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73

对大学生来说,健康的心理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当代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屡见不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社会及国家的普遍关注。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1 把握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设计原则

笔者认为,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把握课程的设计原则。

1.1 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要以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

高校应当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贯穿到教学当中,并在课程内容构建上多增加实践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自身的抗压和耐挫能力,加强心理素质。

1.2 教学方式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心理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主动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挫折的能力。所以教学方法上不能单纯进行知识理论性教学,而要通过实践体验与训练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对教材的设计要求与编写

2.1 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的定位和指导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新生适应与成长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教材?什么样的教材能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上均取得好的实效性。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更需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心理及习惯,将心理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有机结合,从而体现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特色。

2.2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原则

笔者综合比较了一些高校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发现在教材编写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教材的设计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编写原则,既要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又要结合实际,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内容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同时,教材版面设计上应有文字及相配的美图,增强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材专题内容编写及教学板块设计

鉴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专题授课,笔者认为专题内容的编写,主要应以大学生成长为主线,应基本涵盖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概论;自我意识培养及调适;健全人格塑造;情绪管理与调节;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及性心理健康;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及生命教育等。每个专题中可以包含“故事或者案例引入”、“知识理论讲堂”、“课堂活动”以及“自我探索-自测量表”等多个教学板块设计,从理论与应用的角度,兼顾心理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要求,既要满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需要,又要满足可读性、生活性及互动性的要求。

3 注重教学方法与教材特色紧密结合

高校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在注重教材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还需注重教学方法与教材特色紧密结合。要重视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创设体验情境、观察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等多种环节进行教学。另外,可以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如电影视频赏析、团体心理训练、个体冥想、案例引导分析等多种方式。

4 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最终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智慧转化为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研究透彻教材中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做到对理论的讲解能够深入浅出,有启发性;

(2)教师应学习多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确保讲课内容充实,信息量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针对性教学;

(3)同时,教师应掌握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技能。教师讲课应有热情,精神饱满,做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志强.浅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功效的发挥[J].中国电力教育,2008.

[2]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交往频繁的世纪,充满机遇和挑战,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承载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青春期所固有的困惑和烦恼,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发生率有一定比例且呈上升趋势。如中南大学近几年对1999―2004年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约有20%的大学新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经常感到抑郁、焦虑、紧张的大学生分别占20.7%、11.6%、11.3%。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疾病倾向者已达30%―40%。从90年代后,因心理问题而导致心理疾病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轻生的主要原因,并因此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案、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在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发人深省,而北京高校从2005年初到九月就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华南农业大学从2006年2月20日至3月1日不到两周的时间连续发生四起跳楼事件,更是凸现了部分大学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同时,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类型较复杂。据四川大学心理咨询室统计,1999―2004年求询的大学生中除21%的神经症外,79%都是其他方面的困惑问题,其中有环境适应问题(15%)、学习心理问题(17%)、人际关系心理问题(23%)、性格情绪问题(10%)、求职择业心理问题(5%)、家庭问题、经济问题(3%)、自我发展问题(6%)。此外,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的恶性事件,如走失、伤害他人或自杀的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日益必要和紧迫。

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来抓。国家应统一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途径、工作环境、工作机构等。各高校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应的课时和师资,暂时还没有能力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可以分时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高校各学科教师应普及最基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其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

二、开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高校的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渠道,为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生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把发达的校园网络技术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性教育手段和措施。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

网上心理教育具有信息快捷,即时性强、信息量大,准确全面、选择自由,隐秘性强、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心理教育必将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和主流。

三、建立心理机构,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

各高校应当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医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咨询,矫正心理障碍等,以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技术、通过咨询者的交流、指导,帮助求询者达到自助目的的一种活动。心理咨询为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就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对于那些行为正常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所提供的新经验可以使他们排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才干;对于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利用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改变不适应社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学会新的适应方式。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平时还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检测,对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的学生及时进行救助和治疗。

四、多渠道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和理想信念,并把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一旦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的要求、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便会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形成正确的人生指导,并投身社会实践,从而使心理发展有正确的航向。学校要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要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演讲、征文、情景剧创作演出,组织各种智能训练和创新比赛,到社区、医院参观、实践等,使大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有机会自知、自省、自育和互助。

高校还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建立起家长学校,与家庭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使心理健康增长率突破校园界限,扩展到家庭、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网络系统,成为全社会都关心、支持的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这几种途径,所起的作用是各有侧重的。他们相辅相成,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共同促进着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发挥,使得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喜.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樊富珉.大学大会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3]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网络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的象征和标志,也像其他人类所发明、创造的科技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信息处理、情感交流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危机。互联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伴随着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出现而提出的。简单的说,网络心理健康就是人们在使用网络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离线时能够保持心理的平衡,能够较好地把握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以现实性为主导,在线时和离线时能够保持人格的统一,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二、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成因管窥

健康心理,表现为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行为适应,而人在对环境的良好适应中,个人能力得到发挥、发展、完善了自己的健康心理特质。

(一) 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网络孤独,自我封闭

一些学生由于青睐网上交往这种匿名、隐匿性别和身份的形式,常常上网向网友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社会接触的机会,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要,容易加剧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感,从而导致人性本身的丧失和人性的异化。

2、 人际关系障碍

不少大学生常常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与同学交往小心翼翼;另一方而又迫切希望参与社交,得到友谊。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高校学生来说,必然会产生难以解除的矛盾。

3、 网络迷恋,学习动力不足

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所学知识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三是缺乏进取心、畏难情绪严重;四是学习行为不良,逃课、作弊现象频繁;五是学习观念保守,缺乏学习的自主性。

(二) 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易受网络不良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还不善于正确处理自我完善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容易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地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情感发展方面有较大的情绪性和波动性;意志水平的发展也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在处理关键性问题或采取重大行动时往往优柔寡断或草率或盲目从众等。

2、虚拟的网络世界角色混乱,造成了人际情感的疏远和缺损

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之中不能自拔,从而阻断了社会情绪体验的渠道,使自己在人与机交往中逐渐变成了情感冷漠的机器,造成了情感的迷失,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必然引起情感的匾乏和冷淡,进而产生各方面的焦虑。

3、网络沉溺带来的人格障碍,影响了大学生的独特个性

有些大学生因沉溺于网络游戏,以寻求精神慰藉和内心宣泄,会诱发大学生的人格障碍,脱离了现实社会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沟通,上网的大学生最终还是会感到孤独、寂寞,上网不但没有减轻紧张,反而会更加焦虑,对现实社会更加冷漠,最后必将被机器所同化,正常的个性更无法形成。

4、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道德失范,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产生影响

网络中人扮演了一种虚拟的角色,在网络交往的平等性得到强化的同时,必要的道德特征却遭到弱化。网络信息传播的超地域性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网络交往也可能造成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网络中各种信息、垃圾也使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大学生因好奇心强、易冲动、自律性较差而造成的道德失范现象和问题日益显现。

三、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面对新时期日益严重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调整思路,拓宽视野,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既要注重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教育及其素质培养,着力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素质和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另一方面,又要加强领导,保持网络优势,大力开发德育信息资源,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的结合,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工作,大力加强校园网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一)澄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的误区,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存在不少误区。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所谓的“调适”、“治疗”,而是通过有效的危机干预排除心理障碍,着力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二)积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素质。

注重对大学生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培养网络心理教育的主体。网络心理教育主体包括网络心理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教育、转化和引导工作,帮助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心理变化,注重启发和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心理帮助与服务的能动性,引导他们成为自我心理教育的主体。

二是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要善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拓展心理教育的空间和渠道,通过开展网络沙龙、开辟网络论坛、举办网上征文等网络心理教育活动,直接让大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

2、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素质的塑造和培养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素质培养,应采取如下措施:开设心理学选修课程,根据大学生实际心理问题举办心理培训班;加强高校心理咨询的投入和研究,学校应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建档案,进行跟踪服务;校园网站应建立“学生心理在线”网页,开设“网上心理测试”等栏目。 3、大力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素质,还必须借助网络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主题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各类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学生对网络的理解,从而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首先,必须下力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下力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其次,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教育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气质特点。

(四)大力加强校园网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1、完善制度,建立网络安全体系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11部与信息网络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规范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高校必须加强进一步管理,及时有效的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规定》、《校园网络管理细则》等管理办法,并严格贯彻落实,建立校园网络安全体系,适时有效地对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监督控制,及时过滤筛选过时的和不真实的信息,保证校园网络的健康有序运行。

2、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自职责

根据开展网络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建立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宣传、网络信息、保卫等部门参加的网络宣传教育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工作的职责与权利。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网上宣传教育上作的顺利推进。

3、强化法制意识,规范上网行为

要对学生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的宣传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法律基础课等渠道,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学生的网上行为,增强学生在网上的自律性,强化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在上网时要注意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在虚拟世界中同样要遵纪守法。

4、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本身是一种技术、一种载体、要做到趋利避害,关键就在于加强管理。在网络管理方面,一是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开发能够滤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软硬件,加强对国际互联网出入口通道的管制和监督。二是建立健全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熊礼杭,罗湘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01).

[4]钱兵,翟媛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02).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87-01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必然会波及与影响当代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层面、思想认识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知、情、信、义、行,开导大学生思想的有效方式,勿庸置疑地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思想特点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不停地思考、选择和探索。其心理、思想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成长”意识迅速发展,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较强

现今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在父母的关爱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相对富裕的环境中,没有吃过什么苦,也没有经受过艰苦生活的锻炼,普遍表现为自我评价较高,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较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人,竭力想要摆脱学校、师长的约束,强烈要求独立自主。由于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发展,进而出现疏远异代人,只愿与同龄人交往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认为同龄人是“志同道合”者,另一方面给家长或老师讲了有时不能得到理解,反而易惹出“麻烦”。他们交往的范围超越了班级的界限,波及全校,甚至走向社会,如老乡聚会,同学聚会等。

(二)思想活跃、情绪激昂

思想活跃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大优点,凡事注重独立思考,不轻信名人,不轻信书本,不轻信宣传。进入大学后,由于生理上的日渐成熟,青年人旺盛的精力及大学生活的相对自由,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同时,大学阶段又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伴随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他们在需要的满足和价值判断时常常摇摆不定,涉世不深和青年人的心理矛盾又使他们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但在师长面前往往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不愿轻易反映自己的真实心理状况,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

(三)富于理想,渴望成才

现在的青年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富于理想,‘憧憬未来,上中学时就对自己的将来进行了完美的设计,积极追求充实的人生。但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不少人往往在处理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失衡,对实现自我价值考虑较多,对社会价值、社会进步方面考虑较少;对个人的前途和发展考虑较多,对社会需要考虑较少。他们追求理想,但动机功利化。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想的实现途径上,更注重个人的奋斗。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

(四)自我认识上的定位与社会需要的反差

大学生的意识、心理存在着显著的年龄特征。由于环境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以及心理上的不稳定性和两面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从其社会角色地位看,大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他们比其他社会青年具有更高的理论知识而缺乏社会体验,另一方面社会对他们又提出了比一般社会成员更高的期望值。这种特点容易使他们产生自视过高、不切实际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与社会现实生活产生碰撞是难免的,

二、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健康的心理必须以良好的思想素质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和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秀的品德、健康的意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发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思想素质的作用。

(一)防止逆反情绪蔓延

教师要尽量避免或缓解学生的逆反心理,以保证教育过程的有效性。首先,营造良好的交谈气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处于主导地位,要融洽双方的关系,使学生一开始就对你产生好感。其次,做一个听话能手。教育说服的过程,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交流思想信息的双边活动过程。说服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善于听学生讲话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有利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后,防止不良情绪从个人向群体蔓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说话灵、威信高的特点,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工作。

(二)巧用心理暗示

暗示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直截了当地批评可能会引起心理对抗,而暗示不付诸任何压力,不要求学生非接受不可,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学生领会教师的意图,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促使他们在思想上自我认识,自我谴责,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一种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教育者的期望作用对于受教育者有突出的影响。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较高,赞赏的言论较多,学生表现好的愿望就会增强,就会沿着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实施思想教育过程中,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四)提高教育者可信度

所谓可信度,就是指教师具有的影响学生改变态度的特性。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可信度取决于两个主要的特性:即专业性(亦即权威性)与可靠性。据此,大学生思想教育要有好的效果,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即必须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就是要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思想观点的形成过程和心理过程是同步的,所以,我们既要从思想现象来研究人,又要从心理现象来研究人。以心理过程的规律为依据,深入研究人的思想观点形成的客观规律,把思想科学和心理科学结合起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状况,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得更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 1]葛锁网.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8- 70.

篇5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

新形势新环境下,地方师范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同样如此。

一、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原则

地方师范院校想培养出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就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确定专业化、层次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地方师范院校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必须要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包括三个层次:首先,专业基础目标。要求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有深入理解,基础扎实;其次,专业实践目标。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完成相应数量的实践任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知识了解更加全面。最后,专业发展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积极的巩固、更新知识,自觉研究,丰富其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教学内容突出全面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教学内容也要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广泛。教学组织中在完成相应数量的基础教学内容后,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有就业意向的学生为其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为其创造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以提高其岗位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学岗位;针对有深造、研究意向的学生,则可为其提供更多的课题研究内容,为其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地方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多以老师为主导,老师教,学生学,教学过程体现出巩固性、直观性的特点,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民主性、平等性的特点,侧重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更加民主。

4.可操作性原则。要培养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必须强化课程的应用性、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实际的行业需求,应增加实践课程,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在遵循上述人才培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对现有基础课程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素质教育方面,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应用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应用技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将课程体系分为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实训实践课程等若干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为重点,分为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注意课程建设要以适应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为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特性,避免内容重复等问题。

2.完善专业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教材的建设与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主要包括自编教材、辅助教材及推荐教材等,其中自编教材是本校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的教材,以配合课堂教学,提高专业教材的知识面。辅助教材则是向学生推荐的辅读物,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图片、心理测试问卷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知识延伸。推荐教材则是在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专业负责教师精心编排的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实习指导讲义等,并进行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完善。首先要完善课标及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可以集思广益,集体编写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并根据课标要求完善课程设计方案。其次,要完善教学课件习题,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例如与专业团队合作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编制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3.创新培养模式。老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性的不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训练。针对心理特点不同、生活实际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丰富的团体训练项目,注意团体心理训练的针对性。团体训练项目一般由老师领导一个小组在专业的团体训练室进行示范,其他小组则在旁边观摩,一个小组完成后,其他小组再进行体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并写出活动心得等。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先设计出科学、合理、与学生学习内容及认知能力相符的论题,再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将设计好的论题作为学习内容,向其提供模拟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论题的分析、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技能训练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特色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与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根据课程的实际内容安排具体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职业基本能力及基本素养。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手语操、心理咨询方法、心理案例分析、心理问题干预等。最后,任务驱动。一方面要加强特色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开发更多的核心课程及校本课程,并将真实的工作过程与典型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联合学校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拓宽其就业渠道;此外还可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毕业调研,提高学生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能力,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任教老师的实践经验有着直接相关性,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经验,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还要通过多个渠道将校外的教师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可邀请一线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到课堂上现身说法,为学生讲授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可聘请资深的心理教育专业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业题讲座及实践培训等。

三、结束语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从事专门教育教学活动必需的综合品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未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标志性,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要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肖爱芝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倪海珍.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

[2]许新赞.团队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篇6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的作用

(一)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新时代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而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奉献的人。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学识丰富、目标坚定、敢为人先、勇于担责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的培养目标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致。而相比于传统教育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跨越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有利于解决实际生活中面临的跨学科问题,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拓展高校不同学科的结合方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但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其协同创新可以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模式。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大多数强调的是两者的互补和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更注重将两者的协同创新视为一体,对这一新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以期达到育人效果最优化。在协同创新的要求下,高校思政教师承担的责任会越来越多。思政教育不能只是知识的灌输,还应当是情感的共鸣,这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同样,对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还要传递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正能量。思政教育团队和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同心协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这需要打破学科之间严格的界限,进行相互合作、共同创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结合

(一)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认同

心理学对情感的定义为: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情感认同,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情感上相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目的符合他们自身的需求。这就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对社会事务的评价中,自觉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出发,从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能够从情感上使大学生产生共鸣,进而逐步影响和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框架。例如,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以“2020年发生的喀喇昆仑戍边英雄事迹”为切入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戍边战士为维护国家安全而宁洒热血、不失寸土的英雄气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自己应如何从小处着眼,真正把爱国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而不是空喊口号。如可以在课堂讨论环节,针对网上出现的一些诋毁戍边烈士的言论,让学生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基础上,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论,自觉维护英雄形象。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尊重英雄烈士,传播正能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以爱国主义为专题,着重讲述青年大学生应如何爱国。如可以烈士肖思远的事迹为导入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讲述身边人的故事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代入感。以英雄事迹为主题,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表达爱国情怀。接着,可以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让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让青年学生承担自身的使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之,情感认同可以促使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最终成为大学生自身实践的直接意志。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心理咨询面谈技巧的应用

篇7

1.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前提,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准确对接职业岗位的重要环节。以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具体参照,经过反复调研和具体论证,专业建设团队成员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情况,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职业目标定位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三大职业岗位,具体对应七个典型职业岗位。通过各岗位工作任务与过程分析,我们得出相应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2.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建设团队成员依据上述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并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主导、校企结合、素能并举、多证融通”。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就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学年由学校培养,主要学习公共领域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以心理专业的技能培养和教师素质的综合训练为主,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体验式学习,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入教学领域;第三学年是由社会培养,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顶岗实习。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进行更科学的课程优化与设置,并逐步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1.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结合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做进一步的修订,努力构建以“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等为模块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通识类课程以人文素质课和文化基础课为主,专业类课程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掌握心理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技能为主,拓展类课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学习专业技能。2.核心课程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以心理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需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蒙台梭利职业资格考试等职业技能培训内容适当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适时改进课程计划,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将部分课程即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活动设计等列为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三、完善专业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品质的教学总体目标,广泛采纳其他多所高校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建设。1.教材建设方面。专业团队成员在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为主线、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改革做了大胆的尝试。具体说来,本专业选定的教材主要有三类:(1)自编教材。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干性教材。另外,本专业还采用几本由主讲教师主持或参与编写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心理学》、《心理学学习指导》,配合课程的课堂教学,以保证教材既符合专业教学的特点又有比较全面的知识面。(2)辅助教材。第二类为辅教材。作为学生的课外辅读物,我们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推荐教材。以我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依托,为课程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教师紧扣社会脉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力求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实践中及时添加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探索教学结构的不断创新。(1)课标及其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并按照课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方案。(2)教学课件习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着手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现已初具规模。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的编制,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四、调整专业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5(C)-0118-02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从心理学角度讲,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逐步形成的。对于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表现出与一般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面貌、心理问题和心理矛盾,只有正确把握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切实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地做好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对商丘师范学院部分艺术类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式及结果

本问卷设计了15道单项选择题,主要调查研究艺术类学生在学习、交往、恋爱以及就业等过程中遭遇挫折时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措施。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07、09级的学生200人,涉及美术学、艺术设计、动画、摄影、音乐类、舞蹈表演等各专业学生,参加调查的学生具有普遍性,有效回收问卷193份。经过统计计算,获得艺术类大学生所回答的每个问题及每项选择的统计数据和百分比,从而为科学分析评价艺术类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3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31.6%的同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中,存在学习、环境适应问题的占21.5%,存在恋爱、情感问题的占20.4%,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占24.5%,由于消费水平的攀比和就业压力引发的问题占35.2%。可见,艺术类学生心理素质亟待优化。

现针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学习紧张心理和缺乏自信

高校扩招后,艺术类大学生人数激增,其中一部分确系具有艺术天赋和理想者,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考上大学走捷径者,且后者所占艺术类大学生人数比例越来越大。这部分学生大都不仅文化底子薄弱、学习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弱,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均系为了考取大学,半路从事艺术专业,专业基础不扎实。因此,在大学的学习中他们倍感无所适从,表现出困惑的心理;有的学生并非真正喜欢所选择的专业,缺乏学习兴趣,进而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造成心理压力。

2、恋爱、情感问题引发的不健康心理

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都努力塑造和体现个性风格。他们情感丰富,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但他们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心理极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有些同学忙于恋爱,把自己孤立于集体活动之外,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对教师视而不见、对同学漠不关心的人际态度,逐步成为一个冷漠孤僻的人;还有一些学生的恋爱对象如走马灯似的变换频繁,以此彰显他们自以为是的个性魅力,长期以往形成浮躁不安的心理。

3、人际交往不适的迷茫心理

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入学前社会经历较少,心理设防能力差,常热情直接地与他人坦诚交谈,容易表露自我,对一些个人敏感问题的交流,艺术类学生较普通大学生更为坦白,这也反映了艺术类大学生较为单纯直率的性格特征。正是这种与普通大学生的性格差异,造成他们与其他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给人一种喜欢表现自我、喜欢怀疑和争论以及盛气凌人的感觉,以致引起他人的误解和对人际交往的困惑。

4、家境攀比的自卑心理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家庭相对优越,相互之间的攀比现象较为严重。他们比穿名牌、比配备高档通信设备、比电脑品牌等。而一些家庭并不是很富裕的学生,为了面子宁可让家庭承担繁重的经济负担,也要硬撑。这就造就了追求档次、崇尚名牌、攀比摆阔现象的产生。同时并非所有艺术类学生家庭条件都很优越,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能上大学才选择文化课成绩较低的艺术类专业,而并未考虑到艺术专业的花费(通常艺术专业的花费要高于一般文理科专业)。相比之下,家庭经济的贫富悬殊、生活压力的重担使得家境不太好或家庭贫困的学生产生自卑、悲观的消极心理。

5、就业前景形成的忧虑心理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社会就业形势、人才需求、岗位选择等情况使大学生面临着严峻就业形势,这种形势给艺术类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更甚于普通专业学生。对他们而言,由于专业原因就业岗位选择范围较小;部分学生则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高估自身条件,一心向往能够展示自己专业技能的大中城市和高薪企业,致使理想与现实产生强烈反差,由此引发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举措

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其不同于非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意识,从而有针对性地按照学生心理状况及发展规律开展学生工作和教学,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对商丘师范学院艺术类学生的调查分析,在对其教育管理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摆正心态、端正态度、树立远大理想

调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有明显的实现个人价值,追求自我成就的价值观,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淡薄。如果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相冲突时,以个人价值为第一追求的价值观就会使他们降低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因此,帮助艺术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激发其爱国热情,是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为此,应对学生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注意教育方式的选择,以艺术专业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把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指向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方面,同时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把放在恋爱、情感上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转移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方式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试工作,测试内容应针对其专业特点广泛合理设置,并将每位学生各个阶段的测试结果整理归档,以便分析总结学生的心理波动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对于不同学生对症下药,有利于尽快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开设心理素质系列讲座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机构,通过面对面或电话咨询、网络沟通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展工作;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心理教育理论,掌握心理素质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生活,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鼓励艺术类学生通过聆听各类专业讲座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通过积极参与校、系篮球赛、足球赛、征文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以发展自己的才艺和特长;通过组织与本专业相关的艺术性活动比赛,以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通过开展校园文化生活,既可增进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生活为广大学生提供健康、多样的精神食粮,会给学生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通过这次对商丘师范学院部分艺术类学生的调查,剖析各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引导此类学生群体的心理成长,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引导他们在成就理想的感召下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积极进取,真正实现其个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刘丽(1979― ),女,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助教,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袁敬伟,张成山.《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及培养》.《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8.6.

[3]彭萍.《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工作创新》,2007.

篇9

【论文摘 要】 大学新生入学之初在环境、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因此入学教育应对策略一是学校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新生做好人生规划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二是新生本身要正确审视自己,改变人际交往理念,努力做学习的主人。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就是生产力,因此,纵观各国的强国论,必定离不开对国民教育的重视。教育是国家之本,任何一个国家要进步,社会要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要提高等等,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为了顺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培养更多的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现今的大众教育的时代。伴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和高考录取率的提高,每年都有很多的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学习,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应该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做好入学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做好角色的转变,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当顺利升入大学的新同学怀着憧憬与欣喜,迎着羡慕与掌声踏进大学校门时,他们的大学生活便揭开了序幕,他们新的人生起点也由此开始。初入象牙塔,开始面对全新的生活,同学们都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适应期一般持续两个月左右,能否在这段时间内调整心态,尽快适应新环境,对于同学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能否把握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但是,仍有无数的学子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由于缺乏科学的入学指导和瞬间压力的放松,更多的学子荒废学业,事业无成。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学生一头扎进爱情的温柔乡里,不可自拔,有的学生流连于网吧之中,彻夜不归,CS、魔兽、星际,玩了个通透。可见,自由散漫之风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毒瘤,只有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通过科学合理的入学指导,才能使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将不正之风扼杀在摇篮之中,还大学一片净土。

二、大学新生基本情况分析

入学之初,学生会出现种种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关键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调查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大学新生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1)环境不适应。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空间,校园环境不仅影响着学生在读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发展,而且这种影响力将覆盖于学生未来社会多重角色的扮演中。[1]告别了原先熟悉的环境,远离父母,开始集体住校生活,要独立处理生活中一切事务,在这样陌生的环境里,如果缺少关爱和温暖,自然会使学生产生孤独感。能否迅速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树立大学生活目标,决定着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学习和生活。

(2)心理不适应。有的同学因环境不适应反映出心理不适应问题,如有的新生失落感、失宠感强烈,一经挫折和轻微的打击就会较长时间处在焦虑、自责的心境中不能自拔。其次是由一名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在心理上需要一个调适过程。另外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他们看着昔日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纷纷进入较好的院校或较好的专业,心理上易产生严重的不平衡甚至会产生弃学念头。这些学生的情绪会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更多的不安定因素,更多的学生可能会有自卑心理。目前,我国的城乡中学素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生源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城市学生面前会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没有特长,从而心理失衡。

(3)学习的不适应。大学里多是上大课,没有固定教室,教学模式由高中时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有相当—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了解,或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服从了父母或师长的意见,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状态有较大出入,学习兴趣骤降,便产生了厌学、惧学甚至学习心理障碍,因此新生必须学会主动的学习。

(4)生活上的不适应。每年新生入学时,由家长护送报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经常是家长代学生办理入学手续,而学生无所适从,使学生从小形成的万事依赖家长的心理得到延续。但是当真正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时,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上大学的比重逐年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同学在学校不会理财,出现铺张浪费或者借钱度日情况,有的同学丢失贵重物品,产生报复心理盗窃别人财物,触犯了法律法规。

三、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根据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心理需求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从院校和新生自身两个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1、院校入学安排

(1)引导新生做好人生规划,迈好进入校园的第一步。针对新生入学后可能出现的困惑心理,学校要重视做好新生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明确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改变他们对大学教育的认识,要使新生明白,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校园并不是一劳永逸,要使他们认识到,上大学只是完成了人生征途中一个重要的目标,今后的路还很长。只有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在大学校园中学得一身本领,大学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此外,学校可以在录取通知书中放入所录取专业新生辅导员致学生的一封信,内容可以包含安全、生活、学习指南,让新生在假期中就对大学有一定的认识。辅导员也可以主动把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邮箱和QQ号码等传递给新生,以方便学生咨询,让新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学校的温暖,也可以让家长放心。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独立报到,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2)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入学教育期间,学院要组织开展面向新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和手段对新生进行宣传教育,强化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搞好心理健康测查工作,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心理的困惑、烦恼。

(3)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现代教育方法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备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各院系可以组织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请专业课教师或高年级学生为大学新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生活上也要发挥新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作用。新生党员和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学生可以和辅导员联系,提前一周入校,帮助老师做好迎新工作,老生可以与新生沟通交流,帮助他们熟悉校园环境。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一部分新生,为以后的学生工作打下基础。

(4)指导新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指导大学新生在与同学交往中既不自傲,也不自卑,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以诚相待,以心换心,用真情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得到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团结、互助、宽容、友爱,要讲求合作,要有团队精神,要培养与他人交往的兴趣,要与人和睦相处。还要组织新生开展各种参与性强、有益于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活动,如篮球赛、素质拓展、户外旅游等。

(5)教会新生学会生活。引导新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课余活动,如社会实践、文艺创作、科技创新等各种竞赛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拓展素质,陶冶情操。帮助新生学会驾驭生活,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地消费、理财,用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教育新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新生既认识自己又认识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共同营造一个新的集体。

2、新生自身角度

学校对于新生的安全度过适应期固然很重要,但这只是一个外因。只有通过新生自身的自觉努力这个内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做学习的主人。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大相径庭,作为大一新生,要尽快尝试掌握大学教学专业性强、自主性强、探索性强以及具有多样性、广泛性的特点,重视课堂教学,更重视课堂以外的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和服务、学术讲座或报告等学习形式。在学习中注重强化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只有主动学习与探索,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培养非智力品质,才能达到大学教育的目标。

(2)正确地审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广大学生应学会积极评价自己,肯定优点、长处,也不回避缺点、短处。绝不因有所长而沾沾自喜,趾高气扬,也不因有所短而怯懦自卑,甚至拒绝自我。要真正做到正确认识自己,不仅要善于和别人相比来获取自我认识,更应该通过与自身的比较来认识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较,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与自己的目标相比,可以了解自己的差距。比较时要采取平和的心态,理智地看待自己,有了正常的健康的自我体验,就会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

(3)改变人际交往理念。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合理地参加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扩大社交圈,更好地培养与拓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能力和积累社会经验。在社团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障碍,促进健康成长。在人际交往方面,要建立交往的信心,克服交往误区。学会赞美与微笑,学会交谈与倾听,避免过早或过多地发表议论,善于宽容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等。学会交往,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就能改变人际关系失调的困扰,从而使自己拥有一份好心情来面对生活、学习和未来。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改革措施

作者简介:刘建文(1971-),男,河北涞源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副教授。(河北 保定 071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一般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JJX11ZY007)、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公共基础理论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理论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53-02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本身对高职教育规律掌握程度不够、教材本身缺乏高职教育针对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高职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存在偏重学科化知识传授而忽视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方法僵化缺乏灵活性等弊端,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发挥不充分。本文拟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公共基础理论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路径。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类课程功能的基本定位

从课程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类课程功能定位可以从直接和间接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两个方面界定。

直接性的功能。课程与专业学习关联度不高,甚至没有关联性,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这是公共基础理论课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公共基础理论课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语文”等课程与专业特别是工科专业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其直接作用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素质。

间接性的功能。个别公共课程关系到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必要准备。就工科专业来说,学生学习专业离不开高等数学甚至是英语等基础知识,因此,“高等数学”、“高职英语”等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间接性。就工科院校来说,这些课程比较少。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类课程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二、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角度对综合素质进行界定

从“应用型人才”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化、逐渐趋向本质和科学的过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首次提出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概念,强调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实际上是对单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否定,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升华。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指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里的专门人才是指“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二者相同之处是都要求学生具有高素质,不同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其高素质的具体涵义存在差异。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的“高素质”,学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具备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基本能力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基本判断和辨别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等。关键能力亦称核心能力或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1]概括来说,关键能力主要是指可持续发展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发展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学生未来从事某项工作除专业技能以外必备的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人文)素养、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内涵。[2]而对这些素质能力的培养任务,主要是由公共基础理论课来承担。

三、公共基础类课程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路径

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总体来看包括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两个部分;从活动方式来看,包括理论引导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

1.第一课程――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对教学内容按照“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质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使教学与学生实际需要相对应,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灵活应用,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如“思政课”实现对“概论课”和“品德课”的内容整合,把教学内容整合为48个专题,实行专题式教学;“大学语文”内容模块包括“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和“社交用语”三个部分等,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专业需要和课时分配,灵活组合教学内容,使教学的针对性得到很大提高,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突出实践教学内容。传统的高职教学理论认为,只有专业课程才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经过教学实践探索,在公共基础理论课中逐渐引入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引入,使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按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丰富教学方法。传统的公共课教学方法注重单纯的课堂知识传授,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代表了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学过程是单向而被动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更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在实践中,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索既适合学生特点又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一是根据课程特点,推进案例式教学。“思政课”建立了案例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案例,把艰深的理论通过案例予以讲解,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案例分析中掌握深刻的道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求职、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从而明确在就业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二是讨论式教学。公共基础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目前,“思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人文教育”等课程均有固定的讨论小组,有些课程讨论小组还规定了个性鲜明的名称。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出讨论题目和讨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在课上分享讨论成果。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4)以考促学,探索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考试是学习成效的重要反馈机制。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注重结果性、知识性评价,忽视过程性和能力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未能得到全面的反映,考试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方面,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不同模块内容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分别设置了“团队作业+个人计划书”、“创业计划书”、“模拟招聘”等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优点就是针对不同内容设置不同考核方式,使考核更具针对性,突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考查。

2)实践表演类考核。把学生学习知识和需要培养的素质能力一起融合到实践性的表演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判断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情况。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心理剧表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拟招聘”,大学语文的“话剧表演”等,学生角色表演过程就是学生知识的流露和能力表现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和培养素质的过程。

3)创新创造类考核。利用学生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教师通过对作品进行评判,综合判断学生的知识应用、创意、可行性、合理性,从而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做出科学的评定。学生在准备考核的过程中,实际就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体现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如数学课程在考查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参照数学建模增加了开放性试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一定的模型构建,给出合理的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过程。

2.第二课堂――延伸课程功能,拓展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式

在推进课堂教学全面深入改革的同时,公共基础理论课发挥自身优势,把教育功能延伸到第二课堂,形成教育辐射面。

(1)辅导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学院社团包括思想政治类、学习类、文体爱好类等,其社团宗旨与公共基础课教育方向基本相对应。公共基础课教师通过社团辅导的方式,开展了经常性、有计划的综合素质培养活动。如英语教研室通过开展定期的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大赛等方式对“英语社”进行辅导,人文教研室教师把对“大学生心理协会”、“大学生就业协会”、“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等社团的辅导工作常态化;体育教研室负责对“足球俱乐部”、“舞蹈社”、“武术社”等体育类社团开展指导和教练工作。有些教研室还与团委等部门共同管理社团,如思政教研室与团委一起共同管理“大学生政治法律研究会”,使该社团成为在学生中传播先进文化、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法制精神的“红色阵地”。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具有流动性大、社团成员兴趣爱好一致、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高等特点,教师通过这一载体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更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探索自主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使教育培养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公共基础课教师积极探索自主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渠道和方式,自主组织参加院级以上各类比赛。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再提高。近年来,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英语教师辅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电力行业中澳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演讲比赛,数学教师组织辅导学生连续六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集体强化提升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延伸和知识能力的集中展示。探索校内各项活动的组织,体育教研室总体负责全院的学生体育活动,不仅独立组织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节”、“田径运动会”,还负责对各级各类体育活动进行监督指导,从规则制定、活动形式选择,到运动员训练、学生裁判员培训,体育教师无不向学生传递着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数学教研室教师独立组织校内数学建模,通过拟订竞赛章程、拟订竞赛题目、阅卷评选等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的范围,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作用来看,专业课程对应“高技能”,公共基础课程对应“高素质”。高素质与技能型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德”与“才”的关系,德才必须兼备。高素质和技能型应该是双峰并立的关系,高素质不只是技能型的定语,而是和其有同等地位。[3]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因此,公共基础理论课须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切实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的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