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知识详解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病防治知识详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慢性病防治知识详解

篇1

观念更新篇

院士领衔热议传染病传染病也是生活行为病

王陇德

现在经济全球化,交通便利,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传染病流行没有了国界,因此要特别加强对传染病的防范。不过,不管是传染病、慢性病,还是地方病,基本上都是生活行为病。生活行为病的预防要靠自己、要靠每个人。很简单的行为,比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多开窗通风,就能预防不少疾病。很多人不懂得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平时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广泛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如果大多数群众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一旦出现症状,主动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不但有利于本人尽快康复,也可避免把疾病传染给别人。

另外,公众对部分传染病还持有一定偏见,比如艾滋病。偏见来自于不正确的认识。大家学习和掌握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就能正确看待疾病,从而为传染病患者,包括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大力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对有效控制好这类疾病意义重大。

预防传染病,要学会自我保护

郑静晨

过去人们曾普遍认为,传染病不再对人类健康构成大的威胁。然而,不时新出现的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流行,一次次为人类敲响警钟。肺结核、性病等过去已控制的传染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及虫媒传染病(如由蚊子叮咬导致的疟疾),呈高发态势。其实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作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传染病的普遍关注。特别是突发SARS(非典型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人们更加意识到:必须重视对传染病的防范,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那样才能真正维护好健康。

从我个人来说,由于长期从事国际救援医疗事业,对灾情发生后传染病的流行印象尤深。我们经常提醒救援医疗队工作人员:要加强预防传染性疾病,学会自我保护和防范。工作中,救援医疗人员一般都要戴好口罩、手套等,充分做好防护。灾情中还经常出现的情况是饮水和食物污染。为了避免摄入不洁的水和食物,救援工作人员必须得靠自带的水和干粮来维持日常的消耗。很多传染病都是“病从口入”,所以这一关必须把好,不能马虎。其实,这些措施都是预防传染病的通用常识,对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传染性疾病也同样有效、管用。

科学看待,不恐慌、不漠视

缪晓辉

近些年突发的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或SARS)和甲型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导致了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恐慌和重大经济损失。在民众看来,传染病似乎越来越多,并越来越严重了,对此我们要有客观和科学的认识。

首先,传染病的病种的确增加了,比如艾滋病、“非典”、EV71病毒所致手足口病,出血性肠炎等“新发传染病”。在这些传染病当中,有些早就存在,现在才被发现;有些是原来不存在,现在才出现。除了少数几种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外,其他如“非典”和“甲流”等,一经发现和流行,很快就被控制。

其次,全球传染病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天花已经被消灭,茵痢、伤寒、乙脑、流脑等不再成为常见病,霍乱也不再大流行。传染病防控的成功得益于:①对传染病的群防群控措施的不断加强;②各级政府和医疗部门高度重视,防控措施得力,即使在出现严重自然灾害时(比如汶川大地震)也少有传染病大流行;③医学科技高度发展,预警系统不断完善,新的诊疗技术不断问世,发现、预防、诊断和治疗传染病及时、高效和准确,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卫生习惯改变,防御传染病的能力普遍提高。

最后,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活行为方式的不良是诱发或加重新发传染病的重要因素。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大治理力度,还需要广大民众积极配合和支持。对待各种传染病,既不要恐慌,又不可漠视。要从我做起,要勇于承担起保护社会、保护环境、保护他人和最终保护自己的责任。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依然欠缺

庄辉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乙型肝炎(乙肝)和丙型肝炎(丙肝),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全社会都要重视。目前,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已由1992年的9.75%降至7.18%,属于中度流行区,预计到2020年可降至3%。这是一个重大的成就。但是,现在不仅是公众,连肝炎患者也普遍较缺乏肝炎的防治知识,而且乙肝和丙肝的治疗市场较混乱,药物繁多,方法欠科学、欠规范。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在我国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艾滋病,有新问题需要警惕

卢洪洲

自1985年我国出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但是,不得不意识到: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另外一些问题又在不断出现。

首先,性传播已成为并持续是目前的主要传播途径,尤其是男同性恋者之间发生的男男同性性传播,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男男同性性传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所占比例上升更快。其次,我国目前的另一个流行特点变化是50岁以上年龄段的感染者不断增多,且以男性居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仍然和性传播有关,尤其是男男同性性传播。上海的统计发现,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中,有相当部分是通过男男同性性途径感染了HIV(艾滋病病毒)。此外,还有年龄小于15岁的病例报告数逐年增多、职业为学生的病例报告数逐年增多等新问题。

肺结核:卷土重来事出有因

唐神结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中指出:中国2010年传染性结核病发病人数约为100万,占全球的11.3%,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最近,亦有媒体报道在江苏的一所大学发生了肺结核疫情,导致多人感染。其实,结核病早已卷土重来。总结归纳一下,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①大量结核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结核病不易治好,增加了传播的机会。②艾滋病的流行。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结核病。③结核病在全球公共卫生政策中曾一度被忽视。④人口的大量流动。

2010年的全国调查发现,结核病目前存在5个“多”。①患者人数多:我国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50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近100万。②死亡人数多:全国约有10万人死于结核病。③耐药患

者多:特别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患者人数多。④青壮年人多:肺结核患者中的3/4为最具劳动能力的青壮年。⑤农村患者多:全国约80%肺结核患者在农村,而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流感:大流行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孙立梅

在人类发展史上,分别在1918年、1957年、1968年和1977年出现过4次流感大流行,2009年发生了新甲型H1N1流感流行。这几次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甲型流感病毒发生抗原变异,人群普遍没有免疫力,再加上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造成短时间内世界多个国家发生流感流行。

当今,世界各地人员往来更为频繁、密集和便利,而动物间流行的猪流感,禽流感等动物流感病毒,在动物养殖、运输及销售链条中存在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的风险,进而产生新的人流感病毒株,有引起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甚至大流行的风险。

说到流感大流行,很多人可能会感觉这非常可怕。事实上,流感大流行仅说明流感可影响的范围及区域广大,而不是指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概率高低。在20世纪初发生的大流感,由于当时卫生条件差等诸多原因,导致死亡人数巨大。现在卫生条件已今非昔比,其他防控措施也更加成熟有效。当然,流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流感流行时可以在人群中短时间内迅速扩散,造成缺课、缺勤急剧增多,势必影响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另外,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流感在全球每年估计导致重症病例300万例,25万~50万人死亡。

狂犬病:养狗有点多,“免疫”还不够

胡家瑜

根据卫生部2011年11月份的疫情数据,狂犬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仅次于艾滋病。众所周知,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100%。据估计,全球每年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即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亡。为什么现在狂犬病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呢?

现在,城市宠物饲养逐渐增多,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休闲的时候,遛狗的现象非常明显,甚至一家养了两三条狗。另外农村养狗也非常多,老人、小孩为了保证安全就养狗护院,有的人家里甚至养好几条狗。狗多了,狗伤人以及人罹患狂犬病的概率都高了。而且,狗、猫免疫率低,农村地区犬只免疫率仅为10%~20%,猫则几乎没有接受过免疫。犬的绝对数量庞大,再加上免疫率低,导致狂犬病的传染源数量很大。

我国狂犬病病例多是因为被犬咬或抓伤后未采取伤口清洗、注射疫苗、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伤较重时用)等预防性措施,或处置方法不规范。调查表明,部分农村地区只有50%的居民知道狂犬病为100%致死性疾病,仅30%的群众知道被犬咬、抓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仅65%的人去医疗机构诊治。

性病:要讲点首先和准则

傅志宜

目前,性病治疗中存在很多问题:虚假的广告宣传、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对性病持有偏见……这些因素都可导致在治疗性病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大的问题,导致性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和控制。其实,性病并不可怕,绝大多数性病(本文中性病主要指梅毒、淋病、尖锐湿疣、衣原体感染等常见性病,除外艾滋病)是完全可以治疗的,且并不难治疗。性病专科医生只要按照我国性病诊断和治疗规范进行治疗,所需费用也并不高,绝不是谣传所说:治性病要用几千元甚至数万元,治性病必须输液、打吊针,性病是不治之症,得了性病就会断子绝孙,等等。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忽视性病,洁身自好、远离性病仍然是最重要的。只不过,一旦得了性病,也不可慌乱,要正确治疗。

从我长期从事性病治疗工作的临床经验看,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性病,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①控制性病和性病防治应是全社会多方面一起配合,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规范性病治疗是其中一个方面,有关机构应组织广大基层性病防治一线人员分批集中学习性病的诊疗规范,持证上岗,提高医德医风,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其次。②每一位从事性病防治的一线工作者都要学好我国卫生部门印发的有关性病防治指南和性病防治手册,掌握每一种性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规范治疗。③广告和媒体机构应加强管理,注意避免对性病(或改头换面的泌尿系统感染)等进行诸如“专家”“一针灵”“家传灵药”等夸大宣传。有些媒体包含所谓“软广告”,名义上是科普或报道,实质上是夸大的虚假广告宣传,此类情况应尽量减少或避免。

行为实践篇 专家详解传染病防治要点

乙肝防治攻略:防要知“途径”,治在抗病毒

尹有宽

预防乙肝,就要知道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乙肝病毒多是通过母婴(或父婴)垂直传播以及经血液、体液传播。因此,预防乙肝就要避免这些可能的传播途径。比如,乙肝患者生育,一定要做好相关预防工作,防止婴儿感染。另外,注射乙肝疫苗对预防本病亦有重要意义。

治疗方面,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乙肝治疗的关键。作为乙肝患者,应该了解乙肝的自然病史,要了解在目前科技水平下,乙肝病毒还不能被彻底清除,要知道HBsAg阳性者必须每年定期数次到医院随访检查,还要熟知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目前社会上有关乙肝治疗的广告千变万化,虚假和夸大的宣传穿插其中,令人防不胜防。因此,在治疗方面,患者一定要把握“抗病毒治疗”这个关键词,当然,抗病毒治疗也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的。另外,患者要定期复查,掌握病情进展。总之,只要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本刊2011年第5期有详细介绍)为标准,就能掌握好乙肝治疗的准则,并且有助于识破各类广告可能的欺诈行为。

丙肝防治知识

目前,丙肝发病率急速增加。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预防丙肝,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防止丙肝病人的血液污染健康人的皮肤、黏膜的暴露伤口或隐性损伤;②丙肝育龄妇女治愈后方可怀孕;③不洁者需自重,因为与多名或与丙肝感染者,易感染丙肝;④开双眼皮、穿耳孔、美甲、看牙,应到正规美容院和诊所。注意,酒精不能灭活丙肝病毒;⑤不可共用注射器、针灸针;⑤不可共用牙刷、牙缸和剃须刀;⑦远离,等等。

目前认为,所有丙肝病毒HCV RNA阳性病人都应该进行积极治疗。与乙肝治疗类似,抗病毒治疗也是治疗丙肝的关键。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组织损坏,以彻底治愈丙肝。

艾滋病防治攻略 掌握3个一

卢洪洲 郑毓芳

一个知识:懂得HIV怎么传播

首先,应该确切知道艾滋病病毒(HIV)是怎么传播的:艾滋病的传染源是HIV感染者的体液,包括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等。HIV可以通过静脉、(直肠)、阴道、口腔、其他黏膜(如眼睛或鼻子内)或是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内。因此,杜绝这些传播途径,就可以防止HIV感染。

特别提醒:

提倡有同性的男性采取安全,并且定期进行HIV(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从源头上减少HIV的传播。

一种治疗手段:抗病毒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艾滋病尚无治愈的方法。艾滋病治疗中,仍然是“鸡尾酒疗法”最为有效和可靠。虽然这种抗病毒治疗方法仅仅只能将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复制抑制到检测水平以下,但是通过治疗可以让患者免疫功能得以恢复,减少因免疫功能差而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与肿瘤的可能性。

目前我国还是实行“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以及CD4、HIV病毒载量的定期检测。主要是希望通过这一政策的实行,通过广大医护人员的努力,能够尽可能多地给予目前国内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对周围非感染者的传播风险。

抗病毒治疗有助控制HIV传播

有专家提出:对感染者尽可能进行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控制艾滋病传播较为理想、有效的措施,因为通过抗病毒治疗,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降至检测水平以下(病毒感染能力下降)后,对周围非感染者就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不过,由于目前国内医疗资源有限,药品品种匮乏,因此这一措施尚无法全面实施。

肺结核防治攻略:熟知决定传染3原因

张青 唐神结

传染决定性原因之一:痰涂片检查排菌

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肺结核病人。但是,每个肺结核病人的传染性大小又有所不同。经过研究,证明痰涂片检查排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对其接触者传染性最大,痰涂片检查不排菌(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对其接触者传染性很小。因此,痰涂片检查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对象。

小提示:如果检查发现痰涂片排菌,患者要积极接受治疗,减少与健康人的接触,以免传染。对于未被感染者来说,要根据情况减少接触患者。痰菌阳性患者家庭成员、同学、同事和邻居等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可接受结核病筛查。

答疑解惑

问:隐性感染者会不会传染

答:受到结核菌感染的人中一部分仅表现为结核菌皮肤试验阳性而体内无结核病病灶,称为隐性感染者。这部分人群基本没有症状,也不具有传染性。事实上,一些人是在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时,才发现原来的阴性转为阳性,或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肺部有钙化硬结病灶,这种情况下才知道曾经受到结核菌感染。

传染决定性原因之二:通风条件不良

当肺结核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将带有结核菌的微沫播散到空气中,悬浮于空气中的结核菌可存活9个小时以上,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微沫即可能受到结核菌的传染。与结核病传染源接触的密切程度和周围环境中含有结核菌微沫的浓度可影响传染性的大小。因此,家庭中父母或祖父母等长辈有结核病,密切接触的儿童较易受结核病的传染。通风条件不良、较密闭的环境,特别是在集体生活和居住拥挤的群体中,一旦有人发生肺结核病,常会造成结核病传染和暴发流行。

小提示:房间要注意通风,即使是在冬天,每天也要定期通风一段时间,让室内空气保持清新。这样即使空气中有结核菌的微沫,其浓度也会大大减少,从而降低了传染性。另外,要尽可能减少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长时间活动。

传染决定性原因之三:身体抵抗力下降

吸入结核菌传染源排出的结核菌微沫后,并非所有人都会被感染,90%以上的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而感染后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到两个因素,即结核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感染的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的抵抗力低下则容易发生结核病。通常,受结核菌感染的人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为10%左右,其中大多数(约70%)是感染后2年内发病,其余则可在一生中任何阶段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结核病。

小提示:平时要注意休息睡眠、营养保健、锻炼身体,目的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如果患有某些疾病,要积极治疗,因为疾病可以影响免疫功能。

早发现患病迹象,积极诊治

咳嗽、咯痰2周或以上,咯血或痰血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

疑似肺结核者应到附近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院就诊,确定是否患了结核病。凡被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都是治疗对象。我国政府对初治肺结核和复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治疗。免费内容有:部分抗结核药品、注射器、注射用水。这些均由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院为患者免费提供。

流感防治攻略:避免3种错误

孙立梅

第2种错误:未遵守预防流感“两要两不要”

1 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脏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 要掩口鼻:当要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因为感染流感后1~7天都有传染性,以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3 不要摸眼、鼻、嘴:因病菌从此途径传播。一些人也可经接触、共用手帕及毛巾等污染物品而感染。

4 尽可能不要接触流感患者。

第3种错误:滥用退热药和抗生素

如有发热(38℃以上)和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切忌不要陷入治疗的2个误区,即滥用退热药和抗生素。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流感病毒的正常反应,如强行压抑,只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帮助病毒在体内繁殖。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服用抗生素对流感没有任何疗效,反而会导致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人体抵抗力降低,诱发其他疾病,甚至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患有流感时,最好是休息,切勿上班或上学。在集体单位发生流感疫情时,要做好展检和缺勤、缺工记录,发现有发热人员立即嘱其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取消大型聚集性活动,对病人接触的环境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要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开展勤洗手、咳嗽礼仪等健康教育。

答疑解惑

问:为什么冬春季节容易发生流感?

答:冬春季气候寒冷,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居室内相对较闭塞,空气流通差,室内外冷暖差异大,易患流感。同时,冬春季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及寒假时期,随着人员大规模跨地区流动和聚集,势必增加流感传播机会。

流感流行季节温馨提示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居室内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不要随地吐痰,应将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孕妇、慢性病患者、老人等最好戴口罩。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较经济的手段,建议老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在接种疫苗时要注意禁

忌证等事项。

狂犬病防治攻略 3个行为准则和3个处理步骤

胡家瑜

养犬者3个行为准则

在决定饲养犬只之前,要认真考虑―下,自己是否能完全履行一个养犬者应尽的义务。如果有顾虑,可以暂时推迟养犬计划。而一旦决定养犬,就要严格执行养犬者的行为准则。

行为准则之1:持《养犬许可证》的养犬居民每年必须携犬至当地畜牧兽医站注射一次狂犬病疫苗。

行为准则之2:不要任意购买、接触、收养来路不明的无证狗。

行为准则之3:要加强对狗的饲养管理和日常调驯,用狗链约束狗,给凶猛的狗戴上口罩,以免自己的爱犬闯祸。

发现“狂犬”怎么办

如果主人发现所养的狗出现狂犬病征兆(如精神沉郁、举动反常、狂暴不安、意识紊乱等)时,要及时报告兽医等相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置。更重要的是,不能再把狗带到公众聚集的场所去,以免伤人,扩大传染面。如果发现了有异常表现的流浪狗,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或者报警。对患狂犬病的动物,都应立即捕杀。对患狂犬病动物尸体应焚烧或远离水源深埋(2米以下),不得剥皮和食肉。

被犬伤后3个处理步骤

第1步:判断伤情

情况1

・与动物仅有普通的接触或喂养动物,只是被舔,皮肤部位完好:不需要进行处理

情况2

・皮肤被咬伤或抓伤、或皮肤破损的伤口被舔:需要处理伤口,接受诊疗

第2步:紧急行动

具体行动

・处理伤口:①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比如自来水)冲伤口:②用20%的肥皂水(也可用肥皂)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③重复第①②步至少15分钟

・立即拨打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进行咨询。可通过拨打114或上网等方式查到电话号码

・尽快赶往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卫生院等国家许可的有医疗资质的疫苗接种部门

第3步:医生根据伤情处理

情况1

・皮肤被轻咬或者仅有轻微抓伤或擦伤而无出血:由医生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

情况2

・皮肤被咬伤或抓伤有出血、或皮肤破损的伤口被舔、或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由医生处理伤口,在伤口周围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狂犬病疫苗

性病防治攻略 树立7个正确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