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经济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产业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产业经济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篇2

在东亚,一些重要领域的成长过程及其增长来源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中、高收入经济体。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创新活动,而不是过去的要素积累。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创新活动,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制造产业和高科技集群产业都集中在全球重要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是政府和企业倡议进行结构性变化的结果。本文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了政府和机构如何构建支持创新活动的城市环境,从而使经济快速增长的建议。

一、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在过去二十年,东亚的核心大都市区已经开始转化。大多数制造活动已迁移到郊区而不是大中城市,因为他们已经不是低收入国家。在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如金融、法律、市场营销等,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引领服务业和零售业的扩张。东亚经济正在进入中上等收入范围,寻求通过创新的竞争力形成创意产业。一些该地区领先的城市,其创意产业从一个小基地逐渐成为国内领先的部门,并为其他大量的外溢经济提供高薪职位,创意产业在新加坡、香港、首尔、台北和中国的几个新兴城市蓬勃发展。在美国,创意产业在1977年至1997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3%,而整个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7%。到1998年为止,美国创意产业雇佣人数超过4万人,美国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者整体中的占有率超过45%。

积极的市场激励机制和政府政策使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创意产业日益突出,他们对GDP的贡献率与2000年美国的7.75%相比分别了增长3.0%、3.8%和5.9%。在过去的十年中,设计、软件、电影制作、电子游戏和出版业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工资及租金压力使得制造业远离城市,而熟练工人的日益普及、创新和需求的变化是诱导创意产业集群扎根的主要原因。

东亚大都市区价格的相互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创新、科技及服务,创意产业的所有特征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符。他们需要发达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来服务客户,并创建与IT制造业相关的产品基地。创意产业,例如电影制作和电子游戏,企业的市场前景取决于国际和本地的网络。高度出口导向型产业依赖于与买家的个人接触,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甚至大于制造企业。文化产品围绕产业聚集区在全球联合制作,联合企业是创造性的伙伴关系,并依此类推。这种生产力的组合方式,是特定的竞争优势影响下不同集群集聚的基本力量。

东亚一些国家的政府正在大力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以此推动未来大都市经济的增长。因为创意产业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东亚开发商借鉴在美国被视为最具“创意”城市的模式,如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和纽约。这些城市都具有充满吸引力的物理环境,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污染水平较低。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投入相当大的努力整治犯罪,创建混合居民区和充满活力的街道生活。东亚城市寻求创新的进展仍然不明朗,但作为一个开始,他们已经逐步扭转过去对物理环境和城市设施的忽视,企图建立一个创意产业基地并最终能与西方媲美。

二、创意产业对城市因素的选择

1、城市的属性

一个特定的城市区域定位遵循经济和非经济的考虑,城市的属性影响公司的性能。随着通信技术的大大提高和全球化的进程,企业及他们所寻求的工人有更多的选择,城市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创造属性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意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素质是重点。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市场机遇和方便地获得生产是相结合的。

美国、英国和北欧国家的一些经验似乎说明创意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是自力更生的。所有性质类型的企业都在关注城市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可用性住房、教育及个人服务业,但他们同样重视电力和水力供应以及交通运输、电信和环卫基础设施的质量。整个东亚地区的特大城市和较大的城市都在努力,以满足所需的公共服务质量标准,而迫于政治压力,将被限制价格增加,由此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2、人力资本

大量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供应通过一系列技能密集型制造业活动、生产服务以及创意产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据统计,在1980—2000年期间,美国25岁且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数在城镇人口中所占的份额每增加1%,经济增长上升近2%。商业服务和创意产业比其他行业雇用的专业人士比例高,大量的文书和其他服务工作却需要更少的高学历者,一个大都市区主要生产活动重点转移的最终结果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北京、伦敦和东京等城市,由于有强大的中央政府,不仅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还提供了各种资源,这有助于推动创新。大都市地区的网络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大量知识工作者,这与强大的多学科研究大学密不可分。世界一流大学能够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其他国家的学者和有能力的学生,它们可以作为最有效的节点,联系到其他主要学习中心,其他机构可以补充大学在促进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不足。

3、工业结构

高科技制造业、生产业和创意行业并存与工业多样性体现了实质性的竞争优势,它诱发这种协同优势公司维持昂贵的研究和生产局域网的设施。在纽约,国防工程、服装等行业的生产已退出,在那里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下降到不足10%。这些工作被零售业、饮食业、个人服务业和酒店行业所替代。该地区的工人和生产者从事知识密集型服务,已形成了世界最强大的创意产业集群。曼哈顿的核心生产者为创意产业服务,反过来,创意产业又会影响华尔街投资公司的命运。

对于一个大都市区,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建立多元化产业结构有以下原因。首先,所有类型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通过经济集聚,多样化基地通过技术进步和商品化的活动,提供了跨学科的组合技能。其次,新公司需要多种业务服务,获得制造产品的牵引力,从而进入全球竞争市场。最后,多元化的基础提供了市场经济稳定的保证。最大的东亚大都市地区,如曼谷、首尔、台北、上海和北京等,都通过清楚定位实现了多元化的结构。

4、对外开放

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认识到财政和市场对经济增长起到的贡献作用,重视开放定向资本账户。资本市场国际一体化是金融发展的一个步骤,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全球金融整合是一种集中市场力量的手段,加强市场体制和化解金融创新风险。香港和新加坡两地是连接世界的城市,不仅是该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成为外国子公司地区总部和金融中心的选择位置,跨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这些地点对该地区进行管理。

知识工作者的流通是确保获得最新的科学和技术的唯一方法,在这样一个时代,沟通的巨大进步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伦敦、东京、纽约和香港的创意产业和机构资源的不断循环为它们中心的持续成功作出了贡献。创造力繁荣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环境,对外开放能支撑金融机构相关服务的建设。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东亚正在进行两个结构性变化,一是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转变,二是主要城市经济中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的转变,这些可能导致城市未来几十年的增长。城市可以增加不同的价值属性,各机构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监管,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研发的进行,金融流动的开放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卓有成效的国际经济关系是国内繁荣的基石。

国家政府采取相关政策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寻求城市发展创意模式下的宏观经济稳定,也就是说,形成与经济活动波动最小化和贸易自由化相关的价格环境。知识产权、专利和版权是促进IT行业增长的重要原因,这是重要的第一步。目前仍有许多工作有待专利和版权来保护,尤其是软件、书籍、影视和其他产品。

造就人才流通可以发展商业服务和创意行业。回顾城市发展历史,所有的创意城市几乎都出现在国际大都会,城市任何时候都继续着重建创意。人才巩固了作为一个世界级城市的地位,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吸引知识工作者。对不同外国人的技能类别工作许可证、移民法都可以影响游客人数及其滞留时间,对当地的住宿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规范城市交通、城镇土地使用和分区的政策影响服务业和创意产业,服务业和创意产业成为城市的发动机,促进东亚主要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质量和所提供的设施是至关重要的,绿色空间和混合使用的街区可以增加价值。此外,在一些老城市重建城市景观,可以引入房地产和新业务的新投资。

【参考文献】

[1] Chris Bilton: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From Creative Industries to Creative Management[M].Beijing:New Wor1d,2010.

篇3

[关键词]旅游经济 京津 区域合作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普遍接受的休闲方式。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多方面促进了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的消费。近年来,旅游业方兴未艾,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凸显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旅游产业在各地的发展既有共性又,各地政府都在大力发展本地旅游经济,采取创新措施做大旅游产业,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京津区域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政治资源和自然条件丰富。分析京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对提高旅游业在GDP中的比重具有重要意义。

二、京津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京津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

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崛起之后,京津冀已成为我国又一个发展较快、占全国旅游业比重较大的旅游经济体。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的“优势互补、客源共享、市场开放、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旅游界共同的愿景,并且在京津都市圈得到了较好的实践。“京津冀旅游一卡通”的诞生标志着这一旅游体已成为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旅游业新的隆起带。

2.京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先天优势

(1)区位优势。京津地区有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相对于其他旅游地具备特殊的空间优势,作为首都的北京是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天津距离首都仅几步之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交通网络的建设,两地在时空上的距离正在越变越小。

(2)文化优势。到北京的游客,基本上首站都是故宫,圆明园、八达岭长城等文化遗产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和中国各地的观光者。北大等名校也敞开怀抱,以浓郁的人文气息熏染着每位身在其中的游客。而天津独特的水文化、政治文化以及开埠以来的港口文化,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传奇的篇章,也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丰富,消费需求旺盛。京津地区同时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北京是拥有6处世界遗产,拥有世界地质公园,这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目前北京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有200多处,像紫禁城、天坛、皇家花园北海、八达岭长城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举不胜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与西方文明接触最早的城市之一,以“五大道”和意式风情区为代表的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群,是天津丰厚的近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之一。在自然资源上,天津同时具备海、河、泉、湿地等旅游景观, “四大名镇”之一的杨柳青古镇盛产的杨柳青年画更是声名远扬。京津区域城市发展水平高,居民消费理念先进,同时背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不断推进的背景,京津地区的旅游消费需求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3.京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景点老化,旅游服务缺乏创新。京津是我国传统旅游城市,热点景区较多,旅游资源丰富,这一先优势给京津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相关部门在发掘新的旅游点上动力不足,在已有景点的宣传、服务上缺乏创新。

在差异化体验中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精神享受,离开这一本质,旅游业的发展将无从谈起。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更多的游客开始从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转变。而京津地区的旅游服务明显滞后于这一需求。景点相似、旅游产品雷同,不免让游客产生仅是到此一游的感觉,实现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还需要从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加大发掘力度,促进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化,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2)配套设施不足。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应该仅仅是节假日期间的短时期消费,而应当是一种可持续的动力。反观我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大多是节假日人满为患,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不管是在人文底蕴丰厚的京城,还是景色怡人的自然景区内,处处人群拥挤,甚至上厕所都成了游客的烦心事。旅游设施供应不足,结构不合理,滞后于不断递增的消费需求,是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

(3)区域合作层次浅,范围小。目前,京津冀三省市在旅游合作恳谈会上已签署了规划、交通、旅游一体化合作协议,“京津冀旅游一卡通”的发行标志着京津冀区域资源共享、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实质进展。但是当前京津旅游区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宣传和构思上,缺乏实质性的整体发展策略,资源整合、市场共拓和利益共享机制不完善,还处于一个一体化建设水平较低、合作效率不高的阶段。

三、加强区域合作,做强京津旅游产业

1.提高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认识。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发展旅游经济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产业链的波及效应,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构建旅游产业与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互动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旅游业与当地特色经济、特色产品相结合的发展策略,不断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2.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软实力。要增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在软实力上下工夫。游客出门在外,旅游景点应当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旅游景点的服务水平、服务意识都亟需提高。通过网络、报纸等多种手段,相关旅游警示和不良旅游企业信息,通过竞争改进服务水平。实现京津冀官方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利用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的师资优势,把人才培养摆在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位置。从旅游意识、方式和内容上不断加快旅游文化建设,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满足游客多样性的需求。

3.深化区域合作,促进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发展。京津地区旅游资源既有共通之处,又有较大的差异,城际铁路的开通为实现区域深度合作提供了交通便利,京津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是发展旅游产业的不二选择。为此,搭建旅游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及时更新区域内旅游信息,通过在旅游景点发放宣传文本手册、建设网络服务平台等方式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实现环京津城际无障碍化旅游,形成区域内取长补短、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旅游氛围,真正实现京津旅游的资源、市场、利益的共享。

4.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共塑旅游形象。CI (Corporate Identity)战略是企业对外界进行综合信息传递的标志,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手段。将这一战略应用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强化一座城市在游客心中的整体形象,能够从整体上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个性鲜明、印象深刻的旅游地印象,对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并能够与其他旅游地产生良好的区别度,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垄断地位。整合京津地区的旅游资源,提炼其中的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借助政府力量和网络、户外媒体等多种宣传渠道以及市场化运作的宣传手段,加强对旅游地整体形象和旅游文化的宣传。通过主题活动策划加大旅游产品推介力度,甚至是实现对一座城市的推介,将“以游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发展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京津地缘相近,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旅游单元,旅游资源密切联系又各具特色,依托自身优势,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加强区域战略合作,充分利用政府手段、资本手段整合资源,建立系统深化协调,减少无序竞争带来的损失,对提高旅游经济整体效益和促进区域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邹统钎.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 迪庆州 城镇化 产业支撑 对策建议

确立多样化的城镇产业体系,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拉动城镇经济增长,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迪庆州坚持“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发展理念,城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镇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州城镇产业结构演变层次低,调整力度不足,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能力,城镇化整体性发展的动力不足。迪庆在推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客观的经济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合理布局城镇产业体系,努力培养和壮大一、二、三产业,为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1. 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

城镇产业发展布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辅之产业政策引导,因地制宜,突出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错位发展,避免低水平恶性竞争和资源的浪费。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三县县城要加快产业升级提档,重点扩充和增强运输、贸易、信息技术等生产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家政服务、餐饮住宿、广播影视、歌舞文化、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洗浴保健、美容养生等劳动密集型生活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加工业和其它现代城市产业。县城郊区要积极发展占地少、效益高的外向型、都市型现代农业。乡镇府所在地要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积极培育适合当地经济社会特点的市场体系,鼓励各类农产品流通组织参与市场流通,形成本地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农村地区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出台农业生态补偿办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特色生态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2. 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着力提高农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根据迪庆州农业发育程度低、污染少、无公害等实际,接轨现代人生态、绿色消费的时尚需求,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和“传统加工特色与现代工业流程相结合”的路子,大力发展特色的、绿色的、现代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挖掘具有迪庆优势的核桃、葡萄、松茸、青稞、牦牛、百合花、尼西鸡等农副产品,逐步做强做大,拉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是逐步实施规模经济。针对我州特色农业种类多、规模小、产量小、缺品牌、成本高、开发难度大,形不成规模经济,不能有效扩大市场份额的现状,迪庆应该依托优势资源,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向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3. 加快提升新型工业化

加快迪庆工业化进程,必须根据迪庆资源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拓展生物科技产业、矿产高新技术和水电循环板块有机互动的发展空间,努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联动。一是积极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创新开发模式,改变原料型和初级产品型的生产方式,支持大企业建大基地、大企业配大资源、大型企业强强联合,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改造和公司化运作等方式,形成优势资源+优势企业的开发模式。同时,在产业规划时,充分考虑迪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适度控制。在招商引资时,认真考察引进企业的实力,避免只霸占资源而不开发的情况。二是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以建设“两型”社会为目标,通过引进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狠抓节能减排,探索循环发展等措施,增强发展后劲,提升整体竞争力。实行工业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切实解决工业科技含量低、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项目少的问题,着力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格局,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城镇化水平越高服务业越发达,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又能有利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一是合理规划现代服务业。以城镇为载体,在继续发展商贸、餐饮、交通、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培植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创新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业,重点抓好服务业集聚区、商贸中心区、服务业重点企业、原创文化产业的建设,努力提升服务业规模水平,提高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二是加快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按照把迪庆建成“生态最好、环境最优、和谐发展、世人向往”的中国藏区最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地和世界级精品生态旅游区的要求,抓住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和云南省旅游强省“二次创业”的历史机遇,从迪庆具体实际出发,以实现旅游经济最佳效益为目标,通过优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改革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国际和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方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等措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大幅提升迪庆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建文 周冯琦 胡晓鹏 产业经济学[M] 学林出版社 2004.

[2] 景普秋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3] 傅鸿源 谢琳琳 刘晨阳 西部山地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4] 迪庆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迪庆州“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2011-2015).

篇5

关键词:城市经济 工业地产 互动机理 城市规划

本文涉及的工业地产主要指城镇工业用房地产。工业地产一般是以城市地域范围作为研究边界,并且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载体,引导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和规模化,进而形成经济增长级的空间,通过增长的扩散影响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先导作用。城市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发生的人口、劳动力、空间向城市集中过程和城市拓展延伸的过程。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研究意义及相关研究综述

从城市规划角度研究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是理论创新的需要。其一,抓住房地产市场中对影响城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业地产要素,从新的视角研究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很重要却仍为理论研究的盲点。其二,实现城市经济、房地产、产业经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增强城市规划领域决策的科学性,更是理论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研究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对工业地产合理规划的现实需求。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的阶段背景下,工业地产的规模、价格等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而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研究的匮乏,导致政府部门在制定工业发展规划时,往往不能在定量分析的结果上进行规划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将对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全面理解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的内涵,能更科学、合理地确定工业地产的空间规划。从城市规划决策的角度出发,引入城市经济影响工业地产运行的经济变量进行研究,更容易抓住真正影响工业地产运行的地域经济变量。如果能够定量测算和预测某种政策施加于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体系的反应强度、频率,以及房地产市场中各专业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遵循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机理,进行科学的城市工业地产发展规划决策,为政府选择有效调控工业地产的用地规模及价格、工业园区建设的标准、产业发展政策、发展城市地域空间,提供优化决策支持。

研究理论与思路

(一)相关理论

有关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之间宏观关系的理论基础为区域经济增长三部门模型(threesectormodel),该模型将区域经济分为三个市场:产出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其认为,区域经济的特点首先在于没有货币,也不能通过货币供应刺激自身的经济增长;其次是具有开放性,商品、劳动力和投资流动不存在任何障碍。因此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一是在于区域间输出需求增加为该区域带来更多的资源,而这种需求增加是由国家经济形势、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的;二是容易获得生产要素而使区域产出快速增长,劳动力和房地产是关键的生产要素,有效工资、气候、舒适程度和公共设施决定了劳动力供给。能获得可负担得起的居住和工商业用房,是区域产出增长所必需的条件。

(二)基本框架

基于三部门模型,研究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的基本逻辑框架。简单地用图1来表示。

(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其一是对该城市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既包括外部需求也包括内部需求),主要在产出市场通过产业发展得以实现,对我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而言,工业发展为主旋律,通过土地、税收、投资、产业政策等杠杆促进工业化进程。其二是该城市生产要素的供给,主要在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收入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又对经济产生影响,并影响房地产(包括工业地产)的规模和价格等,而其中工业地产的规模和价格又直接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作为企业(工业发展的基本单元)的固定资产直接参与生产经营过程。工业地产的规模和价格以及工业发展质量构成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

(四)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分析

通过产出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三个市场的联动发展,构成城市经济基本面。其中房地产的良性发展是区域产出增长所必需的条件,为城市提供可负担得起的居住和工商业用房。

把房地产市场中的对工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工业地产抽象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规模、价值既受到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同时又作为城市生产要素供给的重要内容,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把城市经济看作一个整体项目,工业地产可视作重要的成本影响因子,同时,由于工业地产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往往是作为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调节手段,其价值不仅通过土地价格的形式体现,还通过工业用地的产出强度、投资强度、税收强度等指标衡量其隐性价格,其开发规模和开发方式通过影响投资和财政政策对城市经济的另一重要因素(区域间输出需求增加)产生影响。

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机理

(一)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的逻辑框架

工业地产是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建设和城市化则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空间表现形式,而且工业地产在空间上又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在尊重工业地产空间布局促进工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要尊重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及城市化的规律。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必须建立在遵循两者之间的双向作用基础上。

(二)工业地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

工业地产发展的路径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分析。工业地产通过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促进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同时推动城市化进程,形成城市规模的扩张,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会以产业扩散的驱动方式,以产业为基础在一个大城市周围形成若干个小城镇;工业地产通过空间布局的优化,通过退二进三、产业转移、发展飞地工业等方式,支持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同时,工业地产通过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工业地产的产出强度、投资强度,支撑工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工业化质量的必然选择;另外,工业地产的发展拓展就业空间,有利于吸引大量劳动力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增进民众财富的积累。

工业地产价值变化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分析。工业地产价格对城市经济基本面的作用渠道归结为消费和投资两方面。在图2的路径中,工业地产价格的变化对城市竞争力、企业、金融机构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三者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其一,对城市竞争力而言,具有双重效应,工业地产价格的上升,往往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带来较大的财富效应,刺激人们消费的增长,进而促进总需求的上升,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也会使得包括住房在内的生活成本的上升,引起其他消费的减少。其二,对企业的影响也存在类似的矛盾,工业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并伴随工人生活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导致更高的工资支出,直接导致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消费的减少。其三,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工业地产价格的上升会促进企业抵押物价值的上升,放大企业的融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投资的增长。物业价格的下降会导致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增大,促使其缩减信贷,引起投资的变化。可见,一定限度内工业地产价格上升会促进总需求和总投资的上升,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但如果上升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则会引起社会总成本的上升,对需求和投资的负面影响会大于其积极影响,则会引起经济的衰退。

(三)城市经济发展对工业地产的作用

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市场扩张、企业和人口的集聚,形成产业发展的拉力和对工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求,在空间上表现为对工业用地的大规模需求,受产业集聚的推动,并通过产业关联或其他方式逐渐建立密切联系,并形成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低利率和收入的稳步增长,人们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房地产市场(包括工业地产)市场会出现供销两旺、价格稳步上升的现象,工业地产与城市住宅市场及其它相关行业有着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这些因素对工业地产的规模、价格产生影响。不同区域的城市对工业地产的需求反映便会有所不同,任何一个区域的工业地产的供给和需求都保持相对独立性,区位因素、投资环境因素在工业地产价值中起决定性作用。

结论

把握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借助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构建基于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的规划支持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工业地产与城市经济的双向作用科学决策,优化工业布局规划。以工业地产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城市主导产业,优化投资环境,避免重复建设,使工业地产的集约节约利用与城市规模的理性增长相辅相成。通过工业地产的合理利用,促进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工业地产、工业化、城市经济的优化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5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3-0040-04

2009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粤东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汕头要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发展定位,汕头加快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和转型升级,主动融入珠三角,主动融入粤港澳,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能力和集聚效应,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据统计,2009年以各产业集群为依托的传统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约为1 100亿元,增长15%以上;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 035亿元,增长10.5%,初步显示出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后劲。

一、支撑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经济功能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产业集群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

由于产业集群相互关联的企业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形成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大企业能够把价值链中最核心的环节保留下来,把其他环节外包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发挥比较优势,专注于最具优势的生产环节,将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到最优,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集群内的产业链更加紧密,专业分工形成规模经济。由于企业间地理邻近及分工合作,容易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共同使用外部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进出壁垒和创业风险,促进新企业快速衍生与成长,形成外部效应。

(二)发挥技术溢出效应,提高集群整体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了单个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大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在集群内部进行合作,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整个产业链竞争力,使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到了集群里面的合作,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群整体竞争力。

(三)发挥市场效应,创造有效供给和需求

产业集群模式具有市场优势。一是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一个成熟的企业集群并不是纯粹的生产性企业,而是由生产性企业与流通性企业共同构成的。企业集群的发展会为区域内形成专业市场提供条件,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将推动产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区域品牌会发挥群体广告效应,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提高消费者对集群内企业信任度,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拓展市场容量,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企业集群利用产业规模可帮助单个中小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发挥制度规范效应,完善经济发展环境

政府部门通过出台构建可供集群企业共同享用的销售网络,建设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培育诚信与合作文化氛围,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组织相关企业为了共同发展目标进行有意识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联合行动,能够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扩张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完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

二、产业集群支撑带动汕头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分析

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成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集群越发展,集群的经济效应越高,城市经济增长就越快。近年来,汕头市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几千家企业在内的31个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以各产业集群为依托的支柱产业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通过其区位优势、产业链优势、品牌优势和创新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有力地拉动汕头经济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汕头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产业结构也越趋于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一)区位优势

汕头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称,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20个沿海重要港口和2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珠三角”及“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之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良好的城市依托以及腹地经济的区位发展潜力,规划建设的三大经济带破解了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发展难题,突破土地制约瓶颈,提高汕头城市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良好的区位优势促进了汕头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印刷包装和音像材料等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80%。成功组建了汕头经济特区光机电、金平轻工机械装备、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和龙湖输配电设备4家国家火炬计划产业集群基地;金平包装印刷、澄海玩具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制造和医疗信息化4家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继2008年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之后,2009年生产总值增长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再增长10%左右;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分别增长11.6%和13.2%,经济持续升温,显示了产业集群支撑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

(二)品牌优势

品牌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全市已有依托产业集聚发展起来的18个国家级的区域性品牌,全国玩具行业仅有的两个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奥迪、骅威全部落在汕头市澄海区;澄海玩具礼品产业集群共有圣诞工艺品、遥控飞机、汽车等比较新颖的花色品种5万多个,平均每月有一百多个新产品面世,具有声、光、电功能的中高档玩具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二成以上,70%的产品出口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玩具总产值10%。2008年年产值达到163亿元,位居全国区县同业之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汕头市龙湖区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集群目前年产值已超过60亿元,形成了高低压开关柜产品系列、变电箱电源变压器等配电设备产品系列、电线电缆系列、电器机箱及金属构件等相关配电产品等四大类产品体系,涌现出广东自动化集团、正超电气、中南开关等一批年产值数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及“正超”、“汕自”、“NAN南牌”等一批国内名牌。2009年1至11月,汕头市规模以上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 013.85亿元,增长15.2%。其中,工艺玩具、印刷包装、纺织服装等行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累计增长分别达到24.0%、22.0%、和19.4%,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产业链优势

产业链优势使产业群企业的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每个产业群之间的企业,看上去是直接竞争关系,其实也是互生关系。同类企业在一起,原材料产业链都是一样的,便于同时开发廉价获取。形成板块优势后,又对商,甚至国外的采购商形成吸引力,从而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汕头是当前中国内衣产量最大的区域,拥有中国内衣名镇陈店镇、中国家居服装名镇峡山镇、中国针织名镇两英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谷饶镇多个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产业集群企业近3 000家,年产各种内衣7亿多件,2008年工业产值超310亿元。产业链优势特点十分鲜明:一是从辅料一直到内衣成品制造,都可以找到生产的企业,夸张地说,只要有一朵棉花,在汕头就可以生产出内衣来。产业集群的制造链还延伸到城市服务业,内衣产品出厂后期的摄影、模特、包装、印刷、广告、传媒等服务项目汕头都全线齐备;二是品类齐全优势,而且多种品类占据着国内生产和开发的优势,只要是称之为内衣能够说出名字的,汕头均有出品;三是品牌定位广泛,从一线的曼妮芬,二线的霞黛芳、奥丝、蓝黛,三线的姣莹鸿、姿情、莲娜姬、紫罗兰,走到全国哪个档次的消费场所都是随处可见;四是强大的内衣生产能力,汕头的女性文胸产量占全国的70%,美体塑身内衣产量占全国的60%,家居服占全国产量的90%,常规内衣占全国产量的50%,无缝内衣占全国产量的20%,这些参考的数据也足够表明汕头占据着中国内衣最大的生产量。

(四)创新优势

产业集群使一大批关联企业集聚在一个区域内,企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迫使企业不断创新。近年来,澄海玩具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的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积极创新,推动传统玩具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动漫玩具产业,形成以汕头为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澄海玩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有充分的市场基础,如今加上动漫元素,找到了新的出路。澄海动漫玩具产业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市场发展的规律性,向着原创、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增大产业的辐射率。比如奥飞动漫就领悟到: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澄海动漫玩具产业的发展也体现出发展动漫的道路多样性,该区已有12家玩具企业与央视合作,成为央视动画形象玩具产品的指定生产基地,有11家企业与央视动漫建立合作关系,有奥飞、骅威等10多家玩具企业介入动漫文化产业(包括动漫衍生品),已拍或在拍动漫作品10多部,拥有一批动漫形象版权。2008年,仅奥飞动漫就实现产值6.7亿元,动画片和相关玩具产品出口1 046万美元,同比增长58.9%。澄海玩具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2009年动漫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比2008年翻一番。

三、汕头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但是,与国内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汕头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汕头竞争力排名114位,从经济辐射功能看,虽然汕头在粤东四市中块头较大,但增长不快,对区域的辐射带动和服务的能力还比较弱,产业集群支撑能力和带动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如果发挥不了区域性的经济带动功能,那就失去了作为中心城市的资格。

(一)产业集群多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创新能力与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汕头未能成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即高端道路集群的首选地,产业发展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隐忧。表2显示了汕头产业集群在全省科技创新各指标所占比重严重偏低。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实力的地区差异,归根结底,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对较强,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处于弱势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深圳和珠三角科技人员占全省七成,科技经费占八成,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七成半,在全省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有相当优势。

(二)产业集群企业的根植性与可持续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出现了部分企业向外迁移的现象。在以外资主导型产业集群内,由于地方工业基础薄弱,配套条件差,或者本地企业和创业、创新的学习能力差,导致外资企业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两张皮”,难以融合,一旦成本上升等原因,使外资企业大幅度外逃,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受挫。根植性被用于描述经济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关系网络的影响。如果产业文化与集群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得以融合,集群就在该地域具有持续的发展动力。珠三角地区一些外源型的集群就缺乏这样的根植性。外商投资之时是看中了当地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只是利用了当地的劳动力、土地等初级生产要素,外资企业与当地经济没有形成密切关系。例如,台商在清溪的企业主要从事价值链下游的制造、组装等劳动力密集型工序,清溪只能吸引台商企业从事低成本工序;当台商能够找到更具有成本优势的地方,搬迁就成为必然选择。

(三)产业集群内产业链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不仅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如何促进市场发育,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以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和合作,也是产业集群面临的紧迫问题。集群发展过程中目光短视,缺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或者本身就缺乏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而仅仅依靠短期的土地价格、政策优惠等措施发展集群。由于集群内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集群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发展后劲不足,甚至消亡,如温州和中山各有一个灯饰产业集群,但前者由于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质量不过关,而在后者的竞争下消亡。

四、基于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新思路

(一)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发展应以工业为重点,以服务业支撑,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临港工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休闲旅游业等主导(或潜力)产业,使其成为汕头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化提升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食品加工、商贸流通、房地产业、现代效益农业等优势产业,促进其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海洋产业、新兴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汕头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市产业跨越式发展,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二)注重产业集群发展根植性

产业群不能单纯依靠外力来得到发展,也不能通过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来发展。应该使产业群内各行为主体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融合,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加强合作,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机构之间建立建立长期的稳定关系,结成一种合作网络,共同造成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环境;2009年初,为了抗击国际金融,金平区机电行业8家企业率先走到一起,组建起机械产业联盟,抱团出击,实现了订单量的逆势上扬。他们以印刷包装设备行业为主,由原材料生产到印刷涂布、复合的印前加工到印后的检品、制袋、烫印等印后加工到最后产品完成,形成完整的产业联盟。企业间彼此约定互不制造重复性的产品,这样,原来潜在的对手变成了朋友,在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积极推动出口商品由一般粗加工向深加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率产品的转变。

(三)加大产业集群的升级换代

纵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之所以经济比较发达,商品活动活跃,其中最关键一条是,他们有一批活跃于社会各界的英才俊杰,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汕头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比较少,本地企业受规模、实力限制,自身的研发能力也比较低。根据汕头的实际情况,应从各支柱产业的现实需要、战略需求、前沿趋势着眼,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进行关键共性及实用性技术开发,采用“产、学、研”结合的运作模式,通过政府搭桥,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借助“外脑”提高支柱产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澄海玩具产业这些年不断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与汕头大学、教育部智能制造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联系,共同组建新的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加大产业集群的升级换代,向ODM(自主设计加工)、OBM(自主品牌生产)转变。2007年全区玩具礼品注册产品商标累计达501件,其中“奥迪双钻”、“骅威”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群兴”、“实丰”等被评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骅威”、“奥迪”电动玩具被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四)推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制度环境建设

在区域发展中,良好的制度环境比任何企业或技术都更为重要,在直接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中,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它不具有企业所具有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因此,政府要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如支持一个极有能力和愿望的人创业;确立能够保证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明晰企业产权,保护业主利益,鼓励技术创新,维持业主之间的“信任和承诺”,摒弃中国某些不利于才发挥的评价标准和落后习俗,努力营造宽松、自主、促进个性发展和创造的文化氛围等。

基金项目:本文是汕头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科研课题《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带,促进汕头经济发展前景研究》(SZK09B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石忆邵. 关于产业集群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113-118.

[2] 惠宁,谢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34-39.

[3] gddpc.省略/oldver/common_file/show_file.asp?id=32890.

[4]Todd Gabe,2003,Loc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new business activity,Growth and Change,34(1),l7―39.

篇7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根据世界各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并结合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对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进行分析。认为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存在内在的关联性,体育产业兴起以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依托,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又有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并通过发挥其独特的产业辐射作用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体育产业;城市经济;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88-04

Interaction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 Economy Development

ZHAO Huan

(Sports science Dept., Wuhan Sports Univ., Wuhan 43020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way of sports industry in the world and the Wuhan?s strategic goal of nation?s central city, the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 economy have inner relations. The sports industry is supported by the urban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can improve the city?s image. The sports industr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nd improvement of industry structure.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urban economy; urban image

城市是产业经济发展的腹地。体育作为一个产业,其主体是指体育服务业,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休闲健身娱乐业,以及由此派生的场馆运营、体育传媒、体育旅游等外围产业。纵观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一国体育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无不以城市的发展为依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日渐成为城市居民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带动了体育产业的繁荣。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又能提升城市发展的平台,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时发挥巨大的产业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关联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013年武汉市审议通过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规划纲要》,由此武汉市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也为武汉市的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借鉴世界各国大型城市发展经验,体育产业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知名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武汉市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应重视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充分发掘体育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城市经济发展对体育产业的推进

1.1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是城市化水平提升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范围内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均与城市化进程的演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在城市化的初期,城市化水平低且产量增长缓慢,需要依靠工业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工业在城市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服务业只能居于从属地位。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产业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当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社会财富增多,同时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于是便出现了盈利性的休闲体育俱乐部,如当时英国的赛马俱乐部、板球俱乐部等。19世纪初期,这种体育运营模式传入美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受到当地居民的青睐并被发展成为现代的职业体育,体育产业开始成为这些城市发展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开始陆续进入工业化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随之而来的是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并最终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快速崛起。本文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U.S.Census Bureau)和Plunkett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资料,整理得出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率的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美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美国体育产业年产值(GDSP)从1988年的629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4410亿美元,其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23%上升至3.01%,在美国各大产业的产值排名中,体育产业排名从第23位(1988年)上升至第6位(2010年),体育产业已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体育产业的产值规模也迅速膨胀。2006至2008年三年期间,我国体育产业产值分别为982.9亿元、1265.2亿元和1554.9亿元,平均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1]。以此增长率计算,到“十二五”期末,我国体育产业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将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

据《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2010年武汉市城市化率达到73.64%,位列广州、上海、南京等城市之后,居全国第六位。同年武汉市共有体育产业生产经营性企业 6 479家,其中服务性企业5 352 家,体育销售企业112 家,体育制造型企业15家, 体育产业总从业人员 19 491 人,创造体育产业总产值 19.07 亿元,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4 620.86 亿元)的 0.41%[2]。从武汉市目前的城市化率判断,当地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将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也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体育产业获取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拉动体育消费需求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为前提。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会从生存资料的消费到发展资料的消费再到享受资料的消费,从物质资料消费品转移到精神资料消费品。根据这一理论,当城市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将会逐渐提高,体育消费市场提供的各类产品,如体育健身指导、竞赛表演、休闲旅游等服务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健康、娱乐和休闲的消费需求,能够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提升其生活品质。根据日本经济学家烨政治雄的研究成果,体育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当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000美元,体育消费支出将占到总体可支配收入的8%左右[3]。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武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003.82亿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61元,比2011年增长14.0%。事实上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体育旅游、户外运动等休闲体育消费正在悄然兴起,据统计,目前武汉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支出平均在1000元到2000元左右,其中城市白领阶层的体育消费支出平均在2000元以上,且呈上涨趋势[3]。伴随城市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升,体育消费将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一个新增长点。

1.3城市集群经济的发展加快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

城市群的出现和繁荣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资源优化整合的产物,因其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聚集效应,城市集群经济的发展被视为现代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城市群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形态,而中国正经历着城市群崛起的过程,我国目前公认的四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辽中南城市群和京津唐城市群)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以及前沿产业发展的腹心地带。体育产业作为我国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成熟,需要城市集群整合地区资源,促进体育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体育产业细分市场(如竞赛表演业、体育休闲旅游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等)的供需平衡,从而加快体育产业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武汉城市群是指以武汉市为中心,100km 左右为半径,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 9 市联结的城市密集区[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根据城市圈内大型城市的数量、城市化率、人均GDP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将武汉市列入国内15个已达标城市群之中。 “十二五”期间,武汉城市圈内9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已全面融合,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区域市场等已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态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为该地区的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市圈内体育产业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体育产业项目相继建成,例如投资 6 亿多元兴建的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投资 1.5 亿元兴建的湖北省国际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已投入使用,此外各类健身中心、网球俱乐部、 高尔夫球场、 水上主题乐园等体育休闲健身设施也已初具规模,武汉中体倍力、武汉东方马城等以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也不断涌现。

2体育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

2.1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

体育是现代城市的名片,通过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快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并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对于新兴城市来讲,这种作用尤为明显。比如英国城市温布尔顿,原本只是一个不知名的英国小镇,由于举办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如今已成为公众熟知的世界名城;英国的南开普敦是一个仅有19.7万人口的小城市,由于每年的世界大帆船比赛都以此为起点,给它带来数以万计的帆船、游艇爱好者和观光游客,如今南开普敦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海滨休闲胜地;再如俄罗斯的城市索契,通过举办2014年冬季奥运会让全世界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了这个黑海之滨的魅力小城。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型赛事的成功承办能够通过媒体的高频报道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加深世人对城市的了解,也为城市的经济、文化、民俗提供了一个宣传的渠道。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正经历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景象日新月异,急需一种有效的途径宣传城市形象,体育产业被许多城市视为一种有效的城市营销手段,大型体育赛事的引进已较为成功地塑造了某些城市的形象。例如2002年上海网球大师杯开赛期间,近150个国家和地区的426个电视台转播了该项赛事,近7000万人观看了这场比赛[4],休伊特、费德勒在内的8名选手身着唐装在外滩集体留影,这一策划活动很好地展现了上海的城市魅力。如表2所示,通过大师杯赛事的举办和相应的营销宣传活动,国内外大多数观众加深了对上海市的了解,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并因此改善了对上海市的印象。

鉴于这种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武汉市近几年陆续承接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赛事,如2010年戴维斯杯网球赛亚太区第二轮、2012年汤尤杯羽毛球赛、武汉网球公开赛等,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为武汉市进一步承办国际赛事提供了基础,也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影响力。

2.2体育产业关联效应有助于激发城市经济活力

经济各部门中与体育产业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产业部门,构成了与体育产业的关联产业。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按照与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可分为:与体育产业存在供给关系的后向关联产业;与体育产业存在需求关系的前向关联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中能够间接带动的旁侧关联产业。如图1所示,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筑、建材、通讯、设备制造业等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条件,体育又能作为一种服务产品成为旅游、传媒、广告及其他商业服务业的载体。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设施、环境的完善,因此也能间接带动交通、环保和地产业的发展。

图1体育产业关联结构

体育产业通过带动其关联产业的发展,能够对城市经济产生强大的产业辐射和产业波及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都在通过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承办体育赛事来带动经济增长。英国体育营销研究机构SPORTCAL对2007年至2018年举办或即将举办的700个国际重要体育赛事进行研究,该研究机构根据这些赛事对主办国和城市的产业经济、投资环境和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为参数,于2012年公布了排名前20位的国家,其中中国以55 709分的总评分高居榜首[5],这可以说明我国对体育产业的重视和各城市承办体育赛事的热情,也足以验证我国通过体育产业发挥的产业关联效应已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武汉市承办的赛事不仅数量有所增多,且赛事规模和层次也不断提升,同时休闲健身娱乐业的市场也稳步增长,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 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已初步显现。例如自2014年起每年9月在武汉举行的武汉网球公开赛(WTA),是继北京中网、上海大师杯赛之后,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为了办好这一赛事,武汉市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耗费巨资兴建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按照规划将建成可容纳15 000人的主场馆和一座容纳5000人的副场馆,随着场馆建设的推进,商业配套设施也会更加完善,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一个体育公园,酒店、餐饮、娱乐、休闲、旅游、交通都将被纳入到这项规划的范围内。除此之外,武汉还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成功打造了渡江文化节一类富有观赏性和影响力的“水上体育”活动和水上主题乐园等娱乐设施,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也带动了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业、餐饮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在武汉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充分利用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为当地的建筑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市场契机,同时激活体育旅游、体育传媒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经济增长活力。

2.3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科技进步, 以劳动力或资源等初级生产要素形成的比较优势以及以粗放型生产为优势的产业,在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时面临困境,致使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城市不得不面对经济转型的压力。这些城市通常会通过调整产业经济结构、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复苏城市经济。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中,其中一种可借鉴的模式就是发展体育服务业,争取大型赛事的承办权,同时改造和新建体育场馆设施,以此重塑城市形象,带动旅游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刺激本地经济的发展。例如,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祥地曼彻斯特,通过承办英联邦运动会以及英超俱乐部联赛,使其主要承办地曼彻斯特东部地区在短期内从一个萧条的工业都市成功地转型为欧洲著名的“体育之都”。又如上世纪80年代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谢菲尔德市,通过承办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等赛事创造了超过30 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当然,对于这些传统的工业城市而言,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的唯一或决定性因素,但借助体育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并快速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因此体育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最大的老工业城市, 长期以粗放型和外延型增长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其经济日益失去竞争优势, 同样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借鉴国际经验,武汉市也将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未来城市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比如2013年武汉市与WTA签订15年超长合同,承办超五巡回赛,致力于将武汉打造成“全国网球城市”,以此宣传武汉的城市新形象,发展新兴产业,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

3结束语

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体育产业得以兴起并不断走向成熟的基础,城市兴则产业兴;另一方面,发展体育产业可以更好地宣传城市形象,体育及其关联产业也能够创造巨大的产值,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武汉市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应积极创造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城市环境,以便尽量挖掘出体育产业的市场价值,最终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306.

[2] 孙立海. 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2):61.

[3] 张俊伟.中美日三国体育产业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1):41-43.

[4] 樊莲花.武汉市居民假日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2013.

[5] 阮伟.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4-45.

[6] 方春妮.基于本土资源的城市体育赛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5):43-48.

[7] 刘瑛.奥运会主办城市经济效应与北京奥运商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40-44.

[8] 吴元文,王志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40-41.

篇8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政策;产业援助政策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围绕资源型产业、城市经济、劳动力就业、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其经验值得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学习借鉴。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目前正处在研究和探索之中。因此,研究分析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区域经济调整政策

(一)德国的区域政策。20世纪60年代,多数西欧国家都出现了基础工业区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下降的趋势,从而致使一些以往经济相当发达的区域地位衰落。因此,各国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把对产业衰落区的调整改造作为区域政策的重要内容,早在60年中期,德国政府就制定了鲁尔地区调整改造计划,主要内容是整顿传统的煤钢生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进行区内产业布局调整,开辟新型产业,拓宽制造业领域,开发第三产业,借以改变煤钢主导的产业结构。1968年,德国政府通过了《煤矿改造法》,规定由政府向购买废弃土地者提供低息贷款用以建设新工厂,对于在这种区域建立新企业的公司,政府提供就业赠款,向在鲁尔北区投资的公司提供相当于投资总额10%的赠款。

(二)美国的区域政策。美国一般很少制定针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政策,但是国家曾经为某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制定了一些区域政策,在这些政策里包括对于资源型城市所采用的一些措施。比如,美国曾为发展休斯顿的经济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政策,其中包括大量有关解决煤炭矿区枯竭带来经济社会影响的措施。这些区域政策一般比较注重项目扶持和财政、金融工具的使用,较少使用补贴的办法。

(三)日本的产煤地域振兴政策。为了解决国内煤炭产业出现的问题,日本政府于1961年制定了《产煤地域振兴临时措施法》,在该法令中政府规划了产煤地域,除现在正在生产煤炭的地区,还包括煤矿关闭后的地区。该法令中的规划指明了产煤地域振兴对策的具体方向和振兴目标,确定产煤地域经济生活的地域划分和各区域的规划时段。实施规划以各产煤地域经济生活圈为单位,包括以下项目的具体规划:区域的振兴方向、应当振兴的产业、生活环境的改善、就业增加和职业转换等。

(四)法国的区域政策。为确保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按照国家的意向和目标方向发展,政府采取了一整套财政引导扶持措施。一是财政补贴和奖励制度。设立“地区开发奖金”,主要为在资源型地区尤其是重点开发区创办工业企业或第三产业经营活动的企业主发放奖金。在地方设立“第三产业经营活动地方奖金”及“科研活动地方奖金”等。二是低息贷款。主要通过农业信贷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农业信贷银行的贷款利息较低,分为短期贷款(2年以下)、中期贷款(15年以下)和长期贷款(30年以下)三种形式。贷款用于兴办大型整治工程、环境保护等。三是税收优惠。为吸引企业家到资源型城市创办工业企业或第三产业,政府还为其提供各种税收优惠,包括行业税、劳工税、不动产转让税以及各种社会捐税和分摊等。政府规定:新办企业和公司享有的国家“开发津贴”(包括奖金、投资补贴、减免税等),最高额可占其投资的1/4,厂房地价减收1/4,能源、运输降价收费,工厂投产后的5年内免交或减交营业税、免征公司税和红利税。凡从巴黎等大城市迁来的500平方米以上的工厂,提供60%的拆迁补贴,迁来的办事机构、行政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等可享有其投资费用10%~20%的补贴。对在老工业区的新办企业或公司免征地方税、公司税和所得税3年,期满后仍可享有2年50%的减税优待。

二、产业援助政策

(一)美国的产业援助政策。美国建立了社区赔偿基金和专项保险机制,这是由政府、公司和工会组织注入社区基金,用做赔偿、搬迁和再培训费用,而不是对产业的补贴。建立这种基金的主要原则是让工人和公司都为这项基金作出贡献,保证各方都成为受益者。

(二)日本的产业援助政策。对于采掘业的援助比较有代表的是日本,主要采用财政援助方式。地方财政是产业援助政策的主要经济来源,地方财政援助政策包括产煤地域振兴临时支付金、产煤地域开发事业费补助金、地方支付税的特例三种。

(三)德国的产业援助政策。德国对资源型城市采取过财政援助的办法。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联邦政府一直对德国鲁尔地区的煤炭、钢铁等部门进行补助,尤其是对煤铁等矿产品的价格补贴。德国政府计划通过补助使这些老的传统工业再创竞争力,但补助并没有带来积极的效果。在高投入、高资助以后,鲁尔地区仍在进一步衰落,对传统大工业的资助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政府调整了对老工业基地的资助办法,减少了钢铁、造船等部门的资助,只资助其环保等项目,节省下来得资金用于帮助该地区投资生产新产品,扶持当地新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资助再就业培训,使从传统大工业裁剪下来的人员,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就业。

三、启示

通过比较国外具有典型特点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可以看出,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成立专门机构并及早制定接续产业的发展规划、发展接续产业方面和人员安置等方面都积累很多成功的经验。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要注意借鉴其他国家资源型城市的这些成功经验。

(一)成立专门机构,及早制定接续产业的发展规划。一是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协调城市产业转型。二是要及早科学制定接续产业发展规划。

(二)采用多种手段推进接续产业发展。一要注意依靠市场机制提高资金和技术的使用效率,要依据市场信号,重点投资一些市场潜力大的产业和企业;二要扶植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并且资金使用要主要放在技术投入和设备改造上。三要增加融资渠道,有效利用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等不同的融资渠道。

(三)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一是要加强职业培训,鼓励个人创业。由于资源型产业的大多数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差,技能较为单一,很难适应新型产业的需求。因此,必须注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再培训以促进其就业或个人创业。同时,要为其提供就业需求信息以促进尽快就业。二是要制定鼓励个人创业的优惠政策,通过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手段帮助和扶持个人创业。三是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保证解决资源型企业大量职工的失业问题,保持社会的安定。

参考文献:

[1]闫丽珍,闵庆文,成升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进展[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3):1-3.

[2]张冬冬.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资源与产业,2009(3):8.

[3]张文忠,王岱,余建辉.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136-137.

篇9

[关键词]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既是一种产业组织方式,也是一种产业环境。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理想模式。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经济学解释

产业集群特定的产业环境决定了集群企业具有纵向一体化程度低的特征。集群企业一方面通过收缩纵向规模,使专业化分工走向深化,以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又通过扩大横向规模,形成外部经济效应,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集群企业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产业集群具有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

1.专业化分工,实现价值增值。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价值链各环节对于利润的贡献不一。企业只有将自己摆放在最有利的市场地位,掌握关键资源和关键能力,才能形成竞争优势,获得更多的利润。

正是由于同行企业在产业集群特定区域内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大大降低了集群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程度,使集群企业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化。在产业集群特定的产业环境中,各家企业都不将一个产品的生产环节完整地安排在本企业内部,而是靠多家企业的相互配套协作来完成,甚至许多企业只是从事产品生产作业链条上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个单一环节的生产,实现这一环节大批量专业化的生产,使自身竞争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快速反应,实现规模效应。

比尔·盖茨在《数字神经系统》一书中写到:“80年代是质量的竞争,90年代是成本的竞争,21世纪是反应速度的竞争。”当今时代信息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企业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敏锐地识别商机、创造商机,不失时机地做出科学的决策,快速反应市场,实现“敏捷制造”,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正如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的:“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反映了对时机的选择。有时,企业作为率先行动者之一可以获得捷足先登的优势。”

在信息时代,速度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速度的意义在于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对于实现规模经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水平的生产组织方式,群内企业之间精细化的分工,同行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上、下游环节之间紧密的衔接等,创造了产业整体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体现了产业集群高水平的配套生产和便捷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集群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外部范围经济效益,使产业集群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社会学解释

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组织,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组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集群这种特定的产业组织,带来了区域内人与人之间特殊的相互联系,使集群内企业能够共享信任、声誉、创新环境等社会资本,优化集群产业环境,使产业集群呈现出极强的竞争优势。

1.资源共享,提高经济效益。

产业集群由于特定的地缘、行缘关系,在长期、频繁的交互作用中形成了基于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使集群企业能够共享集体声誉、社会信任、创新环境等共享性资源。

“集体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一种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的信誉名望、生产效率、营销能力、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产业集群同行集聚,群内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配套、合作竞争与溢出效应等于一体的组织特征,使产业集群更加易于形成并享有高度的集群声誉,形成社会公众对集群企业高度的信任关系。

“社会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社会信任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因素,营造资源共享的合作氛围,而且集群企业基于特定的地缘、行缘关系,彼此频繁的交往和互动,有助于产生和加深相互之间的信任,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使集群企业不仅能以较低的成本通过有形资源的交换与组合,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更为重要的是能通过高效地进行隐性知识和技术诀窍等无形资源的交换、组合与优化配置,促进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加快新知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产业集群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

2.合作竞争,优化产业环境。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在竞争优势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静态的效率,而是企业充沛的活力。”“竞争是一种丰沛的动能,经济竞争的本质不是为了平衡,而是为了无止境的变化。”“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改善、创新和升级。”并提出了“钻石体系理论”。波特认为,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产业所在的竞争环境。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产业所在的竞争环境。一个产业的竞争环境主要由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当地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要素构成。在钻石体系中,诸要素彼此长时间强化,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生产分工模式,也是一种特定的产业环境,为集群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交易、创业、发展和创新的产业环境。

从生产要素条件分析,竞争优势必须借助由高级、专业型、具有创新和提升动力的生产要素才能达成。产业集群同行企业大量集聚,必然带来这一产业所特定的生产要素在当地集聚,形成专业要素市场,使集群内企业可在当地市场获取优质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和专业化的配套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从需求条件分析,需求状况是影响专业型生产要素的来源。当市场对某一产品具有大量超额的需求时,应运而生的必然是高级而专业化的生产要素。产业集群所在地往往是行业中心,集群企业具有良好的声誉和成本优势,当地这一产品的市场需求数量巨大,能促进这一产业分工的深化和品牌创新,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从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分析,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相辅相成,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的结构和形成的比重。产业集群同行集聚,专业供应商就在本地,群内企业可获得便捷、廉价的配套服务,只须专注于自身最具竞争优势的环节的生产,并通过与合作伙伴的频繁交往与互动,加速知识的流动与创新,促进专业化生产要素的创新和升级,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从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分析,竞争是动力之源。激烈的竞争能带动专业基础建设,加速人才和信息的流动,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产业集群同行集聚,既合作又竞争,不仅能有效地遏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企业或组织进行创新的约束系统,也是一个学习系统,这个学习系统有助于企业或组织创新行为的发生和持续创新。产业集群同行集聚,相关企业和机构群居在一起,集群内部浓厚的地缘、行缘关系,使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相似的语言、文化背景及价值观下更加畅通,群内企业共享集体声誉、社会信任、创新环境等社会资本,使集体学习和知识共享在高效交流网络中顺利进行,不断增强集群群内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使产业集群形成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化

花卉产业属于一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集合的绿色新兴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成为了很多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式。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于花卉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促进了我国花卉产业的迅猛发展。有的花卉产业发达的地区日益趋向于集群发展,构成了花卉产业集群。花卉产业集群能够较好地推动花卉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和组织机构分工与合作,增强产业竞争实力,提升花卉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促进花卉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福建省花卉产业集群化形成原因

(一)自发形成

北京花卉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初步发展起来。在这一期间,北京市XX县XX镇几个农民率先在自己的田地里小范围种植花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引发了附近农户纷纷效仿种花,由于种植花卉取得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传统粮食和蔬菜种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花卉的积极性,生产规模迅速拓展,有些农民还将市场拓展到周边城市,并与天津等地的花卉企业合作,把鲜花运输到我国各个大型城市。种植人员数量逐渐增多,种植面积逐渐拓展,逐渐形成公司经营模式。截止2013年,农民自发种植的鲜花切花产量高达10.2亿枝,位于全国第一。

(二)企业带动

1998年起,有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逐渐向花卉产业投入大量资金,这是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这一时期花卉产业迅速发展,花卉生产整体实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随着花卉生产的迅猛发展,北京市花卉产业在专业研究、生产技能、市场拓展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速度,造成花卉产品销售额下降,鲜花价格较低,直接影响了农民和企业生产种植的积极性。

(三)政府引导

北京市政府为了解决花卉产业技术不足、市场拓展有限以及社会化服务较低等等问题,先后开展了专题研讨会,深入研究花卉产业,并肯定了其发展意义,要求将北京构建成为“东方的花都”,将北京打造成为花卉王国,为了给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北京市政府先后了一系列政策来激励该产业的发展。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北京市花卉产业薄弱环节制定了优惠政策,还高度重视基础性项目的建设,为花卉产业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高度重视对花卉产业发展的指导、帮助与监管,北京市花卉产业迅速发展与提高,产生了很多龙头骨干企业,花卉种植及时与设备、设施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花卉产品质量逐渐提升,消费市场迅速拓展,北京市花卉产业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信息化推进

北京市政府在2006年9月建立了北京市花卉网,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浏览到3万多条有效信息,其中关于北京市花卉的宣传信息和报告高达6700余条。网站每天实时更新,日均访问量高达5000余次,高峰时段突破9000余次。访问区域覆盖到了全国各个地区以及欧洲、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站还与百度、新浪、网易、中国花卉协会网、北京市农业信息网、农博网等等40多个著名网站构建了较好的合作关系。北京市花卉网点击率和知名度大大增加,发展成为了一个广大花卉从业人员提供花卉产业链全面信息的供服务媒介。

二、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虽然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然而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存在很多优势条件。

(一)贴近消费群,消费潜力大

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花卉消费市场,北京市的花卉消费额较大,2003―2013年鲜花切花产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3.11%,年需求平均增长率为49.45%。2006年花卉消费达到51.89亿元,2009年花卉消费达到100.00亿元,2013年花卉消费达到130.00亿元。市场消费额为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首先提高了北京市花卉的消费量,增强了北京市花卉产品的质量,不断拓展国内和国外市场。

(二)科研力量强大

对于产业集群而言,科研工作所产生的成果具有外部性,产业集群的企业能够共享科研结论、创新获得的经济利润,进而增强产业集群的整体实力。北京市科研机构和各大高校较多,为优质花种培育、花卉运营、花卉产业发展服务、物流、营销等相关产业环节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持,这是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发展尤为珍贵的资源,若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再加上有效的引导,科研资源必然成为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健康稳定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产业基础牢固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的中心,综合性较强的产业城市,高新技术、物流、交通等等发展较快,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经济综合能力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首都经济”的理念,北京经济发展必须扎根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逐渐对经济结构和布局相应调整,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些说明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为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立足于产业集群发展,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拥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且缺乏特色产品

生产要素决定最初的产业集群,生产要素是指特有的资源、人力资源、土地等等,政府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和协助作用。然而产业集群最表象的特征在于地理的集合。通过长期的发展,北京市的花卉产业布局已经达到一定的成效,促进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有些问题,首先花卉生产集中程度较低,在朝阳、大兴、海淀、昌平等等地区均存在,虽然规模较大,但是与云南省花卉产业集群规模相比相差甚远,难以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此外,北京市花卉生产特色产品较少,产品竞争力较弱。

(二)企业规模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

大多数都是以大型企业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基于这些大型企业联合一些生产相似产品的小型企业和产业链上相关环节的配套企业。然而当前北京市花卉企业规模有限,缺少带动性和吸引力较强的大型龙头企业。此外,当前北京市大多数花卉生产依然是农户自行生产方式为主,这导致花卉的生产与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较弱,生产者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同能力较弱。

(三)产业链条短,中介组织及信息服务严重滞后

众所周知,把产业链分解的可能性较大,垂直方向的劳动分工就越细化,产业链就越来越长,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从而企业之间项目联系越来越紧密。花卉与其他农物种植一样,其生产过程较长,再加上生产过程具有不可分割性,所以产业链较短,北京市花卉产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此外,当前北京市根据花卉产业的中介组织和服务组织较少,功能不齐全,服务质量较差,然而中介组织和信息服务均是产业集群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

四、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应加大整体规划和系统支持

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上制定规划形成系统的支持。从政策、法律高度上扶持农业和花卉产业集群发展。

建立“北京市花卉商会”,通过商会的中介作用,谋求企业会员共同发展。组织会员企业之间互通有无,相互承接采购、加工、储藏等业务;以股份制形式组建花卉深加工企业,会员企业入股,按股分红;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对外集体采购、销售活动减少分散活动的成本。

以现代化的花卉加工业为牵引,由北京市花卉商会等中介组织,按照现代化加工企业的要求,组织分散生产单位按订单进行标准化生产形成具有背景特色和竞争力的加工产品。

整合现有交易市场,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推广花卉电子商务,形成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北京市花卉展示平台、采购交易平台、物流配送平台、信息平台、检验认证平台。

(二)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统一规划、科学布局花卉产业区域,强化龙头企业在花卉产业集群中强大的带动作用,促进龙头企业规范化运营。龙头企业在花卉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能够促进花卉生产基地和花农的发展。北京市花卉龙头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凭借高新技术,实行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将专业化分工,把农户、企业和市场紧密集合,推动产供销有效结合,齐心协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构建产供销一体化不仅提高了农民生产效益,也使得农民能够享受到加工和流通环节创造的效益。

(三)建立名优花卉品牌

北京市需要按照华会村产业集群的现状,高度重视花卉品牌构建,精选优质、效益好的名优花卉品种实行广泛推广种植,构建北京市花卉品牌。北京市应该善于利用北地区的资源优势,着重培育独具特色的精品花卉和名牌花卉。联合北京市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于花卉品牌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积极攻克,凭借花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技术实力研发花卉新品种,注重花卉新品种选育工作和树苗种球繁育工作,善于利用珍惜野生花卉资源,创建自己的花卉品牌。另外,高度重视对新品种的保护,构建属于北京市的名优品牌。同时,北京市需要促进名牌花卉产业化运营,切实落实名优花卉品种的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等环节的工作,起到较好的品牌效益。

(四)加强花卉物流业建设

建立花卉“绿色通道”。发展花卉电子商务配送是关键。为了确保花卉的质量,北京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高效率花卉流通“绿色通道”建设计划,该计划的第一次实施,明确指出“花卉”主要类型,即鲜花。网络行使时可减免道路通行费,扩大生产基地,方便快捷。同时提高花卉的包装的技术。我国目前由于“保鲜型”花卉包装相对滞后,导致许多优质的鲜花在贮藏与运输过程中损失比较大。要减少损失,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研究推广保鲜包装技术。同时包装材料不宜太贵,否则花户承受不起;包装技术不宜太繁、不然不易掌握。另外应该积极的在农民中培养物流主体。所谓物流主体就是物流企业,这一主体的主要形态包括:供销合作社、花卉公司、花卉配送中心、花卉物流经纪人队伍。一个物流企业是否盈利决定于这个企业是否有物流人才。目前工业品物流公司发展迅速,但花卉物流公司发展非常的缓慢,这里有一个认识问题,也有一个利润空间相对较小的问题。所以,政府必须有一定的鼓励政策,起到带头作用,为当地的花卉市场做出应有的贡献,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总之,产业集群是是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于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北京市花卉产业逐渐步入产业集群阶段。花卉产业已经成为了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北京市的新兴朝阳产业。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北京市经济社会发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较强,然而相比于花卉发达国家和地区,依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且缺乏特色产品;企业规模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中介组织及信息服务严重滞后等等。对于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政府应加大整体规划和系统支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建立名优花卉品牌,加强花卉物流业建设,进而提高花卉竞争力和花卉经济效益,最终促进北京市花卉产业集群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海,张文,彭牧青.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及其导向:组织创新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1(03):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