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学科课题研究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学科课题研究方案

篇1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泗洪县第四中学《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⒈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一方面,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对自然的攫取所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在施展主体力量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发生异化,从而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二十世纪以来,工业社会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滥砍滥伐,无序开采,工业三废,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失衡,生活垃圾等,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接涉及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核战争,传染病等一系列问题威胁着人生命的存在。人类在向外太空进军寻找新的生存环境的同时,已对自身进行反思。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具主义使人染上了“时代分裂症”,“人生意义”淡漠和浪费生命,自毁他毁生命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暴力;自杀,杀人现象十分严重,我国亦不例外。报载河南16岁少年刘某,因与女友吵架,竟丧心病狂地开着轿车朝行人一路碾轧,致使2死13伤。一位名叫小丹的14岁学生因成绩不好,被老师认为是差生,感到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活着没有价值而自杀……这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实都反映了学生对生命冷漠,甚至冷酷的现实。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原因从根本上看是因为人类自身缺乏生命意识。儿童少年是未来的希望,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次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大气污染到水体富营养化,从疯牛病到艾滋病,从克隆羊到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第三,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涌现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提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

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⑴在生物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生命意识,即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让学生理解人与它类生命的密切关系,树立热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认识人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等等。

⑵探讨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探索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索引导学生开展关于增强生命意识的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探索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性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⒈生命教育是当前关系人类前途与发展的重大课题。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早1968年就倡导和践行着生命教育思想;英国等西方国家从课程的角度提出了顺乎学生生命生长规律的“呼应课程”。近年来,“生命”、“生命活力”和“生命教育”等词语在我国论教育的文章和著作中频繁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回归生命,应当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的生长性活动,是教育的实现机制。如叶澜、钱巨波、杨四耕、刘慧、郭思乐等先生,都从生命视角对教育问题作出探讨。网上显示,近两年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有关生命的论文论著也不断涌现,并侧重于教育实践。目前与初中生物教育相结合,探索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课题国内外尚未见研究。生命教育必将是二十一世纪一个激动人心的教育。

⒉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本课题借鉴了生命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其主要观点是:①人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应当以生命规律作为理论基础,依据生命规律施教;“生命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增强生命意识,构建生命意义,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实施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一代新人。②生命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走向,关爱人的生命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想思路之一。实施生命教育有助于解决当今人类的种种生存危机,有助于克服现存教育中唯理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倾向,克服现存教育的缺失和异化;有助于端正教育思想,科学施教,使教育走向健全与高效。

区别:利用生命教育研究理论研究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问题,主要研究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内容、途径和方法,重点是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实践和操作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⑴通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和开展培养学生命意识的课外相关活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与神圣,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情感和习惯;使学生认识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从而努力学习生物和其它学科知识,充分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展示其才华,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

⑵此项课题探索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有助于丰富生物教学内容,促进自然学科与德育的融合,更好地发挥生物教学的育人功能,从而丰富生物教育理论。

四、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⒈课题界定

⑴本课题的含义:①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即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使他们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②探讨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⑵研究目标

①利用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即使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②探索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⒉课题支撑性理论

⑴生物教育理论。包括生物教学中关于生命发生、成长的知识、规律和生物教学理论。

⑵生命教育理论。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应当按照生命规律施教;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构建生命意义,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我们将与时俱进,把最新的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入生物教育教学之中。

⑶人学理论。人是主体的人,人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而且依赖于人对自己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

五、研究内容设计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一种自然现象,认识人与他类生命必须和谐相处,认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从而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关爱他类一切生命。

⑴初中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

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①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如在教学《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一节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命起源的过程和生命进化的主要历程,让学生认识生命产生的艰难与漫长。

②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圈中的人》时可以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③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命的短暂,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如在教学《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一节时,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的和宝贵的。

⑶引导学生开展关于增强生命意识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周边生态及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自主探究性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调查、写出论文,将生物学知识与周边生态紧密结合,逐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⑷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性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①抓住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如“大学生伤熊事件”等,唤起学生的生命良知,激起他们对生命的关怀与热爱。

②利用“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以及“爱鸟周”等,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的良好习惯。

六、研究方法设计

⒈调查法,对七年级实验班、对照班的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⒉实验法,随机抽样、确立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实施渗透生命意识的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可控性实验。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定期建立个体生命意识水平档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生命意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⒊个案法,选择部分学生的生命意识水平发展状况进行跟踪研究。

⒋行动研究法,对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内容、途径进行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研究设计。

七、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在泗洪县第四中学和江苏省淮北中学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班与对照班均系随机抽样组成。实验班任课老师与对照班任课教师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与对照班相当,在实验班全面实施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方案,在对照班进行常规教育。

八、研究的步骤

⒈启动阶段:(2003.9——2004.1)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内容,确定课题研究人员,确定对照班及实验班,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⒉实施阶段:(2004.2——2005.6)

⑴完成初中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

⑵开展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研究。完成子课题:

①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热爱动、植物生命的教育研究。

②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珍惜生命(人)的教育研究。

⒊总结阶段(2005.7——2005.9)

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总结论文。

九、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系列研究论文,展示活动

十、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钱 维

篇2

1、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其核心强调: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要发挥首创精神、实现自我反馈和知识外化。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就是说,一方面学习者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化而受到重新建构。由于要进行这种双向建构,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必须时刻保持认知灵活性。

3、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创造的并受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学习者的意义建构是多元化的,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这个原因就在于,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每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着独特性,因此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所以,为了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必须发挥学习者的群体优势,教学活动过程应该力求促进学习者的合作与互动。

4、由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合作者。教师要改变以往单向控制教学活动的角色观念,从一个给学生提供知识的权威形象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名高级伙伴或合作者。从一个已有信息的载负者、传递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和学习观的变革。它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更合乎认识规律的理论指导。没有正确的学习认识论指导,任何一种学习模式无法发挥理想的效果。利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中的一些积极观点,有助于促进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设计应遵从的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出发,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应体现如下原则:

1、设计应以“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一个人的主动性是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去思索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是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是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为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2、创造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个教学环境中,教师能给学习活动带来帮助与支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的,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完全相同,有时会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社会协商”,才能达成共识。因此,研究性学习模式要重视协作学习环境设计,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

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学习活动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的内容要不限于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还可以面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自然、社会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其它问题。

3、体现探究性原则

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建构主义用问题来驱动学习。研究性学习模式要把提出学习任务,视为整个模式设计的核心和重点,要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目标、任务,使得学习者在利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确实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建构主义是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比较有效的研究性教学习模式实例如下:

(一)在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本科生“植物生物学主题研究报告”活动。主题研究模式是一种集中关注学科的中心概念或原理,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旨在把学习者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让学习者积极地进行探究与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建构。这一模式的一般步骤是:

1、教师根据植物生物学课程内容和学科发展,提出一系列的研究主题供学生自由选择,如: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克隆、维管组织、植物的无性繁殖、植物雄性不育、结构植物学、植物的向地性、光合作用、光呼吸、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有性生殖、双受精、被子植物起源、……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

2、指导学生查阅文献。由于大多数低年级本科学生没有做过科研工作,也极少阅读文献,对文献查阅方法了解甚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文献。学生在确定选题之后,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各种有关中、英文刊物,学生可到图书馆查阅纸介文献,也可指导学生上网查阅电子文献。教师应帮助学生,直至学生查到所需文献为止。

3、阅读整理文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遇到的困难是:大量的英文专业词汇不认识;对一些中文专用术语不理解;是对一些生物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不了解。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对论文的理解。为此,教师要简单介绍阅读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介绍相关的辞书、工具书和实验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对个别有困难的同学要进行单独辅导。

4、报告写作与设计研究方案。这一步骤可有采用两种不同形式:(1)可实施合作学习,在这种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个体在各自的小组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小范围的争论、交流、协商和综合。小组选出代表归纳、整理本小组的意见。(2)部分能力较强的个人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综合写出报告(或大摘要),对该专题进行综述,少数学生甚至可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5、班级报告会。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同学将查阅和研究的专题的主要内容制成PowerPoint,并进行大会交流。各小组代表和个人代表发言,小组任一成员可随时补充,对相互间的不同观点可据理力争,甚至驳斥、批评。在这种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组织者、主导者,又是群体中的一员,和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并进行总结性发言。

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是一种结合课程进行的模拟研究,学生通过教材、期刊文献、电子文献,特别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广泛收集所选专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研究训练。在专题研究活动中,将学科概念、理论等得以产生的起因和研究过程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弥补了理科教材中的知识多以结论的方式呈现,或由于受学时和表现手段的限制,对科学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论形成过程介绍较少的缺陷。

(二)课题研究学习模式。课题研究模式是一种教和学的实践型模式。目的在于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亲历探究是真正体验科学之魅力的最好途径。这一模式的一般步骤是:

1、选择课题。学生个人或组成小组根据课程内容确立研究主题。

2、师生协同研究开展课题项目。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方案和技术中路线。

(2)围绕主题开展各种室外调查与实验室内的研究活动。

3、撰写研究报告或组织课题成果展示会。

4、课题评价或课题答辩。

教师在布置各种研究课题时,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常遇到的困难,要适当给予帮助,为学生提供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路线、研究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学习的意义,从而更深入、更持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既培养了学生刚毅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精神,又激发起了他们探索、积极思维和以求得逞的欲望。

在组织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联系了师生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心境。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过程中,使他们时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学习活动的价值,求知欲望就会愈来愈强,培养了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课题研究性学习比较适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现成的参考资料少,就需要自己构思,相互讨论,查阅各式各样的资料,克服种种困难。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任何成果,要给予鼓励和充分的肯定。在课题报告或小论文完成后,还可安排答辩,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由于以上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注重了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生复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在高年级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实验阶段时,接受训练的学生能够马上开展研究工作,在有限的毕业论文时间内能够做出更多的研究结果,受到指导教师的普遍夸奖,毕业后也得到校外用人单位的好评。

篇3

一、有效教学的研究核心

在当代的社会和教育大背景下,应该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和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惟其如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够调动起来;而新的知识观的引领之下,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有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才能真正算是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在学生的个别差异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的情况下,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原则,教师对于学习的指导,还必须考虑到它的适切性。因此,我们把有效教学的研究核心最终确定为三个方面:参与、理解和调适。

1.学习中的“参与”问题。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学生对于教与学过程的参与,大致是基于这样的一些认识:(1)学生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尤其是生活经验和知识准备都已经达到一定发展程度的中学生,这种能动性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尊重这种能动性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鼓励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参与,是尊重学生的能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2)教与学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持续的意义建构过程,对于师生关系来讲,是一种围绕相关主题的对话过程,对话的质量或意义建构的质量,取决于对话双方(在教育中,尤其取决于学生一方)在这个过程中的充分参与;(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参与可以促进人对事件的责任感和提高工作的投入度,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较高水平的学习责任感和投入度,正是确保其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2.学习中的“理解”问题。“外来的”知识,只有经过个体的“内化”过程,才能成为个体“自己的知识”;而只有个体“自己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换句话说,知识的习得过程主要不是对事实的简单记诵过程,而是“意义建构”的过程。“知识内化”也好,“意义建构”也好,对于学生来讲,一个主要的体现就是学生“理解”了他所要学习的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在国外越来越倡导“为理解而教”的理念;指导我们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原则,也正是这种“为理解而教”的观念。

3.个别差异与“调适教学”。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学生的年级越高,个体之间在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学习方法与习惯、前备知识水平、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差异也相对越高。这就使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观念之下,面对个别差异很大的学生群体,如何能够尽最大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于他的指导?我们试图采取“调适教学”的思路,来回答这个问题。所谓“调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尤其是在知识准备水平和学习方法与习惯方面的不同特点),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以最大可能地帮助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

二、有效教学校本化研究历程

我校关于有效教与学的研究,由来已久,系统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具体可分为如下三个历史阶段:

1. 90年代初,课堂革新阶段。这一时期讨论的焦点是怎样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高耗低效问题,提出了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的口号,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把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核心、思维为重点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教学要素的优化作为教改核心。把学生视为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主体,努力通过教学改革,构建全面性、发展性的教学目标、开放灵活的教学结构、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宽松民主的教学组织和多重整合的教学行为。这期间,学校组织了由20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听课团,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在对课堂教学调研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设各种课题、课型的研究课、示范课、公开课、实验课。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一起听课,共同研究,改进提高,然后给教师“树样子”,推广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教改实验,各学科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并有一些成功做法。如文言文教学,采用自读翻译――对照自查――质疑析难三步骤教学法;生物教学中,运用“抛锚起兴・合作探究・思维激活・自主建构”的新授课教学模式”;高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等复习课采用“学案导学复习法”进行教学,即:“学案导学――分层点拨――定向训练――总结提高”的复习课教学模式,政治教学,普遍推广特级教师徐锡平的研究成果“教学信息加工法”和“整合教学法”,影响很大。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各学科都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这在当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90年代末,分层推进阶段。随着学校大规模的扩招,学生群体在基础、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于是,学校在高一年级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的整体实验。在层次区分上,主要以学生目前学业水平为依据,兼顾思想、道德、品德、意志、个性差异。根据各层次学生情况,确定不同的教学起点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执行不同的教学进度,布置不同的作业练习。如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上,对一般层次的学生要求为:基础+加深+拓展,在考核评价上,遵循的原则是:在发展变化中动态把握,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这两个阶段的研究为“十五”期间省、部级课题的申报与研究打下了基础。

3. 2002年后,策略凝练阶段。2002年以后,随着“十五”省、部级课题研究的全面推开,全校老师围绕“有效教与学的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体现了全员化、校本化的研究特点,试图挖掘与凝练有效教学策略及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其研究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追溯与回顾阶段、交流与创新阶段、总结与提炼阶段。

追溯与回顾阶段,课题组教师追忆与回顾自己过去的教学过程,并进行深刻的反思、剖析,特别是对教学中、学习指导中许多鲜活的有价值的个案进行挖掘、总结与提炼,形成了一系列特点鲜明、切合实际的有效学习指导的案例与策略雏形,编撰了《淮阴中学有效学习指导案例选编》和《淮阴中学有效教学案例选编》。此外课题组教师还对文献资料中的他人发表的有价值的案例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形成了《有效学习及指导案例汇编》文献集。

交流与创新阶段,在各同伴互助组中交流研讨案例(或相关策略雏形)逐渐确定个人关于“某个有效教与学策略的”研究方向形成相关的校本研究专题制定专题研究方案并组织论证进行专题研究初步形成研究成果:有效的教与学策略。

总结与提炼阶段,课题专家组及骨干组综合各小组(或个人)的研究内容,从“参与”、“理解”与“调适”这三个维度上进行梳理与提炼,最终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有效教学的校本化研究

1.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困难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行为往往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反映和延伸。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除此以外的社会大环境。我们通过分析一些学困生的个案,发现在家庭影响方面,家长教育思想偏差(如功利主义思想、实用主义思想、“补偿”思想)、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如教育方式的成人化、说教化,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家庭偶发事件的影响,以及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往往是导致许多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而从学校方面而言,教师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如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使用带有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恐吓性、指责性、训斥性、污秽性的语言)、偏大的班级规模和学校规模,以及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某些偏差(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缺少创新,教学内容难易度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等),都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我们也意识到,除了上述一般性的原因之外,在不同的学科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会有不同。因此,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也进行了分学科的相关研究。例如,我们发现,很多在物理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学生未能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存在着学物理的畏难情绪、在处理教师课堂上的讲授信息时效率不高,以及在将物理知识转化为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时存在着困难等。再如,我们发现,不少生物学科的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其学科价值定位差(认为生物学科不重要)及方法定位不合理(认为只要上课听听就可学好生物,考前背背就可考好生物)所造成的。

2.学习投入:有效学习的前提。研究发现,无论是自认学习责任感较强的学生,还是自认学习责任感一般或较弱的学生,所提到的“表现领域”有很大的共同性。在经常被学生作为学习责任感的归因要素的六个方面,即(1)目标(即有没有明晰的或长远的学习目标);(2)计划(即有没有学习计划,或是否能够遵循学习计划);(3)评价(即学生回应考试或教师、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的方式);(4)任务(即是否按时地完成学习任务);(5)自主(即是否主动地、投入地进行学习活动);(6)持续(即能否长时间地保持投入的学习状态)方面中,“自主”、“任务”和“评价”是接受调查的学生所提到的最为集中的三个维度。也就是说:自我感知学习责任感较强的学生,比较集中地汇报自己的责任感较强,主要表现在学习比较主动、积极,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而自我感知学习责任感一般或较弱的学生,则比较集中地汇报自己的学习责任感状态的表现是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大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并受到外来的压力(如考试或教师、父母的期望与评价)影响较大。这提示我们,为提高中国的高中生的学习责任感,我们应当充分尊重中国学生的“感恩”情结,通过让学生感知到来自长辈(主要是父母和教师)的关爱和期望,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同时,帮助学生确立分阶段的、可实现的奋斗目标,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以按时、主动、投入地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为抓手,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责任感。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形成的具体策略主要有:各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学习责任感的有效指导策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等。

3.课堂参与:有效学习的保障。研究发现,就学生群体而言,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所在班级氛围的影响。因此,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就成为我们这项研究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加强有效学习指导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研究表明,积极的班级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活学生创造能力、提供学习前进动力、激发学习竞争意识、优化教育教学情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故此,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过去几年中,我们着力在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建立民主平等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加强班级的舆论导向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性的尝试。尤其是一些兼任班主任的老师,在这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创造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证明,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能否取得预定的效果,归根到底将取决于学生这一主体参与的态度、状态和程度,如果没有绝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学生自始至终的动手、动脑,那么教师的教学目标、计划乃至费时费力所做的实验都将流于形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呢?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拥有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此,我们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1)要求学生参与课前准备;(2)指导学生动手实验,进行发现法教学;(3)运用自学、讨论法进行新课教学;(4)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当老师上台发表见解;(5)引导学生设计作业并参与评卷;(6)激励学生质疑,培养参与能力;(7)让学生参与“课堂小结”;(8)鼓励学生互批作业;(9)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提高学生之学习拥有感,并基于这些实践提出了一些更为一般的促进学生学习拥有感、加强深度参与的基本原则。

我们发现,促进学生参与的策略多种多样,但是都离不开教学资源这一“源头活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在研究中,我们努力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确立新的课程(教学)资源观,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一种新形式的教师―学生―课程资源关系,作为我们改进对学生有效学习指导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分析了学校教育资源中包括教学设备和实践场所、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社会资源、大众传媒资源等在内的各种潜在的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性质,研究了这些潜在资源如何能够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结合起来,以及如何鼓励学生参与到这些资源的开发和“激活”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构建一种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人”的要素共同努力下,将各种可资利用的“物”的要素整合进有效学习过程中的新模式。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形成的具体策略主要有:各学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策略,学生有效的同伴互助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有效策略,营建积极、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的有效策略,调动学生充分收集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策略等。

4.促进理解:为理解而教。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以下的一些呈现内容的方式,可以比较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1)质疑导读,通过问题强化理解;(2)创设情景,在情景中加深理解;(3)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理解;(4)恰当使用板书促进学生理解,板书可以分为要点式板书、总分式板书、对比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条式板书和图解式板书,板书行为能向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的视觉上的信息,能提供学习内容的要点和结构,帮助学生识记、保持和再现学习内容;(5)灵活运用多媒体,深化学生理解。多媒体因其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可以使教学内容从听觉、视觉、等多种渠道刺激学生的大脑,能迅速地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形成的具体策略主要有:各学科促进学生理解的课堂呈现策略、课堂提问策略及有效的探究策略,形成课堂上师生有效对话的策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习惯的有效策略,个性化作业呈现的有效策略,各学科习题设计、训练及讲评的有效策略,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有效策略等。

5.调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发展。我们进行了多个层次的调适教学尝试。在全校的层面上,我们基于过去的一些经验,继续完善了学校层面的调适教学尝试: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在班级和个体层面上,我们也通过个案跟踪、班级调查等多种途径,努力寻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道路。

总体而言,我们在实施调适教学方面,着重注意了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上下功夫。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最大范围的参与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多样性、作业习题布置的针对性。努力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秀生提高的分层教学的目的”。为达此目的,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所有的学生都合格,让更多的学生冒尖,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的发挥。

(2)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或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多层次;或小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或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的不同策略。

(3)管理分层次:分层次教学,学生不是上课聚、下课散的散兵游勇,负责分层次教学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任课教师,还是抓思想和生活的班主任。学生无论在教学行政班,还是在层次教学班,都能置身于朝气蓬勃、活泼紧张的群体氛围。

(4)作业分层次。每节课后,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力所能及”的原则进行自我评估,按照自己的学习感受选择相应层次水平的作业。从课堂教学分层次到作业分层次,学生完成了从学习到实践的认识过程,而这一认识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当家作主”的角色作用,学生自己减轻了心理负担,表现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自觉性。其他,还有关于复习指导、考试及辅导等分层次的有效策略。除了以上分层次教学策略外,还形成了“学困生解困策略,个性化指导策略,优秀生保优策略,特长生培养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