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教育研习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言文学教育研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语言文学教育研习

篇1

一、开放教育三十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成绩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央电大的老牌传统专业从中央电大建校之初就开始设置。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30年来从广播电视阶段到网络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了完整的远程教育历程。30年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不同形式下的远程教育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经典案例,其中有不少深刻的教训是最为宝贵的。

进入21世纪,电大的远程教育进入基于网络的教育阶段。从1999年起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就有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模式设计和招生办学。从2000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招生开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经历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发展阶段:初期阶段(2000秋-2009春)是基于固有资源的学习阶段,它属于模仿普通高校+远程教学形式模式阶段,基本是以课堂面授思维模式下的课堂搬家与在线资源保存(含下载)学习模式;中期阶段(2009秋-2014秋)是基于动态资源更新的学习阶段,它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央电大此时更新了办学思维,将基于网络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设计上加以体现,基本标志是将以往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模式变更为教学规则组合模式,即:专业教学课程设计模块化,基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通识课、实训课、实践课,本科还有补修课程。专业规定学分,在学分的规定范围内,模块课程自由组合。这种设计其实已经在顶层将专业和课程设计纳入网络在线教育能够实现的学分管理框架内,即为学分银行使用奠定基础。这种模式是以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设计模式,但是课程的运行还基本停留在在线资源型学习模式阶段;后期阶段(2015秋-2017春)是基于Moodle平台的国开学习网的学习阶段,它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实施阶段,国家开放大学此时进一步转换了办学理念,将运行于Moodle平台的(为学生建立网上动态网站工具)网络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设计上加以体现。基本标志是将以往的教学设计先行的模式变更为教学设计与教学进程同步运行的模式,即:专业负责教师和课程责任教师在基于Moodle平台的国开学习网上随时更新资源、随时实施交互、随时进行教学、随时实施教学监控、随时进行教学行为统计和管理、随时进行教学测试和教学评价、随时生成课程教学资源。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网络的普及和升级已经呈现出一个自媒体+移动的崭新面貌,慕课(公开课)和移动碎片化资源倒逼远程专业和课程建设必须尽快跟上技术的步伐。Moodle平台的产生,使这一切成为现实。2015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全面投入运行,在新的平台功能的框架内进行专业重新设计,课程资源结构设计已经水到渠成。在新的平台模式下,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了新的意义。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国开学习网可以自由地复制、使用或者修改课程内容,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界面栏目,增删教学内容。界面课程学习内容和行为列表都显示每个在线者的教与学的行为,包括每一个细微的访客使用细节,登陆者可以对课程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和搜索,按各自的需要登陆课程,和接收信息,并设计教与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学习平台理解成一个自媒体的学习平台,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空间。在国际方面,关于远程在线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研究在世界各地的实际情况各不尽相同,各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我国的教育体制大不相同,况且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本土专业,韩国、日本有汉语和汉文学专业,但是学习和研究角度与我国大不相同,也没有多少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

二、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自1982年开办以来,一直坚持服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模式,没有真正设计出具有远程和成人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结构。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者都从全国重点高校遴选专家、教授担任教材主编和课程主讲,电大教师只负责课程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曾经委托北京的一流普通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助理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的主编主讲,编写出一大批被认为是当时最优秀的课程教材,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基本是对普通高校的模拟,没有真正体现出成人教育的特色,除了使用广播和电视播课外,基本没有实质意义的远程特性,形式上还是课堂搬家。尽管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中央电大最早开设的文科专业,但是在专业建设方面并没有领先进行专业建设的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从80年代初招收成人专科,先用广播语音授课,1987年后开始转向电视授课,21世纪开始以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实施教学。2001秋季,按开放教育试点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北大中文系以及北大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担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经过中央电大与北大中文系的努力一直坚持到2003年春季结束。到了2005年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与武汉大学文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联合办学,继续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尽管经过了20年的办学经历,但是在专业建设的创新方面没有大的成绩。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主要包括专业结构、专业教学、专业管理、专业目标设计等几个方面。由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教学组织是学管理,协作分级教学,所以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电大)、省级分部(省级电大)、地方学院(地市分校)、教学中心(县级教学点)四级办学机构的教学职能分工明确,在统一的框架内各司其职。就专业建设而言,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电大)负责专业结构的顶层设计和专业指导性规则模块的设计,以及课程框架和课程选择范围的制定,并负责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省级分部(省级电大)负责专业结构的落实和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确认,以及在课程框架内对课程选择进行确定,并负责非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地方学院(地市分校)负责专业结构的实施和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落实,以及在课程框架内指导教学点进行课程选择,并负责自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教学中心(县级教学点)负责学习者在专业结构内的学习和完成专业实施性规则模块的学分,以及在课程框架内指导学员进行课程选择,并负责辅导学员课程的学习和学业的完成。

作为省级电大的专业改革,由于受限于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结构的限制,其改革的主动权是有限的。省级电大只能够在专业结构以及课程框架内对课程进行选择,其改革的主要空间是非统设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在专业结构方面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的培养方向进行特色鲜明的课程选择;专业教学方面重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进行非统设课程的特色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开设特色栏目,进行特色教学活动;专业管理方面重点在于建设灵活机动的专业管理和教学团队,制订可操作的团队建设方案、团队实施方案、团队活动制度、团队活动空间、团队建设考核机制;专业目标设计方面重点在于专业教学效果调查、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业绩考核和教学规律反思。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山西电大国开、省、市、县教学系统建设机动、灵活、高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利用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设计及承载功能,建立真正的基于课程为单元的专业模块化结构管理模式;借助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出体现汉语言文学特色的多种媒体资源+移动APP输送的自媒体终端资源课程;在Moodle平台支撑的国开学习网上,开展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以动态资源更新与随时活动积累相结合的网络课程教学;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为目标,建立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组合课程,真正在互联网上体现出语言与文学两个不同模块系列的课程特色,建立起特色课程基础上的特色专业;通过使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平台功能开发网络课程,锻炼教师网上教学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强化教师网络专业课程建设素质,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在Moodle平台框架内重新进行了专业特色教学设计,为开放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特色建设

基于学习网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特色建设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性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从内容方面分类包括语言类课程、文学类课程、文化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性也由课程类型决定,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本土类课程的汉学性,语言类课程的理论性,文学类课程的艺术性,文化类课程的史学性、通识类课程的社会性。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特性,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的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围绕教与学的改革,由此体现出教学改革的特色。在网络远程教学环境下进行的教与学的表现形式为:教学主体方(教师)的网上资源建设、教学交互设计、教学活动落实、教学评价实施、有效教学反思设计;教学客体方(学员)的学习资源获取、在线停留方式、教学活动参与率、教学效果反馈、学习成绩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属于模仿普通高校+远程教学形式模式阶段;中期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后期属于初级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尝试阶段,国家开放大学更新了办学思维,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这是真正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课程设计模式,但是我们受过去初中期教学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受中初期设计的电大在线1.5、2.0平台功能的限制,还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在线学习,也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在线教育课程教学的运行体系,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还基本停留在在线资源型学习模式阶段。当前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借助能够充分满足在线教学的Moodle平台功能和它支撑下的国开学习网,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为此进行富有特色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模式设计的条件已经成熟。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去一直采用教务规则先导的课程管理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首先满足教务管理要求,课程教学也是管理规则重于教学内容。课程和专业建设的学科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表现在资源建设方面,专业特色极不明显。为此尽快设计一套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学科特色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也是势在必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活动、课程团队活动需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特有的语言+文学特色,即语言方向的逻辑性、理论性;文学方向的形象性、艺术性。尤其是汉语言文学社团组织活动的感染力和文化艺术影响作用。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设计课开发出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艺术感染力的网络课程资源:例如运行在平台之上的《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过程:例如在每个课程界面开设的特色栏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活动:例如每学期定期举行的2-3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团队和汉语言文学课程团队的专项活动。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率先探索网络在线教育在经历了初期、中期摸索阶段发展之后,受后期阶段慕课+移动学习新模式的影响下的专业教学规律。它是在受Moodle平台启发下,专业教学思维的体现,这在新型网络教学环境下,具有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探索意义。它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为学分银行落实奠定了基础。这是真正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建设设计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过去一直是面授和初级远程教学模式,在既体现专业特色,又体现远程在线学习特点方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为教育研究在专业建设理论方面提供在线课程支持下的专业建设成果。在实际应用方面,作为一个高等教育传统性专业,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秋季开办)从全国电大2000年开放教育办学项目启动以来,一直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体系的支柱性专业。汉语言专业课程结构和招生规模一直很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省也是专业教师队伍最齐全,教师素质最高的专业之一。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方面,本专业一直走在前列,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教师,产生许多优质课程资源。在网络教育发展到今天的自媒体+移动学习时代,本专业率先进行新媒介下的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开放教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意义深远

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以来,新的办学思维将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出来,为了适应国开即将教学计划变更为教学规则,将专业课程模块化、组合化,实现真正的网络在线教育思维下的专业模式设计,避免过去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影响,特别是改变电大在线1.5、2.0平台功能形成的专业思维定式,使专业教学实现真正的在线学习,在专业管理和专业教学方面建立起适应在线教育专业教师团队和课程教学的运行体系,建设一大批满足在线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充分满足学员在Moodle平台功能支撑下国开学习网上的学习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学习,具有非常具体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在聘请专家(含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专家、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专家)集体研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山西电大2009秋以来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含设点招生、师资、教学效果)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并根据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结合Moodle平台支撑的国开学习网上的教学功能,确定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明确目标。在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明确目标的指导下,研究了升级版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对象需求类型、特色资源建设、特色教学设计、特色教学过程、特色课程建设、专业管理、课程管理、特色实践教学、特色教学团队、教学效果评价(含课程效果、实践教学效果、毕业生追踪调查效果)、特色专业活动社团(含专业学术组织、专业特色组织、专业学生组织)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确定研究试点聚焦基层教学点,通过实际教学落实验证研究效果,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反馈修正,通过课题组和专家研讨、会诊,最终形成研究结论。

篇2

关键词: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

开放教育主要是依托网络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实现师生的准永久性分离,实现同学彼此间的网上互动,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互动、体现专业特色的网上学习环境。对此,在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采用更加灵活的讲课形式

开放教育学生以社会在职人员居多,学生出勤率肯定不如普通高校。如果某批学生本来人数不多,而缺勤状况又很突出时,采取大班讲课的办法显然不合适。经过研究实践,可以得出结论,在出勤率好的时候应以教室授课为主,教室授课可以更加方便地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利于学生欣赏课件与集体讨论交流,而在出勤率不好的时候,则可以采用教师同学生间的面对面交流手段,或者教师同学生在一同浏览网络页面,制造出和谐的教学气氛。

有些汉语言课程文学性很强,如现代文学课、古代文学课等,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教师就要多讲,少提问,少组织讨论;有些课程理论性很强,如古籍导读、西方文学史论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就要与学生共同研究,合作学习,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使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有些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如语文教学研究等课程,教师则需采用理论及实践相配合的办法进行教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有很多都是中小学老师,用这种课程设计手段,能够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强的实用性价值。

二、注重优化网上教学资源

1. 精心设计资源内容,构建文学主页。

网上教学资源是构成网上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来了解教学内容,我们要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对电大及其他高校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梳理出适应本地学生需求的优质教学资源。文学类课程主要是为了传播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鉴赏力,通过构建文学主页对不同阶段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梳理,使学员对文学发展的脉络更清晰;通过诗文诵读、视频播放、名家名作讲评等形式,从情趣、审美等方面创设情境,调动学员进行网上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开设专题论坛。

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正常的信息沟通过程中,情感状况将影响信息沟通效果。网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面对的都是冰冷的、毫无情感可言的计算机,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或教学资源内容时要注重导语的设计,注重网络语言的交互性、风趣性。为了更好的体现网上资源建设交互性的特点,应开设专题论坛,如把文学课程按类别划分不同的专题,针对不同学员的兴趣点开展讨论,论坛主持教师对讨论的方向进行引导,及时回答学员提问。

3.建立图书资料索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图书资料索引是由专业教师搜集的本专业相关教学资料数据库和导航,如各类相关的电子杂志、电子报纸、学术性文章、影像资料、音频资料等,所有资料全部对学员开放,既扩大了学员的知识面,开拓了视野,也为综合实践环节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一方面要在一定距离间隔的情况下重建教与学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从远处把一个教育环境置于学习者的正常生活环境中,特别是在学习个别化的前提下,实现教与学行为的重新整合。因此具体实践操作中,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电大教学平台和获取教学资源;中文教育应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集中的网上课程培训,组织三次(学期的初、中、后期)大型网上课程研讨;教师每周至少上网值班一天,每周至少三次进入教学平台,登陆BBS,搜集回答学生的疑问;E-mail、电话应成为个别化辅导的常规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集中面授辅导;尝试以双向视频系统组织论文辅导和答辩;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制作电子教案,制作网页和CAI课件,进行网上教学。学生可以尽情地利用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共享多元文化知识资源。

四、开展动态教学交流活动

1.明确教学主题。

成人在职学习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学主题,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例如“关于《红楼梦》的语言特色”,书上说是“富有表现力”,但什么是“富有表现力”,很泛泛,很难使学生参与进来,但如果我们把问题分解,让同学们找出小说中“口语”、“方言”、“俗语”等例句,熟悉小说的同学可能随口就来,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

2.关注学生需求。

网上教学活动中之所以出现师生间“教”与“学”的孤独,原因之一就在于无人关注,尤其是作为求学者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因此,要求教师要仔细了解并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既关注共性的问题,又要注意个性需求,激发学生上网学习的热情。

3.拓宽学生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作业讲评、期末辅导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此课前应把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放在相关教学栏目中,供其自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问题的进展情况,关注学科的发展与前沿,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教育为我们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努力争取为全国开放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为在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们全心全意地服务,营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教学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篇3

    所谓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目的,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个性化教学包含三个因素,即教育者、教材、受教育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个性化教学的具体体现,个性化教学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受教育者当前掌握的知识和所达到的能力水平等智力因素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类型、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千差万别。针对不同受教育者,教育者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电大开放教育招生专业不断增多,地方中小学教师学历不断达标,政府公务员学历持续提升,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出现了招生人数递减的情况,很难形成传统意义上的班级规模。学生人数过少的现象,给开放教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迫切需要个性化教学以适应目前的现实。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特点

    1.网上辅导多于面授辅导课时

    随着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教师面授课程已经逐渐为网络教学所替代。传统的教师面授课时正在大幅度地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电大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和虚拟空间社区的师生交流被提上日程。

    2.教师一专多能

    在电大远程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要“授之以渔”,而且是知识载体的创建者,教师要运用现代化手段完成网上教学资料整理更新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任务。电大课程责任教师既要熟悉教学理论内容,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其教学工作量不是减轻了,而是比以前更重了。事实上,开放教育教师往往要负责很多门专业基础课程或对多门课程进行教学辅导。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电大远程教学要优于传统教学,各专业教师基本会制作或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

    3.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创新性

    每年专升本的学生中都有在专科阶段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在基础知识衔接上比较困难。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要开补修课。教师教的学生人数每届总量并不多,但辅导学生的课程数量却很大。每一个教师精力是有限的,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出现,旧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把工作做好,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创新,挑战自我。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实践探索

    1.灵活的授课机制

    电大学生多数是成年在职人员,学生上课出勤率受到一定影响。当某届学员本身人数少而又出现严重缺勤时,大班授课方式就很不合适。经过探索,我们认为出勤率较高时在教室授课较好,因为有多媒体大投影,可以方便学生边听边看课件,可以提问或集体讨论。而出勤率较低时,采取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方式比较好,或与学生一起浏览课程网页,营造出教和学的和谐氛围。

    2.根据教材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

    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和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学生兴趣较浓厚,教师以讲课为主,提问和课堂讨论为辅;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课程,比如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和西方文论等学生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可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合作讲课的方式,即教师给学生示范讲解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每人讲一个作家或作品,难理解的地方教师在讲台下配合解释。学生参与式教学,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台上学生讲得认真,台下学生听得注意力集中;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则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学生,多数是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让这些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讨论发言或讲解课程设计方案,非常贴近教学实际,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3.进行多样化的网上教学辅导

    网上教学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在网络远程学习环境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有明确学习目标的课程资源。网上教学辅导的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指导、电子教案、课程BBS论坛、期末复习指导、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及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等。自主学习指导内容包括公布上课的时间和地点、预习上课的主要内容、课程的重难点提示、思考题。电子教案是对全书内容框架的梳理,以及对每个章节重难点的详细分析。课程BBS论坛是网上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考试重点定期专题讨论题和小组讨论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可非实时提问。期末复习指导侧重各章复习重点训练并给出参考答案。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及答案,是让学生熟悉课程的考试题型及解题思路。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是学期临近结束时网上公布作业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反思自己的答题方式是否准确。

    4.富有特色的形成性考核方案

篇4

【关键词】新时期;汉语言;问题;对策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全面小康”号角的吹响,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于此同时,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模式渐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施行,“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深入,不断地将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了新时代。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不仅如此,汉语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因此提高全民族的汉语言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当前各大院校的发展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

一、新时期中汉语言文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弱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由于专门的汉语言岗位逐渐减少,因此大部分的大学生已经放弃对于汉语言的学习。不仅如此,大部分的人仅仅是将汉语言看成人们日常交流、沟通的语言,因此也导致教师在汉语言上的教学研究减少,从而降低了汉语言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正真能够胜任该教学工作的教师已渐渐老去,而现代的人才却没有足够的资历来胜任该项工作。在当今大多数的院校中,由于缺乏对汉语言课程的重视,学校会给该课程教师布置更多其他的事务,导致教师无暇于汉语言教学,而将其看成是兼职内容。在种种原因下,最终导致了学校的汉语言教学发展缓慢,甚至是倒退。

(二)教材内容陈旧

在当今的大多数院校中,汉语言的教材仍是传统陈旧的老教材,许多都不太能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如今的新时期,学生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较多,而传统的汉语言教材大多需要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无疑是加重了学生的日常学习量,不仅如此,传统死板的教材还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汉语言的兴趣。

(三)考试形式单一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应试教育也是主要的教育模式。虽然近年来,在我国各大院校中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但对于汉语言的考察形式还是过于单一,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在当今的汉语言考察方式中,“要点式”考察是主要的检测手段,而这种方式就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这种考试形式最终会导致学生疲于汉语言的记背,对学生汉语言能力的提高却毫无作用。

二、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的对策

(一)增强师资力量

教师不仅是学习的关键,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是改变当前汉语言发展形式的基础。首先学校应该提高对汉语言课程的重视度,提供年轻有为的教师专门的培训机会,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增长。同时提高汉语言教师招聘的要求,保证教师教学水平起步于较高的水平。不仅如此,学校还应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考察,不仅是对于汉语言的研究程度的考察,还有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检测,以这种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在学期中,还可以举办汉语言研讨大会,鼓励所有教师参加,并在会中各抒己见,解决在课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问,最后在交流和探讨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适时改编开发新教材

为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汉语言教材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如今的新时期环境下,学生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较多,可以剔除传统的汉语言教材大多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学习内容更加生活化、灵活化、趣味化。汉语言文学的内容需要结合当代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生活实际进行编制,从内容上来吸引学生,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改革考察模式

改革学生汉语言的考察模式也是提高学生汉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应试教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大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但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因此在汉语言的考察中,主要是将其生活化,在考题中结合实际的题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却被忽视,并在在近年来出现萎靡发展的现象。对于汉语言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解决。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汉语言的重要性,在以一种贴合实际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改革,完善科学的授教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汉语言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正宇.研究性学习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5,(7):106-109.

[2]刘颖.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J].科技资讯,2014,13(32):154-154.

[3]马彦芳.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6,18(19):84-84.

篇5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汉语言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点,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感悟到知识当中所包涵的汉民族的精髓文化,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可以让大学生的涵养有所提高,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大学的课程当中开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除了有助于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和理论基础的扎实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新时代和新教育环境的背景之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大学毕业之后就业的环境和形式也越来越严峻,就业单位在选择应届毕业生人职的标准已不再只是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更多的是看重毕业生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操作的能力,既可以分析问题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之后,大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锻炼自己的口才以及人文素养。发表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文章,撰写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文字功底已经在慢慢地培养和扎实当中。而在相关的辩论比赛当中,从准备和参与的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提高思考辩论的能力,为将来走人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陶冶情操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审美能力和高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则合适高品质的生活所需要的,更体现出一个人的情操。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历史的兴衰更替,感受到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更可以从一些感人肺腑的作品当中,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文化、政治、济。人文素养可以让人们更多的去热爱生活,更可以鼓励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即使觉得未来渺茫无边,也有勇气用爱和热情,用心的去过每一天的生活和每一份工作。特别是针对理工类的高校学生来说,更是要看重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育,因为理工类的学生,平时更多的是接受技术类和专业性更强的知识教育,不仅仅难度大而且非常枯燥,再加之没有多的时间会主动的去了解汉语言文学,更别说去阅读文学类的作品。这些因素导致了理工类高校的学生情商普遍较低,而且在和人交往的过程当中,表现出自我的性感,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人文素养急需提高。所以,开设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十分有帮助。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大学生人格尚未健全,对未来迷茫

一些大学生在不如校园之后,因为环境的改变以及环境当中诱惑因素的增多,导致很多学生渐渐开始出现了攀比的心理现象。而有一些学生,初人大学,对于一切未知十分迷茫,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十分挫败,便把一切心力投入到了网络世界当中,游戏和网络社交、网购等等让大学生们沉迷难以自拔。甚至有一些学生,因为受到了利益的蛊惑,在无意识当中触犯到法律,误入歧途。而在这一部分大学生当中,我们是很难看到人文素养的影子的。

2、重视理论知识,却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新时期新时代和新的教学环境之下,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已经不能够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了。传统的汉语言教学,只是重视理论知识以及课本知识的教学,不注重课堂上面学生老师的互动,实践性过于薄弱,从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被忽略了。而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影响之下,大学生不管是阅读的习惯还是思维的习惯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如今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融合多媒体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多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让汉语言文学和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3、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过慢

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场的实际需求。首先从设置课程的这一方面来说,现在很多高校在设置汉语言文学的时候,还是处在传统的十分单一的模式下,没有把各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单一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教育并没有办法助力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提升。其次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方面不够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其实就是指学生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思维要活跃,擅长人际交往沟通表达,这也是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汉语言文学要完善课程的设置,优化学科的建设,并且提高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优化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1.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教学目标主要有教学的内容来体现,所以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合理地筛选,从而确保这些内容可以起到实际的教学作用,并且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所帮助。所以,作为高校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科目,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范围耀光,全面涵盖所学内容,保证教学的效果,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及兴趣,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现在的大学生在人格方面有所缺陷是无法避免的,这样会对学习生活有所影响,也不利于未来的社会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多多制定一些有趣的有利的教学活动,从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辩论赛、交流比赛、场景教学等等,除了可以巩固学习的知识,还能够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3.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大学校园是一个大熔炉,学生在经历过校园生活之后,是炼就成为一块好钢还是废铁,所处的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存在于课堂当中,在课堂外也不容忽视。激励学生创办社团、组织或者是小集体,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深入的探讨便于更好地应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地爱上汉语言文学,从而得到大胆锻炼的机会,并且在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老师要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一个正确有效的引导。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汉语言文学;教学应用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信息技术是一个总称,它不仅包括管理信息时所使用的技术,还包括处理信息时所使用的技术。由于计算机科学以及通信技术这两个领域是使用信息技术最广泛的领域,因此,信息技术也被叫做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课程,还有一部分则是由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形成的。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有着许多益处,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当然,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对教育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良好的学学习环境,这是教育实现信息化、经济化必不可少的。技术哲学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由三大类要素组成,分别是经验形态、知识形态以及物化形态技术。这三种形态技术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只有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教育才能够实现信息化。

二、信息技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能力。

现代汉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基础,还是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高师现代汉语的基础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语音、文字等内容被包括在内,词汇、语法以及修辞也被包括在内。其中,语音以及文字部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认识、读准、了解并且运用。但是,由于汉字造字复杂,大多数汉字都有形近字,并且还有一些汉字有多个读音与含义,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存在着较多的困难。而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设置则为解决学生学习汉字的困难提供了可能。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传媒手段来学习汉字,例如看图识字、立体识字等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有效方式。此外,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来观看汉字的书写过程,这对于汉字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帮助开发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对于整个汉语言的来源及提示渊源,通过信息传播的形式更好的深入到脑海中去。通过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解,从而促进现代汉语的应用能力,也不失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功劳。

2.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新的阅读方式与检索方式,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通过教育使学生拥有新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必须借助信息技术课程来教会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进行阅读。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它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阅读效率与信息检索效率。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一文,我们可以知道,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有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是不怎么集中的,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是因为,多媒体教书能够将课本中原本十分枯燥的文字与鲜明的视觉以及听觉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注意力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并且这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英国康桥的有关图片,并在播放图片的同时进行诗歌朗诵,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阅读方式,还改变了写作方式。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前,人们是用手写的方式进行写作的,但信息技术的出现是它发生了变化,写作方式变得丰富起来,键盘输入、语音输入等都成为了写作的一种方式。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普及还使得人们的理解方式以及表达方式都变得丰富起来。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文字处理系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对于人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此外,借助信息技术,学生能够将图像、符号等应用到写作中,使写作的内容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

三、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在中国的大学、中学、小学幼儿教育中广泛的流行起来。由于其特殊的时代性,和传播的快速性,以及延展的宽度性,正在中国和世界的教育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信息技术也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汉语文学言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章的创造能力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日,最大程度上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去促进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已经成为了汉语言文学教育者思考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蔡波,黄元英,汪玉琳.流媒体技术在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商洛学院学报,2006,04:112-115.

[2]吴俊,桂伟,胡琴.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27:11-12.

[3]姜磊.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语文建设,2012,06:55-56.

篇7

【关键词】互联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优化分析

一、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转变汉语言文学阅读的传统形式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形式,通常是拿着沉甸甸的纸质书本,让学生进行枯燥的阅读,而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阅读形式发生了改变,电子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又便捷的方式。因此,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与互联网电子阅读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解决学生购买纸质书籍价格贵、携带不便的困扰;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下的书籍种类繁多,教师需加以引导,就能够让学生更加迅速便捷的搜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汉语言文学书籍。在一些网络交流平台上,各个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还可以进行互相沟通讨论,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地拓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阅读的视野,比如,对于一些古文献的学习不够了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部分内容和信息。但是,互联网的环境相对比较浮躁和嘈杂,对于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专业教师需要加以引导和督促。

二、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团队

想要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就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互联网+”时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为教师们研究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汉语言文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教师们进行大量的阅读及学习,并且理解透彻,才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精华教授给学生们。倘若教师的水平不够,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讲的枯燥乏味,则无法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更没有办法让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兴趣。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学习平台大量学习和研究一些专业人士汉语言文学研究成果。同时,教师们还要注重当代网络环境下受年轻人们喜爱的文学形式和优秀作品,比如,如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碎片化阅读成为现代人吸取知识的一种主要模式。教师们就可以利用这样一个特点,创建一些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博等,更新一些与时代相关联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加深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通常是要与这部文学所产生的历史背景相互联系,若学生们无法掌握所学的文学作品中的时代背景,一般是无法深刻体会文章中的含义的,教师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这些历史背景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由此来减轻学生们学习的压力。“互联网+”时代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教师要将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些优秀传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具体化,如古人艰苦的生活经历和奋斗精神,就可以通过视频、录音等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

篇8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专业课程的教学上,很多大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是未来找个好工作的开门砖,他们认为汉语是母语,只要会说,会读,会写,就算是懂得汉语言文学,而不用浪费时间将精力放在汉语言的专门学习上。结果,作为大学课堂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很多专业都忽略了该课程的教学,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大多数老师愿意将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教学和研究上,以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为主。很少能有老师静下心来对汉语言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和思考,也没有将汉语言教学的关键及目的搞清楚。另外,老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守旧,依然是以课本内容为主,读课本,写作文,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了,在很大程度上,高校汉语言文学就是高中语文课堂的延续,没有太多新鲜的内容。除了老师的教学模式方面,目前,从各个高校的科研经费来看,学校往往把科研经费都投在本校重点学科和专业上,对大学语文课几乎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使得汉语言教学质量堪优,课程地位下降,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很多老师没有兴趣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这种浪费精力,成果并不显着的课题项目是很难完成的。针对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课堂情况,我们应该重视起来,从各个方面拟补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努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发挥汉语言的文学魅力,通过让学生认真学习汉语言文学,来重新塑造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深入体会到汉语言学科的重要性。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创新途径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环境的改善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汉语言学问教学工作的质量,做到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改善该门课程的教学环境,努力创造出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们渐渐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们从被学习逐渐转变为要学习的状态。例如: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讨论及即兴发挥演讲等训练,锻炼学生们的胆量,培养学生们即兴发挥的能力,开拓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老师要起到以帮助及引导为主的作用,鼓励学生们的踊跃参与,帮助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放下包袱,大胆尝试。这种训练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也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最主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大胆讲话,不怯场,不慌张的心理素质。为学生们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打下语言训练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

    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最主要的是要将创新的思路带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让学生们切合实际的学到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意义的知识。高校课堂,是一个学知识的课堂,更是一个积累本事的课堂,这种积累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思维的形成。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塑造出了今天汉语言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语文,无论是日常用语,还是网络时尚语言,都能从各个层面体现出汉语言的变幻莫测。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这种创新不单单针对简单的造句,组词之类的常规训练,而是应该从深层次的角度,让学生们体会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认识世界,学习文学史学知识开始,领悟语言的神奇作用,让学生们了解到,语言的功能所在,它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更是体现个人素质与发挥人格魅力的工具。

    (三)拓展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环节

    对于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来说,课堂是最直接的交流环境,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注意到教学环节的改进,过去的教学环节大多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几乎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将实际训练,软件教学,多维教学,小组讨论等形式忽略了,使得学生们无法认真对待这样枯燥的教学课堂,甚至很多学生开始厌倦这种课堂,将精力转移到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上,久而久之,汉语言文学课堂将越来越不受大家的重视。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学有所得的价值,让学生们有拓展自己思维的空间。在课堂上,老师要将讲课与训练同步进行,以传授为辅,以沟通为主。用实际应用的办法来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反映能力,在课堂中,尽量多的给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时间,让他们从中获得学习的兴趣,获得展现自己的信心,获得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意识。

篇9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院校,教学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面覆盖,缩短了不同地域间优质教育资源调配差异,实现了教育公平。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全面提升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优势,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有利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促进“互联网+”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是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教师能够主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及平台,探索教学方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教学方法灵活、交流互动手段多样、教学资源丰富等优势。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几年信息化获奖作品的质量和参赛数量来看,高职院校对信息化给予极大的热情。大部分职业院校不惜重金打造比赛作品,从VR、AR等先进设备的引进和视频的拍摄等各个环节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对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理念更新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是简单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投影等,教学设计没有新意,没有创设情境,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缺乏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对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的促进作用

(1)创新了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环境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实训室、全息投影等技术来创设和营造情境,使授课、学习、评价等与教学流程相关的各个环节全部信息化,这样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与学习方式。(2)创设教学环境。获奖作品越来越注重利用信息化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影视鉴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通过播放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借助蓝墨云班课,自主微课,使学生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学生在头脑风暴区上传喜爱的电影人物图片、在讨论版推荐影片,教师汇总后针对性地挑选并制成数字电影库,为课堂练习做好准备。(3)推动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综览近几年获奖作品不难发现,大赛越来越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已成为职业院校必备的教学平台,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大部分职业院校从2016年开启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历程。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鼓励职业院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积极性,开展了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的评选,从政策、制度、评优等方面加大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倾斜力度。

四、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国家层面

1.以提质培优为契机,全方位提升高职教育信息化水平。“双高计划”和职业院校提质培优对职业院校提升信息化水平有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快智慧校园建设,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需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VR/AR、人工智能、5G网络、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的最新发展,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空间、工作场所和虚拟场景及其相互融合的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虚拟工厂的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的改革,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水平。2.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积极转化大赛成果并广泛共享。国家对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水平非常重视,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院校的申报环节中,把信息化国赛获奖经历作为必备条件之一。国家应出台转化大赛成果的制度,推动比赛成果转化。

(二)学校层面

1.推进智慧数字教室建设。全面改善学校网络条件,升级校园网主干带宽,实现无线WI-FI6和5G通信网络全覆盖,完成IPv6规模化部署。按照新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快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现代技术为一体的智能教室,建成全向交互、全面感知、高效协同的智慧校园。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计划,全学段推动“课堂革命”。2.健全信息化教学考评制度。学校要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完善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机制,每年定期组织信息化教学比赛,积极打造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并对获奖教师在职称评定以及各种评优活动中倾斜。把学生信息化能力素养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及日常学习计划中,提高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优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汉语言文学学习;方法

一、后现代教育思想概述

现在,国家大力支持教育。在教育改革方面,制定了不少的好政策、好制度。国家提倡后现代教育思想,主张教师教学可以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形式,可以改革创新。旧的教育思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后现代教育思想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突破旧观念,积极创新

以前的教育很呆板。老师教育学生,就像家长在教育孩子。教育方式都是照着书本。老师的观点就是学生的观点,老师填鸭子似的教育,使学生没有兴趣学习[1]。从学生方面来讲,只是机械式的接受老师的教学,学习没有主动性,没有批判性,也没有更多的思考力。国家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教育学生,使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把教育事业推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二)尊重个性发展

我上初中的时候,平时和老师交流的很少。老师见了学生不抬头,学生见了老师更是低着头快速通过,害怕和老师说话。老师不苟言笑,讲课一板一眼。整堂课下来,老师完成任务似的交代几句,学生也跟完成任务似的听完了课,机械的听老师布置作业。没有主动性。

(三)提倡师生以朋友式的方式相处

新思想教育下,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方式更像是朋友相处一样,可以平等的交流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越来越有趣,老师讲课充满了激情,同学们对学习也充满了兴趣。教与学互相结合,课堂上的气氛非常活跃。互动教学,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变的融洽,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二、汉语言文学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也迎来了她的春天。如今国家更注重国学教育,孔孟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卷土重来。汉语言文学范围很广。我们从小就学习语文,我们学习诗歌,我们学习散文,我们学习小说的写法,我们还学习工具文书的写法。汉语言文学由字词组成。有一个笑话,说外国人学中文,光是“方便”两个字在不同的情境中就有很多种意思。有时候是上厕所的意思,有时候是有没有时间的意思,有时候是空闲的意思等等。搞得外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表词达意要根据不同的场合理解不同的意思。汉语言文学的多样性,构成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不同的审美方面,表达了语言的美。

三、后现代教育思想下该怎么学习汉语言文学

(一)打好语言基础

语言类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其中包括字、词、组、句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学习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仔细读。因为语境不同,意思会不同。不懂的地方,认真思考,仔细推敲。可以查查资料,也可以请教老师,直到弄懂为止。

(二)有效阅读

这主要是针对成熟作品的阅读方法。我们读作者的作品,就要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特征去思考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意图,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推敲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心声,这种表达方法有什么优点等。

(三)多动手写作

我们要想在汉语言文学方面更快进步,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再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实践。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还要能写。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学习写作的技巧,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多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2]。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写写日记,写写感悟等。这样天天练,就会有进步。

(四)多看书

从不同的角度,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多看书的目的是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思维。所表达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

(五)多参加活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活动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性格的人,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反应。多参加团体活动,与更多人在一起,锻炼自己的口才,从别人身上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四、结束语

后现代思想教育,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载体强化学习。老师也在不断的改变教学思路,积极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同学们不断推陈出新的想法。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汉语言文学必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李芝琴.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J].现代阅读,2013,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