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哲学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与死的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与死的哲学

篇1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上课就睡觉、看到就头晕的哲学。

哲学的发展也如同一场伟大的战争一样轰轰烈烈,虽然不见刀光剑影,鲜血淋漓,但也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哲学中有一部分,对于我们人生有很大影响。有些道理,我们不信它,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样子;信了它,就会立刻变了样子。学哲学可以养成清楚的思维,怀疑的精神,容忍的态度,开阔的眼界,我们要有这种眼界,不但可以做事,而且更能善于做事。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只要你愿意深入,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种不一样的画面,而知识的真谛也往往蕴于其中。

下面我就说说哲学给我的人生的两点启示。

一、人生中的辩证法

哲学就是在你人生中遇到拐点后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篇2

关键词:口语能力;口语训练;动机;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027-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07

1. 引言

随着国家的全方位开放、经济力量的增强、国家形象的改变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国家的政治、经济、商贸、科技、文化等领域日益需要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而今,英语不仅已成为国际性语言,而且是我国大中小学教育中的第一外语。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中明确规定,大学生要“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 2)。可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几乎只重视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以应对四、六级等各种英语水平考试,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重视不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强,“哑巴英语”(戴炜栋,2007: 1、3;胡壮麟,2002: 3-7)现象普遍存在。鉴于此,很有必要分析制约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因素,探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措施,以适应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

2. 制约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

听和说是口语交际过程中密不可分但又形式各异的两个行为过程。听是说的基础,是输入和吸收语言信息的过程,说是输出和表达语言信息的过程。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相得益彰,只有能够听懂和理解的东西才可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因此,口语交际是集听和说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语言能力(朱纯,1994: 262)。一般来讲,影响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结构体,是一个由无动机(amotivation)、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构成的连续体(continuum)(Vandergrift, 2005: 70-89)。在外语学习中,尤其是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动机是激发学习者学习和保持漫长而枯燥乏味的二语学习过程的主要动力(D?rnyei, 1998: 117-135)。作为影响语言学习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成绩,制约其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口语学习作为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成绩与水平和学习者的口语学习动机关系密切。

2.2 语音语调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在没有非语言交际辅助的情况下,只有当交际者双方能够准确分辨对方连续语流中的语音时才有可能顺利进行交流。而且,在言语交际中,语调的强调功能、语法功能、语篇功能和态度功能不仅有助于说话者选择恰如其分的语调表达思想、而且有助于听者快速准确地获取重要信息(王桂珍,2005)。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是言语成功交际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2.3 词汇量

词汇是建筑语言大厦的砖块(束定芳,2008: 111),言语交际中,词汇量不足是制约不少学习者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交际中,许多学习者通常因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来表达其观点、看法等而不得不求助母语,这种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普遍。

2.4 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方面(文秋芳,1999)。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表达思想内容的重要载体。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传递的思想内容依赖于其思辨能力。一般而言,思辨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活跃,而思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口语活动中往往表现出羞怯和畏难情绪。

2.5 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潜在地可意识到的”(potentially conscious)某些活动,是在交际者语言知识不足而引起思想表达上有困难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套有一定系统性的技巧(束定芳,2008)。它作为交际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语言心理计划。言语交际中,说者除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及用于表达这些交际功能的句式、结构外,还必须掌握基本的交际策略,因为它是交际者在无法完成某一思想表达计划时的替代形式,无疑有助于成功交际。

3. 发展学习者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

发展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不仅需要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的有机结合,更需要在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口语的同时,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交际策略。

3.1 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根据动机的连续性特征,在一定条件下,无动机学习者也可以逐渐转变为有外部动机甚至内部动机的语言学习者。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利用一定的诱因,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并使之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从而形成其学习的积极性(范宜,2002: 244)。在激发学习者口语学习的积极性时,教师应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减轻学习者的心理焦虑,鼓励其大胆地开口;根据口语任务的难易程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对学习者进行启发,以有效控制和激起其学习积极性;采取有效奖励措施,尤其对口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给予关注与鼓励,使其获得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以免其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倾向;同时,根据口语学习结果反馈的信息,调整口语教学活动,改进教学策略等。因而激发学习者的口语学习动机,使其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主动的学习行为。

3.2 采用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

(1)听说结合、以听带说

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听的习惯和技巧,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大有裨益。首先,学习者通过反复听英语原声材料,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为口语表达积累和储备素材;其次,能够有机会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并将学到的词汇和短语等有效迁移到口语表达之中;再者,听力训练时,学习者也可以逐渐意识到语音语调对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制约作用,激发其模仿标准语音语调的意识,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其口语交际质量。

(2)加强诵读、增强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足见诵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朗读语言优美的语言材料,养成诵读习惯,增强其语言感悟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模仿英语母语者的语音语调意识,重视重音、节奏等韵律模式;熟悉并掌握日常交际用语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辩论赛或诗文朗诵、话剧表演等,为学习者创造多种口语训练途径。

(3)复述文本、培养思辨能力

复述是学习者在模仿、朗读、听或阅读一段文字之后,用自己的方式重现其内容的一个创作过程,是学习者在缺少对话者情况下提高口语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英语口语较好的学习者,可以用自己的话语复述听过或阅读过的材料,也可以完全摆脱原文重新组织、创作这些内容。对于程度较差的学习者,可以在运用原文句式复述材料中心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学会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程晓堂,2002: 148)。在复述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就一些有意义的话题启发学生发表评论,适时培养其思辨能力。

(4)多媒体辅助、创造口语环境

多媒体是由计算机控制或协调控制的集声音、影像和图文于一体的有助于学习者外语学习的一种设施。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能够为学习者创造英语学习环境,增加其接触和运用英语的机会,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英语课堂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学习者运用视、听器官感知英语语言,在英语情境中发展其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其在课堂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语言知识,为培养和提升其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打好基础。

3.3 有效运用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语言学习者在其二语或外语知识有限时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表达方法(Richards, 2005: 115)。学习者在交际中因词汇或语法知识不足而无法表达意见、观点和看法的情况时有发生,了解和使用一些交际策略,可以有效补偿其语法知识或词汇上的缺陷,成功表达思想和进行情感沟通。

(1)掌握常规化套语

套语(formulaic expression),或称公式语言(formulaic language),是以单元形式存储在记忆中的单词序列,在使用时也以单元形式从记忆中提取,而不是利用语言的语法完全现场生成(Richards, 2005: 271)。掌握套语可有效保存加工资源、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度等。如英语学习者可以运用“In the first place”,“The general point you must remember is…”,“Let me give you some examples…”等惯用语组织话语;运用“This is John, mother.”,“If it’s not too much trouble, could you do me a favor?”等与介绍、请求等专门语言行为相关的公式化语言,自然导入话题或消除其交际时的紧张感。

(2)巧用话语标记语

话题是人们交谈的中心,交际时说者常常使用话语标记语来组织话语信息、预示话题转换、回应交际者等。有效运用标记语可使交谈轻松自然,气氛和谐友好。如用Yes,Good,Fine,Right,Great,I see等标记语可表明听者注意倾听,同时积极回应,表达自己对所谈内容的赞许、同意、肯定、附和等;用Er,Now,Well,You see,You know等标记语既能填补语流的空白、提醒听者注意,又能给说话者提供思考的余地;用Oh,I forget和Oh,I remember等标记语,则表明说者突然想起了某个话题等等。

(3)妙用迂回策略

迂回策略(circumlocution strategy)是学习者在英语会话中遇到交际障碍,因词汇量不足等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或正确表达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欲传递的思想、看法和观点表达出来的方法。运用换说法(paraphrase)、同义词、上下义词等方法可达到成功交际。如在下例中:

A: What does your friend do for a living?

B: He’s one of those who give legal advice.

A: Oh, I see. He’s a solicitor, you mean.

B: Yes. That’s the word I was looking for. My vocabulary is still very small, I’m afraid.

A: Never mind. You explained what you mean.

对话中,交际者B虽不知道“solicitor”一词,但却很好地运用迂回策略,通过解释“He’s one of those who give legal advice.”使A明白了B的朋友是一名律师。

(4)借助非语言手段

口语交际过程中,要善于借助面相身势如点头、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非言语手段来传递感情、表明态度、弥补语言使用上的不足,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在无法表达但又非说不可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实物、图画、手势、设问等方式主动向对方求助,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3.4 正确处理流利性和准确性的关系

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都不能偏废,但在初学阶段应更重视准确性;在高级阶段可加强流利程度的教学。教师对待学生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应注意策略,以避免挫伤学习者积极性为原则。尽量忽略学生的错误,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消除学生怕出错而怯于开口的心理焦虑,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感中增强其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4.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必须拥有较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受学习动机、语音语调、词汇量、思辨能力、交际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习者的口语学习动机,采用多种训练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平台,学习者也应珍惜口语训练的机会,掌握技巧,学会运用有效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Dornyei, 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Language Teaching, 1998(31): 117C135.

Richards, J.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Vandergrift, L. Relationships among Motivation Orientations,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Proficiency in L2 Listen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5(1): 70C89.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1,32.

范宜.英语学习方法指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胡壮麟.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2(4):3-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生态危机 物质变换 人化自然 生态文明观念

上个世纪中期,全球性生态危机在西方国家被发现,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的是更为严重的,更为突出的危机。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注意,人类也在开始反省危机背后的原因。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在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这种哲学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危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限在一国的范围,而是成为全球的问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近几十年才形成,自从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既然是相互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类破坏自然的活动,这种破坏自然活动的历史同人类自身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神力,到开始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再到大规模的占有自然,尤其是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类本可以沉浸在这种征服的喜悦之中,然而人类却尝到了恶果。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发生作用的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处在正常的轨道中,人类的自然观念出现了问题。美国学者麦茜特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前工业社会阶段;第二,现代性阶段”,【1】481而恰恰是在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

二、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及给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启示

马克思曾指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第一源泉”【2】298这就是说人的生存是依赖自然的,人通过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才能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177人类一方面借助自身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自然资源,并将所获取的自然资源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必然会向自然界排出各种“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最终也会回到大自然中,参与到大自然循环中。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以劳动为中介的,劳动使人在自然界中得以获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劳动体现出人的类本质,但是当劳动不是那种自由和自主的活动时,也就出现异化的现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的异化”带来的是“自然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存在着破坏的现象。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在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合理地调节我们的实践活动,做到“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6–927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观念

今天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以为指导,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我们观念。

(1) 要有整体的观念。自然并不是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被动的存在,相反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脱离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

 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样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也要有整体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文明系统。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的问题,既然是发展,就不能单单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注重经济发展与其他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我们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只有在保持人与自然生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 (2)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是“物质变换”,由于“物质变换”的存在,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保证这种“物质变换”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这种“物质变换”持续健康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要实现这种良性循环,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做的也很多,但是我们首先要树立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种观念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传给后代”。

(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个“人”指的是人类,并不是个体的人或某个集团。这和人类中心主义有质的区别,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往往是以具体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不能为了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利益而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的利益。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观念的树立过程中,要以自然观为指导,分辨出各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学说的真伪,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以正确的理论观念指导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4

关键词:小学生 耐挫折教育 转变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231-01

近年来,全国各地小学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并见诸报刊、与网络媒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指出:“约9%的中小学生对生活感到绝望,产生过自杀的念头。”[1]小学生自杀事件引发广泛的讨论与反思,对小学生加强耐挫折教育,可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采取措施。

1 家长转变观念,从只关注子女的成绩转变为兼顾身心健康

从现实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他们经常询问孩子的一句话是:“考得怎么样?”失败的家庭教育往往与失败的家长的教育方式紧密相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如果孩子考试成绩好,就笑逐颜开、多加表扬,以优厚的物质奖励相鼓励;如果成绩不理想,轻则黑脸相对、重则拳脚相加,体罚措施不胜枚举。他们很少过问甚至从不过问孩子快乐不快乐?健康不健康?家长把自己不能达到的目标、自己曾经的失败转嫁到了孩子的身上,让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背负上沉重的精神包袱。孩子的健康成长包含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给子女提供衣食方面的满足,如今大多数的家庭都能够做到,甚至在一些都市家庭还出现了营养过剩的情形。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人的一生包含了幼年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自身独特的心理特点。如果过早地把成年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把成年人的成功标签施加到还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的身上,不但不能促进孩子获得长足的进步,其效果恰恰相反,那只是一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在家庭环境无形的高压下,某些学生确实能在学习成绩上获得进步,甚至出类拔萃,但是其实这是一种失衡的状态。这类学生的心理往往极为脆弱,他们把分数当成了自己的命根。一旦不能保持领先的优势,往往无法承受打击。所以小学生的自杀现象,家长教育失当往往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从只关注子女的成绩转变为兼顾身心健康。

2 教师转变观念,从只关注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学生人格的塑造

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部分,而人格的塑造才是学习的全部。这种说法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在旨趣。罗国杰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指出人格塑造是:“个人性格、品格、风格的形成。它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一般说来,人格是由三方面因素塑造而成的:一是智力因素。它包括人们知识的水平、才智的高低和能力的大小;二是道德因素。主要指人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某种真诚的态度和倾向性;三是意志因素。主要指人们克服内心障碍的自制力和克服外部环境障碍的坚忍性。人格三因素的塑造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它们共同的作用使人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在的精神结构。”[2]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体现的只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说只能反映他们的智力因素,但是不能反映道德因素与意志因素。智力、道德、意志三足鼎立方能支撑起一个健全的人格,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单单注重智力因素显然是不够的。著名的教育学专家肖川一针见血地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总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要从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技能这四个维度来关注和检测学生的发展。[3]教师转变观念,应从只关注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学生人格的塑造。

3 学生转变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耐挫折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要加强自身耐挫折能力的培养。第一,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学生一旦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理想,也就不会被一时的失败或挫折所击垮,会把挫折看作是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必须付出的辛劳与代价。第二,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所谓正确的挫折观,也就是正视挫折、面对挫折,并从挫折当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化悲痛为力量,将挫折转化为人生继续奋进的正能量。正确的态度,可提高对挫折的免疫力。认清挫折只是一种失败的情绪而并非事实上的失败,是在通往成功之路上必经的一站,培养达观的心理与乐观的情操,既不自卑而妄自菲薄,也不自傲而妄自尊大。勇于走出挫折的阴影,迎接光明的未来。第三,采取适当的方法消解挫折带来的不利影响:合理的宣泄是必要的调节。挫折的负面能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对身体带来损害。良性的宣泄方法可以达到心理净化与平衡的效果。良性的宣泄法具体可采取:倾诉、运动、娱乐、哭泣等。此外,还有升华、增强努力、改变策略、再作尝试、补偿等方式都是战胜挫折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4]学生转变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耐挫折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其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郭韶明.成功标签制造童年恐慌[N].中国青年报,2006.1.

[2]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293.

篇5

关键词:董仲舒;养生;道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F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231-02

汉代的蕾仲舒在养生方面,一方面承接了传统儒家的养生思想,并作了适当的补充,比如董仲舒总结了孟子以善养性,苟子以恶养性,提出以“性仁情贪”的观点,董仲舒认为人生而有之的自然之质就是性,这与道家的自然主义人性论是一致的,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而然,如果有人为因素作用,人的本性就会受到伤害,庄子也提出“反其性而复其初”的养性说,老庄认为人性是自然而然,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是人的自然纯正本性。董仲舒的人性是自然之质,而这种自然之质“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也。”《春秋繁露・竹林》这样董仲舒的性又笼罩在天的外衣下,进而提出“性三品”说,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强调对“中民之性”的道德教化,使他的养性说与传统儒家一脉相承。

另一方面董仲舒又吸收了道家的养生思想,使其养生思想更完整更丰富。养生既包括对有形的外在的身体的练养,也包括对内在精神领域或心性品德方面的修养。董仲舒认为君子治身,不敢违天,可见,董仲舒的养生也离不开天之大道。董仲舒以循天为纲,提倡以“利养其体,义养其心”,顺应阴阳、四时、五行的变化,从爱气致精,衣食住行等各个层面来养护身心的健康。不仅注重传统儒家道德修身,更强人的生命个体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人与自然是处于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有机世界,任何一个环节不协调,整个系统都将无法正常延续下去。对于生命个体也一样,整个生命个体就是一个有序的小系统,因此养生要做身心兼养,形神兼养,不能破坏身体的动态平衡机制。

作为汉代儒家的门面,董仲舒养生观中的“养义”是继承先秦儒家而来。《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曰:“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有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於心,故养莫过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董仲舒的“义利”养生观使人根本无法摆脱以礼为准则的儒家伦理道德的束缚。孟子《尽心》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认为道的精神实质是仁义,他的养生思想继承了孔子,荀子也认为道的内容是礼义辞让忠信,既然它们是道在人伦领域的体现,那么人就应当依道而行,隆礼重法,修身养性,完善自己的人格。

养生是人与自然,人的有机体自身的相互作用,和谐共存的过程。如果冠以礼治的枷锁,则不能真正起到养生的效果,儒家养生的基调决定其养生只是形式上的内修,而非完全意义上的养生。儒家的养生观内容上比较片面、单一。但是,董仲舒看到了养生的基础――养形。人的价值体现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身体,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全了生命,才可能谈及对生命的保养。因此保命是养生的前提,有了生命之后,便要追求形体上的完整,精神上的健全,以便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养形与养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正确合理的养生是形神兼养。

关于养生之养形体,老子主张:“贵身”。《老子》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乃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奇,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一般人汲汲追求身外的名利,不顾惜自身,而老子却孜孜珍爱个体的生命。庄子则提出具体的养形之说《庄子・在宥》云:“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心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通过不疲劳人的形体,不动摇人的精神,来实现人的长寿。董仲舒虽然没有像老子那样直接提出“贵身”,像庄子那样直接提出养形学说,但是其养生思想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身体的珍爱与保养。

首先,董仲舒把养生提到天的高度。《春秋繁露・立元神》曰:“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无衣食则亡其所以养”,上天生长了人类,大地养育了人类,民以食为天,没有了衣食,人类的日常生活将无法维持,即便可以维持一段时间,最终生命还是不会长久。《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日:“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天有两和以成二中”,“中者,天下之所终始也:而和者,无地之所以生着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因此“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中是天地的始终之除。而天地生成的原因在于和。中和之道是修身的基本原则,因此用,中和之道治理天下,此天下将是至德之世,能以中和养身的人,他的寿命会达到极至。庄子也曾强调“和谐”养生。董仲舒在黄老道家的基础上,提出许多中和养生的观点:《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曰:“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至于和”。“虽有不中者,必止之于中”,“顺天之道,节者天之制也,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日:“气多而治,则养身三大得也矣。”通过“和谐”、“精气”养生,使人的身体处于平衡。《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日:“气。心之君”。谈气离不开心。心乃人体五脏之一,气从心出,身由气聚,因此养形还需要养气,养气与养身是统一的。董仲舒所说的是养“和气”。“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道家的养气说在董仲舒的养形生理念上如影随行,无处不在。

养身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动以养形”。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疏散人体内的郁结气,使体内的血气顺畅通达,强筋健骨,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人体正常的动态平衡。《黄帝内经》认为世界万物总是处于一种不停运动状态,其静也是相对的禁止,人也如此。《黄帝内经・紊问》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生命依“升降出入”的运动方式得以延续。

《黄帝内经》的运动养生――“动以养形”在董仲舒这里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日:“鹤之所以寿者,无宛气于中,是故食冰。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天气常下施于地,是故道者亦引气于足,天之气常动而滞,是故道者亦不宛气。”董仲舒列举两种动物鹤和猿,分析它们长寿的原因在于鹤体内的阴阳二气达到旺盛时,全部都在中部终止,又在中部开始阴阳二气的再次运行和交合。猿通过经常摇动自己的尾巴气四处流散。它们可以长寿在于运动。上天经常往下施放气,因此养生之道也从脚步引来气,同时脚是用来走动,脚正常情况下也在运动。因此人要通过运动保持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还说;“体欲常劳,而无长佚。”体现的也是“动以养形”的道家养生理念。

篇6

论文关键词:小悦悦事件;反思;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各种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如果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健全,不仅学生本身存在缺陷,甚至会对他人、对社会带来危害。当前从国家到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也投入了很多物力和财力。然而,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仍然没有统一定论。此次佛山小悦悦事件的发生,给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留下了很多启示。

一、佛山小悦悦事件回顾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小悦悦父母竟然会让2岁的女儿一个人大晚上上街。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并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

二、佛山小悦悦事件折射出的问题

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后,舆论一边倒地谴责司机、路人,同时也有法律专家撰文分析,这其实是未成年人受侵害的典型案例。从法理层面看:“路人再冷漠也只是路人。能真正照顾好小悦悦的,首先是、也只能是父母。”傍晚,两岁多的小女孩一人走在车来车往的路上。此时孩子的父亲在店铺里照顾生意,母亲上楼晾衣服,事发后6分钟直到救人阿婆大声呼救,孩子母亲才出现。事后,孩子的父亲表示想质问肇事司机:“你父母和老师是怎么教育你的?”但却说不清,他们夫妻没有照顾好孩子有何理由。或许有人会觉得,事后责难孩子的父母有往伤口撒盐之嫌,笔者却觉得当病患蔓延时,吃点“苦药”也是必须的。

专家指出,类似的情况在未成年人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国家,失职父母要被追究责任,至少被剥夺监护权。我国也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签字国,也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但在很多情况下得不到执行,社会意识也缺少这根弦,这在媒体的报道中体现得很明显。一岁多的小女孩被扔给年高体弱的奶奶,老人去世后孩子父母打不通电话就不再过问,导致孩子伴随尸体7天,其父母不被问责;放任孩子戏水发生险情,大学生救人牺牲,失职父母只是对死难者家属痛哭一场而不必承担责任。这些年,也常见媒体推出感动社会的典型,譬如背着病妈上学的中学生、支撑全家生活的小学生。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当然值得称赞,但也凸显出相关责任者的缺位和地方政府的失职。

时下舆论中,关于子女教育的议论,多集中在城市对独生子女过度呵护上,“小悦悦事件”点出另一个易被忽视的问题:教育缺失。农村多子女家庭和流动人群对子女教育不足、保护缺失的问题相当严重。留守儿童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自幼得不到父母的看护使得孩子们情感、心理的发育受到极大伤害。人生教育的缺失不仅给他们的成长蒙上阴影,更给家庭、社会埋下巨大隐患。

三、佛山小悦悦事件给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启示

“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了多个方面的问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教育缺失”。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也存在众多问题,教育缺失是显而易见的。

(一)要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我经常听到很多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埋怨一些大学生综合素质太差,学生整体水平已是江河日下。一届不如一届,一届比一届难以教育和管理。这种现象,已不是个别案例,它上升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笔者初步归纳一下,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缺乏国家观念、集体主队协作精神。独生子女已经是中国家庭普遍现象,中国的家庭观念使得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过于爱护,疏于管制,使得这类家庭子女从小就树立了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因此他们的观念中,无任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的是自我的利益实现,对子女的个性缺乏束缚管制力。针对这类学生,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军训开始着手,在新生刚入学时以军事训练为抓手,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他们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通过学生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观念灌输,使他们初步确立养成教育,建立合理的科学的人生态度。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融入他人生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极其重要。

(二)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感染大学生。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过于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做人做事基本的道德品质,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还不够。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重在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除以上内容外,可供借鉴的还有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等等。正确地介绍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要加强大学生身心素质教育。当前一些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普遍不高。表现为: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者多,近视眼多,发生心瘁的多;在抗打压方面不够坚强,受挫折能力较弱。当然,这有许多方面的因素的:1、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社会节奏快,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心理情绪上难以接受;2、由于独生子女现象,大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感觉以及在家庭以外少有遇见这种被忽视、被孤立的情况,在心理情感上不能接受;3、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激励使得家长少有关注子女的身体、心理变化,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使得孩子在青春成长过程中缺少宣泄对象;4、当今网络的普及化,很多人沉迷与网络虚拟的世界里。这些综合因素,使得我们的学生在成长之初以及成长之中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造成了心理和思维缺失。这些不利因素的极端反应表现为高校校园学生自杀现象屡有发生,更有学生杀老师的严重现象,这给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已成为每个高校必须面对的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篇7

关键词 进化论 自由主义 编辑思想

杨吉风,鲁东大学讲师。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J11WD60)。

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编辑意识,编辑意识反映在编辑具体工作中,就是刊物的宗旨。刊物的风格和特色正是取决于刊物的宗旨。所编辑、主编的十多种刊物的宗旨都反映了的自由主义思想,而自由主义的编辑思想又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以自由、开放的新思维,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思想,在编辑工作中表现为引领、思考、洞察、怀疑、求证、宣传和影响。达尔文进化论哲学的精髓渗透于编辑思想和实践中,所形成的自由主义编辑思想是编辑工作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达尔文的演化论与的渐进论

演化论批驳了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存在之链,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宇宙图景,使演化的观念成为基本的哲学观念。在进化论看来,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起源于共同的最基本的物质形式,都是通过自然的过程不断进化的。进化不是以种类,而是以群体为实体的,因此,进化才体现出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特征。[1]生物的进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自然选择的推动力在于生存斗争,它促使自然选择作出决定,要保存或淘汰生物体的何种变异。也就是说,物种会不时地进行生存斗争,要受到严格的自然选择法则支配。物种的有利变异将被保存下来,而有害的变异则被淘汰。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的每一代个体中都可能会产生变种、变异直至产生新的物种。变异是渐进的、不可预测的,而进化也没有确定的方向,没有预定的发展界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思想,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展开了自由、开放的思维新空间。在《四十自述》中道:“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汰’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年轻人的心和血。”[2]

进化论对的影响深远。崇尚实验主义,认为进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客观过程,对于社会变革,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方式和根本方法,推动历史进程的力量中不会包括任何的“最后之因”。主张和平与渐进,认为革命和无畏的牺牲不会促成社会的进步,须经历极其漫长的不断积累的基础过程,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和潜移默化的革新,才能实现社会的自然演进。“革命往往多含一点自觉的努力,而历史演进往往多是不知不觉的自然变化。”[3]他反对诸如暴力革命这样力图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绝对方式,这也正是他终生不肯接受任何绝对笼统的“主义”或学说的原因。他只相信“一点一滴的改革”和“一点一滴的解放”是可行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式。进化论成为自由主义编辑思想的哲学基础之一。从这个角度可解释为何特别重视解决具体问题,为何重视号召大家多研究一些具体的问题,少谈一些空洞的学说和主义。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而谋求社会的演化和进步。他将进化理论由生物学领域运用到文化领域,并将其渗透到自己的编辑工作中,形成了进步开放的编辑思想。

二、“存疑主义”与的实证观

的哲学思想也受到了赫胥黎人类进化论思想和存疑主义哲学方法的深刻影响。“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这两个人使我明了科学方法的性质和功用。”[4]赫胥黎、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中的“存疑主义”让崇仰,并将其与中国古代孔子的论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联系起来,认为“存疑主义”与孔子学说有本质上的相通之处,甚至比孔子学说更为进步,因为“存疑主义”不但坦率地承认无知,且以积极的实证研究、客观充分的证据去努力克服无知、证明无疑。

号召应以“存疑主义”的精神,广泛搜集证据,以实证研究来证明事实的真伪。认为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解放思想和革新思想,“拿证据来”是一贯倡导以表明其实证观的口头禅。在他看来,事物的证明都要有充足的证据,事物的真伪要经过科学的验证。

的自由主义编辑思想中,同样渗透着实证主义的观点。他认为“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己要对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承担责任,这种建立在“负责任”基础上的自由是一个人谈自由的条件,否则是不配谈自由、不配谈政治的,舆论职业者更应秉持“敬慎无所苟”的舆论态度与办报方针,不可有私心私利,哗众取宠,信口开河。

从《努力周报》到《自由中国》,要求作者在文章上署真实姓名,要求用稿要慎重,“凡读者投书,必须用真姓名,真地址,否则一概不给登载。其有自己声明因特殊情形不愿用真姓名发表者,必须另有声明的信用真姓名、真地址。否则不给发表”。并提出了三个建议,主要是为了严肃发表的文字,“用负责任的态度,说平实的话” 。[5]

三、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由观与编辑思想的自由观

达尔文进化论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对自由的肯定。在传统决定论思维中,人的行为可以被预测,可以被决定;宿命论完全否定人的主观意志和能动性,认为人们只能听天由命,在现实面前无所作为。而听从命运支配安排的人们是没有真正自由和快乐的;在宗教决定论中,人们信仰上帝,坚信上帝创造万物,物种各自独立演化繁殖,物种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认为是上帝赐予人们一切,人们要爱上帝,感谢上帝,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机械决定论虽然打击了当时的神学自然论,但它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是简单划一的,认为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从过去到现在,直至未来都可用同样的因果关系来决定。这些都会导致人们对于主体认识能力的怀疑和对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信心的缺失,更不会给予人类创造世界、革新世界的自由观念。达尔文进化论带来了思想的真正解放和对自由的真正肯定,认为自然的进化不可预测,大自然具有客观的演化规律、非凡的创造力以及自由的发展过程。丰富多彩的物种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共同发展进化。人类的产生和进化正是大自然自由演变、顺应发展的产物。而人类的进化同其他物种的进化一样,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服从一般规律,在竞争中不断进化。这种进化没有预期的发展归宿,也没有规划好的发展图景;这种进化不可逆转,不可预料。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有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由,有不断革新渐进的自由。

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由观对的思想,特别是的办刊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播思想中的精神核心正是自由主义的办刊理念。认为,思想言论自由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体现,而容忍是自由的重要特征。认为,人们有自由表达思想的言论权利,这是最基本的权利,如果没有这种权利,就谈不上真正的自由。人们在行使言论自由,表达思想的时候,采用的方式方法也特别重要。温和的劝说要比强势的言论更为有效,更能让人接受,也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思想激荡、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的时代,大家往往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别人的想法是错的,自己的信仰是对的,别人的信仰是错的。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矛盾丛生的时代,在坚持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同时,倡导“容忍的态度”。认为,只有秉持容忍的态度,允许不同观点和思想互为补充,和谐共存,才会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世界、了解真理。新闻报刊须做到容忍别人的不同声音和言论,愿意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指正,有容忍他人言论的雅量。在《新青年》时期,有不少读者对《新青年》的言论态度表示异议。他在复信中说:“我主张欢迎反对的言论,并非我不信文学革命是‘天经地义’。我们有我们的‘天经地义’,他们有他们的‘天经地义’。”[6]在看来,要想使自己的意见被大家接受,前提就是要容忍别人的意见,也就是说:“我的思想有被接受的期望,别人的思想也都可以有被接受的期望。”[7]在《新青年》的编辑上,的“容忍”态度可见一斑,这也成为《新青年》区别于其他刊物的重要特色。这种温和的劝说态度和容忍的言论方式,正反映了吸收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由观精髓,适应万物生长发展之自然规律,以豁达通融的态度,容纳万物的不同存在和丰富呈现。他所倡导的言论自由是建立在允许“先后迟早”、倾听“人类的见解”基础之上的,也体现了言论思想、编辑思想的自由观和态度。

结 语

中国的自由主义探索道路并非平坦顺畅。在推动中国自由主义发展进程中,近现代的报人编辑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努力周报》《现代评论》《新月》《独立评论》《自由中国》等报刊的编辑工作中,始终坚持独立自由的言论立场,秉持宽容的态度,坚持渐进的革新方式。所倡导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宗旨,给言论自由乃至个性自由、人性自由插上了翅膀,使得人们得以在世界之中求证务实、自由探索、充分发展。的编辑思想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滋养,渗透着与达尔文进化论相通的渐进论、实证观和自由观,所形成的自由主义编辑思想是编辑工作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今人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骥.达尔文进化论对宗教思想的影响[D]. 河南大学,2010.

[2] .在上海(一)、四十自述[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

[3] . 我们走那条路[J]. 新月,1930(10).

[4] .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M]// 欧阳哲. 文集(五).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51.

[5] . 全集(22)[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58.

篇8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挫折教育

笔者多年担任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心理脆弱的学生,更加认识到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亟须强化和提高,因此借助本文小议如何借助思想品德课这一有效媒介开展挫折教育。

一、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积极推进挫折教育的意义

挫折固然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和恐惧等消极心理,但是,挫折又能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激发前进的动力,引导着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接近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曲折和磨难也是人宝贵的财富。我们人类的文明,就是在不断战胜挫折中获得进步和发展的。因此,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挫折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内容,结合学生和社会实际进行教学

要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本往往剔选尽善尽美的教育内容,描绘“白璧无瑕”的神州大地,孩子脑海中只有“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美好现实,没有“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风云变幻。一旦社会上不正之风、阴暗现象、污垢潜流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的时候,他们往往目瞪口呆,觉得不可理解。

作为政治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学点辩证观点,既多看主流和光明,又看到黑暗。要懂得挫折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辩证分析挫折的得失――既要看到困难和挫折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又要看到它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增强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与才干,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三、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耐挫折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和效仿伟人、名人是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之一。青少年往往把某些具体人的形象作为自己的模仿形象。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自我发展运动”。

在上《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课时,讲到尼克・胡哲的故事:尼克・胡哲生于澳洲,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议的是s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于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

在简介了尼克・胡哲的故事后,播放了一段尼克・胡哲的演讲视频,其中尼克・胡哲骑马、打鼓、游泳、足球的画面让学生震撼了!尤其是他的“永不言败”――当他想要在倒下的时候起来时,说“即使我失败了一百次,我也要站起来。”然后,他用行动向我们展示倒下后借助头部的力量和残缺身躯终于“站起来”了!尼克・胡哲不屈的身影,让很多孩子湿润了双眼……在课堂总结环节中,孩子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永远不要认为自己不行、不能成功,永远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的说,尼克・胡哲身残志坚,顽强不屈。相比之下,我们四肢健全,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是件多么令人羞愧的事情啊!有的孩子说:有许多人尝试了一百次、一千次甚至一万次才取得成功,我们要相信拥有坚强的毅力、自信、乐观,就能创造奇迹。

四、用真诚的爱心关注并引领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本校初中部“留守儿童”比较多,他们的监护人大多是老人,加之远离父母,缺乏亲情教育,所以他们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可以这么说,留守儿童安定了,农村中学也就安定了。因此要利用我们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耐挫教育。

班里有一个留守孩子小婷:自小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在外打工,小婷很要强,学习勤奋成绩优秀。但是到初三时接连两次月考中成绩不佳,便打不起精神来了,沮丧中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觉得怎么一切不幸都落到自己头上,情绪更为低落,甚至有时流露出轻生念头。发现情况后,及时找她谈话,陪她散步,有时邀请她到家一起度周末,倾听她心中的烦恼和忧愁,替她排忧解难,告诉她经受挫折是现实生活中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的历史进程是这样,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如此。渐渐地,小婷振作起精神,积极乐观投入到学习中。今年中考,小婷以优异的成绩被省示范高中――一中录取。从小婷的身上感受到真诚的爱心和倾情的关注,能激励学生勇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虽历经挫折却逐渐成熟和坚强,从而更有信心获得胜利和成功。

五、满怀热情引导学生自我解剖,增强承受挫折的自信心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 思想政治教育 志愿服务活动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58-01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是一支具有高涨热情和一定知识技能的志愿者队伍。但是大学生志愿者由于社会阅历有限,以及自身其他的主观原因,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其自身的专业性等独特优势,可以帮助大学生志愿者更好的应对这些问题。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志愿者发挥积极有效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关系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成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高校不仅注重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还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想让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志愿者发挥积极有效的影响,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坚持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二是注重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建设。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志愿者影响现状

1.参与目的不明确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不明确。从访谈中了解到,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1)自身意愿

从访谈中了解到,有三成左右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是出于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尊重和认同。这部分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因为自身有较强的志愿服务意愿,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志愿服务行为来帮助他人,促进社会进步。

(2)从众心理

从访谈中了解到,有大约二成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因为周围的同学朋友来参加了,自己闲暇无事,出于“来看看”的心理前来参加。这一部分人的志愿服务行为完全是由从众心理引发的,他们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是因为周围的伙伴来参加,自己如若不来显得“没面子”、“掉队”,而事实上他们并不了解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服务精神。

2.价值认同感不强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认同感不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对志愿服务精神的不了解而导致认同感不强;二是因为对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的不了解或者没兴趣导致价值认同感不强。

3.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性不强

(1)眼高手低

从访谈中得知,有些志愿者高估自己的能力,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困难准备不足,从而导致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受挫。比如,有一位大学生志愿者介绍到,他在去一所农民子弟小学支教的志愿服务经历中,因为自视过高,认为给小学生上课是很简单容易的事情,并没有对当天所授课程做充分准备,导致他在当天的课堂上因为没有准备充分的教学内容而出糗。

(2)无法从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满足感

我们知道,真正的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为了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帮助别人的满足感。而在调研中发现,近乎六成的志愿者表示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较少或者根本没有获得过满足感。有一位大学生志愿者介绍到,他在一次去紫金山拣垃圾的环保公益活动中,收获的只有疲惫和愤慨,毫无满足和快乐。

三、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志愿者影响的举措

(1)完善已有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家庭和新闻媒体。但是通过这些渠道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尚存不足。例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系统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不仅需要通过课堂,还需要关注大学生志愿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他们所在的宿舍、班级、社团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形成社团牵头、班级组织、宿舍互助的志愿服务模式。

(2)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根据社会的发展变迁,要积极拓展创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发挥及时适当的影响,改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

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率较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创新手段,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对大学生志愿者施加影响。特别是21世纪知识经济铺面而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应用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加强高技术武装,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在于它的枯燥乏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志愿者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融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之中。这一方面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4)大学生志愿者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志愿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眼高手低的习惯,端正志愿服务态度,踏实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大学生志愿者也需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积极地投入学习,必将有所收获。

(5)重视志愿服务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志愿服务组织首先需要完善培训制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培训制度,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培训,让组织和志愿者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

志愿服务组织要做到关注大学生志愿者,给予他们一些其他必要的帮助,让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满足和认同,反过来,更加热情地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理性;信仰;人学;生存论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神学由近代转向现代,这是一般史家的概念,这个概念当然并不是完全按照外在的计时方法来区分的,在哲学、神学上不像在现实历史中有一条明确的时限可划。哲学、神学之所以能划分为近代和现代,是因为在这两个时期中,哲学和神学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现代西方哲学、神学中的问题同近代哲学、神学问题之间尽管有着质地差别,但仍然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它一方面是对近代问题的继承与接续,另一方面也是对近代问题做出的现代回答。因此,要深入研讨现代哲学、神学中的生存本体论,就必须回溯近代哲学、神学对相关问题所做的说明,只有察源观流,才能真正把握这一问题的发展脉络和精神实质。在对诸多近代哲学、神学流派及人物的考察中,笔者既没有选择近代哲学的创始者笛卡尔、培根,也没有选择近代哲学的终结者黑格尔,而是选择了康德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做出这一选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以探讨知识论问题而著称的康德学说与生存本体论有何关联?康德的相关见解对现代哲学、神学话语的生存论转向有何种影响?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俄罗斯文艺理论家戈洛索夫克尔在其《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康德》一书中指出:“在哲学这条道路上,一个思想家不管他是来自何方和走向何处,他都必须通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就叫康德。”1)美国的康德研究专家贝克曾引述哲学家中流传的一句格言:“在哲学问题上,你可以赞同康德,也可以反对康德,但不能没有康德。”2)人们之所以给康德思想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原因在于:在康德哲学精神中,既囊括了他那个时代人类在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也凝聚了西方文化自古希腊发轫而来的一切理智生活的智慧结晶,在康德这里既有蓬勃发展的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的影响,又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一代圣哲的思想启迪,还有文艺复兴运动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文化的熏陶;既有唯理论者和经验论者的理论碰撞,又有法国早期启蒙学者和人文学者的思想浸染,更有象牛顿、卢梭和休谟等这些时代巨人的人格和思想的深层积淀。正是在上述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康德以德国自身的莱布尼兹——伏尔夫学派为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学”,奠定了近代德国哲学和神学的基础,而这种哲学和神学的影响所及又大大超出了德国的范围。

然而要真正搞清康德在哲学史、神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现代生存本体论的影响,仅看到上述因素还远远不够,更主要的是要从康德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来理解康德思想的历史意义。康德哲学和神学思想的根基是其《纯粹理性批判》,特别是其中的“分析篇”,当代西方哲学、神学的主要思潮大都从这里出发来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旨是以批判考察人类先天认识能力为出发点,以阐释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冲突为目的,其主要任务就是要确定人类认识能力有哪些先天要素及这些先天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最终为信仰留下足够的地盘。康德把人类的认识能力首先区分为:作为低级认识能力的感性和作为高能认识能力的理性。感性通过先天的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去接受由于物自体对感官的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从而为高级的认识能力提供对象和质料。在“分析篇”中康德又把高级认识能力区分为知性、判断力和理性三种。他认为知性的先天思维形式是所谓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如质、量、因果性、必然性等),知性运用范畴综合统一感性材料才产生了经验或知识,而范畴之用于感性材料是以从范畴规定时间图型而引伸出知性的先天原理这种形式进行的,知性的这些先天原理具有建构性,作为认识对象的自然界的各种规律,正是知性通过其范畴或原理而颁定给它的,亦即人为自然立法,这就是康德自称的“哥白尼式革命”。判断力的作用则在于运用知性的先天原理去统摄、规定特殊的感性现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具体的经验知识。而理性的作用则在于通过其主观产生的关于无条件者的理念(诸如:灵魂、世界、上帝等)去指导知性的活动,使认识达到最大可能的继续、扩大和系统化。然而理性在认识中的迷误在于:一方面它出于自己的本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幻想,即把理念看作是有现实对象与之对应的概念,因而想去把握这些无条件的、超感性的现象界以外的对象,即物自体或本体。另一方面,它不了解知性范畴只有同感性材料结合才能产生关于对象的知识,因而把本来仅适用于感性现象的范畴,用来规定超感性、超经验的物自体。其结果必然产生关于灵魂不朽之类的谬误推论、世界有限与无限之类彼此冲突的二律背反及上帝客观存在的虚假证明等。所有这一切都是旧形而上学所必然产生的假知识和伪科学。这说明只有现象可知,本体不可知,从而也就限制了理性认识的范围。而这不可知的本体的存在也就为人摆脱自然必然性的意志自由、道德、对来生和上帝的信念留下了余地。由此康德认为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为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3)

如果我们仅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分析篇”看,康德似乎只是在讨论知识形成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问题,但这仅是康德哲学的核心之点,而康德的真正目的是要由此出发来构建其更为恢宏磅礴的理论大厦。换言之,康德建构其“分析篇”的主要目的远非仅仅要指明知识形成的可能性问题,而是要以人类知识形成的可能性问题为基点,探讨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他要使其思想由前批判时期的驰骛于外在宇宙而返回于内在宇宙,由前批判时期向世人呈现出的壮观的自然之图转而再向世人贡献一帧人类深遂的心灵之画。在康德看来,知识与道德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人类理性的立法有自然和自由两大目标,即不仅包含自然法则,而且还包含道德法则;最初是在两种不同体系中表现它们,最终将在惟一的哲学体系中表现它们。基于这种考虑,康德在研究了人类心灵的认知能力后,又进一步研究人类心灵的情感能力和意志能力,以及这三种能力指向的三种对象——真、善、美。他认为其《纯粹理性批判》论述了知识如何可能?它是理性的基本目的;《实践理性批判》论述了道德如何可能?它是理性的终极目的;《判断力批判》论述了审美趣味和自然合目的性如何可能?使真、善、美在反思判断力中综合统一起来,消除了自然和自由、知识和道德的分离。康德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哲学研究进行了认真总结,他认为他一生中哲学研究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与人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的四个问题展开的,当他完成《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书后,给朋友司徒林的信中说:“很久以来,在纯粹哲学的领域里,我给自己提出的研究计划,就是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我能够知道什么(形而上学)?二、我应该做什么(道德)?三、我可以希望什么(宗教)?接着是第四个、也就是最后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4)与上述四大问题相对应,从而产生了四门学问: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

由于康德的思想涉及到人类精神文化的全部学科,它在体系上博大恢宏,内涵上丰富深厚,几乎各个部分都闪烁着智慧的真知灼见,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它都呈现一种面貌,以致对它的研究和理解不能不存在一定的困难。它不像黑格尔哲学那样在体系上易于领会,在环节上含混难懂,而相反在环节上清晰易懂,在体系上却难以把握。所以,国内外历来做康德的文章因立足点和倾向性的差别,常常各执一端、各据一偶。有人把康德看作一个知识学家、伦理学家、美学家,也有人把他看作一个科学家、心理学家、宗教学家、法学家、人类学家等等。康德的精神在某些人的心目中是支离破碎的,它在被多元化的同时,也被专门化了,仿佛任何一门科学都可以从康德这个百科全书式的坩锅里提取自己所需要的特殊元素,加以蒸馏、发酵、膨胀而形成一种新的体系和学问。5)

上述现象的出现向我们提出了重新认识和理解康德的任务,即在对康德进行分析研究的同时还要进行综合的研究,把分析原则寓于综合之中,把康德学说看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有着自身的宗旨、基本问题和逻辑线索,有着自身的风格和特质,它的各个部分和环节表现出一种有机的递演关系,并服务于一种终极的目标和理想。基于此种认知,笔者认为康德在东西方世界之中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恒久的魅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学术思想的深层所包含的浓郁的人情味和生命气息。康德的精神包容了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的一切实践领域,思考了人生的根本问题,度量了人类心灵的各种功能、条件和界限,它不仅揭示了宇宙的智慧,更是涵摄了生命的智慧,在茫茫无垠的自然寰宇中凸现了人的价值、人格的尊严和人性的自由。因此,只有从人学的视角研究康德,才能真正抓住康德思想的精神实质。但本论文的主旨不是要探讨康德的人学思想(笔者对此另有专论),而是要以此认识为基础,探讨康德之后受其人学思想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哲学、神学思潮及其这些思潮的生存论转向问题。由之,一方面使我们从中寻觅出现代西方哲学、神学话语生存论转向的历史轨迹,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更为清晰地透视现代哲学、神学与康德人学思想的内在关联。下面笔者分四条路线展开这种考察,这四条路线分别是: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传统哲学路线;科学主义的语言分析路线;人本主义的现象学路线和现代神学路线。

康德以知识论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是近代欧洲哲学的分水岭,但谁也不能在分水岭上停留太久。康德的知识论显然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既然知识以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为前提,那么这种知识只能是抽象的概念式的知识,就活生生的现实过程而言,是一种割裂了的理智形式,因而这种知识不是真知识。在康德看来主体与客体之间固然可以得到相对的结合,但却永远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这种知识论,就自己否定了自己,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康德本人并没有回避这个矛盾,而是径直地宣布了一个不可知的领域,因而在现象与本质之间设立了一个不可超越的界限。打破这个界限,就必须打破主体与客体僵硬对立的这一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从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特别是黑格尔高举起辩证法的旗帜,与这种形而上学知识论对立起来。黑格尔坚决反对康德主体与客体、实践与理性相分离的做法,试图从积极的方面发展康德的理性概念,在其《精神现象学》中他把人的精神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三大阶段。“主观精神”是指个人的精神,它又分为三个小的阶段,这三个小阶段大体上是个人的意识从最原始的、与禽共同的、低级的、模糊的主客不分的状态经过区分主客到达初步的主客统一的过程。但即使是个人精神的最高阶段,也仍然具有有限性。个人的精神为了要实现自己,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亦即否定自身,并从而获得自己的无限性。有限精神的这种真理就是绝对精神。从个人的有限精神到绝对精神之间还需经过“客观精神”,即个人精神的外部表现如法律、道德、社会(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国家是“客观精神”范围内最高的主客统一、最高的主体性和自由。但“客观精神”范围内的主体性和自由例如政治上的自由仍然是有限性的,因此,人的精神的发展必须超出历史即整个“客观精神”的阶段,进入“绝对精神”的领域,在此领域中最高的主客统一才得以最终完成,这里的主体性才是无限的,自由也得到了最后的最完满的实现。至此,人与“绝对精神”同一,有限者的个人达到了“真无限”,这样的人乃是最真实、最完满的人。“绝对精神”还有其本身的发展阶段:第一是艺术的阶段,即以直接感性的形式把握无限的绝对;第二是宗教,即以表象的形式把握无限的绝对;最高的是哲学,它以概念的形式把握无限的绝对。黑格尔认为艺术、宗教都各有其有限性,只有“纯思维”或“无限的思维”及其产物“纯概念”才是最高的“真无限”。6)

然而黑格尔这种超乎主体与客体、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之上的“综合”(绝对理念),本身仍然是一种理论理性。黑格尔的哲学表面上客体性原则占主导地位,实际上仍以主体性原则为核心。理念为事物之全体或总体、总和,仍是抽象的事实。因此,黑格尔的绝对哲学把一个生动活泼,在他说来是“辩证法”的过程纳入了最高形式、最僵硬的逻辑体系,旧形而上学的虚幻性和内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黑格尔标举人的自我实现历程的《精神现象学》中暴露无遗。特别是黑格尔的这种“思辨哲学”虽然保留了自己独特的“范畴”,但仍建造不出一套自己特别的“语言”,它还得用“本质”、“存在”、“可能”、“现实”、“必然”等这些词汇来论述自己的思想,于是同样一个词,仍分为“经验”和“超验”两种意义,而后一种意义遭到了实证主义的强烈反对,指出那是人类日常语言的含混引起的误解,是想象的产物,因为“绝对”就像“上帝”和“魔鬼”一样是既不可证明又不可证实的。这一派思潮,从G.E.莫尔发起对“绝对唯心主义”猛攻以来,经过了许多发展,到维特根斯坦早期《逻辑哲学论》有了一个类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分析篇”那样完整的分析性“语言哲学”理论。研究这一思想发展线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但由于这一思想路线与本论文生存本体论的关联度相对较小,故笔者不作为研究重点。

如果说以英美国家为主的科学主义思潮中的语言分析学派在康德经验知识论基础上开辟了否定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重要路线,那么欧洲大陆现代现象学派则在康德理念论基础上发展出了另一条对抗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主客二分的思想路线。毫无疑问,现代现象学的奠基者和创建者是胡塞尔。胡塞尔把康德的先验性原则贯彻到底,甚至认为先验性是欧洲哲学的最终依归。他认为康德的知识论在感性篇中容纳了感觉杂多性是一种不彻底的表现,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纯思想性的精神世界。他从思想与语言的关系入手,认为人的思想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为了掌握客观世界而设计出来的符号,语词作为符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有所指,即指一个具体的事实对象;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表达,描述一个普遍的思想。所指与对象有关,而表达则与意义有关,二者有原则区别。分析哲学重视“所指”,认为“所指”决定“意义”,“无所指”也就“无意义”。胡塞尔则认为“意义”与“所指对象”之间是一种“游离”和“浮动”的关系,意义本身具有独立性。7)“意义”的发现,在胡塞尔看来,无异于揭示了整个西方哲学的最后秘密,找到了从古希腊开始哲人们所寻求的东西。胡塞尔又从笛卡尔那里采用了怀疑论,并将它发展为“悬搁法”,将一切感觉经验的表象成份“括起来”,然后问“剩下了什么”。经过现象学“括起来”后所“剩下的”,就是“本质”,就是“意义”,它不是单纯的感觉,也不是单纯的概念,它不是形式推论出来的,因而有一种直接性,但又是普遍的,因此又是一种理智的直观或直观的理智。

如果我们把胡塞尔的“意义世界”同康德的“理念论”加以比照,也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内涵。康德不是说纯理性概念没有“客观的”、经验的对象吗?事实上如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已经说明过的,一切“理念”所要考虑的都不是这个客观的、经验的对象,而只是需要“意谓的对象”,因而,本来“理念世界”就是自成体系,可以与实际的物质世界无涉的。所以他一再强调他的“理念”,就是康德意义上的“理念”。正因为“理念”与客观物质对象有这样一种“游离”的关系,才能不受物质世界变幻不居的表象的影响,使人类的知识达到一种绝对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胡塞尔的“理念”论是把康德的的“理念”论拉回到现象界来,使“本体”“现象化”,同时也使“现象”“本体化”,这样“现象”、“知识”才能绝对的可靠。这样胡塞尔就否定了康德的不可知论,所谓“物自身”虽然不是“事实的知识”,即“上帝”、“意志自由”、“不朽”虽然不是具体科学的对象,但它们在人的想象、幻想里却是可能的对象,而且作为思想的对象,作为意谓(意向)的对象在思想中更有着必然的根据,因而我们不但经常“言说”它们,而且也经常“讨论”它们。8)

以上我们以康德为出发点,从黑格尔讨论到胡塞尔,从表面上看来,他们的理论似乎与生存本体论无所关联,事实上恰恰相反,海德格尔正是从康德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胡塞尔的“意义世界”发展出其生存本体论的思想。我们知道,胡塞尔强调先验的纯粹意识之直观是把握事物的根本方法,借助此种方法,人们便可以将事物的意义世界变成内在于我们意识中的存在,在这种纯粹意识之中,主体与客体、意识与存在、物与我便真正实现了彻底的统一。但海德格尔认为胡塞尔利用本质直观所获得的“意义世界”和黑格尔用思辨逻辑所获得的“绝对精神”都是一种不真实的存在,因为他们在其认识道路上所坚持的仍然是主体性原则,所不同的是胡塞尔比黑格尔走的更远、更彻底,然而真实的存在早被他们遗忘和遮蔽。在海德格尔看来,凡是要探讨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学问,一旦忽视了人的存在,将人的存在存而不论,或对人的存在没有获得清晰明瞭的理解,那么这种认识必然是错误而虚假的,最终仍然要重蹈主客二分的传统形而上学的覆辙。海德格尔认为要真正克服一种倾向,不是从外部用另一种倾向代替它,不是在各种对立关系中来回颠倒,不是你说东,我说西,而是要找出它的根源,使这种对立“过时”。有鉴于此,海德格尔要深入到胡塞尔“纯粹意识”的原始根基——人的存在(此在Dasein)中来探讨哲学的根本问题。换言之,海德格尔要对作为哲学起点和终点的人的存在做基本分析:通过探讨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的在世、操心、死亡、时间等问题而重新为哲学置基。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即“此在” (Dasein) 是意义世界得以开显的前提条件,“本质直观”、“纯粹意识”只是此在与存在发生关系的结果,一旦失去此在,“本质直观”、“纯粹意识”便了无支撑的根基。9)如果说胡塞尔讨论的是现象的自显,海德格尔则要究明现象自显的本源,从此种意义上讲,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就是“存在学”,就是对此在及此在与存在关系予以解蔽的诠释学。

当然,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所做的这种生存论转向不是空穴来凤,在其前面已有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尼采等人的相关论述奠定了基础。克尔凯郭尔是现代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位生存哲学家、神学家,也是西方哲学、神学话语中生存论转向的肇端者。在克氏看来,思想与生存本来是不分轩轾,其道一体的,在古希腊多义的“to be”、“being”中已经贯注了丰富的生存思想,这种思想与生存的同一境界在柏拉图的哲学中被分离了,从柏拉图开始出现忽视生存并且分离思想与生存的倾向,本来平实的“思想”退化为艰深晦涩的“思辨”,活生生的生存被贬低为僵死的“实存”。因此,克氏对欧洲理性主义传统存在论中没有人,特别是没有“个人”的历史深恶痛绝。当然克氏对个人的强调也有一个限度,即个体的生存必须顺从于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但不生存,个体生存但不存在,前者是本体,后者是派生物,对生存的自我理解最后必须归结到宗教信仰上。

叔本华与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一脉相通,他一方面以反理性主义的哲学方法,对抗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理性主义哲学权威;另一方面以唯意志论的人生哲学批判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实践哲学。他认为生命意志无所不在,又无所不能。世界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种生命意志的“客体化”显现形态,显现的过程犹如柏拉图的理念运动,有着不同的等级和形式,人是生命意志客体化显现的最高形态,因此,我的意志便是生活意义的本原和所有行动的原因和目的。人的悲哀在于他以远远超过一般生物的感受力却承担着与一般生物同等的生存,人清楚地知道生存的悲剧结局,但却无法逃脱对这一悲剧结局的痛苦体验。

尼采不满于克尔凯郭尔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生存观,在对西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英雄主义的生存观。尼采认为,从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文化和道德已经完全丧失了它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理由。人们所驯服的“自在之物”本身就不存在,“自在之物”是荒谬的,如果我们撇开一物的全部关系、特征、活动,就不剩有该物了,物性是我们根据逻辑需要虚构进去的。人的生存高于一切,人的生存可能是孤独的、不幸的,但绝不是悲观的。因为超人的意志可以承受起这种孤独与不幸并转化为生命的动力。生存的悲观转化为生命意志的崇高。上帝已死,人再也不能按上帝的形象塑造自己,而是由自己的意志所规定,其中那些完全以自己的意志支配了自己的生存从而真正显示出生存的超越性意义的,尼采称为“超人”。正是由于尼采对西方传统的超验生存观及神学生存观的彻底反叛,也由于他对前期生存哲学的消极的生存观的批判,生存哲学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生存论问题开始成为现代人学哲学家们的普遍文化自觉。10)

然而由生存哲学所启动的生存论转向集大成于海德格尔,如前所述,海德格尔把反叛的矛头从近代康德、黑格尔及至现代的胡塞尔扩展到整个传统哲学,把在尼采那里尚作为一种现象的思想性反叛深化到对哲学基础即存在论的系统清理与批判。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中整个两千多年形而上学的历史恰恰是真正的“存在”被遗忘的历史,表面上看是确立存在的历史,其实是在抛开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生存,即此在(Dasein)之后对于实体化与知性化的“在者(Das seiende)”的确证,因此海氏提出以“此在”为中心重建基本存在论,并把通过此在所呈现出来的存在直接称为“生存(Existenz)”,认为只有通过此在才可能主动地确立与世界的关联(在世),从而真正阐释“存在何以在”之类的哲学根本问题。

在康德思想遗产中发展出的与生存论相关的第四条路线是现代神学路线,在对这一路线展开讨论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康德的神学本体论予以说明。我们知道,上帝在并且与我同在是康德终身的信仰,但上帝怎样在、怎样与我同在却是康德“批判哲学”神学观的核心问题。康德指出,上帝应是经验世界的外在,宗教神学本体论、教会神学宇宙论和自然神论等关于神的观念偶然随意,并不能证明上帝之在。经验界的上帝死了,道德世界之在、内心希望之在才是上帝的居留之所。人类只有通过对道德的探索才可能确立上帝之在。道德的核心是责任,责任的基础则是人对自由的呼唤和自由的实现。当人向道德的上帝敞开自身,人便开始了一种源于信仰、显于道德行为中的生命直觉:思。“思”使我们走向上帝,“反思”则使上帝接纳了我们。真正的上帝应是人的自由生存的注解。11)

康德之后的施莱尔马赫12)在批评康德的过程中从生存论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情感论。他认为康德由道德服从引伸出的神学本体论,预定了主体、客体之间的分裂,预定了人与上帝的差异、分离与距离,必需在同一性原则的力量下克服这种差异。这种同一性的力量既不是理论知识,也不是道德行为,而是一种无条件的绝对依赖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同于主观的心理情绪,而是超越于主体与客体之上的宇宙对我们存在的深层结构的影响。施氏还区分了两种无条件依赖的形式:一种是因果性的依赖,即指向一个东西,如儿童依赖父母;一种是目的性的依赖,即指向一个目的,如道德完满。施氏认为基督教是一种目的性类型的宗教,它具有无条件依赖道德命令的特征,在这里康德的影响又显现出来。13)

深受胡塞尔现象学影响的神学思想家舍勒则认为上帝的存在完全是自体自根的,不依赖于人的情感而存在,如果承认了施氏的理论,就等于承认没有眼睛(主体的宗教情感)就没有颜色(上帝)。由此舍勒提出了自己的神学生存论主张,他认为拥有一个“绝对之域”是有限个体之意识的本质,这种绝对之域同时是存在和价值的一个未知数x ,个体意识必须用某种意涵去填充它。舍勒称这种绝对之域的意涵为“信仰财富”,宗教信仰的建构属于人的内在本质。一无所信者仍是一位信仰者,其信仰意涵是“虚无”。宗教行为的意向性建构作为人的意识本质,并非在于它是人性的,而是在于人是“有限性”的存在。对人来说,选择不在于信仰或不信仰,而在于是否能使信仰获得“恰切的信仰对象”。

面对康德以来(可上溯至柏拉图)的本质主义的生存本体论,即从人在整个宇宙中的本质属性(诸如:人本性的善与恶、人的有限与无限)来谈人的生存、人与上帝关系的理论,当代新教神学家布尔特曼、莫尔特曼等人则提出了观察人的存在与上帝之在的另一种方式,即从人在特定时空中的生存状况及人被异化的生存条件为出发点来谈人的存在、人与上帝的关系,并形成了一整套影响日渐深广的生存神学和末世神学理论,特别是健在的德国神学家莫尔特曼从人的生存与死亡谈及人类历史的延续与终结、宇宙自然的生成与毁灭,从而形成了一套整全的末世神学理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主旨不仅是在讨论知识论问题,而是主要在讨论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康德以此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完成了其他各部批判性著作,最终以他个人和他那个时代所独有的方式回答了有史以来困扰人类的四大哲学和神学问题:人能够认识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人应当希望什么?人是什么?但康德仅是行走在真理途中的伟人,在他之后的哲学家、神学家一方面从其思想遗产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又从其理论体系中发现矛盾,并继续前行,力图克服他留下的各种矛盾。其中,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以西方传统哲学特有的方式在更深层次上回答了康德的四大问题;而科学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及各种宗教神学理论则结合现代社会的人类处境,以新的话语方式对近代社会康德提出的问题做了现代回答,特别是以胡塞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派;以施莱尔马赫、舍勒、布尔特曼、莫尔特曼为代表的生存神学、末世神学最终完成了西方哲学、神学由本质主义存在论向存在主义生存本体论的转向。西方哲学、神学的这一转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哲学、神学研究的起点,我们还会像康德一样继续行走在通往真理的途中。

参考文献

1.何尔森.古留加,《康德传》,贾泽林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1页。

2.L. W. Beck,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Kant, The Bobbes – Herrill company, 1965,p3。

3.参阅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9页相关论述。

4.康德著《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版,第216页。

5.范进,《康德的文化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5页。

6.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15页。

7.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版,第326页。

8.叶秀山,《思.史.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87页。

9.陈俊辉,《海德格尔论存有与死亡》,台湾学生书局印行,民国八十三年九月版,第44页。

10.邹诗鹏,生存论转向与当代生存哲学研究,求是学刊,2001年第5期,第33页。

11.张政文,关于上帝之在的对话,求是学刊,1996年第4期,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