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

篇1

黑川纪章在书中写道,“机械原理”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机械的二元论,非此即彼,是追求“真”的时代。而生命时代,则是多元共生的,是追求关系的“真”的时代。现在在认识论上已经从否定和矛盾的时代,转向了包含有否定和矛盾的时代;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领域,转向非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领域;整个知识体系都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由“布鲁巴基体系(Bourbaki)转化为非布鲁巴基体系”。

布鲁巴基体系是新科学中经常使用的概念。简言之,就是基于二元论的客观主义、合理主义的概念,将能够证明的和无法证明的事物区分开来的科学实证主义。“布鲁巴基体系”包括:伽利略、牛顿力学、笛卡儿、欧几里得几何学、安托万的化学和达尔文主义等等。与此相对,“非布鲁巴基体系”则包括: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的巴洛克自然科学、戴卫·博姆的内藏秩序、大卫·彼得的共时性、黎曼空间、凯斯特勒的整体协调、曼戴尔布罗特的佛拉塔尔几何学和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论等等。

2.关于共生思想

众所周知,共生思想是黑川纪章哲学理念的主体。它以日本传统文化的唯意识论、三浦梅园的“反观合一”辩证思维、铃木大拙的“即非理论”和大乘佛教与禅宗的“诸行无常”、“万事皆空”等等东方的哲理为本,同时又汲取了西方哲学家凯斯特勒的“子整体结构”、法国哲学家勒泽的生命结构和庞蒂的多价哲学,使共生思想上升为一种哲学理论,并成为超越规划建筑领域的很有影响力的学说。

2.1共生思想的来源

“共生”一词来源于佛教的“共存”。按照黑川纪章的说法,佛教中的共存思想,带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所以很快就放弃了。后来,他又了解到“共棲(共生)”一词也是生物学上的重要概念,并且超跃了佛教理念,于是他便又开始使用“共生”这个词了。共生思想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60年代的新陈代谢和开放结构概念,以面向未来的高技术建筑表现成长和代谢;70年代的变生、中间领域和模糊理论,开创了城市和建筑中的“灰空间”;80年代以后,开始对共生的概念进行补充、完善和发展。尽管共生思想只是黑川纪章哲学理念的现在表达,但是他认为,“共生”在21世纪,将会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2.2共生思想的内容

共生哲学的内容包括:历史与未来的共生、异质文化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甚至还包括经济与文化的共生、年青人与老年人的共生、正常人与残疾人的共生等等。共生哲学涵盖了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将城市、建筑与生命原理联系起来,它不仅是贯穿黑川纪章城市设计思想和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也是他创作实践中遵循的准则,这在他的城市设计和建筑作品中均得到体现。

3.城市规划以及发展理论引入热力学平衡

3.1概念的城市论

黑川纪章将热力学中的平衡概念引入了城市理论。在热力学中,动态稳定取决于平衡增大,所谓平衡增大就是多样化发展膨胀的结果,其极限状态将是走向“热死”。这是由于过度的多样化,而使其整体变得僵直,平衡增大的可能性亦将丧失。其实,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类社会,都在逐渐地增大,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如果这样不断地扩大下去,最终都将走向“热死”的状态,而城市的建设也是如此。

城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直在不断地向着多样化扩展,城市中各种关系的平衡也在增大,而这种多样化扩展的尽头,是无秩序的城市状态,进而是各种各样的城市构成要素相互对立的状态,在逐渐向着“热死”逼近。例如我们国家的几个大型城市——北京、上海的城市发展,它们在发展上的投入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产出(建成后的使用效果),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建筑师与规划师所做的,原本是想创造秩序,但结果得到的却常常是破坏了平衡。例如在城市规划中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建造了高速公路,但在空间环境上却造成了破坏。所以,以空间平衡的概念来衡量,则是负的投入。而所谓的创造性行为,又几乎都可以被看做是在打破平衡,是负的投入。因此,为了推迟“热死”状态的到来,减少破坏,在城市建设中,就要建立起动态稳定系统和循环系统,使城市的成长、变化平衡发展。

4.城市功能的综合化

在现代的城市规划中,公园、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等,在地域上是被截然分开的,各种功能用地由道路相连。这种源于CIAM的规划设计理念,已成为功能主义的现代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广泛采用的平面功能分色表示方法,就是这种理论的产物。黑川纪章认为这种规划设计理念,是上一个时代“机械原理”的东西。他说:“牛顿解剖了宇宙,达·芬奇解剖了人体,柯布西埃则解剖了城市。”

在强调工业化、机械化的时代背景下,无论什么事都会以分离主义和机械构成的零件来加以说明,即容易理解又十分明了。而且这对打破当时社会上的封闭保守性,也是最理想的思想武器。功能的纯化、广阔的空地、绿化、阳光和新鲜空气这些口号,被当做现代化的形象为人们普通接受,进而成为世界共通的现代化城市的目标。

但是,在生命原理时代,这种合理的功能分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居住区与工作场所和商业区的分离,不仅无谓地增加了人们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造成了交通拥挤,而且也使得办公区到了晚上和节假日,便成了一片寂静的死城。更有甚者,那种按照收入划分居住用地,依据政策把收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福利设施建在郊外的做法,更是严重地违背人情世故。它不但令老年人和残疾人从市中心被分离,而且还从人际关系上被隔离。

5.基于共生思想的从树形结构向根茎与网状系统转换

黑川纪章受《反俄狄浦斯》一书的影响,将生物学中的根茎、链环和网状系统引进城市规划领域,提出了生命时代的城市结构将从树型结构向根茎或是网状结构转换的预言。

过去的城市空间结构多在中心区设置商业中心、市政厅等设施,在城市的几何中心附近建造市中心,并以其为中心呈放射状扩展开去。后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中心的功能便被肢解给外围的副中心。这就是传统的“树形”结构,从树干上分出树枝,再由树枝分出更小的树枝,然后是树叶。这是古典的城市结构,等级严格、主从关系明确。

而黑川纪章提出的“根茎”结构,则是许多异质体相互缠绕、呈交织状态的系统。它们之中没有秩序,也没有中心,一直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城市单元社区没有核心,循环系统设在外围,在外侧拥有中心设施。如果城市的人口增加了,只要添加循环系统就行了。由于中心设施在单元的外侧,所以将添加的部分与原有的设施连接在一起时,也不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如果新添加部分的人口再次增加的话,还可以适当地在外侧再建造中心设施,添加循环系统的环,如同细胞繁殖一样,不会失去原有的平衡。

按照这种革命性的理论建设的城市,是黑川纪章1967年规划的菱野新城。

6.街道空间的意义——中介与活动场所

6.1东方城市街道空间

东西方城市空间的特征有着很大的差异,黑川纪章以敏锐的观察力指出:就传统城市的空间形态而言,“东方的城市没有广场,西方的城市没有街道”。他在对印度、中国和日本古代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总结之后,得出了东方城市中的公共活动,主要是在街道上进行,街道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活功能的结论。古代的印度和中国都是直线型网格状道路结构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没有广场,公共设施、商业设施和宗教建筑都沿着道路分散布置。印度古想城市的中心是一棵菩提树,而中国古代城市的中心则多是衙署、鼓楼,均不是直接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的城市核心。日本的古代城市也是如此,市中心是城主的住宅,市民都住在城堡四周。在东方城市中街道承担着商业活动、信息交换、人际交往等多种生活功能。到了节日,游行的人群也巡回在街道上,而“街头说法”、“街头叫卖”、“街头表演”和“街谈巷议”等用语,都说明了是街道把人们的生活与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6.2东西方在城市街道空间的差异

西方欧洲的城市,是靠广场上的聚会,将市民生活与城市联结在一起的,广场是提高城市意识的媒介空间。西方的城市空间结构在两方面与东方的城市不同,其一是公共设施多设在城市的中心部,具有公共空间作用的是广场;其二是道路空间结构,即“路”和沿路两侧建筑的空间关系不一样。沿街建筑不像东方那样相互融合,而是被一堵石墙隔开,道路功能单一,只作为交通使用。

因而黑川纪章便以兼容并蓄的多价共生理念,提出在现代的城市设计中除了引进西方的城市规划原理之外,还应该使优秀的东方传统规划思想得到继承发展,在现代的城市中创造富有生气的街道空间。同时,他还认为这种街道空间是典型的中间领域,极具东方魅力,是生命时代应该发扬光大的东西。

7.世界城市与超级城市

在信息社会中,随着交通、信息的不断发展,定义城市的依据也在变化。与人口数量、产业结构相比,信息量、活动量和活动密度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现在人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领域,在区域城市之间不断地流动,城市群的形成就说明了这一现象。黑川纪章以环状结构来解释日本的城市群———都市圈,环状结构的都市圈没有中心,也没有起点和终点,永久运动。他还进一步地借用希腊城市规划师德库佳迪斯的理论,将大都市圈扩大到世界范围。他认为,如果世界上一些大都市之间的联系比其所在国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和各种资源流动更加密切的话,那么这些城市就应该被称作“世界城市”。毫无疑问,“世界城市”成立的时代,就是超越国境活动的“世界人”奠定地球最后文明的时代,当这一文明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主体之时,现在的大都市中就会出现一种所谓的超级城市群。

超级城市群是与“世界人”的居住模式相适应的城市集群,超级城市群也是最大的世界城市网络。如果说城市群是20世纪最大的研究课题,那么世界城市和超级城市群就是21世纪最大的研究课题。如果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成了世界城市,那么世界城市体系就不再是权利的体系,而是作为“世界人居住的模式”而存在,那时,将会不断地发生超越国境的人口大流动,全球化的时代便会到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种种迹象均表明这似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

篇2

[关键字]西方;城市规划;计算机

交流视角下,计算机在多元化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在经历了科学视角、政治视角下城市规划系统性、理性理念的不断更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理论界中逐步衍生出一种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即交往规划思想。该类思想把城市规划视为一种本质性的交流行为,而将规划的全过程物化为沟通、交流与协作的过程,赋予了规划行为更多的从属于各利益团体间的交流、对话属性。这些利益团体包含市民、政府、开发商乃至当地规划社区等,真实反映了他们之间多元化的利益关系。因而规划工作者不仅扮演技术专家的职业角色,更充当各利益团体间的协调者、解释者与排忧解难者。在交流视角下,多元化发展的城市规划思想,通过广泛的宣传、积极主动的对话、实时的沟通交流吸引多方参与到规划协作中,令城市规划由为公众规划转变为与公众共同规划的科学模式。当然该转变过程需要一种全新应用工具的科学支持,为交流协作规划提供统一的沟通、对话及讨论平台,因而计算机在多元化城市规划中的辅助应用,即规划支持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并非一类特定计算机技术,而是一种现有计算机技术的完善综合,用于科学支持协作式、交流式的城市规划。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规划支持系统具有显著的两类特征,即全面支持多方参与的科学规划模式,可为规划各方提供实时互动、广泛交流的规划平台,同时其也是一种辅助规划决策产生的有力工具。当然这种辅助支持并不是系统自身会做出决策,或直接提供最佳规划方案,而是在各个实践规划阶段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该支持过程并非隐蔽的,而是公开透明的。由此可见规划支持系统本身具有适应交往规划的科学理念以及适宜协作规划的交流平台,依据各类给定前提条件提供可供规划备选的方案而非对具体方案进行筛选或评价。在规划实践中,参与的各方均可提出适宜自身需求及利益发展的规划策略,令计算机系统通过模拟手段演示在实施不同规划后预期出现的状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层面的影响。当然我们还可通过计算机手段的可视化方式,给参与规划中的各方传达立体信息用于评判。在规划实践中我们可针对模拟规划措施进行有目的性修改,以获取未来的不同场景。在这样一种多元化的互动方式中,不同利益与价值相关的各方参与者会从中找寻真正适合自己的有价值性规划并作出科学决策。因此,规划支持系统成为多元化、交往性城市规划思想辅助应用计算机实践的最直接体现。

我国城市规划中西方理念对计算机辅助应用的启示

2、1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及计算机辅助应用

在西方规划理念的引导下,计算机辅助应用也逐步引入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为其提供了科学化、现代化的理论、技术支持,并逐步演化为诸多城市规划管理、编制进程中无可取代的科学辅助手段,有效提升了城市规划的质量及工作效率。当前,在广泛的城市规划及管理领域,我国在城市空间的丰富信息数据库、日常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层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在应用计算机进行城市规划辅助编制设计领域,二维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我国城市规划核心领域,即我们虽然不乏针对城市规划管理及编制中辅助决策制定的相关研究,但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与实用性成果却少之又少。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在传统城市规划进程中依然处于非主流地位。笔者认为改变这一现象的根本方式并不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身,而在于思想的创新、理念的创新与意识的创新。即城市规划进程中,要想全面推进计算机的辅助规划价值,我们就必须深化传统城市规划工作方式、工作程序的全面变革及创新。在城市规划中计算机本身仅仅是一种是用工具,我们只有以西方系统性规划思想为指导,充分明确城市规划的内涵价值、了解如何进行城市规划,明确相关工作方法及程序,推进定量分析才能令计算机辅助决策规划的效果充分显现。

2、2以规划为导向,促进计算机辅助决策规划的科学实践

由西方城市规划中计算机辅助决策规划的发展进程不难看出,城市规划中决定计算机应用的因素在于城市规划本身。因而为了寻求最适宜城市规划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我们必须以城市规划本身为契机。同理,要想深化推进计算机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科学应用我们就必须从规划本身入手,即以规划为导向,应用计算机技术,全面推进计算机辅助规划的科学实践。当然这一过程并非意味着我们应全面追求崭新的计算机技术,一些行业推行的计算机辅助规划全新方式、新技术主体产生于西方特定的规划体制与理论下,因而并非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城市规划实践。我们只有辩证的继承、适应性丰富、合理性创新、有针对性的以规划为导向,以实践需求出发,寻求适应我国规划理论思想的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方式,才能深化推进我国城市规划进程中计算机的科学应用、辅助规划决策的适应性发展与全面创新。另外我们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及思想的建设,改进相关工作程序及方式,明确规划职责,从而为计算机科学辅助规划功能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总之,我们只有合理借鉴西方多元化城市规划视角下的计算机辅助规划实践策略、系统性、理性规划思想及方式,充分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特征,以规划为导向,明确规划职责合理改进工作程序及方式,才能最终为营造良好的城市规划环境做出必要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理论;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化

任何一种新理论的出现,似乎总是建立在对现有理论批判的基础之上生态规划理论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对传统城市规划进行否定与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这可以从我国很多规划学者和生态学者在构建其生态规划理论的过程中往往首先要对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加以批判,然后用新的生态规划理论与之对比看得出。

1.国内有关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关系的理论回顾

城市规划学者黄光宇在阐述其“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时,从多方面对传统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整体规划设计方法是在对传统城市规划方法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综合发展而来的新的规划设计方法理论”。

景观规划学者俞孔坚用“反规划”一词表达其景观规划途径,并指出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而言“反规划”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①通过反思城市状态表达了对传统城市规划结果的不满;②通过反思理性建设规划的谬误表达对传统城市规划“科学性”的质疑;③通过逆向的规划程序表达对传统规划的理性基础和价值观的反叛;④通过“负”的规划成果区别于传统城市规划的内容。

也有一些学者虽然不是通过批判传统城市规划而构建生态规划理论,但也明确了生态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区别。有人认为城市生态规划是在国土整治、区域规划指导下,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对生态要素的综合整治目标、程序、内容、方法、成果、实施对策全过程进行的人工生态综合体的规划从中可以看出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是一种上下级关系,是总体和部门的关系而有人则从规划依据、规划出发点、规划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加以区分,并提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是:①生态规划应在城市规划前开始;②生态规划需要以城市规划为指导;③生态规划是专项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在分析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异同点之后把两者的关系总结为三点:①城市生态规划属于城市规划范畴中的专项规划范畴;②城市生态规划要以城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③城市规划要借鉴和利用城市生态规划的思想和成果。

2.从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角度谈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现代城市规划自从它与建筑学分道扬镰的那一刻开始,其体内流淌的血液就多少带有点生态学的色彩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两位奠基人中,盖迪斯本身就是一位生态学者,是他把城市规划带人了科学的轨道;而霍华德虽然是一位社会改良主义者,但在他的城市理想中,也多少带有些朴素的生态学思维。因此,如果硬要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之间画出一条界限,分清哪是城市规划,哪是城市生态规划似乎很难,也大可不必。

但是,仅仅将城市规划理论划分为两部分,仍然不足以把城市规划理论独立出来。因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等等,也都是关于城市的理论,但这些理论显然不应该属于城市规划理论的范畴。如果人们退而求其次,仅仅把“关于规划的理论”定义为城市规划理论的范畴,那么像“田园城市”、“光明城市”、“广亩城”、“带形城市”、“工业城市”等等关于城市的构想似乎就不应该属于规划理论的范畴,而事实并非如此,上述这些城市思想恰恰是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经典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城市规划理论除了横向的分类(横坐标)之外,还必须增加一个纵向的分层(纵坐标),这个纵坐标就是规划的价值观。因为,正如凯文•林奇所说:人类聚落的形态无论多么复杂、不明确或无效,都是人的动机所造成的。这些动机为人们提供了第一条线索,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出环境形态与价值标准之间的关联。有了这样一条线索,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利于城市规划理论的建构:

2.1有利于把城市规划理论与一般的城市理论如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姑且统称为城市学)区别开来。首先,规划是带有价值取向的社会实践,城市规划理论中,无论是关于城市的构想还是关于程序的理论,都具有明显的价值观的痕迹,它回答的是城市应该如何,规划应该如何做等问题。而城市学则是针对城市展开的客观的探索,它是对城市现状和未来的描述和预测,回答城市是如何,将来会如何等问题。城市规划虽然要借鉴和参考城市科学对城市研究的成果,但决不会简单地依从这些成果,否则城市规划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规划不是科学.至少不完全是.因为科学的根本要求就是其客观性。

2.2有利于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对不同的城市规划理论进行分类.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理论谱系。

2.3如此一来,价值观便成了研究城市规划规划理论的核心线索,而价值观又是受人类整体世界观影响的。因此,可以通过追索人类世界观的发展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变迁,进而理解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可以通过对人类未来价值观的展望探索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城市规划理论纳人整体的哲学体系之中。

纵观历史,不妨把迄今为止人类的世界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神创论”,认为世界是由至高无上的神创造的,宇宙的秩序与结构都是神的意志的体现。在神创世界观的影响下,城市首先是安置和朝拜神灵的圣地,城市的建设必须要通过“相风水”或者占卜活动以“征求”神灵的意见。凯文•林奇将这一类城市模式称为“宇宙”模式,或者叫神圣城市。此外,他还把欧洲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规划以及中国的封建王城中那一些特别强调权力的理想平面都归为这种模式。

第二类是“人本主义”世界观。它是人类自身意识的觉醒,特别是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自信心提高的结果。人本世界观认为世界是人认识中的世界,人不但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人成为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导者,城市正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世界,它要服务于人类的利益和需求。凯文•林奇把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城市称为“实用”模式,或者叫机器型城市。在“人本主义”世界观的统领下,城市规划的价值观有一个从精英阶层向平民阶层转移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观的多样化过程。但是,不管价值观向社会的哪一个阶层倾斜,人本世界观一个根本前提就是人是世界的主体,城市只不过是人所创造的环境而己,就如人们制造的机器一样,城市是完全可以认识的,可控的,是为人们服务的,故而城市是可以规划出来的。

生态学的发展对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因为生态学的一个基本视角就是通过环境,通过与环境的关系来理解生物个体的发展。生态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新的理解世界的视角,它把研究对象置于更大关系网络中去理解,这与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是不谋而合的,但是,当生态学用来对人类自身进行研究时,它所引发的一系列思想变革是系统科学不能比的(当然生态学也融人了系统科学的成果)。因为作为主体的人不再是独立于客体而存在的,他只不过是众多环境因子中的一员而已,那么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就值得质疑了。既然人类与自然界其它的生物、非生物都是环境的一部分,他(她)们和它们都是共同世界的一员,人类的价值就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社会经济过程就不应该凌驾于自然过程之上。如果人们把城市规划理解为分配和管理空间资源的过程,那么城市规划之所以具有正当性就在于它能代表公共利益,然而普遍意义的公共利益根本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公共利益只不过是各个利益集团讨价还价,最终妥协的结果。因此,规划要保持其正当性,就必须搭建一个公共平台,让所有利益相关者能通过这个平台交流最后获得妥协。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关注那些没有发言能力的利益主体,因为不发言或者不能发言并不代表没有利益需求或者没有享受利益的权力。根据生态价值观,所有生命体(不仅仅是人类)都是规划过程中的利益主体,但是,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其它生命体的利益因没有发言权和讨价还价的能力而得不到保障,其结果就是生态过程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环境的退化,生态价值的贬值。这就是迄今为止城市规划对环境问题无能为力的根本原因,也是城市生态规划得以兴起和存在的根本理由。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城市生态规划就应该撇开城市规划另起炉灶从中所勾勒出来的城市规划理论谱系可以看出,城市规划理论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遵循的价值观念总体而言是在朝着多样化发展的,当然这一过程会随着各国文化传统和政治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既然城市规划从一开始就能够吸收来自生态学的启示,今大它就更应该而且完全可能把生态的价值观融人其多样化的价值体系中,并根据这些多样化的价值观构建理想的生态城市,完善其规划方法。笔者把这个城市规划理论朝着生态价值观转移的过程称为城市规划的生态化,以区别于城市生态规划。

3.城市规划生态化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启示

通过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将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融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下,无论对城市规划还是对城市生态规划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对于城市规划而言,随着新的利益主体的加人,规划的目标体系就需要重新思考,城市的功能设置也需要加以调整。城市除了具有传统的生产、生活、管理、防御等功能之外,还要增加生态服务功能。所谓生态服务功能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构成物种支持和实现人类生命活动的条件和过程”。所谓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乃是指城市服务于各种生命和非生命过程的功能,它是城市价值观生态化的具体体现。随着对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势必与传统城市基础设施一样成为城市结构的重要组织要素。传统的城市规划虽然也重视城市的绿地系统,但这个城市绿地系统,无论其规模还是结构都是以人的需要为中心而设置的,是区别于生态基础设施以满足各种生命和非生命过程为核心的。

除了改变传统城市规划的价值标准,功能设置以及空间结构之外,城市规划生态化还要求传统城市规划的过程和方法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预测城市规模时纳人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的分析,通过生态位研究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定位,在城市用地评价与选择中应用“千层饼”模式和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等。

对于城市生态规划而言,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意味着城市生态规划不能够仅仅变成城市规划中的一个专项规划,城市生态规划也不应该只是一个生态专家的专业领域,它必须是倡导性的、代言性的、联络性的规划,规划的成果也不仅仅是技术性的,理想的,而是一个各方利益妥协的政策性、法规性成果。

城市生态规划的倡导性,就是要求城市生态规划师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倡导生态伦理价值观,加强对生态“弱势群体”的关怀。此处的弱势群体区别于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更容易受到侵害的自然生态利益主体,比如因人类的侵害,物种有日趋减少之势。

早在上个世纪末,我国便开始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至今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继1999年海南省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后,约20多座城市都先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的生态化是建设的核心思路也是唯一方式,因此,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融合是必须,也是必然的城市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2] 欧阳志云,王如松.区域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杨志峰,何孟尝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李若南.生态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规划.现代农业科技.2010.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导论;参与式教学法;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TU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7903一、教学改革背景

城市规划导论课程既是城市规划的启蒙课程,其主旨在于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主要思想、城市发展的背景知识及城市规划学科体系,承上启下,为以后的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城市规划导论课程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专业培养角度出发,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会从专业视角对城市区域的关注,从而掌握进一步学习的能力[1]。

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精心的课程教学设计,把专业知识设置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学习专业知识,让他们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存在以下3个问题。第一,课程指导思想不够明确。该课程是为了适应城市规划专业改革新设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明确。第二,授课内容较局限。课程采用2002年版邹德慈院士的《城市规划导论》为教材,授课内容局限于教材,无法适应日益丰富的学科知识发展。第三,授课方式单一。城市规划导论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单向式的理论讲解方式,即“填鸭式”授课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鉴于此,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理念,探索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2]。

二、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转变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教育模式改革要求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心投入。参与式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共享,合作教育,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师生从单向封闭的教学理念向双向开放的教学理念转变。

(一)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学主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体验程度。城市规划导论是专业入门课程,只有靠学生自身去体验、感悟、内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当然主体的转变并不是简单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的参与。这也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教学目标、教材选用、课堂设计上都贯穿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意识,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说明,选择学生适合的参与方法,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赵立珍,等参与式教学法在城市规划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二)从灌输式教育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课程教授的知识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是相对固定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将教学知识点罗列并逐一灌输给学生。参与式教学是通过问题的设计,吸引学生主动探究未知的东西,在教师还未讲授时,就激发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和推动学生的好奇心及主动探索的愿望。

(三)从知识学习向多种能力培养转变

在课程教学中,在完成最基本的知识传授的同时,应以多种能力的培养作为引领学生学习的动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创新的设计能力、完美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作为基础理论课程的城市规划导论把传授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并利用参与式教学过程设计融合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以此作为课程目标。

三、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课程内容调整

城市规划学科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与其他课程相互交叉或重复,而城市规划导论课程仅设置16课时。这就要求我们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要实现课程教学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根据专业发展的状况,将当前最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基础理论、前沿知识融会贯通,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一个整体性引导。课程的主要内容始终围绕培养学生从多维度、多方面认识城市的能力和掌握基础的方向介绍。在具体内容组织上既坚持结构体系的完整性,也强调取材广泛性和内容新颖性,要体现一定的新思想、新视野,使学生既能了解城市规划,又能对城市规划具有深入学习的兴趣。城市规划导论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调整为8个部分,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表1城市规划导论课程内容

讲课次序12章节名称12主要内容第一讲12城市规划专业背景12城市规划的概论、城市规划学科的简介第二讲12城市及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12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讲12城市规划的内容及相关概念12城市规划内容与层次、城市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第四讲12城市与经济、环境、社会12城市经济发展、低碳与生态第五讲12城市化12城市化与城市问题第六讲12城市交通12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道路交通规划第七讲12城市历史文化保护1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复兴第八讲12新理论与新技术12城市规划新理论、数字城市四、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

城市规划学科知识面广泛,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理论讲授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从专业的视角发现问题,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在城市概论知识模块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城市,引导学生从城市自然景观、城市建设、城市标志、城市特色等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让他们通过记忆、网络搜索、故地重游等方式了解城市以及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并要求制作成PPT形式,在课堂上作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了解学科特征,提高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突破原有的单向式教学模式,将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强调师生的互动,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如讲解城市道路交通时,组织课内讨论会。首先让学生讨论自己生活的大学校园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单个学生的论述进行个别指导,或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点评,然后进一步延伸至城市,引导学生提出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因为一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还难以把控城市交通问题,直接讲授或直接引入城市交通问题,学生还难以理解及掌握。通过学生亲身感受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的思维由微观向宏观的转化,并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自觉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三)实践式教学

通过创设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成就感,进而转化为更大的学习动力,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如在居住区规划的知识体系讲解中,要求学生以两人为一组,对城市居住小区的整体调研,并选择一个居住小区对其总平面布局、交通系统、组团组织和户型进行分析绘制,同时指出其优缺点及改进方案。这是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第一次接触到具有专业特色的图纸绘制。调研和绘图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增强理论课程的趣味性。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法,因此参与式教学法并非只有以上3种方式,而是以此为方向,融合多种教学手段成网状结构,通过科学的课堂设计,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图1)。

五、结语

针对城市规划导论课程的特点,我们摈弃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而是以多次的参与过程成果为依据评定学生成绩。经过对城市规划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明显感受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12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教学过程成果质量也得到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很高,处于全校前列,该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参与式教学法还处于尝试阶段,该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探究和改进还需要完善。我们将结合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反馈,不断优化参与式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践。

图1参与式教学方法结构图

参考文献:

[1]孙施文.面对新生的专业入门课程的探索——城市规划专业一年级《城市概论》课教学研究[C]//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2007年教师教研论文,2007.

[2]王兰.参与式教学:一种国际化城市规划教学方法[C]//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2010年教师教研论文,2010.

[3]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院校城市规划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胡亚敏.以生为本——探索体验式教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38-39.

篇5

[关键词] 城市规划;影响因素;规划思想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识码] A

一座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居民区,更是天然的集生产、消费和服务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场所,交通运输的中途站,表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建设场地,也是进行政治活动和政府管理的空间。

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大型甚至特大型城市的土地资源集约发展的问题,还有中、小型城市的急速扩张以及在全国大规模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问题。同时城市规划是要在经济文化、社会科技、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人口流动、空间安排等方面对城市未来的20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做出一系列的统筹规划,并依法执行,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的设计制作要充分考虑长远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并尽量避免在规划执行过程中进行原则性的重大调整[1]。

1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站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角度上,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在经济上相互影响、并具有各种功能的集合体;不只是权力的集中表现,更是文化的集合[2]。

1.1 基地因素

基地作为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的缩影,构成要素错综复杂,包括气候、土地、水文、植物、地形、建设等多种要素[3]。这些要素如果利用的不好就会给一个城市的规划带来生活、交通上的不便,严重的更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例如:由于未考虑山谷特殊地理条件致使汽车尾气在城市上空堆叠因而造成严重污染的美国洛杉矶市;这些要素如果利用的好给城市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居住的方便、城市的美感,还会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的增长。

1.2 政治因素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城市规划对于一定范围的利益选择往往不能顾及所有者的利益,通常是偏向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忽略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规划的本质也就是政治上的选择。正确的政治选择可以给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例如,“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就给西部城市和东北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1.3 经济因素

城市经济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吸引资本的竞争优势不断培育[4]。因此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城建最基本、最活跃、最多变的因素,同时也是城建最根本的动力。一方面,经济是城市规划的外部环境,是实施规划的经济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各种城建项目,尤其是房地产公司为追求最大利益化,而忽略了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城市规划是以实现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而为城市量身定制的综合部署与发展计划。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与国民经济计划应该相协调一致。

1.4 文化因素

城市不仅是建筑的群集,更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形象的刻画,它以其特色的建筑物和独特的建筑空间组织形式,也即城市规划,综合反映其物质文化文明。由于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是历史积累与沉淀的结果,因而不同地区的城市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风格差异。当今的城市风格是昨日城市规划的体现,是各时期文化特色的积累的结果,同时,各时期的城市文化又对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起指导作用,从而使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得以延续。总之城市规划和城市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体现在其建筑的形式、色彩及其组织形式。不同的文化,其对建筑色彩的理解也不同,比方说,回族人崇爱象征活力代表生命的绿色,日本喜爱代表着旭日东升的橙色等。

2 城市规划思想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城市规划思想理论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城市空间的发展走向成熟。诸多的规划思想在城市规划学中百花齐放,有百家争鸣之势,同时又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创新,继而形成了庞大的思想体系,例如:以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风水思想、师法自然思想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2.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讲究的是重礼、崇孝、尚文.在重礼的倡导下,其一切建筑都要受礼的制约,例如宫殿、庙宇、府宅等,因而其城建以对称、整齐、四方以及等级为特点;在崇孝的主张下,出现了以二合、三合院为主、适合大家庭居住的合院式住宅。

2.2 天人合一思想

所谓“天人合一”,即“方位自天”、“礼序从人”、“天人感应”的思想.我国古代以“四象”作为建筑方位的选取依据,比方说中国的合院式建筑就是以东南西北为正位,以坐北朝南为尊。除此之外,象征十二月加闰月的唐长安坊里、象征的皇城南面四行坊里等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2.3 风水思想

风水思想源自对地景的崇拜,通过赋予自然环境一定的象征意义,来达到建筑与环境结成有机整体的目的[5]。例如风水倡导的“三环水抱必有气”、“曲径通幽”思想,它所体现的自然观、世界观以及伟大的实践意义在当今的城市规划中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4 “反规划”思想

“反规划”是指先将一个城市的生态基础元素――绿地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起来,并在保证其不被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设计规划,即先规划城市的生态基础元素,然后再进行城建规划[6]。和传统规划方法不同的是,“反规划”的优点在于其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且并未对环境造成破坏,符合当今时代持续发展的要求。

2.5 “非确定性”思想

以往的规划思想都是通过对未来的人口、城市格局和城市发展方向等的预测来对现有城市进行规划。这些思想的缺点是其都忽略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城市的复杂、开放性.“非确定性”规划思想是对确定性城市规划思想的辨证发展,它并不否定城市系统的不确定性,而是通过“不确定性”的城市规划思想来赢得最大的城市规划效应[7]。

3 总结

以上所述的影响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制约、影响着城市规划,同时对城市规划者认清城市问题和城市现状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陆彤.浅析影响我国城市规划的因素与显著问题[J].城乡与环境.2012:487.

[2]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乔自成、庄继生.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基地因素[J].规划设计.2012:94.

[4]张元.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J].经济师.2012(3):48-50.

[5]于期事.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篇6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规划;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1 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只有那些学会了如何战胜文化挑战的城市才能得到最佳发展”。今天, 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特色是历史时期人们借助形式各样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体现出来的,而且是影响、形式城市的众多文化因素和城市文化内涵的最完全写照。

城市文化是人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思想、准则、艺术等思想价值观念及其表现形式。 城市规划是建立在对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种资源基础上的对未来城市的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与景观营造、产业发展及人居环境等的谋划。对于两者关系,学术界与规划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西方,许多著名城市规划师都十分强调城市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任何城市不可能脱离它存在的文脉, 脱离它根植的文明, 所以研究城市规划不可能不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甚至人类发展的历史与文化。一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 一定能够创造出适合本国城市规划的理论。近10 多年来, 国内的规划师和学者在学习国外规划经验的同时,认为城市规划应强调:①重内涵, 讲深邃含蓄; ②重视意和实、神和形的统一,以意和神为主导; ③重视生态城市建设, 体现“天人合一”; ④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凸现亲切、喜庆的生活气息; ⑤展示接受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博怀等。赵万民,王纪武则从地域文化的视野研究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将地域文化视为影响城市空间与建筑形态的基本动因。

遗憾的是,这些理论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还很难得到体现,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站在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来构建城市规划模式,没有将城市的灵魂―― 文化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角。

1 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规划模式的构建

城市就规划与建设而言, 基础设施、景观建设等是骨架与肌肉, 城市中的水是血液, 而文化则是城市的精神、思想、气质与灵魂。为此,这要求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时要注入文化理念, 用城市主题文化主导城市规划、建设、经营与管理。这应是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理性思路。

关于城市规划模式,无论是“理性的综合规划模式”还是“渐近主义规划模式、战略规划模式、生态规划模式”等多元化的城市规划模式, 都可谓“以生物有机体为原型的生态空间模式”, 它们都试图解决诸如城市空间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等问题,但不可避免使城市规划忽视了诸如意识形态、价值及组织制度等社会文化因素,使城市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个性与灵魂, 最终导致“千城一面”等问题。为此, 城市规划必须打破以空间组织为核心内容的传统规划模式, 建立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规划模式。

当今的国际社会已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文化上提倡多元共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政治、经济上的体制改革直接引起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全面转型。由于各方面利益整合的结构趋向,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文化也形成了多流派、多观点的多元格局。

经过精心的规划,建设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的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并构建起充满时代精神的城市整体形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规划时对文化因素的定位和把握。城市规划中重视对文化因素的反映和思考,应从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新,以及对未来新城市的规划――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两方面入手。

2 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规划模式的分析

城市文化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灵魂, 因此城市规划应把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其基本的指导思想。 城市规划要充分挖掘和尊重城市的地脉与文脉, 以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为城市发展的线索, 来充实城市内涵、打造城市精神, 形成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城市。美国著名规划和建筑专家凯文・林奇曾经给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订立了一个普遍的评价标准。 首要的一条就是“活力”。所谓“活力,是指一个城市对于生命机能、生态环境和对人类的能力的支持程度,城市的个性特色源于城市传统, 又应高于传统。 老子曰: “欲去明日, 问道昨天”。城市的明天及其特色都会在它的昨天获得耐心的启发和温馨的暗示。

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现代生活也产生了多样化的居住需求:①居住质量衡量标准的变化。②社会构成的多样化发展,如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社会信息化等对住宅功能提出进一步要求。③对住宅设施的智能化、程序化调控功能要求加强。④居民更多地要求生活个性化,表现自我。⑤对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居住文化、居住教育和居住保健等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涵。⑥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居民回归自然的心态需求趋多。

城市精神是城市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城市公民的素质和文明化程度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与品质。为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着力建立有利于建设精神文明、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群众参与度的机制,不断提高人的文明化和现代化程度。

城市文化不是孤立的、抽象的概念,它必须依托于城市的各项建设。 一栋建筑、一座桥梁、一条马路都应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所以在规划时,只有用城市文化之“神”来塑造城市之“形”,从现代文化理念的新视野去规划城市发展的蓝图,才能使城市的“形”处处折射出城市文化精神与内涵。

3 结语与展望

城市规划的风格或特色是城市各种文化因素的综合体现,也是城市地域文化的集中反映。城市规划的最终追求在于达到一种协调,并使得城市各具风范,千姿百态。不同时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对该系统的规划, 本文尝试提出城市文化指导的规划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用城市文化来主导城市规划的“神”与“ 形”。即城市规划在城市文化的统领下, 通过科学的、富有创意的设计, 用城市文化主题优化城市的整体功能, 塑造城市的景观形象,使彰显城市主题文化的景观与城市建设相得益彰、与历史文化遗迹水融, 最终将城市建设成内涵深邃、特色鲜明和充满活力与人文精神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ICISS 项目组.欧洲社会基金( European Social Fund)资助的ICISS ( In formation for Cultural Industries Support Services )项目中的总结报告[R].1999:1.

2 Peter Hall,Cities of Tomorrow :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twentieth [ M ] .Oxford,U K;Malden, M A: Blackwell Pub,2002.

3 叶齐茂.如今我们怎样建造城市-- 对德国新传统主义规划师Christoph Kohl 的采访[J]. 国外城市规划,2004(6):66- 69.

篇7

关键词:现代主义 城市规划 人文主义 丛簇 结构主义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ten group", and the basic thought of the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and research the impact, "design idea and structure" ten group ".

Keywords: Modernism; city planning; humanism; cluster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十次小组”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过程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出现,是为了解决18世纪末产业革命所引起的特定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由于产业革命给西方社会在经济、技术以及观念上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代主义者对城市发展形态的研究集中反映在对历史传统和功能主义这两方面的价值观上。

这里所说的历史传统,主要是指欧洲历史上的——哥特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学院派建筑,以及由这些建筑和布局形成的欧洲城市所特有的传统风格。由于20世纪上半页现代主义者大部分经历了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同时又亲眼目睹了两次大战给人类及城市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所以他们在内心深出充满了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愿望。所以现代主义者对历史传统深恶痛绝。而理性主义,在战后工业文明受到高度赞誉的大背景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科技的外在表征,理性的设计观念己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现代主义认为,建筑无非就是工程实体,它只能给人们以安全卫生的住宅和工厂,不过是简单地从结构或功能椎衍出形式的直线过程。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有一句名言“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用这句话来解释城市,城市便是拼凑起来的一幅理性的机械图案。

更为主要的是,现代主义者抱着“建筑就是革命”的使命,企图通过机械主义的功能秩序来建设一个“人造的文明新城市”。 1928年.欧洲一批现代派建筑师在瑞士利亚萨拉城堡召开第一次“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首先扯起反古典传统城市的旗帜,以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先觉为自诩,竭力批判古典建筑美学,提出“城市建设起作用的只能是‘功能’的观点”。 1933年,第四次CIAM在马赛、雅典以及马赛到雅典的航船上举行,这次会议结束时通过一项决议,指出今后城市必须按照“居注、工作、游慈、交通”四大功能进行规划。这就是后来有名的《雅典》。《雅典》是一份具有历史影响的新城运动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50年代后的20年中,由干欧洲城市战后重建的需要,新城运动与现代主义的建筑理论一起,成为当时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的最大主流,在整个欧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股无可阻挡的“现代意味”的潮流。

“20世纪文明结晶产生的新观念是‘机械的观念’,机器不仅是近代的产物,而且变成了世界的模式。”(东京大学教授铃木博之)在此期间,从柯布西埃的昌迪加尔规划到尼·迈耶的巴西利亚规划,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样的城市规划按照客观对象的功能关系作为建筑空尖组合和城市布局的理性依据——严格的功能分区、树形的城市结构,几何图式的道路骨架,表现出逻辑至上的理性主义姿态。

现代城市规划诞生虽然促使了城市的高度发展,但这种“机械的功能”已越来越无法应付急剧发展的城市现状。虽然从限制到疏散,又从“区”到“邻里”,但事实上,这些机械的原则在遇到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种多样人的行为模式时就再也无法放之四海了。上述两个城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在城市尺度、地方性特色、人的活动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状况,20世纪50年代,CIAM中出现了一大批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的青年建筑师,他们在城市研究上持有与CIAM主流思想不一致的观点,这就是现代建筑运动史中著名的“十次小组”。

“十次小组”的城市理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正处在战后对城市的大规模重建时期,强调功能主义而把人的因素放在客体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得到实际运用。然而,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在创造人工环境满足自我舒适的目标同时,如果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将会导致入类本身的灾难,这些环境思想引起了规划师、建筑师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夫往。

“十次小组”的成员大都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没有经历过社会变更。他们普遍受到了“新人文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的理论研究很自然会以“人”为主体,尊重入、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关系探讨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不在把科技发展看作建筑、城市设计的主导因素。“十次小组”在对CIAM城市建设思想中的功能性和合理性进行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对其将功能过分纯粹化并加以分离的作法进行了批评和修正。

1953年, CIAM IX会议在法国埃—昂—普罗旺斯举行,会议主题是人类居住问题,以史密森夫妇及温艾克为首的青年建筑师对雅典的功能分区提出质疑,认为它所形成的城市,不能表现出生机勃勃的人际关系。城市规划师应该深入研究城市生长的结构原理以及比家庭细胞高一级的有意义的单元。

次年1月,在荷兰的杜恩继续开会,英国、荷兰小组的建筑师研究了九次会议的成果,并力十次会议准备议题,会议发表了著名的“杜恩宣言”,指出按照雅典原则所产生的城镇不足以表现出生机勃勃的人际结合,并建议按照城市、城镇、村庄、住宅的不同特性去研究人类居住间题。这一宣言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人文主义倾向,是对CIAM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强力冲击。/在以后的大约十年时间内,“十次小组”共聚会15次,在不间断的实践中探索现代城市、建筑运动的未来。

1、归属感与场所感

“十次小组”对归属感极力重视,认为“归属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情感需要,从归属感出发建立的认同感可以丰富人们的邻里意识”。使人产生认同的理想城市应该是城市的每幢建筑物、路灯、标志都和谐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必须创造出让人产生基本接触的环境,由人们的日常活动引起人际结台,建立起对环境的认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范.艾克最早提出场所感的概念认为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的空间就是场所时间是场合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双重意义中去可见场所精神侧重反映人对空间环境和文化的感应主体是人而场地精神强调新建筑设计与场地的互动优化关系。史密森夫妇以更为接近现象学概念的分类法,把城市分为住宅、街道、区域和城市四大递进层次取代雅典对城市功能的划分,以不同范围的入类活动建立人们对不同层次领域的认同,进而建立起环境体系的结构。“住宅、街道、区域、城市”所指的一种概念,代表着人际结合的四个层次和不同人群活动的特性。每一层次都显现出一种质同的外貌,具有某种功能、背景、尺度和结构,每一层次都因为其它层次的存在而显得更具特色,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彼此包容、彼此涵盖,共同构成一个具有层次、秩序、极易被理解的整体。

这时,“十次小组”的理论,实际上体现出了现代中观和微观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这种归属感与场所感以及标识性正是我们现在所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所要极力体现的。

2、生长与“改变的美学”

“十次小组”对城市持有类似生物学的观点与态度,认为城市具有生长的特征,一个环境随着时问的推移,必然会面临着尺度与目标的改变,并引起运转过程中的矛盾。因此,他们认为城市规划与设计都不是在白纸上展开工作,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就城市而言,任何一代人只可能进行有限度的工作,在每一阶段,都应该保持应有的弹性,允许变化,适应变化。这种“生长”的理论也成为现在的动态城市规划的理论根源。

史密森夫妇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改变的美学”,认为城市的成长与改变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基本要素,城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成长,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时间的因素,新的建筑物应该显示出它们在城市整体环境中尺度、大小变化的可能性。城市规划设计不仅要能够适应改变,更应该暗示改变的趋势。对于这种改变,他们认为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点”—一具有较长变换周期的“标志物”构建城市的框架。此外,城市还存在着大量的改变周期较短的因素,如住宅、杂货铺、商店、广告和周期极短的因素,如人以及他的衣物、汽车等,这种变化周期较短、极短的因素对城市整体关系的影响不大,它们表达着一种短期的情景与氛围。基于以上的分析,城市的改变应该反映出城市构成因素恰如其份的循环变化,固定的东西应该是固定的,短暂的东西就应该是短暂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关注城市长期存在的城市结构。

“改变的美学”首次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提到了时间因素,把城市设计推向四维空间。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的提出与凯文.林奇的《城市的形象》在1960年的出版,为现代城市设计奠定了基础!

3、丛簇模式

丛簇模式是“十次小组”对城市结构的一种综合性观念,丛簇是聚集的形志特征。剖析丛簇的组织结构,区别于单核细胞,是由多个结点呈网状连接。对于单核蔓延膨胀的城市结构,“十次小组”认为应该以“枝干”的方式,使之呈“丛簇”模式去适应城市的变化与发展。

丛簇模式城市可以理解为由多个基本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的内部都是一个相对封闭、具有明显结构的体系以及与活动相一致的配置关系,适应内部活动的变化,表达着“自由与系统化并存”的组织形式,所有单元由清晰的道路系统相协调,构成一个整体。

丛簇城市是以线型中心为“枝干”发展起来的,这一模式从根本上区别于马塔的线型城市,它是由历史性的节点以多触角的方式进行扩展。“枝干”是城市活动、城市扩展的主干,它既是居民交往、流动的通道,包括了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设施(商业、文化、教育、娱乐)以及步行道、机动车道、公用管道。“枝干”的发展、延伸、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地点的改变而变化,随着功能的改变,尺度的改变而变化,城市空间的 形式、尺度随着城市功能的改变而变化。总之,“十次小组”认为丛簇模式是一个符合城市成长的结构模式。

丛簇模式对现代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有着重要与深远的影响,这种模式是对城市设置中央

商务区(CBD)的否定,提倡多个分区有机联系,有利于解决现代工业、商业城市中心区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模式同时也应用到了实践中,法国南部图卢兹一莱·米雷尔新城规划就充分的体现了“十次小组”的城市总体形态发展的理念。坎迪里、约西克

和伍兹的规划方案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方格型、放射型、细胞型等几何形态,创造一种符合城市居民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机组织。

“十次小组”与结构主义

二十世纪,随着自然科学技木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经历了一段由原子主义研究方法向系统一一结构方法发展的历程。所谓原子主义的方法,就是在研究事物和现象时,或者不考虑整体,或者把它们当成彼此独立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而系统——结构方法则把作为整体的事物当作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要素是互相联结着的,整体的结构决定着各个要素在整置上的变化。因此它强调要素对干整体的依存性,亦即体大于各个要素之和。

结构主义产生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期,其思想在现代城市理论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转折作用。结构主义的社会结构整体观,对于现代城市的“社区规划”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导致了“整体设计”概念的提出。“整体设计主要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去看待,即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是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环境的形式是整体的统一和局部的变化;房屋是局部,环境是整体。”而作为局部的建筑则是通过人的生活结构、行为活动将之统一在一起的。

CIAM的《雅典》的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以及“十次小组”的“杜恩宣言”都是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结果。同时林奇的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城市意象》、亚历山大的半网络形的城市结构(《城币并非例形》 1965年),都摒弃了传统城市规划中孤立的功能划分和简单的形式布局而把城市各组成要素看作是相互依存、交叉作用的复杂有机整体。

簇群城市(Cluster)的思想是“十次小组”关于流动生长,变化思想的综合体现.这种强调城布整体性的观点就是结构主义思想的直接体现。成员凡.艾克所设计的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采用“簇群”式设计,共分成8组标准单元一一簇,每组既有自巳的活动天地,又有共同享用的公共设施体现了凡.艾克的“大天地里有小天地,小天地里有大天地:一所房子就象是一个小城市一个城市就象一所大房子”的设计意图。

然而结构主义思想在它的“语言”理论体系中忽视了“言语”——个人的真实存在和个性要求,结构主义把每个有主体性、个体性的人都看成壮会结构整体中的一个单位,人,主体,个性被挤到了巨大的“结构”和“秩序”后,最终把人的因素排斤在研究范围之外。而“十次小组”的将人放在主置城市设计理念正是对其有力的补充。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专业建设;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讨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践出现了重大转机,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专业建设的认识与探究也在不断深入,对于推进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 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密切相关,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导致该学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和一个城市的建设方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城市规划实践则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机会和发展机会。

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步骤不协调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 城市规划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向多方向多领域发展趋势渗透,这种综合式的发展往往使得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与之不相应,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变化。与此同时,对城市规划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探究也引发了规划专业人员对于专业建设定位的思考,并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但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还没有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有待深入研究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方面的理论空白是我国城市规划长期以来对各个学科知识综合却不适用的现象,应该要在大力强调城市规划学科拓展的同时,科学地对各个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探究并使其交叉领域知识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向导,如与城市社会学等相互渗透。所不同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交叉领域的研究应始终以空间为中心,再围绕中心进行探究。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城市规划领域更应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城市规划学科基础知识等方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平衡,使得我国城市规划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革新进取,从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略。

3、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的价值观等问题更应受重视

当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涉及到经济和政策领域后,规划工作往往会遭遇价值判断困惑之类的问题。如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规划,人们应如何权衡公平与效率?主张公平的人认为规划应该以社会的长期有效运行为依托。但对于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现实情况看,这种理念很难充分贯彻。但是若把效率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则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将大打折扣,其存在的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因此,那些主张效率的观点的人们希望改革传统的规划理念,将经济学理论等融入到城市规划实践与专业建设中来,使之更适应我国当前的发展,并被地方政府所接纳。

二、 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对策

1、 注重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

城市规划专业建设在我国起步晚,并且许多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都存在许多问题。况且,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体系还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制度来完成对规划办学质量的认证,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未形成完善统一的体制。而专业评估制度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国外的认证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管理刻不容缓。只有全方位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效率。

2、 明确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办学方向并呈现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入,使得城市规划的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呈现出它的特色。探究国情,我国的城市规划是在公有制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在城市规划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来自建筑学学科,将城市规划当作设计的办学理念早已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工程领域的知识和建筑学知识对于城市规划同样非常重要。所以,相对于有较好设计学科基础的高等院校,有经济地理背景的规划可突出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并可以延伸至社区发展的领域,将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呈现不同的办学特色。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实践

1、 城市规划科学化应增强规划意识

城市规划科学化建设应在规划过程中增强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规划意识。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总体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城市的具体规划中应树立整体观念和总体意识,把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与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意识,把宏观城市规划与微观城市规划,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交通、通讯等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化具有具体的实践方向。

2、城市规划科学化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城市规划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把城市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第一要素。城市规划应紧密围绕城市发展整体大局来开展,而不能只强调理论规划而不顾具体实际。目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政策形势持续变化,城市规划要建立灵活机制,保持调整余地,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才是科学城市规划的认真负责态度。

四、结语

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应建立在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和相应知识的积累之上。城市规划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和新的经验层出不穷,城市规划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另外,由于城市规划本身的综合性和广泛性特点,对规划工作者的知识经验要求较高,需要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多学科。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应建立在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丰富充实的知识积累之上,为城市建设实施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除了理论知识的完善,还应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先进的理论模式建立更科学合理地城市,发挥城市规划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立,肖伟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动态规划布局方法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胡娜;论城市规划的价值理念与生态城市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章光日;关于新城开发热的冷思考[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1期

篇9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87-03

城市绿化是一项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中的强制性内容之一。搞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响应构建21世纪生态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培养宏观思维,实现规划思想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专业素质,是本课程改革探索的目标。

1 课程教学目标与主要内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里属于必修专业课程。它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分支学科,根据城市规划学和城市生态学等学科原理,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分布规律和规划方法。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从宏观角度掌握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相关的规划和编制方法,从而帮助学生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认识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部分涵括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理论,规划模式、方法与编制方法,城市景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管理等教学重点。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部分内容稍滞后

在2008年之前,国内各大院校城市规划专业采用的城市绿地系统教材较少,主要有北京林业大学杨萘丽主编,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二版),华南农业大学王绍增主编,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绿地规划》(第一版)[1]。教材突出城市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法。近五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新增加了一系列针对高等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背景的教材。如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李敏著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刘颂等著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材。此类型教材与之前教材相比较,不侧重讲授具体地块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技法,更强调从宏观上了解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功能并掌握相关编制办法。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专业目前采用李敏著的教材,其他教材作为教师推荐给学生参考的课程辅助参考书。

虽然教学过程针对城市规划专业背景采用对应的新教材,但因教材编写及出版周期的缘故,教材仍存在部分内容信息滞后的情况。其一是行业中法规条文的更新未能及时反映。如城市绿地分类是课程重点内容,2012年1月1号正式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GB50137-2011)对城乡用地分类做了新调整,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绿地分类也有了较大的变动。但多数教材仅列出2002年出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85-2002),对分类的介绍所占比例过小,缺少对应实例的分析。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专业规划与专项规划层面,市区和市域层面,规划内容侧重点及采用的分类标准均有所不同。教材介绍编制内容时缺乏对这部分内容的说明。目前国内对绿地系统的评价指标除了以往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外,还有《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等,但教材对绿地规划指标体系与规划内容的介绍不够全面,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概念上的混淆。其二是侧重阐述以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经典范例和规划思想,但对国内外新的规划思想、动态趋势、技术成就和规划实例的介绍较少。

2.2 规划实践环节薄弱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整个教学课时适宜掌握在60课时。在介绍基本原理和规划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结合相关的规划范例和实际操作实践,掌握基本理论和规划编制技能。因课程与城市规划原理存在知识的交叉与渗透,要求学生对城市和城市规划相关理论有一定认识和理解。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许多知识点也是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知识。据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分别在大二两学期开设城市规划原理等基础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前一年开设,为学生打下理论基础,知识点构成系统衔接。但因学校调整教学方案,现有课时压缩至48课时,加上课程作业工作量大,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环节始终比较薄弱。规划编制不同于设计课程,设计课可以采用师生面对面交流改图的形式分析设计技巧和表现技能,而规划课则倾向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现状问题调研分析,培养形成宏观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结合实践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

2.3 学生重视不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经过前三年的基础学习,已经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但作为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综合性强,与建筑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学科,与水、路、桥等工程以及历史、艺术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知识面要广。虽然大二上下学期开设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初步、观赏植物学等相关基础课程,但作为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进入三年级接触的第一门规划专业课程,不少学生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仍存在误区,认为课程适用面较窄,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可能不需要或很少运用到该方面的知识。加上课程设置仅有48课时,教学过程中存在学时少而信息量过大的问题,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处于被动状况,学习积极性不高。

3 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调整教学内容

笔者在教改中首先调整规划与设计的教学比例。针对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课程教学重点是讲授城市各类绿地的特点,如何确定其在城市用地中的位置、面积和布局以及规划要点等;不再具体讲授如何进行该绿地详细设计,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的重复。

其次,针对教材部分内容信息滞后的情况,笔者重点增加针对法规条文、规划内容与指标、前沿动态与发展这三个专题教学内容的信息扩充,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如城市绿地分类的学习,在向学生讲解现行执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基础上,剖析市区、市域、区域等不同层面的分类标准。同时通过对国标与行标、地标的对比,国内绿地分类与国外绿地分类采用横纵向对比教学,使得学生对绿地范畴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同时结合规划文本,解读不同规划层面的编制内容侧重点。通过不同时期的规划实例,让学生了解规划理论的发展及行业在绿地系统规划上的探索。针对一些实施的规划项目或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如现在国内普遍关注并大力推行的城市绿道网规划等,笔者结合自身参与的实践项目,对规划要点和流程进行详细剖析,让学生直观看到规划内容如何反映在图纸上,引导他们思考解决在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等理论十分抽象,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通过实例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理论内容。如结合规划范例学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就是一个较好的办法,有效避免照本宣科。笔者通过选择两到三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文本和图则,横向对比分析各章节编制的要点、编制存在不足,学生普遍反映更容易理解。

3.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讲授,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抽象讲解与实例介绍相结合,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相结合的方法[2]。

1)布置课后思考,培养文献综述能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的理论基础十分广泛,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知识,这些理论的学习不可能全部由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由于课时有限,部分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和阅读。在教改过程中,笔者在课程开始便提供给学生一份专业学习书目和相关关注的网站。每专题学习完后通过布置对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参考资料,讨论一个专项题目并整理形成文字。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更有效锻炼了资料整理和写作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嵌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嵌模式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理论教学中结合课程设计和期中分类调研这两大实践环节。

课程设计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规划理论若不能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往往属于死记硬背类型,知识仅仅用来应付考试。但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环节,枯燥的规划原理可以综合运用起来。本校该课程的课程实习课时安排为一周,规划课程采用一周突击完成作业并不切合实际。因此,教改过程中申请课程实习采用分散形式,将一周课时分散穿插在整个学期12周的教学活动中。每阶段先集中讲授专题性的规划原理和要点,安排对应的规划内容让学生在两周内完成对应的阶段成果(包括对应的文本和图则),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由教师点评和开展课堂讨论。

规划方案必须建立在对现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选择规划对象时,考虑本校的校园面积(7000多亩)、人口规模适中,规划资料齐全,因此,该课程设计以本校为规划对象,学生可以深入进行实地踏察。每班分成几个规划小组,教师给学生提供基础资料,跟学生讨论和制定技术路线。规划内容分阶段进行,从讨论制订校园绿地分类标准开始,完成外业现状调研,内业的指标和空间布局分析,进而逐步完成编制工作。针对校园绿地分类,可以采用小组分类调研或分区调研,规划编制合作完成,共同讨论形成规划成果。

通过教学改革的调整,该课的课程设计在时间安排上实践时间不会过于紧凑,学生针对性地消化知识点,形成课前调研讨论、课上论证、课后修改的良性循环。通过对知识点的反刍,加深理解。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又锻炼了团队合作,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除了课程设计,期中调研也是主要实践形式。配合课程进度,期中调研主要是针对绿地分类认知。在讲授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后,通过学生走出去的方式,在对绿地的认知调研中建立起对城市中绿地的分类、形式及特色的了解。在教改过程中,采用分组形式,针对目前的五大类绿地分类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侧重调研一大类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同时调研范围尽量覆盖市区。引导学生调研时重点观察该类型绿地在城市中的位置、规划定位、规划设计特色等。分类认知成果选派小组代表进行汇报。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学习观察,同时形成对当前城市绿化较为全面的感性认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互动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的交互性和集图文声像为一体,能生动而全面地传递知识信息,信息量大,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突破教学里的难点,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介绍国家园林城市时,放映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短片和申报短片等视频,让学生更直观掌握其创建要求和工作内容。如讲授绿地系统空间布局模式时,运用谷歌地球软件定位各个城市的卫星图像,让学生对城市空间布局特点一目了然。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内容,使抽象枯燥的规划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

3.3 完善考核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能力,教学考核同样应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3]。期末总评成绩中闭卷考试的笔试成绩占50分,平时成绩占50分,包括城市绿地分类调研与汇报、课后文献综述与专题报告、课堂问题讨论等内容。课程设计单独计算学分。通过完善考核体系,保证综合成绩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教学成果,避免学生平时不来听课、期末搞突击的弊端。学生在课上课下的学习成果均反映在总评成绩中,保证整个学期的学习积极性。

4 结语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过程中反馈的情况尝试教学改革,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制度,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其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培养适应时展、社会需求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欧阳勇锋,和太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42-43.

篇10

关键字:风水;城市规划;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风水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风水理论是集地理学、星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和人体生命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它与营造学、造园学共同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风水是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住宅、宫殿、陵墓等)及其环境的选址、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的一种特殊“术数”,虽其中有不少的迷信色彩,但也充满了探索、解释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及人与环境之关系的内容,且特别注重实践。《风水探源》认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是一种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满足的地形条件。

《周易・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中国文化传统讲究“天地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相辅相成、协调统一,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要遵从自然的规律。在营建选址和空间营造过程中,要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这与风水学的主张是一致的。

抛开风水的占卜成分不谈,在城市与山川环境因素的关系上,风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符合《管子》城市规划思想的。可以说,《管子》“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立政篇》)的营国及城市选址思想,为风水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管子》的整个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及其在临淄城的成功实践,是我国最早期的城市整体规划的理论。

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在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室内布局陈设设计等多方面都体现了“崇尚自然,归法自然”的思想。在建筑景观组织设计、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和建筑主体设计中,也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观念。风水学的自然美主张观照山川,巧加改造,从而获得自然美和建筑美的和谐统一。

二、风水的阴阳哲学思想在古代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水可以聚气,山可以增势,空气流动就成为风,加上阳光作用可以影响大地气侯和生物生长,皆是组成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规划的直接对象。古代风水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即与城市规划结下了难解的姻缘。

1.风水的阴阳哲学思想

在我国古代,风水被称为阴阳,阴阳又叫两仪,是风水术的一个中心理论,特别讲究阴阳二气的冲和,世界上的所有生物物都是阴阳交媾的产物,孤阴不长,孤阳不生。风水书被称为阴阳书,风水师被称为阴阳家。中国古代哲学就讲了,世界万物始于阴阳,是生两仪,分出的阴阳二气不断地一分为二――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阳气轻清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下降而为地,阴阳交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化生出大千世界。风水的阴阳哲学是一套哲学逻辑的方法。

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老子》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许慎《说文解字》:“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三柳轩杂记》有对阴阳家“为磁石引针定南北,每有子午丙壬之理”的介绍。在《逸周书・大聚解》中有:“别其阴阳之利,相土地之宜,水土之便营邑制。”说明“相其阴阳”和“别阴阳之利”简单的阴阳哲学思想在我国古代早期就产生了。何溥《灵城精义》中:“阴用阳朝,阳用阴应,合之固眷属一家;山远收山,水远收水,分之亦互为生旺”。表现了风水理论阴阳对待的阴阳辩证思想。中国的阴阳学说认为,凡存在的事物都分阴阳,都具有阴阳对待、变化和统一的关系,这是中国哲学中最早出现又最为根本的学说。

2.风水的阴阳哲学思想与古代城市的相宅、择地

《黄帝宅经》:“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是以阳不独王,以阴为得;阴不独王,以阳为得,凡之阳宅则有阳气抱阴,阴者则有阴气抱阳,阴阳往来,即合天道自然,吉昌之象也”。中国古人在不断地聚居实践中,总是在寻找最好的自然环境,用以满足所需求的食物、安全与舒适的居住和便捷的建筑营造。《阳宅十书》中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故论宅外形第一”。风水理论强调,选择宅居的外部环境,关键是要看宅居能否处在“阴阳之枢纽”的良好自然生态系统中。这样的阴阳枢纽,也就是风水格局的理想摸式,称为“穴”。《黄帝宅经》:“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并指出:“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独信命也”。在城市选址方面,古代风水理论认为城池应“负阴抱阳,坐落其中”,并强调了“天有九星,地有九宫”的格构模式。《尚书・洛诰》记载:周公在主持洛邑的营建时“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亦惟洛食”。武王克商返回镐京后,决定营建洛邑成周,《逸周书・度邑篇》记载了洛邑周围的山水形势:“自洛延于伊,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毋远天室”。

3.风水的阴阳哲学思想与“山水环抱”的城市格局

自然生态系统中包含着气象、地质、地形、水、土壤、动物、植被等基本组成因素。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是风水的目标,风水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阴阳和谐为首要。所以,山川之中包孕着城市,城市之中又有流水园苑的穿插。

左思在《蜀都赋》中这样描绘成都城的修建:“天以日月为纲,地以四海为纪。九土星分,万国错峙。崤函有帝皇之托,河洛为王者之理……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中于中古。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带两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汇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灵关、玉垒、峨眉三山环抱,郸江、检江两江护城环绕,构成了成都城的山水格局。

古人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大宇宙(大周天),而人是一个小宇宙(小周天);大、小宇宙之间的建筑被视为中宇宙,是大小周天的过渡。天为阳,地为阴,建筑和院子是天地贯通一气的媒介。院子、天井因而成为天地、阴阳的相交之处。东汉仲长统《乐志论》:“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是山水环抱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风水在将环境秩序化的过程中,普遍而有效地采用确认自己“居于世界中心”的方式通过要素围合加强对环境中心化的秩序,所以风水空间最显著的特征是:以主体为核心的围合性空间。

三、结语

虽然以上所述阐明了风水在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中的显著作用,但并不是要求现代的人们全盘接受风水的思想,对于有一部分人认为风水学能解决自然界的所有不可知问题,或以仍有尚未发现的自然界组成物质为理由,来解释古代风水学如何高明、奥妙,这是不科学的。对于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而言,它毕竟产生在科学不发达的环境下。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有节制的改造和利用自然方面,远不能达到如当代建筑学所具备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在基本追求上却是一致的。而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中,风水思想更注重人与自然在精神方面的两情相洽,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城市规划人员需要正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思想,从中寻觅人类曾一度丧失,而又必须的“天、地、人”和谐的追求,用风水理论中科学的观念去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和景观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