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信业务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即时通信业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即时通信业务

篇1

关键词:网络服务器;流量分析;即时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9-5241-02

The Real-Time Communication Traffic Analysis

YIN Q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1111,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network server traffic analysis. I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n the server traffic and summarizes main content. The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mathe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al-tim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based on the agreement of Net flow v9、IPFIX and PSAM.

Key words: Network Server; Server Traffic Analysis; real-time communication

今天的数据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络业务日趋丰富,网络流量高速增长。同时,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以高投资为特征,追求简单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竞争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挖掘现有网络资源潜力,控制网络互联成本,提供有吸引力的增值业务,提高网络运维水平成为在激烈竞争中的制胜策而要实现这些,都离不开可靠、有效的网络流量监控的有力支撑。

1 网络业务服务器流量分析

设备一般位于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与外部IP网络相联的网关上。将局域网或者城域网用户访问外部IP网络的服务器定义为网外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上承载的业务为网外业务。

由于网内用户每天访问的服务器是随机的,每天网络流量监测系统截获的网外服务器数量必定也是不确定的。一天内服务器承载的总流量也是不确定的。但是一周内某些服务器出现的频率却存在着稳定性,根据一周内服务器出现的频率分组,分别研究所分的服务器组网络流量特征。

一天内不同服务器承载的流量占当天总流量的百分比是不同的,本文忽略了承载流量较小的服务器,仅选取一天内承载总流量90%以上的服务器,并按照上述方法选取一周内(7天)的服务器集合作为分析对象。而总流量又分为了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即网内用户请求网外服务器时发出的流量和网内用户接收网外服务器响应请求的流量。因此可以分别针对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得到一周内服务器集合作为分析对象。对于特定业务的上下行数据也可以得到服务器集合作为分析对象。

2 chat业务服务器流量分析

Chat业务表示各种即时通信业务的总和,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IM)作为通过Internet即时和他人联系的一种方式,其互动性非常强,而且价格便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即时通信进行沟通比电话来得实惠,因而即时通信受到网民的普遍喜欢,即时通信既然广受公众和企业的喜欢,社会对IM的接收与企业对IM的需求正处于一个激增的趋势,随着它的进一步被应用,即时通信必然能够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对即时通信业务的研究也就具有了其商业价值。

在一天中网内用户访问网外承载chat业务的服务器数量有限,所以直接取这些服务器作为统计数据。

2.1 服务器频率分析

作为一周内的统计数据,服务器出现的最大频率为7次即每天中均存在网内用户对这些服务器的访问,最小为1次即一周内仅在一天内存在网内用户的访问。

表1中:一周内承载chat业务的服务器共计29台,在一周内服务器仅出现1次的服务器共15台,占总服务器数的50%,出现7次的(即每天均出现的服务器)共3台,占总服务器数的13.3%。由此可见承载chat业务的服务器在一周内仅有一天收到网内用户访问的服务器占据了总的访问服务器数量的一半。这些服务器,并不是网内用户主要访问的服务器。

将一周内服务器按照出现频率进行分组,统计各个服务器组承载的总流量。各服务器组承载的流量占一周内总流量的百分比如表2所示。

在表2中,表明一周内每天都出现的服务器承载的上行流量占总上行chat业务流量的28.5%,承载的下行流量占总下行流量的65.2%,而这些服务器台数只占总服务器台数的13.3%。出现1次的服务器承载的上行总流量占总上行chat业务流量的5.04%,承载的下行流量占总下行流量的13.35%,而这些服务器台数却占总服务器台数的50.0%。

图1中列出了承载chat业务的服务器上下行数据间的关系,其中按照业务上行流量的大小排序。有上图可见220.181.12.101 与220.181.15.128这两台服务器承载的上下行流量差异很大。

将上行业务服务器承载的流量按照100kbit划分区间,其中横坐标表示各个区间代表的流量。纵坐标表示在此区间内存在服务器的台数。

2.2 服务器流量概率分布

2.2.1 上行流量概率分布分析

将上行chat业务按照流量排列后其柱状图如图2所示,其中纵坐标表示该服务器一周内承载的总流量。

服务器上行业务流量的p-p概率分布图如图2所示。

图中的样本点基本与满足weibull概率分布的直线逼近。可以近似认为满足weibull概率分布。

2.2.2 下行流量概率分布分析

服务器上行业务流量的p-p概率分布图如图3所示。

图中的样本点基本与满足lognormall概率分布的直线逼近。可以近似认为满足lognormal概率分布。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网络设备上配置网络流量监控系统,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和监控,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网络流量负荷比较大的网络。可以有效的节省网络带宽和处理资源。也可以作为计费或者流量控制或者网络规划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2(2):170-174.

[2] 谭思亮.监听与隐藏-网络侦听揭秘与数据保护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25(4).117-121.

篇2

1即时通信系统分析

即时通信即可以实现即时发送与接受互联网信息的业务,现在所用即时通信系统具有电子邮件、音乐、博客、电视以及搜索等功能[1]。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即时通信系统以及发展成集交流、搜索、咨询、娱乐、电子商务以及办公写作等客户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如现在常用的腾讯、微软、Yahoo等通信供应商,均可以提供利用手机等终端接入互联网的即时通信业务,这样用户就可以利用手机终端,以及安装响应客户端软件手机或电脑来收发消息。以企业级用户来说,即时通信系统在应用时为公开状态,即用户只需要知道另一个用户即时通信地址,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输,并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展开。并且即时通信系统需要在两台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并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服务器中转,同时也增大了用户信息交换的监控难度,是企业级用户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2即时通信系统通信方式分析

即时通信系统常用通信方式有两种,即点对点直接传送模式(P2P模式)与客户机/服务器传送模式(C/S模式)。如果在设计时选择用C/S模式,则终端传输的数据通过服务器来进行监听,在即时通信客户端启动后,会采取主动的方式与服务器监听端口连接,然后由服务器派生新工作线程对一个客户端所有网络请求进行处理与回应。在两台终端请求通信时,就可以通过已经与服务器建立起的连接,由服务器作为中转部分,将发送方的网络数据包传输给接受方。其中,服务器一般会设置在公网内,具有独立的IP地址,这样就决定了无论即时通信终端是否在内网内均可以与其相互连接,这样与服务器通信以及与其他终端通信均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连接来完成。

如果在设计时选择用P2P传送模式,与C/S模式不同,其可以直接实现不同终端之间信息的传输,取消了服务器的中转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服务器的负载问题。另外,如果即时通信双方终端有任何一方在内网中,通信的过程就会受防火墙的保护,以及NAT的控制,经常会因为发送方传输的网络数据包无法找到对方地质而发送失败,存在NAT穿越问题,是系统设计需要解决完善的问题。

3基于XMPP即时通信系统设计措施

3.1系统结构

以企业级用户为服务对象,在对即时通信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基于实际工作对基础功能的需求,即内部实施信息交互、企业短信中心、语音视频交流以及自动存档等,确保设计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管理性与便利性。一般系统结构中会设置多组服务器,核心为企业数据库服务器与组群服务器,另外还有多组会话服务器、认证服务器以及多组文件服务器等。其中,群组服务器通过TCP连接实现与即时通信终端的衔接,实现文件传输功能,并数据库利用UDP连接来完成所有数据的存储。同时,通过应用服务器,能够实现EIM的所有功能,如内外部信息交流,并对信息进行备份[2]。一般企业内部均会有自己EIM服务器,并通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与外网安全连接,满足移动用户应用需求。设计时需要设置XMPP客户端与XMPP服务器,实现内部以及私有即时通信;XMPP服务器与XMPP服务器,实现与不在同一服务器其他企业的即时通信;XMPP服务器与其他非XMPP系统,可以实现与QQ、MSN服务网络的通信。

3.2流程控制

XMPP服务器利用5222端口上TCP套接字连接,与终端用户进行即时通信。如果不存在用户会话进程,则需要初始化一个用户登录认证过程;如果存在用户对话,则消息被直接发送到XMPP会话管理组件。会话管理组件将在服务器配置文件中来寻找目的服务器的域名,一般情况服务器配置文件中会对域名解析内容进行记录,这样寻找过程比较简单。对于部分不存在记录的情况,DNS解析组件则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与端口,最后将网络信息包传输到服务器对服务器组件,被顺利发送到目的服务器或者Transport。

3.3服务器端

遵循简单易懂以及易扩展的原则进行设计,以核心协议为依据,通过设计来实现接受并管理客户连接、解析XML数据流以及处理XML数据流等基础功能[3]。主要包括会话池、XML解析器、数据段队列、数据段处理器、Messaging模块、GroupChat模块、Roster模块、Presence模块以及Public IM Gateways等,不同模块所负责的内容不同。如会话池主要负责管理客户机与服务之间对话内容,包括连接地址信息、管理连接等;数据段队列主要存储与取出XML数据段;数据段处理器主要对流入数据段进项处理,包括目标寻址、信息传递以及回应信息生成;Presence模块主要责任处理用户在线信息。

篇3

关键词:电信行业;竞争力;电信市场

一、我国电信行业背景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发明显,互联网经济成为全球经济范畴中的重点所在,依托移动通信系统的行业越来越多,巨大的市场潜力直接造成电信市场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行业竞争明显加剧,电信行业的未来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国内电信业目前在资源配备、竞争模式和发展趋势中存在新的问题,尤其是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缓慢、移动业务发展迅速、总体经济利润不高三大问题的存在,使得行业内部的竞争更为激烈,发展速度失衡。目前,我国电信行业已经拉开4G市场的序幕。4G模式的移动业务基于大幅提高的传输速度,实现移动处理音乐、图像和视频,并提供快速浏览网页、进行电话会议和线上电商支付等新兴业务。

二、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著名专家迈克尔.波特指出,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五种力量起到影响作用,如图1所示,这五中力量直接觉得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电信行业的主要竞争者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三家具备全运营资质的单位;行业潜在进入者包括可能存在的互联网终端厂商等;顾客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提出越来越多的个性化要求,使得电信运营商不得不做出业务创新和工艺革新;与行业相关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合作商提供的合作越发紧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移动业务造成一定影响。

(一)现有竞争者

目前国内电信市场的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根据2014年披露的数据显示,在年收入层面获利最多的是中国移动、其次是中国电信,最后是中国联通。在总资产层面,中国移动最多,价值7830亿元,中国电信次之,为6145亿元,中国联通则拥有4720亿元。在包含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用户和宽带用户的总顾客数量层面,中国移动以42.5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中国电信则以30.8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中国联通以26.6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在包含国际长途、国内长途、移动漫游业务和本地业务的传统基础电信业务竞争中,每项业务至少有两级运营商进行竞争;固定电话业务市场竞争中,南方以中国电信、北方以中国联通为主均占据绝对优势;最为激烈的长途业务和数据业务市场竞争中,三家运营商同提供类似服务,在长途业务市场中,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两雄并立;数据业务竞争中,中国电信以57.81%的市场份额目前领先;移动通信业务市场中中国移动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超过七成。

以北方市场为主的中国联通和以南方市场为主的中国电信在家庭业务的服务中占据绝对优势,中国移动在个人市场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通过面向大客户的捆绑业务对中国移动的高端层面顾客提供优惠服务,因此中国移动在未来的集团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萎缩。

(二)潜在威胁者

(1)互联网厂商的威胁

虽然由于通讯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就目前国内体制而言,几乎不会有新的电信运营商进入市场,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未来融合通信的新型通信方式是传统电信行业运营商的潜在威胁之一。例如以博客、游戏、音乐和搜索等功能并存的即时通信业务,凭借其多元化功能深受广大民众的好评,随着时代的发展,即时通信已经摆脱单调的聊天功能,逐步汇集娱乐、电商、咨询、办公、搜索和协作服务等功能,成为新型一体化信心平台。

(2)终端商的威胁

对于电信行业的运营商而言,融合型终端运营商的存在也是行业的潜在威胁之一,例如GPS技术、WIFI技术和移动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对于电信公司的传统业务必然进行冲击。目前我国电信运营的主要利润来自于语音业务,融合业务的更新换代必然会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造成冲击。如何将原有业务进行转型整合,是未来电信运营商所要面临的主要难题,随着4G业务的不断发展,电信运营商的经济效益不可避免造成下降,同时加大了通信行业的竞争。

(三)顾客群体的议价能力

顾客群体在进行购买决策时,期望以最低的价格获得质量较高的产品或服务,并通过货比三家的方式从行业竞争者之间的对立状态中获得利益,顾客群体的议价能力强,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自国内电信行业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后,消费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是的作为卖方的电信运营商在业务推广和利润获取时出现更多被动局面,尤其是目前供大于求的行业现状不仅使得消费者期望更高的产品和服务,也使得消费者期望付出的价格更低,同时与日俱增的顾客纠纷和投诉也使得电信运营商压力增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顾客对于与自身利益小官的电信资费和电信业务,往往有着较多个性化建议。

(四)供方的议价能力

通讯设备制造单位是国内电信行业营运商的主要供应商,就全球环境而言,电信运营单位在通讯设备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运营单位可以凭借优良的技术、完善的服务和产品的质量三点,对市场中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进行自我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电信运营商更关注于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性价比和扩容性。

(五)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电话的市场份额逐年升高,腾讯、MSN、网络社区、Skype等即时腾讯的普及,给移动业务市场份额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融合通信模式,相比传统电信业务而言优势更多。目前腾讯、MSN、Skype等即时通信及VOIP对传统语音业务的分流非常严重,对传统通信市场份额带来很大的冲击。数据统计表明,当前白领顾客工作时间的话务量,约有85%为即时通信所分流,中小企业的国际长途业务中,约有90%为VOIP代替。虽然这些业务目前只面对高端顾客或企业顾客群体,但随着3G业务与4G业务的普及以及手机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来看,语音业务最终成为附属服务,M-IM、M-VOIP等对于移动通信有着极大冲击力。

三、结论

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正逐步由传统通信模式转型为现代化通信模式,在转型过程中,运营商必须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核心业务,在传统的竞争业务主要是基于网络、以语音类业务为主要业务的复合业务模式。现代信息通信业务的核心是消费者,主要业务为多媒体业务。所以在环境变化之下,电信运营商必须提高其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在4G时代,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保持市场地位,获得稳定增长,电信行业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顾客交流;构建匹配系统,提高品牌价值;制定未来规划,获得竞争优势;加强网络化建设,以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珍远,施生旭. 基于AHP的福建省电信行业竞争力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

篇4

一、互联网时代演进的机遇

互联网最基础的功能是对信息的汇聚,从而形成价值无尽的信息流。在这个巨大信息流的平台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被物理空间所约束,社会存在的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1969年发明的互联网,在开始时仅仅是一个收发邮件的联系平台。自1990年WWW发明后,互联网成为浏览和下载文件的平台。近年来博客、微博等应用相继出现,使互联网成为交互平台。政府事务和企业的应用,推动互联网成为工作平台。目前,互联网进入了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表征的“大智移云”时代,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企业价值链进行重新审视,激发出更多的新型业态。

互联网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商务模式和产业机会。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产业边界日益交融。电子商务就是一个经典案例。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万亿元。电子商务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50%的业务量都来自网络零售的配送。不仅如此,电商企业挟信息流与物流的优势开始涉足资金流,阿里巴巴公司建立阿里小贷,基于对淘宝网上中小企业交易状况的大数据分析,筛选出财务健康和诚信的企业,无需担保便可从网上决策快速放贷。更进一步,电子商务公司以基金方式集聚客户资金从银行那里获得协议存款的高回报。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估算,该行业2013年的资金规模在6000亿~8000亿元左右,相当于同期居民户新增人民币存款的10.9%~14.6%,互联网金融已经倒逼利率市场化和传统银行业的改革。

互联网新技术不断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从2G、3G到4G,网络信息技术的每次更新都会带动彩电、手机、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2013年德国正式将工业4.0作为《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项目之一,其内涵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实现人、数据和设备协同,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和模式创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智慧与机器的桥梁。例如,该公司依据从飞机传回的数据对喷气引擎预防性维护,仅此在美国就防止了不止6万次的航班延误或取消。如果将传感数据收集和分析用于提高燃油效率,1%的增幅就能使航空业每年节省20亿美元。

互联网作为通用性技术渗透率高,对社会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析了互联网对所有行业经济的影响,得出“如果宽带普及率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0.025%”的结论。麦肯锡公司2011年发表的《互联网要素:网络对增长和就业及繁荣的重大影响》,认为互联网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平均10%的利润增长,互联网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在2009年全球平均为2.9%,中国为2.6%。互联网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十分显著。《Smart2020》报告指出,使用信息技术所贡献的节能效果是其产品自身耗能的5倍,在2020年可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15%。互联网对就业也有积极贡献。 2013年国家人社部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就业累计新增岗位上千万。对处在加速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中国来说,互联网的助推器和剂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互联网产业变革的启示

创新是互联网行业的主旋律,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组织管理创新等。在创新的浪潮中,深入思考互联网产业变革的启示,对于把握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制造业的服务化。实践证明,生产业是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IBM公司曾经仅是硬件制造商,近年通过收购云计算与管理软件公司,推出大数据分析平台,其生产业收入已占70%,成功实现转型。爱立信公司放弃移动终端市场,转型为全球第五大软件公司,软件与服务的营收比重已分别超出50%和38%。

互联网企业走向软硬件一体化。曾任苹果公司院士的阿伦凯说过:“每个热爱软件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硬件系统。”苹果公司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个人电脑到移动智能终端的跨越,走出了依靠软硬件自成系统实现计算机与通信融合之路,并引发了互联网企业的战略调整。谷歌公司以安卓系统领衔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推出平板电脑和云端处理大数据服务。微软公司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和大批专利组合的10年授权,意图借硬件来强化其软件地位。

篇5

关键词:手机文化;传播变革;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1011805

手机作为媒介因其传播信息的重要性而被人们称为“第五媒体”。可是,在十多年前,谁也想不到模样笨重、被戏称为“大哥大”的手机会演变为外形时尚小巧、文化个性突出、综合服务和娱乐功能兼而有之的强势媒体。手机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正在成为社会进步与文化创新的巨大推动力量,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它对扩展与开放社会交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正产生着其他媒体无法比肩的重大影响。

一、手机文化传播的历史走向及其特点

保罗・莱文森曾提出传播媒介发展的“三分说”,即“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三个发展阶段和传播形态。莱文森认为:自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以来,在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都是“旧媒介”,即“第一代媒介”;“新媒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第二代媒介”;而“新新媒介”则指产生于21世纪初期,因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而带来的“第三代媒介”,特别是手机媒体的普及。 “新新媒介涵盖以前新媒介的原理”,“使其用户对新媒介有一定的控制权,用户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去获取新媒介提供的文本、音频和视听”[1]。移动互联网特别是手机媒体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1987年,作为个人移动通信工具的模拟信号手机在美国被制造出来,即世界上“第一代手机”,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的飞跃发展, “第二代手机”数字手机开始了由个人通信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介的革命性跨越,再到“第三代手机”、“第四代手机”(3G、4G)的出现,手机传播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表情符号、消费购物、在线支付等多种媒介功能为一体,堪称一种多维传播媒介,成为传统媒介甚至新媒介从未有过的可以进行“无限传播”的“新新媒介”。手机传播的革命性变革不仅带来了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构成与交往方式,也革新了人们的大众传播理念。

篇6

监管加强百花齐放

2008年,通过对汶川地震、奥运会等突发和重大事件的报道和参与,中国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即时通信以及视频网站等等都显现出了巨大的影响力。而正是因为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让政府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监管。从视频网站的视听服务许可证,到各地针对C2C网店营业执照管理,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正在酝酿的电子支付牌照等,牌照化、规范化运营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不过从互联网应用服务市场结构来看,网络游戏和电子商务是目前市场的主力。2008年,网络游戏市场在免费模式的激励作用下,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电子商务的增长则主要来自于B2C平台的快速发展。搜索引擎业务,在中小企业用户的支持下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但由于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不景气,增长速度有所放缓。SNS网站在2008年也取得了强劲增长。

中国互联网市场5大趋势

1.金融危机的挑战和机遇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企业一方面会缩减成本,采取谨慎的策略,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营销效率。这恰恰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互联网作为高效、低成本、可控性高的营销手段将会成为传统企业的新宠。同时,企业也会尝试通过运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来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提高利润率。

2.向移动平台加速融合

2009年,在电信重组和3G业务的带动下,移动互联网将会成为电信运营商、内容开发商与运营商等关注的焦点,也会极大地鼓励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并为互联网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发展路径将与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路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已经在内容、用户以及商业模式上都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互联网企业也期待能够突破传统宽带网的限制,涉足到利润空间更大的移动互联网运营。因此,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向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融合过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从具体业务来看,继移动即时通信业务之后,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以及移动SNS都将成为未来两三年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重点。

3.传统企业用户需求值得关注

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关注逐年提高,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计划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网络营销,来提高企业的影响力,甚至利用互联网对人才招聘、客户服务、企业文化宣传等提供支撑。而利用企业网站或者电子商务平台,来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空间更成为需求的重点。

4.Open API和Widget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SNS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开放平台的浪潮,中国企业也已经先后开始制定和实施开放平台策略。从整体互联网发展趋势看, OpenAPI理念将会被广泛应用到互联网的多项应用中。网站个性化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通过Open API,网站能够吸引全球的开发商,丰富网站产品,迎合个性化需求,使用户获得真正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开放API还将会引发新的盈利模式和合作模式。Widget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使得互联网平台更具个性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更加丰富。同时,用户不仅可以自由定制Widget,还可以尝试自己开发和设计个性化的Widget,甚至因此获得收益。

5.借助电子商务手段提升服务盈利能力

篇7

【关键词】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物流业已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近年来,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中国物流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09年3月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2008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加值为19965亿元,同比增长15.4%。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增长是和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物流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相关,要想切实实现物流业的快速平稳快速发展,就必须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就必须对整个产业的本底资料进行科学、持续的统计与整理,对整个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状况以及社会的认知程度等有明确的了解。本研究旨在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为主线,结合绿色物流的理念,合理分类,构建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框架,为准确和全面地反映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规范物流产业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物流产业统计指标现状

1.1物流产业统计分类情况

当前,关于物流产业的分类主要体现在国家统计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物流业属于生产业,其绝大部分统计数据都分散在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当中。关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与物流业有关的产业涉及到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仓储业、邮政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的连锁配送企业、商务服务业中的包装服务、物流咨询服务和物流广告服务、制造业中的流通加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中的物流信息业和物流电信服务、金融业中的物流金融服务和物流保险服务。其中,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中只有连锁配送企业属于物流产业。流通加工业属于生产活动,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从制造业中细分出来,统计数据的取得具有相当难度。

1.2物流产业统计指标情况

关于物流产业统计的指标,目前国内外专门对物流业发展情况作宏观研究的比较多,然而系统进行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成果比较少。但是在现实中,由于长期以来,物流业一直处于为各行业服务的地位,统计数据分散在各行业的统计中,加上统计操作中的实际困难,至今尚缺少全面系统地进行物流业的统计工作,现行的物流业的统计指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指在第三产业的各行业的统计指标中有所反映。包括九个大类指标:一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具体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二是物流业增加值,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仓储业增加值、贸易业增加值、配送、加工、包装业增加值、邮政业增加值;三是社会物流总额,具体包括农产品物流总额、工业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四是货运总量,具体包括铁路货运总量、公路货运总量、水运货运总量、民航货运总量;五是货运周转量,具体包括铁路周转量、公路周转量、水运周转量、民航周转量;六是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七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八是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贸易业固定资产投资、配送、加工、包装业固定资产投资、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九是企业物流的基本情况指标,具体包括物流费用率、运输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仓储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管理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利息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包装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

第二方面是指在物流业管理工作实际中反映。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物流业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中。在这其中设计的指标基本是为管理工作的需要设置的,大多都是反映基本情况的一些指标,主要有物流企业的数量、社会物流总额、各行业的增加值等。这些指标多是零散的,为每一次具体的管理工作需要而临时设置的,并未系统持续的统计运用。

二、框架设计的思路

在物流产业形态中,其核心和基础是物流业的服务功能。因此,在设计物流产业指标体系框架中,以物流业的功能为基础,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为主线形成整个物流产业的指标体系框架。对物流产业而言,按照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类别和物流产业的特殊性,在每个功能的阶段设置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经济指标、科技指标、社会指标和绿色指标等6个类别的指标。

三、框架的具体构成

依据上述设计原则和思路,进行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的具体设计。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产业分类是基础,指标体系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首先设计物流产业统计分类体系框架,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形成整个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3.1物流产业统计分类框架

统计分类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类标志,将统计整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物流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为其他产业提供服务的综合体。因此,为了系统、全面反映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整个产业进行分类是进行相关统计工作的基础。物流产业分类体系,是指遵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和特殊性,以物流产业活动为基础,以物流产业提供的功能为主线进行整个产业构成的行业分类。具体而言,物流产业可分为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装卸搬运业、流通加工业、配送业和信息处理服务业等7个大类。

3.2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物流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是反映物流业发展情况的指示器。通过一定的指标来描述和反映物流产业发展情况的数量特征。依照上述设计思路和产业分类的结果,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具体为一个由3个层次构成的指标体系群。

第一层次是物流具体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依照物流产业分类的结果,在上述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以物流产业活动为基础,以物流服务功能为主线,构建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装卸搬运业、流通加工业、配送业和信息处理服务业等各具体产业的统计指标。这是一个全面、详细反映物流活动各具体行业的基本现状的统计指标体系,形成整个物流产业统计的基础指标。

第二个层次是归属于部门统计的简要指标体系。在第一个层次所设计的各具体产业统计指标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设计出反映物流产业各活动过程的简要统计指标体系,纳入到相应的部门统计中进行统计。例如,归属交通运输部门管理的物流活动统计纳入交通运输统计中;归属铁道部门的纳入铁道部门统计中等等,以部门统计的形式反映整个物流产业的基本概况。

第三个层次反映物流产业的关键指标体系。在简要统计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计体系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提出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关键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是对整个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高度综合,通过关键的几个指标来反映物流产业活动的主要阶段中每一个阶段的总体情况。关键指标按照物流活动的阶段设计,每一个阶段具体包括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反映全产业的综合指标和支撑指标。

四、结论

目前关于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问题探讨了很久,但是将物流产业整体作为一个大的产业进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目前尚不多见。从物流产业管理的角度和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关联发展来看,进行物流产业的统计研究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本研究将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分析探讨了进行物流产业统计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的整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包括物流产业的具体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物流产业的简要指标体系、物流产业的关键指标体系等3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群的指标体系构成框架。这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和基础,同时也为物流产业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框架和思路。

参考文献

[1]2008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J],2009年3月10日.

[2]李卫东,刘延平.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6]:18-19.

[3]刘延平,李卫东.物流统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6.

[4]孙敏炜,邵建利.建立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J].商业流通,2007,20:17-19.

篇8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高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传统通信业的发展定位、经营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与影响,广泛而迅速地改变着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方向和服务方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包括“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创新发展战略,我们要自觉把通信业置身于国家战略部署中去,强化发展和服务意识,主动用“互联网+”的思维审视行业发展环境,创新理念,因势而谋,有所作为,为“互联网+”时代保驾护航。

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信息技术在供给侧和消费侧都将成为重要的推动因素。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等新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在供给侧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占比持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的情况下,更要特别重视信息消费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国提出要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并且把促进信息消费列在了六大领域之首。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等都将为信息经济提供巨大的增长空间,同时也给通信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信息通信业要有加快转型、创新发展的紧迫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四化协同发展。电信企业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使命意识,主动运用互联网+的思维,重新谋划建设、服务和管理各项工作,大力推进业务创新,加快网络业务转型和融合发展,积极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发挥信息通信业的战略引领和支撑效应,努力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新内涵。

推进宽带建设,夯实“互联网+”发展基础

“互联网+”的前提和基础是互联网本身,是关乎“+”的成效的先决条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正日益提升,网络覆盖不断扩大,网络速度稳步提高,但是总体看大而不强,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差距就是潜力,也是动力。因此,紧紧围绕建设网络强国目标,大力组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尤为重要。我们要以落实宽带中国战略为主线,按照“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要求,结合自治区信息通信业实际,认真编制好“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主攻方向、发展重点和有力措施,科学谋划行业发展和管理的顶层设计。要全面贯彻落实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积极破解通信建设中的难题和阻力,努力化被动为主动、化政策利好为现实红利,进一步加快推进“宽带内蒙古”工程建设,着力抓好光纤到户国标落地,全面实施新建住宅建筑光纤到户,推进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深度覆盖、普及和提速降费,充分运用电信普遍服务政策,组织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大农村牧区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积极推进“宽带乡村”建设,着力改善用户体验,为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态的发展和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强化安全管理,巩固互联网发展根基

网络承载着互联网发展的各类应用,是互联网技术、业务发展的根基。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能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反映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对这个重要论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特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敏锐、更系统地谋划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以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行业管理为核心,加快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综合应用,进一步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继续深化网络信息安全责任考核,定期开展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以防为先,掌握主动。深入开展实名登记和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和改进网站备案工作,确保电话用户、网站主体等信息登记真实有效。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应急演练,及时做好网络安全事件处置工作,不断增强网络安全的防护抵御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协作配合,重点打击利用即时通信等传送网络有害信息的行为,合力斩断一切伸向网络的黑手,为巩固互联网发展根基创造良好环境。

突出民生理念,加强行风建设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环境分析认识策略

一、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

(一)外部财务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活动不断深入,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也在逐步完善。2011年来国家不断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国内通货膨胀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大环境对通信企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大于求,社会通信消费不旺。另一方面的影响是国家加大对电信等基础设备的投入,推进通信企业的发展建设。

2、企业金融环境分析

随着世界金融自由化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全面可兑换指日可待。这意味着所有企业外部金融风险加剧。所以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众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再者,随着金融业与世界金融业相接轨,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融入我国市场,更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二)内部财务环境分析

通信企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与垄断性的产业。但是企业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基础设备建设,更新通信设备,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通信企业财务管理层次较低。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以营运资金为中心。将企业投资、筹资,资本结构、财务风险预测与控制及财务数据分析做为次要财务管理内容。这样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远远不能适应国际化的发展速度,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通信企业的干部与员工都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国内通信行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垄断也滋养了人们懒惰情绪的产生。

二、通信企业财务风险认识

(一)合法、合规性风险

通信企业在我国作为服务行业,面临着无处不在的监督。通信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所受限制条款较多,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要符合相关规定。

(二)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

通信市场长期投资项目也具有市场、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风险。也可能将短期债融入的资金用作长期投资。通信企业若大规模发行短期融资券,该行为中包含的潜在投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比如,企业资金投入项目是在新开发的市场,投资目的是发展移动业务或其他相关通信业务,易导致网间、网内结算支出大幅上升,最终导致超出项目预算,入不敷出,给通信企业造成一定损失。

(三)道德风险

财务人员缺乏相关财务素质,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损失。有的财务人员与领导勾结,利用财务管理漏洞,满足私心而私自挪用企业公款。

三、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投资决策管理策略

通过研究市场运行规律,我们发现风险与收益是呈比例存在的。传统意义的投资决策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风险管理。就是针对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的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等内容,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法。进行项目评价和预测。同时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采取一系列的防范风险等措施。第二方面内容就是效益分析。运用财务管理的相关方法,对投资项目的货币时间价值进行分析、预测、比较,从而选择最佳方案。我国通信企业在投资相关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多方面多层次地分析项目风险。

(二)融资决策管理策略

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很多。通信企业必须选择正确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渠道。传统的企业融资主要是负债经营,企业流通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等。目前,我国通信企业融资方式正在转变,由债券融资向股权融资方向转变。同时通信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融资方式。通信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债权承担能力,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并扩大融资规模。

(三)集约化财务管理策略

通信企业应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权责明确、具有现代化特点的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建立新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应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方向转变。必须逐步实现通信企业集中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收益分配权等等,建立完整的利润分配制度与中心,促使各地分公司成为收入和成本中心。进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由分散型向集中型的转变,精化管理层次,提升财务管理层次,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最终实现通信企业建设发展目标,实现为全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加强风险监察工作

我国通信企业可安排相关权威部门进行风险监察,监察内容包括员工是否严格遵循客户服务准则、财务人员有无舞弊现象等等。加强企业风险动态预测与监测,并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无法预测的因素,尽量排除潜在风险因素。

(五)加强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

通信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监督。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缺陷应及时向上级管理层反映情况,避免事态恶化。

四、总结

通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通信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办理能力、预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应提高企业人员财务风险意识。加强通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落实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责,避开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风险。为促进企业发展更快、更强,做好财务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晓舟,张玉娇. 新形势下移动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辽宁经济. 2002;10

篇10

关键词:财务风险系统管控内控检查

一、集中核算后的通信企业主要财务风险

互联网行业OTT业务的爆发式增长,蚕食着通信企业的收入;通信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又缩小着利润空间。如何降低财务风险,保障既得收入和提高利润成为传统通信企业必需坚守的底线。

通信企业常见的风险主要有:免费体验超期、网间结算SP结算规则漏洞、大额流量赠送、公免用户滥增,导致收入流失;欠费客户办理后付费产品、移动用户一拆一装、信用购机、增值业务欠费、托收用户欠费、用户在终端补贴协议期内离网,导致欠费增加;商采用一机多卡或终端拆包方式套取终端补贴、利用政策漏洞养卡套取酬金、发展移动用户多为三零(零通话、零短信、零流量),导致利润减少。

收入流失潜在风险:免费体验超期指需要SP结算的业务,长期免费体验用户已纳入结算范围而不能获取收入,造成公司损失。网间净结算为负数指网间结出大于收入,存在异常结算情况。公免用户滥增指不符合公免定义的用户违规使用了公免政策,使得收入流失。

欠费增加风险:欠费客户办理后付费产品指此类用户已属于欠费风险用户,继续办理后付费产品并导致欠费金额实质性上升,增加了公司坏账损失的风险。托收用户欠费指此类用户欠费后基本不催不停,公司与用户均容易忽视,形成长账龄欠费。增值业务欠费指用户利用业务规则中漏洞恶意消费。信用购机风险指用户0元购机后不及时续费造成欠费,或重复享受信用购机资费导致欠费增长。

利润减少风险:商指使同一客户短期内对同一类产品进行一拆一装,导致通信企业低质态用户增加;终端合约机拆包售卖、虚假发展养卡,套取通信企业的终端补贴和酬金。

二、优化财务风险管控的方案

以财务日常管控系统为抓手,以内控管理为切入点,一方面加强财务日常管控系统应用,自动揭示和防范重大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加强内控检查,聚焦重要风险,强化内控落实。

1.建立财务日常管控系统

系统的功能必须完善,保证财务日常管控系统能够覆盖绝大多数风险点,从海量的数据中揭示风险,担负起风险自动防范的重责。建立起财务风险系统管控机制,不断完善操作流程,对重要风险实行派单处理,跟踪活动效果。系统开通的用户权限需涵盖市场、财务、业务支撑等部门,省、市两级人员在流程中的角色需对应准确,因为系统风险管控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将风险事项逐层派单实现的。集中核算中心可依靠财务日常管控系统,实现对日常会计核算质量的及时校验,自行纠错,实现月末关账前系统强制整改的逻辑设置。被集中单位应配合核算中心积极做好整改工作,采取补救措施,从流程方面完善相关制度,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出现。

整个系统的建立可包括预警管控、风险派单、风险评估三部分。在预警管控中根据上述的财务风险设立五大模块:成本风险模块、结算风险模块、受理风险模块、商风险模块和欠费风险模块。风险派单中列示各条风险点、派单量、办理率、及时率等指标。风险评估中可以将本风险以指数方式列示,提供风险指数环比下降数量和环比下降率指标。

2.加强内控检查

集中核算后的通信企业应定期安排内控检查,内控检查可采取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两种方式结合开展,同时关注业务过程管控环节。财务内控检查的重点内容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收入确认:收入确认的规范情况。按照通信行业规定,欠费1个月以上用户不再计列收入,预付费用户欠费不再计列收入;预收年费需按月分摊,不得出现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情况。各项套餐收入拆分须符合规定,不得随意调整收入产品项结构。赠送话费和充值卡须按规定进行收入冲减处理。合作分成等业务的收入确认规范、依据充分。集成项目收入、成本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

收入资金稽核:营业网点资金现场管理规范、收入资金及时足额缴款并准确录入资金信息。营收资金稽核及业务稽核情况。大额应收款及时收回,特别是集成项目回款是否及时。

成本核算:各项费用的真实性、报账的及时性。业务外包、维护外包真实发生、单价合理、手续齐备。支付给社会渠道的渠道补贴、终端补贴、代办费用等真实,以实际业务发展量为依据,审批手续是否完整。终端补贴、代办费结算及时。

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界定: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界定恰当,无资本性支出挤占收益性支出情况,特别是有无线缆整治、大额房屋装修、动力电源及监控系统改造支出等列维修费用的情况。高价值的低值易耗品在资本性支出中列支。

工程资产核算:物资未入库不得确认工程物资、物资未领用不得确认工程成本并办理资产转固。关注长期不办理工程决算项目。

三、总结