,而培训费用的支出增加不到10,000元。同时,也缺乏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手工艺者受教育程度较低,把自己的技能用专业的知识表达出来并形成理论体系比较困难。

3、政府对手工艺制扇相关保护政策不够。每年财政支出比例不到10%,每年政府对该厂的资金投入不及食品业的5%,导致特色工艺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另外,厂商普遍反映税负沉重,扇子所需的原材料为自然资源或农林产品,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抵扣。

4、手艺制扇继承人匮乏,年轻人不愿学习传统技艺。20岁以下的手工艺者出现断层,并对手工艺是否存在无所谓。王星记扇子生产的中坚力量,年龄都在50岁以上。高级技术人员比率低于13%。

三、对我国传统手工艺实现优质产业相关建议

(一)政府应完善产业政策,搭建服务平台。第一,为手工艺产业提供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第二,给传承人发放经济补贴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鼓励老艺人采取师傅带徒弟、办传习所等形式传艺,将手工艺传承下去;第三,对某些传统手工艺的创意设计、品牌推广、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第四,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传统手工艺的生产经营,定期对这一产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力图做到。

(二)促进人才培养,实施品牌战略。当前应强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完善专家和行业评估体系,破解人才难题。一方面可以让传统手艺进课堂进社区,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依托专业院校培养传统技艺、中层管理等中高端人才,让特色文化的龙头企业、传承大师与院校合作。同时,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管理。

(三)完善手工艺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联动,建立连锁店。传统手工艺是一种综合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活态文化体系,可与时尚产业、设计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形成以观光、休闲、生态产业为主体的新式产业发展格局。

(四)更加注重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模式。产品的设计是比较前沿的工作,新颖独特的产品设计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设计时可考虑增添一些现代元素以适应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要。随着网络对当代消费者的深入影响,可充分运用网上销售运营的有效途径。还可增加上门走访,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等灵活的销售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继宏.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商业化策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Z2.

篇2

【关键词】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木三瓯;高职院校;深入传承;建议

The Research of Deep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Yi Mu San Ou_”as Examples

WANG Chun-hong

(Research Center of The Wenzhou Cultural Industry, 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China)

【Abstract】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ause which lay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hands-on ability.“Yi Mu San Ou” is 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a typical feature of Wenzhou regional cultur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as obtained certain inheritance through the effort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writ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ajor、the innovation of craft、the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tc., But the deficiencies are also obvious, including less amount of class teaching、small class capacity、the limited scope of combination with original major Etc.. For this, 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new phase of deep inheritance,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Yi Mu San Ou” and which represents the typ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i Mu San 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ep Inheritance; Suggestion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为五个领域: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技能。①

在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个领域中,传统手工艺技能类(以下简称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进行传承。因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在于对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掌握,而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和特点恰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性和技能性并重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学习、传承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中的“一木三瓯”即指世界级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绣、瓯塑,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窑。“一木三瓯”作为温州独具“瓯文化”特色的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传承、保护成绩。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贸学院)作为一所地处温州的省属公办高职院校,在“一木三瓯”的传承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工贸学院先后于2005年引入了瓯绣、瓯塑,2014年引入了木活字印刷术和瓯窑,在校内进行传承。经过1-10年,时间不等的尝试和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传承、保护效果,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伴随着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日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已经发展到从全国性普查、摸底,全社会盲目跟风、简单传承的初步阶段向深入化传承新阶段过渡的转折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需求下,工贸学院如何继续深入地做好“一木三瓯”的传承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确实有必要进行认真思考。

1 工贸学院传承“一木三瓯”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非遗教材编写、与工贸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技能传承创新、非遗理论研究等方面,逐一分析“一木三瓯”在工贸学院传承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关键,是依靠传承人进行活态传承。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承的关键亦是要培养出掌握非遗技能的传承人才,所以工贸学院“一木三瓯”的课堂教学开展情况,是关系到校园传承效果的基础。

工贸学院“一木三瓯”的开课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全院同学的公共选修课。开课目的在于对“一木三瓯”非遗技能的普及性教育,使同学们初步接触、了解这几项非遗技能。其中瓯绣、瓯塑引入工贸学院早,开课条件比较成熟,每学期各开设3个班,每班20人。引入晚的瓯窑和木活字印刷术目前各开设1个班,每班10人。截至2015年,全院历届已经选修过“一木三瓯”公选课课程同学的总人数超过1000人,在校内一定程度上普及、传承了“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另一类是从公选课同学中选出学习兴趣高、资质好、可以进一步深入培养的苗子,组成学苗班,开课目的是培养传承人才。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培养了重点学苗100多人,这些同学基本掌握“一木三瓯”的整套制作技能,能够独立制作作品,达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基本技能考核要求。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工贸学院虽然在“一木三瓯”的非遗技能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足也较为明显。一是,选课难。随着“一木三瓯”在校内传承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在校园内培养起了非遗传承的氛围和观念,同学们有了学习的热情。但目前“一木三瓯”每学期的开班量和班容量,相对于全学院同学的总人数和选课热情来说,处于无力应对的局面,甚至在选课时出现了想选而选不上的“抢选”情况。如果不能让同学们选到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必然会影响到大家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工贸学院今后“一木三瓯”的传承,也与国家继续深入传承非遗的时代精神相违背。二是,课程开课的成本投入与教学效益产出不成正比。非遗课程开课需要一定面积的固定场所,需要用到专业的工具、原料,需要聘请传承人进行技能指导等,所以开课成本高。但现在每个学期1-3个班的开班量和每个班10-20人的班容量,无疑在教学成本的投入与教学效益的取得之间存在不成正比的情形,这必然会影响到进一步的深入化传承。

1.2 非遗教材编写方面

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在社会上广泛存在,依靠这些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当时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时会有很多人学习这些技能,并以之作为自己安身立世、养家糊口的本领,自然那时也不存在传承人危机问题。但伴随着历史发展的步伐,依靠这些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脱离了人们现代生产、生活的需求,不能再依靠这些技能安身立命,所以原来掌握这些技能的人或者年高离世,或者迫于生计转行,以致出现了掌握技能的传承人数量越来越少,甚至一些项目出现了人亡艺绝的情况。如果今天再仅仅依靠过去那种口手相传的方式已经不能保证这些非遗技能的有效传承,所以必须以文字、影像资料等形式将非遗技能的制作要点和过程记录下来,作为非遗技能传承的辅助方式。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整理非遗技能制作过程、要点,并将之编写为教材的重要性。其中瓯塑、瓯绣引入学院早,校内传承条件成熟,已经着手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并在工贸学院校内试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以书面的形式保留了瓯绣、瓯塑技艺的制作流程和要点,而且也较好地辅助了非遗课程的教学活动。但因为教材编写的理论水平,技能制作要点梳理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教材的适用性等问题,还没有达到对外公开出版的程度。

1.3 与工贸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方面

要想实现“一木三瓯”在工贸学院的有效传承,除了开设直接传承非遗技能的相关课程外,与学院原有专业进行结合,是非常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方式。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注意与学院原有专业的结合,比如瓯塑与轻工系艺术设计专业的眼镜设计的结合。为此该专业专门开设了36学时的《瓯塑艺术技法》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系统了解、学习瓯塑的传统制作技能,了解瓯塑蕴含的非遗文化特征,然后运用到自己的眼镜设计中去。因为该专业的学生本就具有工艺美术功底,设计创作能力强,现在通过瓯塑技能的学习,将专业的艺术创作理念与瓯塑蕴含的温州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设计出的眼镜产品不仅外观时尚,而且富有地域文化气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工贸学院“一木三瓯”在与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方面,艺术设计专业虽然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与瓯绣、瓯塑引入学院近10年的时间相比,结合广度和力度远远不够,还只是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没有达到真正批量投入规模化生产、应用的程度,对于瓯塑非遗的传承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除了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结合外,与其他专业的结合还没有。

1.4 非遗技能创新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先祖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文化财富,在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历史发展进程的演变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原有特点。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已经陷入需要人为刻意保护、传承的境地,但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并不矛盾。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也在不断尝试着进行创新。比如瓯窑在制作中,结合温州本地水土特性,自己尝试进行陶土配置、釉料调制等;瓯绣在针法上采用透视绣的绣法;瓯塑改变了过去只能以大幅壁画呈现的形式,现在改为创作在自己设计的小型瓷盘上;木活字印刷术除了印刷传统的古书、宗谱外,创意出木活字挂件、书签、明信片、桌牌等产品。这些创新包括了使用的材料、创作的技艺、呈现的形式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这些创新的不足,是仅停留在学院内课堂创新层面,直接进行生产性链接的比较少,未能产生比较实际的生产效益,在生产性传承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1.5 非遗文化内涵讲授方面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阵地,一方面要向同学们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于文化的传承。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非遗传承方面,除了要向同学们传承非遗制作技能外,也要注重对这些非遗技能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讲授。只有兼顾这两者,才是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学院在过去的传承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出现了很多同学虽然知道“一木三瓯”,也学习了相关的非遗制作技能,但并不知道“一木三瓯”自身的发展传承历史、其与温州地域文化的关系、今天在校内传承的价值、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等,这与今天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精神实质是相违背的,因为只有做到文化的传承才是一个民族精神永续的根本所在。

1.6 非遗理论研究方面

党的十以来,国家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软实力对于地方政府、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温州僻居浙南一隅,自汉朝以来就逐步孕育了地方文化色彩浓厚的“瓯文化”。要想发挥“瓯文化”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好“一木三瓯”等非遗资源,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工贸学院在长期非遗传承实践的基础上,已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本校的非遗传承工作。但因为工贸学院属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科研实力和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存在的,这是必须要正面对待的问题,所以工贸学院的非遗理论研究需要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1.7 社会宣传和普及方面

工贸学院作为一所地处温州的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服务地方社会,在“一木三瓯”的非遗传承方面亦是如此。从2005年至今,学院通过在校内开设暑期青少年、老年体验班等方式,向社会开班授学、宣传普及“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还通过派老师去温州市的一些学校上课的方式,将“一木三瓯”带出校园,带入温州市的中小学。截至2014年,学院进行过“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宣传、传承的学校达到20多所,受教学生达到8000多人,得到了受教学校师生的认可和好评,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推动了“一木三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随着工贸学院在社会上宣传、普及“一木三瓯”工作的持续开展,在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学校、单位会慕名而来,要求去传授非遗技能。但因为工贸学院能够掌握“一木三瓯”非遗技能的师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现在对外传承服务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重,逐渐陷入无力应对的局面。

2 关于工贸学院深入传承“一木三瓯”的建议

2.1 丰富校内传承方式,让更多同学有机会了解“一木三瓯”

工贸学院要想解决上文中分析的目前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想扩大“一木三瓯”的校内传承范围,想让更多同学选到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除了根据学院可以提供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木三瓯”的开班量,及每个教学班的班容量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同学们接触、了解“一木三瓯”。

在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要想掌握某一项非遗技艺的整套技能,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但如果只是要初步的、浅显的了解,则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所以可以通过开设非遗短期体验班的方式解决同学们选课难的问题。比如开班类型中,可以增加以月为单位的班次。一个月四个教学周,每周上一次课两个学时,一个月共计8个学时,作为接受、领悟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是能够做到对“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内涵有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的。这样不但老师可以发现一些真正喜欢、而且有天赋适合继续学习的学生,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发现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些非遗技能,是否想继续学下去。对于那些确实喜欢、也有资质继续学的同学,以后可以选修一学期的公选课,如果公选课学完,还想继续学的,再参加学苗班的深入化培养。这样循序渐进的选课、开班教学形式,无论对于开课的学院一方,还是对于选课的同学们,都是比较灵活、合理、有效地传承方式。此外,也可以通过讲座、专题展览、校园非遗专题周等活动向全院同学宣传“一木三瓯”。

2.2 增加对“一木三瓯”非遗文化内涵的讲解,使同学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文化是一个民族血脉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今天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欧洲的法国、意大利,亚洲的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今天国内的在校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外来的西方文化、韩流文化等津津乐道、盲目追崇,却丧失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在向同学们传授“一木三瓯”等非遗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向大家讲解它们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同学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3 增加与学院原有专业的结合,扩大在校园传承的范围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今后的传承过程中,除了可以继续与设计专业结合,直接应用到产品的外观设计中,还可以与其他专业结合,扩大校内传承的辐射面。比如可以与信息传媒学院结合,在同学们进行网页设计时加入带有“瓯文化”色彩的非遗元素;可以与材料系结合,用现代化的新型材料表现传统的非遗技能和文化等。

2.4 注重与非遗企业合作,在订单式培养中推动非遗传承

学院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能够使同学们学有所成,更要学有所用,能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今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但因为传承人数量不足,没有足够的专业从业人员,没有办法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工贸学院既然已经开设了“一木三瓯”的非遗技能传承课程,就可以通过与社会上的非遗企业合作,使愿意从事非遗技能学习的同学将来可以直接到非遗企业中去工学结合,去毕业实习,将来毕业后可以留在这些非遗企业工作,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2.5 在高校非遗研究阵营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加强对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研究

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在全国大学中先后成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先后公布了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六所高校为非遗研究基地。2014年温州大学被批准为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标志着温州市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工贸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水平虽然不能与全国的重点大学、本科院校相比,但也要注重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只不过在全国高校非遗研究的阵营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要侧重、加深对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研究。

2.6 将学生创作的作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销售,增强同学们学习的自信和热情

工贸学院的学生在通过选修课和学苗班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会陆陆续续制作出一些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专业的标准看,会存在些许不足,但经过指导老师的修改,可以以适合的方式进行销售。比如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那些喜欢“一木三瓯”非遗文化产品,但对产品的制作技艺要求又不是很高的消费者。因为那些真正出自传承人之手的非遗产品,一般价格都比较高,而我国目前很多消费者对于非遗产品的价值,尤其是文化价值,还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对于高价位的产品难以接受。相比之下,同学们的作品在价格方面反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学们看到自己制作的非遗作品可以转换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2.7 鼓励更多地同学以自己学到的非遗技艺进行创业,以创业的方式推动非遗传承

鼓励同学们进行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工贸学院对此也一直非常注重。以“一木三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而且非常适合产品化,所以同学们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非遗技艺进行创业。比如工贸学院曾经选修过瓯塑课的杨忠敏同学,本专业为机电一体化,因为选修课结识瓯塑后,逐步走上了利用瓯塑进行创业的道路。他从最初成立瓯塑工作室,到后来成立自己的瓯塑公司,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高职毕业生,到被评为温州市的“年度经济新锐人物”,以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利用非遗创业的成功道路。

国务院总理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致辞中说:“(要)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②在总理大力鼓励创业的号召下,希望有更多地选修、学习“一木三瓯”非遗技艺的同学利用其进行创业,以创业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3 结语

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注重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所以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进行传承。“一木三瓯”是具有典型“瓯文化”色彩的属于温州地域的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贸学院通过课堂教学、编写非遗教材、进行技能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传承成绩,但存在的不足也较明显,如教学开班量少,班容量小,与学院原有专业结合的范围有限等。针对于此,结合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深入化传承新阶段过渡的时代背景,为工贸学院“一木三瓯”今后的深入传承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尤其是最后的建议,可以为全国其他高职院校的非遗传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菁,黄友金.瑞安东源:再现木活字印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胡春生.温州瓯窑褐彩青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3]胡春生.温州瓯绣[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

[4]吴小红.瓯塑[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5]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上、下册)[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6]王春红.关于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深入产业化的思考[J].江苏商论,2015(4):21-24.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8]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注释:

篇3

把手工业作为与工业并举的生产方式

这两年,社会大众对手工艺、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在为保护手工艺呼吁和呐喊,那个时候大多数人的态度是手工艺应该进博物馆,把它作为一种落后的生活方式,认为手工艺被工业化取代是一种现代化的标志。当时的情形历历在目,而今非昔比,现在的手工艺又成为了时尚,成为被国家高度重的传统文化振兴领域,这是很好的现象。其实这样的意识应该更早,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批学者就主张中国应该坚持自己的手工业,今天我们所有人更应该为之努力,不只是振兴手工艺,而是要把手工艺作为与工业并举的生产方式。

振兴传统手工艺的三个方向

振兴传统手工艺,我认为有三个方向:一是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保护。我们应尽可能地保留传统的生产模式、原材料、核心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都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是寻获能够持续产生和维护文化差异性的生产力。手工艺振兴,既是经济学命题,也是文化哲学命题;既利于手工艺传承与发展,更利于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是推进现代手工业。现在全国已有不少遵循手工生产规律、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尤其在工艺美术领域。大学生创业也可以依托于手工艺,沿袭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展开文创产品设计。我们可以一边制作一边销售,最直接地了解大众的需要,再根据个人的需求量身定做。这种高端定制必然是属于手工艺的,大工业生产无法取代,虽然生产效率不高,但是生产效益很高。通过“互联网+个人作坊”的形式,实现在家办公的理想,让手艺人可以专心做产品,顺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意义深远。

其三,结合专业的设计与群众的参与。我建议由专业学院艺术家提供设计方案,他们有想法、有创意,又了解传统文化,在遵循手工艺规律的基础上,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把这些设计方案提供给手艺人,引领他们与现代生活接壤,生产兼具美观与实用的产品。而群众的参与,就是手艺工场正在做的事――把各类作坊连接起来,对外提供手工艺文化的展销、教学与体验,让人们在闲暇之余有一个娱乐的好去处,来体验一种充满意义的、有创造性的生活方式。

篇4

【关键词】外国;手工艺;保护;启示

在人类社会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许多物质与文化遗产及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环境、文化环境有时在一夜之间消失,对它们重建和恢复之后,深埋在人们心底的传统文化血液就会沸腾起来,怀旧之情便油然而生。传统手工艺所体现的手工精神,是各民族民族性格的文化基因,它折射出一个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百态。因此,传统手工艺虽然不能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角,但对它们的发展与保护仍旧非常重要。

20世纪以来,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文化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很多国家的政府、专家与学者,都在关心着对全球民族文化艺术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保护什么和如何保护的问题上,世界各国的文化工作者正在做着不同而又相同的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对于它的现状与未来,我们却感到希望与危机并存。在当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应该怎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日本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现状

日本的文化历史与我国有着很深的渊源,唐代的文化植入是日本传统文化的基础,历史发展到今天,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对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得最好的国家。

国家立法,用法律手段对文化财产进行有力保护。从明治四年(1871年)出台的第一部《古器旧物保护法》起,到平成八年(1996年),日本先后出台了有关历史与文化保护的法律文件7部,且分别多次对这些法律文件进行修订,这些法律文件给大量的日本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注入了一支强有力的保护剂。特别是昭和四十九年(1974年)推出的《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是日本针对传统手工艺产业保护与振兴的国家大法,对日本国内传统工艺品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保护与推动作用。

设置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自昭和二十五年(1950年)起,日本文部省组建了“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并设立了“文化财保护审议会”、“地方公共团体及教育委员会”、“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协会”与各类专业性很强的“产业指导所”和“专业协会”,一起做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日本手工艺的发展与保护首先要对“传统工艺品”进行认定,通常由通商产业大臣与文化厅长官按照一定条件进行认定,认定以后的“传统手工艺品”就可以在该产地对生产、研修、技法改善、市场开拓、继承者的培养以及从业者的福利保健等方面做出计划,并从国家、各级政府及专业协会处得到必要的资助经费。

“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协会”是振兴传统工艺品为核心的机关,是得到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产地组合等出资的财团法人组织,在振兴日本国内传统手工艺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主要职能是:1.通过调查,为各产地的工艺品生产与经营提供信息、开拓市场。2.设立全国传统工艺品中心,设计工艺品信息网站,疏通产地与消费者的联系。3.不断对产品进行认证,提升艺人的素质与社会地位,对继承者进行培养。4.进行专业技术认定。对从业12年以上的手工艺人进行认定考试,合格者即授予“传统工艺士”。5.把超过4000人的全国“传统工艺士”组建成“传统工艺士会”,加强交流,提高技能,提升社会地位。6.协会每年都表彰和奖励在产品生产中有贡献与成就的人,以促进传统工艺品的振兴。7.对传统工艺品的持有者进行奖励,鼓励民间收藏业的发展,以提高民众素质。8.每年的11月为“传统工艺品”月,在这个月中分别组织“文化节”、“劳动感谢日”等别具一格的展览和展销活动。9.协会每年还组织“地方传统工艺品的展览和展销”活动。10.建立“地方传统工艺品产业人才培育与支持交流中心”、“传统工艺产业会馆”、“体验工房”、“体验教室”、“专卖店”等,这些会馆与设施在振兴传统手工艺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有很多民间研究机构分布在日本的大学和图书馆,它们除了做手工艺品的文献资料保管工作之外,还做启蒙和推广工作,成为日本对手工艺的保护、研究和教育的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造乡运动”,形成了特有的“一村一品”运动,既搞活了经济、占领了市场,又使手工艺产业得到了发展,并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韩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众多国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合作。

这种有效的保护、发展政策和措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日本《文化财保护法》被联合国在文化遗产划分与保护工作上所采用,并被大力推广,同时被纳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整体框架中,无疑也给我国的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带来了可以借鉴的模式与启发。

法国的政策与措施

法国是世界上制定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法比较早的国家,在两个多世纪内,法国先后有9部有关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文件出台。像《景观保护法》、《考古发掘法》等法典都分别进行过1-2次的修订,虽然不像日本、韩国那样有专门的“文化财产”法律文件,但9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文件,也足以支持手工艺行业的发展与保护了。

篇5

关键词:藏族手工艺;分类;发展;保护

一、引言

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族手工艺,源于藏民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并与他们的密不可分。高超的手工技艺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也体现出藏民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是藏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藏族手工艺不仅在青藏地区,更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保护藏族手工艺,将这些优秀的技艺传承下去,对于维护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藏族手工艺的分类

藏族手工艺是产生、流传于民间,且能反映民间生活、体现藏民审美习惯的工艺、美术制作技术。根据藏族手工艺的性质、制作方式及用途,可将其分为"精神文化类和生产生活类"。[1]

1、精神文化类

涵括壁画、唐卡、佛塔、坛城、雕塑、印版、乐器、面具、铸造工艺、錾打工艺等。

2、生产生活类

涵括建筑交通、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饰品等。其中,建筑交通,主要有佛塔、宫殿、民居、碉楼、桥梁道路和车船等;生产工具,主要包括农具、牧具、猎具、磨具和其它工具;生活用品,主要包括家具、炊具、皮具、马具、文具、陶器、编织品、纺织品、裁缝、颜料、藏香等。

三、藏族手工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化浪潮对藏族手工艺的冲击影响日益显著,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机器生产成本相对于手工生产成本来讲是低廉的,而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同样能够满足人们需求且物美价廉的工业产品大量涌进青藏地区,自然而然地挤占了传统手工艺品所拥有的市场,这对于藏族手工艺的发展是致命的。"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传统手工艺市场的冲击呈加快之势,导致传统手工艺只能在尴尬中求生存。"[2]

固守传统、缺乏创新,制约着藏族手工艺的发展。在工业化大生产的社会背景下,许多行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藏族手工艺却发展的较为缓慢。除了传承人相对较少,使得一些手工技艺得不到传播与深层次发展外,政府对藏族手工艺研究与发展的资金投入也不大,并且整体缺少对技艺以及市场有着科学研究的人才队伍。

原材料的短缺,影响到了藏族手工艺品的制作。一些藏族手工艺品,尤其像壁画、佛像、唐卡这类,制作时就需要一些贵重的金属材料以及稀有的宝石玉珠,但资源的开采是有限度的,市场上流通的材料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这难免会影响到手工艺品的制作与创新。因此,有些藏族手工技艺虽然一直流传至今,但由于缺少原材料,使得制作的手工艺品难以保留原来的真面目。

另外,市场上流通的精品很少,仿冒以及粗制滥造的相对较多。有些地方,为了发展自身区域的旅游经济,不考虑其手工技艺自身的价值,而是肆意制造、仿造藏族手工艺品,这使得其商品的竞争力大大减弱,不仅没有使其浓郁的地方文化得以传播,还导致了手工技艺的水平下降,扰乱了正常的手工艺品市场交易,使得原本精美实用的藏族手工艺变得参差不齐、鱼龙混杂。

四、藏族手工艺的发展与保护策略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付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3]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手工技术被大机器生产体系所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但是,从《公约》中,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族手工艺,理应得以保护,而要保护,就要使其得以传承,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因为这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对它的研究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1、持续稳定地资金投入,是藏族手工艺开发与保护的重要保障

地方政府应尝试与周边高校合作成立手工艺科研所,负责调研本地区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状况,从技术上指导和扶持相关产业的生产与销售;成立相关的行政科室,负责协调行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同时,也说服地方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赞助。另外,地方政府也可尝试与外省大型企业开展合作项目,力争实现产业共赢互利,以引入更多的资金来有效地开展手工艺传承、发展与保护工作。

2、建立藏族手工艺培训机构,引进与培养人才

藏族手工艺要得以传承、得到发展,重点在于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让更多的传承人与手工艺者走到教育培训机构、走进人民群众中,让更多对其感兴趣、有心去学习技艺的人们深入地了解藏族手工艺的理论及工艺方法。当前,一些民族类院校成立了综合型的研究机构,并已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例如大学艺术学院成立的艺术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和民族艺术研究所;一些大中专院校还开设了藏族手工艺课程,这使得藏族手工艺开始向专业学科的方向迈进,例如大学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族音乐/美术)、四川省藏文学校开设了藏族工艺美术专业、青海职业学校开设了藏绣工艺、湟中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了工艺美术专业等等。一些院校,甚至把该课程作为主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教相辅、产研结合,例如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开设了藏香、藏纸、民族服饰制作课程。

3、建立手工艺园区,宣传推广藏族手工艺

依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的保护政策与投入资金,有选择地在藏族手工艺特色鲜明的民族地区建立手工艺园区,将其建设为集保护、传承、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藏族手工艺园区。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通过与当地博物馆、生产研究基地以及研究培训中心进行试点合作,展示当地的手工技艺以及优秀的手工艺作品,以宣传推广藏族手工艺。

4、扩宽藏族手工艺品的市场销路,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促进产业发展

任何事物,止步不前是得不到进步的,只注重传承与保护,难以促进藏族手工艺的发展与传播,而市场经济可以更好地、更快地激发藏族手工艺的创造潜力。需求带动发展,创新促进发展,要推广和传播藏族手工艺,就应当科学地统筹市场经济,了解市场的需求,肃清市场中仿制、烂制的不良现象,并通过一定的市场宣传,广开销路,将更加精美实用的手工艺品推广到大陆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族文化、喜爱藏族手工艺品。

五、结语

篇6

关键词:民间传统手工艺资源;活化;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73-01

在漫长的农业时代,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等不同层面对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进行建构。进入工业时代,伴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失效,传统手工艺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渐渐失去了身影,其资源日益衰落。湖南拥有丰富的民间手工艺形态,在现阶段强调、推动活化民间传统手工艺资源,有助于塑造新的农村文化生态,有助于美丽乡村的塑造。

一、“一村一品”运动的启示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由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于1979年倡导发起,其目的在于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振兴农村经济。经过多年发展,运动取得了巨大成效,其内容也由最初的农业扩展到整个生活层面,运动的地域也由农村延伸到城市。由于成效突出,不但日本国内许多地区纷纷仿效,还影响到了中国、韩国、泰国等东亚国家甚至欧美国家,被视为许多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中国最早推进“一村一品”运动的是陕西省,2010年农业部推出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截至目前,湖南被列为示范村镇名单的有25个村镇,但均以经济作物的种植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日本还是后起之秀泰国,均将民间手工艺纳入到“一村一品”中,成功的带来了农业的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此外,日本一些村落通过民间手工艺的活化重新省思乡村传统文化价值,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将原先“一村一品”的经济目标提升至一种传承与创造文化的行为,使人在工艺的制作中寻找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陕西省推行的“一村一品”运动充分考虑了民间手工艺的重要价值,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别予以重视。

二、民间传统手工艺资源活化与塑造湖南美丽乡村的关系

湖南是工艺美术大省,拥有丰富的民间手工艺资源,这些民间手工艺资源广泛的存在于三湘大地尤其是广大农村之中。此外,一些民间手工艺资源在当代经济发展的推进与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已经被深度开发,非常成熟。但是,从实际发展看,除了刺绣、烟花、石几个大的品类的发展对当地经济文化有所推进外,其他的众多民间手工艺资源并未获得足够重视。即使发展初具规模的民间手工艺,也存在参与广泛度低、从业人员素质差、产品单一、精细化程度和附加值低、市场推广力度弱等问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民间手工艺只能依靠政府的支持勉强获得生存的空间,发展成为奢谈。相当多的民间手工艺存在技艺断层的危险,囿于市场激励机制,很多手工艺人的下一代人往往不认同手工艺文化,因此也就不再从事相关的手工艺活动,纷纷选择外出打工,逃离农村,逃离故乡。这造成了农村生产、生活、文化的衰落,美丽乡村建设无从谈起。

民间传统手工艺资源活化可以重塑民间手工艺的形象和活力,并可以其为基点,厘清乡村文化建设的诸多问题,吸引年轻人尤其是手工业者的下一代能重返故乡,传承和创新,从而使乡村获得无限的生机和发展动力,塑造美丽湖南乡村。

三、民间传统手工艺资源活化的方式与手段

(一)挖掘本土特色,培育优势产业

作为一个民间手工艺资源大省,各个地方需要充分发挥全社会尤其是农民的智慧,挖掘本土特色,培育优势产业。在日益趋同化的市场中,具有独特身份标识的产品才能获得青睐,因此,活化民间手工艺资源,首先要统筹分析湖南省的民间手工艺资源,并依照区域和手工艺关联性细致谋划产业的布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资源,通过做大做强,以此来形成优势,塑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这个层面看,浏阳烟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通过资源的整合,浏阳烟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了诸多名牌产品,还通过多元产业交叉,例如举办浏阳国际烟花节,以旅游产业来推动手工艺文化资源的转换,提升经济效益。2012年,浏阳花炮产业集群更是实现生产总值172.8亿元,浏阳花炮文化品牌价值达到1028亿元,跃居全国第七。

(二)政府、协会、企业、学校、村镇合力,突出协同创新

民间手工艺资源活化的主体应该是乡镇的手工艺者,但是,通过梳理手工艺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单纯依靠手工艺者是无法将其复兴的。此外,政府、协会、企业、学校、村镇在民间手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中都有各自的位置和相关的意见阐述。民间手工艺资源的活化,需要政府、协会、企业、学校、村镇的协同创新,需要将自己准确定位。

政府在民间手工艺资源活化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作为一个国家级计划来全面支持,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水、电、通信、公路交通等基础条件、加强对民间手工艺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各类税费、创设合理的融资制度、提供低息贷款等手段,为经营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泰国很多政府机构在各个层面给予农民在手工艺发展上必要支持:工业部帮助规划产品发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控;内政部直接与每个村镇合作,帮助对产品进行适合市场的微调;商务部专门聘用了设计团队参与产品的包装和设计,其下设的出口促进部又专门负责挑选商品参加本土和海外的贸易展,为商品提供出口协助。日本政府承担了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塑造了良好的乡村投资形象。

专业协会需要做好服务和组织、协调工作,积极协助企业和村镇开拓市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积极推动民间手工艺的创新实践;学校要广泛的设置中小学本土手工艺课程,提升对本土手工艺的认同感,要充分介入手工艺者的教育以及产学研合作,通过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手工艺者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发掘生活在本地的年轻人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出一大批既具有实践能力而又能扎根于本地区的人才。这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案例是自2000年开始的香港理工大学与云南大学结合现代化设计理念以及社会服务精神,合作保育及活化少数民族传统工艺,进而推展成具有价值的经济生活活动,藉此支援当地少数民族长远提高生活水平。

(三)尊重传统手工艺文化,推进美丽乡村文化建设

民间传统手工艺蕴藏了种种先民的智慧,值得我们尊重、传承。中国民间手工艺具有“量才为用,就材加工”的特征,以有限的资源、人力、时间,激发人的无限创造力,这传达出一种朴素的“惜材”观念,与当代农村发展所追求的“生态化”不谋而合。此外,民间手工艺传承方式中的师徒制是一种个体性的传承方式,强调技艺的传授,更强调一种“人的价值”的观念塑造,也就是一种伦理价值的传承。由此可见,尊重传统手工艺文化,也就是对日渐衰落的农村文化价值的守护和重塑。经济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去,通过民间手工艺资源活化,塑造新的手工业者,复兴悠远的工艺生活,能够推动美丽乡村文化的建设。这一方面,日本三岛町的“生活工艺运动”值得我们学习。三岛町1983年成立生活工艺研究所,同年开始发行《造村运动生活工艺讯息》,广送各地,并在东京举办“三岛町生活工艺品展”。1985年成立“木友会”,组织凝聚生活工艺者。1986年建设完成了三岛町生活工艺馆,作为生活工艺传承与推广的基地,重塑一个富有凝聚力和勃勃生机的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民间手工艺资源活化可以通过形成优势产业、推动社会各种资源的协同创新、重塑乡村文化价值为其提供动力。作为民间手工艺资源大省,湖南在这一途径上可以做出突出的成绩,形成可资推广的经验,塑造美丽乡村,惠及更多大地上辛苦劳作的普通人。

参考文献:

[1]曲文俏.日本造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6年第7期.

[2]潘鲁生、赵屹.手艺创造财富:2009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篇7

近年来,崇文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本区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广泛普查编印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崇文卷),收入150个项目。崇文区在全市率先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批名录,有九大类、68项入选。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7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36人(每项2人),2006年被北京市列为保护工作试点单位。2007年受到了北京市和文化部表彰。

崇文区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北京明城墙遗址以及由永定门城楼、南中轴路、前门大街、前门箭楼组成的天街被誉为“崇文三宝”。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传统手工艺、老字号、民间文化艺术等文化形式尤为突出,是北京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被誉为北京工艺美术“四大名旦”的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厂家均坐落在崇文区,在历史上有着“特种工艺的摇篮”的美称。以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形成了崇文区一大特色。

手艺人扎堆儿的地界儿

明、清及民国时期,北京的手工艺作坊大都集中在崇文区,以花市大街一带最多,尤其是绒绢纸花的制作成了名特产,有“京师通草花甲天下”“天下绢花出北京,北京绢花出花市”之称,街以物名,遂称为“花儿市”。这里不仅花局、花作众多,玉器、景泰蓝、牙雕、烧瓷、花丝镶嵌、金漆螺嵌、雕漆、料器等五行八作也遍布大街小巷,几乎涵盖了所有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传统手工艺。有著名的“青山居”“富山居”“天义常”“花儿金”等传统手工艺老字号。区境内还形成了以挑补绣花为业的西湖营、永定门外和广渠门街区;这里还有以剧装为业的西草市街被称为剧装一条街;龙顺成等中式家具制造业集中的东晓市鲁班馆;以制扇业、木版年画和铁艺业而闻名的打磨厂街等。所有这些都奠定了崇文区成为传统手工艺聚集区的深厚根基。

解放后,在崇文区境内又陆续建立了14家国有或集体所有制的工艺美术工厂,其中包括具有宫廷工艺品种而名扬海内外的玉雕、象牙雕刻、木刻、珐琅、绒鸟、绢花、绣花、料器、美术红灯、剧装和龙顺城中式家具等厂家,专门从事传统手工艺研究的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都坐落在崇文区。

崇文区内传统手工艺各种门类老艺人云集,如著名的“北玉四怪”中的潘秉衡、王树森、刘德瀛、何荣都在崇文区。号称“四怪”之首的潘秉衡,不但技艺超群,而且所雕玉器各具特色;王树森则以制作花片,刻制“怪人”而得名;刘德瀛擅长制作“珊瑚花卉”,其作品使人爱不释手。象牙雕刻老艺人杨士惠创始了“杨派牙雕”,享誉国内外。绢花业著名的“花儿金”“花儿刘”“花儿龚”;绒鸟业的老艺人夏文富、张宝善;料器行业的陈德海、田文元、高俊等等,既从业在崇文区,又居住在崇文区。这些老艺人为技艺的传承发展都曾做出突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是崇文区的传统手工艺最辉煌的时期。当时从业人数达到8000余人,工艺美术大师及工艺美术师200多人,而且还积蓄了一大批经过专业学习,又能实际操作的技术骨干力量,为北京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奠定了良好人才基础,成为出口创汇的大户。

在崇文区内,传世作品不断问世,作为北京传统手工艺代表的象牙雕刻,近几十年来创作出不少传世杰作,由“杨派牙雕”的传人王树文等主创的大型象牙雕刻作品“成昆铁路”作为中国送给联合国的一件国礼,在联合国总部二楼大厅的醒目位置永久展出。由北京玉器厂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森、王仲元、高祥、蔚长海等制成的4件大型翡翠珍品,由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命名为《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岱岳奇观》和《四海腾欢》。该4件珍宝1990年获国家金质奖,并作为国宝永久收藏。

崇文区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精品荟萃,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北京手工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聚集区。

“非遗”传承不走板儿

崇文区为保护传承区内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建立名录体系、开展传承和宣传展示等一系列保护工作,取得了多项保护成果,成为全市先进典型。

为了给传统手工艺创造新的保护生存环境,2003年由市、区专项拨款两千万元,创建了京城百工坊,开设了玉器、珐琅、雕漆、花丝镶嵌、地毯、补花、刺绣、机人、泥人、绢花、绢人、木雕、铸炉等多种作坊,力争建设成为新时期手工艺传承、研发和文化创意产业及旅游基地。

为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有效保护,北京珐琅厂等多个厂家建立大师工作室,培养后继人才,投资研发新产品,成为知名品牌,产品销往国内外。绢人项目在区政府的帮助下把绢塑插花工艺的培训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筹建绢塑艺术博物馆、开办绢花专营店,举办劳动就业培训等。对北京绢人进行不断研发、创新和提高,产品先后到法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交流,扩大了北京绢人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

崇文区各社区中活跃着众多手工艺人和手工艺爱好者,他们扎根社区,面向群众,风筝、剪纸、扇面、面塑、泥塑、刺绣、宫灯、鬃人等几十种手工艺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广泛传承。体育馆路街道的费保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扎燕风筝等97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带了四个徒弟也学有所成。东花市街道葡萄常、花金、扎彩子李重获新生,多个项目还通过拜师等活动传承后人。崇文区自2005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传统手工艺“创意社区设计大赛”活动,在百工坊举办传统工艺的“职业技能成果展示会”,通过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断打牢传统手工艺在社区传承发展的根基。

2004年以来,在国家文化遗产日、明城墙体育文化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各类宣传展示活动。2006年9月1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巡回展(北京)首展开幕式在崇文区永定门广场成功举办。全国闻名的龙潭庙会,从第一届起,24年来,每一届都成为了传统手工艺宣传、展示、交流的平台。其手工艺一条街每届都有近百个摊位,吸引了100多万国内外游人前来观赏。众多工艺美术大师亲临现场,向群众传经授艺,已有近3000万人次感受到崇文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

我们还带着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天坛、太庙,走进学校、社区和军营展示和宣传。

崇文区在天坛北路的天坛文化街新建了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和流通中心,馆内精品荟萃,珐琅厂、玉器厂、东花市街道等8个单位建立了“非遗”展区,常年向社会免费开放。崇文区传统手工艺与亚洲、非洲、欧洲等许多国家广泛交流。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数十家中外媒体对崇文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多次报道。

崇文区保护传承和宣传展示活动的有力开展,普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唤起了全民的保护意识,弘扬了崇文区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保护环境,保护成果丰硕,社会影响广泛,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遗”保护已经形成区域独特的知名文化品牌。

老手艺开出新骨朵儿

改革开放30年来,崇文区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区域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全面保护和创新发展,文化软实力得到大步提升,成果显著。

崇文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崇文区被命名“中国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提出了“非遗”要进行深层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要面对新形势、明确新目标、实施新举措、采取新方法,从而继续有力、深入推动崇文区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向前发展,也将有力推动崇文区打造“天坛文化圈”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的建设。

为更好地促进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发展,崇文区将建立一套适合辖区保护与发展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注重发挥出每个项目的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区、街、单位(社区传承人)三级联动保护网络;要以人为本,积极做好建立“非遗”人才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能够承担崇文区保护传承发展重任的新老传承人、保护工作者(专家)、经营管理者、理论研究者四支人才队伍;实现好每个项目传承发展“五个一”新的目标任务。

篇8

传统工艺如何体现文化内涵?

在毕设巡展的一角,一组玲珑温润的陶艺作品隐隐发出粼粼的微光,简单古朴的弧形勾勒出内心的从容,泥土的材质爆发出远古时代天真的呼喊。王教授告诉我们,这是他在2016年度指导的艺术硕士何昊辰的作品“观山漫醉” ――一组适合户外使用的便携式茶具,它将茶具的实用性和审美格调完美融为了一体。

“大多数人将传统工艺理解为工艺上的学术研究,严重脱离了生活。”王教授却一直鼓励并带领学生在工作室进行相关的工艺技法学习和艺术创作实践。一年前,师徒二人开始准备毕业设计。他对何昊辰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工艺应该从设计的角度去发展,更贴近生活。”

研究生何昊辰遂从僵硬的书本理论中脱身而出,关注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并对茶具类设计比较感兴趣。他无意间发现,不少人为了让老普洱的味道更浓郁,往往将泡过几次的茶重新再煮。难道煮茶是我们的传统吗?带着疑问,他先将茶具大概定位为煮茶器具。王教授随即点拨何昊辰:“进行陶瓷艺术创作,除了考虑使用功能,还应该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和中国悠久厚重的文化传统中。”

在导师的启发之下,何昊辰想到传统文化中有曲水流觞、寻佳泉朱茗等典故,还回想起元代杨维桢的《煮茶梦记》,其中的“月夜煮茶”让他为之陶醉,感受到浓浓的东方古典趣味。“我觉得户外煮茶这一行为充满了乐趣,让休闲娱乐的人们悠然自得,可充分适用于公园一类野餐茶聊,而且户外休闲茶具有更多的可设计空间,所以我最终选定了户外休闲茶具这个方向。”何昊辰说。

王教授对何昊辰的设计思路给予了肯定,“但要记得,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受众群体的调查,以及市场上同类产品的调研都是很重要的。”为了夯实设计的基础,何昊辰开始对潮汕工夫茶进行重点调研,因为潮汕工夫茶道非常流行煮茶亦或煮水泡茶。

这次调研为他选择燃料提供了关键思路。何昊辰分析了各种“煮”的很多方式,包括常用的户外燃烧工具酒精灯、便携式煤气炉等。最终,他别出心裁地选用了潮汕工夫茶中的鸟榄炭和龙眼炭搭配。乌榄炭和龙眼炭都属于微烟炭,耐烧。考虑到前者不易燃,何昊辰就用龙眼炭起到助燃的作用。两者搭配作燃料,燃烧时还会散发榄核的清香,“这能让茶在煮制过程中更富有生活情趣。”

设计如何让生活更便捷?

有了思路,何昊辰开始着手设计。他准备将茶具分为煮茶器具和泡茶器具两个部分,分别要做出风炉、煮茶壶、泡茶壶、公道杯和茶杯。“这组设计需要做的东西体量很大,加上当时我思路也没放开,找不到突破创新的点。 ”

他将煮茶器具设计拿给王教授看,教授却发现里面没有茶滤结构。王教授告诉何昊辰:“单一的煮茶器具会限制很多茶的种类,茶滤的加入则可以满足煮水泡茶功能,这样既可以在煮茶壶内煮茶,也可以在公道杯内泡茶。”由此,何昊辰决定将煮、泡合二为一,省略结构复杂的泡茶壶,将煮好的茶水直接倒入公道杯内,然后分茶。

通过进一步优化,何昊辰又花了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现在的结构设计。这套茶具的特点主要在材质和便携两个方面。何昊辰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道:“材质上,我根据不同组件的功能需求选择了相应的泥料,从而突出体现手工制作的效果。比如风炉采用匣钵料,煮茶壶和茶滤采用砂锅料,公道杯和茶杯采用白瓷泥。便携主要体现在结构和其他的辅助组件上,以达到产品即包装的效果。在制作上,风炉采用泥板成型,其他的采用手工拉坯成型,经过一系列修坯,粘接等工序完成泥坯。电窑800度素烧成坯,上釉,然后通过气窑打烧、制造完成。”

对于何昊辰的这个设计,王教授表示,作品的创造性思维以及相关的工艺手段问题不大,“不过,这个题目的难点也有很多,诸如如何决定功能性、便携性、美观性的主次和三者之间的协调退让;如何解决收缩率不同的各种陶瓷原料做成器具的契合;如何为减小体积让所有的茶具都容纳在风炉内等等。”对此,师徒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和讨论,最终找到了最优方案。“导师的主要工作是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尽量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当然,复杂的设计实践过程有时候会令学生的思维与设计初衷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这时候,导师还把他召唤到正确道路上来。”王教授说。

传统工艺逆袭

“北理之所以成立传统工艺美术系,是因为当时的院长发现,工业文明严重冲击着传统文化,大量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手工艺和工艺美术命悬一线。”为了力挽狂澜,学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这门学科,成立了校内工作室,还与地方手工艺机构合作,建立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也因此,北京理工大学的本科生们有一项特殊的“福利”,在埋首于枯燥繁重的理工科专业课程之外,他们可以选修设计与艺术学院十多门传统手工艺课程,亲自做一做陶瓷、剪纸,过一把文艺的瘾。这也在无形中加深了北理学子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提高了传统文化素养,所以他们的身上不仅具有普遍的理性气质,更体现着难得的生活情趣和灵动之感。

也因此,十多年过去了,看似“落伍,有些老土”的传统工艺美术系不但成功抵住了时代洪流的侵蚀,学校的陶艺、雕塑、染织、漆艺、木版年画、剪纸等专业都受到了师生的热捧。王教授告诉我们,近年来他重点关注的对象是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并做了大量搜集、整理、传统手工艺资料、研究手工艺规律的工作,与此同时,他还不遗余力地培养着陶艺研究型人才。“我们的弟子学习积极性很高,有很多学生一边考察、研究传统手工艺,进行学术研究和积累;一边自觉地跟随着手工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去学习实践传统手艺,以达到传承工艺的目的。”

篇9

Sylvie Anton , Camille Fournet 今天的手工艺大师来自皮卡迪地区,从21岁起进入高档皮具行业,直接在手工工厂中获得磨练。醉心于精巧的手工和细致的工作,她专攻手工缝制的工艺,至今已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25个年头。1998年她加入Camille Fournet,首先在手表表带部门工作,后来逐渐开始涉及皮具。而表带是品牌的拳头产品,由最富经验的皮具师手工制作的“卡米・富尔奈”表带,每一条都是五十多个手工工序结合的果实。从模型师的构思设计到工艺师的制作完成,以及其为内行和唯美者青睐的闻名遐迩的皮具缝纫工艺,工坊出品的每件表带都蕴涵着公司的理念。而她的经验和收放自如使她今日成长为一位多面手,并能够在巴黎奢华名表展(Salon Belles Montres)等场合向公众进行工艺展示。

为了探秘Camille Fournet的手工艺精神, 《北京青年》周刊对品牌的技术总监Caroline进行了采访。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Camille Fournet品牌技术总监Caroline

手工艺在法国非常受人尊敬,也是时尚人士热捧的。您觉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Camille Fournet 长期以来对法国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极为珍视。通过手工艺大师级的工艺, 品牌得以使这些细致严格的手工艺在反复操作中一代代传承下来。对手工艺文化遗产的重视也体现了品牌由内到外真正的奢侈品位。现今的奢侈品行家更是对一些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青睐有加,买家通常是一些收藏家,稀有材质的爱好者。我们已经从追求拥有的时代过渡到了对美和品质的追求的时代。

Q:手工艺本身的价值您觉得是什么?手工工人在法国具有怎样的地位?

A:大师级的手工艺从手工艺人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娴熟程度就可见一斑。Camille Fournet 一直致力于保护手工艺文化遗产,作品风格是以简约现代的设计线条和顶级传统手工创作相结合。手工艺人也因此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是品牌通过现代设计传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障。

Q:在制作手袋的过程中,哪些手工艺工具是为皮具制造业特制的?是否可以介绍一二?

A:Camille Fournet 作为传统手工艺传承的保障,对手工艺工具也是一样。手工艺专用锤子是专门用来在缝制完成后敲打缝纫针脚以固定缝纫线的。木质缝纫夹是皮具行业在手工缝纫这一步骤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锥子,剪刀,修整刀,螺旋铁都是高级皮具行业独特且不可或缺的工具。

Q:您怎么看Camille Fournet品牌皮具手工的最大特点?

A:自60年代起,Camille Fournet 加深了稀有皮质方面的研究,品牌的一大强项就是在培训手工艺人的时候特别加强了稀有皮质皮具制作工艺的培训步骤,这是品牌在皮具行业的核心遗产。

稀有皮质本身的珍贵特质, 使得Camille Fournet的手工艺人的精准技巧与专业态度在制作皮具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在皮革的选择上,品牌的严格无以复加,这也就决定了要以严格的艺术标准来要求手工艺人的水平。

每块稀有皮质的纹理都不尽相同,但在一个手袋的制作过程中,要使不同皮革的花纹彼此融合,才能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鳄鱼皮的大小纹理,鸵鸟皮的皮质珍珠分布,都加大了手工艺人融合皮革纹理的难度,这样的皮革相配过程,是保证一件作品达到自然,完美所必须的程序。

Q: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完成设计师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讨论和揣摩手工制作流程,这两种说法哪一个更重要?

A:在Camille Fournet这样一个推崇美和功能性相结合的品牌,每件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设计和制作双方合作的成果。创作最初,艺术创作的灵感会从美学角度出发,建立起作品大致框架。之后每件作品的成型,都要靠手工艺大师来实现设计师的想法。

Q:你们选用的鳄鱼皮要经过多少工序的打磨护理才能开始作为手袋原材料使用?

A:Camille Fournet 与其皮革商的长期合作关系,使得双方致力于研究品牌专属的皮质处理和上色方式。

自Camille Fournet 先生引入鳄鱼皮来制作表带,为品牌增添了带有异域光彩的点睛之笔,对珍贵稀有皮质的热情成为了品牌不变的理念和特色,这一特色之后在品牌很多作品上都有体现。最经典的皮质处理方式,例如传统的亮光处理, 是用蜜蜡石反复在皮革上打磨,使手工上色的颜料更易渗透附着在皮质上,突出皮质本身的气质和特色,也彰显了Camille Fournet 的品牌灵魂所在。

Q:在今年Camille Fournet的新品种中,您最引以为傲的是哪一件单品?是否可以详细地介绍一下它?

篇10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22)

摘要: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种种原因,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许多手工技艺已濒临失传,技艺传承形势严峻。在重视、传承传统优秀手工技艺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手工技术的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四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中职学校;传承;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48-03

作者简介:高爱民(1970—),女,福建漳州人,硕士,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各地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手工技艺。这些久经历史岁月的考验,经世世代代能工巧匠之手一点点积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因其选材独特、构思巧妙、技艺精湛,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如景泰蓝、四大刺绣、旗袍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手工技艺逐渐式微,被人淡忘,甚至消亡。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传承下去,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这些问题值得大家探讨。

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传统手工技艺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产品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效率不高,手工制作的方法已逐渐被机械化、规范化、标准化所替代,导致许多传统手工艺企业的生存成了问题,手工艺者下岗、转行现象严重。尤其是许多人追求的不再是技术的精湛或作品的独特性,而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沉不下心来学习研究、精雕细刻,而是一味降低成本,导致量多质次,更阻碍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随着那些担负着传承重任的老艺人年龄的增大,后继乏人,许多绝技都已少人知晓,极有可能“人亡技绝”。一份调查数据显示,1979年以来,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204人,到2005年仍健在的仅有147位。“大师”减多增少的趋势,使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形势堪忧。如果再不重视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我们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古董”艺术,后人只能瞻仰而无从继承。

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教育势在必行

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困境已引发职业教育界与行业人士的强烈危机感。经过有志之士的奔走呼告,极力抢救,传统手工技艺渐渐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并在大家的努力下出现了少许的回归。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面已走在沿海各省的前面。现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也开始行动起来,由政府牵头,尝试出台了一些扶持传统手工艺行业的优惠政策,这无疑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福音,由此必将带动各地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视。

但是,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无论是社会上的盈利性机构还是非盈利的培训单位,多是采用临时、短期快速培训的方式,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或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群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兴趣与爱好,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无论哪门手艺,都需要长时间、系统地学习与训练,经过长期不断的摸索与熏陶、继承与发扬,最终才能形成个性鲜明、具有代表性、有一定内涵的手工技艺产品。如福建省福州的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莆田的红木家具,泉州的惠安石雕、影雕、提线木偶,厦门的珠绣、漆线雕,漳州的掌上木偶,闽南地区的宗教、戏曲服饰制作等等,这些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均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各自一套系统而严谨的制作流程与技术要求,绝非经短时间的培训就能掌握的。

职业院校的教育者也意识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艺术传承不能就此淹没在经济大潮中,他们开始行动起来,把研究、学习、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当作己任,并开始努力推行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教育。各大专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各具特色的手工课程,如手工编织、蜡染、扎染、珠绣、堆绣、绢人、糖人、花草纸、彩陶、银饰制作、石雕等等,并逐渐形成本校的特色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不足。

2013年初,教育部正式批准了首批100所中、高职院校的申请,在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名单》中,有32个省、市、区(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共计100所学校100个示范专业,结束了各大院校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民族文化传承正式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专业建设行列。福建省有5所大、中专院校的5个专业成为示范专业点。

中职学校在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于大专院校。大专院校重在系统研究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技艺发展情况,偏重学术研究。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技艺上的继承,即专门学习、掌握某项传统手工技艺,重在实操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实用、更有效,正好与大专院校起到互补的作用。中职学校开设特色手工课程,可改变传统的“师徒式”一对一的教授方式,使传统手工技艺的教学正规化、规模化,一届毕业生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师徒式”人才培养数量少的局限,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次,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传统的“师徒式”传授方式主要靠口耳相传,很难积累系统的实物、文字、图像等有形可查的资料,工艺技术容易失传。中职学校在设置专业或课程时,可不断积累有关工艺的各种文字、图像及实物资料,并通过整理历史文献、采集实物、口述资料等形式,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提炼升华,使传统手工技艺从个体化的手艺转化为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传统手工技艺的整体水平。同时,通过资料、教材等形式将这些手工艺知识和技能详细记录下来,可使传统手工技艺得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易于后世学习,也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造有利的条件。

再次,有利于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技术提升。传统手工技艺要发展,离不开继承与技术革新。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日渐走向没落,一方面,是因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落后、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中职学校为了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上要求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这就间接地对教师的技艺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传授的技艺不仅应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更要适应当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实际,并要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做法势必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完善原有的技术,丰富产品的种类,使学生既能掌握传统手工技艺,又能贴近生活,从而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技术革新与提升。

最后,有利于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中职学校的任务之一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学校围绕当地紧缺人才设置专业,所设置的特色专业往往与当地的特色经济密切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很多传统手工业是当地的特色经济、特色行业。正规化、规模化的特色手工专业教学不仅可为当地特色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也可为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

中职学校手工艺课程的教学实施

目前,中职学校开设传统手工课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以兴趣小组、选修课形式出现,除艺术类学校外,其他中职学校的传统的手工艺课无法成为必修课程中的一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学实施上存在很大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确定目标,编制教学计划。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传统手工艺,选择一、两个传统手工艺项目作为主要学习目标,所选项目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强、地方特色明显、适合中职生学习特点等方面。笔者所在的厦门市有几个传统的、濒临技绝的手工艺,与服装专业相关的如珠绣工艺、掌上木偶与宗教用品等小服饰制作。为了让中职生爱学、肯学、好学、学好,经过一番调研,服装专业最后确定以微型服饰制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学习时间为一年,分基本技艺学习、设计与成品制作学习两个阶段。

中职学校在实施教学时先尝试以第二课堂形式引进传统手工艺学习,在教学条件成熟时再把手工艺课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中。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从2010年开始开设服装手工制作(包括堆绣、贴绣、吉祥结编织、布艺等内容)、闽南手工糕点制作(包括月饼、炸枣、麻薯、甜果等)、手工钥匙打磨等手工艺课程,其中,闽南手工糕点制作已正式编入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服装专业也开始考虑将珠绣、宗教服装手工制作以选修课的形式纳入服装专业课程体系中,并作为专业特色,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将厦门的传统特色手工技艺发扬光大。

其次,采用小班制的教学模式。传统手工艺课教学因受技术限制,很难以大班形式授课,主要采用小班制形式授课,人数10~15人为宜,地点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配备所需的设备。以服装手工课为例,开始以周六第二课堂形式授课,实行二年后条件成熟,开始尝试以选修课形式进行。课时安排每周4课时连上。一个班15人,配备1~2位手工教师授课,分3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以组长为代表,负责本小组成员学习任务的安排与进度。实训室配备多媒体设备、版桌、烫台、电脑、展示柜及学习必备的专业用具。在实训室里即可完成从设计、打版、制作到成品展示的所有任务。

再次,多途径的师资保障。困扰特色手工艺课程教学实施的问题在于手工艺教师难寻。解决这一问题有几个途径:(1)从民间寻找能工巧匠来校授课。如我校就从社会上找到厦门当地很受欢迎的布艺“手工制作达人”、“面点制作大师”来校兼职,担任手工艺制作课程教师。(2)从行业协会中获取人才资源。如我校从厦门纺织服装行业同业协会聘请到高级版型师来校指导手工打版。(3)借助合作企业的人才优势为学校服务。如聘请企业专业技师和工程师来校授课、进行技术指导或开设讲座。(4)挂靠高校,通过师资培训、开设讲座、来校挂职等形式解决师资缺乏问题。我校服装专业的做法是从社会上聘请能工巧匠做为长期的兼职教师,同时安排本校教师通过外出培训、跟班学习的方式,培养出自己的手工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通过三年来的努力,我校的手工教师基本上能承担服装手工制作基本技术的教学任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学校的特色专业将会使各地的传统手工技艺重现艺术生命,重新走进文化艺术殿堂,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再次感受“中国元素”神奇瑰丽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中职传统特色专业情况介绍[EB/OL].(2013-05-24).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3/05/24/019359508.shtml.

[2]邱春林.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N].中国文化报,2013-0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