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环境保护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草原环境保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草原环境保护

篇1

关键词:GIS;生态环境;信息系统

草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全球变暖和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导致阿克塞现今草原生态环境仍然面临巨大考验。虽然近几年当地政府大规模采取“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等政策使得草原生态有了很大改善,但仍不明显。因此利用GIS技术建立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

1区域生态环境介绍

阿克塞县隶属于甘肃酒泉,其不仅处于甘、青、新3省交汇处,同时还被柴达木盆地荒漠和河西走廊荒漠包围。但它本身并没有过多荒漠环境,与之相反阿克塞的草场面积多达106.67万hm2,是我国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全民的努力,阿克塞的草原生态环境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恶化趋势仍然明显,保护工作也迫在眉睫。如何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也成为现今非常重要的工作。

2GIS介绍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它是我国现今最主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其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从而对整个空间进行分析和处理。目前已经在我国多处领域中得到应用,随着GIS的不断发展进步,GIS在草原保护中的应用也比较成熟。GIS可以提前探测到草原是否存在灾情、草畜是否处于平衡,这样就能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为当地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功能实现

3.1系统概述

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且难度较高的信息系统。为了满足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发展性,通过对国内外GIS软件进行分析,笔者选择SuperMapobjects6作为对GIS进行二次开发的软件。这样就会使整个系统功能更加强大,针对性更强。同时为了减小开发难度,开发人员可以利用便捷的C#、Java等目前的主流程序语言进行系统开发。

3.2系统功能概述

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草原生态工程规划建设子系统。通过C#和SuperMapobjects6组件进行组合,使系统具有图像编辑能力。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地图的不同图层的叠加使用完成生态环境的规划保障。将自己完成的生态工程与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样就能及时掌握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例如禁牧就可以通过草原保护数据和遥感影像对比,从而表现出草原生态环境的前后差距,并及时制定改善措施。

(2)生态监测子系统。生态监测子系统是有效监测草原退化和沙化的重要手段。通过遥感影像与系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既能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了解,同时还能为后期的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信息查询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能够对阿克塞草原的所有生态保护信息进行查询,使管理人员及时、准确的获取信息。

(4)系统维护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主要是对信息进行保护,同时定期对其进行更新和删除无用信息。

3.3系统的总体目标

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主要有下面几点:①开发一个功能性强、操作简单的草原生态保护信息系统,能有效的为生态保护提供一个完善的信息化平台。②利用GIS技术能够有效的对阿克塞草原进行监控,同时对草原隐患进行反馈,以便于及时对其进行治理。③通过其独特的空间分析和遥感影响能力,对空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从而为草原生态环境的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4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

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间距控制管理和输入、输出同时又能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及时制定完善策略的空间型信息系统。这样的复杂系统需要将遥感影像信息和多媒体信息进行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还要将信息录入和信息查询纳入其中。

3.5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建立

3.5.1基础功能

GIS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图层数据进行放大或者缩小,地理要素的添加和删除都可以利用其它组件来实现。例如SuperMapObjects6这个核心控件就能对环境进行很好的添加。首先要对GIS和SuperMapObjects6进行有效的结合,其次选择需要使用的控件,然后掌握其相应的接口和应用方法。同时在C#程序中将要添加的功能和控件进行编程,最后编写代码。这样就能使系统得到完善,从而实现系统设计的目标。

3.5.2信息查询和数据分析

输出SuperMapObjects6主要通过2个方法应用到空间查询中,分别是QueryByDistance和QueryEx。通过这2种方法能很好的对空间查询进行编程,从而实现所有的空间查询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将所选的数据进行定位,形成完整的几何图像。这样管理人员就能通过观察从而得到直观的分析数据。输出由布局组件来完成,通过C#编程语言完成地图的布局。

3.5.3数据库连接

由系统结构图可以看出,系统的数据库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主要由气象、土壤、草场等数据组成。而空间数据库主要是由图像和图形组成,例如:植被分布图、地形图、土地利用专题图、遥感影像等。数据库的信息往往非常复杂且种类繁多,所以一定要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编码并且将其放到相应的地理位置。这样就能分层次的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系统的空间信息主要是在SDC源中存储,同时通过SDX引擎和数据库SQL进行连接。系统主要用ADO技术访问SQL,同时在ADO使用前必须要在C#中建立#import库文件,并且要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同时还要通过ADO库的ConnectionPtr接口和RecordsetPtr接口,编写代码创建基于DSN的数据连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访问和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管理者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了解。当某一地方出现问题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就能对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提升当地人们的经济利益,为当地的发展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4结束语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关乎所有人的切实利益,它是防止沙漠化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当地发展和生活的重要支撑。利用SuperMapObjects6对GIS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构建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能从宏观上保障当地生态稳定规划的建设全局,这对阿克塞县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邦杰,马友祥,李兵.中国草原保护与建设[J].中国发展,2010(4):1-5.

[2]马轩龙,李文娟,陈全功.基于GIS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对甘肃省草地类型的划分初探[J].草业科学,2009(5):7-13.

篇2

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是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一类项目。环资委提前介入了解情况,先后赴杭州、宁波等8个市开展立法调研和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站实地考察,听取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收到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后,于9月9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意见报告如下:

机动车排气是大气环境中氮氧化物、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引起城市灰霾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省各地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至2013年6月底已达1338万辆,全省单位路面机动车保有量居全国各省之首。机动车排气已成为污染大气环境、影响城市形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对机动车排气污染只作了原则规定,难以满足我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有必要结合浙江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

环资委认为,条例草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对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实行环保分类标志管理等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主要内容可行,建议将条例草案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同时,环资委对条例草案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职能部门的职责问题。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涉及政府多个部门,需要建立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建议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环保、公安、交通、质检、工商等部门的义务和责任。增加商务部门在组织合格油品、机动车强制报废行业管理中的职责。另外,我省不少市、县(市)成立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机构,承担了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的具体工作。为了明确这些机构的法律地位,建议条例草案第四条中,增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其所属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机构负责具体监管工作的规定。

二、关于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问题。环保分类标志管理是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直接关系到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建议条例草案第十三条增加环保标志管理的核心内容或总体原则,提出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的指导性意见,明确环保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分工,细化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要求。

三、关于执行排放标准问题。据预测到2015年,全省机动车保有量将达1800万辆,与此相关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将对我省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有必要实行更严格的措施,加快淘汰高排放机动车。建议条例草案增加对在用机动车制定分阶段、逐步加严的排放标准和黄标车的认定标准等内容。

四、关于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问题。群众出行方式的选择和机动车使用者的驾驶习惯对机动车排气污染有重大影响。建议条例草案增加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的内容。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体宣传和绿色环保活动,对社会公众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的宣传,倡导绿色出行,并鼓励对机动车违规排放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五、关于对外省牌照车辆的管理问题。条例草案第六条规定“在本省使用的机动车应当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而目前实际情况是,有大量外省牌照的机动车在我省境内长期使用却缺少有效监管,特别是一些外地载货汽车、挂车、专业作业车,是排气污染的重点对象。建议条例草案增加对在我省营运的外地车辆实行排气污染监管的内容。

六、关于优化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的交通状况与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有着密切联系,交通堵塞会增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加剧城市的空气污染。公交车、轻轨等交通出行方式,运输效率高,总污染排放量小。建议条例草案增加优化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内容。

篇3

一、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1、生态旅游是指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前提下,对当地的自然区域进行科学的开发利用。生态旅游就是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基础,使人们带着好奇心去观察欣赏自然现象和人文风光,使旅游者在一个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自然区域完成旅游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文化。

2、生态旅游强调对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旅游一直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这也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必备前提,并且这是生态旅游区和自然旅游区的本质区别。

3、生态旅游希望当地的居民积极参与,尊重他们的应有权利,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生态旅游除有为旅游者提供体验自然旅游的自然环境的责任外,还有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以及维护当地的文化习俗完整性的义务。生态旅游应具有教育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努力提高游客环境保护的意识,甚至改变游客的生活方式和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

(二)生态旅游的开发理念

针对传统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生态旅游应运而生。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它是指使游客到景点或到一些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态区域进行旅游活动或为倡导这种旅游提供的一些服务。与生态旅游相适应的生态旅游开发是指通过一些技术和经济活动,使自然界中和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生态旅游资源成为吸引游客,并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生态旅游开发与传统意义的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其提出了保护性开发的新理念,具体表现为; 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是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个限制级的前提,在自然环境和现有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选择生态旅游开发的方式和强度,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让当地居民受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强调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生态旅游开发是一种科学先进的开发理念,这一理念对于在草原生态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绝对优势的内蒙古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内蒙古草原旅游的现状和问题

根据交通位置、资源分布、市场需求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先是在乌兰察布草原开发建立了三处旅游风景区,分别是希拉穆仁草原、灰腾锡勒旅游区、格根塔拉旅游区。成为国内外游客到内蒙古旅游的首选旅游目的地。进入九十年代之后,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和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内蒙古的呼伦贝尔、鄂尔多斯等地也迅速开发出了多处草原旅游风景区,已经可以接待相当规模的游客量,草原旅游已经是内蒙古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主题形象。但是,用生态旅游的理念来重新评估审视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的现状,还是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例如,由于在过程中开发的力度和方式不当,保护措施不到位,草原的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草原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过于分散且规模太小;旅游产品的结构单一,组合开发程度较低;草原旅游产品缺乏品牌性产品,导致塑造旅游形象时乏力。

三、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研究

(一)间集聚规模开发与散点开发相结合

空间集聚规模开发模式是指在开发草原生态旅游时,在空间上要尽量集中在靠近旅游中心地的位置,以便能够使旅游中心地已有的基础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还可以借助旅游接待中心特有的旅游资源,例如展馆、博物馆、历史文化遗迹等,进行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利用,建设草原旅游的招牌景区,提高游客接待规模,通过草原生态旅游开发区带动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同时这种开发模式可使游客的部分活动转移至旅游中心城市,相对减轻游客的旅游活动对草原生态旅游景区造成的环境上的破坏程度。

散点小规模开发模式是指以优良的草原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使草原旅游景区(点)在空间上呈一个个的独立点分布状,形成小规模旅游景区。在草原旅游规模开发时这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可以作为空间集聚规模开发模式之外的一种辅助形式,既在旅游空间集聚、规模开发分景区的四周,利用具有鲜明特色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一些和规模草原旅游不同的特色专项旅游产品,这样可以使原生态旅游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二)原生态观光与草原文化体验相结合

总内蒙面积35.9%的4135万公顷的草原,是内蒙古开发一切旅游产品的基础和依托,因为草原横跨几个不同的温度带,自动向西依次形成了草甸草原、干草原、沙漠化草原和荒漠四个类型生态景观。辽阔、绚丽多彩草原极具观赏力和视觉冲击力,是开发草原生态旅游的基础资源。但每种草原景观面积很辽阔,所以在每种草原景观的范围内,景观很单一,缺乏特定的观赏个体,很难使游客有一个连续的旅游体验。因此,草原生态旅游在逐步向教育、科考和草原度假休闲等专项草原旅游项目拓展的基础上,注意将草原特色的民俗文化与草原生态旅游进行有机结合,丰富深化草原生态旅游产品。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多种草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不可代替的,是草原旅游资源中最具生命力和魅力的部分。选择一些具有知识性、审美性的民俗文化,用多种展现方式去展现这些民俗文化的特有魅力,可以使草原生态旅游的内容更充实,更突出草原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通过特色的民俗文化突出地域差异,既能使草原生态旅游的参与性、独特性得到提高,使游客获得更生动、真实的旅游体验,并从中感受到独特的草原文化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又可以在不同地区塑造不同的草原生态旅游形象,进而提高草原生态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四、内蒙古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策略

(一)政府加大草原生态保护的力度

发展草原生态旅游必须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所以负责草原旅游的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士的法制观念,依法加大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同时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建立完善有区别的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各地的所有生态旅游项目要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总体规划设计,具体实施执行时,可以根据“谁主管、谁协助”的原则分层次、分范围、分类别的明确各个职责的负责部门,配置专门的管理执行人员,列入岗位目标管理

(二)端正思想,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正确的理解生态旅游是内蒙古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首要前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的,把普及自然知识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创新的更高层次的旅游。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要保护好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因此,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应从这个建设原则出发,进行以在不破换生态资源为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开发。加强涉及旅游业人群特别是和旅游业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更自觉地去保护生态环境。

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条件,因此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工作,切实从法律的高度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日常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强制性遵守的法律相结合。对于一些破坏名胜古迹、毁坏草原森林、制造白色污染、伤害野生动植物及保护动植物和在生态旅游景区乱搭乱建的行为要加强管理和法律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五、结语

篇4

[论文摘要]民族地区草原作为我国草原的主体,也是实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探索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体系,包括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问题对于实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促进民族团结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民族地区 草原生态补偿 构成

一、民族地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含义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草地大国,拥有的60亿亩天然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全国各省区中,又以民族地区拥有的草原最多,其中西藏自治区草地面积最大,全区有7084.68万公顷,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21.40%;依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四省区草地面积之和占全国草地面积的64.65%。可见,民族地区草原占到了我国草原面积的绝大部分,民族地区草原生态的改善对于我国整体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态补偿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环境保护而提出的概念,一般认为,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能有效地遏制人们行为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构建完善的民族地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也被视为保护民族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关于生态补偿的概念,目前尚没有统一意见,理论界有多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国家或者社会团体之间通过公开的书面文书,约定可评价的损害资源环境行为的种类,然后按照一定标准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收取相关费用,将所征收的费用按照比例,通过事先约定的某种途径,转嫁到因进行过度资源环境开发或主动进行保护资源环境导致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第二种认为生态补偿机制是指环境利用及自然环境开发中,国家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统一收费以实现对所有者的损失进行补偿,达到促进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的。

第三种认为生态补偿分广义与狭义理解,从狭义的角度阐释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给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造成破坏,因此采取包括补偿措施、恢复项目、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保护性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生态补偿则指针对因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技术、资金、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支出的教育费用、科研费用。

结合民族地区的草原现状,笔者认为,民族地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牧区,国家、社会、草原资源生态受益人及其他组织以资金方式为草原资源生态效益付出经济代价的人提供适当的经济补偿,用于草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加强草原资源自我调节的法律制度。

二、民族地区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民族地区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统筹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协调发展。我国草原牧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牧区又是新疆、内蒙古等民族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牧区相对于民族地区的农区、城市来说,由于草原生态恶化、牧民收入渠道单一等原因,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更为滞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为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特别是其中的牧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协调发展将会发挥积极有力的作用。

二是有利于改善民族地区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区,内蒙古、新疆草原牧区是我国华北和西北的两大生态屏障。民族地区草原产品及生态治理项目从整体效果上看已成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农牧民们为全国的生态保护做出了贡献,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草原,而享受草原生态服务、产品的人们如不需支付相关费用将有违公平公正原则。通过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由中央统一调度各地资金,由各级政府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直接扣划补偿,这就将牧民们的切身利益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直接联系,对于保障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将会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三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我国草原牧区既是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又与12个国家接壤,涵盖62%的陆地边界线,承担着守土护边的重要职责。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不断提高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国家边疆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民族地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体系构建

民族地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以草原为载体,涉及到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这些补偿要件构成了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完整体系。

(一)补偿主体

草原生态机制的补偿主体包括给付主体、接受主体、实施主体。就补偿的给付主体来说,以环境问题的社会性与环境保护的公益性为出发点,将政府作为生态补偿的主要给付主体已经成为目前理论界的普遍观点,就草原这样具有普遍价值的公共产品来说尤其如此,应以中央政府作为主要的给付主体,中央政府拨付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下发给民族地区。但是过分强调政府的主体地位则使得生态补偿主体范围过于封闭、单一,不利于生态补偿机制的良性发展。因此,可以将企业等经济组织纳入生态补偿机制的给付主体行列,企业为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不断从生态系统获得物质生产资料。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破坏原有的草原生态系统,所以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补偿义务,当然企业等主体作为给付主体并不直接向接受主体补偿,而是通过向国家缴纳税费的形式再转移到接受主体,以此来实现补偿的目的。此处的企业、其他组织不具有地域性,凡符合法定条件,从草原生态系统中获取了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的主体都可以通过特定的税费体制成为给付主体。

生态补偿的接受主体是因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生态产品、从事生态环境建设,因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使正常的生活工作条件或财产利用、经济发展受到不利影响,因此获得物质、技术、资金或者税收优惠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就民族地区草原来说主要是草原上的农牧民,他们因为退耕退牧或其他限制生产行为而使自身权益受损,为保护生态做出的贡献理应获得补偿。

生态补偿的实施主体即具体负责补偿的执行者,他们由给付主体中获得资金、物质等补偿来源,并将这些资金、物质公平合理地补偿给接受主体。依据补偿类型、补偿范围、补偿主体的不同,补偿的实施主体可以分为:一是民族地区政府或其他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的机构,二是非政府环保组织等社会组织通过给付主体的形式补偿,三是成立专门的代表公共利益的机构具体负责生态补偿的相关事宜。

(二)补偿对象

生态补偿的对象是生态补偿主体利益关系的具体指向对象,主要是指水土资源、野生动物、湿地、自然景观及动植物资源等生态资源,具体到草原生态补偿就是草原这样的生态系统。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森林对生态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草原与森林具有同等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树可以抵挡风沙,草则能固沙保土,减少径流。有人形象比喻:树是一把伞,草是绿地毯。草原碳汇功能十分强大。据研究,全球草原存碳量约为4.12×1011t~8.2×1011t,占33%~34%,与森林的4.87×1011t~9.56×1011t相当。”因此,通过生态补偿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对于充分发挥草原的生态作用意义重大。

(三)补偿方式

我国的生态补偿途径与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与尺度大致可划分为多种。例如:依据补偿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补偿、民间补偿、市场补偿;依据补偿的手段不同,可分为政策(制度)补偿、资金补偿、技术补偿、实物补偿等。总体上,在民族地区草原我们实行以政府补偿为主导、其他主体补偿为补充,资金补偿为主,实物补偿为辅的补偿方式。

(四)补偿标准

篇5

摘要:通过探讨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文化、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剖析成因,提出促进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运行机制、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发展沙产业、开发生态旅游业等,这些对实现牧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资源宝库,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多条大河的发源地——中国牧区不仅构成了我国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而且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牧区草原沙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以及城市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非常突出,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成为牧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不仅阻碍了牧区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全国可持续发展形成阻力。因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

一、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

我国牧区既是生态脆弱区,又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西部的经济发展

我国已有1/4以上国土出现荒漠化,其中以草地为主,占68%,其次为耕地,占23%,其它利用类型土地占9%。95%以上的荒漠化土地集中在我国牧区,其中新疆最多,其次是内蒙古,再次为、甘肃、青海、宁夏。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草地退化面积大约占草原总面积的10%,80年代达30%,90年代已扩大到60%以上,其中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全国退化草原的面积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张,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草地退化比例最高的是宁夏、甘肃,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比重达80%以上,其次是新疆、内蒙古、青海,退化面积占50%—75%。

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牧区局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仍未实现根本扭转。目前,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自治区)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以上,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最集中的区域。一些资料表明,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总量高达20多亿吨。土地沙化已威胁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牧区地处我国的内陆地区,比较封闭,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

第一,草原产草量下降,牧草变得低矮稀疏,有毒有害植物孳生,草质变差,严重制约牧区主导产业——草原畜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主要草原区产草量平均下降幅度为17.6%,下降幅度最大的荒漠草原达40%,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也在20%左右,使草畜矛盾更加尖锐,不得不推行禁牧和休牧制度,进而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显著上升,广大牧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

第二,造成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须的首要条件。中国牧区绝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植被减少与水土流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弱化了水源涵养功能,用水更加紧张。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很多河流断流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如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艾比湖水面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200平方公里缩减成现在的500余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湖泊有30%以上干化成盐湖或干盐湖,累计亏水148亿立方米,湖水面积减少300多公里;黄河源区有不少湖泊已经干涸等等。另外,在水资源的开发上忽视区域平衡,使水资源变的更加紧缺。

第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提高。广大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对各种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弱,加上人为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生态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由于滥垦、滥伐、滥牧,湿地围垦、陡坡地开荒、河流上游毁林垦荒等,导致森林、湿地的蓄洪调洪能力下降,一方面洪水灾害加大,另一方面抵御干旱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旱涝灾害尤其是旱灾加重;天然林的大面积减少,林种趋于单一化,林龄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林地的抗干扰能力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生态功能下降;另外,草地植被的破坏,群落结构改变,质量与功能下降,鼠虫害频发,等等。

在牧区,草地的承载力的下降,生态屏障作用的降低,不仅降低了生存质量,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巨大压力

牧区人均国民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并集中了全国70%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导致经济发展的直接目标易倾向于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足,发展经济主要注重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当经济收入和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牺牲的往往是后者。

长期以来,人们发展牧区经济因未以经济与生态协调的生态经济思想作指导,只考虑发展经济的需要,而忽视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影响了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致使经济社会出现非持续性,这是我国牧区长期以来经济落后的生态经济根源。由于我国牧区大都是各种矿产的富集地,开发矿产资源不约而同地成为牧区发展工业的首选,在部分牧区甚至成为经济支柱。但由于开采量大,因而造成对土地的破坏。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除占用和破坏土地外,还导致土地塌陷、地面沉降,并引发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灾害。如果说开垦的草场能在数年内有效地恢复的话,那么开矿或者办化工厂而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草原更难以恢复。

二、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矛盾冲突的成因

(一)文化成因

在农耕文化的支配下,人们对草原的生态价值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1934年,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所编的《中国农业之改进》一书中,将草原作为荒地对待,提出:“我国荒地有数百万方里之多,……苟能移民殖边,……”。后,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也将草原称为荒地。1954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5年宪法的第6条第2款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8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3部宪法,都没有提到草原。当然不是疏忽而造成了缺漏。是把草原归入“其他”资源里去了吗?想来也不是。对于广袤以数百万平方公里计的草原,说什么也不会用“其他”来涵盖的。显然,在3部宪法里,草原都被纳入“荒地”这个范畴中去了。可见,草原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被忽视了。

(二)经济成因

追求经济的过快增长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为解决资金、技术等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牧区地方政府希望招商引资、发展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来带动本地经济增长并没有错,问题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地方政府忽视了某些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发达地区出于产业升级的需要,会把一些低技术、低附加值、高污染的行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也对牧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成严重威胁。

牧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畜牧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产业之间关联度低,阻碍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是畜牧业产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乏力。畜牧业产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及技术含量低,畜牧业关联产业(如畜产品深工业等)发展比较缓慢,畜牧业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对草原重利用轻投入,既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逐步枯竭,又使生态环境恶化。二是工业装备陈旧,主导产业单一,产业链条短,行业地区分布不合理,结构效益差。而且牧区工业以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业结构趋同,地区的经济特色不明显,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导致在同一低水平上进行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影响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延缓了牧区的发展进程。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牧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其产值占本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40%,并且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尤其是金融、咨询、科技推广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发展较慢,不利于生态经济和环保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政治成因

追求短期政绩的目标与实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所要求的长远目标不相符。现行行政绩效考核主要内容是经济政绩,考核采用的是非全面的和短期的标准:即主要考核领导干部的经济政绩,而忽视考核其生态政绩;主要考核其5年任期的短期政绩,而不考核其产生久远影响的长期政绩。政绩要求官员“任期内见成果”,于是那些见效期超过任期的工作往往被忽视了。

我国草原资源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共同的偏向,即重新建,轻保护;重工程,轻管理;重集中工作,轻分散工作。许多部门倾向于狠抓退化草原的治理工作而忽视草原的保护工作。我们知道,草原生态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草原生态一旦被严重破坏,其逆演替就会发生,再恢复绝非易事。

(四)政策成因

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以1986年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全面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结果,是东部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相对发展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牧区作为东部地区原材料基地的“垂直分工”,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加强的趋势。①牧区资源型区域采掘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这一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资源型工业比重大,产业科技含量低,导致轻重工业结构、加工工业结构和工业产品结构的趋同化,例如,采掘和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全国平均为50.4%,而青海和新疆分别为83.0%和87.0%。工业结构趋同化的结果是产品过剩并且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差,并易产生环境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

首先,牧区有特殊的植被资源,比如甘草、麻黄草、冬虫夏草、发菜、雪莲花、肉苁蓉等,这些资源有巨大的需求市场,由于缺乏有组织的规模化种植开发利用,导致人们无组织地乱挖滥采,既耗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在开发中应该加大这些资源的人工种植技术研究,组建种植开发企业集团,使无序的群体开发活动变成种植、运输、加工、销售经营一条龙的企业活动。其次,牧区大多处于高原地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力能,在一些大山区,还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再生能源,既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又对牧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能源的开发利用,属于基础性建设,可以重点借助于国家投资或寻求国际合作。再次,牧区具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各种金属矿藏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对发展牧区经济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但应针对不同类别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对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应予战略储备;开发可能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可再生资源,应暂时不开发;对那些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地下资源,应在开发时和开发后作好自然生态的保护、废物的处理、土地的复垦或植被的恢复,避免造成对地下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尤其注重对生态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牧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许多物种、植被及特殊的自然景观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另外,牧区是我国几大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做好自然生态和各类资源的保护,使生态环境维持在保证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运行机制

第一,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和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第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引入机制。国家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防护林、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积极引入社会各方投资,逐步建立流域补偿、资源开发补偿、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第三,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健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尽量提高法律条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制定实施条例,形成配套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同时,必须严格执法,并通过公众参与制度和公众举报、听证等制度,疏通各种环境监测渠道,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增长。

(三)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

只有生态经济模式,才能够实现牧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生态经济是解决牧区生态脆弱与贫困问题的最优路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牧区应该运用生态理论,进行不同资源和产业的组合,促进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传递,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生态产业链,实现产业组合的最优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成本的最小化。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应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一是以草定畜,推进季节畜牧业的发展。在牧区要大力推广羔羊育肥模式,实现冷季到来前出栏,降低枯草期牲畜存栏量,实现发展季节畜牧业之目的。二是实行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沙化和退化严重的草原地段实行禁牧,禁牧即休牧期超过1年。牧区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禁牧范围,使草原休养生息,恢复植被。中轻度退化的草原地段实行休牧制度,即季节性休牧。在牧草返青期和牧草结实期休牧,具体休牧日期根据当地政府部门规定执行。休牧期间,牲畜要进行舍饲,严禁到草原上放牧。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草原,推行科学的划区轮牧制度。三是开展异地育肥。牲畜在草原上放牧一定的时间后转到农区育肥,可以充分利用农区的谷物和其它副产品,降低草原的载畜量,减轻对草原的压力,从而减缓或抑制草原退化。四是发展草原绿色经济。五是开发草原生物经济。

(四)大力发展沙产业

沙产业,一般是指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并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运行活动。简而言之,就是用辩证思维来认识风沙,既要防治其危害,又要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改良和发展能适应沙区环境且又有经济价值的沙生旱生植物,特别是沙生经济灌木、特产药材和藻类等其他沙漠特产品的种植业;发展改良豢养沙漠动物的养殖业和以“沙漠之舟”骆驼为主的放牧业。为便于生产者把握技术要义,沙产业的技术路线通俗表述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对于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地区,要把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结合起来,使“绿起来”和“富起来”相结合。如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库布其沙漠东缘,开展了“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生态、环保、扶贫项目”,从1998年开始,集团已投入300万元开辟“福源泉”沙柳基地5万亩,最终要治理库布其沙漠300万亩,建立沙柳基地。推行灌(木)草(牧)间作林牧结合,在沙柳间距空地,种植了适生优质牧草,如杨柴、沙打旺、紫花苜蓿等,达到了用沙柳护岸、固堤来防水土流失,封固结合,防风固沙,科学治理库布其沙漠。一方面实现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面箱植板纤的生产能力,同时,采用制浆新工艺,废水里的含氧有机物,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将沙柳15%的细梢叶物尽其用,加上种植的优质牧草,发展舍饲绒山羊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五)开发生态旅游业

草原牧区由于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历史演变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奇异风光和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在国务院已公布的1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中,民族地区就约占一半,如新疆的天山天池、青海的青海湖等,都是著名的佳景胜地。此外,牧区还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如历史遗迹和美丽的神话传说,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和著名的土特产品。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用发展高科技的眼光来看待和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资源和发挥资源优势,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牧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之间差异明显。因此,牧区旅游业的发展,要作好整体的旅游业发展规划,要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同时要抓好为旅游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管理,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发展精品旅游。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西北区,重点发展历史文化遗迹游和特种旅游。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乌鲁木齐、西安为依托城市,充分挖掘西北地区文化内涵,做强、做大文物古迹游,适度开展以大漠、戈壁、草原为背景的特种旅游。、青海等青藏高原区,大力培育旅游市场,借助青藏铁路的修建和川藏、滇藏公路改造的契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并推出“茶马古道”产品。重点建设旅游枢纽城市,新建、改造和强化已有的机场,开通多条至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国际航线,建设重点景区的航空支线旅游交通和快速旅游公路。大力开发旅游扶贫、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基地项目及生态环境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项目。

四、结束语

寻求生态和经济互动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新发展模式,必然要求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既遵循经济系统的规律,又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解决好基于光合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与基于人们利益关系的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的相互结合,形成能够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动力机制,建立起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使二者互为发展动力,这是实现生态和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发展牧区经济时,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复杂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和有机统一。

注释:

①刘秀光,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政策性因素,生态环境,2007:127.

参考文献:

[1]梁存柱.21世纪初我国草地生态学研究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02(6).

[2]罗洪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浅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1).

[3]蔡平.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J].齐鲁学刊,2005(4).

[4]陈丹丹,任保平.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郭旭红.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青海民族研究,2007(1).

[6]潘建伟.中国牧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7]王晓军.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的模式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8]延军平.草原牧区生态与经济互动途径研究[J].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4).

[9]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链接途径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0]张立中.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篇6

草原文化生态思想的基本体现——崇尚自然。崇尚自然的草原文化理念,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在生产、生活、意识形态中:遵循自然规律的四季轮牧、低干扰的简约生活方式、人人珍爱一切生命的意识、保护水源的习惯以及草原保护等道德价值理念等等。热爱草原,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将这种热爱上升为一种伦理道德,形成综合性生态保护制度。生态保护意识在崇尚自然的理念指引下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但要求必须以生态为核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而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蒙古族文化中的许多元素、符号都体现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态文明核心理念。

草原文化生态思想的深刻体现——伦理道德。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与西方传统哲学不同,生态文明认为,人和自然都是主体,都有主动性;人和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都要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蒙古族牧民用老弱病残的羊喂养草原上的狼,对草场的利用和保护,对动植物的恻隐之心、尊重和热爱的价值观,无不与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伦理道德相一致。

草原人民千百年来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条件,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受到的外部文化影响等诸多因素,使草原文化的传统伦理思想不仅具有人类伦理思想共有的特征,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这种民族特征从对伦理道德的理解方面看,草原文化传统伦理思想更重视伦理道德的社会作用,在强调外在道德教育的同时提倡个体的道德修养,把伦理道德看成社会治理、服务的工具。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伦理道德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它也要求将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在生态社会的建设中,既要有法律和社会制度层面加以保障,更要有伦理道德层面的巩固与提高,在强调人性与生态性高度统一的同时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进而将生态伦理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草原文化生态思想的智慧体现——。草原人民信奉萨满教。萨满教认为山川、河流、草原等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志的,自然被赋予了人格和神格,从而形成了萨满教的自然神系统。可以说,萨满教所具有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神灵智慧,这种“万物有灵”的生态思想,在草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与现代生态文明中强调的生态性意识相通相合。

蒙古族藏传佛教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依正不二”的万物普圣论。这与萨满教 “万物有灵”的心物二元论有所不同,是心物一元论。认为万物皆圣,不可亵渎。这就启发人们在参悟万物本真的基础上完成认知,提升生命。生态伦理成为藏传佛教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生态实践成为觉悟成佛的具体手段。这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神圣化的生态伦理精神,客观上影响了蒙古族人民实行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草原文化生态思想的外在体现——游牧传统。游牧生产方式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草场面积和载畜能力的有限性迫使牧人在畜群规模和草场生态平衡之间作出选择,采用限制牲畜数量的办法求得可持续发展。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对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作用。可以说,游牧民族古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草原文化生态和谐理念产生的决定因素,也是其生态思想的外在体现。

游牧生产方式的显著特征在于充分利用自然永续资源和环境来延续游牧人的生存技能。游牧民族很早就有了草原保护的习惯法、成文法和刑法。生态保护和环境安全意识是游牧民族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价值观。自然保护意识植根于族群的深层意识当中,继而又上升为游牧人的民族意识。游牧社会的统治者也会用法律、宗教、道德和伦理来约束人们的意识和行为。

二、生态文明建设为草原文化的弘扬提供了契机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草原文化也融入了工业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内容,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开始向居有定所转变,游牧生产方式也逐渐被机器和工业化所取代。但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等问题,也成为严酷的现实。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为草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提供新的机遇。

生态伦理观为草原文化的弘扬奠定了思想基础。生态文明中的伦理观与草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其生态和谐原则为草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草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对自然的崇尚、对生命的尊重、对环境的保护等生态元素将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实现系统化、理论化的发展,孕育出新的蒙古族特有的文化成果。同时,生态文明需要人们的自觉自治,伦理道德在生态社会新规则的建立过程中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草原文化的注重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也势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空前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生存方式为草原文化的弘扬提供了保障。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工业文明的生存方式将人类的发展推到了极点,生态危机的产生对人类生存方式也构成了严重威胁,促使人们对自己的生存行为进行反思,制定合理化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则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生态文明的生存方式来源于游牧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低干扰的简约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发展了草原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将草原文化中传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上升到积极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融入了时尚的人为改造自然的因素,也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推进了生存方式的转化、发展,提高了效率,创造了财富,更高水平地满足了现代草原人民的生存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为草原文化的弘扬搭建了社会平台。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只局限在对污染的控制和对生态的恢复,而是要克服工业文明中的弊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护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其次,在政策上,生态文明建设将解决环境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将环境保护上升到了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政策上的高度重视也将为草原文化中的生态元素的发展提供政策平台。最后,在行动上,全社会力量应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弘扬草原文化

在生态思想的传播中弘扬草原文化。在特定区域内即草原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传播生态思想,要特别重视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草原文化有着丰富的崇拜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延续生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其基本精神就是以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平衡和谐为最高原则,以完善和延续生命系统为标准,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将当今的生态思想与草原文化中古老的生态理念相融合,在传播生态思想的同时,将时代特征融入到草原文化之中,使草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在生态体制的建设中弘扬草原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配套的体制机制加以保证,包括建设完善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严格的环保标准以及健全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要有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体制建设要因地制宜,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等因素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体制机制。草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将其更加科学化、完整化、系统化。

在生态功能区建设中弘扬草原文化。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其自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在内蒙古地区建设生态功能区。草原生态保护区和森林生态保护区属于生态功能保护区范畴。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生态功能的区域内,有选择地划定一定面积予以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建设。保护区对于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协调流域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应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规加以保障。

篇7

关键词:藏族;环境保护;表现形式

所谓习惯法就是形成于习惯,而习惯又来源于原始禁忌的一种社会规则的演化途径被多数人所接受。同样,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也经历了从禁忌到习惯、再由习惯到习惯法的过程。在自治区,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对于习惯法的遵守,就连官府、寺庙等场所也会自觉的予以遵守。但是,官府、寺庙有时会制定一些法令。从而保持了环境保护习惯法的可执行性,并对违反环境保护习惯法的人进行惩处。这些佛教戒律、地方部落法规无一不体现着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影子。林林总总,他们构筑了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又促进了他们生活的绿色、和谐。对于几乎全民信教的藏族人民来说,不管是宗教教义、禁忌、还是各个时期的部落法规、传统风俗及不同历史时期个政权所指定的法律等内容所共同组成的法律习惯性规范的总括。

一、不同时期地区所颁布的法律

众所周知,自松赞干布时期文字出现以来,政治的上层建筑也随之而来。可以这样说,法律是为政治来服务的,政治只是法律作用的最终结果。各个王朝均不例外,但是政权里面除了具有统治情绪以外,似乎多了一些对自然的关注。也许是因为他们有浩瀚的书海,也许是他们有无所不知的班禅,也许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藏族政权颁布法律维护自己通知的同时,也关注与环境保护,虽然也许前辈的初衷不是为了保护环境而制定的法律。但是这些法律的出台似乎造成了我们现在最喜欢看到的结果,也正是这样,笔者认为,有必要介绍一下地区的法律。

松赞干布学习文字并创制法律事迹耳熟能详,他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名叫《法律二十条》,法律二十条中规定,要相信因果报应,杜绝杀生等恶行。此处的杀生可以做两种解释,一种是狭义的杀害人的生命,另一种是广义的解释就是说,杀害一切有生命的物体(例如:动物、植物)。对此学界更倾向于广义上的理解,因为此种解释的范围更加宽广,更加符合现代传统环境保护法的思想和精髓。

政治通过宗教来控制人民的心神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为此统治阶级利用法律来芜湖自己的政治地位,通过上述所总结的关于不同时期反复或者重复的命令来看,上层建筑的所有者也就是统治阶级,都在有意无意的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的保护。王朝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些法律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对于百姓还是能有做作用也是一件十分欣慰的事。我们要看到的是封建王朝确实有其的落后性,但是王朝高瞻远瞩的设计不得不令人信服,这些法律对于地区的环境保护起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与推进作用。

二、藏族族部落习惯法对于藏族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部落是国家形成的原始形式,部落的规范有可能成为国家法律的雏形,同样,藏族地区业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部落,不同之间的部落法规或许在表述上有些许不同,但是,最终根据部落所处的自然条件就形成了,两种部落形态:即高原畜牧部落和高原山谷农业部落。高原畜牧部落主要是指草地牧业,因为区内分布着众多的草原,逐水草而生的畜牧业同样是较为发达的一类。高原山谷农业部落,主要集中在林芝、亚东地区,那边海拔较低,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即使划分了如此明显的派别但是这两者之间生活的基本方式、环保意识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崇尚自然、崇尚神力、部落联盟主义的核心凝聚力,这些都是对于特殊地理位置环境所决定的藏族部落最基本的共识。也是对藏族部落生态保护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地区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基本都是由部落内部的习惯法得以演变或发展而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草原轮牧和迁居、农田苗穗保护、森林苗木保护、狩猎采集禁许、失火处罚等。在这些部落规范里,一部分是对本族人管理的规定,以工具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也间接实现了对本部落所在区域的生态自然的保护。因此关于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部落规定里面。

(一)草原轮牧制度和草原管理制度

对于内地普通的农民来说,土地永远是一望无际的,人们可以在平原上肆意驰骋。所以轮牧,轮休对于内地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反之,各地区可耕地,草场较少,长期的游牧生活其实就是没有制度的轮牧生活。但是藏族人们那时候还没有制定规则的意识,故部落规定其实就是将藏族人们的生活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让轮牧有更明确的方向。各部落经过了妥协,改变了胡乱放牧的现状,使得各部落冲突减少,草地可以可持续的维持牛羊的数量。即使如此,各个部落也有自己的草原部落法规。

(二)关于农田的保护制度

德格土司规定:每年春耕季节,各村由寺庙卜卦决定春耕具体期,张贴于庙门,使民众周知。任何人都不得推迟或提前开犁播种,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

(三)森林保护制度

甘南甘加部落规定草原上不准砍伐森林,也不准去捡柴火若发现,则没收其工具,并罚款木拉地区部落法规规定禁止挖药材不准砍柴,也不准到其他部落区内砍柴凡违背者,罚藏洋―元,没收砍柴工具。

(四)狩猎、采集禁许制度

十九世纪初,色达部落由阿握喇嘛丹增大吉制定《黄皮律书》,内容包括封山禁谷,严禁狩猎,严禁使用猎枪猎狗捕杀野生动物等,对这些禁令当地僧俗都必须严格遵守。

(五)对草地的保护

在历史上,关于此类的生态习惯法执行的非常严格。对于触犯此类的部落规定,草场轮牧和草场管理、关于农田的保护制度、森林保护制度、狩猎采集制度、对草地的保护,都会受到部落首领及部落长者的集体究查,甚至是部落群众的嘲笑。因此这类习惯法在保护水源、耕地、森林及解决天然草场分配不均、放牧不合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藏族生态环境的压力,客观上促进了藏族环境保护的作用。

三、寺庙对所属林地草地的保护性规定

篇8

一、南非基本概况

南非位于非洲的最南端,面积122.7万km2,人口4300多万人,西南部临大西洋,东南部临印度洋,最南端的好望角为两洋交汇处。地形地貌西部几乎是沙漠,中部和东部是草地和森林,多以平坦地貌为主,山丘较少见。海拔高度从沿海的几米上升到内陆的3000多米,气候特点则是从开普半岛的地中海式气候变化到夸祖鲁海岸的亚热带气候,但在东北部内陆则是草原气候。日照充足但变化较大,全年平均降雨量400mm左右,多集中在夏季,但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全国农耕地占10%左右,可灌溉地区占5%。干旱、半干旱地区占85%,湿润地区占15%,

南非的牧草生长受雨量条件的制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畜牧业以草原畜牧业为主。分布大致是:东部主要是肉牛、奶牛、猪、家禽等优良品种及杂交种,是畜牧业最集中的地区;北部降雨少、温度高,只适宜饲养当地的品种;西南部几乎是沙漠,主要饲养美利奴细毛羊;南部沿海地带主要饲养良种奶牛和肉牛;西北部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种植业主要是玉米、高梁、向日葵、土豆和小麦,也种植蔬菜、葡萄等。南非以矿产闻名,金矿贮量占全世界的51%,钻石和宝石贮量相当丰富,居世界第3位,铀矿贮量居世界第一。交通发达,全国已形成较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高速公路人均占有里程居世界第3位。从国民经济结构看,南非以矿产为主的重工业占国民经济的50%以上,畜牧业占30%左右,种植业、酿酒、旅游及其他产业约占20%。

二、草地生态恢复和“三化”草地治理的主要特点

通过培训和学习,感受到南非草地生态保护和“三化”草地治理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在以下几方面的作法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1、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把草地建设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南非的自然条件并不算得天独厚,草地和森林资源不算丰富,缺水十分严重。但是,南非从城市到公路,从机关、工厂、学校、商店到私人住宅周围生态植被良好,青草、绿树、鲜花是他们的主旋律,形成了一个环境幽美、空气清馨的由绿色生物覆盖的世界。长期以来,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环境立法和执法已实施多年,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投资并不多,但不惜投巨资用于环境保护,大力提倡种草和植树,并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严格的规定。对采矿企业,在开矿之前必须要有恢复生态植被的规划,政府才发营业执照;如果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及时恢复生态植被,政府则立即调销营业执照,关闭采矿企业。城市和公路建设注意保护原有植被,同时规划了足量的草坪建植和树木种植面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南非在干旱、半干旱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建立规模较大的各类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政府规定造纸厂必须先植树,只有一片山林成材后,才允许伐树用来造纸,从而形成先造后用、造用结合的良性循环。在南非种草和植树,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2、矿产企业以种草为主要途径,恢复矿渣生态植被。南非是矿产大国,如果管理不当,乱采滥挖会给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矿业公司十分注重生态环境、劳工健康、人身安全三方面工作,把恢复矿渣生态植被作为己任,实行一边开采一边进行植被恢复。根据矿渣上层回填土层的高度,种植不同的植物恢复矿渣植被。回填土层高度在60CM以上,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30~60CM种植一般农作物,低于30CM就种植牧草。矿产企业几乎用种植牧草来恢复矿渣植被。我们到安格卢(ANGLO)煤矿公司实地学习,了解到该公司为提高矿渣草地植被恢复的科技含量,与比勒陀尼亚大学合作,解决矿渣草地植被恢复的技术问题。并亲眼看到该公司恢复矿渣草地植被的过程,即将煤矿开采的矿渣推成平地、半园形山丘或梯田式的山丘,把矿渣层压紧,再回填熟土30CM左右,然后施肥、播种、灌溉等,种植抗旱、耐瘠、产草量高、保持水土能力强的草种。该公司的矿渣迹地有2.6万亩,目前已全部恢复了草地植被,其盖度在95%以上,植被恢复效果非常好。那些传统上破坏环境的“大户”——金矿、煤矿、钻石、炼钢厂、造纸厂等,现都成了环境保护的先锋。

3、发展人工种草,实行围栏轮牧休牧。南非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成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最大制约因素。畜牧业主要靠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来解决牲畜的饲料来源。因此,家庭牧场都十分重视利用雨季开展人工种草,尤其是在东部和沿海畜牧业比较集中地区的奶牛场和肉牛肥育场,几乎靠人工种草发展畜牧业。种草面积视饲养规模而定,以栽培禾本科牧草为主或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选择耐旱、产草量高、草质较优的品种,如Atriplex、Anthephora、Bana、Kikuyu、象草、非洲狼尾草、白水牛草、紫花苜蓿等。在牧草生长季节进行放牧利用;雨季结束后牧草因干旱缺水而干枯,其枯草的营养价值仍较高,也可在旱季(或冬季)放牧利用,但大多数牧场都在雨季刚结束时割草调制青干草。家庭农牧场在种植牧草的同时,一般都安排一定面积的土地种植玉米,作为枯草季节饲草料的主要来源。种植饲草料,实行机械化播种、收割和管理。人工种草,既发展了畜牧业,又恢复了草地植被。

与此同时,牧场主十分重视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大力推广草地钢丝围栏技术,把草地围栏成500~3000亩的若干个小区,实行划区轮牧。在当地的春季,牧场主利用雨水和光热条件相对较好的季节,实行休牧,让草地有休养之机,使草地得到可持续利用。

4、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草畜平衡。南非把减少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既作为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又作为保护好草原的重要手段。除北部地区因温度高、降雨少,主要饲养当地的山羊品种外,其余地区都饲养良种畜和杂交种。肉牛品种主要是安格斯、夏洛来、海福特及其与本地牛的杂交种,奶牛品种以黑白花品种为主;南非是波尔山羊的原产地,山羊品种主要是波尔山羊;绵羊品种主要饲养美利奴细毛羊和Dorper肉用绵羊。国家十分重视家畜良种的培育和推广,设立了国家和民间的良种公牛中心,专门向全国各地的奶牛场、肉牛肥育场提供优良种畜。全国基本形成了国家的、民间的良种中心到生产场的良种繁育推广网络体系。牧场主通过限制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的措施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并根据草地的生产能力来确定牲畜的饲养量,实行草畜平衡,既能避免破坏草原,有效保护草原,又能实现长久的经济效益,推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5、灭治草原蝗虫,治理虫害草地。南非蝗虫对草原的破坏十分严重,其飞行速度为19公里/小时,扩展速度非常快。在蝗虫危害区域每平方公里有蝗虫4000~8000万只,3400只蝗虫一天的采食量相当于1只羊的采食量(1.5kg干草),全国蝗虫每天要损失6000吨牧草。南非政府对治理草原蝗虫十分重视,建立了蝗虫预警制度,要求发现蝗虫必须立即上报,每年政府投资3000~5000万兰特专项用于灭治草原蝗虫。灭治方法主要是在草原专家的指导下,一般在蝗虫的产卵季节农牧民喷撒化学药剂灭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注重科研与生产结合。南非的草地畜牧业是以家庭牧场为基本生产单位,牧场主一般都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农牧和生物技术科研、教学的专家、教授,大都有自己的农牧场,实行科学养殖,其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也较高。牧场主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实行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注重投入、产出和效益。

南非国家设立了农牧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农牧高新技术研究;地方设立了农牧科研所或站,主要研究农(牧)场的实用技术;大专院校也设立了专门从事农牧科学研究的机构和实验基地,大多数从事基础研究。农牧科研单位的人员工资由政府提供,但科研经费由公司或农场主提供,公司或农牧场主根据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与有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签订协议,出资进行研究,其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出资者,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避免了科研与生产的脱节,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ANGLO矿业公司的矿渣植被恢复,就是该公司出资由比勒陀尼亚大学进行试验研究,在矿渣上种植牧草和农作物均获得成功,并在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

三、几点建议

通过20多天在南非的培训和学习,很受启发。结合四川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进一步抓好“三化”草原治理,恢复草原生态植被。我省草原位于长江黄河上游和源头,有草原面积3.13亿亩,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3%。近30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到2002年,全省有沙化、鼠虫害、其它退化草原面积达16010万亩,并集中分布在川西北牧区,这是我省草原保护建设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借鉴南非恢复草地植被的经验,切实抓好我省“三化”草地治理工作。积极开展沙化草地治理的科学研究,推广沙化草地治理的实用技术,恢复沙化草地植被;继续采取生物、化学、物理、保护天敌等综合措施,治理草原鼠虫害;大力推广补播、除杂、施肥等草地改良技术,治理好一般退化草地。特别是在川西北牧区,因采金、挖矿毁坏草原植被的现象很突出。借鉴南非恢复矿渣草地植被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切实抓好矿产企业的草地植被恢复。

其次,建立草畜平衡等三项草原保护制度,合理利用草原。一是以乡为单位划定基本草原保护范围,树立标志,并公告保护,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二是根据草地资源状况和草原承载量,合理确定牲畜发展数量,防止超载过牧,建立草畜平衡制度。并通过加强技术服务和市场引导,加快畜群周转,优化畜群结构,提高牲畜质量,使传统型的数量畜牧业向质量型的效益畜牧业转变。三是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实行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视其退化程度分别进行禁牧、休牧,建立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

3、加强草原基本建设,提高草地生产能力。草原建设,是抓好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和推进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措施,是解决好我省草原所有问题的关键。多方筹集草原建设资金,加大草原基本建设的力度。重点抓好围栏改良草地、人工草地、饲草饲料基地、牲畜棚圈以及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草原生产力,缓解畜草矛盾,逐步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实行科学养畜,既发展畜牧业经济,又保护草原生态。

篇9

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沙质草原生态地质环境的脆弱性

强劲的风力构成风蚀沙化的动力,巨厚的松散沉积物为风蚀沙化准备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干旱少雨、冬季漫长、温差显著的气候条件,阻隔强风与散沙结合为害的草原植被和土层非常薄弱。以上是构成沙质草原脆弱生

态地质环境的四个关键要素。呼伦贝尔草原具备了以上全部条件。

(一)深厚的松散沙层是风蚀沙化的物质基础

以海拉尔河、呼伦湖-克鲁伦河为分界线,呼伦贝尔草原大体分为三大生态地质单元:(1)海拉尔河北部的典型草原,(2)呼伦湖-克鲁伦河以西的干旱草原,(3)兴安岭以西的伊敏河两岸,海拉尔河以南,克鲁伦河以东广大地带的半湿润、半干旱沙质草原,其范围大致与海拉尔构造盆地相当。严重的风蚀沙化主要发生在沙质草原上。

新生代中期,曾经被夷平的大兴安岭地带开始间歇式穹曲-断块上升运动,并持续到新生代晚期的晚更新世。伴随大兴安岭地带的上升,海拉尔盆地从新生代早期开始形成并接受沉积,在晚更新世形成分布广泛、松散无胶结的海拉尔组含砾中-细砂、黄土状亚砂土和粉土,其平均厚38米,最厚102米,最薄9.5米。

海拉尔组松散细粒沉积物构成草原的成壤母质,同时也构成风蚀沙化的丰富沙源,是呼伦贝尔草原风蚀沙化的物质基础。

(二)气候干旱多大风,为沙漠化创造条件并提供强大动力

沙质草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40~35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且变率较大。年平均气温1℃~3℃,冬季干燥寒冷漫长,春季少雨多大风,夏季短促。年大风日数达20~40天,集中在春秋两季,4~5月份多西北风,9~10月份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4~5米/秒。

干旱的气候使植被退化、土层干裂、土层中的中~细颗粒物质活性增大,极端干旱化和显著温差引起的寒冻风化作用使土层的整体性不断遭受破坏,为风力吹蚀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三)薄弱的土层使强风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与下伏散沙结合为害

土层是草原沙漠化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沙质草原区广泛分布的地表土层主要为沙质栗钙土,厚度仅有0.1~0.3米。不及下伏散沙平均厚度38米的1%。如果说38米厚的散沙相当于13层楼房的高度,那么土层厚度仅相当于1~2级台阶。土层的规模非常有限。

沙质草原区的地表土层具有以下特点:

1.地表土层的机械物质组成与现代风积沙、土层下伏的海拉尔组散沙非常接近,中细沙粒成分在土层中占85.3%,现代风积沙中占88.4%,散沙中占90.2%。土层中粒径小于0.125毫米的极细沙和粘粉粒物质含量为7.8%,比海拉尔组散沙的5.7%和现代风积沙的5.6%稍高。

2.地表土层具有“三明治”型分层结构:上部为植物根系密布、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沙质栗钙土层,中部为粗化松散层,下部为钙积层。

在土层中部10厘米~20厘米深度,粒径小于0.125毫米的颗粒物质含量存在低值区。土层中距地表10厘米深度的草原植被根系层坚实度最高,在根系层以下距地表20厘米深度有一个坚实度低值区。

总之,土层上部粘粉粒成分高、有机物含量高、又有草原植物根系把持,所以强度较高。土层中部粘粉粒成分含量低、坚实度低、极少植物根系把持,故土层松散且强度低。钙积层粘粉粒含量较高、强度较大,但是在时植被形成缓慢,容易遭受沙流磨蚀或被降水浸泡软化冲蚀破坏。

土层下伏的沙层坚实度虽然比较大,但是由于粘结程度极差、机械强度极低,容易崩解形成散沙,一旦与强风结合则形成规模巨大、危害能力极强的风沙流。

3.土层中普遍发育沙土楔网格,将土层切割成多边形的“马赛克”块体,块体的内部还有次一级的裂隙或节理。沿沙土楔和裂隙网格随季节变化的冻胀融缩和湿胀干缩作用在土层中形成终年活动的软弱带。当失去草被保护时,土层沿沙土楔网格的风力侵蚀速度明显快于土层其他部位,土层中部粗化层活化破坏形成沙流,磨蚀下部的钙积层形成土层破口,使土层下伏的松散沙层直接暴露在强风吹蚀之下。风通过土层破口的掏蚀作用使土层下伏的散沙被快速搬运出来并造成土层临空,失去支撑的土层由于重力作用开始沿沙土楔网格或裂隙节理成块崩落加速瓦解,逐渐形成规模巨大的风蚀坑;由风蚀坑掏蚀搬运出来的沙子以平均8倍于风蚀坑破坏草原的面积压埋下风向的草地,更大规模且难于控制的、持续的沙漠化由此开始。

可见,隔绝强大风能与巨厚散沙,在沙漠化控制中起关键性屏障作用的土层,无论从组成成分、分层结构、厚度、整体性来看都非常脆弱、规模极其有限,是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和珍稀自然资源。土层与草原植被及其根系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显著的抗风蚀防沙化作用。因此,保护土层,特别是浅地表的草原植被及其根系层是防止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关键,促进土层以及草原植被的形成与恢复是沙漠化控制的根本途径。

二、草原沙漠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据有关资料,1989年呼伦贝尔草原的沙漠化及潜在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8065 km2 ,2000年为20893 km2 ,2004年沙漠化土地面积13052km2、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11061km2。沙漠化速度之快,对于素来有着“北国碧玉”“绿色净土”之称的呼伦贝尔草原来说是惊人的。

相应地,1986年至1996年呼伦贝尔新开垦耕地36.13万公顷,耕地面积增加了34.8%,耕地重心向西北移动了33.5公里。新增耕地的79.7%来自沙质草原区东南部沙漠化土地分布面积最广、沙漠化危险性最大的新巴尔虎左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沙质草地。与此同时,呼伦贝尔1989到1999牧业年度大小牲畜头数从192.7万头只增加到386.8万头只,2004年达到579.6万头只。呼伦贝尔草原植被及生态地质环境正面临着人类干扰活动持续增强的空前压力。

风蚀坑是沙质草原风蚀沙化的主要形式,呼伦贝尔各大沙带都是由风蚀坑及风蚀洼地的坑后沙丘组成的。对海拉尔河沙带沙质草原187个现代风蚀坑的调查发现,87%的现代风蚀坑由人类活动引起。其中翻耕、道路、人类定居活动诱发的风蚀坑分别占35.8%、34.8%、16%。人类定居及相关活动诱发的风蚀坑分布范围最广,翻耕诱发的风蚀坑有97%处于活动状态。翻耕造成的土壤损失对当地的地质环境破坏严重且影响深远。放牧不会破坏土层并诱发风蚀坑,但是能促使固定风蚀坑活化并助长风沙活动,也能促进风蚀坑加速消亡。合理确定放牧压力是关键。

沙丘的固定是困难的,组成呼伦贝尔几大沙带的古沙丘自大约5000~3000年前形成以来一直处于时强时弱的活动状态,但是至今仍未能形成足够厚度的土层,彻底固定并演化为典型的草原。而在2004年的野外调查中发现:上世纪60~70年代集中形成的现代风蚀坑原本固定的沙丘大部分活化,表明呼伦贝尔沙质草原正面临新一轮沙漠化的严重威胁。

干旱区传统农耕土地利用方式不但产量极低,还会造成珍贵土层的严重损失甚至完全风蚀消失,引起沙漠化快速发展以及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风险极大、得不偿失、难以持续。在今后干旱半干旱沙质草原区土地利用中,需要汲取北方游牧民万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探索顺应自然规律、适合当地环境特点、环境友好的新方式。

三、对策建议

(一)重新树立并强化保护土层的观念

北方游牧民族,特别是游牧蒙古人,曾经把土壤根系层的保护作为环境保护中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在习惯法、成文法中明确规定,以国家意志强力实施。游牧蒙古人的土层保护意识还体现在生活习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重新树立并不断强化土层保护的观念,将土层保护作为沙质草原区环境保护的最重要原则,贯穿于人类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的一切活动中。

(二)响应环境变化,根据草原承载能力调整和安排资源利用

响应环境变化,积极调整人类自身活动,努力保持并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核心理念。及时主动地调整可以为草原植被自我恢复留下余地并争取宝贵的时间,缩短生态恢复周期,节省大量治理费用。因此,应当建立健全草原生态状况适时监测机制,拟定各种生态状况下草原利用方式预案,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草原利用方式和资源利用量,实现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可能的做法:(1)将整个草原区划定为禁垦区。要像保护我们自己的肌肤一样保护草原植被和土层,禁止一切破坏或扰动土层的做法。在沙质草原区建设现代化道路网络体系,严禁机动车随意碾压草原破坏土层;(2)生态状况较好的沙质草原地带,可以安排放牧生产,但是必须严格控制载畜量;(3)生态状况危险的沙质草原地带,应当迁出超载居民。由留守居民承担生态保护义务,结合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业,只放牧指定限额的牲畜;(4)生态状况严重恶化的沙质草原地带,停止一切草地资源利用行为,迁出绝大部分居民,建立生态保护区,保留少量人员看护建设;(5)持续扩大通过太阳能、风能获取能源的份额。将强太阳辐射及其派生的风害转化为电能和风利,最大限度地保护草原植被以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6)开展北方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基地和生态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园区建设。在努力保持和恢复草原植被原生态的前提下,寻求一条符合沙质草原区生态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高度重视呼伦贝尔草原区的水生态安全

提倡发展节水产业,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用于保障草原生态用水的需要,防止湿地垦荒“人赶水走”、水资源过度利用以及不合理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对地表水、地下水及二者联系和动态平衡的不良影响,及其对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联系及相互作用的破坏造成生态恶化甚至生态灾难的发生。

(四)实事求是地拟定符合当地生态保护需要的绿色GDP考核体系

针对草原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符合当地生态保护需要的绿色GDP考核体系,引导经济活动、行政管理、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而共同努力。

篇10

一、全县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一)县域生态环境现状

1.草原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及鼠虫害问题突出,

由于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和气候等自然原因造成。经统计,2013年我县草地总面积20926.27km2,其中低覆盖草地8899.18km2、中覆盖草地7953.77km2、高覆盖草地4073.32km2,沙地面积为430.03km2。从草地结构看低覆盖草地占40%,高覆盖草地仅占20%,形式非常严峻。

2.水域湿地萎缩

我县湿地面积1839.98km2,其中河流水面占60%,湖库、

滩涂湿地、沼泽共占40%。近年来,农牧业、砂石场等严重影响我县湿地环境,但湿地恢复及饮用水源保护项目的落实,有效缓解了我县水域环境的恶化。

3.水及空气质量状况

根据2013县域环境质量考核相关资料显示:二氧化硫

排放量66470kg、cod排放量107400kg、固体废物排放量16600kg,污染源排放达标率99%,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100%,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100%。

(二)全县生态环境破坏情况

1.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与内地各地区经济、人文等各方面交流扩大,外来经商、旅游人员日渐增多,商业模式粗放,不注重流动人口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县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近年来,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特别是交通),为方便砂石取运,施工方就地取材,致使公路沿线草场开挖过度,完工后又不及时回填、种草。

3.217线各标段施工单位砂石采挖对道路沿线河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废弃砂石堆积造成原有河道被截断,河水溢出淹没周边草场。

4.全县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差,白色垃圾随意丢弃,影响草场土质,破坏植被生长环境。

(三)全县生态修复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县实施退牧坏草、退耕还林、草场沙化治理、湿地恢复治理等生态修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域生态环境恶化,但草场沙化问题还是较为突出,也是各项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难点,一是草场治理力度不够,治理面积基本与沙化增量持平;二是退牧还草工程覆盖面小,整体草原生态仍较脆弱;三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缺乏长效性,草原超载过牧情况仍较严重;四是退牧牧民生产生活保障不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仍较突出。

(四)全县环境保护执法情况及成效

我县无工业企业,不存在工业污染源,在污染源监管工作中,重点要加强对油库、医疗卫生机构、砂场及建设工地的环境监管工作,落实“三同时”制度,并督促相关单位尽快完成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全州总量减排工作迈上新台阶。

1.加强对油库、医疗卫生机构等危险化学品、辐射源销售、使用单位的监管,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辐射源登记备案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企业必须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及储备必要应急物资。

2.加强对砂场及建筑工作巡查力度,除登记备案制外,一是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落实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及使用,加强对污水、粉尘、噪声等污染的防治;二是砂场管理严格按照《县砂石资源管理办法》进行,落实资源开发植被、水系保护与恢复机制。

3.我县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与全州各县相比较为滞后,减排工作中的硬件设施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都还处于项目前期工作阶段,根本无法对全县生活垃圾及污水进行处理,更谈不上污染物总量减排。

4.县环境保护局于2011年4月单设成立,初期,全局干部职工7人(其中:环境监察执法大队1人、监测站0人),无固定办公区,租借县医院30平方米办公室办公,人员紧缺、专业人才匮乏、资金严重不足、无执法车辆。在州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3年时间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执法大队人员3名,监察执法车一辆,办公楼也已基本完成建设,预计今年10月能投入使用。3年里,该执法大队共计开展监察执法工作250余人次,巡查建筑工地80余家、饮用水源地80余人次,查处未批先建、边批边建工地5家、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力工地3家,在饮用水源保护、县域环境监管及污染源巡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25191平方公里的县,人员及设施配备还严重不足。

二、原因分析

1.对生态环保工作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差。

2.挤占挪用我局编制情况严重,监测、监察执法大队进人很难。

3.执法能力差、难度大。一是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不认真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噪声、粉尘扰民时有发生;二是有的建设项目不按程序落实环评批复,先建后批、边建边批;三是有的建设项目拖欠或拒不缴付排污费,对执法人员态度恶劣。

4.污染物处置体系空白。我县无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设施等环保设施,大部分乡镇驻地卫生环境差,街道上垃圾成堆无人处理,污水随意排放。

5.环境监测能力空白、监察执法能力不强。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人员配置11人,但我局目前只有1人(无资质),设施设备均空白;监察执法大队人员3人,人员太少、执法能力差且均不具备执法资格(每年7月初由州局统一组织执法人员资格培训,但属我县维稳敏感时段,无法派人参加,致使我局截止目前无合格执法人员)。

6.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县牲畜出栏率低(东区情况较为严重),过度放牧导致草场过载退化。

三、亟待解决的环境保护问题

1.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一是宣传我县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高决策层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了解和环保工作重视程度;二是加强对全县群众环保知识普及,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人为破坏环境程度。

2.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争取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草原“三化”、鼠虫害问题、湿地退化。

3.推进环保能力建设,一是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过硬的监察执法队伍,加强对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及资源开发企业的监管力度;二是建立环境监测站,污染物监测数据是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有效证据,只有具备一支合格的环境监测队伍,才能保障我们的执法行为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